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何形训练给人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宋旸[2](2021)在《不同自然度水景图片对认知与情绪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健康理念的不断发展,利用环境促进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是健康类场地的重要资源,而针对水体展开的健康效益研究仍有所欠缺。本研究进行了恢复性环境、视觉感知、自然度等研究的综述,从视觉感知角度探索不同类型水景图片自然度水平;以自然度评价为依据,研究不同等级水景图片对认知和情绪的影响;依据水景图片自然度评价、认知和情绪的影响结果,从不同自然度等级水景图片的景观特点及不同自然度等级水景的健康优势特性出发,探究并总结出适宜健康类场地选择和建设相应的水体景观的启示及意见。在探究不同类型水景自然度阶段,采用问卷调查法、调研法及文献研究法;探究各等级自然度图片对认知与情绪影响阶段,以实验法、分析法为主,使用excel、spss25.0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不同等级自然度水景图片为自变量,认知及情绪指标为因变量(认知中央执行刷新、转换、抑制功能及工作记忆,评价知觉恢复及恢复结果;情绪上血压、心率、唾液淀粉酶及心境评价),探究观看不同自然度水景图片的健康效益及不同优势,总结出不同认知及情绪功能需求的水景利用启示研究发现:(1)不同水景自然度等级中含多种类型水景,不同类型水景具备不同自然度评价。水景图片自然度根据得分划分为低、中、高自然度三个等级;(2)观看低自然度水景图片在注意力恢复和清楚思维上表现最优,能令人感到放松与平静、远离、魅力和兼容,但对认知抑制有一定消极作用;对情绪总紊乱有所调节,在心率上体现出了积极影响的趋势。(3)观看中自然度水景图片促进认知刷新和转换的效益突出,能令人获得放松与平静、远离、魅力、延展和兼容的感受,对情绪总紊乱情况有所调节。(4)观看高自然度水景图片认知上远离和延展性突出,能令人感到魅力和兼容;在放松与平静、注意力恢复和清楚思维上评价较好;能够调节情绪总紊乱情况,情绪上对活力水平有维持效果、对缓解困惑抑郁情绪有积极调节,客观情绪尤其是心率上体现出积极影响;(5)利用优势最大原则,进行水景选择与营造时提倡认知改善类以中自然度水景特性为主、情绪改善类以高自然度水景特性为主进行参考,以多种自然度水景结合形式展开。
邸小松[3](2021)在《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梳理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的发生、变迁历史,并结合近现代城市史、建筑史、社会生活史与审美文化史等相关史料,对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城市景观鉴赏、分析的有效方法,并对近代殖民都市的城市景观和审美现代性展开理论的阐释。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先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论及长春城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景观发生与变迁。从长春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及萌芽,以及长春早期的城市开发三个方面梳理了长春城的早期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和社会底蕴。作为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长春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东北的历史时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缘位置。其作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线索是,从最开始“借地养民”的长春厅,到初具规模的长春城。其早期城市景观呈现出鲜明的传统中国城市美学及其地方化的特征,可以说,长春早期城市规模、建设、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变迁,乃是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第二章主要讨论20世纪初期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诞生及其所表征的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历史脉络。在沙俄和日本对长春的殖民侵入、分割与对抗的过程中,殖民势力通过都市规划和建筑,将新艺术、新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辰野式”等样式移植到长春,促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外缘性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地方政府在长春开埠,设立商埠地,在承续中国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街区规划、中西折中主义建筑样式等为表征的城市景观的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构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发性起点。商埠地将长春老城与满铁附属地、沙俄宽城子附属地这两个异态空间连接了起来,使长春城市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景观样貌。在此现代城市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殖民与反殖民的对抗,以美学的形式隐匿地呈现在建筑景观的对峙和竞争中。第三章主要讨论长春沦为伪“满洲国”首都后,日本殖民者和伪满当局对长春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城市景观设计。日伪当局将长春更名为“新京”,不但转变了城市功能,而且通过都市规划这样的现代知识制造出“国都新京”未来的景观幻相。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在参照欧美现代都市规划形式的同时,还植入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社会管治方面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以其所构想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感性形态展现出来——他们企图将“从江户到东京”的所谓“历史革新精神”映射到其所谓“满洲文化发祥的根源地”的“国都”变迁历程中,以城市景观为视觉装置显现出来。第四章主要讨论伪满时期长春城市景观的构成、呈现及其殖民主义城市美学问题。为展示伪“满洲国国都”新形象,夸示日本殖民者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在日本殖民势力的极力推动下,伪满傀儡政权完成了“国都”规划,形成了独特的殖民主义都市景观,包括伪满临时帝宫、官厅、宗教场所、轴线林荫大道、中心广场、住宅、商店以及电影院、公园等各类景观装置。这些独特现代都市景观,以不同面孔、姿态和形式,呈现了殖民统治的形象和秩序。而在“新京”都市计划中并未受到关注、甚至被有意漠视的长春老城、商埠地、宽城子站区和满铁附属地,事实上也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长春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道路、公园乃至各种流动的文化景观,作为这一“全新的殖民主义现代都市”的历史起点,深度参与了后者的景观建构,并使其整体景观和美学呈现出复杂的异质结构。第五章从整体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展开美学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分析与阐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历史层累、空间展开和城市肌理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视觉装置被认识的城市景观,事实上直接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事件和背景要素。在城市及其景观实践的现代化——现代性城市景观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实质上蕴含着本土化和殖民化之间的竞争与对抗。而此种以景观形态呈现出来的殖民与反殖民的竞争与对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动的殖民势力所极力遮蔽和抹杀的,在当下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亦值得重新加以探讨。殖民势力藉由城市景观的审美现代性以及为景观命名进而将其“风格化”的话语实践,在动机上是同其殖民扩张的步调一致的。结语部分立足于长春城市景观的梳理和研究,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城市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功能、形式和象征意义等多重维度展开城市景观研究。
王向荣[4](2020)在《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对包豪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包豪斯学校作为现代设计的摇篮,培养了诸多现代设计大师,而康定斯基作为抽象艺术的先驱,在包豪斯任教十一年,是包豪斯任职时间最久的一位艺术大师。在包豪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升华到“技术与艺术新的统一”过程中,康定斯基以“内在精神”为导向的抽象艺术理念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本文将分析康定斯基抽象艺术对于包豪斯的影响。本文从康定斯基抽象艺术观入手,挖掘他的抽象艺术对于包豪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理念的发展和实践的贡献。论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通过梳理文献及其作品论述了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的形成过程。第二章通过梳理康定斯基和包豪斯的相关理论书籍,从它们的发展形成过程中找到康定斯基抽象艺术与包豪斯之间的契合点。第三章主要分析康定斯基在包豪斯的主授课程,以及其教学特点和理论书籍《点线面》,论证康定斯基对于包豪斯设计教育方面的贡献。第四章通过分析康定斯基在包豪斯对于技术与艺术的探索实践,论证他对包豪斯设计理念发展的贡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打破了技术与艺术的藩篱,促进了包豪斯设计理念从“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走向“技术与艺术新的统一”。首先,康定斯基作为抽象主义的先驱,其抽象艺术综合观与格罗皮乌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理念不谋而合。其次,他的基础课程以精神分析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力,激发创造力,为包豪斯的设计教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着作《点、线、面》为包豪斯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他积极探索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并将抽象艺术精神融入到设计当中,从而让技术与艺术得以完美的结合,促进了包豪斯向机器制造的方向发展。其抽象的几何设计风格,便于缩减工艺步骤,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批量生产。
刘绍勇[5](2020)在《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文中指出品牌因其在市场营销与传播方面的优势,正在跨越商业与产品领域广泛应用于众多生产与服务领域,很多品牌都通过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来体现自身的理念和个性,一个品牌的颜值则从视觉形象识别开始。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是品牌形象最直观的视觉表达形式,作为最广泛的视觉语言,它涵盖了品牌每一个与受众接触点的设计,为品牌形象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更宽阔、更立体的空间。因此,视觉识别设计已为品牌战略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它是展示品牌文化和传播品牌信息价值的最重要载体,在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美学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市场,品牌的视觉识别设计所要谋求的不再是“认识”而是“认知”、“认可”,在审美营销条件下,美学在设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美学的作用提升了视觉识别设计的表现力、识别力,能够让品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与受众完全沟通交流,并因此最大限度的获得竞争力与传播力。构建一套完美有效的视觉识别系统已成为一个品牌增加附加值,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些年在我国,虽然视觉识别设计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积极倡导在营销与传播中进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品牌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关系层面看,品牌与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是研究基础,视觉识别是研究对象,而设计美学是研究的视角。何为视觉识别设计美?视觉识别设计美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创造视觉识别设计的美,以及视觉识别设计美的如何应用?如何提高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在品牌塑造和传播信息价值方面的作用等等,是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必须研究的命题。绪论部分是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概念作进一步解析和说明;第二章在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框架搭建上,着重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构成、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属性及其美学价值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回溯了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主要梳理艺术风格流派对视觉识别设计的影响,视觉识别设计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视觉识别设计发展的演进因素;第四章主要从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基础要素入手,分别阐述了图形、色彩和文字等设计要素美以及规范美的表达;第五章着重探讨了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应用,概括总结出视觉识别设计审美的判断依据,提炼出原创与多维表现传达的个性美、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的整体美、持久性和多元文化呈现的时代美等三方面的创新观点,并列举设计案例进行具体论述和解读。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并对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设想做出说明。本文是笔者基于自身20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与感悟出发,以视觉识别设计与美学的关系为切入点,全方位探究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生成机制,提出具有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价值的命题。希望能为视觉识别设计找寻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为品牌形象建设及视觉识别设计带来新的思考。
王超超[6](2020)在《莫兰迪静物画研究及对我创作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画家所画的,雕塑家所雕塑的,“表面上是一张画,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和人格的表现”。艺术作品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通过艺术作品的外在可感的形象传递艺术家主观的精神内涵。在绘画艺术作品中,艺术家精神内涵的传达通过绘画语言得以呈现。莫兰迪是20世纪意大利现代绘画史上具有世界影响的杰出画家,他的静物画以其朴素的绘画主题、独特的观看视角,以小见大,把事物最真实最本质的一面展现出来。本文通过深入研究莫兰迪成熟时期静物画作品中的绘画语言,探索其作品中绘画语言与精神表达的对应关系。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内部性格及外部环境因素论述莫兰迪绘画风格的形成;第二部分,从绘画的构图、造型、色彩、光影、空间等角度切入,分析莫兰迪成熟时期静物画中对“真实”这一抽象精神概念的探索及对淡泊的绘画精神的表达;第三部分,探索莫兰迪绘画形式语言背后的精神内涵;第四部分以分析莫兰迪绘画语言与其抽象精神内涵的对应关系为指导,结合自己的观看方式,阐述笔者对“真实”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以及笔者画面中所要传达的精神追求。
夏翔[7](2020)在《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文中提出自2000年以来,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下文以AA学院简称)如同横空出世般闯进我们的视野,它以一系列骄人成就与独特方式,激发了我们的研究热情:一大批AA学院的毕业生与教师,如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2016)、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彼得·库克(Peter Cook)、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尼古拉斯·格雷姆肖(Nicholas Grimshaw)、史蒂芬·霍尔(Steven Holl)、沃尔夫·狄·普瑞克斯(Wolf D.Prix.)……成为世界级的明星建筑师,他(她)们设计落成的具有先锋色彩及实验价值的建筑物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当今世界的空间景观,他们主导的“建筑电讯派”、解构主义建筑、数字化-参数化建筑等推动着当代建筑思潮及流派的发展。我们进一步发现AA学院一系列具有传奇色彩的方方面面,如它独立于大学体制之外的建筑教育模式;如以“工作单元”替代课程,教师给出的主题成为教学内容;如基础教学以装置、身体及行为、影像、拼贴等当代实验艺术方式作为练习手法,避开了功能、构造、制图等一般建筑入门教学内容;如以创新性、实验性、交叉性、艺术性的教学面貌等,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学术兴趣。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在经过手工、图案、工艺美术等形态之后,在新时期转型为现代形态的艺术设计,而进入新世纪之后又逐渐进入数字化设计阶段。与多变相随的是同质化、程式化、职业化的教学景观,及千篇一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题作业与教材模式。同时,引起设计教育界极大关注、无数院校试图进行改革的设计基础课程,由于诸多原因整体上至今仍陷于“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模式而不能自拔。于是,在这种情境中的设计基础改革把视线转向了建筑教育,而AA学院的基础课程无疑为设计基础教学的突围带来了示范性意义,通过课题的研究与论文的写作,从各个层面进行解读,寻找可以参照借鉴、改写的路径,寻找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到作业手法的演绎之路。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作为AA学院独特面貌生成的背景与基础,包括了实验性建筑艺术的基础形态,建筑教育的实验性教学与基础教学的情境,2.AA学院的教育特质,包括发展历程、课程体系及着名教师,3.AA学院教学的工作单元设置与教师的主题教学,4.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学主题设计途径,学生对单元主题的二次设计、作业创意的多种路径等,5.AA学院基础教学作业的表现手法与视觉图式,包括对现当代艺术的借用与演绎,作业的形式手法及视觉表现等。附录部分整理了历年来AA学院基础教学的主要课题。
赵蕊[8](2020)在《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大量纷繁复杂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当代建筑表皮的体化现象和趋势已十分明显。本文以体化建筑表皮为研究对象,搭建起一个对其现象发生阐释、内在构成逻辑、深层审美内核为主要体系的独立研究框架。并分别从本体的生态关联及组织逻辑视角,提出体化建筑表皮的内在机制;从创作者的审美意象及接受者的审美感知视角,构建出深化的审美理论。据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分析可见,高速更迭的信息时代下,广泛的信息共享及交互促进了多领域的科技进步。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显现着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以及人们对建筑表皮生态功能的需求和关注。复杂性科学、数字化构建、参数化生成等技术理论的辅佐,加剧了时代文化观念的嬗变,也引发人们对建筑表皮的媒介性、交互性、信息性等方面提出更多要求。这些共同赋予了体化建筑表皮充分的生存语境。以生态视域为建筑创作逻辑基础的时代导向下,生态属性关联是建筑表皮体化现象的内在动因,其本质亦是基于生态功能承载需求所衍生出的一种形式改变。在承载控制自身能耗、整合外部资源、改善周边环境等生态目的的驱动下,形式探索也反映了当前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同时,复杂的体化建筑表皮形态蕴含着内在的组织逻辑,本文将其拆解为三种全新的形式语言:强调层级配合的分层属性、强调拆解整合的体块属性、强调维度扩展的机理属性。多元化的组织方式印证了发生于当前建筑创作领域中的形式语言逻辑重构,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机制和秩序法则,重塑了以往人们对事物非单一化模式的审美认知。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以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视角,构建出体化建筑表皮的深化审美理论层级。当前,作为创作主体的建筑师信息涉猎广度不断增加,视角随之扩大,更多外部因素赋予了创作时审美意象生成的来源。它们显现出符号化提炼、加工的特质,且最终的形式表现受制于意象生成机制的影响。以意象美学为理论指引解读体化建筑表皮,实质上梳理了从诱发灵感到实体再现的过程,其内在反映出当前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核及环境重塑性关注的本质。对于作为接受客体的大众,本文以感知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阐释了该视角下对体化建筑表皮从感知呈现到触发记忆,再到引发关注转向的递进过程。大众的感知记忆及感知思考,解读了发生于当下的集体关注转向,人们愈发注重建筑表皮在媒介、交互、信息方面的属性和作用。因而,体化建筑表皮亦是时代审美趋向的物质载体,并扩展为以大众需求为基础,衍化、生成契合该需求的审美形式表现。它反映出当前人们对单一化形式的反叛,展现了对创新性和复杂化审美维度的认同。对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及审美感知研究,亦是对其自身价值及未来建筑表皮创作趋向的深入剖析和研究。
徐征[9](2020)在《构图学视角下音乐节海报设计研究 ——以瑞士蒙特勒爵士音乐节海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近年来音乐节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中娱乐性和享受性的消费。音乐节凭借娱乐性强和参与度高,成为了现代人们追求的新兴娱乐方式。与音乐节一起出现的音乐节海报不仅是作为音乐节的名片,同时也是将音乐元素和海报设计相结合的重要表现形式。网络上有大量不同种类音乐节的海报,海报质量鱼龙混杂,更多的海报只是起到了信息传达的作用,在海报的设计方面做的还不够,没能将音乐元素与海报设计结合起来;对于海报的整体设计框架和编排,很多海报都是模版的套用,没有系统的设计。笔者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以海报数量和设计感为筛选条件,最终通过对瑞士蒙特勒爵士音乐节海报的构图分析,尝试总结不同的设计框架对音乐节海报设计的影响。构图学是院子西方的独立学科,最初起源于绘画领域,现在应用领域较广,笔者借助绘画领域构图学相关原理和美学法则对音乐节海报尝试分析。缘于对音乐节的喜爱以及受所学专业的影响,运用所学知识,对构图学视角下音乐节海报的构图形式进行研究分析,对海报的构图方式进行归纳。旨在为国内外音乐节的海报设计提供新思路同时提升音乐节海报的审美功能和音乐节的品牌文化。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简介本文的研究内容、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通过论文框架图的形式展示整篇论文的研究框架,为接下来论文的展开做好准备工作;第一章主要对构图学理论进行阐释,通过对大师的作品进行构图框架以及构图元素的分析,总结不同形式构图框架的特点;第二章主要是对瑞士蒙特勒音乐节海报构图框架和构图元素分别进行视觉分析,分析编排设计与构图在音乐节海报设计中的异同点,通过分析对比为今后国内音乐节海报设计提供一些设计思路;第三章是分析影响蒙特勒爵士音乐节海报设计的文化成因以及从在研究过程中所受到的启示;第四章是笔者在论文撰写期间拟定的音乐节品牌:探音音乐节以及海报设计的展示和设计说明。受第三章中文化成因和启示的影响结合第一章的构图学理论,设计了系列性的音乐节海报;最后结语与展望主要是对全文的研究内容的总结,提出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可行性的研究方案。
齐景怡[10](2020)在《构成形式中的发射及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大众审美认知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企业形象、包装、广告等平面设计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平面设计中发射形式的运用能够给作品带来更新颖的视觉活力。发射作为构成形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让观者感受到数学、物理学、力学等学科理性的编排与组合,同时也饱含着感性的审美认知。在目前在艺术实践中,发射以多样的形式被普遍运用到各类艺术创作中,尤其是标志设计领域。发射形式的原理研究也日趋成为了当今构成研究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当今对于发射的学术研究局限于单一的设计问题或小类发展史,缺少对于发射形式客观发展原理的总结研究,因此本文对发射的原理展开以下三方面的研究:第一,发射形式的起源。本文主要分析及阐述了发射起源于早期人类对太阳等自然事物的描摹,以及后期人类的太阳崇拜、哲学思想、宗教感召、情感语言等文化因素及通感、形式情感等心理因素对于发射形式的启发作用;第二,从多学科层面对发射形式的成因和发展原理及其发展的必然性进行分析研究。主要从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科技发展、审美需求、心理倾向等层面入手。在前期的资料搜集工作中,本文通过查阅与发射形式相关的文献资料、整理搜集的素材,逐一探讨发射形式发展规律及原理的影响,思考这一形式在历史的进程中得以流传与发展的必然性因素;而后针对古今设计中发射这一特殊表现形式的创作实践及产生原理进行调研,结合所搜集与整理的资料,从发射形式出发,以时代变迁、科技进步、思想观念变革等作为研究的主要理论背景,从庞杂的设计与构成表象中,理清从古至今、从国内外艺术发展到社会发展变迁、从自然科学到学术理论研究中,对发射形式发展原理的影响及其发展脉络;第三,发射形式在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及各国的设计教育体系中的不断完善发展的历史规律及其在标志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本文基于信息传播学和人类形式审美心理,通过对各地的标志设计领域进行了实地与网络的调研,最后结合近年来标志设计的更迭与流行趋势整理资料,重点分析标志设计领域中的发射标志,继而重点分析其独特表现力背后的形式特点、设计原则及应用优势;分析其在概念、形式及传播上的发展变化,并在理论上整合深究其发展原理与各个学科层面的微妙关系。本文通过探索发射形式的客观发展原理及其在发射在当今多元化的信息时代下的发展趋势及应用优势,从而对构成形式的发展产生有益的启示,并帮助我们完善发射这一构成形式的基础知识及原理。
二、几何形训练给人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何形训练给人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不同自然度水景图片对认知与情绪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研究现状概述 |
1.3.2 优秀案例分析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康复景观相关理论 |
2.1.1 关注认知的注意力恢复理论 |
2.1.2 关注情绪的压力缓解理论 |
2.1.3 基于认知与情绪的环境偏好及相关理论 |
2.2 水景与健康的相关理论 |
2.2.1 水景的形态与类型 |
2.2.2 水景的康复价值与精神意义 |
2.3 视觉感知下的自然环境循证设计 |
2.3.1 循证设计 |
2.3.2 自然度研究现状 |
2.3.3 视觉感知景观及相关研究 |
2.4 认知及情绪影响的相关理论 |
2.4.1 影响认知的相关因素及认知评估界定的相关指标 |
2.4.2 影响情绪的相关因素及情绪评估界定的相关指标 |
第三章 不同自然度水景图片对认知与情绪影响的实验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水景图片自然度的评价设计 |
3.1.2 水景图片自然度评价结果及分析 |
3.1.3 实验材料制备 |
3.2 被试 |
3.3 实验指标 |
3.3.1 认知检测APP(客观类指标) |
3.3.2 恢复性量表(主观类指标) |
3.3.3 情绪指标生理值(客观类指标) |
3.3.4 情绪量表(主观类指标) |
3.4 实验设计 |
3.4.1 实验步骤 |
3.4.2 实验场地及安排 |
3.5 分析方法 |
3.6 实验假设 |
第四章 不同自然度水景图片对认知影响的实验结果 |
4.1 认知app成绩结果 |
4.1.1 活动记忆任务——刷新(updating)功能 |
4.1.2 数字转换任务——转换(shifting process)功能 |
4.1.3 数字stroop冲突效应——抑制(inhibition)功能 |
4.1.4 空间记忆广度——短时工作记忆功能(working memory) |
4.2 认知恢复性量表结果 |
4.2.1 ROS恢复结果量表(Restoration Outcome Scale)评价结果 |
4.2.2 PRS知觉恢复力量表(Perceived Restorative Scale)评价结果 |
4.3 认知影响效果总结 |
第五章 不同自然度水景图片对情绪影响的实验结果 |
5.1 情绪生理指标结果 |
5.1.1 收缩压影响结果 |
5.1.2 舒张压影响结果 |
5.1.3 唾液淀粉酶浓度影响结果 |
5.1.4 心率影响结果 |
5.2 情绪量表评价结果 |
5.2.1 总情绪紊乱情况结果(TMD指标) |
5.2.2 困惑抑郁情绪结果(C-D指标) |
5.2.3 紧张情绪结果(T指标) |
5.2.4 生气情绪实验结果(A指标) |
5.2.5 疲劳情绪结果(F指标) |
5.2.6 活力情绪结果(V指标) |
5.3 情绪影响效果总结 |
第六章 基于实验结果的健康类景观规划设计启示 |
6.1 基于实验结果以水为主的景观设计原则 |
6.1.1 认知改善类场地水环境以中自然度为主、多种自然度结合原则 |
6.1.2 情绪改善类场地水环境以高自然度为主、多种自然度结合原则 |
6.1.3 健康类水景管理上采取生态放任与人工干预模式相平衡原则 |
6.2 基于实验结果的常见城市滨水设计 |
6.2.1 基于不同自然度特征的条带状水景设计启示 |
6.2.2 基于不同自然度特征的落水水景设计启示 |
6.2.3 基于不同自然度特征的面状水景设计启示 |
6.3 基于实验结果的专类用地规划的启示 |
6.3.1 认知偏向的水景营造启示 |
6.3.2 情绪偏向的水景营造启示 |
6.3.3 以水景为主开展有利于认知和情绪的疗养课程启示 |
6.3.4 健康类水景营造利用启示总结 |
第七章 总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实验设计讨论 |
7.1.2 实验结果讨论 |
7.1.3 分析方法的讨论 |
7.2 结论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不同类型水景自然度评价问卷(含自然度得分及图片来源) |
附录2 个人信息登记表 |
附录3 健康情况调查表 |
附录4 引导语 |
附录5 知情同意书 |
附录6 简明心境量表BPOMS |
附录7 PRS知觉恢复力量表(Perceived Restorative Scale) |
附录8 ROS恢复结果量表(Restoration Outcome Scale)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 |
一、皇家禁地边缘上的“浮城” |
(一)山环水抱:长春的自然地理景观 |
(二)禁地与边门:前城市时代“崇高”的边地景观 |
二、“浮动”的城市景观: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的生成与拓展 |
(一)长春厅的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展开 |
(二)鸟瞰宽城子:长春城的轮廓与肌理 |
三、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群落及其美学风格 |
(一)官衙与城墙:城市景观中的政治意象 |
(二)文庙与书院:中国文脉的景观重现 |
(三)祠庙、集市与商业:中国传统城市生活美学的空间展开 |
(四)早期长春城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与美学意蕴 |
第二章 殖民、开埠与现代化——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起点及其竞争 |
一、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现代城市景观的楔入 |
(一)东省铁路与殖民空间的诞生 |
(二)铁轨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城市景观 |
(三)现代都市街区的景观生产 |
二、满铁附属地:现代主义城市景观的萌动 |
(一)“文装的武备”与殖民空间的膨胀 |
(二)殖民空间的景观擘画与美学、意识形态考量 |
(三)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都市景观的兴起 |
三、商埠地:现代城市景观生产中的中国本土特色 |
(一)自行开埠:长春现代化的本土声音 |
(二)商埠地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
(三)商埠地建筑的景观形式及其民族意识 |
第三章 规划“新京”——殖民主义都市的景观想象 |
一、“奠都”考量与城市功能转变 |
(一)“奠都”的考量 |
(二)“名”与“实”:“新京”命名背后的殖民意图 |
二、殖民都市的景观想象:“国都”都市计划 |
(一)殖民都市计划的空间模型与景观蓝本 |
(二)完美与秩序:殖民主义都市空间和景观的美学手段 |
三、“国都”规划方案的出炉与实施 |
(一)游移与虚幻的“中心”:“国都”建设计划的炮制及其核心问题 |
(二)“国都”建设计划概要 |
(三)“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
第四章 伪满“新京”城市景观及空间构成 |
一、复辟迷梦的表象:伪满临时“帝宫”的景观及风格 |
(一)“帝宫”前史及其建筑景观 |
(二)“内廷”与“外廷”:空间、景观重构中的复辟迷梦 |
(三)“东洋式”风格的凸显与殖民建筑景观的身份确证 |
二、殖民权力的经纬:“新京”的景观轴线与政治、宗教建筑景观 |
(一)“新京”城市景观的“都心”及中轴线 |
(二)殖民权力的感性显现:伪满政治建筑景观的风格化实验 |
(三)精神与信仰的囚笼:“新京”宗教建筑景观 |
三、财富与欲望的构形:“新京”的商业景观群落 |
(一)流动的景观:博览会与殖民帝国经济、商业体系的视觉叙述 |
(二)商业中心:殖民都市的财富“纪念碑”与经济“神殿” |
(三)“被崇拜的商品”:作为风景的百货大楼 |
四、电影与伪满“新京”的殖民都市文化景观 |
(一)电影院与新的消费文化空间的生成 |
(二)“满映”与“新京”电影文化的变异 |
(三)电影文化:殖民意识形态与大众娱乐消费的混杂 |
五、公园:“新京”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其功能变异 |
(一)长春近代“公园”的诞生 |
(二)作为殖民开拓史叙事空间的公园:“满铁”与伪满“新京”的造园活动 |
第五章 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
一、色彩、纹理与景深装置:景观中的城市肌理 |
(一)美学与政治交织的城市色彩 |
(二)“平面—浅浮雕—高浮雕”:异质性的城市纹理 |
(三)挤压式与对抗性的景深装置:绿地、水系、公园的配置 |
二、命名的巫术:伪满城市景观的风格化运动批判 |
(一)“满洲式”:“风格”的假面 |
(二)命名的巫术:殖民话语实践的内在逻辑 |
三、城市景观审美现代性的再审视 |
(一)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华丽表象与复杂性体验构成 |
(二)对抗、凝视与他者化:殖民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性结构 |
(三)层累的景观遗存及其审美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片来源 |
附录二 表格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4)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对包豪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概述 |
第一节 求艺之因:摆脱社会不安 |
第二节 求艺之路:寻求艺术本质 |
第三节 求艺之果:《艺术的精神》 |
第二章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与包豪斯的契合 |
第一节 抽象艺术与包豪斯:谱写时代华章 |
第二节 康定斯基与包豪斯:共赴理想道路 |
第三节 理念契合:“艺术综合”与“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
第三章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对包豪斯设计教育的贡献 |
第一节 主授课程:注重精神分析 |
第二节 教学特点:突出个性创新 |
第三节 教学理论:《点、线、面》 |
第四章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促进包豪斯设计理念的发展 |
第一节 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创造新形式 |
第二节 技术与艺术新的统一:形式与功能并存 |
第三节 技术与艺术的和谐发展:走向批量生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进路及方法 |
1.4 概念辨析 |
1.4.1 品牌形象 |
1.4.2 视觉识别设计 |
1.4.3 区别与联系 |
第2章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框架 |
2.1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构成 |
2.1.1 学科归属及定义 |
2.1.2 理论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3 历史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4 实践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2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属性 |
2.2.1 信息传达的功能美 |
2.2.2 感知效应的形式美 |
2.2.3 媒介感官的体验美 |
2.3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价值 |
2.3.1 经营价值 |
2.3.2 消费价值 |
2.3.3 传播价值 |
第3章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与演进 |
3.1 艺术流派与设计风格的变迁 |
3.1.1 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
3.1.2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
3.1.3 纽约平面设计派 |
3.1.4 后现代主义风格 |
3.2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渊源 |
3.2.1 欧美视觉识别设计史述 |
3.2.2 日本CI设计模式的形成 |
3.2.3 中国视觉识别设计历史与现状 |
3.3 视觉识别设计的演进要素 |
3.3.1 技术进步与媒介变革 |
3.3.2 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 |
3.3.3 风格与审美观念更迭 |
第4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基础要素 |
4.1 视觉识别设计的开发 |
4.1.1 视觉识别设计目的 |
4.1.2 品牌形象与视觉识别构成 |
4.1.3 设计概念的设定 |
4.2 视觉识别设计的要素美 |
4.2.1 图形的视觉语言美 |
4.2.2 色彩的情感认知美 |
4.2.3 文字的视觉表征美 |
4.3 视觉识别设计的规范美 |
4.3.1 形态缜密与多样美 |
4.3.2 要素组合秩序之美 |
4.3.3 标准化应用与管理 |
第5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判断基准 |
5.1 原创性与多维表现传达个性美 |
5.1.1 追求创新精神 |
5.1.2 差异化的体现 |
5.1.3 多维视觉表达 |
5.2 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整体美 |
5.2.1 系统构成的整体性 |
5.2.2 系统化思维与整体设计 |
5.2.3 适用性的表达 |
5.2.4 灵活应用与多样统一 |
5.3 持久性与多元文化体现时代美 |
5.3.1 时尚性与持久性 |
5.3.2 设计提升与更新 |
5.3.3 多元文化的交融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莫兰迪静物画研究及对我创作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莫兰迪生平与艺术概述 |
1.1 莫兰迪的生平与性格 |
1.2 莫兰迪的艺术风格形成 |
1.3 莫兰迪的艺术渊源 |
1.3.1 初识未来主义 |
1.3.2 形而上画派的启示 |
1.3.3 塞尚对莫兰迪绘画的影响 |
第二章 莫兰迪成熟时期艺术特色探究 |
2.1 均衡的构图 |
2.1.1 绘画主体位置 |
2.1.2 绘画主体的体积 |
2.2 简约的造型 |
2.2.1 简洁化 |
2.2.2 符号化 |
2.3 朴素的色彩 |
2.3.1 主客观相结合 |
2.3.2 素雅的色调 |
2.3.3 柔和的色彩对比 |
2.4 独特的光影 |
2.5 流动的空间 |
2.5.1 灵活多变的笔法 |
2.5.2 细微的视觉错位 |
第三章 莫兰迪绘画的精神内涵 |
3.1 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 |
3.2 对真实的感悟 |
3.3 与东方绘画的暗流涌动 |
第四章 研究莫兰迪绘画对我的毕业创作的启示 |
4.1 关于油画《校园一角》系列的创作缘由 |
4.1.1 灵感来源 |
4.1.2 从自然真实转向艺术真实 |
4.2 创作过程中对“真实感”的探索 |
4.2.1 构图 |
4.2.2 造型 |
4.2.3 色彩 |
4.2.4 光影 |
4.2.5 空间 |
4.3 我在油画创作中的精神内涵追求 |
4.3.1 元素符号的精神隐喻 |
4.3.2 空间形式的情感物化 |
4.4 我的创作感悟 |
4.4.1 莫兰迪艺术态度对我创作的影响 |
4.4.2 对当代绘画形式的再认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背景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确立 |
二.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应用价值 |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相关概念解读 |
1.关于基础课程 |
2.关于“建筑学”、“设计学”、“纯艺术(美术学)”之间的关系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学科演绎与AA学院的历程——建筑教育实验与AA学院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建筑教育的学科演绎 |
一.从美术学院到理工院校 |
二.学科发展与多元实验 |
第二节 基础课程的多元教学 |
一.从空间生成入手 |
二.从建构与建造入手 |
三.从艺术形式入手 |
第三节 AA学院的发展与特质 |
一.第一阶段:非学院派的开端之路 |
二.第二阶段:艰难变革的现代主义之路 |
三.第三阶段:桀骜传奇的先锋之路 |
第四节 AA学院的基本特质 |
一.独特性:体制之外 |
二.开放性:教师背景的多元化 |
三.创新性:课程结构中的“工作单元”与“主题教学” |
四.研究性:教学情境中的学理探求与实验色彩 |
五.先锋性:作业中的当代艺术与前卫色彩 |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多元演绎与前卫色彩——现当代建筑及AA学院实验研究 |
第一节 “AA人”的现当代建筑书写史 |
一.游牧与插件:建筑电讯派的纸上建筑 |
二.机器与结构:高技术主义建筑设计 |
三.“分延”与“差异”:解构主义建筑艺术 |
四.“非线”与“生态”:参数化建筑艺术 |
第二节 “AA人”的知识背景与研究性实验 |
一.叙事与空间:屈米的理论与实验 |
(一)叙事与时间 |
(二)叙事与空间 |
二.乐思与空间:里伯斯金的理论与实验 |
(一)音乐体验 |
(二)符号语言中的建筑与音乐 |
三.建筑与电影:舒宁的理论与实验 |
(一)实验与理论建构 |
(二)相关课题教学案例 |
四.绘画与现实:哈迪德的理念与建筑艺术 |
(一)构成主义绘画 |
(二)碎片与建筑实验 |
(三)流体与建筑艺术的世界 |
五.建筑师与哲匠:库哈斯的多元面貌 |
(一)“反引力”:作为建筑师 |
(二)三本书:作为理论家与批评家 |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课程体系与工作单位——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结构 |
第一节 AA学院的课程体系 |
一.AA学院基础课程 |
(一)预科课程 |
(二)一年级课程 |
二.AA学院核心课程 |
(一)中级学院课程 |
(二)专业学院课程 |
三.AA学院研究生课程 |
(一)硕士课程 |
(二)博士课程 |
四.AA学院公共课程 |
(一)媒体研究课程 |
(二)历史与理论研究课程 |
(三)技术课程 |
五.相关教学项目与课程活动 |
(一)海外游学 |
(二)讲座 |
(三)评图 |
(四)作业发布与展示 |
第二节 AA学院的教学结构 |
一.关于教学结构的几种模式 |
二.工作单元与课程设置 |
(一)学年模式与课程群 |
(二)工作室模式与工作单元的选择 |
(三)主题性模式与工作单元的内容 |
(四)教学主题与作业二次设计 |
三.双轨制课程结构 |
第三节 AA学院课程教学的比较研究 |
一.思路拓展阶段 |
二.专业知识建立阶段 |
三.意识的提升阶段 |
四.领域前沿与学科发展 |
五.理论与技术支持 |
(一)表现 |
(二)思维 |
(三)建造 |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预科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
一.教师层面:职业素质与工作方式 |
二.主题的基本策略 |
(一)身体与空间 |
(二)城市与景观 |
(三)衍生与延伸 |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
一.学生层面:个性因素与寻找切入点 |
二.案例分析 |
(一)2000年主题“空间与体验” |
(二)2002年主题“外来文化研究” |
(三)2008年主题“剖析环境” |
(四)2009年主题“模糊边界” |
(五)2010年主题“比例、场景和身体” |
(六)2011年主题“观察、想象与转化” |
(七)2015年主题“瞄准现场” |
(八)2016年主题“文本与片段” |
(九)2017年主题“材料的趣味” |
(十)2018年主题“精确切割和误差范围” |
第三节 预科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
一.资源素材的广泛性与奇特性 |
二.概念图式的隐喻性与观念性 |
三.实验展开的游戏性与多解性 |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一年级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
一.教师层面:建筑师与学者 |
二.主题设定的基本策略 |
(一)意义与趣味 |
(二)案例与学理 |
(三)考察与体验 |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
一.学生层面:专业因素与学习兴趣 |
二.案例分析 |
(一)2000年主题“身体与重力” |
(二)2002年主题“环境与身体” |
(三)2008年主题“泰晤士河” |
(四)2009年主题“比例与模型” |
(五)2010年主题“对立与交叉” |
(六)2011年主题“设计方法与写作” |
(七)2015年主题“居住世界”、“女神与复仇者”、“体验当下” |
(八)2016年主题“栖息地、城市与城市呈现、空间组织、反项目、形式及其它” |
(九)2017年主题“比较:伦敦与美国城镇” |
(十)2018年主题“人、建筑、环境” |
第三节 一年级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
一.知识方法的多元化与反思性 |
二.叙事语言的意象性与戏谑性 |
三.设计方案的功能性与形式化 |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表现形式与视觉图式——AA学院基础课程的作业手法研究 |
第一节 主题表现与现当代艺术 |
一.解读:现当代艺术的表现特征 |
二.实验:当代艺术与现当代建筑 |
三.挪用:作业手法与现当代艺术 |
(一)装置艺术 |
(二)身体与行为艺术 |
(三)影像艺术 |
(四)数字媒体艺术 |
(五)概念艺术 |
第二节 图式与视觉表现 |
一.库克《绘画:建筑的原动力》 |
二.非制图与非建筑画 |
三.综合媒介与拼贴图像 |
第三节 模型与空间体验 |
一.模型制作:概念与意象表现 |
二.空间建造:体验与1:1建造 |
三.数媒表现:虚拟——无限幻境 |
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一.研究思路与脉络总结:现象到本质 |
二.研究与分析方法总结:经验与解释 |
三.研究主要发现与成果:特质与同构 |
四.对设计教育基础课程的建议 |
五.研究的主要学术贡献与影响力 |
附录一 AA学院基础课程1999-2018学生作业原始资料 |
附录二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综述 |
1.2.1 关于建筑表皮的研究现状 |
1.2.2 建筑美学及相关美学理论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1.3.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理论建构 |
2.1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 |
2.1.1 地位从属阶段 |
2.1.2 自我独立阶段 |
2.1.3 主动表达阶段 |
2.2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存语境 |
2.2.1 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 |
2.2.2 媒介价值观的转向 |
2.2.3 非线性科学观的加持 |
2.3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理论 |
2.3.1 生态美学 |
2.3.2 构成美学 |
2.3.3 意象美学 |
2.3.4 感知美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关联 |
3.1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策略拆解 |
3.1.1 针对性功能策略 |
3.1.2 复合性功能策略 |
3.2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叙事语言 |
3.2.1 仿生叙事语言 |
3.2.2 自然叙事语言 |
3.2.3 可持续叙事语言 |
3.3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构建原则 |
3.3.1 适应性原则 |
3.3.2 高效原则 |
3.3.3 生态审美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组织逻辑 |
4.1 体化建筑表皮的形式语言 |
4.1.1 分层构建 |
4.1.2 体块穿插 |
4.1.3 肌理塑造 |
4.2 体化建筑表皮的平衡机制 |
4.2.1 构成元素的组织平衡 |
4.2.2 形态的动势平衡 |
4.2.3 光影的情感平衡 |
4.3 体化建筑表皮的秩序建立 |
4.3.1 中心消隐秩序 |
4.3.2 逆抽象秩序 |
4.3.3 无序的有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 |
5.1 审美意象的灵感诱发 |
5.1.1 人文为根 |
5.1.2 艺术为邻 |
5.1.3 自然为居 |
5.2 审美意象的符号转换 |
5.2.1 源自生活的物象对照 |
5.2.2 源自联想的隐喻创造 |
5.2.3 源自族群的认知轮廓 |
5.3 审美意象的生成机制 |
5.3.1 相似性机制 |
5.3.2 聚合性机制 |
5.3.3 延续性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感知 |
6.1 审美感知系统的拓展 |
6.1.1 改变知觉单一结构 |
6.1.2 打破表意直白属性 |
6.1.3 拓展视角转换机制 |
6.2 审美感知记忆的触发 |
6.2.1 强调差异化凸显 |
6.2.2 注重认知度逆转 |
6.2.3 实现动态性转换 |
6.3 审美感知关注的转向 |
6.3.1 关注信息和影像 |
6.3.2 强化交流和互动 |
6.3.3 参与消费和娱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构图学视角下音乐节海报设计研究 ——以瑞士蒙特勒爵士音乐节海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地调查法 |
(三)总结归纳法 |
六、论文研究框架图 |
七、相关概念界定 |
(一)构图学 |
(二)音乐节 |
(三)蒙特勒爵士音乐节 |
(四)音乐节海报 |
(五)海报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构图学原理概述 |
一、构图学起源 |
二、构图元素 |
(一)主体元素 |
(二)衬体与道具 |
(三)背景 |
三、构图学基本法则 |
(一)构图形式符合主题表达 |
(二)主次分布要分明 |
(三)多样性与统一性并存 |
(四)整体与细节相结合 |
(五)黄金比例分割 |
四、构图的基本框架 |
(一)点状结构 |
(二)线状结构 |
(三)面状结构 |
(四)空间 |
五、构图与编排设计的异同点 |
(一)构图与编排 |
(二)构图与编排设计的区别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构图学原理视角下蒙特勒爵士音乐节海报视觉分析 |
一、蒙特勒爵士音乐节海报构图框架视觉分析 |
(一)点状框架构图 |
(二)蒙特勒爵士音乐节海报线状框架视觉分析 |
(三)蒙特勒爵士音乐节海报面状框架视觉分析 |
二、蒙特勒爵士音乐节海报中构图元素视觉分析 |
(一)标题 |
(二)主图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蒙特勒爵士音乐节海报设计文化成因与启示 |
一、蒙特勒爵士音乐节海报文化成因 |
(一)设计风格 |
(二)审美 |
(三)音乐节自身定位 |
二、蒙特勒爵士音乐节海报设计启示 |
(一)微观层面启示 |
(二)宏观层面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图学视角下的音乐节海报设计实践——探音音乐节海报设计 |
一、探音音乐节海报设计构思 |
(一)探音音乐节品牌拟定 |
(二)音乐节海报主题启示 |
(三)音乐启示 |
(四)探音音乐节海报设计思路 |
二、探音音乐节海报设计草图与设计说明 |
三、探音音乐节海报设计实践展示 |
四、应用效果图展示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艺术硕士研究生期间作品 |
(一)包装设计 |
(二)LOGO设计 |
附录二 瑞士蒙特勒音乐节历年海报一览表 |
(10)构成形式中的发射及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思路 |
五、课题关键词界定 |
第一章 构成形式与发射的基本概念 |
1.1 构成形式概念的历史源流 |
1.2 平面构成中的构成形式 |
1.3 构成形式中的发射 |
1.3.1 发射的概念 |
1.3.2 发射形式的起源 |
1.3.3 发射形式的发展 |
1.4 包豪斯设计基础教育中的“发射”形式 |
1.4.1 包豪斯的产生背景 |
1.4.2 包豪斯时期的历史脉络 |
1.4.3 新教育理论体系中的发射 |
1.4.4 基础课程中的发射概念 |
1.4.5 艺术理性思维中的发射概念 |
1.5 世界设计基础教育中的“发射”形式 |
1.5.1 美国设计教育中的发射概念 |
1.5.2 日本设计教育中的发射概念 |
1.5.3 中国港台地区设计教育中的发射概念 |
1.5.4 中国大陆设计教育中的发射概念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构成形式中发射的视觉特点分析 |
2.1 构成形式——发射 |
2.1.1 发射骨格形式 |
2.1.2 发射构成形式特点 |
2.2 发射的具体形式分析 |
2.2.1 基本元素 |
2.2.2 关系元素 |
2.2.3 形态分类 |
2.2.4 空间围合性及规则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构成形式中发射的原理分析 |
3.1 文化层面中的发射及原理分析 |
3.1.1 发射图形所传承的图腾信仰 |
3.1.2 发射图形所承载的哲学思想 |
3.1.3 发射图形所蕴含的情感语言 |
3.1.4 发射图形所呈现的民俗文化 |
3.1.5 发射图形所传达的宗教价值 |
3.2 科技层面中的发射及原理分析 |
3.2.1 发射图形与手工业发展的联系 |
3.2.2 发射图形与科学发展的关联 |
3.2.3 发射图形与生产观念的关系 |
3.3 心理层面中的发射及原理分析 |
3.3.1 发射图形与通感的联系 |
3.3.2 发射图形与形式心理原理的相通性 |
3.3.3 发射图形与视知觉心理及形态的关联性 |
3.3.4 发射图形与形式审美的关系 |
3.4 艺术层面中的发射及原理分析 |
3.4.1 发射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发展 |
3.4.2 发射图形与构成主义及艺术改革运动的关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射法则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
4.1 发射视觉元素 |
4.1.1 点发射标志 |
4.1.2 线发射标志 |
4.1.3 面发射标志 |
4.2 发射关系元素 |
4.2.1 同心发射标志 |
4.2.2 向心发射标志 |
4.2.3 多心发射标志 |
4.2.4 离心发射标志 |
4.2.5 螺旋发射标志 |
4.3 发射形态分类 |
4.3.1 几何发射标志 |
4.3.2 有机发射标志 |
4.3.3 自在发射标志 |
4.4 发射空间围合性及规则性 |
4.4.1 围合发射标志 |
4.4.2 不围合发射标志 |
4.4.3 规则发射标志 |
4.4.4 不规则发射标志 |
4.5 发射标志的设计原则 |
4.5.1 形式美与功能美统一的设计原则 |
4.5.2 符合大众视觉心理原则 |
4.5.3 符合文化寓意原则 |
4.6 发射标志的应用优势 |
4.6.1 信息传播 |
4.6.2 视觉审美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论文第四章图片来源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几何形训练给人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不同自然度水景图片对认知与情绪影响的研究[D]. 宋旸.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3]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D]. 邸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对包豪斯的影响[D]. 王向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D]. 刘绍勇. 吉林大学, 2020(08)
- [6]莫兰迪静物画研究及对我创作的启示[D]. 王超超. 苏州大学, 2020(03)
- [7]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D]. 夏翔.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8]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D]. 赵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构图学视角下音乐节海报设计研究 ——以瑞士蒙特勒爵士音乐节海报为例[D]. 徐征.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构成形式中的发射及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齐景怡.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