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中应用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朱炜[1](2019)在《超滤—反渗透双膜法在精对苯二甲酸(PTA)中水回用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精对苯二甲酸(PTA)是化纤的重要基础原料,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中水回用工艺可减少废水的排放量,节约运行成本,在PTA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论文设计了以超滤-反渗透双膜法为核心的中水回用工艺用于PTA的实际生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所述。根据石化企业生产的给排水状况和中水回用的水质要求,设计和搭建了以膜分离技术为核心的中水回用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污泥脱水单元、UF超滤单元、满足生产冷却循环水质要求的RO单元和满足生产工艺回用水质要求的RO单元等五个单元,给出了每个处理单元的基本参数和设备选型。超滤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可为反渗透膜提供良好的保护。论文选取了三种不同截留膜孔径的超滤膜进行测试,考察了三种膜对PTA废水中COD、浊度、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经对比,截留孔径为0.08μm的超滤膜对COD的去除率大于30%,对浊度的去除率大于99%,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测试了不同运行压力下该膜的分离性能,获得最佳操作压力为-0.02MPa,随后研究了次氯酸钠浓度、pH、温度等操作条件对清洗效果的影响,获得最优清洗条件为:清洗剂pH为11-12,温度为30℃左右,次氯酸钠浓度约为2000ppm,浸泡时间为90min。反渗透膜的主要功能为去除重金属离子。分别研究了三种具有相近参数的反渗透膜在标准氯化钠溶液和模拟原水溶液下的性能指标,G公司反渗透膜性能稳定,对盐的截留率为98%以上。考察了反渗透通量和脱盐率等指标随进水压力和进水温度的变化规律,获得反渗透的最佳运行压力为0.8MPa,最佳进水温度为25℃。对所设计中水回用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测,获得了工艺运行中各单元的运行性能以及进出水水质状况,运行效果表明:经超滤-反渗透双膜系统处理后的产水COD小于5mg/L,SS低于10mg/L,反渗透膜对重金属离子有明显的去除作用,产水重金属浓度小于0.01mg/L,硬度低于1.5mg/L,达到了回用的水质标准,能满足生产工艺用水和循环用水的要求。本论文所设计的600m3/h处理能力的中水回用工艺每年可节约成本418万元,既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孙健[2](2019)在《TiO2/PVDF-g-PEGMA/PVDF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偏氟乙烯(PVDF)由于其优异的可加工性、耐化学腐蚀性、耐磨性、热稳定性以及突出的机械强度而成为流行的膜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饮用水与废水处理领域中。但是PVDF因为表面能很低而具有极强的疏水性,这使得PVDF膜在应用过程不仅需要较高的过膜压力,而且会导致一些疏水性的污染物吸附在膜表面造成严重的膜污染。并且纯PVDF膜表面结构较致密孔径以及孔隙率较低,造成了水通量极为不理想。因此通过改善膜表面的亲水性以增强膜的抗污染能力和提高膜的通量是PVDF膜改性技术的一个研究重点。本研究选择能够明显改善膜亲水性和纯水通量的两亲性聚合物PVDF-g-PEGMA作为共混膜的添加剂。首先选择乙醇溶液作为非溶剂凝固浴,研究了凝固浴中乙醇的含量对于PVDF-g-PEGMA/PVDF膜表面组成、膜孔大小、膜渗透、截留和抗污染能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然后选择锐钛矿型的纳米TiO2颗粒作为额外的共混添加剂,制备出了TiO2/PVDF-g-PEGMA/PVDF膜,研究了纳米TiO2含量对于膜表结构、膜孔大小、过滤性能和抗污染能力的影响。最后,利用所制备的TiO2/PVDF-g-PEGMA/PVDF膜进行了处理油水混合乳化液的试验,探究本研究所制备的改性膜在油水分离方面的性能和工业潜力。通过以上实验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低比重乙醇溶液作为凝固浴有助于PVDF-g-PEGMA在成膜过程中向表面跃迁。但在凝固浴中乙醇含量过多时会导致膜表面带有亲水基团的PVDF-g-PEGMA富集率下降,固随着凝固浴中乙醇含量增多膜表面亲水性有一定程度的下降。PVDF-g-PEGMA作为共混添加剂会使膜内部的PVDF分子倾向于形成β晶型分子。当乙醇混入到凝固浴中后,随着乙醇含量的增多PVDF膜内部极性β晶型分子变少,非极性的α晶型分子增多。通过对膜表面形貌检测结果可知,随着凝固浴中乙醇含量的增加膜表面平均孔径和孔隙率增大,同时也会增大膜表面粗糙度。改变乙醇凝固浴中乙醇含量可以改变膜的孔径大小及分布,从而可以改善PVDF-g-PEGMA/PVDF膜的渗透性能。在低过膜压力(1Opsi)条件下,纯水凝固浴中形成的膜水通量为1843.65 L/(m2·h),10%、20%、30%乙醇质量分数的凝固浴中形成的膜平均纯水通量分别为2774.61、4391.88、5142.35 L/(m2·h)。虽然增加凝固浴中乙醇含量可提高纯水通量,但是过大的孔径会造成膜截留性能变差,并且会增大膜的不可逆污染使得纯水通量恢复率较低。其中30%乙醇含量凝固浴形成的膜对海藻酸钠(SA)截留率仅有54.46%,清洗后纯水通量恢复率仅为56.85%。综合考虑在质量分数为10%乙醇凝固浴形成的膜性能最佳,纯水通量为2774.61L/(m2·h),BSA吸附量为32.3μg/cm2,SA截留率为86.44%,清洗后纯水通量恢复率为78.81%。(2)TiO2颗粒没有在相转化过程后偏析到TiO2/PVDF-g-PEGMA/PVDF膜表面。并且Ti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PVDF-g-PEGMA在膜表面的富集量下降。对膜内部分子晶型和元素的表征结果证实了膜中纳米TiO2的存在,说明TiO2颗粒成膜后停留在了 PVDF网状支撑层内。对膜表面形貌的检测结果表明TiO2含量对膜表面孔洞结构以及膜表面形貌影响较小,对膜孔洞和表面形貌起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PVDF-g-PEGMA。随着TiO2含量增多膜表面亲水性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TiO2的含量对膜纯水通量没有明显的影响,在10psi(0.07Mpa)的跨膜压力下,TiO2投加量从0%~3.5%所形成的膜通量分别为1727.04、1689.20、1771.97和1819.61 L/(m2·h)。但因TiO2颗粒分散在聚合物骨架中可起到支撑作用,可增加膜的抗压性延缓因膜被压密实所导致的纯水通量下降。同时根据过滤海藻酸钠(SA)后通量恢复情况测试结果可已看出投加适量的TiO2的可以明显的提升膜清洗后纯水通量恢复率,降低膜的不可逆污染。TiO2/PVDF-g-PEGMA/PVDF膜在紫外光照下会产生具有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使膜具有自我清洁膜表面污染的潜力。当纳米TiO2投加量为2.5%时牛血清蛋白(BSA)吸附量为40.7μg/cm2,TiO2/PVDF-g-PEGMA/PVDF膜纯水通量为1771.97L/(m2·h),海藻酸钠(SA)截留率为92.06%,清洗后纯水通量恢复率为89.58%,表现出了优异的综合性能。(3)通过油水混合乳化液的过滤实验可以得出:在紫外光照射下的条件下TiO2/PVDF-g-PEGMA/PVDF膜在截留能力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膜可以保持较高的油水分离通量。并且相比于无紫外光条件下,在紫外光照射条下膜清洗后纯水通量恢复率明显提高。在不同纳米TiO2含量的改性膜中,TiO2比重到达2.5%时所制备的膜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平均纯水通量达到1732.81 L/(m2·h),油水分离1h后衰减率为43.64%,截留率为86.27%以及具有高达80.38%的清洗后纯水通量恢复率,综合性能表现最优,展现出了良好的油水分离工业应用潜力。
赵利生[3](2018)在《超滤—反渗透工艺深度处理炼油废水回用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石油炼制工业规模的快速发展,原油加工过程消耗的淡水资源逐年增加,对水体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了减少淡水资源的消耗和外排废水对环境的污染,炼油废水资源化成为当前石油炼制企业节能减排的重点工作。对于炼油废水的处理分为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常规处理产水作为深度处理原料水,经预处理和膜分离技术处理后,产水可以满足不同的回用要求。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地处新疆西北部,淡水资源较为短缺,新水消耗量大成为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本公司从2006年逐步探索炼油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方法,开展炼油废水的深度处理回用应用研究,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循环水系统新水补水量大的难题,为公司节能节水工作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污水处理装置二级达标污水,其具有COD、石油类、悬浮物和含盐量等污染物浓度高、水质复杂的特点。该废水经过“气浮+BAF+臭氧催化氧化+多介质过滤”的预处理工艺后,再经由超滤和反渗透膜组件处理,从最终的反渗透产水各项指标来验证双膜工艺对COD、石油类、悬浮物、电导率、p H、硬度和碱度、硫酸根离子、氯离子、浊度等指标的处理效果,考察出水指标是否可以达到锅炉和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的指标要求,以及膜污染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实验过程中,在大处理量条件下,预处理系统对废水中的COD、悬浮物、石油类去除效果不是很好,去除率仅为20%-30%之间,对于后续双膜系统的运行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导致膜组件滤芯更换频次高、膜污染严重。超滤和反渗透膜系统可以对预处理系统产品水中绝大部分污染物指标均有超过95%以上的去除率。在适中的处理量状态下,预处理和双膜系统都可以很好的发挥效果,确保各单元的进出水符合设计要求,最终产品水可以达到锅炉和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的水质要求。通过本次实验的最终结果及原因分析,说明超滤-反渗透双膜工艺可以实现炼油废水的深度处理,产品水完全可以满足锅炉和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的水质标准,符合回用要求。通过对实验装置的估算,在建成新的双膜深度处理处理装置后,保持150m3/h的处理量,则炼油废水年处理量可以达到131万吨,回用水产量为88万吨,节约新鲜水费用190万元。
高丰[4](2018)在《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及其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石油化工行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基于此,以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对渗透汽化膜的分类情况加以分析,探究渗透汽化膜的性能,分别从有机溶剂脱水、废水中有机物脱除以及有机混合物分离等方面详细阐述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实际应用,从而保证了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石油化工行业的经济效益增长。
王喜[5](2017)在《石油化工中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的应用》文中指出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它在石油化工中能够有效控制材料加工的微观尺寸。本文主要针对石油化工中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的基本运用展开研究,通过汽化膜分离技术的实施来推动石油化工的可持续发展。
林彬,陈国需,杜鹏飞,肖德志[6](2017)在《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膜分离技术是通过扩散系数不同达到气体分离的新兴分离技术,在近十几年得到了快速度发展。因其装置结构简单、维护费用低、能耗小等特点逐步在石油化工行业推广应用。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油气回收、石油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厚朋,王少兵,毛俊义[7](2017)在《过程强化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我国的化学工业更是面临着"高能耗、高污染和高物耗"的现实问题以及资源、环境瓶颈问题的限制。因此在新的资源和环境的形势下,化学工业必然朝向节能、降耗、环保和集约化为目标。在这种形势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过程强化技术应运而生。本文系统阐述了过程强化技术:超临界技术,膜分离技术,超重力技术,等离子体技术,超声波技术和微化工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从而介绍过程强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梁建新[8](2017)在《利用重组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海参i-型溶菌酶的放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溶菌酶广泛分布于不同生物体中,它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β-1,4糖苷键,从而使其原有结构受到破坏造成菌体死亡。溶菌酶作为一种天然的蛋白质具有对人体无毒性,易吸收,不污染等特性。海参i-型溶菌酶基因由本实验室于2007年首次分离和鉴定,并已经将其目的蛋白分别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溶菌酶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基因工程的最新进展是利用一些酵母细胞作为生物反应器,使高效表达外源基因成为可能,尤其是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毕赤酵母的醇氧化酶1(AOX1)基因的启动子具有强诱导性和强启动性,适合于外源基因的高水平诱导表达;毕赤酵母具有强烈的好氧生长偏好性,可进行细胞高密度培养,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因此使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进行表达外源基因已成为目前的研究趋势。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基于毕赤酵母的这些优点,从摇瓶到5L发酵罐、再到30L发酵罐的逐级放大,进行发酵生产海参i-型溶菌酶产品。本研究以实验室已构建重组的表达海参溶菌酶蛋白的毕赤酵母工程菌HS3-1为发酵出发菌株。首先,在摇瓶水平上对该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经验证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6.0,温度30℃,每24h向发酵液里添加终浓度为1.0%的甲醇,发酵时间96h。最后测定发酵液中海参溶菌酶的产量为5.12mg/L,进一步该发酵液经超滤浓缩后,使用镍离子亲和层析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其酶活力为868.57 U/mg。进一步使用5L发酵罐进行该基因工程菌株的发酵生产。使用的培养基为基础盐BSM培养基,发酵工艺参数为温度30℃,pH 6.0,搅拌转速800 r/min,溶解氧30%。发酵液培养约24h,补加甘油,继续培养至菌体湿重达约200 g/L,使发酵液中甘油耗尽。最后向发酵液补加甲醇1%进行产物诱导,继续发酵96h。分析得到发酵液酶产量为53.26 mg/L,经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后得到海参溶菌酶精制产品,其酶活力为1238 U/mg。抑菌实验表明,该纯化的海参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壁微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副溶血弧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具有显着的抑菌活性。在5L发酵罐的发酵基础上,进一步使用30L发酵罐进行该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株HS3-1的放大发酵生产。在发酵过程中由于发酵罐的空间增大,发酵罐能够承受一定罐压,所以能够减少泡沫的产生,减少了消泡剂的用量,有利于后期的分离纯化,并且30 L发酵要比5 L的发酵稳定受外界环境干扰较少。发酵培养基及发酵过程控制工艺与5L发酵罐相同,但对后处理的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了改进。由于30L罐得到的发酵液量较大,故发酵液采用了高速管式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并采用装有30 kD和5 kD的卷式超滤膜的膜设备对分离后的液体进行纯化,最后喷雾干燥得到海参溶菌酶产品,其酶活力为760.5 U/mg。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初步完成了利用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海参溶菌酶的逐级放大研究,为后续的工业化发酵生产及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工艺参数,为海参溶菌酶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王檑,蒙义舒[9](2016)在《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针对膜分离技术的分离机理、基本特性和分离膜的种类进行了简单介绍。阐述了膜分离技术在生活用水、海水淡化、工业废水等水处理领域、生物技术领域、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同时,指出了膜分离技术当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膜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周诗怡[10](2016)在《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对石油化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实现材料加工的微观尺寸控制。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以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为重点,探究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其核心目的是优化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促进石油化工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二、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中应用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中应用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超滤—反渗透双膜法在精对苯二甲酸(PTA)中水回用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概述 |
1.2 PTA制备工艺及废水特点 |
1.2.1 PTA制备工艺简介 |
1.2.2 PTA废水特点 |
1.3 PTA中水回用工艺概况 |
1.3.1 PTA中水回用工艺 |
1.4 膜分离技术及双膜法 |
1.4.1 膜分离技术 |
1.4.2 超滤-反渗透双膜法 |
1.5 本文研究目标及主要工作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水回用系统工艺设计 |
2.1 PTA工艺工程设计概况 |
2.1.1 现场给排水状况 |
2.1.2 进出水水质要求 |
2.1.3 设计原则 |
2.2 中水回用工艺分析与比较 |
2.2.1 除盐系统方案选择 |
2.2.2 整体工艺选择 |
2.3 中水回用工艺路线的确定 |
2.3.1 工艺路线确定 |
2.3.2 工艺流程的特点 |
2.3.3 各处理单元主要技术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滤系统工艺优化 |
3.1 前言和实验方法 |
3.1.1 研究目的 |
3.1.2 处理水质要求 |
3.1.3 测试装置介绍 |
3.1.4 测试对象 |
3.1.5 测试步骤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三种超滤膜基本性能 |
3.2.2 三种超滤膜对COD去除性能 |
3.2.3 三种超滤膜对SS去除性能 |
3.2.4 三种超滤膜对浊度去除性能 |
3.2.5 三种超滤膜对重金属离子去除性能 |
3.2.6 最佳运行压力 |
3.2.7 膜清洗 |
3.3 超滤系统工艺优化设计 |
3.3.1 膜系统设计 |
3.3.2 膜系统工艺 |
3.3.3 运行方式及仪表设置 |
3.3.4 超滤系统设备规格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渗透系统工艺优化 |
4.1 前言和实验方法 |
4.1.1 测试目的和内容 |
4.1.2 处理水质要求 |
4.1.3 测试装置介绍 |
4.1.4 测试对象 |
4.1.5 测试步骤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三种RO膜对标准氯化钠溶液的分离性能 |
4.2.2 三种RO膜对原水的性能 |
4.2.3 不同进水压力对RO膜性能的影响 |
4.2.4 不同进水温度对RO膜性能的影响 |
4.3 反渗透系统工艺优化设计 |
4.3.1 膜系统设计 |
4.3.2 膜系统工艺 |
4.3.3 运行方式及仪表设置 |
4.3.4 反渗透系统设备规格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膜法中水回用工艺试验及运行效益分析 |
5.1 工艺系统运行结果 |
5.1.1 监测方法 |
5.1.2 运行结果 |
5.2 运行效益分析 |
5.2.1 投资成本分析 |
5.2.2 运行效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TiO2/PVDF-g-PEGMA/PVDF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
1.1.1 膜分离技术简介 |
1.1.2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
1.1.3 膜分离技术未来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
1.2 PVDF膜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1 膜材料的分类 |
1.2.2 PVDF材料简介 |
1.2.3 PVDF膜的制备技术 |
1.3 PVDF膜的改性研究 |
1.3.1 PVDF膜的表面改性 |
1.3.2 PVDF膜的本体改性 |
1.3.3 PVDF膜改性技术的发展 |
1.4 PVDF膜的光催化改性 |
1.4.1 光催化技术简介 |
1.4.2 光催化改性膜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本课题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乙醇凝固浴对PVDF-g-PEGMA/PVDF膜的性能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部分 |
2.2.1 试验材料及试剂 |
2.2.2 试验仪器 |
2.2.3 两亲聚合物PVDF-g-PEGMA的合成 |
2.2.4 不同浓度乙醇溶液凝固浴PVDF-g-PEGMA/PVDF膜的制备 |
2.2.5 PVDF-g-PEGMA/PVDF膜结构及性能表征 |
2.3 PVDF-g-PEGMA/PVDF膜表征结果及分析 |
2.3.1 PVDF-g-PEGMA/PVDF膜表面官能团分析 |
2.3.2 PVDF-g-PEGMA/PVDF膜表面元素组成及含量分析 |
2.3.3 PVDF-g-PEGMA/PVDF膜材料结晶相分析 |
2.3.4 PVDF-g-PEGMA/PVDF膜表面孔洞结构分析 |
2.3.5 PVDF-g-PEGMA/PVDF膜表面粗糙度分析 |
2.3.6 PVDF-g-PEGMA/PVDF膜表面亲水性分析 |
2.3.7 PVDF-g-PEGMA/PVDF膜抗BSA污染分析 |
2.3.8 PVDF-g-PEGMA/PVDF膜渗透性能和截留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2.3.9 PVDF-g-PEGMA/PVDF膜污染指数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共混TiO_2对TiO_2/PVDF-g-PE GMA/PVDF膜的性能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部分 |
3.2.1 试验材料及试剂 |
3.2.2 试验仪器 |
3.2.3 TiO_2/PVDF-g-PEGMA/PVDF膜的制备 |
3.2.4 TiO_2/P VDF-g-PEGMA/PVDF膜结构及性能表征 |
3.2.5 TiO_2/PVDF-g-PEGMA/PVDF膜羟基自由基测试 |
3.3 TiO_2/PVDF-g-PEGMA/PVDF膜表征结果及分析 |
3.3.1 TiO_2/PVDF-g-PEGMA/PVDF膜表面官能团分析 |
3.3.2 TiO_2/PVDF-g-PEGMA/PVDF膜表面元素组成及含量分析 |
3.3.3 TiO_2/PVDF-g-PEGMA/PVDF膜材料的结晶相分析 |
3.3.4 TiO_2/PVDF-g-PEGMA/PVDF膜所含元素分析 |
3.3.5 TiO_2/PVDF-g-PEGMA/PVDF膜表面孔洞结构分析 |
3.3.6 TiO_2/PVDF-g-PEGMA/PVDF膜表面粗糙度分析 |
3.3.7 TiO_2/PVDF-g-PEGMA/PVDF膜表面亲水性分析 |
3.3.8 TiO_2/PVDF-g-PEGMA/PVDF膜抗牛血清蛋白污染分析 |
3.3.9 TiO_2/PVDF-g-PEGMA/PVDF膜渗透性能和截留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3.3.10 TiO_2/PVDF-g-PEGMA/PVDF膜污染指数分析 |
3.3.11 TiO_2/PVDF-g-PEGMA/PVDF膜羟基自由基测试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TiO_2/PVDF-g-PEGMA/PVDF膜处理模拟含油废水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部分 |
4.2.1 试验材料及试剂 |
4.2.2 试验仪器 |
4.2.3 TiO_2/PVDF-g-PEGMA/PVDF膜处理含油废水试验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5.3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超滤—反渗透工艺深度处理炼油废水回用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水资源及炼油废水处理回用现状 |
1.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
1.1.2 炼油废水处理回用现状 |
1.2 炼油废水来源及常规处理方法 |
1.2.1 炼油废水来源 |
1.2.2 炼油废水常规处理方法 |
1.3 膜分离技术 |
1.3.1 膜分离技术概述 |
1.3.2 超滤技术 |
1.3.3 反渗透技术 |
1.4 双膜法深度处理炼油废水预处理工艺 |
1.5 膜污染原因及控制方法 |
1.5.1 膜污染原因 |
1.5.2 膜污染控制方法 |
1.6 选题背景意义和研究目的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装置流程介绍 |
2.3 装置操作条件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 |
3.1 270m~3/h处理量下预处理系统和双膜系统运行效果原因分析 |
3.1.1 预处理系统运行效果原因分析 |
3.1.2 反渗透产水水质分析 |
3.1.3 反渗透进水压力变化及膜组件滤芯更换次数分析 |
3.2 150m~3/h处理量下预处理系统和双膜系统运行效果原因分析 |
3.2.1 产水与原料水COD、石油类、电导率、pH对比分析 |
3.2.2 原料水与产水硬度、碱度、硫酸根离子、氯离子和浊度对比分析 |
3.2.3 反渗透进水压力变化及膜组件滤芯更换次数分析 |
3.3 膜组件污染状态原因分析 |
3.3.1 超滤滤芯堵塞原因分析 |
3.3.2 反渗透膜污染原因分析 |
3.4 水处理成本核算 |
3.4.1 水处理成本组成 |
3.4.2 处理成本核算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及其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渗透汽化膜分类 |
1.1 有机膜 |
1.2 无机膜 |
2 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
2.1 有机溶剂脱水 |
2.2 废水中有机物脱除 |
2.3 有机混合物的分离 |
3 总结 |
(5)石油化工中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分离膜介绍 |
2 石油化工中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的具体应用 |
2.1 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在淡化海水过程中的运用 |
2.2 在油田回注用水中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的运用 |
2.3 分离石油化工中的有机混合物 |
2.4 有机溶剂脱水 |
3 结语 |
(6)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气回收领域的应用 |
2 石油产品脱水处理中的应用 |
2.1 天然气除酸 |
2.2 炼厂气氢回收 |
2.3 润滑油生产 |
3 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4 结束语 |
(7)过程强化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过程强化技术 |
1.1 超临界技术 |
1.1.1 超临界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
1.1.2 超临界技术在油品处理中的应用 |
1.1.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 |
1.2 膜分离技术 |
1.2.1 膜分离技术在油品再生中的应用 |
1.2.2 膜分离技术在石油炼制中的应用 |
1.2.3 膜分离技术在催化裂化工艺中的应用 |
1.2.4 膜分离技术分离芳烃和烷烃 |
1.2.5 膜分离技术用于油品脱硫 |
1.3 超重力技术 |
1.3.1 超重力技术应用于原油的采集 |
1.3.2 超重力技术应用于石油的脱蜡 |
1.3.3 超重力技术应用于脱硫醇过程 |
1.3.4 超重力技术应用于废液的处理 |
1.3.5 超重力技术应用于油品的脱硫 |
1.3.6 超重力技术应用于强化化学反应 |
1.4 等离子体技术 |
1.4.1 等离子应用于二氧化碳的加氢转化 |
1.4.2 等离子应用于有机废气的处理 |
1.4.3 等离子应用于低碳烷烃的转化 |
1.4.4 等离子应用于污染土壤的处理 |
1.5 超声波技术 |
1.5.1 超声波技术可以强化原油的脱水、脱盐过程 |
1.5.2 超声波技术应用于石油的污染处理 |
1.5.3 超声波技术应用于石油油品的改善 |
1.5.4 超声波技术应用于石油产品的脱硫 |
1.6 微化工技术 |
1.6.1 微化工技术用于脱硫 |
1.6.2 微化工技术用于制备润滑油清净剂 |
1.6.3 微化工技术可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 |
2 结语 |
(8)利用重组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海参i-型溶菌酶的放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溶菌酶简介 |
1.1.1 溶菌酶的生物学性质 |
1.1.2 溶菌酶的分类 |
1.2 溶菌酶的应用 |
1.2.1 溶菌酶在养殖中的应用 |
1.2.2 溶菌酶在医药业的应用 |
1.2.3 溶菌酶在食品上的应用 |
1.3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概述 |
1.3.1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组成 |
1.3.1.1 宿主菌株 |
1.3.1.2 表达载体 |
1.3.2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优势 |
1.3.3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应用 |
1.4 生化反应器简介 |
1.4.1 生化反应器的分类 |
1.4.2 机械搅拌发酵罐的结构 |
1.4.3 生化反应器的发展趋势与现状 |
1.5 高速管式离心机简介 |
1.5.1 高速管式离心机的结构 |
1.5.2 高速管式离心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 |
1.6 膜过滤设备简介 |
1.6.1 膜分离概述 |
1.6.2 膜分离工作原理 |
1.6.3 膜分离的分类 |
1.6.4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
1.6.4.1 膜分离技术在食品、环境方面的应用 |
1.6.4.2 在生物工程、医疗、卫生方面的应用 |
1.6.4.3 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
1.7 喷雾干燥简介 |
1.7.1 喷雾干燥概述 |
1.7.2 喷雾干燥的机理 |
1.7.3 喷雾干燥的应用 |
1.7.3.1 喷雾干燥技术在食品中应用 |
1.7.3.2 喷雾干燥技术在中药中应用 |
1.7.3.3 喷雾干燥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应用 |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意义 |
1.8.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8.3 主要技术路线 |
1.8.3.1 摇瓶培养的主要技术路线 |
1.8.3.2 发酵罐发酵的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菌株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主要溶液及缓冲液 |
2.4 SDS-PAGE分析 |
2.4.1 TCA法沉淀蛋白 |
2.4.2 表达产物的SDS-PAGE分析 |
2.5 溶菌酶活性以及蛋白含量的的测定方法 |
2.5.1 溶菌酶活性的测定 |
2.5.2 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 |
2.6 牛津杯法 |
2.7 培养基及试剂 |
2.7.1 摇瓶培养基 |
2.7.2 发酵罐发酵培养基 |
2.8 i-型溶菌酶在重组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2.8.1 i-型溶菌酶培养条件的优化 |
2.8.2 5L发酵罐发酵培养 |
2.8.2.1 发酵种子液培养 |
2.8.2.2 发酵罐的灭菌及电极标定 |
2.8.2.3 接种及基础生长阶段 |
2.8.2.4 甘油流加阶段 |
2.8.2.5 甲醇诱导阶段 |
2.8.3 i-型溶菌酶蛋白的分离与纯化 |
2.8.3.1 超滤浓缩 |
2.8.3.2 Ni~(2+)亲和层析纯化 |
2.8.3.3 透析 |
2.8.4 30L发酵罐发酵培养 |
2.8.4.1 发酵种子液培养 |
2.8.4.2 发酵罐的灭菌及电极标定 |
2.8.4.3 接种及基础生长阶段 |
2.8.4.4 甘油流加阶段 |
2.8.4.5 甲醇诱导阶段 |
2.8.5 i-型溶菌酶蛋白的分离与纯化 |
2.9 喷雾干燥对酶活回收率的影响 |
2.9.1 进料速度对酶活回收率的影响 |
2.9.2 进风温度对酶活回收率的影响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海参i-型溶菌酶培养条件的优化 |
3.1.1 甲醇诱导浓度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3.1.2 培养基初始pH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3.1.3 发酵时间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3.1.4 发酵温度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3.1.5 摇瓶发酵溶菌酶的纯化 |
3.2 5L发酵罐发酵培养 |
3.2.1 工艺参数的控制对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
3.2.2 不同时期诱导产物的SDS-PAGE分析 |
3.2.3 发酵产物的纯化 |
3.2.4 抑菌活性分析 |
3.3 30L发酵罐培养 |
3.3.1 30L发酵罐工艺参数控制图 |
3.3.2 不同时期诱导产物的SDS-PAGE分析 |
3.3.3 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 |
3.4 喷雾干燥对酶活回收率的影响 |
3.4.1 进料量对酶活回收率的影响 |
3.4.2 进风温度对酶活性回收率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膜分离技术简介 |
1.1 膜分离技术的原理 |
1.2 膜分离的基本特性 |
1.3 分离膜的种类 |
2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现状 |
2.1 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
2.1.1 在生活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
2.1.2 在海水淡化处理中的应用 |
2.1.3 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2.2 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 |
2.3 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 |
3 膜分离技术存在的问题 |
4 膜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
(10)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应用于海水、咸水的淡化 |
2 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应用于油田回注用水 |
3 膜生物反应器应用于污水处理 |
4 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 |
4.1 氢气回收 |
4.2 天然气脱湿纯化处理 |
四、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中应用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超滤—反渗透双膜法在精对苯二甲酸(PTA)中水回用中的应用研究[D]. 朱炜. 浙江大学, 2019(03)
- [2]TiO2/PVDF-g-PEGMA/PVDF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孙健.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3]超滤—反渗透工艺深度处理炼油废水回用的应用研究[D]. 赵利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4]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及其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J]. 高丰. 化工设计通讯, 2018(10)
- [5]石油化工中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的应用[J]. 王喜. 化工管理, 2017(28)
- [6]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J]. 林彬,陈国需,杜鹏飞,肖德志. 当代化工, 2017(06)
- [7]过程强化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J]. 王厚朋,王少兵,毛俊义. 山东化工, 2017(09)
- [8]利用重组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海参i-型溶菌酶的放大研究[D]. 梁建新. 大连工业大学, 2017(05)
- [9]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 王檑,蒙义舒. 现代矿业, 2016(11)
- [10]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研究[J]. 周诗怡.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1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