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关村拓宽融资渠道 开掘资本“洼地”(论文文献综述)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1](2021)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海政发[2021]5号各相关单位: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海淀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2021年2月28日北京市海淀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陈飞[2](2020)在《资源枯竭城市新旧动能转换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X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随着资源的减少和环保的制约,过去依靠高投资、高能耗、高透支的发展模式不得不做出改变,必须通过研发、培育、发展新的驱动力,提升改造原有驱动力,畅通新旧动能转换路径,最终实现经济可预期、持续、稳定的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2011年,山东省X市被确定为中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资源枯竭城市的新旧动能转换不是简单地用新产业替代传统老产业以解决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也不是简单解决因资源枯竭导致资源消耗无法支撑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问题。以X市为例研究资源枯竭城市,针对X市驱动力提升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成因进行着重研究,对于推动X市的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实现高质量经济可预期、可持续、稳定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创新理论、政府干预理论和产业升级理论,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创新驱动成功升级的部分地区进行了剖析,并就某些具体理论、做法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实地调研X市有关部门单位,查阅借鉴相关文献和收集分析大量资料数据的基础上,对比国内、省、X市等经济发展数据,对照国外有关案例,对山东省X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较为详实地分析了 X市现行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存在的问题和成因。针对X市新旧动能转换中思想理念转变、生产要素融合、创新引进消化、政务服务改善、产业升级强化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源,依据创新理论、政府干预理论和产业升级理论提出了精准角色定位、树立法治思维、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优化保障分配机制、融合关键要素、强化创新吸收等发展对策与建议,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尹慧敏[3](2020)在《合佳医药双创可转债融资案例研究》文中指出新三板市场正处于分层改革的关键时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成交量却反而不断萎缩,流动性不足传导到一级市场凸显出新三板市场的融资痛点。2015年9月2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对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要求。众筹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板块,能够使企业汇众资促发展,可以有效弥补传统金融体系服务中针对小微企业和创业者个人部分的局限和不足,以此拓宽创新创业的投融资新渠道。中关村众筹联盟和融360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6中国互联网众筹发展趋势报告》显示,未来股权众筹将出现更多的创新空间,而可转换公司债券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由此,2017年创新创业可转换债券应运而生。创新创业公司非公开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自新三板实行分层制度以来第一个具有实质意义的差异化制度福利,因其具有债权和期权双重特性,使发债企业在可选择不稀释股权的前提下获取资金,还以较低的门槛丰富了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的融资渠道,另外,债券融资方式能够令企业利用税盾效应节约成本。为了降低发行人违约风险,还引入了企业内外结合的增信机制,进而使其成为新三板市场上惠及投融资双方的工具。众多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纷纷走入发行创新创业可转换债券的行列,合佳医药就是其中一员。本文以融资需求理论、资本结构理论、后门权益理论为基础,以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数据收集法与比较分析法为媒介全面展现了合佳医药在创新创业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前后的情况。本文从找寻合佳医药发行双创债动因为分析起点,将动因分为融资需求层面与选择双创债融资方式层面,跟踪合佳医药发行双创债后融资需求层面动因的达成效果,即已偿银行债务优化负债结构、公司现金流量更充沛、部分参股子公司已撤出、公司行业竞争力已提升、农业多元化现已停滞,着手分析合佳医药发行双创债以及转股之后引发的财务影响与股东权益影响。在财务影响方面,资产结构变化使偿债能力,尤其是短期偿债能力有所提升;资产盘活令资产运营能力于行业没有显着落后;财务杠杆运用使盈利能力得以改善。在股东权益影响方面,由于合佳转S1规模有限,并没有产生符合常规趋势的显着变化。最后,本文于末尾处提出了与该案例有关的建议和启示,以冀能够引起合佳医药乃至其他准备着手发行双创债的企业以思考,使其能够对自身情况是否需要发行创新创业可转换债券作出正确判断。
喻修远[4](2020)在《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及其创新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政府绩效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作为我国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纽带,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经开区的绩效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是引领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环节,是推进经开区发展的重要抓手。梳理国内外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开发区概念的区分、影响开发区发展的因素以及开发区发展考核指标建设等方面来展开的,而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绩效评估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对绩效管理制度发展的法制化趋势、政府绩效管理评价机制、绩效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的。可以看出,特定针对经开区绩效管理与创新发展的研究较为欠缺。本文从绩效管理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出发,分析了同绩效管理相关的激励理论、绩效管理理论、成本收益理论,以及同经开区发展相关的增长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企业家政府理论,并建构了研究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与创新发展的理论体系。从历史回溯,我国经开区先后经历了从西方化到本土化,从借鉴摸索到转型创新的发展历程,具体表现为1984-1993年管理模糊,摸索发展阶段,1994-1999年规范管理,良性发展阶段,2000-2012年政策支持,高速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内外作用,转型发展阶段,这些历史印痕深刻影响着经开区的创新发展。从政策层面来看,三十年间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商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发改委以及各省市等单位多次发文支持经开区发展,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了思路支撑。基于湖南省数据,文章构建了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区域带动三个一级评价指标,地区GDP、实际开发面积、工业用地面积、拥有本科学历及以上人数、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地区GDP占所在地级市GDP比重、上交税金总额七个二级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湖南省八家国家级经开区2018年绩效排名由高到低分别为长沙经开区、浏阳经开区、湘潭经开区、望城经开区、岳阳经开区、宁乡经开区、常德经开区、娄底经开区。同时,分别运用量表法、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省H市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工作人员以及区内居民,自2015年H市经开区推行绩效管理以来,切实提升了公众满意度、管理能力和效率,促进了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了经开区经济快速全面发展。但在绩效管理理念认知上、绩效考核评估形式上、绩效考核评估主体上、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上还存在不足,并同时面临着绩效管理理念认知欠缺、绩效考核主体参与度不够、绩效考核评估模式不完善、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效果差、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等现实难题。这主要是因为经开区职工对绩效管理不够重视、区内缺乏专业的绩效考核工作人员,缺乏绩效政策经验以及人员问题引发的绩效指标设计科学性不足。立足H市的实地调查,经开区绩效管理的创新发展路径关键在于提升绩效文化“软环境”,强化绩效管理的理论意识;构建省级层面宏观评价体系,树立标杆意识与竞争意识;优化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完善绩效考评过程管理;建立多元化考评主体机制,科学全面开展考评工作;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畅通绩效评估申诉机制;实行跟踪反馈,明确不同主体的考评责任;加强绩效人员的素质培训,提升绩效管理过程的严谨性;扩大绩效考核结果运用范围,倒逼绩效管理良性循环八个方面。在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借鉴上,文章选取了发展较好的七个开发区,并总结其发展的模式、主要特点、成效以及对我国经开区的经验启示。德国工业区的适时转型揭示了政府的重要作用,并应制定前瞻性的总体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加拿大工业区打造资源洼地,启示我国经开区应依托政策资源优势,打造人才、信息、工业洼地。新加坡工业区合理宏观布局,对优化我国经开区的产业布局和竞争格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波兰经济开发区大力推动就业的举措指明了当局政府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印度尼西亚经济开发区发展工业、吸引投资,启示我国经开区将投资和工业作为发展的两架马车。美国硅谷通过扶持大批中介咨询服务机构,重视知识产权,推动产权转让,政府侧重规划,健全教育培训,启示我国经开区要适当扶持、引进中介咨询服务机构,促进经开区内企业发展效率,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及其流动性,注重高新人才培养。台湾新竹科技产业园引进中介机构负责连接企业与政府,并针对高新企业和人才实施税收优惠,启示在我国经开区内可适当引进中介机构,继续扩大针对高新企业和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总体而言,本文对经开区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政策渊源做了清晰梳理,提出了一套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经开区绩效评价科学方法。同时,立足对H市经开区的个案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国经开区绩效管理实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深层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创新发展路径。在总结国内外先进开发区发展的经验上,提炼出了对我国经开区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模式经验,从而为经开区的建设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了发展动力。
李贤贤[5](2020)在《新时代政府服务青年创业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J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劳动力大国,无论经济和社会形势如何变化,就业、创业问题始终是一个长期性的战略课题,也始终是广大青年最迫切、最普遍的需求。创业是“发展之基、富民之本、活力之源”,同时也是新时代青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投身社会实践的重要渠道,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载体和广阔平台。新时代的青年,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自主意识比较强,具备创业精神、具有创业意愿、极具创业潜力,是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实施的生力军和创业领域的中坚力量,充分释放新时代青年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对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就业岗位、开拓市场、拉动消费、增加税收、社会稳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具有根本性、战略性意义。山东省J市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为进一步减轻当地就业压力,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委关于创新创业的决策部署和具体要求,市委市政府立足本地实际,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当地青年创业的支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创业青年的一些难题,但有些创业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支持效果还有待改善。同时,创业企业普遍面临着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市场难推广、政策支持不济、投入效率低等问题,创业青年所表现出来不成熟与不坚定更是与其知识储备不相匹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所以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深入挖掘青年创业对的政府提供服务要求,探索和分析政府在促进青年创业中提供服务存在的不足,在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中寻找政府有效促进青年创业的举措。本文基于对山东省J市14个县(市、区),通过发放调查问卷500份,访谈80位创业青年,掌握了第一手的基础资料信息,在学习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J市青年创业服务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综合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分析了近年来山东省J市政府服务青年创业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讨论了阻碍青年创业者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及原因,学习借鉴国内外等先进地区扶持青年创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归纳出山东省J市政府在青年创业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政策引领、公共服务、资金引导的作用,从完善青年创业政策支持服务体系、以公共资本为基础的资源优化整合服务、以精准需求为导向的青年创业人才培育服务、营造青年创业的软环境、改进青年创业教育培训体系等方面做了对策性论述,提出符合当地青年创业实际发展需要的建议对策,为山东省J市政府更好地服务青年创业工作提供了适配的理论参考和适用对策。
杜赟[6](2020)在《创新生态系统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江苏省丹阳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战略部署,各省各地市纷纷制定了中长期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规划。以创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来驱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是保持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县域经济长期处于粗放型发展模式,产业处于中低端、创新竞争力不强、人才集聚度不高等问题使得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面临挑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各地政府要积极有效地发挥作用,增强创新的体制机制活力,增强科技政策的吸引力,增强各类创新平台的集聚力,通过构建竞争力强的创新生态系统驱动经济发展。本文以丹阳市在建设创新生态系统驱动经济发展中政府作用为研究对象,在综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丹阳市政府在建设创新生态系统驱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过访谈、查找数据资料等形式,找出了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借鉴国内外部分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给出丹阳市政府在创新生态系统驱动经济发展中作用发挥的优化对策。在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由传统的要素竞争、结构化竞争转向功能性、生态化的竞争,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必须摒弃投资驱动和要素驱动老路径,转而注重在建设创新生态系统中积极作为。要从战略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促进创新生态系统政策体系,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大力推动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坚持“人才第一资源”理念更大力度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围绕“软环境”建设强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营造鼓励创新文化氛围。如此才能实现政策、产业、企业、科技、平台、人才、服务等各类创新要素的均衡发展、协同联动、交互融合。
刘伟[7](2020)在《银川市产业园区扶持政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川市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园区是银川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产业园区作为一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组织形式,其建设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作用。国内规模效益排名前列的产业园区均与政府在园区的建设过程中推出了一系列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园区扶持政策息息相关。本文以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扶持政策情况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园区金融支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产业发展促进政策、人才聚集政策等方面。总结得出目前银川市产业园区扶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投融资政策不完善、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各园区税收优惠政策不均等,少数园区税收优惠政策长年未出台;园区发展缺乏宏观指导政策,人才引进政策不健全,相关管理单位缺乏前瞻意识、决策行为保守等。并从政府、园区运营管理单位、企业自身三个维度进行原因分析,最后因地制宜提出了促进银川市产业园区发展的扶持政策建议: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政策体系,政府出台产业园区发展的宏观指导政策,优化园区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完善园区产业引导创新政策。
王超[8](2019)在《镇江GX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特定产物,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政府主导下的企业开发模式也日渐成为开发区建设发展的主流模式。近年来,随着政府债务管控和国资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园区开发公司作为开发平台代地方政府开展融资、开发的模式已经无法持续,必须坚持市场化方向加快转型,自主开展园区的开发和运营业务,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所在园区发展壮大。镇江GX集团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国有园区开发企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市场化发展,积极拓展经营业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GX集团成立时间较短,经营发展仍处于摸索探索阶段,没有清晰的发展目标,也未开展系统的战略规划,导致GX集团经营决策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利于GX集团的长远发展。因此,对镇江GX集团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企业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及详细的企业调查为基础。首先,对GX集团内部环境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内部资源和能力,梳理出优势和劣势,运用内部因素评价矩阵进行分析评价。然后,运用PEST分析模型和波特五力模型分别对企业外部宏观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进行分析,识别外部机会和威胁,运用外部因素评价矩阵进行分析评价。接着,对GX集团愿景和使命、战略目标以及各层次战略进行确定和规划,分析认为GX集团总体层应当实施增长型战略,竞争层应当实施聚焦战略和差异化战略,职能层要强化财务融资、项目开发、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战略。最后,对GX集团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作出安排,重点从优化内部组织体系、调整业务板块设置、开展对外联合合作、加快塑造企业文化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本论文应用了企业战略管理的相关分析方法,对镇江GX集团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规划,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指引。同时,论文对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些具体安排,也可以为其他园区开发企业提供借鉴。
蔡颖[9](2019)在《基于战略节奏理论的天府股交中心未来发展模式探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国家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大众创新创业、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塔基”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受到各方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自2017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比如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规范发展的区域性股权市场通知》(2017),证监会发布的《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试行办法》(2017)等,从国家制度层面为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引。具体而言,这些政策文件正式确立了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法定地位,进一步明确了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方向、基本定位和基本功能,并且将区域性股权市场纳入了证监会的监管体系中,对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由此我国区域性股权市场迈入了规范发展的2.0版时代。然而,区域性股权市场在迎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整个行业发展模式不清晰的老问题。该问题导致了区域性股权市场直接融资功能发挥受限,特别是无法承担起服务中小微企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大使命。因此,为了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迫切需要就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模式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的核心逻辑是基于战略节奏理论,从用户市场、产品市场、股权市场三大市场分析了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模式,进一步理清了其发展模式的关键特征及与三大市场的关系。提出观点认为,结合三大市场与发展模式的相关关系,认为在“农耕者”模式、“狩猎者”模式、“圈地者”模式三种模式中,区域性股权市场普遍应当采取“农耕者”模式。基于“农耕者”模式,结合天府股交中心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天府股交中心的未来发展模式。即以投融资服务为核心价值,以资源聚合力为核心能力,以县域经济带为核心市场,服务于中小微企业成长周期的全过程。概括为“一个核心价值”、“一个核心能力”、“一个核心市场”和“一个核心周期”。“一个核心价值”指天府股交中心服务目标客户所匹配的主要产品;“一个核心能力”指天府股交中心服务目标客户需具备的关键竞争要素;“一个核心市场”指天府股交中心服务目标客户所聚焦的核心区域;“一个核心周期”指天府股交中心服务目标客户需关注的价值成长阶段。
邓锐[10](2019)在《大数据产业集聚中的政府支持行为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贵州省将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守好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战略的重要抓手,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其他省市独特发展道路。贵阳市作为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主战场,地方政府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功能,积极支持大数据产业集聚,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本文聚焦大数据产业集聚中的政府支持行为,从厘清产业集聚与政府行为的概念入手,结合组织行为理论、政府职能理论、政府干预理论,对政府支持行为的类别、政府支持行为的模式进行了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产业集聚发展不同阶段的政府支持行为模式分析框架。运用案例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将贵阳市大数据产业集聚中的政府支持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剖析了贵阳市大数据产业集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当前阶段贵阳市政府支持行为的模式定位,发现当前依然存在政策引导作用不强、财政补贴落实效果不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对当前支持行为偏差的表现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法,研究了政府主导型的台湾新竹大数据高新产业园区、政府引导型的北京中关村大数据产业园、市场主导型的美国硅谷大数据科技园区的主要经验,提出正确处理好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精准的财政补贴标准与统一的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机制、优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重塑地方政府行为的激烈与约束机制等四个方面优化政府支持行为的措施,并给出有关政策建议,以期完善地方政府在大数据产业集聚中的政府行为,助力贵阳市大数据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中关村拓宽融资渠道 开掘资本“洼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关村拓宽融资渠道 开掘资本“洼地”(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北京市海淀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
1概述 |
1.1规划背景 |
1.2区域概况 |
1.2.1区位条件 |
1.2.2社会经济 |
1.2.3行政区划 |
1.3上位规划概要 |
1.3.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
1.3.2海淀区分区规划 |
1.3.3北京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
1.3.4北京市中心城排水防涝系统规划 |
1.4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
1.4.1海淀区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
1.4.2海淀区园林绿化系统规划 |
1.4.3海淀区河湖蓝线规划 |
1.4.4相关规划评价 |
2基础条件与问题分析 |
2.1基础条件 |
2.1.1生态要素 |
2.1.2水文气象 |
2.1.3水文地质 |
2.1.4地形地势 |
2.1.5地表岩性 |
2.1.6地下水位 |
2.1.7城市开发情况 |
2.1.8现状下垫面 |
2.1.9河湖水系 |
2.1.10海绵城市建设情况 |
2.2问题分析 |
2.2.1水安全 |
2.2.2水环境 |
2.2.3水生态 |
2.2.4水资源 |
2.2.5水文化 |
3规划总则 |
3.1编制目的 |
3.2规划范围 |
3.3规划期限 |
3.4规划依据 |
3.4.1法律法规 |
3.4.2政策文件 |
3.4.3规范标准 |
3.4.4相关规划及方案报告 |
3.5规划原则 |
3.6规划适用条件 |
4规划目标 |
4.1规划目标 |
4.1.1总体目标 |
4.1.2建设目标 |
4.2规划指标 |
4.2.1指标体系 |
4.2.2指标说明 |
5海绵自然空间规划布局 |
6海绵城市功能分区 |
6.1海绵生态敏感性评价 |
6.1.1海绵生态敏感性分析 |
6.1.2海绵生态敏感性评价 |
6.2海绵城市功能分区划定 |
6.3海绵城市功能分区管控策略 |
6.3.1地表水源保护区 |
6.3.2自然本底保护区 |
6.3.3海绵生态缓冲区 |
6.3.4水系功能改善区 |
6.3.5城市建设提升区 |
7海绵城市管控规划 |
7.1管控单元划分 |
7.1.1管控单元的划分原则 |
7.1.2管控单元划定 |
7.2管控单元指标分解 |
7.2.1指标分解思路 |
7.2.2指标确定依据 |
7.2.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确定 |
7.3源头管控建设指引 |
7.3.1新建、改建、扩建项目 |
7.3.2改造项目 |
8海绵城市系统规划 |
8.1水安全保障规划 |
8.1.1规划目标 |
8.1.2规划标准 |
8.1.3防洪体系构建 |
8.1.4排水防涝体系构建 |
8.2水环境改善规划 |
8.2.1规划目标 |
8.2.2地表水功能区划 |
8.2.3水环境控制单元污染物削减目标 |
8.2.4污水处理厂站规划 |
8.2.5污水管网规划 |
8.2.6初期雨水污染控制 |
8.3水生态修复规划 |
8.3.1规划目标 |
8.3.2规划标准 |
8.3.3河湖水系蓝线划定 |
8.3.4河湖生态补水规划 |
8.3.5水生态修复规划 |
8.3.6滨水区建设控制规划 |
8.3.7生态廊道建设 |
8.4水资源利用规划 |
8.4.1雨水利用规划 |
8.4.2再生水利用规划 |
8.5水文化发展规划 |
8.5.1规划目标 |
8.5.2水文化空间格局 |
8.5.3水文化保护与展示 |
9近期建设规划 |
9.1建设目标 |
9.2近期建设重点区域 |
9.2.1近期建设重点区域选择原则 |
9.2.2近期建设重点区域 |
9.3近期建设重点项目 |
9.3.1确定原则 |
9.3.2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
10规划衔接 |
10.1分区规划衔接 |
10.2控制性详细规划衔接 |
10.3相关规划衔接 |
10.3.1绿地系统规划衔接 |
10.3.2道路交通规划 |
10.3.3河湖水系规划衔接 |
10.3.4水务基础设施规划衔接 |
11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11.1资金保障体系 |
11.1.1完善区级财政投资 |
11.1.2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整合现有资源 |
11.1.3创新投融资机制 |
11.1.4建立适宜的费价制度 |
11.2综合管理体系 |
11.2.1加强分工协作 |
11.2.2强化海绵城市全过程管控 |
11.3标准规范体系 |
11.4技术创新体系 |
11.4.1开展技术研发 |
11.4.2培育技术团队 |
11.5监测评估体系 |
附件1 |
海淀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
一、总体目标 |
二、工作原则 |
三、工作任务 |
四、保障措施 |
附件 |
海淀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
一、联席会议职责 |
二、成员单位 |
三、各成员单位职责 |
四、工作机制 |
附件2 |
海淀区“十四五”期间海绵城市建设计划 |
1建设背景 |
2编制目的 |
3编制依据 |
3.1法律法规 |
3.2政策文件 |
3.3规范标准 |
4编制范围及实施期限 |
4.1编制范围 |
4.2实施期限 |
5建设目标 |
6建设任务 |
6.1基本情况 |
6.1.1建成区面积 |
6.1.2排水分区 |
6.2海淀区海绵城市建设情况 |
6.2.1海淀区现状达标区域 |
6.2.2海淀区现状达标比例 |
6.3建设任务计划 |
7项目安排 |
7.1项目选择原则 |
7.1.1结合发改委储备建设项目,落实海绵城市指标 |
7.1.2统筹水务工程建设项目,落实海绵城市建设措施 |
7.1.3加强浅山地区雨洪收集利用,流域统筹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
7.1.4集中区域建设,达标同时形成连片示范效应 |
7.1.5完善市、区两级财政投资,创新投融资渠道 |
7.2建设项目类型 |
7.3项目建设标准 |
7.3.1建筑与小区类项目 |
7.3.2道路与广场类项目 |
7.3.3公园与绿地项目 |
7.4项目实施安排 |
8建设项目库 |
8.1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改造项目 |
8.1.1建筑与小区改造目标 |
8.1.2海绵型建筑小区改造项目 |
8.2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改造项目 |
8.2.1道路与小区改造目标 |
8.2.2道路与广场改造项目 |
8.3海绵型公园与绿地改造项目 |
8.4浅山雨水资源收集与利用工程 |
8.4.1浅山雨水利用建设目标 |
8.4.2浅山雨水资源收集与利用项目 |
9建设项目年度投资计划 |
10实施效益 |
11保障体系 |
11.1项目推进保障 |
11.2优化管理体系 |
11.3项目资金保障 |
(2)资源枯竭城市新旧动能转换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X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旧动能转换战略的提出和地方实践 |
1.1.2 资源枯竭城市新旧动能转换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动能、旧动能、新动能 |
2.1.2 新旧动能转换 |
2.2 理论基础 |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2.2 政府干预理论 |
2.2.3 产业升级理论 |
第三章 X市新旧动能转换实施状况 |
3.1 设领导小组把握总体布局 |
3.2 依托放管服提升服务水平 |
3.3 引智招财进行企业扶持 |
3.4 技术创新助力产业升级 |
3.5 沉陷煤区整治修复生态环境 |
第四章 X市新旧动能转换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政务环境有待优化 |
4.1.2 创新研发运用不足 |
4.1.3 产业集群度不够高 |
4.1.4 企业扶持有待强化 |
4.2 成因分析 |
4.2.1 思想理念转变不到位 |
4.2.2 配套服务跟进不及时 |
4.2.3 生产要素融合不完善 |
4.2.4 创新引进消化不充分 |
第五章 完善资源枯竭城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对策 |
5.1 解放思想精准角色定位 |
5.1.1 解放思想破除思想屏障 |
5.1.2 以法治思维准确定位角色 |
5.2 以长效机制构筑发展舞台 |
5.2.1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服务名片 |
5.2.2 优化社会保障分配机制 |
5.3 融合关键要素保障动能转换 |
5.3.1 完善人才要素 |
5.3.2 优化资金要素 |
5.3.3 激活土地要素 |
5.4 强化创新吸收拉动产业升级 |
5.4.1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5.4.2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
5.4.3 创新吸收消化再创新 |
5.4.4 集群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
第六章 结论、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合佳医药双创可转债融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小企业(含新三板)融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可转换债券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创新创业可转换债券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双创可转债 |
2.1.2 新三板市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融资需求理论 |
2.2.2 资本结构理论 |
2.2.3 后门权益理论 |
第三章 合佳医药发行双创可转债案例介绍 |
3.1 合佳医药概况 |
3.1.1 合佳医药简介 |
3.1.2 合佳医药股本变动及股权结构 |
3.1.3 合佳医药融资历程 |
3.2 合佳医药发行双创可转债概况 |
3.2.1 发行主体资格认定 |
3.2.2 本次发行基本情况与主要条款介绍 |
第四章 合佳医药双创可转债融资动因 |
4.1 合佳医药融资需求层面动因 |
4.1.1 偿还企业银行债务 |
4.1.2 补充企业营运资金 |
4.1.3 投资医药类参股子公司 |
4.1.4 增强企业头孢类制药行业竞争力 |
4.1.5 为企业涉农多元化提供支持 |
4.2 合佳医药选择双创可转债融资方式层面动因 |
4.2.1 开辟企业融资的新渠道 |
4.2.2 税盾效应节约企业成本 |
4.2.3 双创可转债融资门槛较低 |
4.2.4 增信机制激发投资者积极性 |
第五章 合佳医药双创可转债融资后果分析 |
5.1 合佳医药双创可转债融资动因达成情况分析 |
5.1.1 已偿银行债务优化负债结构 |
5.1.2 公司现金流量更充沛 |
5.1.3 部分参股子公司投资已撤出 |
5.1.4 公司行业竞争力已提升 |
5.1.5 涉农多元化现已停滞 |
5.2 合佳医药双创可转债融资财务影响分析 |
5.2.1 资产结构变化对偿债能力影响分析 |
5.2.2 资产盘活对资产运营能力影响分析 |
5.2.3 财务杠杆运用对盈利能力影响分析 |
5.3 合佳医药双创可转债融资股东权益影响分析 |
5.3.1 每股收益变动分析 |
5.3.2 股权结构变动分析 |
第六章 建议与启示 |
6.1 对合佳医药的建议 |
6.1.1 加大非关联企业投资降低关联企业风险 |
6.1.2 专注自身领域打造大健康品牌 |
6.1.3 坚持恪守绿色制药理念 |
6.1.4 利用第三方进行外部信用增级 |
6.2 关于发行双创可转债融资的启示 |
6.2.1 增强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使双创可转债更易体现股权价值 |
6.2.2 高新技术企业可通过无形资产辅助增信 |
6.2.3 发行双创可转债可改善与投资者信息不对称问题 |
6.2.4 双创可转债开创企业与投资者双赢局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及其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
2.1 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念及类型界定 |
2.2 绩效管理内涵及构成要素 |
2.3 绩效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激励理论 |
2.3.2 绩效管理理论 |
2.3.3 成本收益理论 |
2.4 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的理论机制分析 |
2.4.1 绩效管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2.4.2 绩效管理对公共服务的作用机制 |
2.4.3 绩效管理对社会管理的作用机制 |
2.5 经开区相关理论基础 |
2.5.1 增长极定理 |
2.5.2 制度变迁理论 |
2.5.3 企业家政府理论 |
2.6 本文的理论构成体系 |
第3章 基于绩效管理视角的我国经开区发展进程 |
3.1 我国经开区绩效发展的实践历程 |
3.1.1 从西方化到本土化:经开区生成的内在逻辑 |
3.1.2 从借鉴摸索到转型创新:经开区发展的时期分野 |
3.2 我国经开区的绩效管理政策梳理 |
3.2.1 国家层面的经开区相关政策梳理 |
3.2.2 湖南省相关政策梳理 |
3.3 我国经开区绩效管理模式 |
3.3.1 管委会主导的单一政府型 |
3.3.2 管委会与开发总公司协同 |
3.3.3 开发总公司为主 |
第4章 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研究设计 |
4.1 总体设计与思路 |
4.2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运用 |
4.2.1 灰色关联分析法与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的契合性 |
4.2.2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中的运用步骤 |
4.2.3 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运用与经开区绩效管理创新研究 |
4.3 问卷调查的实施 |
4.3.1 样本的选择 |
4.3.2 初测问卷的编制 |
4.3.3 正式问卷的编制 |
4.3.4 问卷发放 |
4.3.5 信度与效度 |
4.4 访谈的实施 |
4.4.1 访谈方法 |
4.4.2 访谈对象 |
4.4.3 访谈提纲设计 |
4.4.4 访谈资料处理 |
4.5 量表的编制 |
4.5.1 量表编制方法 |
4.5.2 量表编制原则 |
4.5.3 量表的修订 |
4.5.4 量表内容 |
4.5.5 量表发放与回收 |
4.5.6 数据整理与录入 |
第5章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湖南省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 |
5.1 模型建构 |
5.1.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1.2 确立最优指标集 |
5.1.3 指标集的差序列运算 |
5.1.4 计算灰色关联度,进行绩效排序 |
5.2 指标体系建立 |
5.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4 灰色关联度计算及绩效排序 |
第6章 湖南省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调查结果分析 |
6.1 H市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的基本情况 |
6.1.1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
6.1.2 科学设计考核方案 |
6.1.3 以制度推进绩效管理规范化 |
6.1.4 评估导向上民众本位 |
6.1.5 评估对象上全面覆盖 |
6.1.6 评估体系上科学分类 |
6.1.7 结果运用上刚性有效 |
6.2 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问卷调查分析 |
6.2.1 经开区问卷调查的样本选取与抽样方法 |
6.2.2 领导量表调查情况分析 |
6.2.3 中低层工作人员问卷样本情况分析 |
6.2.4 居民问卷样本情况分析 |
6.2.5 工作人员访谈情况分析 |
6.3 H市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的成效与问题 |
6.3.1 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实施的成效 |
6.3.2 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存在的潜在问题 |
6.4 H市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6.4.1 面临的主要形势及问题 |
6.4.2 原因分析 |
第7章 国内外先进开发区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7.1 适时推进转型:德国工业区发展经验借鉴 |
7.2 打造资源洼地:加拿大工业区发展经验借鉴 |
7.3 优化宏观布局:新加坡工业区发展经验借鉴 |
7.4 政府推动就业:波兰经济开发区发展经验借鉴 |
7.5 工业与投资并行:印度尼西亚经济特区发展经验借鉴 |
7.6 立足高新产业:美国硅谷发展经验借鉴 |
7.7 坚持技术推动:台湾新竹科技产业园发展经验借鉴 |
7.8 国内外先进开发区发展经验借鉴总结 |
第8章 经开区绩效管理创新发展路径 |
8.1 深化经开区绩效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激发经开区内在活力 |
8.1.1 推进经开区绩效管理制度改革 |
8.1.2 深化经开区“放管服”改革 |
8.2 落实考评主体多元化机制,科学全面开展绩效考评工作 |
8.2.1 切实引入公众作为经开区重要的考评主体之一 |
8.2.2 重视绩效评估中第三方机构的重要作用 |
8.2.3 加强绩效人员的素质培训,提升绩效管理过程的严谨性 |
8.2.4 实行跟踪反馈,明确不同主体的考评责任 |
8.3 构建宏观评价体系,树立地区间标杆意识与竞争意识 |
8.3.1 树立标杆意识 |
8.3.2 优化考核指标体系 |
8.3.3 强化竞先效应 |
8.4 重视考核结果与绩效环境建设,倒逼绩效管理良性循环 |
8.4.1 实现绩效考核结果的多重挂钩 |
8.4.2 健全绩效评估的监督机制与申诉机制 |
8.4.3 提升绩效文化“软环境”,实现绩效管理全员化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的结论 |
9.2 未来展望:多重困境与路径选择 |
9.2.1 方向问题:目标定位与时代需求的双向耦合 |
9.2.2 管理问题:治理自主权与监管有效性的双向平衡 |
9.2.3 发展问题:注重区域协调平衡及推行分类指导政策 |
9.2.4 环境问题:侧重国家统一规划与公民环境的融合 |
9.3 本文的不足以及未来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经开区绩效管理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 C:经开区绩效管理工作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 D:经开区绩效管理领导调查量表 |
(5)新时代政府服务青年创业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J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概述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新时代 |
2.创业和青年 |
3.政府服务青年创业 |
(二)理论基础 |
1.新公共服务理论 |
2.市场失灵理论 |
3.服务型政府理论 |
二、新时代政府服务青年创业的现状 |
(一)我国青年创业的总体情况 |
(二)山东省J市政府服务青年创业现状分析 |
1.J市青年创业的特点 |
2.J市政府服务青年创业的举措 |
3.J市政府服务青年创业的取得的成效 |
(三)山东省J市政府服务青年创业存在的问题 |
1.政府扶持青年创业的政策存在交叉 |
2.青年创业的政府融资渠道不畅 |
3.政府对创业文化宣传成效不明显 |
4.政府开展的创业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 |
(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青年创业政策缺乏统一出口 |
2.青年创业的政府融资服务缺乏创新 |
3.政府营造青年创业氛围不够 |
4.政府服务青年创业工作缺乏长效机制 |
三、国内外政府服务青年创业的经验借鉴 |
(一)国外政府服务青年创业概况 |
1.美国:政府构建创业教育体系 |
2.日本:政府主导促进青年创业 |
3.英国:专业机构引领青年创业 |
4.韩国:政府搭建青年创业服务载体 |
(二)国内政府服务青年创业概况 |
1.北京:政府助推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
2.上海:政府出面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
3.长沙:政府简政放权培育创业人才 |
四、山东省J市政府服务青年创业的对策建议 |
(一)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创业环境 |
1.集中整合政府部门资源 |
2.开辟政务服务绿色通道 |
3.完善创业指导分类机制 |
(二)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
1.拓宽青年创业投融资渠道 |
2.调动金融机构小额业务积极性 |
3.加大创业贷款担保支持力度 |
4.改变财政扶持资金的支付方式 |
(三)加强阵地建设搭建服务平台 |
1.发挥创业基地产业园区优势 |
2.加强青年创业服务阵地建设 |
3.搭建优质青年创业服务平台 |
(四)优化创业培训提升竞争能力 |
1.大力加强青年创业培训 |
2.增强创业培训实效性 |
3.推进创业指导团队建设 |
(五)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
1.大力弘扬创业精神 |
2.加强创业政策宣传 |
3.选树青年创业典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山东省J市青年创业情况调查问卷 |
(6)创新生态系统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江苏省丹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创新生态系统 |
2.1.2 县域经济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创新理论 |
2.2.2 内生增长理论 |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3章 丹阳市创新生态系统驱动经济发展的政府作用现状分析 |
3.1 丹阳市概况 |
3.2 丹阳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
3.2.1 经济总量 |
3.2.2 发展模式 |
3.2.3 产业结构 |
3.3 丹阳市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中的政府作用 |
3.3.1 强化产业政策规划引领 |
3.3.2 突出科技创新支撑功能 |
3.3.3 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主体 |
3.3.4 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工程 |
3.3.5 优化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丹阳市创新生态系统驱动经济发展中政府作用问题分析 |
4.1 调查设计 |
4.2 存在问题 |
4.2.1 面对创新驱动发展“有共识、无突破” |
4.2.2 制定政策“重数量、轻质量”,执行“重过程、轻实效” |
4.2.3 政府对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促进作用不够 |
4.2.4 人才招引培育力度不够 |
4.2.5 “软环境”建设存在明显短板 |
4.3 原因分析 |
4.3.1 政府对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
4.3.2 制定政策缺乏适宜性、前瞻性、操作性 |
4.3.3 政府不恰当地过多干预企业发展 |
4.3.4 政府忽视中介服务体系发展 |
4.3.5 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尚未形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驱动经济发展政府作用的经验借鉴 |
5.1 国内外部分地区的相关做法 |
5.1.1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美国硅谷创新生态系统 |
5.1.2 “中国硅谷”: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 |
5.1.3 “资本引领”:江阴创新生态系统 |
5.1.4 “知识创造”:南京软件谷创新生态系统 |
5.1.5 “开放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创新生态系统 |
5.2 经验启示 |
5.2.1 政府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创新 |
5.2.2 政府要立足于创新生态观发挥引导作用 |
5.2.3 政府要结合自身实际提供精准供给 |
第6章 丹阳市创新生态系统驱动经济发展政府作用优化对策 |
6.1 完善促进创新生态系统政策体系 |
6.1.1 强化创新政策供给 |
6.1.2 加快科技园区发展 |
6.1.3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6.2 大力推动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
6.2.1 理顺政府、企业、市场三者关系 |
6.2.2 支持企业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
6.2.3 鼓励企业开放创新 |
6.2.4 完善科技项目评审评价机制 |
6.2.5 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6.3 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
6.3.1 加大人才招引力度 |
6.3.2 加大人才培育力度 |
6.3.3 加大人才保障力度 |
6.3.4 加大人才体系建设 |
6.4 强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
6.4.1 提升政府公益科技服务能力 |
6.4.2 优化科技金融服务 |
6.5 营造鼓励创新文化氛围 |
6.5.1 树立政府的“创新意识” |
6.5.2 激发企业的“创新本能” |
6.5.3 形成社会的“创新认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银川市产业园区扶持政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章 银川市产业园区发展情况及扶持政策现状 |
第一节 银川市产业园区发展情况 |
第二节 银川市产业园区扶持政策现状 |
第三节 银川中关村双创园扶持政策情况的调查 |
第四章 银川中关村双创园扶持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银川中关村双创园扶持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银川中关村双创园扶持政策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扶持银川市产业园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政策体系 |
第二节 出台园区发展的宏观指导政策 |
第三节 优化园区人才引进培养政策 |
第四节 完善园区产业引导创新政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镇江GX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战略管理理论综述 |
2.1 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 |
2.1.1 企业战略的概念 |
2.1.2 战略管理的概念 |
2.2 企业战略的特征和层次 |
2.2.1 企业战略的特征 |
2.2.2 企业战略的层次 |
2.3 战略管理的过程 |
2.3.1 战略分析 |
2.3.2 战略制定和选择 |
2.3.3 战略实施 |
2.3.4 战略控制 |
2.4 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 |
2.4.1 PEST分析模型 |
2.4.2 波特五力模型 |
2.4.3 SWOT分析矩阵 |
2.4.4 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 |
2.4.5 内部因素评价(IFE)矩阵 |
第3章 镇江GX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
3.1 镇江GX集团简介 |
3.1.1 基本情况 |
3.1.2 主要业务 |
3.1.3 组织架构 |
3.2 企业资源分析 |
3.2.1 物质资源 |
3.2.2 政策资源 |
3.2.3 品牌形象资源 |
3.2.4 人力资源 |
3.3 企业能力分析 |
3.3.1 组织管理能力 |
3.3.2 业务运营能力 |
3.3.3 财务融资能力 |
3.3.4 市场营销能力 |
3.4 内部环境综合分析 |
3.4.1 内部优势 |
3.4.2 内部劣势 |
3.4.3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
第4章 镇江GX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
4.1 PEST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科技环境分析 |
4.2 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
4.2.1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
4.2.2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
4.2.3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4.2.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4.2.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4.3 外部环境综合分析 |
4.3.1 外部机会 |
4.3.2 外部威胁 |
4.3.3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
第5章 镇江GX集团发展战略规划 |
5.1 愿景和使命 |
5.2 战略目标 |
5.3 总体层战略 |
5.3.1 战略匹配分析 |
5.3.2 总体层战略选择 |
5.4 竞争层战略 |
5.4.1 聚焦战略 |
5.4.2 差异化战略 |
5.5 职能层战略 |
5.5.1 财务融资战略 |
5.5.2 项目开发战略 |
5.5.3 市场营销战略 |
5.5.4 人力资源战略 |
第6章 镇江GX集团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
6.1 优化内部组织体系 |
6.1.1 优化治理结构 |
6.1.2 构建三级管理架构 |
6.1.3 优化组织机构 |
6.2 调整业务板块设置 |
6.2.1 园区开发业务 |
6.2.2 金融控股业务 |
6.2.3 运营服务业务 |
6.3 开展对外联合合作 |
6.3.1 与园区开发企业联合 |
6.3.2 与施工企业、房地产企业合作 |
6.3.3 与服务类企业合作 |
6.4 加快塑造企业文化 |
6.4.1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
6.4.2 建立“重学习”的文化 |
6.4.3 推动企业文化与国企党建深度融合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基于战略节奏理论的天府股交中心未来发展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 |
2.1.1 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基本概念 |
2.1.2 区域性股权市场存在的根源 |
2.1.3 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基本特征 |
2.1.4 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基本功能与定位 |
2.2 战略节奏理论 |
2.2.1 战略节奏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2 战略节奏理论下的三种典型的企业发展模式 |
2.2.3 战略节奏理论对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模式的启示意义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战略节奏理论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模式分析 |
3.1 三大企业发展模式的区别 |
3.2 用户市场分析 |
3.2.1 需求规模 |
3.2.2 需求差异化 |
3.3 产品市场分析 |
3.3.1 产品种类 |
3.3.2 产品盈利 |
3.4 股权市场分析 |
3.4.1 资本实力 |
3.4.2 网点及人才 |
3.5 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模式与三大市场的关系 |
3.5.1 走“农耕者”模式下的相互关系 |
3.5.2 走“狩猎者”模式下的相互关系 |
3.5.3 走“圈地者”模式下的相互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府股交中心现有发展模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目前发展模式的现状 |
4.1.1 组建方式 |
4.1.2 融资方式 |
4.1.3 市场结构 |
4.1.4 盈利方式 |
4.2 目前发展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专业人才匮乏 |
4.2.2 业务成熟度低 |
4.2.3 资源投入有限 |
4.2.4 信息系统落后 |
第五章 天府股交中心未来发展模式 |
5.1 天府股交中心发展模式最优选择-“农耕者”模式 |
5.1.1 从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模式的核心价值看 |
5.1.2 从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模式的市场特征看 |
5.1.3 从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看 |
5.1.4 从天府股交中心发展模式的效果看 |
5.2 走“农耕者”发展模式的基本举措 |
5.2.1 一个核心市场:县域经济带 |
5.2.2 一个核心能力:资源聚合力 |
5.2.3 一个核心周期:成长全过程 |
5.2.4 一个核心价值:投融资服务 |
5.3 走“农耕者”发展模式的保障措施 |
5.3.1 引入战略投资者 |
5.3.2 引进知名中介服务机构和企业 |
5.3.3 加快人才队伍和专家团队建设 |
5.3.4 合理布局重点渠道和网点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大数据产业集聚中的政府支持行为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地方政府行为影响产业集聚的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地方政府影响产业集聚的国内研究动态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论文框架 |
2 研究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产业集聚理论 |
2.1.1 产业集聚的概念 |
2.1.2 产业集聚形成的机理 |
2.1.3 产业集聚发展阶段分析 |
2.2 政府行为理论 |
2.2.1 组织行为理论 |
2.2.2 政府职能理论 |
2.2.3 政府干预理论 |
2.3 产业集聚中政府支持行为分析系统框架 |
2.3.1 地方政府在产业集聚中的功能定位 |
2.3.2 产业集聚中的政府支持行为类别分析 |
2.3.3 不同产业发展阶段地方政府支持行为模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贵阳市大数据产业集聚中的政府支持行为及问题分析 |
3.1 贵阳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
3.1.1 贵阳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概况 |
3.1.2 贵阳市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的阶段定位 |
3.2 贵阳市大数据产业集聚中的政府支持行为分析 |
3.2.1 政策引导行为 |
3.2.2 财政补贴行为 |
3.2.3 公共服务行为 |
3.3 贵阳市大数据产业集聚中的政府支持行为偏差 |
3.3.1 政策引导作用不强 |
3.3.2 财政补贴行为落实效果不佳 |
3.3.3 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 |
3.4 贵阳市大数据产业集聚中政府支持行为偏差的原因分析 |
3.4.1 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模糊 |
3.4.2 财政补贴缺乏具体的认定标准与统一的监管机制 |
3.4.3 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
3.4.4 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足 |
3.5 本章小结 |
4 产业集聚中的政府行为模式比较分析 |
4.1 政府主导型行为模式..台湾新竹大数据高新产业园区 |
4.1.1 政府主导型园区的管理与建设 |
4.1.2 政府主导资金投入与科技支持 |
4.1.3 政府主导外部环境政策法规的制定 |
4.1.4 对贵阳市大数据产业集聚的启示 |
4.2 市场主导型行为模式..美国硅谷大数据科技园区 |
4.2.1 市场主导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市场需求 |
4.2.2 市场主导的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 |
4.2.3 市场主导的企业间社会关系网络建设 |
4.2.4 政府宽松的管理方式 |
4.2.5 对贵阳市大数据产业集聚的启示 |
4.3 政府引导型行为模式..北京中关村大数据产业园 |
4.3.1 政府引导下的政策优势 |
4.3.2 政府引导下的人力、智力优势 |
4.3.3 政府引导型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
4.3.4 贵阳市大数据产业集聚的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5 大数据产业集聚中地方政府支持行为的优化 |
5.1 正确处理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5.1.1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
5.1.2 促进政府与市场的有效配合 |
5.2 建立精准的财政补贴标准与统一的资金管理机制 |
5.2.1 建立精准的财政补贴标准 |
5.2.2 建立统一的财政补贴资金管理体制 |
5.3 优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
5.3.1 引入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服务建设 |
5.3.2 完善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 |
5.3.3 完善产、学、研体系 |
5.4 重塑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5.4.1 完善市场监督惩罚机制 |
5.4.2 构建多维立体的服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
5.4.3 完善产业相关的法律制度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关村拓宽融资渠道 开掘资本“洼地”(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通知[J].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1)
- [2]资源枯竭城市新旧动能转换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X市为例[D]. 陈飞. 山东大学, 2020(02)
- [3]合佳医药双创可转债融资案例研究[D]. 尹慧敏.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4]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及其创新发展研究[D]. 喻修远. 湘潭大学, 2020(02)
- [5]新时代政府服务青年创业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J市为例[D]. 李贤贤.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创新生态系统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江苏省丹阳市为例[D]. 杜赟. 江苏大学, 2020(05)
- [7]银川市产业园区扶持政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为例[D]. 刘伟.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8]镇江GX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王超. 江苏大学, 2019(05)
- [9]基于战略节奏理论的天府股交中心未来发展模式探究[D]. 蔡颖.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10]大数据产业集聚中的政府支持行为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D]. 邓锐.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