一、终身教育理念与真善美的追求(论文文献综述)
吴秋迪[1](2021)在《终身学习理念下社区教育实施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区教育具有的本质特点使其在强调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实践价值体现在能够满足个体逐渐提升的学习需求、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成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基本途径等等。然而社区教育的实施进程中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困境,首先,在价值认知方面表现为整个社区对社区教育的价值认知较为模糊、单一;其次,在教学建设方面表现为设置丰富的教学内容难以切实开展、灵活多元的开展形式未发展起来、经费来源比较局限、难以充分利用到社区内资源及社区教育队伍专业化程度较低等;最后,在各主体参与积极性方面表现为参与社区教育建设的主体单一,政府的主导性更强,社区居民、驻区单位及社会组织参加社区教育建设的兴致不强,并且当地政府联合多元主体力量的模式也未成功建立等。对制约社区教育发展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可知,其根本原因是价值认知的偏失,未能在终身学习理念下对社区教育的实践价值展开深入的认识,使其强大的内在动力未得到激发;直接原因是支持社区教育发展内外部客观条件不够,包括社区教育缺乏较完善的教学课程体系、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及物质资源条件不足等,使其实质发展的根基不牢固。因此,有必要在终身学习理念下对社区教育的实施策略进行深入探究。其一,重视社区教育的实践价值。具体措施为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深刻理解社区教育的价值、促进整个社会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推进终身教育法,形成价值一贯的社区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等;其二,明确划分社区教育类型。主要从规范性社区教育、非规范性社区教育及自我导向性社区教育三类进行筹划;其三,明确社区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明确青少年社区教育内容、中青年社区教育内容及老年社区教育内容;其四,构建社区教育的资源共享机制。一方面构建社区内的实体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另一方面开发、共享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其五,构建社区教育多元主体联动参与机制。具体措施为规范社区教育行政主体行为、加强构建社区教育的发展共同体、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陆露[2](2021)在《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逢贤(1928-2013),辽宁省大连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德育专家、知名学者。任何教育思想的生成都具有历史性和社会现实性,有其深刻的生成基质和复杂影响因素,探究王逢贤教育学思想,不仅要探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同时也要对思想产生的机理加以深入阐析,以达到最终揭示思想者思想形成的辩证之路。将微观史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对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研究中,探究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自身经历的特殊阶段,探查王逢贤在不断接受思想洗礼的过程中,其思想嬗变的历程。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何以为优质教育之思再到如何使之落地为优质之教,也是教育本质与规律所应呈现的具体形式。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一种话语就是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话语一旦形成,它就为分析提供了一个领域,而这种分析是我们进行自我认识的一个中心部分。话语在一种持续界面中相互交叉和关联。在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的历史顺序进行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其教育观点的精髓所在,实际是一种挖掘知识的深层、对现行知识做进一步解构的思想史方法。思想体系的构成与思想本身一样具有双重性,将本研究做微观史学审视,将隐匿于王逢贤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中,与其思想变化发生链接的具体事件与经验描述出来,寻踪觅迹,呈现出他的教育思想的聚成事实,为我国教育学思想史谱系建构添枝增叶,丰富、充盈、拓展宏大历史叙事的整体理论框架和综合研究。王逢贤的忧思是科学地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积极、乐观、理性的教育理论思维活动,在此种思维活动的导向下,创生出与之契合的规范教育则是一种必然。在科学的教育学思想指导下的规范教育的表达和生成,应该可以回答最令人满意的教、最好的教育这一重要议题。王逢贤规定了最好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简称“优教”。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学可能涉及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经济、心理等诸多学科要素,由此造成教育学沦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教育学的边界”亦变得很模糊。很少有一门科学如教育学这般有着模糊的面影,这是科学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在于含混模糊的学科边界对其论哉的清晰性乃至知识有效性的消极影响,教育学模糊的学科边界直接对其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批判力产生严峻的质疑和巨大的挑战。教育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性质上面临的质疑和巨大挑战,并不能成为阻碍教育学研究和发展的因素,也不能成为教育学者们停滞不前的借口,可能也正是因为赫尔巴特未尽之事,为广大教育学研究者们留下无数思考和研摩的空间,王逢贤就是众多学者们之一,对教育学本质规律探寻和追求成为他教育学研究的动力与燃点。本研究利用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整体展示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阶段发展脉络下得以最终呈现。个人思想形成必然会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这是思想源流,也是思想得以形成的条件背景,更是个人与社会权力分配博弈的结果,其思想的形成必然体现了思想者的话语权,也是其思想在话语权实践中所处地位的表现。教育思想形成于教育思想者头脑中的认知世界,认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以及外部世界的摄入,并着落于教育思想者所专注的个人事业上,通过对个人从事的事业的认知加工,以个人思想形式内在的生成,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前瞻性、继承性等特征。教育思想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任何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是复杂的,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都有其来源的客观性和形成的主观性。王逢贤的教育思想诞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生成于曲折多舛的个人经历与源流多重的文化思想交互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但却始终坚守着同一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唯一途径,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对教育经验的审视、可以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的存在,使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可能是王逢贤终其一生所执着的思与教的思想嬗变之过程。关于教育的探讨中,已经涉及到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定义、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教育与人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如何为优教之思再到何以使之落地为教的不懈探索。王逢贤对于教育原理的重审,主要是辨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王逢贤的观点是要在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在教育目的的定位上,王逢贤认为必须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目的不二之选,对于如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王逢贤认为必须要摒弃异化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复归,认知自我使人之为人成为可能,最后在社会深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因此,王逢贤认为教育的实践取向必须指向如何实现为社会服务,否则教育必然会脱离教育的本体追求,而出现异化的趋向,在这一维度上,王逢贤认为,应该以教育的超前性面向社会未来,以教育的前提性推动社会实践,以教育的现代性驱动社会发展,以教育的本体性抵制社会异化。教育的任务是对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因此,道德教育成为教育实践的必然选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取向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有整体的系统性,应该从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中国教育的发展从西方接受了很多的思想,但是本土化研究取向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必须要做到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教育研究本土化是一个认识过程。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必然是以国家发展需要、政治需求为导向的政治话语权力主导下,同时受国外教育领域话语实践、学术态势和社会发展等的学科话语权力参与构建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话语权力和学者话语权力共同主导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表征与特质,其鲜明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即政治话语实践在先,学者话语实践在后的,凸显中国特色的理论生成并指导实践的基本逻辑。王逢贤毕生挚爱研究的事业所体现的必然之意就是希望中国的教育能成为有特色的、质量高的,能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发展的优质教育。基于这一着眼点,王逢贤的教育学思想都围绕如何实现教育发展、教育先行、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于指明中国教育现在的实践取向和未来的目标指向,这包括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理论根基,内容包括运用马克思人的学说,扩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教育研究必须坚守本土意识,内容包括让社会为教育做后勤,坚守教育的本真角色,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性。教育研究必须直面规律的复杂性,内容包括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研究必须以人为问题基点,内容包括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先进性是任何教育思想都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否则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具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王逢贤有着中国传统教师最典型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位教师的风骨、风范、品格与情怀。如果不能体悟、通感他的教育学思想,便无法知晓新中国教育理论从无到有,在荆棘中跋涉的探索历程,也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当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未来去向与实践向度。这些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形成的过程都是后辈学子需要认真挖掘的宝藏,思想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受洗礼者变得睿智,而感悟思想形成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在研学之路上懂得如何精进学识,达到提升思想高度的目的。任何一位教育学者都会有一探教育规律的内在动因,这是一位有着思想意识和职业追求的教育思想者潜在的驱动力。再审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可以更加清晰的理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理论特征与思想风格,王逢贤不仅是一位有独特思想的教育家,也是始终走在中国教育实践最前沿的拓荒者与探索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老一辈教育家光辉形象的延伸和价值的延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镜鉴,是为教育现代化探索合理化,科学化路径的最好手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方桐清[3](2020)在《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我国高职院校大都脱胎于职业大学、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历史只有四十年。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仍存在大学文化缺失、职业文化不强的客观现实,高等性、职业性都不够使得“类型”和“重要”双不显。文化育人弱化导致立德树人虚化,价值取向不明导致文化育人泛化。而现有研究成果零散,总体缺少基础框架,不足以指导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实践活动。课题通过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以江苏省15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为主要样本,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进行了研究。高职教育要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必须实施文化育人,明确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高职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给予“5B定位”,蕴含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定位“基层职业性”;我国对高职给予“复姓定位”,蕴含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定位“高等职业性”。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高等”文化共性,同时具有“职业性”个性价值追求。文化育人定位决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性质,文化育人特性反映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面貌,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对文化育人定位、文化育人特性具有反作用。因此,文化育人定位和特性价值追求的向度即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应然目标。从文化育人定位、文化育人特性的维度分析,其价值取向均有四个向度。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应然路径是:以“职业性”特质人才为培养目标,走校企“双主体”文化育人之路,在合作中正视育人文化与企业文化价值目标的现实不融,规避企业文化中不利于人的道德、理性、真善美形成的文化因子,有效耦合育人文化与企业先进文化,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我国职业教育的起步可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自此至改革开放前,我国职业教育及其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我国高职教育随经济建设中心的确立应运而生,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对技术精神的双压制、社会文化对育人文化的深融合、外来文化对高职文化的反思间性等影响,形成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特质文化形态。以发展需要、发展规模、发展质量为评判标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具有递进式发展特征和递进式文化育人价值目标。从对文化育人的认识高度、重视程度和实践效度分析,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随递进式发展任务划分为随性、工具性、理性、特性四个发展阶段。四个阶段以经济与高职互动为演进动力,是“适应—调整—再适应”的演进过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虽然仍存在不少现实矛盾,但是从宏观上取得了重要成就,同时存在向度摇摆阻碍类型彰显之囧。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实践情况看,弱化并制约其彰显深度、广度和效度的主要问题包括:融入工业文化因素比较泛化、注入企业文化要素比较主观、培养优秀企业精神重视不够、关注文化间性存在盲目性碎片化。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多维因素复合的结果。影响其彰显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育人自觉性不强、职业文化理解得不深、校企文化交融性不足、文化传播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彰显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需要从内容、载体、路径、传播方式、文化环境等方面系统化推进。
袁华[4](2020)在《“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在小学童话教学中的渗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童话作为儿童文学作品中一种重要的叙事题材,以其特有的趣味性、虚幻性与儿童化、戏剧化特性及特殊的审美价值而深受广大儿童喜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其对于儿童个性发展的纯真需要及情感滋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孩子个体心理发展发生巨变的重要时期,也是接受“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在童话引领学生充分感受形象美、虚幻美、情境美等艺术魅力的同时,促使人们关注儿童作为一个生命的独立个体,在汲取有关生存教育知识,关注自身生活状态方面的体验、认知与感悟。通过童话教学中渗透“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可行性及相关特点的分析与探讨,发现二者间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其扎实的教育教学过程,既能帮助学生在朗读、仿写、体验、感受童话阅读类课程获得感性的认知,又能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启迪心智、放飞梦想的价值理性。研究充分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访谈法等理论及实证的研究方法。在深入分析童话及“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深刻内涵的同时,发现在小学童话教学中渗透“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童话教学方法死板单一,不利于“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渗透;童话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童话教学出现功利化问题,忽视了学生审美体验这三类问题。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建议:在小学低年级段,教师要多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引起学生更多的无意注意,自觉地把生命教育作为童话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在小学中年段,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深化学生情感体验,同时激发学生想象,尊重学生个性解读,注重情节与人物的分析,帮助学生克服自身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学会生存技能。针对小学高年段,教师要充分挖掘童话的内涵及价值意蕴,加深学生对“真、善、美”的情感体验,同时通过剖析及挖掘童话中的道德智慧,帮助学生树立起健康生活的理念。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能够真实地反映当前小学童话教学中渗透“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现状,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童话教学时提供启思,同时为如何将“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渗透于语文学科教育引发更为广泛的思考。
刘旭[5](2020)在《中国教育古典气质研究》文中提出人的形上气质是个人德性的外在表现,可是在物欲严重的今天,人们失去了对个体崇高精神的关注,教育受社会环境影响也出现了功利化、世俗化的精神危机,逐渐失去了自身的古典气质。现行教育重视个体知识的获得,忽略了恒定的目的——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灵魂的交流。教育的功利化导致教育中爱的交流的缺失,教育的科技化导致教育成人旨趣的放逐,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导致教育过程快慢失衡,教育的规训化导致个体教化水平的降低,这些现象的背后都反映出教育自身的精神气质正逐渐消逝。基于当前教育的现状,本文通过研究中国教育的古典气质的内涵,以希望找回中国教育的精神气质,而其实现进路乃是以古典文化为抓手,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使教育重获气质,继而使人类重新获得扎根于个体心中的价值根基与终极的、普遍的善的存在,构建“古典文化——教育——人类”的教育发展进路,以期为解决当前教育问题提供参考路径,重回本真教育。本文以“中国教育古典气质”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与解释学方法提出中国古典文化中蕴含着仁爱、担当、智慧、谦冲、逍遥、志节、慎独与信义等形上气质,以保守与永恒主义为切入视角,阐明中国教育古典气质的必要性与价值,即引导个体重获善的价值与德性的存在,使个体生命从漂浮状态中找到存在的基础,引领个体走向至善,获得理想性人格。最后本研究提出保卫中国教育古典气质的实践路径,总体上有四种进路:一是自识,即个体的自我认识,尤其是教师应重视自身古典文化涵养的养成,个体回归古典气质的意识;二是方法,读书是首要,阅读史即是精神史,通过交流对话达到个体间的精神相遇;三是课程,通过开展古典文化课程与古典文化活动以达到成人的根本之径;四是生境,通过创设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良好环境,进而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因此,本文认为重新唤回中国教育古典气质在于使教育回归古典,是重建教养性教育以使个体生命走向卓越的过程,基于此,回归中国教育古典气质在于回归古典以培养理想个体,让其获得真正善的知识、广阔的精神世界与超越性的内在心灵,同时使教育重获古典气质以回归本真。
孙灿[6](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水平,对教育活动的质量、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都产生重要的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以“立德树人”为首任,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为学生实现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为达成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自主发展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根本保证。因此,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教师专业化发展经历了由探索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到寻求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由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外部”支撑条件向聚焦教师自主发展的“内部”价值需要的转变过程。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也越来越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的研究现状以及学校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的现实情况,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展开理论和实践维度的研究。首先,从理论的视角阐释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探析其背后的理论基础,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发展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理论都为其提供理论根据。作为普遍的理论原理,对现有研究进行修正和检视,对研究从理论上深层次认识自主发展、认识教师成长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实践出发,运用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入实践研究,了解一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的现状,总结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第三,通过对一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的个案分析和对教师的深度访谈,探索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自主发展的过程中,未能充分挖掘自身的内部动机、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能力和动力不足、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是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的主要原因。鉴于此,最后提出通过唤醒自主发展意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反思性教学、主动开展行动研究、强化自身的职业认同感,涵养自身的教育情怀,来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的专业化自主发展。研究发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通过自主发展来促进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还有很多上升的空间,相信自主发展在未来会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
胡晓珊[7](2020)在《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学理上讲,师范教育的价值取向,乃至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当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达成于某种合理的分寸。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却偏重于以社会发展为标尺,导致师范教育中“人”的边缘化,限制了师范生生命的完整性,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人才的质量。本研究旨在对国家所秉持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进行梳理和分析,尝试探讨国家作为决策者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在社会和个人之间所作的权衡与抉择,并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其根源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理解,阐明师范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地位与价值,以此来重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依据以上思路,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路径及分析框架。基于对价值取向主客体关系认识路径的明晰,以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主体相关的价值观念层、需要层和行动方向层为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构成要素,以该主体认知之下的师范教育定位、目的和实践路径为分析维度,从而整体、完整地构建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建国后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以建国后至今的社会改革及教育调整为依据,将师范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急速发展期(1949-1957年),从建国初至“大跃进”前夕;调整停滞期(1958-1977年),从“大跃进”到改革开放前夕;恢复重建期(1978-1999年),改革开放至师范教育混合开放体系的初步形成;转型提升期(2000-现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至现今。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从各个时期社会改革、教育及师范教育调整、政策文本、具体的培养模式和措施入手,对国家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之价值观念层、需要层及行动方向层进行了分析,以呈现各阶段师范教育的不同取向。第三部分是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其根源分析。基于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回顾,既往取向过于重视社会及其需要的价值导向,出现了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价值观念层单一化、需要层片面化及行动方向层工具化等偏差,弱化了师范生的主体立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传统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传统教育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以及传统社会教师定位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来分析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第四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重构的人学视角。基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历史进程中“人”的边缘化问题,反思人的地位与价值,对人的内涵、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人的属性、存在方式及需要进行了解析,从而为师范生作为完整的“人”的立场来重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五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结合师范教育领域,回归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以师范生为核心价值,重新确立“以师范生为本”的价值观念,围绕个体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责,以师范生的生命完善为需要,并选择相应的激发师范生生命活力的行动方向,来全方位地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进行重构。
邵琪[8](2019)在《智慧教育史论》文中认为智慧教育是人的教育的根本存在方式。首先,自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以来,旨在培养知识人的知识教育大行其道。但知识与知识教育远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尤其是关涉价值判断、伦理道德与意义建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智慧教育。其次,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使人类拥有更多闲暇,但同时也会加剧人的异化与片面发展,因此呼唤智慧教育。再次,智慧具有本体论价值,智慧教育可以使人成就智慧人生、走向美好生活。因此,教育要从培养知识人转向培养智慧人,要超越知识教育追求智慧教育。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理论是本研究重要的理论基础。智慧伴随着人类实践的诞生而诞生、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科技发明、制度变革、文化创新等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智慧和智慧教育都是具有历时性的概念。智慧教育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而发展,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样态与阶段特征。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智慧是人基于个体的需要,在自然、社会和人本身三个领域内达到真、善、美相统一的实践活动。智慧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的需要出发,通过启迪与影响受教育者,使其能够在自然、社会和人本身三个领域中求真、求善、求美,从而培养人的智慧,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通过深入考察与分析古代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智慧教育的诸多典型案例,归纳出古代的智慧教育更加关注人的道德修养、人文情怀,强调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从深层根源上讲,这是由于传统小农经济制约下的匮乏经济、官僚政体下的专制政治统治以及儒家文化主导下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造成的。古代的智慧教育充满了浓郁的人文精神,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道德要求过于理想化、压抑人的个性自由与创造性的问题。同理,通过深入考察与分析近现代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智慧教育的诸多典型案例,归纳出近现代的智慧教育更加关注国计民生、富民强国,注重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从深层根源上讲,这是由于近现代商品经济体制下经济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以及以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为中心的多元文化造成的。近现代的智慧教育倡导科学精神,但也应该避免走向标准化、机械化和极端功利主义的极端化倾向。展望未来,在对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和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认识的基础之上,本研究提出,未来的智慧教育将走向引导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和谐发展的智慧教育,即和谐的智慧教育。和谐的智慧教育既要培养人的实践技能与生存能力,又要致力于人的精神成长与境界提升,既强调人生的物质性与现实性,又重视生命的精神性与价值性,既要满足与丰富人的物质需要,又要满足与提升人的精神需要,从而使人在天地间更好地安身立命,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总之,古代的智慧教育关注人的道德修养、人文情怀,强调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近现代的智慧教育更加关心国计民生、富民强国,注重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未来将走向引导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和谐共生的智慧教育,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智慧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与演变逻辑。
贺文权[9](2020)在《遭遇 模仿和获得承认 ——教师教育信念生成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教育信念对教师的人生精神、教学行为、专业成长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当下的教育样态下,时代对好教师的渴求更加强烈,无论从国家相关政策来看,还是从社会群体的表现来看,都渴望越来越多的好教师出现,而好教师的培养就是要从教师隐形的东西,即教师教育信念进行培育作为前提。农村作为中国教育发展的特殊地区,是我国教育的短板,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我们期盼教师获得更好的发展,出现更多的优秀农村教师,力争为解决农村“优秀人才下不去,好教师留不住和留下来的教师教不好”的问题。因而,农村教师的教育信念深深地吸引了笔者。本研究以一位农村教师的教育信念生成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的问题是:第一,教师教育信念的概念、内容与结构;第二,农村教师教育信念的基本内容与表征;第三,农村教师教育信念的生成过程与影响因素;第四,通过个案研究可以为农村教师发展与信念培育提供什么启示与借鉴。本研究认为,教师教育信念虽然是隐形的东西,植根于教师的内心最深处,使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却像一只无影的手一样指挥着教师们的行动。教师教育信念是教师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对自身(角色观、职业观)、教育对象(学生观)及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所持有的坚定不移的看法,是教师对自身及未来美好教育的价值追求,并通过教师自身的认识、判断、情感、意志等因素共同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本研究以我国西部边远地区的一名农村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取口述史的方式,通过当面访谈、实地观察和微信或扣扣等方式进行交流,搜集资料,针对该教师对自我的信念、对学生的信念、对学科教学的信念和对教育的信念四个维度进行考察,深入挖掘所获得的口述史材料,对其进行深入描写,以最大的努力还原其教师教育信念的生成过程。通过研究发现,教师教育信念的生成过程并非是呈直线式的发展,而是个人遭遇成为教师教育信念生成的关键因素,模仿成为教师教育信念生成的重要手段,获得承认成为教师教育信念得以巩固和发展力量的源泉,教师教育信念是通过这样的模式生成的,它的发展轨迹是螺旋式的。
马海燕[10](2019)在《中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文中指出人文精神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精神文化动力,展现了人类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类不断提升、发展和超越自身的内在动力。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其人文精神水平的高下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发展。因此,本文关注于这批伴随着我国经济腾飞、国力日益强盛时代而成长的90后、00后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在新时代来临之际,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国当代的高等教育必然要面临许多新问题,因此,如何培育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成为了重大的时代命题。通过对人文精神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对其历史沿革进行整理,以及对现状的分析,本文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本文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文精神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虽然由于全球化进程加速,人类文明进一步趋同,但坚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中国当代之人文精神意义重大。第二,探讨了当代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性,阐述了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价值导向。第三,本文基于互联网革命性发展和国外媒体数字化发展的趋势,提出在大学建立融媒体平台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建设。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部分对文章撰写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等进行了论述,对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为全文作了基础铺垫。第二部分是人文精神的理论概述。这部分主要对人文精神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首先从三个方面对人文精神的理论来源进行了阐述:马克思关于人文精神的主要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借鉴;然后讨论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三个内在要素:核心是人,具有强烈的社会取向、道德取向和价值指向;最后对人文精神与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科学精神、大学精神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关系论证。第三部分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要义。这个部分首先从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民族复兴两个角度讨论了重视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意义;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为依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的三个培育原则;以及“真、善、美”三个方向的培育内容;指出了两个培育方向,即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部分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现状及原因分析。这部分主要从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和缺失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与原因分析,辩证地阐述了因当代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等因素对大学生人文精神造成的诸多影响。文章的第五部分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一是从践行真、善、美的角度分析了人文精神的培育方案;二是从高校角度,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融媒体平台建设这两个重点途径;三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运用;家庭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自我完善这四个方面,讨论了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在提升人文精神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期多角度、全方位地促进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在当代,我们一方面要传承和发扬人类古老的文明和智慧,另一方面要与时代发展和变革相俱进,以促进人文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培养中国的大学生以卓越的精神面貌带动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继而推动世界文明的前进,以期共赴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共同的未来。
二、终身教育理念与真善美的追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终身教育理念与真善美的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1)终身学习理念下社区教育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研究背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 |
(二)研究问题:社区教育如何服务人的终身学习需求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社区教育 |
(二)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五、研究理论依据 |
(一)终身学习理论 |
(二)学习型社会理论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一章 终身学习理念下社区教育的基础理论分析 |
一、社区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一)社区教育的国外发展历程 |
(二)社区教育的国内发展历程 |
二、终身学习理念下社区教育的发展特质 |
(一)社区教育的本质与基本特征 |
(二)社区教育与终身学习的联系 |
(三)终身学习理念对社区教育发展的影响 |
三、终身学习理念下社区教育的应然价值定位 |
(一)社区教育推动和谐社区及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
(二)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 |
(三)社区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
第二章 社区教育的实施现状研究 |
一、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概况 |
(一)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基本形成 |
(二)社区教育的主要模式 |
(三)社区教育的课程内容 |
二、社区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二)社区教育实施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章 社区教育的实施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
一、社区教育的实施困境分析 |
(一)社区教育价值认知方面 |
(二)社区教育教学建设方面 |
(三)社区教育各主体参与积极性方面 |
二、制约社区教育发展的原因分析 |
(一)社区教育发展价值的认知偏失 |
(二)社区教育缺乏较完善的教学课程设置 |
(三)社区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 |
(四)社区教育的物质资源条件不足 |
第四章 终身学习理念下社区教育实施的策略研究 |
一、重视社区教育的应然价值 |
(一)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深刻理解社区教育的价值 |
(二)促进整个社会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
(三)建立社区教育的目标体系 |
(四)推进终身教育法,形成价值一贯的社区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
二、明确划分社区教育类型 |
(一)规范性社区教育 |
(二)非规范性社区教育 |
(三)自我导向性社区教育 |
三、明确社区教育的教学内容 |
(一)青少年的社区教育内容 |
(二)中青年的社区教育内容 |
(三)老年的社区教育内容 |
四、构建社区教育的资源共享机制 |
(一)社区内的实体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 |
(二)开发并共享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 |
五、构建社区教育的多元主体联动参与机制 |
(一)规范社区教育行政主体行为 |
(二)加强构建社区教育的发展共同体 |
(三)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社区教育的实施现状调查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致敬先贤:对思想的追根溯源 |
(二)挖掘思想:领悟先生学术精妙 |
(三)后辈仰止:在企首中追寻足迹 |
二、研究问题 |
(一)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生成的内在机理 |
(二)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内隐的教育意蕴 |
(三)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现实价值指向 |
三、文献综述 |
(一)厘清研究个人思想的方法 |
(二)一位德育专家的思想脉络 |
(三)对后辈学生德育研究之引领 |
(四)学界同仁对先生思想之评述 |
(五)后生晚辈对先生品格之追忆 |
四、研究方法 |
(一)微观历史法 |
(二)个人访谈法 |
第一章 逻辑辨析:思想呈现的科学进路 |
一、教育学研究逻辑的反思 |
(一)教育学元认知的批判 |
(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批判 |
二、教育学科学逻辑的继承 |
(一)寻找教育学史中的教育学体系 |
(二)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学逻辑起点 |
三、教育学逻辑结构的建构 |
(一)教育社会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二)教育认识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第二章 条件追因:思想生成的实然之路 |
一、社会与个人的互动机理 |
(一)沉与浮的交织经历 |
(二)学与教的思想洗礼 |
二、思想演变的历史脉络 |
(一)思想的聚合与积淀(1935-1956) |
(二)思想的沉淀与凝练(1957-1977) |
(三)思想的焕发与升华(1978-2000) |
(四)思想的总结与反思(2000 年以后) |
三、恒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
(一)国家与个人的共在中寻找教育之美 |
(二)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中达成教育之善 |
(三)现代与后现代统整中追求教育之真 |
第三章 本体挖掘:探寻教育规律的应然之旨 |
一、教育原理的重审——教育本质的辩证 |
(一)从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 |
(二)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 |
(三)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 |
二、教育目的的定位——人的全面发展 |
(一)人是基础:对教育目的的审思与锚定 |
(二)人的复归:对异化的批判与摒弃 |
(三)人能为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觉察 |
(四)发展程度:体现社会进步纵向度 |
三、教育功能的展开——教育先行的战略 |
(一)服务社会:教育的自觉功能 |
(二)人才培养:实现的前置条件 |
(三)指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构想 |
(四)正确逻辑:教育与社会的互动 |
四、教研方法的确定——教育研究本土化 |
(一)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 |
(二)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 |
(三)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 |
五、教育任务的剖析——学校德育系统论 |
(一)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 |
(二)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 |
(三)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 |
(四)教育者要先受教育 |
第四章 向度阐释:对现实指导的必然之意 |
一、理论根基:教育研究的生成基点 |
(一)坚守哲学基础本根 |
(二)坚持教育就是教育自身 |
二、本土意识:教育研究必须扎根 |
(一)教育发展要有社会的保障 |
(二)不能将教育做成产业 |
(三)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 |
(四)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 |
三、复杂规律: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过程机理 |
(一)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 |
(二)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 |
(三)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 |
四、人为基点:教育研究的逻辑肇始 |
(一)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 |
(二)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 |
(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 |
第五章 意蕴生发:对先生精神之检视 |
一、弘毅明德:在探索与思考中开创再立 |
二、修己安人:在为学与治学中彰显品格 |
三、忧国忧民:在为人与为师中抒发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王逢贤生平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手稿资料 |
附录四:实物照片 |
后记 |
(3)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理论分析 |
2.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要义诠释 |
2.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 |
2.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类型定位 |
2.4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向度目标 |
2.5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应然路径 |
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历史回顾 |
3.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渊源 |
3.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发展阶段 |
3.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宏观成就和向度之囧 |
4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现状考察 |
4.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 |
4.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
4.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主要问题 |
5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问题归因 |
5.1 文化育人自觉性不强 |
5.2 职业文化理解得不深 |
5.3 校企文化交融性不足 |
5.4 文化传播机制不完善 |
5.5 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 |
6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彰显策略 |
6.1 凝练职业精神标签彰显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核心精神 |
6.2 打造职业文化载体增强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显示度 |
6.3 促进校企文化有效交流打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彰显路径 |
6.4 建立职业文化高效传播机制推进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深化 |
6.5 优化文化育人环境浓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氛围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在小学童话教学中的渗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研究 |
一、关于童话教学的研究 |
二、关于“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之处及研究难点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概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童话的定义 |
二、“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定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对象分析 |
一、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童话的教学 |
二、“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内容 |
第三节 小学童话教学与“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内在联系 |
一、认识生命是小学童话教学的目标追求之一 |
二、学习生存技能是小学童话教学的任务要求 |
三、学会健康生活是小学童话教学的价值体现 |
第三章 “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理论渊源与育人价值分析 |
第一节 “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理论渊源 |
一、生命教育的理论渊源 |
二、生存教育的理论渊源 |
三、生活教育的理论渊源 |
第二节 “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渗透于小学童话教学中的育人价值分析 |
一、有助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实现 |
二、有助于人的价值塑造规律的基本遵循 |
三、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变革 |
四、有助于教育过程中美学意蕴的理性开掘 |
五、有助于多元文化价值导引之下健康教育生态的形成 |
第四章 “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渗透于小学童话教学的可行性 |
第一节 童话的特点决定渗透的可行性 |
一、童话故事形象拟人化的特点 |
二、童话是现实生活反映的特点 |
三、童话故事性强,趣味性浓厚的特点 |
第二节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渗透的可行性 |
一、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
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协调性 |
三、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 |
四、小学生的意志薄弱且受暗示性强 |
五、小学生的注意水平有限 |
第三节 童话的内容决定渗透的可行性 |
一、于童话人物上渗透的生命教育 |
二、于童话情节上渗透的生存教育 |
三、于童话主旨和内涵上渗透的生活教育 |
第四节 “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要求决定渗透的可行性 |
一、“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要求采用多种方法教育学生 |
二、“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要求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 |
三、“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要渗透于各个学科中进行教育 |
第五章 “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渗透于小学童话教学的情况分析 |
第一节 “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渗透于小学童话教学的情况 |
一、童话教学渗透“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访谈基本情况说明 |
二、童话教学渗透“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访谈结果的分析 |
第二节 当前“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渗透于小学童话教学的问题分析 |
一、童话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渗透 |
二、童话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难以达成“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目的 |
三、童话教学出现重功利化问题,忽视学生审美体验 |
四、童话教学方法难以根据学生心理的发展变化做出灵活的应对 |
第六章 “生命、生活、生存”教育渗透于学童话教学的具体方法建议 |
第一节 针对小学低年段童话教学的建议 |
一、低年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
二、教师要多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引起学生更多的无意注意 |
三、教师应自觉把生命教育作为童话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 |
第二节 针对小学中年段童话教学的建议 |
一、中年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
二、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
三、激发学生想象,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 |
四、注重情节与人物的分析,帮助学生学会生存技能 |
第三节 针对小学高年段童话教学的建议 |
一、高年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
二、充分挖掘童话内涵,加深学生对“真、善、美”的体验 |
三、剖析童话中的道德智慧,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 |
第四节 “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应渗透于语文教育中的理性思考 |
一、对语文教师的要求 |
二、对学校的要求 |
三、对文本选编的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童话选编的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致谢 |
(5)中国教育古典气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一)古典 |
(二)古典气质 |
(三)中国教育古典气质 |
四、理论依据 |
(一)保守主义理论 |
(二)永恒主义理论 |
(三)文化自信理论 |
(四)古典政治哲学理论 |
五、研究方法及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中国教育古典气质的内涵及其特性 |
一、中国教育古典气质的内涵 |
(一)仁爱 |
(二)担当 |
(三)智慧 |
(四)谦冲 |
(五)逍遥 |
(六)志节 |
(七)慎独 |
(八)信义 |
二、中国教育古典气质的特性 |
(一)高贵性 |
(二)精神性 |
(三)理想性 |
(四)超越性 |
第二章 当前中国教育古典气质的现状分析 |
一、教育中“仁爱”与“担当”气质的传承与局限 |
二、教育中“智慧”与“谦冲”气质的传承与局限 |
三、教育中“逍遥”与“志节”气质的传承与局限 |
四、教育中“慎独”与“信义”气质的传承与局限 |
第三章 中国教育古典气质的价值体现 |
一、淡化当前教育目的的功利化 |
二、回应当前教育内容的单一化 |
三、舒缓当前教育过程的急速化 |
四、追寻现代人生存方式诗意化 |
第四章 保卫中国教育古典气质的路径分析 |
一、自识:回归人内在的古典气质 |
(一)教师自身古典文化涵养的养成 |
(二)个体自身返回古典教育的意识 |
二、方法:阅读史即是精神史 |
(一)读书——自由艺术就是交流的艺术 |
(二)对话——交流是个体间的精神相遇 |
三、课程:“成人”的根本之径 |
(一)开设古典文化课程 |
(二)丰富古典文化教材 |
(三)开展古典文化活动 |
四、生境: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
(一)学校——让学校的墙壁会说话 |
(二)家庭——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所学校 |
(三)社会——走向丰盈人生的广阔舞台 |
结语:呼唤中国教育古典气质的回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
1.1.2 选题的现实依据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点 |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概述 |
2.1 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的相关概念 |
2.1.1 教师专业化发展 |
2.1.2 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 |
2.1.3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 |
2.2 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 |
2.2.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2.2.3 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理论 |
2.3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的构成要素 |
2.3.1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理念 |
2.3.2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 |
2.3.3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
2.3.4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情意 |
2.4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的重要意义 |
2.4.1 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
2.4.2 有助于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
2.4.3 有助于推动教师队伍专业化 |
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的现状 |
3.1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1 现状调查设计与实施 |
3.1.2 现状分析 |
3.2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教师缺乏强烈的自主发展意识 |
3.2.2 教师自身的实践性知识积累较少 |
3.2.3 教师对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情感体验不足 |
3.3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3.1 教师未能充分挖掘自身的内部动机 |
3.3.2 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能力和动力不足 |
3.3.3 教师在专业化自主发展中产生职业倦怠感 |
4.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实现专业化自主发展的路径 |
4.1 教师通过自主更新发展理念促进专业化自主发展 |
4.1.1 教师要唤醒自主发展意识 |
4.1.2 教师要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
4.2 教师通过自主建构实践性知识促进专业化自主发展 |
4.2.1 教师要实施反思性教学 |
4.2.2 教师要主动开展行动研究 |
4.3 教师通过自主培养专业情意促进专业化自主发展 |
4.3.1 教师要强化自身的职业认同感 |
4.3.2 教师要涵养自身的教育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社会转型对师范教育提出的挑战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 |
(三)师范教育理论研究的诉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价值的研究 |
(二)关于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三)关于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 |
(四)关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五)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启示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价值 |
(二)价值取向 |
(三)师范教育 |
(四)师范教育价值取向 |
四、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创新 |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路径与分析框架 |
一、主客体关系的价值取向认识路径 |
(一)对价值取向主体的认识 |
(二)价值取向主客体关系的内涵 |
(三)价值取向的主体性原则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 |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构成要素划分的依据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构成要素 |
(三)师范教育价值取向构成要素的分析维度 |
第二章 建国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 |
一、师范教育急速发展期——社会政治经济取向(1949-1957年) |
(一)以政治、经济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服务于政治稳定、经济复苏的教师为需要 |
(三)政治突出、知识本位的行动方向 |
二、师范教育调整停滞期——社会政治取向(1958-1977年) |
(一)以政治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教师为需要 |
(三)劳动为先、革命本位的行动方向 |
三、师范教育恢复重建期——社会经济取向(1978-1999年) |
(一)以经济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教师为需要 |
(三)知识中心、技能导向的行动方向 |
四、师范教育转型提升期——教师专业发展取向(2000年-现今) |
(一)偏向于以“人”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专业型教师为需要 |
(三)师德为要、实践导向的行动方向 |
第三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根源分析 |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透视 |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价值观念层的单一化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需要层的片面化 |
(三)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行动方向层的工具化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探究 |
(一)传统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
(二)传统教育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
(三)传统社会教师定位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
第四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重构的人学视角 |
一、人学依据 |
(一)人的内涵 |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
(三)人与教育的关系 |
二、人的解析 |
(一)人的属性 |
(二)人的存在方式 |
(三)人的需要 |
第五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 |
一、“以师范生为本”的师范教育价值观念 |
(一)以师范生为核心价值 |
(二)师范生的存在方式 |
二、以师范生生命完善为需要 |
(一)师范生个体性发展需要 |
(二)师范生社会性发展需要 |
(三)师范生生命完善需要 |
三、激发师范生生命活力的行动方向 |
(一)人文化的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二)生成性的师范教育教学范式 |
(三)平等交往的师生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8)智慧教育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知识教育与智慧教育 |
1.1.2 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 |
1.1.3 智慧人生、美好生活与智慧教育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智慧”的文献综述 |
1.2.2 关于“智慧教育”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1.4.2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理论 |
2 智慧与智慧教育 |
2.1 智慧的思想源流 |
2.1.1 哲学领域的智慧 |
2.1.2 心理学领域的智慧 |
2.1.3 佛学领域的智慧 |
2.2 智慧的概念界定 |
2.2.1 智慧的本质属性 |
2.2.2 智慧的类型划分 |
2.3 智慧教育的概念界定 |
3 古代的智慧教育 |
3.1 古代智慧教育的历史考察与总体特征 |
3.1.1 古代学校中的智慧教育 |
3.1.2 古代家庭中的智慧教育 |
3.1.3 古代社会中的智慧教育 |
3.2 古代智慧教育形成的深层根源探究 |
3.2.1 传统小农经济制约下的匮乏经济 |
3.2.2 官僚政体下的专制政治统治 |
3.2.3 儒家文化主导下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 |
3.3 古代智慧教育的评价 |
3.3.1 古代智慧教育的闪光点 |
3.3.2 古代智慧教育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
4 近现代的智慧教育 |
4.1 近现代智慧教育的历史考察与总体特征 |
4.1.1 近现代学校中的智慧教育 |
4.1.2 近现代家庭中的智慧教育 |
4.1.3 近现代社会中的智慧教育 |
4.2 近现代智慧教育形成的深层根源探究 |
4.2.1 商品经济体制下经济的蓬勃发展 |
4.2.2 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 |
4.2.3 以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为中心的多元文化发展 |
4.3 近现代智慧教育的评价 |
4.3.1 近现代智慧教育的闪光点 |
4.3.2 近现代智慧教育应避免的极端化倾向 |
5 智慧教育的未来展望 |
5.1 走向和谐的智慧教育 |
5.2 和谐智慧教育的目的 |
5.3 和谐智慧教育的构成内容 |
5.3.1 未来以求真为旨趣的知识教育 |
5.3.2 未来以求善为旨趣的道德教育 |
5.3.3 未来以求美为旨趣的审美教育 |
5.4 和谐智慧教育的可能之路 |
5.5 和谐智慧教育的保障条件 |
5.5.1 充足的闲暇 |
5.5.2 文化土壤的孕育 |
5.5.3 自由的生命律动 |
6 结语 |
6.1 主要内容与结论 |
6.2 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9)遭遇 模仿和获得承认 ——教师教育信念生成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理论背景 |
(二)现实背景 |
(三)个人原因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教师教育信念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的问题与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问题及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过程 |
第一章 教师教育信念的本体论解读 |
一、信念、教育信念、教师教育信念的定义 |
(一)信念的定义 |
(二)教育信念的定义 |
(三)教师教育信念的定义 |
二、教师教育信念的内容 |
(一)对自我的信念 |
(二)对学生的信念 |
(三)对学科教学的信念 |
(四)对教育的信念 |
三、教师教育信念的特点 |
(一)教师教育信念是知、情、意、行的同一 |
(二)教师教育信念以簇状的形式存在 |
(三)教师教育信念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
四、教师教育信念的功能 |
(一)教师教育信念激励着教师的职业信心 |
(二)教师教育信念推动着教师的专业发展 |
(三)教师教育信念调节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
第二章 C教师教育信念的构成与表征 |
一、时代遭遇:C教师生活的时代背景 |
二、C教师对自我的信念 |
(一)常识看法:师范是“铁饭碗” |
(二)初步遇见:师范教育塑师形 |
(三)遭遇危机:是坚守还是放弃 |
(四)实现超越:学习使我变得专业 |
(五)模仿中前进:曙光照亮前行的路 |
(六)教育爱中获得承认:未来的憧憬 |
三、C教师对学生的信念 |
(一)遭遇真实的学生:童真不假 |
(二)承认的初体验:找寻学生立场 |
(三)学生观的实践生成:不一样的孩子 |
四、C教师对学科教学的信念 |
(一)遭遇秩序职位,严抓课堂纪律 |
(二)灵活应对计划:“舍车保帅”求生存 |
(三)用心感受教学:脱离教案讲好课 |
(四)教师职业的终极体验:教育是份“良心活” |
五、C教师对教育的信念 |
(一)遭遇“语言”媒介:“说服”孩子成人 |
(二)发现学校教育的限度:完整的教育是一种“合力” |
(三)教育目的的终极体验: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
第三章 C教师教育信念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 |
一、C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阶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一)非教育遭遇的无意识阶段 |
(二)遭遇真实的教育世界:信念的具体化和准反思阶段 |
(三)教师职业的承认:信念坚定阶段 |
二、C教师教育信念形成的特点 |
(一)对比中发现不同:从模糊信念向清晰信念发展的态势 |
(二)模仿中改进:在不断的否定与肯定中螺旋式发展 |
(三)获得承认:外部认可与自我肯定共同促进坚定信念的形成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一)遭遇是教师教育信念形成的关键因素 |
(二)模仿是教师教育信念形成的重要手段 |
(三)获得承认是教师形成坚定教育信念力量的源泉 |
二、研究启示 |
(一)利用遭遇的教育价值对农村教师进行引导和提高价值判断力 |
(二)调动农村教师的理性思维 |
(三)树立榜样和利用承认的杠杆作用帮助农村教师生成理想的教育信念 |
三、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的创新 |
(二)论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口述访谈提纲 |
(一)初步访谈提纲 |
(二)再次访谈提纲 |
二、口述材料片段摘录 |
三、部分图片材料 |
(一)访谈对象学生的部分作品 |
(二)访谈对象的部分活动 |
(三)访谈对象的部分荣誉 |
(四)访谈对象的课堂 |
(五)访谈对象与孩子的陪伴中 |
(六)访谈对象最喜欢的书与外出培训 |
后记 |
(10)中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本文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实证研究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1.4.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影响 |
1.4.2 中国当代人文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 |
1.4.3 大学建立融媒体体系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
第2章 人文精神的理论概述 |
2.1 人文精神的理论来源 |
2.1.1 马克思关于人文精神的主要理论 |
2.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
2.1.3 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借鉴 |
2.2 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内在要素 |
2.2.1 人文精神的内涵 |
2.2.2 “人”是人文精神的核心要素 |
2.2.3 人文精神中的社会取向 |
2.2.4 人文精神中的道德取向 |
2.2.5 人文精神中的价值指向 |
2.3 人文精神相关概念辨析 |
2.3.1 人文精神与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区别 |
2.3.2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
2.3.3 人文精神与大学精神 |
第3章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要义 |
3.1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意义 |
3.1.1 有利于大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
3.1.2 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3.2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原则 |
3.2.1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
3.2.2 坚持以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为依托 |
3.2.3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 |
3.3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内容 |
3.3.1 “真”是人文精神的基础 |
3.3.2 “善”是人文精神的根本 |
3.3.3 “美”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
3.4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方向 |
3.4.1 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3.4.2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第4章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现状及原因分析 |
4.1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提升的表现 |
4.1.1 创新活跃度增强 |
4.1.2 自由而全面发展意识的提升 |
4.2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提升的原因分析 |
4.2.1 良好的社会支持 |
4.2.2 “后喻时代”的激励 |
4.3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
4.3.1 缺乏对“真”的执着追求和客观评判 |
4.3.2 缺乏对“善”的信仰笃定和知行统一 |
4.3.3 缺乏对“美”的审视能力和独立思考 |
4.4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
4.4.1 高等教育办学中的功利倾向 |
4.4.2 “中国式家长”的教育裹挟 |
4.4.3 网络媒体传播下多元文化的冲击 |
第5章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途径 |
5.1 大学教育践行人文精神之“真善美” |
5.1.1 鼓励和培育大学生探求和坚定“真” |
5.1.2 引导大学生悟“善”的道德情怀 |
5.1.3 提升大学生审“美”的创造力 |
5.2 高校改革发展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养成 |
5.2.1 高校改革发展须与时代发展要求同步 |
5.2.2 融媒体平台建设助力引领信息时代话语权 |
5.3 社会、家庭和大学生个人的支持与配合 |
5.3.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引领 |
5.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智慧运用 |
5.3.3 中国家庭教育在新时代的转变 |
5.3.4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完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终身教育理念与真善美的追求(论文参考文献)
- [1]终身学习理念下社区教育实施策略研究[D]. 吴秋迪.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2)
- [2]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D]. 陆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D]. 方桐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4]“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在小学童话教学中的渗透研究[D]. 袁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5]中国教育古典气质研究[D]. 刘旭.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6]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研究[D]. 孙灿.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7]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 胡晓珊.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2)
- [8]智慧教育史论[D]. 邵琪. 浙江大学, 2019(04)
- [9]遭遇 模仿和获得承认 ——教师教育信念生成的个案研究[D]. 贺文权.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中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D]. 马海燕. 辽宁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