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手术后肛门瘙痒及湿疹性皮炎的治疗体会

肛肠手术后肛门瘙痒及湿疹性皮炎的治疗体会

一、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及湿疹样皮炎的治疗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坚(Wong Chi Kin)[1](2016)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研究《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的应用规律,并与本草文献和《伤寒杂病论》内对黄柏之运用作比较,探索黄柏在应用规律和温病学派对伤寒之继承和发扬,总结黄柏之功效及运用原则,为现代中医临床正确地运用黄柏的依据。方法:以《临证指南医案》为基础,分析有关黄柏运用和含有黄柏的医案,对其病种、症状、证型、病程长短、就诊次数和各卷门中的应用、病机、望诊、舌诊、脉象、黄柏配伍、成方等,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整理相关数据,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临证指南医案》记载有关黄柏的医案中,(1) 10卷中各卷都有应用黄柏的医案,但其应用次数不同,其中卷七应用最多,共应用26次,占应用总数的25.2%;其次是卷三,共应用21次,占应用总数的20.4%。(2) 62门中共有39门应用黄柏,应用频次最多的依次为淋浊、遗精、痿、痢、便闭、疝、虫、便血、痹等。(3) 绝大部分医案全程运用黄柏,共80则,占所有103则医案的77.7%。(4) 记载的诊次一般为1次,共占所有医案的66.0%。其次为2次,占15.5%。(5) 应用黄柏医案遍及8大现代医学系统,应用较多的系统依次为消化、运动、泌尿、生殖、神经、循环等,其中消化系统最多(34次,33.0%)。(6) 只有3次论及患者舌象情况,其中舌白、舌干苔白、舌灰边白各1次。(7) 全书合共有23处记载脉象。依次序出现次数最多为数脉, 其后为其他相兼脉,沉脉,弦脉,细脉,实脉,洪大脉,散脉,濡脉及革脉。(8) 最多见的证型为实证(多为湿热、热毒、心肝肠实火),近45%,而虚证(多为肝、肾单独或同时阴虚)稍多于虚实夹杂证(多为肾虚合并湿热,或心肾不交)(9) 根据《医学心悟》治病八法,除汗法和吐法外,其余下、和、温、清、消、补,六法都有医案记录。其中以清兼补法用最多。其后依次为清法,温补法,清和法,消法,清兼下法,消补法,温下法与补法。。(10)共有103条含黄柏组方,共采用四种剂型,其中采用汤剂69条,占67%;丸剂31条,占30%。(11)含黄柏的成方只有9条,其中出现最多的是滋肾丸,共出现12次,占所有成方的31.6%;其次安胃丸7次,占18.4%。成方以丸剂多见,共出现30次,占78.9%;其次为汤剂,出现7次,占18.4%;散剂出现1次,占2.7%。(12)与黄柏配伍最多的中药依次是黄连、茯苓、知母、泽泻、熟地黄、白芍、川萆薛、生地、人参、肉桂、龟版(连同龟甲)、广皮、牛膝、山栀、青皮、茅苍术、川楝子、当归。配伍次数最多的是黄连,共28次,占4.1%。(13) 标记了7中炮制类型的黄柏,分别为:炒焦黄柏、炒黑黄柏、略炒黄柏、盐水炒黄柏、炒黄柏、黄柏、生黄柏。运用最多的是黄柏,共应用93次,占总数的90.3%。(14) 共有8处记载黄柏的用量,用量从5分到8两不等。结论:(1) 叶氏使用黄柏的医案多是一两剂药即对症取效,而且多在全程或前期就使用黄柏。疗效之显着,反映了叶氏辩证能力超群,或者揭示黄柏使用指征的把握其实并不困难。(2) 叶氏应用黄柏治疗的病症广泛,月.不同的炮制方法,能分治表里上、中、下三焦,或趋降其寒性,增加其疗效。但其主治仍离不开其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苦寒坚阴等。(3) 黄柏药性苦寒最善清化湿热,滋阴降火。故望诊中出现湿热蕴结(色黄、形膨、胀、肿)、湿热熏蒸蒙蔽清窍(色苍、神呆、迷、欲昏),叶氏承《神农本草经》之旨,认为黄柏善解湿热蕴结,可使湿去热走,燥湿而不伤阴。或阴虚火旺(形瘦)、虚火上炎(色赤)等证候是叶氏使用黄柏的指征,叶氏多次提及黄柏的潜阳、和阳功效。(4) 叶氏在医案中只有3次论及舌象。分别为舌白、舌干苔白、舌灰边白。证明黄柏在炮制后,寒性趋降,但仍能保持其化湿特性。(5) 所有黄柏医案中未见迟脉、结代脉等脉象,笔者认为若遇寒邪凝滞证型不宜用黄柏。(6) 脾胃虚弱、肾阴阳两虚、或素体虚寒者,慎用黄柏,或师李东垣法配伍健脾胃药或师朱丹溪法配伍补肾药。叶氏不只是一味使用黄柏泻实火,解热毒,还用来清虚火、潜阳、和阳,黄柏祛湿,湿去热走而阳气归源。(7) 清补法之所以使用最多,这是由于这些医案中,都不是以黄柏作为主药的缘故。(8) 叶氏擅长使用黄柏与其它药味配伍,实现相须为用或制约温燥药药性。(9) 叶氏使用含黄柏的内服膏剂和酊剂,这种剂型创新值得后世借鉴和研究。(10) 叶氏继承并进一步发扬了李东垣独创的滋肾丸,大胆创新性地使用滋肾丸治疗多种病症如肝风、遗精、淋浊、便闭、疝、诸痛等,并取得良效。叶氏安胃丸是在仲景《伤寒论》中乌梅丸化裁而来,体现了叶氏对经方的传承与创新。(11) 叶氏采用含黄柏成方时多选丸剂,表明其使用黄柏每次量少,且不入汤剂水提取药理成分,而以吞服为主的用药特色。(12) 叶氏认为黄柏炒制的辅料及程度如果不同,可能引起不同的疗效药性药理变化。(13) 叶氏使用黄柏量小效宏的临床经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董美辰[2](2015)在《硝矾散加减湿敷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不同配比的硝矾散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自术后第1d起,每日常规换药后,予浸有硝矾散(A组硝矾散中芒硝、白矾、硼砂的配比为2:1:1;B组硝矾散中芒硝、白矾、硼砂的配比为1:2:1;C组硝矾散中芒硝、白矾、硼砂的配比为1:1:2)溶液的纱布湿敷创面,持续治疗14天。观察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创面水肿、疼痛以及瘙痒等症状和体征,并予以评分。对三组患者相应观察指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并作分析和探讨。结果:临床研究表明,在延缓和治疗混合痔术后创缘水肿方面,与B、C组比较,A组有显着差异(P<0.05);在延缓并治疗术后创面疼痛方面,A组较B、C组有显着差异(P<0.05)。在防治混合痔术后瘙痒方面B组效果优于A、C两组。结论:重用芒硝的硝矾散用于混合痔术后,延缓和治疗创缘水肿及疼痛效果较为突出;重用白矾的硝矾散用于混合痔术后,防治创面瘙痒症状的效果较为显着。

秦琴[3](2012)在《龙胆泻肝汤及其类方的文献与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龙胆泻肝汤是一首经典良方,因其疗效卓着,应用广泛而备受历代医家推崇,古今医家在临床运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多为个人经验总结,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系统的临床阐述,且因龙胆泻肝汤的负面报道,更使某些医家对龙胆泻肝汤的运用因噎废食,也进一步导致对该方的继承、发展及创新较其它方剂稍逊一筹。本文从方剂文献和临床运用出发,通过收集、整理与龙胆泻肝汤及其类方相关的文献,采用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追本求源,上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下及《麻症集成》等相关着作,以及近、现代医家对龙胆泻肝汤的研究,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系统探求龙胆泻肝汤及其类方的发展规律和应用,包括源流、组方特点、证治规律、临床应用特点、典型医案等,以便更好地古为今用、融汇贯通。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总结,并结合导师的临床经验,得出龙胆泻肝汤的临床应用、方药加减及常用药物剂量等方面的规律:对龙胆泻肝汤运用范围的分析,得出了本方在古代以前阴类疾病和皮肤科类疾病为主要治疗目标,现代以皮肤科、肝胆及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为主。主治证候古代与现代临床相同,都为肝经湿热下注证和肝胆实火上炎证,具体症状则古代以阴肿、阴痒、阴汗,患处灼热(红肿、瘙痒或疼痛),分泌物黄稠(混浊、粘腻)。胁肋灼痛,头痛目赤,耳暴聋,口苦,尿黄,脉弦或数,舌红,苔黄(腻)为主;现代以烦躁易怒、口苦、夜寐不安、胁痛、目赤、口干渴、尿黄赤、大便干结、脉弦或数、舌红、苔黄腻等为主。而在药物剂量方面,主要须注意以下药物的用量:木通:选川木通或通草代替,川木通的剂量首选1.5g,通草为3g;龙胆草:龙胆草性寒大苦,剂量以3克为宜;柴胡:柴胡的首选剂量为3g;甘草:选择生甘草符合方义,剂量1.5~3g即可。另外,本研究还对龙胆泻肝汤及其类方的源流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龙胆泻肝汤方名最早见于《兰室秘藏》,而现用之龙胆泻肝汤源自《校注妇人良方》,后为《医方集解》所引。并对研究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剖析,为龙胆泻肝汤及其类方方证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亦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龙胆泻肝汤及其类方作了初步展望。

王冬伟[4](2010)在《硝矾散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症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硝矾散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硝矾散组(治疗组)30例和花子叶汤组(对照组)3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临床症状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愈显率为23.3%,总有效率为80%,两组总疗效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硝矾散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症疗效高,优于花子叶汤。

焦珂[5](2003)在《利用CBMdisc分析中药紫草的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紫草为紫草科植物软紫草、硬紫草、黄花软紫草的根。利用CBMdisc(1998~ 2 0 0 2年 )中的文献报道对中药紫草近4年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分析。

梅笑玲,王春仙,周风军[6](2000)在《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及湿疹样皮炎的治疗体会》文中研究说明

二、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及湿疹样皮炎的治疗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及湿疹样皮炎的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 《临证指南医案》相关研究进展
        1.1.1 《临证指南医案》中单味药的应用研究进展
        1.1.2 《临证指南医案》中对某病用药规律的研究进展
    1.2 黄柏相关研究进展
        1.2.1 地道沿革
        1.2.2 分布
        1.2.3 性状
        1.2.4 炮制
        1.2.5 性味归经
        1.2.6 功效主治及相关论述
        1.2.7 现代应用
        1.2.8 张仲景对黄柏的方证研究
        1.2.9 近代名老中医对黄柏用药的体会
        1.2.10 黄柏配伍研究进展
        1.2.11 黄柏药理研究进展
        1.2.12 黄柏安全性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资料来源
        2.1.2 研究对象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2 研究步骤
        2.2.1 分析黄柏的药性与功效
        2.2.2 分析黄柏在经方中的应用
        2.2.3 筛选医案
        2.2.4 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库
        2.2.5 统计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黄柏在各卷中的应用情况
        2.3.2 黄柏在各门中的应用情况
        2.3.3 黄柏在病程不同时期的应用情况
        2.3.4 医案中患者的就诊次数
        2.3.5 所论述症状在现代医学系统中的分类情况
        2.3.6 医案中所论述望诊的情况
        2.3.7 医案中所论述舌象的情况
        2.3.8 医案中所论述脉象的的情况
        2.3.9 含黄柏医案的证型及脏腑虚实分布情况
        2.3.10 医案选用的治法分布情况
        2.3.11 含有黄柏的成方
        2.3.12 黄柏成方在各卷中的应用情况
        2.3.13 各门中含黄柏成方应用的情况
        2.3.14 各条含黄柏成方在各门中详细应用情况
        2.3.15 各条含黄柏成方在不同证型中的详细应用情况
        2.3.16 各条含黄柏成方在阴阳辩证中的应用情况
        2.3.17 各条含黄柏成方在各脏腑中的应用情况
        2.3.18 含有黄柏组方的剂型分布
        2.3.19 与黄柏配伍的药味及其频次
        2.3.20 各种炮制黄柏的运用情况
        2.3.21 各种黄柏的用量统计
第三部分 讨论
    3.1 黄柏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各卷、门、系统应用的分析
    3.2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病证虚实、病位、病机与治则、治法的分析
    3.3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望诊的分析
    3.4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切诊的分析
    3.5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的病程及就诊次数的分析
    3.6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的成方及其在卷门中分布情况的分析
    3.7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组方剂型的分析
    3.8 《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与药味配伍的分析
    3.9 《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炮制种类的分析
    3.10 经方与《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用量的对比分析
    3.11 黄柏的药用忌宜
第四部分 结语
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
第六部分 附录
第七部分 致谢

(2)硝矾散加减湿敷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病例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脱落剔除标准
        (四)病例分组
        (五)病例资料分析
    二、研究方法
        (一)治疗方法
        (二)分组治疗
        (三)观测指标
        (四)统计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临床观察术后水肿情况分析
        (二)临床观察术后疼痛情况分析
        (三)临床观察术后瘙痒情况分析
    四、不良反应
讨论
    一、对痔的认识
        (一)痔的概念
        (二)痔的发病原因
    二、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一)祖国医学对痔术后并发症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认识
    三、古今对湿敷疗法的认识
    四、中药硝矾散
        (一)古代及现代硝矾散的临床应用
        (二)硝矾散的分析
    五、研究结果分析
        (一)混合痔术后水肿疗效分析
        (二)混合痔术后疼痛疗效分析
        (三)混合痔术后瘙痒疗效分析
        (四)不良反应分析
    六、临床疗效分析
        (一)硝矾散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二)硝矾散具有收敛、燥湿、止痒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详细摘要

(3)龙胆泻肝汤及其类方的文献与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类方及龙胆泻肝汤类方中心方的研究
    1 类方研究
        1.1 类方概念研究
        1.2 类方分类方法
        1.3 类方中心方的研究
        1.4 类方方证及配伍规律的研究
    2 龙胆泻肝汤类方中心方的研究
        2.1 龙胆泻肝汤中心方剂的预设
        2.2 龙胆泻肝汤中心方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龙胆泻肝汤及其类方古代运用规律研究
    1 研究思路
    2 研究资料
        2.1 资料收集范围
        2.2 资料收集标准
        2.3 资料整理
    3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龙胆泻肝汤方剂类文献的研究
        4.2 龙胆泻肝汤医案类文献的研究
        4.3 龙胆泻肝汤类方及医案中药物剂量统计
        4.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龙胆泻肝汤的现代应用研究
    1 临床应用
        1.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1.2 肝胆系统疾病
        1.3 皮肤科疾病
        1.4 妇科疾病
        1.5 男科疾病
        1.6 五官科疾病
        1.7 其他疾病
    2 药理研究
        2.1 免疫调节、抗炎作用
        2.2 抗病毒作用
        2.3 保肝护肝作用
        2.4 对解脲支原体的抑制作用作用
    3 毒理研究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旳研究成果
致谢

(4)硝矾散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症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诊断标准和病例选择排除标准
        (一) 诊断标准
        (二) 病例选择标准和病例排除标准
    二、一般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病例分组
        (三)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四) 治疗药物
    三.治疗方法
        (一) 治疗组
        (二) 对照组
        (三) 疗程
    四、观察指标及记录方法
    五、疗效判定标准
        (一) 评定方法
        (二) 评定标准
    六、统计学处理
    七、治疗结果比较
        (一) 治疗组(硝矾散)对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症治疗前后瘙痒积分改善的比较
        (二) 对照组(花子叶汤)对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症治疗前后瘙痒积分改善的比较
        (三) 两组药物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症,治疗后瘙痒积分的比较
        (四) 两组药物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五) 治疗结果总结
讨论
    一、中医学对肛门瘙痒症的认识
        (一) 病因病机
        (二) 辨证分型
        (三) 临床表现
    二、现代医学对肛门瘙痒症的认识
        (一) 肛门部皮肤的解剖生理基础
        (二) 肛门瘙痒症发病原因
        (三) 瘙痒发生的机理
    三、肛门瘙痒症的治疗
        (一) 中医治疗
        (二) 西医治疗
        (三) 中西医结合治疗
    四、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症
        (一) 发病原因初探
        (二) 中医病机初探
    五、方药分析
        (一) 硝矾散方药组成
        (二) 方药分析
    六、硝矾散的作用机理、药理学分析和应用现状
        (一) 改善循环,增强局部组织营养,利于创面愈合
        (二) 抗病原微生物、保护皮肤粘膜
        (三) 中药外洗法
        (四) 应用现状
    七、治疗结果分析
    八、临床疗效分析
        (一) 基于中医学的临床疗效分析
        (二) 基于现代医学的临床疗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6)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及湿疹样皮炎的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治疗结果
4 讨论

四、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及湿疹样皮炎的治疗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应用的研究[D]. 王志坚(Wong Chi Ki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11)
  • [2]硝矾散加减湿敷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D]. 董美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07)
  • [3]龙胆泻肝汤及其类方的文献与临床应用研究[D]. 秦琴.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4]硝矾散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症临床疗效观察[D]. 王冬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2)
  • [5]利用CBMdisc分析中药紫草的临床应用[J]. 焦珂. 中医药学报, 2003(02)
  • [6]肛肠病术后肛门瘙痒及湿疹样皮炎的治疗体会[J]. 梅笑玲,王春仙,周风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0(06)

标签:;  ;  ;  ;  ;  

肛肠手术后肛门瘙痒及湿疹性皮炎的治疗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