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钙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闫景路[1](2021)在《烟气氨法脱硫喷淋塔内气液流场的数值模拟和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氧化硫(SO2)作为一种有害气体,广泛存在于烟气的排放中。为了控制SO2的排放,不断先进的烟气脱硫技术仍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中非空塔增效技术具有诸多独特优势,成为现行超低排放标准下最普遍采取的脱硫增效方式,尤其是新型整流内构件的研发和应用。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空塔以及加装不同整流内构件时的塔内流场和压力场分布情况进行了讨论。根据氨法脱硫塔的工艺流程以及某480 t/h燃煤锅炉烟气的现场脱硫装置参数,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CFD-DPM模型,建立了适用于氨法脱硫喷淋塔非空塔脱硫增效的数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正确性。运用该模型对塔内的流场和压力场展开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对空塔进行气液两相流数值研究,发现存在严重的塔侧壁面处烟气逃逸、气速分布不均匀、全塔阻力偏大等问题。针对空塔喷淋所存在的问题,首次将双切环流式气体分布器、双列叶片式气体分布器引入了氨法脱硫。同时还结合了这两种分布器各自的特性,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辐射导流式气体分布器,并研究了这三种分布器的增益效果。其中双切环流式分布器对烟气逃逸问题的优化效果较好,而辐射导流式分布器对于烟气所造成的阻力损失是最小的,其气速分布不均匀度也始终处于相对最低的水平,且相比空塔各喷淋层下方1m处的不均匀度值分别下降了15.9%、14.0%、14.0%,表明辐射导流式分布器的增益效果是最大的。本文还对辐射导流式分布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对于本文中的氨法脱硫喷淋塔,在降低塔内压损方面,建议增大辐射叶片的高度,同时叶片出口径向至塔壁的距离宜取2189.5 mm,叶片数量宜取24个。在提高气速均布性方面,建议缩小叶片出口径向至塔壁的距离以及增大叶片的高度和数量。
党雅馨[2](2020)在《模拟含硫烟气生化脱硫过程有机代谢产物的累积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有色金属冶炼、燃煤和钢铁生产过程产生大量富含SO2的工业炉窑烟气,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传统钙法脱硫副产物脱硫石膏因含重金属、粉尘和盐分等而缺乏资源化利用价值,堆置占用大量土地;氨法脱硫则因液氨价格较高而导致运行成本增加,且存在氨逃逸现象,并诱发雾霾。针对传统工艺不足,本课题组前期提出了一种封闭循环型烟气生化脱硫及硫回收工艺,但在长周期运行中硫酸盐还原菌代谢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和溶解性微生物产物逐渐累积,不仅对产生硫磺的氧化归中反应产生干扰,还通过增大硫磺粒径、吸附、网捕裹挟和絮凝等作用降低硫磺的纯度与收率,严重限制了本工艺的工程化应用。因此,本论文研究挥发性脂肪酸和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在生化脱硫系统的组分演变及累积效应,分析它们对氧化还原归中反应过程硫磺浊度、环境条件、亚硫酸根及硫磺理化性质的影响,阐明代谢产物与硫磺的作用机制,为提高硫磺收率提供理论指导,为本工艺的工程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上述研究表明:(1)SRB烟气生化脱硫过程产生两种规模的反应器均产生乙酸和丙酸两种挥发性脂肪。反应器规模扩大使代谢残留组分由乙酸变为丙酸,两者通过限制S2-产生,阻碍归中产硫磺反应的进行。丙酸改变硫磺生成过程SO32-浓度变化规律(由先下降后平缓变为先下降后上升)。两种VFA作用下不改变硫磺S8的分子结构,430 cm-1处特征峰经挥发性脂肪酸修饰发生了位移。(2)SRB烟气进行生化脱硫过程蛋白质浓度先增大后减小,是累积的主要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占溶解性微生物产物总量的60%~100%。牛血清蛋白(疏水性蛋白质)和酪蛋白(亲水性蛋白质)均使硫磺浊度减小,牛血清蛋白通过增大硫磺粒径对浊度产生更大影响。它们使得产硫磺过程p H减小,ORP增大;在两种蛋白质作用下所得硫磺分子结构仍为S8,220~229cm-1处的特征峰经蛋白质修饰发生了位移。(3)SRB烟气进行生化脱硫过程多糖浓度先增大后减小,占SMP总量的10%~20%。葡萄糖、蔗糖和淀粉通过絮凝作用减小硫磺浊度,同时减小产硫磺过程ORP,其中淀粉的影响最大。蔗糖使得SO32-浓度由先迅速下降后下降减缓变为先增大后减小;累积了淀粉实验组SO32-浓度则先减小后增大。在多糖作用下所得硫磺分子结构仍为S8,151~158 cm-1、433~439cm-1和470~471cm-1处的特征峰经多糖修饰发生了位移。
杨忠凯[3](2020)在《河南省煤化工行业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综合评估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与现代化工业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河南省作为京津冀“2+26”城市大气污染主要传输通道和中原城市群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小觑。煤化工行业作为河南省重点耗能行业之一,是能源消费和污染减排的重点行业,其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如粉尘、SO2和NOX等严重影响着空气质量状况。目前,关于河南省煤化工行业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的研究较少,亟待展开相关研究工作。基于此,本文选取河南省煤化工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对煤化工行业除尘、脱硫和脱硝技术进行综合评估,旨在为企业和相关部门进行污染物控制技术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现场调研和文献检索的方式确定了河南省煤化工企业的分布情况,河南省煤化工企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濮阳、鹤壁、开封、平顶山和安阳等地,对7家典型煤化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获取了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和控制技术的使用情况。据此,确定了除尘、脱硫和脱硝技术的评价对象;并针对控制技术分别从工作原理、工艺流程、技术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针对煤化工行业除尘、脱硫和脱硝技术,建立了包含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减排效益的成本效益全因素评价模型。采用所建立的模型并结合调研案例分别对除尘、脱硫和脱硝技术进行经济性定量分析和计算。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并借助Yaahp软件建立了包含技术、经济和环境层面的13个子目标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指标权重计算显示一级评价指标“环境指标”权重最大。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污染物控制技术进行定量和定性综合评价。由经济性定量计算结果并结合技术和环境定性指标综合评价分析得出:袋式除尘技术、钠钙双碱法脱硫技术和SCR脱硝技术的综合评分较高。并针对煤化工行业不同污染物控制技术的评价得分进行了优劣排序和结果分析。
余创[4](2020)在《高速水平钙法脱硫反应器的研发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对环境形势关注日渐增加和国家对环保标准的逐步提高,二氧化硫烟气排放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铝工业经过70余年的发展,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随着技术的进步,主要工业污染物如含氟气体的排放得到有效的治理,但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治理相对滞后。国家2010年9月发布实施《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新标准规定,电解铝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限值从400mg/m3(N)调整到200mg/m3(N)。因此,削减和控制铝工业烟气二氧化硫排放任务十分艰巨和紧迫。卧式喷雾脱硫塔是美国近些年发展起来的高效低成本钙法脱硫除尘新技术,与普通立式洗涤塔脱硫技术相比,它具有投资省,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生产运行操作等特点,但是目前国内对此的研究较少。因此,要加快实现卧式喷雾脱硫塔烟气脱硫技术的国产化,就必须对其脱硫过程进行探究。本文针对卧式脱硫塔脱硫过程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基于卧式脱硫塔内部关键部件螺旋喷头实际物理结构,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进行了数学建模,对其雾化过程进行模拟。模拟发现其雾化锥角值随入口压力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到最大值,最大雾化锥角与喷头的内径有关。同时液滴的轴向速度和径向速度也随压力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通过模拟数据非线性回归,拟合得到最大轴向速度与喷头之间距离的经验方程。其次通过建立卧式脱硫塔烟气流动模型,研究对比了烟气在不同入口速度、不同入口方向、不同入口方式下脱硫塔内部速度、压力、湍流量分布情况,研究发现烟气入口速度的提高对塔内烟气运动轨迹的影响不大,塔内压降和湍流动能也会随之增加,但塔内低压回流区面积会逐渐减小。当烟气入口速度为5m/s时,脱硫塔内压力分布最为均匀,有利于脱硫反应的进行。烟气沿水平方向进入脱硫塔内时,速度波动性较小,速度分布较为均匀,烟气流动较为平稳,塔内整体性能较好。渐扩式圆形管入口方式设计要优于直通式圆形管入口方式设计。最后在结构模拟优化后的脱硫塔设计基础上,采用钙法脱硫工艺作为处理手段,对影响脱硫效率的浆液p H值、液气比、钙硫比、SO2浓度等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各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烟气中SO2浓度在200~300mg/m3(N),液气比为15/1、钙硫比为1/1、吸收液p H值为7.0条件下卧式脱硫塔的SO2脱除率高达90%以上。反应器脱硫处理后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200mg/m3(N)达到了GB2546-2010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盛倩云[5](2020)在《烟道直喷脱硫及其副产物再生的特性及半干法烟气脱硫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超低排放的不断推进,钢铁行业已逐渐成为工业烟气超低排放治理的重点对象。本文针对旋转喷雾脱硫(SDA)的脱硫效率达不到超低排放的要求及钠基脱硫副产物处理的问题,研究在烟道喷射干粉脱硫技术及脱硫副产物再生技术;并针对钠基和钙基半干法脱硫技术,通过对比模型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探究烟气脱硫反应过程中的气液两项传质模型及特性。本文基于烟道直喷干粉中试试验台,对模拟烟气进行了脱硫实验。研究在半干法脱硫后的烟道进行Na HCO3干粉喷射的特性,主要探究温度,钠硫比,烟尘浓度,入口SO2浓度和管道停留时间等一些重要运行参数对干粉脱硫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示,温度取175℃,钠硫比取1.5时,脱硫效率可达到78.72%。因此,经过半干法和烟道直喷双重脱硫的烟气可达到超低排放的要求。此外,入口SO2浓度对Na HCO3颗粒去除SO2几乎没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烟尘对于Na HCO3去除SO2影响较小。将钠法脱硫产生的脱硫副产物进行再生,探究钙基置换钠基的再生特性;主要研究温度,搅拌速率,钙硫比,温度,[Na+]浓度,氧化时间等影响因素对再生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Na+]浓度取0.4mol/L,Ca/S比为1.25,温度取55℃,搅拌速率为500r/min,氧化时间为30min时,Na2SO3再生率最高为77.18%,CaSO3氧化率最高可达77.39%。而增加氧化时间至180min时,CaSO3氧化效率可增至92.97%。基于半干法钠法和钙法的实验研究,进行钠法和钙法的数值模拟,探讨了钠基比钙基脱硫效率高、温差小的原因。结果表示,通过比较实验数据和仿真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钙基模拟数据比实验数据低6.45%,而钠基模拟数据则比测试数据高3.23%。钠基脱硫效率高于钙基脱硫效率,并且在相同条件下,钠法的降温幅度低于钙法。
李泽昕[6](2020)在《飞灰/水菱镁复合脱硫剂脱硫性能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中选用西藏班戈湖地区的水菱镁矿原石粉末和国家能源集团小龙潭电厂的飞灰混合制备复合脱硫剂,并进行脱硫实验,以研究其脱硫性能。首先,将水菱镁矿原石粉末进行X射线衍射仪检测(XRD),了解其主要化学成分,并将其与氧化镁和碳酸钙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对比脱硫试验,通过数据和理论分析确定水菱镁作为一种脱硫剂是可行的并具有优势。然后,将飞灰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测(XRF),得出飞灰的组成成分,根据检测结果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最终选用小龙潭电厂飞灰样品作为水菱镁脱硫剂的添加剂。随后本实验通过水合的方式,在不同的条件下调制飞灰/水菱镁复合脱硫剂,并将制备好的飞灰/水菱镁复合脱硫剂、单独的飞灰以及单独的水菱镁进行比表面积(BET)检测。最后根据检测结果,选择比表面积相对较大的复合脱硫剂在自制鼓泡反应装置中进行烟气脱硫实验,实验采用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四种影响因素分别为液固比、鼓泡深度、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之后分析数据并与传统脱硫剂碳酸钙和氧化镁的脱硫效率进行对比。论文通过对传统脱硫剂的研究,利用其具体的脱硫机理、化学性质、扩散模型等理论基础,结合湿法模拟烟气脱硫实验数据,详细分析了飞灰/水菱镁复合脱硫剂、水菱镁脱硫剂、碳酸钙脱硫剂和氧化镁脱硫剂在不同影响因素下脱硫效率存在差异性的原因,并通过图表等方式进行更为直观的表达。从实验数据可以得出:(1)水菱镁作为一种脱硫剂是可行的,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水菱镁脱硫剂的脱硫效率最高,平均脱硫效率可达96.44%,与碳酸钙脱硫效率83.96%和氧化镁脱硫效率91.07%相比要明显高一些;(2)比表面积检测结果显示,飞灰的比表面积为2.353 m2/g,水菱镁比表面积为8.902 m2/g,而在水菱镁脱硫剂中添加适量飞灰且调制复合脱硫剂最佳质量比为水菱镁:飞灰=8:1时,其比表面积为10.511m2/g;(3)对于飞灰/水菱镁复合脱硫剂,在液固比为15:1,鼓泡深度为2cm,反应温度为常温,搅拌速度为150rpm的组合条件下进行脱硫实验时,其脱硫效率可达98.58%;(4)以上四种因素对各个脱硫剂脱硫效率的影响各不相同,但飞灰/水菱镁复合脱硫剂的脱硫效率始终最高,这是因为复合脱硫剂的比表面积相对较大,而且飞灰中的金属氧化物可以与复合脱硫剂进行协同脱硫并具有催化作用。
余创,彭学斌,田林,侯彦青,李小英[7](2019)在《电解铝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电解铝烟气具有烟气量大、含量低、腐蚀性强等特点,已成为制约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综合比较常用的4种主要烟气脱硫技术,总结分析了目前国内电解铝烟气脱硫的研发现状,提出了其未来发展趋势,为电解铝烟气脱硫的技术研发选择提供基础。
杜家芝,曹顺安[8](2019)在《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与进展》文中指出综述了国内外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比较了不同工艺的优缺点;总结了各种烟气脱硫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及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完善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应包含高效的烟气脱硫技术、脱硫副产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以及脱硫废水(近)零排放处理技术。
赵枫[9](2019)在《基于气液传质强化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燃煤烟气是大气重要污染物SO2的主要来源,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对燃煤烟气中SO2的排放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工业化应用的各种烟气脱硫技术中,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凭借其运行稳定、反应高效以及脱硫剂廉价等优点,在烟气脱硫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湿法烟气脱硫设备运行与投资成本昂贵,本课题主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静态螺旋切割强化气液传质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以模拟烟气为研究对象,采用钙法和镁法两种不同工艺,分别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烟气脱硫效果进行了试验探究,并从动力学角度提出了静态螺旋切割强化条件下的传质数学模型,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如下:1.基于脱硫反应的特点和静态螺旋切割器的工作特性,针对中小型燃煤锅炉设计并搭建了一套适用于湿法烟气脱硫的烟气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模拟烟气发生系统、雾化反应系统和测量系统三个部分,能够实现在较低液气比条件下的高效脱硫,处理后烟气可满足“超低排放”标准。2.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了静态螺旋切割强化钙法烟气脱硫的影响因素,并对比了单独的喷射混合与喷射混合组合静态螺旋切割强化方式下的脱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静态螺旋切割器在强化湿法烟气脱硫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使钙法脱硫率提高约7.64%。通过试验得出的最佳工艺参数:Ca(OH)2脱硫剂质量分数为15 wt%,烟气SO2质量浓度为3000 mg/m3,烟气流量为18 Nm3/h,Ca(OH)2循环流量为250 mL/min,在此工艺参数运行条件下,系统出口烟气SO2质量浓度为2.1 mg/m3,脱硫率高达99.93%。3.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了静态螺旋切割强化镁法烟气脱硫的影响因素,并对比了单独的喷射混合与喷射混合组合静态螺旋切割强化方式下的脱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静态螺旋切割器在强化湿法烟气脱硫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使镁法脱硫率提高约9.08%。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的最佳工艺参数:Mg(OH)2脱硫剂质量分数为10 wt%,烟气SO2质量浓度为3000 mg/m3,烟气流量为18 Nm3/h,Mg(OH)2循环流量为250 mL/min,在此工艺参数运行条件下,脱硫率高达100%。4.以Ca(OH)2溶液作为脱硫剂吸收烟气中的SO2为例,根据双膜理论对静态螺旋切割强化湿法烟气脱硫过程进行化学反应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碱性溶液烟气脱硫的传质数学模型,并且根据液相与气相SO2成分的质量守恒,得到了静态螺旋切割条件下SO2气相传质系数与液相传质系数的表达式。通过将理论计算值与试验数据对比并修正后发现,模型能够较好的表征实际反应过程,两者同时表明:烟气SO2浓度、烟气流量、脱硫剂浓度以及脱硫剂循环流量的增加均有助于提高传质速率,但当脱硫剂浓度大于5%时,传质速率随脱硫剂浓度的增加改变不大。本课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中小型锅炉燃煤烟气的处理技术,通过对静态螺旋切割强化条件下钙法和镁法两种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试验探究,证明了静态螺旋切割强化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运行成本低、反应效率高的优点,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烟气处理方法。
张凯[10](2019)在《功能化低共熔溶剂的设计及用于吸收烟气中SO2的研究》文中提出燃煤发电是我国电能的主要来源,燃煤烟气中的S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环境质量。SO2的捕集及资源化利用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有重要意义。低共熔溶剂(DES)是一种由氢键受体(HBA)和氢键供体(HBD)组成的熔点低于其单一组分的二元或多元混合物。低共熔溶剂具有优良的性质,在SO2捕集领域展示出巨大优势,然而目前报道的低共熔溶剂不能有效吸收烟气中低浓度的SO2。本文旨在设计能够吸收低浓度SO2的功能化低共熔溶剂,研究其对SO2的吸收规律及吸收机理,考察乳酸对其吸收和解吸SO2的调节性能,获得其比热容数据,为其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依据功能化离子液体吸收SO2的强酸置弱酸机理,设计合成了以甜菜碱(Bet)和左旋肉碱(L-car)两种内盐为氢键受体、乙二醇(EG)和水(H2O)为氢键供体的内盐型功能化低共熔溶剂。研究了 Bet-EG DES、L-car-EG DES、Bet-H2O DES 及 L-car-H2O DES 对 SO2 的吸收规律及吸收机理。结果表明,四种功能化低共熔溶剂均对S02有良好的吸收效果。在40℃ 下,L-car-EGDES(nL-car:nEG=1:3)对 2 vol%SO2(平衡气为 N2)的饱和吸收量为 0.820 mol S02/mol L-car(0.151 g SO2/g DES)。S02 的饱和吸收量不受氢键受体和氢键供体摩尔比的影响,且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SO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四种低共熔溶剂均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在吸收解吸重复五次后,对SO2的饱和吸收量没有下降。通过分析吸收前后低共熔溶剂的核磁共振(NMR)及红外光谱(FTIR)谱图,推测内盐中-COO-为SO2吸收位点。(2)依据功能化离子液体中自由胺基与SO2的酸碱作用,设计合成了以咪唑(Im)、2-甲基咪唑(2-MeIm)、2-乙基咪唑(2-EtIm)和2-丙基咪唑(2-PrIm)为氢键受体、丙三醇(Gly)为氢键供体的咪唑型功能化低共熔溶剂,考察了其对SO2的吸收性能。在40℃下,四种低共熔溶剂(nHBA:nHBD=1:2)对 2 vol%S02 的饱和摩尔吸收量为 1 mol S02/mol HBA,支链烷基个数不影响低共熔溶剂对SO2的饱和摩尔吸收量,Im-Gly DES(nIm:nGly=1:2)对SO2有最高的饱和质量吸收量,Im中N(1)为SO2吸收位点。CO2和NO不影响Im-Gly DES对SO2的吸收。当吸收温度为 40℃、解吸温度为 100℃时,Im-Gly DES(nIm:nGly=1:2)对 0.2 vol%SO2净质量吸收量高达0.161 g SO2/g DES,且吸收后的SO2可被快速解吸。Im-Gly DES的再生实验表明,Im-Gly DES可多次用于SO2的吸收并保持稳定的SO2饱和吸收量。(3)提出采用廉价、稳定和水溶性好的氢氧化钠来替代昂贵的有机碱制备低共熔溶剂的思路,以降低吸收剂成本,提高吸收剂稳定性。合成了低黏度的乳酸钠(NaLa)-H2O DES。在 40℃下,wNaLa=50%的 NaLa-H2O DES对2.5 vol%SO2的饱和质量吸收量为0.130 g SO2/g DES,并可将进口浓度为 0.096 vol%的 SO2 脱除至 0 vol%。SO2 在 NaLa-H2O DES 中的饱和质量吸收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NaLa含量及SO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通过1H NMR分析NaLa-H2O DES长时间的结构稳定性,在重复使用60天后(吸收温度为40℃、解吸温度为100℃),NaLa-H2O DES结构没有发生改变,表明NaLa-H2O DES具有非常好的结构稳定性。(4)再生能耗是可再生脱硫技术的主要成本。本文以NaLa-H20 DES吸收SO2的化学平衡方程式为基础,提出通过添加乳酸来调节多类吸收剂对SO2吸收和解吸性能的思路,以降低再生能耗和SO2解吸剩余量。当解吸温度相同时,乳酸的添加可显着降低SO2的解吸剩余量,SO2的解吸剩余量越低,所对应的气相中SO2(出口 SO2)浓度越低。乳酸在含水的吸收剂中有更明显的调节效果。当乳酸与NaLa的摩尔比为0.2:1时,对于进口 SO2浓度为 5500 mg/m3(约 0.2 vol%),出口 SO2浓度为 50 mg/m3(约0.0018 vol%),解吸温度为120℃的工艺条件,理论上可节约30%的蒸汽消耗量。此外,乳酸的添加可加快SO2的解吸速率,且不影响L-car-H2O DES和NaLa-H2O DES的再生性能。(5)吸收剂的比热容是重要的热力学数据。本文使用BT 2.15微量量热仪测量了 45℃-9O℃下两种内盐型(nHBA:nHBD=1:3)及四种咪唑型(nHBA:nHBD=1:2)功能化低共熔溶剂的比热容(Bet-EG DES、L-car-EG DES、Im-Gly DES、2-MeIm-Gly DES、2-EtIm-Gly DES 和 2-PrIm-Gly DES),并采用二次经验多项式对温度及比热容进行关联。结果表明,低共熔溶剂的比热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Im-Gly DES的比热容对温度较其它低共熔溶剂更为敏感。低共熔溶剂的比热容远小于相同条件下水的比热容。较小的比热容使得低共熔溶剂只需较少的热量即可实现其较大幅度的温升,有利于脱硫过程。
二、钙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钙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烟气氨法脱硫喷淋塔内气液流场的数值模拟和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燃烧后脱硫技术 |
1.3 湿法烟气脱硫(WFGD)技术 |
1.3.1 氨法脱硫技术 |
1.3.2 湿法脱硫反应塔设备 |
1.4 喷淋塔内整流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空塔脱硫增效 |
1.4.2 非空塔脱硫增效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研究模型及研究方法 |
2.1 氨法脱硫塔工艺流程 |
2.2 数值模型建立 |
2.2.1 数值模拟方法及基本假设 |
2.2.2 连续相控制方程 |
2.2.3 离散相方程 |
2.2.4 喷嘴雾化(Injections)模型 |
2.2.5 两相间的耦合 |
2.2.6 多孔介质模型 |
2.3 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
2.3.1 计算区域的简化 |
2.3.2 网格划分方法 |
2.3.3 基本参数及边界条件 |
2.3.4 求解器及算法的选用 |
2.3.5 计算收敛性控制及判断 |
2.4 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3 空塔喷淋塔内流场的分布特性研究 |
3.1 数值模拟设置 |
3.1.1 空塔模型 |
3.1.2 网格划分 |
3.1.3 边界条件及求解器设置 |
3.2 网格无关性检验 |
3.3 数值计算模型的验证 |
3.4 模拟结果分析 |
3.4.1 速度场分析 |
3.4.2 压降分析 |
3.5 空塔喷淋条件下气速均布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4 新型脱硫塔气体分布器的塔内增效特性研究 |
4.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 双切环流式气体分布器的模拟结果 |
4.2.1 中心截面速度场分布情况 |
4.2.2 分布器上方附近的截面速度场分布情况 |
4.2.3 各喷淋层下方1m处的截面速度场分布情况 |
4.2.4 塔内压力分布情况 |
4.2.5 气速均布性 |
4.3 双列叶片式气体分布器的模拟结果 |
4.3.1 中心截面速度场分布情况 |
4.3.2 分布器上方附近的截面速度场分布情况 |
4.3.3 各喷淋层下方1m处的截面速度场分布情况 |
4.3.4 塔内压力分布情况 |
4.3.5 气速均布性 |
4.4 本章小结 |
5 辐射导流式气体分布器的数值模拟和结构优化研究 |
5.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 塔内流场分布特性 |
5.2.1 中心截面速度场分布情况 |
5.2.2 辐射导流式气体分布器上方附近的截面速度场分布情况 |
5.2.3 各喷淋层下方1m处的截面速度场分布情况 |
5.3 辐射导流式气体分布器分布性能 |
5.3.1 塔内压降 |
5.3.2 气速均布性 |
5.4 辐射叶片出口至壁面径向距离的影响 |
5.4.1 对气相流场的影响 |
5.4.2 对塔内压降的影响 |
5.4.3 对气速均布性的影响 |
5.5 辐射叶片高度的影响 |
5.5.1 对气相流场的影响 |
5.5.2 对塔内压降的影响 |
5.5.3 对气速均布性的影响 |
5.6 辐射叶片数量的影响 |
5.6.1 对气相流场的影响 |
5.6.2 对塔内压降的影响 |
5.6.3 对气速均布性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模拟含硫烟气生化脱硫过程有机代谢产物的累积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工业炉窑烟气来源及危害 |
1.1.2 传统烟气脱硫技术现状与生化脱硫优势 |
1.1.3 烟气生化脱硫过程原理、应用 |
1.1.4 SRB脱硫过程中有机代谢产物及其累积情况 |
1.2 VFA累积效应研究现状 |
1.2.1 VFA累积的危害 |
1.2.2 VFA累积效应的研究现状 |
1.3 SMP累积效应研究现状 |
1.3.1 SMP累积的危害及研究现状 |
1.3.2 蛋白质累积的危害及研究现状 |
1.3.3 多糖累积的危害及研究现状 |
1.4 小结 |
1.5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3 工艺流程图及原理 |
2.4 研究创新点 |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种来源及培养 |
3.1.2 工业炉窑烟气的制备与吸收 |
3.1.3 实验试剂 |
3.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SRB生化出水的制备与性质 |
3.3.2 有机代谢产物来源与性质 |
3.3.3 SRB生化脱硫过程有机代谢产物的累积情况研究 |
3.3.4 有机代谢产物对硫磺生成过程的影响 |
3.4 分析方法 |
第四章 VFA累积效应研究 |
4.1 结果与讨论 |
4.1.1 SRB生化出水VFA累积情况研究 |
4.1.2 VFA累积对SRB硫磺生成的影响 |
4.1.3 VFA累积对硫磺生成过程环境条件的影响 |
4.1.4 VFA累积对硫磺生成过程亚硫酸根的影响 |
4.1.5 VFA累积对硫磺性质的影响 |
4.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蛋白质累积效应研究 |
5.1 结果与讨论 |
5.1.1 SRB生化出水蛋白质的累积情况 |
5.1.2 蛋白质累积对硫磺生成的影响研究 |
5.1.3 蛋白质累积对硫磺生成过程环境条件的影响 |
5.1.4 蛋白质累积对硫磺生成过程亚硫酸根的影响 |
5.1.5 蛋白质累积对硫磺性质的影响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糖累积效应研究 |
6.1 结果与讨论 |
6.1.1 SRB生化出水多糖累积情况研究 |
6.1.2 多糖累积对硫磺生成影响 |
6.1.3 多糖累积对硫磺生成过程环境条件的影响 |
6.1.4 多糖累积对硫磺生成过程亚硫酸根的影响 |
6.1.5 多糖累积对硫磺性质的影响 |
6.2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B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The Modified Lowry Method |
附录 C 多糖含量的测定——硫酸一苯酚法 |
附录 D 亚硫酸根浓度的测定——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
(3)河南省煤化工行业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综合评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化工行业研究现状 |
1.2.2 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成本效益分析研究现状 |
1.2.4 技术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煤化工行业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分析 |
2.1 河南省煤化工企业分布 |
2.2 典型煤化工企业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调研 |
2.3 污染物控制技术分析 |
2.3.1 除尘技术分析 |
2.3.2 脱硫技术分析 |
2.3.3 脱硝技术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煤化工行业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评估模型及体系的构建 |
3.1 污染物控制技术的成本-效益评估模型的构建 |
3.1.1 运行成本评估模型的构建 |
3.1.2 减排效益评估模型的构建 |
3.1.3 成本效益经济性评估模型的构建 |
3.2 污染物控制技术综合评估体系的构建 |
3.2.1 确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 |
3.2.2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
3.2.3 层次排序一致性检验 |
3.2.4 确定指标权重 |
3.3 本章小结 |
4 煤化工行业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综合评估 |
4.1 成本效益分析 |
4.1.1 除尘技术成本效益分析 |
4.1.2 脱硫技术成本效益分析 |
4.1.3 脱硝技术成本效益分析 |
4.2 技术综合评估分析 |
4.2.1 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 |
4.2.2 除尘技术模糊综合评价 |
4.2.3 脱硫技术模糊综合评价 |
4.2.4 脱硝技术模糊综合评价 |
4.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高速水平钙法脱硫反应器的研发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二氧化硫污染现状 |
1.2.1 二氧化硫污染的危害 |
1.2.2 铝工业发展与SO2排放来源与现状 |
1.3 烟气脱硫的主要工艺技术 |
1.3.1 磷铵肥法烟气脱硫工艺 |
1.3.2 海水脱硫工艺 |
1.3.3 旋转喷雾干法烟气脱硫工艺 |
1.3.4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 |
1.3.5 氨水洗涤法脱硫工艺 |
1.3.6 钙法烟气脱硫工艺 |
1.3.7 脱硫工艺比较 |
1.4 国内烟气外脱硫技术现状 |
1.4.1 国外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
1.4.2 国内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
1.5 数值模拟技术在烟气脱硫研究中的应用 |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创新性 |
1.6.1 课题研究目的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数值建模理论及方法 |
2.1 卧式喷雾脱硫塔特点分析 |
2.2 卧式喷雾脱硫塔的整体建模方法 |
2.3 卧式喷雾脱硫塔中控制方程的建立 |
2.3.1 动量守恒方程 |
2.3.2 质量守恒方程 |
2.3.3 能量守恒方程 |
2.3.4 各组分质量守恒方程 |
2.4 卧式喷雾脱硫塔中湍流流动数学模型 |
2.4.1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2.4.2 湍流基本方程 |
2.4.3 湍流模型的选择 |
2.5 多相流流动数学模型 |
2.5.1 VOF模型 |
2.5.2 Mixture模型 |
2.5.3 Euler模型 |
2.6 物质参数 |
2.6.1 扩散系数 |
2.6.2 热扩散系数 |
2.6.3 导热系数 |
2.6.4 粘度 |
2.6.5 比热容 |
2.6.6 密度 |
2.7 数学模型的离散化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螺旋喷头雾化特性仿真模拟 |
3.1 螺旋喷头CFD模型 |
3.1.1 物理模型 |
3.1.2 计算域网格划分 |
3.1.3 材料与边界条件 |
3.2 模型验证 |
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3.3.1 雾化锥角变化规律分析 |
3.3.2 轴向速率分布特性分析 |
3.3.3 径向速率分布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卧式脱硫塔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
4.1 卧式脱硫塔CFD模型 |
4.1.1 物理模型 |
4.1.2 计算域网格划分 |
4.1.3 边界条件 |
4.2 模型验证 |
4.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3.1 烟气入口速度分析 |
4.3.2 烟气入口方向分析 |
4.3.3 烟气入口方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卧式脱硫塔烟气脱硫实验 |
5.1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备 |
5.2 实验流程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pH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5.3.2 液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5.3.3 钙硫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5.3.4 烟气中SO_2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烟道直喷脱硫及其副产物再生的特性及半干法烟气脱硫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钢铁行业烟气超低排放的重要性 |
1.1.2 国内外烟气脱硫现状 |
1.1.3 目前钢铁行业对于烧结和焦炉烟气中SO_2的处理现状 |
1.1.4 目前对于脱硫副产物的处理现状 |
1.2 国内外烟道直喷干粉脱硫特性研究概况 |
1.3 对钠基脱硫副产物再生的研究概况 |
1.4 半干法脱硫传质模型研究概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烟道直喷干粉脱硫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研究 |
2.2.1 烟道干粉喷射中试试验台简介 |
2.2.2 测量系统介绍 |
2.2.3 系统给料及配气量核算 |
2.3 试验工况简介 |
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钙基置换钠基再生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钙基置换钠基再生实验台介绍 |
3.2.1 钙基置换钠基实验台介绍 |
3.2.2 离子色谱仪(IC)系统简介 |
3.3 钙基置换钠基再生实验工况介绍 |
3.4 实验结论与分析 |
3.4.1 搅拌速率的影响 |
3.4.2 钙硫比的影响 |
3.4.3. 温度的影响 |
3.4.4. [Na~+]浓度的影响 |
3.4.5 氧化时间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钠基和钙基半干法脱硫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脱硫塔内物理模型及传质过程描述 |
4.2.1 数学模型 |
4.2.2 钙法反应模型 |
4.2.3 钠法反应原理及传质模型 |
4.2.4 蒸发模型 |
4.3 UDF编译 |
4.4 脱硫塔模型 |
4.5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5.1 化学计量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4.5.2 进口烟气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4.5.3 钠基和钙基的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飞灰/水菱镁复合脱硫剂脱硫性能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烟气中SO_2排放控制的主要技术 |
1.2.1 干法烟气脱硫 |
1.2.2 半干法烟气脱硫 |
1.2.3 湿法烟气脱硫 |
1.3 镁法脱硫概况 |
1.3.1 镁法脱硫机理 |
1.3.2 镁法脱硫工艺流程与特点 |
1.3.3 镁法脱硫与钙法脱硫的区别 |
1.3.4 镁法脱硫的现状 |
1.4 飞灰的成分及利用现状 |
1.4.1 飞灰的成分 |
1.4.2 飞灰的利用现状 |
1.5 复合脱硫剂研究现状 |
1.6 论文的选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1 论文的选题 |
1.6.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6.3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飞灰/水菱镁复合脱硫剂脱硫的可行性研究 |
2.1 水菱镁脱硫性能分析 |
2.1.1 水菱镁的性质及性能 |
2.1.2 实验用水菱镁成分分析 |
2.2 飞灰作为脱硫添加剂的脱硫性能分析 |
2.2.1 飞灰作为脱硫添加剂研究现状 |
2.2.2 飞灰作为脱硫添加剂的脱硫原理 |
2.2.3 实验用飞灰成分分析 |
2.3 飞灰/水菱镁复合脱硫剂脱硫性能实验 |
2.3.1 飞灰/水菱镁复合脱硫剂的调制 |
2.3.2 飞灰/水菱镁复合脱硫剂的比表面积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脱硫剂烟气脱硫原理分析 |
3.1 FGD脱硫原理 |
3.1.1 烟气脱硫的分类 |
3.1.2 钙基脱硫剂脱硫反应原理 |
3.1.3 镁基脱硫剂脱硫反应原理 |
3.1.4 复合脱硫剂脱硫反应原理 |
3.2 反应条件对脱硫剂脱硫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
3.2.1 搅拌速度对脱硫性能的影响分析 |
3.2.2 反应温度对脱硫性能的影响分析 |
3.2.3 鼓泡深度对脱硫性能的影响分析 |
3.2.4 液固比对脱硫剂脱硫效率的影响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几种脱硫剂脱硫性能实验研究 |
4.1 水菱镁作为脱硫剂的可行性实验设计 |
4.1.1 实验装置 |
4.1.2 实验方案 |
4.1.3 实验数据分析 |
4.2 飞灰/水菱镁复合脱硫剂脱硫性能实验 |
4.2.1 实验材料及实验装置 |
4.2.2 实验方案 |
4.3 飞灰/水菱镁复合脱硫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4.3.1 飞灰/水菱镁复合脱硫剂脱硫效率极差分析 |
4.3.2 飞灰/水菱镁复合脱硫剂脱硫效率方差分析 |
4.4 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 |
4.4.1 液固比对脱硫剂脱硫效率的影响 |
4.4.2 鼓泡深度对脱硫剂脱硫效率的影响 |
4.4.3 反应温度对脱硫剂脱硫效率的影响 |
4.4.4 搅拌速度对脱硫剂脱硫效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结论 |
5.2 展望与建议 |
5.2.1 实验中的不足 |
5.2.2 对脱硫技术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电解铝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电解铝烟气硫化物来源 |
2 国内研发现状 |
3 结语 |
(8)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 |
1.1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
1.2 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
1.3 氨法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
1.4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 |
1.5 海水法烟气脱硫技术 |
2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新进展 |
2.1 本生反应产酸工艺 |
2.2 气-液膜接触器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
2.3 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 |
3 展望 |
4 结束语 |
(9)基于气液传质强化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发展趋势 |
1.1.2 SO_2排放现状 |
1.1.3 SO_2的特征及危害 |
1.2 二氧化硫控制技术 |
1.2.1 燃烧前脱硫 |
1.2.2 燃烧中脱硫 |
1.2.3 燃烧后脱硫 |
1.3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概述 |
1.3.1 典型的工艺流程 |
1.3.2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分类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静态螺旋切割强化钙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装置与设计 |
2.2.1 试验系统 |
2.2.2 试验仪器与材料 |
2.2.3 搅拌系统 |
2.2.4 文丘里射流器 |
2.2.5 静态螺旋切割器 |
2.3 试验方法 |
2.4 单因素试验与分析 |
2.4.1 烟气SO_2浓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2.4.2 Ca(OH)_2浓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2.4.3 烟气流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2.4.4 Ca(OH)_2循环流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2.5 不同气液混合方式下钙法烟气脱硫的效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静态螺旋切割强化镁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装置与设计 |
3.2.1 试验系统 |
3.2.2 试验仪器与材料 |
3.3 试验方法 |
3.3.1 氧化镁的消化 |
3.3.2 试验步骤 |
3.4 单因素试验与分析 |
3.4.1 烟气SO_2浓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3.4.2 Mg(OH)_2循环流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3.4.3 烟气流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3.4.4 Mg(OH)_2浓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3.5 不同气液混合方式下镁法烟气脱硫的效果 |
3.6 钙法与镁法烟气脱硫效果对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静态螺旋切割强化湿法烟气脱硫的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
4.2.1 SO_2吸收净化法理论 |
4.2.2 数学模型的推导 |
4.3 传质过程物料衡算 |
4.3.1 液相SO_2物料衡算 |
4.3.2 气相SO_2物料衡算 |
4.4 模型参数求解 |
4.4.1 SO_2组分的扩散系数 |
4.4.2 溶液中液相扩散系数D_(OH-L) |
4.4.3 SO_2溶解度系数 |
4.5 模型验证结果与分析 |
4.5.1 烟气流量对传质速率的影响 |
4.5.2 烟气SO_2浓度对传质速率的影响 |
4.5.3 脱硫剂循环流量对传质速率的影响 |
4.5.4 脱硫剂浓度对传质速率的影响 |
4.6 误差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及成果 |
(10)功能化低共熔溶剂的设计及用于吸收烟气中SO2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SO_2的来源 |
1.1.2 SO_2的排放及危害 |
1.2 烟气脱硫技术 |
1.2.1 不可再生脱硫技术 |
1.2.2 可再生脱硫技术 |
1.2.3 脱硫技术小结 |
1.3 离子液体用于吸收SO_2的研究 |
1.3.1 离子液体 |
1.3.2 阳离子功能化 |
1.3.3 阴离子功能化 |
1.3.4 阴、阳离子双功能化 |
1.3.5 离子液体吸收SO_2小结 |
1.4 低共熔溶剂吸收SO_2的研究 |
1.4.1 低共熔溶剂 |
1.4.2 低共熔溶剂的分类 |
1.4.3 低共熔溶剂的合成 |
1.4.4 低共熔溶剂的性质 |
1.4.5 低共熔溶剂的优势 |
1.4.6 低共熔溶剂吸收SO_2 |
1.4.7 低共熔溶剂吸收SO_2小结 |
1.5 课题的提出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内盐型功能化低共熔溶剂吸收SO_2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2 低共熔溶剂的合成 |
2.2.3 SO_2的吸收与解吸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低共熔溶剂的表征 |
2.3.2 甜菜碱-乙二醇与左旋肉碱-乙二醇低共熔溶剂对SO_2的吸收研究 |
2.3.3 甜菜碱-水及左旋肉碱-水低共熔溶剂对SO_2吸收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咪唑型功能化低共熔溶剂吸收SO_2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2 低共熔溶剂的合成 |
3.2.3 SO_2的吸收与解吸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低共熔溶剂的表征 |
3.3.2 氢键受体对SO_2吸收的影响 |
3.3.3 咪唑与丙三醇摩尔比对SO_2吸收的影响 |
3.3.4 温度及SO_2浓度对SO_2吸收的影响 |
3.3.5 NO、CO_2及模拟烟气流量对SO_2吸收的影响 |
3.3.6 SO_2吸收过程中咪唑-丙三醇低共熔溶剂的黏度变化 |
3.3.7 低共熔溶剂的热稳定性及再生性能 |
3.3.8 吸收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乳酸钠-水功能化低共熔溶剂对SO_2吸收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2.2 低共熔溶剂的合成 |
4.2.3 SO_2的吸收与解吸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低共熔溶剂的表征 |
4.3.2 乳酸钠浓度对SO_2吸收的影响 |
4.3.3 温度及SO_2浓度对SO_2吸收的影响 |
4.3.4 NO、CO_2、O_2及模拟烟气流量对SO_2吸收的影响 |
4.3.5 低共熔溶剂的再生性能及长时间的结构稳定性 |
4.3.6 吸收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乳酸调节SO_2吸收和解吸过程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5.2.2 吸收剂的制备 |
5.2.3 SO_2的吸收与解吸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吸收剂的表征 |
5.3.2 乳酸对SO_2在不同种类吸收剂中吸收和解吸的影响 |
5.3.3 乳酸对SO_2在左旋肉碱-乙二醇低共熔溶剂中吸收和解吸的影响 |
5.3.4 乳酸对SO_2在左旋肉碱-水低共熔溶剂中吸收和解吸的影响 |
5.3.5 乳酸添加量对 乳酸钠-水低共熔溶剂吸收0.0018 vol% SO_2的影响 |
5.3.6 乳酸添加量对SO_2在乳酸钠-水低共熔溶剂中吸收和解吸的影响 |
5.3.7 乳酸对SO_2在乳酸钠-水低共熔溶剂中解吸速率的影响 |
5.3.8 乳酸钠-水低共熔溶剂在40℃和120℃下对不同浓度SO_2的吸收 |
5.3.9 乳酸对低共熔溶剂再生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功能化低共熔溶剂的比热容的测定与关联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6.2.2 低共熔溶剂的合成 |
6.2.3 比热容的测量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低共熔溶剂的表征 |
6.3.2 实验方法的验证 |
6.3.3 低共熔溶剂的比热容 |
6.3.4 低共熔溶剂比热容的关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论文总结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性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四、钙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烟气氨法脱硫喷淋塔内气液流场的数值模拟和结构优化研究[D]. 闫景路.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2]模拟含硫烟气生化脱硫过程有机代谢产物的累积效应研究[D]. 党雅馨.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3]河南省煤化工行业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综合评估分析[D]. 杨忠凯. 郑州大学, 2020(02)
- [4]高速水平钙法脱硫反应器的研发与优化[D]. 余创.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烟道直喷脱硫及其副产物再生的特性及半干法烟气脱硫数值模拟研究[D]. 盛倩云. 浙江大学, 2020(02)
- [6]飞灰/水菱镁复合脱硫剂脱硫性能及实验研究[D]. 李泽昕.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电解铝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J]. 余创,彭学斌,田林,侯彦青,李小英. 云南冶金, 2019(04)
- [8]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与进展[J]. 杜家芝,曹顺安. 应用化工, 2019(06)
- [9]基于气液传质强化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D]. 赵枫. 江南大学, 2019(12)
- [10]功能化低共熔溶剂的设计及用于吸收烟气中SO2的研究[D]. 张凯.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标签:烟气脱硫论文;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论文; 双碱法脱硫论文; 脱硫塔论文; 干法脱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