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二○○○—二○二○年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闻娜[1](2020)在《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材分析与教学策略探讨》文中指出教材作为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接触到的第一手资料,是连接教师教与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桥梁。必修教材注重基础知识学习,选修教材致力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选修3教材在扩充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呈现了生物科技前沿,成为培养学生实验探索能力的重要素材。但由于技术更新快、实践性强等因素的限制,课程在开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对人教版生物选修3教材进行全面整体的分析,为教师合理把握教材内容,促进课堂教学提供依据;同时为教材修订工作增砖添瓦,助力我国中学生物教材更加完善化。并结合对生物选修3教材相关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基于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从而促进选修3的教与学。本文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对人教版生物选修3教材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二)对选修3教材的相关教学情况展开调查并提出建议。第一个问题,笔者搜集整理并研究了大量的有关教材分析的文献,先对课程标准中关于选修内容的要求进行解读,然后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确立了本论文的研究分为宏观(时代背景分析和教材的整体分析,整体分析<结构体系、与外部联系、与内部联系>)和微观(表层系统和深层系统)两大方面。最后还对教材的难度及该教材与2003版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第二个问题,笔者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借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对来自兵团各地17所学校的教师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随后随机进行访谈;同时还对实习所在学校学生进行访谈。最后,笔者结合教材分析的结果和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关于选修3教材教与学建议,以及教材可以改进及完善的地方。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在选修3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对于选修教材的选择,偏向于实验少的;对教材中的辅导型和理论型栏目使用度较高,实践型栏目使用度偏低;教学方法单一,缺少选修3教学视频、图片材料;缺乏选修3教材相关技术操作的实验经验。学生学习选修3教材内容时,由于偏向理论,微观难懂,存在倦怠感,并且没有良好的课后仔细阅读教材的习惯。综上,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改进:(1)社会层面,相关企业及科研单位可以提供参观等学习机会;(2)学校层面,中学与高校建立联系,借助高校平台促进中学生物教学;(3)教师层面,尝试使用多种教法丰富课堂教学,学会对教材进行整合取舍,关注实践栏目教学,增加教师对于实验模块培训的机会;(4)学生层面,回归教材本身,有效利用教材进行学习,成立生物学科学习小组,对知识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学习。
刘晓晶[2](2020)在《《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文中研究指明《人民日报》是党的机关报,社论作为机关报园地,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进行诠释。1989-2002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新的挑战,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又一次被推到了历史前台。此时期的《人民日报》社论紧紧跟随社会发展潮流,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拓展展开,是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众化的重要平台。《人民日报》社论重点围绕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释:第一,积极宣传解读如何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积极解读如何推进先进文化前进的内涵,阐释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优秀文化繁荣的路径和要求;第三,对如何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行各项政策方针的宣传。《人民日报》社论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潜移默化到国家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使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优秀理论,在宣传和推动党的工作和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民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四,《人民日报》社论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进行了广泛宣传,深刻阐释了科技军事思想改革思想、“打得赢”“不变质”的军事变革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推进了军事理论思想的大众化。第五,《人民日报》社论还积极报道跟进了祖国统一进程,积极宣传全方位对外关系格局,推进了“一国两制”“互利共赢”思想的深入。在这一时期,《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经验为:保持鲜明立场,传递主流声音;抓住主要问题,传播时代特色;语言风格严谨,释放语言力量。其主要启示为:注重传播渠道的立体化,加强报刊与网络媒体的融合;理论的宣传要符合实际,服务群众;理论的宣传要保持先进性与时代性。《人民日报》社论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渠道,在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众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结梳理《人民日报》社论在1989-2002年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充分认识《人民日报》社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要地位,对于我们进一步发挥《人民日报》社论的舆论引领功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月[3](2016)在《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史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历史学方法、跨学科视角分析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史观,通过分析芒福德对各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的看法、观念透视芒福德的城市思想,进而结合各历史时期城市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指出芒福德城市史观时至今日仍然具有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为对芒福德城市史观研究的铺垫,本文第一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芒福德城市观念的思想渊源。基于芒福德本人及其挚友唐纳德·米勒等人写的多本芒福德传记,芒福德的一生可以得到系统呈现,继而使我们意识到纽约城市记忆、格迪斯的城市理论、人生阅历培养的人文、乡村等情怀对芒福德城市观念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基于这一背景,我们能够对芒福德的城市史观有更深入的认识。第二章就城市起源问题探讨了芒福德城市观念的学术价值。一方面,本章系统归纳了芒福德关于城市起源问题的观点。另一方面,本章分析了国内关于城市起源问题研究的现状与不足。通过比较研究,本章指出,芒福德关于城市起源问题的分析之于国内的城市起源问题研究仍有视野、方法、思维上的可鉴之处。第三章从芒福德研究古代城市的视角探讨了城市本质问题。第一节运用了芒福德的“容器”、“磁体”观念,结合国内外关于古埃及城市的研究成果研究了新王国时期埃及城市的功能问题,指出新王国时期埃及城市政治与宗教的双重功能定位。第二节通过芒福德的生态与区域视角分析了古希腊城市的形成与发展问题,通过分析古希腊城市受自然制约、高度依赖乡村,进而指出城市与自然、乡村和谐发展的必要性。如此即体现生态与区域视角之于古希腊城市研究的学术价值,又体现城市发展应与自然、乡村统筹兼顾的现实意义。第三节从芒福德惯用的人文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古罗马城市生活的研究分析了古罗马城市文化问题,进而从现实意义上指出城市文化之于城市兴衰的重要性。第四章同样运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了芒福德关注的中世纪城市规划问题。第一节通过历史学家对中世纪城市的历史解读分析了中世纪城市的总体规划,第二节分析了芒福德对于中世纪城市规划的理解。通过对比,我们得以认识到芒福德中世纪城市观念的偏颇之处,也得以基于芒福德的独特视角认识到中世纪城市规划的现实价值。第五章分析了芒福德关注的两大现代城市趋势问题。本章通过分析芒福德的郊区化观念和特大城市观念的内容及其思想源渊,指出芒福德在研究这两大城市发展趋势问题上的时代局限性,继而从现实角度对这两大问题做出更客观、正确的评判。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将会看到,芒福德的城市史观虽有局限和偏颇之处,但其关于许多城市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时至今日仍有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此外,通过对芒福德城市史观的分析,我们发现,芒福德对历史上的城市的各种观念、见解均统一于芒福德一直倡导的生态城市、区域城市、人文城市的城市观念之中。基于此,研究芒福德的城市史观对于当前的生态城市、区域城市、人文城市建设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轶瑶[4](2015)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及其反思》文中认为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现代世界经济竞争已经逐渐演化成人才竞争,中国能否在21世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要看培养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是一大批博士生能否在知识经济挑战中为世界瞩目。为了大力发展博士生教育,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张,但是在注重量的背后,质的需要却被忽视了,博士生教育质量严重滑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声讨与质疑。因此,加强博士生培养管理工作,提高博士教育质量,已成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头等大事。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简称“全国优博”)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鼓励创新,提高博士生教育的整体质量。政策出台后引起了高校、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各高校纷纷出台措施,积极开展全国优博的争创工作,但随着活动的开展,优博评选的弊病日益显现,博士生培养越来越功利化,不少专家学者对全国优博评选开始提出争议,甚至有调查显示博士生教育质量并未因此有明显改善。这一政策的初衷似乎并未能得以实现,持续了15年的评选后,2014年全国优博评选最终却戛然而止。本文从对全国优博论文评选政策的分析入手,在这一政策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中,反思该优博论文评选活动背后的弊端,探索合理有效的博士生学位论文评价方式。本研究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提出问题,阐述研究的意义,并对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界定相关概念,最后说明本论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全国优博论文评选政策的出台过程。要想对全国优博论文评选进行整体性研究,首先需要找寻到这一政策的源头,明晰当年全国优博论文评选政策的出台情况。本章主要就优博论文评选政策出台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深入挖掘政策出台的多方背景,对优博论文评选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解读,并对优博论文评选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以完整、清晰地呈现优博论文评选政策的出台情况。第二章主要是对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的实施过程进行分析,首先对历年来全国优博评选办法的变化进行梳理,体现了优博论文评选活动越来越规范化、制度化;其次归纳了其评选过程的具体步骤;最后对优博论文的评选结果进行了学科、单位、地域分布分析,归纳其分布特征。第三章在对全国优博论文整体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省、各校优秀博士论文评选政策以及优秀博士论文培育政策的深入研究,揭示出全国优博论文评选背后所带来的跟随效应、利益之争和功利主义弊端,对优博评选政策深入反思,解释其走向终结的原因。结语部分对全文做了总结,通过分析全国优博论文评选这一“选优”政策的象征性评估本质,预示着这一政策实质上必然阻碍博士生教育,进而提出了必须实现博士生论文评价方式由“选优”向“去劣”转向,才是有助于实现博士生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曹文娟[5](2011)在《我国农民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业无可选择地步入了国际化竞争时代。由于我国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口益突出,并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农民合作社是农民成员共同所有、民主控制、经济参与并受益的经济组织。其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已经成为国际上扶持与振兴农业经济的共识。在我国农民合作社方兴未艾,但其作为农业产业化转型和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作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已经受到政府和民众的普遍关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民合作社的研究一直以农业经济学界的研究为主导,农民合作社的法学研究相对滞后和薄弱,法律制度供给不足已成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本文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宏观到微观、历史到现实,国外到国内的总体思路,运用解释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为背景,以农民权益保护为立足点,从法律变革与社会变迁的密切关系出发展开研究。本文从农民合作社的基础理论入手,探讨了农民合作社的主体制度,阐释了我国转型期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成因。针对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中而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在借鉴国际农民合作社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完善农民合作社立法、加强对农民合作社的法律规制以及构建农民合作社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构想。农民合作社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合作思想、马克思主义合作社理论、现代合作经济理论均对合作社做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阐述。农民合作社是各类合作社中发展最快、普及最广的。农民合作社不同于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村经济合作社、农村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股份合作企业。农民合作社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根源。农民合作社的广泛存在与农业的弱质性密切相关。农民合作社是农民弱势群体经济联合的必然产物。农民合作社作为商品经济的一种制衡力量,是现代国家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重要形式。农民合作社的产生和发展还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源,包括强调个人价值和个人自由的人文主义精神、西方市民社会传统以及普遍主义的信任文化。农民合作社的主体法律制度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按照大陆法系传统民法的分类方法,农民合作社应当属于社团法人中的非营利法人。我国《民法通则》没有采用传统民法的分类方法。农民合作社要融入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要准确把握“营利性组织”和“企业”这两个非典型法学术语的涵义,在此基础上改变传统上将企业法人等同于营利性法人的观念,采纳广义的企业法人概念,企业法人不仅包括像公司这样的营利性法人,也包括农民合作社这样的非营利法人。与其他企业组织相比,农民合作社是农民所有并为农民服务的经济组织,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农民合作社实行按交易额分配盈余为主的分配制度,实行成员民主控制制度;农民合作社属于典型的自治性组织。20世纪80年代江浙一带的新型农民合作社悄然兴起,标志着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农民合作社的产生。它是广大农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自主选择,是继家庭承包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之后,我国农村又一项重大的体制创新。2006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标志着农民合作社步入了法治化的轨道。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农民合作社近年来发展迅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然而我国农民合作社总体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面临诸多挑战。从整体上看,地区和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规模不大,总体实力不强,带动农户能力弱;从外部来看,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监督管理不到位,资金支持政策不健全,农民合作社资金短缺问题普遍存在;从内部来看,农民合作社不规范问题突出,假农民合作社泛滥,很多农民合作社异质性严重,缺乏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不能真正代表农民利益。因而规范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已经刻不容缓。国际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和实践经验,为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农民合作社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世界范围内传统农民合作社衰退的迹象日益明显。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其中最为瞩目的就是欧洲和北美先后出现了股份合作社和新一代合作社。这些新的农民合作社类型呈现出明显的公司化倾向。农民合作社的公司化并不意味着农民合作社的消亡,它是农民合作社在坚持合作社本质属性基础上对传统合作社制度的扬弃。农民合作社是较其他市场主主体更具多元化的经济组织。纵观世界各国,农民合作社大体有三种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合作社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美洲合作社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合作社模式。借鉴国际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趋势和启示,要在坚持农民合作社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注重创新,要选择专业型与综合型合作社并存的多元化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农民合作社之间的联合,处理好政府与农民合作社的关系。针对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完善我国农民合作社法律制度已经不容回避。结合我国的法治实践,应从农民合作社的资本制度、自治章程、成员权利救济三个方面完善和推进我国农民合作社立法。严重的成员异质性问题是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在成员异质性的条件下,应当加强对公司领办型合作社的监管,完善农民合作社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对农民合作社的资金扶持政策,处理好农民合作社发展与规范的关系。农民合作社法律制度的建立必须要有其适宜的文化土壤。我国农民合作社文化的构建必须加强合作社教育,注重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超越,融合国内外先进的农民合作社文化,将集体主义精神与个人本位的理念结合起来,形成会通中西之维与古今之维的农民合作社文化体系。
孙大光[6](2007)在《中国申奥亲历记——两次申奥背后的故事》文中研究表明往雅里说,是回味人生甘苦;往俗里说,是揭密申奥内幕。在纪念北京申奥成功六周年的喜庆日子里,看当年奥申委副秘书长笔下的申奥艰辛,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许传永[7](2006)在《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探讨了农业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期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在C-D生产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1996—2003年我国农业各种要素投入对农业的贡献度,得出: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农业劳动力转移会降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度较低,农用地土地质量差异所带来的产值贡献率降低等结论。因此,中国农业的发展应加强对农用地的保护力度,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尤其注重财政支农投资结构的调整,并通过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来弥补农业劳动力流失可能带来的“素质危机”。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三要素分析法,结合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约束条件,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进行评估,提出农业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存在资源稀缺、科技支撑力不强、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最后,结合现阶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标准,提出了当代农业劳动力转移背景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路和建议。
许诤[8](2005)在《美国着名大学筹款运动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美国大学筹款运动历史发展和特征要素的考察,重点介绍了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系统以及加州伯克利分校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筹款运动的基本情况和突出业绩,描述了面向社会私人的筹款运动对美国大学快速发展带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探讨通过筹款运动的方法和途径,大学与社会、大学与教育发展所产生的互动关系。本文试图通过以上论述,使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对美国大学筹款运动有所了解并引起重视,进而借鉴和参考美国大学较为成熟的筹款运动经验,主动把握中国大学筹款工作发展的前景与动向。
周波[9](2005)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 ——以20世纪下半叶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演变为研究重心》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是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环境体现国家的综合国力,反映人民的生活品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已将创建人类高质量的社会生活环境标准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现代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理需要,而公共空间正是城市人这种生理需求得以实现的物质依托,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必不可少的空间类型。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和发展作为衡量城市整体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建设和发展已经显得相当迫切,已得到世界各国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城市公共空间真正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关键问题和人们关注的热点。 目前,有关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和演变的研究已引起了国内外部分学者专家的重视,但迄今为止,尚缺乏对这一问题运用历史的观点,长时段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本文从城市史这一独特视角中,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行为学、心理学、环境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通过长时段的历史考察,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与演变的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和审视,揭示其内在的联系、表现及特点和规律,是现代城市史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
周子学[10](2006)在《经济制度与国家竞争力》文中认为没有对经济史开展深入的研究,就不会产生历史唯物主义,更谈不上科学社会主义。倘若缺乏对中国经济史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也就谈不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研究中国经济史的目的在于总结好历史、立足于现状、着眼于未来,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历史流程,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从历史规律的视角看,它的过去、现在、未来如同一条江河的源、流,由内在的力量连成一线,正如古人说的,欲知来,鉴诸往;述往事,思来者。我们应以追根溯源的科学态度研究历史,做到古为今用,并进行必要的扬弃和创新。 用经济学方法重新解释经济史的变迁,在西方国家已获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的经济史丰富而又独特,可迄今为止关于该方面开展的研究却显得单薄,并缺乏足够的解释力。从严格意义上讲,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使用经济学,尤其是制度经济学方法讨论中国经济史及国家竞争力变迁的成果不能说没有,甚至有些研究还包含着真知灼见的观点;国外学术界也不时有开展这方面的讨论。但总体来看,这些讨论大都是零散的和简略的,并缺乏深入系统研究,也未能触及中国经济史结构与变迁的要害问题。因此,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研究国家竞争力的变化,进而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逻辑亟待加强。 同时,在以往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中,中外经济关系史向来是一个重要方面。但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从中国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状况。然而,单纯的贸易状况研究并不能解释这种贸易为什么能够发生和发展?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为什么具有它所显现出来的那些特点?为什么对贸易各方的经济变化会起到非常不同的作用?等等。要解释这些,就必须了解这种贸易赖以出现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突破以往研究的局限,把中国和与中国有密切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深入研究。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关系都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表现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关系的内涵不断丰富,国际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日益加强,而且表现在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提高国家竞争力已成为各国的共识。我国也从1978年开始,从制度改革入手,着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并经历了从忽视制度到重视制度的嬗变。20世纪80年代初,基于传统计划经济约束太多、缺乏活力的现实,我国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的注意力集中关注于解除管制性约束。至于在解除传统的行政性约束之后,该用怎样的制度安排来约束各类主体的行为,则缺乏重视。结果,改革过程中的制度供给不足,也导致社会经济活动的无序化,商业欺诈、不守信用、任意违约等行为泛滥成灾,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严重。制度的缺位降低了政府效率和企业效率。不正当竞争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国家竞争力的更快速提升。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运行中问题
二、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二○○○—二○二○年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二○○○—二○二○年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材分析与教学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文献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六、研究方法及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课程标准中关于选修内容的要求 |
一、我国生物课程标准的研制背景 |
二、2003版课程标准中对于选修内容的表述 |
三、2017版课程标准中对于选修内容的表述 |
第三章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材分析 |
一、教材分析的研究框架 |
二、基于宏观层面的人教版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材分析 |
三、基于微观层面的人教版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材分析 |
四、人教版选修3教材与2003版课标的一致性分析 |
第四章 人教版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学情况调查研究 |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目的 |
二、调查过程 |
三、调查内容数据统计 |
四、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
五、学生情况分析 |
六、教师的教学组织与教学实施策略 |
七、学生的学习策略与方法指导 |
第五章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启示 |
三、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2)《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人民日报》社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一)《人民日报》社论 |
1.《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作用 |
2.《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地位 |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含义 |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
(三)《人民日报》社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
1.《人民日报》社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 |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任务 |
二、《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 |
(一)对发展先进生产力重要思想的宣传阐释 |
1.宣传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大力宣传国有企业改革策略 |
3.深刻解读农村改革方针 |
4.积极宣传人才强国战略 |
5.大力提倡科教兴国战略 |
6.深刻阐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思想 |
7.积极宣传西部大开发战略 |
8.积极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 |
(二)对发展先进文化重要思想的宣传阐释 |
1.积极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2.努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三)对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要思想的宣传 |
1.积极宣传党建思想 |
2.阐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3.强调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
(四)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的宣传 |
1.宣传科技军事改革思想 |
2.宣传“打得赢”“不变质”的军事变革思想 |
3.宣传信息化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
(五)对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的宣传 |
1.积极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
2.积极宣传全方位对外关系格局 |
三、《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启示 |
(一)《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 |
1.保持鲜明立场,传递主流声音 |
2.抓住主要问题,传播时代特色 |
3.语言风格严谨,释放语言力量 |
(二)《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
1.注重传播渠道立体化,加强报刊与网络媒体的融合 |
2.理论的宣传要符合实际,服务群众 |
3.理论的宣传要保持先进性与时代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史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刘易斯·芒福德其人其学 |
二、国外研究概况 |
三、国内研究概况 |
四、深入与创新 |
第一章 芒福德城市观念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纽约城市记忆的影响 |
第二节 格迪斯城市理论的熏陶 |
第三节 人生阅历培养的情怀 |
第二章 城市起源理论新探 |
第一节 芒福德城市起源理论概论 |
第二节 城市起源问题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思维 |
第三章 从古代城市看城市本质 |
第一节 从古埃及城市看城市功能 |
第二节 从古希腊城市看城市生态与区域 |
第三节 从古罗马城市看城市人文 |
第四章 从中世纪城市看城市规划 |
第一节 中世纪城市总体规划 |
第二节 芒福德对中世纪城市规划的解读 |
第三节 中世纪城市规划的现实启示 |
第五章 从现代城市看城市趋势 |
第一节 郊区化观念及其思想渊源 |
第二节 特大城市观念及其思想局限 |
结论 |
附录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刘易斯·芒福德研究 |
附录二:城市起源问题新探——从刘易斯·芒福德的观点看 |
附录三:新王国时期埃及城市的“容器”与“磁体”功能——基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观念的考察 |
附录四:古希腊城市研究的生态与区域视角——论刘易斯·芒福德的古希腊城市史观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及其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相关概念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政策的出台 |
第一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政策出台的背景 |
第二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的相关政策 |
第二章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政策的实施 |
第一节 全国优博论文的评选办法 |
第二节 全国优博论文的评选过程 |
第三节 全国优博论文的评选结果 |
第三章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的反思 |
第一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的跟随效应 |
第二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的利益之争 |
第三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的功利主义 |
结束语 从选优到去劣:我国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的转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农民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创新的观点 |
第一章 农民合作社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合作社的思想与实践 |
一、合作社的思想渊源 |
二、国际合作社的实践 |
第二节 农民合作社的概念界定 |
一、农民合作社的定义 |
二、农民合作社的名称 |
三、容易混淆的相关组织 |
第三节 农民合作社的起源 |
一、农民合作社产生的经济根源 |
二、农民合作社产生的社会根源 |
三、农民合作社产生的文化根源 |
第二章 农民合作社的主体制度 |
第一节 农民合作社的法律地位 |
一、农民合作社的法人地位 |
二、农民合作社的法人类型 |
三、农民合作社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
第二节 农民合作社的法律特征 |
一、农民合作社以农民为主体 |
二、农民合作社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 |
三、农民合作社实行按交易额分配盈余为主的分配制度 |
四、农民合作社实行成员民主控制制度 |
五、农民合作社属于自治性组织 |
第三章 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探析 |
第一节 农民合作社在我国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 |
一、农民合作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
二、农民合作社是完善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必然需求 |
三、发展农民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趋势 |
第二节 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分析 |
一、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
二、我国农民合作社的法治进程 |
三、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概况 |
四、农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国际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国际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类型 |
一、传统合作社 |
二、股份合作社 |
三、新一代合作社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状况 |
一、法国的农民合作社 |
二、美国的农民合作社 |
三、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 |
第三节 农民合作社发展趋势及启示 |
一、农民合作社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 |
二、农民合作社公司化倾向加强 |
三、对我国发展农民合作社的启示 |
第五章 我国农民合作社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完善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
一、农民合作社的资本制度 |
二、农民合作社的自治章程 |
三、农民合作社成员权利救济制度 |
第二节 成员异质性条件下农民合作社的法律规制 |
一、成员异质性问题的产生 |
二、我国农民合作社成员异质性的成因 |
三、成员异质性对农民合作社的影响 |
四、农民合作社的法律规制 |
第三节 农民合作社文化的构建 |
一、农民合作社文化的含义 |
二、构建我国农民合作社文化的必要性 |
三、我国农民合作社文化构建的基本思路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说明及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相关概念内涵及区分 |
1.3.2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解释 |
1.3.3 研究对象 |
1.4 文献综述 |
1.5 本文的写作思路、框架结构和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理论述评 |
2.1 国外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的理论评述 |
2.1.1 对农业中是否存在剩余劳动力的认识 |
2.1.2 对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问题的研究 |
2.2 国内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理论评述 |
2.2.1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必然性 |
2.2.2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发展的相互关系 |
2.2.3 农业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业发展的对策及思路 |
2.2.4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2.3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国内外实践 |
2.3.1 保持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2.3.2 选择合理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方式 |
2.3.3 把握适当的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 |
2.4 小结 |
第3章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测评体系与要素投入关系的定量分析 |
3.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测评的理论依据 |
3.2 农业生产函数的建立与农业投入产出关系评价 |
3.2.1 理论与方法 |
3.2.2 函数模型的指标选择 |
3.2.3 农业生产函数模型的参数估计 |
3.2.4 各投入要素的弹性系数及经济分析 |
3.3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
3.3.1 方法说明及其解释 |
3.3.2 计算结果及说明 |
3.4 小结 |
第4章 农业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其约束条件 |
4.1.1 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新认识 |
4.1.2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约束条件 |
4.1.3 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型的评价 |
4.1.4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偏差与问题 |
4.2 农业劳动力转移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及问题 |
4.2.1 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状评估 |
4.2.2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存问题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农业劳动力转移背景下保持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路探讨 |
5.1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标准 |
5.2 建立长效投入机制 |
5.2.1 大幅度增加总量投入 |
5.2.2 渠道来源多元化 |
5.2.3 调整优化投放结构 |
5.2.4 提高农业投入效率 |
5.2.5 农业投入制度化 |
5.2.6 制定符合 WTO规则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
5.3 加强对农用地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 |
5.3.1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
5.3.2 提高土地产出率 |
5.3.3 加强农田基本设施建设 |
5.4 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
5.4.1 实行农业科技化和集约化经营 |
5.4.2 建立企业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
5.4.3 推进产业化经营 |
5.4.4 完善农业信息、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 |
5.5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
5.5.1 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 |
5.5.2 发展农业科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个人简历 |
致谢 |
使用授权声明 |
(8)美国着名大学筹款运动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 美国大学筹款运动的历史考察 |
(一) 美国大学的早期筹款活动 |
(二) 筹款运动概念的由来和筹款运动的原则 |
(三) 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大学筹款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 |
(四) 20世纪美国大学筹款运动发展概述 |
二、 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加州大学的筹款运动 |
(一) 哈佛大学 |
(1) 1994~1999年筹款运动 |
(2) 筹款运动保证了哈佛大学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
1) 社会捐赠在日常财政开支中占重要比例 |
2) 永久捐赠基金的快速增长 |
(3) 捐赠资金的使用 |
(二) 加州大学系统与加州伯克利分校 |
(1) 加州大学系统 |
1) 规范大学筹款运动的有关规定 |
2) 1999~2000年加州大学系统9所大学年度筹款成绩 |
3) 加州大学系统捐赠来源及募捐用途 |
(2) 加州伯克利大学 |
1) “迎接新世纪”筹款运动 |
2) 筹款资金的使用 |
3) 伯克利分校“迎接新世纪筹款运动”捐资来源 |
4) “迎接新世纪筹款运动”后的筹款业绩 |
三、 对美国高校筹款运动的思考 |
(一) 筹款运动是美国高等教育实践上的创新 |
(二) 筹款与捐赠——大学与社会互动的重要方式与渠道 |
(三) 筹款业绩——大学声誉与社会支持度的测量仪 |
(四) 校长在大学筹款中发挥着重要领导作用 |
(五) 中国大学筹款工作发展前景的探讨 |
(9)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 ——以20世纪下半叶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演变为研究重心(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选题的源起 |
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三、目前的研究现状 |
四、基本研究方法、思绪及研究难点 |
五、资料的搜集与选用 |
六、本文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城市公共空间的解读 |
第一节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
一、“空间”概念的诠释 |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 |
四、城市公共空间的特性 |
第二节 从城市演化过程看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意义 |
一、城市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 |
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公共空间内在机制演化 |
第三节 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与转型 |
一、城市街道 |
二、城市广场 |
三、城市公园绿地 |
第二章 中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的简要发展历程 |
一、封闭型形态(15世纪以前) |
二、构成型形态(15~18世纪) |
三、功用型形态(18~19世纪) |
四、开发型形态(20世纪) |
第二节 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线索 |
一、封建时期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变特征 |
二、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变特征 |
三、中国城市公共空间主要类型的形成与演变 |
第三节 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
一、政治、社会秩序与城市公共空间 |
二、经济发展与城市公共空间 |
三、思想文化传统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 |
四、城市生活的发展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 |
五、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 |
第三章 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与演变(1949~1978年) |
第一节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历史回顾及演变特征 |
一、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历史回顾 |
二、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与演变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1949~1957年) |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1949~1952年) |
二、一五时期: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起步(1953~1957年) |
第三节 大跃进—文革: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冒进、徘徊与破坏(1958~1978年) |
一、大跃进: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失衡(1958~1960年) |
二、调整政策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1961~1965年) |
三、文化大革命: 也是对城市的革命(1966~1978年) |
第四节 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发展与演变 |
一、城市街道的建设 |
二、城市广场的发展 |
三、城市公园与绿地的演进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中的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与演变(1978~2000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历史回顾 |
一、城市建设的正名与复苏 |
二、城市规划的恢复,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 |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给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带来新的生机 |
四、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1978~2000年) |
一、20世纪80年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 |
二、20世纪90年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发展与演变 |
一、城市街道的建设 |
二、城市广场的发展 |
三、城市公园绿地的演变 |
第四节 世纪之交城市公共空间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一、城市公共空间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理论与对策框架 |
结语:新世纪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
一、全球和中国的城市化趋势 |
二、影响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项目 |
声明 |
致谢 |
(10)经济制度与国家竞争力(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结构安排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中国近代以来的经济制度变迁及文化背景 |
第一节 中国近代以来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 |
一、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经济制度 |
二、民国时期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探索 |
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 |
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
第二节 中国近代以来制度变迁的特点 |
一、政府是中国近代以来制度创新的主体 |
二、中国经济制度变迁与世界历史的融合 |
第三节 文化与中国近代以来的制度变迁 |
一、传统文化对中国近代制度变迁的制约 |
二、传统文化对中国诚信制度的影响 |
三、中西文化不断融合对中国制度变迁的作用 |
第二章 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中叶中英经济制度之比较(1765-1840) |
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与中国同期经济制度之比较 |
一、制度创新的精神 |
二、土地制度演变 |
三、生产组织制度及企业家制度 |
四、科研体制 |
五、金融制度 |
六、法律制度 |
七、政府宏观调控制度 |
八、贸易制度 |
第二节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与中国同期的国家竞争力之比较 |
一、技术竞争力 |
二、产业竞争力 |
三、国民经济竞争力 |
第三章 清朝中晚期变法新政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1840-1911) |
第一节 相似的历史背景 |
一、外患是两国改革共同的“助产婆” |
二、两国改革面临相似的历史任务 |
第二节 相异的基础和条件 |
一、改革基础之差异 |
二、中日文化不同对两国改革影响之差异 |
三、中日改革时国际环境之差异 |
第三节 不同的领导者、制度和变革内容 |
一、中日制度变革的政治领导集团之差异 |
二、中日中央集权制度之差异 |
三、中日制度变革内容之差异 |
第四节 日本明治维新与日本的兴起 |
一、日本明治维新以成功收场 |
二、日本的兴起 |
第五节 清朝中晚期变法新政与封建中国的衰落 |
一、清朝中晚期变法新政以失败告终 |
二、封建中国的衰落 |
第四章 民国时期经济制度的探索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1911-1949) |
第一节 中国农业制度变迁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
一、中国农业制度变迁内容 |
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
第二节 中国工业制度改革与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
一、中国工业制度改革 |
二、半封建半殖民地后期中国工业发展之特征 |
第五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国家竞争力的提升(1949-1978)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时的经济背景 |
一、所有制结构的基本格局 |
二、经济发展水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期 |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基本框架的确立与国民经济恢复 |
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促进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
第三节 工业化战略目标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
一、工业化战略目标提出的历史背景 |
二、建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确保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 |
三、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
第四节 僵化的经济体制与国民经济发展缓慢(1956-1978) |
一、50年代末“改进”经济体制尝试调动地方积极性促进地方工业的发展 |
二、60年代初的“大跃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
三、“十年动乱”时期的经济体制变动导致国民经济的崩溃 |
四、体制僵化导致经济发展缓慢 |
第五节 评析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竞争力之影响 |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曾有过辉煌的历程 |
二、制度变革使国家综合竞争力获得巨大提升 |
三、工业生产获得巨大增长,重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
四、综合国力的提高以粗放式的数量推进为原动力 |
五、经济发展主要是在计划型和封闭或半封闭经济条件下实现 |
六、分配制度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
七、合理的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僵化的经济体制导致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
八、经济制度创新超越国家经济发展现状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 |
九、计划经济体制显现内在缺陷,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
第六章 中国的渐进改革与前苏联的激进改革之比较(1978-1992) |
第一节 改革的经济政治背景与目标之比较 |
一、改革的经济背景 |
二、对待改革的政治保证态度之差异 |
三、改革目标之差异 |
第二节 前苏联“激进式”改革与苏联的解体 |
一、经济体制推行“激进式”改革模式的特征 |
二、推行“激进式”改革战略之评析 |
三、“激进式”改革削弱前苏联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
第三节 中国“渐进式”改革与中国的和平崛起 |
一、“渐进式”改革新策略及其特征 |
二、“渐进式”改革战略之评析 |
三、“渐进式”改革提升了中国国家综合竞争力 |
第四节 前苏联和中国两种改革结果之评析 |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92-2049) |
第一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国际环境 |
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化趋势更加明显 |
三、高新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
四、技术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
五、国际经济制度更趋一体化、规范化 |
第二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 |
一、21世纪前半叶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
第三节 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变革探索 |
一、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
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 |
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四、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制度 |
五、构建实现信息强国的新制度体系 |
六、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效应 |
七、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二○○○—二○二○年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材分析与教学策略探讨[D]. 闻娜.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2]《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D]. 刘晓晶.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史观[D]. 李月.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4]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及其反思[D]. 张轶瑶.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5]我国农民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D]. 曹文娟.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6]中国申奥亲历记——两次申奥背后的故事[J]. 孙大光. 当代, 2007(04)
- [7]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D]. 许传永.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 [8]美国着名大学筹款运动的考察[J]. 许诤.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S1)
- [9]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 ——以20世纪下半叶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演变为研究重心[D]. 周波. 四川大学, 2005(06)
- [10]经济制度与国家竞争力[D]. 周子学.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