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河谷白酒企业夏窖生产

江淮河谷白酒企业夏窖生产

一、江淮流域白酒企业的夏季压窖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赵荣寿,高占争,周蔺,陶洪驰,杨柳,赵江华[1](2021)在《浓香型白酒度夏措施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气温的原因,浓香型白酒生产每年夏天都会面临安全度夏的问题。根据文献资料和生产经验,对各种度夏措施进行分析,有些度夏措施,例如减少投粮、减少用曲、减少糠壳等,是有共识的,但有些措施存在争议。经分析认为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措施,根据气温情况分阶段应对。这些措施以降低入窖温度,减缓升温速度,减弱微生物活性,尽量保留淀粉,降低淀粉损失为主。新科技的发展也为解决度夏问题带来了新思路。

李一关,王琪,何璇,高银涛,蔡丛菊,田庆贞,陈建新[2](2020)在《芝麻香型白酒控温发酵中试研究》文中提出芝麻香型白酒原酒品质与发酵温度关联明显,通过自行设计发酵控温设备发酵芝麻香型白酒,以芝麻香型白酒酒厂同期窖池生产白酒作为对照,探讨芝麻香型白酒控温发酵的特点。结果表明,在夏季通过温度控制可以使酒醅温度在发酵后期缓缓下降至30℃以下;使用控温发酵方式发酵芝麻香型白酒,原酒出酒率相比工厂同期窖池产原酒提高9.5%;控温发酵原酒中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分别为684.19、137.61 mg/L,达到优级标准。对发酵过程中生物反应热的分析结果显示,该研究对芝麻香型白酒工艺改进具有积极意义,为生产放大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撑。

吴昊,董孝元,方军,田鹏,张超,孙培彬,李良[3](2018)在《生态洞酿车间夏季连续生产浓香型白酒工艺研究》文中指出利用黄鹤楼生态洞酿车间的独特结构在夏季连续生产浓香型白酒,区别于传统压排生产工艺探索一种新的浓香型窖池"安全度夏"的生产模式。通过研究车间内外部的环境温湿度、微生物数量、夏季生产工艺、窖池发酵过程中的温升曲线以及基酒产质量。结果表明:生态洞酿车间温度在17℃28℃,湿度在71%86%;空气中全年微生物数量基本维持稳定,夏季细菌数量较自然环境减少50%;夏季连续生产工艺没有发生大幅改变,糟醅温升情况正常,基酒产质量在不同季节没有显着差异。黄鹤楼生态洞酿车间可以在夏季连续生产浓香型白酒,所产基酒产质量良好,区别于传统压排工艺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浓香型窖池"安全度夏"的生产模式。

李科发,胡贤民,付毅华,程磊,谢小兰[4](2016)在《关于夏季压窖期间不同投粮量对基酒产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研究了在白酒酿造过程中,夏季压窖期间,不同投粮量对基酒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压窖期间,适度减少投粮量,有利于生产的正常进行,确保安全度夏。

张凤瑞[5](2013)在《双沟浓香型白酒新老窖池己酸菌和理化指标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浓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销量最大的香型酒种,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浓香型白酒销售基本覆盖我国所有地区。中国浓香型白酒是以泥窖窖池为发酵容器并采用蒸馏取酒的酒种,发酵过程是栖息在窖池中的酒醅和窖池中的大量微生物菌群利用原料产生多样的代谢产物经过复杂的合成过程形成白酒中多样的微量成分,衡量浓香型白酒的标准之一就是香味协调、回味悠长;说明酒体中主体香味成分协调、复杂成分丰富,所以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就这要具备好的窖池和酒曲,浓香型白酒自古就有“千年酒窖万年糟”的说法,以老窖养老糟才能生产好酒,由此可见窖池的优劣对浓香型白酒生产至关重要,同时一个企业老窖的数量和质量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企业的质量水平。随着白酒行业最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江苏苏酒集团也面临白酒产能提升的需要,如何通过窖池微生物和理化指标的分析的控制达到快速生产高质量的原酒是解决产能和提质的唯一途径,本论文依据对本公司新老窖池微生物和理化指标的对比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对新老窖池水分进行测定,表明新窖池窖泥水分37%,老窖池窖泥水分为38.5%。即窖泥样品的水分含量差异不大,均在正常范围之内。老窖池中能够合成酸性物质的菌类物质高于新窖池,进而窖泥酸性高于新窖池窖泥。因此窖泥的pH值应呈酸性,在4.0~6.5之间为宜。可见在窖泥培养及封窖时,增加新泥的比例是必要的。腐殖质的含量的差异,也证实了水分含量的高能够有效的促进厌氧细菌的生产,从而促进腐殖质的生成。在老窖池窖泥中己酸菌含量要明显高于新窖池窖泥。从而也可推测出新窖池说酿出的原酒不论从产量还是从质量方面均不如老窖池所产原酒。窖池中不同位置各指标也略有不同,窖泥鲜样的水分含量大体趋势呈现为下层高于上层,但不同窖龄之间的窖泥水分含量差异无明显规律。通过感官检测可明显鉴别窖泥质量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窖池窖泥受水分含量影响较大,它关系到窖泥腐殖质、微生物区系、pH值及生长状况。因此要培养出最优质的窖泥,必须严格控制水分。新窖池窖泥各项指标大大低于老窖池窖泥,且新厂池口窖泥的气味未达到等级一要求。(2)通过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检测对1年窖龄新窖池和25年窖龄窖池两种类型窖泥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老窖池窖泥质量远远优于新窖池窖泥质量。老窖池窖泥中己酸菌数较好,更利于酿酒。在对各车间池口不同点窖泥的指标数据分析可知,除酿六车间池口窖泥水分略低外,其他各车间池口中部窖泥和底部窖泥的水分含量差异不大;老厂区车间池口窖泥稍高于新厂区,各车间池口不同点窖泥的pH值及腐殖质含量较接近,底部窖泥pH值及腐殖质含量均稍高于中部窖泥;老厂车间池口窖泥铵态氮值明显高于新厂车间池口窖泥,且新厂车间池口窖泥铵态氮未达到标准要求;酿二车间窖泥有效磷含量较低,其余各车间池口不同点窖泥的有效磷含量较为接近;酿一、酿二的速效钾含量稍高于新厂区车间池口窖泥,酿十八含量最低;酿十八浓香型窖泥己酸菌数显着最高,且其底部己酸菌数明显高于中部窖泥己酸菌数;酿一车间的己酸菌数稍高于其他车间。(3)从新老窖池生产的原酒的色谱分析来看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两组数据对照看出新老窖池的乳酸乙酯的含量偏大,而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味成分己酸乙酯含量偏低,并且出现乳酸乙酯的含量大于己酸乙酯,同时醛类和丁醇、异戊醇含量也高于老窖池,这些组分对白酒的感官品评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四大酯的比例关系也存在失衡的情况,这些造成新窖池的原酒出现杂味重、主体香气不足、酒体欠协调的情况,新窖池生产原酒不论是在色谱分析中和感官品评中都远远不及老窖池生产的原酒质量好,对老窖池中风味物质的分析对新窖池的质量提升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方跃进[6](2011)在《酯化红曲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及实例》文中研究指明主要介绍酯化红曲在浓香型基酒生产中的应用,通过诸多厂家的生产实验,分析总结实验数据.得出酯化红曲强化基酒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

钟玉叶,崔如生,滕抗[7](2009)在《“洋河蓝色经典”绵柔型质量风格成因初探(下)》文中提出从洋河酒厂的地域环境、酿酒历史、制曲及人工老窖工艺、酿造及勾兑工艺等方面对"洋河蓝色经典"绵柔型质量风格形成原因进行初步探索,重点总结了"三多两长"的酿造及勾兑工艺(绵柔型白酒核心工艺)特点,阐明了绵柔型白酒酿造工艺的最新成果及绵柔型质量风格形成意义。

钟玉叶,崔如生,滕抗[8](2008)在《“洋河蓝色经典”绵柔型质量风格成因初探》文中研究指明从洋河酒厂的地域环境、酿酒历史、制曲及人工老窖工艺、酿造及勾兑工艺等方面对"洋河蓝色经典"绵柔型质量风格形成原因进行初步探索,重点总结了"三多两长"的酿造及勾兑工艺(绵柔型白酒核心工艺)特点,进一步阐明了绵柔型白酒酿造工艺的最新成果及绵柔型质量风格形成意义。

朱广生,陈翔,陈亦清,滕抗[9](2007)在《绵柔型白酒研究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绵柔型白酒以其"高而不烈、低而不寡、绵长而尾净、丰满而协调和香气优雅怡人、入口绵甜柔和、饮中畅快淋漓、饮后轻松舒适"的独特风格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绵柔型白酒成因同水、土等自然环境、酿造微生物种群、独特的工艺条件以及精心勾兑有关。

钟玉叶,崔如生[10](2007)在《洋河酒厂的多粮工艺创新》文中认为洋河酒厂根据白酒市场及消费者口味的变化需求,在酿酒生产工艺上大胆试验、创新,从单粮型改变为多粮型生产工艺,用几年时间逐步摸索出一套具有该公司特点的工艺参数,成功解决了困扰江淮流域浓香型白酒厂多年的"增己降乳"、压窖后第二排"掉排"等问题,使得该公司基础酒质量及洋河酒饮后舒适度明显提高,为该公司打造以"洋河蓝色经典"系列酒为代表的绵柔型白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江淮流域白酒企业的夏季压窖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淮流域白酒企业的夏季压窖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浓香型白酒度夏措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度夏措施研究进展
    1.1 共性措施
    1.2 其他措施
2 度夏措施的讨论分析及应用
3 展望

(2)芝麻香型白酒控温发酵中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仪器与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芝麻香型白酒发酵工艺
        1.3.2 取样点及测温点排布
        1.3.3 酒醅微生物及理化指标测定
        1.3.4 感官评定及挥发性成分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窖池与发酵罐发酵过程理化指标变化分析
    2.2 窖池与发酵罐发酵过程微生物数量变化分析
    2.3 窖池与发酵罐生产原酒品质分析
    2.4 窖池与发酵罐发酵过程传热分析
3 结论

(3)生态洞酿车间夏季连续生产浓香型白酒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生态洞酿车间内外部环境温湿度监测
        1.3.2 生态洞酿车间内外部微生物数量监测
        1.3.3 生态洞酿车间夏季生产工艺研究
        1.3.3. 1 发酵过程中温升变化曲线
        1.3.3. 2 生态洞酿车间基酒产质量对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态洞酿车间内外部环境温湿度监测
    2.2 不同月份中车间内外部微生物数量变化
    2.3 生态洞酿车间夏季生产工艺研究
        2.3.1 发酵过程中温升变化曲线
        2.3.2 生态洞酿车间基酒产质量对比
3 总结与讨论

(4)关于夏季压窖期间不同投粮量对基酒产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仪器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出酒率对比
    2.2 总酸、总酯数据对比(数据分析见表2)
    2.3 风味物质对比(数据分析见表3)
3 结论

(5)双沟浓香型白酒新老窖池己酸菌和理化指标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1.1 窖泥中的微生物的研究
        1.1.2 窖泥理化指标的研究
    1.2 苏酒集团浓香型白酒生产情况
    1.3 浓香型白酒窖池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
    1.4 浓香型白酒窖池质量控制要素
    1.5 研究目的
第二章 新老窖池微生物及其理化指标差异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老窖池对酒醅理化指标的影响分析
    3.1 实验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老窖池白酒质量分析
    4.1 材料
        4.1.1 实验试剂
        4.1.2 主要仪器
    4.2 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创新点
展望与思考
致谢

(6)酯化红曲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及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酯化液的制作与应用
    1.1 配料及培养方法
        1.1.1 配料
        1.1.2 培养方法
    1.2 黄水酯化液使用方式
        1.2.1 直接提取
        1.2.2 香酷串蒸
        1.2.3 利用压滤过滤法或离心法, 取清液进行脱色、精滤后直接用于白酒勾兑。这种方法虽然比较麻烦, 但使用效果最佳。
        1.2.4 回窖发酵
2 制作高酯高产功能强化大曲
    2.1 工艺步骤
    2.2 强化大曲的质量结果
3 酯化红曲入醅发酵法
    3.1 直接入醅发酵:
    3.2 双轮底酒醅中使用:
    3.3 夏季压排、转排:
4 结果与讨论

(7)“洋河蓝色经典”绵柔型质量风格成因初探(下)(论文提纲范文)

3“三多两长”的酿酒工艺
    3.1 多粮酿造工艺
        3.1.1 多粮酿造的优势
        3.1.2 主要工艺参数特点
        3.1.2. 1 装甑要领
        (1) 装甑时严禁2人装甑
        (2) 装甑汽压坚持“两头小、中间大”的原则
        (3) 装甑时间延长。
        3.1.2. 2 量质接酒
        (1) 升级酒接选比例要求
        (2) 原酒级别适应国标要求
        (3) 按新标准接选酒的好处
        3.1.2. 3 定温入池
        3.1.2. 4 控酸发酵
        (1) 绵柔型洋河大曲酒在入池酸度上要求“控酸”。
        (2) 传统型洋河大曲酒的生产工艺要求“降酸”。
        3.1.2. 5 其他工艺参数
        (1) 压窖前一排主要生产工艺
        (2) 压窖后第一排主要生产工艺
        (3) 稻壳清蒸
        (4) 池口管理
    3.2 采用多工艺优点结合
        3.2.1 成功使用多轮底工艺
        3.2.2 实行“烧六下五”工艺
        3.2.3 实行“升缸压窖”工艺
    3.3 多味勾调工艺
    3.4 长期发酵工艺
        3.4.1 酒醅发酵情况
        3.4.2 总酯生成情况
        3.4.3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情况
        3.4.4 发酵期过长的弊端
    3.5 长期贮存工艺
        3.5.1 绵柔型白酒长期贮存工艺原理
        3.5.2 绵柔型白酒长期贮存工艺主要做法
4“三多两长”的绵柔型酿造及勾兑工艺
    4.1 江淮流域浓香型白酒“增己降乳”问题
        4.1.1 中偏高温曲的增己降乳作用
        4.1.2 绵柔型酿造工艺要求
        4.1.3 入池酸度由“降酸”改为“控酸”, 适当提高入池酸度, 有利于“增己降乳”。
    4.2 江淮流域白酒压窖后第二排“掉排”问题
    4.3“白酒饮后舒适度”的问题
5 结论
    5.1“洋河蓝色经典”绵柔型质量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5.2 绵柔型白酒酿造工艺的成果
    5.3 绵柔型质量风格形成意义
        5.3.1“绵柔型”符合中国白酒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5.3.2“绵柔型”质量风格为洋河酒厂新一轮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洋河蓝色经典”绵柔型质量风格成因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和悠久的酿酒历史是绵柔型质量风格形成的基础
    1.1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
        1.1.1四季分明的自然环境
        1.1.2纵横交错的水域环境
        1.1.3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土壤环境
    1.2悠久的酿酒历史
        1.2.1解放前的酿酒简史
        1.2.2解放后的辉煌历史
        1.2.3传统洋河大曲酒的质量风格评价
2独特的制曲及人工老窖泥工艺是绵柔型质量风格形成的前提
    2.1独特的制曲工艺
        2.1.1制曲模式
        2.1.2制曲温度
        2.1.2.1不同品种品种曲品温比较
        2.1.2.2制曲温度与酿酒产、质量的关系
        2.1.3制曲原料
        2.1.3.1大曲中不同原料的作用
        2.1.3.2小麦比例不断加大, 大麦比例逐渐减低, 取消豌豆
        2.1.4制曲问题讨论
        2.1.4.1制曲原料中小麦、大麦不同比例对酿酒生产的影响
        2.1.4.2制曲原料中小麦比例是不是越高越好?
        2.1.5制曲工艺评价
        2.1.5.1现用曲主要理化指标
        2.1.5.2验曲标准比较
    2.2人工老窖技术
        2.2.1己酸菌菌种选育
        2.2.2窖泥生产工艺
        2.2.2.1采用窖皮泥取代以往黄淤泥作为制做人工窖泥的主要原料
        2.2.2.2窖泥生产配方的调整
        2.2.2.3引进自动发酵罐生产菌液, 保证了菌液的质量和数量
        2.2.3人工窖泥发酵场所的创新
        2.2.4窖泥制作从经验型向规范型转变
3与时俱进的“三多两长” (多粮酿造、多工艺结合、多味勾调、长期发酵、长期贮存) 酿造及勾兑工艺是绵柔型质量风格形成的核心与灵魂
    3.1多粮酿造工艺
        3.1.1多粮酿造的优势
        3.1.2主要工艺参数特点
        3.1.2.1装甑要领
        3.1.2.2量质接酒
        (1) 升级酒接选比例要求
        (2) 原酒级别适应国标要求
        (3) 按新标准接选酒的好处
        3.1.2.3定温入池
        3.1.2.4控酸发酵
        (1) 绵柔型洋河大曲酒在入池酸度上要求“控酸”
        (2) 传统型洋河大曲酒的生产工艺要求“降酸”。
        3.1.2.5其它工艺参数
        (1) 压窖前一排主要生产工艺
        (2) 压窖后第一排主要生产工艺
        (3) 稻壳清蒸
        (4) 池口管理
    3.2多工艺结合
        3.2.1成功使用多轮底工艺
        3.2.2实行“烧六下五”工艺
        3.2.3实行“升缸压窖”工艺
    3.3多味勾调工艺
    3.4长期发酵工艺
        3.4.1酒醅发酵情况
        3.4.2总酯生成情况
        3.4.3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情况
        3.4.4发酵期过长的弊端
    3.5长期贮存工艺
        3.5.1绵柔型白酒长期贮存工艺原理
        3.5.2绵柔型白酒长期贮存工艺主要做法
4“三多两长”的绵柔型酿造及勾兑工艺创新点
    4.1成功解决了困扰江淮流域浓香型白酒厂多年的“增己降乳”问题
        4.1.1中偏高温曲的增己降乳作用。
        4.1.2绵柔型酿造工艺要求:浆水温度高于传统型, 绵柔型浆水温度按企业标准由80℃提高到90℃, 不仅有利于谷物颗粒充分吸水, 增加同大曲的接触面积, 易于糊化作用进行, 同时又使浆水不易带入杂菌尤其是乳酸菌类, 浆水温度高对己酸菌影响不大, 因为己酸菌是一种耐热芽孢杆菌, 可以耐120℃以上的高温, 这就是绵柔型酒乳酸乙酯比单粮型低的原因之一。
        4.1.3入池酸度由“降酸”改为“控酸”, 适当提高入池酸度, 有利于“增己降乳”。
    4.2成功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压窖后第二排“掉排”的问题
    4.3成功解决了“白酒饮后舒适度”的问题
5结论
    5.1“洋河蓝色经典”绵柔型质量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5.2绵柔型白酒酿造工艺的成果
    5.3绵柔型质量风格形成意义
        5.3.1“绵柔型”符合中国白酒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5.3.2“绵柔型”质量风格为洋河酒厂新一轮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绵柔型白酒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绵柔型白酒的内涵
    1.1 绵柔型白酒的概念
    1.2 为什么要研发绵柔型白酒?
    1.3 绵柔白酒的可持续发展
2 独特的自然环境是酿造“绵柔”型白酒的重要条件
    2.1 气候环境
    2.2 水质条件
    2.3 土质的影响
3 酿造微生物种群是形成绵柔型白酒的内在主要因素
    3.1 环境微生物
    3.2 原料微生物
    3.3 大曲微生物
    3.4 酿酒发酵过程微生物
4 独特的绵柔型酿造工艺是打造绵柔型白酒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4.1 多种原料合理的配比
    4.2 多粮中高温制曲
    4.3 原辅料清蒸
    4.4 辅料用量少
    4.5 低温入池、缓慢发酵
    4.6 发酵周期长
    4.7 低温接酒
    4.8 多轮底的成功应用使酒质柔和、酒体绵软
    4.9夏季升缸压窖的成功是公司的重大创新改革,在江淮流域的酒业中是第一例,利用该工艺生产的酒质尤其绵柔。
    4.1 0 绵柔型原酒是窖池累积效应的产物
    4.1 1 合理的贮存确保酒质的绵柔
        4.1 1. 1 物理变化
        4.1 1.1.1 酒分子重新排列
        4.1 1.1.2 挥发
        4.1 1. 2 化学变化
5 精心勾兑是绵柔型白酒成型的关键
    5.1 色谱骨架成分的确定
    5.2 绵柔型白酒风味特征成分指标体系的分析
        5.2.1 酸酯平衡,酸酯适中
        5.2.2 绵柔型白酒的醛酮类含量较浓郁型白酒低
        5.2.3 醇类含量较低
6“绵柔型”符合中国白酒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7 绵柔型白酒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7.1
    7.2 白酒自然老熟机理的深入研究
    7.3 生产工艺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

(10)洋河酒厂的多粮工艺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制曲工艺的创新
    1.1 制曲模式的变化
    1.2 验曲标准的变化
    1.3 制曲原料的变化
2 酿酒工艺的创新
    2.1 发酵周期的变化
        2.1.1 酒醅发酵情况
        2.1.2 总酯生成情况
        2.1.3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情况
        2.1.4 发酵期过长的弊端
    2.2 原料配比的变化
    2.3 入池温度的变化
    2.4 入池酸度的变化
        2.4.1 多粮型洋河大曲酒在入池酸度上要求“控酸”。
        2.4.2 单粮型洋河大曲酒的生产工艺要求“降酸”
    2.5 装甑接酒方面的变化
        2.5.1 装甑方面的变化
        2.5.1. 1 装甑时严禁两人装甑
        2.5.1. 2 装甑汽压坚持“两头小、中间大”的原则
        2.5.1. 3 装甑时间延长。
        2.5.2 接酒方面的变化。
        2.5.2. 1 优级酒接选比例的变化
        2.5.2. 2 为适应国标要求,原酒级别发生变化
        (1) 减少评酒误差
        (2) 防止小组在参评酒样上做手脚
    2.6 压窖前、后一排生产工艺的变化
        2.6.1 压窖前一排生产工艺的变化
        2.6.2 压窖后第一排生产工艺的变化
        2.6.2. 1 留用双轮底的变化
        2.6.2. 2 配料方式的变化
    2.7 池口管理的创新
    2.8 分配制度的创新
3 结果分析
    3.1 制曲工艺的创新结果分析
        3.1.1 制曲工艺创新点
        3.1.2 制曲工艺创新结果分析
    3.2 酿酒工艺创新结果分析
        3.2.1 酿酒工艺创新点
        3.2.2 酿酒工艺创新结果分析
        3.2.2. 1 成功解决了困绕江淮流域浓香型白酒厂多年的“增己降乳”问题。主要原因:
        3.2.2. 2 成功解决了困绕江淮流域白酒界多年的压窖后第二排“掉排”的问题。
4 结论

四、江淮流域白酒企业的夏季压窖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浓香型白酒度夏措施研究进展[J]. 赵荣寿,高占争,周蔺,陶洪驰,杨柳,赵江华. 酿酒科技, 2021(11)
  • [2]芝麻香型白酒控温发酵中试研究[J]. 李一关,王琪,何璇,高银涛,蔡丛菊,田庆贞,陈建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17)
  • [3]生态洞酿车间夏季连续生产浓香型白酒工艺研究[J]. 吴昊,董孝元,方军,田鹏,张超,孙培彬,李良. 酿酒, 2018(03)
  • [4]关于夏季压窖期间不同投粮量对基酒产质量的影响研究[J]. 李科发,胡贤民,付毅华,程磊,谢小兰. 酿酒, 2016(03)
  • [5]双沟浓香型白酒新老窖池己酸菌和理化指标差异性研究[D]. 张凤瑞.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5)
  • [6]酯化红曲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及实例[J]. 方跃进. 酿酒, 2011(03)
  • [7]“洋河蓝色经典”绵柔型质量风格成因初探(下)[J]. 钟玉叶,崔如生,滕抗. 酿酒科技, 2009(05)
  • [8]“洋河蓝色经典”绵柔型质量风格成因初探[J]. 钟玉叶,崔如生,滕抗. 酿酒, 2008(04)
  • [9]绵柔型白酒研究初探[J]. 朱广生,陈翔,陈亦清,滕抗. 酿酒, 2007(06)
  • [10]洋河酒厂的多粮工艺创新[J]. 钟玉叶,崔如生. 酿酒, 2007(05)

标签:;  ;  ;  ;  ;  

江淮河谷白酒企业夏窖生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