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企业知识资本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范梦[1](2020)在《社会资本、制度资本与工人安全行为关系研究 ——工人安全能力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严峻的生产安全问题,其中,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改善工人的安全行为,提升企业的安全绩效,施工企业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就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态势而言,安全管理制度实施的有效性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探究制度因素对工人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对工人安全行为的提升路径,是当前建筑安全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施工活动本质上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社会化生产活动,工人是施工生产活动的主体,除安全管理制度对工人的安全行为产生约束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所形成的非正式规范也会对人的行为产生约束,社会资本作为社会网络资源的集合体,探究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工人安全行为的重要影响,对于管理者从非正式制度这类软约束方面改善工人的安全行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借鉴社会资本理论与制度资本理论,引入工人安全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管理者制度资本、工人安全能力和工人安全行为之间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研究数据,然后对回收数据进行质量检验,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所提出概念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管理者制度资本对工人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及工人安全能力的中介作用,对比分析了嵌入管理者制度资本和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后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变化。再次,基于NetLogo平台构建了变量之间的多Agent仿真模型,探究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的动态变化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最后,基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提出了施工安全管理对策与建议,为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分别对工人安全行为有显着影响,且不同维度的影响关系不同。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对工人安全遵守行为的影响不显着,对工人安全参与行为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对工人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管理者制度资本预防类制度和控制类制度对工人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评价类制度对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都有显着负向影响。(2)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共同影响大于单独影响。当嵌入管理者制度资本后,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对于工人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的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结构维度对于工人安全参与行为的显着负向影响有稍许缓和;当嵌入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后,预防类制度、控制类制度和评价类制度对工人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的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评价类制度对安全遵守行为的负向影响不显着,对安全参与行为的负向作用减小。虽然在嵌入其余变量后当前变量的影响都有所减少,但当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共同作用时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要大于其分别作用时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3)工人的安全能力在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工人安全能力在结构维度对工人安全参与行为的负向影响作用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在认知维度对工人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的影响作用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是在嵌入管理者制度资本后,工人安全能力不再中介认知维度对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工人安全能力中介预防类制度、控制类制度对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的正向影响,中介评价类制度对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的负向影响,当嵌入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后,工人安全能力在评价类制度对安全参与行为的负向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4)仿真分析的结果显示了管理者制度资本和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的动态变化对工人安全行为的不同影响作用管理者制度资本和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的提高对于工人安全行为和工人安全能力的提升都有积极的影响,且管理者制度资本的动态变化对于工人安全行为和安全能力影响作用要大于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的动态变化,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对工人安全行为的提升作用可以作为管理者制度资本对安全行为作用的辅助工具;管理者社会资本的动态变化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提高工人安全能力来起作用,而管理者与工人制度资本的动态变化对工人安全能力的影响较小,通过工人安全能力对工人安全行为的提升作用也较弱。管理者制度资本的波动变化与工人安全行为的峰值变化大致呈相反方向。
高敏[2](2020)在《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为各国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越来越多的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以依靠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获得企业的长远发展。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也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的重要组成力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总量的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依赖长期“规模经济”所建立的传统竞争优势在逐步被侵蚀,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挑战。因此,如何提高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以维持企业在国际市场长远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企业价值链分析的角度入手,开展“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主要工作包括:首先,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和价值链理论,构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内外部价值链模型,分析企业各价值活动环节的关键支撑资源和关键能力,由此识别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其次,构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最后,运用AHPTOPSIS的方法对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并分析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从价值创造和价值管理两个维度提出提升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价值链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包含组织管理竞争力、学习与创新竞争力、品牌竞争力、市场识拓竞争力、网络合作竞争力和人才竞争力6个维度。其中,组织管理竞争力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贡献最大,其次分别是学习与创新竞争力、市场识拓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品牌竞争力和网络合作竞争力。此外,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总体核心竞争力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从价值链的各环节入手,从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各维度加强建设,以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崔雁[3](2020)在《基于价值创造角度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建筑行业市场进入壁垒低,业内企业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且同质化竞争严重。现阶段大部分中国建筑企业技术领先地位较弱、效益较低、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能力较差,导致利润较低,竞争力较弱。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创造价值,换言之,为了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就要从其生存需求上去分析,价值创造较低则建筑企业不能在竞争中胜出。这就是本文为什么要基于价值创造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建筑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原因。首先,界定建筑企业价值创造与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其次,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通过人力资本、结构资本、财务资本、关系资本和创新资本五个维度构建了建筑企业竞争力指标,通过专家调查、信度与效度检验保障了指标的全面性和代表性。其次,以建筑企业竞争力和价值创造相关理论为基础,定性分析价值创造与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相关性;通过46家上市建筑企业的数据,采用建筑企业价值与竞争力要素回归分析得出建筑企业价值与竞争力正相关,验证前文构建的指标体系是可行的。再次,借助BP神经网络评价建筑企业竞争力,训练与修正网络,达到精度误差要求后检验网络,得出建筑企业竞争力值。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将20162018年的上海某建筑集团的指标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中,分别得到三年的竞争力值,分析其变化趋势,对比上海某建筑集团的实际运行情况,两者竞争力变化趋势一致。验证了BP神经网络的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本文的创新点是站在“价值创造”这一角度构建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竞争力的评价是基于建筑企业最根本的生存前提,符合建筑企业提升竞争力最实际的需求。同时,运用BP神经网络评价建筑企业竞争力是客观的、有效的且运算简便。本文对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起着积极作用,丰富了对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研究理论,对该理论的发展起着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陈红雨[4](2020)在《建筑工人心理资本对其不安全行为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建筑安全事故频发使得建筑业成为仅次于煤矿业的第二高危行业,建筑安全事故不仅阻碍了国家发展国民经济,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安全事故中人的因素占70%~90%,并且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的不安全行为,其中94%的事故诱发原因与人的心理因素有关。心理资本作为个体特有的心理状态,对阻碍个体的不安全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究建筑工人心理资本对其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尤为重要,有助于从个体根本原因上控制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而对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管理视角。本文基于心理资本理论、认知——评价理论、组织支持理论及社会认知理论,在建筑工地进行实地访问和问卷调查,进一步探究研究建筑工人心理资本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影响机理。首先,构建了“心理资本﹣组织支持﹣安全态度﹣不安全行为”理论模型,根据理论模型提出了本研究的3类假设,包括主效应假设,中介效应假设和调节效应假设;其次,根据量表设计原则对国内外经典量表进行修改,结合预调研结果设计了本文的调查问卷并对上海市在建工程的建筑工人进行问卷调查;最后,通过对收集的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和回归分析,验证了本研究的研究假设。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如下:(1)建筑工人心理资本显着负向影响其不安全行为,其中安全不遵守行为相比于安全不顺从行为更容易受到建筑工人心理资本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建筑工人的心理资本,帮助建筑工人逐步建立自信心,进而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2)建筑工人安全态度在心理资本与不安全行为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希望”和“韧性”3个维度可以通过安全态度间接影响建筑工人的“安全不遵守行为”和“安全不参与行为”。因此建筑企业需要提高建筑工人安全认知、强化建筑工人的安全态度以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系数。(3)组织支持在建筑工人心理资本与安全态度之间发挥调节作用。组织支持的“工作支持”和“利益相关”2个维度正向调节作用建筑工人心理资本与安全态度,即组织支持的程度越高,心理资本对安全态度的正向影响就越强。因此,为了减少安全事故,在组织层面建筑企业要向建筑工人提供工作支持,主动关心建筑工人个人和家庭生活状况。
柯燕燕[5](2019)在《基于种子萌发理论的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对建筑工人的知识技能、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客观上需要将作为我国建筑工人主力军的5300余万农民工持续有序地转化为高素质、高技能的建筑业产业工人。而作为人力资本提升的重要手段,系统化培训无疑是实现我国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的关键路径。当前,我国建筑业领域并未形成建筑业农民工系统化培训的观念意识和制度安排。尽管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建筑业农民工培训问题,但因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缺乏顶层规划和系统建构,致使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效果欠佳,农民工经过培训后还是农民工,严重制约我国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传统建筑业的现代发展。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并不局限于传统的职业化培训,也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在更深层次上还涉及市民化培训,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因而需要借助更为科学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为此,本文引入种子萌发理论来建构培训系统影响因素体系,揭示建筑业农民工系统化培训的内在规律,构建以萌发为核心运动特征的、具有动态性的动力系统整体结构,进而研究培训系统运行和应用,并借助扎根理论行为事件访谈、质性研究、结构方程、二元logistic模型、胜任力模型、柯氏评估法等分析方法,寻求合理系统建构和实践应用以调动相关利益主体积极推动建筑业农民工参与系统化培训。(1)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基于“建筑业农民工系统化培训实质上是职业化培训和市民化培训”这一论断就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全面梳理,以寻求必要的理论资源和创作空间。本文界定了建筑业农民工、建筑业产业工人、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系统化培训等核心概念,阐释种子萌发理论、扎根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胜任力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等,建构“种子萌发”理论视角下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理论框架。(2)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培训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基于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培训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涉及建筑业农民工、建筑企业、建筑行业、培训机构、政府及社会力量各层级、各参与方的利益诉求。引入扎根理论,综合采用文献梳理、实证调查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运用数据编码将资料进行分解、概念化并重新组合,借助QSR Nvivo10软件进行开放编码、轴心编码、选择编码分析,根据质性分析结果提炼建筑业农民工系统化培训影响因素,回答“系统为什么这么构建”的问题。(3)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培训系统构建。基于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培训的内在规律,在种子萌发视角下,构建以萌发为核心运动特征的具有动态性的动力系统整体结构,即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培训系统,涵盖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要素、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并在种子萌发视角下重新梳理建筑业农民工培训问题,归纳总结并找出系统问题症结。回答“系统是什么”的问题。(4)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培训系统运行机理研究。提出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运行机理的理论模型并加以验证,借助SEM分析模型确定动力系统的潜在变量与观测变量,通过问卷调查充分收集数据,开展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运行机制和结构方程模型建构、变量的测量、信度和效度分析、模型假设检验、验证结果与分析等。回答“系统怎么运行”的问题。(5)提升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培训系统功能的对策研究。通过农民工内在模块、培训体系实施模块以及外部环境模块的建构,回答“如何提升系统功能”。其中,建筑业农民工内在模块主要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模型分析农民工参与系统化培训的影响因素,培训体系实施模块主要借助胜任力模型及柯氏评估理论支撑整个实施模块架构,外部环境模块则主要运用学习组织理论分别对政府、行业机构和建筑企业提出相应的意见。本文提出了“基于种子萌发理论的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培训系统”的命题,就建筑业农民工系统化培训因子体系进行质性研究,引入种子萌发理论建构了一套由“培训影响因素体系——培训系统建构——培训系统运行机理——培训系统要素功能提升”构成的动态的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丰富了建筑业农民工系统化培训问题的研究方法。与此同时,本文也存在定量分析模型存在内生性或者遗漏变量、未充分考虑建筑业农民工系统化培训区域性差异以及SEM模型可直接量化观测变量较难提取等不足。
朱明磊[6](2019)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作为一线建筑工人的主体,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建筑业经济支柱性地位获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国五千余万建筑业农民工普遍存在年龄大、个人资本少、就业质量差、市民化难等突出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需要,亟待通过产业工人化手段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学术界针对“建筑业农民工问题”做了诸多探讨,普遍指出从事“苦、累、险、脏、乱、差”工作的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承受着权益保障严重不足、职业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等诸多不公平待遇,已经成为“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典型代表,但是鲜有系统研究“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机理与对策”的学术成果,难以为政府部门制定解决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影响机理和路径对策研究,对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助力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历史文献研究和全国性调研数据,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问题和现实障碍。(1)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探究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演变历程和现状问题;(2)从建筑农民工自身资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障碍和外部条件(社会、政府、行业、企业)障碍两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3)从维持现状和改变现状两个视角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趋势进行了预判。其次,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文献研究、问卷调研和专家访谈,确定了27个影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因素;(2)借助ISM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逻辑辨析和层阶分析,得到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图;(3)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进行深度解析,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是“在社会、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外部条件作用下,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三者共同提升的过程,最终享有现代产业工人的高质量就业机会和平等的城市社会福利待遇”。再次,借助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和工地调研访谈数据,构建Logit模型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再次设计调研问卷,并选取重庆市20个建筑工地进行调研访谈;(2)根据第二次调研数据构建Logit模型,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完成了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3)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利用SD工具构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系统仿真模型,并借助中国统计年鉴和实地调研访谈数据,设定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等不同政策情景运行该动态仿真模型,情景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敏感程度,动态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得到了影响我国建筑业产业工人数量变化和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速率变化的政策敏感因素。最后,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以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为最终目标,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建构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效积累共同提升的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并明确了对策措施的阶段性和时序性。本文遵循“现状问题-障碍分析-机理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形成了研究观点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丰富了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相关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应用范畴,有助于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深化;同时,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思路参考和智力支持。
黄婧[7](2019)在《建筑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无形资产具有价值高、效益高、增值性强的特点,对现代企业转型升级和赢得市场竞争起一定推动作用。我国建筑业在改革开放后取得快速发展,然而产值增长并不代表行业发展水平良好,还需从投入产出角度,用生产效率评价经济活动的实际效果。目前建筑业总体仍属劳务密集型、粗放式发展模式,企业生产效率不高,这与无形资产重视不足有一定关联。基于此,本文以无形资产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展开研究,试图找到提高建筑企业生产效率的途径,同时也为加强建筑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优化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2010-2015年我国建筑业进入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阶段,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增速从25%持续放缓至2.3%。本文以该时期30家建筑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公司业绩与无形资产状况,再结合索洛余值法、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公司生产效率,研究效率指数变动特征。接着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别从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角度考察无形资产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最后给出建议。研究发现,2010年以来建筑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数量逐年上涨。构成方面,土地使用权类无形资产约占无形资产总量的21.0%,特定许可类无形资产占77.6%,技术类无形资产只占0.7%,这说明建筑企业无形资产主要由权利和行政许可组成,专利技术、专业资质等资产比例较小,无形资产整体技术含量较低。在面板数据模型中,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2.43、-1.99和-7.11,均与生产效率负相关。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中,影响因素与生产效率的关联度均在0.6以上,其中管理费用有最高关联度,其次是技术类无形资产和教育培训成本。这反映管理费用和技术类无形资产对生产效率影响最大,应优化公司组织管理,使管理费用比例维持较低水平,同时加强技术培训和知识产权保护。另外,观察期内这30家建筑业上市公司生产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4%4.8%,主要由技术进步指数负增长引起,说明建筑企业广义技术水平相对衰退,这应该与产业结构转型、市场资源加速整合有关。由此建议建筑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重视对无形资产的投入,尤其加大对技术类无形资产的培育管理,同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教育培训水平,促使建筑企业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陶亮[8](2019)在《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国内的建筑设计管理长期呈现出流程片段化的特征,这种粗放的管理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整个建筑行业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以及投资模式、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发展、产业转型、人文变化和国际化趋势等一系列的变化发展,这种管理体系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已大大降低。随着2015年WTO过渡保护期的结束,国内建筑设计市场进一步全面放开,推行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回归“建筑师负责制”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转变正在发生,在上海、广西、福建等地试点的“建筑师负责制”,体现了政府推进建筑业与国际接轨、提升品质的态度和决心。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专业的强化与新的建设项目运作模式的产生,促使我国建筑师的角色正在重塑,新的形势需要建筑师逐渐成为项目的潜在管理者,并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专业技能及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全面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最终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同时建筑信息化作为建筑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已经成为引领变革这个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正逐渐改变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运作及管理模式。当建筑设计摆脱单一的图纸沟通的束缚,进而实现以BIM(建筑信息化模型)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表达后,建筑师在整个建设流程中的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从仅侧重于设计阶段的技术服务,到对工程全流程的整体掌控。建筑信息化技术已经把整个工程建设流程中大部分的设计问题前置化,为解决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活动中各个主体、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且可行的工作模式,从而为建筑师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合理角色提供了技术支持。这种变革发展的趋势也恰恰是建筑师负责制所倡导的----让建筑设计源头的建筑师,成为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领导者。在建筑设计行业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本论文主要研究以建筑师为主导进行全程设计管理的意义及策略,对涉及到策划、设计、施工和运管等方面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更加合理的阶段划分,并结合作为全程设计管理重要技术手段的建筑信息化技术,提出各个阶段相应的设计管理要求和策略。为此,本论文提出了“六序法模式”的全程设计管理方法,并探讨其与BIM进行结合的意义及有效途径。论文希望一方面能为推行适合中国的建筑师负责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进一步拓展BIM在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通过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首先,论文的绪论部分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建筑设计管理相关研究若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研究的内容,阐述研究的方法、关键技术和思路。在第二章论述了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核心任务、主体内容和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建筑设计管理中知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主要策略。在第三章通过分析对比中外通行的职业建筑师的职能体系和全程设计管理思想,探讨建筑师负责制框架下的建筑师全程设计与管理,在建造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发展趋势及建构要素,为后续的理论实践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实践研究。首先在第四章以国际通行的职业服务内容和专业化、全程化的标准,提出适应中国建筑师负责制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职业服务体系----“六序法模式”,对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成果和工作要求进行阐述,并结合项目实例进行分析总结。接着探讨了建筑师进行全程设计管理所需要的基础组织形式----建筑工作室/事务所,以保持建筑创意为核心目的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最后在第五章研究了BIM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适应性问题,论证了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应用BIM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提出了“BIM整同设计管理模式”和“复合总建造师”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在对上述研究的总结和拓展基础上,分别在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BIM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四个方面对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提出了适宜的优化策略。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研究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展望了建筑师视角下并结合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应用前景。
闫岩[9](2017)在《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拉动经济的增长贡献着巨大的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建筑业发展也取得了长远的进步,发展速度和规模不断攀升,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竞争与合作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企业已经不是仅仅单独存在的个体,协同创新网络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和机遇。本文在探讨以建筑企业为核心的协同创新网络、知识资本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对协同创新网络与核心竞争力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与研究。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建筑企业的行业特点,提出相关假设,建立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模型,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检验。运用AMOS23.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剔除处于标准范围外的指标,再次进行模型检验与评价,最终确定了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随后使用支持向量机理论构建支持向量机评价模型,运用建立的SVM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从河北省四个城市中随机抽取了40家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SVM核心竞争力的智能评价,得到等级分类并据此结果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了培育并增强建筑企业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
谢林[10](2015)在《基于社会资本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分工日益深化,任何一件最终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价值的实现,都不可能全数由一个企业完成,均会受到它所在关系网络结构的制约,现在企业要想创造新的价值增加点应当要看重企业社会资本的培育和积累。因此,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业,单单靠自身内部资源获得竞争优势的传统竞争策略已不能适应残酷的竞争环境。企业在管理实践中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企业怎么去培育和积累自身的社会资本,怎么利用它去提升核心竞争力。本文在探讨了企业社会资本,知识资本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探索社会资本和核心竞争力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首先通过查阅相关理论文献,提出相关假设,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模型。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使用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检验及模型筛选,使模型拟合达到要求,即假说成立,确定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最佳评价指标体系。紧接着使用支持向量机理论构建支持向量机评价模型,以25家建筑企业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进行模型的训练和检验。构造进程当中加入粒子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参数做优选,从而解决支持向量机参数选取的盲目性,并经过与交叉验证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对比分析,验证粒子群支持向量机模型评价的准确性。最后,利用建立的PSO-SVM智能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同时提出增强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二、建筑企业知识资本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企业知识资本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资本、制度资本与工人安全行为关系研究 ——工人安全能力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结构安排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安全行为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
2.1.1 文献检索 |
2.1.2 安全行为的文献计量分析 |
2.1.3 建筑施工领域安全行为文献计量分析 |
2.2 建筑施工安全行为的研究进展 |
2.2.1 安全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2 安全行为维度划分 |
2.2.3 安全行为影响因素 |
2.2.4 安全行为其他相关研究 |
2.2.5 文献评述 |
2.3 制度资本理论的相关研究 |
2.3.1 制度资本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2.3.2 制度资本的概念与研究领域 |
2.4 社会资本理论的相关研究 |
2.4.1 社会资本理论的来源与内涵 |
2.4.2 社会资本的测度与研究领域 |
2.5 安全能力的相关研究 |
2.5.1 安全能力的概念及测度 |
2.5.2 安全能力的研究现状 |
2.6 其他相关理论 |
2.6.1 过程安全管理理论 |
2.6.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6.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概念界定与模型假设 |
3.1 界定基本概念、维度和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3.1.2 基本概念及维度的界定 |
3.2 假设提出 |
3.2.1 社会资本与安全行为 |
3.2.2 社会资本与安全能力 |
3.2.3 制度资本与安全行为 |
3.2.4 制度资本与安全能力 |
3.2.5 安全能力的中介作用 |
3.3 概念模型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量表开发与数据质量检验 |
4.1 量表设计 |
4.1.1 量表开发过程 |
4.1.2 问卷设计过程 |
4.2 变量测量题项设计 |
4.2.1 解释变量: 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 |
4.2.2 中介变量: 工人安全能力 |
4.2.3 被解释变量: 工人安全行为 |
4.3 数据收集 |
4.3.1 问卷试调查与最终问卷确定 |
4.3.2 误差防范措施 |
4.3.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4 数据质量检验 |
4.4.1 数据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量表信度分析 |
4.4.3 量表效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PLS的模型检验 |
5.1 方法介绍 |
5.1.1 PLS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
5.1.2 PLS模型判定标准 |
5.1.3 中介作用检验 |
5.2 假设检验 |
5.2.1 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
5.2.2 模型路径系数检验 |
5.2.3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Agent模型构建与仿真模拟 |
6.1 多Agent建模与仿真理论基础 |
6.1.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6.1.2 Agent建模与仿真流程 |
6.1.3 Multi-Agent建模与仿真适用性分析 |
6.1.4 Multi-Agent建模与仿真平台 |
6.2 多Agent仿真模型设计 |
6.2.1 工人安全行为系统描述及抽象层次划分 |
6.2.2 仿真模型构建 |
6.2.3 仿真模型参数设置 |
6.3 多Agent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6.3.1 基准模式设定与仿真系统验证 |
6.3.2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管理启示 |
7.1 社会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管理启示 |
7.2 制度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管理启示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方向 |
8.2.1 不足之处 |
8.2.2 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2)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1.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现状 |
1.2.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现状 |
1.2.3 价值链理论研究现状 |
1.2.4 文献综述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
2.1.1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 |
2.1.2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发展 |
2.1.3 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 |
2.2 价值链理论 |
2.2.1 价值链概念 |
2.2.2 价值链理论发展 |
2.2.3 工程承包企业价值链 |
2.3 价值链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发展现状及承包模式分析 |
3.1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海外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1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海外发展历程 |
3.1.2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海外发展现状 |
3.1.3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海外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 国际工程承包模式的变化及工程承包企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
3.2.1 国际工程承包模式的变化 |
3.2.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价值链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 |
4.1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的步骤 |
4.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价值链分析 |
4.2.1 建筑产业价值链与“微笑曲线” |
4.2.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
4.2.3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外部价值系统分析 |
4.3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及判别标准分析 |
4.3.1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分析 |
4.3.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判别标准分析 |
4.4 基于价值链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 |
4.4.1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关键资源与关键能力分析 |
4.4.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系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价值链的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 |
5.1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流程 |
5.1.2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5.2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5.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2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AHP-TOPSIS评价模型构建 |
5.3 基于AHP-TOPSIS模型的我国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
5.3.1 AHP-TOPSIS模型求解 |
5.3.2 评价结果分析 |
5.4 我国国际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 |
5.4.1 从价值创造维度提升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
5.4.2 从价值管理维度提升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重要性与易获得性调查问卷 |
附录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相对重要程度调查问卷 |
附录3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价值创造角度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建筑企业竞争力情况 |
1.1.2 建筑企业价值创造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企业竞争力有关研究 |
1.3.2 企业价值创造有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论文研究相关概念界定与分析 |
2.1 企业价值创造 |
2.1.1 企业价值的类型 |
2.1.2 企业价值创造理论 |
2.1.3 建筑企业价值创造 |
2.2 建筑企业的特点及其对建筑企业价值来源的作用 |
2.3 建筑企业竞争力 |
2.4 本章小结 |
3 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筛选分析 |
3.1 指标选取原则和思路 |
3.1.1 指标选取原则 |
3.1.2 指标选取思路 |
3.2 建筑企业竞争力指标选择 |
3.2.1 建筑企业竞争力驱动因素 |
3.2.2 根据驱动因素进行指标的初步选择 |
3.2.3 指标体系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4 指标体系的信度分析 |
3.2.5 效度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 |
3.3 建筑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结构解析与说明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企业竞争力与价值创造的相关性分析 |
4.1 建筑企业竞争力与价值创造相关性定性分析 |
4.1.1 价值创造对建筑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
4.1.2 建筑企业竞争力对价值创造的作用 |
4.2 建筑企业竞争力与价值创造相关性定量分析 |
4.2.1 样本选择原则和数据来源 |
4.2.2 变量定义 |
4.2.3 描述性统计 |
4.2.4 相关性分析 |
4.2.5 回归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企业竞争力 BP 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5.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5.1.1 BP神经网络原理及算法 |
5.1.2 BP神经网络算法流程 |
5.2 基于熵值法的指标期望值计算 |
5.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建筑企业竞争力模型验证 |
5.3.1 确定网络样本期望值 |
5.3.2 确定网络层数、各层节点数 |
5.3.3 BP神经网络训练 |
5.3.4 仿真计算 |
5.3.5 模型的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6 案例分析 |
6.1 上海某建筑集团经营情况 |
6.2 上海某建筑集团竞争力评价过程及结果 |
6.3 上海某建筑集团提高竞争力的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4)建筑工人心理资本对其不安全行为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心理资本的研究现状 |
2.1.1 心理资本的定义 |
2.1.2 心理资本的维度和测量 |
2.1.3 心理资本的其他相关研究 |
2.2 组织支持的研究现状 |
2.3 安全态度的研究现状 |
2.4 不安全行为的研究现状 |
2.4.1 不安全行为的概念 |
2.4.2 不安全行为维度 |
2.4.3 不安全行为的其他相关研究 |
2.5 心理资本对不安全行为影响机理研究现状 |
2.6 现有研究的述评 |
第三章 建筑工人心理资本与不安全行为概念模型构建 |
3.1 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3.2.1 认知——评价理论 |
3.2.2 心理资本理论 |
3.2.3 组织支持理论 |
3.2.4 社会认知理论 |
3.3 建筑工人心理资本与不安全行为的研究模型 |
3.4 心理资本对不安全行为影响的研究假设 |
3.4.1 心理资本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分析 |
3.4.2 安全态度在建筑工人心理资本与不安全行为的中介效应 |
3.4.3 组织支持的调节效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工人心理资本对不安全行为影响的研究设计 |
4.1 变量量表设计原则 |
4.2 变量测量量表的设计 |
4.2.1 心理资本量表 |
4.2.2 组织支持量表 |
4.2.3 安全态度量表 |
4.2.4 不安全行为量表 |
4.3 数据的收集 |
4.4 问卷的可靠性分析(CICT)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 |
4.4.1 心理资本分析结果 |
4.4.2 组织支持分析结果 |
4.4.3 安全态度分析结果 |
4.4.4 不安全行为分析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工人心理资本与不安全行为概念模型验证 |
5.1 描述性统计 |
5.2 心理资本、安全态度和不安全行为相关性分析 |
5.3 心理资本对不安全行为的主效应检验 |
5.3.1 心理资本对不安全行为的直接影响 |
5.3.2 心理资本各维度对不安全行为各维度的直接影响 |
5.4 内在驱动因素安全态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
5.5 外在环境因素组织支持的调节效应检验 |
5.6 假设检验结果与讨论 |
5.6.1 假设检验结果 |
5.6.2 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管理对策 |
6.1 工人心理资本方面的管理对策 |
6.1.1 帮助建筑工人逐步建立自信心 |
6.1.2 帮助建筑工人建立希望的态度 |
6.1.3 提高建筑工人的韧性水平 |
6.2 建筑工人安全态度转变管理对策 |
6.2.1 提高建筑工人安全认知 |
6.2.2 帮助建筑工人端正其安全态度 |
6.3 加大组织支持的管理对策 |
6.3.1 加大工作支持力度 |
6.3.2 认同员工价值 |
6.3.3 关心员工切身利益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建筑工人心理资本对其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种子萌发理论的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应然选择 |
1.1.2 重视建筑业农民工培训是顺应工业化发展规律的的必然选择 |
1.1.3 系统化培训是实现我国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的关键路径 |
1.1.4 政府高度重视新时期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培训 |
1.1.5 现行培训机制无法满足新时代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目标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论文结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建筑业农民工 |
2.1.2 产业工人 |
2.1.3 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 |
2.1.4 系统化培训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2.2.1 种子萌发理论(SGT)内涵 |
2.2.2 种子萌发理论适用性分析 |
2.3 其他主要相关理论 |
2.3.1 扎根理论 |
2.3.2 人力资本理论 |
2.3.3 胜任力理论 |
2.3.4 学习型组织理论 |
2.4 理论框架构建 |
2.4.1 研究思路及框架 |
2.4.2 研究要点 |
3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影响因素研究 |
3.1 研究思路 |
3.2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影响因素构建基础 |
3.2.1 资料收集 |
3.2.2 扎根理论适用性分析 |
3.2.3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
3.3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影响因素预试研究 |
3.4 建筑业农民工影响因素编码提取 |
3.4.1 编码提取思路 |
3.4.2 解析开放式编码 |
3.4.3 提取主轴编码 |
3.4.4 归纳核心编码 |
3.5 信度与效度分析 |
3.5.1 信度检验 |
3.5.2 效度检验 |
3.6 研究发现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SGT的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构建 |
4.1 研究思路 |
4.2 基于SGT的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要素 |
4.2.1 培训“种子”——农民工 |
4.2.2 培训“土壤”——培训体系实施 |
4.2.3 培训“环境”——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力量 |
4.3 基于SGT的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结构 |
4.3.1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结构模型 |
4.3.2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结构分析 |
4.4 基于SGT的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功能 |
4.4.1 培训“种子”功能——吸收、转化功能 |
4.4.2 培训“土壤”功能——供给作用 |
4.4.3 培训“环境”功能——调控作用 |
4.5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问题再梳理:SGT视角下 |
4.5.1 建筑业农民工SGT培训系统“环境”要素 |
4.5.2 建筑业农民工SGT培训系统“种子”要素 |
4.5.3 建筑业农民工SGT培训系统“土壤”要素 |
4.5.4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问题小结:SGT视角下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SGT的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运行机理研究 |
5.1 研究思路 |
5.2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机理理论框架 |
5.2.1 研究假设 |
5.2.2 要素量表构建 |
5.3 数据采集与分析 |
5.3.1 数据来源 |
5.3.2 数据处理 |
5.3.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3.4 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 |
5.3.5 相关分析 |
5.4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机理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与修正 |
5.4.1 结构方程模型假设检验 |
5.4.2 结构方程模型模型修正 |
5.5 验证结果及分析 |
5.5.1 结果分析 |
5.5.2 关键路径识别 |
5.6 本章小结 |
6 提升建筑业农民工培训SGT系统功能的对策研究 |
6.1 研究思路 |
6.2 增强培训“种子”吸收转化能力研究 |
6.2.1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6.2.2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变量选择 |
6.2.3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6.2.4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计量检验结果及建议 |
6.3 改善培训“土壤”供给质量研究 |
6.3.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需求分析 |
6.3.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计划分析 |
6.3.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实施分析 |
6.3.4 基于柯氏评估理论的培训评估分析 |
6.4 提升培训“环境”调控能力研究 |
6.4.1 引入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可行性分析 |
6.4.2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模块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培训影响因子访谈提纲 |
B 建筑业工人职业培训现状调查问卷 |
C 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系统化培训驱动力调查问卷 |
D 建筑业工人岗位胜任力访谈 |
E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F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民工 |
2.1.2 建筑业农民工 |
2.1.3 建筑业产业工人 |
2.1.4 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 |
2.1.5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 |
2.1.6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3 文献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 |
2.3.2 社会权利贫困理论 |
2.3.3 需求层次理论 |
2.3.4 系统相关理论 |
2.3.5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2.3.6 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
3.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历史追溯 |
3.1.1 历史起源 |
3.1.2 演进历程 |
3.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考察 |
3.2.1 职业化现状 |
3.2.2 市民化现状 |
3.2.3 产业工人化现状 |
3.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自身资本积累障碍 |
3.3.1 人力资本积累障碍 |
3.3.2 经济资本积累障碍 |
3.3.3 社会资本积累障碍 |
3.4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外部条件限制障碍 |
3.4.1 社会方面障碍 |
3.4.2 政府方面障碍 |
3.4.3 行业方面障碍 |
3.4.4 企业方面障碍 |
3.5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趋势预判 |
3.5.1 维持现状 |
3.5.2 改变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解析 |
4.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1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2 基于调研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3 基于访谈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4 关键影响因素确定 |
4.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研究 |
4.2.1 解释结构模型(ISM)简介 |
4.2.2 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 |
4.2.3 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结果 |
4.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解析 |
4.3.1 直观分析 |
4.3.2 深层次分析 |
4.3.3 系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 |
5.1 样本来源与数据统计 |
5.1.1 问卷设计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描述性统计 |
5.2 调研数据分析与评价 |
5.2.1 人力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2 经济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3 社会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4 “三资”总存量现状描述 |
5.3 静态实证分析 |
5.3.1 Logit模型简介 |
5.3.2 Logit模型构建 |
5.3.3 Logit模型结果及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与情景分析 |
6.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优势 |
6.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6.1.2 系统动力学特征 |
6.1.3 系统动力学对本文的适用性 |
6.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 |
6.2.1 仿真模型构建步骤 |
6.2.2 人力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3 经济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4 社会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5 系统因果关系总图构建 |
6.2.6 系统存量流量图绘制 |
6.2.7 函数关系说明 |
6.2.8 系统模型检验 |
6.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情景分析 |
6.3.1 情景分析思路 |
6.3.2 情景分析方法及主要流程 |
6.3.3 仿真模拟分析与评价 |
6.3.4 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 |
6.3.5 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 |
6.3.6 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 |
6.4 本章小结 |
7 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对策建议 |
7.1 人力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1.1 加快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
7.1.2 加快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 |
7.1.3 推动建筑业产业结构优化 |
7.1.4 加速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
7.1.5 加强建筑工人劳动权益保护 |
7.1.6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
7.1.7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发展体系 |
7.1.8 改善建筑工人职业安全与健康状况 |
7.2 经济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2.1 完善建筑工人工资保障制度 |
7.2.2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7.2.3 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 |
7.2.4 建立多层次城市住房供应体系 |
7.2.5 加速推行“房地产税” |
7.3 社会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3.1 提高组织化程度 |
7.3.2 改善建筑工人工作和生活环境 |
7.3.3 促进城市社会融入 |
7.3.4 加强社会支持力度 |
7.4 实现对策建议的阶段性和时序性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课题 |
C 调查问卷Ⅰ |
D 调查问卷Ⅰ统计结果 |
E 各地“关于推进建筑产业工人转型”的工作总结(部分) |
F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G 调查问卷Ⅱ |
H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建筑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无形资产与生产效率相关理论研究 |
2.1 无形资产相关理论研究 |
2.1.1 无形资产的界定及分类 |
2.1.2 无形资产的计量 |
2.1.3 不同行业的无形资产研究 |
2.2 生产效率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生产效率的内涵 |
2.2.2 测算生产效率的参数方法 |
2.2.3 测算生产效率的非参数方法 |
2.3 无形资产对生产效率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4.1 无形资产研究现状综述 |
2.4.2 生产效率研究现状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建筑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状况分析 |
3.1 我国建筑业总体发展现状 |
3.2 建筑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 |
3.2.1 建筑业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状况 |
3.2.2 建筑业细分市场及研究范围选取 |
3.2.3 细分行业上市公司发展状况 |
3.3 建筑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状况分析 |
3.3.1 无形资产整体状况 |
3.3.2 无形资产具体构成 |
3.3.3 细分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状况 |
3.3.4 对无形资产披露现状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建筑业上市公司生产效率测算分析 |
4.1 生产效率测算方法的选择 |
4.2 生产效率测算的索洛余值模型 |
4.2.1 生产函数基本理论 |
4.2.2 索洛余值模型的构建 |
4.3 生产效率测算的DEA-Malmquist指数模型 |
4.3.1 DEA方法基本原理 |
4.3.2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的构建 |
4.4 生产效率测算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4.4.1 指标选取原则 |
4.4.2 生产效率测算指标体系 |
4.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5 建筑业上市公司生产效率测算结果 |
4.5.1 基于索洛余值法的生产效率测算结果 |
4.5.2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的生产效率测算结果 |
4.5.3 细分行业上市公司生产效率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5.1 影响因素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思路 |
5.1.1 无形资产指标选取 |
5.1.2 其他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5.1.3 模型构建思路 |
5.2 无形资产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模型 |
5.2.1 面板数据模型简介 |
5.2.2 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 |
5.2.3 面板数据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5.3 无形资产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 |
5.3.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简介 |
5.3.2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构建 |
5.3.3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5.3.4 细分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研究 |
2.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简述 |
2.1.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 |
2.1.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象与内容 |
2.1.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
2.2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概述与辨析 |
2.2.1 建筑设计行业概述 |
2.2.2 建筑设计管理辨析 |
2.2.3 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管理分析 |
2.2.4 建筑设计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辨析 |
2.3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和主体内容分析 |
2.3.1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 |
2.3.2 建筑设计管理的主体内容 |
2.4 知识管理在建筑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2.4.1 建筑设计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目标 |
2.4.2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2.4.3 建筑设计活动知识的内容及体系 |
2.4.4 建筑工程设计知识管理的主要策略 |
2.5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研究内容 |
2.5.1 范围管理 |
2.5.2 进度管理 |
2.5.3 质量管理 |
2.5.4 投资及成本管理 |
2.5.5 沟通管理 |
2.5.6 风险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师的职能体系研究 |
3.1 建筑师、建造和建筑物的关系辨析 |
3.2 建筑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分析 |
3.2.1 建筑师与业主的权利义务关系 |
3.2.2 国际职业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
3.2.3 中国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
3.3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与比较 |
3.3.1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 |
3.3.2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国际比较 |
3.3.3 建筑师的职业资格及比较 |
3.3.4 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及服务现状 |
3.4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和组织研究 |
3.4.1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及比较 |
3.4.2 建筑师的职业组织---工作室和设计公司 |
3.4.3 建筑师的设计组织及管理 |
3.5 建构建筑师全程职能体系的策略 |
3.5.1 设计到代理 |
3.5.2 建成品导向与过程控制 |
3.5.3 职业化精神 |
3.5.4 经济和法律责任 |
3.5.5 全程建筑设计服务的要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师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研究 |
4.1 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模式研究 |
4.2 阶段1:前期/策划阶段 |
4.2.1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内容 |
4.2.2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流程 |
4.2.3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2.4 前期/策划阶段的设计管理要求 |
4.2.5 案例讨论 |
4.3 阶段2:方案/开发设计阶段 |
4.3.1 方案/开发设计的工作内容 |
4.3.2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3.3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3.4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3.5 案例讨论 |
4.4 阶段3: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 |
4.4.1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4.2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4.3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4.4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4.5 案例讨论 |
4.5 阶段4: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 |
4.5.1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内容 |
4.5.2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流程 |
4.5.3 施工招投标的主要策略 |
4.5.4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要求 |
4.5.5 案例讨论 |
4.6 阶段5:督造/施工监管阶段 |
4.6.1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6.2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6.3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主要策略 |
4.6.4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6.5 案例讨论 |
4.7 阶段6: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 |
4.7.1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7.2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7.3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主要策略 |
4.7.4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7.5 案例讨论 |
4.8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管理研究 |
4.8.1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形式 |
4.8.2 建筑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4.8.3 建筑师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中的适应性研究 |
5.1 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及发展 |
5.1.1 BIM技术及相关理论概述 |
5.1.2 BIM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 |
5.1.3 BIM技术的问题及挑战 |
5.1.4 BIM技术的发展趋势 |
5.2 BIM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体系中的理论研究 |
5.2.1 实施BIM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
5.2.2 BIM在建筑设计管理体系中的实施价值及目标 |
5.2.3 BIM对建筑设计全程管理的优化措施 |
5.3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
5.3.1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概述 |
5.3.2 建筑项目BIM的实施工作流程 |
5.3.3 前期/策划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4 建筑设计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5 施工招投标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6 建设施工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7 竣工及后期运维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4 基于BIM的建筑师全程整同设计管理研究 |
5.4.1 由BIM推动的整合设计 |
5.4.2 BIM的协同工作模式 |
5.4.3 由建筑师实施BIM整同设计管理 |
5.4.4 教育与培训BIM整同设计管理团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筑工程设计全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
6.1 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策略 |
6.1.1 以建筑师负责制为依托,强化建筑师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
6.1.2 以六序法模式为基础,不断完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内涵 |
6.2 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策略 |
6.2.1 适宜创意的设计组织机构建构策略 |
6.2.2 重视组织机构的知识信息管理 |
6.3 BIM结合“六序法模式”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
6.3.1 建构BIM与“六序法模式”的深度融合 |
6.3.2 充分运用BIM分析功能优化全程设计管理 |
6.3.3 用BIM模型领导全过程设计管理 |
6.3.4 秉承Open BIM理念进行协同设计及管理 |
6.4 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策略 |
6.4.1 树立建筑师全程职业化教育的思维 |
6.4.2 构建多元化的建筑教育体系 |
6.4.3 深化建筑师执业过程中的继续教育 |
6.4.4 加强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技术的素质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论文的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工程实践案例分析与总结 |
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设计咨询项目 |
2、宝安体育场工程设计项目 |
3、2010年亚运会游泳跳水馆工程设计项目 |
4、“广州圆”--广东兴业国际仓储科研主楼工程设计项目 |
5、江苏省淮安体育中心工程项目设计及管理实践 |
附录2 、建筑设计组织机构管理研究 |
1 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趋势 |
1.1 国内外建筑设计机构的现状研究 |
1.2 我国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方向 |
2 建筑创意组织机构---工作室的职能与特征 |
2.1 建筑工作室的业务职能 |
2.2 建筑工作室的服务特征 |
2.3 工作室的业务管理特征 |
3 建筑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
3.1 建筑工作室创意人才的资本特质 |
3.2 工作室的人事管理 |
3.3 工作室团队的平衡管理 |
3.4 工作室设计文化建设 |
3.5 工作室的人才技能发展 |
3.6 员工的绩效考核 |
4 建筑设计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4.1 工作室的组织管理框架 |
4.2 工作室的设计管理要素 |
4.3 工作室的市场营销管理 |
5 建筑工作室的信息与知识管理 |
5.1 工作室的信息管理 |
5.2 工作室的知识管理 |
致谢 |
附件 |
(9)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现状 |
1.2.2 协同创新网络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核心竞争力理论 |
2.1.1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
2.1.2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2.2 协同创新网络理论 |
2.2.1 协同创新网络的起源 |
2.2.2 协同创新网络的内涵 |
2.2.3 协同创新网络的特征 |
2.2.4 协同创新网络的作用机理 |
2.3 知识资本 |
2.3.1 知识资本的起源与发展 |
2.3.2 知识资本的特征 |
2.3.3 知识资本构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
3.1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
3.1.1 发展现状 |
3.1.2 建筑企业的行业特点 |
3.1.3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3.2 建筑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 |
3.2.1 建筑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原则 |
3.2.2 建筑企业协同创新网络构成 |
3.3 建筑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知识资本、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 |
3.3.1 协同创新网络与知识资本的关系 |
3.3.2 知识资本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3.3 协同创新网络对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关系假说及变量确定 |
4.2.1 关系假说 |
4.2.2 变量确定 |
4.3 结构方程模型 |
4.3.1 原理 |
4.3.2 结构方程模型应用流程 |
4.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指标体系验证 |
4.4.1 SEM体系构建 |
4.4.2 数据收集与样本正态性检验 |
4.4.3 SEM检验、修正与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SVM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 |
5.1 支持向量机简介 |
5.1.1 统计学习理论 |
5.1.2 支持向量分类机 |
5.1.3 支持向量回归机 |
5.2 SVM评价模型的应用流程 |
5.2.1 SVM评价模型的具体步骤 |
5.2.2 SVM模型预测误差确定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SVM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实例研究 |
6.1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SVM评价模型 |
6.1.1 样本数据的采集 |
6.1.2 样本数据的处理 |
6.1.3 SVM的学习与训练 |
6.1.4 确立SVM预测模型 |
6.2 实证分析 |
6.3 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基于社会资本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
1.2.2 国外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 |
1.2.3 国内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
1.2.4 国内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 |
1.2.5 当前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本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 核心竞争力理论 |
2.1.1 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
2.1.2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
2.1.3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2.2 企业社会资本理论 |
2.2.1 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 |
2.2.2 企业社会资本内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社会资本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
3.1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现状 |
3.1.1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 |
3.1.2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3.2 建筑企业社会资本 |
3.2.1 建筑企业社会资本内容 |
3.2.2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
3.3 社会资本与知识资本、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
3.3.1 知识资本的界定 |
3.3.2 知识资本的特点 |
3.3.3 社会资本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3.4 社会资本通过知识资本传导形成核心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关系假说及变量确定 |
4.2.1 理论关系研究假设 |
4.2.2 关系变量的确定 |
4.3 结构方程模型 |
4.3.1 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 |
4.3.2 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过程 |
4.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指标体系验证 |
4.4.1 模型构建 |
4.4.2 数据收集与数据正态性检验 |
4.4.3 问卷题项预试 |
4.4.4 信度与效度 |
4.4.5 结构方程模型评价 |
4.4.6 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PSO-SVM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 |
5.1 支持向量机 |
5.1.1 统计学习理论 |
5.1.2 支持向量机分类机 |
5.1.3 支持向量回归机 |
5.2 粒子群算法 |
5.2.1 粒子群算法概述 |
5.2.2 粒子群算法的数学描述 |
5.2.3 PSO-SVM算法的基本思路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PSO-SVM的河北省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实例研究 |
6.1 基于PSO-SVM的评价模型 |
6.1.1 PSO-SVM模型研究样本数据的选取 |
6.1.2 数据的处理 |
6.1.3 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 |
6.2 实证研究 |
6.3 对策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四、建筑企业知识资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资本、制度资本与工人安全行为关系研究 ——工人安全能力的中介作用[D]. 范梦.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2]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 高敏.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基于价值创造角度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 崔雁. 西华大学, 2020(01)
- [4]建筑工人心理资本对其不安全行为影响机理研究[D]. 陈红雨.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5]基于种子萌发理论的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系统研究[D]. 柯燕燕. 重庆大学, 2019(01)
- [6]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D]. 朱明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7]建筑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D]. 黄婧.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D]. 陶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9]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 闫岩. 河北工程大学, 2017(07)
- [10]基于社会资本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 谢林. 河北工程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