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癌134例临床治疗分析

腮腺癌134例临床治疗分析

一、134例腮腺癌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邱文龙[1](2021)在《TMEM173基因在头颈部鳞癌中预后价值的大数据分析和原发性腮腺鳞癌、鼻咽癌预后模型的构建》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头颈部鳞癌预后因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题目: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STING在头颈部鳞癌中的预后价值和信号通路目的:TMEM173基因是一种先天免疫调节基因,由TMEM173编码的蛋白STING是先天免疫信号产生的重要辅助因子,作为胞质DNA的传感器,促进I型干扰素的产生。虽然它对多种癌症的肿瘤治疗和预后都有影响,但对头颈部鳞癌(HNSCC)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我们旨在探讨TMEM173在HNSCC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与HPV P16/CDKN2A基因的互相作用关系,以及TMEM173对免疫和其他通路的调节作用。材料和方法:用于分析的数据主要来自TCGA数据集。利用GEPIA、Reactome Pathway Database、KM plotter Database、UCSC Xena browser 和 cBioPortal for Cancer Genomics Database等在线分析工具分析TMEM173基因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和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TMEM173在HNSCC组织中的过表达并不显着,但它在HPV阳性HNSCC中表达高于HPV阴性HNSCC。TMEM173的表达可募集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此外,TMEM173参与多种功能调控,其表达受p16/CDKN2A基因、凋亡和自噬相关基因的调控。TMEM173的高表达与HNSCC患者良好的总生存(OS)相关(HR=0.72,p=0.021)。结论:TMEM173促进肿瘤微环境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募集,TMEM173的高表达预测了 HNSCC患者良好的OS,有望成为预后预测因素和潜在治疗靶点。第二部分:基于SEER数据库探索原发性腮腺鳞癌的治疗模式题目1:利用Nomogram风险分层评估术后放射治疗对腮腺鳞癌的临床价值目的:原发性腮腺鳞癌是腮腺恶性肿瘤的一种罕见的病理类型。腮腺鳞癌的大部分预后指标和治疗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小型回顾性研究获得。目前腮腺鳞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并建议术后放疗(PORT),但术后辅助放疗对腮腺鳞癌的临床价值有待基于风险分层模型的进一步评估。材料和方法:我们利用SEER数据库,回顾性队列分析1975年至2016年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腮腺鳞癌患者。患者分为手术+放疗组(放疗组)和单纯手术组(非放疗组)。基于5年总生存期(OS)的独立预后因素,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将患者分为不同的风险组,并采用校准曲线(calibrationplot)、曲线下面积(AUC)和决策曲线分析法(DCA)评估模型的准确性。Cox回归模型评价PORT的临床价值。结果:共581例腮腺鳞癌纳入研究,其中放射治疗组403例(69.4%),非放射治疗组178例(30.6%)。在72个月的中位随访中,共310例(53.4%)死亡发生,其中非放疗组106例(59.6%)死亡,放疗组204例(50.6%)死亡。经校准曲线(calibration plot)、曲线下面积(AUC)和决策曲线分析法(DCA)评测后,与其他分期系统相比,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在OS分层和临床决策方面更准确、更有用。根据Nomogram评分和患者预后,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中风险组(包括中低风险组和中高风险组)和高风险组三个风险层级。放疗能显着改善中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期(HR=0.638,95%CI=0.482-0.844,P=0.002),而对于低风险组(HR=1.168,95%CI=0.329-4.140,P=0.810)和高风险组(HR=0.891,95%CI=0.550-1.444,P=0.639)患者,术后放疗没有改善其总生存。结论:年龄、T分期和阳性淋巴结数量是5年OS的独立因素。腮腺鳞癌的Nomogram预后预测模型可以更好地对腮腺鳞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分层,筛选受益于PORT的患者,提示该模型可作为PORT的临床决策参考,避免过度治疗。题目2:放疗和化疗对腮腺鳞癌的临床价值分析目的:原发性腮腺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腮腺恶性肿瘤,放疗(RT)和化疗(CT)对腮腺鳞癌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CSS)和总生存(OS)的临床价值需要进一步评估。材料和方法:我们利用SEER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对象是1975年至2016年间诊断为原发性腮腺鳞状细胞癌的患者。患者被分为5组:单纯手术组(Salone)、术后放疗组(PORT)、术后放化疗组(S+CRT)、根治性放疗组(RT)、根治性放化疗组(CRT)。根据Cox多因素分析获得的独立预后风险因素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和倾向评分匹配(PSM)的分析方法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我们确定了 2324名符合条件的原发性腮腺鳞状细胞癌患者,其中1172名患者具有明确的分期。中位随访107个月,术后患者的生存期优于非手术患者。术后辅助放疗(PORT)显着提高了术后患者的OS(HR=0.778,95%CI=0.652-0.927,P=0.005)。在基于年龄、T分期、N分期的风险分层分析中,高危组中接受PORT的患者的OS优于单纯手术组的患者(41.1 vs.27.4,P=0.002),而化疗并不能改善生存。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患者的OS优于单纯放疗组的患者(HR=0.778,95%CI=0.652-0.927,P=0.005),年龄、T分期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经PSM调整后,根治性放化疗(CRT)的患者与单纯放疗(RT)的患者相比,其OS和CSS均有显着差异。结论:PORT可显着提高术后患者的OS。未手术的患者中,CRT组的OS优于RT组,根据风险分层选择治疗方案对患者是可行和有效的。第三部分:鼻咽癌预后分析题目:鼻咽癌的预后和风险模型的构建目的: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即使是临床分期相同的鼻咽癌患者,其总生存期(OS)也可能不同,单纯依靠TNM分期评估预后并不完善。我们试图建立一个更为全面、准确的预后评估模型,对非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预后进行个体化的评估。材料和方法:我们收集了 2003年8月至2017年5月期间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初诊非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诊疗信息:初诊年龄、T分期、N分期、EB病毒DNA(EBV DNA)水平、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吸烟史、酗酒史,并且所有符合条件的患者都接受了根治性放射治疗。主要研究重点是总生存率(OS),次要研究终点是无进展生存(PFS)、局部区域无进展生存期(LRPFS)和远处无转移生存期(DMFS)。基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获得的OS的独立预后因素,我们构建了预后风险模型,并将患者分为四个风险级别。通过C指数和校准曲线(calibrationplot)评估风险预后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准确性。采用Kaplan-Meier 法表现各个风险组的 OS、PFS、LRPFS 和 DMFS,并用 log-rank检验组间差异。结果:经过筛选和排除,最终1872名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1374名(73.4%)是男性,中位年龄为47岁(范围4-82岁)。基于Cox多因素分析获得的六个OS的独立预后因素:年龄、T分期、N分期、吸烟史、EBVDNA和LDH,我们构建了非转移性鼻咽癌的预后风险模型。预后风险模型在对预后(OS、PFS、LRPFS和DMFS)的预测方面显着优于第八版AJCC TNM分期系统。我们构建的风险模型的OS、PFS、LRPFS和DMFS的校正曲线与实际预后情况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优于第八版AJCC TNM分期系统。根据预后风险模型,患者被分为四个风险等级:风险组1(0-1个风险因素),风险组2(2个风险因素),风险组3(3个风险因素),风险组4(4-6个风险因素)。四个风险分层的OS(P<0.001)、PFS(P<0.001)、LRPFS(P<0.001)和 DMFS(P<0.001)之间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尤其是四个风险组的OS和PFS,组间差异明显。四个风险组的5年OS分别为92.5%,85.5%,80.1%,59.1%,(P<0.001),5 年 PFS 分别为 86.7%,79.9%,69.4%,52.1%(P<0.001)。结论:四个风险组的患者在生存预后和疾病控制方面表现出显着的差异。通过该模型,肿瘤学家可以准确、有效地评估患者的预后,提出更加合理化的临床决策。

朱榴宁,庄海,卜寿山,张继生,尹林[2](2021)在《个性化3D打印导板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在腮腺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对个性化3D打印导板引导下125I粒子治疗腮腺癌的剂量学参数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探讨其治疗肿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0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的腮腺恶性肿瘤患者13例,所有患者均合并预后高危因素(肿瘤残留、肿瘤破溃等)需要辅助放射治疗。粒子植入术前依据患者CT数据设计并打印个性化手术导板。术中,需要保证导板与体表术区贴合,并按术前治疗计划进针、植入粒子。术后第2天进行CT扫描,勾画靶区进行剂量学验证,按照英国哥伦比亚癌症研究中心粒子植入质量评价标准对植入质量进行评价。术后第3、6、12个月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放疗相关并发症及肿瘤控制状况。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设计并打印个性化导板并顺利实施了粒子植入手术,术后剂量验证与术前设计参数一致性较好,包容90%靶区体积的剂量值(D90)为[93(90.5,103.5)]Gy,承受100%处方剂量的体积大小(V100)为[93.5%(91%,95%)]。13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4(14,26)]个月,局部控制率100%。其中,9例出现腮腺区0~3级放射性皮炎。所有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均在1年内恢复正常。结论:125I近距离放射治疗是腮腺恶性肿瘤患者辅助放疗的一种可行选择,具有并发症少、局部控制率高等优势,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顾敏[3](2020)在《miRNA基因遗传变异与牙齿数目发育异常的易感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非综合征型多生牙(NSST)是一种常见的牙齿异常类型。微小RNA(micro RNA,miRNA)在口腔颌面部以及牙齿发育中有着极其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miRN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NSST的易感性有关。材料和方法:选择了四个miRNA SNP(rs2910164,rs11614913,rs2043556和rs2682818),并在我们的病例对照研究(163名NSST患者和326名健康对照)中评估它们与NSST易感性的关系。结果:rs2910164与下颌NSST的风险显着相关(相加模型:OR=4.00,95%CI=1.76-9.09,P=0.001),而rs2682818显示出与上颌NSST风险密切相关(相加模型:OR=1.40),同时发现rs2682818 C等位基因和男性患者NSST风险显着相关(相加模型:OR=1.62,95%CI=1.08-2.43,P=0.020)。结论:miR-146a/rs2910164和miR-618/rs2682818的遗传变异可能与汉族人群发生NSST的风险有关。目的:非综合征型牙齿缺失(NSTA)是口腔临床工作中高频遇见的牙齿发育畸形,而miRNA参与了口腔颅颌面及牙齿的发育,本文旨在探讨miRNA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可能是NSTA易感因素。材料和方法:本研究调查了625例非综合征型牙齿缺失患者以及1144例健康对照人群,并用Taq Man探针法对4种miRNA上的SNPs(miR-146a/rs2910164、miR-196a2/rs11614913、pre-miR-605/rs2043556、pre-miR-618/rs2682818)进行基因分型,继而用PLINK软件(1.07版)评价这4个SNP与非综合征型牙齿缺失之间的关系。结果:总体分析显示:rs2043556与非综合征型牙齿缺失风险存在名义关联(P相加模型=0.021)。除此以外,在亚组分析中,rs2043556与上颌侧切牙(P相加模型=0.047),下颌中切牙(P相加模型=0.049)的缺失相关,同时观察到其与上颌尖牙缺失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相加模型=0.0016)。结论:Rs2043556影响了miR-605-3p和miR-605-5p的成熟,而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表明MDM2是miR-605-5p的结合靶标。我们的研究表明,pre-miR-605rs2043556与NSTA发生风险密切相关。目的:腮腺恶性肿瘤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的发病率较高,组织学类型繁多,大部分预后较差。其发病机制研究倾向腮腺癌的发生与基因、蛋白表达的改变密切相关。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腮腺癌组织表达NSD2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干扰siRNA下调NSD2基因表达对腮腺癌SACC-2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本研究采用了NSD2 siRNA转染SACC-2细胞,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NSD2 m 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SD2蛋白的表达,以鉴定NSD2 siRNA的沉默效果。Western blot测定干扰前后组蛋白H3K36二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细胞增殖的检测采用了CCK-8和集落形成试验,细胞凋亡的检测方式是AnnexinⅤ/PI双染流式细胞术,而转染后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情况则采用细胞划痕试验以及Transwell试验。结果:研究显示细胞棕黄色染色显示的是NSD2蛋白的表达,其表达呈强阳性,表达率至72.9%,而对照组多形性腺瘤阳性表达率仅为40.0%,两者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62)。我们研究发现腮腺癌的临床分期与NSD2在此疾病中的表达有很大的相关性(P=0.0519)。NSD2 siRNA转染腮腺癌SACC2细胞72h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NSD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H3K36me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NSD2 siRNA组细胞增殖率低于对照组(P<0.05),NSD2 siRNA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1.77±3.19)%和(29.84±2.78)%,vs(10.50±2.14)%(P<0.05)。划痕损伤实验显示转染后划痕损伤愈合明显减慢,迁移率明显降低,体外侵袭实验结果显示,转染后穿膜细胞百分率显着降低(P<0.05)。结论:研究认为腮腺癌组织检测NSD2可以用于患者的预后判断,干扰沉默NSD2基因后,腮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过程被抑制,从而诱导了细胞的凋亡。我们预测其干扰机制是通过调节组蛋白H3K36me2水平变化所致。因此NSD2可以判断腮腺肿瘤的临床特性,并对患者的预后作出预测,可作为新的参考指标,从而指导口腔临床的治疗。

吕少文,吴峥,谢德欢,程皖琴,王蕾,钟睿,胡江,王明理,黄劭敏,苏勇[4](2020)在《基于外科切除范围个体化勾画腮腺肿瘤术后放射治疗靶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目前腮腺肿瘤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勾画方法国内外尚未达成共识。本研究旨在探讨借助外科切除原则设定及勾画CTV的方法。方法选取2010-06-01-2018-06-0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连续收治的29例腮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靶区勾画时结合手术记录,根据手术前后临床及影像资料对比,分析测算手术切面及周围各保留组织术前旁开原肿瘤大体外缘的距离,判断各保留组织术前受侵累及的风险,<5mm定义为高危临床靶区(CTV-HD),5~10mm的组织定义为中危靶区(CTV1),>10~20mm的组织定义为低危靶区(CTV2),必要时CTV2还包括需要预防照射的区域淋巴结引流区。CTV-HD、CTV1和CTV2的处方剂量分别为64.0~66.0、59.5~61.0和45.0~54.0Gy。统计靶区及毗邻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并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结果茎突、下颌支、二腹肌后腹、颈动脉鞘、茎乳孔对应组织范围被勾画为CTV-HD的比例分别高达31.03%、27.59%、55.17%、37.93%和37.10%。截至2019-03-31,29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5(5~98)个月,未发现局部区域复发。所有患者3和5年预期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95.7%和81.2%,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分别为100.0%和100.0%,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分别为87.9%和81.7%。单因素分析结果示,N分期与腮腺肿瘤患者生存预后有关联,P=0.02。Cox风险回归模型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根据个体肿瘤手术切面及周围各保留组织术前与原肿瘤外缘距离判定其术前受侵风险,勾画为不同CTV,给予不同剂量照射,为腮腺肿瘤术后靶区勾画提供了新思路,疗效显示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研究。

王宇航[5](2020)在《106例腮腺癌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腮腺癌患者治疗疗效,并分析影响腮腺癌的患者预后因素。方法收集从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腮腺癌患者病例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时间,并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进一步探究影响腮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患者5年OS、DFS分别为86.43%和86.78%,中位OS、DFS尚未达到。单纯手术患者5年OS、DFS分别为85.15%和86.7%;术后辅助放疗患者5年OS、DFS分别为87.35%和88.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淋巴结情况、组织分化程度、病理学类型的患者OS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p<0.001,p<0.001,p=0.007);不同年龄、淋巴结情况、组织分化程度、病理学类型的患者DFS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p<0.001,p<0.001,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组织分化程度(低分化)、淋巴结情况(淋巴结阳性)为影响腮腺癌患者预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4、p=0.013、p=0.035);组织学分化程度(低分化)、淋巴结情况(淋巴结阳性)为影响腮腺癌患者预后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3、p=0.011)。结论1.局部晚期和(或)伴有危险因素的腮腺癌患者,通过手术加术后辅助放疗的综合治疗手段可得到良好的生存情况。2.年龄(≥60岁)、组织分化程度(低分化)、淋巴结情况(淋巴结阳性)为影响腮腺癌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3.远处转移是腮腺癌患者治疗失败最主要原因,也是主要死亡原因。

张艳,郑伟慧,姜琳,兰霞斌,陈超[6](2019)在《淋巴结阳性腮腺癌16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淋巴结阳性腮腺原发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淋巴结阳性腮腺原发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总结病理类型和淋巴结分期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6例淋巴结阳性(pN+)腮腺癌中,涎腺导管癌8例,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为56.3%。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位置主要在同侧腮腺区(88.9%),其次为同侧颈部Ⅱ区(11.1%)。pN+腮腺癌的5年生存率和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6.7%和60.0%。涎腺导管癌和非涎腺导管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9%和87.5%(χ2=3.355,P=0.067);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28.6%和87.5%(χ2=4.604,P=0.032)。8thAJCC pN1、pN2和pN3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5.0%、66.7%和50.0%(χ2=1.052,P=0.591),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5.0%、33.3%和50.0%(χ2=1.469,P=0.480)。[结论]p N+腮腺癌中涎腺导管癌的比例较大。腮腺癌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位置主要位于同侧腮腺区和Ⅱ区。涎腺导管癌是pN+腮腺癌的不良预后因素,较8thAJCC pN分期能更好地评估pN+腮腺癌预后。

蒋卫东,李文慧,於丽乔,许刚[7](2019)在《MUC1和MUC5AC在腮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分析黏性蛋白1(MUC1)和黏性蛋白5AC(MUC5AC)在腮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探究其在腮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56例腮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用q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UC1和MUC5AC的表达水平。结果癌组织中MUC1 mRNA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 <0.05),MUC5AC表达水平显着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 05);癌组织中MUC1蛋白表达阳性率显着高于癌旁组织(P <0.05),MUC5AC蛋白表达阳性率显着低于癌旁组织(P <0.05)。MUC1表达水平与MUC5AC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腮腺癌组织MUC1和MUC5AC表达水平与腮腺癌患者肿瘤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MUC1低表达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着高于MUC1高表达组(P<0.05),MUC5AC高表达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着高于MUC5AC低表达组(P <0.05)。MUC1、MUC5AC表达水平及肿瘤分期是影响腮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UC1在癌组织中表达上调,MUC5AC表达下调,与腮腺癌患者预后有关,可作为腮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翁旭,李劲松[8](2017)在《腮腺癌组织PAX2和PAX8表达联合预测其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腮腺癌组织成对盒基因2(PAX2)和成对盒基因8(PAX8)表达联合预测其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方法以行腮腺颈联合根治术治疗的腮腺癌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手术切除腮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AX2和PAX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腮腺癌组织PAX2和PAX8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09%和69.57%,均高于癌旁组织的26.09%和28.26%(P<0.05)。腮腺癌根治术治疗患者随访3年的局部复发率为41.30%,淋巴结转移率为34.78%。且PAX2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复发率和转移率均高于其阴性表达患者,PAX8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复发率和转移率亦均高于其阴性表达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腮腺癌组织PAX2和PAX8表达水平与其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均密切相关(P<0.05)。腮腺癌组织PAX2和PAX8表达水平预测其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良好,其中以PAX2阳性和PAX8阳性预测其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最优。结论腮腺癌组织PAX2和PAX8表达水平与其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等预后情况的密切相关且联合预测其预后的价值良好,联合检测腮腺癌组织PAX2和PAX8蛋白表达可作为腮腺癌根治术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赖敏栋,乐飞[9](2016)在《腮腺癌组织表达KiSS-1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腮腺癌组织表达KiSS-1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8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54例腮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腮腺癌根治术治疗,且术中取肿瘤组织采取免疫组化法进行KiSS-1表达检测。根据KiSS-1检测结果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KiSS-1表达阳性为观察组,KiSS-1表达阴性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SS-1可能为腮腺癌侵袭、转移抑制基因,腮腺癌组织检测KiSS-1可以用于患者的预后判断。

罗克勍,蓝小林,田克强,肖富福,梁婷,王冬梅,李荣,张相民[10](2016)在《腮腺癌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文中提出通过对1例腮腺癌肉瘤的临床资料、病理进行观察,复习腮腺癌肉瘤的相关文献并加以分析,探讨腮腺癌肉瘤的组织学来源和临床治疗。腮腺癌肉瘤的组织学来源于未分化的肌上皮细胞可能性大,确诊必须靠术后病理。腮腺癌肉瘤的诊断需病理明确,首选手术治疗,预后较差。

二、134例腮腺癌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34例腮腺癌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TMEM173基因在头颈部鳞癌中预后价值的大数据分析和原发性腮腺鳞癌、鼻咽癌预后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s
第一部分 头颈部鳞癌预后因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题目: 头颈部鳞癌预后因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STING在头颈部鳞癌中的预后价值和信号通路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SEER数据库探索原发性腮腺鳞癌的治疗模式 题目1: 利用Nomogram风险分层评估术后放射治疗对腮腺鳞癌的临床价值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附图
    附表
第二部分 基于SEER数据库探索原发性腮腺鳞癌的治疗模式 题目2: 放疗和化疗对腮腺鳞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鼻咽癌预后分析 题目: 鼻咽癌的预后和风险模型的构建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腮腺癌术后的辅助放疗和预后分析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IMRT技术下鼻咽癌预后和失败模式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2)个性化3D打印导板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在腮腺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手术治疗
        1.2.2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前增强CT检查
        1.2.3 个性化3D打印导板制作
        1.2.4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
        1.2.5 随访及疗效评估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临床疗效
    2.3 并发症
3 讨论

(3)miRNA基因遗传变异与牙齿数目发育异常的易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表
第一部分 miRNA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多生牙风险的关联研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文献综述 多生牙病因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miRNA遗传变异与非综合征型牙齿缺失易感性研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文献综述 先天性缺牙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情况说明 第三部分研究内容衔接阐述
第三部分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NSD2在腮腺癌中表达及调控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创新点
    文献综述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 NSD 家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在职博士学位期间临床技能进修学习情况
攻读在职博士学位期间专业技术职称情况
攻读在职博士学位期间专利已授权情况
攻读在职博士学位期间课题资助情况
攻读在职博士学位期间参编参译书籍情况
攻读在职博士学位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致谢

(4)基于外科切除范围个体化勾画腮腺肿瘤术后放射治疗靶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
    1.2 放射治疗
    1.3 靶区勾画
    1.4 处方剂量及放疗实施
    1.5 化疗
    1.6 随访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靶区勾画
    2.2 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
    2.3 不良反应评价
    2.4 随访
3 讨论

(5)106例腮腺癌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6)淋巴结阳性腮腺癌16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pN+腮腺癌临床病理特征
    2.2 pN+腮腺癌患者预后分析
3 讨论

(7)MUC1和MUC5AC在腮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腮腺癌患者癌组织中MUC1和MUC5AC mRNA表达水平
        1.3.2 免疫组化检测腮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UC1和MUC5AC蛋白表达水平
    1.4 随访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qRT-PCR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MUC1和MUC5AC mRNA表达水平
    2.2 MUC1和MUC5AC蛋白在腮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
    2.3 MUC1和MUC5AC表达水平与腮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2.4腮腺癌患者MUC1和MUC5AC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2.5 影响腮腺癌患者不良预后产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8)腮腺癌组织PAX2和PAX8表达联合预测其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和检测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腮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AX2和PAX8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
    2.2 腮腺癌根治术预后情况分析
    2.3 腮腺癌组织不同PAX2和PAX8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的复发率和转移率比较
    2.4 腮腺癌组织PAX2和PAX8表达情况与其根治术预后的关系分析
    2.5 腮腺癌组织PAX2和PAX8表达情况预测其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分析
3 讨论

(9)腮腺癌组织表达KiSS-1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Ki SS-1表达蛋白检测方法
    1.3 结果判断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10)腮腺癌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病理情况
2 讨论

四、134例腮腺癌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TMEM173基因在头颈部鳞癌中预后价值的大数据分析和原发性腮腺鳞癌、鼻咽癌预后模型的构建[D]. 邱文龙.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2]个性化3D打印导板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在腮腺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J]. 朱榴宁,庄海,卜寿山,张继生,尹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3)
  • [3]miRNA基因遗传变异与牙齿数目发育异常的易感性研究[D]. 顾敏.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6)
  • [4]基于外科切除范围个体化勾画腮腺肿瘤术后放射治疗靶区研究[J]. 吕少文,吴峥,谢德欢,程皖琴,王蕾,钟睿,胡江,王明理,黄劭敏,苏勇.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20(10)
  • [5]106例腮腺癌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D]. 王宇航.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6]淋巴结阳性腮腺癌16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J]. 张艳,郑伟慧,姜琳,兰霞斌,陈超. 肿瘤学杂志, 2019(12)
  • [7]MUC1和MUC5AC在腮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蒋卫东,李文慧,於丽乔,许刚.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03)
  • [8]腮腺癌组织PAX2和PAX8表达联合预测其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J]. 翁旭,李劲松. 重庆医学, 2017(31)
  • [9]腮腺癌组织表达KiSS-1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研究[J]. 赖敏栋,乐飞. 实用癌症杂志, 2016(09)
  • [10]腮腺癌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J]. 罗克勍,蓝小林,田克强,肖富福,梁婷,王冬梅,李荣,张相民. 中国当代医药, 2016(24)

标签:;  ;  ;  ;  ;  

腮腺癌134例临床治疗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