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鲁棒性原理的实际应用

再论鲁棒性原理的实际应用

一、稳健性原则现实应用的再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白建雄[1](2021)在《基于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市场经济条件的背景下,由于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会计工作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做好较为全面的分析,而且处于客观经济环境下不确定性会经常出现,对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实务工作来讲,应该全面分析当前各个环节工作情况,强化对稳健性原则的重视,制定针对性工作方案,避免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债权人利益受影响的情况。再加上这种原则的运用,有着避免主观随意的事项,最大化发挥稳健性原则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会计实务工作中稳健性原则运用的要点,笔者根据自身经验阐述了相关建议,仅供参考。

郭菁菁[2](2019)在《中国西部地区上市公司与北上广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实证比较》文中指出上市公司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有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吸纳资金,吸引和培养人才,以及推动创新技术的发展等方式参与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去,公司的持续经营将影响当地宏观经济发展。同时,上市公司的稳健运行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在保障税收、发展产业、解决就业方面具有促进作用,上市公司的财务稳健性是上市公司健康发展,持续经营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有助于衡量其财务健康状况,并且对地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目前中国西部十二省上市公司数量达445家,北上广上市公司数量达1104家。北上广地区上市公司处于相对发达的经济环境中,而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处于相对欠发达的经济环境中。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稳健性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稳健性差异和经济后果,可以为两地公司会计财务系统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北上广地区上市公司和西部地区上市公司的稳健性,衡量其财务健康状况,并为企业在其实践过程中如何增强稳健性以及应用稳健性原则指导财务系统的建设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可行建议。在本文研究过程中,采用了 BASU模型以量化的指标衡量了所研究公司的财务稳健性以及通过对BASU模型系数的讨论评价了财务稳健性在企业生产和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本文采用分类随机取样法,以北上广地区和西部地区共40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本文从东方财经Choice数据库获得上市公司分省代码,并据此从CSMAR数据库检索获得相关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本文在分析21个财务指标的基础上,最终在BASU模型中引入三个关键指标,销售现金比率,净利润增长率,和流动比率,从而分析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和盈利质量,会计稳健性和盈利水平,以及会计稳健性和风险水平的关系。在构建关于公司财务稳健性指数并涵盖企业现金销售比率,流动比率,和净利润增长率的BASU逆回归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会计稳健性和公司盈利水平,盈利质量,以及风险状况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第一,中国西部地区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强于北上广地区上市公司。第二,北上广地区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水平与其盈利质量成正比,但西部地区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与其盈利质量成反比。第三,在盈利水平和风险水平方面两地企业表现没有显着差别,会计稳健性和两地区企业财务报表所表现的盈利水平负相关,会计稳健性和企业财务报表所表现的风险状况负相关。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第一,由于会计稳健性和企业财务报表所体现的风险因素存在负相关,北上广上市公司应当从优化其资产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升会计稳健性以防范风险;第二是由于会计稳健性的增强存在低估企业财务盈利表现的可能性,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应当在实践过程中处理好会计稳健性和其它会计原则的关系以及更加关注资产和盈利质量以减少增强会计稳健性可能带来账面盈利状况低估或者融资成本提高等问题;第三是,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应提升专业素养,政府应加强检测,从而实现上市公司合理应用财务稳健性以提升盈利质量的目标。

褚晓坤[3](2019)在《融资约束与会计稳健性对企业价值的实证分析 ——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认为企业处于不完全的资本市场之中,深受融资约束限制。面对波动多变的资本市场,提升企业价值是企业得以持续经营快速发展的取胜之道。而会计稳健性一直饱受关注,不仅是企业会计处理的重要原则之一,还是衡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指标。会计稳健性对于融资约束的影响作用能否传导,从而降低融资约束对企业价值的负作用?文章结合当下我国企业所处的真实经济情况,分析了融资约束、企业价值以及会计稳健性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一方面,会计稳健性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规避委托代理冲突,避免企业被迫放弃潜在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的情况发生,增加企业的潜在投资机会,缓解融资约束,帮助企业抓住发展机遇,增加企业价值。另一方面,会计稳健性还可以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接受力。投资者了解企业真实经营情况之后能够承担较高风险,在企业投资高风险高收益项目时提供更多资金支持,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升企业价值。文章构建了融资约束与会计稳健性的共同作用之下企业价值相关模型,选取了2014年-2018年沪深A股作为研究样本,提取并整合了相关财务数据,实证分析了相关模型。实证结果验证了会计稳健性能够降低融资约束对企业价值的负效应,会计稳健性越明显,融资约束对企业价值的限制作用越低,企业价值越高。

陈洁[4](2018)在《试析基于稳健性原则的企业会计核算》文中指出稳健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其有助于维护投资者与债权人利益,并且还便于企业抵抗风险并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文章首先对稳健性原则概念进行阐述,对现阶段稳健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应用期间存在主观臆断性、可变现净值过低以及资产和利润与实际存在差距等问题进行探究,并对稳健性原则在企业会计的有效应用进行探讨。希望与同行一起分享经验,共同优化会计核算质量。

张子健[5](2015)在《我国IPO公司盈余稳健性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文中认为2013年11月30日,我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提高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质量,明确了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证券服务机构及其人员在股票发行过程中的法律责任,促进公平合理定价,限制发行人定高价,抑制上市后投资者盲目炒作新股,加强对“炒新”行为的约束。会计稳健性指会计人员确认好消息导致的收益比确认坏消息导致的损失时需要更高的可验证性。稳健性原则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会计原则,深刻影响着会计实务中的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会计盈余具有稳健性特征也被视为高质量会计信息的评判标准。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和全面趋同,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中的应用逐步强化,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随着会计制度中稳健性原则运用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前我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正积极探索股票发行实施注册制,强调发行人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其中发行公司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经审计的历史财务报告是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依据。颇多的实证研究表明IPO公司在上市前操纵应计利润以增加会计盈余从而提高发行价格,但上市后由于应计项目的逆转使得会计盈余下滑,那么IPO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在这个上市过程中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控股权性质、债务结构与审计师选择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但鲜有文献探讨控股权性质、债务结构与审计师选择对我国IPO公司盈余稳健性的影响,而这些都值得深入研究以有助于提高我国IPO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而找到路径;大量文献认为发行人与潜在投资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是全球各证券市场普遍出现新股超额回报率现象的主因,而盈余稳健性能有效缓解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那么IPO公司的盈余稳健性能降低新股首日超额市场回报率吗?本文以我国新股发行核准制实施期间的IPO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检验了[PO公司的盈余稳健性,分析了控股权性质、债务结构与审计师选择对IPO公司盈余稳健性的影响以及探讨了IPO公司盈余稳健性对其新股上市首日回报率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IPO公司公开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中的会计盈余具有显着的稳健性,且这种稳健性主要来自于非经营性应计项目;但IPO公司上市后,除了异常损益外,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和综合收益的稳健性并没有显着提升;(2)控股权性质影响IPO公司的盈余稳健性,非国有控股的IPO公司比国有控股的IPO公司盈余稳健性更高;IPO公司的债务总额或流动负债越多其盈余越稳健,且这种稳健性需求受控股权性质的影响;因IPO公司的长期负债比率偏低即关系型融资较少,故未造成长期负债越多其盈余稳健性反而越低的效果;国际四大审计的IPO公司的盈余稳健性显着低于非四大审计的IPO公司的盈余稳健性;但本土十大与非十大审计的IPO公司的盈余稳健性不存在显着差异;(3)IPO公司的盈余稳健性对新股首日回报率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即IPO公司的盈余稳健性能有效降低首日超额回报率。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本文通过考察IPO公司的盈余稳健性,有助于厘清盈余管理与盈余稳健性的关系;检验了控股权性质和债务结构对IPO公司盈余稳健性的影响,为管理当局力图提高我国IPO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一些政策建议;其次比较了国际四大与非四大、本土十大与非十大审计的IPO公司盈余稳健性的差异,为当前我国财政部、中注协推动的本土会计事务所的合并提供参考价值;同时,研究发现IPO公司的盈余稳健性能降低新股首日回报率,这对当前证监会推动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冬至[6](2013)在《稳健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应用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信息的质量越来越重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严格,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采取一定的原则要求,对于每项发生的业务要准确可靠的计量,对于未发生和即将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要合理估算,因此我们应该遵循稳健性原则,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可靠。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在经济现代化的今天稳健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背景和研究目的,同时也分析了在会计实务中如何应用稳健性原则及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对稳健性原则的思考。

王建萍[7](2012)在《会计稳健性原则的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稳健性原则是现代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之一。现行会计准则和制度中有相当多的确认、计量方法体现了稳健性原则。文章阐述了会计稳健性原则是建立在"现实的不确定性"和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基础之上。有现实的不确定性而无理性人假设,无法得出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合理性。反之,有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而无现实的不确定性,同样也无法得出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必要性。现实的不确定性和理性人假设是会计稳健性原则的理论基石也是其合理性缺一不可的基础。

时秀花[8](2009)在《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文中指出公允价值计量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会计稳健性是长期以来广泛采用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两者的产生都与不确定性紧密相关,然而两者对不确定性的反应程度却截然不同,提供的信息也就存在差异,本文主要针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关系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对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进行概述,进而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出发,系统阐述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和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发现会计稳健性只是对不确定性信息的单向不对称反映,而公允价值计量是对不确定性的双向对称反映;接下来,笔者以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基准,对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进行对比分析,针对两者在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的差异,从会计目标的要求以及对不确定性的反映程度两个方面,论述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稳健性的修正作用;最后,笔者结合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的应用情况,对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稳健性的修正作用进行现实分析,并进一步解释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的差异原因。综合理论分析,笔者发现理论上,公允价值计量具有修正稳健性的单向不对称反映的作用;在现实分析中,当准则要求必须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公允价值对会计稳健性具有修正作用,但当计量可选择时,这种修正作用却比较弱。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难度是造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另外,目前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只是初步引入,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在与稳健性的融合中求发展,在发展中逐步体现这种修正作用。最后,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在我国的实际运用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

曾蒙爱[9](2009)在《资产减值会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资产减值会计问题一直是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世界各国的准则制定机构先后制定了相应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为企业的资产减值行为提供规范指导。我国也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系统规范了资产减值会计问题,明确了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程序。稳健性原则是会计人员面对不确定性的自然反应,是由来已久的会计原则和惯例。在不确定的现实环境中,运用稳健性原则能够改善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从而稳健性逐渐被明确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随着会计改革进程的推进,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地位与作用逐渐得到明确和肯定。资产减值会计是稳健性原则在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下对资产计价的具体运用。我国新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则,强化了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并采用了严格的稳健性原则计量模式。本文从稳健性原则运用的角度出发,分析资产减值会计与稳健性原则之间的关系。稳健性原则在准则层面上的强化能够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对资产减值会计实施效果的影响。同时严格的稳健性原则计量模式的运用,压缩了盈余管理空间,从而提高了资产减值会计的信息质量。总的说来,稳健性原则的强化运用为改进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实施效果,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提供了重要保障。最后文章对如何更好地在资产减值会计实务中运用稳健性原则提出一些建议。

陈少华,王荣昌[10](2007)在《适度稳健原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稳健原则由于与可靠性等核心原则存在冲突,遭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但会计事项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稳健原则将会一直存续下去。所以,理想的做法是对稳健原则进行革新。本文在探讨稳健原则历史渊源和现实革新的基础上,认为应该实行"适度稳健原则"。适度稳健原则一方面是理论演绎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是会计现实必然的选择。最后,本文对如何做到适度稳健,提出一些建议。

二、稳健性原则现实应用的再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稳健性原则现实应用的再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
    (一)稳健性原则的客观前提
    (二)稳健性原则存在的主观因素前提
二、稳健性原则与会计中不确定的关系
    (一)稳健性原则的内涵
    (二)稳健性原则与不确定性的关系
    (三)会计中不确定性是稳健性原则考察的关键
三、稳健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对策
    (一)存货的期末计价法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三)坏账损失的核算
    (四)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
四、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运用注意事项
    (一)提升会计人员的判断能力
    (二)完善并落实运用程序及方法
    (三)制定法律制度体系
    (四)强化对内外部监督工作的重视
结语

(2)中国西部地区上市公司与北上广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实证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 研究内容介绍
2 文献综述
    2.1 会计稳健性的理论研究
        2.1.1 会计稳健性的概念
        2.1.2 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因素
    2.2 会计稳健性的应用研究
        2.2.1 会计稳健性的实践意义
        2.2.2 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
        2.2.3 会计稳健性与会计实务
3 研究模型与假设
    3.1 会计稳健性计量模型的比较与选取
    3.2 研究假设
        3.2.1 会计稳健性在上市公司中的存在性
        3.2.2 会计稳健性在研究地区的差异性
        3.2.3 会计稳健性与上市公司偿债能力
        3.2.4 会计稳健性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3.2.5 会计稳健性与上市公司盈利质量
    3.3 概念模型
4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取
    4.2 变量定义与筛选
        4.2.1 变量定义
        4.2.2 变量筛选
    4.3 模型设计
5 实证结果与分析讨论
    5.1 实证结果
        5.1.1 变量显着性检验结果
        5.1.2 Basu模型逆回归结果
    5.2 实证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关于北上广地区上市公司增强会计稳健性的可行建议
    6.3 关于西部地区上市公司规范应用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可行建议
    6.4 改善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应用状况的长期性和综合性建议
    6.5 研究的局限性
    6.6 进一步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样本公司信息

(3)融资约束与会计稳健性对企业价值的实证分析 ——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融资约束与企业价值
        1.5.2 会计稳健性与企业价值
        1.5.3 融资约束与会计稳健性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假设
    2.1 理论基础
        2.1.1 契约理论
        2.1.2 委托代理理论
        2.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4 信号传递理论
    2.2 概念定义
        2.2.1 融资约束
        2.2.2 会计稳健性
        2.2.3 企业价值
    2.3 理论分析
        2.3.1 融资约束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作用
        2.3.2 会计稳健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作用
        2.3.3 会计稳健性与融资约束
        2.3.4 融资约束、会计稳健性与企业价值
    2.4 研究假设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变量设计
        3.1.1 融资约束
        3.1.2 会计稳健性
        3.1.3 企业价值
    3.2 模型构建
        3.2.1 企业的会计稳健性
        3.2.2 融资约束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3.2.3 会计稳健性与企业价值
        3.2.4 会计稳健性与融资约束
        3.2.5 融资约束与会计稳健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3.3 数据整理
        3.3.1 选取样本企业
        3.3.2 整理样本数据
第4章 实证分析
    4.1 企业的会计稳健性
    4.2 融资约束与企业价值
        4.2.1 描述性统计
        4.2.2 相关性检验
        4.2.3 回归分析
    4.3 会计稳健性与企业价值
        4.3.1 描述性统计
        4.3.2 相关性检验
        4.3.3 回归分析
    4.4 会计稳健性与融资约束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相关性检验
        4.4.3 回归分析
    4.5 融资约束与会计稳健性对企业价值影响
        4.5.1 描述性统计
        4.5.2 相关性检验
        4.5.3 回归分析
    4.6 稳健性检验
第5章 结论建议
    5.1 结论总结
    5.2 相关建议
        5.2.1 企业自身
        5.2.2 政府部门
参考文献
致谢

(4)试析基于稳健性原则的企业会计核算(论文提纲范文)

一、稳健性原则
二、稳健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现状
    1. 主观观臆断性的问题
    2. 可变现净值过低的问题
    3. 资产和利润与实际不同的问题
三、稳健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有效运用的策略
    1.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2. 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
    3. 计提坏账准备
    4. 对或有资产的确认和披露
四、稳健性原则运用于企业会计的要点分析
结束语

(5)我国IPO公司盈余稳健性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稳健性研究现状
        2.1.1 稳健性产生的动因
        2.1.2 会计稳健性的度量
        2.1.3 稳健性的经济后果
    2.2 国内稳健性研究现状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IPO公司盈余稳健性的检验
    3.1 引言
    3.2 我国IPO制度的变迁
    3.3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3.4 研究设计
        3.4.1 会计盈余的构成
        3.4.2 模型构建
        3.4.3 样本与数据来源
    3.5 实证结果与分析
        3.5.1 描述性统计
        3.5.2 多元回归分析
    3.6 进一步分析
        3.6.1 公允价值
        3.6.2 板块差异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IPO公司盈余稳健性影响因素
    4.1 引言
    4.2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4.2.1 控股权性质
        4.2.2 债务结构
        4.2.3 审计师选择
    4.3 研究设计
        4.3.1 模型构建
        4.3.2 样本与数据来源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多元回归分析
    4.5 进一步分析
        4.5.1 考虑控股权性质的债务结构
        4.5.2 自选择偏差、会计准则变更和会计师事务所排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IPO公司盈余稳健性的经济后果
    5.1 引言
    5.2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5.3 研究设计
        5.3.1 首日市场回报率的度量
        5.3.2 模型构建
        5.3.3 样本与数据来源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
        5.4.2 多元回归分析
    5.5 进一步分析
        5.5.1 未经市场调整的首日回报率
        5.5.2 控股权性质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稳健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应用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稳健性原则概述
    (一) 稳健性原则概念和分类
    (二) 稳健性原则的具体运用
        1. 应收款项坏账损失的核算。
        2.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
        3. 对或有事项的确认。
三、稳健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应用现状
四、提高稳健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应用水平的策略
五、结语

(7)会计稳健性原则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具体内容
二、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实际运用
三、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具体特性
四、会计稳健性原则体现了会计管制
    1. 会计管制可以解决证券市场中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
    2. 会计信息管制可以促使证券市场成为一个“有效市场”。
    3. 会计管制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判断。

(8)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主题
    1.2 研究结构和研究方法
        1.2.1 本文研究结构
        1.2.2 本文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贡献和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会计稳健性的研究
        2.1.1 有关会计稳健性概念的研究
        2.1.2 会计稳健性应用的相关研究
        2.1.3 会计稳健性存在的动因研究
    2.2 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
        2.2.1 有关公允价值概念的观点
        2.2.2 公允价值计量的属性问题
        2.2.3 有关公允价值应用的相关研究
        2.2.4 有关公允价值计量优越性的研究
    2.3 关于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
3 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计量的产生动因——不确定性
    3.1 不确定性概述
        3.1.1 不确定性的定义
        3.1.2 会计中不确定性的表现
    3.2 会计稳健性的产生动因——不确定性
        3.2.1 会计稳健性的产生与发展
        3.2.2 会计稳健性与不确定性
        3.2.3 会计稳健性对不确定性的两面态度
    3.3 公允价值计量的产生动因——不确定性
        3.3.1 公允价值计量的产生与发展
        3.3.2 公允价值计量与不确定性
        3.3.3 公允价值计量对不确定性的全面反映态度
4 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稳健性修正作用的理论分析——基于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4.1 会计目标
        4.1.1 会计目标与会计稳健性
        4.1.2 会计目标与公允价值计量
    4.2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4.2.1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稳健性
        4.2.2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公允价值计量
    4.3 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稳健性的修正作用——理论分析
        4.3.1 对修正作用的分析
        4.3.2 对修正作用的说明
5 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稳健性修正作用的现实分析——基于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5.1 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对会计稳健性修正作用的体现
        5.1.1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运用概况
        5.1.2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稳健性修正作用的具体体现
    5.2 企业的选择——公允价值计量还是会计稳健性
        5.2.1 投资性房地产概述
        5.2.2 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态度及选择
    5.3 新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稳健性的修正较弱的原因分析
        5.3.1 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不成熟
        5.3.2 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的融合发展
6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资产减值会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背景与动机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贡献与局限
第二章 资产减值会计相关概念分析
    一、相关概念辨析
    二、本章小结
第三章 稳健性原则分析
    一、稳健性原则的历史沿革
    二、稳健性原则定义的讨论
    三、稳健性原则作用的分析
    四、稳健性原则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与稳健性原则的运用
    一、资产减值会计的产生与稳健性原则的运用
    二、我国资产减值准则介绍和分析
    三、本章小结
第五章 稳健性原则在资产减值会计中运用的分析
    一、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三、确认计量的不确定性
    四、盈余管理动机
    五、资产减值会计的信息质量分析
    六、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适度稳健性原则的运用
    一、适度稳健性的要求
    二、相关的建议
    三、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稳健性原则现实应用的再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研究[J]. 白建雄. 财会学习, 2021(05)
  • [2]中国西部地区上市公司与北上广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实证比较[D]. 郭菁菁.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3]融资约束与会计稳健性对企业价值的实证分析 ——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 褚晓坤. 苏州大学, 2019(04)
  • [4]试析基于稳健性原则的企业会计核算[J]. 陈洁.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02)
  • [5]我国IPO公司盈余稳健性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D]. 张子健.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6]稳健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应用与思考[J]. 张冬至. 中国集体经济, 2013(10)
  • [7]会计稳健性原则的经济学分析[J]. 王建萍. 生产力研究, 2012(03)
  • [8]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D]. 时秀花. 厦门大学, 2009(12)
  • [9]资产减值会计研究[D]. 曾蒙爱. 厦门大学, 2009(12)
  • [10]适度稳健原则研究[J]. 陈少华,王荣昌. 当代财经, 2007(11)

标签:;  ;  ;  ;  ;  

再论鲁棒性原理的实际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