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菊科的区系分析及青藏高原的隆起与菊苣亚科部分类群的地理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杜维波[1](2021)在《昆仑山植物多样性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尺度生物多样性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是生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青藏高原是研究这些问题的“天然实验室”。以往的研究大多把青藏高原作为一个整体,但青藏高原由多个不同地质演化和隆升历史的自然地理亚单元组成,且对这些地理亚单元的生物多样性格局和形成机制的了解仍很匮乏。昆仑山是青藏高原北部的一个自然地理亚单元,位于我国西北部,也是研究北温带山地生物多样性的理想区域,然而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格局及其形成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收集了昆仑山的植物类群分布、地质历史、相关类群的谱系地理、以及全球主要高山的植物分布等数据,构建了七个数据集,采用比较区系相似性、分析系统发育多样性和结构、平均分化时间等方法,探索昆仑山植物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及其生物地理作用。通过对《昆仑植物志》和相关资料的校对分析发现,该区域种子植物有75科397属1,911种及种下单位,其中裸子植物3科5属26种,被子植物72科392属1,885种;草本植物1,685种,木本植物226种。中国特有属5个,均为被子植物的草本属。中国特有物种570种,特有种比例占29.83%。通过与其它地区比较,昆仑山的物种数量为横断山的六分之一,阿尔卑斯山的一半,是北温带物种多样性贫乏的山地。系统发育多样性(phylogenetic diversity,PD)、物种多样性和特有类群的分布格局表明,东昆仑有1,299种、493种特有类群,显着高于西昆仑(813种/51种特有种,下同)、中昆仑南坡(602/155)和北坡(639/129)。此外,昆仑山区系的平均分化时间(mean divergence times,MDT)表明,东昆仑的平均分化时间(MDT=20.07 Ma)相对古老。因此,东昆仑是昆仑山物种多样性、特有物种、古老类群的分布中心。种子植物属级的分布型结果表明,该区域以北温带分布(134属)和旧世界温带分布(65属)为主。75个单系属的分布型也表明,该区域以北温带分布(22属)和东亚分布(13属)为主。这些结果说明昆仑山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也暗示植物类群可能主要起源于劳亚古陆。分析126个分支的起源地表明,昆仑山植物区系主要起源于劳亚古陆的东亚地区(46个)和古地中海地区(18个)。区系相似性的结果表明,昆仑山与北温带山地的属级相似性较高,而昆仑山与横断山之间的物种相似性最高(55.94%),与中亚山地之间的相似性次之,与其他高山区系的相似性很低,这说明周边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与昆仑山之间存在大量的物种交流,尤其是横断山。昆仑山区系126个植物类群中,94个类群的起源时间晚于23 Ma。昆仑山区系的平均分化时间(mean divergence times,MDT)为早中新世(19.40 Ma),分化时间中位值为13.75 Ma。与北温带主要植物区系的中位值相比,昆仑山区系是相对古老的,分支分化时间中位值与横断山区系(13.60 Ma)最为接近,这暗示他们之间存在关联。昆仑山地质历史和平均分化时间表明,现生植物类群主要起源自中新世以来,上新世开始出现在该区域,经历第四纪冰期以后,物种大规模迁入才形成了现今的植物多样性模式。结合区系相似性和分支起源地的结果表明,现生植物类群主要来源于古地中海区系、中亚山地和横断山,且横断山是最大的确切扩散来源。基于昆仑山植物多样性形成模式,系统发育结构中的净最近谱系相关指数(nearest taxon index,NTI)表明,28个县域网格单元中,27个县域网格单元的系统发育结构趋于聚集,1个县域网格单元趋于离散。这说明生境过滤是物种迁入昆仑山过程中主要的推动因素。依据对山地生物地理作用的划分,昆仑山植物多样性形成模式说明,当前昆仑山的生物地理作用主要是走廊、障碍和汇,相应的关键过程是物种的扩散和灭绝。此外,昆仑山作为青藏高原的北界,也成了古地中海区系、青藏高原区系和东亚区系之间的边界,使青藏高原成为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单元。
张涛[2](2020)在《香青属孢粉学与生物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香青属Anaphalis DC.隶属于菊科Asteraceae鼠曲草族Gnaphalieae,是该族中分布在北半球的最大的属,世界分布约有110种,以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多样性最为丰富。香青属属下类群众多,常生长于山地草甸,包括成熟叶片、头状花序、总苞片、小花以及瘦果等在内的形态性状变异多样,并与近缘属属间类群存在着形态性状网状进化,再加之香青属属下类群甚至与近缘属物种存在杂交以及多倍化等现象,使得其属间以及属内种间的系统分类学位置存在颇多争议。此外作为北温带分布类型的植物类群,明确香青属的植物地理历史为近缘属类群的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重要的研究价值,而关于香青属生物地理学的研究报道依然很少。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香青属花粉粒外壁微形态特征以及基于叶绿体基因和核核糖体基因片段的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旨在探讨香青属的孢粉学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香青属与近缘属之间以及属下种间的系统学关系和重建香青属的生物地理历史,为世界范围内鼠曲草族植物多样性研究以及生物地理历史研究提供依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果如下:1.香青属植物花粉粒表面微形态特征的研究通过对香青属44个类群(隶属于34种)的花粉粒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极轴长度、赤道直径、刺长度、刺基部直径等花粉壁表面微形态特征,得出香青属花粉粒属于NPC分类系统N3P4C5类型。依据花粉粒表面微形态特征,香青属的花粉粒分为两种类型:TypeⅠ为稀疏钝刺型,包括珠光系的旋叶香青、珠光香青、玉山香青以及球苞系的所有种类,花粉粒3孔沟,P:13.83-25.46μm,E:12.89-22.03μm,P/E:1.05-1.13,形状为次长球形,表面多钝刺,萌发沟长9.14-15.18μm,边缘分明,每100平方微米刺数目为7-9个不等;TypeⅡ为密集尖刺型,包括鼠曲亚属的粘毛香青、蛛毛系、珠光系的银衣香青、香青系、亚灌木系、淡黄系、木根系以及污毛系的所有种类,花粉粒3孔沟,P:12.77-23.11μm,E:8.85-23.49μm,P/E:1.14-1.16,形状为长圆球形,萌发沟长6.67-14.41μm,边缘分明,每100平方微米刺数目为10-14个不等。TypeⅡ密集尖刺型为香青属花粉粒进化类型。基于香青属植物花粉粒表面微形态特征,编制了香青属所研究物种的分种检索表。花粉粒微形态特征在传统划分的香青属属下分类系统的不同的组和系之间存在交叉现象。2.香青属分子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利用3个叶绿体基因片段[ndh F,psb A-trn H(psb A),trn L-trn F]和2个核基因片段(ETS,ITS)对香青属83个类群(隶属于59种)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香青属植物的地理分布,进而推断香青属的生物地理历史。分子系统学研究的结果表明,1)香青属聚为一支,属内分为支持率较高的两组:Ⅰ组(BS=95%,PP=1),包括珠光系Ser.Margaripes(DC.)Boiss.、蛛毛系Ser.Busuae Ling、锐叶系Ser.Oxyphyllae Ling和球苞系Ser.Nepalenses Ling共33种香青属;Ⅱ组(BS=95%,PP=1),包括拟鼠曲亚属Subgen.Gnaphaliops Ling的A.bulleyana、香青系Ser.Sinicae Ling、亚灌木系Ser.Suffruticosae Ling、木根系Ser.Xylorhizae Ling、污毛系Ser.Pannosae Ling和淡黄系Ser.Flavescentes Ling共26种香青属物种。Ⅰ组物种的花粉粒类型为稀疏钝刺型;Ⅱ组物种的花粉粒类型为密集尖刺型。2)依据菊科化石标定信息估算得出,香青属在中新世中期(5.33-23Ma)出现分化,冠部分支分化时间为11.36 Ma,分化出两个祖先类群且具有不同分化时间的分支:第一个分支节点H的冠部分支分化时间为9.02 Ma(95%HPD:4.71-14.19),最早始于A.brevifolia,最终分化A.surculosa香青;第二个分支节点I的冠部分支分化时间为9.07 Ma(95%HPD:5.15-14.84),最早始于A.subdecurrens,最终分化为香青属的其他类群。3)在香青属的祖先分布区重建表明香青属定殖于喜马拉雅西南部地区,随后向外扩散到东南亚以及北美地区。
杨毅[3](2020)在《浙闽地区中新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植被和古环境研究》文中认为晚新生代期间,浙闽沿海一带发生了频繁的玄武岩浆喷发事件,形成了一套由多期次喷发的玄武岩和河湖相沉积组成的地层,主要分布在浙江东部(嵊县组)和福建东南部(佛昙组)。前人基于这套地层中产出的植物化石(包括孢粉)开展了较多的古植被和古环境分析,但有关研究区在较长时间尺度上植被和环境演化的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孢粉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建立和完善了嵊县组和佛昙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同时结合扫描电镜对栎属花粉进行属内划分,对枫香属花粉进行蕈树类/枫香树类的区分,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浙江东部和福建东南部中新世植被和环境的演化历史。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通过对浙江嵊州-天台-宁海一带共7个剖面的80个样品和福建漳浦-龙海一带及明溪共7个剖面的118个样品开展孢粉分析,本文建立和完善了嵊县组和佛昙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嵊县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由早中新世晚期至中中新世早期的栎属(常绿型)-枫香属-山核桃属孢粉组合、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早期的栎属(常绿型)-松属-菱属孢粉组合,以及晚中新世晚期的栎属(常绿型)-水青冈属-蒿属孢粉组合组成;佛昙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包括早中新世中晚期的栎属(常绿型)-禾本科孢粉组合、早中新世晚期至中中新世早期的栎属(常绿型)-青冈属-金缕梅科孢粉组合及栎属(常绿型)-菱属孢粉组合、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的金缕梅科-朴属-水龙骨科孢粉组合,以及随后由早到晚连续过渡的三个孢粉组合:金缕梅科-山矾属孢粉组合、山矾属-枫香属孢粉组合和栎属(常绿型)-枫香属-松属孢粉组合。根据佛昙组孢粉组合序列所反映的植被变化,本文识别出闽东南地区漳浦-龙海一带在中新世至少发生过3次对植被造成严重破坏的野火事件,以及多次对植被演替造成干扰的低强度野火。这是孢粉记录的野火事件以及相关的植被演替历史在该研究区的首次发现和报道。研究区多期次的基性岩浆喷发活动可能是引发较为频繁野火事件的主要原因,而季风气候条件下明显季节性分配的降水和较高的温度(尤其是干冷季节的温度)也是野火发生的有利条件。野火事件对研究区的水文条件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火烧后土壤侵蚀和岩石风化增强,同时水体富营养化直接导致环纹藻的大量繁殖。本文依据扫描电镜下花粉外壁纹饰特征,对嵊县组和佛昙组孢粉植物群的84粒栎属花粉进行了属内划分。结果表明:以上两个孢粉植物群的栎属花粉均以Quercus Group Cyclobalanopsis占优势,Q.Group Ilex次之,并出现少量的Q.Group Protobalanus,反映出浙东和闽东南地区中新世的植被是具有一定海拔梯度的山地森林植被;而嵊县组孢粉植物群中出现的高山栎类花粉则指示,中新世浙江东部存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同时,Q.Group Cyclobalanopsis类群的组成表明,中新世浙江东部较低海拔地带的植被与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更加接近,而闽东南地区较低海拔地带的植被为具有明显热带性质的常绿阔叶林。此外,通过“单粒花粉技术”对上述栎属花粉进行观察的结果支持本研究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常绿和落叶栎类花粉的区分。枫香属植物由温带向亚热带和热带,其花粉外壁穿孔有变小至完全填充的变化趋势。本文依据这一发现对佛昙组栎属(常绿型)-枫香属-松属孢粉组合中的32粒枫香属花粉在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将其划分为4种类型——类型Ⅰ(外壁穿孔较小,并被大量凸起状结构填充)、类型Ⅱ(外壁穿孔极小,且穿孔无填充)、类型Ⅲ(外壁穿孔较大,且穿孔无填充)和类型Ⅳ(外壁穿孔较小,且穿孔无填充)。其中,类型Ⅰ、Ⅱ和Ⅳ同部分现生蕈树类花粉可以比较,类型Ⅲ同部分现生枫香树类花粉可以比较,说明本文所观察的枫香属花粉兼有蕈树类和枫香树类,而统计结果表明前者居多。这两类枫香属花粉与山核桃属花粉在栎属(常绿型)-枫香属-松属孢粉组合中同时出现,反映出漳浦-龙海一带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的植被与现今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具有相似的特征。基于上述嵊县组和佛昙组孢粉组合序列,以及对古野火事件和重要类群的分类研究,结合植物大化石的证据,本文重建了浙闽研究区中新世植被和环境的演化历史。结果表明,研究区中新世生态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在全球性气候冷暖变化的影响下,山地植被带的垂直迁移。而全球冰量/温度作为东亚季风和亚洲内陆干旱气候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还控制着研究区的干湿特征,对植被的演化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自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结束以来,全球气候显着的阶段性变冷,不仅导致垂直植被带向下迁移,而且由于水汽的减少造成气候变干,导致适应干旱气候条件的植物出现或增加。此外,晚新生代频繁的火山活动也对浙闽研究区的植被和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闽东南地区,火山活动导致野火事件频发,造成植被不同程度的破坏并干扰植被演替,同时引发了一系列水文和生态条件的改变;而嵊县组福建柏属叶化石角质层上乳突的大量出现,也被认为可能是对火山作用造成的大气中颗粒物及有毒气体含量增高的响应。
张荣桢[4](2018)在《云南高原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云南高原的野生种子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收集和整理标本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整理形成了本地区种子植物名录,对其物种多样性的组成特点、区系性质、特有现象等进行了研究,并对云南高原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云南高原植物物种多样性非常高,现知有野生种子植物5928种(包括种下等级),分属208科1392属;分别占云南省总科数的81.95%,总属数的68.00%,全部种类的54.65%;占中国总科数的79.27%,总属数的44.11%,种的20.28%。其中裸子植物9科18属39种,被子植物有199科1374属5889种。2.云南高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系地理单元,在区划上属于东亚植物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区系的性质具有显着的亚热带特征,具有热带区系向温带区系过渡的特点;区系整体成分复杂,联系广泛,是一个众多区系成分汇集区域。3.云南高原种子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是大量古老孑遗类群的集中地;同时拥有大量的新特有物种,是新物种分化形成的重要区域。4.云南高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濒危植物和狭域分布植物种类较多,应加大对这些类群的保护。
陈瀚祥[5](2017)在《四川红原实蝇与宿主植物的系统发育联系》文中研究说明实蝇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实蝇科。中国实蝇科昆虫主要分为三个亚科,其中寡鬃实蝇亚科和实蝇亚科两个亚科的物种主要为蛀果害虫,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目前对这两个亚科的分类与区系的研究较为详细。花翅实蝇亚科的昆虫多样性极高,与多种菊科植物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但其分类区系和生态学研究相对较少。本论文以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在四川红原进行了长时期的野外实蝇采集,对该区域的实蝇物种组成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描述,并通过采集宿主植物的头状花序,进行实蝇的饲养,明确了常见实蝇的宿主植物。同时,本论文结合传统的形态鉴定和分子方法,分别构建了研究区实蝇和宿主植物的系统发育结构。分析了进化过程在“植物-实蝇”食物网形成和维持中的作用。在该区域共采集到31种实蝇,这31种实蝇均属于花翅实蝇亚科,分属6个属,分别为斑翅实蝇属(Campiglossa)、花翅实蝇属(Tephritis)、星斑实蝇属(Trupanea)属、鼓盾实蝇属(Oedaspis)、桶尾实蝇属(Urophora)和透翅实蝇属(Terellia)。其中斑翅实蝇属和花翅实蝇属物种丰富度最高,占物种总数的57%和20%。实蝇的宿主植物分属于菊科的9个属23个种,大多数实蝇是泛化种,即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为宿主。在“植物-实蝇”二分网中,实蝇和植物与彼此的相互作用存在较为显着的系统发育不对称性:近缘的植物通常被相似的实蝇寄生,而近缘实蝇的宿主植物常有所不同。这可能是由于本地区最多的两个属的实蝇1)只能在宿主植物短暂的现蕾期进行产卵,实蝇之间存在较为激烈的资源竞争;2)体型较小,植物花序内的养分通常足够大多数实蝇幼虫完成生活史,使得亲缘关系较远的实蝇可以利用同种植物作为宿主。研究结果为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定量食物网研究奠定了基础。
刘佳[6](2016)在《晚新生代天水盆地孢粉记录的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隆升》文中指出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隆升改变了亚洲的大气环流模式,引起或加强亚洲季风环流和内陆干旱环境,并可能对全球降温过程以及北半球冰盖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长期以来,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和幅度,以及与之相关的亚洲季风及内陆干旱化起源和发展等重大科学问题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对关键时期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事件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亚洲季风、内陆干旱化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甚至能够反演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和幅度。此外,青藏高原及其邻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生活大量特有种,其物种形成与该区域重大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有关,生物进化方面的研究也能够为我们提供独特的视角来理解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高原东北缘的陇中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转换部位,同时处在中国三大自然区的交汇地带,在构造上位于青藏高原东北向伸展的最前缘,对气候和构造响应敏感。天水盆地是陇中盆地的一个次级盆地,晚新生代以来的地层分布广泛、连续,并且富含动植物化石,记录了晚新生代以来的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其气候效应。孢粉因为外壁质密坚硬,耐腐蚀,产量大,散布广泛,易保存,气候意义明确等优点,是研究古气候的重要代用指标。本文选择天水盆地有精细磁性地层年代控制的尧店剖面和喇嘛山剖面以及平行的灰泥沟剖面,通过详细的孢粉学研究,重建晚中新世以来盆地植被和气候演化序列,并探讨其驱动机制。同时,综合青藏高原及周边新生代古高程重建结果、具高程意义植物化石资料以及生物演化方面的研究,初步分析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幅度。获得以下主要结论和认识:1.基于天水盆地晚中新世以来的孢粉记录恢复的植被和气候变化过程与邻近地区具有可比性。11.4–7.4Ma期间研究区为温暖湿润的阔叶林景观,后期森林变得开阔;7.4–6.4Ma期间森林-草原发育,气候变干;3.6–3.2Ma期间盆地内部发育干草原;3.2–2.6Ma期间气候温凉湿润,植被垂直分带明显,湖泊周边生长以松、榆、栎和铁杉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随海拔增高出现以云杉和冷杉为主的亚高山针叶林,后期(2.74Ma)温度进一步下降,植被带整体下移。2.对比亚洲其它地区记录表明内陆干旱化始于8Ma。孢粉记录的研究区持续变干过程与晚中新世以来全球持续变冷一致,而植被演替序列记录的两次变干过程也与青藏高原在此期间的隆升事件大体吻合。因此,我们认为晚中新世全球变冷和青藏高原隆升共同导致研究区环境变干。晚上新世天水地区降水丰沛,可能原因是高原东北缘地区强烈隆升,在山前地区产生强烈的地形效应,形成地形雨,分布喜湿的亚高山针叶林。同时也可能与晚上新世东亚夏季风的增强有关。3.喇嘛山组页岩形成时的环境温暖湿润,湖边发育栎林,随海拔增长依次发育松、铁杉林和云杉、冷杉林。使用共存分析法重建古气候:年平均温度17.1(12.1–22.1)°C,最热月温度24.5(21.0–28.0)°C,最冷月温度4.4(1.8–7.0)°C,气温年较差19(13–25)°C,年平均降水量930(655–1204)mm,最热月降水量220(191–248)mm,最冷月降水量13(7–19)mm。与现代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省资阳和遂宁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类似,冬季比较温暖。同时,从孢粉和粒度研究推测喇嘛山组页岩为年纹层,暗色层形成于冬春季,浅色层形成于夏秋季,进一步说明晚上新世天水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4.对高原及周边地区云杉属、冷杉属分布资料的研究表明,高原及周边山地在晚上新世海拔增高,亚高山针叶林普遍分布,进入第四纪温度降低,亚高山针叶林向低海拔地区扩张,高原也进一步隆升,内部发育草甸或荒漠,亚高山针叶林仅存在于高原周边山地。生物分子系统发生学与亲缘地理学研究表明高原及周边地区特有种形成或与其近亲分化时间集中在晚中新世晚期和上新世,并在第四纪期间种内分化加速,这些不同类群生物在分化时间上的巧合可能暗示高原物种进化受到晚中新世-上新世高原隆升的影响。
邓涛[7](2015)在《东亚植物区系的起源与进化 ——来自若干类群的证据》文中研究说明东亚是一个自然的植物区系地区,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为丰富和复杂的区域,保留了第三纪(甚至是白垩纪)以来较为完整的植物区系,不仅保存有众多古老残遗的类群,同时又有大量快速辐射演化的新种系,因此拥有全球最古老和最完整的植物多样性演化系列。现代东亚植物区系反映了地质历史上重大的地质和环境变迁,如古地中海退却、青藏高原隆升、季风气候形成、水系变迁、亚洲干旱、第四纪冰期等,是对地球环境变化的响应和协同演化的结果。因此,东亚植物区系是全球被子植物起源演化的关键地区,也是研究植物区系演变历史和起源散布过程的重要区域和天然实验室。本研究在全球植物区系的大框架下,选择荨麻科荨麻族(tribe Urticeae)、茜草科假牛繁缕属(Theligonum)和钩毛草属(Kelloggia)、唇形科龙头草属(Meehania)、通泉草科(Mazaceae)及菊科和尚菜属(Adenocaulon)五组东亚植物区系关键代表类群进行系统发育重建、性状进化、分化时间和起源地分析,并结合化石、古地理和古气候变迁,探讨它们的起源、分化历史和可能的散布途径。最后整合东亚不同时空演化历史的重要特征类群的迭合分析(Meta-analysis),探索东亚植物区系的起源和时空演化规律。1)唇形科龙头草属唇形科龙头草属为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含7种和5亚种,是唇形科中十分少有的呈现东亚和北美东部间断的类群。采用5个叶绿体(rbcL、rps16、 rpl32-trnH、psbA-trnH、trnL-F)和2个核基因nrDNA (ETS和ITS)片段,首次对龙头草属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属内物种拓扑结构在叶绿体和核基因之间存在冲突,尤其是涉及活血丹属(Glechoma)的系统位置,可能系叶绿体捕获所致。核基因分析显示,龙头草属为一单系,且北美东部的Meehania cordata位于基部,与东亚的类群构成姊妹群关系。基于核基因的贝叶斯松散分子钟分析结果表明,北美与东亚的类群之间的分歧时间是9.8Mya。 S-DIVA的生物地理分析认为龙头草属为北极第三纪(Arctic-Tertiary)起源,中新世晚期全球气候变冷,致使这些温带类群南迁,以及白令陆桥不再适合龙头草属植物在洲际间相互交流后才形成现在的分布格局。2)茜草科假牛繁缕属和钩毛草属假牛繁缕属为茜草科中仅含4种的小属,除1种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其他3种则局域分布于我国华中、台湾及日本,呈现出典型的东亚与地中海跨青藏高原间断分布式样。钩毛草属则仅包含2个种,其中云南钩毛草特产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我国横断山区,K. galioides则分布于北美西部,为典型的东亚与北美西部间断式样。以前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假牛繁缕属与钩毛草属二者的姊妹群,如Putoria、Plocama、Galium和Rubia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区域。因此,我们推测假牛繁缕属和钩毛草属在北半球间断可能与青藏高原抬升等地质历史有关。反之,对假牛繁缕属与钩毛草属的系统发育分析和时间估算亦可为青藏高原抬升及其对北半球气候造成的影响从植物学角度提供证据。基于4个叶绿体片段(rps16、rbcL、atpB-rbcL和trnL-F)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验证了2属均为单系。在整个茜草科的框架下进行分化时间估算表明,假牛繁缕属的祖先起源于晚始新世(35.68Mya),钩毛草属与茜草族(tribe Rubieae)分化始于早渐新世(30.2Mya)。生态位模型分析支持古地中海区适合假牛繁缕属和钩毛草属的祖先分布。此外,根据祖先分布区重建结果,认为这两属及Putorieae和Rubieae共同祖先在渐新世到始新世时起源特提斯海沿岸。中新世早期,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和随后中亚干旱,可能导致假牛繁缕属和钩毛草属在特提斯海东部和西部的分化。此外,我们的结果进一步为青藏高原抬升历史提供植物方面证据,认为在14Mya其已经达到2000米。3)荨麻科荨麻族荨麻族(tribe Urticeae)是荨麻科一个中等大小的族,有11个属,约220个种。主要分布于新旧世界的林下或林缘阴湿处。该属的主要特征是植株有刺毛,雌花有4枚花被片,经常一对较另一对大,且无退化的雄蕊。因此,该属的鉴别并不困难。然而,迄今有关该族及族内的系统发育以及地理进化研究甚少,尤其缺乏分子证据。我们选择核基因ITS和5个叶绿体片段(rbcL、matK、 psbA-trnH、trnL-F和rpl14-rps8-infA-rpl36)对整个族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荨麻族并非单系,Gyrotaenia与楼梯草族亲缘关系较近而不属于荨麻族中的成员。综合形态、微形态、染色体和分子证据,我们发现和发表新属——征镒麻属(Zhengyia T.Deng,D.G.Zhang&H.Sun).迄今荨麻族共12个属。我们对族下分类系统分析表明,除荨麻属(Urtica)、艾麻属(Laportea)和火麻树属(Urera)外,其他属均为单系。Hersperocnide为仅含2个种的小属被并入荨麻属中。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荨麻族由6个较好的分支组成,分支A包括Urtica(含Hersperocnide),Zhengyia,Laportea Ⅰ和Nanocnide;分支B包括Laportea Ⅱ;分支C包括Dendrocnide和Discocnide;分支D仅Girardinia;分支E包括Laportea Ⅲ;分支F包括Obetia,Urera Ⅰ、Ⅱ、Ⅲ和Poikilospermum。性状进化分析认为荨麻族中草本和叶互生是原始的祖征,而具有刺螯毛是衍征。具有刺螫毛是荨麻族促进多样性分化的关键创新。生物地理学分析表明,在晚中新世和上新世时通过白令陆桥和北大西洋陆桥在北半球温带地区进行传播扩散。在中新世,由于全球气候冷却和干燥等事件,该族北热带森林开始退却,呈现片段化残遗,形成现代分布格局。其中,征镒麻属为东亚特有属,起源于约35Mya,该属具有大部分祖征形态,且系统位置孤立,因此认为是第三纪孑遗类群。4)通泉草科通泉草科包括3个属,肉果草属、野胡麻属和通泉草属,主要分布于东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传统上,这三个属均被置于广义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s.1.)中,但基于分子系统发育证据支持其为透骨草科成员,甚至作为独立的科。基于4个叶绿体基因片段(matK、rps16、rbcL、trnL-F),我们对整个唇形目代表类群进行取样和全面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强烈支持通泉草科为一单系,与Orobanchaceae-Phrymaceae-Paulowniaceae分支互为姊妹群。并且,肉果草属和野胡麻属构成一支,与通泉草属互为姊妹关系。在通泉草属内,共分为2大支,即来自东亚的种聚为一支,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种组成另一支。分化时间估算和生物地理起源分析表明,通泉草属在中新世早期(约18Mya)起源于东亚,而东亚与大洋洲两支分化时间为约14.2Mya。马来西亚群岛抬升形成“垫脚石”,为通泉草属从东亚扩散至大洋洲提供机会。5)菊科和尚菜属和尚菜属是菊科中较为基部的一个类群,共5个种,间断分布于南美洲、中美洲、北美洲和东亚,是帚菊木亚科中少有的呈现洲际间断分布的类群之一。并且,和尚菜属植物冠毛缺失,形态特征独特,长期以来系统位置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和尚菜属可为揭示菊科植物早期热带美洲起源和早期扩散规律提供新的见解。基于联合的核基因及叶绿体基因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表明,和尚菜属为一个很好的单系类群,与大丁草属复合体(Gerbera complex)互为姊妹关系。生物地理重建研究表明,和尚菜属植物最早在中新世起源于南美洲,随后扩散到北美大陆,并通过白令陆桥扩散至东亚。和尚菜属具有粘性的瘦果及伞状果序,作为一种有效的传播体被鸟类等携带也进一步印证其长距离扩散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研究所选5组类群囊括了科、族、属不同的等级,包括了草本、木本、藤本等生活型;代表了东亚与南北半球温带和泛热带间断的多种模式,以及东亚特有类型。综合古地质学以及化石证据的系统发育与分子生物地理进化研究结果表明东亚植物区系有古地中海、北方高纬度、北美、南半球,以及就地起源等多重来源,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对东亚植物区系各类型间断及特有类群的整合(Meta-analysis)研究表明东亚植物区系是中新世中期到晚期起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相对年轻的植物区系。青藏高原抬升、东亚季风和长江水系的形成,以及亚洲干旱带退却等地质构造演化与古环境变迁是现代东亚植物区系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东西隔离分化(Vicariance)和南北迁移扩散(Dispersal),以及跨洋长距离传播共同构成东亚植物区系现代分布格局形成和多样化的重要机制。
唐领余,张小平,周忠泽[8](2012)在《第四纪地层中常见的菊科植物花粉及其起源与分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中描述近年来在不同地区第四纪地层中发现的20多种类型菊科植物花粉形态特征,主要有3大类型:外壁具刺型、外壁内部具基柱型和大网胞型。并对它们的植物亲缘关系进行分类探讨。这些类型的化石花粉的植物关系都可归属到相应的现代菊科植物的族或属。据记载,早始新世古地中海至美国西北部亚热带略干旱温暖环境中出现的菊科祖先,可能是菊科植物的起源中心。根据现代植物属(或族)的相关资料,文中讨论了主要类型花粉的起源或分布。绝大多数类型分布于欧亚大陆及北美,在亚洲主要集中于喜马拉雅山及中国西南部。
孙红燕[9](2010)在《中国喀喇昆仑山菊科植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喀喇昆仑山位于西昆仑山与西北喜马拉雅山之间,山脉呈现西北一东南走向,为我国与克什米尔地区的界山,平均海拔近5000m。中国境内主要包括新疆的塔什库尔干、叶城、皮山、和田四县的南部高山和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的西北部高山。本文对该区的菊科植物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物种多样性,包括属、种特性,生活型及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特点等,并对其资源进行归类与评价。研究表明:中国喀喇昆仑山菊科植物有25属91种4变种,分别占中国菊科植物属、种数的10.7%和4.2%,其中该区新记录种7种,西藏新记录种1种。该区菊科植物多种属种数多,有51种,占总种数的56.0%,在本区菊科植物区系中占有明显的主导地位;寡种属和单种属共21属,占总属数的84.0%,在属级水平上表现明显优势。该区菊科植物特有现象不明显,有中国帕米尔、喀喇昆仑山特有种2种,中国青藏高原特有种2种,昆仑山特有种2种,新疆特有种1种,中国帕米尔、喀喇昆仑山仅分布种6种,中国新疆仅分布种25种,中国西藏仅分布种1种,中国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昆仑山、帕米尔仅分布种19种。该区菊科植物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有72种,占总种数的79.1%。该区菊科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有8个分布区类型和4个变型,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温带分布或含温带分布的属有18属76种,分别占总属数的72.0%和总种数的83.5%。与相邻的区域比较,中国喀喇昆仑山菊科植物区系与中国帕米尔联系紧密,属、种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69.4%和46.5%,与东西马拉雅属的相似性系数为16.1%,植物区系相对较为疏远。该区菊科植物资源比较丰富,许多植物在药用、观赏、饲用、食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中国喀喇昆仑山地区的物种多样性研究、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了基础科学资料。
张蕾[10](2009)在《河北地区森林公园蚜虫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于2007年5~9月和2008年5~9月对河北地区围场县(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敖包山森林公园)、兴隆县(雾灵山森林公园)、蔚县(小五台山森林公园)、易县(西陵森林公园)、平山县(驼梁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武安市(武安国家森林公园)等地进行蚜虫采集,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代表河北地区森林公园蚜虫的种类及其分布信息。本论文在野外考察采集记录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河北地区森林公园蚜虫分布数据库,并将其按经纬度导入到地理信息系统中,然后将其与河北地区地图叠加,探讨了河北地区森林公园蚜虫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从分类阶元、区系组成、寄主植物等角度探讨河北地区森林公园蚜虫物种多样性。选取分布在河北地区东、南、西、北、中部的雾灵山地区、武安地区、小五台山地区、围场地区、清西陵地区等5个地区,对5个地区已知蚜虫物种进行物种种类和区系组成的比较研究。采用G-F指数反应以上5个地区分布的蚜虫和雾灵山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的蚜虫的科、属的多样性。利用Sprensen相似性系数分析以上5个地区分布的蚜虫和雾灵山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的蚜虫分布的共性与特性。研究结果如下:1.从分类阶元角度研究表明,该区拥有蚜虫11科79属197种,分别占中国已知蚜虫科、属、种数的84.62%、29.37%、19.02%,蚜虫种类比较丰富。在科级水平中,蚜科Aphididae占相对优势,斑蚜科Drepanosiphidae、瘿绵蚜科Pemphigidae次之。将上述5个地区的蚜虫物种种类进行比较分析得知,在科级水平上,5个地区分别有蚜虫8科、5科、8科、6科、7科,其中蚜科、毛蚜科Chaitophoridae、斑蚜科、大蚜科Lachnidae、瘿绵蚜科在各区均有分布;在属级水平上,5个地区分别有蚜虫55属、24属、36属、28属、28属,其中长足大蚜属Cinara、短尾蚜属Brachraudus、瘤蚜属Myzus、四脉绵蚜属Tetraneura、小长管蚜属Macrosiphum、蚜属Aphis、指网管蚜属Uroleucon在各区均有分布;在种级水平上,5个地区分别有蚜虫114种、47种、73种、52种、65种,其中豆蚜Aphis craccivora、绵蚜Aphis gossypii、短小长管蚜Macrosiphum brerisiphona、桃蚜Myzus persicae、秋四脉绵蚜Tetraneura akinire在各区均有分布。在5个地区中,雾灵山地区蚜虫类昆虫科属种最丰富,武安森林公园蚜虫科、属、种最少。各地区的G-F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为雾灵山>小五台山>清西陵>武安>围场。2.区系组成的结果显示,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古北种、古北+东洋种和广布种较丰富,有12个特有种,1个东洋种。5个地区蚜虫类的区系组成具有较大区别,雾灵山地区和清西陵地区的区系组成最复杂。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华北区有分布的物种最多,其次是蒙新区。5个地区的蚜虫都是在青藏区分布的物种最少,华北区分布的物种最多。5个研究地蚜科在各动物地理区划均有分布且物种最多,这与蚜科物种较多分布较广有关。3.寄主植物和寄生部位研究结果显示,蚜虫寄主植物共涉及植物54科152属,以禾本科、蔷薇科、杨柳科、榆科、菊科、桦木科等植物为主。将寄主植物记录到属,蚜科寄主植物种类最多,其次为斑蚜科;蚜属涉及的寄主植物最广,长管蚜属次之。将植物上寄生的蚜虫记录到属,杨柳科植物上寄生的蚜虫科的种类最丰富,其次是蔷薇科;杨属植物上寄生的蚜虫种类最多。寄生部位以叶、茎和生长点为主。在各森林公园中,雾灵山地区蚜虫的寄主植物共涉及28科72属,以禾本科、菊科和蔷薇科为主要寄主植物。4.利用GIS分析河北地区森林公园各科蚜虫地理分布可知,蚜虫在本地区的分布基本沿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自东北—西南方向分布,与山系走向一致。蚜科分布最广;毛蚜科主要分布在雾灵山、清西陵、小五台山及武安地区;斑蚜科主要分布在雾灵山、清西陵和武安地区;大蚜科主要分布在小五台山和清西陵地区;瘿绵蚜科主要分布在清西陵和雾灵山地区;球蚜科Adelgidae、短痣蚜科Anoeciidae、毛管蚜科Greenideidae、扁蚜科Hormaphididae、纩蚜科Mindaridae和平翅绵蚜科Phloeomyzidae均有零星分布。通过对5个地区蚜虫的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可知,在科、属、种水平上5个地区的蚜虫分别在相似性系数为0.857、0.469和0.396聚为一支,各级分类阶元聚类的拓扑结构基本类似。在科、属水平上,清西陵和围场最先聚在一起,聚类结构基本相似;在种级水平上,5个地区在聚类图中的位置均有所变动,清西陵与武安先聚在一起,再与围场聚在一起。5.以雾灵山地区为例,分析海拔高度对蚜虫物种分布的影响。根据聚类结果,将雾灵山地区蚜虫的垂直分布划分为4个自然带,根据海拔高度不同,分别称之为:Ⅰ.低海拔蚜虫带(500 m~900m),Ⅱ.低中海拔蚜虫带(900 m~1200m),Ⅲ.高中海拔蚜虫带(1200 m~1900m),Ⅳ.高海拔蚜虫带(1900m以上)。
二、我国菊科的区系分析及青藏高原的隆起与菊苣亚科部分类群的地理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菊科的区系分析及青藏高原的隆起与菊苣亚科部分类群的地理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昆仑山植物多样性格局及其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研究背景 |
1.2.1 概念与热点 |
1.2.2 生物多样性理论 |
1.2.3 物种共存理论 |
1.3 研究现状 |
1.3.1 时间格局研究 |
1.3.2 空间格局研究 |
1.3.3 青藏高原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述 |
2.2 研究路线 |
2.3 数据集构建 |
2.3.1 昆仑山植物数据集 |
2.3.2 区域对照植物数据集 |
2.4 研究方法 |
2.4.1 数据网格化 |
2.4.2 系统发育树构建 |
2.4.3 物种多样性分析 |
2.4.4 区系组成分析 |
2.4.5 区系相似性比较 |
2.4.6 区系起源分析 |
2.4.7 系统发育多样性和结构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物种多样性 |
3.1.1 昆仑山物种组成 |
3.1.2 昆仑山特有类群 |
3.1.3 网格单元多样性 |
3.2 区系组成 |
3.3 区系相似性 |
3.3.1 昆仑山与横断山区系相似性 |
3.3.2 昆仑山与其它山地区系相似性 |
3.4 区系起源 |
3.4.1 起源时间估算 |
3.4.2 起源组成成分 |
3.5 系统发育多样性和结构 |
3.5.1 系统发育多样性 |
3.5.2 系统发育结构 |
第四章 讨论 |
4.1 植物多样性格局 |
4.2 植物多样性来源 |
4.3 植物多样性形成模式 |
4.4 植物多样性形成机制 |
4.5 昆仑山植物地理作用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2.1 分类阶元界定 |
5.2.2 区域地理范围界定 |
5.2.3 区域地质历史进展 |
5.2.4 系统发育树进展 |
5.2.5 谱系地理研究进展 |
5.2.6 区域环境数据完善 |
5.2.7 学科交叉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香青属孢粉学与生物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香青属分类简史 |
1.2 香青属瘦果形态和解剖学研究 |
1.3 香青属染色体的研究 |
1.4 香青属孢粉学研究 |
1.5 香青属分子系统学研究 |
1.6 香青属生物地理学研究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香青属孢粉学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花粉粒特征描述及数据处理 |
2.1.4 特征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
2.1.5 特征数据的聚类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香青属花粉粒表面微形态特征 |
2.2.2 香青属花粉粒表面微形态特征主成分分析 |
2.2.3 香青属花粉粒表面微形态特征聚类分析 |
2.2.4 基于香青属花粉粒表面微形态特征的分种检索表 |
2.3 讨论 |
2.3.1 香青属植物花粉形态特征的稳定性 |
2.3.2 花粉粒微形态特征的分类学意义 |
2.3.3 香青属植物花粉粒特征的进化趋势 |
第三章 香青属生物地理学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DNA提取、PCR扩增以及产物测序 |
3.1.3 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分析 |
3.1.4 分化时间估算 |
3.1.5 祖先分布区重建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香青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
3.2.2 香青属种间分化时间估算 |
3.2.3 香青属生物地理分析 |
3.3 讨论 |
3.3.1 香青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推断 |
3.3.2 香青属生物地理历史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浙闽地区中新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植被和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新生代气候和环境背景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1 嵊县组植物大化石及孢粉记录 |
1.2.2 佛昙组植物大化石及孢粉记录 |
1.3 主要创新点 |
1.4 本文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概况 |
2.1.1 嵊县组 |
2.1.2 佛昙组 |
2.2 地层时代 |
2.2.1 嵊县组地质年代 |
2.2.2 佛昙组地质时代 |
2.3 地理概况 |
2.3.1 浙江省地理概况 |
2.3.2 福建省地理概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剖面 |
3.1.1 嵊县组剖面 |
3.1.2 佛昙组剖面 |
3.2 孢粉的提取、制片、鉴定和统计 |
3.2.1 孢粉的提取 |
3.2.2 “单粒花粉技术”样品的制备 |
3.2.3 孢粉固定片的制作、鉴定和统计 |
第4章 结果 |
4.1 嵊县组孢粉组合 |
4.1.1 栎属(常绿型)-枫香属-山核桃属孢粉组合 |
4.1.2 栎属(常绿型)-水青冈属-蒿属孢粉组合 |
4.1.3 栎属(常绿型)-松属-菱属孢粉组合 |
4.2 嵊县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 |
4.2.1 嵊县组邻近地区孢粉序列特征 |
4.2.2 嵊县组各孢粉组合年代及孢粉序列 |
4.3 佛昙组各剖面孢粉组合 |
4.3.1 马坪-1剖面 |
4.3.2 梧岭剖面 |
4.3.3 和坑剖面 |
4.3.4 红岭剖面 |
4.3.5 马坪-2剖面 |
4.3.6 林埭剖面 |
4.4 佛昙组中新世孢粉组合 |
4.4.1 栎属(常绿型)-禾本科孢粉组合 |
4.4.2 栎属(常绿型)-青冈属-金缕梅科孢粉组合 |
4.4.3 栎属(常绿型)-菱属孢粉组合 |
4.4.4 栎属(常绿型)-枫香属-松属孢粉组合 |
4.4.5 金缕梅科-朴属-水龙骨科孢粉组合 |
4.4.6 金缕梅科-山矾属孢粉组合 |
4.4.7 蕨类孢子占优势的孢粉组合 |
4.5 佛昙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 |
4.5.1 佛昙组邻近地区孢粉序列特征 |
4.5.2 佛昙组各孢粉组合年代及孢粉序列 |
第5章 佛昙地区孢粉记录的中新世野火事件 |
5.1 野火的类型和强度 |
5.1.1 F1野火事件 |
5.1.2 F2野火事件 |
5.1.3 F3野火事件 |
5.2 佛昙地区中新世野火事件的控制因素 |
5.2.1 火源 |
5.2.2 大气的O_2水平 |
5.2.3 气候 |
5.3 野火事件的影响 |
5.3.1 野火对侵蚀作用的影响 |
5.3.2 野火对生态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单粒花粉技术”对花粉的研究 |
6.1 栎属花粉 |
6.1.1 嵊县组孢粉植物群中的栎属花粉 |
6.1.2 佛昙组孢粉植物群中的栎属花粉 |
6.1.3 常绿和落叶栎类花粉的区分 |
6.2 枫香属花粉 |
6.2.1 光学显微镜下对枫香属花粉的区分 |
6.2.2 扫描电镜下对枫香属花粉的区分 |
6.3 小结 |
第7章 浙闽地区中新世古植被与古环境 |
7.1 孢粉组合与植被的关系 |
7.2 重要花粉类型的代表性 |
7.3 嵊县组孢粉植物群记录的植被演替 |
7.3.1 植被面貌 |
7.3.2 植被演替及其所反映的气候变化 |
7.3.3 其它具有生态指示意义的类群 |
7.4 佛昙组孢粉植物群记录的植被演替 |
7.4.1 植被面貌 |
7.4.2 植被演替及其所反映的气候变化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云南高原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云南高原自然地理概况 |
1.2 云南高原植物采集历史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
2.1 云南高原种子植物名录的整理及研究 |
2.2 物种丰富度分析 |
2.3 植物多样性组成 |
第3章 特有现象研究 |
3.1 科的特有现象 |
3.2 属的特有现象 |
3.3 种的特有现象 |
第4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
4.1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
4.2 物种红色名录 |
4.3 狭域分布种 |
4.4 保护措施 |
第5章 总结 |
5.1 总结 |
5.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云南高原种子植物名录 |
(5)四川红原实蝇与宿主植物的系统发育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实蝇科昆虫的分类地位及多样性 |
1.2 实蝇科昆虫的分布与区系特征 |
1.3 实蝇科昆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 |
1.4 本论文所关注的科学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对象 |
2.1 地理概况 |
2.1.1 地貌水文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特征 |
2.2 植物区系 |
2.3 动物区系 |
2.4 研究对象 |
2.4.1 实蝇 |
2.4.2 宿主植物 |
第三章 研究区实蝇及其宿主植物的区系特征与系统发育重建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研究方法 |
3.2.1 实蝇材料 |
3.2.2 实蝇研究方法 |
3.2.3 植物材料 |
3.2.4 植物研究方法 |
3.3 结果 |
3.3.1 实蝇研究结果 |
3.3.2 宿主植物的系统发育结构 |
3.4 讨论 |
第四章 实蝇与宿主植物的系统发育联系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实蝇与植物的系统发育树 |
4.2.2 实蝇-植物食物网的构建 |
4.2.3 计算方法 |
4.3 结果 |
4.3.1 食谱分析 |
4.3.2 系统发育收敛性 |
4.4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6)晚新生代天水盆地孢粉记录的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隆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新生代环境变化研究的主要进展 |
1.1 深海氧同位素记录的新生代环境演变 |
1.2 东亚地区(中国为主)新生代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
第二节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
2.1 高原隆升和古高程重建 |
2.2 高原隆升的观点 |
2.3 青藏高原隆升的环境效应 |
第三节 选题依据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一节 研究区自然环境 |
1.1 地貌特征 |
1.2 气候特征 |
1.3 植被与土壤 |
第二节 地质背景 |
2.1 构造背景 |
2.2 研究区地层 |
第三节 研究剖面地层与年代 |
3.1 尧店剖面 |
3.2 喇嘛山剖面 |
3.3 灰泥沟剖面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分析 |
第一节 孢粉化石提取方法、鉴定与统计 |
1.1 尧店剖面 |
1.2 喇嘛山和灰泥沟剖面 |
第二节 孢粉记录 |
2.1 尧店剖面孢粉记录 |
2.2 喇嘛山剖面孢粉记录 |
2.3 灰泥沟剖面孢粉记录 |
第四章 孢粉记录的影响因素与主要花粉类型生态意义 |
第一节 孢粉记录的影响因素 |
1.1 沉积环境对孢粉组合的影响 |
1.2 主要花粉类型与植被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主要花粉和藻类的生态意义 |
2.1 云杉属和冷杉属 |
2.2 其它主要花粉和藻类生态意义 |
第五章 孢粉记录反映的植被与气候变化 |
第一节 尧店剖面 |
第二节 喇嘛山和灰泥沟剖面 |
第三节 喇嘛山组页岩 |
第六章 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东北缘环境演化 |
第一节 干旱化与季风演化 |
第二节 高原隆升 |
2.1 高原现有定量恢复古高程总结 |
2.2 亚高山针叶林与高原隆升 |
2.3 生物演化与高原隆升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问题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云杉属(Picea) |
附录2 中国冷杉属(Abies) |
附录3 青藏高原古高程定量重建结果 |
附录4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物种演化研究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东亚植物区系的起源与进化 ——来自若干类群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东亚植物区(East Asiatic Floristic Kingdom)”的提出 |
1.2 东亚植物区系的晚白垩至古近纪来源 |
1.2.1 北极—第三纪植物群(Arctic-Teriary Flora) |
1.2.2 提特斯—第三纪植物群(Tethyan-Tertiary Flora) |
1.2.3 北热带植物群(Boreotropical Flora) |
1.3 东亚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 |
1.3.1 劳亚古陆与冈瓦纳古陆分离 |
1.3.2 东亚与美洲的联系 |
1.3.3 东亚与非洲的联系 |
1.3.4 东亚与印度次大陆联系 |
1.3.5 东亚—中亚—欧洲联系(欧亚大陆) |
1.3.6 东亚—热带亚洲—热带大洋洲联系(亚洲) |
1.4 被子植物的板块间传播途径 |
1.4.1 古近纪和新近纪以来的主要传播和迁移途径 |
1.4.2 长距离传播 |
1.5 存在问题及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北极—第三纪起源”——以唇形科龙头草属为例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取样 |
2.2.2 DNA提取、扩增与测序 |
2.2.3 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分析 |
2.2.4 分化时间估算 |
2.2.5 生物地理学分析 |
2.3 研究结果 |
2.3.1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
2.3.2 生物地理学分析 |
2.4 讨论 |
2.4.1 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拓扑结构冲突 |
2.4.2 系统发育关系 |
2.4.3 分化时间与生物地理格局进化历史 |
第三章 “特提斯起源”——以茜草科假牛繁缕属和钩毛草属为例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研究取样 |
3.2.2 总DNA提取、扩增与测序 |
3.2.3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 |
3.2.4 分子分化时间估算及化石标定 |
3.2.5 生物地理起源分析 |
3.2.6 生态位模型 |
3.3 研究结果 |
3.3.1 系统发育分析 |
3.3.2 分化时间分析 |
3.3.3 祖先起源地重建 |
3.3.4 生态位模型 |
3.4 讨论 |
3.4.1 假牛繁缕属与钩毛草属的系统发育 |
3.4.2 始新世—中新世古地中海起源 |
3.4.3 假牛繁缕属的东亚—地中海间断模式 |
3.4.4 钩毛草属的青藏高原—北美西部间断模式 |
3.4.5 现存种分化始于上新世 |
第四章 “热带亚洲起源”——以荨麻科荨麻族为例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研究取样 |
4.2.2 总DNA提取、扩增与测序 |
4.2.3 系统发育分析 |
4.2.4 形态性状进化分析 |
4.2.5 分子分化时间估算及化石标定 |
4.2.6 生物地理起源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4.3.1 ITS分析 |
4.3.2 叶绿体分析 |
4.3.3 联合分析 |
4.3.4 形态性状进化 |
4.3.5 生物地理学分析 |
4.4 讨论 |
4.4.1 Gyrotaenia的系统位置 |
4.4.2 荨麻族下各属的单系性 |
4.4.3 荨麻族下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
4.4.4 形态性状进化 |
4.4.5 荨麻族生物地理起源与分化 |
第五章 “就地起源”——以东亚与热带大洋洲间断通泉草科为例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0 研究取样 |
5.2.1 基因片段筛选 |
5.2.2 总DNA提取、扩增与测序 |
5.2.3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 |
5.2.4 分化时间估算及化石标定 |
5.2.5 生物地理起源分析 |
5.3 研究结果 |
5.3.1 系统发育分析 |
5.3.2 分化时间分析及祖先起源地重建 |
5.4 讨论 |
5.4.1 通泉草科单系的确定及其在唇形目中的系统位置 |
5.4.2 通泉草科下系统发育关系 |
5.4.3 通泉草属属下系统关系 |
5.4.4 通泉草科两极间断分布格局的生物地理历史 |
第六章 “南半球成分的渗入--走出南温带”:和尚菜属分子生物地理学揭示菊科早期演化历史 |
6.1 前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研究取样 |
6.2.2 总DNA提取、扩增与测序 |
6.2.3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 |
6.2.4 分子分化时间估算及化石标定 |
6.2.5 生物地理起源分析 |
6.3 研究结果 |
6.3.1 系统发育分析 |
6.3.2 分化时间分析 |
6.3.3 祖先起源地重建 |
6.4 讨论 |
6.4.1 和尚菜属的系统发育 |
6.4.2 和尚菜属植物的瘦果传播机制 |
6.4.3 和尚菜属的起源与生物地理进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现代东亚植物区系不是一个古老的区系 |
7.2 地质环境变迁是现代东亚植物区系形成的主要驱动力 |
7.3 隔离和迁移是东亚植物区系分布格局形成的重要机制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中国喀喇昆仑山菊科植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喀喇昆仑山的概况 |
1.2 菊科植物的研究概况 |
第二章 中国喀喇昆仑山菊科植物分类学研究 |
2.1 研究方法与材料 |
2.2 菊科植物的形态特征 |
2.3 中国喀喇昆仑山菊科植物名录 |
2.4 中国喀喇昆仑山菊科植物属种概述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喀喇昆仑山菊科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 |
3.1 中国喀喇昆仑山菊科植物属、种组成特点 |
3.2 中国喀喇昆仑山菊科植物特有现象分析 |
3.3 中国喀喇昆仑山菊科植物的生活型特点 |
3.4 中国喀喇昆仑山菊科植物区系特点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喀喇昆仑山菊科植物资源利用与评价 |
4.1 中国喀喇昆仑山菊科药用植物资源 |
4.2 中国喀喇昆仑山菊科饲用植物资源 |
4.3 中国喀喇昆仑山菊科观赏植物资源 |
4.4 中国喀喇昆仑山菊科野菜植物资源 |
4.5 中国喀喇昆仑山菊科其它植物资源 |
4.6 中国喀喇昆仑山菊科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
(10)河北地区森林公园蚜虫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总论 |
1 文献综述 |
1.1 物种多样性研究概况 |
1.2 动物地理学研究概况 |
1.3 蚜虫类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学研究概况 |
1.4 蚜虫类昆虫概述 |
1.4.1 蚜虫的分类地位 |
1.4.2 蚜虫的外部形态 |
1.4.3 蚜虫的生物学特性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地概况 |
4 材料与方法 |
4.1 蚜虫的采集和鉴定 |
4.1.1 蚜虫的采集 |
4.1.2 昆虫的鉴定 |
4.2 多样性分析 |
4.2.1 蚜虫物种多样性统计 |
4.2.2 寄主植物多样性统计 |
4.2.3 指数分析 |
4.3 分布格局和区系分析 |
5 结果 |
5.1 蚜虫物种多样性 |
5.1.1 河北地区森林公园蚜虫物种种类多样性 |
5.1.2 河北地区森林公园蚜虫物种多样性指数 |
5.2 蚜虫区系成分 |
5.2.1 世界动物地理区划 |
5.2.2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
5.3 寄主植物的多样性 |
5.3.1 不同类群的蚜虫其寄主植物的多样性 |
5.3.2 同类群寄主植物上蚜虫的多样性 |
5.3.3 相同寄生部位蚜虫的多样性 |
5.3.4 雾灵山蚜虫寄主植物的多样性 |
5.3.5 雾灵山寄主植物上蚜虫的多样性 |
5.4 蚜虫物种的水平分布 |
5.4.1 不同物种的分布特点 |
5.4.2 不同地区蚜虫物种相似性比较 |
5.5 海拔高度对蚜虫物种分布的影响 |
5.5.1 雾灵山不同林带间蚜虫的物种组成 |
5.5.2 雾灵山不同林带间蚜虫相似性系数 |
5.5.3 雾灵山不同林带间蚜虫物种多样性指数 |
6 讨论 |
6.1 蚜虫物种多样性分析 |
6.2 蚜虫区系组成研究 |
6.3 蚜虫与寄主植物的关系 |
6.4 影响蚜虫空间分布的原因 |
6.4.1 影响蚜虫水平分布的原因 |
6.4.2 影响蚜虫垂直分布的原因 |
6.5 问题讨论 |
各论 |
蚜虫类分科检索表 |
一、球蚜科 Adelgidae |
(一) 球蚜属 Adelges Vallot, 1836 |
1 落叶松球蚜Adelges laricis Vallot, 1836 |
二、短痣蚜科 Anoeciidae |
(二) 短痣蚜属 Anoecia Koch, 1775 |
2 冬青短痣蚜Anoecia ilicicola Sorin, 1999 |
三、蚜科 Aphididae |
蚜科分属检索表 |
(三) 无网长管蚜属 Acyrthosiphon Mordvilko, 1914 |
3 豌豆蚜 Acyrthosiphon pisum (Harris, 1776) |
(四) 忍冬圆尾蚜属Amphicercidus Oestlund, 1922 |
4 日本忍冬圆尾蚜 Amphicercidus japonicus (Hori, 1927) |
(五) 蚜属 Aphis Linnaeus, 1758 |
蚜属分种检索表 |
5 萝藦蚜 Aphis asclepiadis Fitch, 1851 |
6 绣线菊蚜 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 1912 |
7 常山蚜 Aphis clerodendri Matsumura, 1917 |
8 大巢菜蚜 Aphis craccae Linnaeus, 1758 |
9 豆蚜 Aphis craccivora Koch, 1854 |
10 乌苏黑蚜 Aphis craccivora usuana Zhang,1981 |
11 金雀花蚜 Aphis cytisorum Hartig, 1841 |
12 幽蚜 Aphis elegantula Szelegiewicz, 1963 |
13 卫矛蚜 Aphis euonymi Fabricius, 1775 |
14 甜菜蚜刺菜亚种 Aphis fabae cirsiiacanthoidis Scopoli, 1763 |
15 甜菜蚜卫茅亚种 Aphis fabae evonyomi Fabricius, 1775 |
16 甜菜蚜指名亚种 Aphis fabae fabae Scopoli, 1763 |
17 甜菜蚜牛蒡亚种 Aphis fabae mordvilkoi B?rner et Janisch, 1922 |
18 甜菜蚜茄亚种 Aphis fabae solanella Theobald,1914 |
19 柳蚜 Aphis farinosa Gmelin, 1790 |
20 大豆蚜 Aphis glycines Matsumura, 1917 |
21 棉蚜 Aphis gossypii Glover, 1877 |
22 东亚接骨木蚜 Aphis horii Takahashi, 1923 |
23 菊苣蚜 Aphis intybi Koch, 1855 |
24 艾蚜 Aphis kurosawai Takahashi, 1921 |
25 白猪秧秧蚜 Aphis molluginis (B?rner, 1950) |
26 罗布麻蚜 Aphis poacyni Zhang, Chen, Qiao et al., 1999 |
27 刀豆黑蚜 Aphis robiniae canavaliae Zhang, 1981 |
28 酸模蚜 Aphis rumicis Linnaeus,1758 |
29 千屈菜蚜 Aphis salicariae Koch, 1855 |
30 中国槐蚜 Aphis cytisorum Hartig, 1841 |
31 蒲公英蚜 Aphis taraxacicola (B?rner, 1940) |
32 伞蚜 Aphis umbrella (B?rner, 1950) |
33 荨麻蚜 Aphis urticata Gmelin, 1790 |
(六) 盾疣蚜属 Aspidophorodon Verma, 1966 |
34 柳盾疣蚜 Aspidophorodon sinisalicis Zhang, 1980 |
(七) 短尾蚜属 Brachycaudus van der Goot, 1913 |
短尾蚜属分种检索表 |
35 李短尾蚜 Brachycaudus helichrysi (Kaltenbach, 1841) |
36 女萎短尾蚜 Brachycaudus klugkisti B?rner, 1942 |
(八) 钉毛蚜属 Capitophorus van der Goot, 1913 |
钉毛蚜属分种检索表 |
37 蓼钉毛蚜爪哇亚种 Capitophorus hippophaes javanicus Hill Ris Lambers, |
38 丽蒿钉毛蚜 Capitophorus formasartemisiae (Takahashi, 1921) |
39 旋花钉毛蚜 Capitophorus inulae (Passerini, 1860) |
(九) 二尾蚜属 Cavariella del Guercio, 1911 |
二尾蚜属分种检索表 |
40 埃二尾蚜 Cavariella aegopodii Scopoli, 1763 |
41 当归二尾蚜 Cavariella angelicae Matsumura, 1918 |
42 柳二尾蚜 Cavariella salicicola Matsumura, 1917 |
43 札幌二尾蚜 Cavariella sapporoensis Takahashi, 1961 |
(十) 隐管蚜属 Cryptosiphum Buckton, (1875)1879 |
44 艾蒿隐管蚜临安亚种 Cryptosiphum artemisiae linanense Zhang, 1980 |
(十一) 翠雀蚜属 Delphiniobium Mordvilko, 1914 |
45 暇夷翠雀蚜 Delphiniobium yezoense Miyazaki,1971 |
(十二) 西圆尾蚜属 Dysaphis B?rner, 1931 |
46 苹果红西圆尾蚜 Dysaphis devecta (Walker, 1849) |
(十三) 藜蚜属 Hayhurstia del Guercio, 1917 |
47 藜蚜Hayhurstia atriplicis (Linnaeus, 1761) |
(十四) 明蚜属Hyadaphis Kirkaldy, 1904 |
48 蒙古明蚜Hyadaphis mongolica Szelegiewicz, 1969 |
(十五) 大尾蚜属 Hyalopterus Koch, 1854 |
49 桃粉大尾蚜 Hyalopterus amygdali (Blanchard,1840) |
(十六) 十蚜属 Lipaphis Mordvilko, 1928 |
50 萝卜蚜 Lipaphis erysimi (Kaltenbach, 1843) |
(十七) 长尾蚜属 Longicaudus van der Goot, 1913 |
51 月季长尾蚜 Longicaudus trirhodus (Walker, 1849) |
(十八) 小长管蚜属 Macrosiphoniella del Guercio, 1911 |
小长管蚜属分种检索表 |
52 黑小长管蚜 Macrosophoniella achlys Zhang, Chen, Qiao et al., 1999 |
53 白蒿小长管蚜 Macrosophoniella albiartemisine Zhang, Chen, Qiao et al., |
54 短小长管蚜 Macrosophoniella brerisiphona Zhang,1981 |
55 丽蒿小长管蚜 Macrosophoniella formosartemisiae Takahash,1921 |
56 大尾小长管蚜 Macrosophoniella grandicanda Takahashi et Moritsu, 1963 |
57 弘复小长管蚜 Macrosophoniella hofuchui Zhang, Chen, Qiao et al., 1999 |
58 高楼山小长管蚜 Macrosophoniella gaoloushana Zhang, Chen, Qiao et al., |
59 李艾小长管蚜 Macrosophoniella jinghualii Zhang, Chen, Qiao et al., 1999 |
60 水蒿小长管蚜 Macrosophoniella kuwayamai Takahashi, 1941 |
61 椭圆小长管蚜 Macrosophoniella oblonge (Mordvilko, 1901) |
62 伪蒿小长管蚜 Macrosophoniella pseudoartemisiae Shinji,1933 |
63 五泉小长管蚜 Macrosophoniella quinifontana Zhang, Chen, Zhong et Li, |
64 菊小长管蚜 Macrosophoniella sanborni (Gillette, 1908) |
65 萎蒿小长管蚜 Macrosiphoniella similioblonga Zhang, 1980 |
66 钟姬小长管蚜 Macrosophoniella tsizhongi Zhang, Chen, Qiao et al., 1999 |
(十九) 长管蚜属 Macrosiphum Passerini, 1860 |
长管蚜属分种检索表 |
67 月季长管蚜 Macrosiphum Sitobion rosirorum (Zhang, 1983) |
68 铁线莲长管蚜 Macrosiphum clematifoliae Shinji, 1924 |
69 荻草谷网蚜 Macrosiphum Sitobion miscanthi (Takahashi, 1921) |
(二十) 修尾蚜属 Megoura Buckton, 1876 |
修尾蚜属分种检索表 |
70 豌豆修尾蚜 Megoura crassicauda (Mordvilko, 1919) |
71 胡枝子修尾蚜 Megoura lespedezae Essig et Kuwana, 1918 |
(二十一) 色蚜属 Melanaphis van der Goot, 1917 |
72 高粱蚜 Melanaphis sacchari (Zehnter, 1897) |
(二十二) 无网蚜属 Metopolophium Mordvilko, 1914 |
73 麦无网蚜Metopolophium dirhodum (Walker, 1849 ) |
(二十三) 小微网蚜属 Microlophium Cholodkovsky, 1902 |
74 荨麻小无网蚜Microlophium carnosum (Buckton, 1876) |
(二十四) 冠蚜属 Myzaphis van der Goot, 1913 |
75 布克汤冠蚜 Myzaphis bucktoni Jacob, 1946 |
(二十五) 瘤蚜属 Myzus Passerini, 1860 |
瘤蚜属分种检索表 |
76 荨麻瘤蚜 Myzus dycei Garver, 1961 |
77 苹果瘤蚜 Myzus malisuctus Matsumura, 1918 |
78 杏瘤蚜 Myzus mumecola (Matsumura, 1917) |
79 虞美瘤蚜 Myzus papaverisucta Zhang, Chen, Qiao et al., 1999 |
80 桃蚜 Myzus persicae (Sulzer, 1776) |
(二十六) 圆瘤蚜属 Ovatus van der Goot, 1913 |
81 山楂圆瘤蚜 Ovatus crataegarius Walker, 1850 |
(二十七) 疣蚜属 Phorodon Passerini, 1860 |
疣蚜属分种检索表 |
82 葎草叶疣蚜 Phorodon humulifoliae Tseng et Tao,1938 |
83 大麻疣蚜Phorodon cannabis Passerini, 1860 |
(二十八) 粉毛蚜属 Pterocomma Buckton, 1879 |
粉毛蚜属分种检索表 |
84 内蒙粉毛蚜 Pterocomma neimongolense Zhang, 1980 |
85 粉毛蚜 Pterocomma pilosum Buckton, 1879 |
86 柳粉毛蚜 Pterocomma salicis (Linnaeus, 1758) |
87 华杨粉毛蚜 Pterocomma sinipopulifoliae Zhang, 1980 |
88 三堡粉毛蚜 Pterocomma sanpunum Zhang, 1980 |
89 藏柳粉毛蚜 Pteroxomma tibetasalicis Zhang, 1981 |
(二十九) 蔷无网蚜属 Rhodobium Hille Ris Lambers, 1947 |
90 蔷无网蚜 Rhodobium porosum (Sanderson, 1900) |
(三十) 囊管蚜属 Rhopalosiphoninus Baker, 1920 |
91 溲疏囊管蚜 Rhopalosiphoninus deutzifoliae Shinji,1924 |
(三十一) 缢管蚜属 Rhopalosiphum Koch, 1854 |
缢管蚜属分种检索表 |
92 玉米蚜 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 1861) |
94 苹草缢管蚜 Rhopalosiphum insertum (Walker,1849) |
95 禾谷缢管蚜 R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 1758) |
95 莲缢管蚜 Rhopalosiphum nymphaeae (Linnaeus, 1761) |
96 红腹缢管蚜 Rhopalosiphum rufiabdominale (Sasaki, 1899) |
(三十二) 札圆尾蚜属 Sappaphis Matsumura, 1918 |
97 梨中华圆尾蚜 Sappaphis sinipiricola Zhang, 1980 |
(三十三) 二叉蚜属 Schizaphis B?rner, 1931 |
98 麦二叉蚜 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 1852) |
(三十四) 谷网蚜属 Sitobion Mordvilko, 1914 |
99 白苏长管蚜 Sitobion perillae Zhang, 1988 |
(三十五) 瘤头蚜属 Tuberocephalus Shinji, 1929 |
瘤头蚜属分种检索表 |
100 樱桃卷叶蚜 Tuberocephalus liaoningensis Monzen, 1927 |
101 桃瘤头蚜 Tuberocephalus momonis (Matsumura, 1917) |
(三十六) 指网管蚜属 Uroleucon Mordvilko, 1914 |
指网管蚜属分种检索表 |
102 飞蓬指管蚜 Uroleucon erigeronense (Thomas, 1878) |
103 莴苣指管蚜 Uroleucon formosanum (Takahashi, 1921) |
104 红花指管蚜 Uroleucon gobonis (Matsumura, 1917) |
105 居莴苣指管蚜 Uroleucon lactucicola (Strand, 1929) |
106 居莴苣指管蚜伊宁亚种 Uroleucon lactucicola yiningense Zhang, Chen, Qiao et al., 1999 |
107 新风铃草指长管蚜 Uroleucon neocampanulae (Takahashi, 1962) |
108 苣荬指管蚜 Uroleucon sonchi (Linnaeus, 1767) |
109 伊犁指管蚜 Uroleucon yiliense Zhang, Chen, Zhong et Li, 1999 |
四、毛蚜科 Chaitophoridae |
毛蚜科分属检索表 |
(三十七) 小毛蚜属 Chaetosiphella Hille Ris Lambers, 1939 |
110 针茅小毛蚜 Chaetosiphella stipae Hille Ris Lambers, 1947 |
(三十八) 毛蚜属 Chaitophorus Koch, 1854 |
毛蚜属分种检索表 |
111 白曲毛蚜 Chaitophorus leucomelas Koch, 1854 |
112 白杨毛蚜 Chaitophorus populeti (Panzer, 1801) |
113 白毛蚜 Chaitophorus populialbae (Boyer de Fonscolombe, 1841) |
114 柳黑毛蚜 Chaitophorus saliniger Shinji, 1924 |
115 欧山杨毛蚜 Chaitophorus tremulae Koch, 1854 |
(三十九) 多态毛蚜属 Periphyllus van de Hoeven, 1863 |
多态毛蚜属分种检索表 |
116 京枫多态毛蚜 Periphyllus diacerivorus Zhang, 1982 |
117 栾多态毛蚜 Periphyllus koelreuteriae (Takahashi, 1919) |
(四十) 伪毛蚜属 Sipha Passerini, 1860 |
118 丽伪毛蚜 Sipha Rungsia elegans del Guercio,1905 |
五、斑蚜科 Drepanosiphidae |
斑蚜科分属检索表 |
(四十一) 桦蚜属 Betulaphis Glendennig, 1926 |
119 四瘤桦蚜Betulaphis quadrituberculata (Kaltenbach, 1843) |
(四十二) 长角斑蚜属 Calaphis Walsh, 1863 |
120 居桦长角斑蚜 Calaphis betulicola (Kaltenbach, 1843) |
(四十三) 带斑蚜属 Callipterinella van der Goot, 1913 |
带斑蚜属分种检索表 |
121 带斑蚜 Callipterinella calliptera (Hartig, 1841) |
122 瘤带斑蚜 Callipterinella tuberculata (von Heyden, 1837) |
(四十四) 黑斑蚜属 Chromaphis Walker, 1870 |
123 核桃黑斑蚜 Chromaphis juglandicola (Kaltenbach, 1843) |
(四十五) 绿斑蚜属 Chromocallis Takahashi, 1961 |
124 日本绿斑蚜 Chromocallis nirecola (Shinji, 1933) |
(四十六) 刻斑蚜属 Clethrobius Mordvilko,1928 |
125 毛刻斑蚜 Clethrobius comes (Walker, 1848) |
(四十七) 肉刺斑蚜属 Dasyaphis Takahashi, 1938 |
126 枫杨肉刺斑蚜 Dasyaphis rhusae (shinji, 1922) |
(四十八) 绵斑蚜属 Euceraphis Walker, 1870 |
127 桦绵斑蚜 Euceraphis punctipennis (Zetterstedt, 1828) |
(四十九) 中斑蚜属 Mesocallis Matsumura,1919 |
中斑蚜属分种检索表 |
128 榆桔中斑蚜 Mesocallis pteleae Matsumura, 1919 |
129 鹅耳枥中斑蚜 Mesocallis sawashibae (Matsumura, 1917) |
(五十) 单斑蚜属 Monaphis Walker, 1870 |
130 触角单斑蚜 Monaphis antennata (Kaltenbach, 1843) |
(五十一) 角斑蚜属 Myzocallis Passerini, 1860 |
131 鹅耳枥角斑蚜 Myzocallis carpini (Koch, 1854) |
(五十二) 新桦斑蚜属 Neobetulaphis Basu, 1964 |
132 河北新桦斑蚜 Neobetulaphis hebeiensis (Zhang, Zhang et Zhong, 1995) |
(五十三) 绵叶蚜属 Shivaphis Das ,1918 |
绵叶蚜属分种检索表 |
133 朴绵叶蚜 Shivaphis celti Das, 1918 |
134 椴绵叶蚜 Shivaphis tilisucta Zhang, 1990 |
(五十四) 中华毛蚜属 Sinochaitophorus Takahashi, 1936 |
135 榆华毛蚜 Sinochaitophorus maoi Takahashi, 1936 |
(五十五) 毛斑蚜属 Symydobius Mordvilko, 1894 |
毛斑蚜属分种检索表 |
136 黑桦毛斑蚜 Symydobius kabae (Matsumura, 191) |
137 短毛斑蚜 Symydobius brevicapillus Qiao et Zhang, 2002 |
138 缺带毛斑蚜 Symydobius carefasciatus Qiao et Zhang, 2002 |
139 昙毛斑蚜 Symydobius fumus Qiao et Zhang, 2002 |
140 椭圆毛斑蚜 Symydobius oblongus von Heyden, 1837 |
(五十六) 蓟马蚜属 Thripsaphis Gillette, 1917 |
蓟马蚜属分种检索表 |
141 雾灵山蓟马蚜 Thripsaphis cyperi wulingshanensis Zhang et Zhang, 1993 |
142 河北蓟马蚜 Thripsaphis ossiannilssoni hebeiensis Zhang et Zhang, 1993 |
(五十七) 椴斑蚜属 Tiliaphis Takahashi, 1961 |
143 小椴斑蚜 Tiliaphis shinae (Shinji, 1924) |
(五十八) 长斑蚜属 Tinocallis Matsumura, 1919 |
长斑蚜属分种检索表 |
144 紫薇长斑蚜 Tinocallis kahawaluokalani (Kirkaldy,1907) |
145 榆长斑蚜 Tinocallis saltans (Nevsky, 1929) |
146 刺榆长斑蚜 Tinocallis takachihoensis Higuchi, 1972 |
147 榆叶长斑蚜 Tinocallis ulmiparvifoliae Matsumura, 1919 |
148 榉长斑蚜 Tinocallis zelkowae (Takahashi, 1919) |
(五十九) 侧棘斑蚜属 Tuberculatus Mordvilko, 1894 |
侧棘斑蚜属分种检索表 |
149 横侧棘斑蚜 Tuberculatus Orientuberculoides yokoyamai (Takahashi, 1923) |
150 居栎侧棘斑蚜 Tuberculatus quercicola (Matsumura, 1917) |
151 栗斑蚜 Tuberculatus Nippocallis castanocallis (Zhang et Zhong, 1981) |
152 日本侧棘斑蚜 Tuberculatus japonicus Higuchi, 1969 |
153 台栎侧棘斑蚜 Tuberculatus querciformosanus Takahashi, 1921 |
154 印度侧棘斑蚜 Tuberculatus (Acanthotuberculatus) indicus Ghosh, 1972 |
155 缘瘤栗斑蚜 Tuberculatus margituberculatus (Zhang et Zhong, 1981) |
六、毛管蚜科 Greenideidae |
(六十) 毛管蚜属 Greenidea Schouteden,1905 |
156 杭黑毛管蚜 Greenidea hangnigra Zhang, 1979 |
七、扁蚜科 Hormaphididae |
(六十一) 一条角蚜属 Doraphis Matsumura et Hori, 1929 |
157 杨一条角蚜 Doraphis populi (Maskell, 1898) |
八、大蚜科 Lachnidae |
大蚜科分属检索表 |
(六十二) 长足大蚜属 Cinara Curtis, 1835 |
长足大蚜属分种检索表 |
158 楔斑长足大蚜 Cinara cuneomaculata (del Guercio, 1909) |
159 马尾松长足大蚜 Cinara formosana (Takahashi, 1924) |
160 高知长足大蚜 Cinara kochiana (B?rner, 1939) |
161 小管松长足大蚜 Cinara paxilla Zhang, 1981 |
162 云杉长足大蚜 Cinara piceae (Panzer, 1801) |
163 毛角长足大蚜 Cinara pilicornis (Hartig, 1841) |
164 松长足大蚜 Cinana pinea (Mordvilko, 1895) |
165 柏长足大蚜 Cinara Cupressobium tujafilina (del Guercio, 1909) |
166 瓦氏长足大蚜 Cinana watsoni Tissot,1939 |
(六十三) 长大蚜属 Eulachnus del Guercio, 1909 |
长大蚜属分种检索表 |
167 高山长大蚜 Eulachnus alticola B?rner, 1940 |
168 龙细长大蚜 Eulachnus drakontos Zhang et Qiao, 1999 |
(六十四) 大蚜属 Lachnus Burmeister, 1835 |
大蚜属分种检索表 |
169 栲大蚜 Lachnus quercihabitans (Takahashi, 1924) |
170 辽栎大蚜 Lachnus siniquercus Zhang, 1982 |
171 板栗大蚜 Lachnus tropicalis (van der Goot, 1916) |
(六十五) 钝喙大蚜属 Schizolachnus Mordvilko, 1909 |
172 东方钝喙大蚜 Schizolachnus orientalis (Takahashi, 1924) |
(六十六) 长喙大蚜属 Stomaphis Walker, 1870 |
173 栎长喙大蚜 Stomaphis quercisucta Qiao et Zhang, 1999 |
(六十七) 瘤大蚜属 Tuberolachnus Mordvilko, 1909 |
174 柳瘤大蚜 Tuberolachnus salignus (Gmelin, 1790) |
九、纩蚜科 Mindaridae |
(六十八) 纩蚜属 Mindarus Koch, 1956 |
175 日本纩蚜 Mindarus japonicus Takahashi, 1931 |
十、瘿绵蚜科 Pemphigidae |
瘿绵蚜科分属检索表 |
(六十九) 三堡瘿绵蚜属 Epipemphigus Hille Ris Lambers, 1966 |
三堡瘿绵蚜属分种检索表 |
176 尼三堡瘿绵蚜 Epipemphigus niisimae (Matsumura, 1917) |
177 三堡瘿绵蚜 Epipemphigus sanpupopuli (Zhang et Zhong, 1979) |
(七十) 拟粗毛绵蚜属 Pachypappella Baker, 1920 |
178 少拟粗毛绵蚜 Pachypappella aliquipila Zhang, 1997 |
(七十一) 扣绵蚜属Colophina B?rner, 1932 |
179 北扣绵蚜 Colophina arctica Zhang et Qiao, 1997 |
(七十二) 绵蚜属 Eriosoma Leach, 1818 |
绵蚜属分种检索表 |
180 安绵蚜 Eriosoma anncharlotteae Danielsson, 1979 |
181 白榆绵蚜 Eriosoma ulmipumilicola Zhang et Zhang, 1993 |
182 山榆绵蚜 Eriosoma ulmi (Linnaeus, 1758) |
(七十三) 根蚜属 Geoica Hart, 1894 |
183 钝毛根蚜 Geoica setulosa (Passerini, 1860 ) |
(七十四) 拟根蚜属 Paracletus von Heyden, 1837 |
184 麦拟根蚜 Paracletus cimiciformis von Heyden, 1837 |
(七十五) 瘿绵蚜属 Pemjphigus Hartig,1839 |
瘿绵蚜属分种检索表 |
185 环瘿绵蚜 Pemphigus circellatus Zhang,1981 |
186 杨枝瘿绵蚜 Pemphigus immunis Buckton, 1896 |
187 杨柄叶瘿绵蚜 Pemphigus matsumurai Monzen, 1929 |
(七十六) 卷叶绵蚜属 Prociphilus Koch, 1857 |
卷叶绵蚜属分种检索表 |
188 忍冬卷叶绵蚜 Prociphilus xylostei (de Geer, 1773) |
189 丁香卷叶绵蚜 Prociphilus gambosae Zhang et Zhang, 1993 |
(七十七) 四脉绵蚜属 Tetraneura Hartig, 1841 |
四脉绵蚜属分种检索表 |
190 暗色四脉绵蚜 Tetraneura caerulescens (Passerini, 1856) |
191 钉毛四脉绵蚜 Tetraneura capitata Zhang et Zhang, 1991 |
192 秋四脉绵蚜 Tetraneura akinire Sasaki, 1904 |
193 秋四脉绵蚜山西亚种 Tetraneura akinire shanxiensis Zhang et Zhang, 1991 |
(七十八) 伪卷叶绵蚜属 Thecabius Koth, 1855 |
伪卷叶绵蚜属分种检索表 |
194 北京伪卷叶绵蚜 Thecabius Thecabius beijingensis Zhang, 1995 |
195 次毛伪卷叶绵蚜 Thecabius sequelus Zhang, 1995 |
196 杨伪卷叶绵蚜 Thecabius populi (Tao, 1970) |
十一、平翅绵蚜科 Phloeomyzidae |
(七十九) 平翅绵蚜属 Phloeomyzus Horvath, 1896 |
197 杨平翅绵蚜 Phloeomyzus passerinii zhangwuensis Zhang, 1982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四、我国菊科的区系分析及青藏高原的隆起与菊苣亚科部分类群的地理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昆仑山植物多样性格局及其形成机制[D]. 杜维波. 兰州大学, 2021
- [2]香青属孢粉学与生物地理学研究[D]. 张涛. 郑州大学, 2020(02)
- [3]浙闽地区中新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植被和古环境研究[D]. 杨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4]云南高原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 张荣桢. 云南大学, 2018(01)
- [5]四川红原实蝇与宿主植物的系统发育联系[D]. 陈瀚祥. 南京大学, 2017(01)
- [6]晚新生代天水盆地孢粉记录的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隆升[D]. 刘佳. 兰州大学, 2016(06)
- [7]东亚植物区系的起源与进化 ——来自若干类群的证据[D]. 邓涛. 云南大学, 2015(10)
- [8]第四纪地层中常见的菊科植物花粉及其起源与分布[J]. 唐领余,张小平,周忠泽. 古生物学报, 2012(01)
- [9]中国喀喇昆仑山菊科植物研究[D]. 孙红燕. 石河子大学, 2010(02)
- [10]河北地区森林公园蚜虫物种多样性研究[D]. 张蕾. 河北农业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