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南部山区套种玉米缺苗小苗原因及防治措施

宁夏南部山区套种玉米缺苗小苗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宁南山区套种玉米缺苗和小苗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曾沐梵[1](2017)在《长期施肥导致农田土壤酸化的机制及缓解策略》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过量氮肥投入导致中国农田土壤发生显着酸化,对未来粮食安全的风险日益加剧。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大量研究表明,定量评价土壤酸化过程不仅为阐明酸化机制提供理论基础,还能为未来酸化治理提供政策建议。相比而言,对于农田土壤酸化过程定量化的研究相当缺乏。为深入理解农田土壤酸化过程,特别是揭示驱动土壤酸化的关键过程,定量研究土壤酸化主要驱动力的贡献,明确未来基于酸化改良的农田管理措施,验证基于模型分析的缓解土壤酸化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以产生氢离子(H+)的农田物质循环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揭示物质循环过程H+产生与土壤实际酸化的定量关系,明确土壤pH对土壤氮素循环和氮肥产酸量的影响;利用土壤酸化模型定量评价长期施肥条件下,农田土壤酸化主要驱动力的贡献,提出缓解农田土壤酸化的措施,并结合田间试验验证改良措施对缓解土壤酸化的贡献。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定量了不同类型氮肥的氢离子产生量、以及物质循环过程氢离子产生与土壤实际酸化的关系。铵态氮肥处理的H+产生量是尿素处理的3.8倍,高于两种肥料H+产生的理论比值2.0;实际肥料产酸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的硝化反应能力,硝化能力越强的土壤两者H+产量比值越接近理论值。在非钙质土壤上,氮(N)和碳(HCO3-)循环过程的产酸量与土壤盐基离子库的减少量呈显着的1:1正相关;在钙质土壤上,两者仅呈正相关。验证了非钙质性农田土壤,可以通过外源物质的输入-输出平衡计算H+产生量,量化土壤酸中和能力的变化,即实际土壤酸化速率,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揭示了土壤pH对氮素循环进而对肥料H+产生量的影响。随着土壤pH值的降低,土壤硝化、反硝化、氨挥发降低,淋洗液中的铵硝比显着增加,氮循环过程的氢离子产生量也显着降低;不同土壤类型对pH改变肥料产酸量的效应有一定的影响,这种效应在硝化能力弱的土壤上不显着;等量氮肥施用条件下,中性土壤与碱性土壤实际酸化速率相近,显着高于酸性土壤,而中性土壤缓冲能力一般较低,其酸化问题应受到关注。3.明确了长期施肥情况下农田土壤酸化的主要驱动力,并量化其贡献。基于我国三个长期定位试验的测定数据,应用进一步发展的VSD+模型模拟了农田土壤酸化趋势。模型很好的反映了不同条件下(气候、轮作体系和土壤类型)长期施用肥料对土壤pH和盐基饱和度的影响;在酸敏感区域的土壤上,定量了土壤酸化主要驱动力,发现在氮肥施用处理中N过程占总H+产生量的80%,而在不施氮处理中,盐基离子吸收也是土壤酸化的重要来源,约占总H+产生量的1/3。4.证明了提高氮肥利用率(NUE)能够显着降低农田土壤酸化速率。通过对不同缓解措施的预测发现,最有效的土壤酸化防治措施是优化氮管理,降低铵态氮的输入和硝态氮的淋洗,以及施用有机肥来增加盐基离子(BC)的输入,维持土壤BC平衡。结合三年的田间试验表明,NUE提高20%能够降低23%的肥料H+产生量。综上所述,本研究系统阐明了农田土壤酸化的过程,即揭示了非钙质性土壤上外源物质输入产酸量与实际土壤酸化1:1的正相关关系,从外源物质产酸量的定量研究中,明确了中性土壤的酸敏感,定量评价了农田土壤酸化主要驱动力的贡献,指出优化氮肥管理,合理降低氮肥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硝态氮的淋洗,通过施用有机肥、石灰等,保持土壤盐基离子平衡,是缓解高度集约化农业土壤酸化的重要途径。

杨虎[2](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王效瑜,张惠琴,赵卫民[3](2006)在《宁南丘陵地区套种玉米缺苗和小苗的成因及预防措施》文中研究说明

王安庆[4](2006)在《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文中提出本文对玉米与大豆、玉米与小麦、玉米与马铃薯、玉米与大蒜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任贵贤,王文卿,马忠林[5](2005)在《玉米病毒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文中研究说明

宋斌,邢宝龙,李育才[6](2005)在《玉米粗缩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马金虎,田恩平[7](2005)在《2004年晚霜冻危害调查及技术思考》文中提出

董常军,王海燕,牛鸿明,唐兴举,罗世武,王彩霞,张黎,王效瑜[8](2003)在《宁南山区套种玉米缺苗和小苗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文中研究表明宁南山区小麦套种玉米常出现缺苗和小苗,其原因是种子纯度低,质量差,播种偏早,密度过大和肥料投入少,管理粗放,灌溉无保证,防虫治害意识差所致。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选用高质量种子,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合理密植,施足肥料,确保灌水,积极防虫治病,为该区粮食生产上台阶探索新路子。

二、宁南山区套种玉米缺苗和小苗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南山区套种玉米缺苗和小苗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长期施肥导致农田土壤酸化的机制及缓解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酸化过程及机理
        1.2.2 土壤酸化模型研究进展
        1.2.3 土壤酸化缓解措施研究
    1.3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内容
第三章 不同氮肥形态产酸量与土壤实际酸化的定量研究
    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试验土壤
        3.1.3 指标测定
        3.1.4 数据评价与计算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氮淋洗和H~+产生量
        3.2.2 土壤阴阳离子淋洗模式
        3.2.3 外源物质产酸量与实际土壤酸化量
    3.3 讨论
        3.3.1 不同N肥形态的H~+产生量
        3.3.2 H~+产生量与土壤实际酸化量的关系
    3.4 小结
第四章 土壤pH对氮素转化及氮肥产酸量的影响
    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样品测定
        4.1.3 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
        4.1.4 氮转化过程计算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pH对氮转化过程的影响
        4.2.2 土壤pH对肥料H~+产生量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VSD+模型参数校验及土壤酸化定量计算方法
    5.1 VSD+模型结构
        5.1.1 物质平衡
        5.1.2 交换吸附平衡
        5.1.3 土壤水平衡
    5.2 VSD+模型改进及参数校验
        5.2.1 模型N循环
        5.2.2 模型P和S循环
        5.2.3 模型交换性参数初始化和校验
        5.2.4 钙质土壤模拟
    5.3 基于VSD+模型的土壤酸化定量评价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模型分析的长期施肥对农田土壤酸化的影响
    6.1 研究材料与方法
        6.1.1 模型模拟方法
        6.1.2 研究地点及数据收集
        6.1.3 产酸量计算方法
        6.1.4 模型评价
        6.1.5 情景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农田土壤酸化趋势的模拟
        6.2.2 土壤-作物系统氮平衡
        6.2.3 农田土壤酸化主要过程的H~+产生量
        6.2.4 缓解措施对未来农田土壤酸化趋势的影响
    6.3 讨论
        6.3.1 VSD+模型模拟评价
        6.3.2 农田土壤酸化来源的定量评价
        6.3.3 农田土壤酸化综合管理策略
    6.4 小结
第七章 定量评价地膜覆盖对农田土壤酸化的缓解效应
    7.1 研究材料与方法
        7.1.1 数据收集与增产效应计算
        7.1.2 试验设计
        7.1.3 样品收集与测定
        7.1.4 农田土壤酸化定量评价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地膜覆盖面积和增产效应
        7.2.2 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含水量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7.2.3 地膜覆盖对农田土壤酸化速率的影响
    7.3 讨论
        7.3.1 地膜覆盖的增产效应
        7.3.2 地膜覆盖缓解农田土壤酸化的效应
    7.4 小结
第八章 综合讨论、结论及展望
    8.1 综合讨论
    8.2 主要结论
    8.3 主要创新点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2)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二、玉米种子工程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宁南丘陵地区套种玉米缺苗和小苗的成因及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套种玉米缺苗、小苗的成因
    1.1 种子纯度低、质量差、性状不稳定
    1.2 土壤墒情差, 播种偏早
    1.3 种植密度偏大
    1.4 一次定苗, 管理粗放
    1.5 地力差, 肥料投入不足
    1.6 灌溉无保证, 防虫治病意识差
2 预防措施
    2.1 选用优质良种
    2.2 适时播种, 提高播种质量
    2.3 合理密植
    2.4 先间苗, 后定苗
    2.5 科学施肥, 重点管理
    2.6 实行节水灌溉, 积极防虫治病

(4)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与大豆套种栽培技术
    1.1 选用良种
    1.2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1.3 整地施肥
    1.4 合理密植
    1.5 加强田间管理
    1.6 防治病虫害
2 玉米与小麦套种技术
    2.1 合理密植
    2.2 适期套种
    2.3 足墒播种
    2.4 麦收保护
    2.5 加强田间管理
3 玉米套种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
    3.1 选用优良品种
    3.2 优化带型,合理密植
    3.3 适期播种
    3.4 马铃薯适期收获,提早上市
4 春玉米套种大蒜栽培技术
    4.1 种植方式
    4.2 品种选择
    4.3 适时播种
    4.4 田间管理

(5)玉米病毒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田间症状
2 发病规律及原因
    2.1 种植品种抗病性差
    2.2 气象条件
    2.3 栽培制度
3 防治措施
    3.1 加强田间管理
    3.2 消灭虫源
    3.3 药剂防治

(6)玉米粗缩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症状
2 病原及传播途径
3 发病条件
    3.1 毒源量
    3.2 玉米栽培模式
    3.3 玉米品种抗病性
4 综合防治技术
    4.1 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
    4.2 适期播种
    4.3 清除杂草,控制毒源
    4.4 化学防治
        4.4.1 药剂拌种或包衣
        4.4.2 苗期喷药杀虫

(7)2004年晚霜冻危害调查及技术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霜冻天气情况
2 晚霜冻危害情况
3 对农作物受冻后恢复生长能力的认识
4 霜冻引发的技术问题及其讨论
    4.1 麦套玉米早灌头水
    4.2 玉米播种技术
    4.3 瓜菜育苗移栽
    4.4 薰烟对霜冻的防效
    4.5 冻害发生后补救措施

四、宁南山区套种玉米缺苗和小苗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期施肥导致农田土壤酸化的机制及缓解策略[D]. 曾沐梵.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2]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3]宁南丘陵地区套种玉米缺苗和小苗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 王效瑜,张惠琴,赵卫民. 甘肃农业科技, 2006(07)
  • [4]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J]. 王安庆. 安徽农学通报, 2006(08)
  • [5]玉米病毒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J]. 任贵贤,王文卿,马忠林.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S2)
  • [6]玉米粗缩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 宋斌,邢宝龙,李育才.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S2)
  • [7]2004年晚霜冻危害调查及技术思考[J]. 马金虎,田恩平. 宁夏农林科技, 2005(05)
  • [8]宁南山区套种玉米缺苗和小苗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 董常军,王海燕,牛鸿明,唐兴举,罗世武,王彩霞,张黎,王效瑜.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3(S2)

标签:;  ;  ;  ;  ;  

宁夏南部山区套种玉米缺苗小苗原因及防治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