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膏状非牛顿流体的流变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重[1](2020)在《铜酞菁合成反应体系搅拌及混合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铜酞菁(CuPc)是重要的蓝色有机颜料。在工业生产中,铜酞菁主要以溶剂法在反应釜中间歇生产。为提高生产效率,通常使用两步法生产工艺。缩合反应釜中的反应情况复杂,同时存在固-液-气三相,需要良好的分散及物料循环效果,且反应装置的搅拌扭矩会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剧烈变化,因此对搅拌装置的设计以及操作条件有一定的要求。本研究通过自行设计并制作铜酞菁合成反应装置,测定了不同实验条件下PBT-4桨的功率特性曲线,与永田进治提出的关联式计算出的理论值进行比较,并研究了该桨型搅拌气-液两相体系过程中通气量对搅拌功率以及RPD的影响。研究了缩合釜中不同条件下的反应过程以及搅拌功率消耗等特性,并以实验中的数据为基础进行了放大计算。研究了铜酞菁-烷基苯溶剂混合体系的流变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反应过程中,搅拌功率的剧烈变化是由釜内物料相态与表观粘度的变化所导致的。表观粘度越高,雷诺数越低,则搅拌功率越高。PBT-4桨在挡板条件下操作时,在同一雷诺数下的功率准数随搅拌桨层数的增加及液位的升高而增大。在低雷诺数下,功率准数理论值远低于实验值;随着雷诺数的增大,两者逐渐接近;超过一定数值后,理论值开始高于实验值。三层PBT-4桨在通气条件下进行搅拌,溶剂体积为6 L时,搅拌功率与RPD均随通气量的增大而降低;溶剂体积为5 L时,搅拌功率与RPD均无明显变化。对于不同条件下的合成反应,当PBT-4桨由双层增至三层时,缩合反应开始的时间延后8.86%,反应总时间缩短9.11%;缩合反应开始时的搅拌功率升高2.7%,缩合反应过程中功率峰值降低52.7%;反应中能量净消耗降低32.5%。搅拌桨转速由250rpm升至300rpm、360rpm时,缩合反应时间分别提前25.9%、37.4%,反应总时间分别缩短13.6%、29.1%;缩合反应开始时搅拌功率分别提升8.2%、92.4%;缩合反应过程中功率峰值分别提升170.7%、393.0%;反应净能量消耗分别升高81.1%、116.0%。溶剂投入量由2.0kg升至2.5 kg、3.0kg时,缩合反应时间分别延后18.6%、37.3%,反应总时间分别延长15.0%、45.7%;缩合反应开始时搅拌功率分别提升51.2%、59.6%;缩合反应过程中功率峰值分别提升26.0%、62.2%;反应净能量消耗分别提升42.0%、116.0%。铜酞菁-烷基苯溶剂混合体系为假塑性流体,且稠度系数、流变性指数均随铜酞菁固体体积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了铜酞菁晶体的表面形貌,晶体颗粒及团簇呈现棒状结构,研究认为该结构是铜酞菁-溶剂体系表现出假塑性的重要原因。在Rf=2061.6的放大计算中,以保持单位体积功率相等为准则计算得到的搅拌功率数据最为合理:对于20.62m3的反应釜,缩合反应开始前平均搅拌功率Pa*=55798 W,缩合反应开始后搅拌功率峰值Pm*=109265 W。
张寰[2](2020)在《生物质焦油热解动力学及静电纺丝制备复合纳米纤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质焦油(Tar)是生物质通过热解、气化技术进行能源化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产生量占整个生物质气化总量的5%-15%。生物质焦油组成成分复杂,且具有刺激性气味、难以自然降解或催化转化,如直接对其进行填埋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目前生物质焦油的后续处理已成为生物质热解气化工业化推广的瓶颈问题。基于生物质焦油特有的理化性质,将其作为制备化学品、碳纤维材料等的替代原料,可为生物质焦油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新的途径。本论文主要针对生物质焦油自身粘度高、组成成分复杂、热分解以及制备工艺过程缺乏精细化模型等问题,开展了生物质焦油热解动力学特性及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的生物质焦油制备复合纳米纤维的基础研究,以期实现生物质焦油的高值化清洁利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玉米秸秆焦油、竹焦油两种代表性的生物质焦油组分进行分析,针对两种焦油的热解过程缺乏精细化模型解释等问题展开研究,对其热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开展了生物质焦油的成分分析及热性能研究。(2)在上述生物质焦油理化特性的基础上,以生物质焦油和聚丙烯腈(PAN)为原料,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配制出不同生物质焦油添加量的Tar/PAN纺丝前驱体溶液,并对其流变特性与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形貌间的关系进行研究。(3)以生物质焦油添加量、纺丝电压和纺丝距离三个工艺参数设计出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制备出直径大小、形貌不同的Tar/PAN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4)以前述Tar/PAN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为前驱体,采用预稳定-碳化法制备多孔碳纤维PAN-CNF和Tar/PAN-CNF,对其结构、形貌及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
李赛鹏[3](2019)在《基于喷印技术的固液两相流流变特性研究及材料设计》文中提出相对于传统的丝网印刷,喷印技术更加适用于表面组装技术向高密度、柔性化生产方向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无铅焊膏成分设计、喷印设备和喷印工艺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缺少相关材料的流变学研究,喷印性能的控制理论尚没有建立,影响了喷印技术在电子组装领域的推广应用。研究适用于喷印技术的焊膏及导电银胶,建立固液两相流体材料成分与流变特性及喷印效果之间的关系,将为更广泛的适用于喷印技术的固液两相流体材料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以Sn-58Bi焊膏、Sn-3.0Ag-0.5Cu焊膏和导电银胶等新型固液两相流体材料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温度、固相粒径分布、固相含量对固液两相流体粘度、触变性、粘弹性、蠕变恢复性以及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等流变特性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喷印过程跟踪及喷印点形貌,探讨了喷射过程中液滴的断流条件、卫星液滴生成条件和控制方法,在固液两相流流变特性和喷印性能之间建立了一定的联系。研究发现,随着固相含量的降低,焊膏的粘度显着下降,并具有剪切变稀性质。助剂中添加HCO后触变系数Ti显着提高,低固含量焊膏通常具有较大的Ti值。焊膏在振荡应力作用下具有粘弹性,存在LVR区且G’>G”。在稳态剪切流场测得的粘度与SAOS流场中计算出的动态复合粘度模量大小接近,焊膏的流变符合Cox-Merz经验公式。焊膏在稳态剪切流场的粘度符合Herschel模型。温度升高和固相含量降低都可以降低焊膏在LVR区的损耗系数及流动应力,有利于焊膏发生流动。低粘度焊膏通常具有较大的蠕变柔量JC和恢复柔量JR值。焊膏在发生低速剪切0.01s-10.0161s-1时,焊膏表现出剪切增稠性质。随着剪切速率增大,焊膏所受剪切应力超过流动应力后,焊膏由剪切增稠转变为剪切变稀。焊膏触变环的上行线与下行线存在滞后性,说明焊膏具有明显的触变性。温度提高后触变环面积减小,未恢复应力值下降。含有Sn-3Ag-0.5Cu焊粉颗粒的焊膏比Sn-58Bi焊膏具有更大的触变滞后性。焊膏的喷射过程包括初始胀大、颈缩、断裂和卫星液滴形成四个阶段。在35℃、45℃、55℃观察到焊膏在喷印过程中的坍塌行为,发现焊膏喷射的飞溅来源于焊膏喷射过程前期断裂过程推迟,向上收缩的残余液滴发生断裂形成第二个卫星滴。喷印焊点的高径比与粘度的平方根√成正比,与喷嘴直径d成正比。温度提高后喷印焊点的高径比随之下降,高固含量的P10焊膏和低固含量的P12焊膏分别在55℃和50℃时取得最接近0.5的高径比。焊膏在喷印过程中出现卫星滴的临界长度7)*((7)=0.317mm。喷印过程中焊膏的主液滴长度超过此临界长度,所以在喷印过程中均出现了卫星滴。高粘度焊膏的高径比一般超过1,喷印焊点的点径较小,容易发生坍塌;低粘度焊膏的高径比相对较小,但断裂位置和卫星滴的拉尖也会降低喷印质量。表观粘度为95.2Pa.s的P3焊膏具有最佳的高径比和喷印焊点形貌。导电银胶在稳态剪切流场的粘度符合Cross模型,流变符合Cox-Merz经验公式。SAOS流场中导电银胶在LVR区G”>G’,粘性成分占主体,显示出粘弹性流体特征。提高温度后导电银胶的LVR区长度减少,G’与G”曲线间距趋于减少,LVR区内相位角迅速下降。温度升高和固相含量的降低均会导致导电银胶蠕变恢复性的下降。55℃时A1导电银胶在5Pa应力作用下的蠕变恢复率为0.21%,在50Pa应力时仅为0.007%。导电银胶在低于45℃时,低速剪切状态下存在剪切增稠现象,0.01s-10.053s-1的剪切速率范围内A1的粘度逐渐上升,最大值为505.9Pa.s。当所受剪切应力超过流动应力后,银胶显示剪切变稀效应。当温度达到45℃以上时,银胶只存在剪切变稀性质。导电银胶在较低温度和较高固含量时断流时间长,断流部位靠近喷嘴,卫星滴较长导致喷印点出现较多拉尖和桥连。低固含量的A1导电银胶在50℃时喷印效果最好,对应喷印点高径比为0.35。
刘鲁亭[4](2019)在《LED固晶锡膏流变、印刷及焊接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大功率LED作为第四代电光源,因其低功耗、高光效、安全环保、寿命长等优点成为照明业界的新宠。但是随着大功率LED的快速应用,芯片散热问题成为制约照明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从LED封装结构来看,固晶材料的选择及固晶质量对大功率LED的散热有着重要影响。传统的固晶材料-银胶由于对可见光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并且热导率较低已经不能满足大功率LED的性能要求。在此背景下,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固晶锡膏,能够有效解决大功率LED的散热问题。但是这种材料在应用于细间距焊接时会产生桥连、芯片漂移和空洞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助焊剂的三大组分触变剂、活性剂和溶剂出发,以Sn3.0Ag0.5Cu金属粉末搭配不同助焊剂制备的固晶锡膏为研究对象,通过印刷测试、老化测试和焊接测试评估了不同助焊剂成分对锡膏印刷性能、抗坍塌性能和焊接性能的影响。并且借助流变学测试方法,包括粘度测试、触变性测试、滞后环测试和震荡应力测试,探究了不同流变学参数对锡膏流变性能的影响。最后,本文进行了自制锡膏与商用锡膏的性能对比。通过选取不同种类的触变剂、溶剂和活性剂,采用印刷实验、老化实验和焊接实验测试固晶锡膏的性能。结果表明,与蓖麻油类触变剂相比,采用聚酰胺蜡类触变剂(Plus)制备的固晶锡膏的粘度更大,采用蓖麻油类触变剂(advitrol00)制备的固晶锡膏抗坍塌性能和焊接性能更好。采用己二醇溶剂制备的固晶锡膏的粘度较大,以醇醚类溶剂(二乙二醇辛醚)制备的固晶锡膏抗坍塌性能和焊接性能比较优异。采用固态有机酸制备的固晶锡膏的粘度比较大,而采用液态有机酸制备的固晶锡膏抗坍塌性能和焊接性能更好。对含有不同组分的固晶锡膏进行流变测试,结果表明:触变剂相较于溶剂和活性剂,对锡膏的粘度、粘弹性和耗损系数的影响最为明显。对于触变剂,聚酰胺蜡类触变剂plus比蓖麻油衍生物类触变剂相对于锡膏具有更高的增稠性、弹性特性和较低的耗损系数。而含有蓖麻油类触变剂advitrol100的锡膏具有适宜的粘度和较高的触变恢复指数。对于溶剂,含有二乙二醇己醚或二乙二醇辛醚的锡膏具有更高的触变恢复指数和良好的流动性。对于活性剂,采用IPU-22作为活性剂,锡膏具有较高的触变恢复指数和较低的耗损系数。平行实验表明,自制锡膏与商用锡膏都具有良好的印刷性能和剪切强度,但是自制锡膏具有更好的抗坍塌性能,并且能够满足焊盘间距在0.08mm以上的焊接要求。
张黎明[5](2019)在《表面活性剂复合粘弹体系及其清洁压裂液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力压裂技术是增加油气渗流能力,提高油气产能的必要措施,而压裂液性能影响着水力压裂的效果。传统压裂液在压后破胶时不彻底,残渣易滞留在地层中,甚至对地层造成永久性损害。而清洁压裂液快速自动破胶,无残渣,返排彻底,在油气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前景。基于分子间的疏水作用、静电作用等构筑了阳/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CTAB/SDS);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以粘度为指标优化出CTAB/SDS的最佳复合比和总浓度;利用流变方法评价了CTAB/SDS的粘弹性影响因素;采用阿伦尼乌斯公式阐述了优选体系的粘温关系,将温度区间化并计算出复合体系各温度区间的活化能,得到了蠕虫状胶束(WLMs)产生的温度范围;采用动态光散射法及热分析法证实了CTAB/SDS聚集体转变过程;借助冷冻刻蚀透射电子显微镜(FF-TEM),揭示了CTAB/SDS的相转变机理。同理构筑了含有5个、7个和10个氧乙烯基团(EO)的阳/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NPEC-n(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羧酸盐-n)复合体系;根据CTAB/NPEC-n的粘度及相行为,确定了CTAB/NPEC-n的粘度峰值复合比;利用流变方法、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Cryo-TEM)及FF-TEM探究了CTAB/NPEC-5对总浓度、温度、盐和剪切作用的响应规律;采用Gaussian 09量子化学方法计算出CTAB/NPEC-n的组合构型、相互作用能及电荷分布,揭示了EO基团数及EO构型对CTAB/NPEC-n的聚集体形貌和流变性的影响。探讨了CTAB/SDS和CTAB/NPEC-5压裂液配方的适用性。采用TSI分析了清洁压裂液的携砂性能和稳定性能;评价了配方压裂液的清水破胶和煤油破胶性能。结果表明:CTAB/SDS清洁压裂液配方为:2.25%CTAB+0.75%SDS+1.0%Na Cl;WLMs的形成温度为30℃-40℃;该配方携砂性强且稳定,清水破胶效果好,适用于低温油气储层。CTAB/NPEC-5的粘度峰值复合比为αCTAB=0.76,当Ct>75mmol/L时体系具有粘弹性;CTAB/NPEC-7有两个粘度峰值复合比,分别为αCTAB=0.3和αCTAB=0.4,后者对应体系因其“圈状”构型较易形成粘弹体系。CTAB/NPEC-5清洁压裂液配方为:95mmol/L CTAB+30mmol/L NPEC-5+171mmol/L Na Cl,配方浓度越高,其携砂性和稳定性越好;清水破胶和煤油破胶瞬时且彻底;抗剪切性能强;适用于高含盐油气储层,可抗盐浓度为2565mmol/L。
苏春敏[6](2019)在《新型榛子花生复合调味酱的研制》文中指出我国榛属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又是花生生产大国,但对它们的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深加工产品种类匮乏。榛子花生酱是一种新型复合酱,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酱制品的需求,还可显着提高坚果的综合效益,丰富酱制品的多样化,营养化。本试验使用榛子和花生为主要原料,研制了榛子花生复合调味酱,并对产品的加工工艺、稳定性、流变特性以及产品主要营养成分测定等方面进行实验,从而提高榛子、花生在深加工产品方面的附加值,研究结果如下:花生烘烤条件为微波中火8min,榛子烘烤条件为载物量为80%、中低火、9min、翻动次数为3次。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榛子花生酱最佳工艺参数:榛子添加量为40%、植物油10%、白砂糖添加量8%、食盐添加量2%,感官评价分值最高97分。通过对料水比,蔗糖脂肪酸酯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对榛子花生酱稳定性影响的单因素试验,设计响应面试验确定制备稳定性良好的榛子花生酱最佳参数:料水比、蔗糖脂肪酸酯、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分别为1:0.75、0.25%,0.20%,此条件下制备的榛子花生复合调味酱离心乳析率最低为1.51%。通过对复合调味酱流体类型的判定,得知复合酱是非牛顿流体,呈现假塑性及触变性流动。静态流变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7种调味酱粘度都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最后接近于0,添加0.6%乳化剂复合酱黏度最大,而0%的乳化剂添加量复合酱黏度最小。动态流变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损失系数小于1属于固体粘弹性性质。榛子添加量为40%复合酱的损失系数值最大,酱体呈现较好的流动性。榛子花生复合酱的品质分析测得榛子花生复合调味酱脂肪含量38%,水分30%,蛋白质含量为22%,淀粉含量13%,总糖含量为7%,微生物指标均低于安全限量。通过对按照本实验工艺加工得到的榛子酱、花生酱、榛子花生酱进行总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结果显示总抗氧化能力顺序依次为榛子酱>榛子花生酱>花生酱。电子舌检测结果可以看出鲜味、咸味响应信号最强,其次是苦味,酸味信号最弱,说明复合酱的滋味整体偏鲜和咸。
李振坤[7](2019)在《磁性液体流变特性及其对密封液体性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磁性液体是一种新型磁敏智能材料。磁性液体在磁学、光学、声学和力学等方面表现出许多不可替代的特性,使其在航空、航天、化工、机械、医药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磁性液体流变学是这些应用的共同理论基础。近五十年来关于磁性液体流变特性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由于磁性液体内部在磁场下形成的各向异性结构极为复杂,该领域尚未能形成统一的微观理论模型。同时,宏观流变学实验缺乏系统性,亟待对不同实验方法取得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即使在研究最充分的磁粘效应领域,被广泛采用的链状微观模型基于强烈的理想化假设,不能用于宏观流变实验结果的分析。在磁性液体粘弹性、触变性等复杂流变性方面,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不同类型微观结构生成与破坏的机理并不明确。本文针对磁性液体不同类型微观结构导致的流变现象,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基载液粘度和颗粒体积分数的磁性液体,根据磁性液体磁粘及复杂流变特性研究需求,提出新型实验测量方法并制定实验方案。系统研究了磁性液体在不同温度、磁场等条件下的稳态和动态力学响应,深入分析其微观演化机理。通过将磁性液体磁粘特性、粘弹性、触变性的理论与实验结果整合,拓展并加深了对磁性液体复杂流变特性的认识。采用不同模型对磁性液体流变特性进行描述,结合触变性提出一种磁性液体屈服应力的新定义方法。此外,通过研究粘度和磁粘效应对磁性液体密封液体介质性能影响,将磁性液体流变学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在磁性液体磁粘特性方面,将磁性液体微观模型与宏观动力学理论相结合,实验研究了氟碳化合物基磁性液体在不同温度、磁场、剪切速率条件下的磁粘效应。通过对不同剪切速率下磁性液体粘温曲线的分析,提出温度影响磁粘效应的两种微观机理,并设计实验展现了两种机理的转变过程。通过研究不同基载液粘度磁性液体在不同磁场下的磁粘系数、屈服应力、Masson数曲线等,发现高粘度基载液磁性液体具有更显着非牛顿性,提出基载液粘度可通过流体动力学作用影响磁性液体内部结构形态和运动方式。在磁性液体粘弹性方面,采用蠕变回复和小幅振荡剪切方法分别对磁性液体静态和动态粘弹性进行研究,分析颗粒体积分数、磁场、温度等不同因素对磁性液体粘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颗粒体积分数超过3.74%的磁性液体在一定磁场强度下表现出线性粘弹特性,而体积分数为1.88%的磁性液体在任何磁场下均不具有线性粘弹特性。根据实验结果提出,磁性液体在小应变或应力下表现出的显着粘弹性由内部柱状结构的可逆取向变化和与测量夹具表面分离过程造成。基于应变速率频率叠加原理实验测得磁性液体完整的频率扫描模量曲线,证明磁性液体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具有不同的微观松弛机理。采用广义Burgurs模型对磁性液体粘弹性模拟,提出磁性液体在蠕变回复测试中产生比普通粘弹性流体更复杂的微观结构松弛过程。磁性液体屈服及触变性方面,通过静态和动态屈服应力测试、固定应力粘度分岔、滞后环测试、3阶段触变性测试等实验系统地研究了磁性液体的时间相关流变特性。将磁性液体的屈服与触变性相结合深入探究其共同的微观作用机理,即不同类型微观结构随时间发生生成和破坏。实验观测到不同应力、磁场强度、温度下磁性液体的粘度分岔现象,从触变性角度重新对磁性液体屈服应力进行定义。3阶段触变性实验结果表明,磁性液体内部链状和柱状结构的重建可以引起显着的触变恢复行为。根据磁性液体结构生成与破坏特点提出一种非线性结构模型,采用该模型对磁性液体时间相关流变特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成功预测磁性液体的粘度分岔现象。磁性液体粘度对密封液体介质性能影响方面,搭建密封实验台并设计密封结构,实验研究不同基载液粘度磁性液体在不同转速、压力条件下的极限耐压能力和密封寿命,并结合流变学理论对分析磁性液体密封失效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磁性液体粘度是影响其密封液体介质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提出磁性液体粘度对密封界面不稳定性及密封膜损耗具有不同的影响机理,两种机理的影响程度共同决定了磁性液体密封液体介质的性能。本文的研究对磁性液体流变学实验方法与理论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磁性液体的定量化、精准化应用和调控。
李欣[8](2017)在《热固性环氧树脂基改性复合材料制备与3D打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固性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质量轻、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好,正逐步取代金属材料,广泛用于航空飞行器等领域。本课题研究该类材料的3D打印技术,研制以热固性环氧树脂为基体的打印材料,并对其进行多尺度协同增强增韧处理;根据喷头高度、挤出率、挤出速度以及喷头移动速度等参数对打印工艺进行优化,研制3D打印原理样机。本文以解决热固性复合材料的3D打印问题为目标,从材料制备和打印工艺两个方面展开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军用无人机与军用战机用热固性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及可打性要求,确定了热固性复合材料的组份构成,包括基体材料、固化剂、稀释剂、增稠剂与增强填料等。研究了可用于挤出式3D打印的热固性复合材料基体的组份设计技术路线与制备工艺,确定了其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及流变性能的测试分析方法。(2)运用球磨、液相氧化—超声协同处理技术对碳纤维表面进行了改性预处理,确定了预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并得到了碳纤维表面改性前、后的表面形貌与浸润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了碳纤维平均长度及含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复合法则,可在大范围纤维体积分数下实现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预测,并对其机理进行了阐述。最终确定了碳纤维的最小平均长度及最佳含量。(3)采用多尺度填料协同改性技术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增强增韧处理。通过向复合材料基体中添加微米尺度与纳米尺度填料,并优化填料的比例含量、表面处理工艺及分散手段等参数,在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指标的同时不损失其他性能,尤其是在不损失其他性能的基础上提高其断裂韧性。提出了改进型Halpin-Tsai模型,可对改性的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进行预测。揭示了多尺度填料协同改性处理的增强增韧机理。此外,分析了多尺度填料对环氧基复合材料粘—温特性与流变性能的影响,确定其流变模型中的相应参数,预测其打印工艺窗口。(4)通过向复合材料中加入增稠剂,对复合材料的流变学行为进行了设计。使复合材料由牛顿流体变为非牛顿流体,即粘度随剪切率的变化而变化,且表现为剪切变稀。不同组份条件下的复合材料的流变学行为不同。通过对贮存剪切模量、损耗剪切模量和剪切屈服应力进行分析。确定了适合挤出式3D打印方式的材料的流变学特性规律。(5)提出了一种针对STL模型的高效分层算法,对STL模型中的三角形面片进行排序和剔除,用以精简数据,快速提取出只与切平面相交的面片,最后将切平面与每个面片进行求交运算。通过与商用打印软件对比分析,本文提出的分层算法快1.5倍左右。搭建了气动挤出式3D打印机原理样机,分析了喷头高度对打印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临界喷头高度h0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挤出率、挤出速度与喷头移动速度对打印效果的影响。并针对多层打印问题,提出了多层打印的临界喷头高度的计算方法,选取了补偿系数。
白富强[9](2017)在《幂律流体圆柱射流破碎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液体射流是自然界和工程应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研究者们对于牛顿流体的射流破碎过程已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但对更具复杂性和多样性幂律流体,研究涉及较少,还没有成熟的理论支持。本文针对幂律流体射流的破碎过程开展理论和实验研究,分析其破碎特性,进一步揭示非牛顿流体的破碎机理,研究内容具备一定的普适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基于线性不稳定性理论,建立了幂律流体三维圆柱射流的数学物理模型,进而推导得到了表征幂律流体三维圆柱射流不稳定性的特征方程——色散方程。在时间模式下,对色散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获得了不同射流参数条件下的不稳定性曲线,分析研究了幂律流体三维圆柱射流的各种无量纲参数和实际参数对其表面波不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当幂律流体液体圆柱射流处于不同阶数下,射流的不稳定性不同,各射流参数对射流不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也不同。射流表面波不稳定性受表面张力、粘性力与气液相互作用力的综合影响。总体来说,气液相互作用力是促进射流破碎的因素,液体表面张力、粘性力和流体的幂律特性都是抑制射流破碎的因素。在不同的阶数下,各参数对射流不稳定性影响的程度不同,呈现出的影响规律也不同。当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随着射流速度的增大,会依次出现高阶不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完整的光学实验系统,系统能够实现高压环境下的阴影法高速摄像系统和相位多普勒粒子动态分析系统对幂律流体射流破碎过程的拍摄与测试,包括:形貌特征、粒度场和速度场。实验研究获得了一系列低射流速度下的幂律流体圆柱射流近喷孔区域的表面波图像,展示出了幂律流体圆柱射流的多阶模式,也获得到了高压和高温条件下幂律流体圆柱射流破碎后形成的稳态形貌图像,经过对图像的后处理和分析,定义并提取了表征幂律流体圆柱射流破碎特征的参数:破碎长度和喷雾锥角,研究了不同射流参数对于幂律流体圆柱射流破碎特征的影响规律。测试得到了高压环境下幂律流体圆柱射流远区的速度场和粒度场,获得了雾场中具有代表性位置上的三维速度和液滴索特平均直径信息,研究了速度场和粒度场的分布特点,以及不同射流参数对雾场速度和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喷射速度的加大,幂律流体圆柱射流有明显的多阶模式形貌特征。提高喷射压力、射流出口速度、环境气体压力、环境气体密度、温度等都会增加幂律流体圆柱射流的不稳定性,有助于促进射流破碎,使得射流破碎长度减小、喷雾锥角增大,液滴索特平均直径变小,稠度系数和幂律指数起抑制作用,尤其是稠度系数。液滴索特平均直径沿射流中心轴线向下呈明显减小趋势,沿径向对称于射流中心轴线分布,在径向方向上液滴索特平均直径保持在较小的范围之内,靠近中心轴线的位置直径较小,不同射流参数对粒度轴向和径向的整体分布形态影响不大。幂律流体圆柱射流的近喷孔区域表面波特征、破碎特征、速度场和粒度场的分布特征以及射流参数对其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结果与幂律流体三维圆柱射流不稳定性理论分析结果均能相互吻合,两者相互得到了验证和解释。
崔洁[10](2014)在《丝扣油自动定量喷涂装置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石油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成为世界钻井最多的三大国家(美国、加拿大、中国)之一。在钻井和采油、气的过程中,套管和油管是最主要的施工材料,油套管(油管和套管)的寿命决定了油气井的寿命。油套管之间是通过螺纹连接的,所以在进行油套管柱连接时,必须要确保其螺纹具有防粘扣性、较强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丝扣油具有螺纹连接所要求的润滑和密封性能,能有效地延长油套管接头螺纹的使用寿命,对防止接头螺纹粘扣,避免接头螺纹旋紧过度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油套管上扣之前必须使用合适的丝扣油涂布在接头公母螺纹表面,用以作为螺纹之间的润滑剂和抗磨剂。目前,在油气水井作业施工过程中,还没有专门用于丝扣油喷涂的装置。长期以来油套管内螺纹丝扣油的涂布工作都是依靠手工完成的,这不仅造成施工返修率高居不下而且还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制一种专门用于油套管内螺纹丝扣油自动定量喷涂的装置对于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成本,有效解决螺纹密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油套管内螺纹丝扣油涂布要求,设计开发了一款丝扣油自动定量喷涂装置,使其能够应用于不同管径大小的油套管等下井工具内螺纹丝扣油的涂布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美国Brookfield R/S Plus系列流变仪对丝扣油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影响丝扣油流变特性的因素,丝扣油的流变模型及其对应的本构方程,丝扣油的触变性特征等。这些研究成果为丝扣油自动定量喷涂装置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2、针对油套管内螺纹尺寸要求和喷涂工艺要求,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喷涂设计方案,并对各方案的优劣进行了筛选比较,最后确定采用空气压送式喷涂的方案。3、完成了丝扣油自动定量喷涂装置的平台构建。利用CATIA和Solid Works三维画图软件对系统进行了机械结构设计,详细论述了整个系统框架的设计原理、技术选型及实现方法。4、对喷涂设备的控制性能和喷涂效果进行了试验验证。根据油套管内径大小的不同,确定出与之相对应的喷涂时间和喷涂压力。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油套管内径为68~120mm时,空压机压力宜选择4bar,喷涂时间选择2~3s/次(共4次,上下左右各一次,下同);当油套管内径为120-170mm时,空压机压力宜选择4.5bar,喷涂时间选择2-3s/次;当油套管内径为170-220mm时,空压机压力宜选择5bar,喷涂时间选择34s/次;当油套管内径为220-270mm时,空压机压力宜选择5.5bar,喷涂时间选择3~4s/次;当油套管内径为270~320mm时,空压机压力宜选择6bar,喷涂时间选择4~5s/次;当油套管内径为320~370mm时,空压机压力宜选择6.5bar,喷涂时间选择4~5s/次;当油套管内径为370~20mm时,空压机压力宜选择7bar,喷涂时间选择5~6s/次;当油套管内径为420~470mm时,空压机压力宜选择7.5bar,喷涂时间选择5~6s/次;当油套管内径为470~511mm时,空压机压力宜选择8bar,喷涂时间选择6~7s/次;研制开发的油套管内螺纹丝扣油自动定量喷涂的装置操作简单方便,喷涂效果符合工况要求,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工作业强度、提高喷涂效率与质量。
二、膏状非牛顿流体的流变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膏状非牛顿流体的流变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铜酞菁合成反应体系搅拌及混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铜酞菁简介 |
1.1.1 铜酞菁 |
1.1.2 铜酞菁结构与性质 |
1.2 铜酞菁合成工艺 |
1.2.1 合成机理 |
1.2.2 固相法 |
1.2.3 溶剂法 |
1.3 铜酞菁溶剂法合成工艺 |
1.3.1 工艺流程简介 |
1.3.2 缩合反应分析 |
1.3.3 缩合釜搅拌行为分析 |
1.4 搅拌功率与功率曲线 |
1.5 非均相物系搅拌过程 |
1.5.1 固-液两相分散 |
1.5.2 气-液两相分散 |
1.5.3 固-液-气三相搅拌 |
1.6 课题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仪器及装置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装置 |
2.3 实验步骤 |
2.3.1 合成实验 |
2.3.2 搅拌桨功率曲线 |
2.3.3 气-液分散与搅拌功率 |
2.3.4 固-液两相浆体流变特性 |
2.4 数据处理 |
2.4.1 空载扭矩 |
2.4.2 表观粘度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反应体系相态分析 |
3.2 搅拌桨功率曲线 |
3.3 搅拌桨形式的影响 |
3.4 搅拌强度的影响 |
3.5 反应体系的流变特性 |
3.6 通气量对搅拌功率的影响 |
3.7 缩合釜搅拌工艺放大计算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2)生物质焦油热解动力学及静电纺丝制备复合纳米纤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质焦油 |
1.2.1 生物质与生物质焦油 |
1.2.2 生物质焦油热解动力学特性 |
1.2.3 生物质焦油脱除 |
1.3 静电纺丝技术 |
1.3.1 静电纺丝技术原理 |
1.3.2 静电纺丝影响因素 |
1.3.3 静电纺聚丙烯腈纳米纤维 |
1.4 碳纳米纤维 |
1.4.1 力学性能 |
1.4.2 热学性能 |
1.4.3 电学性能 |
1.4.4 吸附性能 |
1.5 论文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生物质焦油组分及热解动力学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表征和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生物质焦油组成 |
2.3.2 竹焦油热解特性 |
2.3.3 玉米秸秆焦油热解特性 |
2.3.4 生物质焦油分布活化能模型及动力学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物质焦油/聚丙烯腈纺丝前驱体流变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仪器 |
3.3 纺丝前驱体流变特性 |
3.3.1 聚丙烯腈溶液流变特性 |
3.3.2 玉米秸秆焦油纺丝液前驱体流变特性 |
3.3.3 竹焦油纺丝液前驱体流变特性 |
3.3.4 纺丝液流变模型及参数变化规律 |
3.4 纺丝前驱体流变特性对制备纤维形貌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质焦油/聚丙烯腈静电纺丝复合纳米纤维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材料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样品表征与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正交实验分析 |
4.3.2 电纺纤维的结构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物质焦油/聚丙烯腈碳纳米纤维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XRD分析 |
5.3.2 扫描电镜分析 |
5.3.3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 |
5.3.4 电化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3)基于喷印技术的固液两相流流变特性研究及材料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喷射印刷技术的发展 |
1.1.1 MYDATA焊膏喷印技术 |
1.1.2 喷印技术研究进展 |
1.2 固液两相流体及其应用背景 |
1.2.1 固液两相流体 |
1.2.2 固液两相流体基本模型 |
1.2.3 电子封装用固液两相流体材料 |
1.3 流变学理论的发展 |
1.3.1 牛顿流体 |
1.3.2 非牛顿流体 |
1.3.3 非牛顿流体的流变特性 |
1.4 电子封装用膏体的流变特性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过程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工艺及路线 |
2.2 固液两相流体成分设计 |
2.2.1 焊膏成分 |
2.2.2 导电银胶成分 |
2.3 固液两相流体材料制备 |
2.3.1 焊膏制备 |
2.3.2 导电银胶制备 |
2.3.3 实验设备 |
2.4 粘度测试 |
2.5 振荡应力扫描测试 |
2.6 蠕变恢复实验 |
2.7 触变环测试 |
2.8 固液两相流体喷印性能测试 |
2.9 喷印过程高速摄影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焊膏流变特性研究 |
3.1 焊膏成分设计 |
3.2 焊膏的粘度 |
3.2.1 固相成分的影响 |
3.2.2 液相成分的影响 |
3.3 振荡应力下焊膏的粘弹性分析 |
3.3.1 不同温度下粘弹性的变化 |
3.3.2 固相含量对焊膏粘弹性的影响 |
3.3.3 液相成分对粘弹性的影响 |
3.4 焊膏蠕变恢复性能分析 |
3.4.1 温度的影响 |
3.4.2 固相含量对蠕变恢复性的影响 |
3.5 焊膏触变行为研究 |
3.5.1 固相含量对焊膏触变行为的影响 |
3.5.2 温度对焊膏触变行为的影响 |
3.5.3 不同固相成分焊膏的触变性 |
3.6 分析与讨论 |
3.6.1 焊膏在小幅振荡剪切(SAOS)流场中的粘弹性 |
3.6.2 蠕变恢复过程中焊膏的流体模型 |
3.6.3 触变行为中颗粒的运动模型 |
3.6.4 流变过程中颗粒的相互作用 |
3.7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焊膏喷印性能研究 |
4.1 焊膏喷印参数与成分设计 |
4.2 喷印焊点质量的评价方法 |
4.3 焊膏喷印性能研究 |
4.3.1 低固含量焊膏喷印工艺 |
4.3.2 高固含量焊膏喷印工艺 |
4.4 焊膏成分对喷印质量的影响 |
4.4.1 焊膏固相含量的影响 |
4.4.2 焊膏中固相颗粒的影响 |
4.5 焊膏喷印过程跟踪 |
4.5.1 正常的喷印过程 |
4.5.2 非正常的喷印过程 |
4.6 分析与讨论 |
4.6.1 喷印过程分析 |
4.6.2 卫星液滴的产生条件 |
4.6.3 喷印动力学分析 |
4.6.4 蠕变恢复率与喷印焊点高径比的联系 |
4.6.5 喷印过程中断流位置分布 |
4.7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导电银胶流变特性及喷印性能研究 |
5.1 导电银胶成分设计 |
5.2 导电银胶流变特性研究 |
5.2.1 导电银胶振荡应力测试 |
5.2.2 导电银胶蠕变恢复行为研究 |
5.2.3 导电银胶触变行为研究 |
5.3 导电银胶喷印性能研究 |
5.3.1 温度对导电银胶喷印性能的影响 |
5.3.2 固含量对导电银胶喷印性能的影响 |
5.4 分析与讨论 |
5.4.1 导电银胶在小幅振荡剪切流场中的粘弹性 |
5.4.2 喷印过程中固液两相间的相互作用 |
5.5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以后工作展望 |
一、本论文的创新点 |
二、以后工作展望 |
科研成果清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4)LED固晶锡膏流变、印刷及焊接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LED器件散热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固晶锡膏的简介 |
1.3.1 助焊剂成分的研究进展 |
1.3.2 锡膏性能的研究进展 |
1.4 流变学的理论基础 |
1.4.1 流变学的基本概念 |
1.4.2 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案 |
2.1 技术路线 |
2.2 实验材料的选择 |
2.2.1 Sn3.0Ag0.5Cu锡粉 |
2.2.2 助焊剂成分 |
2.3 试验方法 |
2.3.1 助焊剂的制备方法 |
2.3.2 固晶锡膏的制备方法 |
2.4 固晶锡膏的性能测试 |
2.4.1 印刷测试和老化测试 |
2.4.2 焊接测试 |
2.4.3 流变性能测试 |
第3章 固晶锡膏的性能研究 |
3.1 不同助焊剂组分对锡膏印刷性能和抗坍塌性能的影响 |
3.1.1 触变剂对锡膏印刷性能的影响 |
3.1.2 触变剂对锡膏抗坍塌性能的影响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4 溶剂对锡膏印刷性能的影响 |
3.1.5 溶剂对锡膏抗坍塌性能的影响 |
3.1.6 结果与分析 |
3.1.7 不同活性剂对锡膏印刷性能的影响 |
3.1.8 活性剂对锡膏抗坍塌性能的影响 |
3.1.9 结果与分析 |
3.2 不同助焊剂组分对锡膏焊接性能的影响 |
3.2.1 不同触变剂对锡膏焊接性能的影响 |
3.2.2 不同溶剂对锡膏焊接性能的影响 |
3.2.3 不同活性剂对锡膏焊接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固晶锡膏的流变性能研究 |
4.1 不同触变剂对锡膏流变性的影响 |
4.1.1 低剪切速率下的粘度测试 |
4.1.2 触变性测试 |
4.1.3 滞后环测试 |
4.1.4 震荡应力测试 |
4.1.5 结果与分析 |
4.2 不同溶剂对锡膏流变性的影响 |
4.2.1 低剪切速率下的粘度测试 |
4.2.2 触变性测试 |
4.2.3 滞后环测试 |
4.2.4 震荡应力测试 |
4.2.5 结果与分析 |
4.3 不同活性剂对锡膏流变性的影响 |
4.3.1 低剪切速率下的粘度测试 |
4.3.2 触变性测试 |
4.3.3 滞后环测试 |
4.3.4 震荡应力测试 |
4.3.5 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制固晶锡膏与商用固晶锡膏的性能研究 |
5.1 印刷性能测试 |
5.2 焊接性测试 |
5.3 流变性测试 |
5.4 焊点微观形貌及剪切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表面活性剂复合粘弹体系及其清洁压裂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清洁压裂液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清洁压裂液类型 |
1.2.2 清洁压裂液性能 |
1.3 阳/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WLMs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
1.3.2 阳/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进展 |
1.4 阳/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CTAB/SDS复合粘弹体系优化及WLMs温度诱导机制 |
2.1 实验部分 |
2.1.1 材料 |
2.1.2 方法及仪器 |
2.2 CTAB/SDS复合粘弹体系构筑 |
2.2.1 CTAB与 SDS复合比 |
2.2.2 CTAB/SDS复合体系总浓度 |
2.3 CTAB/SDS复合体系粘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 |
2.3.1 复合比和总浓度 |
2.3.2 温度 |
2.3.3 盐 |
2.3.4 剪切作用 |
2.3.5 CTAB/SDS复合体系优化 |
2.4 CTAB/SDS粘弹性体系WLMs温度诱导机制 |
2.4.1 复合体系中胶束聚集体形成 |
2.4.2 胶束聚集体对温度的响应 |
2.4.3 复合体系的相转变机理 |
2.5 小结 |
第3章 CTAB/NPEC-n复合粘弹体系构筑及EO基团作用 |
3.1 实验部分 |
3.1.1 材料 |
3.1.2 方法及原理 |
3.2 CTAB/NPEC-n复合体系构筑 |
3.2.1 CTAB与 NPEC-n复合比 |
3.2.2 CTAB/NPEC-n复合体系总浓度 |
3.3 CTAB/NPEC-5 复合体系的流变性 |
3.3.1 流变性对总浓度的响应 |
3.3.2 流变性对盐离子的响应 |
3.3.3 流变性对温度的响应 |
3.3.4 流变性对剪切作用的响应 |
3.4 EO基团对CTAB/NPEC-n复合粘弹体系的作用 |
3.4.1 EO基团数 |
3.4.2 CTAB/NPEC-n的组合构型 |
3.4.3 组合模型的电荷分布 |
3.5 小结 |
第4章 复合粘弹体系清洁压裂液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材料 |
4.1.2 方法及原理 |
4.2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压裂液适用性 |
4.2.1 CTAB/SDS复合体系压裂液配方 |
4.2.2 CTAB/NPEC-n复合体系压裂液配方 |
4.3 清洁压裂液携砂性 |
4.3.1 瓶试法 |
4.3.2 稳定仪分析法 |
4.4 清洁压裂液破胶性 |
4.4.1 破胶粘度 |
4.4.2 破胶残渣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新型榛子花生复合调味酱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榛子及榛子酱概述 |
1.1.1 榛子概述 |
1.1.2 榛子酱概述 |
1.2 花生及花生酱概述 |
1.2.1 花生概述 |
1.2.2 花生酱概述 |
1.3 复合调味酱概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复合调味酱概述 |
1.3.2 复合调味酱研究现状 |
1.4 食品流体力学 |
1.4.1 食品流变特性概述 |
1.4.2 流体类型 |
1.4.3 食品流变学的现状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榛子花生复合酱关键工艺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原料 |
2.1.2 试验仪器和设备 |
2.1.3 工艺流程 |
2.1.4 操作要点 |
2.2 试验设计 |
2.2.1 花生烘烤条件的筛选 |
2.2.2 榛子烘烤条件实验 |
2.2.3 榛子花生酱调配的实验设计 |
2.3 感官评价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花生烘烤条件对榛子花生酱的影响 |
2.4.2 载物量对榛子花生酱的影响 |
2.4.3 微波档数对榛子花生酱的影响 |
2.4.4 微波时间对榛子花生酱的影响 |
2.4.5 翻动次数对榛子花生酱的影响 |
2.4.6 榛子烘烤条件正交试验 |
2.4.7 榛子添加量对榛子花生酱的影响 |
2.4.8 食盐添加量对榛子花生酱的影响 |
2.4.9 白砂糖添加量对榛子花生酱的影响 |
2.4.10 植物油添加量对榛子花生酱的影响 |
2.4.11 榛子花生酱配方正交试验 |
2.5 小结 |
第三章 新型榛子花复合生酱的稳定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料水比对复合酱稳定性影响 |
3.2.2 乳化剂的选择 |
3.2.3 增稠剂的选择 |
3.2.4 榛子花生酱稳定性响应面优化 |
3.2.5 最佳条件的确定及验证试验 |
3.3 小结 |
第四章 新型榛子花生复合酱流变特性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仪器 |
4.1.3 试验方法 |
4.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榛子花生复合酱流体类型的判断 |
4.3.2 静态流变特性的测定 |
4.3.3 动态流变特性的测定 |
4.4 小结 |
第五章 榛子花生复合酱品质分析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试验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理化指标测定 |
5.2.2 微生物指标测定 |
5.2.3 三种酱的抗氧化性比较 |
5.2.4 电子舌感官评价 |
5.3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理化指标测定结果 |
5.4.2 微生物指标测定结果 |
5.4.3 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 |
5.4.4 总抗氧化能力ABTS值 |
5.4.5 总抗氧化能力比较结果与分析 |
5.4.6 电子舌感官评价结果与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磁性液体流变特性及其对密封液体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外磁性液体流变特性研究概况 |
1.2.1 磁性液体场致微观结构观测 |
1.2.2 磁粘效应研究 |
1.2.3 磁性液体复杂流变性研究 |
1.3 国内磁性液体流变特性研究概况 |
1.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结构 |
2 流变测量方法及样品制备与表征 |
2.1 流变测量方法 |
2.1.1 流变学基本张量 |
2.1.2 流变测量基本原理 |
2.1.3 流变仪结构及选择 |
2.2 磁性液体样品制备与表征 |
2.2.1 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
2.2.2 磁性液体的制备及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3 磁性液体磁粘特性研究 |
3.1 磁性液体磁粘效应的理论基础 |
3.1.1 磁性液体的宏观动力学方程 |
3.1.2 磁性液体的微观链状结构模型 |
3.2 磁性液体简单剪切流动本构关系及磁粘效应研究 |
3.2.1 磁性液体简单剪切流动本构关系 |
3.2.2 磁性液体的磁粘效应 |
3.3 温度对磁粘效应影响研究 |
3.3.1 高剪切速率下温度对磁粘效应的影响 |
3.3.2 低剪切速率下温度对磁粘效应的影响 |
3.3.3 两种影响机制的转变 |
3.4 基载液粘度对磁粘效应影响研究 |
3.4.1 基载液粘度对流动曲线的影响 |
3.4.2 不同基载液粘度磁性液体的Masson数曲线 |
3.4.3 不同基载液粘度磁性液体的磁粘系数 |
3.4.4 不同基载液粘度磁性液体的屈服应力 |
3.5 本章小结 |
4 磁性液体粘弹性研究 |
4.1 磁性液体粘弹性的相关理论 |
4.1.1 静态粘弹性的理论基础 |
4.1.2 动态粘弹性的理论基础 |
4.2 磁性液体静态粘弹性实验研究 |
4.2.1 磁性液体在不同应力下的蠕变回复特性 |
4.2.2 磁性液体的非线性静态粘弹性 |
4.2.3 固相颗粒体积分数对磁性液体蠕变回复的影响 |
4.2.4 磁场对磁性液体蠕变回复性能的影响 |
4.2.5 温度对磁性液体蠕变回复性能的影响 |
4.3 磁性液体动态粘弹性研究 |
4.3.1 磁性液体振幅扫描实验及线性粘弹区的确定 |
4.3.2 磁性液体频率扫描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5 磁性液体屈服及触变性研究 |
5.1 磁性液体屈服及触变性的相关背景及理论 |
5.1.1 磁性液体的屈服应力与非线性结构模型 |
5.1.2 磁性液体的触变性及3阶段触变测试方法 |
5.2 磁性液体屈服特性及触变影响研究 |
5.2.1 静态和动态屈服应力 |
5.2.2 不同应力下粘度随时间变化 |
5.2.3 不同磁场下粘度随时间变化 |
5.2.4 颗粒体积分数对磁性液体触变屈服特性影响 |
5.2.5 温度对磁性液体触变屈服特性影响 |
5.3 磁性液体触变性研究 |
5.3.1 磁性液体滞后环实验 |
5.3.2 磁性液体旋转模式下的3阶段触变测试 |
5.3.3 磁性液体振荡模式下的3阶段触变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磁性液体粘度对密封液体介质性能影响 |
6.1 磁性液体密封液体介质的研究背景 |
6.2 磁性液体的密封原理及实验台设计 |
6.2.1 磁性液体的密封原理 |
6.2.2 实验台及密封件的设计与仿真 |
6.3 磁性液体密封水的实验研究 |
6.3.1 磁性液体密封水的极限耐压值 |
6.3.2 磁性液体密封水的寿命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热固性环氧树脂基改性复合材料制备与3D打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3D打印技术与直写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基于液滴的DW技术 |
1.2.2 基于能量束的DW技术 |
1.2.3 基于流体的DW技术 |
1.2.4 基于极细针头的DW技术 |
1.2.5 DW技术的材料 |
1.2.6 DW技术的应用与实例 |
1.3 本文技术路线图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备、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2.1 环氧树脂的定义、分类与选取 |
2.2 辅助添加材料的选取与确定 |
2.2.1 固化剂的选取 |
2.2.2 稀释剂的选取 |
2.2.3 增稠剂的选取 |
2.2.4 增强填料的选取 |
2.3 热固性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2.3.1 碳纤维表面处理 |
2.3.2 碳纤维改性环氧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3 多尺度增强材料协同改性环氧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表征方法与测试方法 |
2.4.1 表征方法说明 |
2.4.2 流变学行为测试 |
2.4.3 力学性能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米尺度碳纤维改性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表面处理方式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1.1 球磨处理工艺研究及参数确定 |
3.1.2 液相氧化-超声协同处理工艺研究及参数确定 |
3.2 碳纤维含量对基体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碳纤维增强型打印材料的增强增韧机理与力学性能研究 |
3.3.1 碳纤维增强型打印材料的增强增韧机理研究 |
3.3.2 碳纤维增强型打印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
3.4 碳纤维增强型打印材料的固化反应特性研究 |
3.4.1 温度对打印材料粘度的影响 |
3.4.2 固化度对打印材料粘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尺度填料协同增强增韧机理与改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
4.1 纳米尺度填料增强增韧机理与改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
4.1.1 碳纳米管对环氧树脂基体材料的改性作用 |
4.1.2 纳米橡胶颗粒对环氧树脂基体材料的改性作用 |
4.1.3 石墨烯纳米薄片对环氧树脂基体材料的改性作用 |
4.1.4 纳米尺度填料协同改性对基体材料的改性作用 |
4.2 微米、纳米尺度填料协同改性机理与改性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研究 |
4.2.1 强度特性 |
4.2.2 断裂韧性 |
4.2.3 冲击强度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打印材料流变学行为对3D打印成型的影响 |
5.1 打印材料粘弹性对挤出式3D打印工艺的影响 |
5.1.1 粘性流动的类型与特征 |
5.1.2 粘度方程 |
5.1.3 打印材料的弹性 |
5.2 其他流变特性对挤出式3D打印工艺的影响 |
5.2.1 入口效应对挤出式3D打印工艺的影响 |
5.2.2 射流胀大效应对挤出式3D打印工艺的影响 |
5.2.3 挤出破裂对挤出式3D打印工艺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改性复合材料3D打印研究及参数优化 |
6.1 3D打印平台的搭建与快速分层优化 |
6.1.1 运动控制固件 |
6.1.2 模型导入与分层优化 |
6.2 3D打印参数对成型质量的影响 |
6.2.1 喷头高度对成型横截面几何形状的影响 |
6.2.2 剪切率对成型横截面几何形状的影响 |
6.2.3 挤出率和挤出压力对成型横截面几何形状的影响 |
6.2.4 多层结构打印的优化 |
6.2.5 基础打印试验及变形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
7.1.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7.1.2 论文的创新点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幂律流体圆柱射流破碎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射流破碎机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2.1 射流破碎机理研究的发展 |
1.2.2 射流破碎机理研究的现状 |
1.3 幂律流体射流破碎机理研究现状 |
1.3.1 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
1.3.2 非牛顿流体射流破碎机理的不稳定性研究 |
1.3.3 幂律流体射流破碎机理的实验研究 |
1.3.4 幂律流体射流破碎机理的数值仿真研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意义 |
第二章 幂律流体的流变特性 |
2.1 幂律流体流变特性的研究方法 |
2.1.1 非牛顿流体特殊流变现象及其分类 |
2.1.2 幂律流体模型 |
2.1.3 流变特性的研究方法 |
2.2 测试流体制备与流变特性研究 |
2.2.1 卡波姆 (Carbopol) 溶液 |
2.2.2 测试流体的制备过程 |
2.2.3 流变特性测试 |
2.3 幂律流体分子链结构对射流破碎的影响 |
2.3.1 分子链结构对流变特性的影响 |
2.3.2 分子链结构对破碎特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幂律流体三维圆柱射流不稳定性分析 |
3.1 幂律流体三维圆柱射流的色散方程 |
3.1.1 三维圆柱射流的基础射流场的表征 |
3.1.2 控制方程 |
3.1.3 边界条件 |
3.1.4 色散方程 |
3.1.5 色散方程的数值求解 |
3.2 射流参数对三维圆柱射流不稳定性的影响 |
3.2.1 无量纲射流参数的影响 |
3.2.2 实际射流参数的影响 |
3.2.3 三维圆柱射流破碎模式的判别准则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设备研制与光学实验系统的建立 |
4.1 光学实验系统 |
4.1.1 系统构成与实验过程 |
4.1.2 喷孔结构与速度标定 |
4.1.3 定容环境仓的研制 |
4.1.4 喷射控制系统的开发 |
4.2 高速摄影测试系统 |
4.2.1 阴影法高速摄影 |
4.2.2 图像后处理 |
4.3 粒子分析测试系统 |
4.3.1 激光相位多普勒粒子动态分析系统 |
4.3.2 测量原理及过程 |
4.3.3 高压环境下的测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幂律流体圆柱射流破碎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幂律流体近喷孔区形貌特征 |
5.1.1 不同射流速度下近喷孔区射流形貌特征的对比 |
5.1.2 不同喷孔直径下近喷孔区射流形貌特征的对比 |
5.1.3 不同物性参数下近喷孔区射流形貌特征的对比 |
5.2 幂律流体破碎过程与形貌特征 |
5.3 射流参数对幂律流体破碎特征的影响 |
5.3.1 破碎特征参数的定义 |
5.3.2 实际参数对圆柱射流破碎破碎特征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圆柱射流速度与粒度测试实验结果与分析 |
6.1 粒度与速度分布的研究方法 |
6.2 实际参数对圆柱射流速度分布的影响 |
6.2.1 喷射压力的影响 |
6.2.2 环境压力的影响 |
6.2.3 喷孔直径的影响 |
6.2.4 液体物性的影响 |
6.3 实际参数对圆柱射流粒度分布的影响 |
6.3.1 射流速度(喷射压力)的影响 |
6.3.2 环境压力的影响 |
6.3.3 喷孔直径的影响 |
6.3.4 液体物性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创新性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丝扣油自动定量喷涂装置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外对润滑脂流变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对高粘度涂料喷涂装置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丝扣油流变特性试验研究 |
2.1 流变特性概述 |
2.1.1 流体分类 |
2.1.1.1 牛顿流体 |
2.1.1.2 非牛顿流体 |
2.1.2 润滑脂的流变模型及参数 |
2.1.3 影响流变特性的因素 |
2.1.3.1 温度 |
2.1.3.2 剪切速率 |
2.1.3.3 时间 |
2.1.3.4 压力 |
2.1.3.5 组成和添加物 |
2.2 丝扣油流变特性实验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2.2.3 实验测量方法 |
2.3 丝扣油流变特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剪切速率对丝扣油流变特性的影响 |
2.3.2 温度对丝扣油流变特性的影响 |
2.3.3 剪切时间对丝扣油流变特性的影响 |
2.4 丝扣油的触变性分析 |
2.4.1 触变性评价方法 |
2.4.2 丝扣油触变性试验 |
2.5 丝扣油的流变学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丝扣油定量涂布设备的设计与开发 |
3.1 涂布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
3.1.1 油套管丝扣油涂布工艺要求 |
3.1.2 丝扣油喷涂方式的选择 |
3.1.2.1 喷涂方式介绍 |
3.1.2.2 丝扣油的涂布方式 |
3.2 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
3.2.1 喷枪装置的设计 |
3.2.2 丝扣油加注器的设计 |
3.2.3 自动定量装置的设计 |
3.2.4 空压机的选择 |
3.2.5 系统箱体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喷涂效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丝扣油流变特性实验数据 |
附录 I-1 30℃和50℃时丝扣油流变特性实验数据 |
附录 I-2 70℃和90℃时丝扣油流变特性实验数据 |
附录Ⅱ 丝扣油触变特性分析实验数据 |
附录Ⅲ 系统箱体的设计尺寸 |
四、膏状非牛顿流体的流变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铜酞菁合成反应体系搅拌及混合特性研究[D]. 刘重.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2]生物质焦油热解动力学及静电纺丝制备复合纳米纤维研究[D]. 张寰. 天津大学, 2020(01)
- [3]基于喷印技术的固液两相流流变特性研究及材料设计[D]. 李赛鹏. 东南大学, 2019(01)
- [4]LED固晶锡膏流变、印刷及焊接性能研究[D]. 刘鲁亭.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3)
- [5]表面活性剂复合粘弹体系及其清洁压裂液性能研究[D]. 张黎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6]新型榛子花生复合调味酱的研制[D]. 苏春敏.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7]磁性液体流变特性及其对密封液体性能影响研究[D]. 李振坤.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热固性环氧树脂基改性复合材料制备与3D打印研究[D]. 李欣.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9]幂律流体圆柱射流破碎机理的研究[D]. 白富强. 天津大学, 2017(04)
- [10]丝扣油自动定量喷涂装置的研究与设计[D]. 崔洁.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