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葡萄酿酒的酸度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马玉蓉,赵玲,吴佳珍,李英蕊,刘丽媛,王婷,南立军,宁娜[1](2021)在《不同发酵方法对葡萄小麦复合酒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研究不同发酵方法对葡萄小麦复合酒品质的影响,选取优质的小麦和红提葡萄为试验材料,以单一红提原料酿造的红提葡萄酒为空白,设计了四种不同的发酵方案,分别为单一原料发酵50%再混合发酵(A)、浸渍3 d的红提葡萄醪与糖化48 h的小麦混合发酵(B)、发酵蒸馏后的小麦原酒与浸渍3 d的红提葡萄醪混合发酵(C)、发酵结束的葡萄酒与糖化48 h的小麦混合发酵(D)。发酵结束后,测定单酿酒和复合酒的总糖、总酸、酒精度、干浸出物、花色苷、单宁等特征性指标,结合感官品评,分析四种发酵方法对葡萄小麦复合酒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发酵工艺。结果显示,B方案的葡萄小麦复合酒的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度最彻底,酒精度为9.88%vol,酒体醇厚;总酸略高,为8.1 g/L,但与高酒度、高单宁相匹配,使酒体协调平衡;干浸出物最高,为27.8 g/L,使复合酒香气成熟、饱满、口感浓郁;花色苷、单宁等酚类物质含量最多,使复合酒颜色呈较稳定的红色调,色度最高;复合酒颜色呈深红色、透亮有光泽,香气丰富,各种花香、果香、谷物清香完美融合,酒体醇厚,结构感强,余味较长。因此,浸渍3 d的红提葡萄醪与糖化48 h的小麦混合发酵的效果最好,是最佳的选择。
王映璐[2](2021)在《环渤海地区酿酒酵母的优选及发酵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玉花[3](2021)在《山西葡萄产区酿酒酵母的优选与鉴定及其共发酵特性分析》文中认为
雷蕾,郑海武,李正英,张美枝,李婷,王燕荣,赵雪平,黄海英[4](2021)在《不同酿酒酵母发酵对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得到优良的本土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以商业酿酒酵母(DS、CECA、CEC01)为对照,采用本土优良酿酒酵母WJ1、Q12发酵赤霞珠干红葡萄酒,测定其发酵过程中总酸、残糖、酒精度、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的变化,并对葡萄酒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酿酒酵母发酵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过程中总酸、残糖、酒精度、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变化趋势一致。本土酿酒酵母WJ1发酵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酸度较高,为6.92 g/L,残糖、酒精度、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分别为3.32 g/L、15.0%vol、282.35 mg/L、204.95 mg/L、3 110.04 mg/L,感官评分为89分,显着高于商业酿酒酵母(P<0.05)。酿酒酵母Q12发酵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酸度、残糖、酒精度分别为3.87 g/L、3.5 g/L、14.8%vol,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分别为192.22 mg/L、205.01 mg/L、2 215.37 mg/L,感官评分为70分,显着低于商业酿酒酵母(P<0.05)。因此,本土酿酒酵母WJ1可用作发酵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商业酵母。
丁建才[5](2021)在《河北昌黎产区干红葡萄酒品质及真菌群落多样性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实验以河北昌黎产区蛇龙珠、赤霞珠、马瑟兰葡萄及酿造的葡萄酒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葡萄醪发酵过程中质量参数、真菌群落的变化与差异,测定了3种葡萄酒抗氧化活性和代谢产物的差异,明确了品种对这四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品种葡萄醪发酵过程中的质量参数的研究(1)不同品种影响葡萄酒的糖代谢。蛇龙珠葡萄醪主发酵过程7天左右基本完成,还原糖含量降到2.20 g/L,赤霞珠、马瑟兰葡萄醪主发酵过程在8天左右基本完成,还原糖含量分别降到2.30 g/L、2.70 g/L;(2)不同品种影响葡萄酒的酒精代谢。主发酵结束时,蛇龙珠、赤霞珠和马瑟兰的酒精度分别为 10.6%vol、11.4%vol、11.9%vol;(3)不同品种葡萄醪的总酸含量存在差异,蛇龙珠、赤霞珠和马瑟兰总酸含量初始值分别为6.08 g/L、6.80 g/L和6.67 g/L。赤霞珠总酸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呈缓慢上升趋势,主发酵结束时总酸含量高达8.97 g/L。蛇龙珠、马瑟兰总酸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呈缓慢下降趋势,主发酵结束时总酸含量分别下降到5.09 g/L、6.11 g/L。2.不同品种葡萄醪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多样性的研究(1)以不同品种葡萄醪发酵前、中后期的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nina HiSeq高通量技术进行ITS1-ITS2区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属水平,共鉴定出128个属,分布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耐渗透压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osmophila)、葡萄园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vineae);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长被孢霉(Mortierella elongata)、球状小孢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microspora)和普鲁蓝久浩酵母(Guehomyces pullulans)等有少量存在。(2)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是三个品种葡萄醪发酵前期的优势菌种,酿酒酵母是三个品种发酵中后期的优势菌种。不同样品中真菌种类和丰度存在差异。3.不同品种葡萄酒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差异(1)对河北昌黎产区3种葡萄酒的总酚、总类黄酮、总黄烷醇和总花色苷含量进行测定,得出3种葡萄酒的酚类物质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赤霞珠葡萄酒的总酚、总类黄酮、总花色苷含量最高,分别为1909 mgGAE/L,1107 mg/L,660 mg/L;蛇龙珠葡萄酒的总花色苷含量最高,为207 mg/L。(2)对3种葡萄酒的铜离子还原能力、DPPH清除能力以及ABTS+清除能力进行测定,得出三种葡萄酒的抗氧化活性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赤霞珠葡萄酒三个指标均为最高,分别为 18347 μmol/L,8072 μmol/L,9298 μmol/L。4.不同品种葡萄酒代谢产物的分析通过对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模式识别分析,研究河北昌黎产区3种葡萄酒代谢产物的差异,得出3种葡萄酒营养代谢产物种类差异不显着,相对含量差异显着。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及含量分析得出:柠檬酸、乳酸、琥珀酸、乙酸乙酯含量在蛇龙珠葡萄酒中含量较高,苹果酸、没食子酸、胆碱、含量在赤霞珠葡萄酒中含量较高,酒石酸、甘油、脯氨酸含量在马瑟兰葡萄酒中含量较高。综上:在发酵过程中,不同品种葡萄醪的发酵指标、真菌群落丰度具有差异性,发酵结束后测得抗氧化活性和代谢产物含量也具有显着差异,证明了来自同一产区的不同酿造品种对于葡萄酒的整体品质具有不同影响,为发挥品种间的优势,合理酿造提供依据。
杨婕[6](2020)在《基于耐热克鲁维酵母混菌发酵对提升冰酒感官品质的影响效应》文中研究说明冰葡萄酒含糖量高,需要一定的酸度来平衡甜腻感,且优质的冰葡萄酒还需要复杂、典型的香气来支撑其感官需求。酵母是葡萄酒酿造的关键菌种,一些优良非酿酒酵母对葡萄酒的质量风格有积极促进作用。耐热克鲁维酵母(Lachancea thermotolerans)代谢产生乳酸,能够增加酒体酸度和风味物质,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和中等酒精发酵能力;戴尔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耐受高渗透压,产生较高含量的甘油、较高浓度的萜烯类以及较低浓度的高级醇类物质,具有中等酒精发酵能力。为了提升冰酒的酸度和香气质量,本研究以3株L.thermotolerans(LT1、LT2、LT3)和3株T.delbrueckii(TD1、TD2、TD3)为供试菌株,分析其生长动态、耐受性及冰葡萄汁生境下的发酵特性,由此筛选出性状优良的L.thermotolerans菌株LT2和T.delbrueckii菌株TD2。以甘肃河西走廊产区贵人香冰葡萄汁为原料,探究LT2菌株分别与商业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TD2菌株顺序接种和以不同比例同时接种的混菌发酵模式对乳酸含量、主要发酵参数及主要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结合感官评价探讨L.thermotolerans参与下的混合接种发酵对贵人香冰葡萄酒质量风格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LT2菌株和TD2菌株在YPD液体培养基中均经历46 h的延滞期后很快进入对数生长期,且稳定期时间长,菌量水平较高,生长能力较好;在耐受性方面,LT2和TD2菌株均能耐受500 g/L的葡萄糖、15%(v/v)的乙醇、400 mg/L的SO2和较低温度(1020℃);LT2菌株在第6 d乳酸产生量最高,为2.195 g/L;LT2和TD2菌株单独发酵的乙醇体积分数能够达到12%(v/v),且TD2菌株酒精发酵能力略高于LT2菌株。2.LT2菌株与S.cerevisiae混菌发酵酒样比S.cerevisiae单独发酵酒样达到酒精度1011%(v/v)的时间延长了24 d,其总酸、甘油含量显着高于对照41.4%68.3%、0.931.26倍,挥发酸含量显着低于对照酒样50.0%66.0%。以不同比例同时接种的3个处理组中104:1酒样的乳酸含量比对照显着增加了8.4倍;香气组分中一些酯类、萜烯类化合物的含量较高;综合评价得分高于其它比例同时接种处理。间隔6 d顺序接种酒样的乳酸含量比对照显着增加了23.52倍,显着高于104:1酒样;香气组分中顺序酒样的芳香醇、萜烯类和醛酮类等物质的含量显着的高于104:1酒样,感官评价整体得分略高于104:1酒样。3.LT2与TD2菌株混菌发酵酒样比TD2单独发酵酒样达到酒精度10-11%(v/v)的时间缩短了4 d,其总酸、甘油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13.1%44.8%、5.97%62.1%,挥发酸含量显着低于对照20.2%41.6%。以不同比例同时接种的3个处理组中102:1酒样的乳酸含量比对照显着增加了1.36倍;香气组分中乙酸酯、萜烯类和醛酮类物质种类和含量较高;综合评价得分高于其它比例同时接种处理。间隔6 d顺序接种酒样的乳酸含量与对照相比显着增加了2.03倍,显着高于102:1酒样;香气组分中高级醇类、萜烯类和醛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感官评价整体得分略高于102:1酒样。4.LT2菌株与S.cerevisiae混菌发酵和LT2与TD2菌株混菌发酵相比,其均能达到所需酒精度10-11%(v/v),增酸效果明显,感官评价整体得分也较高。但LT2与TD2菌株顺序接种的酒样中总酸和乳酸含量,高级醇类、萜烯类和醛酮类化合物含量与LT2菌株与S.cerevisiae顺序酒样相比均显着增加,感官评价中香气方面得分也较高,整体评价得分较高,花果香气浓郁,口感柔和、甜酸平衡。5.非酿酒酵母(L.thermotolerans和T.delbrueckii)的混菌发酵,可正常进行酒精发酵,不需借助酿酒酵母辅助,说明利用非酿酒酵母混合接种发酵较低酒度的葡萄酒具有一定潜力。
朱珠芸茜[7](2020)在《新疆‘玫瑰香’葡萄在室温和冷藏条件下品质变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葡萄采收以后在贮藏过程中,葡萄鲜果内部仍在进行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这些反应会进—步影响葡萄的成熟和衰老,造成葡萄果实品质及相关理化指标发生变化。本研究以新疆产区种植的‘玫瑰香’葡萄为研究对象,将葡萄分别置于室温(15℃)和冷库(4℃)两种温度中贮藏,探究不同贮藏时间下果实内在品质、相关理化指标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变化,研究结论如下:1.随着贮藏时间的推移,‘玫瑰香’葡萄果实的硬度和Vc含量逐渐降低,糖度先增加后降低,酸度逐渐增加。经冷库贮藏的‘玫瑰香’葡萄的品质总体优于在室温贮藏时。2.‘玫瑰香’葡萄中总酚含量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会在贮藏的初始阶段增加,紧接着伴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增加。室温贮藏下的葡萄,丙二醛的含量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是高于冷库贮藏的。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随着贮藏时间的推移是逐渐降低的。3.当‘玫瑰香’葡萄分别在室温和冷库贮藏时,‘玫瑰香’葡萄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成分贮藏时间在第12 d时最为丰富,当贮藏时间到达第16 d时,葡萄中香气成分总质量浓度最高。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玫瑰香’葡萄的重要贡献香气物质都增加了醇类成分,减少了醛类成分,并且酮和萜烯类化合物对葡萄香气的贡献前后差别不显着。此外,室温贮藏下的重要贡献香气物质的变化较冷藏更为明显。在贮藏的各个时间阶段,室温贮藏条件下的‘玫瑰香’葡萄挥发性风味物质总质量浓度均高于冷库贮藏。4.青香、果香、柑橘香、花香、草本香依次为‘玫瑰香’葡萄的典型特征香气。室温贮藏前期、冷库贮藏全部时期与葡萄新鲜采摘时的香气轮廓较为相似,都更加突出青香气息,柑橘香、花香和草本香次之;室温贮藏中期,青香略有减弱,与柑橘香、花香、草本香达成平衡,同时,果香、甜香和醇香的气味显着上升;室温贮藏后期香气轮廓最为特殊,醇香气味显着增强,其次为果香、柑橘香、花香、草本香四种香气。
乔喜玲[8](2020)在《干红葡萄酒酿酒酵母的优选及其酿酒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采用云南省弥勒市、四川省的攀枝花、山东省的烟台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等8个不同地区的葡萄果实、根系土壤及自然发酵醪液为分离源,从中共分离获得106株具有典型酵母菌特征的菌株。1.通过对分离得到的106株酵母菌进行发酵力的研究、耐受性能的研究及基本特性的研究的一系列筛选后,最终筛选出5株综合特性优良的酵母菌株,分别是AT5、AM5、AN6、MJ2、CT4。其中CT4可在24h之内开始发酵,剩余4株均可在12h内发酵。5株酵母菌均可耐受1 6%vol酒精,耐60%葡萄糖;其中AM5可耐受350mg/L二氧化硫,其余4株可耐受400mg/L二氧化硫;CT4可耐受pH2.2的酸度,其余4株可耐受pH为1.7的酸度;AT5和MJ2可耐42℃高温,CT4、AN6、AM5可耐39℃高温;5株酵母菌均为高产酒精酵母,其中AT5、AN6表现为低产硫化氢性和高絮凝性,AM5、CT4、MJ2为中产硫化氢性和中絮凝性;AM5、AT5、CT4为低产泡沫性,AN6、MJ2为中产泡沫性。结合WL鉴别培养基对5株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MJ2为拜耳接合酵母,CT4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AM5、AN6为戴尔有孢圆酵母,AT5为路氏类酵母。2.将5株优选的酿酒酵母和商业酵母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小型赤霞珠葡萄酒发酵试验,同时监测不同菌株发酵葡萄酒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发酵15天结束后,包括商业菌在内的所有菌株发酵酒的残糖量均降至≤4g/L,酒精度均在14%vol~14.5%vol之间,总酸含量在6.39~7.0 g/L之间,所有试验菌株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其中AT5发酵酒的残糖含量最低为3.23g/L,酒精度最高为14.5%vol,酸度为6.91g/L高于商业酿酒酵母DS,略低于ES488,但总体差别不大。3.在5株优选酿酒酵母与2株商业酵母分别发酵的赤霞珠葡萄酒中,香气成分共检测出55种,其中醇类物质均以异戊醇的相对含量最高,酯类物质中乙酸乙酯相对含量最高。优选酿酒酵母与商业酿母发酵酒的香味物质相比,所有试验菌株发酵液中的酸类物质及醛、酚、类物质含量差别不大,醇类物质占比最大的是AN6。AT5、CT4、MJ2发酵酒中的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54.68%、46.543%及40.261%,均高于2株商业酵母,其中醇酯比最小的为AT5。结合感官评定结果,菌株AT5酿制的赤霞珠葡萄酒酒体澄亮、呈紫红色、典型性突出、香气浓郁入口柔滑绵长,评分为89分,高于2株商业酵母,适用于葡萄酒的酿造,可作为商业酿酒酵母。
袁林[9](2020)在《公酿一号与爱格丽、媚丽、户太八号混酿葡萄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酿一号葡萄是我国自主选育的、以山葡萄和玫瑰香葡萄为亲本杂交培育的抗寒酿酒葡萄品种,但公酿一号葡萄的突出问题是酸度过高,pH值过低,难以通过苹果酸-乳酸发酵达到生物降酸的目的,几乎无法生产可直接饮用的干红葡萄酒。本研究用山东高密地区的公酿一号葡萄原酒(酒精发酵结束后未经SO2处理的葡萄酒)分别与含酸量低的陕西杨凌的爱格丽、媚丽、户太八号葡萄原酒以不同比例混合后,通过苹果酸-乳酸发酵进行生物降酸,以期获得感官质量最佳的公酿一号混酿葡萄酒,为利用公酿一号及其他高酸葡萄品种和户太八号等低酸鲜食葡萄品种酿酒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2018年山东高密地区公酿一号葡萄于8月22日采收,葡萄总酸含量9.47±0.04 g/L(以酒石酸计),主要为酒石酸和苹果酸,草酸、琥珀酸、柠檬酸、乳酸含量较少。2.公酿一号葡萄原酒总酸含量9.93±0.28 g/L(以酒石酸计),pH值3.17±0.02;爱格丽原酒总酸含量7.04±0.11 g/L(以酒石酸计),pH值3.26±0.02;媚丽原酒总酸含量6.58±0.13 g/L(以酒石酸计),pH值3.57±0.02;户太八号原酒总酸含量4.66±0.10 g/L(以酒石酸计),pH值3.85±0.04。四个品种葡萄原酒的有机酸均由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和草酸组成,含量最高的有机酸均为酒石酸,其次为苹果酸。3.公酿一号葡萄原酒和爱格丽葡萄原酒按不同比例(3:1=E1、1:1=E2、1:3=E3,体积比)混合后,随着爱格丽葡萄原酒所占比例增高,总酸、干浸出物、总酚、花色苷、类黄酮、黄烷-3-醇含量逐渐降低,pH逐渐增大。不同比例的公酿一号和爱格丽混酿葡萄酒中鉴定出10种单体酚类物质,整体上E1的单体酚类物质含量最高。E3的澄清度、香气质量、香气浓郁度、口感浓郁度和感官品评总分最高。因此,公酿一号葡萄原酒与爱格丽葡萄原酒最佳混酿比例为1:3(E3)。4.公酿一号葡萄原酒和媚丽葡萄原酒按不同比例(3:1=M1、1:1=M2、1:3=M3,体积比)混合后,随着媚丽葡萄原酒所占比例增高,总酸、干浸出物、总酚、花色苷、类黄酮含量逐渐降低,pH、黄烷-3-醇含量逐渐升高。不同比例的公酿一号和媚丽混酿葡萄酒中鉴定出11种单体酚类物质,M1的单体酚类物质含量最高。M3的香气浓郁度、香气质量、酒体、口感浓郁度、协调性及感官品评总得分最高。因此,公酿一号葡萄原酒与媚丽葡萄原酒最佳混酿比例为1:3(M3)。5.公酿一号葡萄原酒和户太八号葡萄原酒按不同比例(3:1=H1、1:1=H2、1:3=H3,体积比)混合后,随着户太八号葡萄原酒所占比例增高,总酸、干浸出物、花色苷、类黄酮含量逐渐降低,pH、黄烷-3-醇含量逐渐增大。不同比例公酿一号和户太八号混酿葡萄酒中鉴定出9种单体酚类物质,H1的单体酚类物质含量最高。H2的颜色、香气浓郁度、酒体及感官品评总得分最高。因此,公酿一号葡萄原酒与户太八号葡萄原酒最佳混酿比例为1:1(H2)。6.苹果酸-乳酸发酵可降低混合原酒的总酸、苹果酸、酒石酸和琥珀酸含量,提高乳酸含量,改变混酿葡萄酒酚类物质含量和比例,提高混酿葡萄酒感官质量。7.使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乳酸菌SD-2a和进口商业乳酸菌L450对混酿葡萄酒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SD-2a的苹果酸-乳酸发酵性能更好,葡萄酒的感官得分更高。综上,用含酸量较低的葡萄原酒与公酿一号混合的方法,能有效启动苹果酸-乳酸发酵,降低混酿葡萄酒的总酸,提高混酿葡萄酒的质量,其中最佳组合为E3;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乳酸菌SD-2a为优良的苹果酸-乳酸发酵菌株。
夏艺玮[10](2019)在《家用果酒酿造器的设计及果酒酿造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酒及果酒在国内外的热度也逐年增长,许多人也开始尝试家庭家酿果酒。本论文旨在以家酿为基础,研发一种区别于工厂化酿酒小型家用电器;实现温度控制、定时自动搅拌,智能提醒功能;以帮助家酿者更好的控制发酵进程。为验证果酒酿造器的安全性及明确家庭家酿葡萄酒及果酒中甲醇是否超过国家标准;以江苏地产鲜食葡萄夏黑为原料展开一系列实验,以期总结一套适用于家庭家酿鲜食葡萄的酿造工艺。通过对各理化指标的检测及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检测六种浸渍工艺对夏黑葡萄酒理化指标和香气成分的影响,获取一种最适用于家庭家酿葡萄酒的浸渍方法。从江苏靖江鲜食葡萄园中分离天然酿酒酵母,对其进行鉴定、培养耐受性及发酵特性分析,对其酿造酒进行香气成分的分析,从而选出适宜家酿鲜食葡萄的酵母菌种。为实现以鲜食葡萄为原料酿造优质葡萄酒,尝试采用终止发酵工艺酿造低醇夏黑葡萄酒,确定适用于家庭酿造的最佳参数及有效的抑制发酵、分离澄清方法,从而为用户酿造低醇家酿果酒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二、葡萄酿酒的酸度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葡萄酿酒的酸度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发酵方法对葡萄小麦复合酒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原料 |
1.1.2 试剂 |
1.1.3 辅料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试验设计 |
(1)单酿红提葡萄酒 |
(2)A方案:单一原料发酵50%再混合发酵 |
(3)B方案:浸渍3 d的红提葡萄醪与糖化48 h的小麦混合发酵 |
(4)C方案:发酵蒸馏后的小麦原酒与浸渍3 d的红提葡萄醪混合发酵 |
(5)D方案:发酵结束的葡萄酒与糖化48 h的小麦混合发酵 |
1.4 操作要点 |
1.4.1 小麦的前处理 |
(1)浸泡 |
(2)蒸麦 |
(3)摊凉、撒曲 |
(4)糖化 |
1.4.2 红提葡萄的前处理 |
(1)葡萄分选、除梗破碎 |
(2)添加SO2和果胶酶 |
(3)浸渍 |
1.5 测定方法 |
1.5.1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2 感官评价方法 |
1.6 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酿红提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分析 |
2.2 小麦原料的基本指标 |
2.3 A方案发酵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分析 |
2.4 B方案发酵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分析 |
2.5 C方案发酵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 |
2.6 D方案发酵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 |
2.7 不同方案下葡萄小麦复合酒特征性指标变化分析 |
2.8 不同方案下葡萄小麦复合酒的感官评价分析 |
3 结论 |
(4)不同酿酒酵母发酵对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1.1 菌种及葡萄来源 |
1.1.2 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发酵工艺[9] |
1.3.2 本土酿酒酵母WJ1、Q12对发酵赤霞珠的动态影响研究 |
1.3.3 分析检测方法 |
1.3.4 感官评价 |
1.3.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本土酿酒酵母发酵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过程中总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
2.2 本土酿酒酵母发酵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过程中酒精度及还原糖残留量的动态变化 |
2.3 本土酿酒酵母发酵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过程中单宁含量的动态变化 |
2.4 本土酿酒酵母发酵赤霞珠葡萄酒过程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
2.5 本土酿酒酵母发酵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过程中总酚含量的动态变化 |
2.6 本土酿酒酵母发酵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感官评价 |
3 结论 |
(5)河北昌黎产区干红葡萄酒品质及真菌群落多样性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葡萄酒 |
1.2 河北昌黎产区介绍 |
1.3 酿酒葡萄品种介绍 |
1.3.1 蛇龙珠 |
1.3.2 赤霞珠 |
1.3.3 马瑟兰 |
1.4 葡萄酒的主要代谢成分 |
1.4.1 糖类 |
1.4.2 有机酸 |
1.4.3 醇类 |
1.4.4 酚类 |
1.4.5 酯类 |
1.4.6 氨基酸 |
1.5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1.6 葡萄及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及其生物活性 |
1.7 本文研究内容 |
1.8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章 干红葡萄酒发酵过程中质量参数的变化与差异 |
2.1 材料及仪器 |
2.1.1 材料 |
2.1.2 试剂及耗材 |
2.1.3 设备及仪器 |
2.2 方法 |
2.2.1 工艺流程 |
2.2.2 发酵指标测定 |
2.2.3 不同品种干红葡萄酒感官分析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品种葡萄醪发酵过程中比重的变化 |
2.3.2 不同品种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 |
2.3.3 不同品种葡萄酒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
2.3.4 不同品种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酒精度的变化 |
2.3.5 不同品种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总酸含量的变化 |
2.3.6 不同品种葡萄酒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 |
2.3.7 不同品种干红葡萄酒感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干红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的研究 |
3.1 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基因DNA的提取 |
3.2.2 PCR扩增和测序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丰富性和多样性分析 |
3.3.2 葡萄酒酿造生境真菌系统发育学分析 |
3.3.3 真菌种类和丰度分析 |
3.3.4 不同酿酒葡萄品种发酵前、中、后期真菌OTUs分析 |
3.3.5 不同品种葡萄醪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主成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品种葡萄酒多酚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 |
4.1 材料及仪器 |
4.1.1 实验样品 |
4.1.2 试剂及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总酚含量的测定 |
4.2.2 总类黄酮的测定 |
4.2.3 总黄烷醇的测定 |
4.2.4 总花色苷的测定 |
4.2.5 铜离子还原能力的测定 |
4.2.6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2.7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总酚含量的差异 |
4.3.2 总类黄酮含量的差异 |
4.3.3 总黄烷醇含量的差异 |
4.3.4 总花色苷含量的差异 |
4.3.5 铜离子还原力的差异 |
4.3.6 DPPH清除能力的差异 |
4.3.7 ABTS~+清除能力的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品种葡萄酒代谢产物的分析 |
5.1 材料及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试剂及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样品预处理 |
5.2.2 NMR检测条件 |
5.2.3 NMR数据处理 |
5.2.4 NMR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品种葡萄酒代谢产物指认 |
5.3.2 河北昌黎产区不同品种干红葡萄酒代谢产物分析 |
5.3.3 主要代谢产物相对含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致谢 |
(6)基于耐热克鲁维酵母混菌发酵对提升冰酒感官品质的影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 |
文献综述 |
1 冰葡萄酒概述 |
1.1 冰葡萄酒定义 |
1.2 冰葡萄酒在国内外的发展 |
2 葡萄酒酵母概述 |
2.1 酿酒酵母 |
2.2 非酿酒酵母 |
3 Lachancea thermotolerans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
3.1 L.thermotolerans 对葡萄酒整体酸度的影响 |
3.2 L.thermotolerans 对葡萄酒乙醇浓度的影响 |
3.3 L.thermotolerans 对葡萄酒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影响 |
3.4 L.thermotolerans 对葡萄酒其他发酵参数的影响 |
4 Torulaspora delbrueckii 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
4.1 T.delbrueckii 对葡萄酒乙醇和乙酸浓度的影响 |
4.2 T.delbrueckii 对葡萄酒中苹果酸的影响 |
4.3 T.delbrueckii 对葡萄酒中甘油的影响 |
4.4 T.delbrueckii 对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影响 |
5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
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5.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5.3 技术路线图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菌种与培养基 |
2.3 主要设备 |
2.4 主要试剂 |
2.5 菌株的生长与发酵特性 |
2.5.1 菌株扩培和种子液制备 |
2.5.2 菌株生长及耐受性试验 |
2.5.2.1 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
2.5.2.2 菌株耐受性测定 |
2.5.3 菌株发酵特性试验 |
2.5.3.1 纯种发酵试验 |
2.5.3.2 发酵性能测定 |
2.6 混菌发酵试验 |
2.6.1 ‘贵人香’冰葡萄酒小容器酿造 |
2.6.1.1 工艺流程图 |
2.6.1.2 冰酒操作要点 |
2.6.2 接种试验 |
2.6.3 指标测定 |
2.6.3.1 发酵动力学测定 |
2.6.3.2 菌株细胞数量测定 |
2.6.3.3 基本理化指标测定 |
2.6.3.4 苹果酸、乳酸测定 |
2.6.3.5 甘油含量测定 |
2.6.3.6 挥发性化合物测定 |
2.6.3.7 感官分析 |
2.7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三株L.thermotolerans和三株T.delbrueckii的生长特性及发酵性能分析 |
3.1.1 生长曲线测定 |
3.1.2 菌株耐受性分析 |
3.1.2.1 对高浓度葡萄糖的耐受性 |
3.1.2.2 对SO_2的耐受性 |
3.1.2.3 对乙醇的耐受性 |
3.1.2.4 对较低温度的耐受性 |
3.1.3 三株L.thermotolerans乳酸的测定 |
3.1.4 冰酒生境下供试菌株发酵性能的测定 |
3.2 L.thermotolerans与 S.cerevisiae混菌发酵对冰酒品质的影响 |
3.2.1 发酵速率的测定 |
3.2.2 不同接种条件下的发酵动态分析 |
3.2.3 不同接种发酵过程中菌株生长趋势分析 |
3.2.4 常规理化指标分析 |
3.2.5 发酵过程中苹果酸降解及乳酸生成的动态趋势 |
3.2.5.1 顺序发酵过程中苹果酸、乳酸含量的变化 |
3.2.5.2 同时发酵过程中苹果酸、乳酸的动态分析 |
3.2.6 不同接种模式下甘油含量分析 |
3.2.7 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分析 |
3.2.7.1 酯类物质 |
3.2.7.2 醇类物质 |
3.2.7.3 酸类物质 |
3.2.7.4 萜烯类化合物 |
3.2.7.5 醛酮及其他类化合物 |
3.2.7.6 供试酒样挥发性香气的主成分分析 |
3.2.8 感官分析 |
3.3 L.thermotolerans与 T.delbrueckii混菌发酵对冰酒品质的影响 |
3.3.1 发酵速率的测定 |
3.3.2 不同接种条件下的发酵动态分析 |
3.3.3 不同接种发酵过程中菌株生长趋势分析 |
3.3.4 常规理化指标分析 |
3.3.5 发酵过程中苹果酸降解及乳酸生成的动态趋势 |
3.3.5.1 顺序发酵过程中苹果酸、乳酸含量的变化 |
3.3.5.2 同时发酵过程中苹果酸、乳酸含量的变化 |
3.3.6 不同接种模式下甘油含量分析 |
3.3.7 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分析 |
3.3.7.1 酯类物质 |
3.3.7.2 醇类物质 |
3.3.7.3 酸类物质 |
3.3.7.4 萜烯类化合物 |
3.3.7.5 醛酮及其他类化合物 |
3.3.7.6 供试酒样挥发性香气的主成分分析 |
3.3.8 感官分析 |
3.4 两种不同混菌模式的发酵参数比较 |
3.4.1 不同混菌模式的理化指标分析 |
3.4.2 不同混菌模式的主要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分析 |
3.4.3 不同混菌模式的感官评价 |
4 讨论 |
4.1 优良菌种的筛选 |
4.2 混菌发酵过程中的菌体生长变化 |
4.3 混菌发酵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
4.3.1 顺序接种发酵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
4.3.2 同时接种发酵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 |
(7)新疆‘玫瑰香’葡萄在室温和冷藏条件下品质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章 绪论 |
1.1 新疆‘玫瑰香’葡萄简介 |
1.2 影响葡萄果实品质的因素 |
1.2.1 硬度 |
1.2.2 可溶性固形物 |
1.2.3 酸度 |
1.2.4 葡萄多酚 |
1.2.5 挥发性风味物质 |
1.3 葡萄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
1.3.1 葡萄采后生理生化特性 |
1.3.2 葡萄采后呼吸代谢 |
1.3.3 葡萄成熟衰老机理 |
1.3.4 葡萄采后褐变机理 |
1.4 葡萄低温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1 温度对贮藏影响 |
1.4.2 低温贮藏技术 |
1.4.3 冰温贮藏技术 |
1.4.4 临界低温高湿贮藏技术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贮藏温度对‘玫瑰香’葡萄品质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试验仪器 |
2.1.4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贮藏温度对‘玫瑰香’葡萄硬度的影响 |
2.2.2 贮藏温度对‘玫瑰香’葡萄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2.2.3 贮藏温度对‘玫瑰香’葡萄酸度的影响 |
2.2.4 贮藏温度对‘玫瑰香’葡萄Vc含量的影响 |
2.3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贮藏温度对‘玫瑰香’葡萄抗氧化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试剂 |
3.1.2 试验仪器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贮藏温度对‘玫瑰香’葡萄总酚含量的影响 |
3.2.2 贮藏温度对‘玫瑰香’葡萄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3 贮藏温度对‘玫瑰香’葡萄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2.4 贮藏温度对‘玫瑰香’葡萄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5 贮藏温度对‘玫瑰香’葡萄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贮藏温度对‘玫瑰香’葡萄香气成分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制备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物质鉴定 |
4.2.1 GC-MS条件 |
4.2.2 香气鉴定 |
4.2.3 关键香气分析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挥发性风味物质鉴定 |
4.4.2 重要贡献香气物成分分析 |
4.4.3 香气聚类分析 |
4.4.4 特征香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8)干红葡萄酒酿酒酵母的优选及其酿酒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葡萄酒的发展 |
1.2 葡萄酒的概述 |
1.2.1 葡萄酒的简介 |
1.2.2 葡萄酒的营养及保健作用 |
1.3 葡萄酒相关酵母菌的概述 |
1.3.1 酿酒酵母菌 |
1.3.2 葡萄酒相关酵母菌的概念及种类 |
1.3.3 葡萄酒相关酵母菌的分布 |
1.4 葡萄酒相关酵母菌的鉴定 |
1.5 酿酒酵母应具备的特性 |
1.5.1 耐受特性 |
1.5.2 生理特性 |
1.5.3 发酵特性 |
1.6 酿酒酵母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
1.6.1 葡萄酒的色泽 |
1.6.2 葡萄酒的香气物质 |
1.7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7.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菌株 |
2.1.2 仪器设备 |
2.1.3 主要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培养基的配置 |
2.2.2 试验技术路线 |
2.2.3 野生酵母菌的分离与纯化 |
2.2.4 酵母菌株发酵力的研究 |
2.2.5 酵母菌株耐受性的研究 |
2.2.6 酵母菌株基本特性的研究 |
2.2.7 优良酿酒酵母菌株的鉴定 |
2.2.8 优良酿酒酵母菌株发酵性能的研究 |
2.2.9 葡萄酒酿造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酵母菌分离与纯化结果 |
3.2 分离得到的酵母菌株发酵力的研究 |
3.3 酵母菌株耐受性的研究 |
3.3.1 酵母菌株耐酒精性能的研究 |
3.3.2 酵母菌株耐SO_2性能的研究 |
3.3.3 酵母菌株耐高糖性能的研究 |
3.3.4 酵母菌株耐酸性能的研究 |
3.3.5 酵母菌株耐高温性能的研究 |
3.3.6 小结 |
3.4 酵母菌株基本特性的研究 |
3.4.1 优选酵母菌株产硫化氢性的研究 |
3.4.2 优选酵母菌株产酒精性的研究 |
3.4.3 优选酵母菌株产泡沫性的研究 |
3.4.4 优选酵母菌株絮凝性的研究 |
3.5 优良酵母菌株的形态学分类 |
3.6 优良酵母菌株发酵性能的研究 |
3.6.1 酵母菌株的发酵速率 |
3.6.2 酵母菌株的生长曲线 |
3.7 优选酵母菌株发酵葡萄酒期间物质变化规律 |
3.7.1 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残糖量与酒精度的变化 |
3.7.2 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总酸含量的变化 |
3.8 优选酵母菌株与商业酵母发酵葡萄酒品质对比研究 |
3.8.1 不同酵母菌株发酵赤霞珠葡萄酒的香气物质对比 |
3.8.2 不同酵母菌株发酵赤霞珠葡萄酒的感官品评 |
3.8.3 小结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公酿一号与爱格丽、媚丽、户太八号混酿葡萄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葡萄品种概述 |
1.1.1 公酿一号(Gongniang No.1) |
1.1.2 爱格丽(Ecolly) |
1.1.3 媚丽(Meili) |
1.1.4 户太八号(Hutai No.8) |
1.2 葡萄产地生态条件 |
1.2.1 山东高密 |
1.2.2 陕西杨凌 |
1.3 降低葡萄酒含酸量方法及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
1.3.1 化学降酸 |
1.3.2 物理降酸 |
1.3.3 生物降酸 |
1.4 混酿葡萄酒发展现状 |
1.4.1 混酿葡萄酒基本概述 |
1.4.2 国外混酿葡萄酒发展现状 |
1.4.3 国内混酿葡萄酒发展现状 |
1.4.4 混酿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材料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葡萄采样方法 |
2.2.2 酿造工艺流程 |
2.2.3 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2.2.4 多酚指标测定方法 |
2.2.5 香气成分测定方法 |
2.2.6 感官评价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公酿一号葡萄成熟度变化 |
3.1.1 理化指标变化 |
3.1.2 有机酸组分变化 |
3.2 单品种葡萄酒品质分析 |
3.2.1 基本理化指标 |
3.2.2 有机酸含量分析 |
3.3 混酿葡萄酒品质分析 |
3.3.1 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
3.3.2 有机酸含量分析 |
3.3.3 酚类物质含量分析 |
3.3.4 单体酚类物质分析 |
3.3.5 感官质量分析 |
3.4 MLF后葡萄酒品质分析 |
3.4.1 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
3.4.2 有机酸含量分析 |
3.4.3 酚类物质含量分析 |
3.4.4 单体酚类物质分析 |
3.4.5 香气成分分析 |
3.4.6 感官质量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葡萄成熟度变化 |
4.2 单品种葡萄酒品质分析 |
4.3 混酿葡萄酒品质分析 |
4.4 MLF对葡萄酒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感官品评表 |
附录B 试验数据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家用果酒酿造器的设计及果酒酿造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葡萄酒及果酒的简介 |
1.3 家庭酿酒与甲醇的产生 |
1.4 浸渍工艺 |
1.5 鲜食葡萄园生态系统酵母菌的分离、鉴定与应用 |
1.6 低醇酒及终止发酵工艺 |
1.6.1 低醇酒的介绍 |
1.6.2 低醇葡萄酒的生产方法 |
1.6.3 终止发酵工艺 |
1.7 家用果酒酿造器设计的研究现状 |
1.8 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8.1 实验思路 |
1.8.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家用果酒酿造器的设计 |
2.1 引言 |
2.2 预计实现功能 |
2.3 家用果酒酿造器的主机系统框图 |
2.3.1 功能介绍 |
2.3.2 系统控制流程 |
2.4 控制系统的架构设计 |
2.4.1 架构分析 |
2.4.2 架构设计 |
2.5 家用果酒酿造器的搭建 |
2.5.1 外部构件的搭建 |
2.5.2 整机结构的搭建 |
2.6 主机电路设计 |
2.7 操作流程设计 |
2.7.1 操作前检查 |
2.7.2 操作说明 |
2.8 控制面板参数 |
2.9 技术参数 |
2.10 机器装配流程 |
2.11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家酿葡萄酒的工艺优化及浸渍方式的探究 |
3.1 引言 |
3.2 试剂与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工艺优化实验 |
3.3.2 浸渍方式的研究实验设计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家酿工艺的结果与讨论 |
3.4.2 浸渍工艺探究的结果与讨论 |
3.5 结论 |
第4章 产区酵母菌的应用与终止发酵工艺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样本、原料及辅料 |
4.2.2 培养基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产区酵母菌的应用 |
4.3.2 终止发酵工艺的研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产区酵母的分离鉴定与应用 |
4.4.2 产区酵母的生长特性 |
4.4.3 葡萄酒中的香气化合物 |
4.4.4 混菌发酵对葡萄酒品质对影响初探 |
4.4.5 终止发酵工艺的研究 |
4.5 结论 |
4.5.1 产区酵母的筛选及应用 |
4.5.2 终止发酵工艺的研究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葡萄酿酒的酸度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发酵方法对葡萄小麦复合酒品质的影响[J]. 马玉蓉,赵玲,吴佳珍,李英蕊,刘丽媛,王婷,南立军,宁娜. 中国果菜, 2021(09)
- [2]环渤海地区酿酒酵母的优选及发酵性能研究[D]. 王映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山西葡萄产区酿酒酵母的优选与鉴定及其共发酵特性分析[D]. 李玉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4]不同酿酒酵母发酵对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J]. 雷蕾,郑海武,李正英,张美枝,李婷,王燕荣,赵雪平,黄海英. 中国酿造, 2021(06)
- [5]河北昌黎产区干红葡萄酒品质及真菌群落多样性的比较研究[D]. 丁建才. 扬州大学, 2021(08)
- [6]基于耐热克鲁维酵母混菌发酵对提升冰酒感官品质的影响效应[D]. 杨婕.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7]新疆‘玫瑰香’葡萄在室温和冷藏条件下品质变化分析[D]. 朱珠芸茜.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8]干红葡萄酒酿酒酵母的优选及其酿酒特性研究[D]. 乔喜玲.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9]公酿一号与爱格丽、媚丽、户太八号混酿葡萄酒研究[D]. 袁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10]家用果酒酿造器的设计及果酒酿造工艺的研究[D]. 夏艺玮.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