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世界传送阿拉伯人民的声音——埃及、科威特新闻事业一瞥(论文文献综述)
窦金启[1](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提出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张静[2](2017)在《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5月26日,莫迪宣誓就任印度联邦政府总理。在任内三年多的时间里,莫迪在外交方面投入了巨大热情,取得了丰硕成果。根据印度的外交理念与传统,莫迪政府基本采取了被印度战略界喻为“同心圆”的外交战略思想,将印度外交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同心圆:第一层是印度的直接邻国即南亚地区国家,第二层是“扩展的邻居”,即印度直接邻国的外围国家,主要指穿越亚洲与印度洋的国家,第三层是指全球舞台,主要关注对大国与国际组织的外交。其中,本文将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同心圆定义为印度的大周边外交,也是莫迪上任后积极扩展印度影响力的地域。莫迪政府大力推行大周边外交政策符合印度崛起的逻辑。印度目前虽尚未成为全球性大国,但已成为最重要的地区大国,这也是新兴大国固有的发展道路。因此,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可视为印度实现“大国雄心”所必然采取的手段与途径。印度大周边外交具体政策虽然可能因国际环境和周边事态变化而发生相应调整,但外交思想和理念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探寻大周边外交政策的根源,需追溯印度特定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对印度大周边外交政策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理念按其产生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古代印度的遗产,其中广为流传并常被引用的是考底利耶的“曼荼罗体系”思想;二是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包括印度沿用至今的印度中心论与寇松的“斜坡理论”和“缓冲国理论”;三是印度独立后的周边外交理念,其中“潘尼迦海洋战略思想”主要关注于印度洋,而南亚版“门罗主义”和“古杰拉尔主义”的关注重点则在南亚。这些理念对于印度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形成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尽相同,但它们却是印度外交思想的源头。除了印度的周边外交思想传统之外,具体到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其现实推动因素是不得不考量的重点之一。莫迪政府扩展大周边外交的现实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莫迪政府对印度终须实现大国雄心的战略定位以及莫迪个人层面希望将印度崛起打上个人印记的愿望。二是安全上的双重考量,即对于陆、海双向大周边的地缘政治考量这一传统安全领域,和主要关注恐怖主义、海盗威胁、全球气候问题、能源安全等的非传统安全领域。三是推动莫迪经济学的外向延伸,这方面的考量与印度经济结构及特点、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方向密切相关。四是大周边的软实力拓展,体现了软实力在印度整体外交中地位的提升,得益于印度软实力在大周边拥有的良好基础。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实践层面可分为五个方向:一是致力于追求地区霸权的南亚地区政策;二是重点在经济的“东向行动政策”;三是考虑到能源与印侨问题的“西联”政策;四是关注安全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大中亚”政策;五是拓展印度在更广阔空间经济与安全利益的南向政策。印度大周边外交的每一个方向都存在其独特的实施背景、核心利益关切、路径选择和具体效用评估,但不同方向在印度整体周边外交中的地位有所不同。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与效果,也有消极方面的风险与挑战。政策积极的一面为:实现了国大党到印度人民党外交上的有机衔接、增加了印度的地区影响力、提升了印度的大国地位、优化了印度未来大国外交环境。而消极方面则体现为三个层面,即国际层面易受大国战略影响、地区层面的潜在风险与国家层面面临的挑战。无疑,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未来发展将继续坚持“莫迪风格”与既定大周边外交政策方略,大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有机衔接将成为常态,并将根据国际和区域事态的发展不断优化。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政策对中印关系会造成一系列影响。在大周边视野下,印度对中国存在三重定位:地缘上的防范对象、经济上的合作伙伴和亚洲优势强权的竞争者。对此,印度在大周边范围内采取了应对措施,一是在双边问题上立场强硬,二是明确反对中国插足南亚地区,三是适度介入印太地区安全安排,四是在周边地区枢纽国家增加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五是与日本强化合作以应对“一带一路”。鉴于印度在大周边视野下对中国的定位,中国对中印关系更应采取全局性视角,立足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个伙伴”,即国家层面“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区域层面“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体系层面“战略协作的全球伙伴”,采用符合现实并致力于中印关系长远发展的政策举措。
胡凯[3](2016)在《黎巴嫩拉哈巴尼家族作品大众文化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是指随着现代大众社会的兴起而形成的,并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以大众传媒为主要传播手段、进行大批量文化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具有多种特性与功能,如流行性、教育性、辐射性、商品性等,其流行性往往与其传播方式及大众媒介密切相关,而商业性则体现在其娱乐大众、文本标准化等方面,大众文化的教育性与辐射性则体现出大众文化产品对其所处大众社会在某一时间段内所起到的作用与影响。音乐剧是当今社会大众文化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阿拉伯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音乐剧在阿拉伯艺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黎巴嫩是阿拉伯现代戏剧、音乐剧的摇篮。阿拉伯音乐剧的集大成者、黎巴嫩音乐剧的代表人物为拉哈巴尼家族,其中阿绥·拉哈巴尼、曼苏尔·拉哈巴尼兄弟二人与齐亚德·拉哈巴尼地位尤为突出,他们的作品公演后受到观众的喜爱,剧中多首歌曲也广为流传,影响深远,部分名剧至今仍在阿拉伯各国上演,经久不衰。本论文通过借助大众文化理论的相关内容,解读拉哈巴尼家族代表性作品,分析拉哈巴尼家族作品的大众文化流行于黎巴嫩、阿拉伯世界的原因,寻找其大众文化的主要特性,透析其作品对于黎巴嫩社会、阿拉伯社会的作用,分析拉哈巴尼家族对黎巴嫩内战前后文艺界的影响。论文分为绪论、正文与结语三部分,其中绪论部分简要梳理了大众文化理论的相关重点及西方、阿拉伯与中国学界对阿拉伯大众文化、拉哈巴尼作品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目的与方法,并对大众文化的相关术语作了说明。正文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简要回顾阿拉伯音乐剧的发展情况,分析黎巴嫩成为阿拉伯大众文化重要表现形式—音乐剧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并对拉哈巴尼家族主要成员的生平与作品做较为详细的介绍。论文的第二、第三、第四章分别从大众文化的流行性、教育性与辐射性分析拉哈巴尼家族作品。在第二章第一节中,笔者对拉哈巴尼家族作品的大众文化流行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认为家族作品的流行与二十世纪初黎巴嫩商品经济与消费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当时黎巴嫩大众媒介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拉哈巴尼家族作品在黎巴嫩国内外的流行。第二节与第三节则从拉哈巴尼家族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为切入点,详细阐述拉哈巴尼家族如何将阿拉伯—黎巴嫩文化遗产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创作出了一个个积极向上、深入人心的人物角色。论文第三章从拉哈巴尼家族作品与公民教育的关系、家族作品对阿拉伯民族意识觉醒产生的积极作用出发,用文本细读与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家族作品的大众文化教育性。本文第四章论及拉哈巴尼家族经历了,黎巴嫩内战前、内战期间以及内战之后的三个发展时期。每个时期,家族作品都对当时的黎巴嫩社会、艺术界,尤其是音乐工业领域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辐射作用。本章以黎巴嫩内战为时间点,认为内战前拉哈巴尼家族为黎巴嫩民间文化的官方化与大众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内战期间拉哈巴尼家族成员留守巴黎国内的事实使家族成为了黎巴嫩人心中实现和平的符号与象征;而年轻一代家族成员对先锋音乐的积极推广也为战时及战后黎巴嫩大众文化的发展、尤其是音乐文化的多样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文最后一章通过分析拉哈巴尼家族作品的制作原则、制作流程、制作内容、明星声音经济商业运作方式等方面分析其作品作为大众文化娱乐产品不可避免的商品本性。本文认为,拉哈巴尼家族作品在广泛传播和流行的过程中,对黎巴嫩社会乃至阿拉伯社会产生了深远的教育作用。作品尽管无法摆脱大众文化商品性的特征,但是拉哈巴尼家族成员充分利用黎巴嫩多元文化的环境,将黎巴嫩—阿拉伯传统民间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创作了大批符合大众审美的卡里斯马形象,实现了阿拉伯大众文化音乐艺术高雅与通俗化的并重,成为了阿拉伯现代音乐产业的符号与标志,对黎巴嫩当代音乐工业的发展影响深远,推动黎巴嫩音乐朝着实验音乐、融合爵士、讽刺歌曲、Urban音乐的方向多元发展,丰富了阿拉伯大众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从大众文化的角度透视黎巴嫩拉哈巴尼家族的作品,为国内研究分析阿拉伯文化艺术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解读用阿拉伯语黎巴嫩方言撰写的家族作品,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国内学界有关阿拉伯语方言作品的研究。论文在分析该家族作品的大众文化特性时,还对阿拉伯音乐、阿拉伯大众媒介的发展以及当代黎巴嫩音乐产业进行了相应的梳理与总结,这将有助于我国人民增进对阿拉伯文化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国文化行业加强与阿拉伯艺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杨林[4](2016)在《小国大梦—卡塔尔软实力研究》文中提出卡塔尔是阿拉伯世界的小国,地小人稀。但它不仅拥有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还是世界经济增长率较高的国家之一,人均收入也多次名列世界第一。近数十年间,卡塔尔政府在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同时,着手进行缓慢而稳健的国家体制转型计划,埃米尔数次进行政府改组,吸收了一大批年轻人进入政府部门,出台经济多样化政策,鼓励中小型企业和农业的发展,同时修建多个工业园区和现代化海港;投资数百亿美元开始修建的一体化轨道交通网项目更是把卡塔尔朝国际化推进一大步;在体育方面,卡塔尔不仅成功的举办了亚运会,还获得了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主办权,且政府一贯积极争取各类符合卡塔尔国情的国际体育赛事举办权,在外交领域,卡塔尔一直奉行独立灵活外交政策,保持着自己作为中东地区冲突各方的”谈判桌”和“斡旋者”的身份。这一切都迅速增强了卡塔尔在海湾地区的分量和角色,为其更好发挥软实力创造了条件。本文从卡塔尔政治价值观、文化、外交三方面,对其二十多年间迅速崛起的原因和策略进行探究,试图分析其软实力的背景,对其执政家族如何利用温和瓦哈比耶主义和中正思想构建社会价值观和塑造国家形象,以及怎样通过媒体力量和体育外交提升本国软实力加以解读。最后文章从地缘政治的角度以及卡塔尔国内外诸多掣肘因素论述在发展软实力过程中卡塔尔面临的局限性。
金强[5](2016)在《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文中认为论文基于新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事件以来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合作组织个成员国的新闻报道做了整体性梳理,具体运用新闻框架、议程设置、发展传播学等理论给予专业性多角度解析,在梳理总结有益经验的同时,指出了报道中存在的不足与深层次问题。中国媒体在报道主体和前端控制中,既要有内外报道政策的考量,又要有伊斯兰文化禁忌的观照,除了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的固有专业要求之外,中国媒体还要准确反映中国和伊斯兰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共同关切,并在宏观上做好信源控制和热点控制,微观上做好表达控制和有害信息管控。涉外报道的经验可以反哺给对外报道,两者也可实现更好联动。与涉外报道标准不同,官媒对伊斯兰国家报道更看重冲突性和反常性,而穆斯林民间媒体更看重重要性和接近性。加强国际国内报道文本表达的协调性,应进一步规避西式表达,慎重对待翻译稿件,重视使用直接引语,并坚持独立采制。报道中应避免跨宗教词汇混用,标题拟制和改写应忠于事实,避免误导受众。商业网站在使用伤亡照片时应加技术处理,并应加强人文关怀,避免伤害受众。较之西方媒体,中国媒体表达了更多中立立场,但在部分热点问题上自觉不自觉地也与西媒保持了某种事实上的呼应关系。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弱势媒体面对西方强势媒体应验了“羊群效应”,从众报道行为导致多次“塌方式”报道偏差。相关报道通过对冲式、二传手式、转圈式、隐蔽式和多信源式等五种转载方式对接外媒,总体上仍存在外媒依赖症;而语言问题、签证问题、人员配备数量问题、记者换班问题以及官媒驻外记者站的分散性问题等共同影响了采制能力的提升。普通民众、大学生、穆斯林知识分子、非穆斯林知识分子、一般媒体工作人员以及伊斯兰国家在华留学生等六类人群普遍认为宗教因素对采制和理解相关报道至关重要,并希望进行更多的独立自主报道。与报道相关的信息流动,存在“不闭环”和“不对流”情况;“沉默的螺旋”现象也普遍存在,但新媒体的使用带来了新情况。由于存在效果测定难度,难以有效减轻话语疲劳症、文化隔膜症、翻译误读症和宣传恐惧症等。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存在自说自话情况。提升国家的整体话语权,应加强舆论场协调并有效整合现有评论力量。舆论领袖越来越多使用社交媒体来发表观点,应更加重视联合平台建设,保障舆论领袖及时准确顺畅地进行更加国际化的舆论表达。“一带一路”战略为改善相关报道提供了良好契机,《中国政府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为媒体进一步指点了方向。伊斯兰国家是中国提升对外国家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应加强对现有报道的优劣势分析,创新报道思维、加大报道力度,提升报道效果。
梁昌明[6](2015)在《绩效视角下的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45-2011)》文中提出由一国政府主导并实施的、针对国外民众进行的信息、文化传播或政策解释的公共外交活动自古在各国都有存在。它们的终极目的是要维护本国利益、塑造本国良好的国家形象、宣传和解释自己的对外政策、传播自己的价值观。本文尝试以美国公共外交活动或项目的绩效或成效为切入点和线索来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11年间美国公共外交的历史变革。因这一时段美国政府大规模地使用公共外交且其成效较为显着,同时它还基本涵盖了美国公共外交的深入发展、边缘化和再强化的不同阶段,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其历史发展轨迹;尽力发掘、分析影响美国公共外交在维护其国家利益、树立其美好形象、解释其对外政策和宣传其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的核心因素与经验教训。明晰公共外交的概念是对其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从公共外交的实施主体、受众客体、活动或项目的实施方式及其最终达成目标对其概念进行了梳理,然后进一步辨析了公共外交与传统外交(官方外交)、民间外交、公共事务、对外宣传和文化外交等外交活动之间的异同,进而发现公共外交的一些基本特征。公共外交的绩效评估也是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增强美国对外影响的一个重要手段。美国公共外交的绩效评估经历了从不成熟到成熟,从非专业化到专业化,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一个过程。但是由于公共外交绩效评估的自身因素和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使其实际操作存在很大的难度。文章的重点是通过考察近60年来在美苏对抗的冷战时期、冷战后的经济、军事全盛时期和美国反恐等不同时期影响公共外交绩效的重要因素、公共外交项目及其绩效情况,分析不同阶段美国公共外交的典型特征,最终力求归纳有效实施公共外交的方法和措施。1917年至1945年间的美国公共外交的初期发展阶段。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美国的参战,给其公共外交的发生提供了合适的条件。美国公共信息委员会是美国成立的第一个执行公共外交活动的政府机构。一战期间,大部分美国公共外交活动和项目都通过该机构实施。一战后,美国政府成立文化关系处和美洲国家事务协调局负责处理美国与它国的文化交流,尤其发展与拉美地区和国家之间文化、教育交流活动。战时新闻处是美国政府专门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设立的公共外交执行部门。此阶段的两部法案《谍报法案》和《煽动法案》是美国政府鼓励直接发布对国家利益有益的信息、限制不利的信息传播的法律依据。它们从根本上保障了以后美国公共外交活动能够顺利开展。1945年至1991年美国公共外交步入快速、深入的发展期,并趋向成熟。这一阶段美国政府通过的《国家安全法案》、《1961年富布赖特—海斯法案》、《和平队法案》、《国际广播法案》和里根总统的《第77号国家安全决策指令》等,有力保障了公共外交活动或项目的拓展。美国新闻署创立对公共外交在政府部门中地位的提升和独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众多的公共外交活动的执行部门或机构——国际信息与教育交流办公室、美国新闻署、教育文化事务局、美国国际交流署等成立保障了大量公共外交活动或项目实施,如利用出版和翻译图书、在海外设立美国中心、出口电影、通过富布莱特项目鼓励和资助学生和专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举办英语学习项目、向国外派遣“和平队”志愿者等方式,向海外输出美国的文化与价值观,影响外国公众,树立美国良好的国家形象。公共外交为美国赢得冷战作出了巨大贡献。冷战后至2001年9·11之前的时期美国公共外交的发展走进了低谷。《1994年美国国际广播法》和《1998年外事改革与重组法》对公共外交的影响较大。《1994年美国国际广播法》对于公共外交中的对外广播内容进行了规范,要求成立不同部门管理广播活动。《1998年外事改革与重组法》规定撤销美国新闻署,这对公共外交的有效实施无疑是致命的打击。2001年9·11事件至2011年本·拉登被击毙是美国社会遭受恐怖袭击的重创后,其公共外交再次得到重视且快速发展的时期。美国政府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如卫星电视、互联网,在全球传播办公室、战略沟通政策协调委员会、政策及计划资讯处等机构的协调配合下,公共外交的受众最大化、年轻化,增强了公共外交的实施效果。综上所述,美国公共外交有效实施得益于以下因素:公共外交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公共外交项目和活动的管理机制和执行机构的完善、民间非政府组织、个人或各个行业的精英对公共外交项目和活动的广泛参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在公共外交项目和活动的广泛应用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和学界专业部门对公共外交绩效的评估和监督等。同时还发现:世界局势的变化对美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影响,公共外交缺少长期、连贯有序的目的、战略规划和实施策略等是影响其绩效的掣肘因素。目前我国的公共外交事业蓬勃发展,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力求借鉴美国之成功经验,避美国公共外交之不足,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公共外交体系,确保其良好绩效的获得。
陈越洋[7](2014)在《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文中研究说明中阿友好合作源远流长,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领域建立的全方位合作关系,折射出中阿两大民族从汉武帝时期以来的两千多年绵延不断的友好交往史。这种合作从政治的层面看,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南南合作的表率,不仅惠及双方,更有利于所有第三世界国家提升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从文化的角度看,是以儒家文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以伊斯兰教为代表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友好合作的典范。文化交流从深层意义上说,是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智慧交流;是增进国家间、民族间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对中阿文化交流史的梳理,对于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增加共识,加强合作,进而提升中阿文明交往的深度与广度具有现实意义;对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发展情况的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落实“走出去”、“引进来”政策,构筑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加强中阿间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对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有力践行,是对西方社会主导的文化霸权的有力回击。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与阿拉伯社会各自经历了深刻而又复杂的变革与转型,中阿文化交流也经历了一个由盛(古代)转衰(近代),直至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开始逐渐发展的过程。中阿两大民族在独立战争中建立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古老文明的基础上建立起新政府,在传统友谊的基础上围绕宗教、文学、教育、艺术等文化的各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实现了从古代的表层物质交往过渡到文化核心层面的交往和沟通。本文是一项基础性研究,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运用历史学、史料学、外交学、传播学等学科门类的知识,以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以个案和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纵向、横向的研究,对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论述。论文由绪论、正论五章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讲述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并对本论文所指的“文化”概念及论述的时间跨度做一说明;简述研究现状、论文主要的创新点与难点、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正论部分,第一章回顾二十世纪前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主要历史分期。唐宋时期是中阿文化交流的初期繁荣期;元代是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大发展的时期,伊斯兰在中国普遍传播,阿拉伯文化真正在中国发生了显着的影响;明清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由传播进入了创造发展阶段,随着穆斯林数量的增加,中国传统的儒家意识形态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意识形态得以有机结合。第二章主要研究清末与中华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清朝末期中国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并未使中阿间的交流完全停滞,民国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外交关系。在宗教领域,主要论述回族地位的提高以及回教新文化运动;文学领域主要论述作品译介情况及对阿拉伯文学的研究;教育研究领域主要论述以成达师范学校为代表的伊斯兰新式教育、民国时期派出的留学生及其对于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传播所做的贡献、清民时期国人对阿拉伯文化的研究情况。第三章主要研究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万隆会议使得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见证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两次建交高潮。宗教领域主要论述伊斯兰教在新中国、穆斯林朝觐活动、伊斯兰教协会的成立及伊斯兰学术活动;文学领域主要论述大量阿拉伯文学作品被译介的原因、译介情况及特点、中国作家创作的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文学作品;教育与研究领域主要论述阿拉伯语进入高等学府的教学情况、留学生互派工作及学术研究情况;艺术领域主要论述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频道的开播,电影、艺术团等方面的交流。第四章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至二十世纪末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这一时期中阿高层往来频繁,文化交流日益丰富。宗教领域主要论述新时期中国伊斯兰教的基本情况和伊斯兰教学术研究情况;文学领域主要论述作品的译介情况、文学及文学史的研究以及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的成立;教育与研究领域主要论述阿拉伯语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留学生互派情况、中阿教育合作、对阿拉伯文化的研究情况;艺术领域主要论述文化周与艺术团演出、电影、展览、体育等交流情况。第五章分析了中阿文化交往中的动力,即双方在历史、现实方面存在着悠久的传统与坚实的基础,在文化内涵方面存在着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与互补的文化差异;继而分析了阻力,即西方文化霸权的干扰和误导和中阿间由于意识形态差异所产生的误会与矛盾;并对加强中阿文化交流提出三点建言,即文化交流机制化、文化交流途径多元化、文化交流主体队伍专业化。通过以上论述,本文最终得出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三大阶段所各具的鲜明特征,即民国时期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回族群体围绕宗教展开的;二十世纪中叶至七十年代末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以政治为导向进行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阿拉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以文化交流价值本身为出发点的。最后,重申了中阿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即有利于双方形成对人类文化的普世情怀,有益于双方运用不同文化的智慧来合力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难题,有助于双方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中阿战略合作关系内涵。
张晓静[8](2014)在《穆巴拉克时期美国对埃及的公共外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对埃及的公共外交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纳赛尔总统、萨达特总统到穆巴拉克总统不断发展演变着。穆巴拉克时期以前,美国对埃及的公共外交主要集中在广播事业和教育文化交流事业,以及对埃及的援助,推动了埃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在萨达特时期为埃及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和平环境和资金支持。穆巴拉克时期,美国对埃及的公共外交以民主推广为主,美国历届政府不断调整民主政策,通过各种机构如美国国际开发署等以及制定计划如中东伙伴倡议等来不断开展民主推广活动,影响和推动埃及的民主化进程;美国还通过广播事业,设立萨瓦电台和自由电视台,发行《嗨》杂志,向埃及民众传播美国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而且还通过网络媒体来进行双向交流,拓展埃及民众接触美国文化的途径,增进对美国的了解;美国通过美国之窗、富布莱特项目和英语教学计划等来推广在埃及的教育文化交流,推动埃及的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美国在埃及的军事和经济援助项目,增进了美埃之间的军事合作关系,为民主推广项目和交流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资金支持。美国在埃及的公共外交使更多的埃及民众了解美国,但美国的形象并没有在埃及民众中有质的改善;另一方面,美国的公共外交也推动了穆巴拉克政权的倒台,这并不是美国的本意;美国的援助,特别是军事援助增进了美埃之间的军事关系。总的来说,美国在埃及的公共外交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的中东政策是首要因素,再加上美国公共外交自身的一些原因,如战略不明确、信息传播途径不够畅通、投入经费不足等,制约了美国公共外交的进一步发展。
董海涛[9](2012)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外传播因国家的形成而逐步产生,因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衍进,对每个主权国家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战略意义。概而言之,这种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努力提升本国的国际形象和打压竞争对手的国际形象,以及关键时刻的利益诉求表达和危机时刻的国际公关等。“全球化”这一术语则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次政治大讨论,由美国着名政治家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在《两代人之间的美国》一书中首次提出。虽然学界对其定义和内涵莫衷一是,但毋庸置疑的是,“全球化”已然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对外传播所面临的共同语境。在全球化语境下,对外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而且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外传播能力对于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建构所作出的贡献将远远超出经济等硬实力。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传播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往往关系国家的存亡发展。在很多情况下,对外传播中的传受双方都是主权国家,因此传播过程中“度”的把握显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中国而言,经济实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二,而媒体实力却严重滞后,在对外传播中我们更应当做到平衡有术,外圆而内方。本文首先指出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国际对外传播体系中的相对边缘位置,而西方发达国家则占据了中心位置。他们按照自己的利益需要控制国际新闻的流量和流向,建立了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全球对外传播秩序。与此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全球化对多元语境形成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辩证地提出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既会在短期内加剧不同国家对外传播的失衡,也将最终促成国际社会的对外传播趋向平衡的观点。接着,本文简要梳理了我国对外传播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列举了对外传播失衡的具体表现,分析了造成我国对外传播落后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语言、传播手段等方面的原因,并指出因为对外传播失衡而导致的国家形象摇摆、对外交往中的尴尬、信息控制能力下降、文化误读和文化焦虑等严重后果。有鉴如此,当代中国的对外传播除了要尊重新闻事实和新闻价值等基本原则外,还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前提,巧妙避开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合理运用西方话语设置议题,积极引导国际舆论,取得更多国际话语权,建构我们的良好国家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随后,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等层面对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原则和平衡策略进行了深讨。宏观层面的平衡原则包括统与分的平衡、质与量的平衡、刚与柔的平衡、远与近的平衡。而微观层面的平衡策略则包括对外传播中不同意识形态的平衡、政治色彩和社会情感的平衡、不同文化的平衡、不同地域的平衡、不同地缘国家的平衡,不同声音的平衡(赞成和反对的声音、民间和官方的声音、明星和民众的声音、中国和国际的声音)、不同媒介选择的平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国媒体和外国媒体)等具体平衡手法。本文结语部分探讨了平衡传播的发展趋势,希望在相关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同时,努力打破理论和实践、专业和通识教育之间的现有藩篱,让传播学者的研究与社会现实需求紧密结合,让更多的传播学者能为国家的高层决策服务。同时不断反思我国现行对外传播体制,注重学术研究的传承和青年学者的培养,努力做强自己的对外传播媒体,在国际事务中发出自己的强音,取得更为平衡的话语权,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国策提供充分的思想保障和理论支撑。
顾坚[10](2012)在《中阿关系中的双边认知(1949-2009)》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题为“中阿关系中的双边认知”,旨在从认知层面较为系统和深入地考察1949-2009这60年间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中国与阿拉伯的关系源远流长,历史上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曾是连接双方的纽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阿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经过60年的发展,中阿关系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新高度。学术界对于中阿关系给予了持续的关注,但目前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停留在历史层面,更多是对史实的还原与再现;或是聚焦于现实问题,致力于对中阿关系中的热点加以评论、跟踪和展望,对双方关系的深度考察和探讨还显得薄弱。本文的着力点在于将认知学运用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尝试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中国—阿拉伯的双向认知,以及对双边关系的影响。论文首先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对认知的概念、表现、层次、影响因素加以辨析,指出认知是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贮存和恢复的全部过程,并尝试将其运用于对国际关系的研究中。论文认为,在国际关系领域,根据认知主体的不同,认知可以分为政府层次、精英层次和民间层次。论文结合案例,分析中阿认知各个层次的特点,指出不同层次之间的互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阿之间的双向认知,进而影响到外交政策的制定和相互关系的展开。论文认为,国际关系领域中的认知,根据其领域又可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不同的层面。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不同定位,以及不同层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对对方的认知,进而影响到对对方的政策,以及相互关系的展开。论文认为,在心理学层面影响认知的主要因素包括: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自我调节的平衡过程等,这些因素作用于中阿相互认知,主要体现在:信仰体系(意识形态)、国内政治与国际格局等三个层面。论文以中阿关系的历史演变为基本线索,以搜集的中文、阿文和英文文献为基本依托,以不同时期的典型案例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将1949-2009这60年间的中阿关系区分为1949-197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中国改革开放前)、1978-2001(中国改革开放-“9·11”事件)、2001-2009(“9·11”事件以来)等三个时期;分别从政府、精英、民间三个视角,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四个层面,以及信仰体系、国内政治和国际格局三个角度,对中阿双向认知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考察。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①中阿认知在层次上的特点为:改革开放以前,政府层次占主导地位,精英层次主要体现为领袖人物和外交官的影响力,民众参与中阿认知还有所不足;改革开放后,民间层次的地位上升,出现了以学者为核心的精英群体;“9·11”事件后,中阿认知呈现出政府主导、精英引导和民众参与的特征;②中阿认知在层面上随着各个时期重心不同,经历了从“政权合法性”向“国家利益为中心”向“国际共同利益攸关体”的演变;③在影响因素上,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意识形态在中阿认知中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内因素的地位提升,“9·11”事件后,反恐战争引发的国际格局的转型在中阿认知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二、向世界传送阿拉伯人民的声音——埃及、科威特新闻事业一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向世界传送阿拉伯人民的声音——埃及、科威特新闻事业一瞥(论文提纲范文)
(1)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
一、美国 |
二、法国 |
三、俄罗斯 |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
一、越南 |
二、蒙古 |
三、印度 |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
一、匈牙利 |
二、泰国 |
三、埃及 |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历史遗产:印度周边外交思想传统 |
1.1 古代印度的遗产:考底利耶的“曼荼罗体系”思想 |
1.1.1 “曼荼罗”理论 |
1.1.2 “曼荼罗”理论在现代印度的运用 |
1.2 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寇松主义” |
1.2.1 印度中心论 |
1.2.2 “斜坡理论”与“缓冲国理论” |
1.2.3 “寇松主义”在当代——“新寇松主义” |
1.3 独立后的周边外交理念 |
1.3.1 独立后的“潘尼迦海洋战略思想” |
1.3.2 南亚版“门罗主义” |
1.3.3 “古杰拉尔主义” |
第二章 现实动力:印度扩展大周边外交的现实推动因素 |
2.1 莫迪政府对印度的战略定位:大国的雄心 |
2.1.1 “有声有色的大国”战略定位的继承 |
2.1.2 大周边为印度大国追求提供战略支撑 |
2.1.3 为印度大国的崛起打上莫迪的印记 |
2.2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安全追求:双重的保障 |
2.2.1 大周边的传统安全 |
2.2.2 大周边的非传统安全 |
2.3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经济推动:莫迪经济学的外向延伸 |
2.3.1 印度经济结构及特点 |
2.3.2 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方向 |
2.3.3 大周边地区对于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
2.4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软实力拓展 |
2.4.1 印度软实力的内涵 |
2.4.2 软实力在印度整体外交政策中地位的演变 |
2.4.3 印度软实力在大周边地区的运用 |
第三章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具体实施 |
3.1 南亚——追求地区霸权 |
3.1.1 实施背景——“印度中心论” |
3.1.2 核心利益关切 |
3.1.3 路径选择 |
3.1.4 效用评估 |
3.2 东向——“东向行动政策” |
3.2.1 实施背景——“东向政策”的深化 |
3.2.2 核心利益关切 |
3.2.3 路径选择 |
3.2.4 效用评估 |
3.3 西向——“西联”政策 |
3.3.1 实施背景——中东地区形势及印度政策传统 |
3.3.2 核心利益关切 |
3.3.3 路径选择 |
3.3.4 效用评估 |
3.4 北向——莫迪政府“大中亚”政策 |
3.4.1 实施背景——“大中亚”地区形势与印度政策传统 |
3.4.2 核心利益关切 |
3.4.3 路径选择 |
3.4.4 效用评估 |
3.5 南向——莫迪政府东南非洲与西南印度洋地区政策 |
3.5.1 实施背景——南向地区形势与印度政策传统 |
3.5.2 核心利益关切 |
3.5.3 路径选择 |
3.5.4 效用评估 |
第四章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评估 |
4.1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影响与效果 |
4.1.1 实现了国大党到印度人民党外交上的有机衔接 |
4.1.2 提升了印度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 |
4.1.3 优化了印度未来大国外交环境 |
4.2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
4.2.1 体系层面易受大国战略影响 |
4.2.2 地区层面潜在风险 |
4.2.3 印度国家层面面临挑战 |
4.3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 |
4.3.1 坚持“莫迪风格”与既定大周边外交政策方略 |
4.3.2 大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有机衔接将成为常态 |
4.3.3 大周边外交政策将根据国际和区域事态的发展不断优化 |
第五章 印度大周边视野下的中国及中国对策思考 |
5.1 印度大周边视野下的中国 |
5.1.1 地缘上的防范对象 |
5.1.2 经济上的合作伙伴 |
5.1.3 亚洲优势强权的竞争者 |
5.2 印度在大周边范围内应对中国的举措 |
5.2.1 在双边历史问题上立场强硬 |
5.2.2 明确反对中国插足南亚地区 |
5.2.3 适度介入印太地区安全安排 |
5.2.4 在周边枢纽国家增加平衡中国的影响力 |
5.2.5 与日本强化合作应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
5.3 中国对印度战略评估与对策思考 |
5.3.1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定位 |
5.3.2 关于中国对中印关系的对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黎巴嫩拉哈巴尼家族作品大众文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理论指导与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概述 |
四、相关概念的说明 |
五、研究思路与论文构架 |
第一章 阿拉伯音乐剧的崛起与拉哈巴尼家族的作品 |
第一节 黎巴嫩大众文化的典型代表—阿拉伯音乐剧 |
1. 阿拉伯音乐剧崛起的土壤—东西融合的黎巴嫩音乐文化 |
2. 黎巴嫩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阿拉伯音乐剧 |
3. 黎巴嫩音乐剧发展的推手—巴勒贝克国际艺术节 |
第二节 拉哈巴尼家族及其作品 |
1. 阿拉伯音乐三人组 |
2. 前卫与叛逆的齐亚德·拉哈巴尼 |
3. 拉哈巴尼商业组合—伊利亚斯、赫迪、迈尔旺与乌萨马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拉哈巴尼家族作品的流行性 |
第一节 家族作品流行的社会背景 |
1. 商品经济与消费经济的双重背景 |
2. 黎巴嫩大众媒介的迅速发展 |
第二节 家族作品流行的原因—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与推动者 |
1. 阿拉伯东方调式音阶与马龙派古叙利亚语歌曲的传承者 |
2. 民间歌曲的借鉴者 |
3. 穆瓦沙赫的改良者 |
4. 黎巴嫩乡村习俗的推广者 |
第三节 家族作品流行的“氛围”与意义—卡里斯马人物的本真性 |
1. 女性卡里斯马 |
2. 男性卡里斯马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拉哈巴尼家族作品的教育性 |
第一节 大众文化教育性的表现方式 |
1. 大众文化与公民教育 |
2. 大众文化与民族意识的培养 |
第二节 家族作品的公民教育作用 |
1. 黎巴嫩国家自豪感的强化者 |
2. 黎巴嫩民族归属感的守望者 |
3. 家族作品与公民教育的延伸 |
第三节 家族作品与阿拉伯民族意识的觉醒 |
1. 抵抗歌曲与阿拉伯民族意识的觉醒 |
2. 拉哈巴尼抵抗歌曲—阿拉伯民族意识觉醒的催化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拉哈巴尼家族作品的辐射性 |
第一节 战前黎巴嫩民间文化官方化与大众化的推动者 |
1. “拉哈巴尼”式的黎巴嫩音乐 |
2. “拉哈巴尼”式的黎巴嫩形象 |
3. “拉哈巴尼”式的黎巴嫩语言 |
第二节 战时黎巴嫩和平的象征与先锋音乐的开拓者 |
1. 拉哈巴尼与费鲁兹—实现和平的象征 |
2. 拉哈巴尼年轻一代的呐喊—黎巴嫩先锋音乐的开拓者 |
第三节 战后黎巴嫩音乐先锋化与多元化的奠基者 |
1. 实验音乐 |
2. 融合爵士 |
3. 讽刺歌曲 |
4. Urban音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拉哈巴尼家族作品的商品性 |
第一节 家族作品的大众文化商品性特征 |
1. 文化商品性与文化商品拜物 |
2. 制作原则的商业化 |
3. 制作流程的工业化 |
4. 制作内容的标准化 |
第二节 “两种经济”背景下的拉哈巴尼明星声音运作 |
1. 费斯克的“两种经济” |
2. “两种经济”背景下拉哈巴尼明星声音运作的得与失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拉哈巴尼家族主要成员 |
附录2:拉哈巴尼家族音乐剧与音乐电影年鉴 |
(4)小国大梦—卡塔尔软实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特色和创新点 |
第一章 软实力定义 |
第一节 软硬实力及其相互关系 |
第二节 卡塔尔概况 |
第三节 卡塔尔软实力资源 |
第二章 卡塔尔政治价值观软实力 |
第一节 社会价值观 |
一、温和瓦哈比耶理论 |
二、中正主义理论 |
第二节 国家形象 |
一、构建国内政治自由民主气氛 |
二、积极充当地区和国际事务的中东舞台 |
三、凸显统治家族的亲和感 |
第三章 卡塔尔文化软实力 |
第一节 教育 |
一、教育概况 |
二、教育人才引进 |
第二节 媒体 |
第三节 体育 |
一、体育概况 |
二、体育外交及成果 |
第四章 卡塔尔外交政策软实力 |
第一节 卡塔尔外交政策 |
一、独立自主平衡外交策略 |
二、积极参与人道主义事务 |
第二节 对地区事务的积极参与 |
一、积极参与区域和国际组织 |
二、构建教派间沟通和宗教间对话的平台 |
三、参与巴以冲突的解决 |
第三节 “阿拉伯之春”后卡塔尔外交的应对 |
一、针对非洲的“阿拉伯之春” |
二、针对亚州的“阿拉伯之春” |
第五章 卡塔尔软实力的局限性 |
第一节 外部制约因素 |
一、邻国沙特 |
二、隔海相望的伊朗 |
三、犹太国以色列 |
第二节 内部制约因素 |
一、人口结构问题 |
二、外籍劳工问题 |
三、环境污染因素的制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1章 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厘定与关系梳理 |
1.1 “伊斯兰国家”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特征 |
1.2 911 事件后美国对伊斯兰国家的话语特征与“伊斯兰恐怖论” |
1.2.1 西方话语构建下的伊斯兰世界与“恐怖主义”界定的逻辑对立 |
1.2.2 美国媒体对伊斯兰国家的形象建构与“伊斯兰恐怖论” |
1.3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外交关系梳理 |
1.3.1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建交情况与外交关系特征 |
1.3.2 “一带一路”战略与对伊斯兰国家合作的新局面 |
1.4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媒体交往与合作 |
1.4.1 伊斯兰国家的媒体发展概况与对华交往情况 |
1.4.2 中国和伊斯兰国家媒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1.5 911事件后的报道分期及本研究的媒体考量 |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传播者与传播控制分析 |
2.1 传播主体分析 |
2.1.1 传播组织与传播机构分析 |
2.1.2 传播工作者分析 |
2.2 传播法律法规与宗教禁忌分析 |
2.2.1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内法律法规分析 |
2.2.2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分析 |
2.2.3 伊斯兰教的基本禁忌与报道注意事项 |
2.3 微观控制分析 |
2.3.1 表达控制分析 |
2.3.2 屏蔽控制分析 |
2.4 宏观控制分析 |
2.4.1 报道的信源控制分析 |
2.4.2 热点与热度控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内容与文本话语分析 |
3.1 报道的主要内容特征分析 |
3.1.1 常规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
3.1.2 宗教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
3.1.3 战争及冲突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
3.2 报道规范与报道伦理分析 |
3.2.1 报道中的价值判断与信息选择分析 |
3.2.2 报道中的“羊群效应”与“破窗”现象分析 |
3.2.3 报道中的新闻失实与新闻想象问题分析 |
3.2.4 报道中的题材偏好与报道失衡问题分析 |
3.3 报道的文本话语分析 |
3.3.1 报道文本的表达方式分析 |
3.3.2 报道文字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3 报道的立场和倾向性分析 |
3.4 图片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使用“恐怖”和“惊悚”的图片而不加修饰 |
3.4.2 涉及伤亡图片未经技术处理而直接呈现 |
3.4.3 报道缺乏原创图片或配图牵强 |
3.4.4 选用图片缺乏宗教人文关怀 |
3.4.5 商业网站过多转载猎奇和揭丑类负面图片 |
3.5 视频报道中的问题分析 |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媒介渠道与报道能力分析 |
4.1 报道的信源与渠道类型分析 |
4.1.1 外媒渠道分析 |
4.1.2 大陆官方媒体渠道及其报道量分析 |
4.1.3 伊斯兰国家事主国媒体渠道分析 |
4.1.4 中国穆斯林民间媒体渠道分析 |
4.2 报道与评论能力分析 |
4.2.1 官方媒体向伊斯兰国家派驻记者站能力分析 |
4.2.2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资料配置能力分析——以新华网为例 |
4.2.3 新闻采制难度与报道风险分析 |
4.2.4 原创评论能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受众和效果分析 |
5.1 报道的受众调查与分析 |
5.1.1 受众的基本特点与舆情生成分析 |
5.1.2 受众调查与结果分析 |
5.2 报道的传播效果测定 |
5.2.1 传播效果测定的基本情况 |
5.2.2 “沉默的螺旋”在传播效果中的体现 |
5.2.3 传播效果测定难度与测定行为缺失 |
5.2.4 传播中的“不闭环”与“不对流”现象分析 |
5.3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
5.3.1 议程设置的差异性分析 |
5.3.2 从搜索引擎结果看议程设置 |
5.3.3 从新闻评奖与评选看议程设置 |
5.4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意见领袖分析 |
5.4.1 舆情的差异性与舆论制衡分析 |
5.4.2 意见领袖的构成及作用机理分析 |
5.4.3 意见领袖的平台建构与串场作用分析 |
5.5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提升对伊斯兰国家的报道效果 |
5.6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绩效视角下的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45-20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学术研究述评 |
三、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公共外交的学理和绩效测评研究 |
第一节 公共外交的学理研究 |
一、概念及其演变 |
二、理论基础 |
三、与其它外交形式的对比 |
第二节 公共外交的绩效测评 |
一、绩效测评的内涵 |
二、绩效测评的主要方法 |
三、绩效测评面临的挑战 |
四、绩效测评的重要意义 |
第二章 美国公共外交的初期发展(1917-1945) |
第一节 公共外交的生发环境 |
一、国内环境 |
二、国际环境 |
第二节 管理机构的雏形 |
一、公共信息委员会(克里尔委员会) |
二、文化关系处和美洲国家事务协调局 |
三、战时新闻处 |
第三节 公共外交的法律基础 |
一、《谍报法案》 |
二、《煽动法案》 |
第四节 初期阶段公共外交的成效和特点 |
一、初期阶段的成效 |
二、初期阶段的特点 |
第三章 美国公共外交的深入发展(1945-1991) |
第一节 公共外交深入发展的成因 |
一、美苏对抗的国际环境及公共外交政策的变化 |
二、管理机构的调整和创建 |
三、公共外交司法体系的建立 |
第二节 深入发展时期的公共外交项目 |
一、1945至1953年期间的项目 |
二、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的项目 |
三、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的项目 |
四、80年代中期至91年底的项目 |
第三节 深入发展时期的公共外交绩效状况 |
一、杜鲁门——约翰逊时期的绩效状况 |
二、尼克松——卡特时期的绩效状况 |
三、里根——布什时期的绩效状况 |
第四节 深入发展时期的公共外交的成功经验 |
个案分析——美国和平队(Peace Corps) |
第四章 美国公共外交的边缘化(1991—2001) |
第一节 公共外交边缘化的原因解析 |
一、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经济低迷的国内环境 |
二、政府拨款减少、公共外交人员缺乏 |
三、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相关立法 |
四、美国新闻署的式微 |
第二节 边缘化时期的项目 |
一、老布什政府时期的项目 |
二、克林顿政府时期的项目 |
第三节 边缘化时期的绩效状况 |
一、布什政府时期的绩效状况分析 |
二、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绩效状况分析 |
第四节 边缘化时期的公共外交的得失成败 |
个案分析——富布赖特中国项目(Fulbright Program in China) |
第五章 美国公共外交的再次强化(2001.9 至 2011) |
第一节 公共外交再次强化的背景 |
一、“全民网络外交”策略转变 |
二、公共外交的相关立法 |
三、管理机构的增强 |
四、巨额的政府资助 |
第二节 再次强化阶段的公共外交项目 |
一、小布什政府时期的项目 |
二、奥巴马政府时期的项目 |
第三节 再次强化阶段的公共外交的绩效状况 |
一、小布什政府的绩效状况 |
二、奥巴马第一任期的绩效状况 |
第四节 再次强化时期的公共外交的显着特点 |
个案分析——2009年6月奥巴马访问埃及事件 |
结语 |
一、1945‐2011年间美国公共外交发展的总体特点 |
二、公共外交本身的缺陷与不足 |
三、有效实施公共外交的反思和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本论文“文化”概念界定及阿拉伯文化特征概述 |
三、学术研究现状述评 |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历史回溯 |
第一节 唐宋时期——初期繁荣 |
一、唐宋时期中阿交往 |
二、唐宋时期阿拉伯人及阿拉伯文化在中国 |
三、唐宋时期中国关于阿拉伯的文献记载 |
第二节 元代——阿拉伯文化大发展 |
一、元代中阿关系 |
二、元代阿拉伯人在中国 |
三、元代阿拉伯文化大发展 |
第三节 明清时期——阿拉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 |
一、明清时期中阿关系 |
二、明清国人对于阿拉伯世界的关注与记述 |
三、阿拉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融合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与中华民国时期 |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
一、清朝末期中阿关系 |
二、民国时期中阿关系 |
第二节 宗教领域 |
一、民国时期的伊斯兰教与穆斯林 |
二、回教新文化运动 |
第三节 文学领域 |
一、作品译介情况 |
二、对阿拉伯文学的研究 |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
二、留学生派遣 |
三、对阿拉伯文化的记述与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 |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
一、对阿拉伯反殖民斗争的同情与支持 |
二、万隆会议与两次建交高潮 |
三、开拓与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交流 |
第二节 宗教领域 |
一、伊斯兰教在新中国 |
二、穆斯林朝觐活动 |
三、伊斯兰教协会的成立 |
四、伊斯兰学术活动 |
第三节 文学领域 |
一、阿拉伯文学作品走入国人视野 |
二、文学作品译介情况及特点 |
三、中国作家笔下支持阿拉伯人民的作品 |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
二、留学生互派工作 |
三、学术研究情况 |
第五节 艺术领域 |
一、国际广播电台阿语频道的开播 |
二、电影展、艺术团访问等交流 |
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至二十世纪末 |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中阿关系 |
一、第三次建交高潮与高层互访 |
二、文化交流日益丰富 |
第二节 宗教领域 |
一、新时期的中国伊斯兰教 |
二、伊斯兰学术活动 |
第三节 文学领域 |
一、文学作品的译介 |
二、文学及文学史的研究 |
三、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的成立 |
第四节 教育与研究领域 |
一、阿拉伯语教育情况 |
二、留学生工作 |
三、中阿教育合作 |
四、学术研究活动 |
第五节 艺术领域 |
小结 |
第五章 对于进一步发展中阿文化交流的思考 |
第一节 增强中阿文化交流的动力 |
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
二、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与互补的文化差异 |
第二节 克服中阿文化交流的阻力 |
一、西方文化霸权产生的干扰和误导 |
二、中阿意识形态差异产生的误会与矛盾 |
第三节 加强中阿文化交流的几点建言 |
一、文化交流机制化 |
二、文化交流途径多元化 |
三、文化交流主体队伍专业化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一览表 |
附录二:中国同阿拉伯国家政府签订的文化合作协定一览表(1949-1999) |
附录三: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阿拉伯国家派往中国 1956-1966) |
附录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大事记(阿拉伯国家派往中国 1977-1999) |
附录五:1956-1965 年、1972-1978 年、1979-1991 年阿拉伯国家来华留学新生国别结构统计表 |
阿文摘要 |
(8)穆巴拉克时期美国对埃及的公共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穆巴拉克时期以前美国对埃及的公共外交 |
第一节 美国对埃及公共外交的缘起 |
一 “美国例外论”和“天赋使命观” |
二 埃及重要的战略位置 |
第二节 穆巴拉克时期以前美国对埃及公共外交活动 |
一 广播事业和教育文化交流事业 |
二 美国对埃及的援助 |
三 美国公共外交的影响 |
第二章 穆巴拉克时期美国对埃及的公共外交 |
第一节 民主推广 |
一 美国对埃及民主推广政策的演变 |
二 美国在埃及民主推广的机构与活动 |
第二节 广播事业 |
一 美国之音的阿拉伯语广播 |
二 萨瓦电台 |
三 自由电视台 |
四 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 |
第三节 交流项目 |
一 美国角/美国之窗 |
二 富布莱特项目 |
三 英语教学计划 |
第四节 美国对埃及的援助项目 |
一 军事援助项目 |
二 经济援助项目 |
第三章 穆巴拉克时期美国对埃及的公共外交评析 |
第一节 美国对埃及公共外交的效果 |
一 美国公共外交对埃及民众的影响 |
二 美国公共外交对穆巴拉克政权的影响 |
三 美国公共外交对美埃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 美国公共外交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
一 美国中东政策的影响 |
二 政府战略方向不够明确 |
三 信息传播途径有待改善 |
四 投入经费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 |
1 导论 |
1.1.1 核心概念解读 |
1.1.2 研究意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1.4 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2 全球化语境下的对外传播 |
2.1 全球化与多元语境 |
2.1.1 “全球化”的定义 |
2.1.2 全球化与多元语境 |
2.1.3 多元语境下的对外传播 |
2.2 全球化多元语境与对外传播失衡 |
2.2.1 全球信息鸿沟的扩大 |
2.2.2 强势国家媒介霸权的形成 |
2.2.3 弱势国家话语权力的缺失 |
2.3 全球化多元语境与对外传播平衡 |
2.3.1 全球化多元语境促进对外传播平衡 |
2.3.2 弱势国家的发展促进对外传播平衡 |
2.3.3 发达国家的对抗促进对外传播平衡 |
3 我国对外传播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
3.1 古代的对外传播 |
3.1.1 我国古代的人际传播 |
3.1.2 古代对外传播的局限 |
3.2 近现代的对外传播 |
3.2.1 对外传播日趋失衡 |
3.2.2 中共对外传播拉开序幕 |
3.3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期间的对外传播 |
3.3.1 建国初期的对外传播 |
3.3.2 文革期间的对外传播 |
3.4 改革开放后的对外传播 |
3.4.1 对外传播机构的建立和完善 |
3.4.2 对外传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
4 我国对外传播失衡的表现、后果及原因 |
4.1 我国对外传播失衡的表现及导致的后果 |
4.1.1 国家形象的摇摆 |
4.1.2 对外交往中的尴尬 |
4.1.3 信息控制能力的下降 |
4.1.4 文化误读和文化焦虑 |
4.2 我国对外传播失衡的原因探析 |
4.2.1 制度差异导致对外传播失衡 |
4.2.2 观念不同导致对外传播失衡 |
4.2.3 传播实力悬殊导致对外传播失衡 |
5 我国对外传播的平衡策略 |
5.1 对外传播平衡的基本原则 |
5.1.1 统分结合 |
5.1.2 质量并重 |
5.1.3 刚柔并济 |
5.1.4 远近协调 |
5.2 对外传播平衡的具体策略 |
5.2.1 不同意识形态的平衡 |
5.2.2 政治色彩和社会情感的平衡 |
5.2.3 不同文化的平衡 |
5.2.4 不同地域的平衡 |
5.2.5 不同地缘政治国家的平衡 |
5.2.6 不同声音的平衡 |
5.2.7 不同媒介选择的平衡 |
5.3 对外传播的新话语体系构建 |
5.3.1 思想输入的选择性 |
5.3.2 主流意识形态之争 |
5.3.3 对外传播的渠道选择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中阿关系中的双边认知(1949-200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价值 |
一 理论价值 |
二 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中阿认知研究概述 |
二 中阿认知研究评析 |
三 发展良性认知的方式 |
四 认知的跨学科性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 历史文献研究法 |
二 案例研究法 |
三 整体和部分相结合研究的方法 |
四 借鉴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会聚性证明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五节 论文架构 |
小结 |
第一章 国际关系中的认知 |
第一节 认知的概念 |
第二节 认知的对象——从个体到国际行为体 |
第三节 认知的内涵与外延 |
一 认知的内涵 |
二 认知的外延 |
第四节 认知的研究凭据 |
第五节 认知的研究层次 |
第六节 认知的影响因素 |
第七节 认知心理学在国际关系认知中的应用 |
小结 |
第二章 中阿关系中的认知 |
第一节 中阿认知的概念 |
第二节 中阿认知的研究凭据 |
一 文本 |
二 媒体 |
第三节 中阿认知的层次 |
一 政府层次 |
二 精英层次 |
三 民间层次 |
第四节 中阿认知的影响因素 |
一 信仰体系 |
二 国内政治 |
三 国际格局 |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中阿认知(1949-1978)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中阿认知的表现 |
一 政治层面的中阿认知 |
二 安全层面的中阿认知 |
三 经济层面的中阿认知 |
四 文化层面的中阿认知 |
第三节 典型案例 |
一 中国对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的态度 |
二 中国对前四次中东战争的态度(1948-1973) |
三 1971 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与阿拉伯世界 |
第四节 本时期中阿认知的特点 |
一 层次—政府主导 |
二 层面—政权合法性 |
三 影响因素—信仰体系占主导 |
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阿双边认知(1978-2001)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中阿双方诉求的变化 |
第三节 本阶段中阿认知的表现 |
一 政治层面的中阿认知 |
二 安全层面的中阿认知 |
三 经济层面的中阿认知 |
四 文化层面的中阿认知 |
第四节 典型案例 |
一 1983 年穆巴拉克访华 |
二 1993 年李岚清的海湾之行 |
第五节 本阶段中阿认知的特点 |
一 民间、精英层次的上升 |
二 层面—国家利益型认知 |
三 认知影响因素—国内政治 |
小结 |
第五章 “9·11”以来的中阿认知(2001-2009)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一 “文明冲突论” |
二 “9·11”事件和美国反恐战争 |
第二节 本阶段的中阿认知 |
一 政治认知的新特点 |
二 安全认知的新特点 |
三 经济认知的新特点 |
四 文化认知的新特点 |
第三节 典型案例 |
一 中国对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的态度 |
二 中国海军索马里海域护航(2008-2009) |
三 阿卜杜拉国王访华—中沙能源共同利益 |
第四节 本阶段认知的特点 |
一 中阿认知层次的互动 |
二 “利益攸关体”认知 |
三 本阶段认知影响因素的变化—国际格局的“催化剂”作用 |
小结 |
结论 |
(一)认知在中阿关系中的应用 |
(二)中阿认知在层次上的特点 |
(三)中阿认知不同时期的重心演变 |
(四)中阿认知不同时期的影响因素 |
(五)研究心得 |
附:中阿首脑互访记录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文献 |
(一)档案文献: |
(二)专着类: |
(三)论文类: |
二、 英文文献 |
三、 阿拉伯文文献 |
四、向世界传送阿拉伯人民的声音——埃及、科威特新闻事业一瞥(论文参考文献)
- [1]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2]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D]. 张静.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3]黎巴嫩拉哈巴尼家族作品大众文化特性研究[D]. 胡凯.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12)
- [4]小国大梦—卡塔尔软实力研究[D]. 杨林. 西北大学, 2016(05)
- [5]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D]. 金强. 河北大学, 2016(02)
- [6]绩效视角下的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45-2011)[D]. 梁昌明.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2)
- [7]二十世纪阿拉伯文化在中国[D]. 陈越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8]穆巴拉克时期美国对埃及的公共外交研究[D]. 张晓静. 郑州大学, 2014(04)
- [9]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D]. 董海涛. 武汉大学, 2012(06)
- [10]中阿关系中的双边认知(1949-2009)[D]. 顾坚.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