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基因食品安全及其监督(论文文献综述)
刘洁凌[1](2020)在《我国食品安全伦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问题是人类生命健康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目前,食品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食品安全状况差,食品农药残留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与食品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引起食品安全的关注,引起了我国政府和消费者的关注。食品安全伦理极其重要,外部依赖法律法规和全体道德体系,对于限制违法乱纪的食品安全事件极为重要。食品安全与国民经济和民生有关,目前,报道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很多,使得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信任度大大降低。食品安全可以说已经成为中国的热门话题。实际上,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德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反映了当前中国伦理道德下降的客观事实,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于自身伦理建设问题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尽管在食品安全领域,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些法律法规,通过这种外在性的约束防止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但是,依旧遏制不了当前中国非常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这就说明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政府监管不力,或者法律制度的欠缺,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伦理道德缺失所导致的。所以,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就要通过伦理道德的视角来审视这一问题。完善企业伦理道德一方面有助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同时,能够改善我国目前已经非常严峻的食品安全现状。当前在理论研究领域,针对食品安全问题从法律、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角度研究的成果已经非常丰富,但是从伦理学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多学科综合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从伦理角度探讨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
陆晓雨,周慧丽[2](2019)在《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生物技术领域发展异军突起,其中对农产品领域影响巨大的则是基因工程。由基因工程生产而来的转基因食品在中国的消费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探究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的策略。
赵丰[3](2018)在《自反性现代化视域下转基因食品风险研究》文中提出转基因食品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其本身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技术具有不确定性。它为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当前社会正处于风险社会,而风险社会正是由于自反性现代化所导致的。因此,从自反性现代化的视角对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进行研究是必要的。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是当前转基因技术风险的来源,它带来了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等三个方面的风险。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争论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实质是等同的,而反对者认为它带来的风险难以估量。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大多还停留在主观臆测上,并未真正深入了解转基因食品。风险社会的主要根源是自反性现代化。自反性是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上人类的自我否定、人类自我消解与自我对抗。反思性是在现代化基础上人们为了满足理性欲望,进而运用知识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思和实践,来达到目的。自反性现代化是在工业社会的背景中,人们盲目的追求科学理性,缺乏了社会理性,从而造成了自我创造性毁灭的结果,这并不是西方现代化所造成的危机,而是现代化胜利的结果。当前,人类生活在风险社会中,风险主要来源科学技术和“亚政治”。人类的认识水平是有限的,而风险是无限的,建立有效的规避风险措施较为困难。我们应从自反性现代化的视角出发,结合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经验,分析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环境、社会等方面带来的风险。借助自反性现代化理论,应采取政治变革、提升政治能力、优化治理、坚持严谨的科学审视、完善风险评估和预测的措施。面对“亚政治”的副作用,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严格把控风险源头,在风险评估中做到以为人本,从科学理性和社会理性双重角度下进行评估。
孙颖[4](2017)在《中美转基因食品监管法律制度的差异》文中研究说明转基因食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监管法律的重要性,美国作为世界上转基因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监管法律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中国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大量依赖也由此出台了大量的转基因监管法规。从转基因食品的监管法律法规、监管部门、标识制度、监管理念等对中美两国的转基因监管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产生此差异的法律效力、文化心理、科学素养、政治制度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江虹[5](2017)在《《SPS协定》下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协调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国际社会各国存在生产要素和资源禀赋的差异,各自拥有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比较优势,国际贸易由此产生。随着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原本局限于一国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具有了国际影响。各国政府为保障本国国内居民生命健康与食品安全而采取安全措施,然而这些措施逐渐异化为自由贸易壁垒。WTO框架下《SPS协定》既允许各成员国为保护人类生命健康与食品安全采取必要的措施,又要求这些措施对自由贸易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不构成对自由贸易的变相限制,这二者如何协调始终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章是关于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冲突的阐述。首先概述自由贸易理论与食品安全含义的演变与基本内涵,进而阐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冲突的产生与表现。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之间存在冲突,但同时也存在相互促进关系,基于此,分析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冲突协调的可能性。第二章是关于《SPS协定》下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协调规则与实践的阐述。《SPS协定》的目的在于实现贸易自由化与食品安全、公共健康之间的平衡与协调。《SPS协定》制定了一整套规则规范各国食品安全措施的合理运用,核心规则包括第2条科学证据规则、第3条国际协调规则、第5条风险评估与适当保护水平规则。基于此,分析(WTO争端解决机构处理的)成员国食品安全贸易争端实践总体概况与典型案例,食品安全贸易争端解决实践反映了协定协调规则的适用与实效。第三章是关于《SPS协定》下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协调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SPS协定》协调规则自身存在模糊性,一些关键性概念与规则规定不够具体明确;科技发展带来预防原则能否在协定下适用的问题;食品安全国际标准协调作用有限。这些问题的存在与《SPS协定》缔结时成员国的认识局限有关,同时也折射出多边自由贸易体制与成员国国家主权间的冲突以及成员国间贸易利益与食品安全管制权的冲突。此外,法典标准制定中逐渐显现出的问题导致其可信度受到质疑从而限制其协调基准作用的发挥。第四章是关于促进《SPS协定》下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协调的对策与启示。《SPS协定》对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的协调应坚持“以人为本”、食品安全优先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符合WTO宗旨、GATT1994例外条款以及《SPS协定》的基本定位与价值。协调冲突需要明确的协调规则,通过WTO争端解决机构的“司法”解释澄清协定中的模糊规则,通过部长会议及总理事会的“立法”解释明确预防原则的法律地位与适用条件,从而更加明确成员国的权利义务内容、化解分歧与纠纷。同时,完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法典标准的制定与监督,更加充分有效发挥国际标准的协调作用。《SPS协定》下食品安全贸易争端解决实践表明科学证据与风险评估规则、预防原则的重要性,基于此,中国既要善用例外条款、保障食品安全,又要善用协调规则,挑战绿色壁垒、促进自由贸易,促进食品安全与自由贸易更好的协调。
胡炜[6](2015)在《我国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的反思与重构》文中认为构建合理的法律规制体系是降低转基因食品潜在风险的关键,我国在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构建方面虽然已有一定发展,但依然存在较多的不足,特别是转基因食品安全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缺少专门的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法。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转基因食品立法方面的不足,应该立足我国法制环境,借鉴国际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经验,以完善我国现有规制制度。
王宇红,冶刚,徐品[7](2015)在《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探源》文中研究指明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是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创新。通过界定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和公众参与的内涵,论证转基因食品风险控制理论、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多元化理论和公民社会理论的适用性,为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正当性提供理论支撑。
丁思绮[8](2015)在《理性建构下的美国转基因食品标签粘贴制度》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大力发展转基因生物技术,在成本—效益基础上理性考量,实施宽松型标签粘贴制度。文章以转基因安全的检测技术为切入点、阐明美国实行该政策的生物基础,并剖析了该制度背后的利益导向以及风险考量,进而建立起现行标签制度与监管制度的有机联系,此外,呈现了关于美国非强制性标签制度的社会争议,通过全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及分析旨在为转基因标签制度以及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带来启示。
武晓宣[9](2015)在《国际法视域下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备受争议的问题,至今尚无科学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因此,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受到人们的置疑,加之,我国食品安全食品频发,民众排斥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但我国的国情使我国不得不依赖转基因技术解决粮食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必须通过建立健全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对转基因食品进行规制,以保障公民健康以及生态环境的安全。我国转基因食品立法存在诸多缺陷,其完善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模式。同时我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的缔约国,以及WTO成员国,有义务对条约以及协定进行全面理解与深入研究,使我国的法律实现与国际的接轨。本论文借鉴和总结国内外已有转基因食品立法,针对我国转基因食品立法现状中存在的缺陷,对与转基因食品相关的条约与协议进行梳理和归纳,同时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欧盟的转基因食品立法进行研究,借鉴其先进的转基因食品立法制度,进而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立法。本文最后试图去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且能促进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健康发展的法律制度模式,并对提出一些建议,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立法。本文在国际视域下对转基因食品立法进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我国转基因食品立法与国际接轨,减少避免国际贸易摩擦,减少国际争端中遭受的损失。同时,与转基因食品相关的国际立法为我国转基因食品立法的完善提供了众多先进的立法制度,值得我国借鉴。
侯佳祺[10](2015)在《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在一定程度解决了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短缺问题,给处于饥饿和贫困中的人民带来了生存的希望。然而,转基因食品是存在潜在风险的,这种危险的潜伏期可能会长达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所以转基因食品是应该要被严格监管。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是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承担者,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组织主要分为两级,一级是以农业部为主导的国家各部委及其下属机构,第二级是以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为代表的省部级监管组织,另外还有部级联席会议制度。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从法律角度来说立法层级比较低,法律制度不健全;从监管方式上来说,存在多头管理和管理有缺失的现象;监管组织在履职过程中主体有时不够明确,同时扮演着双重身份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我们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危害性没有重视起来;二是受到我国现在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三是监管组织数量较多,组织之间缺乏沟通和合作;四是在组织内部存在“懒政”现象;五是各个监管组织的权力划分不平衡;另外还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督。欧盟和美国在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它们大都拥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严格的安全评估体系,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监管组织,这些对于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具有重要的启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国外成功的监管经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管模式、提高立法层次、强化监管组织的监督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监管。
二、转基因食品安全及其监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基因食品安全及其监督(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食品安全伦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伦理现状的比较 |
2.1 概念界定 |
2.1.1 食品安全伦理的含义 |
2.1.2 食品安全伦理的作用 |
2.1.3 食品安全伦理与法律的关系 |
2.2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伦理建设 |
2.2.1 美国食品安全伦理建设 |
2.2.2 日本食品安全伦理建设 |
2.2.3 欧洲食品安全伦理建设 |
2.3 我国食品安全伦理发展历史和现状 |
2.3.1 我国食品安全伦理发展历史追溯 |
2.3.2 我国食品安全伦理建设总结 |
2.3.3 国内外食品安全伦理建设的比较 |
第3章 食品安全伦理问题及其原因 |
3.1 我国食品安全伦理问题的表现 |
3.1.1 消费者道德意识缺乏 |
3.1.2 生产经营者伦理道德缺损 |
3.1.3 监管者伦理缺失 |
3.1.4 媒体伦理功能缺位 |
3.2 我国发生食品安全伦理问题的后果 |
3.2.1 侵害个体权益 |
3.2.2 制约经济发展 |
3.2.3 影响政府公信力 |
3.2.4 阻碍社会进步 |
3.3 我国食品安全伦理缺失的原因 |
3.3.1 消费伦理异化 |
3.3.2 诚信体系建设缓慢 |
3.3.3 监督体系不完善 |
3.3.4 利益优先的负面影响 |
第4章 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应对之策 |
4.1 加强企业道德建设 |
4.1.1 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 |
4.1.2 建立结合正义与利润的企业价值 |
4.1.3 建立员工道德价值观 |
4.2 强化政府行政伦理建设 |
4.2.1 建立健全的道德责任追究机制 |
4.2.2 改善监管机构的体制结构 |
4.2.3 遵循以人为本的控制理念 |
4.2.4 加强执政党的道德建设 |
4.3 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
4.3.1 行业协会的监督作用 |
4.3.2 新闻媒体的舆论 |
4.3.3 发挥消费者监督作用 |
4.4 消费者要树立健康文明的消费观 |
4.4.1 消费者必须强化道德责任意识 |
4.4.2 消费者应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
4.4.3 消费者需要合理的消费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 |
(2)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分析 |
二、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三、中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
(3)自反性现代化视域下转基因食品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转基因食品及其风险认知 |
第一节 转基因食品基本概况 |
一 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 |
二 全球转基因食品发展概况 |
第二节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认知与风险认知 |
一 转基因食品安全认知 |
二 转基因食品风险认知 |
第三节 转基因食品的认知风险来源 |
第二章 自反性现代化:转基因食品风险研究一个视角 |
第一节 自反性现代化理论 |
一 自反性现代化概念界定 |
二 自反性现代化形成背景 |
三 自反性现代化理论的主要流派 |
第二节 自反性现代化对转基因食品风险的影响 |
一 理性的异化对转基因食品风险的影响 |
二 信任危机对转基因食品风险的影响 |
三 亚政治对转基因食品风险的影响 |
第三节 自反性现代化造成转基因食品风险类型 |
一 社会稳定风险 |
二 精神健康风险 |
三 食品监管风险 |
四 环境监管风险 |
第三章 转基因食品管理现状及风险的规避之策 |
第一节 转基因食品管理现状 |
一 发达国家转基因食品的管理现状 |
二 发展中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现状 |
第二节 转基因食品风险的规避之策 |
一 提升政治能力 |
二 优化社会治理 |
三 坚持严谨的科学审视 |
四 完善风险评估和预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美转基因食品监管法律制度的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 中美转基因食品监管法律制度的对比分析 |
1.1 转基因食品的法律法规 |
1.2 转基因食品的监管部门 |
1.3 转基因标识制度 |
1.4 监管理念 |
2 中国转基因食品监管法律制度差异的原因分析 |
2.1 法律效力不同 |
2.2 文化心理不同 |
2.3 科学素养水平不一 |
2.4 政治制度不同 |
3 结语 |
(5)《SPS协定》下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协调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的冲突 |
第一节 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冲突的产生 |
一、自由贸易理论的演进与基本内涵 |
二、食品安全含义的变迁与基本内涵 |
三、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冲突的缘起 |
第二节 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冲突的表现 |
一、自由贸易加剧食品安全问题全球化 |
二、异化的食品安全措施阻碍贸易自由化 |
第三节 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冲突协调的可能性 |
一、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协调的理论基础 |
二、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协调的现实基础 |
第二章 《SPS协定》下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协调的规则与实践 |
第一节 《SPS协定》的产生与目的 |
一、《SPS协定》的产生 |
二、《SPS协定》的目的 |
第二节 《SPS协定》协调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的核心规则 |
一、科学证据规则 |
二、国际协调规则 |
三、风险评估与适当保护水平规则 |
第三节 食品安全贸易争端解决实践 |
一、食品安全贸易争端解决概况 |
二、食品安全贸易争端典型案件 |
三、食品安全贸易争端争议焦点 |
第三章 《SPS协定》下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协调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SPS协定》协调规则模糊 |
一、风险评估概念不清晰 |
二、风险评估审查标准不具体 |
三、国际协调规则不明确 |
第二节 科技发展带来预防原则适用的难题 |
一、科技发展引发预防原则的适用问题 |
二、成员国对适用预防原则的分歧 |
三、争端解决机构对适用预防原则的回避 |
第三节 食品安全国际标准协调作用有限 |
一、食品安全国际标准法律地位的变化 |
二、食品安全国际标准约束力不强 |
三、食品安全国际标准缺乏有效监督 |
第四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SPS协定》缔结时成员国的认识局限 |
二、贸易自由化与食品安全管制主权之间的冲突 |
三、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与消费文化的差异 |
四、食品安全国际标准可信度不断受到质疑 |
第四章 促进《SPS协定》下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协调的对策与启示. |
第一节 明确《SPS协定》下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协调的理念 |
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
二、人权优于贸易的价值理念 |
三、WTO/SPS协定下食品安全优先的理念 |
第二节 通过“司法”解释澄清《SPS协定》中的模糊规则 |
一、“司法”解释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二、“司法”解释澄清国际协调规则 |
三、“司法”解释明确风险评估审查标准 |
第三节 通过“立法”解释明确预防原则的法律地位与适用 |
一、“立法”解释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二、“立法”解释明确预防原则的法律地位 |
三、“立法”解释明确预防原则的适用条件 |
第四节 完善国际食品法典标准的制定 |
一、国际标准的协调作用 |
二、完善国际食品法典标准的制定程序 |
三、加强对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制定的监督 |
第五节 对中国的启示 |
一、明确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
二、善用例外条款保障食品安全 |
三、善用协调规则挑战绿色壁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我国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的反思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案例 |
(二) 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及其发展 |
二、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的比较法分析 |
(一) 欧盟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 |
1. 欧盟对转基因食品的主要立法 |
2. 欧盟转基因食品的管理机构 |
3. 欧盟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的具体内容 |
(二) 美国与日本转基因食品的法律规制 |
1. 美国转基因食品的法律规制 |
2. 日本转基因食品的法律规制 |
(三) 中国转基因食品的法律规制 |
1. 中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现状 |
2. 中国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体系 |
3. 目前中国转基因食品的规制制度 |
(四) 各国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对我国的立法借鉴 |
三、我国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的反思与重构 |
(一) 我国转基因食品立法体系的反思和重构 |
(二)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具体规制内容的反思和重构 |
(三)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设置的反思和重构 |
(四)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规制体制对消费知情权保护的反思和重构 |
(五)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未能对农民的利益做到切实保障 |
(7)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内涵界定 |
(一)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 |
(二)公众参与 |
(三)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 |
二、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理论 |
(一)风险控制理论 |
(二)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公众干预 |
三、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多元化理论 |
(一)动态社会契约下的食品安全监管 |
(二)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多元化的必然性 |
四、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公民社会理论 |
(一)公民社会理论 |
(二)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公民社会组织化参与 |
五、结语 |
(8)理性建构下的美国转基因食品标签粘贴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转基因食品标签制度概述 |
二、美国的转基因食品标签粘贴制度背后的利益导向 |
三、美国正当的自愿性转基因食品标签粘贴制度 |
四、依托于严格监管下的美国转基因食品标签粘贴制度 |
五、美国理性建构制度下带来的社会争议 |
六、美国给中国转基因食品标签粘贴制度的启示 |
七、总结 |
(9)国际法视域下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引言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1. 比较研究法 |
2. 文献研究法 |
(四)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二、转基因食品概述 |
(一) 转基因食品的概念、现状 |
1. 转基因食品概念 |
2. 转基因食品种植现状 |
(二)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争论 |
1.持宽松态度的国家 |
2. 持严格态度的国家 |
3. 持中立态度的国家 |
(三) 小结 |
三、转基因食品国际立法研究 |
(一) 与转基因食品相关的国际立法 |
1. 《生物多样性公约》 |
2.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
3.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 |
4. 《技术贸易壁垒协定》 |
(二) 欧盟对转基因食品国际立法的践行 |
1. 立法原则 |
2. 转基因食品监管机构 |
3. 标识制度 |
4. 上市审批制度 |
5. 转基因食品追踪制 |
(三) 转基因食品国际立法缺陷与困境 |
1. 转基因食品国际立法缺陷 |
2. 转基因食品国际立法困境 |
(四) 小结 |
四、国际法视域下我国转基因食品立法出路研究 |
(一)我国转基因食品立法现状及缺陷 |
1.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现状 |
2. 我国转基因食品立法的缺陷 |
(二) 国际法视域下我国转基因食品立法的完善 |
1. 树立转基因食品安全保障的基本原则 |
2. 完善立法内容 |
3. 完善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
4. 转基因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 |
5. 建立可追踪制度 |
6. 建立转基因食品安全公众参与制 |
7. 建立转基因食品安全保障基金 |
(三) 小结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
(二) 宽松、中庸、严格的管理模式 |
(三) 共同管理与集中管理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一) 相关概念 |
(二) 理论依据 |
五、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组织及其特点 |
一、国家级监管组织 |
(一) 农业部 |
(二)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三) 卫生部 |
(四) 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 |
(五) 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
(六) 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 |
(七) 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二、省部级监管组织 |
三、各监管组织针对转基因食品颁布的法律法规 |
四、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组织的特点 |
第二章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一、法律建设方面 |
(一) 立法层次较低 |
(二) 法律制度不健全 |
二、监管方式方面 |
(一) 多头管理 |
(二) 管理有缺失 |
三、履职过程方面 |
(一) 管理主体不明确 |
(二) 监管组织的双重角色 |
第三章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对于转基因食品的风险性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
二、监管组织数量多 |
三、“懒政”现象频发 |
四、监管组织权力的不平衡,缺乏有效行政监督 |
第四章 欧盟、美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欧盟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经验 |
(一) 欧盟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组织 |
(二) 欧盟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监管 |
(三) 欧盟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经验 |
二、美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经验 |
(一) 美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组织 |
(二) 美国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监管 |
(三) 美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经验 |
三、欧盟与美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
(一) 健全的法律法规 |
(二) 严格的安全评估体系 |
(三) 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监管组织 |
第五章 强化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
一、推进《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的制定 |
二、增强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
三、完善安全评估制度 |
四、完善标识制度和可追踪制度 |
五、强化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以及产品责任制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转基因食品安全及其监督(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食品安全伦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刘洁凌.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2]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探究[J]. 陆晓雨,周慧丽. 中国食品, 2019(01)
- [3]自反性现代化视域下转基因食品风险研究[D]. 赵丰. 郑州大学, 2018(01)
- [4]中美转基因食品监管法律制度的差异[J]. 孙颖. 食品工业, 2017(08)
- [5]《SPS协定》下自由贸易与食品安全协调的法律问题研究[D]. 江虹.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6]我国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的反思与重构[J]. 胡炜.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12)
- [7]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探源[J]. 王宇红,冶刚,徐品. 社科纵横, 2015(12)
- [8]理性建构下的美国转基因食品标签粘贴制度[J]. 丁思绮. 法制博览, 2015(33)
- [9]国际法视域下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研究[D]. 武晓宣. 云南大学, 2015(09)
- [10]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D]. 侯佳祺. 天津师范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