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攀枝花大学学报》2001年第1—4期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黄小菊[1](2021)在《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说在中国古代历来被视为“小道”,由小说走向经典经历了艰难的过程。明中后期随着思想文化的重大变革,反程朱理学的泰州学派、王阳明心学以及李贽童心说在文化领域掀起一股改革的风潮,小说和戏曲在此风潮的影响下得到蓬勃的发展。文人对小说戏曲开始改观,不再视为“史之余”而是作为独立的文类。《三国志演义》借《三国志》之名进入文人的视野,罗贯中的文人化改编使其天然的具有精英阶层的烙印,而文人以通俗历史看待《三国志演义》,将其视为普及历史教化民众的通俗读物,嘉靖壬午本、周曰校刊本等“演义”系统诸本增加其历史性,而叶逢春刊本、余象斗刊本、朱鼎臣刊本在射利的目的下降低阅读的难度,降低发行的成本使得《三国志演义》不再局限于精英文人而是对文化水平低下的普通识字民众也敞开了阅读大门,极大了推动了《三国志演义》的传播。直到李贽打破文人对小说的成见,叶昼模仿李贽批评《水浒传》评点《三国志演义》,真正的跳出历史,将其当作一部文学作品进行评点,刊刻者也改变传统按卷编排的形式,将二百四十段的《三国志演义》合并为一百二十回,虽然此时的回目还不对偶,不甚精美,两段也只是简单的合并,并没有完全融合,但是按回编目的形制标志着对《三国志演义》文体定位的改变,对《三国志演义》的经典地位的确立有重要的作用。其后毛宗岗父子学习金圣叹评改《水浒传》对《三国志演义》进行了大范围的删改,使得《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得到统一、人物形象更加典型和思想主旨得到升华,成为了真正的经典文本,取代了之前流传的所有刊本,成为主流文本。本文主要探讨《三国志演义》版本演义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版本体系所呈现了不同发展趋势,及其原因和特色。认为《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化经历了文人化、历史化、通俗化和学术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对《三国志演义》经典化文本的确立共同起着推动作用。以书坊主为主要发行者和整理者的《三国志演义》天然的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学属性,不同的书坊因为面向读者不同侧重也不同,江南刊本在兼顾商品属性时注重其文学性与历史性,因此呈现出文人化、历史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三国志演义》成为通俗历史读物,提高了它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建阳刊本以低廉的价格与江南刊本形成竞争优势,又通过增加图像的形式降低阅读门槛,插入大众耳熟能详的三国人物英雄故事吸引普通民众的兴趣,对《三国志演义》的广泛传播起到推动作用,使得《三国志演义》不再仅限于精英阶层阅读,而是取代《三国志平话》等民间戏曲成为普通大众了解三国历史人物故事的主要渠道。随着明末清初小说评点的兴起,文人对《三国志演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由早期视为通俗历史读本到注意演义与历史的区别,不再将《三国志演义》当作“史之余”和教化民众的工具,而是开始重视历史演义本身的文学价值。对历史演义文体全新认识是《三国志演义》摆脱历史的束缚,回归小说评论语境的关键,为《三国志演义》经典化作了理论准备。毛评本《三国志演义》总结了文人化、历史化、通俗化、学术化的经验,形成了雅俗共赏的文体风格,同时对“拥刘反曹”主题思想和强化,使得《三国志演义》与传统儒家观念和统治阶层的利益相符合,被上下阶层共同接受。《三国志演义》版本在经济和思想文化共同作用下不断演化,最终形成了经典文本毛评本,经典文本的确立为进一步扩大《三国志演义》的影响奠定了条件,是《三国志演义》经典地位确立的基础。
白佳玉[2](2020)在《赵俪生的农民战争史研究》文中提出赵俪生凭借犀利学术眼光、出色理论素养和扎实史学功底,积极投身农民战争史研究,筚路褴褛,成为新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不但率先在山东大学开设农民战争史专题课程,还出版了新中国第一本关于农民战争史的个人专着《中国农民战争史论文集》。在对中国古代重要农民战争进程进行梳理阐释的基础上,还对一系列农民战争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为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地位不可忽视。赵俪生能取得如此成果绝非偶然,而是社会背景与个人努力相互影响的结果。对赵俪生农民战争史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的基础上,从历史认识的形成的角度进行辨析,立足于赵俪生是农民战争史研究开拓者这一定位,就赵俪生缘何进行农民战争史的研究及其对农民战争史研究的认识进行讨论,着重突出赵俪生对农民战争史理论问题的认识的独特性及影响力,说明时代变迁对史学家研究方向和历史认识形成的影响。时代对史学家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赵俪生生于中国社会最为动荡的时期,艰难困苦的成长经历使他自小见识过地主阶级的生活,也体验过农民阶级的困苦,更为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领导过学生运动又参加过抗日战争,丰富的革命实践使他能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解阶级革命。独特的成长经历是他研究农民战争的情感基础。而中西交融、文理兼修的学术背景,是其重要的认识基础。可以说正是独特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影响赵俪生在新中国成立不久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注意到农民战争史研究课题,并为其投入研究提供了条件。而良好的国学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赵俪生能够有机会、有能力投入农民战争史研究的重要主观因素。赵俪生的农民战争史研究成果由五个维度组成。由于其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认识,赵俪生对农民战争史的研究有着独到的见解。在研究方法上,赵俪生运用唯物史观进行研究。首先,他打破传统的朝代更迭线索代之以农民身份变化,从经济基础出发,将生产关系的变化作为研究的线索。其次,他利用马克思主义中“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概念,将封建社会国家机器、民族关系、宗教思想纳入农民战争史研究领域。最后,正是因为赵俪生切合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研究方法,他在理论问题上,提出一系列不同于同时代学者的特殊见解。赵俪生农民战争史理论研究对农民战争史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仅对农民战争史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都有所涉猎,而且由于赵俪生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传统史学相结合,所以对于农民战争的性质等理论问题与当时主流史学家存在较大分歧,观点往往鲜明独特,引起学术界广泛讨论,并在农民战争史研究发生转向后仍持续产生影响,始终保持较高理论价值。另外,赵俪生还为农民战争史研究培养了大量人才。其中以孙祚民、孙达人、秦晖最为突出,他们不仅在农民战争研究中各有建树,而且始终关注着农民问题。赵俪生是农民战争史领域当之无愧的开拓者。但由于研究条件受限,赵俪生仓促地转移了研究方向,在农民战争史理论研究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时未能将其研究继续深化,许多问题浅尝辄止。研究内容的分散和方向的驳杂,使其没有机会进行系统梳理,在中国阶级社会研究上未尽全功,留下了不少的遗憾。另外,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进行总结,可以看出史学家不可能摆脱所处社会的影响,所能做到的是认识并主动承担时代使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协调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刘梦瑶[3](2020)在《《三国演义》死亡叙事研究》文中提出“死亡”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母题,《三国演义》大规模、多层次展现了“死亡”众生相。本文以毛评本《三国演义》中的死亡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分类统计死者、死亡类型的基础上,探究《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艺术及其文化内涵。全文共四章:第一章运用文献梳理和统计分析方法梳理了明前“三国”故事与《三国演义》中的死亡叙写概况。首先对魏晋、唐宋和金元三个阶段的志人、志怪、话本小说,诗,词,散文,金院本,元杂剧及戏文等文学体裁中的“三国”死亡故事作了宏观概述。其次从死亡故事中的死者人数及死亡类型两个角度客观了解《三国演义》死亡叙写的具体内容,梳理了120回本《三国演义》中5大故事板块、20个故事单元的538位记名(姓)死者、46位佚名死者及172处群体死亡描写,并从自然死亡和非自然死亡两方面分析了全书的死亡类型。第二章和第三章在辩证运用中西叙事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深化对《三国演义》死亡叙事研究。第二章主要从《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节点、死亡叙事空间、死亡叙事时序及死亡叙事节奏四个角度探讨《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艺术。第三章主要从《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视角、死亡叙事手法和死亡叙事语言三个角度对《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艺术进行研究。第四章讨论《三国演义》死亡叙事的文化内涵,运用文本解读与文化阐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死亡叙写的政治态度和死亡价值观两大角度剖析《三国演义》死亡叙写的精神文化内涵,并根据《三国演义》“美丑对照”的死亡叙写安排,挖掘小说推崇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生死观和“武死战,文死谏”的价值规范。此外,小说既对主动赴死的仁人志士致以崇高敬意,也用死亡来惩戒见利忘义、苟且退缩之徒。
卢锋[4](2017)在《“庆元党禁”中理学宗师之门人研究 ——以朱子门人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认为庆元党禁发生于南宋宁宗初期,韩侂胄利用取得的政治权力为消弭理学家在朝野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积极支持自己的亲信及对理学不满的臣僚对理学家大加政治抱复。面对着险恶的政治环境,理学宗师及其门徒或傲然挺立,或隐匿山林,或卖身投靠,或虚与委蛇。本文所讨论的便是这群深处困境的门人,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对庆元党禁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作了详细介绍,介绍了其背景、经过以及性质。第二章从党禁前的博弈、门人的反应及命运以及困境中的精神力量三方面入手,介绍了党禁中门人的生存状况。第三章则着重介绍了门人与理学的关系,面对理学日渐衰微的现实,门人们顶住压力,在朱熹的带领下展开修书运动,以书院为大本营,积极学习以及培育后学。本文试图通过宏观把握、史料细读,文本分析、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史料进行梳理、提炼及整合,在此基础上研究党禁中门人的生存状况,这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知识分子在高压政治下的生存状况以及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黄芮[5](2016)在《三国“吴主”形象的生成与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三国东吴集团的领袖人物——“吴主”形象的生成与演变做了研究。通过梳理“吴主”的历史记载,总结出其历史形象的特点;从笔记小说、唐诗宋词、讲史平话及杂剧等文学体式,分析“吴主”文学形象的演变规律;对小说《三国演义》进行文化解读,概括“吴主”形象重塑的特点及文化内蕴;从后世戏曲、说唱艺术、文学及影视作品的角度,阐述“吴主”形象的意义。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吴主”历史形象的生成和传播。通过对《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与《资治通鉴》等史书相关内容的梳理,总结历史上各位“吴主”的形象特征及其异同,揭示了史官文化对“吴主”形象传播的影响。第二部分:“吴主”文学形象的演变。主要探讨“吴主”形象在文学领域以不同文学形式展现时的特点及传播动因,主要包括:魏晋南北朝文人笔记小说对“吴主”形象的“异化”;唐宋诗词对“吴主”形象的褒贬评价;元代讲史平话、“三国戏”对“吴主”形象的丑化与否定。第三部分:《三国演义》对“吴主”形象的塑造。一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对“吴主”形象的还原与重塑,总结小说中“吴主”形象性格特点;二是毛评本《三国演义》对“吴主”形象的批评与接受,探究毛宗岗对“吴主”形象的再塑造。第四部分:后《三国演义》时代“吴主”形象的传播与接受。首先分析戏曲、说唱艺术对“吴主”形象的再创作;其次是现代文学作品对“吴主”形象的新解读,体现出当代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价值;最后探究当代影视作品对“吴主”形象的改编。
郭英杰[6](2016)在《庞德《诗章》的互文性阐释》文中研究指明庞德是20世纪充满争议性的大诗人,他也是英美诗歌界最难懂的作家之一。他花费五十二年时间仍未创作完成的诗歌代表作《诗章》,被公认为是一部"天书"。除了二十多种语言文字造成的阅读障碍,还有支离破碎的排版印刷、杂乱无章的文本结构、意识流式的表达陈述和透着神秘主义面纱的思想主张,这一切使《诗章》变得佶屈聱牙、晦涩难懂,同时也给欧美和国内的诗歌评论家带来困难和挑战。多年以来,在对《诗章》进行解读和阐释的过程中,有很多细节和篇章一直无法有机联系到一起,而且由于没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全面的分析,致使读者在理解和认知方面容易陷入僵局。朱丽叶·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互文性理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认知视角,帮助读者转换思维和理解方式,可用来解决这个让人困顿的难题。《庞德<诗章>的互文性阐释》就是基于上述考虑着手进行研究的。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欧美学者围绕庞德和《诗章》主要展开五方面的研究:第一,把庞德生前撰写的各类文稿进行汇编整理,结集出版,为读者进行研究工作准备第一手素材;第二,对庞德的成长经历、个人境遇、人生起伏等展开个案研究;第三,对庞德的诗歌或翻译作品等,以导读和文本指南的形式进行概述;第四,对庞德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主题进行挖掘和整理;第五,对庞德的个人身份、历史地位和他在现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等进行讨论。国内学者围绕庞德和《诗章》也展开多方面的研究,其中五大板块最引人注目:第一,就庞德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展开具体研究;第二,借助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讨论庞德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外在联系;第三,借助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对庞德的创作历程和诗学思想进行文学考察;第四,围绕庞德的《休·塞尔温·莫伯利》、《比萨诗章》等诗歌作品展开风格、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研究和讨论;第五,从美学视角对庞德的《神州集》、《诗经》等翻译作品进行解读和透视等。经过文献梳理可知,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学者正式提出以互文性为视角对庞德的《诗章》进行系统的文本研究的。劳伦斯·S·瑞尼的《一首蕴含历史的诗:<诗章>的文本研究》(1997)、理查德·泰勒的《<诗章>的文本》(1999)和詹妮弗·玛丽·努尔米的《埃兹拉·庞德<诗章>里的认识论以及互文性实践》(2007)涉及文本及互文性理论,但是明显有一些缺陷。国内学者主要关注庞德翻译理论及翻译实践方面的研究,对庞德在诗歌领域的贡献,尤其对他的诗歌代表作《诗章》进行文本细读方面,还有待开拓和创新。截至目前,国内还没有博硕士论文旗帜鲜明地借助互文性理论对庞德的《诗章》进行综合评价和系统研究的。鉴于此,本研究希望以互文性为视角,对庞德的《诗章》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讨论,以弥补国内外学者在该方面研究的不足。本研究除绪论和结论两部分之外,主要涉及五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讨论作为诗歌艺术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用诗的语言和诗的形式艺术地再现了庞德一生中的所见所闻和真情实感,实现了诗言志、歌咏言的诗学功能。从互文性的视角看,《诗章》是一部众声喧哗的诗歌总集,里面不仅有富含诗意的意象在相互唱和,而且还有意象构成的漩涡充满各种回声和余音。此外,《诗章》作为诗歌艺术文本,其字里行间镶嵌着荷马、但丁、惠特曼、布朗宁、叶芝、艾略特、H.D.等诗人的影子,是一部众星闪烁、杂语纷呈的抒情戏剧史诗。实际上,《诗章》对史诗《奥德赛》和《神曲》进行了思想体系和叙述风格的戏仿,同时融合了惠特曼的自由体诗风、布朗尼的戏剧独白体、叶芝的象征主义风格以及艾略特、H.D.等诗人的叛逆文风。这一切造就了庞德独一无二的艺术体验和特立独行的诗学品格。第二章讨论作为人类文化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不是狭隘的宣扬美国文化至上的表述和话语,而是相反,庞德认为美国文化充斥着腐朽和堕落的内容,问题重重,只有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批判精神和东方文化的包容精神,才能使美国和美国文化走向光明,重新焕发生机。这也影射了人类文化文本之间相互作用、全面对话的倾向和事实。从互文性视角考察,庞德的确主动地在《诗章》里借助多样性的文本形式,展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一方面有的放矢地再现各民族文化的对话和狂欢,另一方面淋漓尽致地呈现庞德要真实表达的文化诉求。第三章讨论作为社会历史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名副其实地承担着历史记事和历史警示等社会功能。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文本,《诗章》不仅吸收和改编历史上前人或后人的文字作品,而且借助戏仿、拼贴、引用、模仿等手段,对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文本进行了文本间的重组和改造。庞德的诗就是要整合古往今来的历史力量,并相信这些历史力量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在《诗章》中,读者不难读到许许多多历史事件转化为历史文本,历史文本转化为社会公众意识,社会公众意识又转化为文学的事例。第四章讨论作为政治经济学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自出版以来之所以争议不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庞德把自己不成熟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完全暴露在《诗章》的具体情节。庞德最初受到家族传统的影响,后来因为笃信激进主义者奥拉格·拉奇和道格拉斯的政治变革和经济学思想,希望为民族振兴撰写教科书。与此同时,他还不识时务地寄希望于像墨索里尼这样的法西斯头目,以为"公牛"可以将理论付诸实践,结果成为政治糊涂虫。他还在《诗章》中流露出一种反犹太主义思想,那是一种带有民族偏见的反犹太主义的罪恶。虽然庞德对自己的反犹太主义思想有所忏悔,但是显然不够深刻。庞德的政治经济学带着伤疤,但也不是没有好的方面,比如,庞德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中有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学的影子。第五章讨论作为道德哲学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是庞德道德哲学思想的宣言书,里面点缀着闪光的细节,充满对正、明、仁以及真、善、美的追寻、叩问和反思,是庞德道德意识和哲学观念互文作用的结果。纵观《诗章》,不难发现,其字里行间不仅仅是庞德自己的人生感悟和道德理念,还有古希腊古罗马哲学、英法的启蒙哲学、德国的理性哲学、美国的超验主义哲学,甚至包括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儒家哲学。这些不仅反映了庞德对西方哲学思想的融会贯通,也反映了他对东方道德哲学的开放式理解和接受。庞德对中、诚、仁、道等哲学思想的吸收和消化,使他自觉地与治国治民的实用主义哲学建立互文性的联系;他对是非、美丑、正邪哲学观念的阐释和发挥,使他对社会道德标准有了全新的诠释。在《诗章》中,还会发现庞德是新柏拉图主义理念的热情崇拜者,他也是平民主义道德哲学的代言人。庞德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上维护社会正义,认为那不是权力而是职责,同时希望他维护百姓利益的话百试不殆。互文性理论是解读《诗章》的一把钥匙。借助该理论来关照《诗章》,不难看出,《诗章》作为文本的确具有开放、多元和跨语境的特征。当然,通过解读《诗章》再反观互文性理论本身,会发现对《诗章》的互文性阐释,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对互文性理论的一种贡献,或者说是一种开拓和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庞德的《诗章》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伟大作品,该研究只是借助互文性视角对庞德的《诗章》进行尝试性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因此只能是管中窥豹,不可能面面俱到。虽然依据克里斯蒂娃等文艺理论家的文本理论和互文性理论,可以把《诗章》视为诗歌艺术文本、人类文化文本、社会历史文本、政治经济学文本和道德哲学文本,但是不可能穷尽这些领域所有现象的研究,因为《诗章》本身就是由各种所指和无数话语组成的集合体,充斥着无限的可能性;而且,从一首诗的所指可以引申出更多的所指,以至于从某个诗歌话语中可以读出无数隐含话语。或许正因为这样,关于庞德《诗章》的研究才充满了扑朔迷离;或许正因为这样,关于庞德《诗章》的研究才变得趣味横生、意义无穷。
赵红梅[7](2015)在《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强烈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着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这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榜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和模范行为,通过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给受教育者,吸引和说服受教育者,使其乐于接受和学习,并将榜样精神践行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具有很强的感召力。榜样教育具有的独特性使其在改善社会不良风气,提升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迁,榜样教育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者必须在继承已有榜样教育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现状,为其注入新的内涵,用来指导榜样教育的实践。本文在借鉴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榜样、榜样教育及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以某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从整体上把握了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榜样教育的现状,找出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积极探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榜样教育的措施,从理论上丰富了大学生的榜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实践上为大学生的榜样教育提供可借鉴的依据。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写作的研究背景及价值、当前研究现状以及研究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点。第二部分,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概述。此部分对榜样、榜样教育、大学生榜样教育等概念进行定义,阐明各自的特点,并对大学生的榜样进行分类。这是本文的理论支撑,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向导。第三部分,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现状调查。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构成情况、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基本情况两方面展开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第四部分,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根据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的结果,找出大学生榜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透过问题找原因,从社会环境因素、高校教育因素、学生个人因素等三方面分析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为下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榜样教育的措施提供依据。第五部分,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的措施。针对前文提出的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榜样的选树、榜样宣传工作的加强、榜样教育模式和实践途径的创新、“三位一体”的榜样教育体系的创建等方面,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榜样教育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措施。
李新祥[8](2013)在《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全面梳理了国内外数字时代读者阅读行为研究文献,描述了研究现状,讨论了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整合分析了我国历年全国国民阅读及相关调查的数据,对抽象的、理论化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进行可操作化描述,提炼出一个包括阅读主体、阅读媒介、阅读环境三个维度的指标体系。根据这一指标体系设计问卷,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调查。基于调查所得4256个样本数据,展开量化研究,描述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具体表现。调查发现:(1)数字化时代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在数量上是不断扩大的,总体阅读率上升。但阅读主体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结构异常复杂。数字时代我国国民对阅读重要性进一步认可,对纸质阅读的前景不如网络出现前那么乐观,但依然有相当比重的读者对“数字阅读会取代纸质阅读”的观点不太认可。读者的阅读需求进一步多元化,知识需求依然是第一需求,但资讯需求提升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思想需求和审美需求没有随着数字化进程减弱,反而有提升的趋向。读者的阅读耐心减弱是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出的一个重要特点,而阅读能力、阅读目的、阅读积极性、阅读范围、阅读量等指标总体上呈现出积极的变化。个人阅读总体满意度提升不明显,尤其是女性读者的阅读满意度比会上网前还有所降低。读者阅读习惯发生改变的比例较高,但认为“改变程度有限”的比“改变很大”的还是要多,而且读者比较认可自己的阅读习惯。(2)从阅读媒介维度看,数字阅读媒介兴起,书报刊等传统纸质媒介的阅读率提升乏力。但远未到唱衰纸本阅读的时刻,纸本阅读依旧有其魅力,将在很长时期内与数字阅读并存。数字阅读的付费意愿有所增强,但仍然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3)阅读内容方面,功利阅读超越人文阅读,“浅阅读”、泛阅读的取向明显。流行阅读超越经典阅读,信息获取超越知识习得,新闻关注超越文学感受,娱乐追求超越理论探讨,但这并不表明经典、知识、文学、理论阅读的缺失。(4)阅读方式上,由过去单纯的读,变为现在的读、听、看三种方式并存。随着多种媒体的兴起,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快速浏览和扫读超越慢速凝视和审读,选择性阅读超越接受性阅读,跳跃性阅读超越连续性阅读,“F”式阅读超越“Z”式阅读。在传统纸质文献上深度阅读的频率和时长均有下降的趋向,但研究性阅读并没有受到轻视。(5)阅读环境方面,第一,在途阅读兴起,传统的图书馆、书店作为阅读场所其吸引力有所降低,去咖啡馆阅读的兴起说明读者对阅读环境的舒适度要求进一步提高;第二,读者对个人阅读环境改善的认可度高于对社会总体阅读环境改善的认可度,说明社会阅读环境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第三,读者认可社会各界为改善和促进国民阅读做出积极努力,大多数读者个人也愿意为此付出努力。结合个人访谈和专家访谈,质化方法与量化方法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探寻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原因和影响。作者认为数字化技术引发的阅读媒介发生变化,是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直接原因;现代市场化、产业化体制下发展的中国媒介的重合性和叠加性,是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特殊原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制的变化,是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环境因素;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在信息素养、生活形态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导致阅读需求的变化是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基础原因。从个体读者而言,阅读行为嬗变的积极影响是阅读更自由便捷,相应的,读者的精神生活也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消极影响可以概括为数字阅读硬件设备存在的缺陷形成不良影响、阅读耐心的减弱、思想深度的缺失等。从社会性影响而言,积极的方面表现为阅读行为的嬗变会推动政治民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进程,消极的方面则表现为对政治权威的怀疑、对经济发展的迷茫、对文化发展的失望和对社会共同理想的消解。应对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对策主要包括:(1)就国民个体而言,首先要树立能够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大阅读观”,要有“阅读是一种权利”、“阅读并非万能”的意识;其次要提升阅读素养;第三要建构自己的意识框架。家庭组织可以在优化家庭阅读硬环境、塑造家庭阅读软环境两方面努力,特别注意要避免数字媒介成为孩子的“保姆”。(2)政府组织的对策包括:将促进国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并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是促进阅读的根本之策,加强阅读的权利意识,政府在主导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释放全社会的积极性,努力消除“阅读障碍”和“阅读歧视”,加强基层阅读服务组织建设,提高阅读推广活动的协同性和长效性,提升社会组织参与阅读推广的积极性等。(3)教育组织应该承担特殊重要的角色并发挥重要的功能。就基础教育组织而言,理念层面要明确“掌握知识和技能不是阅读教育的落脚点”,阅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精神、思想自由和敢于表达的公民。操作层面主要是建设专业的阅读指导教师队伍、推进分级阅读、迎接数字化等。高等教育组织应成为国民阅读的示范中心,要改善大学生的阅读结构,要发挥高校教师意见领袖的作用,大学生可成为推广国民阅读的志愿者,高校的阅读资源向社会开放,高校应为社会培养专业的阅读指导人才等。(4)媒介组织的对策:遵循扩大信息流量、追求阅读价值、追求易读指数、追求美学品格的原则,优化传播渠道,顺应媒介融合,生产与传播能满足和引导读者需求的阅读产品。(5)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公共阅读资源,提高阅读服务水平;顺应阅读媒介形态的变动潮流,开展新型阅读服务。其他社会组织也应该为促进国民阅读贡献自己的力量。社会各界应该通力合作,构建更个性化、更快捷、更有效、更准确的交流信息、知识、情感、思想的阅读生态。
桑哲[9](2013)在《《三国演义》字频研究》文中认为《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古典长篇小说,取材范围几乎整整一个世纪,而其从酝酿到成书,前后经历了一千多年。从这一成书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这部优秀的历史小说,不是一人之作,而是全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采用浅近的文言,同时吸收了当时的口语成分,它通过语言艺术的审美愉悦,把读者带到历史重现的画卷中,带到历史文化的领悟中。为此,它保持着述说历史的郑重其事、严肃认真的态度,从而使自己的语言带有特殊的史家气概和史笔风采。明人庸愚子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中早就指出《三国演义》语言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有接近当时口语的成分,这是因为它的成书经历了史家着述,讲史话本和文人创作的过程。讲史话本的创作形式,使《三国演义》的语言更接近口语,而史传文学的着述,又为其语言的精炼奠定了基础。从语言面貌上看,汉魏以后口语中新生的词汇现象与语法现象,都在书中有面广量大的反映;为了营造历史气氛,全书中也出现了一些文言成分。由此可见,《三国演义》提供的材料在语言研究上所具有的代表性是不言而喻的,但从语言形式的角度来研究《三国演义》面貌的成果尚不多见,从字频角度进行语言研究的目前为止更是没有发现。综合观察100余年来的有关文献,目前《三国演义》语言研究存在以下不足和需要发展的地方:首先,从我统计分析的文献资料看,对《三国演义》的语言进行语言艺术研究的多,而进行语言学研究的少。其次,对《三国演义》的语言研究,目前尚缺乏系统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即便是有一些系统研究,也缺少深度和完整性。第三,对《三国演义》的语言艺术研究或语言学的研究,多数是描述式、例证式研究,缺少封闭式、数据库式的统计分析研究。我们以后的研究,要突破以上诸多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局限,让《三国演义》这一具有重要语料价值的经典着作的语言研究取得应有的进展和成就。《三国演义》字频研究的意义也就在于为汉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比较可靠的基本资料,应为汉字应用及应用发展史的描写提供一些比较可靠的研究结论。本课题利用《三国演义》文献语料库和由语料库得到的文献数字化信息,全面描述并分析《三国演义》用字的量和位。我借助《三国演义》语料库提供的大量的文献数字化信息,以汉字为计量单位,可以极方便地从定量和穷尽两个方面对《三国演义》用字作全面分析,进而对《三国演义》的语言开展多方面的研究,并获取那些单凭抽样调查不可能得出的结论。以量作为依据,分析量与质的关系,是本类课题研究工作的重点。本课题旨在研究《三国演义》的用字情况,研究的对象是《三国演义》所用的全部单字。精确的文献总用字数和所用单字数,为语言定量研究提供了必要前提。从《三国演义》语料库中提取《三国演义》字表,字表中的每个单字都作为一个独立的计算单位,并且把文献用字的总量和每个单字的频次提到供观察的重要位置,这些对于文献用字的定量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为编排《三国演义》字频表,我采集的7种数据分别是:序位号,简称号(字种)、频次(绝对字频)、单字覆盖率(相对字频)、累积用字数(累计字频)、累积覆盖率、均频倍数等。对于《三国演义》字频的研究而言,我采用的具体的、有创新的方法主要有:(1)全方位全过程地运用计量统计法,不但对全书每一个字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还对析出文献中的用字情况也进行统计分析,力求做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2)既有共时研究,也作历时考察。我既把《三国演义》的字频和《水浒传》、《儒林外传》等作共时比较分析,也和《三国志》、目前国家出版的字频表等进行历时比较分析。(3)微观分析与宏观勾勒相结合。专书字频研究微观分析必不可少,宏观勾勒也不能缺乏。我在微观分析尽量充分的基础上,着力于极高频字等群体的研究,并对其进行总体勾勒和宏观概括,使描写层次性强,内容丰富,同时也使讨论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得到加强。(4)既采用传统方法,也引进西方理论。我对字频的分区,主要采用汉语字频的传统方式并进行了相关优化,但在极高频字问题上,我引入了“核心词”观念,把《三国演义》的字频分析放在国际视角进行。(5)既重视本体字表分析,更重视应用角度的比较印证。在这方面,我主要对现用相关字表、国内外汉语教材等与《三国演义》的字频表进行互相比较和印证。一方面可以说明《三国演义》的可普及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相关字表的优势或不足进行实测。(6)校勘《三国演义》文本。语言研究要求文献材料真实可靠,有关《三国演义》的文本,前人给我留下了丰富的训诂学、校勘学、文献学上的成果,使得《三国演义》文本日臻完善。我要进行《三国演义》字频研究,当然不能忽视前修时贤的研究成果,相反,我要对一系列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整理,使自己拥有一个综合性的专业平台。建设好这个平台的关键问题,也是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在校勘选定的纸质文本基础上进而校勘出一部满意的、客观的电子文本。本课题中,我还专章写了校记,并专门讨论了《三国演义》简体排印本的用字规范问题。在结构上,本文的第一章主要探讨《三国演义》的作者及成书问题,落实语料的历史分期;第二章是对语料库底本的校勘,这样能够保证我语料库的信度,并发现和解决排印本古籍用字的相关问题;第三章是对《三国演义》的语料价值及对它进行字频研究的意义进行的探讨;第四章、第五章是对《三国演义》字频表分区进行的研究,并进行了相关的印证与验证;第六章到第十章,我依次对《三国演义》字频表的核心字区、高频字区、中频字区、低频字区、一用字区进行了分析研究;第十一章是我在对分区字频等研究的基础上对《三国演义》字频应用研究的进一步具体的举例说明;本书第十二章是我经过计算、统计分析等得到的《三国演义》字频表,方便起见,我把它放在了最后一章。为了方便读者和其他研究者,我把百余年来《三国演义》语言研究的文献作了分类索引放在第十二章后面,作为全书的附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有很多,也有一些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其中已有结论中以下几点更有价值和研究必要:首先,本人根据苏培成、冯志伟等几位先生的研究讨论,进一步把字频的定义进行了规范,表示为:字频是汉字的要素之一,又称为汉字频度、汉字频率,是在汉语汉字语境下汉字字频的简称,它是指个体汉字字符在按特定原则选定的文本中出现的次数与选定文本总字次之比。用公式表示为:f=n/N×100%。其中,f表示字频,n表示个体汉字使用次数,N表示选定文本总字次;其次,通过把《三国演义》字频表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字表等进行比较,通过分析研究,从用字实证角度,利用字频验证了《三国演义》的“文不甚深”,并且这一结论作为我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在近期的《光明日报》刊出;第三,在研究中我把《三国演义》字频表与我国制定的各类字表进行了互为验证,证明了各类字表的科学性,普适性和可推广性;第四,我从字频角度验证了具有初等教育水平的以汉语为母语的我国公民或达到中等HSK水平的非汉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读懂《三国演义》的可行性。《三国演义》字频研究是关系到古代文学、文献学、应用语言学及其统计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本文肯定有很多需要完善、修正的地方,我会继续努力,也期待更多的朋友给予相关的指导。
黄娟[10](2011)在《转型期我国高校工会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工会组织是代表和维护广大教职工权益的群众组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工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表现就是我国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高等教育的改革和高校管理体制的变化。基于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变化,给转型期高校工会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此为背景,本文选择了转型期我国高校工会建设研究这一论题。文章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工会工作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变迁,简介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如贫富差距的扩大、分层结构明显。又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管理体制等各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提出高校工会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后在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现代社会中高校工会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形成原因。文章的第三部分通过以教职工为本为研究视角探析了教职工所真正需求的理想工会组织模型。提出了转型期高校工会若想摆脱“工具化”、“福利化”,“中立化”,做好教职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就要必须坚持以教职工为本,从教职工根本利益出发,朝着教职工所需方向发展。最后,针对高校工会实际情况,结合教职工所需理想工会模型,提出了转型期我国高校工会建设研究的建议对策,如改革高校工会经费制度、人事选举制度、实行垂直管理等。
二、《攀枝花大学学报》2001年第1—4期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攀枝花大学学报》2001年第1—4期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三国志演义》的经典化 |
二 《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变 |
第一章 嘉靖壬午本:《三国志演义》的文人化 |
第一节 “证文辞、通好尚”:嘉靖壬午本的文人化 |
第二节 正文内容的历史化 |
第三节 “羽翼信史”:《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人化的特点及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周曰校刊本《三国志演义》的历史化 |
第一节 版本形制上的历史化 |
第二节 “按鉴音释”:正文内容的历史化 |
小结 |
第三章 志传本:《三国志演义》的通俗化 |
第一节 “志传”诸本形制特征及通俗化表现 |
第二节 “志传”诸本正文内容的通俗化表现 |
小结 |
第四章 李卓吾评本:《三国志演义》的学术化 |
第一节 李卓吾评本前的《三国志演义》批评 |
第二节 李卓吾评本及其对《三国志演义》的批评 |
第三节 “人各一是非”:《三国志演义》学术化特色及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毛评本:《三国志演义》经典文本的确立 |
第一节 “雅俗共赏”:毛评本对《三国志演义》文体风格的修订 |
第二节 情节的修订 |
第三节 毛评本的评点思想及意义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2)赵俪生的农民战争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赵俪生农民战争史研究的主体因素 |
第一节 赵俪生的革命实践 |
第二节 赵俪生的理论学习 |
第三节 赵俪生建立唯物史观话语体系的探索 |
第二章 赵俪生的农民战争史研究 |
第一节 农民身份的变化是研究农民战争史的基础 |
第二节 农民战争与国家机器的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农民战争与民族的关系研究 |
第四节 农民战争与宗教的关系研究 |
第五节 中国农民战争的性质问题 |
第三章 赵俪生农民战争史研究的影响 |
第一节 赵俪生农民战争史研究引发的论辩 |
一、农民战争的性质问题 |
二、“农民政权”的性质 |
三、“让步政策”与“反攻倒算” |
四、农民战争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 |
五、农民战争与宗教的关系 |
第二节 赵俪生对改革开放后农民战争史研究转向的影响 |
第三节 赵俪生农民战争史研究的学术传人 |
一、孙祚民对赵俪生农民战争史研究的继承和发展 |
二、孙达人与“反攻倒算”说 |
第四章 对赵俪生农民战争史研究的评价问题 |
第一节 赵俪生在农民战争史研究中的地位及局限 |
第二节 赵俪生农民战争史研究中体现的主动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3)《三国演义》死亡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明前文学作品“三国”故事与《三国演义》的死亡叙事概述 |
第一节 明前文学作品“三国”故事中的死亡叙事概述 |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死亡叙事概述 |
第二章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艺术(上) |
第一节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节点 |
第二节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时序 |
第三节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空间 |
第四节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节奏 |
第三章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艺术(下) |
第一节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视角 |
第二节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手法 |
第三节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语言 |
第四章 《三国演义》死亡叙事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死亡叙事的正统观念 |
第二节 死亡叙事的生死观与价值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庆元党禁”中理学宗师之门人研究 ——以朱子门人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庆元党禁”的前因后果 |
第一节 关于“庆元党禁”的背景 |
第二节 “庆元党禁”的起因与经过 |
一、导火索——“绍熙内禅” |
二、从权力分配的失衡到全面党禁 |
三、“庆元党禁”的性质 |
第二章 “庆元党禁”高压政治下的理学宗师之门人 |
第一节 党禁前的博弈 |
第二节 “庆元党禁”中理学门人的反应及其命运 |
第三节 困境中的精神力量 |
一、内圣外王与明体达用 |
二、门人对理学宗师的推崇 |
三、书院教育对理学人士的影响 |
四、门人间的精神交流 |
第三章 “庆元党禁”中的门人与理学 |
第一节 困境中的修书运动 |
第二节 朱学门人的书院讲学活动 |
一、两宋书院的兴盛的原因 |
二、“庆元党禁”中的书院 |
三、“庆元党禁”及之后书院所扮演的文化角色 |
四、“庆元党禁”中门人之进学与教导后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三国“吴主”形象的生成与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吴主”历史形象的生成与传播 |
第一节 《三国志》中的“吴主”形象 |
一、《三国志》中的“吴主”形象 |
二、《三国志》中“吴主”形象的特征 |
三、陈寿历史观对“吴主”形象的影响 |
第二节 《三国志》“裴注”中的“吴主”形象 |
一、“裴注”对“吴主”形象的补充 |
二、裴松之历史观对“吴主”形象的影响 |
第三节 《资治通鉴》中的“吴主”形象 |
一、《资治通鉴》与“吴主”故事的系统化 |
二、司马光的历史观对“吴主”形象的影响 |
第二章“吴主”文学形象的演变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文人笔记中的“吴主”形象 |
一、文人笔记中的“吴主”形象 |
二、文人笔记中“吴主”形象的传播动因 |
第二节 唐宋诗词中的“吴主”形象 |
一、唐诗中的“吴主”形象 |
二、宋代诗词中的“吴主”形象 |
第三节 元代民间创作中的“吴主”形象 |
一、讲史平话中的“吴主”形象 |
二、“三国戏”中的“吴主”形象 |
三、元代“吴主”形象生成的文化根源 |
第三章 《三国演义》对“吴主”形象的塑造 |
第一节 《三国志通俗演义》对“吴主”形象的还原与重塑 |
一、孙坚形象 |
二、孙策形象 |
三、孙权形象 |
四、三嗣主形象 |
第二节 毛评本《三国演义》对“吴主”形象的批评与接受 |
一、毛宗岗对“吴主”形象的批评 |
二、毛宗岗对“吴主”形象的改造 |
第四章 后《三国演义》时代“吴主”形象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清代近代说唱、戏曲艺术中的“吴主”形象 |
一、清代近代戏曲中的“吴主”形象 |
二、清代近代说唱艺术中的“吴主”形象 |
第二节 现代作家笔下的“吴主”形象 |
第三节 影视作品对“吴主”形象的再现 |
一、电视剧中的“吴主”形象 |
二、电影中的“吴主”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6)庞德《诗章》的互文性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诗章》的写作背景和宏旨 |
2. 《诗章》的框架和内容 |
3. 《诗章》与文本和文本性 |
4. 《诗章》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5. 研究意义、内容和思路方法 |
第1章 作为诗歌艺术文本的《诗章》 |
1.1 意象与漩涡:众声喧哗的诗歌 |
1.1.1 《诗章》对维多利亚诗歌传统的颠覆 |
1.1.2 《诗章》对意象派和漩涡派诗风的继承和发展 |
1.2 影响与踪迹:叶芝、惠特曼、布朗宁和其他 |
1.2.1 《诗章》与叶芝的象征主义风格 |
1.2.2 《诗章》与惠特曼的自由体诗歌 |
1.2.3 《诗章》与布朗宁的"独白体" |
1.2.4 《诗章》与艾略特、卡明斯、H.D.等诗人的叛逆文风 |
1.3 《诗章》对《奥德赛》艺术呈现方式的戏仿 |
1.3.1 《诗章》对《奥德赛》思想体系的戏仿 |
1.3.2 《诗章》对《奥德赛》叙述风格的戏仿 |
1.4 《诗章》对《神曲》艺术呈现方式的戏仿 |
1.4.1 《诗章》对《神曲》思想体系的戏仿 |
1.4.2 《诗章》对《神曲》叙述风格的戏仿 |
1.5 《诗章》诗歌艺术特色的本土化和国际化 |
1.6 小结 |
第2章 作为人类文化文本的《诗章》 |
2.1 多样性:特别的文化盛宴 |
2.1.1 《诗章》里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 |
2.1.2 《诗章》里东西文化的对话和狂欢 |
2.2 隐喻性:"黑暗的森林"与美国文化 |
2.2.1 《诗章》展现的美国文化 |
2.2.2 《诗章》表达的文化诉求 |
2.3 人类文化的碎片化叙事 |
2.3.1 《诗章》里文化的碎片化与现实性 |
2.3.2 《诗章》里的文化杂糅与叙事 |
2.4 "我们思考,因为我们无知" |
2.4.1 《诗章》的文化功能论 |
2.4.2 《诗章》的文化优势论 |
2.5 《诗章》赋予人类文化使者的责任担当 |
2.6 小结 |
第3章 作为社会历史文本的《诗章》 |
3.1 "一首包含历史的诗"的历史性内涵 |
3.1.1 《诗章》文本的历史性 |
3.1.2 《诗章》历史的文本性 |
3.2 社会之镜:没有人能看到他自己的终结 |
3.2.1 《诗章》的历史记事功能 |
3.2.2 《诗章》的历史警示功能 |
3.3 个人历史和社会历史的建构统一 |
3.3.1 《诗章》的个人历史叙事 |
3.3.2 《诗章》的社会历史叙事 |
3.4 历史之网:一只大蜘蛛的执着梦想 |
3.4.1 《诗章》历史的超现实性 |
3.4.2 《诗章》历史的预言性 |
3.5 《诗章》、历史拾荒者与历史的放逐 |
3.6 小结 |
第4章 作为政治经济学文本的《诗章》 |
4.1 家族传统与政治经济学思想 |
4.1.1 《诗章》折射出的"家族意识" |
4.1.2 《诗章》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 |
4.2 为民族振兴撰写教科书 |
4.2.1 《诗章》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普适性" |
4.2.2 《诗章》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民族性 |
4.3 "政治糊涂虫"与梦想的幻灭 |
4.3.1 《诗章》政治经济学的理性与非理性 |
4.3.2 《诗章》政治经济学与危险的"公牛" |
4.3.3 《诗章》政治经济学梦想的幻灭 |
4.4 反犹太主义思想的真实和扭曲 |
4.4.1 《诗章》反犹太主义思想的根源 |
4.4.2 《诗章》反犹太主义的表现 |
4.4.3 《诗章》反犹太主义的忏悔 |
4.5 《诗章》的"苦恼":带着伤疤的政治经济学 |
4.6 小结 |
第5章 作为道德哲学文本的《诗章》 |
5.1 道德意识和哲学思想的合欢 |
5.1.1 《诗章》处处点缀"闪光的细节" |
5.1.2 《诗章》的道德哲学思想 |
5.2 道德哲学:人存在的驱动力 |
5.2.1 《诗章》中的古希腊哲学 |
5.2.2 《诗章》中的德国哲学和法国启蒙思想 |
5.2.3 《诗章》中的超验主义哲学思想 |
5.3 《诗章》与道家智慧、佛学以及儒家思想 |
5.3.1 《诗章》里的道家智慧 |
5.3.2 《诗章》里的佛学思想 |
5.3.3 《诗章》里的儒学思想 |
5.4 庞德的道德哲学思想与社会理想 |
5.4.1 《诗章》中的是非观 |
5.4.2 《诗章》中的美丑论 |
5.4.3 《诗章》中的正邪意识 |
5.5 《诗章》与平民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 |
5.6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庞德生平 |
附录二: 庞德作品 |
附录三:《诗章》的主体框架结构 |
附录四:《诗章》成书的过程年表 |
附录五:《诗章》各章节内容概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概述 |
一、榜样 |
(一) 榜样的含义 |
(二) 榜样的特点 |
(三) 榜样的分类 |
二、榜样教育 |
(一) 榜样教育的含义 |
(二) 榜样教育的特点 |
三、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 |
(一) 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含义 |
(二) 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的特点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现状调查 |
一、问卷基本情况 |
(一) 问卷调查目的 |
(二) 问卷调查时间、对象及构成情况 |
(三)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
(四) 问卷分析工具 |
二、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基本情况 |
(一) 大学生对榜样的认知 |
(二) 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开展 |
(三) 大学生榜样教育个案研究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榜样的选树不够规范 |
(二) 榜样的宣传不够全面 |
(三) 榜样教育活动开展不够丰富 |
(四) 榜样践行的效果不够理想 |
二、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社会环境因素 |
(二) 高校教育因素 |
(三) 学生个人因素 |
第四章 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的措施 |
一、选树合适的榜样 |
(一) 榜样要符合大学生认知水平和价值追求 |
(二) 榜样要富有时代性,体现生活化和多样化 |
(三) 榜样分类要合理,注重层次性和先进性 |
(四) 榜样推选要民主,采用“双管齐下”的榜样推选方式 |
二、加强宣传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
(一) 深入挖掘榜样的精神内涵 |
(二) 不断丰富榜样教育的宣传方式 |
(三) 注重榜样宣传的持续性和周期性 |
三、改进和创新榜样教育实践途径 |
(一) 有效践行榜样精神,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二) 广泛运用新媒体资源,开辟榜样教育新阵地 |
(三) 创新榜样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文艺育德作用 |
(四) 采用合理的激励措施,增强榜样教育效果 |
四、创建“三位一体”的榜样教育体系 |
(一) 充分发挥高校进行大学生榜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
(二) 善于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大学生榜样教育 |
(三) 积极构建家校联系机制促进大学生榜样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我国国民阅读行为研究的文献统计与方法选择 |
1.2.2 我国国民阅读行为研究成果述评 |
1.2.3 评析:我国国民阅读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4 国外对数字时代阅读行为问题的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
1.3.2 范畴界定 |
1.3.3 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可操作化描述 |
1.3.4 研究的基本框架 |
1.3.5 研究的理论工具与方法 |
2 已有相关调查结果的整合分析 |
2.1 与本课题有关的调查 |
2.2 我国阅读媒介发展状况 |
2.2.1 纸质阅读媒介发展情况 |
2.2.2 数字阅读媒介发展情况 |
2.3 我国成年人阅读媒介接触情况 |
2.3.1 我国成年人媒介接触状况 |
2.3.2 我国成年人媒介使用目的 |
2.3.4 我国成年人使用各种阅读载体的场所 |
2.4 我国成年人图书阅读状况 |
2.4.1 我国成年人图书阅读状况及变化 |
2.4.2 我国成年人读书目的及不读书的原因 |
2.4.3 我国成年人的图书获取途径与家庭藏书量 |
2.4.4 我国成年人最喜爱的图书与作者 |
2.5 我国国民报刊阅读状况 |
2.5.1 我国成年人报纸阅读率与阅读量 |
2.5.2 我国成年人的期刊阅读状况 |
2.6 我国成年人音像电子出版物阅读状况 |
2.7 我国成年人数字出版物阅读状况 |
2.7.1 我国成年人数字出版物阅读总体情况 |
2.7.2 我国成年人电子书刊阅读状况 |
2.7.3 我国成年人上网情况及网络阅读状况 |
2.7.4 我国成年人手机及移动阅读状况 |
2.8 小结:与本课题有关的调查给予本研究的启示 |
3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
3.1 研究流程 |
3.2 问卷调查 |
3.2.1 问卷设计 |
3.2.2 采样过程 |
3.2.3 调查实施 |
3.2.4 数据分析 |
3.3 个人访谈 |
3.3.1 开展个人访谈的目的 |
3.3.2 个人访谈问卷 |
3.3.3 挑选被采访者的原则 |
3.3.4 采访人 |
3.3.5 采访情况 |
3.4 专家访谈 |
3.4.1 专家访谈的目的 |
3.4.2 专家访谈问卷 |
3.4.3 挑选被采访者的原则 |
3.4.4 采访人 |
3.4.5 采访情况 |
3.4.6 采访内容的记录与分析 |
4 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表现 |
4.1 基于阅读主体维度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 |
4.1.1 我国国民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及嬗变 |
4.1.2 我国国民对阅读前景的认知及嬗变 |
4.1.3 我国国民阅读需求的嬗变 |
4.1.4 我国国民的阅读素养认知及嬗变 |
4.1.5 我国国民的阅读效果认知及嬗变 |
4.1.6 我国国民对阅读习惯变化的认知及嬗变 |
4.1.7 小结 |
4.2 基于阅读媒介维度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 |
4.2.1 我国国民的媒介使用率变化 |
4.2.2 我国国民的媒介使用频率嬗变 |
4.2.3 我国国民的媒介使用时长嬗变 |
4.2.4 我国国民的数字阅读付费行为及嬗变 |
4.2.5 小结 |
4.3 基于阅读内容维度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 |
4.3.1 我国国民的阅读主题偏好及嬗变 |
4.3.2 我国国民的作品符号类型偏好及嬗变 |
4.3.3 我国国民的作品长度类型偏好及嬗变 |
4.3.4 我国国民对广告的接受度及嬗变 |
4.3.5 小结 |
4.4 基于阅读方式维度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 |
4.4.1 泛读与研读并存 |
4.4.2 职业/专业阅读 |
4.4.3 通过网络分享阅读心得 |
4.4.4 小结 |
4.5 基于阅读环境维度的国民阅读行为嬗变表现 |
4.5.1 我国国民的阅读场所偏好及嬗变 |
4.5.2 我国国民对阅读环境的评价及嬗变 |
4.5.3 我国国民对阅读对策的认知 |
4.5.4 小结 |
5 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原因 |
5.1 影响国民阅读行为的因素 |
5.2 阅读媒介的变化 |
5.2.1 数字化技术引发的阅读媒介变革 |
5.2.2 中国媒介发展的市场化与产业化 |
5.3 阅读的社会环境因素 |
5.3.1 政治环境 |
5.3.2 经济环境 |
5.3.3 文化环境 |
5.4 阅读主体因素 |
5.4.1 人口发展 |
5.4.2 阅读需求 |
5.4.3 生活形态 |
6 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影响 |
6.1 国民阅读行为嬗变影响分析的角度设置 |
6.2 阅读行为嬗变在国民个体层面的影响 |
6.2.1 阅读行为嬗变对国民个体产生的积极影响 |
6.2.2 阅读行为嬗变对国民个体产生的消极影响 |
6.3 阅读行为嬗变在社会整体层面的影响 |
6.3.1 阅读行为嬗变在社会整体层面的积极影响 |
6.3.2 阅读行为嬗变在社会整体层面的消极影响 |
7 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对策 |
7.1 国民个体与家庭组织的对策 |
7.1.1 国民个体的对策 |
7.1.2 家庭组织的对策 |
7.2 政府组织的对策 |
7.2.1 国际社会与国外政府在促进国民阅读方面的部分举措 |
7.2.2 我国政府组织应对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对策建议 |
7.3 教育组织的对策 |
7.3.1 教育组织应对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特殊作用 |
7.3.2 基础教育组织的对策 |
7.3.3 高等教育组织的对策 |
7.4 媒介组织的对策 |
7.4.1 媒介组织向读者传播阅读产品的基本策略 |
7.4.2 媒介组织向读者提供怎样的阅读产品 |
7.4.3 媒介组织通过什么渠道向读者提供阅读产品 |
7.5 公共图书馆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对策 |
7.5.1 公共图书馆的对策 |
7.5.2 其他社会组织的对策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8.3 后续研究的设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表录与图录 |
附录2: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9)《三国演义》字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罗贯中和《三国演义》 |
第二节 《三国演义》语料价值及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三国演义》校记 |
第一节 《三国演义》校记 |
第二节 《三国演义》排印本存在的用字问题分类 |
第三节 关于古籍简体排印本出版用字规范的讨论 |
第三章 《三国演义》字频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第一节 汉字字频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专书字频研究的重要性 |
第三节 《三国演义》字频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第四章 《三国演义》用字概况和字频区的划分 |
第一节 《三国演义》用字概况 |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字区 |
第五章 《三国演义》字频区的验证与比较 |
第一节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字频的比较 |
第二节 《三国演义》与《儒林外史》字频的比较 |
第三节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字频的比较 |
第四节 《三国演义》字频表区段划分的科学性及其他比较结论 |
第六章 《三国演义》核心字区的分析 |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核心字及其分类 |
第二节 《三国演义》核心字和其他专书核心字的比较 |
第三节 基于斯瓦迪斯核心词的比较研究 |
第七章 《三国演义》高频字区的分析 |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高频字区及其字种 |
第二节 《三国演义》高频字区与其他文献语料库高频字区的比较 |
第三节 《三国演义》高频字和《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比较 |
第八章 《三国演义》中频字区的分析 |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中频字区及其字种 |
第二节 《三国演义》中频字区与其他文献语料库高频字区的比较 |
第三节 《三国演义》中频字和《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比较 |
第九章 《三国演义》低频字区的分析 |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低频字区 |
第二节 《三国演义》低频字区与其他专书语料库的比较 |
第三节 《三国演义》低频字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比较 |
第十章 《三国演义》一用字的分析 |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一用字 |
第二节 《三国演义》析出文献字频与一用字 |
第三节 《三国演义》一用字与其他专书一用字的比较 |
第四节 《三国演义》一用字在字表中的表现 |
第十一章 余论:《三国演义》字频的应用研究举例 |
第一节 《三国演义》字频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
第二节 《三国演义》字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第三节 《三国演义》字频在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中的应用 |
第十二章 《三国演义》字频表 |
附录:《三国演义》语言研究报刊文献分类索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部分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10)转型期我国高校工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工会建设研究述评 |
1.3.1 关于我国高校工会性质地位 |
1.3.2 关于我国高校工会组织及运行 |
1.3.2.1 我国高校工会组织机构的研究 |
1.3.2.2 我国高校工会经费筹集和管理的研究 |
1.3.3 关于我国高校工会职能 |
1.3.3.1 关于我国高校工会维护职能的研究 |
1.3.3.2 关于我国高校工会参与职能的研究 |
1.3.3.3 关于我国高校工会教育职能的研究 |
1.3.3.4 关于我国高校工会建设职能的研究 |
1.3.4 对已有研究文献的综合评价 |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5 课题研究方法 |
第2章 转型期高校工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2.1 转型期高校工会面临的外部环境分析 |
2.1.1 身份制的变迁 |
2.1.2 经济分层取代政治分层 |
2.1.3 贫富差距的扩大 |
2.1.4 新的社会阶层形成 |
2.2 转型期高校工会所面临的内部环境分析 |
2.2.1 高校办学体制的转变 |
2.2.2 领导体制的变革 |
2.2.3 管理制度的变革 |
2.2.4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 |
2.2.5 教职工队伍的变化 |
2.2.6 高校扩招后对教职工产生的影响 |
2.2.7 高校劳动关系的变化 |
第3章 我国高校工会组织现状分析及问题成因 |
3.1 我国高校工会组织现状分析 |
3.1.1 高校工会领导的产生导致教职工实际困难得不到有效解决 |
3.1.2 高校工会组织维权机制不健全 |
3.1.3 高校工会的经济基础得不到有效的维护 |
3.1.4 高校工会在劳动关系协调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
3.1.5 高校工会维权角色意识不够高 |
3.1.6 高校工会的活动内容形式化,性质体现不充分,地位和作用异化 |
3.1.7 高校工会自身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
3.1.8 高校工会组织比较松散 |
3.2 我国高校工会组织目前现状的问题成因 |
3.2.1 中国工会独特的发展历史是我国高校工会职能缺失的历史原因 |
3.2.2 工会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
3.2.3 经济结构转变、社会分层使得高校维权对象更为复杂 |
3.2.4 高校工会被赋予了过多的行政化色彩 |
3.2.5 社会多元化给高校工会工作职能的发挥带来冲击 |
3.2.6 高校重教育、轻维权现象严重 |
第4章 以教职工为本探析其所需的理想高校工会模型 |
4.1 以教职工为本的涵义解析 |
4.1.1 教职工是工会组织的核心,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 |
4.1.2 有效的激励是实施好以教职工为本的主要方式 |
4.1.3 以教职工为本的高校工会成功的标志是组织和成员实现"双赢" |
4.1.4 组织文化的建设是高校工会实施以教职工为本的重要途径 |
4.1.5 以教职工为本要创造良好的人本管理环境 |
4.2 以教职工为本出发探析其所需的理想高校工会模型 |
4.2.1 以教职工为本决定了高校工会要充分给予教职工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空间 |
4.2.2 以教职工为本决定了高校工会要实施有效的激励方式 |
4.2.3 以教职工为本决定了高校工会要以达到个人与组织的双赢为目标 |
4.2.4 以教职工为本决定了高校工会要构建一种优良的校园文化 |
4.2.5 良好的人本管理环境是高校工会以教职工为本开展工作的重要外部条件 |
第5章 转型期我国高校工会建设研究对策 |
5.1 改革工会现行的经费制度、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 |
5.1.1 改革高校工会现行的经费制度 |
5.1.2 改革高校工会人事选举制度 |
5.1.3 改革高校工会的管理制度 |
5.2 不断完善高校工会相关的法律、法规 |
5.2.1 完善《工会法》及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 |
5.2.2 完善《工会法》的法律责任制度 |
5.3 加强工会组织架构的改革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攀枝花大学学报》2001年第1—4期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D]. 黄小菊.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赵俪生的农民战争史研究[D]. 白佳玉. 河南大学, 2020(02)
- [3]《三国演义》死亡叙事研究[D]. 刘梦瑶.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庆元党禁”中理学宗师之门人研究 ——以朱子门人为中心的考察[D]. 卢锋. 杭州师范大学, 2017(05)
- [5]三国“吴主”形象的生成与演变研究[D]. 黄芮. 陕西理工学院, 2016(10)
- [6]庞德《诗章》的互文性阐释[D]. 郭英杰.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7]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研究[D]. 赵红梅. 扬州大学, 2015(08)
- [8]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及对策研究[D]. 李新祥. 武汉大学, 2013(05)
- [9]《三国演义》字频研究[D]. 桑哲. 曲阜师范大学, 2013(10)
- [10]转型期我国高校工会建设研究[D]. 黄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