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发学生兴趣 搞好体育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欣梅[1](2021)在《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行动研究》文中提出汉语拼音在语文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因其符号化的特征不符合儿童的学习规律,使得初入学的儿童易产生畏难情绪。彝族学生的母语并非汉语,长期缺乏汉语交流的语境使得汉语拼音的学习更加艰难,许多学生到了小学毕业时汉语拼音水平依然不过关。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拼音教学应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那么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究竟能否提高彝族儿童拼音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参与的老师和学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游戏适合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些疑问,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进行了研究。本研究意在从宏观的理论视角转向中观或微观的实践层面,以小学的拼音课堂为研究的切入口,依托“游戏教学法”,试图让彝族小学传统的汉语拼音教学方式在新时期重新焕发活力。在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理论学习之后,本研究针对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开展了两轮行动研究。第一轮行动研究为汉语拼音教学的基础阶段,根据学生汉语拼音学习中所反映的基础性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主要为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音节和拼音书写的教学;第二轮行动研究为汉语拼音教学的巩固和提升阶段,主要聚焦于学生最突出的问题,即音节的拼读。两轮行动研究环环相扣,每一轮皆分为“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四个步骤和过程,前一轮的行动研究将为后一轮的行动研究提供借鉴,后一轮的行动研究是对前一轮的改进,经过2轮的实践,最终得出研究结论。本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将游戏教学法运用于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和效率;参与行动研究的师生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围绕“语境”展开的游戏设计对彝族小学汉语拼音的教学有积极影响;角色游戏最受彝族儿童的喜爱。研究者通过回顾和总结,对未来游戏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对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
张腾[2](2021)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调查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材分析即在尊重教材和学生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教材的各个部分从而把握教材整体的过程。教材处理即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把教材内容转换成教学内容的过程。教材分析与处理是一切体育教学活动的开端。所以,教材分析与处理在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体育教师在教材分析与处理方面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在体育与教材的分析与处理的方式方法上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时代的发展,我们仍然发现在体育教材分析与处理方面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教师按照突出学生能力的发展方向对教材进行分析与处理的程度不够,对教材特性把握不足导致教材分析与处理的方式不合理,这说明当前教师分析与处理教材的方式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深化体育教材分析与处理,仍然是当前体育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为研究对象,以上海市部分小学的体育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进行全面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教材分析与处理认识方面绝大部分教师认为教材分析与处理是重要的并且是有必要的。相较于重要性,师生对必要性的认识更好。2.在教材分析方面⑴大部分教师在对教育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长效价值进行分析时更侧重于对健身价值的分析。⑵教师针对不同特点教材进行分析时,分析的侧重点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无论是何种特点的教材,大部分教师都侧重于分析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和教材的趣味性。不同之处在于,大部分教师针对自主习得性教材,侧重于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分析;针对模仿习得性教材,侧重于对学生运动基础的分析;针对对抗习得性,侧重于对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坚毅品质的分析。⑶大部分教师能准确分析教材的重点。教师能通过教材、教学经验、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学情等多种形式确定教材的重点。⑷大部分教师能对教材是否适切学生进行分析。相较于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分析,对学生的认知和技术水平方面的分析仍需进一步提升。3.在教材处理方面⑴大部分教师能遵循简化性、有趣性、有效性原则处理教材。教师遵循有趣性原则处理教材程度较深,但是在简化性和有效性原则的处理程度上仍需进一步深入。⑵大部分教师能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完整法、分解法和游戏法对教材进行处理。教师更侧重于以游戏导入课堂的形式使用游戏法且比赛是小学体育课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游戏。⑶无论针对何种特点的教材,教师采用频率最高的都是传统的先教后练的方式,教师缺乏对“学”前移的认识。4.在教材分析与处理效果方面教师对教材分析与处理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更体现在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积极反馈等方面。总体而言,教师分析与处理教材的效果较好,教师对自身的分析与处理能力较为认可。
朱灵真[3](2021)在《河南省初中“四有”体育课堂实施模式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构建三位一体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为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河南省基础教研室提出实施“四有”体育课堂。“四有”体育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当前不同学校实施现状如何,不同学校应如何更好开展“四有”体育课堂成为当前学界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推动“四有”体育课堂在河南省的有效实施,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以河南省初中“四有”体育课堂实施模式案例为研究对象,从指导思想、设计依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几个方面对四个典型的模式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四有”体育课堂实施对策,为其他学校实施“四有”体育课堂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四有”体育课堂理论基础包含整体教育理论、情意教育理论、体能训练负荷理论、技能迁移理论和运动教育理论。“四有”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各为一体、毫无关联,而是要兼顾所有、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服务。通过对当前学界提出的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乐动会”体育课堂、“乐练赛”体育课堂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四有”体育课堂完全符合当前我国体育教学改革趋势。2.体育游戏贯穿整体教学案例代表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体能发展方面以课课练形式开展,技能学习方面不同难度的体育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竞赛活动方面开展4vs4比赛,运动兴趣方面通过体育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故事情景贯穿整体教学案例代表郑州市第七中学,体能发展方面以体能接力赛形式开展,技能学习方面教师创设的“小刺猬智斗灰太狼”故事情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竞赛活动方面将体育竞赛和体能练习结合起来开展体能接力赛,运动兴趣方面通过教师创设的故事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问题串贯穿整体教学案例代表焦作市第十中学,体能发展方面以角逐大力士游戏的形式开展,技能学习方面教师设置的问题串贯穿全程,竞赛活动方面将竞争因素和学生体能练习结合起来设计角逐大力士游戏,运动兴趣方面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分层练习贯穿整体教学案例代表安阳市第八中学,体能发展方面以课课练形式开展,技能学习方面不同层次的学习和练习贯穿全程,竞赛活动方面将体育竞赛和技能学习结合起来开展运球接力赛,运动兴趣方面通过教师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6.为更好推动“四有”体育课堂有效实施,体能发展方面体能训练贯穿课堂教学全程,丰富体能训练内容和形式;技能学习方面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技能学习的完整性;竞赛活动方面根据教学需求灵活开展竞赛活动,充分开发竞争因素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运动兴趣方面深入挖掘兴趣点寓教于乐,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为学而乐。
闫佳伟[4](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李延杰[5](2021)在《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学体育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做好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可以为增强我国体育实力做奠基。随着社会发展,上海市对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小学体育课程兴趣化”是上海市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这对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体育教学器材是学校体育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外活动等开展的物质基础,所以体育教学器材的配备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应重视体育教学器材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优化体育教学器材的配备。本文通过以上海市部分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为研究分析对象,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为研究方法,分析了上海市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器材配备的现状,同时分析了影响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因素,提出了优化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对策。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的配备情况不断得到改善,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学器材的配备符合上海市制定的《小学体育与健身教学器材配备目录》,基本配备类器材基本符合要求,仅有部分种类的器材达不到配备要求,如鞋板、海绵球、跷跷板等器材,拓展类器材的配备仍有待完善。2.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器材标准虽按照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制定,但仍有部分器材存在成人化、竞技化的问题,阻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3.体育教学器材存在安全隐患,主要归结于部分教学器材质量差,维修、保养不及时等。同时,体育器材存在管理不到位,体育器材管理制度不完善,且部分制度落实不到位,缺乏专职管理人员。4.体育教学器材的配备与学生的喜好程度存在一定的出入,如球类、棋牌类等学生比较喜欢的器材数量达不到需求,有些器材因为场地原因达不到配备要求,影响学生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主动性。5.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影响因子主要有信息资源因子、人力资源因子、财力资源因子、物力资源因子、课程资源因子。
唐丹[6](2021)在《成都市田家炳中学初中部开展排舞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要求学校要多元化的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都市田家炳中学初中部(以下简称“田中初中”)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在初2019级所有教学班的体育活动中设置了排舞教学内容?本文主要以排舞在田中初中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找出适时适宜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为学校体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排舞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学生进行排舞课程教学实践,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排舞教学的兴趣,达到辐射其他年级开展排舞的目的,也为本地区其他学校排舞教学的开展提供借鉴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田中初中的体育课和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开展排舞教学实践能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促进学生美育的发展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大课间体育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因此很有必要。依据排舞形式丰富和能够改善身体形态等特点功能,结合相关政策的支持,学校以生为本的宗旨和师资和场地器材能够满足排舞教学开展的需要,以及学校领导层和学生对排舞教学积极支持的态度表明在田中初中开展排舞教学实践是可行的。经过分析,明确了排舞教学目标,制定了教学实施计划,确定了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内容以及课时量,制定了教学实施过程,明确了适宜的教学策略、教法和学法,再根据全国排舞评分办法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个人考试、班级比赛的评分标准,通过对期末、班级比赛成绩分析表明教学达到了较好的实施效果。排舞教学实践在田中初中虽然已顺利实施,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应试教育”下排舞教学开展形式较少,现有排舞曲目不能满足中学生的实际需要,排舞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等方面。有必要进一步宣传推广排舞,同时创编具有本校特色的排舞教材,完善专业师资培养体系,使其成为中学体育活动的可选内容之一。
覃宇德[7](2020)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文中提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丰富的外在表现与丰厚的内在蕴涵,形成形象化、生活化的文化符号,是区域文化共同体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培育的文化特质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校社团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社团的学生源于个体主动自愿选择,社团成员之间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互尊互助,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团结协作精神与创造创新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依托学校社团开展传承是当前许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选择。通过实地调查及文献分析表明,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与可操作的经验借鉴,当前学校场域多以照搬传统师徒传承形式,其开展的实效性与传承预期尚有差距。鉴于此,本研究力图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学校社团传承的核心要素进行深入研究,以参与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将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深化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前期通过文献研究获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开展传承、协同创新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资料,对当前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学校社团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实地考察我国具有代表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托学校开展传承的现状;通过分析文献资料,结合国内成功经验,运用协同创新理论,设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社团传承;运用个案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开展传承实践。主要研究结论:一,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传承途径的现实问题出发,阐明学校社团传承的必要性。社会快速变迁导致作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场域——家庭、社区文化传承场的作用锐减。学校社团传承其灵活、自主、开放、创新等特性有别于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及与其他成员、社区居民众交流协作的机会,对推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与助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积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价值。二,实地考察国内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探析学校传承的问题及成因。当前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人文教育价值的疏离、学校身份属性“去社区化”、社会与学校间的场域壁垒、传承形式单一、传承参与主体主动性不够、学校传承机制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青少年实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绵延的需求。三,协同创新理论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是以学校为基点,协同相关利益主体,使因社会快速变迁而崩塌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系统由无序转变为有序结构。传承目标的设定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根本点,彰显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传承内容的选择要适宜学生成长,体现整体性与本真性。传承路径的规划需整合多方资源,融入多种活动,注重学生的传承体验。传承效果的评价要求主体多元、内容丰富与方法多样,凸显传承人员的主体地位。传承的保障措施应多维联动,实现政策、资金、人才等汇聚与优化。四,通过个案实践,传承效果明显。促进了学生对传承项目技术文化的掌握及德行培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探究意识,加深了学生的传承实践体验;提高了教师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经验水平,增进传承参与的主动性;增强了传承参与主体的深度协同与传承资源的有效汇聚,形成整体传承合力;提升了学校在地方的知名度,扩大传承的社会影响力。
潘洪琴[8](2020)在《高校游泳选修课游戏教学法教学效果研究 ——以江苏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游戏教学法相关研究表明游戏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在许多运动技术上的能力。但是这些理论对于高校大学生没有系统的论述,期望通过本实验研究可以更好、更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提高教学效果与体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对象。没有哪种教学方法是完美无缺的,游戏教学方法也一样,通过研究可以总结归纳实验中该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进行研究,以游戏教学法对高校游泳选修课学生教学效果及体能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在高校游泳选修课游泳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与常规教学法的差异与影响。研究结论:(1)在大学生的游速成绩上,游戏教学法较常规教学法进步更为显着。(2)游戏教学法与常规教学法对学生速度素质与耐力素质的提高均有着较为明显的促进效果。(3)游戏教学法对高校选修课学生的灵敏素质的发展有着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提高力量素质而言,游戏教学法没有常规教学法明显。(4)游戏教学法在某些方面可以起到常规教学方法不能体现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游戏教学法可以弥补常规教学方法在蛙泳教学方面的不足。建议:(1)加强游戏教学法在游泳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游戏教学法在游泳中的应用价值。(2)加强游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3)教练应该多研究设计教学,挖掘更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4)建议游戏教学法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周燕芳[9](2020)在《体育“好课”评价基准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2001年我国实施“三级课程管理”以来,课程建设更具灵活性,地方、学校更具自主性。不过,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却出现了“教什么”及“怎么教”模糊不清的问题。为更加直观解决那些问题,学校体育界开展了“好课”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然而,纵观这些年体育“好课”的说法则是众说纷纭。且最近几年把量化的运动强度、练习密度等作为评价好课的方向是否合理,亦值得商榷。基于这样的考虑,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统筹考虑体育课程“育体”的本质属性和课程教育“文化”的共性,以“传承运动文化”和“形成新人”为体育课程价值立足点探析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为研究目的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已有的体育“好课”评价基准和价值取向进行了审视。指出,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的做法,实际上将体育课置于学校课程教育之外;一刀切式,如“掌握特定的运动技术(技能)”为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的做法,实际上无视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有违义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初衷。概括而言,之前的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及价值取向,均未能立足于体育课程教育应有的存在根基之上。(2)从体育课程“育体”的本质属性与课程教育“文化”的共性统筹考虑,认为体育课程的评价基准及价值取向应立足于传承运动文化和形成“新人”。即,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是传承运动文化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运动认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进而,以此为基点,提出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为:因材施教、全员参与、共同进步、全面发展、推陈出新。还围绕体育课程教学结构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设计了体育“好课”的评价等级表。(3)基于前面的论证,日本体育教师山本真美的“8秒钟跑、目标跳远、往返耐久跑”为分析对象,总结出三个案例为体育“好课”的共性及独特性;概括而言,通过教材加工,三个案例均做到了让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运动学习中来,还兼顾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同时还突出解决了各运动教材的重难点等。通过探究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一线体育教师对体育“好课”有着清晰的定位,为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施提供清晰的思路和目标,促进了体育课程新理念与教学实践的融合,确保体育课程教学是沿着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轨道运行;其次以“传承运动文化”和“形成新人”为体育课程价值观下的评价基准是对体育课程价值、多元的价值取向和教学规律本真的体现,其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注重学生学习进步和运动认识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探究体育“好课”评价基准能够把握体育课程的基本框架,厘清体育课程各要素之间的运行机制,为体育课程教学提供最可靠、最有效、最直接的反馈,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
张锐飞[10](2020)在《PBL辅助教学法在排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国家培养体育教育人才的基础和保障,是产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主力军。目前,传统教学法在体育教学领域中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但传统教学法也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培养排球教学专业型人才,我们必须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不断进行革新,从而提高排球课堂的教学质量。本研究将PBL辅助教学法应用于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教学中,目的是将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有机结合,以问题为驱动,放大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在教学实验中,本研究以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教学大纲为准,探讨并分析PBL辅助教学法对学生学习排球基本技术以及理论知识的影响,旨在寻求更高质、更高效的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对两个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班分别采用PBL辅助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经实验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根据教学大纲指示,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排球基本技战术、进行教学比赛及裁判理论与实践,因此,在身体形态、专项身体素质这两方面没有进行着重训练,两种教学方法均无法对学生的身体形态产生较大影响。(2)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排球传、垫、扣、发四项基本技术均有明显提升,但在扣、发球两项技术中,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提高更大,说明采用PBL辅助教学法对学生的基本技术成绩提高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3)相比传统教学法,PBL辅助教学法虽减少了课堂的练习时间,但能更有效提升学生的专注力,增强学生的表现欲,降低课堂的枯燥感,学生更加倾向于PBL辅助教学法。(4)PBL辅助教学法要求学生从问题出发,驱动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于改善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容错率和加深大脑运动表象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5)两种教学法都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排球课堂的兴趣,PBL辅助教学法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在讨论中总结,不仅拓展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还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兴趣以及团队合作能力。(6)PBL辅助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给予学生足够大的思考空间,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兴趣 搞好体育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发学生兴趣 搞好体育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基于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1.1.2 基于彝族地区汉语拼音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 |
1.1.3 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的实施建议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游戏 |
1.4.2 游戏教学法 |
1.4.3 彝族小学 |
1.4.4 汉语拼音 |
1.5 文献综述 |
1.5.1 关于游戏教学法的研究 |
1.5.2 关于汉语拼音教学的研究 |
1.5.3 关于游戏教学法应用于汉语拼音教学的研究 |
1.6 理论基础 |
1.6.1 沉浸理论 |
1.6.2 认知发展游戏理论 |
1.6.3 语境理论 |
2 研究方法与设计 |
2.1 行动研究法的确定 |
2.2 资料收集与处理 |
2.2.1 访谈法 |
2.2.2 实物研究法 |
2.2.3 观察法 |
2.2.4 测验法 |
3 行动研究方案的制定 |
3.1 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1 研究场域分析 |
3.1.2 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3.1.3 学生测试卷结果分析 |
3.2 行动研究方案的讨论和制定 |
3.2.1 行动研究思路 |
3.2.2 行动研究过程 |
3.3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
4 第一轮行动研究 |
4.1 问题和分析 |
4.1.1 问题提出 |
4.1.2 问题分析 |
4.2 计划与实施 |
4.2.1 准备工作的开展 |
4.2.2 教学活动的实施 |
4.3 观察和反思 |
4.3.1 观察 |
4.3.2 反思 |
5 第二轮行动研究 |
5.1 问题和分析 |
5.2 计划与实施 |
5.2.1 计划 |
5.2.2 实施 |
5.3 观察和反思 |
5.3.1 观察 |
5.3.2 反思 |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学生前后测结果分析 |
6.1.1 笔试成绩分析 |
6.1.2 口试成绩分析 |
6.2 教师与学生后访谈分析 |
6.2.1 教师访谈及分析 |
6.2.2 学生访谈及分析 |
6.3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4 教学建议 |
6.4.1 围绕汉语语境,展开拼音游戏设计 |
6.4.2 完善游戏设计,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
6.4.3 以积极鼓励为主,保护学生自尊心 |
6.4.4 健全奖励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 |
6.4.5 注重课堂管理,维护课堂秩序 |
6.5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调查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研究 |
2.1.1 体育课教材概念研究 |
2.1.2 教材分析概念研究 |
2.1.3 教材处理概念研究 |
2.2 教材分析与处理的原则研究 |
2.3 教材分析与处理的方法研究 |
2.4 教材分析与处理的策略研究 |
2.5 教材分析与处理存在的误区研究 |
2.6 小结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课堂观察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对教材分析与处理的认识 |
4.1.1 对教材分析与处理重要性的认识 |
4.1.2 对教材分析与处理必要性的认识 |
4.2 教材分析研究 |
4.2.1 对教材价值的分析 |
4.2.2 对教材特点的分析 |
4.2.3 对教材重点的分析 |
4.2.4 对学生适切性的分析 |
4.3 教材处理研究 |
4.3.1 教材处理原则 |
4.3.2 教材处理方法 |
4.3.3 教材处理策略 |
4.4 教材分析与处理的效果研究 |
4.4.1 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分析 |
4.4.2 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分析 |
4.4.3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分析 |
4.4.4 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分析 |
4.4.5 对学生积极反馈的分析 |
4.4.6 教师对教材分析与处理能力满意程度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在教材分析与处理认识方面 |
5.1.2 在教材分析方面 |
5.1.3 在教材处理方面 |
5.1.4 在教材分析与处理效果方面 |
5.2 建议 |
5.2.1 在教材分析与处理认识方面 |
5.2.2 在教材分析方面 |
5.2.3 在教材处理方面 |
5.2.4 在教材分析与处理效果方面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问卷效度检验表 |
附件2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调查研究》调查问卷 (教师问卷) |
附录3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调查研究》调查问卷 (学生问卷) |
附录4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调查研究 |
(3)河南省初中“四有”体育课堂实施模式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落实“四有”体育课堂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
1.1.2 落实“四有”体育课堂符合国家课程改革政策文件精神的要求 |
1.1.3 落实“四有”体育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四有”体育课堂研究 |
2.1.1 关于河南省“四有”体育课堂研究 |
2.1.2 关于体能发展研究 |
2.1.3 关于技能学习研究 |
2.1.4 关于体育竞赛开展情况研究 |
2.1.5 关于运动兴趣研究 |
2.2 研究现状评析 |
2.3 本论文研究思路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案例分析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河南省“四有”体育课堂理论基础 |
4.1.1 整体教育理论 |
4.1.2 情意教育理论 |
4.1.3 体能训练负荷理论 |
4.1.4 技能迁移理论 |
4.1.5 运动教育理论 |
4.2 河南省“四有”体育课堂基本情况分析 |
4.2.1 河南省“四有”体育课堂实施背景分析 |
4.2.2 河南省“四有”体育课堂“四有”分析 |
4.3 当前学界提出的体育课程模式基本情况分析 |
4.3.1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分析 |
4.3.2 “乐动会”体育课堂分析 |
4.3.3 “乐练赛”体育课堂分析 |
4.3.4 当前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 |
4.4 河南省初中不同实施模式的“四有”体育课堂案例分析 |
4.4.1 模式一:体育游戏贯穿整体教学案例——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
4.4.2 模式二:故事情景贯穿整体教学案例——郑州市第七中学 |
4.4.3 模式三:问题串贯穿整体教学案例——焦作市第十中学 |
4.4.4 模式四:分层练习贯穿整体教学案例——安阳市第八中学 |
4.5 河南省“四有”体育课堂实施对策 |
4.5.1 体能发展实施对策 |
4.5.2 技能学习实施对策 |
4.5.3 竞赛活动实施对策 |
4.5.4 运动兴趣实施对策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4)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立德树人 |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
三、研究问题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立德树人 |
(二)落实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强化师资培育 |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研究的文献来源 |
2.2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研究的文献数据分析 |
2.2.1 文献年代分析 |
2.2.2 文献类型分析 |
2.3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研究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
2.3.1 萌芽阶段 |
2.3.2 起步阶段 |
2.3.3 快速发展阶段 |
2.4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4.1 有关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概念界定的研究 |
2.4.2 有关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特征研究 |
2.4.3 有关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作用研究 |
2.4.4 有关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存在问题研究 |
2.4.5 有关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发展对策研究 |
2.5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相关理论 |
2.5.1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概念 |
2.5.2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基本方式 |
2.5.3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调整方法 |
2.5.4 体育教学器材的稀缺性 |
2.5.5 体育教学器材配备优化内涵 |
2.6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政策要求分析 |
4.1.1 教育部《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要求 |
4.1.2 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 |
4.1.3 上海市小学体育课改对体育器材配备的要求 |
4.2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现状 |
4.2.1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基础配置现状 |
4.2.2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拓展配置现状 |
4.3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使用与管理现状 |
4.3.1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使用现状分析 |
4.3.2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管理现状分析 |
4.4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4.1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存在的问题 |
4.4.2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存在问题的成因 |
4.5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1 信度分析 |
4.5.2 效度分析 |
4.5.3 信息资源因子 |
4.5.4 人力资源因子 |
4.5.5 财力资源因子 |
4.5.6 物力资源因子 |
4.5.7 课程资源因子 |
4.6 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的发展对策 |
4.6.1 协调课程资源与器材配备,提高器材利用率 |
4.6.2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完善器材管理制度 |
4.6.3 优化体育资源配备,改善体育教学器材经费投入 |
4.6.4 严格落实相关政策,加强对学校体育器材配备重视度 |
4.6.5 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资源运用水平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成都市田家炳中学初中部开展排舞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有关排舞引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 |
1.4.3 排舞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分析研究 |
1.4.4 有关我国排舞运动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教学实践法 |
2.2.4 访谈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田中初中开展排舞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
3.1.1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 |
3.1.2 健心价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
3.1.3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
3.1.4 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丰富学校健美操队的教学内容 |
3.1.5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校体育文化建设 |
3.1.6 促进体育教师职业发展 |
3.2 田中初中开展排舞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3.2.1 排舞自身的特点和功能 |
3.2.2 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学校以生为本的宗旨 |
3.2.3 师资和场地器材满足排舞教学开展 |
3.2.4 学生对排舞教学持积极态度 |
3.2.5 学校领导层对开展排舞教学的支持 |
3.3 田中初中开展排舞教学的实施方案 |
3.3.1 排舞教学指导思想 |
3.3.2 排舞教学实施计划 |
3.3.3 排舞教学实施内容 |
3.3.4 排舞教学实施过程 |
3.4 田中初中开展排舞教学的实施效果 |
3.4.1 排舞教学期末考核标准和成绩分析 |
3.4.2 排舞教学运动会班级赛评分标准和成绩分析 |
3.4.3 开展排舞教学后学生在校外取得的成绩 |
3.4.4 排舞教学实践后学生对排舞的喜爱情况分析 |
3.5 田中初中开展排舞教学实践的不利因素 |
3.5.1 “应试教育”下排舞教学开展受限 |
3.5.2 现有排舞曲目难以满足中学生的实际需要 |
3.5.3 排舞教学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 |
3.5.4 开展排舞教学的专项经费、训练时间、宣传不足 |
3.6 对田中初中排舞教学未来发展的期望 |
3.6.1 多渠道宣传排舞,加强排舞教学工作 |
3.6.2 把握发展机遇切合教学实际,创编具有本校特色的排舞教材 |
3.6.3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排舞比赛和表演活动 |
3.6.4 积极申请排舞专项经费,完善专业师资培养体系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4.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
1.4.2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
1.4.3 文化传承与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 |
1.4.4 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
1.4.5 文献评析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创新 |
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价值追寻 |
2.1 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的价值 |
2.1.1 学校社团是培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要基地 |
2.1.2 助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与创新 |
2.2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 |
2.2.1 健体修身养性 |
2.2.2 思想道德濡化 |
2.3 对建设校园文化的价值 |
2.3.1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性 |
2.3.2 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
2.4 对凝聚民族精神的价值 |
2.4.1 促进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
2.4.2 提升青少年民族凝聚力 |
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现状及问题 |
3.1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 |
3.1.1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形式、内容及评价 |
3.1.2 参加校内外活动的情况 |
3.1.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实然保障状况 |
3.2 当前学校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审视 |
3.2.1 人文教育价值的疏离 |
3.2.2 传承路径单一 |
3.2.3 学校传承的保障措施乏力 |
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理论基础 |
4.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特征及原则 |
4.1.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 |
4.1.2 协同创新的特征及基本原则 |
4.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与协同创新的联系 |
4.2.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实施前提 |
4.2.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达成原理 |
4.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内涵及特征 |
4.3.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内涵 |
4.3.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特征 |
4.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设计与实施的核心要素 |
4.4.1 统筹与合力 |
4.4.2 创造与创新 |
4.4.3 信任与沟通 |
5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设计 |
5.1 传承目标的设定 |
5.1.1 传承目标设置的依据 |
5.1.2 传承目标的内容 |
5.2 传承内容的选择 |
5.2.1 传承内容选择的原则 |
5.2.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具体内容 |
5.3 传承路径的规划 |
5.3.1 搭建传承平台 |
5.3.2 拓展传承面 |
5.3.3 协调传承参与主体间的关系 |
5.3.4 建设传承项目的特色校园文化 |
5.4 传承效果的评价 |
5.4.1 传承效果评价的主体 |
5.4.2 传承效果评价的内容 |
5.4.3 传承效果评价的方法 |
5.5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应然保障措施 |
5.5.1 建立健全资金支持制度 |
5.5.2 营造政策与人文环境 |
5.5.3 培养传承参与的主体,实现功能互补 |
6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实践 |
6.1 传承方案的制定 |
6.1.1 个案研究对象的选择 |
6.1.2 个案进入的方式与建立研究者的伙伴关系 |
6.1.3 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 |
6.1.4 研究效度与伦理 |
6.2 传承方案的实施 |
6.2.1 社团教学 |
6.2.2 社团活动 |
6.2.3 社团建设的保障措施 |
6.3 传承方案的实施效果 |
6.3.1 传承参与学生取得的成效 |
6.3.2 传承指导教师的收获 |
6.3.3 其他参与主体达成的效果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1 研究不足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高校游泳选修课游戏教学法教学效果研究 ——以江苏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1 高校游泳选修课 |
1.3.1.2 教学方法 |
1.3.1.3 游戏教学法 |
1.3.1.4 教学效果 |
1.3.1.5 体能 |
1.3.2 游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1.3.2.1 古典的游戏理论 |
1.3.2.2 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 |
1.3.2.3 建构主义理论 |
1.3.3 游戏教学法的原则 |
1.3.3.1 游戏设计目的明确 |
1.3.3.2 游戏方式多样有趣 |
1.3.3.3 游戏操作切实可行 |
1.3.3.4 体育游戏教学法要避免伤害事故发生 |
1.3.4 关于体能的研究现状 |
1.3.5 关于我国游戏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实验法 |
2.2.4 对比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基础部分教学内容 |
3.2 游戏教学内容 |
3.3 实验评价指标选取 |
3.4 实验组与对照组游速与蛙泳技术掌握情况 |
3.4.1 实验组与对照组游速成绩 |
3.4.2 两个组教学过程中各教学阶段技术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3.4.3 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后技术掌握情况对比(技评标准见附录三) |
3.5 体能各项指标分析与讨论 |
3.5.1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与实验后各项指标结果 |
3.5.2 实验后测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各项指标结果 |
3.5.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形态的对比分析 |
3.5.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机能的对比分析 |
3.5.5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
3.5.5.1 速度素质 |
3.5.5.2 力量素质 |
3.5.5.3 耐力素质 |
3.5.5.4 柔韧素质 |
3.5.5.5 灵敏素质 |
3.6 实验不足与展望 |
3.6.1 实验不足 |
3.6.2 展望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
附录 三 |
(9)体育“好课”评价基准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先行研究概述 |
1、国外研究概述 |
2、国内研究概述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
二 已有的体育“好课”评价基准及其价值取向 |
(一)体育“好课”的定位 |
1.常态化的体育“好课” |
2.艺术层次的体育“好课” |
(二)不同体育课程观及其体育“好课”评价基准 |
1.体质教育论 |
2.三基论 |
3.“新课标”下的体育“好课”评价基准 |
(二)体育“好课”价值取向的内涵及类型 |
1.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内涵 |
2.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类型 |
3.体育“好课”价值取向的变迁 |
三 体育“好课”评价基准的重建 |
(一)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 |
1、体育课程“育体”的本质属性 |
2、体育课程“文化”的共性 |
(二)体育“好课”的立足点 |
1.传承运动文化 |
2.培养“新人” |
(三)体育“好课”评价的要素 |
1.体育“好课”评价的内部要素 |
2.体育“好课”评价的外部要素 |
(四)体育“好课”评价基准的设计 |
1.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 |
2.体育“好课”的评价表 |
四 体育“好课”案例 |
(一)三个典型案例概况 |
1.8 秒钟跑 |
2.目标跳远 |
3.往返耐久跑 |
(二)三个案例的共性与独特性 |
1.案例的共性分析 |
2.案例的独特性分析 |
(三)三个案例的启示 |
1.教学设计方面的启示 |
2.案例的演绎推理 |
五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体育教师心中的好课观”问卷调查 |
附录B:“体育教师心中的好课观”访谈大纲 |
附录C:“专家心中的体育好课观”访谈大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PBL辅助教学法在排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界定 |
2.1.2 传统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
2.1.3 PBL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
2.2 PBL教学法形成发展的相关研究 |
2.3 PBL教学法运用到其它学科中的研究现状 |
2.4 PBL教学法运用到体育学科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2.5 PBL教学法运用到排球运动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2.6 PBL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法相结合的研究现状 |
2.7 小结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2.6 教学实验法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测试结果比较与分析 |
4.1.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排球认知水平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
4.1.2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形态和排球专项素质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
4.1.3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原始排球技术水平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
4.2 实验后测试结果比较与分析 |
4.2.1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与分析 |
4.2.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与分析 |
4.2.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比较与分析 |
4.2.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比较与分析 |
4.2.5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排球基本技术成绩对比与分析 |
4.2.6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数据比较分析 |
4.2.7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排球基本技术数据对比分析 |
4.2.8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大脑运动表象对比与分析 |
4.2.9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对排球课堂的满意程度对比与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附录 A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 B 问卷效度检验表 |
附录 C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教学内容进度表 |
附录 D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E 广州体育学院排球普修课程教学大纲 |
附录 F 排球技术课前布置问题总汇 |
附录 G 大脑运动表象测试 |
附录 H 教学教案 |
9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激发学生兴趣 搞好体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彝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行动研究[D]. 李欣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调查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张腾.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2)
- [3]河南省初中“四有”体育课堂实施模式案例研究[D]. 朱灵真.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4]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李延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成都市田家炳中学初中部开展排舞教学实践研究[D]. 唐丹. 首都体育学院, 2021(12)
- [7]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D]. 覃宇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8]高校游泳选修课游戏教学法教学效果研究 ——以江苏师范大学为例[D]. 潘洪琴. 南京体育学院, 2020(08)
- [9]体育“好课”评价基准的探究[D]. 周燕芳.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10]PBL辅助教学法在排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张锐飞.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