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民族批判源于传教士?

鲁迅:民族批判源于传教士?

一、鲁迅:国民性批判源于传教士?(论文文献综述)

魏策策,张雨[1](2021)在《窃别国的火,煮自己的肉——论鲁迅国民性话语的城乡视角》文中提出"国民性"批判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标志,而鲁迅堪称这中间最为杰出的代表,他不仅在一系列的思想性表达中,而且在诸多的文学书写中,以其特有的修辞方式和叙事模式,构建了有关于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中心与边缘、城市与乡村等等二元对立结构,并以此为前提对国民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窃别国的火,煮自己的肉"虽然指向其翻译外国文学的初心,但关涉到中国文化借力他者完成现代转型的矛盾,并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开创于"五四"时期的城乡书写的认识论前提。从这个意义上,翻译活动是鲁迅完成启蒙的有效途径,而在启蒙语境下的城乡书写,也就由此得以界定。

雷月荣[2](2020)在《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及其教育启示》文中认为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是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思想体系中一颗尚待开采的明珠。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主要体现为对国民健全独立人格的培育,倡导通过个人改造与社会制度改造相结合的途径实现人的独立、自由、平等人格的建构。当前社会道德建设仍存在一种忽略独立人格、批判意识和责任精神的价值取向,仍存在一种重视人的改造,忽视制度建设的“单项决定论”倾向。历史上那些被猛烈批判过的国民素质问题,亦或国民劣根性问题如今在国人身上仍然有迹可寻。可以认为,系统梳理与深入研究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对于改革学校道德教育,对于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提高国人素质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造就健全独立人格的现代人是胡适改造国民性的终极目标。健全独立人格主要表现为独立批判态度、自由冒险精神与责任意识。胡适基于健全独立人格,在国民性批判、国民性建构、国民性改造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与阐释。在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上,经由对“国民”的批判发展到对“人”的批判,最终形成了以“个人本位”的国民性改造内容。培养个人本位意识是胡适改造国民性的核心内容,据此,胡适对女子问题、贞操文化、传统孝道、封建礼俗、家族个人主义等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在理想国民性的建构上,经由“现代国民”到“现代人”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健全独立人格”的国民性改造目的。“健全独立人格”是胡适改造国民性的价值基点与目标归宿,它要求现代人应具备两个特点:其一,个人“要有自由意志”,其二,个人须“当干系、负责任”。在如何改造国民性问题上,经由“单项决定论”到“双向互动论”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制度与人”的双向互动国民性改造途径。双向互动改造包括以教育、文学为主的“人的改造”和以“民主制度”为主的“制度改造”两个方面。而民主制度的改造思路重点体现为民主制度之“民主”基础、“人权”核心、“宪政”实质、“法治”表征、“渐进改良”过程及“个人权利与自由”目的等方面。同时,胡适对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保守主义改造路径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主义改造路径进行了有针对性、有力度的批判。“国民性改造问题”根本上是“人的现代化问题”,包括两大关键主题:其一,国民性改造的“立国”与“立人”问题,实质上是“人的现代化”中的“集体”取向和“个人”取向问题;其二,国民性改造的“单项”和“双向”路径问题,实质上是“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前者关乎“造就什么样的人”,后者关乎“如何造就这样的人”。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勾勒出一条以“权利与责任”为旨要,以“双向互动”为路径的具有重大现实价值的国民性改造思路,实现了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反思和超越,对国家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平衡和弥合。但是,由于历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外在方面体现为现代性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两难兼顾。近代中国面临现代性与建立民族国家的双重任务。胡适引进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时,不自觉带入了民族、国家意识,他一方面宣扬“个人价值”,试图“解放个性”,另一方面迫于建立民族国家的时代任务,其改造国民性的目的更多是强调强国护民,“解放个性”被弱化。二者的两难兼顾成为了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一大悖论。内在方面体现为中国自由主义自身问题:诸如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由西方引入,而非本土生发;改造主体中国资产阶级软弱无力;改造方式以批判为主调,建设性较弱;实验主义自身内在限度等。当前,中国人的现代化仍未完成,国民劣根性仍有迹可寻。基于对中国人现代化的现状分析和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整全性阐释,并且立足当前我国教育的实践,一种依循于健全独立人格的“公民教育”理念应该成为未来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关注对象。

孙沁蕊[3](2020)在《林语堂的创作与东方主义》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现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汉英双语作家,林语堂一生创作横跨东西方双重语境,其海内外作品传递出对于东西文化的独到思考,也从中流露出复杂的文化取向。近年来,以赛义德东方主义理论为核心的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兴起,为新时期林语堂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空间。当我们将林语堂的创作整体置于东方主义理论的视野之下进行考察时,可以看到林语堂作品既体现了“自我东方化”倾向,又具有“反东方主义”意识。本文试图对此现象及形成原因进行探讨。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首先介绍国内外与本选题有关的研究现状并予以简要分析;随后概述与本文相关的两个理论:东方主义和“自我东方化”,并对林语堂在东西双重语境下的创作历程作简要梳理;最后陈述本选题的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共三章。第一章,结合文本,分析东方主义对林语堂海内外创作的影响。首先论述东方主义影响下林语堂的前期创作,认为林语堂的“国民性”批判建立在西方话语的前提下,并一度以“先进”西方文化作为评判本土文化的价值尺度,是对西方世界观念秩序的认同。随后论述东方主义影响下林语堂的海外创作,认为林语堂的英文作品在内容、题材与人物塑造上均体现出一定的“自我东方化”特征,并结合文本予以分析。第二章,结合文本,分析林语堂创作对东方主义的抵抗和超越。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祛除“停滞”的中国幻象,让“失语”中国言说自我;打破西方对“古典中国”的集体想象,重塑“人文中国”形象;树立东方文化价值,从边缘消解中心权威,探索多元文化交流新途径。第三章,探讨东方主义视角下,林语堂创作的文化心理和时代语境。指出“双语人”特性使然,林语堂的创作必然存在西方思维。而同时,复杂的中西双文化背景和西方主流环境的影响,也是其作品中既存在“自我东方化”特征又具有“反东方主义”意识的两个原因。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述。

许磊[4](2020)在《探寻重塑现代中国的精神力量 ——埃德加·斯诺《活的中国》编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埃德加·斯诺花费近五年时间编译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他坦承编译过程让他收获很多,可视为《西行漫记》的前奏。不仅如此,《活的中国》选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外译起步阶段最为成功的一次努力,为打破当时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做出了贡献。然而,国内外学者却没有给予《活的中国》编译足够的重视,要么忽略不计,要么仅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对外传播的注脚一笔带过。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社会学转向,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间,翻译研究者开始关注《活的中国》选集,对其中的翻译策略选取展开探讨,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翻译研究。为将《活的中国》编译研究引向深入,本研究以编译主导者斯诺的在华“社会轨迹”及其思想演变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如下几个重要问题:《活的中国》选集的文本选择,翻译策略的选取,选集中建构的现代中国形象以及《活的中国》编译与《西行漫记》之间的内在关联。本研究注重搜集与使用与个案相关的一手史料,同时借鉴具有解释力的西方翻译理论,力图做到论证有“理”有“据”。在描写的同时,注重解释,做到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本研究针对目标个案提出如下三个研究问题:(1)《活的中国》编译的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选取情况如何?为何这样选择?(2)《活的中国》选集建构了怎样的现代中国形象?为什么是这样的形象?(3)《活的中国》编译与《西行漫记》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通过考察相关史料发现,《活的中国》选材经历了前期的编译计划调整以及两轮入选作家的筛选和调整,才有了现在的选集目次。经过两轮入选作家筛选和调整,多位非左翼作家纷纷落选,左翼作家的比重大幅提高。选集选材过程体现了斯诺思想上“左转”的过程,他逐步相信左翼思想是正在改造现代中国的精神力量。斯诺的选材倾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倾向政治立场有代表性的作家;二是侧重选取在青年读者中影响较大的作家。为了将个人叙事植入译文中,斯诺主要使用三种翻译策略完成对译文的改写:首先,利用时空建构,将原文中的批判引向现实社会;其次,通过原文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改换原文中受压迫民众和知识分子形象;此外,采用标示式建构意在加强民众的反抗诉求以及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在文本选择和特定翻译策略的合力之下,斯诺建构出正处于文化转型期的现代中国形象:深受多重苦难的中国,觉醒与抗争的中国和红色革命影响下的中国。在深受国内外多重势力的压迫下,中国部分受压迫民众开始觉醒,但尚未有所行动,反抗的诉求主要来自知识分子阶层中的激进分子。中国红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赢得部分民众的支持,但也因民众的无知而被误解。斯诺对现代中国“他者形象”的建构也折射出斯诺对美国“自我形象”的思考:美国不应以武力介入中国事务,而应扮演民族自决原则扞卫者和世界和平维护者的角色。《活的中国》选集是《西行漫记》的前奏。在编译过程中,斯诺对中国民众的生存状况、各阶层民众的革命诉求以及中国命运等问题了解更加深入,这促使他进一步思考中国的现状与未来。陕北之行为斯诺的思考提供新素材和可能的答案,并以《西行漫记》的形式呈现出来。本研究是探讨记者型译者行为的一次有益尝试,为斯诺思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素材,同时也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译者模式、国家形象建构策略以及译介行为评价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苏雷[5](2019)在《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及其以前的基督教在华传播史表明:基督教能否在中国扎根并得到良好的发展,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好“基督教中国化”的问题。目前,这一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随着《宗教蓝皮书:中国宗教报告》和《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8-2022)》的相继出台,“基督教中国化”正得到中国学界、宗教界和政界三方的共同关注和推动。本文在综合运用历史文献调查法、历史研究法、定性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试图以“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缘起”为研究起点,从“思想的初步形成”、“本色神学思想”、“本色教会思想”和“历史影响与意义”等层面,对这位民国时期基督教的着名文字传道人和本色神学家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展开个案研究,力图在全景式呈现其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特色的同时,亦对其历史影响与地位做出客观评价,并以此为契机,为当代基督教中国化运动提供重要的启发借鉴。并在指出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同时,还需用辩证的态度客观地指出其思想上的历史局限,因为正反两方面的理论积累,对于当下和未来的研究工作而言,都是宝贵而有益的。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在充分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明对张亦镜本色神学思想、本色教会思想及其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历史影响进行拓展研究的必要性,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具体的写作思路和内容。第二章探讨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缘起。从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对在华基督教构成的种种负面刺激以及基督教对此做出的回应等入手,分析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形成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并初步分析其“本色神学思想”和“本色教会思想”的核心内容与理论特色。第三章从“文字传道思想”、“本色神学同中国民俗、儒家、道家、佛教、墨家的关系”等层面,系统探究了张亦镜本色神学思想既体现出一种文化上的自我批判精神,同时也体现出基督教“创造”、“更新”和“救赎”的基本原则的内涵及其理论特色:文字传道需要本色化、普适性的白话文字和效法耶稣与中国文化中“因时因地因人”的“无限”传道策略;虽然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有针对性地理性分析与“取舍”,并希望用基督教中有益的成分对其加以改造和更新,但同时也承认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存在“逻辑自洽”和精神上的“密切”关系,强调在中国文化中同样可以感受到上帝的作为,基督教应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文化中去。第四章从“本色教会思想的提出”、“本色教会与中国文明进步的关系”、“本色教会思想的发展”、“本色教会与政治和国家的关系”等层面,探究张亦镜本色教会思想的内涵及其理论特色:张亦镜以中国人所能理解或乐于接受的道家言道、儒家言仁的文化言语方式,通过对于“上帝国”、“上帝屋”的譬喻和诠释,初步提出了其本色教会思想,而“自立”是达到“本色”的必由之路,并由此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具体的“本色化”方案,其本色教会思想不仅有助于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同时亦表明张亦镜希望通过教会自立和本色教会的创建以达到基督教中国化和国富民强的目的。第五章探讨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影响与意义。首先,基于张亦镜与他所处时代的广泛文字交流和当时社会各界对他的评议,探究他对于民国时期本色教会思想和本色神学思想的历史影响。然后,探讨了他对于当代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启发:启发当代基督教应主动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对话与调适,以摆脱长久以来“洋教的丑号”和凸显基督教的“自我文化调适能力”;启发从思想上牢固树立爱国与爱教相辅相成、本质统一的观念和在实际行动中自觉践履爱国与爱教相统一的原则;启发在当代本色神学的架构中注意吸收和借鉴张亦镜本色神学思想中的“互具原则、白话文布道原则、爱国主义原则和改造国民性原则”。最后,分析指出张亦镜在文字布道上过于偏重“宣道与护教”以及在教会本身问题上缺乏自我批判与反省的历史局限,以及他以“《圣经》的权威无讹”为原则来评断中国宗教文化传统的基要主义立场。

匡洁[6](2019)在《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1949年以来的游记为例》文中指出游记是旅行者对亲身旅行经历的描写与记录,涉及旅行者的空间位移与文化位移,是建构他者形象的重要载体。作为面向大众的读物,游记可以反映普通民众的文化潜意识。因此,游记视角下德国的中国形象研究可以揭示德国普通大众对中国的期待与诉求。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里,旅华游记构成了德国人对华认知的主要渠道之一。首先来华的旅行者主要是受中国政府官方邀请的德国人。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大众旅行掀起了普通德国人的旅华热潮,此间出版的旅华游记是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一个繁荣时期。因此,本文选取1949年以来不同阶段来华德国人的旅华游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与方法,旨在从来华德国人零散的中国话语中总结出典型的中国形象类型,并挖掘其形成、演变的原因。第一章梳理与归纳1949年以来的德国人旅华游记。本文将“德国人旅华游记”界定为“德国旅行者对亲身旅华经历的记录,涵盖旅行描写、旅行报道、旅行日记、旅行考察报告等多种本文类型”,并收集了80本1949年以来的德国人旅华游记。随着1949年以来中德关系的发展变化,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德国人旅华阶段:1、1949年至中西德建交前,2、中西德建交至20世纪80年代初,3、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德国人旅华游记的创作主体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第一阶段以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官方旅行者为主,第二阶段以联邦德国的官方旅行者为主,第三阶段以旅游或一般工作等原因来华的联邦德国旅行者为主。从作者性别上看,大多数为男性,仅有少量女性。第二章涉及新中国成立后来华德国人建构中国形象的历史背景。通过梳理与综述中世纪至地理大发现时期、启蒙运动早期、启蒙运动中后期至一战、一战后至1949年四个历史阶段的中国形象,可以发现,从中世纪至1949年,德国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变化过程,中国形象始终作为他者参与德国的发展,是德国文化的自我投射。第三章以1949年至中西德建交前的德国人旅华游记为研究对象,归纳与分析来华德国人建构的中国形象。这一时期来华的民主德国旅行者与一些联邦德国旅行者构成“颂华派”,积极赞美中国的城市建设、中国人的勤奋与道德、中国经济的巨大进步与文化教育的普及化,而另一些联邦德国旅行者则作为“贬华派”批判北京的单调统一、上海的衰落、中国人着装与思想的统一化以及工农业建设的落后等。这些旅行者在中国都仅停留数周,因此,他们未能通过中国旅行检验和反思自己所持有的固有观点,反而是强化了原有认知。第四章以中西德建交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德国人旅华游记为研究对象,归纳与分析来华德国人建构的中国形象。这一时期来华的联邦德国旅行者依然主要聚焦于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与此前不同的是,他们常用双重眼光观察与评价中国并试图反思自我的认知能力,建构了多元、矛盾和混杂的中国形象。他们中的一些人通过分析中国的“现代化”与“自力更生”政策,观察中国人对自由与民主的追求,试图证明变革中的中国不是联邦德国的威胁,而是联邦德国的合作伙伴。第五章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的德国人旅华游记为研究对象,归纳与分析来华德国人建构的中国形象。这一时期因旅游或一般工作等原因等来华的联邦德国旅行者基本不再以考察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为重心,对中国的民主与人权、经济发展与教育现状仅有少量描写。他们大多渴望远离都市化的北京与上海,向往遥远的中国小城,期待在与中国的相遇中重新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他们想要了解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与中国的文化习俗,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既不是汉学家也不是中国文化研究者,只是短期来华旅行的游客,因而他们对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描写大多基于有限的个体化体验,常常未能进行深度的文化阐释。国家关系、旅行者的身份与兴趣、旅华时间的长短、德国大众的期待视野等诸多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1949年以来不同时期来华德国人对中国的感知、体验和理解。他们观察与描写中国的目的仍在于德国自身,期待从中国找到可以佐证或实现自身政治理想、社会期待与个人愿望的事物。纵向来看,他们从用中国的发展状况证明本国社会制度的合理性,转向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满足自身的猎奇心理,用遥远的中国满足自我逃离现实、重新认识自我的需要,西方现代性的自我确认则始终影响不同时期来华德国人对中国是否进步、自由与文明的评价。上述研究既可以挖掘、理清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的书目、作者及其旅华时间,开辟新的一手资料,又可以通过亲历者的中国观察、描写与评价,考察1949年以来不同阶段德国人关注中国的视角及其背后隐藏的期待与诉求,对推动中德跨文化交流与理解具有现实意义。

于慧芬[7](2019)在《人民文艺的规模化建造 ——20世纪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前期的人民文艺丛书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40年代中后期至50年代前期在中国历史上是具有转型意义的时期,随着国共战事的日趋明朗化,和平、民主、建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想呼之欲出。有效地调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协力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成为中共的政治和军事战略目标。而与此相配合的是发挥“文化部队”的效力,推广“为工农兵”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期。这一时期也被学界普遍认为是现代文学向当代文学发生转向的重要的时期,当代文学的“一体化”建设愿景正是在历史的转折时期逐步生成,其目标是根据政党政治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的人民的文艺。从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革命文艺界紧锣密鼓地为人民文艺大造声势,并通过文学实践启动人民文艺规模化建造的工程,其中人民文艺丛书的编纂和出版就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基础性部分,它是新的人民的文艺建设的样板性工程。本论文试图以人民文艺丛书的编纂和出版热潮为视角来追溯人民文化的起源,从中研判人民文艺的话语资源,人民文艺的生成过程以及作为权力象征的人民文艺对“十七年”文学生态造成的影响。论文在绪论里论述了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延安人民文艺丛书编纂行为发生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其二是现代商业出版的崛起和“五四”文学社团丛书热的出现,其三是“五四”同人性质的社团丛书热与以后期创造社和“左联”为代表的左翼革命文艺丛书的编纂和出版的比较。全文共有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人民思潮与人民文艺之间的关系问题,共四节。第一节主要是梳理“人民”概念的流变,一个概念的流变史就是一部深刻的文化史。本节从“国民”和“人民”这两个概念的流变和转换入手,主要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的思想视野中考察国民和人民如何起源,探寻在晚清知识分子进化论的思想视野中处于进化论顶端的国民和处于进化论末端的人民是如何一步步产生分歧、冲撞、分离最后地位颠倒。这一过程的梳理是本论文的根基,只有处理了这个基本问题,才能进一步论述为什么人民文艺会在四十年代让如此之多的知识分子趋之若鹜,甘于为之献身。第二节主要论述“五四”时期的劳工神圣观与新的人民观之间的关联。“人民观”主要是指相对于晚清知识分子进化论末端的“人民”概念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劳工参战并作为胜利的一方,再加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一时期进行了广泛传播,“五四”崇劳风尚兴起。崇拜体力劳动者既有当时无政府主义者的民粹观念,也有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工人概念的融入,就是有着如此复杂观念的“人民”进入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视野。“劳工神圣”从思想源头来看是复杂而含混的,从倡导者的思想体系来看同样是复杂的。如此复杂而含混的“劳工神圣”观念逐渐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发起工人运动、进行革命实践道德上和理论上的重要武器。第三节主要讲述毛泽东的人民观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间的逻辑关系。毛泽东的《讲话》是四十年代中期人民文艺观念形成和人民文艺创作实践的纲领性理论。毛泽东的人民观念是人民文艺产生的基础,如果想要理解为人民的文艺为何首先是为工农兵的文艺,就要对毛泽东人民观念的变迁进行简要的梳理,理清毛泽东的人民观如何从“五四”时期无政府主义民粹观念中的“劳工”跳脱出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进行相应的改造而建立自己的人民观念。第四节主要论述1940年代《讲话》的传播与人民文艺权威的确立,主要阐释的是《讲话》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在传播的过程中确立起人民文艺观念的权威。人民文艺权威地位的确立可以由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讲话》的传播有政治强力的推动,另一方面政治强力对《讲话》的推动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而不是人民文艺权威确立的唯一原因,除了政党力量的推动还有左翼知识分子的积极回应,不能忽视人民文艺话语本身所包含的可以调动知识分子思想和情绪的现代因素。第二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讲实现人民文艺规模化建造的有效途径。第一节主要阐释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文艺一体化仪式,通过对第一次文代会一体化的象征符号的解读和研判,来分析作为新中国成立前的文艺界第一次盛大的聚会是如何赋予当代文学一体化的驱动力。新中国文艺的发展范围是解放区人民文艺而不是“五四”左翼文学,周扬报告中所提及的“新的人民的文艺”所举例证是《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周扬指出毛泽东的方向是新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作为人民文艺思想直接影响之下的解放区文学自然成为新中国文学发展的示范。第一次文代会建立起以解放区作家为主体,以毛泽东人民文艺思想为指导以及以解放区人民文艺实践为示范的新中国文学创作格局。第二节主要论述由解放区文学发展成为国家范围内主流文学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描述主要选取《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作为个例。《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严格意义上说是“官修”丛书,也就是说它不是单纯作为一种文艺类型是示范,更为重要的是承担着延安政权的国家政治和文化发展战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和近代革命史的编纂是以历史总结为表征,而又有指向未来的功能。这是《中国人民文艺丛书》所包含的历史辩证修辞。第三节主要围绕当代出版组织化与人民出版事业的建立展开讨论。人民文艺丛书热的出现,从根本上来说不是知识分子个人或者团体的意志,而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计划。人民文艺丛书的编纂和出版热潮需要最广泛的人民文艺作品、专业编辑和出版人才、印刷设备,还需要健全的出版发行网络。人民文艺丛书的出版是一个文化事件,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事件。第四节主要论述丛书编纂的内在逻辑,也就是人民文艺与人民政治之间的关系问题。1940年代是人民文艺与人民革命并驾齐驱的时代,人民文艺与人民革命都是对人民政治观念的实践,人民革命是人民政治的现实叙述,人民文艺通过对政治理念中完美主体的塑造,通过对现实革命的修正和超越而成为人民政治观念的理想化表述。人民文艺与人民革命都是人民政治的实践方式,人民文艺与人民革命同时展开对现实的改造。第三章主要论述文艺丛书与作家队伍重建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一节主要尝试以解放区知识分子政治身份而引出文艺丛书热的话题。这里主要涉及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由谁来引导人民文艺发展的问题。作家队伍的重组不是指国统区作家和解放区作家的合流,而是指在合流的过程有主流和支流之分,有中心和边缘之别,合流意味着重建一种等级秩序。解放区知识分子相对于国统区的知识分子而言处于权力的中心,是人民文艺的引导者。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的丛书编纂和出版热潮对作家体系的形成和巩固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第二节试着阐释人民文艺理想创作主体的问题。不论是三十年代左翼革命文学还是解放区的人民文艺创作实践。都是对无产阶级文学的一种实践。从革命文学论争时期郁达夫就表示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学应该是由无产阶级创造的观念,“左联”成立后开始进行工农作家培养工作,解放区时期通过培养工农通讯员、识字班、延安鲁艺、华北联合大学等形式培养工农作家和党内作家。建国初期天津工人作家培养实验……可以说工农作家的培养是左翼发展无产阶级文学一种重要手段。人民文艺丛书作为无产阶级文学实践的一种,其功能之一便是对工农作家的培养。第四章主要论述的是人民文艺丛书与十七年文学生态的形成之间的关联性。第一节主要讲人民文艺丛书与五十年代文学批判。这部分主要阐释1950年版《中国人民文艺丛书》选本《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和《大众文艺丛书》选本《嘱咐》所引发的小资产阶级创作倾向的批判。规模化的文艺批判运动和规模化的人民文艺建造其最终目是一致的,就是人民文艺的真理永恒性。二者的区别在于实现的路径有所差异。人民文艺丛书的编纂侧重在“立”,也就是回答人民文艺是什么。而文艺批判运动则是重在“破”,也就是回答人民文艺不是什么。第二节论述的是人民文艺期刊与人民文艺丛书的互生关系。本节使用的案例是《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与《文艺建设丛书》。前者是建国前编纂的最具权威性的人民文艺丛书;后者是建国后编纂影响范围最大的人民文艺丛书。《中国人民文艺丛书》所收编的文艺作品,是在解放区的文学生产和文学流通场域内与期刊构成互生关系的解放区文学作品。也就是说作为选本的文学是借助于期刊获取读者群和传播效应;期刊通过对有群众基础的文艺作品进行人民文艺话语空间的建构。《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与期刊之间的互生关系是一种间接的互生关系。互生关系并不是发生在整体意义上的文艺丛书与期刊之间,而是发生在作为丛书选本的文学与期刊之间。《文艺建设丛书》与《文艺报》之间的互生性更为直接。人民文艺丛书与人民期刊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党的文学和党的出版物之间的关系问题。当代文学与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存在深刻的关联性,而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又是对“五四”左翼革命文学的突变和更新。无产阶级文学实践是贯穿于左翼文学发展的重要线索,人民文艺是左翼知识分子发展无产阶级文艺的一种激进实验,人民文艺丛书的编纂和出版是无产阶级文艺实验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人民文艺丛书热潮是由四十年代末《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和《北方文丛》两部重要的解放区文学丛书开启的,此后出现了人民文艺丛书的编纂和出版热潮。自《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和《北方文丛》始,人民文艺丛书的编纂和出版就不仅仅是作为单纯的文化事件,而是一个有意味的政治事件。建国初期人民文艺丛书出版由国家力量直接推动,人民文艺规模化的示范效应最终形成,可以说建国初期乃至十七年时期文学类型的单一化和趋同化与人民文艺规模化建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本论文在立足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展开对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期人民文艺丛书的研究,试图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重新探寻进入十七年文学场域的门径,为当代文学史的重写提供新的可能性。

赵轩[8](2019)在《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关注1897-1932年间中国电影批评的思潮起伏,研究时段是从中国电影批评最早发端一直延续到左翼影评集体亮相之前。在这一历史时期,西方文化的进入,促成了中国思想界急于融入世界潮流的社会功利倾向;在“文明等级论”的影响下,国人开始对中国既有之文化资源进行重估;而亡国灭种、救亡图存的现实焦虑,也不断激起国内的民族主义思潮。本文即着力观照上述思潮影响下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研究内容将涉及文化整合、民族意识、威权政治、社会功利多个视阈间的渗透与震荡。电影舶来中国之时,适逢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晚清以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多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但各色思潮在老旧中国落地的过程几近必然地交织着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蛮横与中国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懦弱,这令救亡图存成为此时最重要的社会议题。较之西方,中国的现代性启蒙有两点不同,一是“救亡压倒启蒙”,使得思想界过度关注物质追求与权力宰制,显现出较强的社会功利色彩;二是“启蒙成了唯一的救亡”,使得国人在潜意识中认同了“文明等级论”等帝国主义的文化逻辑,简单地将东西文化比附于新旧文化,进而促成了极端的“西化”倾向。这为中国早期电影批评思潮渲染了精神底色。同时,基于救亡图存而不断显现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对“文以载道”等传统文脉的无意识固守,也均参与到了上述思潮的流变过程。基于此,本文具体分成以下几个板块。绪论——系统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前期研究成果,以及1897-1932年间中国电影批评的基本特征。第一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传统回响。在梳理早期电影批评的思想史语境的基础上,着力于探讨早期电影批评对传统文艺观念的承继与变奏,具体着眼于“影戏话”等早期批评文本所显现出的传统诗话“缘情遣兴”之思维,以及潜隐于现代性震撼体验之后的“文以载道”的批评观。第二章——早期电影批评对西方文化的“镜鉴”。主要关注早期电影批评中论证影戏源流中土的“西学中源”意识、影戏说的“中体西用”意识,以及卢梦殊主编《银星》杂志鼓吹之“新英雄主义”影剧观对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借鉴和改造。第三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民族意识。着力于梳理“国片复兴”运动、“民族主义电影”运动、辱华电影抗议事件中所渗透之力避欧化、国民性批判以及民族国家(nation)作为“想象的共同体”通过大众传媒达成民族认同的过程。第四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社会功利思维。关注早期电影评论中对电影的娱乐属性与教化属性的交锋,涉及商业娱乐电影、教育电影运动以及电检制度创设伊始电影评论围绕上述话题所做的讨论,对于类型叙事、电影宣教以及国民党文艺政策做思潮上的厘清。结语——总结全文。指出本文始终观照文化整合、民族意识、权威政治、社会功利多个视阈间的渗透与震荡,对影人批评、学人批评、报人批评和大众批评等各种批评模式的话语取向做出归纳,对商业话语、政治话语、精英话语以及市民话语在多个问题上的表述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区分,以期勾勒一段历史思潮的真实面貌。在上述板块的讨论中,仰仗于当前大量民国期刊电子数据库的广泛建立,本文借助更为快捷和相对完备的史料搜集,重新考证了“影戏源流中土”理念的滥觞、电影“第八艺术论”的译介过程、《银星》杂志“新英雄主义”影剧观的理论渊源、《电影月刊》“民族主义电影运动”的外部政治环境,清华“丄社事件”的前后因由。同时,本文从思潮史的角度审视早期“影戏话”对传统“诗话”思维的承继,“国片复兴运动”对晚清以降“实业救国”理念的延续,以及“高台教化”文艺理念在“电影教育运动”中的显影与变奏。进而,本文以新史料的挖掘与新视角的选取体现了创新意识,并希望借助上述问题的厘清对中国早期电影批评思潮研究做出有益的尝试。

庞少辉[9](2018)在《怨恨与超越—论老舍的国民性书写》文中研究指明当汉语表述符号“中国国民性”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展开书写的时候,在场的形而上学话语“Chinese character”始终参与其价值判断、价值意向和人格构型的全过程。因此,探究“Chinese character”在西方形而上学话语中的动态流变,可知其形成的“原始视界”和“言说方式”,及其成立的“边界条件”、“价值判断”、“价值意向”、“价值秩序”和“情态偏好”;而静态分析抱定“中国国民性”话语的形而上学及其衍生的现代性本质,可知现代秩序如何摆置世界,摆置不同的文化和文明,摆置不同的价值样式和人格样式,也可知现代中国在什么样的价值秩序内、依据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截取形而上学和“中国国民性”话语,并由此明晰中国现代文学书写中作者自我摆置意向、书写意向和人格构型的价值意向和情态偏好。不管是动态研究还是静态分析,“中国国民性”话语都随着形而上学的流变和异变而变化,随着形而上学在欧洲史和世界史的展开而展开,随着形而上学的言说而言说,最终成为人类现代史上关于“中国国民性”表述的固定话语,也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不得不接受的自我表述话语。在整个形而上学的话语体系中,“Chinese character”在乌托邦和意识形态的交互言说和交互摆荡中展开,反映了西方社会或者欧洲社会自我言说和言说他者的过程中对于东方包括中国的两种摆荡不定的情态:羡慕和怨恨。“Chinese character”的乌托邦言说功能在文艺复兴时期以“造贤思齐”的方式被无限放大并推向极致,表征着西方社会通过美化中国实现自我反讽、自我颠覆的隐秘诉求,而依据意识形态的言说功能展开的“Chinese character”在启蒙运动后期以“造不贤而自省自证”的方式被放大并推向极致,表征着西方社会自我确认的公共诉求。随着欧洲史特别是进步历史观在世界范围内的展开,欧洲人不再满足神学乌托邦和东方乌托邦的传统想象,在理性水涨船高的时代,他们将一个全新的理性天国放入进步时间轨道的未来区间并成为现代性的基本共识,其宏大而独断的进步史观设计和乐观的前景描述既满足了人类对现代性的未来想象,又以无与伦比的感召力、颠覆力和批判力使任何裹足不前或者试图质疑其合法性的文化和文明体系相形见绌,污名化的“中国国民性”正是未来乌托邦和意识形态颠覆力和批判力的产物。在未来乌托邦和意识形态话语的双重关照、交互言说中,怨恨情态贯穿于“中国国民性”话语的形成史和展开史。从现代性的本质来说,它是人类获得行星命运第一人称的位置后,在知性范畴内按照使用价值重新筹划世界、筹划人类主体和他者的存在方式。这一方式决定了人类只能在不断成为使用价值、占有使用价值、比较使用价值、交换使用价值同时又被使用价值不断抛弃中辗转流徙,在价值攀比中怨恨滋生,任何具有超越使用价值和怨恨情态的价值样式和人格样式在“爱的秩序”坍塌之后犹如江河下行,不断向使用价值坍塌并接受使用价值的摆置,“裸露”在使用价值摆置的文化和文明的废墟中。因此,“中国国民性”问题的本质不是选择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明,而是走向现代化过程中,“裸露”在文化和文明的废墟中的中国人,不得不接受生命价值、精神价值和神圣价值所充实的人格样式不断被边缘化、不断被使用价值摆置和收编的命运。老舍和鲁迅等五四主流知识分子因为相同的时代语境、时代环境、家庭环境和文化环境,不约而同的将自己摆置在现代性的中心位置,在现代—非现代的话语框架中潜移默化的带着“怨恨视界”,按照使用价值的尺度展开“国民性”批判性书写和人格建构。但相较鲁迅等人,老舍“国民性”书写和人格构型中对现代性较为暧昧和宽和的态度为使用价值以外的其它价值样式和人格样式留下了文化空间和价值空间,虽然在老舍的作品中所有具有超越怨恨情态的价值样式和人格样式在“仁爱秩序”坍塌之后几乎都不得不面临使用价值的摆置,但仍然能够感受到老舍在现代-非现代的话语夹缝中为他们的人格样式留下的情感空间。带着泪水和微笑的善意提醒也罢,金刚怒目式的批判也罢,“中国国民性”的文本书写和人格构型的价值判断、价值意向和展开方式是被形而上学和现代性的话语谱系抱定的,因此所有关于人的认识、人的改造问题的追问既是形而上学的追问,也是现代性的追问。而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以使用价值为标准截取的形而上学话语必然导致现代中国只能在使用价值层面理解形而上学,随着传统“仁爱秩序”的坍塌以及使用价值在现代性展开方式中获得绝对支配地位,因为使用价值的攀比而产生的怨恨情态成为价值判断的支配情态并参与现代人格和秩序的构建,任何超越性情感和价值必然在边缘化的过程中不断跌向怨恨的深渊。而老舍的作品中具有超越性的生命价值、精神价值和神圣价值所充实的人格样式也不得不接受使用价值的摆置和收编,沦为精神暗昧无光,人格灰暗无定的庸庸大众,既无法真正按照形而上学的原则展开真理的证说,在至高真理之爱中获其存在方式,也无法在盛大的“仁爱秩序”中展开道说,接受天地的感召和推助,参与宇宙生化流行,铸就伟大人格。“爱的秩序”坍塌并不是沉默无声的,它的后果和回声仍然时刻震荡在我们的生命之流中,留下巨大的难题和疑问:“国民性”书写和人格构型究竟要在什么样的价值样式和人格样式中展开?是在充满怨恨的使用价值层面,通过批判和否定展开“国民性”改造或改良?还是在神圣之爱的价值秩序里,在爱的奠基、感召和总体流行中展开生命和精神的追求?毫无疑问,这是每个国民性研究者和书写者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也是每个中国人需要面对的问题。

梁海军[10](2016)在《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1926-2016)》文中研究说明鲁迅因其思想和作品的独特性率先吸引了西方学界的目光,成为引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的主角。九十年以来,法语世界的鲁迅传播与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鲁迅作品被系统地翻译成法语,鲁迅研究机构和研究专家队伍逐渐壮大,鲁迅形象不仅在法国学术界得到了肯定,也渗透到法国社会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被法语读者所了解和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学的文化价值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所认同和重视,国外学术界充分认识到了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着名汉学家弗朗索瓦·于连在《为什么我们西人研究哲学不能绕过中国?》中指出“西方的单一经验”背景下形成的人文科学需要东方思想给其“自省的机会”、“解救”西方理性主义。新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我们既要遵循“五四”以来中国学界的优良传统,注重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营养成分,也要积极把中国的文化精品和优秀文学成果推向世界。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系统研究中国文化和文学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已经成为了中西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因而,系统地梳理、归纳法语世界鲁迅研究活动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既是弘扬中华文学和文化在异域语境中的传承与影响力,也是引进西方先进研究方法和借鉴西方视角反思东方文明的一个价值取向。论文的研究目标是渊源学、流传学、媒介学视域下的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的特点、规律和启示,希冀进一步探索鲁迅资源的当下意义,促进全球语境下的鲁迅传播与文化的双向交流。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八章,分别从不同时期分析了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状况及特点,包括域外对鲁迅作品的译介、对鲁迅文本与文艺理论的研究、对鲁迅的启蒙思想和革命思想的研究以及文化、文学交流活动中的鲁迅形象研究等内容。第一章是“法兰西与鲁迅思想的形成”。本章简要介绍了鲁迅的生平及创作、鲁迅的法国文学翻译活动,重点分析了法国思潮在鲁迅的文艺理论、启蒙思想和革命思想的形成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章是“中国留法学生的鲁迅译介(1926-1936)”。本章搜集了1926至1936年间法国鲁迅作品的译介与传播资料,这时期面向法语读者的鲁迅译介与研究的主导模式是以中国留法学生为主力军的个人翻译方式,重点介绍了敬隐渔的鲁迅译介及其作用,以及徐仲年的鲁迅作品的法语译介,阐述了这期间影响鲁迅及其作品在法语世界传播的主客观因素。第三章是“外国传教士的鲁迅传播与研究(1937-1948)”。本章围绕1937至1948年间法国、比利时等国的在华传教士的鲁迅译研活动展开研究,重点研究了善秉仁、文宝峰、明兴礼、欧克塔·布里埃尔的鲁迅研究成果及其局限性。第四章是“‘毛主义者’与‘原样派’的鲁迅传播与接受(1949-1976)”。本章介绍了1949至1976年间鲁迅作品在法国的传播与接受情况,以“毛主义者”和“原样派”的鲁迅研究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时期的研究特点和局限性,重点分析了波伏瓦的《长征》和布拉格学派成员贝尔塔·克莱布索娃的鲁迅译研活动。第五章是“20世纪末对鲁迅的全面译介与研究(1977-1999)”。本章主要分析了1977年至20世纪末当代汉学家的鲁迅译研特点。重点分析了米歇尔·露阿、弗朗索瓦·于连等汉学家的鲁迅研究活动及其鲁迅观。第六章是“新世纪的鲁迅形象(2000-2016)”。本章对新世纪鲁迅形象在法语世界的塑造与接受情况展开研究,重点分析了塞巴斯蒂安·魏简的鲁迅译介与研究成果、勒·克莱齐奥的鲁迅接受以及鲁迅在中法文化交流中的贡献。第七章是“《阿q正传》的重译与解读”。本章通过对保罗·让马迪、玛蒂娜·瓦莱特·艾玛丽、米歇尔·露阿和北京外文出版社的《阿q正传》法文译本之间的比较,分析译者对鲁迅的理解和接受状况及特点,揭示阿q的多面性。第八章是“论争”。本章主要探讨了以下内容:(一)关于《野草》的论战;(二)阿q还存在吗?(三)鲁迅是人道主义者吗?(四)罗曼·罗兰与鲁迅的信事件;(五)鲁迅是否因罗曼·罗兰的“托庇有了名”。对上述存在争论的问题重新追根溯源,澄清某些存在争议的历史问题。结语部分是对全篇的总结,通过分析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和研究规律,揭示鲁迅作品在未来法语世界的发展前景、鲁迅的启蒙思想和革命精神对于当下社会的发展、进步的指导意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法语世界鲁迅的传播与研究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和特点,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规律。总之,法语世界对鲁迅及其着作的评价很高。20世纪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历程完成了鲁迅从中国作家走向世界作家的历史认知,21世纪鲁迅的传播与研究将继续前进,逐步完成鲁迅世界文化名人形象的塑造与接受。未来的法语世界鲁迅研究可能呈如下发展态势:一方面21世纪的法语世界鲁迅研究继续加强鲁迅文本的民族性阅读,更为注重作品的国民性批判和启蒙思想的现代性价值检验,并结合西方哲学思想、西方文艺理论创作机制论证鲁迅文学的世界性特征。另一方面研究重心将从文学领域逐步转向社会学领域,从有形的文本研究转向无形的机理研究,即鲁迅的社会学影响研究,影响对象不局限于某个种群、某个阶级,影响时间不局限于某个时代,影响范围不局限于文学、文化领域。这种影响力作用下的结果可能是有形的文本输出,也有可能是无形的人格塑造。21世纪法语世界的鲁迅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发展,相关研究成果更加全面、系统和深刻。鲁迅的世界性不仅仅体现在其作品产生的世界共识,还体现在其精神产生的普遍心理认知,其人格力量辐射下对社会心理机制产生的普遍约束,在世界范围内思考“理想的人性”并寻求答案。

二、鲁迅:国民性批判源于传教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鲁迅:国民性批判源于传教士?(论文提纲范文)

(2)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及其教育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历史资源:众多历史先贤国民性问题探索成果
        (二) 现实关照:社会转型背景下国民素质提升需求
        (三) 认知盲点:“熟悉的陌生人”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胡适思想研究概况
        (二) 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
        (三) 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的主要论题
        (四) 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比较研究法
第一章 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演进与形成
    一、胡适生平
        (一) 绩溪岁月(1891—1904):“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我是我父亲的儿子”
        (二) 上海求学( 1904—1910):“受到了梁先生无穷的恩惠”
        (三) 美国留学(1910——1917):“杜威教授是对我有终身影响的学者之一”
        (四) 新文化运动时期(1917—1926):“新文化运动领袖”
        (五) 大革命时期(1926—1930):“人权的斗士”
        (六) 抗战前夕(1931——1937):“战乱阴影下的北大文学院长”
        (七) 抗战期间(1937——1946):“驻美大使”
        (八) 内战时期(1946—1948):“北大校长”
        (九) 落日余晖( 1949—1962):“坚持为自由而战的老斗士”
    二、背景:从民族危机到文化自觉
        (一) 辛亥革命后的文化反思思潮
        (二) 新民派先驱者的思想渗透
        (三) 留美求学后认识深化
    三、溯源:从中国传统到西方文化
        (一) 隐性的暗合: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 显性的自觉:西方文化的影响
    四、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 上海求学(1904-1910):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发轫时期
        (二) 留美七年(1910-1917):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初步形成时期
        (三) 归国以后(1917—1962):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深化时期
第二章 国民性批判:从“国民批判”到“人的批判”
    一、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发展历程及相关概念分析
        (一) 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发展历程
        (二) “现代国民”、“现代人”等概念分析
    二、“无国民意识”:留美前胡适对国民性的批判
        (一) “立足救亡而兼顾启蒙”:20世纪前后国民性思想基本格调
        (二) “中国人总是一盘散沙”:留美前胡适对国民性的批判
    三、“无个人意识”:留美及归国后胡适对国民性的批判
        (一) “超越贤妻良母”:对女子问题的批判
        (二) 人格应该高于贞操:对贞操文化的批判
        (三) “父母无恩”:对传统孝道的批判
        (四) “无后主义”:对家族个人主义的批判
        (五) 丧礼改革:对封建礼俗的批判
        (六) 对“时间观念淡薄、懒惰、知足”等劣根性的批判
第三章 国民性建构:从“现代国民”到“现代人”
    一、“现代国民”:留美前胡适国民性改造理想
        (一) “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20世纪前后国民性建构理想
        (二) “做一个完完全全的国民”:留美前胡适国民性建构理想
    二、“现代人”:留美及归国后胡适国民性建构理想
        (一) “健全独立人格”:“个人有自由意志”与“个人当干系、负责任”
        (二) 真假个人主义辨析
    三、“健全独立人格”的具体表现
        (一) “重新估定一切价值”:须有独立批判的态度
        (二) “造就有意义的新生活”:须有自由冒险的精神
        (三) “把人人都看作同力合作的伴侣”:须有与社会协进的观念
第四章 国民性改造:从“单向决定论”到“双向互动论”
    一、“单向决定论”:留美前胡适“思想革新”式个人改造
        (一) 从新民派到新文化运动先驱的国民性改造路径
        (二) “人的改造”:留美前胡适国民性改造路径
    二、“双向互动论”:留美及归国后“制度与人”双向互动式改造
        (一) 人的改造:教育与文学
        (二) 制度改造:民主制度
    三、新文化运动后期对保守派和激进派的批判
        (一) 对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批判
        (二) 对以陈独秀为代表的革命派的批判
    四、留美前后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转变之原因
        (一) 社会价值的近代转换
        (二) 所处时代的主要矛盾不同
        (三)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同
        (四) 留美前后胡适受教育经历不同
第五章 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贡献、局限及教育启示
    一、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贡献
        (一) 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反思和超越
        (二) 对国家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平衡和弥合
    二、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限度
        (一) 外在:现代性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两难兼顾
        (二) 内在:中国自由主义内在问题
    三、公民教育: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 中国人的现代化仍未完成,国民劣根性仍有迹可寻
        (二) 培养合格公民:中国人现代化之集中体现
        (三) 公民性: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之主要特征
        (四) 公民教育: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之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3)林语堂的创作与东方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二、本论文相关理论及林语堂的海内外创作概述
        (一)东方主义和“自我东方化”
        (二)林语堂“横跨东西”的双语创作
    三、本选题的创新
第一章 东方主义影响下林语堂的海内外创作
    第一节 东方主义影响下林语堂的前期创作
        一、西方话语前提下的“国民性”批判
        二、东方主义缝隙中的文化立场嬗变
    第二节 东方主义影响下林语堂的海外创作
        一、内容:勾勒“传奇中国”色彩
        二、题材:“贵族东方主义”式自我呈现
        三、人物:东方女性的矛盾形塑
第二章 林语堂创作对东方主义的抵抗与超越
    第一节 “失语”中国的自我言说
        一、消解“停滞”中国幻象
        二、构建现代国人独立品格
        三、抗战时期阐释当下中国
    第二节 “人文中国”的形象重塑
        一、日常生活书写中的文化呈现
        二、“译创一体”展现文学经典
        三、铺垫中国文化思想为底色
    第三节 边缘出发消解中心权威
        一、以东方智慧挑战西方价值权威
        二、在比较中探寻多文化交融之道
        三、从“东方智者”到“世界公民”的自我转型
第三章 东方主义视角下林语堂创作的文化心理和时代语境
    第一节 中西共育的双重文化背景
        一、双文化背景造就“居间”视角
        二、错位重现的“原乡记忆”
    第二节 双重语境下的“双语人”思维
    第三节 西方主流环境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探寻重塑现代中国的精神力量 ——埃德加·斯诺《活的中国》编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埃德加·斯诺研究
        (二)埃德加·斯诺早期在华活动及思想研究
        (三)《活的中国》编译研究
    四、研究问题
    五、研究方法
    六、论文框架
第二章 《活的中国》的编译语境与重要价值
    一、20世纪30年代美国来华记者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活动简介
    二、《活的中国》的编译语境
        (一)少人问津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
        (二)美国对中国现实的关注:从“汉学”到“中国学”
        (三)美国中国形象的转变:从“蔑视”到“仁慈”
    三、《活的中国》的重要价值
        (一)《活的中国》与斯诺思想的发展
        (二)《活的中国》与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域外传播
        (三)《活的中国》与现代中国形象的建构
    四、小结
第三章 《活的中国》编译的选材
    一、有关《活的中国》编译选材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斯诺编译计划的调整
        (二)《活的中国》入选作家及篇目的调整
        (三)《活的中国》选集中的“特殊”篇目
    二、斯诺在《活的中国》编译选材中的主导地位
    三、《活的中国》编译的选材
        (一)首轮落选的作家: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早期普罗小说”作家与30年代“海派小说”作家
        (二)选集出版前的入选作家调整:五四“老”作家、“第三种人”作家与左翼作家的调整
        (三)斯诺的选材倾向:政治立场有代表性,创作影响大
    四、小结
第四章 《活的中国》编译的叙事建构策略
    一、选集生成的基本策略——编译
    二、社会学视阈下的翻译叙事运作模式与叙事建构手段
    三、《活的中国》叙事建构策略
        (一)编译中的时空建构:加强原文批判的现实指向
        (二)编译中文本内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改换受压迫民众与知识分子形象
        (三)编译中的标示式建构:强调民众革命诉求,加强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四、小结
第五章 《活的中国》中现代中国形象的建构
    一、翻译研究的形象学视角
    二、《活的中国》建构的现代中国形象
        (一)深陷多重苦难的中国
        (二)觉醒与抗争的中国
        (三)“红色革命”影响下的中国
    三、小结
第六章 《活的中国》:“《西行漫记》的前奏”
    一、斯诺编译《活的中国》的收获与思考
        (一)对中国民众生存状态的认识与思考
        (二)对各阶层革命诉求的认识与思考
        (三)对中国未来的认识与思考
    二、《西行漫记》:为“活”的中国寻找另一种可能的答案
    三、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5)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主要创新点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本文研究起点和创新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一、对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全景式呈现
        二、对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地位的评价
        三、为当代的基督教中国化运动提供历史借鉴
    第三节 写作思路和内容
        一、中心问题与总体思路
        二、基本内容与框架结构
第二章 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缘起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中国基督教及其面临的挑战
        一、清末反洋教运动对中国基督教的刺激
        二、民初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基督教的刺激
        三、民初非基督教运动对中国基督教的冲击
        四、民国基督徒学者对基督教中国化的探索
    第二节 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初步形成
        一、张亦镜对基督教中国化运动的体验
        二、张亦镜对基督教中国化历史的反思
        三、张亦镜的文字传道和文字卫道工作
第三章 基督教中国化视角下的本色神学思想
    第一节 张亦镜的文字传道思想
        一、论开展文字传道的必要与目的
        二、论文字传道与本色神学的建立
        三、论文字传道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四、张亦镜对白话文的态度问题
    第二节 论本色神学同中国民俗的关系
        一、张亦镜对中国民俗的基本态度
        1.人有“新”“旧”之别——中国民俗宜“去旧迎新”
        2.民俗有关“国运兴衰”——中国社会宜“移风易俗”
        二、论基督教对中国民俗的吸收与改造
    第三节 论本色神学同儒家思想的关系
        一、张亦镜耶儒之辨的时代背景
        1.晚清时期的激烈碰撞
        2.二十世纪初对话的开始
        二、张亦镜论耶儒思想的互异性
        三、张亦镜论耶儒思想的相通性
    第四节 论本色神学同道家思想的关系
        一、张亦镜耶道比较研究的前提和态度
        1.以澄清老子其人其事为前提
        2.以分别道家与道教为前提
        二、《道德经》与《圣经》的比勘互证
        1.道元始与上帝同在
        2.在“道性”上的相通
        3.在“修性培德”上的相通
    第五节 论本色神学同佛教思想的关系
        一、张亦镜对耶佛关系的基本态度
        1.对“扬佛抑耶论”的回应
        2.基督教比之佛教更值信靠
        二、论观世音信仰与基督教的分歧
        1.在时空观上的批判与分歧
        2.在性别观上的批判与分歧
        3.在佛经逻辑上的批判与分歧
        三、对“佛化基督教”思想的否定
    第六节 论本色神学同墨家思想的关系
        一、张亦镜耶墨比较研究的思想缘起
        1.西学墨源说
        2.基督教墨源说
        二、耶墨对话的前提和基础
        1.为墨学正名和平反
        2.不相用不足为孔墨
        三、论基督教与墨家思想的契合
        1.在最高思想范畴上的契合
        2.在社会政治伦理上的契合
        3.在人际人伦理想上的契合
        四、论基督教与墨家思想之间的互异
第四章 基督教中国化视角下的本色教会思想
    第一节 张亦镜本色教会思想的提出
        一、论上帝国存在的中国化诠释
        二、论上帝观之于中国人的意义
        三、论中国人之于上帝屋的信修
    第二节 论本色教会与中国文明进步的关系
        一、对中国社会进步事业的推动
        二、对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促进
        三、对宗教理性的弘扬和对中国宗教末流的批评
        四、对中国社会恶习的改造
    第三节 张亦镜本色教会思想的发展
        一、论民族独立与教会独立的关系
        二、论建立本色教会的方法与途径
        三、论教会趋势与中国教会的自立
    第四节 论本色教会与政治和国家的关系
        一、论张亦镜在帝国主义问题上的态度
        二、论张亦镜在孔教问题上的态度
        三、论基督教与三民主义的关系
        四、对“党教合一”思想的批判
        五、论基督徒的爱国与救国的关系
第五章 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影响与意义
    第一节 对民国时期基督教中国化思潮的影响
        一、对民国时期本色教会运动的影响
        二、对民国时期本色神学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对当代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启发
        一、对促进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的启发
        二、对如何处理爱国与爱教之间关系的启发
        三、对建立中国化的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启发
    第三节 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在文字布道事工及其本色教会思想上的局限
        二、在基要主义立场及其本色神学思想上的局限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6)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1949年以来的游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1.话题缘起与学术意义
    2.研究现状综述
    3.研究对象
    4.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5.研究目标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概述
    1.1 德国人旅华游记及其文本类型的界定
    1.2 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及其作者群的统计与分类
    1.3 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维度
第二章 中世纪至1949年德国106的中国形象
    2.1 中世纪至地理大发现时期:从“赛里斯”到“契丹”
    2.2 启蒙运动早期:“孔教乌托邦”与“中国热”
    2.3 启蒙运动中后期至一战:“停滞”与“黄祸”
    2.4 一战后至1949年:“儒释道”与中国革命
第三章 1949年至中西德建交前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
    3.1 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游记
    3.2 中国形象
        3.2.1 中国的城市
        3.2.1.1 作为共产主义天堂的北京与红色北京
        3.2.1.2 人民的上海与衰落的上海
        3.2.2 “正直、聪明和获得尊严的中国人”与“蓝蚂蚁”
        3.2.3 经济:进步与落后
        3.2.4 教育:丰富多彩与贫乏落后
    3.3 小结
第四章 中西德建交至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
    4.1 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游记
    4.2 中国形象
        4.2.1 中国的城市
        4.2.1.1 变化中的红色北京
        4.2.1.2 心灵驶向反方向的上海
        4.2.2 “非蓝蚂蚁”与“中国新人”
        4.2.3 政治:“接班人”与“中国牌”
        4.2.4 经济:“自力更生”与“现代化”
        4.2.5 教育:从政治化到“贝多芬”
    4.3 小结
第五章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
    5.1 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游记
    5.2 中国形象
        5.2.1 中国的城市
        5.2.1.1 反差之城:北京
        5.2.1.2 超级大都市上海
        5.2.1.3 “浪漫的”小城
        5.2.2 中国人的西方化与国民性
        5.2.3 政治、经济与教育:从“三峡大坝”到“教育比赛”
        5.2.4 习俗:从饮食习俗到宗教信仰
    5.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书目

(7)人民文艺的规模化建造 ——20世纪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前期的人民文艺丛书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人民思潮与人民文艺
    第一节 “人民”概念的流变:从国民到人民
    第二节 劳工神圣与新的人民观
    第三节 毛泽东的人民观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四节 1940 年代《讲话》的传播与人民文艺权威的确立
第二章 丛书热和人民文艺的规模化建造
    第一节 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文艺一体化仪式
    第二节 从解放区文学到国家文学:《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诞生与权威的确立
    第三节 当代出版组织化与人民出版事业的建立
    第四节 人民文艺与人民政治:丛书编纂的内在逻辑
第三章 文艺丛书与作家队伍的重建
    第一节 以解放区知识分子主导的文艺丛书热
    第二节 人民文艺丛书与工农作家培养
第四章 人民文艺丛书与十七年文学生态的形成
    第一节 人民文艺丛书与五十年代文学批判
    第二节 人民文艺期刊与人民文艺丛书的互生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启蒙与电影的传入
    二、1932年之前中国电影批评的特征
    三、范式和视角
第一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传统回响
    第一节 近现代思潮迭起中的早期电影批评
        一、现代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入
        二、对“人”的关注:个体性与群体性
        三、对制度的探讨:政治与功利色彩
    第二节 “缘情遣兴”在早期影评中的在场
        一、从传统“诗话”到“影戏话”
        二、“考证故实”:光影叙事的冲动
        三、“随性闲谈”:日常生活的在场
    第三节 “民智教化”在早期影评中的延续
        一、惊叹:观影的奇观体验
        二、电影作为现代性的物化表征
        三、“启发民智、教化民众”理念的血脉相续
第二章 早期电影批评对西方文化的镜鉴
    第一节 西学中源:“影戏源流中土”的偏执论证
        一、“影戏源流中土”的文本表述
        二、“西学中源”说的历史衍变
        三、“影戏源流中土”的文化心理机制
    第二节 中体西用:“影戏论”的体用之道
        一、电影的艺术“家数”
        二、“影戏论”的技巧批评实践
        三、“影戏论”的文化底色
    第三节 群己之辩:“新英雄主义”影剧观的在地化历程
        一、“新英雄主义”溯源:从罗曼·罗兰到《银星》
        二、“新英雄主义”之新:革命与领袖
        三、“新英雄主义”的功用:平民、阶级与群己观
第三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民族主义思潮
    第一节 “国片复兴运动”与作为公共事业的电影
        一、“复兴国片”与实业救国
        二、“到民间去”:语焉不详的平民化
        三、步入公共领域的电影与儒商精神
    第二节 抗议“辱华电影”与众声喧哗间的多方话语角力
        一、国族形象:自我表述的冲动
        二、文化渗透:表述中国的冲动
        三、话语共谋:多方角力的公共事件
    第三节 “民族主义电影运动”与“国民性”改造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与《电影月刊》
        二、改造“国民性”的一次尝试
        三、“民族主义电影运动”的当下性省思
第四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社会功利思维
    第一节 电影娱乐思潮:正当娱乐、类型意识与叙事机制
        一、正当娱乐:从清华“丄社事件”说起
        二、类型意识:商业导向与话语征用
        三、叙事机制:滑稽穿插与教化字幕
    第二节 电影教育思潮:直观教育、社会教育与寓教于乐
        一、直观教育:作为教学方式的电影
        二、社会教育:电影的普及传播
        三、寓教于乐:文化统制的话语策略
    第三节 电影检查思潮:必要、权属与主体定位
        一、电影检查之必要:社会教化、行业准入与民族主义情绪
        二、电影检查的权属机制:行政权力、统一电检与派系纷争
        三、电影检查的主体定位:体恤商艰、艺术眼光与意识管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怨恨与超越—论老舍的国民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老舍国民性书写中怨恨情态的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怨恨与“中国国民性”话语谱系的动态研究
    (一)怨恨与“中国国民性”话语生成的西方动态
    (二)怨恨与“中国国民性”话语接受的中国动态
二 怨恨与“中国国民性”话语谱系的静态研究
    (一)怨恨与现代人的“裸露”状态
    (二)怨恨与中国人的“裸露”状态
三 怨恨与超越——老舍国民性书写的双重情态
    (一)老舍国民性书写中怨恨情态的必然性
    (二)老舍国民性书写中超越情态的可能性
    (三)老舍国民性书写的现代性困境
四 老舍国民性书写的价值样式与人格样式
    (一)使用价值与大众
    (二)生命价值与生命共同体
    (三)精神价值与精神共同体
    (四)神圣价值与神圣人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10)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1926-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的范围
    第二节 选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一、域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二、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性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性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法兰西与鲁迅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概述
        一、鲁迅生平及创作简介
        二、鲁迅的法国文学译介
    第二节 法国思潮对鲁迅的影响
        一、鲁迅文艺启蒙思想的形成
        二、鲁迅科学启蒙思想观的形成
        三、法国艺术对鲁迅革命思想的熏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留法学生的鲁迅译介(1926-1936)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译介历程
    第二节 敬隐渔的鲁迅译介
        一、敬隐渔与罗曼·罗兰
        二、敬隐渔的译介活动
        三、敬隐渔推动了鲁迅作品在世界的传播
    第三节 徐仲年与鲁迅作品的法译
        一、徐仲年简介
        二、徐仲年的鲁迅译介活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外国传教士的鲁迅传播与研究(1937-1948)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译介历程
    第二节 文宝峰的鲁迅传播与研究
        一、文宝峰的《新文学运动史》
        二、文宝峰的鲁迅观
        三、局限性
        四、影响
    第三节 善秉仁的鲁迅研究
        一、善秉仁的《说部甄评》
        二、善秉仁的鲁迅观
    第四节 布里埃尔的鲁迅研究
        一、布里埃尔的《鲁迅:一个深受大众喜爱的作家》
        二、局限性
    第五节 明兴礼的鲁迅研究
        一、明兴礼的《中国当代文学的顶峰》
        二、研究特点
    本章小结
第四章“毛主义者”与“原样派”的鲁迅传播与接受(1949-1976)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译介历程
    第二节“毛主义者”的鲁迅译研
        一、“毛主义”简介
        二、译品的“毛主义”标签
    第三节“原样派”的鲁迅译介
        一、《原样》、“原样派”、索莱尔斯
        二、“原样派”的鲁迅译研
    第四节 克莱布索娃的鲁迅译研
        一、译介历程
        二、克莱布索娃的《鲁迅,生平与作品》
        三、局限性
    第五节 波伏瓦的鲁迅观
        一、波伏瓦的中国之行
        二、波伏瓦的《长征》
        三、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世纪末对鲁迅的全面译介与研究(1977-1999)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译介历程
    第二节 米歇尔·露阿的鲁迅译研
        一、鲁迅是“中国的西方学派诗人”
        二、鲁迅的《过客》与波特莱尔的《异乡人》
        三、《这样的战士》
        四、《抨击与讽刺文选:1925-1936》
        五、《女性不公正的生与死》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六、从《伤逝》到《这就是我对她所做的》
        七、巴黎鲁迅百年诞辰纪念会
        八、巴黎鲁迅翻译研究小组
    第三节 弗朗索瓦·于连的鲁迅研究
        一、于连简介
        二、鲁迅研究历程
        三、主要观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世纪的鲁迅形象(2000-2016)
    第一节 概述
        一、背景
        二、译介历程
        三、文化交流中的鲁迅
    第二节 魏简的鲁迅传播与研究
        一、简介
        二、译介历程
        三、主要观点
    第三节 勒·克莱齐奥的鲁迅接受
        一、创作活动简介
        二、接受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阿Q正传》的重译与解读
    第一节 译介历程
    第二节 译本比较研究
        一、《阿Q正传》的法译名比较
        二、《阿Q正传》的《序》的翻译
        三、俗语典故的翻译
        四、风格的翻译
        五、词语的翻译
    第三节 《阿Q正传》的解读
        一、沃瓦论阿Q
        二、艾玛丽解读阿Q
        三、沙戴尔论阿Q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论争
    第一节 《野草》之争
        一、概述
        二、分歧
        四、《野草》译名之我见
    第二节 阿Q是否还存在?
        一、问题始末
        二、启示
    第三节 鲁迅是人道主义者吗?
        一、问题始末
        二、启示
    第四节 罗曼·罗兰与鲁迅的信事件
        一、信事件始末
        二、调查结果
    第五节 鲁迅是否因罗曼·罗兰的“托庇有了名”
        一、鲁迅真的因罗曼·罗兰的“托庇有了名”吗?
        二、《中国国民性的讽刺性暴露》一文的启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附录一: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年表
附录二:Chronologie des recherches sur Lu Xun en francophonie
致谢

四、鲁迅:国民性批判源于传教士?(论文参考文献)

  • [1]窃别国的火,煮自己的肉——论鲁迅国民性话语的城乡视角[J]. 魏策策,张雨.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胡适国民性改造思想及其教育启示[D]. 雷月荣.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林语堂的创作与东方主义[D]. 孙沁蕊.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探寻重塑现代中国的精神力量 ——埃德加·斯诺《活的中国》编译研究[D]. 许磊.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5]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探究[D]. 苏雷. 武汉大学, 2019(06)
  • [6]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1949年以来的游记为例[D]. 匡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7]人民文艺的规模化建造 ——20世纪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前期的人民文艺丛书热研究[D]. 于慧芬. 武汉大学, 2019(07)
  • [8]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D]. 赵轩. 上海大学, 2019(02)
  • [9]怨恨与超越—论老舍的国民性书写[D]. 庞少辉. 重庆师范大学, 2018(12)
  • [10]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1926-2016)[D]. 梁海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鲁迅:民族批判源于传教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