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径流泥沙在世界江河中的地位(论文文献综述)
陈嘉星[1](2021)在《2003-2019年长江入海悬浮泥沙含量指示及其变化趋势研究》文中提出
苏现伐[2](2019)在《黄河河南段持久性卤代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文中研究指明卤代有机污染物是一类含卤族元素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典型的难降解、强亲脂、长距离迁移特点,也具有生物毒性、内分泌干扰性和“三致”作用。由于该类有机污染物在全球范围内大量使用,即便大部分已经被禁止生产和使用,但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存在明显的二次排放。黄河作为我国的第二大河,为西北和华北地区的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水源保障。而其多泥沙特性,一方面使得下游河道严重淤积,形成了特殊的地上悬河;另一方面,悬浮颗粒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水环境介质,在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起着重要作用。悬浮颗粒物表面较易吸附大量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可随着径流输送到海洋,也可沉积后经再悬浮作用引起二次污染,还可通过食物链转移进入生物体内。黄河河南段的桃花峪是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第二阶梯(黄土高原)和第三阶梯(华北平原)的地形差异造就了黄河水文特征显着变化:中游水流湍急,下游水流骤缓,泥沙大量沉积,河床逐渐淤高。而中游的三门峡和小浪底两座大型水利电站和水库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径流和泥沙的时空分布,从而影响有机污染物的源汇关系。截止目前,有关该河段的有机污染物研究尚不够系统,难以有效支撑相关的污染防治工作。因此,本研究工作选择黄河河南段的干支流作为研究区域,以多氯联苯、卤代阻燃剂(多溴联苯醚、德克隆和新溴代阻燃剂)、有机氯农药等有机污染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干支流的表层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样品,研究典型卤代有机污染物的含量水平、时空变化、迁移转化等地球化学行为,揭示黄河河南段持久性卤代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黄河河南段表层沉积物中,31种多氯联苯的总浓度范围为ND1012 pg g-1,平均浓度为112 pg g-1;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的总浓度为ND423 pg g-1,平均浓度为44.5pg g-1。与国内其它水体相比,黄河河南段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浓度较低。支流中多氯联苯含量高于干流,为干流中多氯联苯的输入源。黄河河南段悬浮颗粒物中31种多氯联苯的质量浓度范围为1.703925 pg g-1,高于相应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的污染水平;黄河河南段悬浮颗粒物中31种多氯联苯的体积浓度为4.95149 pg L-1。与国内外其它水体相比,黄河河南段水体悬浮颗粒态多氯联苯浓度较低。组成特征表明黄河河南段沉积物及悬浮颗粒物中多氯联苯均以低氯代多氯联苯(三氯联苯五氯联苯)为主,沉积物总有机碳含量为影响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分布的主要因素;水体悬浮颗粒物含量是影响水体悬浮颗粒态多氯联苯含量的主要因素。与沉积物质量基准相比,黄河河南段沉积物及悬浮颗粒物中多氯联苯风险较低。(2)黄河河南段三个季节(春季、夏季、冬季)的悬浮颗粒物中,卤代阻燃剂总浓度为42.2±91.2 ng g-1,远远高于表层沉积物中的相应值(1.82±2.94 ng g-1)。表层沉积物中的多溴联苯醚、德克隆和新溴代阻燃剂污染水平普遍相对较低,分别为0.19±0.44ng g-1、0.06±0.14 ng g-1和1.29±2.59 ng g-1。通过与其他研究的比较,黄河河南段卤代阻燃剂的有限使用可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大多数样点的样品中,新溴代阻燃剂是悬浮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中的主要污染物,尤其是十溴二苯乙烷/BDE-209的平均浓度比值明显高于以前的研究,这均表明新溴代阻燃剂现在被广泛用作多溴联苯醚等“旧”阻燃剂的替代品。此外,本研究几乎所有样品的卤代阻燃剂浓度都与流域内主要城市的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无关,这可能归因于黄河“地上河”的特征以及河南省复杂的河流系统。(3)黄河河南段悬浮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均值分别为564±890 pg g-11 dw和58.2±292 pg g-1dw;有机氯农药浓度在悬浮颗粒物中表现为水库最高、干流最低,在沉积物中则以支流最高、干流和水库均较低。水库水位下降、降雨造成的水土流失等因素对该河段有机氯农药的时间分布影响更大。与2005年同流域的研究相比,有机氯农药浓度明显下降,而有机氯农药的组成特征值比值证明9年来无明显的有机氯农药使用或泄露;4种六六六和4种滴滴涕的降解比率和降解速率结果显示,该河段表层沉积物中滴滴涕的降解以好氧为主;受沉积和冲刷作用的影响,沿岸土壤和泥沙已成为该河段水体的重要污染来源。
曾文[3](2018)在《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文中指出数千年来,洞庭湖区以其“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优越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壤与适宜的气候,物阜民丰,赢得“鱼米之乡”美誉。目前,洞庭湖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渔业生产基地,在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洞庭湖区的长期开发活动,在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近代以来洞庭湖湖泊面积迅速萎缩,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洞庭湖区的围湖造田、工业化、城镇化过程,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具体表现为:泥沙大量淤积,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垸老田低,洪涝灾害频发;钉螺滋生,血吸虫病疫情严重;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比较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上述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洞庭湖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洞庭湖区人类社会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角度,探讨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还原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到形成社会共识的复杂历史过程,对了解现代中国社会如何逐步实现从过度开发到建设生态文明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从对政府、民间在洞庭湖区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纵向研究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天建设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和绿色湖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湖区气候、江湖关系等自然因素和人口增长、农业生产、工业化、城镇化等社会因素均对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发生着深刻影响。气候变化使得农业自然灾害加重、鱼类资源减少、候鸟的栖息环境恶化、鼠害加重、血吸虫病传播加剧,江湖关系变化导致洞庭湖调蓄能力减弱和洪涝威胁加重。社会因素使得人类一直在能动地改变周遭环境,使自然环境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同时也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从洞庭湖区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角度,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并整体上形成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环境治理与保护过程。从1949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这一历史阶段,洞庭湖区的社会经济尚处于以农垦为主的农业经济时期。这段时期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围绕水患、疫病、围湖造田而展开。建国之初,面对洞庭湖区年久失修的堤垸、水患威胁以及疫病危害等主要环境问题,党中央把对荆江和洞庭湖的治理作为头等要事来办。自1952年开始,湖南省委集中力量整修洞庭湖。根据江湖关系的现状和实际,采取了荆江分洪工程、湖区堤垸的修复工程和南洞庭湖整修等工程。这一历史时期里,政府主要是向洞庭湖要地要粮,人与湖争地,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洞庭湖面积急剧减少,“以粮为纲”“向湖中要粮”“几年再造一个县”“农业学大寨”“灭螺与生产并举”等口号盛行,围湖造田、乱围滥垦现象愈演愈烈,严重破坏了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洞庭湖区堤垸化使得湖面不断被堤垸分割包围,增加了修防负担及抗洪难度,并导致枯水季节水资源局部短缺。洞庭湖区的围垦与抗洪,体现着洞庭湖区农业经济时代的历史特征。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当地的工业进步和发展程度,工业化、城镇化成为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0世纪结束的这一历史阶段,是洞庭湖区开始迅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时期。这段时期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主要围绕新型的工业和城镇污染而展开。1978年改革开放后,洞庭湖区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轻型工业为主、轻重结合的的工业发展格局。在众多工业类别中,石化、能源、电力、冶金机械和电子信息等新兴现代工业占据了重要位置,成为湖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工业文明在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各种新的社会问题也同步产生,其中最主要的社会问题就是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洞庭湖区的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而且变得更加严重,到20世纪末演变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并逐渐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政府环保意识开始兴起,环保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环保政策措施与法律法规日益健全,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受到了高度重视。这一时期,《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日趋完善,省人大开始部署全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主动监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这一时期,各级政府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依然停留在以政府为主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层面,而且仍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态文明意识尚未觉醒。进入21世纪后,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与保护事业发生了历史性转折。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后,国务院提出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引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作为灾后重建指导原则。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据朱镕基2002年6月检查和考察湖南防汛工作时有关恢复洞庭湖往日“浩浩汤汤”景色的指示,拟定了一系列重整洞庭湖的计划,编制规划了“4350工程”,期望通过工程实施使得洞庭湖的湖面面积恢复到1949年前的4350平方公里。这一时期,政府和民间均对洞庭湖区生态日趋恶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开始达成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在贯彻国家的生态文明战略的基础上,湖南省确立了建设绿色湖南战略,开始严格实行洞庭湖区环境保护与修复政策,实施了综合治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渔民上岸、关闭湖区造纸企业等措施。以2014年4月国务院批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并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列入国家级发展战略重点示范区为标志,洞庭湖区开始迈进生态文明新时代。从鱼米之乡到生态经济区,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形成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构成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事业发展的历史主线。应当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以整合社会力量、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依法治湖为重点,构建洞庭湖生态安全管理模式,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
杨海飞[4](2018)在《长江及其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的沿程格局和近期变化》文中提出沉积物是河流和海岸带环境中的基本要素。沉积物不仅含有来源信息,还反映当地的沉积动力状况,是研究沉积环境不可缺少的资料。因此,沉积物研究是河口海岸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课题。河流沉积物在塑造河口和海岸带地貌形态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基于长江干、支流和河口三角洲沉积物采样、干流和子流域重要水文站的水沙数据和部分观测点的水动力数据,研究长江干、支流和河口区沉积物(包括底床沉积物和悬浮沉积物,即悬沙)的沿程格局和近期变化,长江水下三角洲前缘沉积物的粗化及其原因,和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的可侵蚀性。具体来说,研究内容主要有长江干、支流大范围的沉积物的粒径和悬沙浓度的空间分布,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这些沉积物的近期变化趋势、重要河段的冲淤状况以及长江水下三角洲的响应,最后借助三脚架近底边界层观测系统研究了长江口沉积物的可侵蚀性,对今后长江口的冲淤趋势作出了预测。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在准自然状态下(即人类活动干扰较小的条件下),长江底床沉积物和悬沙颗粒总体上都有一个向下游变细的趋势。在20002003年(三峡大坝建设前),底床沉积物在三峡以上河段一般为砾石,三峡库区沉积物粒径>30 mm,宜昌至沙市之间的河段,沉积物中值粒径的平均值为0.290 mm,沙市至汉口河段平均为0.151 mm,汉口至大通河段为0.187 mm,大通至徐六泾河段为0.116 mm。在19561968年(建坝前的阶段),悬沙的中值粒径在向家坝水文站是0.029 mm,到了朱沱水文站降低为0.019 mm,到了宜昌站减小为0.017 mm,在汉口和大通站则分别为0.007和0.009 mm。而在流域内水坝建设和水土保持等人类活动影响之后,长江底床沉积物和悬沙颗粒的沿程格局被改变了。在20082012年(三峡建设后),三峡库区的底床沉积物中值粒径显着降低为0.011 mm,宜昌至沙市河段沉积物中值粒径的平均值显着增大为11.5 mm,沙市至汉口河段增大为0.236mm,汉口至大通河段增大为0.195 mm,大通至徐六泾河段的平均值增大为0.171mm。在20132015年(建坝和水土保持工程后的阶段),向家坝水文站的悬沙中值粒径降低为0.006 mm,朱沱降为0.012 mm,宜昌降低到0.009 mm,汉口和大通则分别增大为0.015和0.011 mm。在19561968年(建坝前的阶段),向家坝至宜昌河段的年均泥沙通量沿程增大,从向家坝站的2.6亿吨逐渐增加到宜昌站的5.6亿吨;而宜昌至大通河段的年均泥沙通量则呈现出向下游沿程减小的趋势,从宜昌站的5.6亿吨降低到大通的5.1亿吨。而在20132015年(建坝和水土保持工程后的阶段),向家坝至宜昌河段的年均泥沙通量呈先变大再变小的趋势,在向家坝站仅有0.016亿吨,到了朱沱和寸滩站则分别增长到0.41和0.69亿吨,接着到了宜昌站则降低到0.14亿吨;宜昌至大通河段的泥沙通量呈现出向下游沿程增大的趋势,从宜昌站的0.14亿吨增长到沙市的0.27亿吨,到汉口的0.79亿吨,最后到大通的1.18亿吨。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流域内水坝的建设使得大量的泥沙被拦截在水库中,只有悬沙的细颗粒部分能进入水坝下游。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流域内的水土保持工程逐渐展开,长江的入海泥沙进一步减少。相比于19561968年(建坝前的阶段),20132015年(建坝和水土保持工程后的阶段)子流域的泥沙通量总共减少了91%,干流各水文站的泥沙通量均减少了75%以上,尤其是上游的向家坝水文站减少了99%。由于径流量多年来无明显变化,悬沙浓度的减少规律基本与泥沙通量一致。建坝前,长江流域西北部子流域(金沙江、嘉陵江和汉江流域等)的悬沙浓度要远大于东南部子流域(洞庭湖和鄱阳湖流域等)。建坝后,西北部流域的悬沙浓度与东南部流域的差距已经大大减小,金沙江的悬沙浓度甚至已经低于两湖流域。同时,水坝建设后,下游河段发生强烈的侵蚀。在河床冲刷的过程中,河床沉积物相对细的部分优先被侵蚀,这使得下游河段底床沉积物变粗,同时底床沉积物的融入也使得悬沙较原先自然状态下变粗。长江流域原有的沉积物粒径和悬沙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已经不复存在了。据估计,至2050年,长江的年均入海泥沙通量将低于1.1亿吨,至2090年长江的年均向海泥沙通量将进一步低于1亿吨。2)广义的长江河口区指大通水文站(潮区界)与水下三角洲外缘(3050 m等深线)之间区域,长约700 km。本文的观测终点站距大通水文站约660 km。研究表明,长江河口区从大通到徐六泾的500 km底床沉积物主要是砂,而徐六泾以下的160 km则主要是粉砂。但是悬沙粒径的沿程分布格局则相反,最后100 km的悬沙粒径在813μm之间,要大于上段的56μm,这主要反映了下段强烈的悬沙与底床交换过程。在上段的100 km内,悬沙浓度非常小,一般小于0.1 g/L,且没有明显的垂向变化。但是在继续向海的河段,悬沙浓度迅速增长到1 g/L以上,且存在明显的垂向和潮周期变化。沉积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反映的就是水动力变化。潮汐的影响在上段的100 km十分微弱,潮差则从0向海逐渐增加到口门地区的接近3 m。虽然在上段的400 km河段,流速对潮汐动力存在一定的响应,但是仍然是单向流。在最后的260 km,往复流才开始发育,向海河段潮流逐渐处于控制地位。3)长江水下三角洲前缘典型区域沉积物中值粒径的平均值从1982年的8.0μm增加到2012年的15.4μm。沉积物粗化的过程中,伴随着粘土含量的下降、分选性变好,并且变的更正偏。相比于19761985年,20052014年期间的年均风速和波高分别增加了2%和3%,但是潮差无明显变化,海洋动力整体变化不大。然而长江入海泥沙通量减少了70%,并且流域来沙的粒径则从8.4μm增加到10.5μm。此外,该区域的地貌从19791986年期间的净淤积1.0 cm/yr转变为20042011年期间的净侵蚀0.6 cm/yr。因此,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的粗化主要归咎于流域来沙减少导致的水下三角洲的淤-蚀转型。当流域来沙量小于沿岸流向南的搬运量时,长江口则发生侵蚀。鉴于没有证据显示长江口沿岸流搬运泥沙的能力有减弱的趋势,加上流域来沙可能会进一步减少,推断长江口沉积物的粗化会持续发生。4)在长江入海泥沙通量锐减影响下,三角洲沉积物面临严重侵蚀威胁。沉积物的可侵蚀性是衡量一个三角洲脆弱性的重要指标。据本文研究表明,平静天气下长江口波流联合剪切应力的变化区间为0.08至0.67 N/m2,平均值为0.29N/m2,而在风暴天气下平均值可达2.56 N/m2。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的临界剪切应力变化区间为0.08至0.23 N/m2,平均为0.13 N/m2。在平静天气下,长江口波流联合剪切应力大于沉积物临界剪切应力的时段平均为总时段的63%;在风暴天气下则100%的时段波流联合剪切应力大于沉积物临界剪切应力。这解释了长江水下三角洲的局部发生侵蚀的原因。浅层的柱状样数据,则揭示了长江水下三角洲表层2 m左右的沉积物与表层沉积物基本同质,即可侵蚀性没有明显变化。地震剖面和深层的柱状样数据揭示了1020 m厚的现代长江沉积物粒径与表层无明显差别,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向下的压实性增强和含水量降低,但推测因此导致的增大后的临界剪切应力应仍小于波流联合剪切应力。总体来说,长江口海洋动力强,沉积物自身也易被侵蚀,在来沙减少的背景下,侵蚀可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持续发生。
韩悦[5](2018)在《张瑞瑾治理长江泥沙和培育水利英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瑞瑾是我国着名的水利学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长江三峡之滨与水结缘,穷毕生之力学习水利、研究水利和投身于水利事业。水利工程学科涵盖广泛,张瑞瑾则是在河流泥沙研究领域成就斐然。不仅如此,他在水利电力高等教育领域也颇有建树,长期主持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的教研工作,致力于将学院建设成国内一流的水利电力高等院校。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张瑞瑾的水利人生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几十年来的水利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成就。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翔实的史料,概述张瑞瑾的水利人生历程,论述他在长江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建设中治理泥沙方面的贡献,以及创办、执掌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培育水利英才的业绩。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鉴往知今。
武旭同,王腊春,李娜[6](2018)在《近60 a来长江干流输沙量变化及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根据长江干流宜昌、汉口、大通3个站点19542013年的输沙量数据,采用有序聚类和泥沙归因诊断分析等方法分析了3个站点输沙量时间序列的跳跃点以及降水、产流、产沙等各因素在输沙量变化中的贡献和作用。分析结果表明:3个站点的输沙量均存在明显的跳跃点,在跳跃点前后,输沙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产沙能力的下降对输沙量比例变化率的贡献超过90%。人类活动造成的水库总库容量变化和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是造成长江干流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9852000年相比19541984年输沙量下降的58.5%、20012013年相比19852000年输沙量下降的83.1%是由于水库建设所造成。研究时段内流域植被覆盖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19541984年相比,19852000年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下降,造成的输沙量变化为输沙量实际下降的-43.6%,与19852000年相比,20012013年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上升,造成的输沙量下降贡献了输沙量实际下降的18.0%。
付晓双[7](2017)在《黄河下游水沙演变特性及对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哺育着中华民族历代儿女,但同时也是一条灾害频繁、水少沙多、水沙异源及时空分布不均与难以治理的河流。黄河流域人口众多,城镇密集,人类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开展了水库修建、引水灌溉、水土保持及调水调沙等活动。由于人类对黄河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加之自然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导致黄河下游河道的水沙变异,并对河口湿地脆弱的生态系统形成了巨大的干扰。因此,通过对黄河下游主要水文站水沙资料以及监测数据的分析,进行黄河下游水沙演变特征研究,分析黄河下游水沙演变规律,研究下游水沙变化及其对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为黄河下游水沙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具有指导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对黄河下游4个主要水文站(花园口站、高村站、艾山站、利津站)含沙量及径流量年内与年际变化的统计分析,黄河下游各个水文站水沙年际变化均呈现下降趋势,水沙年内呈周期性与季节性变化,说明黄河下游水沙年内分配不均匀程度较大且比较集中于610月份;运用斯皮尔曼秩相关法和趋势系数法对黄河下游水沙进行趋势分析,黄河下游水沙变化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采用Mann-Kendall法进行突变特性分析,表明黄河下游水沙变化具有突变性,而且艾山站与利津站分别在2005年和1997年发生突变;运用最大熵谱分析法进行周期性研究,结果表明花园口站含沙量准周期约11年,径流量准周期约8年,高村站含沙量准周期约8年,径流量准周期约5年,艾山站含沙量准周期约12.5年,径流量准周期约3.3年,利津站含沙量准周期约9年,径流量准周期约3.3年;利用混沌理论对水沙进行预测,采用自相关函数法和饱和关联维数算法对黄河下游水沙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运用小数据量方法计算出下游主要水文站水沙时间序列的最大Lyapunov指数,计算结果均大于零,表明黄河下游水沙时间序列具有混沌性,利用最大Lyapunov指数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值对比,相对误差较小,预测精度较高;在分析黄河下游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系统演变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对黄河下游水沙变化对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黄河下游水沙变化对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系统相关性强,演变趋势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武旭同,李娜,王腊春[8](2016)在《近60年来长江干流水沙特征分析》文中认为根据长江干流宜昌站、汉口站、大通站1950-2013年的年径流量和1954-2013年的年输沙量数据,采用小波分析、相关分析和双累积曲线分析等方法,分析三个水文站的水文序列的周期性特征及水沙关系的变化。分析结果显示:三个水文站的水沙序列存在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大尺度波动中有小尺度震荡,年径流量变化存在着1617年、79年和2年的主要周期,年输沙量变化存在1718年、9年、23年的主要周期;长江干流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受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关关系不断变化。研究结果对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长江干流水沙特征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吕阳[9](2016)在《水旱轮作体系的磷平衡与土壤磷有效化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旱轮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提高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的种植体系,其季节性的土壤干湿交替过程,以及不同类型作物(特别是根际过程差异较大的作物)参与轮作,使得水旱轮作体系成为研究土壤过程与植物根际过程产生剧烈交互作用的理想模式,其内在的养分平衡与转化机制并不清楚,理解根系介导的水旱轮作体系的养分平衡及有效化机制,对于优化这一传统体系,提高土壤磷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针对以土壤干湿交替为特点的水旱轮作体系中的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系统收集与综合分析,重点探讨我国长江流域中磷的表观平衡及演变规律,定量评价长江流域水旱轮作体系对该区域粮食生产、资源投入的历史贡献,通过对长江流域作物生产现状的综合分析,明确该系统中磷平衡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对策:同时,采用田间定位试验作为对上述关键科学问题的实证研究,通过田间(结合盆栽)试验综合评价了水旱轮作、水田连作、早地轮作三种不同轮作体系的作物生产力与磷平衡状况,并对土壤中磷的运移进行动态监测,综合分析了具有不同类型根际过程的作物对土壤磷利用方式的差异,揭示了干湿交替与不同根际过程对土壤磷平衡及有效化过程的影响,并探讨了内在的互作机制。为通过基于根际原理的作物-土壤系统的优化管理,提高土壤磷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作物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进展如下:(1)系统揭示了以水早轮作为典型农业种植体系的长江流域中磷的表观平衡及损失途径。长江流域的磷输入主要以化学肥料投入为主,长江流域磷输出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水体带走的方式流失,而其中泥沙中所携带的颗粒磷占主导地位。长江流域磷表观平衡表现为以积累为主,从1971年开始出现盈余,随后年盈余量逐年递增,2010年达到180万吨每年,相当于当年全球磷肥总消费量的1/10。通过与其他流域历史变化对比,预测长江流域未来存在巨大的磷损失风险,因此提高区域内磷的循环再利用,挖掘土壤磷自身利用潜力,是避免磷环境风险的重要途径。(2)揭示了水旱轮作体系对区域粮食生产的贡献、磷肥的产量效应和演变规律。水旱轮作一直是长江流域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种植体系,其水稻生产量占整个长江流域的80%,水旱轮作对于水稻产量的提高在1970年前养分投入较少的情况下,能够提升水稻总产达到1200万吨以上,占当时长江流域水稻产量的20%。水旱轮作体系中磷肥的肥料效应低于双季稻或旱地作物,表明水旱轮作体系能显着提高土壤自身磷的有效性。(3)明确了三种种植体系的产量效应、磷的平衡和损失途径,揭示了水旱轮作体系“土壤磷有效性高、但施肥不造成大量积累”的内在原因和机制。与水田连作和早地轮作体系相比,水旱轮作体系的总生物量和磷带出量最大,表明水旱轮作体系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发现盈余的磷下移到深层土壤(50-60 cm)的速率,三种体系具有显着差异,下移速率最快的是水旱轮作体系,每100kg Phm-2的盈余能够使下层土壤有效磷的浓度提高0.95 mg P kg-1,而旱地轮作为0.48 mgP kg-1,水田连作体系磷的下移趋势不明显,表明水旱轮作体系加剧了磷在土壤剖面中的下移,这可能促进了旱季深根作物小麦对下层磷的利用,小麦根系产生的土壤生物孔隙又进一步促进了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分布,这是水旱轮作体系中磷高效利用的一种重要机制。(4)证明了不同旱地作物高效获取磷的根际过程存在显着差异,据此可对磷利用方式进行功能分组。本研究首次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评价了根系形态与生理反应对磷吸收的贡献,结果表明以细根为主的作物(玉米、小麦和油菜)主要依靠根系形态的可塑性改变提高土壤磷的空间有效性,从而增强作物对磷的吸收。而以粗根为主的直根系作物(白羽扇豆和鹰嘴豆)主要是通过释放根分泌物(有机酸与酸性磷酸酶)增强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从而提高作物对磷的获取效率。综上所述,本研究系统阐明了我国长江流域磷的表观平衡及演变规律,定量了长江流域水旱轮作体系对该区域粮食生产、资源投入的贡献,评价了水旱轮作、水田连作、旱地轮作三种不同轮作体系的作物生产力与磷平衡状况,作为对比研究,综合分析了具有不同类型根际过程的作物对土壤磷利用方式的差异,揭示了干湿交替与不同根际过程对土壤磷平衡及有效化的影响,为优化磷的管理,提高磷的利用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陈启文[10](2016)在《大河上下》文中认为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引子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但黄河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又是一个让人类费尽猜测的千古之谜。这一谜团近年来已被中国地理学家揭开了,并且向世人再现了在地球造山运动中大地重新塑形和黄河逐渐形成的过程。科学的阐释过于深奥,这里我尽可能把它转化为简明扼要的常识。第一阶段
二、长江径流泥沙在世界江河中的地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径流泥沙在世界江河中的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2)黄河河南段持久性卤代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列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氯联苯 |
1.1.1 理化性质和结构 |
1.1.2 生产和使用情况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多溴联苯醚 |
1.2.1 理化性质 |
1.2.2 生产和使用 |
1.2.3 研究现状 |
1.2.4 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的研究对比 |
1.3 新型卤代阻燃剂 |
1.3.1 理化性质 |
1.3.2 研究现状 |
1.3.3 沉积物中新型卤代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
1.4 有机氯农药 |
1.5 研究区域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样品的采集 |
2.4 样品处理 |
2.5 样品分析 |
2.6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
第三章 黄河河南段水体中多氯联苯的污染特征 |
3.1 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的污染特征 |
3.1.1 污染水平 |
3.1.2 分布特征 |
3.1.3 组成特征 |
3.1.4 TOC的影响 |
3.1.5 生态风险 |
3.2 悬浮颗粒物中多氯联苯的污染特征 |
3.2.1 悬浮颗粒物中多氯联苯的质量浓度 |
3.2.2 悬浮颗粒物中多氯联苯的组成特征 |
3.2.3 悬浮颗粒物中多氯联苯的体积浓度及影响因素 |
3.2.4 生态风险 |
3.3 小结 |
第四章 黄河河南段水体中卤代阻燃剂的污染特征 |
4.1 卤代阻燃剂的污染特征 |
4.1.1 悬浮颗粒物中卤代阻燃剂的污染特征 |
4.1.2 沉积物中卤代阻燃剂的污染特征 |
4.1.3 与其他流域对比 |
4.2 空间和季节分布 |
4.2.1 悬浮颗粒物 |
4.2.2 沉积物 |
4.3 使用信息及环境行为 |
4.4 影响因素:GDP、工业和地形 |
4.5 小结 |
第五章 黄河河南段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特征 |
5.1 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残留水平 |
5.2 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时空分布 |
5.2.1 悬浮颗粒物 |
5.2.2 沉积物 |
5.3 组分分析 |
5.4 六六六和滴滴涕单体的降解 |
5.5 黄河河南段悬浮颗粒物中有机氯农药的输移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本文中使用的几个概念的说明 |
第一章 洞庭湖区环境治理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1949年前洞庭湖区环境变迁的回顾 |
一、晚清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二、民国时期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第二节 自然条件与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
一、气候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二、长江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三、四水水系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
第三节 人类经济活动与1949年以来洞庭湖的环境变迁 |
一、发展战略与洞庭湖环境变迁 |
二、人口与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
三、农业生产与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
第二章 水患、围湖造田与洞庭湖区环境治理(1949-1978) |
第一节 政府对洞庭湖区的认识、规划和治理 |
第二节 水患危机与洞庭湖环境保护 |
一、洞庭湖区水患危机 |
二、洞庭湖区的水利建设 |
第三节 疫病危机与洞庭湖区环境治理 |
一、洞庭湖区的疫病危害 |
二、疫病防治与环境保护 |
第四节 围湖造田工程与洞庭湖区环境恶化 |
一、持续不断的围湖造田运动 |
二、围湖造田对洞庭湖区环境的破坏 |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治理的绩效 |
一、洞庭湖环境的局部改善 |
二、洞庭湖区环境存在严重隐患 |
第三章 工业化进程与洞庭湖区环境保护(1979-1999)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洞庭湖区经济的发展 |
一、洞庭湖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
二、生产责任制实施后农业的大发展 |
三、工农业发展导致的环境危机 |
第二节 环保意识的觉醒与洞庭湖区环保机构的建立 |
一、政府环保意识的觉醒 |
二、洞庭湖区政府环保机构的建立 |
三、政府环保政策与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
四、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
第三节 洞庭湖区水污染的治理 |
一、洞庭湖区水污染的源头 |
二、污水的治理 |
第四节 洞庭湖区面积继续缩小与环境保护 |
一、洞庭湖区面积急剧缩小导致的环境问题 |
二、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工程 |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绩效 |
一、洞庭湖区治理工程取得一定成效 |
二、环境危机比较严重 |
第四章 生态理念下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与修复(2000-2016) |
第一节 新时期洞庭湖区环境危机日趋严峻 |
一、洞庭湖区水土流失严重 |
二、血防压力加大 |
三、水质污染加剧 |
四、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
第二节 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确立 |
一、洪水频发引发政府对洞庭湖区生态系统的反思 |
二、政府生态文明战略的确立 |
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政府修复洞庭湖区环境的主要措施 |
一、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
二、造纸企业污染治理工程 |
三、洞庭湖综合治理工程 |
第四节 社会各界与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 |
一、社会各界对洞庭湖区生态环境修复的讨论 |
二、社会环保团体的快速增加 |
三、社会各界开展的环保活动 |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绩效 |
一、洞庭湖区环境恶化的趋势开始得到扭转 |
二、形势依然严峻 |
第五章 评价 |
第一节 从鄱阳湖治理看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问题 |
一、鄱阳湖治理的历程与主要经验 |
二、从鄱阳湖治理看洞庭湖环境保护的绩效 |
第二节 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特点 |
一、政府是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主体 |
二、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社会共识的形成 |
第三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经验与教训 |
一、主要经验 |
二、主要教训 |
结语: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长江及其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的沿程格局和近期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大型河流水沙研究现状 |
1.2.2 流域和三角洲沉积物对来沙减少的响应 |
1.2.3 长江流域水沙研究现状 |
1.2.4 沉积物的侵蚀和搬运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1.1 长江流域概况 |
2.1.2 长江河口区概况 |
2.1.3 长江口门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长江流域取样和数据搜集 |
2.2.2 长江河口区取样与数据搜集 |
2.2.3 长江水下三角洲取样和数据搜集 |
2.2.4 长江口沉积物可侵蚀性分析的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 |
第三章 长江沉积物的沿程格局和近期变化 |
3.1 泥沙通量的沿程格局、减少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 |
3.2 悬沙浓度的沿程格局及其变化过程 |
3.3 长江河道的侵蚀 |
3.4 沉积物粒径的沿程格局和近期变化 |
3.4.1 悬沙粒径变化 |
3.4.2 底床沉积物粒径变化 |
3.5 大型水库的影响以及未来趋势展望 |
第四章 长江河口区沉积动力沿程变化 |
4.1 河口区水动力的沿程变化 |
4.2 河口区沉积物粒径的沿程变化 |
4.2.1 底床沉积物分布特征 |
4.2.2 悬沙粒径分布特征 |
4.3 河口区悬沙浓度的沿程变化 |
4.4 长江河口区沉积物和动力概念模型 |
第五章 长江水下三角洲前缘沉积物的粗化及其原因 |
5.1 影响因子变化 |
5.1.1 外部影响因子的时间变化 |
5.1.2 南部水下三角洲的冲淤 |
5.2 近期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的粗化及其原因 |
5.2.1 沉积物的粗化 |
5.2.2 沉积物粗化的原因 |
5.3 沉积物的侵蚀和未来粗化趋势 |
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沉积物的可侵蚀性 |
6.1 波流联合剪切应力的变化 |
6.2 沉积物粒径、含水量和临界剪切应力的分布特征 |
6.2.1 表层沉积物 |
6.2.2 柱状样沉积物 |
6.3 可侵蚀性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1.1 长江沉积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近期变化 |
7.1.2 长江河口区水文泥沙沿程变化 |
7.1.3 长江水下三角洲前缘沉积物的粗化及其原因 |
7.1.4 长江口沉积物的可侵蚀性 |
7.2 创新与不足 |
7.2.1 主要创新之处 |
7.2.2 主要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附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张瑞瑾治理长江泥沙和培育水利英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张瑞瑾投身水利事业的历程概述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奠定学术基础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谱写水利新篇章 |
第二章 张瑞瑾与葛洲坝工程泥沙等问题的解决 |
第一节 葛洲坝建设的曲折及面临的泥沙问题 |
第二节 解决葛洲坝工程泥沙问题的独特贡献 |
第三章 张瑞瑾在三峡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
第一节 支持兴建三峡工程 |
第二节 长期研究和论证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的策解之道 |
第四章 张瑞瑾对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发展的贡献 |
第一节 依据中国国情办学 |
第二节 专注提高教学水平 |
第三节 高度重视科学研究 |
余论 张瑞瑾水利人生成就卓越的成因 |
附录1 张瑞瑾水利生涯系年 |
附录2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的历史沿革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近60 a来长江干流输沙量变化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2 研究方法 |
2.1 有序聚类分析 |
2.2 泥沙归因诊断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长江干流输沙量跳跃分析 |
3.2 泥沙归因诊断分析 |
3.2.1 宜昌站年输沙量的泥沙归因诊断分析 |
3.2.2 汉口站年输沙量的泥沙归因诊断分析 |
3.2.3 大通站年输沙量的泥沙归因诊断分析 |
3.3 人类活动对长江干流输沙量的影响 |
4 结论 |
(7)黄河下游水沙演变特性及对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水沙变化特征研究 |
1.2.2 水沙序列趋势性研究 |
1.2.3 水沙序列周期性研究 |
1.2.4 水沙序列预测研究 |
1.2.5 河口湿地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下游河道 |
2.1.3 河口三角洲湿地 |
2.1.4 社会经济 |
2.2 数据来源及水文站概况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水文站概况 |
3 黄河下游水沙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年内分配 |
3.1.2 年际变化 |
3.1.3 年际变化的丰枯分析 |
3.2 黄河下游水沙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特征 |
3.2.1 年内分配分析 |
3.2.2 年际变化分析 |
3.2.3 径流年际变化丰枯等级分析 |
3.3 小结 |
4 黄河下游水沙演变特征研究 |
4.1 趋势分析方法 |
4.1.1 Spearman秩相关法 |
4.1.2 趋势系数法 |
4.2 突变检测方法 |
4.3 周期分析方法 |
4.3.1 最大熵谱分析 |
4.3.2 Burg递推算法 |
4.4 黄河下游水沙演变特征 |
4.4.1 趋势性分析 |
4.4.2 突变性分析 |
4.4.3 周期性分析 |
4.5 小结 |
5 黄河下游水沙时间序列预测 |
5.1 混沌理论 |
5.1.1 相空间重构方法 |
5.1.1.1 重构延迟时间 |
5.1.1.2 重构嵌入维数 |
5.1.2 混沌时间序列的判别 |
5.1.2.1 Lyapunov指数 |
5.1.2.2 最大Lyapunov指数 |
5.2 预测方法 |
5.3 黄河下游水沙时间序列混沌预测 |
5.3.1 延迟时间的确定 |
5.3.2 嵌入维数的确定 |
5.3.3 混沌性判别 |
5.3.4 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水沙预测 |
5.4 小结 |
6 水沙变化对河口湿地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
6.1 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系统演变特征分析 |
6.2 水沙变化对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相关性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展望与建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近60年来长江干流水沙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1 研究水文站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小波分析 |
1.2.2 相关分析 |
1.2.3 双累积曲线法 |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2.1 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周期性特征 |
2.2 水沙相关分析 |
2.3 累积水沙量关系分析 |
3 结语 |
(9)水旱轮作体系的磷平衡与土壤磷有效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区域尺度的磷平衡 |
1.2.2 水旱轮作的发展与磷动态变化 |
1.2.3 不同作物对提高土壤磷吸收有效性的适应机制 |
1.3 问题的提出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长江流域的磷动态平衡与演变规律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磷平衡计算方法 |
3.1.2 磷输入的数据收集与计算 |
3.1.3 磷输出的数据收集与计算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长江流域磷的输入与输出 |
3.2.2 长江流域磷平衡及与英国泰晤士河流域对比 |
3.3 讨论 |
3.3.1 长江流域磷的输入与输出 |
3.3.2 长江流域磷平衡特征与演变规律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水旱轮作对长江流域粮食生产和磷资源利用的历史贡献与现状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收集 |
4.1.2 数据计算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长江流域耕作制度与产量贡献的历史变化 |
4.2.2 水旱轮作对水稻产量提升的贡献 |
4.2.3 水旱轮作体系中磷肥的增产效果与其他种植体系对比 |
4.3 讨论 |
4.3.1 水旱轮作体系在长江流域粮食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
4.3.2 水旱轮作体系中磷供应的影响与历史变化特征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种植体系与磷供应强度对表观磷平衡及磷在土壤剖面中时空分布的影响 |
5.1 研究方法 |
5.1.1 田间试验设计 |
5.1.2 植株与土壤样品收集与磷浓度测定 |
5.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种植体系中的磷处理间生产力差异 |
5.2.2 不同种植体系中的各养分处理的磷吸收量与各体系磷平衡 |
5.2.3 不同时期土壤有效磷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与体系磷平衡的相关性 |
5.3 讨论 |
5.3.1 不同种植体系生产力与磷吸收差异 |
5.3.2 不同种植体系中的土壤磷空间分布与移动特征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类型根际过程的旱地作物对土壤磷的响应及有效化的影响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植物及土壤材料 |
6.1.2 试验处理与方法 |
6.1.3 植株地上地下部样品收集与测定 |
6.1.4 根际过程指标测定 |
6.1.5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植株与根系的生长 |
6.2.2 根分泌物与磷吸收 |
6.2.3 根系形态与根系生理响应的相互关系 |
6.3 讨论 |
6.3.1 植株的生长与根系分布 |
6.3.2 根分泌物与磷吸收 |
6.3.3 不同类型根际过程对土壤磷有效性影响及其高效利用的机制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综合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长江径流泥沙在世界江河中的地位(论文参考文献)
- [1]2003-2019年长江入海悬浮泥沙含量指示及其变化趋势研究[D]. 陈嘉星. 浙江大学, 2021
- [2]黄河河南段持久性卤代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及其分布规律[D]. 苏现伐.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3]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D]. 曾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4]长江及其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的沿程格局和近期变化[D]. 杨海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5]张瑞瑾治理长江泥沙和培育水利英才[D]. 韩悦.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6]近60 a来长江干流输沙量变化及原因分析[J]. 武旭同,王腊春,李娜.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1)
- [7]黄河下游水沙演变特性及对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 付晓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7(03)
- [8]近60年来长江干流水沙特征分析[J]. 武旭同,李娜,王腊春. 泥沙研究, 2016(05)
- [9]水旱轮作体系的磷平衡与土壤磷有效化过程研究[D]. 吕阳.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10]大河上下[J]. 陈启文. 清明,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