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嘴山市区变电所运行方式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柳萌[1](2020)在《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在石家庄地区电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力系统特高压变电站建设,远距离输电,大容量机组投入使用,目前对无功/电压调控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安全、优质、经济三个指标同时达到最优,也是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的终极目标。石家庄电网在AVC系统投入运行前,石家庄地区由于受夏季高温及冬季供暖影响,负荷峰谷波动范围比较大,导致电压分布不均,无法提供优质的电能,线路网络损耗也比较大,因此引入AVC系统,对此系统进行应用研究并在使用中发现解决问题,对石家庄地区的电压稳定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变电站简要模型进行公式推导,简单叙述了电压无功调节原理,并阐述了变电站目前使用的控制策略九区图及十七区图。对地区电网AVC无功优化算法进行简单描述,简要介绍地区电网AVC系统的基本结构,并根据石家庄地区电网实际运行情况制定相应控制策略,介绍主要操作界面,对AVC系统进行优化,最后根据石家庄实际运行情况,对石家庄AVC系统进行投入建设并做功能测试,通过对AVC系统优化前后的对比,分析AVC对石家庄电网在电压合格率,线路损耗及设备动作次数等方面的影响,在验证AVC系统对石家庄地区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后,对其在具体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做简短总结。最后对AVC系统以后的发展进行了简单展望。
陈鹏林[2](2020)在《棋盘井地区配电网自动化改造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满足用电需求、提高供电质量、促进智能互联为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着力解决配电网薄弱问题,提高新能源接纳能力,推动装备提升与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现代配电网络设施与服务体系,为建设智能电网这一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加强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有助于提高配电网运行监测、控制能力,实现配电网实时可观可控,变“被动报修”为“主动监控”,缩短故障恢复时间,提升服务水平。本文首先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结构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对主站系统、配电网自动化通道、配电子站以及配电终端功能分析,可以了解整个系统之间如何具体配合,阐明了配网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现实意义。其次,结合棋盘井地区配电网自动化水平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本地区配电网自动化水平改造的需求,设计与棋盘井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配电网自动化改造方案。利用矩阵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原理,对单电源、双电源、多电源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算例分析结果证实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再通过仿真及实例验证此方法的正确性,以达到利用矩阵算法快速定位配电网故障区段的目的。最后,通过配电网自动化工程改造,优化了区域内网络结构、缩短了供电半径,实现了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控以及设备运行状况的监视,减少了运行人员的巡视工作量,节约了运行成本,大大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供电企业带来了社会和经济效益,推动了棋盘井地区的经济发展。
张家浩[3](2018)在《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建构研究;第二部分是基于该体系以全国、天津市和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案例对体系三个层级的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系统和BIM信息模型的建构、以及对相关的分析应用进行实践性研究。本研究是在我国目前工业遗产研究背景下,所进行的探索性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国家层面的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机构和体系的建立。第一部分,首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总结国内外前人的相关研究,并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提出建立“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必要性。然后,对该体系进行了建构研究,体系包括“国家层级”、“城市层级”和“遗产本体层级”。现阶段“国家层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统筹全国各部门、机构、地区和学者成果,解读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全貌;“城市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制定标准化的“普查表”和相应的“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为未来我国工业遗产专项普查做好准备;“遗产本体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面信息采集与管理标准的建立,以及GIS、BIM技术在保护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第二部分,首先,依据“国家层级”对全国目前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进行信息采集,收集了我国1537项工业遗产,为我国未来工业遗产普查提供第一手的基础资料;建立“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全国工业遗产的行政区、时空、行业、保护、再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我国工业遗产的整体面貌。然后,基于“城市层级”对天津市域范围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并建立“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基于GIS技术对天津市工业遗产的基本情况、再利用潜力以及工业遗产廊道的规划进行了研究。再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对北洋水师大沽船坞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建立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管理系统”,并基于GIS技术对大沽船坞的历史格局演变、价值评估等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保护规划的编制。最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由于遗产领域BIM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且数据处理复杂;因此笔者先对其工作流程进行研究,然后基于BIM技术对轮机车间、甲坞和设备的信息采集与信息模型建构进行案例研究;并基于Revit软件、Revit SDK和C++语言开发了“建筑遗产修缮管理软件”,将其应用于轮机车间修缮设计的残损信息管理中。
沈刘玉[4](2017)在《山区配网客户端供电电压合格率提升策略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龙泉是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山区,人员分布散落,导致公司配网线路大多依山而建,配网线路主要特点就是供电半径长、档距大、线径细、用户分散且用电量小,造成线路首端电压偏高、末端电压偏低。截止2015年底,我公司10KV线路供电半径超15千米的线路40条,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超500米的台区490个,部分公用线路T接小水电线路,且80%以上的水电站为径流式,导致丰水期时,容易高电压,枯水期时,容易低电压,用户电压合格率难以保证。针对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不高的问题,本课题拟从变电站、线路、配变三级联调方面提出电压无功控制策略。本文介绍了其中部分关键的技术研究和实现思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变电站母线电压控制,即加装无功补偿装置,配合AVC动作对变电站母线进行无功补偿;10kV线路调压器控制,即在10kV线路中后段安装线路调压器,以提高线路后端电压;有载调压配变调压控制,即更换电压波动大的无载配变为有载配变,以改善配变出口电压;利用三级联调技术将以上几种策略结合控制,保证客户端电压合格率。通过三级联调系统的运用,龙泉公司客户端电压合格率由2012年的82.66%提升到了2015年的99.63%,大大提高了供电电压合格率,且有效降低了线路线损,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张鹏程[5](2016)在《110kV智能GIS变电站设计与运维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题目为《110kV智能GIS变电站设计与运维分析》,文章结合作者在实际生产工作中的经历,讲述了在110kV电压等级大规模应用的GIS变电站的设计建造方法和运行维护方法。本文一共分为五章。本文第一章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现状、智能变电站的设计现状和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现状。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分析了智能变电站和传统变电站相比有哪些特点,特别是GIS变电站在城市应用的优越性,得出GIS变电站设计模式将逐步成为城市变电站设计的首选。列举了 110kV智能变电站的布置方式以及新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本章最后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本文第二章讲述了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的相关内容,变压器主变台数及容量选择,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选择,变电站短路电流的计算和变电站接地消弧装置。本文第三章讲述了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的相关内容,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设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变电站防雷接与接地保护设计,变电站交流所用电和直流系统和变电站其它配套设施设计。本文第四章讲述了 GIS运行维护要点及事故处理,重点介绍了 GIS设备特点及注意事项,GIS设备的运行维护,GIS设备的异常、故障、事故处理方法。本文第五章介绍了工作中利用带点检测技术处理的设备缺陷实例以及典型故障处理情况。最后重点讲述了某变电站故障出力过程。
陈兴君[6](2015)在《石嘴山供电局配网自动化建设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坚强电网建设及其安全稳定运行、电能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配电网是电力部门向用户供电的最后环节,因此配网的表现直接影响用户的用电体验,进而基于此产生一个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直接评价。通过配网自动化建设和管理,可以提高电能质量,供电稳定性,以及减少事故处理时间等,从而保证向客户提供优质电能,树立现代企业形象。目前,我国部分地区还没有建成完整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供电可靠性、电压合格率低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力客户的正常生产、生活需要,因此,研究配网自动化管理体系,将为坚强电网的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了国内外配网自动化建设管理体系,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信息化管理、技术管理和风险防控管理理论,同时,结合石嘴山供电局配网自动化建设现状,对配网自动化建设在构建思路、系统稳定性、系统管理及系统维护抢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和权值因子判定表法确定体系考核指标的权重,建立了以人力资源、设备管理、信息化管理和技术管理等因素作为分目标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数学模型对本地区配网建设和管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糊综合评价体系与实际结果较为吻合,较好的反映了该地区的实际状况。在模糊管理模型指导下,提出了配网自动化规划的科学性、系统的合理性、建设的经济性及维护抢修的高效性的全方位的建设管理对策。该对策也为同类地区配网自动化建设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借鉴。
马海明[7](2015)在《政府治理视角下的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研究 ——以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成为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研究课题。基于我国的政府体制,在影响城镇化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政府治理及行为具有突出作用。目前关于农村城镇化和政府治理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行为方式、作用以及面临的困境等方面,多为规范性和阐释性的研究,缺乏深入的与理论体系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同时对农村城镇化与政府治理互动关系研究不多,而把研究视角定位在欠发达地区政府治理与城镇化发展的则更少。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同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沿海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已经探索出了不同的经验、道路和模式,但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其发展的方式和道路就会和发达地区不同。通过考察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政府治理和作用,可以为欠发达地区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发展提供素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以政府治理为视域,以新型城镇化为主题,从新型城镇化与政府治理之间的互动关系入手,引入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并在对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与条件、城镇化战略的提出、城镇化发展中的政府角色、行为和效能这几个方面对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与政府治理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实现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与政府治理的有机结合,研究政府介入农村城镇化的作用途径和传导机理,在此基础上寻求优化政府治理行为,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具体来看,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第一章,导论。概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等内容,同时对文中涉及的主要概念如城镇化、政府治理等进行界定,对国内外关于城镇化与政府治理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与评析,为此后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二章,宁夏沿黄经济区发展背景与条件。主要从区位条件与发展优势、区域困境与发展难题、政策机遇与宏观背景这三个角度来阐述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与条件。第三章,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战略与政府统筹。重点分析政府统筹在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从政府的战略规划、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与结构规划等层面详细论述政府所发挥的作用。第四章,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起步中的政府角色。主要从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新起点中的政府角色定位、非均衡城镇化起点中的政府角色冲突、区域统筹与政府角色转变等方面阐释城镇化初始阶段中的政府所扮演的角色。第五章,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中的政府行为。主要从土地开发利用中的政府与农民博弈、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作用、社会服务中的政府与社会功能以及社会治理中的政府与群众参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来阐述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方式与逻辑。第六章,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中的政府效能。主要分析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功能、政府绩效以及政府的局限性,通过具体的绩效评估,分析政府在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功能。最后进行结论分析。主要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需要政府的有效介入、城镇化发展中的政府治理有一定的限度和城镇化的有效实现需要内外动力的有机结合这三个方面进行结论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农村城镇化,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治理与城镇化发展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面临更为复杂和艰巨的挑战,这决定了城镇化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也更凸显了政府作用的重要性。一方面,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政府需要在城镇化发展的启动与初期阶段充分发挥统筹、规划、引导与扶持作用,为城镇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政府统筹,从区域发展的全局出发,对城镇化战略进行谋篇布局,防止和避免区域在城镇化发展中的“地方性”行为;通过政府规划,结合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地确立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目标,以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财、物的浪费和恶性竞争;通过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利用政府的特殊优势,引导资源和要素的优化布局;通过政府扶持,为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提供政策、经济等外部支持。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政府的外部力量需要逐步减弱,而应充分发挥城镇化的内生动力与机制,以此来促进城镇化的持续发展。通过结论分析,认为农村城镇化,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治理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
罗恩华[8](2014)在《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基本路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集聚区,也是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排放的集中区,迫切需要开展循环化改造,切实提高园区的资源产出率,促进园区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提升,实现绿色循环低碳转型发展。本文通过对已实施循环化改造的园区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分析了不同园区循环化改造的路径设计方案,结合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的发展经验及相关研究成果,设计提出了我国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基本路径框架、主要任务及方法手段、评价体系,并以安徽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全文研究内容如下:(1)对国家循环化改造园区进行深入调研,总结分析出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据此设计提出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基本路径框架。(2)引入PEST、SWOT、物质流分析三种方法对园区进行潜力识别,研究提出这三种方法在园区循环化改造中的应用框架及方法。(3)提出了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具体任务,促进园区趋同“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发展。(4)分析了铜陵经开区循环化改造的宏微观环境,对其中铜及伴生资源循环产业链、精细化工资源循环产业链等核心产业链进行物质代谢研究,对经开区进行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潜力进行了有效识别。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经开区循环化改造的总体绩效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寇聪慧[9](2012)在《生态、经济双视角下区域空间管制规划研究 ——以石嘴山为例》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城镇用地粗放增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滥用、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灾害频发等诸多问题。国家、建设部针对这些问题,反思传统规划方法的弊病,相继出台了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乡规划法》,对原有的规划方法体系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变革,空间管制的出现便是其中之一。但截至目前,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技术实践和政策层面,对于城市规划中的区域空间管制的论述和研究都较零散和片面,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也缺乏能够运用于实践的具体操作方法,总体研究还相对薄弱。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规划实践的基础上,从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面临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出发,提出“双视角”下进行区域空间管制规划,“双视角”指空间管制区划研究的出发点,即经济视角和生态视角,强调生态与经济两方面的相互耦合,实现生态、经济综合潜力最大化。本论文在深入分析空间管制内涵,系统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双视角下区域空间管制研究体系。随后,论文结合石嘴山案例展开实证研究:首先,在自然生态视角下分析石嘴山非建设性管制要素,确保对生态环境进行强制性保护,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格局;其次,在经济视角下分析石嘴山建设性管制要素,充分考虑经济资源和经济活动,通过政府实施差别化的空间管制措施对微观主体的经济决策和资源配置行为进行引导,从而保障战略实施、战略目标的空间落实。第三,详细归纳和总结在空间管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各类要素,通过对各类空间管制要素的空间状态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以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效应为指标进行区划,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管制分区的空间管制具体内容。最后,对于空间管制分区的政策措施、管理方式以及其保障机制提出了具体建议。
虞海燕[10](2011)在《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较少,由于历史、环境等因素,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属于欠发达地区。近些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北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快速发展。我国西北地区的钢铁工业虽然起步晚,但在其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有效利用西北地区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西北地区钢铁工业的科学发展,是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基于西北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围绕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以西北地区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简称酒钢)为重点对象开展研究,以期为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咨询依据。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在综合评述国内外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现代钢铁工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的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从矿山资源利用、选矿、冶炼以及轧钢等工艺设备情况、生产现状、综合能耗水平、环保和清洁生产水平等方面入手,总结提出了酒钢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主要挑战。(2)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论证了酒钢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通过物质流、能量流、水资源流的减量化和再循环利用,实现资源能源消耗降低、产品档次质量提高、污染物以及碳排放减少、经济效益增加、竞争能力增强,使企业步入“资源效率提高—能耗降低—环境改善—成本降低—竞争能力提高”的良性循环。(3)基于剖析酒钢生产设备、产品、能源、资源等的现状,结合酒钢“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以低成本、高效益、全方位、综合发展的思路来提升酒钢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以酒钢铁前、炼钢、轧钢等主要工序以及关联产业的发展为例,探讨了实施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策略中的若干关键问题,论证了酒钢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并对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4)基于西北地区的特点和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对酒钢钢材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目前产品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酒钢在经历了由棒线材到扁平材、由普碳钢到不锈钢的二次重大产品结构调整后,今后必须由注重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转移到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轨道上。逐步形成普碳钢的拳头产品,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扩大不锈钢的品种、产能和产量,是酒钢实施产品结构调整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5)西北地区钢铁工业下一步发展,要贯彻“依靠科技,重视创新,人才为本”的思想;通过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科研开发平台,汇聚多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形成鼓励创新的氛围,使酒钢等西北地区钢铁企业的科技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为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撑。本文完成之时,适逢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即将启动、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希望本文对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的分析和建议能够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石嘴山市区变电所运行方式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嘴山市区变电所运行方式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在石家庄地区电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压无功优化原理及变电站控制策略 |
2.1 无功平衡和电压水平的关系 |
2.2 电压无功调节原理 |
2.2.1 分接头调节对电压及无功的影响 |
2.2.2 投切电容器对电压及无功的影响 |
2.3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区电网AVC无功优化算法 |
3.1 电压无功优化数学模型 |
3.2 遗传算法 |
3.3 模糊专家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区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系统 |
4.1 地区电网AVC概况介绍 |
4.1.1 总体架构 |
4.1.2 实时数据处理 |
4.1.3 自动分区 |
4.1.4 控制目标以及优先级 |
4.1.5 越限判断逻辑 |
4.1.6 限值设置原则 |
4.2 AVC控制策略 |
4.2.1 AVC策略流程 |
4.2.2 AVC策略流程详细说明 |
4.2.2.1 220kV电压控制 |
4.2.2.2 区域电压策略 |
4.2.2.3 母线单元电压无功策略 |
4.2.2.4 区域无功策略 |
4.2.2.5 单站无功策略 |
4.3 AVC系统人机界面介绍及优化 |
4.3.1 AVC运行监视主界面 |
4.3.2 控制状态图 |
4.3.3 AVC控制策略界面图 |
4.3.4 AVC历史查询 |
4.3.5 AVC系统优化 |
4.4 AVC闭锁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动电压控制系统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
5.1 AVC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
5.1.1 石家庄电网现状 |
5.1.2 AVC系统建设步骤 |
5.2 AVC功能测试 |
5.2.1 AVC数据源 |
5.2.2 AVC控制设置测试 |
5.2.3 AVC控制策略测试 |
5.2.3.1 就地电压控制 |
5.2.3.2 功率因数控制 |
5.2.4 AVC安全措施测试 |
5.2.4.1 告警信号闭锁 |
5.2.4.2 保护信号闭锁 |
5.3 AVC系统在电网中的运行效果分析 |
5.3.1 石家庄地区AVC参数设置 |
5.3.1.1 电网无功电压运行标准 |
5.3.1.2 石家庄地区AVC系统参数设置 |
5.3.2 电压合格率分析 |
5.3.3 电网损耗分析 |
5.3.4 设备动作次数分析 |
5.4 AVC系统在电网中的效果分析总结及存在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棋盘井地区配电网自动化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情况 |
1.2.2 国内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情况 |
2 棋盘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配电网现状 |
2.1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 配电网现状 |
2.3 供电指标分析 |
2.4 配电自动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2.5 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
2.5.1 配电自动化建设原则 |
2.5.2 配电自动化的建设目标 |
3 配电自动化系统 |
3.1 配电自动化 |
3.1.1 配电自动化概念 |
3.1.2 实现配电自动化的条件 |
3.2 配电自动化系统结构和功能 |
3.2.1 配电自动化系统结构 |
3.2.2 配电自动化功能 |
3.3 实现配网自动化的技术 |
3.3.1 电网接线方式和一次设备 |
3.3.2 配电网中的远动系统和通讯设备 |
3.4 配电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意义 |
3.4.1 节约运行成本 |
3.4.2 扩大监控范围提高管理效率 |
3.5 本章小结 |
4 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及改造方案 |
4.1 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 |
4.1.1 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模式 |
4.1.2 配电自动化终端建设模式 |
4.1.3 配电自动化控制模式的比选 |
4.1.4 配电自动化模式选择 |
4.2 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及开关设备改造方案 |
4.2.1 配电自动化终端分区域配置方案 |
4.2.2 配电网架中的关键性节点 |
4.2.3 城市主城区周边地区配电自动化终端的配置方案 |
4.2.4 旗县中心(政府驻地)配电自动化终端的配置方案 |
4.2.5 乡镇苏木地区配电自动化终端的配置方案 |
4.2.6 农村、牧区配电自动化终端的配置方案 |
4.3 配电自动化建设规模 |
4.3.1 配电自动化本期规模 |
4.3.2 配电自动化选点原则 |
4.4 配电自动化配电网故障定位 |
4.4.1 配电网故障定位的简化数学模型 |
4.4.2 依据矩阵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分析 |
4.4.3 仿真举例验证 |
4.4.4 实例计算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配电自动化改造工程效益分析 |
5.1 配电自动化改造工程效果 |
5.2 配电自动化改造工程理论效益评价 |
5.2.1 技术方面效益分析 |
5.2.2 经济方面效益分析 |
5.2.3 社会方面效益分析 |
5.3 配电自动化改造工程的实施效益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国工业遗产的整体情况仍未可知 |
1.1.2 城市化高速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的矛盾 |
1.1.3 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研究的缺失 |
1.2 研究对象 |
1.2.1 中国工业遗产 |
1.2.2 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 |
1.3 国内外既往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综述 |
1.3.2 国内综述 |
1.3.3 既往研究的经验与问题 |
1.4 研究问题及解决途径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创新及未尽事宜 |
1.7.1 研究创新之处 |
1.7.2 研究未尽事宜 |
第二章 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 |
2.1 体系结构总述 |
2.1.1 体系建立依据 |
2.1.2 体系的总体结构 |
2.1.3 体系应用技术介绍 |
2.1.4 对我国未来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工作实施的讨论 |
2.2 国家层级标准研究 |
2.2.1 信息采集标准 |
2.2.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3 城市层级标准研究 |
2.3.1 信息采集标准 |
2.3.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4 遗产本体层级标准研究 |
2.4.1 信息采集标准 |
2.4.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4.3 信息模型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家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全国工业遗产为例 |
3.1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的实施 |
3.1.1 信息采集标准 |
3.1.2 信息采集的实施及成果 |
3.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3.2.1 全国工业遗产GIS数据库建构 |
3.2.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3.3 基于GIS的我国工业遗产现状分析研究 |
3.3.1 全国工业遗产总体情况分析研究 |
3.3.2 我国行政区层面的工业遗产分布研究 |
3.3.3 基于我国工业发展史的时空分布研究 |
3.3.4 基于行业类型的空间分布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为例 |
4.1 天津市工业遗产普查的实施 |
4.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4.2.1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GIS数据库建构 |
4.2.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文件数据库建构 |
4.2.3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 |
4.3 基于GIS的天津工业遗产分析及廊道规划研究 |
4.3.1 天津工业遗产总体分析研究 |
4.3.2 天津工业遗产廊道规划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遗产本体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例 |
5.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采集的实施 |
5.1.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简介 |
5.1.2 信息采集的实施 |
5.2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5.2.1 GIS数据库框架建构 |
5.2.2 文件数据库的建构 |
5.2.3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构 |
5.3 GIS在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
5.3.1 基于时态GIS的大沽船坞历史沿革探究 |
5.3.2 基于GIS技术的价值评估研究 |
5.3.3 GIS技术指导下的保护规划编制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遗产本体层级BIM信息模型建构及应用研究--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为例 |
6.1 工业遗产领域BIM技术工作流程研究 |
6.2 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的信息采集与处理 |
6.3 BIM信息模型建构研究 |
6.3.1 轮机车间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
6.3.2 甲坞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
6.3.3 BIM在工业设备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
6.4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6.4.1 Revit自带功能在工业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与弊端 |
6.4.2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 |
6.4.3 轮机车间残损信息管理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
7.1 本研究内容总结 |
7.2 本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人学术成果 |
鸣谢 |
附录A 中国工业遗产名录(笔者编制,截至2018年6月1 日) |
附录B 国内外工业(文化)遗产普查表汇编 |
附录B-1《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申报材料 |
附录B-2 英国IRIS调查表 |
附录B-3 美国HABS调查表 |
附录B-4 美国HAER调查表 |
附录B-5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
附录B-6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 |
附录B-7 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8 上海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9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10 济南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11 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C 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笔者编制) |
附录C-1《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2018 年试行版)》 |
附录C-2 普查表填写规范 |
(1)封面 |
(2)基本信息 |
(3)生产工业流程 |
(4)重要建构筑物遗产 |
(5)重要设备遗产 |
(6)测绘图 |
(7)照片 |
(8)参考文献和其他信息 |
附录C-3 中国工业遗产编号索引 |
附录C-4 《中国工业遗产行业名称及代码表(2018 版)》 |
附录D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信息采集表(笔者编制) |
附录D-1 《工业遗产历史环境调查表》 |
附录D-2 《工业建构筑物残损信息调查表》 |
附录D-3 《工业遗产设备信息调查表》 |
附录D-4 《三维激光扫描站位记录表》 |
附录D-5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文献资料登记表》 |
附录D-6 《生产工艺流程登记表》 |
附录E 工业遗产相关行业类型列表翻译及整理 |
附录E-1 英国IRIS工业遗产普查表附录I工业行业类型 |
附录E-2 1936 年中华民国《实业部月刊》工业分类[105] |
附录E-3 1982 年版《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分类 |
附录E-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3-1984》 |
附录F 各层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框架标准(笔者编制) |
附录F-1 国家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2 城市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3 遗产本体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4 遗产本体层级文件数据库框架 |
附录G 工业遗产BIM信息模型标准化族库(笔者编制) |
附录H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成果展示(笔者参与) |
附录J 轮机车间主要残存信息汇总(笔者编制) |
(4)山区配网客户端供电电压合格率提升策略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配网自动化技术简介 |
1.2.1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 |
1.2.2 配网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
1.2.3 开展配网自动化的意义 |
1.2.4 配网自动化的实际应用 |
1.3 山区配网控制及存在问题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山区配网“低电压”控制现状和控制原则 |
2.1 山区配网“低电压”现状调查 |
2.2 山区配网“低电压”现象的原因分析 |
2.3 解决山区配网“低电压”总体原则 |
2.4 变电站侧“低电压”控制原则 |
2.5 配网线路末端“低电压”控制原则 |
2.6 配变台区出口“低电压”控制原则 |
2.7 低压线路末端“低电压”控制原则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区配网“低电压”变电站侧控制措施 |
3.1 压控调容无功补偿装置 |
3.1.1 技术原理及适用范围 |
3.1.2 控制效果 |
3.2 10kV无功补偿设备智能投切装置 |
3.2.1 原理及适用范围 |
3.2.2 控制效果 |
3.3 10kV移动式SVG |
3.3.1 原理及适用范围 |
3.3.2 控制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区配网“低电压”中压线路控制措施 |
4.1 35kV简易变 |
4.1.1 原理及适用范围 |
4.1.2 控制效果 |
4.2 10kV线路单向调压器 |
4.2.1 原理及适用范围 |
4.2.2 控制效果 |
4.3 10kV线路双向调压器 |
4.3.1 原理及适用范围 |
4.3.2 控制效果 |
4.4 10kV快速开关型串联补偿装置 |
4.4.1 原理及适用范围 |
4.4.2 控制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区配网“低电压”配变台区控制措施 |
5.1 配变新增布点 |
5.1.1 原理及适用范围 |
5.1.2 控制效果 |
5.2 有载调压配变 |
5.2.1 原理及适用范围 |
5.2.2 控制效果 |
5.3 单相配电变压器 |
5.3.1 原理及适用范围 |
5.3.2 控制效果 |
5.4 三相不平衡自动调节装置 |
5.4.1 原理及适用范围 |
5.4.2 控制效果 |
5.5 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
5.5.1 原理及适用范围 |
5.5.2 控制效果 |
5.6 低压线路末端低电压控制措施 |
5.6.1 原理及适用范围 |
5.6.2 控制效果 |
5.7 低压线路动态电压电流调节器 |
5.7.1 原理及适用范围 |
5.7.2 控制效果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三级联调系统设计 |
6.1 三级联调控制技术介绍 |
6.1.1 原理及适用范围 |
6.2 三级联调控制系统控制策略 |
6.2.1 设计策略 |
6.2.2 现场应用 |
6.2.3 联调策略 |
6.3 三级联调系统控制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110kV智能GIS变电站设计与运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智能变电站 |
1.1 变电站的发展历程 |
1.1.1 常规变电站 |
1.1.2 智能变电站 |
1.2 GIS配电设备简介 |
1.2.1 GIS配电设备的特点 |
1.2.2 GIS设备的结构 |
1.3 GIS智能变电站 |
1.3.1 GIS变电站的优点 |
1.3.2 GIS智能变电站的特点 |
1.4 110kV配电装置布置方案分析 |
1.4.1 110KV配电装置AIS(敞开式)布置方案分析 |
1.4.2 110KV配电装置GIS布置方案分析 |
1.4.3 两种配电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
1.5 新技术在智能化变电站的应用 |
1.5.1 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 |
1.5.2 微机消弧消谐装置的应用 |
1.5.3 PASS技术 |
1.6 本选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本选题的意义 |
1.6.2 本选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电气一次设计 |
2.1 主变台数及容量选择 |
2.2 电气主接线 |
2.3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
2.3.1 110kV侧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
2.3.2 35kV侧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
2.3.3 10kV侧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
2.3.4 GIS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图 |
2.4 短路电流的计算 |
2.4.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
2.4.2 短路计算的一般原则 |
2.4.3 短路计算的假定条件 |
2.5 变电站的消弧装置 |
2.5.1 微机型综合控制器介绍 |
2.5.2 DXH、XHG型消弧柜的构成及主要元件的作用 |
2.6 电气设备的选择 |
3 电气二次部分及站用配套设施设计 |
3.1 继电保护的设计 |
3.1.1 继电保护概述 |
3.1.2 继电保护的任务及要求 |
3.1.3 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 |
3.1.4 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 |
3.2 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综述 |
3.3 防雷与接地保护设计 |
3.3.1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 |
3.3.2 接地保护 |
3.4 交流所用电和直流系统 |
3.5 其他配套设施设计 |
3.5.1 平面布置 |
3.5.2 无功补偿 |
3.6 配电装置的具体要求 |
3.6.1 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 |
3.6.2 配电装置的类型 |
3.7 拟建变电站的配电装置 |
4 GIS运行维护要点及事故处理 |
4.1 GIS设备特点及注意事项 |
4.2 GIS设备的运行维护 |
4.2.1 日常巡视 |
4.2.2 巡视GIS周期 |
4.2.3 巡视中发现问题的初步分析和对策 |
4.2.4 需要检修的情况 |
4.3 GIS设备的异常、故障、事故处理 |
4.3.1 检修作业指导 |
4.3.2 设备检修作业工艺控制点 |
4.3.3 二次线检修作业指导 |
5 工作中利用带电检测技术处理的设备缺陷实例 |
5.1 利用SF6气体泄漏红外成像发现GIS气室漏气缺陷 |
5.1.1 SF6气体泄漏红外成像原理 |
5.1.2 河滨变 44200-1 隔离开关气室漏气故障 |
5.2 利用超声波、特高频检测技术发现GIS设备放电故障 |
5.2.1 超声波(AE)检测技术 |
5.2.2 特高频(UHF)检测技术 |
5.2.3 镇南 110kV变电站101间隔B相CT内部放电信号故障 |
5.2.4 镇南变GIS设备 110kVⅡ母母线支柱绝缘子放故障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石嘴山供电局配网自动化建设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2章 配电网管理相关理论 |
2.1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概念 |
2.2 配网自动化系统结构 |
2.2.1 系统组成 |
2.2.3 功能实现 |
2.3 配网自动化管理体系 |
2.3.1 配网自动化管理体系概念 |
2.3.2 配网自动化管理体系内容 |
2.4 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理论 |
2.4.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2.4.2 设备管理理论 |
2.4.3 信息化管理理论 |
2.4.4 风险管理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石嘴山供电局配网自动化建设管理现状分析 |
3.1 石嘴山供电局配网自动化建设及管理现状 |
3.1.1 石嘴山供电局配网现状 |
3.1.2 石嘴山供电局配网自动化建设现状 |
3.1.3 石嘴山供电局配网自动化管理现状 |
3.2 石嘴山供电局配网自动化建设管理问题分析 |
3.2.1 人力资源效能利用 |
3.2.2 规划及设备管理 |
3.2.3 信息化建设 |
3.2.4 风险点挖掘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配网自动化建设管理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 |
4.1 建立评价指标集及目标集 |
4.1.1 建立评价指标集 |
4.1.2 建立评价目标集 |
4.2 建设管理体系指标权重确定 |
4.2.1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2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汇总 |
4.3 确定评价隶属矩阵 |
4.3.1 确定指标评价的标准 |
4.3.2 确定隶属的矩阵 |
4.4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4.4.1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
4.4.2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4.5 评价结果的处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石嘴山地区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管理对策 |
5.1 完善配网运行人力资源管理 |
5.1.1 完善组织机构建设 |
5.1.2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
5.1.3 完善绩效激励机制 |
5.2 加强配电网规划及设备管理 |
5.2.1 加强规划的科学性 |
5.2.2 提高建设的经济性 |
5.2.3 配电设备进行改造 |
5.3 加强配网信息化管理 |
5.3.1 加强配电网信息标准化建设 |
5.3.2 加强配电网信息融合 |
5.3.3 加强配电网安全信息防护 |
5.3.4 注重配电网管理模式的转变 |
5.4 提高配网自动化风险防控水平 |
5.4.1 加强生产抢修平台建设 |
5.4.2 加强配电网风险识别能力 |
5.4.3 建立健全应急风险防控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政府治理视角下的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研究 ——以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梳理 |
(一) 城镇化 |
(二) 新型城镇化 |
(三) 治理与政府治理 |
(四) 政府治理与城镇化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经济发展视角下的政府治理研究 |
(二) 城镇化发展模式视角下的政府治理研究 |
(三) 城镇化动力视角下的政府治理研究 |
(四) 城镇化发展思路视角下的政府治理研究 |
(五) 城镇化过程中政府治理的实证研究 |
(六)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目标 |
(三) 研究思路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宁夏沿黄经济区发展背景与条件 |
一、区位条件与“黄河金岸” |
(一) 地理区位优势 |
(二) 经济与产业区位优势 |
(三) 生态与旅游区位优势 |
(四) 文化与人文区位优势 |
二、区域困境与发展难题 |
(一) 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低且非均衡 |
(二) 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
(三) 产业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
(四) 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滞后 |
(五) 政府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
三、发展机遇与宏观背景 |
(一)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国际机遇 |
(二)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 |
(三) 新型城镇化的国家战略机遇 |
第二章 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战略与政府统筹 |
一、“把宁夏作为一个大城市规划”的战略选择 |
(一) 战略规划的提出及内涵 |
(二) 构建战略规划思路 |
(三) 确立规划的重点与着力点 |
二、政府统筹与空间布局 |
(一) 空间布局的制约因素 |
(二) 合理规划空间结构 |
(三) 优化空间格局 |
(四) 科学统筹城乡布局 |
三、功能分区与结构规划 |
四、政府统筹下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
第三章 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起步中的政府角色 |
一、发展新起点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
(一) 政府的规划角色 |
(二) 政府的统筹角色 |
(三) 政府的扶持角色 |
二、非均衡城镇化起点中的政府角色冲突 |
三、区域统筹与政府角色转变 |
四、城镇化初始阶段中的政府角色 |
第四章 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中的政府行为 |
一、土地开发利用中的政府与农民 |
(一) 土地开发利用的困境 |
(二) 土地开发利用中的政府制度与政策 |
(三) 政府在土地开发利用中的“永宁模式” |
二、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作用 |
(一)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与市场 |
(二) 产业集聚中的政府与市场 |
(三) 产业发展中的县域案例 |
三、公共服务中的政府与社会功能 |
(一) 公共服务供给面临的困境 |
(二) 政府引导社会公共服务建设 |
(三) 政府引导下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社会治理中的政府与群众参与 |
(一) 宁夏沿黄经济区社会治理困境 |
(二) 社会治理中的农民参与 |
(三) 社会治理中的政府功能 |
第五章 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中的政府效能 |
一、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功能 |
(一) 政府功能定位 |
(二) 政府功能转变的案例分析 |
二、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中的政府绩效 |
(一) 城镇化中政府治理的成效 |
(二) 政府治理中城镇化面临的困境 |
(三) 政府治理绩效的案例分析 |
三、城镇化过程中政府治理绩效的提升 |
(一) 推进土地产权改革,完善配套政策 |
(二) 保障服务均等化,赋予农民发展能力 |
(三) 提升农民再组织化水平 |
(四) 完善社会保障,以有效覆盖实现生活市民化 |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
一、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需要政府的有效介入 |
二、城镇化发展中的政府治理有一定的限度 |
三、城镇化的有效实现需要内外动力的有机结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基本路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产业园区发展概况 |
1.1.2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
1.1.3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背景和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2.1 工业生态学理论 |
1.2.2 循环经济理论 |
1.2.3 物质流分析方法 |
1.2.4 国外园区循环化改造研究现状 |
1.2.5 国内园区循环化改造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园区循环化改造调研及路径识别 |
2.1 园区管理方式及主导产业对比分析 |
2.2 园区循环化改造支撑项目对比分析 |
2.3 园区循环化改造目标指标对比分析 |
2.3.1 指标调研及分析方法 |
2.3.2 指标分析与评价 |
2.4 园区循环化改造对比分析结果 |
2.5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路径识别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潜力识别方法 |
3.1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宏观环境分析 |
3.1.1 PEST 分析方法介绍 |
3.1.2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 PEST 分析框架 |
3.1.3 PEST 分析方法应用 |
3.2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微观环境分析 |
3.2.1 SWOT 分析方法介绍 |
3.2.2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 SWOT 分析框架 |
3.2.3 SWOT 分析方法应用 |
3.3 园区物质流分析 |
3.3.1 园区物质流分析方法介绍 |
3.3.2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物质流分析框架 |
3.3.3 园区物质流分析方法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主要任务 |
4.1 建立健全产业链条及其管理机制 |
4.1.1 建链工程 |
4.1.2 补链工程 |
4.1.3 强链工程 |
4.2 构建园区共性设施平台 |
4.2.1 建立基础设施共享平台 |
4.2.2 建立公共服务保障平台 |
4.2.3 建立信息公开共享平台 |
4.3 完善园区综合管理系统 |
4.3.1 建立园区资源高效利用管理体系 |
4.3.2 建立园区环境监督管理体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实证研究 |
5.1 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情况 |
5.2 经开区循环化改造的宏微观环境分析 |
5.2.1 经开区循环化改造的 PEST 分析 |
5.2.2 经开区循环化改造的 SWOT 分析 |
5.3 经开区物质流分析 |
5.3.1 经开区物质流分析的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
5.3.2 铜资源循环产业链物质流分析 |
5.3.3 铜伴生资源循环产业链物质流分析 |
5.3.4 精细化工资源循环产业链物质流分析 |
5.4 经开区循环化改造的路径设计 |
5.4.1 建立健全多元产业链条 |
5.4.2 构建园区共性设施平台 |
5.4.3 完善园区综合管理系统 |
5.5 经开区循环化改造的效果评价 |
5.5.1 评价指标设计与细化 |
5.5.2 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5.5.3 数据类型权重的确定 |
5.5.4 园区循环化改造效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生态、经济双视角下区域空间管制规划研究 ——以石嘴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
1.1.2 政策背景 |
1.1.3 实践背景——我国的区域规划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
1.2 空间管制概念梳理 |
1.2.1 空间管制的概念 |
1.2.2 空间管制的内涵 |
1.3 研究视角与内容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4.3 方法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空间管制相关理论 |
2.1.1 城市增长管理理论 |
2.1.2 反规划理论 |
2.1.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空间管制相关理论的借鉴 |
2.2 空间管制相关规划与实践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3 空间管制相关规划实践经验借鉴 |
2.3 本章小结 |
3 石嘴山基本概况及空间发展现状 |
3.1 市域整体生态环境认知 |
3.1.1 市域地理区位 |
3.1.2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
3.1.3 市域重要生态斑块与廊道 |
3.2 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
3.2.1 人口与劳动力 |
3.2.2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3.2.3 土地利用情况 |
3.3 市域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
3.3.1 市域城镇空间问题 |
3.3.2 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新的空间载体 |
3.3.3 用地粗放型发展,土地节约不够 |
3.3.4 生态环境压力严峻 |
3.4 本章小结 |
4 生态视角下石嘴山管制要素分析 |
4.1 资源类管制要素 |
4.1.1 河湖湿地 |
4.1.2 植被保护 |
4.1.3 矿产资源 |
4.1.4 文化遗产保护 |
4.2. 环境类空间管制要素 |
4.2.1 城镇绿化隔离 |
4.2.2 水源地保护 |
4.2.3 绿化防护 |
4.3 风险避让类空间管制要素 |
4.3.1 河洪灾害 |
4.3.2 地震避让 |
4.3.3 地面塌陷灾害避让 |
4.4 本章小结 |
5 经济视角下石嘴山管制要素分析 |
5.1 城镇空间拓展管制要素 |
5.1.1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
5.1.2 重点城镇发展空间 |
5.2 乡村发展潜力管制要素 |
5.2.1 农地保护 |
5.2.2 农村居民点 |
5.3 重点发展区域管制要素 |
5.3.1 产业发展空间 |
5.3.2 城际协调空间 |
5.4 市政设施防护管制要素 |
5.4.1 高压输电线路 |
5.4.2 高等级公路和铁路 |
5.4.3 机场 |
5.5 本章小结 |
6 石嘴山市域空间管制分区 |
6.1 空间管制分区的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 |
6.1.1 空间管制分区类型 |
6.1.2 空间管制分区的研究思路 |
6.1.3 技术路线 |
6.2 空间管制非建设区划分方法 |
6.2.1 生态敏感性评价 |
6.2.2 历史风貌因子评价 |
6.2.3 非建设区分区 |
6.3 空间管制建设区区划方法 |
6.3.1 城乡空间增长边界 |
6.3.2 经济敏感性评价 |
6.3.3 建设区分区 |
6.4 石嘴山市域空间管制综合区划 |
6.4.1 生态控制区 |
6.4.2 历史风貌区 |
6.4.3 城镇建设区 |
6.4.4 乡村发展区 |
6.4.5 重点协调区 |
6.5 本章小结 |
7 空间管制政策机制 |
7.1 空间管制政策性分区 |
7.2 空间管制的政策措施 |
7.3 空间管制实施保障机制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结论 |
8.2 思考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书籍类 |
期刊论文类 |
学位论文类 |
其他资料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现代钢铁工业的特点 |
1.2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及现状 |
1.2.1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
1.2.2 世界钢铁工业现状 |
1.3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及现状 |
1.3.1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
1.3.2 国内钢铁工业现状 |
1.4 国内钢铁工业存在的问题 |
1.5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趋势 |
1.6 我国西北地区钢铁工业概况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西北地区钢铁企业现状分析 |
2.1 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现状分析 |
2.1.1 矿山资源及开采现状 |
2.1.2 选矿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3 铁前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4 炼铁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5 炼钢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6 热轧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7 冷轧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8 能耗、环保、资源水平 |
2.2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
2.3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西北地区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
3.1 西北地区能源资源禀赋特点 |
3.1.1 资源分布总体情况 |
3.1.2 铁矿资源分布及特点 |
3.2 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
3.2.1 煤资源梯度利用 |
3.2.2 铁矿资源开发利用 |
3.2.3 钢铁冶金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
3.3 钢铁生产资源优化配置 |
3.3.1 物质流 |
3.3.2 能源流 |
3.3.3 水资源流 |
3.4 小结 |
第4章 酒钢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战略 |
4.1 低成本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
4.2 钢铁主业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战略 |
4.2.1 铁前发展战略 |
4.2.2 炼钢发展战略 |
4.2.3 轧钢发展战略 |
4.3 关联产业整合优化发展战略 |
4.3.1 铬、镍、钨、钼资源开发 |
4.3.2 伴生铜矿资源开发 |
4.3.3 电解铝及铝合金产业发展 |
4.4 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
4.5 小结 |
第5章 酒钢钢铁产品结构调整策略 |
5.1 产品结构现状分析 |
5.1.1 碳钢产品结构 |
5.1.2 不锈钢产品结构 |
5.2 产品结构调整思路 |
5.2.1 指导思想 |
5.2.2 产品发展方向 |
5.3 产品结构调整内容 |
5.3.1 不锈钢产品 |
5.3.2 棒线材产品 |
5.3.3 板材产品 |
5.4 小结 |
第6章 酒钢科技与人才发展战略 |
6.1 科技发展现状分析 |
6.1.1 科技工作体系 |
6.1.2 科技工作现状 |
6.1.3 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 |
6.2 科技发展外部环境 |
6.2.1 钢铁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6.2.2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导向 |
6.3 科技发展战略 |
6.3.1 基本思路 |
6.3.2 科技发展目标 |
6.3.3 科技发展着力点 |
6.4 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
6.4.1 人力资源现状 |
6.4.2 人力资源开发指导思想 |
6.4.3 科技队伍建设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作者简介 |
四、石嘴山市区变电所运行方式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在石家庄地区电网中的应用研究[D]. 柳萌.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2]棋盘井地区配电网自动化改造设计[D]. 陈鹏林.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D]. 张家浩. 天津大学, 2018(06)
- [4]山区配网客户端供电电压合格率提升策略研究与实现[D]. 沈刘玉.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5)
- [5]110kV智能GIS变电站设计与运维分析[D]. 张鹏程. 西安理工大学, 2016(04)
- [6]石嘴山供电局配网自动化建设管理研究[D]. 陈兴君. 华北电力大学, 2015(02)
- [7]政府治理视角下的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研究 ——以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为例[D]. 马海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8]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基本路径设计[D]. 罗恩华. 清华大学, 2014(09)
- [9]生态、经济双视角下区域空间管制规划研究 ——以石嘴山为例[D]. 寇聪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02)
- [10]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虞海燕. 东北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