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大评职称引进“外援”(论文文献综述)
陈越[1](2017)在《学术人才国际流动中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师资队伍多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人才抢夺愈发激烈,学术人才由单向流动走向循环流动,国际学术人才市场逐步形成。如何抓住机遇,实现我国学术人才由流失向回流的转变,提高我国学术人才引进工作效率,成为教育经济与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国内外学者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出现宏观与微观、量化与质性两极分化。为此,研究另辟蹊径从高校这一学术人才聘任主体、教师聘任制度这一桥梁出发,融合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方法,在人才迁移动因理论与核心概念内涵外延的基础上,试图搭建学术人才国际流动RRRED理论模型,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解释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及其五大模块(资格准入、公开招聘、薪酬绩效、聘期考核、解聘退出)对我国高校学术人才引进及其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学术人才国际流动与高校教师聘任制度之间呈现显着相关性。研究结果说明,当学术人才对所在高校资格准入、公开招聘、薪酬绩效、解聘退出制度评价越高,其再流失可能性越低,引进效益越高;当学术人才对所在高校聘期考核制度评价越高,其再流失可能性越高,引进效益越低,我国高校教师聘期考核存在“逆淘汰”效应。针对研究结果,结合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中,资格准入制度内容不断完善,指标逐步量化与具体化,开始关注“软指标”,注重保护“高校权益”,侧重学术要求;公开招聘制度规定了招聘程序,呈现出院系招聘自主性、学术人才主动性、招聘流程规范性、学术权力扩大化等特征;薪酬绩效制度表现出人才计划/工程资助比重较大、薪酬绩效确定机制灵活、薪酬绩效校际差异等特征;聘期考核制度限定了考核目标、原则、内容、程序和结果,表现出主观性、规范性、学术性等特征;解聘退出制度中解聘条件多、学术限定少,低阶标准多、高阶标准少,校方权益重视多、教师权益重视少。同时,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学术人才引进及其效益,集中体现为:资格准入制度存在政治责任与学术自由、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筛选需要与人才紧缺三对矛盾冲突;公开招聘制度存在招聘信息不对称、个人申请材料造假、学院审核“学缘关系”影响、学校审批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博弈等问题;薪酬绩效制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管理方式粗放,工资收入差距较大、国际水平不高,福利保险水平不高、制度不完善;聘期考核制度,考核标准科学性不强、考核程序公正性不显、考核结果利用率不高;解聘退出制度,解聘退出标准流于形式、解聘退出程序不合理、后续保障不健全。针对上述问题,研究提出五大对策:一是重构高校教师资格准入指标体系,保障人才引进质量;二是修正高校教师公开招聘流程,保障招聘程序正义;三是提高高校教师薪酬绩效水平,提高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四是规范高校教师聘期考核制度,防止“逆淘汰”;五是完善解聘退出制度,保证高校教师合理流动。研究试图通过完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促进国际学术人才回流,提升高层次人才引进效益。
蒋洁蕾[2](2016)在《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点高中制度是建国以来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制度,深刻影响着我国高中的整体布局。历史上,该制度历经嬗变,几经存废。“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也就是“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问题,根本上探讨的是重点高中制度利弊问题。那么“究竟重点高中制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均对此有着差异性的认识。任何简单地回答“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还是“利弊相当”都不能全面反映该问题的复杂性、深刻性,唯有从多视角(历史的视角、国别比较的视角、实证调查的视角、理论的视角)去检视和梳理才能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还原该问题本身,也才能从中找到我国重点高中制度的未来发展之路。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理论研究综合考察“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首先,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梳理我国建国以来有关该问题的若干次争论,涉及政策、学界以及实践等领域在该问题上的看法和作为,以此还原该问题的历史面貌并规整出有关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核心争论焦点。其次,检视国际上与我国相类似的“重点高中”(德国文理中学、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美国学术高中)制度的演进、特征以及所面临的存废争论,比较三国“重点高中”制度模式的共性和差异,为我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出路提供国际视野和参考样本。再者,就现实各方(重点高中校长和教师、非重点高中校长和教师,专家学者)对“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各种看法及理由进行实证调查和比较。接着,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对办重点高中的五大好处(效率优先、因材施教、精英培养、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的合理性及其限度进行辨析。最后,在历史回溯、国际比较、实证调查、理论辨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重点高中制度发展的若干条出路。论文的历史研究部分,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重点高中制度演化的风雨历程,在此基础上,提炼概括出影响这一制度兴废的五个核心议题,即“是否富有效率?”、“是否体现因材施教?”、“是否培养出了精英人才?”、“是否有违教育公平?”、“是否发挥了示范性作用?”。国际比较研究部分,通过对德、英、美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五点共性和三种不同发展模式:德国始终坚持文理中学制度,通过精细化的制度设计来最大程度的减小文理中学制度的弊端,可用“公立”、“大众化”、“建‘立交桥’”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其特征;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模式可用“受制于党派”、“精英化”、“尊重传统”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美国学术高中制度可用“分类”、“专业化”、“特色化”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实证调查部分,围绕“究竟要不要举办重点高中”这一核心问题,对高中校长、教师、专家学者进行了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重点与非重点高中校长对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看法存一定的差异,越是“老牌”、“一流”的重点高中校长,越是倾向于赞同保留重点高中制度,而非重点高中的校长则更倾向于废除重点高中制度;相对而言,重点高中的教师比非重点高中教师更倾向于赞同和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专家学者对重点高中存废问题的看法各异,呈现出多元化、理性化和复杂化的特征。理论透视部分,围绕五大关键词即“效率优先”、“因材施教”、“精英培养”、“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以前面历史研究、国际比较研究、实证调查研究获得的相关材料为依据,运用辩证思维、复杂思维、相对性思维的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举办重点高中可能的好处与潜在的危害进行剖析。研究表明,上述五个关键词所代表的每个辩护理由,都只有部分的合理性,都需要具体分析,都是有条件的。而且,五大辩护理由在逻辑上并不处于同一层面,并非同等重要。简而言之,“精英培养”是根本目的,其它四个方面“效率优先”、“因材施教”、“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均属于手段的范畴。从重要性上看,假如“精英培养”落空、陷入虚假化,则其它四条理由均不能成立。基于这一判断,论文对当前我国重点高中是否“已经培养”或“正在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英人才进行了基于事实的批判性分析,分析结果令人堪忧。基于上述四个部分的研究,论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从短期看,我国重点高中制度仍将继续存在,但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造和改良。改造、改良的总体方向是,重点高中必须摆脱和跳出现有的应试教育模式,真正走内涵式发展道理,不断探索精英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精英人才。从长远看,教育决策部门应当根据当今世界各国高中教育制度的发展潮流,从制度设计层面对现有的重点高中制度进行适时、适度、适切的改革。可能的变革路径包括:在保留重点高中制度的前提下,设计出不同类型高中之间的转轨通道;建立不同类型的特色高中,实现重点高中内部的多样化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创办特色高中,尝试将公办重点高中转制为私立高中,改变公立重点高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一些地区尝试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建立综合高中制度;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在所有普通高中实施资优生教育计划。
左鹏[3](2015)在《公办中小学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子校与母校管理协调研究 ——以长沙市高新区明德麓谷学校为例》文中指出公办中小学名校集团化办学作为推动我国教育均衡和现代教育治理体制改革的一种方式,发挥其办学的优势能较好的解决当前人们“择校热”的问题,较快的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推进区域内教育的均衡。为此,本文以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的子校明德麓谷学校为研究个案,理清名校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子校和母校管理冲突的现象和原因,总结和提炼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子校和母校应对冲突的管理协调措施,构建出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子校和母校管理协调机制,为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朝更高水平方向发展提出建议。研究表明,真正实现名校集团化办学,由一所名校带出若干名“子校”,成为一个名校集团,不仅是在量上的扩张更是在质上提升,而这种提升的关键在于优化集团化办学的管理内涵。在集团化办学组织系统中有发展目标、管理团队、管理机制、信息系统、管理文化五大要素,只有发挥五大要素的管理功能,让它之间协调运转,教育集团内部子校和母校才能顺利的运转。同时在名校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存在多个利益相关者,这些利益相关者在很多时候是一个非利益共同体,他们之间会产生管理上的冲突,而管控冲突的重要途径就是管理协调。因此,管理协调工作是名校集团化办学管理中的核心工作。管理协调的过程就是集团化办学中解决子校和母校在发展目标、管理团队、管理机制、信息沟通、文化融合等方面问题冲突的过程。在公办中小学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加强子校和母校管理协调,必须明确集团化办学管理协调内容和方法,建立集团化办学管理协工作调机制,构建集团化办学管理协调信息系统,培育集团化办学管理协调精神文化,实现集团化办学管理协调工作绩效。
李婉芝[4](2015)在《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高校青年教师发展为逻辑起点,以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主线,围绕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概述、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反思、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发展状况与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发展状况与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青年教师生活发展状况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进行多视角、多层面的研究分析,力图揭示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视阂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并为我们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指导,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发展。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本章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实的综述,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二章: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概述。本章按照“高校青年教师——高校青年教师发展——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思路,分别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概念、内容、特点以及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容、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力图全面把握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其实质。第三章: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本章不仅系统地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了阐释,而且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理论为基础对中国古代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及西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了探讨,力图夯实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第四章: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反思。本章不仅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而且对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概括总结,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五章: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发展状况与思想政治教育。本章分别从思想、政治、道德三个方面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发展状况进行了论述,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贴近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发展状况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第六章: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发展状况与思想政治教育。本章分别从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个维度进行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发展状况进行了论述,对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贴近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发展状况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第七章:高校青年教师生活发展状况与思想政治教育。本章分别从生活质量、薪资待遇、婚姻情感、身心健康四个维度对高校青年教师生活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对高校青年教师生活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贴近高校青年教师生活发展状况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二、浙大评职称引进“外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大评职称引进“外援”(论文提纲范文)
(1)学术人才国际流动中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的现实需要 |
1.1.2 落实国家“双一流”方案的具体部署 |
1.1.3 应对世界范围内人才抢夺的策略选择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人才流动的研究 |
1.3.2 关于国际学术人才引进的研究 |
1.3.3 关于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研究创新点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学术人才国际流动的内涵界定 |
2.1.2 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内涵与模块 |
2.2 理论基础:人才迁移动因理论 |
2.2.1 宏观视角:推拉理论 |
2.2.2 经济学视角:“成本—收益”理论 |
2.2.3 心理学视角:迁移动机理论 |
2.2.4 政治学视角:世界体系理论 |
2.2.5 多学科视角:移民系统理论 |
2.3 小结 |
3. 学术人才国际流动RRRED模型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工具 |
3.1.2 调查工具 |
3.2 研究过程 |
3.2.1 被试 |
3.2.2 研究程序 |
3.3 研究发现 |
3.4 小结 |
4. 学术人才国际流动中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内容与特征 |
4.1 高校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内容与特征 |
4.1.1 高校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内容 |
4.1.2 高校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特征 |
4.2 高校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内容与特征 |
4.2.1 高校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内容 |
4.2.2 高校教师公开招聘制度特征 |
4.3 高校教师薪酬绩效制度内容与特征 |
4.3.1 高校教师薪酬绩效制度内容 |
4.3.2 高校教师薪酬绩效制度特征 |
4.4 高校教师聘期考核制度内容与特征 |
4.4.1 高校教师聘期考核制度内容 |
4.4.2 高校教师聘期考核制度特征 |
4.5 高校教师解聘退出制度内容与特征 |
4.5.1 高校教师解聘退出制度内容 |
4.5.2 高校教师解聘退出制度特征 |
4.6 小结 |
5. 学术人才国际流动中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问题与原因 |
5.1 高校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存在矛盾冲突 |
5.1.1 政治责任与学术自由矛盾冲突 |
5.1.2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矛盾冲突 |
5.1.3 筛选需要与人才紧缺矛盾冲突 |
5.2 高校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存在人才质量问题 |
5.2.1 招聘信息公开阶段:信息不对称 |
5.2.2 个人申请阶段:审核材料造假 |
5.2.3 院系评审阶段:“学缘关系”错综复杂 |
5.2.4 学校审批阶段: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博弈 |
5.3 高校教师薪酬绩效制度缺乏国际竞争力 |
5.3.1 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管理方式粗放 |
5.3.2 工资收入贫富差距拉大,国际水平较低 |
5.3.3 福利保险等其他待遇水平不高,相关制度有待完善 |
5.4 高校教师聘期考核制度中存在“逆淘汰”现象 |
5.4.1 考核标准科学性不强 |
5.4.2 考核程序公正性不显 |
5.4.3 考核结果利用率不高 |
5.5 高校教师解聘退出制度存在“流动难”问题 |
5.5.1 高校教师解聘退出标准流于形式 |
5.5.2 高校教师解聘退出程序不合理 |
5.5.3 高校教师解聘退出后续保障不健全 |
5.6 小结 |
6. 学术人才国际流动中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完善路径 |
6.1 重构高校教师资格准入指标体系,保障人才引进质量 |
6.1.1 缓解矛盾冲突,科学筛选指标 |
6.1.2 高校教师资格准入指标体系具体内容 |
6.1.3 高校教师资格准入指标权重赋值 |
6.1.4 高校教师资格准入指标体系利用 |
6.2 修正高校教师公开招聘流程,保障招聘程序正义 |
6.2.1 招聘规划环节 |
6.2.2 招聘公告发布环节 |
6.2.3 院系组织初选环节 |
6.2.4 学院筛选环节 |
6.2.5 学校审批环节 |
6.3 提高高校教师薪酬绩效水平,提高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 |
6.3.1 科学配置、合理使用科研经费 |
6.3.2 提高工资收入整体水平、缩小差距、分类付薪 |
6.3.3 完善福利项目体系 |
6.4 规范高校教师聘期考核制度,防止“逆淘汰” |
6.4.1 考核理念:人本位 |
6.4.2 考核依据:聘任合同 |
6.4.3 考核主体:多元化 |
6.4.5 考核结果:公开与适用 |
6.5 完善高校教师解聘退出制度,保证合理流动 |
6.5.1 完善高校教师解聘退出标准 |
6.5.2 规范高校教师解聘退出程序 |
6.5.3 做好高校教师解聘退出安置 |
6.6 小结 |
7. 结语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国际学术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2. 高校人事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3. 学术人才国际流动RRRED模型调查问卷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
(二)一个现实迫切问题 |
(三)一个具有国际共性的问题 |
(四)一个充满理论复杂性的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有关重点学校制度历史的研究 |
(二)有关主张要办重点学校的研究 |
(三)有关主张废除重点学校的研究 |
(四)有关主张改革重点学校的研究 |
(五)有关主张有条件地办重点学校的研究 |
(六)有关国际上“重点学校”存废的相关研究 |
(七)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三、概念界定 |
(一)重点高中的界定 |
(二)两组类似概念与重点高中的关系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与理论分析工具 |
(二)研究问题、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历史回溯 |
一、建国十七年:重点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巩固 |
(一)重点学校制度出台的可能缘由 |
(二)重点学校制度的正式出台 |
(三)重点学校制度的系统建立 |
(四)重点学校制度遭遇“滑铁卢” |
二、“文革”时期:重点学校制度的彻底废除 |
(一)制度层面的彻底废除 |
(二)事实层面的彻底破坏 |
(三)学理层面的彻底否定 |
三、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重点学校制度的全面复兴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全面恢复 |
(二)重点学校制度弊端渐显及争论 |
(三)重点学校制度的调整 |
四、20世纪90年代:重点学校制度的新样态与存废大辩论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新样态 |
(二)重点学校制度存废大辩论 |
五、21世纪以来:重点学校制度的精细化与理性审视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精细化 |
(二)重点学校制度的理性审视 |
六、历史回溯的启示 |
(一)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制度已废除 |
(二)高中阶段重点学校制度仍将长期存在 |
(三)重点高中尚未跳出“官办名校”的模式 |
(四)重点高中制度存废围绕五个核心议题展开 |
(五)重点高中制度经历了政策上“大起大落-修修补补-精细多样化”的嬗变 |
(六)重点高中制度经历了学理上“积极拥护-激烈争论-理性审视”的嬗变 |
第二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国际比较 |
一、德国文理中学制度 |
(一)文理中学制度演变 |
(二)文理中学制度存废的焦点 |
(三)文理中学制度的变革调整 |
二、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 |
(一)文法中学制度变迁 |
(二)英国公学制度演变 |
(三)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存废的焦点 |
三、美国学术高中制度 |
(一)学术高中制度概况 |
(二)学术高中的类别 |
(三)学术高中的典型特征 |
(四)学术高中遭遇的质疑和批判 |
四、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比较 |
(一)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共性 |
(二)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 |
五、国际比较的启示 |
第三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实证调查 |
一、对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整体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二、对重点高中落实效率优先的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三、对重点高中践行因材施教的看法 |
(一)校际分流是一种因材施教吗? |
(二)重点高中内部的因材施教做得如何? |
四、对重点高中实施精英培养的看法 |
(一)精英教育还有必要吗? |
(二)重点高中实施的是精英教育吗? |
(三)精英人才应当具备哪些素质? |
(四)精英人才是重点高中培养的吗? |
(五)精英人才应当集中安置还是分散安置? |
五、对重点高中体现教育公平的看法 |
(一)重点高中的设置损害了教育公平吗? |
(二)把中考成绩作为重点高中录取的唯一标准,这公平吗? |
(三)重点高中的存在固化了社会阶层吗? |
六、对重点高中发挥示范性作用的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七、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比较 |
(一)高中校长的观点异同 |
(二)高中教师的看法异同 |
(三)专家学者的态度异同 |
(四)各方意向异同的整体审视 |
八、实证调查的启示 |
第四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理论辨析 |
一、效率优先 |
(一)设置重点高中达成效率优先的合理性 |
(二)对设置重点高中达成效率优先的质疑 |
二、因材施教 |
(一)校际分流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合理性 |
(二)对校际分流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质疑 |
三、精英培养 |
(一)重点高中精英培养的合理性 |
(二)对重点高中精英培养的质疑 |
四、能力公平 |
(一)重点高中基于能力标准的教育公平的合理性 |
(二)对重点高中基于能力标准的教育公平的质疑 |
五、示范性发挥 |
(一)发挥重点高中示范性的合理性 |
(二)对发挥重点高中示范性的质疑 |
六、理论辨析的启示 |
结论与展望:我国重点高中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 |
路径1: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促使我国的重点高中走内涵发展之路 |
路径2: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设计出不同类型高中之间的转轨通道 |
路径3:保留重点高中制度,实现重点高中内部的多样化发展 |
路径4: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改变所有重点高中均为公立的局面 |
路径5:在一些地区试验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并尝试建立综合高中制度 |
路径6:彻底废除重点高中制度,改为在所有普通高中实施资优教育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调查问卷 |
附录3 :重点高中学生学习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4 :访谈内容摘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公办中小学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子校与母校管理协调研究 ——以长沙市高新区明德麓谷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国家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趋势 |
二、名校集团化办学热潮背后存在诸多的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
三、明德教育集团子校——明德麓谷学校的办学实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集团化办学 |
二、名牌学校 |
三、管理协调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我国公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研究动态 |
二、国外中小学联合办学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个案法 |
第二章 公办中小学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意义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公办中小学名校集团化办学是时代的产物 |
一、有利于推进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
二、有利于激活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 |
第二节 名校集团化办学中管理协调的理论基础 |
一、集团化办学管理协调理论 |
二、集团化办学冲突分析理论 |
第三章 名校集团化办学体制下明德麓谷学校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明德麓谷学校办学情况及管理协调调查分析 |
一、对明德麓谷学校教师的调查 |
二、对明德麓谷学校学生的调查 |
三、对明德麓谷学校学生家长的调查 |
第二节 集团体制下的组织运行 |
一、传承明德树人理念 |
二、招才纳贤建设师资队伍 |
三、激活教师交流和培训制度 |
四、逐步健全学校管理组织体系 |
五、用“和”文化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
六、加强绩效检测与评估 |
第三节 协调机制下的经验分享 |
一、文化传承精髓 |
二、管理主体明确 |
三、师资深度融合 |
四、教学资源共享 |
第四节 集团化办学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名校集团化办学协调中的主要问题 |
二、影响名校集团化办学协调难的主要因素 |
第四章 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子校与母校协调的思考 |
第一节 明晰集团化办学管理协调关系 |
一、明确集团化办学子校与母校协调的内容 |
二、明确集团化管理协调的方法 |
第二节 激活集团化办学管理协调机制 |
一、集团化办学管理协调机制的形成 |
二、集团化办学管理协调机制主要内容 |
第三节 构建集团化办学管理协调信息系统 |
一、集团化办学管理协调信息系统的内涵 |
二、集团化办学管理协调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实施 |
第四节 强化集团化办学管理协调绩效评价 |
一、集团化办学管理协调绩效的内涵 |
二、集团化办学管理协调绩效评价的实现 |
第五节 培育集团化办学的子校与母校协调文化 |
一、集团化办学管理文化的内涵 |
二、培育集团化办学管理协调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课题研究 |
后记 |
(4)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第一节 高校青年教师概述 |
一、高校青年教师的内涵 |
二、高校青年教师的类型 |
三、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 |
第二节 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概述 |
一、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内涵 |
二、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内容 |
三、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特点 |
第三节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一、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
三、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第三章 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理论 |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相关理论 |
第二节 中国古代相关理论 |
一、培养教师德高为师的师德目标 |
二、树立以身作则的师德准则 |
三、创造了丰富的师德内容 |
第三节 国外相关理论 |
一、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理论 |
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反思 |
第一节 历史回顾 |
一、转变阶段 |
二、改进阶段 |
三、强化阶段 |
四、创新阶段 |
第二节 基本经验 |
一、培养造就思想政治过硬的教育者 |
二、坚定不移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青年教师 |
三、探索了以师德建设为核心的教育内容 |
四、积极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 |
第三节 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主要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第五章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发展状况与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一节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发展状况 |
一、思想状况 |
二、政治状况 |
三、道德状况 |
第二节 影响因素分析 |
一、社会因素 |
二、学校因素 |
三、个人因素 |
第三节 贴近思想发展状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一、贴近思想发展状况进行思想教育 |
二、贴近政治发展状况进行政治教育 |
三、贴近道德发展状况进行道德教育 |
第六章 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发展状况与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一节 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发展状况 |
一、教学发展状况 |
二、科研发展状况 |
三、服务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影响因素分析 |
一、师资配比不足 |
二、评价体系“重科研,轻教学” |
三、资源分配不公平 |
四、个人缺乏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 |
五、科研发展受个人条件影响 |
第三节 贴近工作发展状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一、贴近教学发展实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二、贴近科研发展实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贴近服务社会发展实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七章 高校青年教师生活发展状况与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一节 高校青年教师生活发展状况 |
一、生活质量状况 |
二、薪资待遇状况 |
三、婚姻情感状况 |
四、身心健康状况 |
第二节 影响因素分析 |
一、思想观念问题 |
二、保障条件有限 |
三、收入水平偏低 |
四、身心健康被忽视 |
第三节 贴近生活发展状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一、贴近生活质量状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二、贴近薪资待遇状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贴近婚姻情感状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四、贴近身心健康状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浙大评职称引进“外援”(论文参考文献)
- [1]学术人才国际流动中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研究[D]. 陈越. 武汉大学, 2017(07)
- [2]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D]. 蒋洁蕾. 上海师范大学, 2016(12)
- [3]公办中小学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子校与母校管理协调研究 ——以长沙市高新区明德麓谷学校为例[D]. 左鹏.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6)
- [4]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李婉芝. 湖北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