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探讨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探讨

一、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强[1](2020)在《脊髓型颈椎病中医药综合治疗45例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中医药综合治疗45例临床实践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髓型颈椎患者45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药综合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生命体征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疗效显着,且生命体征较治疗前具有明显不同,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因此可看出,中医药综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其不但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同时对患者体征变化也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可在临床实践应用推广。

刘志伟,李铁军,王力国,崔涛,姜伟[2](2020)在《磁共振IDEAL-IQ技术在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磁共振定量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DEAL-IQ)技术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损伤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方法:选取在医院住院治疗的4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在医院门诊检查的50名无颈脊髓压迫的健康者,将其纳入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磁共振成像(MRI)T2WI、IDEAL-IQ成像,分别在脂肪分数图和弛豫率(R2*)图测算脊髓兴趣区脂肪分数值(FF)和R2*值。结果:两组测得的FF值和R2*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72,t=6.178;P<0.05)。观察组患者中脊髓受压部位脂肪含量改变为38例(占92.7%),T2WI脊髓内可见高信号21例(占51.2%),IDEAL-IQ技术比常规MRI对脊髓损伤检测更敏感。结论:IDEAL-IQ技术可以提供脊髓的病理变化信息,在早期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脊髓损伤更有价值。

许立惟[3](2020)在《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有效性,以及手术疗效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术前神经功能、后纵韧带骨化、椎管狭窄程度、手术时长及影像学磁共振上特异性表现等的相关性,从而为手术时机选择及术前预判疗效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这两年时间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因脊髓型颈椎病行手术的71名患者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统计性别、年龄、术前病程、MRI及CT影像表现等指标,并术后随访12至24个月,搜集术后功能恢复等数据。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对手术前后JOA评分变化作差异性检验,将JOA改善率与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7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JOA评分由术前10.56±2.234增加至术后15.14±1.966(p<0.00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JOA改善率均值为71.73±25.72%。改善率评定:优38例,良22例,中7例,差4例。优良率为84.5%。包括前路手术62例,术前JOA平均分为10.90±2.03,术后JOA平均分为15.31±1.70,JOA改善率平均值为72.81±24.21%,优良率为85.48%;后路手术9例,术前JOA平均分为8.22±2.27,术后JOA平均分为14.00±3.16,JOA改善率平均值为64.28±35.29%,优良率为77.78%。术后JOA改善率与病患性别(p=0.028)、年龄(p=0.039)、手术时长(p=0.024)等的相关性存在统计学显着相关性。手术疗效与术前病程、术前JOA评分、后纵韧带是否骨化、影像学上脊髓受压程度、MR T2WI上高信号Nurick分型等的相关性得不到统计学支持。结论:①脊髓型颈椎病经手术治疗,疗效确切。②男性患者,高龄患者这两个基本因素预示着预后不良。③手术时间长,是疗效不佳的一个危险性因素。④本研究数据不支持术前病程、术前JOA评分、后纵韧带是否骨化、影像学上脊髓受压程度、MR T2WI上高信号Nurick分型等与手术预后相关。手术预后的判断不能只依赖影像学阳性表现,而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

李泽阳[4](2020)在《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联合后路内镜治疗“钳夹式”脊髓型颈椎病》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联合后路内镜手术治疗“钳夹式”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15年3月—2017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影像学及随访资料完整的28例“钳夹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33~71(52.21±8.23)岁。接受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的共15例患者,纳入ACDF组。接受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联合后路内镜手术的13例患者,纳入联合手术组。术后至少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的颈项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轴性症状、颈椎曲度(Cobb角)、黄韧带面积、椎管矢状径、椎管面积、脊髓面积、椎间隙高度等临床及影像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t=1.260)、性别、病程(t=0.812)、术前NDI评分(t=0.263)以及病变节段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和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术后1年时,联合手术组与ACDF组术后Cobb角(10.85°±2.79°、9.33°±3.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5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时黄韧带面积、椎管矢状径、椎管面积及脊髓面积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03、-2.855、-8.007、-2.447,P值均<0.05),且组内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术后1年椎间隙高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4,P>0.05),但组内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两组患者随访满1年时,对出现轴性症状的患者数量进行统计并分析,发现两组患者术后轴性症状的出现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5)。结论:(1)联合手术较单纯ACDF手术解除了后方压迫,增加了椎管有效容积,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脊髓功能的恢复。(2)后路内镜手术对颈椎后部软组织的损伤较小。与ACDF手术相比,联合手术不会增加轴性症状的发生率。(3)联合手术由于内固定物的植入,不会造成单纯内镜手术所带来的椎间隙塌陷等问题。

李明,高显达,丁文元,杨大龙,孙家元,马雷[5](2020)在《MRI扩散张量成像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索MRI扩散张量成像检查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7例,均接受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根据术前脊髓T2WI信号比值(signal intensity ratio,SIR)分为3组:A组11例, SIR<1.32;B组12例,SIR 1.32~1.68;C组14例, SIR>1.68。比较3组临床资料、FA值、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细化肢体功能评价。应用Pearson检验分析JOA评分与FA值的相关性。结果 3组均顺利完成手术。3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脑脊液漏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FA值低于A组和B组(P<0.05)。术前和随访时,C组JOA评分低于A组和B组,3组随访时JOA评分高于术前,C组JOA评分改善率低于A组(P<0.05)。术前和随访时,C组正常步长6 m行走时间长于A组和B组,3组随访时正常步长6 m行走时间短于术前(P<0.05)。术前,B组最大步长6 m行走时间长于A组,C组最大步长6 m行走时间长于A组和B组。随访时,C组最大步长6 m行走时间长于A组,3组随访时最大步长6 m行走时间短于术前(P<0.05)。术前,C组5次连续坐起时间长于A组和B组,随访时,B组5次连续坐起时间长于A组,C组5次连续坐起时间长于A组和B组,3组随访时5次连续坐起时间短于术前(P<0.05)。术前和随访时,C组10 s连续握松拳次数少于A组,3组随访时10 s连续握松拳次数多于术前(P<0.05)。术前JOA评分与FA值呈显着正相关,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与FA值之间亦呈显着正相关(P<0.05)。结论 FA值可以作为髓内SIR显着升高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诊断指标;FA值与术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褚进[6](2018)在《脊髓型颈椎病传统评分系统与步态分析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脊髓型颈椎病由于发病隐匿,起病缓慢,很难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由于脊髓长期缺血缺氧造成的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社会及患者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负担。近些年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以及临床研究的增加,特别是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进步,使得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技术取得很大提高,但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等方面仍然存在争议,临床实践中仍然缺少一种客观、定量的评价技术。有研究表明分析患者的步态特点对在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步态分析技术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仍有待研究与验证。目的:探讨便携式步态分析仪应用于临床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可行性,了解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步态特点,明确步态改变能否用于诊断脊髓型颈椎病并作为客观、量化指标进行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11月期间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病房住院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疾病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颈椎病与康复指南中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排除影响患有影响步态疾病的患者,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8名作为病例组,健康成年志愿者18名作为对照组。在用大连理工大学设计的便携式不太分析仪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受试者进行测量,应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绘制ROC曲线并寻找最佳界值,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支撑相百分比增加、摆动相百分比降低、跨步长缩短、廓清降低、最大跖屈角降低、最大背屈角降低。2.患者的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与支撑相、支撑相百分比、摆动相百分比、廓清呈现强相关性;与步态周期、跨步长、最大背屈角呈现中相关性;不同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各项步态参数之间无统计学差异,3.患者的Nurick评分与步态周期、支撑相、支撑相百分比、摆动相百分比、廓清、最大背屈角呈现强相关性;与跨步长呈现中相关性;不同Nurick评分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之间,最大背屈角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各项步态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4.本研究中,共有两项步态参数可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分别是支撑相百分比及最大跖屈角度。通过计算约登指数,当步态参数支撑相百分比超过62.278%时,可以认为该受试者可能患有脊髓型颈椎病;当步态参数最大跖屈角度低于25.021o时,可以认为该受试者可能患有脊髓型颈椎病。结论:1.患者的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与支撑相、支撑相百分比、摆动相百分比、廓清、步态周期、跨步长、最大背屈角有相关性;患者步态改变与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无关;患者的Nurick评分与步态周期、支撑相、支撑相百分比、摆动相百分比、廓清、最大背屈角、跨步长有相关性;患者最大背屈角改变与Nurick评分改变相一致。2.步态分析可作为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工具。支撑相百分比与最大跖屈角可作为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依据。

李其江[7](2016)在《动态MRI检查对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探讨正常颈椎的动态MRI表现。研究方法:选取弋矶山医院20位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25岁至49岁,平均37.3±5.3岁。受检查者入组标准:(1)图像均没有明显位移伪影及磁敏感伪影,基本符合诊断要求,(2)无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3)颈椎常规MRI检查未见异常。(4)无明显肥胖症等,配合性好,(5)无严重的颈椎骨折及相关外伤史。使用SIEMENS公司生产的Avanto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用颈相控阵表面线圈,对所有受检查者均同时作常规中立位、过伸位及过屈位颈椎MRI检查,中立位、过伸位及过屈位状态下矢状位和经颈椎间盘中部层面横轴位均采用TSE-T2WI序列扫描,矢状位及横轴位扫描参数分别相同。结合正中矢状位及轴位T2WI图像,应用PACS系统测量工具分别测量C2/3、C3/4、C4/5、C5/6、C6/7椎间盘中部层面椎管中矢径、黄韧带厚度及椎间盘膨出大小的动态数据;为减少误差,每一个数据均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测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先对所有数据进行检验符合正态分布;3种体位不同节段椎管中矢径、椎间盘突出及黄韧带厚度的比较均采用方差检验,进一步的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本组的20位健康志愿者均配合良好,常规中立位及动力位MRI图像均符合研究要求。(2)常规中立位:颈椎生理弧度未见异常;椎体后缘未见骨赘;11例患者椎间盘发生变性,7例患者椎间盘轻度膨出14个,未见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未见增厚;4例患者黄韧带稍增厚5个。过伸位:12例患者颈椎间盘轻度膨出26个,6例患者黄韧带稍增厚9个。过屈位:3例患者颈椎间盘轻度膨出6个,黄韧带未见增厚。不同体位下各节段椎管中矢径均有变化:过屈位>中立位>过伸位。(3)中立位、过屈位与过伸位:不同节段不同体位椎间盘膨出、黄韧带增厚、椎管中矢径均有不同程度变化。(4)中立位与过屈位:椎间盘膨出、黄韧带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C2/3节段外,椎管中矢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5)中立位与过伸位:椎间盘膨出、黄韧带增厚及椎管中矢径(除C2/3节段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过屈位与过伸位:椎间盘膨出、黄韧带增厚及椎管中矢径(除C2/3节段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动态MRI检查能够应用于正常颈椎的研究,通过获取正常人颈椎C2/3、C3/4、C4/5、C5/6、C6/7椎间盘水平椎管中矢径、黄韧带厚度及椎间盘膨出程度的各项动态变化数据,为正常颈椎的动态生理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2.通过对正常颈椎的动态MRI数据进行分析,为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提供基础。研究目的:探讨动态MRI检查技术对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收集弋矶山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临床拟诊脊髓型颈椎病而常规MRI检查不支持但动态MRI检查脊髓受压的患者60例,通过随访6个月至12个月,经临床及常规磁共振复查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例在随访6个月内获确诊,15例患者在随访1年内获得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最后确诊的20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35岁至69岁,平均52.8±9.4岁。所选择研究的20例病例标准:(1)首次磁共振检查均包括常规中立位和动力位颈椎磁共振;(2)常规磁共振检查均未见脊髓型颈椎病影像学征象,动态磁共振检查检查存在脊髓受撞击压迫征象;(3)通过临床及磁共振复查随访6个月至12个月:a常规磁共振复查存在脊髓受撞击压迫;b参照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会议制定的CSM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起病形式、首发症状、特征性症状、体症,电生理检查,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并进行临床JOA评分,JOA评分由2名高年资的骨科医师协助进行;(4)无严重的颈椎外伤史,(5)无精神方面疾病;(6)除外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脊髓病变;(7)无明显肥胖症等,配合性好;(8)图像均不存在明显位移伪影及磁敏感伪影,基本符合诊断要求。使用SIEMENS公司生产的Avanto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对所有受检查者均同时作常规中立位、过伸位及过屈位颈椎MRI检查,中立位、过伸位及过屈位状态下矢状位和经颈椎间盘中部层面横轴位均采用TSE-T2WI序列扫描,矢状位及横轴位扫描参数分别相同。结合正中矢状位及轴位T2WI图像,应用PACS系统测量工具分别测量C2/3、C3/4、C4/5、C5/6、C6/7椎间盘中部层面椎管中矢径、黄韧带厚度及椎间盘突出大小的动态数据;为减少误差,每一个数据均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测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先对所有数据进行检验符合正态分布;3种体位不同节段椎管中矢径、椎间盘突出及黄韧带厚度的比较均采用方差检验,进一步的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组的20例研究对象首次磁共振检查常规中立位均未见脊髓受压,而过伸位或/和过屈位检查发现脊髓撞击受压,其中过伸位发现18例,过屈位发现2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配合良好,常规及动力位MRI图像均符合研究要求。(2)常规中立位:颈椎生理弧度变直11例,轻度反弓1例,椎体后缘均未见骨赘;20例患者椎间盘均发生不同程度变性,17例患者椎间盘轻度突出29个,颈脊髓均未见受压,后纵韧带未见增厚;10例黄韧带稍增厚。最大过伸位:有15例患者椎间盘突出并压迫颈脊髓24个,9例患者黄韧带增厚并压迫颈脊髓12个,其中10例仅有椎间盘压迫颈脊髓,4例仅有黄韧带压迫颈脊髓,5例椎间盘和黄韧带同时压迫颈脊髓;后纵韧带未见增厚。最大过屈位:有2例椎间盘突出3个并压迫颈脊髓,1例后纵韧带稍增厚,2例黄韧带稍增厚。(3)最大过屈位、过伸位时不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大小和数目、黄韧带厚度及椎管中矢径均有不同程度变化。(4)中立位与过屈位,椎间盘突出大小、黄韧带厚度及椎管中矢径(除C2/3节段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中立位与过伸位,椎间盘突出大小、黄韧带厚度及椎管中矢径(除C2/3节段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过屈位与过伸位,椎间盘突出大小、黄韧带厚度及椎管中矢径(除C2/3节段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颈椎动态MRI检查能较常规中立位MRI检查更早期发现脊髓受撞击压迫,为早期诊断脊髓型颈椎病提供依据。2.过伸位颈椎MRI检查明显优于过屈位和常规中立位MRI检查,能更客观地反映脊髓的受压改变。3.颈椎动态MRI检查能更准确显示脊髓受压的责任节段及压迫因素,为手术方案的确定,手术路径的选择提供指导。

陈学明[8](2015)在《颈脊髓压迫脊髓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利用1.5T磁共振对正常人和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的颈髓、脊髓腰骶膨大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研究,观察CSM患者颈髓和脊髓腰骶膨大DTI参数值的变化情况,探讨两组人群脊髓腰骶膨大DTI参数值与颈髓DTI参数值的相关性;2.观察大鼠慢性颈脊髓压迫模型不同时间点脊髓腰骶膨大DTI参数值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受压部位颈髓DTI参数的相关性;3.通过大鼠脊髓型颈椎病模型来观察造模后相关组织学及后肢运动功能变化特点,探讨损伤局部及远端脊髓组织学变化特点和后肢运动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1.纳入在临床上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CSM)且常规MRI显示T2相有高信号的患者10例作为试验组,选择年龄匹配的10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受检者C2/3到C6/7节段颈髓和脊髓腰骶膨大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ostropy,FA)。比较对照组颈椎不同节段颈髓的ADC值和FA值,将CSM组和对照组的颈髓、脊髓腰骶膨大的ADC值和FA值分别进行对比,并对两组受检者颈髓和脊髓腰骶膨大的ADC值、FA值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2.根据处理因素的不同,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实验组1、2、3周(C、D、E组),每组10只。于造模成功后1、2、3周对各组大鼠颈髓压迫部位和腰骶膨大部位行常规MRI及DTI扫描,比较各组间相同部位脊髓ADC值和FA值的差异,并对各组颈髓和腰骶膨大的FA值和ADC值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3.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实验组1、2、3周(C、D、E组),通过BBB评分对各组大鼠的后肢功能情况进行评价;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MBP染色观察各组颈髓及腰骶膨大神经纤维束病理变化情况,通过NF-200抗体染色观察神经轴突病理变化情况,比较各组颈髓及腰骶膨大MBP、NF-200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区域平均光密度(Mean Optical Density,MOD)差异。结果1.正常人群颈髓各节段的ADC值和FA值无明显差异,颈髓的ADC值和FA值与腰骶膨大的ADC值和FA值无明显相关性。CSM患者颈髓和腰骶膨大的ADC值均较正常人群高,而FA值则明显减小;CSM患者颈髓的ADC值和FA值与腰骶膨大的ADC值和FA值无明显相关性。2.正常成年雌性SD大鼠颈髓各椎间盘层面ADC值和FA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髓的平均ADC值是(1.428±0.199)×10-3mm2/s,FA值是0.501±0.111。随着压迫时间的延长,各试验组颈髓的ADC值呈逐渐上升趋势,FA值呈逐渐下降趋势,均以D组为着,即第2w时变化最明显。D组颈髓压迫部位和脊髓腰骶膨大的ADC值有明显相关性。3.术前所有大鼠BBB评分均为21分。A、B组动物不存在脊髓损伤症状,试验组动物术后1d、3d、5d时各组大鼠BBB评分无显着性统计学差异;术后1w BBB评分开始下降,且差值逐渐增大,至术后第3w BBB评分基本趋于稳定。HE染色结果:A组、B组为对照组及假手术组,不存在脊髓损伤。而C、D、E组形态结构均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且随时间的推移此现象有加重趋势。MBP及NF-20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实验组较假手术组及对照组相比,阳性染色浅,阳性区域分布不均匀,神经纤维脱髓鞘及神经轴突缺失现象较为明显且随时间的推移此现象有加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DTI参数值ADC值和FA值可量化CSM患者颈髓和脊髓腰骶膨大的微细结构的变化。与正常志愿者相比,CSM患者颈髓和腰骶膨大的ADC值明显增加,FA值明显减小,但CSM患者颈髓的ADC值和FA值与腰骶膨大的ADC值和FA值无明显线性相关。2.大鼠颈髓受到慢性压迫后,DTI参数值ADC值和FA值可定量评价脊髓受压后不同时期的微细结构变化,颈髓和腰骶膨大的ADC值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3.大鼠颈脊髓压迫后颈髓与腰骶膨大在形态结构上均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且随时间的推移此现象有加重趋势,其中腰骶膨大神经纤维束的病理变化与运动功能的改变情况有较好的一致关系。

陈静[9](2012)在《动态颈椎MR检查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表明颈椎MR检查是目前脊髓型颈椎病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但忽略了颈椎的动态变化,不能全面反映脊髓受压及椎管狭窄的情况,而且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动态颈椎MR检查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并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但目前研究病例数相对较少,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动态颈椎MR的诊断价值。

李智斐,钟远鸣,张家立,许建文,杨光,韦家鼎,伍亮,马显生,唐福波[10](2010)在《动态MRI检测颈椎健康者、颈肩部不适者脊髓型颈椎病未确诊及确诊者的价值》文中认为背景:目前MRI对于颈椎病的检查多是常规的中立仰卧位静态平扫,是在非运动和非承重的条件下完成的,容易忽略脊髓在人体中承重和动态下脊髓的器质性改变。目的:分析颈椎动态MRI结合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随机抽取的正常人群10名(正常组)、有颈肩部不适的亚健康人群20名(亚健康组)、有脊髓型颈椎病症状体征但常规MRI不支持的患者20名(MRI正常脊髓型颈椎病组)、符合现行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20名(脊髓型颈椎病组)进行JOA评分,颈椎正侧位片、颈椎中立位MRI及颈椎动态MRI检查,并随访18个月以上,观察4组研究对象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及4组人群的转归情况。结果与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组20例患者均在入组半年内手术治疗;MRI正常脊髓型颈椎病组20例中有16例在入组16个月内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入组1年内在中立位MRI检查尚无明显改变时即行手术治疗,12例在入组1年后颈椎中立位MRI也已有脊髓型颈椎病的典型改变时行手术治疗,前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后者(P<0.05);亚健康组有4例出现了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发现此4例患者动态颈椎MRI检查均有椎管变窄脊髓受压征象,但中立位MRI仅发现1例由此改变,且此例动态MRI在入组12个月时已经发现脊髓受压。在正常组随访中动态MRI与中立位MRI检查均发现1例有椎管变窄脊髓受压征象,但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考虑为假阳性;二者假阳性率相同。结果表明,颈椎动态MRI检查较中立位MRI能够更早期、更真实客观地发现脊髓受压征象;在临床症状、体征检查的基础上将常规的中立位MRI检查与动态MRI检查相结合将会更早期发现脊髓型颈椎病。

二、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脊髓型颈椎病中医药综合治疗45例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2)磁共振IDEAL-IQ技术在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仪器设备
    1.4 图像及数据处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颈脊髓的FF值(%)和R2*值比较
    2.2 两组颈脊髓脂肪含量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3)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和方法
    2.1 基本资料
    2.2 设备资料
    2.3 手术方法
    2.4 围手术期准备
    2.5 术后处理
    2.6 统计评估指标
        2.6.1 病人基本情况
        2.6.2 影像学测量指标
        2.6.3 临床症状评估指标
        2.6.4 手术疗效评估指标
    2.7 统计学方法
结果
    3.1 统计性描述
    3.2 手术治疗前后肢体功能性障碍的改善程度
    3.3 预测术后功能恢复程度的指标
讨论
    4.1 手术治疗的有效性:
    4.2 影响手术前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因素:
        4.2.1 年龄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4.2.2 性别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4.2.3 术前病程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4.2.4 手术入路和手术时长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4.2.5 后纵韧带骨化与术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4.2.6 术前神经功能与术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4.2.7 手术治疗前影像学检查对术后疗效的预判意义:
        4.2.8 术前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及影响手术疗效的预测性因素概述
    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
    影响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脊髓型颈椎病JOA评分表
    中英文缩略词表
成果
致谢

(4)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联合后路内镜治疗“钳夹式”脊髓型颈椎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MRI扩散张量成像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1.2 影像学测量
    1.3 脊髓功能评估
    1.4 脊髓病理征评估
    1.5 治疗及随访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3组临床情况比较
    2.2 3组脊髓功能比较
    2.3 JOA评分与FA值的相关性
3 讨 论

(6)脊髓型颈椎病传统评分系统与步态分析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方法与设备
    3.主要观察指标
    4.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一般资料
    2.健康人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步态参数比较
    3.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与步态参数的相关性
    4.Nurick评分与步态参数的相关性
    5.步态分析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分析
讨论
    1. 便携式步态分析仪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
    2. 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Nurick评分与各项步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3. 步态分析用于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4.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4.1 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4.2 未来研究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动态MRI检查对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Abstract 1
摘要 2
Abstract 2
前言
第一部分 动态 MRI 检查在正常颈椎中的应用价值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检查设备与方法
        3 图像后处理与数据测量分析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动态MRI测得的不同体位各节段椎间盘膨出大小和数目比较
        2 动态MRI测得的不同体位各节段黄韧带厚度比较
        3 动态MRI测得的不同体位各节段椎管中矢径比较
    讨论
        1 正常颈椎动态MRI扫描的临床意义
        2 椎间盘膨出大小及数目的动态变化
        3 黄韧带的动态变化
        4 颈段椎管中矢径的动态变化
        5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结论
第二部分 动态 MRI 检查对早期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设备与方法
        3 图像后处理与数据测量分析
        4 数据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早动态MRI测得的不同体位各节段椎间盘突出的大小和脊髓受压部位数目比较
        2 动态MRI测得的黄韧带厚度比较
        3 动态MRI测得的椎管中矢径比较
    讨论
        1 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2 脊髓型颈椎病动态MRI检查的意义
        3 椎间盘突出的动态MRI变化
        4 黄韧带的动态MRI变化
        5 椎管中矢径的动态MRI变化
        6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8)颈脊髓压迫脊髓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脊髓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髓及腰骶膨大的DTI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常规MRI及 DTI扫描
        1.1.3 图像处理
        1.1.4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图像分析
        1.2.2 DTI各参数值分析
    1.3 讨论
    1.4 小结
二、大鼠慢性颈脊髓压迫模型颈髓和腰骶膨大部位的DTI研究
    2.1 大鼠慢性颈脊髓压迫模型制备
        2.1.1 对象和方法
    2.2 大鼠慢性颈脊髓压迫后MRI及 DTI扫描
        2.2.1 对象和方法
        2.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三、大鼠慢性颈脊髓压迫后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3.1 脊髓型颈椎病模型制作及后肢运动功能评分
        3.1.1 对象和方法
        3.1.2 结果
    3.2 大鼠慢性颈脊髓压迫后组织病理学变化
        3.2.1 对象和方法
        3.2.2 结果
        3.2.3 讨论
    3.3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9)动态颈椎MR检查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颈椎常规MR检查
    1.1 常规扫描方式
    1.2 常规扫描的优点
    1.3 常规扫描的缺点
2 动态颈椎MR用于颈椎病诊断的理论依据
3 椎管内容物的动态变化及临床价值
    3.1 前方致压因素
    3.2 后方致压因素
4 动态颈椎MR检查方法
5 动态MR检查优缺点
    5.1 优点及临床价值
    5.2 缺点及不足
6 目前研究进展及不足

(10)动态MRI检测颈椎健康者、颈肩部不适者脊髓型颈椎病未确诊及确诊者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方法和对象
2 结果
    2.1 各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比较
    2.2 1年内手术与1年后手术两者术前、术后及术后半年JOA评分
    2.3 正常组、亚健康组临床症状、体征的JOA评分和X射线片颈椎前凸角
    2.4 正常组、亚健康组颈段中立位MRI与动态MRI椎管最窄处横断面的软组织椎管中矢径
    2.5 正常组、亚健康组随访第12个月、18个月颈段中立位MRI与动态MRI中整体序列中有无脊髓受压呈波浪样压迹或念珠样改变
3 讨论
    3.1 相关知识点

四、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脊髓型颈椎病中医药综合治疗45例临床研究[J]. 王志强. 名医, 2020(11)
  • [2]磁共振IDEAL-IQ技术在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刘志伟,李铁军,王力国,崔涛,姜伟. 中国医学装备, 2020(06)
  • [3]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 许立惟.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4]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联合后路内镜治疗“钳夹式”脊髓型颈椎病[D]. 李泽阳.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5]MRI扩散张量成像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J]. 李明,高显达,丁文元,杨大龙,孙家元,马雷.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0(02)
  • [6]脊髓型颈椎病传统评分系统与步态分析的比较研究[D]. 褚进. 大连医科大学, 2018(01)
  • [7]动态MRI检查对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D]. 李其江. 皖南医学院, 2016(05)
  • [8]颈脊髓压迫脊髓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陈学明. 天津医科大学, 2015(05)
  • [9]动态颈椎MR检查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J]. 陈静. 中国医药导报, 2012(22)
  • [10]动态MRI检测颈椎健康者、颈肩部不适者脊髓型颈椎病未确诊及确诊者的价值[J]. 李智斐,钟远鸣,张家立,许建文,杨光,韦家鼎,伍亮,马显生,唐福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48)

标签:;  ;  ;  ;  ;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