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的生态作用(英文)

岩石圈的生态作用(英文)

一、岩石圈的生态作用(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芳,黄海波,许鹤华,任自强,张佳政,赵中贤[1](2021)在《南海西北次海盆深部热岩石圈结构及其对浅部构造演化的控制》文中提出西北次海盆是南海扩张早期形成的一个特殊的构造单元,其周边被西沙海槽、中沙海台、珠江海谷等裂谷和地块所围限,演化出一系列海山和断裂带等复杂地质构造,其深部构造伸展和岩浆活动均与岩石圈结构及其变形密切相关,但目前对其深部岩石圈结构的了解还较少.文章通过收集西北次海盆及其周边地区的声纳浮标、双船扩展剖面(ESP)、海底地震仪(OBS)、多波束和海陆联测等地震调查数据,详细获得其水深、基底、莫霍面的深度数据.根据热重力均衡方法精细计算得到南海西北次海盆及其周边地区的岩石圈基底埋深,结果表明其深度范围在25~110km之间,在海盆区最浅埋深为25~60km,陆缘增加至60~110km.其中,西沙海槽的南、北两侧的岩石圈结构明显对称,展现出具有夭折裂谷特点的岩石圈深部结构和热状态.中沙海槽和中沙海台的岩石圈基底埋深从60km向西南方向增加到70km,与地表形态一致.珠江海谷西侧岩石圈基底埋深在60~80km,该区岩石圈厚度的减薄与断层、凹陷的分布和岩浆活动有关.西北次海盆和东部次海盆岩石圈基底埋深均小于60km,最薄小于46km.结合大洋钻探、地震探测和浅部地形表明,南海西北次海盆的成熟洋盆范围位于岩石圈基底埋深在46km等深线以内的区域,海盆周围的裂谷和离散地块的演化过程,同时受到浅部构造运动和深部热物质活动的控制,其岩石圈结构表现出强烈不均一性.

姜乙[2](2020)在《联合全球卫星模型和航磁数据的中国大陆地区岩石圈磁场建模研究》文中指出岩石圈磁场是地磁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反映地壳及上地幔中磁性岩石的分布特征。在岩石圈磁场模型中,根据模型阶数划分的水平波长可以反映岩石圈磁场特征的分布尺度。如何结合不同数据集来正确计算岩石圈磁场模型中的长波长部分(大约波长200km—3000km)一直是地磁场研究的热门问题。高精度的岩石圈磁场模型在对地球物理勘探、地质构造、地磁起源、地球演化以及空间天气等地球物理学研究中都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本研究从中国大陆地区(18°N-54°N,73°E-136°E)的岩石圈磁场出发,在归纳整理国内外地磁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Swarm卫星数据及其衍生的卫星模型和近地的航磁数据,针对地磁数据联合、岩石圈磁场建模、模型评估和模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本文首先研究了卫星模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适用性,同时主要关注了Swarm卫星数据和CHAOS-6模型在岩石圈磁场中的应用。研究基于2014.0-2016.0期间的Swarm卫星数据和CHAOS-6模型,将卫星数据沿轨道按纬度1°为间隔网格化后,计算相邻网格的差值,即差分计算。对比不同轨道,不同时间段之间的轨道差分,同时还考虑模型中15-20阶磁场的长期变化,以检验高质量的卫星数据中是否还存在模型未能模拟的其他信息,特别是岩石圈磁场中的一些小尺度特征。结果显示CHAOS-6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Swarm卫星数据并反映地磁场的长期变化,均方偏差在3n T左右。基于卫星数据所建立的模型要比数据本身更加适合岩石圈磁场的研究。此外,卫星数据在磁赤道附近(0°N-10°N)存在一个未被CHAOS-6模型模拟的磁异常,这与赤道电集流的影响有关。(2)本文对不同数据之间的联合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关注中国大陆地区的航磁数据和LCS-1、MF7、CHAOS-6以及NGDC720等磁场模型在数据兼容性方面的问题。研究通过分布特征,模型残差、移动平均值和傅里叶分析等方法对航磁数据与卫星模型的一致性和兼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大陆的航磁数据和MF7、LCS-1等卫星模型属于互不兼容的数据集。两者在中国中部四川盆地、西藏自治区、东北以及华北等地区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卫星模型并不能完全反映航磁数据的分布趋势。对于联合航磁数据和卫星模型对中国大陆的岩石圈磁场进行区域建模研究需采用高度延展性和边界收敛性均较好的区域全球球谐函数而非常用的球冠谐分析或者复杂的球形Slepian函数。(3)本文对岩石圈磁场的区域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关注区域的全球球谐函数的应用和简化。研究基于以地理北极点为顶点的0°N-30°N球冠区域的位置信息,通过高斯球谐函数计算获得基础解系,并通过欧拉旋转定理和球谐函数旋转方法将基础解系移至中国大陆地区。同时根据对称性以及显着性来降低计算系统的复杂度。最后通根据模型分布特征和分别计算模型与97994个中国大陆航磁数据以及28662个Swarm卫星数据的均方偏差(RMS)来选取阻尼项从而确定建模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区域的全球球谐函数在研究区域内可以达到和完整的球谐函数相似的建模效果。模型效果不会因为计算复杂度的降低而削弱。阻尼项的选取使得模型在互不兼容的数据组之间保持平衡,在兼顾建模效果(阻尼项过大)的同时,防止边界效应的产生(阻尼项过小)。本研究在应用该方法对中国大陆航磁数据和卫星模型进行联合建模时,阻尼项设为107。(4)本研究建立了中国大陆地区岩石圈磁场的新模型——CLAS模型(Chinese Lithospheric field model combine Aeromagnetic data and Satellite model)。不同阶数的模型分别结合了CHAOS-6、MF7、LCS-1和NGDC720模型所提供的长波长信息,同时联合97994个分辨率为10km×10km的高质量航磁数据所包含的短波长信息。CLAS模型使用了以中国地区为中心的区域的全球球谐函数建立,球谐阶数可达到400阶。虽然为了数据的兼容性及模型在高度上的延展性而不可避免地损失一小部分的模型精度,但模型结果显示,CLAS模型仍然可以较好地联合航磁数据与全球卫星模型。模型在低阶项部分与卫星模型具有高度相关性(球谐系数相关性>0.9),同时模型高阶部分具有更高的功率还反映了中国大陆岩石圈磁场的更多特征,包括长白山、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等地区的磁异常分布。航磁数据的加入同样在卫星高度模型的长波长部分施加了一些特征,例如华北地区的磁异常。CLAS模型与中国航磁数据在低至约100km的波长(对应于球谐阶数n=400)上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频谱相干性>0.9),填补了卫星模型与航磁数据之间在100—300km处的空白。在与通过傅里叶变换在波长100 km处截断的航磁数据进行比较时,可以得出很好的一致性(相关性>0.95)。虽然CLAS模型与航磁数据之间的残差仍然很大(RMS>70n T),但大多数差异是由岩石圈磁场中波长更短的小尺度结构引起的,这需要模型提高拟合阶数达到400阶以上来提高拟合精度。研究还提供了一个关于地质解释的示例,说明了卫星数据的加入对从地磁信息中得出的地质结论的影响。与此同时,两个数据集并不完全一致,对于以后的工作中,在针对这两个数据集进行的地磁场建模研究之前,应从对航空磁数据及其线平进行重新分析,使得不同数据集之间能够保持一致,或者也可以通过使用差分数据计算的水平梯度进行建模,从而减少数据集不一致产生的影响。目前现有的高阶球谐模型并没有使用到中国地区的航磁数据,该数据集的使用将有效的补充了世界地磁异常图中的空白。

李三忠,索艳慧,朱俊江,戴黎明,张瑞昕,刘欣颖,乔璐璐,刘吉文,张晓华[3](2020)在《海沟系统研究的进展与前沿》文中指出海沟是地球物质与能量激烈交换地带,是深浅部地质过程的耦合地带,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海沟系统是以海沟为核心的多个圈层相互作用的整体,是多学科融合创新的阵地.海沟地貌形态是深部动力系统和浅部地表系统相互作用的重要界面,其动力学演化及机制一直是地球科学系统的基础科学问题之一,它涵盖了地球表层至深部壳-幔间跨圈层、跨相态、跨时空等一系列的耦合过程,是地球系统不同圈层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输送、循环作用的产物.同时,海沟系统动力学演化不仅对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化学及海洋地质等过程起着支撑作用,而且对全球的物质能量输送和沉积物-水-元素循环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也是导致成矿-成藏-成灾系统变迁的主要过程之一.因此,海沟系统的调查研究是解决"地表沉积动力过程与深部壳幔动力机制协同耦合作用及其资源-环境的长期效应"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关键.文章着重综述了近10年来海沟系统研究新进展,特别介绍了全球变化下深渊表层沉积源-渠-汇机制和元素迁移-循环机制、决定生命起源的超临界碳-氮耦合循环机制、促进生命进化的烷烃降解通路的微生物异养代谢新机制等新成果,也论述了海沟系统的热液成矿效应、冷泉水合物成藏效应、大地震成灾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这些新成就突出体现了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交叉的广阔新领域.

赖芳[4](2020)在《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气候变化程度和人类活动强度加剧的双重压力下,全球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坏、水资源危机等资源环境问题,给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挑战。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已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热点问题,对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地质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可以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角度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生态环境,从而科学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促进人地关系和谐发展。大渡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向四川盆地西缘山地过渡地带,它是长江、黄河的上游及成都平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该流域跨越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其上游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下游位于扬子陆块。大渡河流域属于我国五大生态脆弱区的西南山地区,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地质灾害易发频发,是气候和生物响应的敏感地带,是进行脆弱性分布以及控制其分布因素研究的天然实验区。科学认知大渡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川西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专家学者对大渡河流域的研究主要存在于河流地貌、地质构造、地质灾害、气候变化等方面,对其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从地质学角度解释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更为缺乏。本研究以大渡河中下游沿岸作为研究区,首先对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概念及其内涵进一步阐述,基于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数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建立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开展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变化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研究区地质环境中的主要地质因素,构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因素的关联规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探索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地质因素。本研究为大渡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根据研究区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参考已有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体系,选取高程、坡度、植被盖度、土壤可侵蚀K值、经济等9个因子建立了研究区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投影寻踪模型和GIS技术对研究区2000年和201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得到重度脆弱、中度脆弱、轻度脆弱、微度脆弱和潜在脆弱五个等级的分区。按照重要性、对应性、可行性的原则,从地质建造和地质构造两方面着手,选取岩性和断层两类因素,确立了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距断层距离、断层走向五个维度,采用相关标准和自然断点法等方法筛选出26个地质因子。引入粗糙集模型做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进行脆弱性等级分区与地质因子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主要与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m/km2),距断层距离(m),断层走向具有关联性。并且发现这些地质因子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程度排序为:岩类>岩石坚硬程度>断层密度>距断层距离>断层走向。

尤旭东[5](2020)在《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分析及其教学方法设计》文中指出《地理教育国际宪章(1992年版)》中,提到“课程设计者必须密切注意到特殊需要的学生,以及学生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需要。”《2016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在地理教育研究中也指出要对不同的学习者群体提供最好的地理教学。可见,国际上在地理教学中重视不同阶段、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的发展,而行为动词恰好能够反映学生学习的不同水平。通过行为动词的研究,有利于教师明确其所指向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并把握教学程度,又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2017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进行了分析,同时又对行为动词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得出结论如下:第一,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特征表现为:1.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种类少,其学习水平由低到高为说明、比较、解释、分析4种。依据其行为目标可知,分析和解释均侧重对影响类知识的学习,说明则侧重对意义类知识的学习。2.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处于分析水平和理解水平。3.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都主要指向综合思维,但在综合思维的二级指标中,四类行为动词均以要素综合为主。第二,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教学方法:从认知方法角度,主要有地图法、分析法、直观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从教学手段角度,主要有地理示意图、视频、案例材料、地理形象直观教具;从组织方法角度,主要有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问答法。行为动词“说明”类的教学方法多为:直观法+视频+问答法、案例分析法+案例材料+案例教学法、分析法+地理形象直观教具+讨论法;行为动词“比较”类的教学方法为:综合比较法+地理示意图+讨论法;行为动词“解释”类的教学方法多为:推理法+地理形象直观教具+模拟实验法、地图法+地理示意图/地理统计图表+读书指导法;行为动词“分析”类的教学方法多为:地图法+地理示意图+讨论法、直观法+视频+讨论法、分析法+地理示意图+讨论法。第三,设计了4个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教学实施案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发展异同、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王星[6](2020)在《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持水性和抗蚀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生态恢复工程是抑制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并提升其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土壤的持水保土能力则是检验生态恢复工程成效的重要指标。本文分别研究了人工生态恢复模式、植被自然恢复模式、免耕少耕保护性耕作模式三种模式表层土壤的入渗、持水与抗蚀性能,总结了不同生态恢复模式综合水土保持能力。其中人工生态恢复模式包括:牧草地、玉米地、退化草地、落叶果园、落叶乔木林、常绿乔木林、落叶常绿混交林、封育林;植被自然恢复模式包括:人工牧草地、灌木草地、次生林地、原生林地;免耕少耕保护性耕作模式包括:不翻耕玉米地、每六月翻耕玉米地、每二月翻耕玉米地、每月翻耕玉米地。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入渗速率影响:(1)封育林和退化草地两个轻度石漠化样地的入渗速率最快,退化草地的饱和入渗速率为321.1mm/h,是牧草地的16倍。人工林对土壤入渗速率具有一定的改良作用,四个人工林样地的饱和入渗速率小于轻度石漠化样地,大于坡耕地。不同人工生态恢复措施表层土壤的孔隙度、容重、有机质等参数差异显着,导致入渗速率不同。(2)植被自然恢复模式表层土壤饱和入渗速率大小为:原生林地>次生林地>灌木草地>人工牧草地。自然恢复模式入渗速率主要受恢复年限、容重、土壤质地等因素影响。(3)免耕少耕保护性耕作模式的饱和入渗速率与翻耕频率具有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R2=0.858)。随着翻耕次数变多,入渗速率随之增大。2.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持水性能影响:(1)人工生态恢复模式样地中,封育林、退化草地的土壤饱和含水量最高,但脱湿速度也最快,没有降水补给时,土壤中的水分很快就会流失。混交林的持水性能大于常绿乔木林和落叶乔木林。人工林地的持水性能强于坡耕地,开垦坡耕地不利于土壤的持水能力。(2)植被自然演替过程中,土壤持水能力逐渐增强。最大有效库容按大小排序为:原生林地>灌木草地>次生林地>人工牧草地。(3)免耕少耕保护性耕作模式最大有效库容与容重成正相关关系,与翻耕次数成负相关。3.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抗蚀性能影响:(1)人工生态恢复模式能够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对石漠化土壤有一定改良作用。四个人工林地表层土壤的抗蚀性要强于退化草地、牧草地、玉米地。(2)植被自然恢复模式表层土壤抗蚀性综合得分排名均为:人工牧草地>次生林地>原生林地>灌木草地。(3)免耕少耕保护性耕作模式表层土壤抗蚀性与翻耕次数成反比,翻耕次数越多,表层土壤抗蚀性越差。4.不同生态恢复模式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分析:(1)退耕还林、植被恢复是控制喀斯特地区水分流失和提高土壤蓄水能力的有效手段。人工生态恢复模式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得分排名为:落叶常绿混交林>封育林>落叶果园>常绿乔木林>落叶乔木林>牧草地>退化草地>玉米地。(2)植被自然恢复模式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得分排名为:人工牧草地、原生林地、次生林地、灌木草地。(3)免耕少耕保护性耕作模式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得分排名为:不翻耕玉米地>每六月翻耕玉米地>每二月翻耕玉米地>每月翻耕玉米地。

周维国[7](2020)在《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与地球科学相关的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地球科学内容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等测评中受到重视。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地球科学素养水平应该受到关注。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围绕“地球科学素养及其测评”展开了系统研究工作,主要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理论框架如何构建?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如何开发?中学生的地球科学素养水平如何?为解决上述研究问题,本研究基于以证据为中心的设计理论、建构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经典测量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量化研究、质性研究等多种方法,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第一,构建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框架。基于文献分析法,结合地球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将中学生的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一级维度划分为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并将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划分为了四个表现水平,确定了学生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测评指标。第二,开发高质量的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本研究对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纸笔测评,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进行态度量表调查。纸笔测评工具和态度量表工具在初步编制后,均经过多次试测和修改,形成了最终的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利用测评工具进行正式测试后,测评工具的各项参数符合项目反应理论和经典测量理论的参数要求,得到了质量可靠的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第三,发现并总结提炼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整体特征。整体来看,大部分初二年级被试在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的水平能够达到初中毕业的要求;大部分高二年级被试在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的水平高于初中毕业的要求,但能达到高中毕业要求的被试较少;被试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有较高水平,但是在质疑精神维度水平较低,有待提升。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基于施测学校探究影响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水平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从学生成绩和师生访谈的角度对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与探讨。针对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现状,笔者提出理顺基础教育阶段的地球科学课程设置、注重提升教师个人地球科学素养、改革现有的地球科学教学方式、创新地球科学的评价方式等四点建议,以提升中学生的地球科学素养水平。

王少凯[8](2020)在《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宏观界面是在多营力控制下形成并赋存于黄土结构表层及内部的黄土结构面,是黄土非均质、各向异性和非线性的体现,也是其发生侵蚀、灾变的几何物理边界。其广泛发育在黄土高原,又以被地震断裂区、沟谷侵蚀区、地貌转换区和人类活动区激活而造成灾害严重而着称。本文以黄土地质灾害易发高发的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现场勘探、地质编绘和遥感解译等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黄土宏观界面和黄土滑坡的分布特征。结合该区构造运动、地震活动、自然地理环境、黄土结构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研究了黄土宏观界面、区域地质构造和黄土滑坡三者之间的关系。获得了黄土滑坡群的分区群发机制、空间就位机制,以及黄土滑坡单体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了11种黄土高原常见的斜坡结构类型,统计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黄土宏观界面13,798条(组),并归纳总结了黄土宏观界面的7种成因、18种类型,获取了各类界面的分布特征、切割类型和几何属性,给出了黄土宏观界面的划分标准,并以此标准划分出黄土宏观的5级界面;此外,通过对7,495条(组)黄土构造节理的几何产状统计,编制了黄土高原构造节理玫瑰花图,发现了6组优势节理,并根据40区共轭构造节理的几何特征,反演出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2)获取了研究区14,544个黄土滑坡,编制了黄土滑坡分布图,并根据地质构造、地震、土性和滑坡密度等影响因素,划分出黄土高原8个黄土滑坡易发区,并总结出各易发区的群发规律;此外,基于黄土高原及周边GPS数据,通过对甘青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和汾渭地堑构造运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获取了三个地块变形、应力-应变以及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征,阐释了地质构造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的控制关系,并提出了不同构造特征下黄土宏观界面控制黄土滑坡发生的7种模型。(3)系统分析了泾阳南塬529条塬边裂缝空间分布特征和1971年引水灌溉以来发生的111个黄土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了黄土台塬裂缝走向受黄土塬边斜坡走向控制,滑坡滑向严格受塬边斜坡倾向控制;依据塬边裂缝的集合特征,预测了临滑体的分布规律和塬边裂缝的演化规律;通过对泾阳南塬地貌面、地下水面、后缘裂缝及黄土滑坡群的发生及特征,获取了黄土台塬地区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即“界面组合→临滑体→滑坡→界面开启→滑坡群”。(4)系统调查了449个黄土斜坡,提出了黄土崩塌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初始期→裂缝期→崩落期→堆积期”;通过对典型台塬区、冲沟内的黄土宏观界面控滑实例分析,总结了9种不同黄土宏观界面和不同易滑层组合控制的滑坡类型,提出了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分离界面与易滑层的组合控制了黄土滑坡的原型、厚度和规模。(5)利用黄土高原水文地质特征并结合黄土滑坡过程,提出了静水压力和动水渗透应力是黄土滑坡的“主凶”,并通过不同滑坡形成的不同阶段对比,揭示了“缝→洞→沟→滑”的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提出了在黄土灾害孕育的不同阶段,黄土宏观界面充当着起裂面、渗水优势通道、侵蚀通道、储水廊道、隔水板、母体分割面、坡体分离面、滑体承载面、滑体扩容面和灾害放大面等角色。

齐艳[9](2020)在《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文中指出从古希腊的描述地理学到18世纪意大利维柯《新科学》的“诗性地理”,再到德国康德的《自然地理学》,西方“文学地理学”的概念在反复推敲中得以明晰。此后,文学地理学的多元性和空间性取代了原本单一以时间为依据的目的论,文学地理学逐渐转换为文学地理学批评。文学地理学批评在广义上描述包含理论、方法与批评实践三个部分,在发展中逐渐构建出了体系化的文学文本研究模式,成为了当今文学批评的热点和新方法。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十分关注地理学科意义上文学的价值与功用。随着20世纪地理学“文化转向”与人文科学“空间转向”的相互交叉融合,地理空间进而渗透到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内容、实践中去。值得强调的是,虽然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在理论研究与文本批评实践之间不甚平衡,对于具体文学地理现象的研究远多于理论方法的探讨,但是它对现代人生存空间状态的关注,文学与地理空间互动关系的探讨以及概念范畴的阐释、理论体系的建构、基本方法的探索都在多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经历了理论探求、学科构建和批评实践的丰富和发展过程。本文旨在结合理论方法与文本实践,探究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方法与实践三个部分是如何更好地结合的,从而为中国当代文学地理学和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更好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价值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本文的切入点,交代了论文的结构框架与写作逻辑。第一部分主要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概念的演变进行历史脉络的梳理以及明确其各自理论内涵。首先通过对文学与地理关系的梳理与阐释,明确在当代社会语境下“文学地理”的复杂理论内涵,厘清了西方“文学与地理”关系的流变与发展。其次,通过对维柯、孟德斯鸠、海德格尔、斯达尔夫人、柯罗等人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分析文学与地理关系的结合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发展的影响作用。再次,通过分析以乔纳森·贝特、劳伦斯·布伊尔为代表的西方生态批评理论,探讨生态批评对文学地理学批评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概念进行界定,辨析其与生态批评的异同,彰显其独特的理论建树。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重要概念的研究。即通过对地理环境、地方、地理景观、地理空间、地理叙事等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基础范畴的梳理和深入分析,特别是对“地方关注”理论内涵进行了阐述。论文在明确各范畴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考察其在“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中的角色与作用,进一步廓清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概念范畴,并界定、辨析与之相似概念的异同,论述这些概念在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建构过程中所起到的基础支撑作用。第三部分主要考察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四大基本方法,即“地理中心”“多重聚焦”“共感性”“地层学视角”。正是基于这四种基本方法,法国利摩日大学教授波特兰·韦斯特法尔建构起了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体系雏形。之后,美国学者罗伯特·泰利将韦斯特法尔的代表作《地理批评》翻译成英文,并在其着作《空间性》中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对该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化和发展。本章重点从“作者中心”到“地理中心”,从“主体凝视”到“多重聚焦”,从“单一感官”到“共感性”,从“单项化的空间表现”到“多维地层学视角”这四大转向的维度来阐述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基本方法。第四部分主要考察的是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另一重要研究理论“文学地图”催生出的两种研究方法,这也是文学与地理学两大学科交叉形成的最突出的理论与实践融合点。同时,重点梳理了在文学地图理论影响下两大代表流派——以美国罗伯特·泰利为代表的“文学制图”和以法国弗兰克·莫莱蒂为代表的“文学绘图”所主张的理论内涵、概念外延及表现形态。第五部分是对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批评实践进行考察。波特兰·韦斯特法尔作为地理批评的代表人物,他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与四大基本方法对众多文学文本中的地理空间进行了解读实践。本章重点分析了韦斯特法尔从都市空间的结构与重组的角度对巴黎的城市空间的文本解读实践方式,以期通过分析寻找文学文本中虚构的和真实世界的调和与发展。此外,本章还对罗伯特·泰利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从文学地图的技巧与手法角度解读19世纪美国经典文学的实践案例进行了分析,探索文学地理学批评作为一种可以操作的批评方式如何对文学作品、文学作家、文学现象、地理空间等进行批评实践分析,以此说明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第六部分主要通过简要分析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定位、理论建构、方法研究、实践探索现状的同时关注中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交融与发展,重点阐述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从多维度、多层次方面对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带来的创新性影响,对中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融合发展的前景从学科层面、技术层面和媒介层面进行逻辑阐述。在结语中,论文通过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总结梳理,提炼出文学地理学批评在文学研究、地理批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所引起的反思与启示,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与相关实践文本的再梳理,在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先行的特点与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实证为主的特点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与论述后,论文认为,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这种有着深刻的哲学理论基础、科学的理论建构体系、多国学者丰富的批评实践的跨学科文学批评形式,无论从精神内质、思维路径还是理论范式方面,都对中国当代文学地理学领域的学科知识拓展、理论范式研究、学科体系建构、动态发展前景有着积极的借鉴和推动意义,值得持续深入的关注和研究下去。

李鹏[10](2020)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演化研究 ——以汶川地震重灾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震特别是强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造成地震后短期内的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改变区域的地表景观格局,留下大量的危险隐患,改变近地表系统的内在过程或特性,在很长时间内持续影响区域承载力和恢复力,改变区域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况。选取汶川地震重灾的十个县市为研究区,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演化视角出发,结合文献查阅、野外采样、遥感反演等数据挖掘手段,开展生态地质调查;运用GIS分析监测区域生态环境、人类活动以及地质灾害时空分布;构建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变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不同时段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态,分析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演化机制和发展趋势;探索生态地质环境恢复途径和治理方法,探讨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的保护模式。推进我国生态地质环境研究,完善生态地质学理论体系,为地质灾害易发区防灾、减灾提供依据。论文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从人口、经济和土地利用三个方面出发对研究区人类活动子系统时空变化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社会经济受地质灾害影响明显,随着人类扰动的逐步加深,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明显,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刻发生着变化。研究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密度差距较大,受汶川地震影响各县市2008年人均GDP均有明显下滑。2000—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明显,不同地类间互有转移,其中建设用地和裸地变化最为显着。2000年和200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布较好,2010年开始景观格局破碎度、分离度增加,连通性降低,2015年景观格局分布最差,生态地质环境安全遭受严重的挑战。(2)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结果显示研究区灾后地质灾害隐患点2981处,整体上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沿龙门山断裂带和河流水系呈带状、线状分布。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量分析可知随着远离发震断层,地质灾害的敏感性逐渐降低;高程800~1800m范围和坡度8°~24°的区域对地质灾害最为敏感。基于信息量模型评价研究区地质环境稳定性,结果显示地质环境稳定性低是研究区地质环境的突出特征,地质环境低稳定性区和较低稳定性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5.15%;地质环境稳定性空间分布沿映秀-北川断裂呈中间高两边低、南部高北部低的空间格局。(3)基于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和气象统计数据,在定量遥感方法指导下对研究区生态环境子系统关键参数进行了反演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异明显,2000-2017年逐年植被覆盖度均值整体呈下降趋势,下降趋势不明显约0.17%/a,研究时段内植被覆盖退化区域略高于改善区域,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总体上与降雨的关系最为密切。2000-2017年间研究区降雨量大于蒸散量,可以很好地涵养水源,水源涵养量水平持续增强;东南低海拔平原地区土壤保持能力相对较差且变化不明显,研究区东南山地土壤侵蚀能力较强,变化相对明显;固碳释氧量整体呈现大幅波动增加的趋势,但线性趋势不明显,平均固碳释氧量水平较高;生物多样性指数南高北低,东南地区多年表现出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水平,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维持指数多年普遍偏低。(4)在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和动态监测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社会经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数据,选择人口密度、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地表起伏等28个重要生态地质安全指标,结合DPSIR概念模型构建了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体系。综合主观赋权法(AHP层次分析)和客观赋权法(熵值法)对生态地质安全各项指标进行赋权,对研究区不同时段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5)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偏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低值区偏多;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分布具有明显的正空间自相关性,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低值区在研究区北部聚集明显,高值区主要聚集在西部高海拔山地和东部平原,以及研究区中部自然保护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至2015年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有所下降,近五年下滑明显,生态地质环境安全降低的区域主导着整个研究区的生态地质环境安全发展方向;县域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最高的是汶川县,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最低的为青川县,自研究时段开始县域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逐年下降,生态地质风险极高。综上所述,本研究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视角出发,分析了地质灾害约束下的“人—地—生”复杂系统时空变化特征,构建了一套生态地质环境基础数据调查—动态信息监测与反演—安全状态评价—时空变化分析的技术方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模型,为生态地质调查、遥感信息反演、动态监测与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岩石圈的生态作用(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岩石圈的生态作用(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南海西北次海盆深部热岩石圈结构及其对浅部构造演化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方法和数据
    2.1 岩石圈中的重力均衡的原理和异常地形
    2.2 岩石圈中的温度异常和岩石圈基底埋深的计算
3 结果
    3.1 地壳结构
    3.2 岩石圈结构与地表热流和地震层析成像之间的对比
    3.3 剖面结构的分析
4 讨论
    4.1 寻找洋壳及最窄洋陆转换带的重要依据
    4.2 热岩石圈深部结构与浅部构造单元的耦合关系
5 结论

(2)联合全球卫星模型和航磁数据的中国大陆地区岩石圈磁场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岩石圈磁场
        1.1.2 岩石圈磁场模型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基于卫星磁测资料的研究进展
        1.2.2 基于近地观测资料的研究进展
        1.2.3 中国地区岩石圈地磁场观测及建模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磁场建模理论
    2.1 地磁场概述
        2.1.1 地磁场要素
        2.1.2 地磁场坐标系
        2.1.3 地磁场时间系统
        2.1.4 地磁指数
    2.2 球谐理论
        2.2.1 球谐函数
        2.2.2 球谐模型的反演
        2.2.3 功率谱
    2.3 岩石圈磁场模型及建模方法
        2.3.1 全球模型及建模方法
        2.3.2 区域模型及建模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卫星模型对中国地区岩石圈磁场的适用性研究
    3.1 模型与数据处理
        3.1.1 Swarm卫星数据
        3.1.2 CHAOS-6 模型
        3.1.3 卫星数据的选取及网格化处理
    3.2 基于Swarm卫星数据中的小尺度特征的模型适用性研究
        3.2.1 轨道残差的时空一致性分析
        3.2.2 CHAOS-6 岩石圈磁场分析
        3.2.3 15-20 阶磁场的长期变化检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卫星模型与航磁数据的兼容性分析
    4.1 数据与模型
        4.1.1 航磁数据
        4.1.2 卫星模型
    4.2 卫星数据和航磁数据的兼容性分析
        4.2.1 模型与数据的残差及趋势比较
        4.2.2 傅里叶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联合不同数据集的区域岩石圈磁场建模
    5.1 区域地磁场建模方法
        5.1.1 区域的全球球谐函数
        5.1.2 球谐函数反演的计算简化
        5.1.3 球谐函数在坐标系旋转下的变换方法
        5.1.4 模型的约束条件、边界效应及高度延展性
    5.2 联合卫星模型和航磁数据的岩石圈磁场建模
        5.2.1 阻尼项的选取
        5.2.2 基于CHAOS-6 模型的120 阶中国大陆区域岩石圈磁场模型
        5.2.3 基于MF7 模型的133 阶中国大陆区域岩石圈磁场模型
        5.2.4 基于LCS-1 模型的185 阶中国大陆区域岩石圈磁场模型
        5.2.5 基于NGDC720 模型的400 阶中国大陆区域岩石圈磁场模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LAS模型的评估分析与应用
    6.1 模型与数据的对比分析
        6.1.1 模型与中国航磁数据的残差分析
        6.1.2 模型与Swarm卫星模型的对比分析
    6.2 小尺度特征的一致性分析
    6.3 模型功率谱对比
    6.4 模型的频谱相干性分析
    6.5 模型对磁异常的物理解释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海沟系统研究的进展与前沿(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国际海沟研究现状
    2.1 国际大科学计划实施(2000~2015年)
    2.2 深渊综合调查技术快速发展(2015~2019年)
    2.3 海沟系统多学科交叉研究(2019年至今)
3 深海沟研究进展
    3.1 海沟系统表层过程
        3.1.1 分段性决定海洋流系格局
        3.1.2 孤立性决定极端生态系统
        3.1.3 弯曲性反映俯冲形变复杂性
        3.1.4 海洋锋面是全球源-汇过程的最大屏障
        3.1.5 海沟流体是沟通多圈层过程的关键
        3.1.6 海沟地貌是海陆内动力相互作用的变形表现
    3.2 海沟系统深浅部耦合效应
        3.2.1 海沟系统的成盆机制与沉积响应
        3.2.2 陆缘形变与海沟系统的后撤过程
        3.2.3 海沟系统的俯冲侵蚀和增生过程
4 海沟系统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展望
    4.1 海沟沉积建造与全球变化性记录
    4.2 海沟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资源环境效应
    4.3 海沟系统的表层环境与生命起源
    4.4 海沟系统跨圈层过程与宜居地球
5 国际深海沟研究的未来挑战
    5.1 深海沟技术新挑战
    5.2 国际海沟系统科学内涵的新探索

(4)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1.3.2 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现状
        1.3.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现状
        1.3.4 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3.5 区域研究现状
        1.3.6 研究现状小结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地理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概况
        2.1.1 气候条件
        2.1.2 水文特征
        2.1.3 植被状况
        2.1.4 地貌特征
        2.1.5 经济与人口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大地构造背景
        2.2.2 构造特征
        2.2.3 地层岩性
第3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变化评价及分布特征分析
    3.1 概念界定
        3.1.1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脆弱性概念
        3.1.2 地质环境概念及本研究理念
    3.2 投影寻踪模型
    3.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
        3.3.1 评价指标体系
        3.3.2 综合量化模型
        3.3.3 脆弱性程度分级
        3.3.4 脆弱性变化趋势
    3.4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3.4.1 2000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3.4.2 201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
    3.5 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5.1 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趋势
        3.5.2 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区
        3.5.3 有关分析
        3.5.4 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生态建设建议
第4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4.1 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1.1 岩性影响土壤、植被的形成
        4.1.2 构造运动塑造地形地貌、影响气候
        4.1.3 人地互动影响生态环境
    4.2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选取
        4.2.1 地质影响因素选取原则
        4.2.2 地质影响因素选取
    4.3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维度确定
        4.3.1 地层岩性因素维度
        4.3.2 断层因素维度
        4.3.3 有关分析
    4.4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信息获取
        4.4.1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来源
        4.4.2 生态环境脆弱性地质影响因素数据处理与分级
第5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地质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5.1 粗糙集模型
        5.1.1 粗糙集理论相关知识
        5.1.2 知识约简与依赖
        5.1.3 粗糙集信息系统
        5.1.4 粗糙集决策表
        5.1.5 粗糙集模型
    5.2 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地质环境指标耦合模型构建
    5.3 构建耦合信息决策表
    5.4 耦合决策分析
    5.5 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地质影响因素耦合关联结果分析
        5.5.1 耦合关联结果
        5.5.2 耦合关联规则及分析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及分析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1 综合信息决策表
附录2 区别对象属性集合p(x,y)

(5)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分析及其教学方法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1.研究内容
        2.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四)概念界定
        1.行为动词
        2.教学方法
一、理论基础
    (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二)约翰?彼格斯的SOLO分类理论
    (三)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与SOLO分类理论比较
二、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分析
    (一)行为动词内涵分析
        1.说明
        2.比较
        3.解释
        4.分析
    (二)行为动词分类分析
        1.依据行为目标分类
        2.依据行为条件分类
    (三)行为动词量化分析
    (四)与行为动词联系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条件分析
    (五)行为动词指向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三、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教学方法设计与教学实施案例
    (一)行为动词教学方法设计
        1.设计原则
        2.设计依据
        3.案例设计
    (二)教学实施案例
        1.“说明”类教学实施案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2.“比较”类教学实施案例: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发展异同
        3.“解释”类教学实施案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4.“分析”类教学实施案例: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四、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行为动词案例分析
附录2 与行为动词联系的行为条件、行为目标分析
附录3 SOLO分类理论案例分析
致谢

(6)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持水性和抗蚀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恢复
        1.2.2 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模式
        1.2.3 生态恢复模式效果评价
        1.2.4 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模式效果评价
        1.2.5 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水分入渗能力影响研究进展
        1.2.6 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持水性影响研究进展
        1.2.7 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抗蚀性影响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实验样地选择
    2.2 土壤样品采集与室内试验
        2.2.1 土壤样本采集
        2.2.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2.3 渗透性能测定
        2.2.4 土壤持水能力测定
        2.2.5 土壤抗蚀性计算
        2.2.6 数据统计分析
第3章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土壤入渗速率变化特征
    3.1 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土壤入渗速率比较
    3.2 饱和入渗速率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3.3 小结和讨论
第4章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土壤持水性能研究
    4.1 低吸力段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4.2 土壤水库容
    4.3 最大有效库容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4.4 小结和讨论
第5章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生态恢复模式表层土壤抗蚀性研究
    5.1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生态恢复模式表层土壤抗蚀性指标
        5.1.1 土壤机械组成
        5.1.2 土壤团聚体状况
        5.1.3 有机质含量
        5.1.4 其余土壤抗蚀性指标计算值
    5.2 抗蚀性指标主成分分析
    5.3 小结和讨论
第6章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恢复模式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分析
    6.1 喀斯特峰丛洼地人工生态恢复模式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分析
    6.2 喀斯特峰丛洼地植被自然恢复模式
    6.3 喀斯特峰丛洼地免耕少耕保护性耕作模式
    6.4 小结和讨论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背景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科学素养及其测评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 关于地球科学素养及其测评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框架的构建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维度确定
    第二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维度的水平划分
    第三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方式及其测试内容的确定
第四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工具的开发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的试题编制
    第二节 基于审题专家和教师的建议完善纸笔测评工具
    第三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中的测验等值技术
    第四节 基于试测数据完善纸笔测评工具
第五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态度量表的开发
    第一节 地球科学态度量表的初步编制
    第二节 基于学者和学生的反馈完善地球科学态度量表
    第三节 基于试测数据完善态度量表工具
第六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正式测试与工具检验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工具组成与施测情况
    第二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的检验
第七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表现特征与讨论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试结果的整体分析
    第二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群体差异分析
    第三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维度之间的关系与释义
    第四节 基于样本的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现状的原因分析
    第五节 提升中学生现有地球科学素养水平的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工具的初稿
    附录2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态度调查量表
    附录3 正式测试的初高中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和量表试题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科学问题
    1.3 研究现状
        1.3.1 黄土宏观界面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1.3.2 黄土滑坡群发机制研究现状
        1.3.3 黄土高原区域构造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土宏观界面及其发育特征
    2.1 黄土高原常见斜坡地质结构
    2.2 黄土宏观界面定义
    2.3 黄土宏观界面的成因及类型
        2.3.1 宏观界面成因
        2.3.2 宏观界面类型
    2.4 黄土宏观界面的分布特征
        2.4.1 黄土宏观界面的斜坡分布特征
        2.4.2 黄土宏观界面的区域分布特征
        2.4.3 黄土宏观界面密度分布特征
    2.5 黄土宏观界面级别划分
    2.6 黄土构造节理
        2.6.1 黄土高原构造节理分布特征
        2.6.2 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土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
    3.1 黄土滑坡的分布状态
        3.1.1 时间分布状态
        3.1.2 空间分布状态
    3.2 黄土滑坡的分区影响因素
        3.2.1 地质构造分区
        3.2.2 地震分区
        3.2.3 粒度分区
        3.2.4 降雨分区
        3.2.5 地貌分区
        3.2.6 人类活动分区
        3.2.7 黄土滑坡密度分区
    3.3 黄土滑坡的区带群发规律
        3.3.1 临夏-陇西-天水群发带
        3.3.2 西宁-兰州-定西群发带
        3.3.3 靖远-西吉-静宁群发带
        3.3.4 海原-固原-平凉群发带
        3.3.5 陇东群发区
        3.3.6 陕北群发区
        3.3.7 吕梁群发区
        3.3.8 汾渭盆地群发带
        3.3.9 区域分布规律总结
    3.4 地貌结构控制黄土滑坡区带集中
        3.4.1 塬、梁、峁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3.4.2 黄土丘陵陡坡控滑特征
        3.4.3 河流冲蚀的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3.4.4 冲沟侵蚀的两侧斜坡控滑特征
        3.4.5 实例分析
    3.5 地震活动造成黄土滑坡成片集中
    3.6 人类活动增大滑坡发育的密度和加重灾难
        3.6.1 城镇建设
        3.6.2 交通建设
        3.6.3 能源开发
        3.6.4 水利建设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Ⅰ级界面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机制
    4.1 数值模拟的意义
        4.1.1 黄土高原构造背景简析
        4.1.2 方法的应用和软件的选取
    4.2 计算模型和参数选取
        4.2.1 边界条件
        4.2.2 建立模型
        4.2.3 参数选取与网格划分
        4.2.4 边界条件与加载类型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4.3.1 地块变形与结果分析
        4.3.2 地块应力和应变特征分析
        4.3.3 地应力场分析
    4.4 区域构造应力控制黄土滑坡分带高发
        4.4.1 甘青地块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特征
        4.4.2 海原-六盘山断裂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4.4.3 鄂尔多斯地台隆起南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4.4.4 汾渭地堑黄土滑坡群发特征
        4.4.5 地质构造与滑坡群发的关系总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Ⅱ级界面与黄土滑坡的空间就位机制
    5.1 黄土台塬区地质背景
        5.1.1 泾阳南塬塬区特征和地层岩性
        5.1.2 泾阳南塬形成的构造基础
    5.2 泾阳南塬塬边裂缝的空间分布规律
        5.2.1 台塬裂缝类型及分布特征
        5.2.2 台塬裂缝分级与分类
        5.2.3 塬边裂缝演化规律
    5.3 台塬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
        5.3.1 滑坡的调查资料和方法
        5.3.2 泾阳南塬滑坡的时间分布规律
        5.3.3 泾阳南塬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
        5.3.4 灌溉和降雨对滑坡的影响
    5.4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的群发特征
        5.4.1 典型滑坡群
        5.4.2 泾阳南塬滑坡特征参数
    5.5 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
    6.1 黄土崩滑的原型控制机制
    6.2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
        6.2.1 斜坡中的黄土宏观界面
        6.2.2 黄土宏观界面控滑模型
        6.2.3 黄土滑坡的结构体孕滑模式
        6.2.4 不同规模黄土滑坡控滑模型
    6.3 黄土斜坡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6.3.1 水气分离面的基本模式
        6.3.2 表水入渗改变斜坡水文地质结构
        6.3.3 水文地质界面的变动改变黄土特性
        6.3.4 台塬区黄土滑坡失稳的起始动力探讨
    6.4 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
        6.4.1 黄土滑坡-界面的演化模式
        6.4.2 黄土宏观界面的灾变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说明
    二、选题意义
    三、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产生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文学地理观
        二、近代西方文学地理观
        三、当代“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正式诞生
    第二节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发展
        一、生态文学批评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推动
        二、西方地理批评学派与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发展
第二章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概念范畴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环境的历史流变
        二、自然地理环境
        三、地理环境决定论
        四、文学地理环境
    第二节 地方与地理景观
        一、自然科学对地方与地理景观的描述
        二、人本主义地理学中的地方与景观
        三、文学地理学批评中的地方和景观
    第三节 地理空间
        一、自然科学中的地理空间
        二、空间哲学中的地理空间
        三、文学地理学批评中的地理空间
第三章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批评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地理中心”
        一、“虚构人物”视角下的自身与他者
        二、作为研究中心的“地方”
        三、“地理中心”方法中的动态空间
    第二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地层学视角”
        一、传统时空体的研究视角观念
        二、从多层空间分析走向地层学分析
        三、地层学视角开辟新空间
    第三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多重聚焦”
        一、“凝视”的本质与价值
        二、“主体凝视”的主体与客体
        三、“多重聚焦”的基本模式
    第四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共感性方法
        一、早期的感官理论
        二、文学地理学感知方式的整合诉求
        三、复合感知模式下的“共感性”批评
        四、《香水》文本中的共感性研究向度
第四章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文学地图”理论
    第一节 西方“文学地图”理论溯源
        一、从附属形态走向独立形态的西方文学地图
        二、多元呈现的西方文学地图
    第二节 弗兰克·莫莱蒂的“文学绘图”方法
        一、弗兰克·莫莱蒂的“文学绘图”概念
        二、文学地图的绘制及应用
    第三节 罗伯特·泰利的“文学制图”方法
        一、文学制图的概念
        二、罗伯特·泰利“文学制图”的应用
        三、罗伯特·泰利的“文学制图”与“小说叙事”
第五章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文本解读实践
    第一节 都市空间的解构与重组——以巴黎城市空间解读为例
        一、多重感官下空间的真实与虚拟界限
        二、“地方”与文学文本
        二、地方的建构要素
        三、文本分析中的空间与新现实主义
    第二节 文学地图的技巧与手法——以解读19世纪美国经典文学为例
        一、文学制图与文学创作
        二、地方精神与文学空间的绘制——以《白鲸》为例
        三、文学制图的重叠
第六章 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对中国当代文学地理学的意义
    第一节 当代中西文学地理学的交融与发展
        一、作为边缘学科的文学地理学
        二、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
        三、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方向的文学地理学
        四、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新文学地理学批评
    第二节 中西文学地理学批评的融合发展新趋势
        一、学科层面融合发展
        二、技术层面融合发展
        三、媒介层面融合发展
        四、中西合璧——国际化融合的文学地理学批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演化研究 ——以汶川地震重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地质地貌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1 NDVI数据处理
        2.2.2 ET数据处理
        2.2.3 NPP数据处理
        2.2.4 土地利用数据处理
        2.2.5 气象数据处理
        2.2.6 其它数据来源及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趋势分析法
        2.3.2 灰色关联分析
        2.3.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2.3.4 人类扰动分析
        2.3.5 信息量模型
        2.3.6 空间自相关分析
第3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人类活动子系统时空变化分析
    3.1 人口
    3.2 经济
    3.3 土地利用
        3.3.1 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3.3.2 人类扰动分析
        3.3.3 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环境子系统评价研究
    4.1 地质灾害基本状况
        4.1.1 灾前地质灾害
        4.1.2 灾后地质灾害
    4.2 地质灾害主要特征及形成条件
        4.2.1 主要地质灾害特征
        4.2.2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4.2.3 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4.3 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
        4.3.1 评价指标体系
        4.3.2 地质环境稳定性单指标分析
        4.3.3 因子敏感性分析
        4.3.4 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子系统时空演化研究
    5.1 气候因子与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研究
        5.1.1 气候因子时空演变分析
        5.1.2 植被覆盖度变化
        5.1.3 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变化灰色关联分析
        5.1.4 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分析
    5.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研究
        5.2.1 水源涵养
        5.2.2 土壤保持
        5.2.3 固碳释氧
        5.2.4 生物多样性维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动态变化研究
    6.1 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标体系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理论框架
        6.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标准化
    6.2 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6.2.1 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标权重确定
        6.2.2 研究区不同时段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6.3 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变化分析
    6.4 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调控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论文的主要成果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岩石圈的生态作用(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海西北次海盆深部热岩石圈结构及其对浅部构造演化的控制[J]. 王晓芳,黄海波,许鹤华,任自强,张佳政,赵中贤.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1(07)
  • [2]联合全球卫星模型和航磁数据的中国大陆地区岩石圈磁场建模研究[D]. 姜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3]海沟系统研究的进展与前沿[J]. 李三忠,索艳慧,朱俊江,戴黎明,张瑞昕,刘欣颖,乔璐璐,刘吉文,张晓华.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0(12)
  • [4]大渡河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地质影响因素研究[D]. 赖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分析及其教学方法设计[D]. 尤旭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持水性和抗蚀性的影响[D]. 王星.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7]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研究[D]. 周维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D]. 王少凯. 长安大学, 2020(06)
  • [9]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D]. 齐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演化研究 ——以汶川地震重灾区为例[D]. 李鹏.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标签:;  ;  ;  ;  ;  

岩石圈的生态作用(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