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荒漠草原食草动物的采食率(论文文献综述)
乔江[1](2020)在《家庭牧场草地家畜生产优化管理模型研制与验证》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草地面积大、类型丰富,是重要的家畜生产和生态安全区域。在长期粗放的生产经营模式下,我国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处于长期落后状况,草地生态退化得不到有效缓解。家庭牧场是我国北方草地利用的主要经济体。由于历史传承、利益驱动、气候变化等原因使得超载放牧、草地退化在家庭牧场尺度上成为常态。为了缓解牧场生产经营效率低下,促进农牧民脱贫增收,摆脱恶劣环境的限制,急需通过高效、精准的生产经营模式来替代传统模式,实现草畜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模拟模型的使用是快速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工具。本文应用畜牧学原理、生态学原理,借鉴澳大利亚ACIAR系列模型StageTWO的建模方法,通过建立模拟放牧草畜代谢能平衡子模型、经济分析子模型和家畜放牧草畜平衡子模型,自主设计和开发了最优经营方式的规划求解算法。同时,本文于2011~2014年期间,在内蒙古自治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区通过半结构式问卷调查和牧场控制性对比试验监测数据,依据家庭牧场经营模式和草地生态状况调查结果,将牧户分为实验户和对照户,基于实验户成功经营经验,将家畜生产理论与实际生产经营结合,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对自主开发的家庭牧场优化生产管理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牧场优化生产管理模型的求解过程引入家畜采食限制因素和采食喜好问题,使用VC++编程,完全底层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家庭牧场优化生产模型。该模型运行于Windows系统,共有15296行代码,运行模块仅3.5 MBytes,软件无需安装,操作简单。(2)模型通过对草地、家畜、经济、环境和生产管理参数的输入设置,自主进行决策运行,确定最高经济收入时的生产经营方案。该最佳方案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现,包括不同自然气候条件的家庭牧场生产经营净收益最高时的载畜率、人工草地建植组合,家畜逐月补饲种类和数量,并基于上述优化经营方式分析家庭牧场的经济收支情况,设计出最优经营方案的家畜生产日历和家畜放牧行为。(3)通过在内蒙古不同草地类型区的家庭牧场进行验证分析表明,该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度高,适合于不同草地类型家庭牧场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具体优化决策结果包括:①内蒙古地区鄂温克族自治旗草甸草原、正镶白旗典型草原和四子王旗荒漠草原最适合的载畜率分别是1.2羊单位/公顷/年、1.0羊单位/公顷/年和0.7羊单位/公顷/年。②冷季补饲是家庭牧场主要支出,不同草原类型地区补饲占总支出比例在55%~63%之间,人工草地经营可以显着减少补饲支出,建议鄂温克族自治旗草(?)草原区家庭牧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展高产人工草地。③生产优化管理可以显着提高单位家畜净收益,鄂温克族自治旗草甸草原、正镶白旗典型草原和四子王旗荒漠草原模拟值比对照户可分别提高26.6%、39.6%和 98.3%。④牧场优化管理对不同草原区喜食多年生和一年生牧草的高度、密度、生物量均有所提高,不喜食多年生牧草也有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喜食多年生牧草密度和生物量在草甸草原会出现显着下降。⑤根据生产优化模型决策分析,不同草原区推迟产羔时间可以减少补饲支出,提高生产效益。
熊梅[2](2020)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与土壤空间格局对载畜率的响应》文中提出荒漠草原是草原向荒漠过渡的旱生性最强的一类草原,由于长期的过度放牧利用,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生境破碎化,植物空间分布格局发生改变,呈现出斑块状分布的特点。研究放牧干扰下植物、土壤空间格局的变化特点及二者的作用规律对于深入了解草地群落演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在长期不同载畜率(对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的围封放牧样地,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研究:(1)在群落水平探讨物种多样性(α多样性)对载畜率的响应,并针对群落中4种主要植物:建群种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优势种冷蒿(Artemisiafrigida)和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songorica)、主要伴生种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采用格局分析、生态位、空间自相关、半方差函数、克里格差值等方法对4种植物和土壤碳、氮的空间格局特征及植物与土壤异质性之间的关系对不同载畜率的响应进行研究;(2)针对以4种植物为主的草地斑块,通过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探讨物种组成、物种更替和多样性变化对载畜率的响应、同时分析斑块植物地上—根系—土壤碳、氮含量的季节动态及耦合关系。旨在从群落和种群(斑块)水平上揭示了草地空间格局变化规律、养分耦合关系对放牧的响应,阐明长期放牧引起草地生态系统空间格局转变的差异和成因,为制定合理的放牧制度和天然草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载畜率下群落物种多样性、主要植物密度—土壤空间异质性及二者关系(1)群落物种丰富度(Margelef)、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Pielou)随载畜率增加而降低,在HG区显着低于其他处理(P<0.05)。不同载畜率下,短花针茅、冷蒿和无芒隐子草及银灰旋花等4种主要植物种群均为聚集分布的格局。随载畜率的增加,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的聚集强度降低,生态位变宽,冷蒿和银灰旋花的聚集强度提高,生态位变窄。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之间的生态位重叠随载畜率的增加而增加,二者的种间竞争作用加强,在群落中处于优势地位,而冷蒿和银灰旋花之间或二者与短花针茅或无芒隐子草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均降低,在群落中的地位减弱。(2)载畜率对4种植物种群密度均有显着影响(P<0.05),随载畜率的增加: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的密度逐渐增加,冷蒿密度先增加后降低,银灰旋花密度降低;4种植物的密度总和随载畜率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不同载畜率下4种植物的空间分布不同,在CK区,短花针茅表现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其他物种虽能形成聚集分布的斑块,但空间连续性差,主要受随机性因素影响。放牧提高了短花针茅总的空间变异,斑块面积变大,使冷蒿、无芒隐子草和银灰旋花种群得以扩张,空间上形成斑块状分布、梯度分布或圈层结构,空间自相关性增强。(3)不同载畜率对土壤全碳、全氮及碳氮比均有显着影响(P<0.05)。与CK相比,LG和HG区土壤全碳含量的空间自相关范围增加,空间自相关程度降低;在MG区,土壤全碳的空间结构性较差,主要受随机因素影响。土壤全氮表现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自相关范围在MG区最低,而在HG区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在LG与CK区相似。土壤碳氮比在HG区受结构性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表现为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而在其他处理表现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并且LG和HG区提高了土壤碳氮比的空间自相关范围,而MG区的空间自相关范围相对较低。土壤全碳在MG区空间连续性较差,主要受随机性因素影响,其他处理的空间连续性较好,表现为相联结或梯度分布的斑块结构特点。土壤全氮整体上表现为梯度分布的特点,空间连续性较好,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土壤碳氮比在CK和MG区表现为梯度分布并结合若干较小斑块的分布特点,而在LG和HG区呈现出斑块联结分布,并且斑块面积较大。物种多样性和密度特征主要受土壤氮素空间异质性的影响,而受土壤碳影响较小。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密度以及4种植物密度总和与土壤氮空间异质性密切相关,而冷蒿和银灰旋花密度主要影响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土壤全碳和碳氮比的空间异质性与LG区关系较为密切。2.斑块水平物种多样性、主要植物地上—根系—土壤碳、氮含量及耦合关系对载畜率的响应(1)以短花针茅斑块为背景(基质),载畜率和斑块位置对冷蒿斑块α多样性没有显着影响,但冷蒿斑块物种相似性(β多样性指数)受载畜率显着影响(P<0.05),表现为LG<MG<CK。无芒隐子草斑块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受载畜率显着影响,在不同载畜率下表现为:LG>CK>MG>HG,均匀度指数受载畜率和斑块位置交互作用的影响。载畜率和斑块位置对银灰旋花斑块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有显着影响,而均匀度指数只在斑块位置间差异显着(在斑块中心显着低于边缘和外部)。(2)放牧降低了各种群斑块的地上生物量,但短花针茅个别月份(8月和9月)的生物量在放牧区较高。随载畜率增加,冷蒿、无芒隐子草和银灰旋花的全碳、碳氮比降低,全氮升高,而短花针茅全碳、全氮增加,碳氮比降低。在生长初期冷蒿、无芒隐子草、银灰旋花全氮含量较高,全碳和碳氮比在生长后期较低,而短花针茅则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不同根系深度的土壤全碳、全氮和碳氮比在不同月份、载畜率间的差异因植物种类和土层深度而异;除冷蒿和无芒隐子草根系碳、氮含量外,4种植物地上、根系和土壤对应的氮和碳含量之间均表现为极显着的正或负相关关系(P<0.01)。综合所有载畜率数据,短花针茅、冷蒿和无芒隐子草与地上全碳、土壤碳氮含量关系密切,各指标含量较高,而银灰旋花则表现为较高的地上和根系全氮含量。
苏日古嘎[3](2020)在《不同放牧家畜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放牧是内蒙古天然草原最主要的利用方式。家畜是放牧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家畜种类及其组合对草原植物群落有不同的影响,但关于放牧对内蒙古草原影响的研究多集中于放牧强度和时间,而对不同家畜种类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大针茅(Stipa grandis)植物群落为对象,研究中度放牧强度下3种家畜(牛、绵羊和山羊)对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采用区组试验小区设计,共使用16个放牧草地小区,代表4个处理(3种家畜+无牧对照),每个处理4个重复。结果表明:1)不同家畜影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优势度组成:与无牧草地相比,放牧绵羊显着降低了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的重要值(P<0.05),而放牧牛显着降低羊草和大针茅重要值(P<0.05),放牧山羊显着降低大针茅重要值(P<0.05)。与放牧绵羊相比,放牧山羊和牛显着降低草地中羊草重要值(P<0.05),但显着提高糙隐子草的重要值(P<0.05)。大针茅重要值在放牧三种家畜的草地间没有显着差异。与无放牧草地相比,放牧牛显着提高了草地的物种丰富度、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H)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R)(P<0.05),而放牧绵羊和山羊的草地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对照草地无显着差异;放牧牛的草地三种多样性指数也显着高于放牧绵羊的草地(P<0.05)。2)不同放牧家畜影响草地植物地上现存量:与无牧草地相比,放牧绵羊显着降低了大针茅、糙隐子草和其他杂类草的地上现存量(P<0.05);放牧牛和山羊则显着降低了羊草、大针茅和糙隐子草的地上现存量(P<0.05)。放牧绵羊草地的糙隐子草地上现存量显着低于放牧牛和山羊草地(P<0.05);放牧牛草地的羊草地上现存量显着低于放牧绵羊的草地(P<0.05)。放牧山羊的羊草采食量显着高于放牧牛的采食量(P<0.05),但与放牧绵羊无显着差异。3)不同放牧家畜影响草地植物功能群在群落中的相对生物量:与无放牧草地相比,放牧绵羊和山羊显着增加了根茎型禾草的相对生物量,但降低低矮丛生型禾草的相对生物量(P<0.05);放牧牛显着增加一、二年生植物的相对生物量(P<0.05)。不同放牧家畜对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无显着影响。4)不同放牧家畜影响草原植物群落的水平空间格局:与无牧草地相比,放牧家畜降低了群落中植物种群的空间异质性,即无牧草地中大针茅和羊草种群明显的斑块特征在放牧草地中没有出现。说明草地植物种群空间异质性虽受放牧家畜的影响,但土壤微地形和土壤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具有主导作用。5)中度放牧条件下,连续三年放牧对土壤(020 cm)含水量和容重没有显着影响。与无放牧草地相比,放牧牛草地土壤010 cm全氮全碳含量较低(P<0.05),放牧绵羊草地土壤010 cm全磷含量较高(P<0.05)。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首次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采用实验的方法同时比较三种主要家畜放牧对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加深了家畜放牧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动态的认识,并可为优化草原放牧管理,尤其优化畜牧群结构促进草原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乌力吉[4](2020)在《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磷平衡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放牧是草地生态系统最主要和直接的利用方式,其中放牧强度是决定草地生态系统养分输入和输出的关键因子。磷(P)是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必需元素,并以各种形式参与到有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目前,国内外有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C)和氮(N),有关磷平衡的过程和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特别是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磷平衡的研究亟待加强。为此,本研究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依托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立的长期放牧实验平台,采用随机设计,分为2个地形和7个放牧强度,共14个放牧处理。对草地生态系统不同组分的磷含量、磷库以及磷的周转等进行了两年(2016、2017年)的研究,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结果和结论:(1)放牧对土壤表层0~20cm全磷含量和磷库均具有显着的影响,同时地形也是影响土壤全磷含量和磷库的重要因子。在平地放牧系统中,放牧显着降低了土壤全磷含量和磷库(P<0.05);在坡地放牧系统中,随着放牧强度增加土壤全磷含量和磷库表现出略微增加的趋势。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全磷含量和磷库均表现为平地高于坡地(P<0.001)。放牧强度虽然没有改变土壤全磷含量的空间异质性,但是有时空间异质性的效应大于放牧处理的效应,平地的空间异质性大于坡地。放牧强度和地形均显着影响土壤有效磷含量(P<0.05),放牧显着增加了两年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同时表现出平地系统高于坡地系统。(2)放牧对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磷含量没有显着的影响(P>0.05),但对地上生物量磷库具有显着的影响(P<0.05),其差异主要是由于生物量不同导致的。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磷含量和磷库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和不同年份间均表现出显着的差异(P<0.001)。不论平地系统还是坡地系统,两年数据均表明放牧显着影响地上生物量磷库,具体你响应表现为,随放牧强度增加,2016年呈“单峰型”变化,而2017年呈现降低的趋势。平地和坡地系统中,地上生物量磷含量和磷库均表现为2016高于2017(P<0.001),这种差异性主要是由有两年含量变化引起的。(3)放牧对凋落物磷含量的影响不显着(P>0.05),但是显着降低了其磷库的大小(P<0.01),主要是生物量的相对贡献率较大。地形条件对凋落物磷含量具有显着的影响(P<0.01),但对凋落物磷库没有显着的影响(P>0.05)。(4)放牧对活根、死根、地下净初级生产力磷含量均没有显着的影响(P>0.05),但放牧显着降低了三者的磷库(P<0.001),三者生物量的相对贡献大于含量的相对贡献。活根磷含量在平地中显着高于坡地(P<0.01),但地形对死根和地下净初级生产力磷含量没有影响(P>0.05)。不同地形和年份对活根和死根磷库均没有显着影响(P>0.05),但地下净初级生产力的磷库在不同年份间差异显着(P<0.05)。(5)地上凋落物残留率不受放牧强度的影响(P>0.05),但是放牧通过减少凋落物的数量,进而显着降低了磷的释放量(P<0.001)。不同地形下,三个分解阶段的地上凋落物残留率和磷释放量均没有显着差异。根系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受放牧强度和地形的影响(P<0.05)。在平地系统中,残留率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单峰型”变化,而坡地系统中残留率与放牧强度呈正相关。放牧对根系凋落物磷释放速率的影响在不同地形下基本一致,放牧通过减少了根系生物量进而降低了磷的释放量。放牧对绵羊粪便的分解速率没有显着影响(P>0.05),但放牧通过增加粪便排泄量改变了磷的释放量,且平地的释放量显着大于坡地(P<0.001)。(6)放牧对磷的重吸收效率具有显着影响(P<0.05)。平地放牧系统中,重吸收效率均与放牧强度呈显着负相关(P<0.05),而坡地系统中二者随放牧强度增加呈“单峰型”变化(P<0.01)。(7)家畜的采食量和排泄量均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或“单峰型”变化,在重度放牧下家畜的采食量最大,但在GI=9.0sheepha-1时,家畜采食量下降。绵羊个体增重和每公顷羊增重的变化呈现相反的趋势,个体增重在轻度或中度放牧条件下最大,而每公顷羊增重在重度放牧下最大(P<0.05)。本研究表明,既保持家畜体重增加又不损坏草地健康的最大放牧强度为GI=6.0sheep ha-1。放牧强度对啮齿动物的分布有也一定的影响,当放牧较轻时主要是以体型较小的黑线仓鼠为主,而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达乌尔黄鼠的数量有所增加。放牧强度对昆虫生物量的影响年际间变化较大(P<0.001),在2016年放牧显着降低了昆虫生物量,而2017年放牧对昆虫生物量没有显着影响。综上所述,放牧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磷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放牧不仅加速了磷循环,同时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轻度放牧不会破坏草地生态系统,但是畜产品输出较少、经济效益不高;重度放牧尽管增加了畜产品的输出但是也增加了水土流失和养分损失,减低了草地的生态功能和可持续性。因此,确定合理的放牧强度是维持草地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的关键。
徐文艺[5](2019)在《黄花苜蓿Mfβ-Hex1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转化烟草》文中提出本文以呼伦贝尔黄花苜蓿为研究材料,根据本项目组前期耐牧性状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的序列信息,设计特异引物,利用PCR技术克隆得到黄花苜蓿β-氨基己糖苷酶基因,对该基因进行了序列特征分析,并采用RT-PCR技术研究了该基因的表达特征,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化烟草,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特征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克隆得到1个黄花苜蓿β-氨基己糖苷酶基因Mfβ-Hex1,该基因cDNA全长786bp,包含了675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了224个氨基酸,主要由谷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等组成。与豆科植物蒺藜苜蓿和大豆中的β-Hex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分别为97.31%和88.34%。Mfβ-HHex1基因属于糖苷水解酶GH20家族成员,不具有跨膜结构,不含信号肽,其二级结构以a-螺旋为主。该基因蛋白为不稳定蛋白。亚细胞定位在细胞质中。2、Mfβ-Hex1基因的表达量与黄花苜蓿耐牧性强弱有关,耐牧性强的植株高于耐牧性弱的植株,且在不同器官中Mβ-Hex1的表达量也不同,表达量高低依次为叶>根>茎。3、本研究构建了pCHF3-Mfβ-Hex1良物表达载体,并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获得转基因烟草。4、表达分析得到Mfβ-Hex1在经过刈割处理后的转基因烟草中上调表达,且Mfβ-Hex1的表达量上调达到显着水平。转基因烟草中Mfβ-Hex1基因表达量在不同器官中表达量高低依次为叶>根>茎。
姚祥[6](2019)在《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草地植物组成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是草原上常见有毒禾草,醉马草植株内生真菌(Epichlo?gansuensis)带菌率近100%,因此又称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继硕士期间课题研究了其庇护作用对甘肃夏河高寒草原、青海贵南高寒草甸和内蒙阿拉善荒漠草原三种草地植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影响之后,本研究以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为对象,(1)研究了其在青海四个县(贵南、海晏、湟源和天峻)常年放牧高寒嵩草草甸中对优质牧草组成的影响;(2)研究了其在甘肃夏河高寒草原、青海贵南高寒草甸和内蒙阿拉善荒漠草原三种放牧草地上对其生长区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调查了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上述四个县高寒嵩草草甸,每个研究地点包括两个区:有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定植区(AI)和无障碍相邻的无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区(AO)。本研究重点分析了优质牧草:类禾草(莎草科和禾本科)的差异,四个地点调查结果显示:(1)AI和AO两个区类禾草植物物种存在显着差异。AO区以莎草科嵩草属(Kobresia spp.)植物为主,嵩草属植物在贵南、海晏、湟源和天峻AO区的重要值分别为:0.86、0.66、0.80和0.73。AI区以禾本科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主,草地早熟禾和垂穗披碱草在贵南、海晏、湟源、天峻AI区的重要值分别为:0.45和0.18、0.31和0.34、0.22和0.47、0.16和0.66。(2)AI区类禾草多样性显着高于AO区(P<0.05),AI区类禾草多样性在贵南、海晏、湟源和天峻分别是AO区的4.08、1.24、1.79和1.24倍。(3)AI区禾草花序数和干重显着大于AO区(P<0.05),贵南、海晏、湟源、天峻AI区每1 m2草地早熟禾和垂穗披碱草花序数量分别为:136.94小穗和9.06小穗、51.44小穗和18.25小穗、28.19小穗和27.56小穗、28.06小穗和48.19小穗。而在AO区,垂穗披碱草仅在海晏有0.25小穗,草地早熟禾无花序。贵南、海晏、湟源、天峻AI区每1 m2草地早熟禾和垂穗披碱草花序干重分别为:0.530 g和0.237 g、0.240 g和0.868 g、0.108 g和1.210 g、0.260 g和2.930 g。而在AO区,垂穗披碱草仅在海晏有0.003 g花序,草地早熟禾无花序。因此,在退化高寒草甸上,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庇护作用促进了以嵩草为主的高寒草甸植被组成变化及增加了禾本科植物的比重。2.通过对我国北方甘肃夏河、青海贵南和内蒙阿拉善三种天然放牧草地有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区(AI)和无障碍相邻的无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区(AO)调查其土壤参数和地上植物参数,结果表明:(1)三地点AI区地上生物量均显着高于AO区(P<0.05),夏河,贵南和阿拉善AI区每1 m2地上生物量干重分别为AO区的2.25,2.96和4.12倍。(2)AI区土壤容重均显着低于AO区(P<0.05),夏河,贵南和阿拉善AI区土壤容重分别比AO区低了15.47%,1.97%和16.16%。(3)AI区土壤全磷含量均显着高于AO区(P<0.05),夏河,贵南和阿拉善AI区土壤全磷含量分别比AO区高了47.06%,14.52%和26.92%。因此,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庇护作用提高了地上生物量和土壤全磷含量且降低了土壤容重。3.通过对我国北方甘肃夏河、青海贵南和内蒙阿拉善三种天然放牧草地AI和AO区调查其土壤真菌参数,结果表明:(1)AI区土壤真菌多样性(P<0.05)和土壤中植物病原菌丰富度(P<0.05)均高于AO区。夏河,贵南和阿拉善AI区土壤真菌属水平真菌多样性分别比AO区高了20.15%,16.91%和17.39%。夏河,贵南和阿拉善AI区土壤中植物病原菌丰富度分别比AO区高了137.80%,32.22%和19.25%。(2)三个研究点土壤真菌群落与植物群落(r=0.688,P<0.05)和植物生物量(r=0.217,P<0.05)呈正相关。(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指出:地上植物生物量显着驱动了真菌多样性和微生物生物量(P<0.05)。(4)土壤中植物病原菌丰富度与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盖度呈正相关(P<0.05)。(5)经PERMANOVA分析指出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存在显着影响了土壤真菌群落(F=1.920,P=0.040)。本部分结果指出,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庇护作用引起了植物群落组成变化和植物生物量的增加,从而使土壤中真菌多样性和微生物生物量增加。然而调查土壤细菌群落后发现,在AI区和AO区对比中,细菌多样性未形成显着差异。三个地点AI区和AO区地上植物群落与土壤细菌种水平群落相关性不显着,而与土壤细菌属水平和门水平群落相关性显着(P<0.05)。可见地上植物群落与土壤细菌群落存在一定相关性。
张军[7](2019)在《放牧和水热条件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是欧亚大陆半干旱草原的重要组成类型,是草原和荒漠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对环境变化响应十分敏感的极为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放牧是该类草原主要的草地资源利用方式,对草地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放牧利用与水热条件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草原植物对放牧利用与水热变化的生态响应机制与自我调控机理,对保护荒漠草原草地生态系统以及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试验样地,通过对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气象因子的长期监测,探讨在禁牧与重牧处理下,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之间、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水热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草地生态系统不同植物功能群之间的状态格局与转移过程,进而揭示放牧利用与水热变化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调控作用与影响机制。基于2005-2015年的长期放牧试验数据分析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概括如下:1.水热条件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和累加效应。不同生长阶段的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对降水的时滞累加响应有所差别。重度放牧减弱产草高峰期的物种丰富度、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对水热耦合的响应程度,但对产草高峰期地上现存量关于生长季降水的时滞累加(时滞期为1个月,累加期为2个月)响应影响很小。2.重度放牧不改变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水热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式。不论在禁牧区还是重牧区,植物群落地上现存量、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均与累积降水量正相关、与累积温度负相关;物种丰富度与累积降水和温度均呈现正相关。然而,重度放牧减弱累积降水对地上现存量、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影响的边际效应。3.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受放牧利用和降水年份类型的影响。不论在禁牧区还是重牧区,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在湿润年都显着大于干旱年。不论降水年份类型如何,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在禁牧区都显着大于重牧区。然而,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属性却不受放牧和降水年份类型的影响,两两之间始终保持线性正相关关系。4.放牧差异化地影响水热条件对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方差解释比例。不论在禁牧区还是重牧区,水分条件对地上现存量、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的影响始终大于温度条件。但重度放牧显着减小水热条件对物种丰富度的方差解释比例,而且在禁牧区水分条件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大于温度条件,在重牧区温度条件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大于水分条件。5.重度放牧和降水年份类型对植物功能群的年际间状态格局与转移过程产生显着影响。一方面,长期连续重度放牧不影响C3植物和优势种植物的地上现存量在群落中所占的比例,增加禾本科植物在群落中所占的比例,同时减小木本植物在群落中所占的比例。另一方面,由湿润年变为正常年或干旱年时,重度放牧促进C4植物向C3植物转移、非优势种植物向优势种植物转移、非禾本植物向禾本植物转移;然而,在干旱年或正常年变为湿润年时,重度放牧促进C3植物向C4植物转移、优势种植物向非优势种植物转移、禾本科植物向非禾本科植物转移。此外,不论降水年份类型如何,长期重度放牧的累积效应表现出对木本植物向草本植物转移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发现水分因子是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群落特征的主要控制因子,长期重度放牧表现出对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及其与水热条件之间关系的影响较小,但对不同植物功能群之间的状态格局与转移过程的影响显着。植物功能群状态格局的变化会进一步影响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因此,研究放牧利用和水热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对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宋智芳[8](2018)在《伊犁绢蒿荒漠草地植被特征对放牧干扰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蒿类荒漠既是新疆春秋牧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草地退化的前沿,对新疆季节畜牧业发展和维维护脆弱生态系统具重要作用。新疆是我国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荒漠草地主要分布区,但由于受超载过牧、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该草地已成为新疆草地退化的重灾区,亟待恢复治理。本文探讨放牧过程中建群种个体、种群及其组成群落的响应,对理解伊犁绢蒿荒漠草地的退化演替机制、开展草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适宜性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连续三年,通过不同放牧处理下(对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该荒漠草地的建群种伊犁绢蒿个体表型特征、种群数量特征、组成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及其数量特征的测定,从个体-种群-群落三个角度明确伊犁绢蒿荒漠草地植被对放牧响应的年际、月际间变化及总体一般规律,筛选放牧响应敏感指标,探讨敏感指标间相互关系,最终阐明伊犁绢蒿种群对放牧干扰的响应策略,丰富和发展放牧管理理论,为理解荒漠草地退化过程、完善荒漠生态保护制度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放牧影响植物个体表型特征(构件特征)放牧降低伊犁绢蒿冠幅面积、根颈长、根颈直径以及根长。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伊犁绢蒿冠幅面积、根颈长和根颈直径的响应速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在同一放牧强度下,随着放牧年份增长,伊犁绢蒿冠幅面积减小,放牧后伊犁绢蒿株丛呈现小型化趋势。放牧促使比叶面积和伊犁绢蒿一级分枝数增加,轻度放牧区或中度放牧区伊犁绢蒿一级分枝数响应值显着高于无牧区和重度放牧区;在同一放牧处理下,生长旺盛期(7月份)时伊犁绢蒿一级分枝数响应速率最大,适度放牧有利于伊犁绢蒿长出新的枝条。(2)放牧影响种群数量特征 伊犁绢蒿种群数量特征对年份和放牧强度的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放牧使得伊犁绢蒿种群高度、生物量降低,且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种群高度和生物量的响应速率逐渐减小。从放牧强度角度看,不同月份间放牧对伊犁绢蒿种群密度影响有差异,放牧对伊犁绢蒿种群密度既有正响应(正值)又有负响应(负值),且负响应居多,伊犁绢蒿种群密度在重度放牧区的响应速率达到最低。伊犁绢蒿种群高度、密度和生物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但与取样年份相关。(3)放牧影响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 放牧显着降低群落生物量,在同一时间,不同的放牧强度区群落生物量随着生长季逐渐减小。群落密度和盖度的响应速率因放牧强度和月份不同,既有正响应(正值),也有负响应(负值),最高值出现在轻度放牧区或中度放牧区,且在中度放牧区放牧对群落密度和群落盖度均有促进作用。伊犁绢蒿群落盖度和密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放牧强度对伊犁绢蒿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较为复杂,因年份和生长季阶段不同,既存在正效应(放牧促进了群落多样性),也存在负效应(放牧降低了群落多样性)。(4)敏感指标筛选 对放牧响应敏感的指标分别是伊犁绢蒿冠幅面积(可塑性幅度为71.6~74.5%)和伊犁绢蒿一级分枝数(可塑性幅度为0.7%~48.4%)、伊犁绢蒿种群生物量(可塑性幅度为85.2%~96.4%)以及伊犁绢蒿群落生物量(可塑性幅度为73.2%~82.9%)。伊犁绢蒿比叶面积、根长、根颈直径及根颈长可塑性变化幅度较小,地下部分形态对放牧干扰的响应较为迟钝。在轻度和重度放牧时伊犁绢蒿一级分枝数与冠幅面积显着负相关。在重度放牧时伊犁绢蒿冠幅面积与种群生物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在无放牧生境下,伊犁绢蒿种群生物量与群落生物量呈正相关,而放牧生境下呈负相关,相关性不显着。
卫万荣[9](2018)在《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种群消长规律及其与植被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地鼠害(rondent pests)是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掌握鼠类种群动态及其与植被的作用关系是实施鼠害生态防控的前提。本研究于2005-2016年间对甘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两个主要鼠种——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和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种群动态规律及其与植被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两种鼠类种群密度的季节及年际动态规律、两个鼠种的共栖关系及种群数量的时空特征,探讨了植被性状作为预测鼠类种群动态趋势的可行性,同时分析了植被调控措施(补播垂穗披碱草)对抑制鼠群(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扩张的作用机理,以期为高寒草甸鼠害防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所获主要结果如下:1.同年度内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数与种群的绝对密度间存在不相关性。有效洞口数在鼠兔绝对密度最小的月份最高,而在绝对密度最大的月份反而相对较低,因此,有效洞口数不能用于同年度不同时段鼠群密度的比较。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变动周期包含“潜伏-上升-高峰”三个时期,无衰退期,潜伏期2年,上升期2年,高峰期1年,高峰期之后种群出现“断崖式”的下降,密度趋近于零,波动周期为5年。2.同年度内高原鼢鼠新土丘数与种群绝对密度间存在不相关性。因此,新土丘数不能用于同年度不同时段鼢鼠种群密度的比较。高原鼢鼠新鼠丘数与其寻偶觅食活动密切相关,1年中出现2个挖掘活动高峰期,4月至5月出现第1次挖掘高峰,10月出现第2次挖掘高峰。高原鼢鼠种群密度的波动周期包含“潜伏-上升-高峰-衰退”四个时期,潜伏期3年,上升期1-2年,高峰期1年,衰退期1年,波动周期约为6-7年。3.物种丰富度随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植被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禾草生物量比重、莎草生物量比重随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的增加显着下降(p<0.05),杂类草生物量比重随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的增加显着增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杂类草生物量比重、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与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之间高度相关(R2=0.9840.949),可用于预测高原鼠兔现时密度及未来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4.就高原鼢鼠种群消长的全过程而言,物种丰富度随高原鼢鼠新土丘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植被高度随高原鼢鼠新土丘密度的增加显着增加(p<0.05),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随高原鼢鼠新土丘密度的增加显着下降(p<0.05),禾草生物量比重、莎草生物量比重和杂类草生物量比重与高原鼢鼠新土丘密度无显着相关性(p>0.05);若将鼢鼠衰退期排除在外,禾草生物量比重则表现为随高原鼢鼠新土丘密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杂类草生物量比重和物种丰富度随鼢鼠新土丘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莎草生物量比重与高原鼢鼠新土丘密度无显着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植被高度和盖度与高原鼢鼠新土丘密度之间高度相关(R2=0.8130.942),可用于预测高原鼢鼠现时密度及未来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5.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可出现短期共栖的现象,时间一般为3年。在此过程中,高原鼢鼠种群密度随高原鼠兔密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因此,若在高原鼢鼠栖息地发现有高原鼠兔的侵入,鼠害的防控重点应及时转为高原鼠兔。6.对高原鼠兔鼠害地实施围封并补播垂穗披碱草后,高原鼠兔采食9种植物,采食率>5%只有垂穗披碱草、矮藨草、草地早熟禾、细叶苔草和线叶嵩草5种,而在对照样地中鼠兔采食8种植物,且这8种植物的采食率均大于5%。与对照相比,围封并补播垂穗披碱草后:高原鼠兔运动速度由原来的1.25m/s增加到2.08m/s;警戒距离由原来的13.18m降低到7.35m;警戒比例由原来的23.88%增加到31.41%。植被高度和盖度与高原鼠兔的运动速度和警戒时间呈显着正相关(p<0.05),而与警戒距离呈显着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表明,植被高度对鼠兔的影响大于植被盖度。围封并补播垂穗披碱草可显着提高植被的高度和盖度,强化了高原鼠兔的捕食风险,是导致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下降的重要原因。7.对高原鼢鼠鼠害地实施围封并补播垂穗披碱草后,鼢鼠种群密度呈下降趋势,随着补播年限的延长,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莎草类生物量比重和土壤含水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杂类草生物量比重、地下轴根生物量、土壤硬度和土壤容重呈下降趋势,禾草生物量比重和须根生物量呈增加趋势;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围封补播样地中的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与土壤硬度、土壤容重、轴根生物量呈极显着正相关,而与土壤含水量和地上生物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轴根系植物的地下生物量与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之间高度相关(R2=0.918)。围封补播垂穗披碱草导致高原鼢鼠的生境适合度下降,进而对其种群密发展产生抑制作用。其中,轴根系植物的减少是导致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下降的根本原因。
秦洁[10](2017)在《内蒙古三类草原放牧退化的早期预警指标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来,内蒙古草地退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中90%的草地退化是由于过度放牧造成的。内蒙古以家庭牧场为单位的连续放牧使得的草场出现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而退化后的草地恢复成原生群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所以草地退化的早期预警对草地的管理和退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在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大针茅典型草原和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地,在2004年对家庭牧场以固定的牲畜饮水点为中心向外辐射的方向做样线的前期植被调查,对地上各植被综合优势比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距离饮水点远近划分出轻、中、重三个不同的放牧强度区域,同时选择家庭牧场附近围封禁止放牧的草地作为对照样地。通过连续5年对3个草原类型4个放牧强度进行植被调查,研究放牧对地上植被组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创建早期预警模型探讨放牧退化早期预警指标,结果表明:(1)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地上生物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大针茅典型草原地上生物量在对照样地中显着高于其他放牧样地,但3个放牧样地之间没有显着差异;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在降水充沛的年份呈现随放牧强度增加地上生物量减少的趋势。(2)在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多年生杂类草的相对生物量减少,而一二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根茎禾草呈增加趋势;在大针茅典型草原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多年生根茎禾草和丛生禾草相对生物量减少,而灌木半灌木、一二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杂类草呈增加趋势;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多年生根茎禾草、多年生丛生禾草和灌木半灌木的相对生物量减少,而一二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杂类草则呈增加趋势。(3)羊草和针茅属植物相对生物量均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隐子草属植物则多是在中度放牧强度下相对生物量最高,冷蒿则是在重度放牧强度下相对生物量最高。(4)在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草地从多年生丛生禾草占优势的原生群落转换为多年生杂类草占优势的退化群落,在退化群落中多年生杂类草相对生物量大于60%,作为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趋于不可逆退化的早期预警指标;在大针茅典型草原,草地从多年生丛生禾草占优势的原生群落转换为多年生杂类草占优势的退化群落,在退化群落中多年生杂类草相对生物量高于44%,作为大针茅典型草原趋于不可逆退化的早期预警指标;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草地从多年生丛生禾草占优势的原生群落转换为灌木半灌木和多年生杂类草占优势的退化群落,在退化群落中灌木半灌木相对生物量高于33%,多年生杂类草相对生物量高于28%,作为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趋于不可逆退化的早期预警指标。
二、荒漠草原食草动物的采食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荒漠草原食草动物的采食率(论文提纲范文)
(1)家庭牧场草地家畜生产优化管理模型研制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草原管理研究进展 |
1.2.2 家庭牧场生产优化管理研究进展 |
1.2.3 家庭牧场模型模拟研究进展 |
1.3 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草甸草原研究区概况 |
2.1.1 草甸草原研究区地理位置 |
2.1.2 草甸草原研究区气候特征 |
2.1.3 草甸草原研究区植被特征 |
2.1.4 草甸草原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2.2 典型草原研究区概况 |
2.2.1 典型草原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2 典型草原研究区气候特征 |
2.2.3 典型草原研究区植被特征 |
2.2.4 典型草原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2.3 荒漠草原研究区概况 |
2.3.1 荒漠草原研究区地理位置 |
2.3.2 荒漠草原研究区气候特征 |
2.3.3 荒漠草原研究区植被特征 |
2.3.4 荒漠草原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3 实验设计及测定方法 |
3.1 实验设计 |
3.2 试验内容及步骤 |
3.3 实验方法 |
3.3.1 牧户调研及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2 牧户对比试验 |
3.3.3 基础数据收集 |
3.4 模型原理与方法 |
3.4.1 模型基本原理 |
3.4.2 家畜生产优化管理建模方法 |
3.4.3 家畜生产优化管理模型建立流程图 |
3.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 家庭牧场生产经营参数的表达 |
4.1 家庭牧场参数 |
4.1.1 天然草地参数 |
4.1.2 人工草地参数 |
4.1.3 气候特征参数 |
4.1.4 其他参数 |
4.2 市场经营参数 |
4.2.1 经营性收入参数 |
4.2.2 经营性支出参数 |
4.3 家庭牧场家畜生产参数 |
4.3.1 不同载畜率放牧家畜基础数据 |
4.3.2 放牧家畜生产节律 |
5 家畜生产优化管理模型建立 |
5.1 不同载畜率模拟放牧草畜代谢能平衡子模型 |
5.1.1 不同载畜率模拟放牧家畜代谢需求 |
5.1.2 不同载畜率水平模拟放牧家畜代谢供给 |
5.1.3 不同载畜率模拟放牧家畜代谢能平衡子模型 |
5.2 不同载畜率水平家庭牧场经济分析子模型 |
5.2.1 不同载畜率水平家庭牧场生产经营收入 |
5.2.2 不同载畜率水平家庭牧场生产经营支出 |
5.2.3 不同载畜率水平家庭牧场经济分析子模型 |
5.3 不同载畜率水平家庭牧场草畜平衡子模型 |
5.3.1 不同草场不同种类牧草逐月干物质产量 |
5.3.2 不同载畜率畜群采食干物质逐月需求量 |
5.3.3 不同载畜率放牧家畜天然草地逐月采食量 |
5.3.4 不同载畜率放牧家畜粗饲料逐月补饲量 |
5.3.5 不同载畜率不同草地逐月干物质逐月现存量 |
5.3.6 不同载畜率不同草地不同种类牧草逐月干物质可利用量 |
5.3.7 草地生态平衡子模型建立 |
5.4 家庭牧场优化生产管理模型的建立 |
5.4.1 目标函数 |
5.4.2 决策变量 |
5.4.3 约束条件 |
5.4.4 初始条件 |
5.5 家庭牧场生产最优经营方式求解 |
5.5.1 最优解算法流程图 |
5.5.2 家庭牧场生产最优经营方式模型求解步骤 |
5.6 模型的改进 |
5.6.1 原有模型的缺陷 |
5.6.2 现有模型的改进 |
6 家畜优化生产管理模型开发及模拟结果 |
6.1 开发平台 |
6.1.1 开发平台 |
6.1.2 运行环境 |
6.2 模型使用概述 |
6.3 模型运行结果 |
6.3.1 不同载畜率水平模拟放牧实验结果列表 |
6.3.2 不同载畜率水平模拟放牧实验结果图示 |
6.3.3 不同载畜率水平模拟放牧实验结果报表 |
7 家畜生产优化管理模型结果验证 |
7.1 不同类型草原家畜生产优化管理验证 |
7.1.1 不同类型草原家畜载畜率优化管理验证 |
7.1.2 不同类型草原家畜生产日历优化管理验证 |
7.1.3 不同类型草原家畜补饲优化管理验证 |
7.2 不同类型草原放牧草地优化管理验证 |
7.2.1 草甸草原放牧草地优化管理验证 |
7.2.2 典型草原放牧草地优化管理验证 |
7.2.3 荒漠草原放牧草地优化管理验证 |
7.3 不同类型草原家庭牧场经济收入验证 |
7.3.1 草甸草原家庭牧场经济收入验证 |
7.3.2 典型草原家庭牧场经济收入验证 |
7.3.3 荒漠草原家庭牧场经济收入验证 |
8 讨论 |
8.1 模型设计 |
8.2 模型算法 |
8.3 模型功能 |
8.4 模型创新点 |
8.5 模型评价与验证 |
8.5.1 模型评价与验证的原则和方法 |
8.5.2 模型的应用与验证 |
8.6 模型的不足及后续优化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与土壤空间格局对载畜率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物种群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1.2.2 放牧对草地植物的影响 |
1.2.3 放牧对土壤的影响 |
1.2.4 草地植物种群分布与土壤养分关系对放牧的响应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方法 |
2.3.1 载畜率对群落水平主要植物空间分布及共存机制研究 |
2.3.2 斑块水平物种多样性特征、植被与土壤养分特征及耦合关系研究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1 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共存机制 |
2.4.2 植物和土壤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2.4.3 植物斑块物种多样性及物种更替 |
2.4.4 不同斑块植物地上—根系—土壤养分动态及耦合关系 |
3 不同载畜率下物种多样性及主要植物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共存机制 |
3.1 不同载畜率下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
3.2 不同载畜率下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3.3 主要植物种群共存机制对载畜率的响应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放牧对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
3.4.2 主要植物种群共存机制对载畜率的响应 |
3.4.3 小结 |
4 不同载畜率下主要植物种群数量分布特征 |
4.1 不同载畜率下主要植物种群密度特征 |
4.2 不同载畜率下主要植物密度的空间自相关系数 |
4.3 不同载畜率下主要植物种群密度的空间分异特征 |
4.4 不同载畜率下主要植物密度的空间结构模拟 |
4.5 讨论与小结 |
4.5.1 不同载畜率对主要植物种群数量特征的影响 |
4.5.2 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异质性对放牧的响应 |
4.5.3 小结 |
5 不同载畜率下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及其与种群分布的关系 |
5.1 不同载畜率下土壤碳、氮含量特征 |
5.2 不同载畜率下土壤碳、氮含量的空间自相关系数 |
5.3 不同载畜率下土壤碳、氮含量的空间分异特征 |
5.4 不同载畜率下土壤碳、氮含量的空间结构模拟 |
5.5 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异质性关系 |
5.6 讨论与小结 |
5.6.1 不同载畜率对土壤碳、氮含量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
5.6.2 土壤异质性与物种多样性关系对放牧的响应 |
5.6.3 小结 |
6 不同载畜率下植物种群斑块群落结构组成和物种多样性 |
6.1 主要植物种群斑块内外物种多样性 |
6.2 主要植物种群斑块内外物种相似性 |
6.3 讨论与小结 |
6.3.1 不同斑块物种多样性对放牧的响应 |
6.3.2 不同载畜率对斑块物种组成差异的影响 |
6.3.3 小结 |
7 不同载畜率下主要植物斑块地上—根系—土壤养分动态及耦合关系研究 |
7.1 斑块地上生物量及养分动态 |
7.2 不同种群斑块根系养分变化 |
7.2.1 短花针茅斑块根系全碳、全氮和碳氮比 |
7.2.2 冷蒿斑块根系全碳、全氮和碳氮比 |
7.2.3 无芒隐子草斑块根系全碳、全氮和碳氮比 |
7.2.4 银灰旋花斑块根系全碳、全氮和碳氮比 |
7.3 不同种群斑块土壤养分变化 |
7.3.1 短花针茅斑块土壤全碳、全氮和碳氮比 |
7.3.2 冷蒿斑块土壤全碳、全氮和碳氮比 |
7.3.3 无芒隐子草斑块土壤全碳、全氮和碳氮比 |
7.3.4 银灰旋花斑块土壤全碳、全氮和碳氮比 |
7.4 不同植物地上—根系—土壤的碳、氮含量耦合关系 |
7.5 讨论与小结 |
7.5.1 放牧对不同植物斑块地上碳、氮及生物量的影响 |
7.5.2 放牧对不同植物斑块根系和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
7.5.3 植物地上—根系—土壤碳、氮耦合关系对不同载畜率的响应 |
7.5.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结论 |
8.2 创新点、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不同放牧家畜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放牧家畜对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
1.1.2 放牧家畜对草地植物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
1.1.3 放牧家畜对草地植物种群空间格局的影响 |
1.1.4 放牧家畜对草地土壤系统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特征和植被构成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验设计及处理 |
2.2.2 植物-土壤调查和测定 |
2.2.3 计算与统计处理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不同放牧家畜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3.1.1 草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重要值 |
3.1.2 不同放牧家畜对典型草原植物组成的影响 |
3.1.3 不同放牧家畜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1.4 不同放牧家畜对主要植物高度和基部盖度的影响 |
3.2 不同放牧家畜采食量和植物地上现存量 |
3.3 不同放牧家畜对草地植物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
3.3.1 不同放牧家畜对植物群落功能群生产力分配的影响 |
3.3.2 不同家畜放牧下草地植物群落净初级生产力、牧草采食量和季末残留量 |
3.4 不同放牧家畜对植物群落空间格局的影响 |
3.4.1 大针茅种群空间自相关系数 |
3.4.2 大针茅种群空间变异函数 |
3.4.3 大针茅种群空间格局2D图 |
3.4.4 羊草种群空间自相关系数 |
3.4.5 羊草种群空间变异函数 |
3.4.6 羊草种群空间格局2D图 |
3.5 不同放牧家畜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放牧家畜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4.2 不同放牧家畜采食量和植物地上现存量 |
4.3 不同放牧家畜对草地植物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
4.4 不同放牧家畜对草地植物种群空间格局的影响 |
4.5 不同放牧家畜对草地土壤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硕士学习期间发表/参与发表的论文 |
(4)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磷平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土壤磷及磷循环的影响因素 |
1.2 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全磷和有效磷的影响 |
1.3 放牧对植物及磷的影响 |
1.3.1 放牧对地上生物量及其磷库的影响 |
1.3.2 放牧对地下生物量及其磷库的影响 |
1.3.3 放牧对凋落物、根系和粪便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 |
1.3.4 放牧对植物养分重吸收作用的影响 |
1.4 放牧对不同类型动物的影响 |
1.4.1 放牧对家畜的影响 |
1.4.2 放牧对啮齿动物的影响 |
1.4.3 放牧对昆虫的影响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科学假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放牧实验设计 |
2.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3.1 土壤取样及理化性质测定 |
2.3.2 磷干湿沉降的估算 |
2.3.3 地上生物量及磷含量的测定 |
2.3.4 地下生物量、地下净初级生产力及磷含量的测定 |
2.3.5 凋落物、根系和粪便分解和磷释放的测定 |
2.3.6 植物群落磷素重吸收的测定 |
2.3.7 家畜、啮齿动物、昆虫质量和磷库的估算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放牧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1 土壤含水量 |
3.1.2 土壤pH值 |
3.1.3 土壤容重 |
3.2 放牧对土壤有效磷和全磷含量及其磷库的影响 |
3.2.1 放牧对土壤全磷含量和磷库的影响 |
3.2.2 地形对土壤全磷含量和磷库的影响 |
3.2.3 放牧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
3.2.4 放牧对土壤全磷含量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
3.2.5 放牧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3.3 放牧对植物组分磷含量和磷库的影响 |
3.3.1 活体植物群落地上磷含量和磷库 |
3.3.2 凋落物磷含量和磷库 |
3.3.3 活根磷含量和磷库 |
3.3.4 死根磷含量和磷库 |
3.3.5 地下净初级生产力磷含量和磷库 |
3.4 放牧对凋落物、根系和粪便磷分解动态及释放的影响 |
3.4.1 地上凋落物分解及磷返还 |
3.4.2 根系分解及磷返还 |
3.4.3 羊粪分解及磷返还 |
3.5 放牧对磷重吸收作用的影响 |
3.6 放牧对不同类型动物的影响 |
3.6.1 家畜采食和排泄的作用 |
3.6.2 家畜增重的作用 |
3.6.3 啮齿动物分布的影响 |
3.6.4 啮齿动物采食量的估测 |
3.6.5 昆虫磷含量及其生物量的影响 |
3.7 放牧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磷平衡的影响 |
3.7.1 磷的输入和输出 |
3.7.2 草地生态系统内的磷平衡 |
4 讨论 |
4.1 放牧对土壤磷及土壤侵蚀的影响及机制 |
4.1.1 放牧对土壤磷含量和磷库的影响 |
4.1.2 地形对土壤磷含量和磷库的影响 |
4.1.3 放牧对磷沉降的影响 |
4.1.4 放牧对土壤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
4.1.5 放牧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4.2 放牧对植物组分磷含量和磷库的影响及机制 |
4.2.1 放牧对群落植物地上磷含量和磷库的影响 |
4.2.2 放牧对植物根系磷含量和磷库的影响 |
4.2.3 放牧对根系、凋落物和粪便分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 |
4.2.4 放牧对磷重吸收作用的影响 |
4.3 放牧对典型草原不同类型动物的影响 |
4.3.1 放牧对家畜采食和增重的影响 |
4.3.2 放牧对啮齿动物分布的作用 |
4.3.3 放牧对昆虫的影响 |
4.4 放牧对典型草原磷平衡的影响 |
4.4.1 磷的输入和输出 |
4.4.2 草地生态系统内磷平衡 |
4.4.2.1 地上生物量及其相关磷库 |
4.4.2.2 地下生物量及其相关磷库 |
4.4.2.3 凋落物磷库和分解作用 |
4.4.2.4 磷的重吸收作用 |
4.4.2.5 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磷平衡的作用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黄花苜蓿Mfβ-Hex1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转化烟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植物耐牧特性研究进展 |
1.1.1 耐牧性相关形态学特征 |
1.1.2 耐牧性相关生理学特性 |
1.2 植物基因克隆技术 |
1.3 β-氨基己糖苷酶 |
1.4 植物遗传转化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载体及菌株 |
2.2 β-氨基己糖苷酶基因的克隆 |
2.2.1 引物设计 |
2.2.2 植物总RNA的提取 |
2.2.3 反转录cDNA的合成 |
2.2.4 β-氨基己糖苷酶的克隆 |
2.3 β-氨基己糖苷酶在黄花苜蓿中的表达分析 |
2.3.1 材料处理 |
2.3.2 植物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合成 |
2.3.3 β-氨基己糖苷酶实时荧光定量PCR表达分析 |
2.4 黄花苜蓿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烟草 |
2.4.1 黄花苜蓿β-氨基己糖苷酶表达载体构建 |
2.4.2 农杆菌转化及鉴定 |
2.4.3 农杆菌介导烟草遗传转化 |
2.4.4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检测 |
2.4.5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荧光定量表达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β-氨基己糖苷酶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3.1.1 植物总RNA的提取 |
3.1.2 β-氨基己糖苷酶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3.1.3 Mfβ-Hex1的亲疏水性分析及跨膜区域预测 |
3.1.4 Mfβ-Hex1蛋白二级结构预测及亚细胞定位 |
3.1.5 Mfβ-Hex1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及分子进化树 |
3.2 β-氨基己糖苷酶在黄花苜蓿中的表达分析 |
3.2.1 植物总RNA的提取 |
3.2.2 不同耐牧性黄花苜蓿β-氨基己糖苷酶在各器官中的表达分析 |
3.3 黄花苜蓿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烟草 |
3.3.1 黄花苜蓿β-氨基己糖苷酶表达载体构建 |
3.3.2 农杆菌转化及鉴定 |
3.3.3 烟草遗传转化 |
3.3.4 阳性转基因烟草苗的检测 |
3.3.5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荧光定量表达分析 |
4 讨论 |
4.1 β-氨基己糖苷酶 |
4.2 烟草遗传转化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草地植物组成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草地植物群落研究进展 |
1.2.2 高寒草甸植被分布及其重要意义 |
1.2.3 毒杂草入侵对草地植物组成及生产力的影响 |
1.2.4 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研究进展 |
1.2.5 毒杂草入侵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
1.2.6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研究进展 |
1.2.7 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高寒嵩草草甸植物组成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植物群落调查 |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 |
2.3.1 AI区中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优势指标 |
2.3.2 AI和AO区植物多样性和群落差异 |
2.3.3 AI和AO区类禾草多样性和群落相似性 |
2.3.4 AI和AO区类禾草重要值 |
2.3.5 AI和AO区类禾草花序干重 |
2.3.6 AI和AO区类禾草花序数量 |
2.3.7 围封对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相邻植物的庇护作用 |
2.4.2 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植物多样性影响比较 |
2.4.3 AI区中禾草更多的花序对其传播的影响 |
2.4.4 禾草较嵩草适应性更广 |
2.4.5 禾草较嵩草水土保持能力较差 |
2.5 小结 |
第三章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三种类型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地上植物群落调查 |
3.2.4 土样采集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3.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 |
3.3.1 AI区和AO区之间地上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比较 |
3.3.2 AI区三个地点之间土壤理化性质比较 |
3.3.3 AO区三个地点之间土壤理化性质比较 |
3.3.4 地上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之间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4.1 AI区和AO区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分析 |
3.4.2 微生物量差异在土壤生态中的作用 |
3.4.3 土壤全磷及容重在土壤中的作用 |
3.4.4 毒杂草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比较 |
3.5 小结 |
第四章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三种类型草地土壤真菌群落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地上植物群落调查 |
4.2.4 土样采集及土壤真菌群落分析 |
4.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AI和AO区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 |
4.3.2 AI和AO区真菌群落及功能群和植物群落相关性 |
4.3.3 AI和AO区真菌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
4.3.4 AI和AO区真菌功能群分析 |
4.4 讨论 |
4.4.1 AI区和AO区土壤真菌群落差异分析 |
4.4.2 土壤真菌群落和真菌功能群与植物群落相关性 |
4.4.3 环境因子对土壤真菌群落影响 |
4.4.4 真菌功能群差异分析 |
4.4.5 有毒植物庇护作用对草地微生物群落的潜在影响 |
4.4.6 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草地真菌群落影响的研究比较 |
4.5 小结 |
第五章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三种类型草地土壤细菌群落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方法 |
5.2.1 试验地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地上植物群落调查 |
5.2.4 土样采集及土壤细菌群落分析 |
5.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 结果 |
5.3.1 AI和AO区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 |
5.3.2 AI和AO区细菌群落和植物群落相关性 |
5.3.3 AI和AO区细菌群落和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
5.4 讨论 |
5.4.1 AI和AO区土壤细菌群落差异分析 |
5.4.2 取样点和地上植物群落与土壤细菌相关性 |
5.4.3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细菌群落相关性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放牧和水热条件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草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
1.1.1 草地生态系统概况 |
1.1.2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 |
1.2 草原植被对水热条件的时滞响应研究进展 |
1.3 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水热条件之间的关系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群落特征之间的关系 |
1.3.2 植物群落特征与水热条件之间的关系 |
1.3.3 放牧对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 |
1.4 放牧对草地植物功能群状态转移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内容、目标与思路 |
1.5.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5.2 问题的提出 |
1.5.3 研究内容 |
1.5.4 研究目标与思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植被特征 |
2.2 放牧试验设计 |
2.3 指标测定 |
2.3.1 植被指标数据的测定与整理 |
2.3.2 气象指标数据的测定与整理 |
2.4 数学模型与统计分析方法 |
2.4.1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
2.4.2 灰色多变量模型 |
2.4.3 状态转移模型 |
2.4.4 统计分析方法 |
3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对水热条件的响应特征 |
3.1 植物群落特征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
3.1.1 地上现存量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
3.1.2 物种丰富度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
3.1.3 植物群落盖度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
3.1.4 植物群落高度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
3.2 植物群落特征对温度的响应特征 |
3.2.1 地上现存量对温度的响应特征 |
3.2.2 物种丰富度对温度的响应特征 |
3.2.3 植物群落盖度对温度的响应特征 |
3.2.4 植物群落高度对温度的响应特征 |
3.3 植物群落特征对水热条件的时滞累加DGM(1,N)模型 |
3.3.1 地上现存量对水热条件的时滞累加DGM(1,N)模型 |
3.3.2 物种丰富度对水热条件的时滞累加DGM(1,N)模型 |
3.3.3 植物群落盖度对水热条件的时滞累加DGM(1,N)模型 |
3.3.4 植物群落高度对水热条件的时滞累加DGM(1,N)模型 |
3.4 讨论 |
3.4.1 不同放牧条件下植物群落特征对降水的时滞累加响应 |
3.4.2 不同放牧条件下植物群落特征对温度的累加响应 |
3.4.3 不同放牧条件下植物群落特征对水热耦合的时滞累加响应 |
3.5 小结 |
4 放牧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水热关系的影响 |
4.1 不同放牧处理下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
4.1.1 地上现存量与物种丰富度、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
4.1.2 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现存量、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
4.1.3 群落盖度与地上现存量、物种丰富度以及群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
4.1.4 群落高度与地上现存量、物种丰富度以及群落盖度之间的关系 |
4.2 不同放牧处理下植物群落特征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
4.2.1 不同放牧处理下地上现存量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
4.2.2 不同放牧处理下物种丰富度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
4.2.3 不同放牧处理下植物群落盖度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
4.2.4 不同放牧处理下植物群落高度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
4.3 基于PCA的不同放牧处理下植物群落特征对水热条件的响应模式 |
4.4 基于RDA的不同放牧处理下水热条件对植物群落特征的方差解释 |
4.4.1 不同放牧处理下水热条件对地上现存量的方差解释 |
4.4.2 不同放牧处理下水热条件对物种丰富度的方差解释 |
4.4.3 不同放牧处理下水热条件对植物群落盖度的方差解释 |
4.4.4 不同放牧处理下水热条件对植物群落高度的方差解释 |
4.5 不同放牧处理和年份类型下植物群落特征的差异比较 |
4.5.1 不同放牧处理和年份类型下植物群落特征的方差分析 |
4.5.2 植物群落特征在不同放牧处理和年份类型下的差异比较 |
4.6 讨论 |
4.6.1 重度放牧对植物群落特征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
4.6.2 重度放牧对植物群落特征与水热条件之间关系的影响 |
4.6.3 水热条件对植物群落特征的方差解释 |
4.6.4 植物群落特征对放牧处理与年份类型的响应 |
4.7 小结 |
5 放牧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功能群格局与状态转移过程的影响 |
5.1 C3与C4植物功能群格局与状态转移过程 |
5.1.1 C3与C4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变化 |
5.1.2 C3与C4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过程 |
5.1.3 C3与C4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概率 |
5.2 优势种与非优势种植物功能群格局与状态转移过程 |
5.2.1 优势种与非优势种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变化 |
5.2.2 优势种与非优势种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过程 |
5.2.3 优势种与非优势种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概率 |
5.3 禾本科与非禾本科植物功能群格局与状态转移过程 |
5.3.1 禾本科与非禾本科植物群落的年际状态变化 |
5.3.2 禾本科与非禾本科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过程 |
5.3.3 禾本科与非禾本科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概率 |
5.4 木本与草本植物功能群格局与状态转移过程 |
5.4.1 木本与草本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变化 |
5.4.2 木本与草本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过程 |
5.4.3 木本与草本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概率 |
5.5 讨论 |
5.5.1 重度放牧对C3与C4植物功能群状态转移过程的影响 |
5.5.2 重度放牧对优势种与非优势种植物功能群状态转移过程的影响 |
5.5.3 重度放牧对禾本科与非禾本科植物功能群状态转移过程的影响 |
5.5.4 重度放牧对木本与草本植物功能群状态转移过程的影响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伊犁绢蒿荒漠草地植被特征对放牧干扰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荒漠草地植物群落对放牧的响应 |
1.2 研究材料及研究区域特点 |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与观测指标 |
第3章 伊犁绢蒿个体特征对放牧的响应 |
3.1 年际间伊犁绢蒿单株表型特征响应速率变化 |
3.2 月际间伊犁绢蒿单株表型特征响应速率变化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伊犁绢蒿种群数量特征对放牧的响应 |
4.1 年际间伊犁绢蒿种群高度、密度和生物量响应速率变化 |
4.2 月际间伊犁绢蒿种群数量特征对放牧响应速率变化 |
4.3 伊犁绢蒿种群高度、密度和生物量响应速率之间关系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伊犁绢蒿群落主要特征对放牧的响应 |
5.1 放牧对年际间群落生物量、密度和盖度的影响 |
5.2 月际间群落生物量对放牧的响应 |
5.3 月际间群落密度对放牧的响应 |
5.4 月际间群落盖度对放牧的响应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6章 群落植物多样性对放牧干扰的响应 |
6.1 年际间植物多样性指数响应速率 |
6.2 月际间多样性指数响应速率 |
6.3 讨论 |
6.4 结论 |
第7章 放牧条件下个体、种群与群落特征间的关系 |
7.1 各性状指标可塑性变化的敏感度分析 |
7.2 敏感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种群消长规律及其与植被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
2.1.1 干扰的定义和分类 |
2.1.2 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干扰 |
2.2 鼠类干扰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意义 |
2.2.1 草原鼠类的生态功能 |
2.2.2 鼠类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 |
2.3 草原鼠类栖息地选择的影响因子 |
2.4 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研究现状 |
2.4.1 高原鼠兔研究现状 |
2.4.2 高原鼢鼠研究现状 |
2.5 影响草原鼠类种群密度的因素 |
2.5.1 非生物因素 |
2.5.2 生物因素 |
2.5.3 社会因素 |
2.6 鼠类种群动态 |
2.7 鼠类种群危害的生态及经济防治阈值研究 |
2.7.1 生态防治阈值 |
2.7.2 经济防治阈值 |
2.8 植被性状与鼠类种群密度的关系 |
第三章 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的种群动态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研究对象及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
3.2.3 试验设计 |
3.2.4 种群密度调查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数和高原鼢鼠新土丘数的季节性动态 |
3.3.2 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的年际动态 |
3.4 讨论 |
3.4.1 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数和高原鼢鼠新土丘数的季节性动态 |
3.4.2 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种群密度年际动态 |
第四章 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与植被性状间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种群密度调查 |
4.2.4 植被群落调查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与植被性状的关系 |
4.3.2 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与植被性状的关系 |
4.4 讨论 |
4.4.1 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与植被性状的关系 |
4.4.2 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与植被性状的关系 |
4.4.3 植被性状作为鼠类种群密度预测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五章 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共栖过程中的种群动态规律 |
5.1 引言 |
5.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鼢鼠和鼠兔种群动态变化 |
5.4 讨论 |
第六章 补播垂穗披碱草降低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种群密度的机理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地概况 |
6.2.2 试验设计 |
6.2.3 食物组成 |
6.2.4 数据收集 |
6.2.5 高原鼢鼠种群密度、植被及土壤相关指标测定 |
6.2.6 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高原鼠兔 |
6.3.2 高原鼢鼠 |
6.4 讨论 |
6.4.1 围封并补播垂穗披碱草降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机理 |
6.4.2 围封补播垂穗披碱草降低高原鼢鼠种群密度的机理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内蒙古三类草原放牧退化的早期预警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放牧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
1.1.1 放牧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
1.1.2 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优势种的影响 |
1.1.3 放牧对草地不均匀利用的影响 |
1.2 草地退化预警 |
1.2.1 草地退化预警指标研究进展 |
1.2.2 状态转换模型在草地管理的发展 |
1.2.3 利用状态转换研究草地退化预警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实验设计 |
2.3 测定方法 |
2.4 功能群划分 |
2.5 数据整理与分析 |
2.5.1 地上总生物量数据分析 |
2.5.2 功能群数据分析 |
2.5.3 植物种数据分析 |
2.5.4 退化预警指标数据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不同放牧强度对地上植被总生物量的影响 |
3.2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功能群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2.1 放牧强度对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不同功能群的影响 |
3.2.3 放牧强度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不同功能群的影响 |
3.3 不同放牧强度对优势种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3.1 针茅属植物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 |
3.3.2 羊草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 |
3.3.3 隐子草属植物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 |
3.3.4 冷蒿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 |
4 草地退化早期预警指标 |
4.1 草地退化预警模型建立 |
4.1.1 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退化预警模型 |
4.1.2 大针茅典型草原退化预警模型 |
4.1.3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退化预警模型 |
4.2 模型的检验与预测 |
4.3 草地退化早期预警指标 |
5 讨论 |
5.1 不同牧强度下植物群落变化趋势 |
5.1.1 三个草原类型中放牧对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
5.1.2 三个草原类型中放牧对植物功能群的影响 |
5.1.3 三个草原类型中放牧对优势种的影响 |
5.2 放牧退化的早期预警指标 |
5.2.1 草地早期预警指标 |
5.2.2 草地退化早期预警的利用 |
5.2.3 早期预警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6 结论 |
7 创新点 |
8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荒漠草原食草动物的采食率(论文参考文献)
- [1]家庭牧场草地家畜生产优化管理模型研制与验证[D]. 乔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2]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与土壤空间格局对载畜率的响应[D]. 熊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3]不同放牧家畜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 苏日古嘎.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磷平衡的影响[D]. 乌力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5]黄花苜蓿Mfβ-Hex1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转化烟草[D]. 徐文艺.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6]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草地植物组成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D]. 姚祥. 兰州大学, 2019(02)
- [7]放牧和水热条件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D]. 张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8]伊犁绢蒿荒漠草地植被特征对放牧干扰的响应[D]. 宋智芳. 新疆农业大学, 2018
- [9]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种群消长规律及其与植被关系的研究[D]. 卫万荣. 兰州大学, 2018(10)
- [10]内蒙古三类草原放牧退化的早期预警指标研究[D]. 秦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