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蠕形螨病的诊治

山羊蠕形螨病的诊治

一、山羊蠕形螨病的诊断与防制(论文文献综述)

谭德展[1](2014)在《五种外用中药制剂对兔螨病的疗效比较观察》文中指出兔螨病是由疥螨(Sarcoptes scabiei)及痒螨(Psoroptes cuniculi)引起家兔的一种常见体表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不但影响家兔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甚至可在兔场爆发性流行而导致大批家兔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给养兔业带来严重威胁。目前药物防治是螨病防治的主要手段,伊维菌素、莫西菌素、色拉菌素等化学治疗药物由于疗效高、作用快和使用方便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之带来的药物残留、环境危害和耐药性等问题已不容小视。在人们追求绿色环保的今天,植物源药物以其不易产生耐药性,可在环境中自行降解,不会在畜产品中蓄积或通过食物链富集,对人畜及环境相对安全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因此,研究高效低毒、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螨虫防治药物成了当前的热点。本研究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比较了花椒制剂、苦参水煎剂、苦楝皮水煎剂、明雄散、擦疥散五种外用中药制剂对离体螨虫的抑杀作用和对兔螨病的治疗效果,取得了以下结果。1、五种中药制剂对离体螨虫的抑杀试验:采用药物与家兔离体疥螨(Sarcoptes scabiei)直接接触法比较观察了花椒制剂、苦参水煎剂、苦楝皮水煎剂、明雄散、擦疥散五种外用中药制剂对离体螨虫的抑杀作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五种中药制剂对离体螨虫都具有很好的抑杀效果,并且其杀螨活性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其中花椒制剂抑杀效果最好,20%、10%、5%三种浓度的供试药物,除5%的明雄散外,其他试验组药物都能在24小时内杀死全部供试螨虫。2、五种中药制剂对兔螨病的临床对比治疗试验:患部去痂皮处理后,每组试验兔分别外用花椒制剂、苦参水煎剂、苦楝皮水煎剂、明雄散、擦疥散,3天1次,连用三周,观察比较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有效率,除明雄散试验组和擦疥散试验组分别为80%和90%外,其余试验组均为100%,治愈率除明雄散试验组为70%外,其余试验组均为80%,其中花椒制剂治愈所需时间最短,平均为12.32小时,治疗效果最好。综上诉述,五种中药制剂中,花椒制剂对兔离体疥螨的抑杀作用和对兔螨病的治疗效果最好。

尚丛珊[2](2013)在《兔痒螨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痒螨(Psoroptes cuniculi)属于痒螨科痒螨属,主要寄生于动物皮肤表面,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且繁殖快,危害严重。兔痒螨多寄生在兔的外耳道,以吸食兔体血液和组织液来维持自身生长发育。家兔感染螨病后会引起局部炎症并伴有剧烈瘙痒,出现精神沉郁,消瘦,如果发生继发感染则病情加重。但目前关于痒螨的研究多集中于痒螨形态学,流行病学及防治技术等方面,而关于影响兔痒螨生长因素及体外培养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用于研究的痒螨仍需从兔体采集,不仅操作不方便,而且获得的螨虫发育阶段不同,试验重复性差。本试验对兔痒螨离体培养条件和培养基进行筛选,取得了以下结果:(1)兔痒螨离体培养条件的优化:以兔痒螨的存活率和最长存活时间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兔痒螨离体培养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对兔痒螨存活率影响的因素依次为温度、相对湿度和pH,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18℃,相对湿度95%,培养基pH6~8,在该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兔痒螨在70h时的平均存活率为86.6%,最长存活时间达220h以上。低温和高湿环境有利于兔痒螨的存活,而对酸碱度有一定耐受性。(2)兔痒螨离体培养基的优化:以存活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对兔痒螨离体培养基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兔痒螨离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对兔痒螨存活率影响的培养基因素依次为氯化钠、葡萄糖、蛋白胨和牛肉膏的含量,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牛肉膏1.50%,蛋白胨1.50%,葡萄糖1.50%,氯化钠0.25%,酵母膏0.50%。在该培养基上兔痒螨93h的平均存活率为89.9%,最长存活时间在240h以上。

熊凌锌[3](2013)在《丁香酚对兔痒螨超微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文中指出痒螨病(Psoroptic acariasis)是痒螨寄生于动物体表或表皮导致皮肤剧烈瘙痒、渗出性皮炎、脱毛,进而患部外延至周围,并造成病畜精神萎靡、消瘦、甚至全身衰竭死亡的体外寄生虫病。兔痒螨病夏秋季节发病率、传染率较高,给养殖生产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治疗兔痒螨的药物主要有天然和人工合成两类。人工合成药物见效快、疗效好,但易造成药物残留和污染动物制品,因此低毒、安全、药效好的天然药物成为杀螨剂研究的热点。中药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中可分离得到一种高效杀螨活性成分,经鉴定该化合物为丁香酚(eugenol),其生药50%浓度体外杀死螨时间仅12min(阮娜等2005)。虽然近年来对丁香酚的提取、药理作用和临床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对丁香酚的杀螨活性的机制缺乏系统研究。本试验拟以乙酰胆碱酯酶等神经系统靶标酶的活性等为评价指标,辅之症状学和组织学观察,探讨丁香酚对螨的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如下:(1)超微结构的电镜观察:本研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丁香酚处理后兔痒螨亚细胞结构的变化。将丁香酚用石蜡油稀释成浓度0.6%的药液,置于24孔培养板中,每孔300μL,用挑虫针挑取兔痒螨成螨置药液中,在22℃饱和湿度的恒温箱内,每36min观察试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0.6%丁香酚处理180min后,兔痒螨的亚细胞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核染色质固缩,线粒体嵴断裂,空泡化,内质网断裂、扭曲,高尔基复合体扁平囊排列分散,空泡化,肌纤维排列分散,横纹模糊不清等,进而引起细胞功能紊乱,致螨死亡。(2)酶活性的检测:本研究采用生物化学方法考察丁香酚处理前后兔痒螨酶活性的变化。在丁香酚处理螨的36、72、108、144、180min时,分别取处理螨100只,冰浴匀浆,25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按试剂盒操作说明检测AChE、GSTs及Ca2+-ATP酶活性,另取处理螨200只,检测MAO活性。结果表明螨虫经0.6%丁香酚作用180min后,GSTs、MAO、AChE和Ca2+-ATP酶的活性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丁香酚显着抑制影响螨虫正常的酶功能,进而引起细胞的功能紊乱,促进螨虫的死亡。

付明哲[4](2011)在《羟甲香豆素微乳杀螨药效学和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动物螨病有显着的治疗作用,微乳不但能显着提高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还具有靶向性和缓释性等优点,可降低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毒性反应,缓解动物产品中的药物残留,改善产品质量和提高安全性。为揭示羟甲香豆素微乳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按照一类新兽药的申报要求,通过动物离体和在体杀螨试验全面评价羟甲基香豆素微乳防治动物螨病的效果;采用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精子致畸试验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考察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动物的安全性,为临床应用羟甲香豆素微乳提供参考资料,结果如下:1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兔痒螨的杀螨活性试验通过浸杀法和滤纸法测定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兔痒螨离体杀螨活性,浸杀法试验结果表明,9.00g/L羟甲香豆素微乳在15min开始出现螨虫死亡,在45.00min可杀死所有供试螨。4.50g/L,2.25g/L,1.125g/L和0.563g/L羟甲香豆素微乳杀死全部供试螨的平均时间分别为85.00,90.00,110.00,130.00min,4.50g/L,2.25g/L羟甲香豆素微乳与阿维菌素杀螨时间差异显着(P<0.05)。1.125g/L和0.563g/L羟甲香豆素微乳与阿维菌素一致(P>0.05)。羟甲香豆素微乳各剂量组杀螨活性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滤纸法试验结果表明,9.00g/L微乳在30min开始有死螨出现,其杀死全部供试螨的时间与阿维菌素组差异显着(P<0.01)。滤纸法杀灭螨时间明显长于浸杀法,但两试验结果均一致表明,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兔痒螨具有显着杀灭作用。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兔痒螨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LC50为0.70g/L,LC50的95%可信限为0.61~0.78g/L。毒力回归曲线为y = 141.93x + 72.71(R2= 0.9661,P<0.01)。螨的死亡率与羟甲香豆素微乳浓度具有显着相关性。在体杀螨结果表明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家兔螨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显着的提高螨虫转阴率,改善兔耳道炎症。2羟甲香豆素微乳对犬蠕形螨的疗效观察在体及离体杀螨结果表明,羟甲香豆素微乳对犬蠕形螨具有较强杀灭作用,9.00g/L 4.50g/L,2.25g/L羟甲香豆素微乳杀死全部供试螨的平均时间分别为3.00h,3.33h,4.00h。1.125g/L和0.563g/L羟甲香豆素微乳杀死全部供试螨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33h,5.67h,与阿维菌素杀螨活性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体杀螨效果表明,羟甲香豆素微乳能使螨虫数量下降和改善皮肤炎症,对皮屑型螨病的痊愈率为59.09%,有效率为81.82%,犬蠕形螨病主要继发细菌性病原有中间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伤口埃希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其中中间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4株菌株对头孢曲菘钠、头孢噻吩、沙拉沙星敏感。羟甲香豆素微乳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蠕形螨脓皮症有明显作用,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8.33%,83.33%,明显优于阿维菌素的治疗效果(P <0.05)。羟甲香豆素微乳对破损皮肤有轻微刺激性,未发生过敏反应和舔食中毒。3羟甲香豆素微乳急性毒性试验口服和经皮给药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羟甲香豆素微乳的小鼠口服LD50为26.30g/kg,95%置信区间为22.01g/kg~31.43g/kg,毒力回归方程为y=0.04x-0.44(R2=0.9776)。羟甲香豆素微乳的大鼠皮肤用药LD50为67.76g/kg,95%置信区间为59.37g/kg77.33g/kg。毒力回归方程为y=0.01x-0.43(R2= 0.8815)。羟甲香豆素微乳属实际无毒级药物。4羟甲香豆素微乳亚慢性毒性试验羟甲香豆素微乳亚慢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大鼠的临床表现、血液生理指标、脏器指数无明显影响。长时间高剂量给予羟甲香豆素微乳能降低大鼠体增重,中、低剂量无明显影响。羟甲香豆素微乳在试验前期对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尿素氮及总胆红素有一定影响,试验后期,所有指标与对照组基本一致(P>0.05)。羟甲香豆素微乳对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肌酐及总胆固醇无明显影响(P>0.05)。高剂量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大鼠肝、肺及肾有一定程度的损害。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大鼠的心脏、脾、卵巢、睾丸及皮肤无毒性反应。5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小鼠致突变试验小鼠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表明,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的畸形率没有明显影响,羟甲香豆素微乳没有致突变作用。

徐洪忠,肖芳萍,秦足英,叶向凤,艾玉萍[5](2009)在《山羊蠕形螨病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羊蠕形螨病是贵州山羊常见的外寄生虫病,因山羊蠕形螨虫寄生于皮下的毛囊和皮脂腺内,造成山羊生长缓慢、皮张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失去使用价值。山羊蠕形螨病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给养羊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对432只山羊采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早期免疫学诊断,对诊断阳性病例(53只)使用皮复康缓释注射剂+伊维菌素擦剂联合用药治疗,用药结束后150 d进行免疫学检查,全部表现为阴性。

徐洪忠,肖芳萍,艾玉萍,李明举,郝金昌,李森[6](2009)在《山羊蠕形螨病的药物防治研究》文中指出山羊蠕形螨病是贵州山羊常见的外寄生虫病,感染率在20%~80%之间,因蠕形螨虫寄生于皮下的毛囊和皮脂腺内,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给养羊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为了探索山羊蠕形螨病的有效防治药物,采用伊维菌素擦剂、复方桔皮素擦剂、癣螨净(887浴剂)和皮复康缓释注射剂进行药物治疗试验,结果皮复康缓释注射剂+伊维菌素擦剂合用效果最佳。

徐洪忠,肖芳萍,艾玉萍,李明举,郝金昌,李森[7](2009)在《山羊蠕形螨病的药物治疗》文中研究说明

肖芳萍,徐洪忠,李明举,郝金昌,李森[8](2008)在《山羊蠕形螨病的研究》文中认为

徐洪忠,肖芳萍,艾玉萍[9](2008)在《山羊蠕形螨病的诊断与防治》文中认为

肖芳萍,徐洪忠,艾玉萍,叶向凤,罗绍霞[10](2008)在《贵州部分县市山羊蠕形螨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指出

二、山羊蠕形螨病的诊断与防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羊蠕形螨病的诊断与防制(论文提纲范文)

(1)五种外用中药制剂对兔螨病的疗效比较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兔螨与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1.1 兔螨主要种类及控制现状
        1.1.1 兔痒螨Psoroptes cuniculi
        1.1.2 疥螨和兔背肛螨
        1.1.3 兔螨病的流行特点及危害
        1.1.4 兔螨的诊断与防治
    1.2 中药治疗兔螨研究现状
        1.2.1 中草药治疗兔螨病
        1.2.2 中药方剂治疗兔螨
        1.2.3 中西结合治疗兔螨病
    1.3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章 五种外用中药制剂对离体兔螨虫的抑杀效果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关于不同制剂方法所得药物对离体兔疥螨抑杀效果的影响
        3.2 关于离体兔疥螨抑杀试验过程中螨存活状况观察间隔时间的确定
        3.3 关于中药杀螨活性成分
        3.4 关于中药杀螨作用机理
第三章 五种外用中药制剂对兔螨病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关于花椒制剂
        3.2 关于苦楝皮制剂
        3.3 关于苦参制剂
        3.4 关于擦疥散
        3.5 关于明雄散
        3.6 关于中药制剂的用药周期
        3.7 关于螨病的临床治疗
        3.8 关于中药的毒性反应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兔痒螨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痒螨的研究进展
        1.1 痒螨的分类学研究进展
        1.2 痒螨的形态结构
        1.3 痒螨的生长发育与生物学特性
        1.3.1 痒螨的发育周期
        1.3.2 痒螨的交配与产卵
        1.3.3 痒螨静止期蜕皮
        1.3.4 痒螨的生物学特性
        1.4 外界环境对痒螨生存的影响
        1.4.1 温度对螨虫的影响
        1.4.2 湿度对螨虫的影响
        1.4.3 pH 对螨的生存活力的影响
        1.5 痒螨的危害
        1.6 痒螨病的临床症状
        1.7 兔痒螨病的诊断
        1.8 螨病的防治
        1.8.1 免疫防治
        1.8.2 生物防治
        1.8.3 药物防治
        1.9 小结
    第二章 寄生虫体外培养技术
        2.1 体外培养的技术
        2.1.1 体外培养技术的创立与发展
        2.1.2 我国体外培养技术的发展情况
        2.2 体外培养技术的应用
        2.2.1 在病原学方面的应用
        2.2.2 在致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2.2.3 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2.2.4 在药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3 体外培养技术的优点
        2.4 体外培养技术的发展方向
        2.5 体外培养常用培养基的分类及应用
        2.5.1 按组成成分不同分类
        2.5.2 根据物理状态分类
        2.5.3 根据用途分类
        2.5.4 其它类型培养基
        2.6 螨的离体培养
        2.7 小结
试验研究
    第三章 兔痒螨离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兔痒螨离体培养基的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兔痒螨离体培养单因素试验结果
        4.2.2 兔痒螨离体培养正交试验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丁香酚对兔痒螨超微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动物螨病的研究进展
        1.1 动物螨病的病原
        1.1.1 分类
        1.1.2 形态特征
        1.2 动物螨病的流行特点
        1.3 动物螨病的危害
        1.4 动物螨病的临床症状
        1.4.1 疥螨病
        1.4.2 痒螨病
        1.4.3 蠕形螨病
        1.5 动物螨病的诊断
        1.5.1 病原学诊断
        1.5.2 免疫学诊断法
        1.6 动物螨病的药物治疗
        1.6.1 化学杀螨剂
        1.6.2 植物源杀螨剂
        1.7 杀螨方式
    第二章 丁香酚的研究进展
        2.1 抗感染作用
        2.1.1 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2.1.2 对真菌的抑制作用
        2.1.3 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2.1.4 对线虫的抑制作用
        2.2 麻醉作用
        2.3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2.4 抗氧化作用
        2.5 抗肿瘤作用
        2.6 促进透皮吸收作用
        2.7 驱蚊虫作用
        2.8 抗诱变作用与抗遗传毒性作用
        2.9 其他
    第三章 活性成分杀螨机制的研究进展
        3.1 作用于神经系统
        3.1.1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
        3.1.2 抑制单胺氧化酶
        3.1.3 抑制谷胱甘肽-S 转移酶
        3.1.4 抑制 Ca2+-ATP 酶
        3.1.5 作用于电压敏感的钠离子通道
        3.1.6 抑制γ-氨基丁酸
        3.2 呼吸毒性
        3.3 生长调节作用
        3.4 化学不育毒性
试验研究
    第四章 丁香酚对兔痒螨超微结构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丁香酚对兔痒螨酶活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
        5.2.1 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5.2.2 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5.2.3 对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5.2.4 对 Ca2+-ATP 酶活性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羟甲香豆素微乳杀螨药效学和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动物螨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1.1 动物螨病的流行特点
        1.2 动物螨病的危害
        1.3 动物螨病临床症状
        1.3.1 疥螨病
        1.3.2 痒螨病
        1.3.3 蠕形螨病
        1.4 动物螨病致病机理
        1.5 动物螨病的诊断
        1.5.1 病原学诊断
        1.5.2 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诊断
        1.6 螨病的药物防治
        1.6.1 化学杀螨剂
        1.6.2 植物源杀螨剂
    第二章 羟甲香豆素与微乳的研究进展
        2.1 羟甲香豆素及其生物活性
        2.1.1 羟甲香豆素理化性质
        2.1.2 羟甲香豆素的杀虫活性
        2.1.3 羟甲香豆素的其他活性
        2.1.4 羟甲香豆素的毒性
        2.2 微乳的研究进展
        2.2.1 微乳及其类型
        2.2.2 微乳的特点
        2.2.3 微乳的研究现状
        2.2.4 微乳的安全性
        2.3 小结
试验研究
    第三章 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兔痒螨的杀螨活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2 方法
        3.2.1 离体杀螨试验
        3.2.2 在体杀螨试验
        3.2.3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离体杀螨试验
        3.3.2 在体杀螨试验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羟甲香豆素微乳对犬蠕形螨病的疗效观察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3 统计学方法
        4.2 结果
        4.2.1 羟甲香豆素微乳离体抑杀蠕形螨的效果
        4.2.2 羟甲香豆素微乳临床治疗犬蠕形螨的效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羟甲香豆素微乳急性毒性试验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
        5.2.1 小鼠口服急性毒性试验
        5.2.2 大鼠经皮急性毒性试验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羟甲香豆素微乳亚慢性毒性试验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
        6.2.1 羟甲香豆素微乳临床症状及体增重变化
        6.2.2 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大鼠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6.2.3 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6.2.4 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大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6.2.5 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大鼠脏器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小鼠致突变试验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结果
        7.2.1 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小鼠骨髓微核率的影响
        7.2.2 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小鼠精子的畸形率的影响
        7.3 讨论
        7.4 小结
结论
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山羊蠕形螨病的早期诊断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情况
2 早期免疫学诊断
    2.1 待检血清的采集
    2.2 检测方法
        2.2.1 硝酸纤维膜(NC膜)的打印及编号
        2.2.2 抗原点样
        2.2.3 封闭
        2.2.4 待检血清的稀释
        2.2.5 加抗体
        2.2.6 加兔抗羊IgG血清
        2.2.7 加冻干酶联葡萄球菌A蛋白(SPA)
        2.2.8 加二甲基偶氮苯(DAB)显色液
    2.3 结果判定
3 早期免疫学诊断结果
4 治疗
    4.1 药物选择
    4.2 治疗结果
5 小结

(7)山羊蠕形螨病的药物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物
    1.2 实验动物及分组
    1.3 疗效评价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山羊蠕形螨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体
    1.1 分类
    1.2 形态结构
    1.3 生活史
2 流行病学调查
3 致病机理
4 体外培养
5 病原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
6 临床症状
7 病理变化
    7.1 剖解变化
    7.2 病理组织学变化
8 诊断方法
    8.1 活体检查
    8.2 板皮检查
    8.3 血清学检查
9 防治措施
    9.1 治疗原则
    9.2 治疗药物
    9.3 预防

(9)山羊蠕形螨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症状
2 活体穿刺检查及诊断
3 治疗
4 讨论

(10)贵州部分县市山羊蠕形螨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调查时间及地点
    1.2 调查方法
        1.2.1 活体检查:
        1.2.2 板皮检查: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2.1 临床症状
    2.2 病理变化
3 镜检观察
4 调查结果
    4.1 活体检查结果
    4.2 板皮检查结果
5 讨论

四、山羊蠕形螨病的诊断与防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五种外用中药制剂对兔螨病的疗效比较观察[D]. 谭德展.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9)
  • [2]兔痒螨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评价[D]. 尚丛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3]丁香酚对兔痒螨超微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D]. 熊凌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4]羟甲香豆素微乳杀螨药效学和安全性研究[D]. 付明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5)
  • [5]山羊蠕形螨病的早期诊断及防治[J]. 徐洪忠,肖芳萍,秦足英,叶向凤,艾玉萍. 贵州农业科学, 2009(11)
  • [6]山羊蠕形螨病的药物防治研究[A]. 徐洪忠,肖芳萍,艾玉萍,李明举,郝金昌,李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 [7]山羊蠕形螨病的药物治疗[J]. 徐洪忠,肖芳萍,艾玉萍,李明举,郝金昌,李森. 中国兽医杂志, 2009(06)
  • [8]山羊蠕形螨病的研究[J]. 肖芳萍,徐洪忠,李明举,郝金昌,李森.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8(05)
  • [9]山羊蠕形螨病的诊断与防治[J]. 徐洪忠,肖芳萍,艾玉萍.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8(05)
  • [10]贵州部分县市山羊蠕形螨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 肖芳萍,徐洪忠,艾玉萍,叶向凤,罗绍霞.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8(02)

标签:;  ;  ;  ;  

山羊蠕形螨病的诊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