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周毅[1](2021)在《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研究生能力结构体系中,科研能力毫无疑问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做好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是高校实现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更是为我国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的必然选择。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我国教育师资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科研能力的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于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具有极为显着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阐释了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并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性概述和分析,科研能力的结构要素主要涵盖科研独创能力、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六个方面,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则主要分为客观影响因素和主观影响因素这两个方面,具体涉及到个人、导师、课程与教学等六个因素。其次,通过在线及实地发放问卷、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对S大学在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具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深入调查,具体调查内容主要涵盖个人背景信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现状、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这三大板块,其中,个人背景信息主要包括性别、年级、专业、本科院校、是否跨专业以及读研动机。调查得出以下结果:第一,S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其科研能力水平的主观评价并不高,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科研实践能力、科研独创能力、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这三个能力维度的平均得分较低。第二,S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在性别、年级、专业、本科学校类型这四个背景变量下存在显着性差异。第三,个人因素、导师因素、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科研环境都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存在显着相关性,其中,对科研能力的影响最为显着的因素是个人因素、课程与教学因素。最后,结合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对目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科研能力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从个人、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出发,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科研能力培养和提升对策建议。
王任杰[2](2021)在《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调查研究 ——基于N大学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生科研能力是衡量研究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受扩招政策影响,高校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发展与急剧增长的硕士研究生数量不相适配,严重滞后于硕士研究生的增长速度,导致硕士研究生总体教育质量也随之受到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是“研究生”这一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教育教学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教学的质量,而衡量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高低的关键就在于科研能力的水平。因此,必须对该类研究生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这将有助于我国教育事业向更高的水平迈进。本研究以N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调查该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成因分析,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调查结果显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普遍科研能力较弱,存在着对自我科研能力的评价不高;部分研究生缺乏学习兴趣;多数研究生读研动机功利性明显;多数研究生科研投入时间过少;多数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导师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指导缺乏力度;学校提供的科研活动机会较少;学术氛围有待加强等问题。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存在问题的成因主要有研究生个人、学校以及导师三方面的原因。提升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应该对症下药,从此三方面入手。研究生要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我认同感;要明确角色定位,加强自我教育;要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内在动机;要学会自主学习,完成自我指导;要重视与导师的交流机会。学校要为研究生们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要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要引导其参加实践活动;要重视科研方法的教育;要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导师则要加强指导力度;要重视指导的针对性;要提升指导的有效性。本文共包括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问卷调查及分析,借助SPSS21.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第五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并对研究里的创新之处以及之后的研究展望作出说明。
李苗[3](2020)在《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关键,研究生教育是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人才教育的质量问题逐渐显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聚焦于以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该群体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对现有国内外文献和相关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社会科学类的研究特点,对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概念界定。从知识结构、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行为四个方面对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进行测量,并以研究生自身、导师、学校、团队等层面设计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问卷。以南昌大学为例,对社会科学类研究生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发放,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水平较弱,各层面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创新思维、创新行为、知识结构、创新人格。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在性别、导师带生总人数方面未出现显着性差异,在年级、专业类别、学科门类、导师指导频率方面,在创新能力总体或某些层面上存在着显着性差异。个人因素、导师因素、团队因素、学校培养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或某些层面上存在正向的预测作用。为进一步促进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本文分析了国内两所综合性大学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特点,并讨论了美、英、日三国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经验。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和经验讨论,本文从激发个人创新动机、制定合理培养目标、加强导师指导力度、优化课程设置、改善科研环境方面提出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
熊雨飞[4](2020)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生导互动”效应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生导互动”是影响学习绩效的关键因素,要探寻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需从“生导互动”这一关键因素入手。现阶段高校中的“生导互动”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却并没有引起重视。且“生导互动”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对于如何促进“生导互动”,很多高校没有从根本上积极探索解决办法。鉴于此,“生导互动”及其效应问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我国对高等教育质量十分关注和重视,学者们也从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面的师生互动展开研究。其中研究生层面的“生导互动”研究成果较少,且以质性研究为主,从“生导互动”的过程入手,探求生导互动的机理,并从“生导互动效应”感知的角度出发进行定量研究的成果则不多见。本研究从“生导互动”的概念出发,界定了“生导互动效应”的内涵和外沿,通过对“生导互动效应”的分项化处理,将其量化并测量,在此之后,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归纳,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构建出“生导互动效应”的理论模型,为本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在理论分析和文献总结的基础上编制问卷,以我国内地各高校硕士研究生作为调查的总体,以随机抽取的样本为调查对象,采用统计分析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统计推断,探明了我国硕士研究生“生导互动效应”的真实情况和影响互动效应的因素。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生导互动效应可以通过“学术成长效应、生活态度效应、职业追求效应”和“品行修养效应”四个层次反映,且“生导互动”状况总体良好,但各层次存在差异;第二,“学生素质特征”是影响“生动互动效应”的第一要素,硕士研究生提升自我素养对加强生导互动至关重要;第三,“导师指导投入”和“导师性情特征”是影响“生导互动效应”的重要因素,导师的自我修养与精力投放要引高度重视;第四,内、外环境因素对学生“学术成长、生活态度、职业志向、品行修养”的影响表现各异,提示高校在推动并深化生导互动时,需要考虑各有侧重;第五,不同特征硕士生在“生导互动效应”的感知上表现各异,人文社科类硕士生显着高于理工医农类硕士生,学术硕士显着高于专业硕士;第六,不同特征导师在“生导互动效应”的感知上有显着差异,职称越高、学术指导能力越强的导师感知越强。依据调查结果和实证分析,结合当前硕士研究生“生导互动效应”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的对策建议如下:第一,高校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生导互动”对育人的影响,关注“生导互动”的现实状态;第二,要通过提升硕士生的素养、端正其学习态度与目标,来推进并深化生动互动;第三,高校应该建立或完善生导互动评价机制,以推动构建良好的生导互动模式;第四,高校应建立“生导再选”的工作机制,以利于生导融洽关系并深化生导互动;第五,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导师坚守本职并保障足量的时间和精力投放。
王浪[5](2020)在《研究生培养中学术交流的功能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不断扩招的大背景下,研究生数量增长的节奏不断加快,研究生数量与质量发展间的不平衡现象凸显。研究生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创新研究生培养体制机制,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部分学者从理论层次对研究生学术交流规律进行了研究,但实证研究缺乏。如何运用管理学、教育学相关理论,结合研究生学术交流实际情况,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在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的功能发挥,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界定学术交流的功能及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清晰的阐释了学术交流在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的作用。通过对H省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组织情况、参与情况,学术交流活动中学员的收获情况、满意情况进行深入调查,获得研究生学术交流现状的第一手材料。分析H省研究生学术交流功能发挥的经验与教训,结合群体动力学理论、学习共同体理论、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及双因素理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从研究生个人层面来看,包括端正研究生学术交流价值观、提高研究生学术交流参与能力以及提升研究生参与活跃度;从高等学校层面入手,包括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类型多样化、推进网络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完善研究生学术交流的激励机制、加强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及提升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质量;从上级教育行政机关角度,包括设立学术交流专向资金与健全研究生学术交流质量保障与激励机制。
邢欢[6](2020)在《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构建研究 ——基于学生视角》文中认为研究生教育是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面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以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着力点,深化研究生专业知识学习,培养其在研究学习中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学术探索等能力。研究生的课堂教学评价要在深刻挖掘研究生课堂教学特点的基础之上,改变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只注重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指标未体现研究生教学特点、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更新缓慢缺乏发展性和全面性的现状与不足。从学生角度出发,构建符合研究生学习特点、发展需求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将时代对研究生素养能力的需求同新的教学评价理念相结合,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进行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探索和反思。论文主要分成“绪论”、“主体”和“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问题的提出,核心概念界定、研究问题的相关现状和叙述研究思路等内容。主体部分为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分别从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以及研究生课堂教学的要求与特征出发,从而构建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框架。第一部分,分析了在“以学论教”这一教育理论的指引下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标准、目的以及主体的发展方向和改革趋势;第二个部分,基于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标准,从研究生课堂中的教与学层面来分析研究生课堂教学的特征及要求。第三个部分,立足于前两个部分的理论基础及参考各高校、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的量表,初拟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框架阐述其指标的构建依据并分析各个指标的内涵。第四个部分,是对本研究中发放问卷数据的回收与处理。最后一部分是对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作出反思和总结,以及阐述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内容的展望。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等,从理论构建结合实证分析来对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进行研究,以期从研究生群体角度获得对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构建的有益思考,在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方面做出一定的理论反思和实践研究。
夏之晨[7](2020)在《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知识生产方式、科学发展方式、科技竞争方式和高校组织模式的转变,高校科研团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形式。在应对交叉综合、复杂多变的研究课题时,高校科研团队具有团队作战、优势互补、合作互助的优势,能够取得高于个体效应的协同性效果。与此同时,高校科研团队肩负着科研育人的重要使命,基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以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作为衡量科研生培养质量与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的指标,旨在讨论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与机制,以指导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本研究聚焦的研究问题包括:第一,各国基于高校科研团队开展研究生培养的历史脉络是什么?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第二,优秀的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的路径是什么?有哪些可以学习的经验?第三,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与特征是什么?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第四,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为解答以上问题,本研究按照“历史进程—优秀经验—现实状况—影响因素—内部机制”的研究思路,选取实证研究方法展开调研,获得以下研究结论。第一,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历史梳理发现,西方国家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规范化和制度化,强调联合指导、过程监控、评价的透明化,由于科研基础、教育实力和研究生培养重心方面的不同,各国的高校科研团队在培养目标、团队组成、管理制度、评价方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一直稳中求进,高校科研团队正向着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跨学科与超学科相适应、多元化与系统化相调节的方向发展,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科研团队资助立项、国家特色教育质量评价、四面一体协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举措不仅使得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跨越式发展,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第二,采用获选“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文本资料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扎根理论提出的理论构建方法,通过逐步编码整理出核心范畴、主范畴及各范畴之间的联系,形成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路径模型。本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包括团队要素、行为过程和团队状态。以上各因素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路径如下:团队要素既可以直接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也可以通过行为过程间接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团队状态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第三,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概括为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品质三个维度。经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包括以下特征:(1)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整体发展水平良好,科研品质的发展情况最好,科研能力的发展水平有待提升;(2)男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及各个维度的发展水平均高于女生;(3)研一和研二学生的科研能力低于博一和博二学生;(4)普通实验室(课题组)研究生的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低于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研究生;(5)26人以上团队规模的研究生科研品质低于5人及以下、6-15人、16-25人团队规模的研究生;(6)10年以上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在科学研究素养及各个维度上高于组建时间低于10年的科研团队的研究生。第四,团队要素、行为过程和团队状态是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团队要素方面,团队成员深层多样性、团队成员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团队导师仁慈领导和权威领导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预测作用:团队成员表层多样性对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的影响均不显着,神经质对研究生科研品质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在行为过程方面,团队任务转换、团队任务行动、团队合作和团队知识分享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在团队状态方面,团队氛围、团队凝聚力和团队信任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具有显着的积极作用。第五,运用多项式和响应面分析发现,当科研团队成员个体性格特征与科研团队整体性格特征程度相当时,高水平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更能促进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养成,高水平的神经质则对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具有衰减作用。当科研团队成员个体性格特征与科研团队整体性格特征水平不一致时,随着科研团队成员个体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水平逐渐提高,且超过科研团队整体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水平时,科研团队研究生的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科研品质和科学研究素养水平也将有所提高。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任务转换、任务行动、任务冲突、团队合作和知识分享在仁慈领导和权威领导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过程中发挥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团队氛围、团队凝聚力和团队信任在团队领导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为了促进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本研究归纳出五条具有启发意义的建议:第一,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第二,实行对研究生的分类指导,在注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第三,团队导师采用“恩威并施”的领导方式。第四,高校科研团队应鼓励团队合作、知识分享等积极行为。第五,高校科研团队应充分认知到团队状态的重要性,积极塑造和谐的团队氛围、提升团队凝聚力、培育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胡猷成[8](2020)在《硕士研究生高等教育经历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检验标准之一,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但是大量研究显示,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总体水平不高,伴随着扩招背景下研究生数量的增多,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质疑。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研究生创新能力不高不仅反映了高校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还与研究生所接受的前一阶段的教育即本科教育有关。本研究尝试从硕士研究生个体角度出发,选取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深入探讨其高等教育经历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而从教育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学生个人三个层面为本科教育管理和研究生教育管理提出对策建议。本研究首先对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与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梳理,提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可能影响因素。其次,对研究变量进行了操作化定义,研究其相互关系,提出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然后借鉴国内外较为成熟的调查工具制定调查问卷,对研究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硕士研究生在本科就读阶段存在科研经历缺乏、学业表现不够良好、学术成果较少等问题,在读研期间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欠缺、学术参与经历不足、与导师和同学交流的主动性不强、课外时间安排不合理等问题。第二,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在创新知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三个维度表现出一般水平,创新成果数量偏少。第三,高等教育经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显着影响,硕士就读经历的“与同学和导师关系”、“课后活动与安排”是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的主要因素,本科就读经历的“研究活动参与”和硕士就读经历的“学术活动参与”对创新成果的影响极其显着。第四,本科就读经历与硕士就读经历的交互效应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显着影响,本科阶段的“学习知识经历”影响硕士阶段的“学术活动参与”,两者共同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有显着促进作用,本科阶段的“研究活动参与”影响硕士阶段的“学术活动参与”,两者共同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有显着促进作用。根据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从完善考评制度、加强培养力度和重视自我提升三个方面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仰永丽[9](2020)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研究生学习动力激励策略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高校扩招也成为必然趋势。在这一趋势下研究生的贬值、水平低、就业难等问题愈发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这些问题的存在有诸多因素的影响,个人、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共同导致了这些问题。由此使得体育院校研究生在教育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这也导致了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水平的不足。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学习动力问题更加凸显。本研究选取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基本路线为“初步调研、文献阅读、确定选题、访谈提纲、问卷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结论和建议”,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学习型社会理论、需求层次理论、期望理论,对体育院校研究生的学习动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开发策略。本研究通过对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调查结果的相关分析作出结论,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显现不足。其一,体育院校研究生的学习动力存在时间上的波动变化;其二,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需要层次较低;其三,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在年级、学位类别以及毕业打算三个层面存在显着差异;其四,内部动力是影响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最后,体育院校研究生终身学习意识欠缺。据此,提出了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激励策略,即以个体的学习追求个体的发展、以组织学习的方式激发学习动力、培养研究生终身学习意识和研究生管理方式。对体育院校研究生的学习和体育院校的研究生教育与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10](2020)在《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全球激烈的竞争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培养学术能力高以及创新能力强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于中蒙两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的研究中,以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课程论和教学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在设置、实施以及管理方面的异同。在SWOT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课程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蒙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相互学习借鉴的建议。由于两国教育管理体制不同,蒙古教育社会化程度越来越深,蒙古国强调的是硕士教育的过渡性和职业性,而中国强调的是学术性,因此蒙古国的课程价值取向以社会为主,而中国以学科为主。同时,蒙古国教育学课程设置的优点是课程设置比较灵活,重视方法论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以及重视课程设置的社会价值取向,然而其课程设置过于灵活影响了培养质量。中国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优点则是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程,建立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然而,选修课的数量和类型还不够丰富;课程内容陈旧;有些课程与本科课程没有合理的联系;课程内容不够实用;教育学课程没有人文学科课程。总之,基于中国的经验或者说优点,建议蒙古国在改进课程方面,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教师课程实施办法三个方面出发,具体而言,需要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要强调实践教育,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改进教师课程实施办法,同时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正确合理进行课程评价;而就中国而言,基于蒙古国的有点与经验,需要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科学性,注重跨学科的设置,合理调整课程结构,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以及改进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并且优化课程目标与评价。总之,中蒙两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发展可以借鉴对方优秀的经验,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
二、试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5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1.5.1 创新点 |
1.5.2 难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科研能力 |
2.1.2 硕士研究生 |
2.1.3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 |
2.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 |
2.2.1 构成要素 |
2.2.2 影响因素 |
2.3 理论基础 |
2.3.1 多元智力理论 |
2.3.2 人力资本理论 |
2.3.3 激励理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方法 |
3.4 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
3.4.1 调查对象 |
3.4.2 问卷的编制 |
3.4.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4 调查结果分析 |
4.1 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
4.1.1 问卷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 |
4.1.2 访谈对象的基本特征 |
4.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分析 |
4.2.1 总体现状 |
4.2.2 各维度的具体现状 |
4.2.3 不同背景变量下科研能力的差异性 |
4.3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4.3.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4.3.3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各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1.1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2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问题的成因分析 |
5.2 提高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
5.2.1 个人方面 |
5.2.2 教育管理方面 |
5.2.3 课程与教学方面 |
5.2.4 科研环境方面 |
6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调查研究 ——基于N大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文献计量分析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国内研究现状 |
4.文献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1.问卷调查法 |
2.统计分析法 |
3.文献研究法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硕士研究生 |
2.科研能力 |
3.教育学类硕士研究生 |
(二)理论基础 |
1.多元智能理论 |
2.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3.激励理论 |
二、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调查分析 |
(一)基本概况 |
1.N大学教育学院简介 |
2.N大学教育学院科研情况简介 |
(二)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
1.调查对象 |
2.调查工具 |
3.信度分析 |
4.效度分析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1.总体情况介绍 |
2.描述性统计 |
3.背景变量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 |
4.科研能力与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5.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6.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 |
三、成因分析及建议 |
(一)成因分析 |
1.研究生的自我认同感低 |
2.多数研究生缺乏对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
3.部分研究生注重功利性 |
4.研究生缺乏自主学习和自我指导的意识 |
5.研究生没有积极主动地与导师进行交流 |
6.学校提供的科研活动机会相对较少 |
7.学校的科研条件不够好 |
8.学校不够重视科研方法的教育 |
9.学校缺少健全的学术评审机制 |
10.师生之间缺乏主动的联络 |
(二)对策建议 |
1.研究生要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我认同感 |
2.研究生要明确角色定位,加强自我教育 |
3.研究生要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内在动机 |
4.研究生要学会自主学习,完成自我指导 |
5.研究生要重视与导师的交流机会 |
6.学校要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 |
7.学校要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 |
8.学校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
9.学校要引导研究生参加实践活动 |
10.学校要重视科研方法的教育 |
11.学校要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
12.导师要加强指导力度 |
13.导师要重视指导的针对性 |
14.导师要提升指导的有效性 |
四、研究的创新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呼吁 |
1.1.2 研究生教育是创新人才的主要来源 |
1.1.3 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 |
1.1.4 综合性大学发展的需要 |
1.1.5 社会科学类研究的特殊性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社会科学的研究 |
1.2.2 关于研究生创新内涵的研究 |
1.2.3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的研究 |
1.2.4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5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
1.2.6 文献研究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社会科学类 |
2.1.2 创新能力 |
2.1.3 研究生创新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创造能力成分理论 |
第3章 问卷编制与施测 |
3.1 问卷设计 |
3.2 预试问卷的调查与检验 |
3.2.1 项目分析 |
3.2.2 因素分析 |
3.2.3 信度检验 |
3.3 正式问卷的形成与施测 |
3.3.1 调查对象 |
3.3.2 问卷复检 |
第4章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
4.1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
4.2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
4.2.1 性别 |
4.2.2 年级 |
4.2.3 专业类型 |
4.2.4 学科门类 |
4.2.5 导师带生总人数 |
4.2.6 导师指导频率 |
4.2.7 导师指导时间 |
4.3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4.3.2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4.3.3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内外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特点 |
5.1 国内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特点 |
5.1.1 重庆大学 |
5.1.2 中国人民大学 |
5.2 国外主要国家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特点 |
5.2.1 美国 |
5.2.2 英国 |
5.2.3 日本 |
第6章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
6.1 增强研究生创新意识 |
6.2 制定合理培养目标 |
6.3 加强导师指导力度 |
6.4 优化课程设置 |
6.5 改善科研环境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预试) |
附录B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正式) |
(4)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生导互动”效应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师生互动 |
1.3.2 生导互动 |
1.3.3 生导互动效应 |
1.4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现状分析 |
2.1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 |
2.1.1 师生关系的本质与特点 |
2.1.2 师生关系的类型 |
2.1.3 师生关系对生导互动的影响研究 |
2.2 关于师生互动的研究 |
2.3 关于导师角色及“生导互动”效应的研究 |
2.3.1 关于导师角色的研究 |
2.3.2 关于“生导互动”的效应研究 |
2.4 关于“生导互动”影响因素的研究 |
2.5 结论及启示 |
第3章 生导互动效应理论模型构建 |
3.1 “生导互动效应”概念的分项化 |
3.2 “生导互动效应”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 |
3.2.1 路径-目标理论 |
3.2.2 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生导互动模型 |
3.2.3 生导互动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模型 |
3.3 “生导互动效应”理论模型的建立 |
3.3.1 “生导互动效应”影响因素的筛选 |
3.3.2 “生导互动效应”理论模型构建及解析 |
3.3.3 研究假设 |
第4章 问卷与调查设计 |
4.1 问卷设计 |
4.1.1 预试问卷结构 |
4.1.2 测量指标设计 |
4.2 预调查与预试问卷检验 |
4.2.1 量表题项的项目分析 |
4.2.2 量表结构的因素分析 |
4.2.3 量表信度检验 |
4.3 问卷的修订与正式问卷形成 |
4.4 调查设计 |
第5章 生导互动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 调查实施与问卷整理 |
5.2 样本特征描述 |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1 “生导互动效应”测量均值与差异比较 |
5.3.2 “生导互动效应”影响因素测量均值与差异比较 |
5.3.3 不同特征学生“生导互动效应”感知差异比较 |
5.4 推断统计分析 |
5.4.1 独立样本t检验 |
5.4.2 单因子方差分析 |
5.4.3 相关分析 |
5.4.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5.5 实证结果描述 |
第6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生导互动效应研究”预试问卷(学生版) |
附录2: “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生导互动效应研究”预试问卷(教师版) |
附录3: “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生导互动效应研究”正式问卷(学生版) |
附录4: “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生导互动效应研究”正式问卷(教师版) |
(5)研究生培养中学术交流的功能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个人见解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学术交流 |
2.1.2 研究生培养质量 |
2.1.3 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 |
2.2 理论基础 |
2.2.1 群体动力学理论 |
2.2.2 学习共同体理论 |
2.2.3 高等教育基本规律 |
2.2.4 双因素理论 |
第3章 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学术交流的关系探讨 |
3.1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
3.1.1 课程教学 |
3.1.2 科学研究 |
3.1.3 学位论文 |
3.1.4 导师指导 |
3.1.5 学术氛围 |
3.2 学术交流的功能 |
3.2.1 交流功能 |
3.2.2 创新功能 |
3.2.3 凝聚功能 |
3.2.4 文化功能 |
3.3 学术交流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中的作用 |
3.3.1 提升导师指导效果 |
3.3.2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
3.3.3 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 |
3.3.4 提升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
第4章 研究生学术交流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以H省为例 |
4.1 H省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形式 |
4.1.1 学生交流——创新论坛 |
4.1.2 师生交流——暑期学校 |
4.1.3 竞技交流——专业竞赛 |
4.1.4 校地交流——培养基地 |
4.1.5 师际交流——院长论坛 |
4.2 H省研究生学术交流的内容 |
4.2.1 学术知识的交流 |
4.2.2 学术成果的交流 |
4.2.3 培养经验的交流 |
4.3 H省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情况 |
4.3.1 问卷设计结构 |
4.3.2 受访者基本信息 |
4.3.3 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基本情况 |
4.3.4 研究生学术交流意向 |
4.4 H省研究生学术交流功能发挥的实证成果 |
4.4.1 促进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
4.4.2 加强师生交流 |
4.4.3 拓展研究生学术视野 |
4.4.4 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
4.4.5 促进高校学科建设 |
4.5 影响H省研究生学术交流功能发挥的因素 |
4.5.1 学术交流不充分 |
4.5.2 获取信息渠道单一 |
4.5.3 学术创新交流少 |
4.5.4 国际性学术交流少 |
4.5.5 学术交流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
第5章 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功能发挥的对策建议 |
5.1 研究生个人层面 |
5.1.1 端正研究生学术交流价值观 |
5.1.2 提升研究生学术交流参与能力 |
5.1.3 提升研究生学术交流参与活跃度 |
5.2 高等学校层面 |
5.2.1 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类型多样化 |
5.2.2 促进高校间线上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 |
5.2.3 加强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 |
5.2.4 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 |
5.2.5 提升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质量 |
5.2.6 完善研究生学术交流的评估与激励机制 |
5.3 上级教育行政机关 |
5.3.1 设立学术交流专项资金 |
5.3.2 健全研究生学术交流质量保障与激励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H省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情况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构建研究 ——基于学生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问题 |
1.研究生与本科生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未体现明显差异 |
2.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更新缓慢缺乏发展性和全面性 |
3.评价标准过分关注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 |
(二)原因分析 |
1.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未受到重视 |
2.缺乏评价理念的重构与提升 |
3.课堂评价与课堂教学实践脱节 |
二、从学生角度进行分析,构建符合研究生学习特点、发展需求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一、以学论教 |
二、研究生发展 |
三、研究生课堂教学 |
(一)研究生课堂教学的学术性 |
(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 |
(三)“小班化”的师生研讨互动 |
(四)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生课堂教学的相关研究 |
(一)研究生课堂教学现状 |
(二)研究生课堂教学特征研究 |
二、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的相关研究 |
(一)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 |
(二)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的发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内容框架 |
第五节 研究基础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课堂观察法 |
第二章 “以学论教”: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及其趋势 |
第一节 “以学论教”——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理念改革 |
一、强调学生需求 |
二、突出学习成效 |
三、实现课堂教学评价的发展性 |
第二节 关注课堂教学整体——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改革 |
一、突显研究生群体的课堂教学特征 |
二、侧重互动生成的课堂教学过程 |
三、反映“师生共同体的”新型师生关系 |
四、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学术性 |
第三节 指向发展——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目的改革 |
一、提高研究生的能力素养 |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
三、把握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第四节 走向多元——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主体改革 |
第三章 质量本位的研究生课堂教学分析 |
第一节 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 |
一、学术标准 |
(一)具备学术研究知识 |
(二)基于科学研究的学术成果 |
二、能力标准 |
(一)学术能力 |
(二)专业发展技能 |
三、品德素养标准 |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 |
(二)研究生研究品质 |
第二节 人才培养质量背景下硕士研究生的课堂教学 |
一、研究性的教学模式 |
(一)在研究中进行指导性教学 |
(二)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
(三)互动生成的教学过程 |
二、深层次的教学内容 |
(一)深度系统知识,培养高阶思维与能力 |
(二)结合研究前沿热点,提升学术敏感度 |
(三)涵盖科研方法知识,奠定科学研究基础 |
三、探究型的学习方式 |
(一)学术实践中促进自身发展 |
(二)自主学习中培养研究品质 |
(三)合作学习中获得新知 |
第四章 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框架及其内涵 |
第一节 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框架 |
一、教学行为层面 |
二、课堂互动层面 |
三、学习行为层面 |
第二节 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内涵分析 |
一、“教学内容”内涵分析 |
二、“教学方法”内涵分析 |
三、“师生关系”内涵分析 |
四、“交流探讨”内涵分析 |
五、“学习成效”内涵分析 |
六、“学习态度”内涵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研究过程 |
一、问卷构成 |
二、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体系问卷预调查 |
三、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问卷正式调查 |
(一)样本特征分析 |
(二)信度检验 |
(三)效度检验 |
四、学生对评价指标重要程度感知的差异性分析 |
五、数据描述性分析 |
(一)数据分析 |
1.教学内容 |
2.教学方法 |
3.交流探讨 |
4.师生关系 |
5.学习成效 |
6.学习态度 |
(二)意见整理 |
(三)指标删减 |
第二节 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研究生教学内容要侧重方法性知识的传授 |
二、研究性教学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
三、和谐师生关系是研究生一致的追求 |
四、重视学习评价提升研究生自我认知 |
五、依据评价的侧重点提升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水平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附录A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重要程度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 |
二、学科发展方式的转变 |
三、科技竞争方式的转变 |
四、高校组织模式的转变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团队 |
二、科研团队 |
三、高校科研团队 |
四、科学研究素养 |
五、主要概念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组织层面的理论 |
二、团队层面的理论 |
三、个体层面的理论 |
第六节 研究设想 |
一、研究路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生培养趋势: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取向 |
第一节 国外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沿革与现状 |
一、国别选择的缘由与分析 |
二、德国:高校科研团队的结构化程度不断提高 |
三、美国:高校科研团队的跨学科程度不断提升 |
四、英国:通过严格的科研训练保障教育精英化 |
五、法国:大学组织与科研系统相互分离并影响 |
六、俄罗斯:高校研究生管理举措被不断制度化 |
七、日本:以国家经济发展为纲的科研团队建制 |
第二节 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沿革与现状 |
一、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进程 |
二、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举措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路径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
一、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二、范畴编码与模型建构 |
三、模型阐述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与特征 |
第一节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 |
一、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结构的初步探索 |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测量工具的编制 |
第二节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发展特征 |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个体特征 |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团队特征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团队要素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一、团队成员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团队导师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二节 行为过程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一、任务转换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任务行动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三、团队冲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四、团队合作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五、团队知识分享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三节 团队状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一、团队氛围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团队凝聚力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三、团队信任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四节 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因素调查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整合效应对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一节 个体与团队人格特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 |
一、个体尽责性与团队尽责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个体开放性与团队开放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三、个体外向性与团队外向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四、个体神经质与团队神经质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五、个体宜人性与团队宜人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二节 行为过程在导师领导方式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间的中介作用 |
一、任务转换的中介作用 |
二、任务行动的中介作用 |
三、团队冲突的中介作用 |
四、团队合作的中介作用 |
五、团队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 |
第三节 团队状态在导师领导方式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间的调节作用 |
一、团队氛围的调节作用 |
三、团队信任的调节作用 |
三、团队凝聚力的调节作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8)硕士研究生高等教育经历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高等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
(二) 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日益凸显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三) 技术路线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工具 |
五、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二) 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已有研究述评、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研究述评 |
(一) 关于创新能力内涵的研究 |
(二) 关于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三) 关于教育经历与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 |
(四)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 |
二、概念界定 |
(一) 高等教育经历 |
(二) 研究生创新能力 |
三、理论基础 |
(一) 创新理论 |
(二) 院校影响理论 |
(三) 自我发展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与分析框架 |
(一) 研究假设 |
(二) 理论模型 |
(三) 分析框架 |
二、调查工具的形成 |
(一) 关于就读经历的测量 |
(二) 关于创新能力的测量 |
(三) 调查问卷的编制 |
三、调查对象的选择和基本情况 |
(一) 调查对象的分布 |
(二)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第四章 硕士研究生的高等教育经历、创新能力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硕士研究生的高等教育经历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
(一) 本科就读经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 硕士就读经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
(一) 创新能力测量工具的因子分析与信度检验 |
(二) 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三) 硕士研究生创新成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三、硕士研究生高等教育经历和创新能力描述性分析中呈现的问题 |
第五章 硕士研究生高等教育经历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分析 |
一、高等教育经历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一) 模型构建 |
(二) 回归结果分析 |
二、本科就读经历与硕士就读经历的交互效应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一) 模型构建 |
(二) 回归结果分析 |
三、总结分析与启示 |
(一) 回归分析结果带来的启示 |
(二) 高等教育经历与创新能力关系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一) 高等教育经历调查研究中的主要发现 |
(二) 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水平表现一般 |
(三) 高等教育经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显着影响 |
二、提高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思考 |
(一) 教育管理部门:完善考评制度 |
(二) 高等院校:加强培养力度 |
(三) 学生个人:重视自我提升 |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研究生学习动力激励策略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体育院校研究生相关研究 |
2.学习动力相关研究 |
(四)研究设计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4.研究思路 |
5.研究工具的设计与实施 |
(五)研究假设与创新点 |
1.研究假设 |
2.研究的创新点 |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支撑 |
(一)相关概念 |
1.学习型社会 |
2.体育院校研究生及其特征 |
3.学习和学习动力 |
(二)理论支撑 |
1.学习型社会理论 |
2.需求层次理论 |
3.期望理论 |
三、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分析 |
(一)体育院校研究生对自我学习的认知情况 |
1.我为什么成为“我”:攻读体育院校研究生的动机 |
2.我要做什么成为“我”:基于对学术和技能投入的分析 |
3.现在是怎样的“我”:体育院校研究生自我评价 |
(二)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1.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水平的性别差异分析 |
2.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水平的年级差异分析 |
3.不同学位类型研究生学习动力水平的差异分析 |
4.不同读研途径研究生学习动力水平的差异分析 |
5.不同毕业打算研究生学习动力水平的差异分析 |
(三)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水平总体情况 |
四、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的表现与成因 |
(一)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的表现 |
1.终身学习理念下:“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
2.组织学习理念下: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不够 |
(二)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成因 |
1.体育院校研究生自我驱动力不足 |
2.外部合力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现象 |
五、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激励策略 |
1.以个体的学习追求个体发展 |
2.以组织学习的方式激励学习动力 |
3.培养研究生终身学习意识 |
4.改善体育院校研究生管理方式 |
六、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一)全文总结 |
1.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存在时间上的波动变化 |
2.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需要层次较低 |
3.研究生学习动力在年级、学位类别与毕业打算方面存在差异 |
4.内部动力是影响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 |
5.体育院校研究生终身学习意识欠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发展需借鉴国际经验 |
(二)蒙古国提高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需要 |
(三)个人的留学经历与专业发展的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教育学硕士 |
(二)研究生课程 |
(三)课程设置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文献来源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研究生课程设置相关内容 |
(二)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 |
(三)蒙古国研究生教育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一、泰勒课程理论 |
二、学科结构课程理论 |
三、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
四、教学理论 |
第三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 |
一、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理念比较 |
(一)蒙古国课程理念 |
(二)中国课程理念 |
二、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原则比较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权力比较 |
四、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结构比较 |
五、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内容比较 |
六、比较总结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
第四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实施比较 |
第五章 中国与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评价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评价 |
三、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管理比较 |
(一)课程目标比较 |
(二)课程评价比较 |
第六章 中国与蒙古国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
(二)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
(三)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
(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威胁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SWOT分析 |
(一)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优势 |
(二)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劣势 |
(三)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机遇 |
(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的困境 |
第七章 借鉴中国经验,推进蒙古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对策 |
一、课程设置的改进 |
(一)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 |
(二)强调实践教育 |
(三)优化课程内容 |
二、课程实施的完善 |
(一)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
(二)更新教师课程实施理念 |
(三)改进教师课程实施方法 |
三、课程管理的改进 |
(一)综合考虑确立课程目标 |
(二)正确合理课程评价 |
第八章 借鉴蒙古国经验,推进中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进的策略 |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
(一)重视并增加方法论的课程 |
(二)强调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科学性 |
(三)注重跨学科课程的设置 |
(四)合理调整课程结构 |
(五)突出课程设置的个性化 |
(六)加强课程的国际化研究 |
二、课程实施的改进 |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改进 |
(二)课程实施的策略改进 |
(三)注重课程实施的技能训练 |
三、课程管理的优化 |
(一)课程目标的优化 |
(二)课程评价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试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周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调查研究 ——基于N大学的调查[D]. 王任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D]. 李苗. 南昌大学, 2020(01)
- [4]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生导互动”效应的实证研究[D]. 熊雨飞. 南昌大学, 2020(05)
- [5]研究生培养中学术交流的功能提升研究[D]. 王浪. 湘潭大学, 2020(02)
- [6]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构建研究 ——基于学生视角[D]. 邢欢.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7]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D]. 夏之晨. 苏州大学, 2020(06)
- [8]硕士研究生高等教育经历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D]. 胡猷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研究生学习动力激励策略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D]. 仰永丽.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10]中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D]. 宝勒尔图雅(Erdenebileg Bolortuya).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