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美学的学科取向

文学美学的学科取向

一、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论文文献综述)

杨洁[1](2021)在《文艺美学在文艺理论中的学科定位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当前文化的不断发展,文艺美学作为文艺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一直针对其学科定位在不断研究,从当前的研究上能够看出,其难点就在于研究对象的具体评定。要想明确文学美学在文艺理论中的具体定位,需要研究文艺理论出现的背景,并结合当前的时代发展情况,以此来对其分析。文章分析了文艺美学学科的背景,然后探讨了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

周菲[2](2019)在《新中国文艺美学七十年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后期,由我国学者创新性提出的“文艺美学”概念拉开了美学、文学研究的新序幕,同时也为其它类似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章将对1949-2019年间中国文艺美学思想史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划分不同时期,研究每个时期的文艺美学思想,从不同层面评价新中国文艺美学。本文共设计5个章节。在绪论部分,笔者将对文艺美学思想相关概念进行简单梳理,以加深对本课题背景的理解。其次,从理论与现实角度简析课题研究意义,认为可以借助对中国文艺美学思想史的详细梳理而形成对该学科的新认知,体现“真善美”的价值。最后,介绍适用本文的常见研究方法,为研究文艺美学提供更好的思路。第一章论述文艺美学的产生及其发展,具体分析文艺美学的缘起和背景,分析文艺美学的概念范畴以及文艺美学的独特性,从而论证研究文艺美学的必要性。第二章以学科成立的时间点为切分,研究整个七十年的文艺美学思想史,从纵向上梳理各个时期新中国文艺美学的发展概况,以此为基准研究新中国文艺美学70年的思想。第三章从横向上梳理各个时期新中国文艺美学的发展特点及其思想内涵,具体从中国现当代美学史的角度发掘1949-1966年间有关文艺美学思想,着重从美学思想中寻找有关文艺美学思想的内容,找到属于文艺美学的本质,为接下来研究文艺美学学科的内容做好铺垫。在1979-1990年文艺美学奠定期这部分,其背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文艺美学理论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主要与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有关,忽略了审美与文艺的独立,很少关注到文艺与审美的“自律性”与相对独立性。基于以上原因,自胡经之提出的“文艺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后,经过近四十年的研究,各个时期的文艺美学研究者都在使其成为独立的学科而努力。笔者着重探讨文艺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建设和文艺美学思想,加深对美的理解,从艺术审美角度再次认知文艺美学。随后在1990-2019年文艺美学的发展期这部分,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改革,美学研究逐渐地呈现出边缘化,但是受到八十年代的美学研究泛化的影响,90年代文艺美学研究从倾向审美论的研究转向文化论的研究,更加注重日常生活审美化,愈加走向大众文化。笔者分析了这一时期从八十年代审美论到九十年文化论的转变原因和转变后的文艺美学特点,着重研究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提出的代表观点。最后,笔者从认识论角度出发对70年文艺美学思想做出评价,要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文艺美学的发展,既要汲取西方美学思想给中国文艺美学发展带来的有利面,又要重视文艺美学学科成立之前具有体悟式的文学艺术的审美思想,创建具有特色的文艺美学学科;同时还要与当今时代相结合,提高文艺美学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发展“人的文学”;更要将文艺美学与世界相结合,与美学相碰撞,发展更具有特色的文艺美学。

刘小新[3](2019)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文艺美学的回顾与前瞻》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当代中国文艺美学兴起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的发展脉络与理论逻辑。四十年来的中国文艺美学发展可以分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近二十年三个历史阶段。新时代文艺美学再出发,始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艺美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发掘、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不断吸收和借鉴世界美学一切有益成果,主动介入新时代审美文化实践。

刘墨文[4](2018)在《中国文艺美学三十年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文艺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对中国文艺学界和美学界做出了积极贡献,研究文艺美学的历史发展既有理论的价值,也有实践的意义。本文从时间向度追踪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发展,研究文艺美学在文学理论批评中的运用,展望文艺美学发展的未来前景,探索发展新方向;从空间向度研究中国文艺美学、西方文艺美学以及中西结合的美学思想。文艺美学发展过程虽然曲折,但也在学科定性领域开辟了自己的道路,为良好的发展前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夏青青[5](2018)在《胡经之文艺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胡经之是中国大陆文艺美学学科的首倡者和建设者,他的文艺美学思想产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既与文艺学、美学学科自身的发展需求相关,也源于他个人的学术志趣和个性气质。从1950年代起,他开始初步探索文学艺术的奥秘。1980年代,他提出建设文艺美学学科,并撰写专着《文艺美学》,建构文艺美学理论体系。1990年代后期以来,他与时俱进地寻求文艺美学新的增长点,他的探索涉及文化美学、古典文艺学和自然美学等领域。胡经之的突出贡献在于建构起以审美活动为逻辑起点,以艺术的创造——作品——接受为思想脉络的文艺美学理论体系,其基本内涵包括:文艺美学是文艺学与美学的融合;艺术是创造美的活动;艺术的创造遵循美的规律;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具有审美价值;欣赏者的阐释接受实现艺术的审美价值。胡经之的文艺美学思想具有促进文艺美学学科发展、引领艺术创作实践、培养“全面的人”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及意义。

杨佩佩,殷学明[6](2018)在《文艺美学三十年研究综述》文中提出文艺美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中国学者提出的具有原创性的新兴学科,它对我国文艺学内涵以及外延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文章通过对文艺美学三十年发展历程的回顾,将文艺美学发展历史分为初创发生期、延伸发展期、反思调整期和间性完善期四个阶段,并就文艺美学的学科规范、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做了较为深入地剖析。对文艺美学三十年发展进行综述研究,既有助于文艺美学自身的发展,也有助于文艺学和美学的发展。

裴萱[7](2017)在《从美学话语到人学启蒙:当代文艺美学的知识框架与历史谱系》文中指出文艺美学学科萌生并出现在中国1980年代思想解放和"美学热"的浪潮中,成为整个社会反思"文革"、思想解放、主体性确立、人性凸显的有机组成部分。文艺美学的知识话语来源主要有二,一是中国古典美学资源和中国现代美学家的理论探索成果,这些给20世纪80年代文艺美学理论体系的成熟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而西方美学资源则提供了文艺美学的基本学术框架;二是对人道主义的反思和美学知识场域伦理的建构,凸显出"审美反思历史"的时代价值。这两者相互融合,共同促使文艺美学知识和学科体系的成熟。"五四"时期的文化启蒙与美学先驱们的探索,构成了文艺美学超越历史时空的呼应和架构。同时,文艺美学遵循了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的内在理路,通过审美心理学、审美本体论以及价值论完成了从美学知识到主体启蒙,真正实现了"人的美学"的转型。文艺美学的人学启蒙和审美超越的理念将会一直延续在后现代场景中,并且在更为"敞亮"的空间中获得话语权的释放。

王德胜,胡兴艳[8](2017)在《论文艺美学的不确定性》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混淆了"研究路径的理论确立"和"研究对象的学科确定"两个问题,文艺美学始终难以真正解决学科建构的"不确定性"问题。实际上,在对象层面,文艺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区别,体现为从不同路径达致对象核心的差异;在方法层面,它的核心问题不是"做什么",而是"如何做"。一旦我们突破既有学科建构思维的局限,对象和方法的"不确定性"其实从致思和运思两方面,构成了文艺美学"确定化"为特定研究路径及其具体理论形态的逆向性根据。特别是以"兼容"为方法论原则的运思过程、运思形态及其实现,更加强化了路径选择之于美学、文学与艺术理论学科发展的助推效应。

李霞[9](2015)在《试论文艺美学在文艺理论中的学科定位》文中研究指明文艺理论的分支学科——文艺美学的学科性质界定,一直以来都存在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其学科性质定位的难点主要在于其研究对象的界定和学科构建依据的界定,本文提出了文艺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应基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结合当前环境下现代文学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与探讨。

刘欣[10](2015)在《周来祥文艺美学的贡献与不足》文中提出周来祥作为文艺美学学科的早期立法者,其最突出的贡献有对学科细密而独特的界定,通过纵横结合的全面方法,分别划定了文艺美学的"职权归位"和"行权范围";严密而全面的体系建构,其体系具有逻辑严密、立体研究和开放发展三大特色,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成就了其文艺美学的最强的体系性。但其体系建构也有不足,主要表现在公式化的模块展现,重宏观而有失微观具体,以及理想色彩的预见构想。

二、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1)文艺美学在文艺理论中的学科定位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艺美学学科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文艺美学在文艺理论中的学科定位
    (一)界定难点
    (二)文艺美学学科定位的几个观点
结语

(2)新中国文艺美学七十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二 文献分析法
        三 比较分析法
        四 跨学科研究法
第一章 文艺美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第一节 文艺美学的出现
    第二节 文艺美学的概念界定
        一 文艺美学概念划分
        二 文艺美学概念认识
    第三节 文艺美学的独特性
        一 文艺美学与文艺学、美学的区别
        二 文艺美学的特点
第二章 新中国文艺美学七十年发展历程
    第一节 1949-1966 年文艺美学的发展
        一 新时代的文艺政策
        二 文艺工作者的自觉性
    第二节 1979-1990 年文艺美学的发展
    第三节 1990-2019 年文艺美学的发展
第三章 新中国文艺美学七十年思想研究
    第一节 文艺美学的准备期(1949-1966)
        一 毛泽东的文艺美学思想
        二 传统美学中的文艺美学思想
    第二节 文艺美学的奠定期(1979-1990)
        一 文艺美学发展的特点
        二 文艺美学的学科基本内涵
        三 文艺美学的思想建构
    第三节 文艺美学的发展期(1990-2019 年)
        一 文艺美学的发展特点
        二 文艺美学的审美价值
        三 文艺美学发展期的代表观点
第四章 新中国文艺美学的评价
    第一节 辩证看待西方美学思想的影响
        一 正确认识西方美学思想
        二 汲取西方文艺美学思想的精髓
        三 充分利用西方哲学研究方法
    第二节 提升传统文艺美学的地位
        一 传承弘扬传统文艺美学思想
        二 传统文艺美学与现代化相结合
        三 发展传统文化自觉性
    第三节 紧跟时代步伐建设文艺美学理论
        一 文艺美学要立足时代发展
        二 文艺美学建设符合人们需求
        三 正确看待文艺美学的现代发展
        四 文艺美学理论体系贴合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1)理论着作
    (2)期刊论文
致谢

(3)改革开放四十年文艺美学的回顾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4)中国文艺美学三十年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文艺美学的初探——学科定性
二、中国文艺美学的进一步探索——质的酝酿和积累
    (一) 对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研究
    (二) 对西方文艺美学的借鉴
    (三) 文艺美学的两座大山
三、对中国文艺美学的反思与创新

(5)胡经之文艺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学术经历 1.2
    产生背景 1.3
    研究综述 第2章
    发展历程 2.1
    初步探索文学艺术的奥秘 2.2
    构建文艺美学理论体系 2.3
    寻求文艺美学新的增长点 第3章
    基本内涵 3.1
    文艺美学是文艺学与美学的融合 3.2
    艺术是创造美的活动 3.3
    艺术创造遵循美的规律 3.4
    艺术具有审美价值 3.5
    通过欣赏者的阐释接受实现艺术审美价值 第4章
    价值及意义 4.1
    促进文艺美学学科发展 4.2
    引领艺术创作实践 4.3
    培养“全面的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文艺美学三十年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艺美学初创发生期
二、文艺美学延伸发展期
三、文艺美学反思调整期
四、文艺美学间性成熟期

(7)从美学话语到人学启蒙:当代文艺美学的知识框架与历史谱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西融合:从“五四”到1980年代文艺美学的历史谱系
二、人道主义反思:文艺美学知识框架的逻辑起点
三、审美超越:文艺美学知识框架的理论旨归
四、知识互涉:文艺美学知识理论的未来走向

(9)试论文艺美学在文艺理论中的学科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艺美学学科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
    (一) 文艺美学学科性质的界定难点
    (二) 文艺美学学科定位的几种观点
三文艺美学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对学科定位所带来的影响

(10)周来祥文艺美学的贡献与不足(论文提纲范文)

一、周来祥文艺美学的特色和贡献
    (一) 全面细腻的学科定位
    (二) 严密而宏阔的逻辑体系
二、周来祥文艺美学的局限与不足

四、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论文参考文献)

  • [1]文艺美学在文艺理论中的学科定位探究[J]. 杨洁. 经济师, 2021(08)
  • [2]新中国文艺美学七十年研究[D]. 周菲.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改革开放四十年文艺美学的回顾与前瞻[J]. 刘小新.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5)
  • [4]中国文艺美学三十年研究综述[J]. 刘墨文. 郑州师范教育, 2018(06)
  • [5]胡经之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 夏青青. 湖南理工学院, 2018(01)
  • [6]文艺美学三十年研究综述[J]. 杨佩佩,殷学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01)
  • [7]从美学话语到人学启蒙:当代文艺美学的知识框架与历史谱系[J]. 裴萱.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8]论文艺美学的不确定性[J]. 王德胜,胡兴艳. 天津社会科学, 2017(05)
  • [9]试论文艺美学在文艺理论中的学科定位[J]. 李霞. 教育现代化, 2015(08)
  • [10]周来祥文艺美学的贡献与不足[J]. 刘欣.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04)

标签:;  ;  ;  ;  ;  

文学美学的学科取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