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乙醇存在下余氯与对氨基-N,N-二乙基苯胺颜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符成华[1](2020)在《藜芦醛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文中提出藜芦醛,又称甲基香草醛,3,4-二甲氧基苯甲醛,是一种很重要的合成香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医药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和其他化工产品的合成与制备研究。藜芦醛的理化性质以及在医药上的应用激发了人们对其胺基芳香类化合物研究的兴趣。本文通过以香兰素为原料合成藜芦醛,然后对藜芦醛进行溴代反应,研究藜芦醛的硝化反应,硝化藜芦醛的还原反应以及合成方法的工艺优化改进进行了探讨。藜芦醛的合成:以香兰素为原料,水为溶剂,在加热搅拌条件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缓慢滴加硫酸二甲酯,监控反应温度和pH值,探究出合适的原料比,适宜的反应温度以及反应适宜的酸碱性。硝化藜芦醛的合成:以藜芦醛为原料,乙酸酐为溶剂,冰水浴控制温度,缓慢滴加浓硝酸,反应完毕水洗,冰乙酸洗涤,乙醇重结晶,收率92%。氨基藜芦醛的合成:以硝化藜芦醛为原料,(1)乙醇和水为溶剂,80℃回流,加入铁粉滴加两滴浓盐酸,过滤,用乙酸乙酯洗涤,洗涤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转蒸发出溶剂,再用正己烷-乙酸乙酯重结晶,收率达到91.1%。(2)以乙醇和水为混合溶剂,利用锌粉还原藜芦醛,50-60℃下回流,藜芦醛与锌粉摩尔比1:4,混合溶剂的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3:2,收率88.8%;(3)乙醇为溶剂,加入藜芦醛加热搅拌加入Pd/C,缓慢滴加水合肼,趁热过滤,温水洗涤,蒸发溶剂结晶的固体用乙醇/水进行重结晶。2-氨基-6-溴-3,4-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藜芦醛溶解于甲醇,加热搅拌滴加液溴,温度控制在21-22℃,反应结束抽滤洗涤至滤出液pH值接近中性,对过滤出固体用乙醇进行重结晶,收率75.6%;再以溴代藜芦醛为原料,乙酸酐为溶剂,浓硝酸为硝化试剂,浓硫酸为催化剂,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相进行重结晶;接着进行还原反应,将硝基还原为氨基,乙醇-乙酸为溶剂,铁粉作还原剂,浓盐酸催化,后处理后得到2-氨基-6-溴-3,4-二甲氧基苯甲醛。本论文通过对藜芦醛的合成以及藜芦醛的溴代,硝化还原产物的合成研究以及合成工艺的改善,初步掌握了藜芦醛、溴代藜芦醛,硝化藜芦醛等藜芦醛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为藜芦醛在医药方面的合成与应用奠定基础。
付爽[2](2019)在《基于共价自组装方法构筑功能化高分子胶囊》文中研究说明高分子胶囊以其优异的性质和功能在生物医药、食品、环境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在科学界,高分子胶囊的研究也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高分子胶囊的研究经过科学家多年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不仅各种材质的胶囊被研究制备,还开发出各种各样的特殊用途高分子功能胶囊。然而,由于社会日新月异的变革,我们需要跟上时代发展及时设计制备新型的高分子胶囊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因此发展新的高分子胶囊的制备策略、利用新的材质制备高分子胶囊、开发高分子胶囊新的应用仍然是科学家们的研究重点。共价自组装是近些年来新发展的一种制备高分子胶囊的方法,它是通过构筑基元与合适的柔性链在溶液中无需预处理和任何模板辅助的条件下,可以一步横向交联形成结构规整的单层分子胶囊。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制备的胶囊结构稳定、尺度可控、分散性优异,而且胶囊具有超薄的壁膜结构。除此之外,共价自组装方法制备胶囊一个突出的优点是构筑基元的选择,尤其是选择大环主体分子为构筑基元。由于大环主体分子优异的主客体复合性质,可以通过胶囊外表面大环主体分子的主客体作用非共价地安插上各种功能分子。这种修饰方法简单有效,不仅简化了高分子胶囊外表面的修饰过程,而且极大地拓展了高分子胶囊的应用范围。共价自组装制备超薄高分子胶囊以其如此多的优点,为发展制备新型高分子胶囊带来新的变革;科学界也对制备发展新的共价自组装高分子胶囊给予广泛关注,许多科学家正积极探索应用新的共价自组装构筑基元来构筑更高级的结构材料。然而,共价自组装的构筑基元具有一定结构要求,其结构需满足刚性、平面的特点,且在分子的外围还要有多重反应基团。这样的构筑基元结构特点对共价自组装胶囊的发展有很大限制性。因此,筛选和构筑新的构筑基元是发展共价自组装方法的必然条件,是制备新的共价自组装胶囊需要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如何进扩展共价自组装胶囊应用以及如何巧妙的构建特定用途的共价自组装高分子胶囊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共价自组装制备高分子胶囊仍有许多问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柱芳烃是一种新的大环主体分子,除了优异的主客体化学性质,柱芳烃的化学修饰也是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在以前,柱芳烃的修饰工作主要是集中于纵向的上下烷基氧部位的取代,而在其桥连的亚甲基部位修饰上新的功能基团却很少受到人们关注。实际上,如果能在此部位上引入新的反应基团,这种横向修饰的柱芳烃必然以其新的性质和结构而带来新的应用。比如,柱[5]芳烃结构呈柱状高度对称,如果在侧面桥连亚甲基部位引入功能基团,那么这种新的功能柱芳烃恰好可以满足共价自组装构筑基元的结构要求。基于这些思考,我们发展制备了一种新的侧面桥连亚甲基部位修饰溴的功能柱[5]芳烃衍生物BDMP5。我们用它作为新的构筑基元,通过共价自组装方法制备出一种新的基于横向交联柱[5]芳烃的共价自组装高分子胶囊。基于这种高分子胶囊,进一步发展出新的高效药物输送工具,建立新的人工过氧化物纳米酶体系。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构筑基于横向交联柱[5]芳烃的共价自组装高分子胶囊在本部分工作中,通过NBS溴代反应,成功的在甲氧基柱[5]芳烃侧面桥连亚甲基部位修饰上溴功能基团,发展了一种侧面桥连亚甲基部位溴代修饰的柱[5]芳烃(BDMP5)。我们以它为构筑基元,通过选择适当长度的直链烷基二胺为交联剂,我们通过胺与溴的反应,选择适当的溶剂,不用预处理和在没有任何模板条件下,直接通过共价自组装一步简单的制备出一种新的超薄的横向交联的基于柱[5]芳烃的超薄二维高分子胶囊。这种新的高分子胶囊结构稳定、分散性好、形貌规整、结构均匀、尺寸可控。不仅如此,胶囊外表面还可以通过共价和非共价的主客体方法修饰上功能分子。进而为制备高级功能材料提供了基础。2)构筑还原刺激响应性共价自组装胶囊用于高效抗肿瘤药物输送靶向药物传递系统可以使药物靶向输送至相关病灶,增强药物治疗效果。发展新型靶向高分子胶囊药物载送体系在疾病诊断、生物成像和肿瘤精准治疗等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在本部分工作中,我们在第一部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选用BDMP5作为构筑基元,选用还原刺激响应性的胱胺(含有二硫键功能基团)作为交联剂,利用共价自组装策略,成功构筑出含有还原刺激响应性超薄高分子胶囊。由于胶囊壁是由单层的横向交联的柱[5]芳烃构成,我们利用柱[5]芳烃主客体化学特性,在胶囊外壁表面非共价的安插上一种新制备的含有肿瘤靶向穿膜肽RGD的功能分子,从而使胶囊具有肿瘤靶向识别效果。最终,我们成功的构建了一种新的高效靶向抗肿瘤药物输送工具。3)构筑含双硒共价自组装胶囊用于自抗肿瘤与高效抗肿瘤药物共输送载体硒(Se)是维持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元素。硒不仅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催化中心,它还具有双重(氧化还原)刺激响应性。除此之外,经研究发现含硒化合物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能力,是潜在的抗癌药物。因此,发展新的含硒生物材料对生物医药和保健行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本部分工作中,基于以上思考,我们设计合成一种含有双硒桥连的二胺(2,3-双硒桥-1,6-二乙胺)。我们利用BDMP5为构筑基元,以这种含双硒桥连的二胺为交联剂,通过共价自组装方法成功地构筑出一种含有双硒的单层横向柱[5]芳烃交联的高分子胶囊。这种新型的材料具有很多出众的优点:合成简单、结构稳定。并且,由于双硒基团的潜在抗癌效果,这种含硒的高分子胶囊自身表现出一定的抗癌效果。另外,我们对这种高分子胶囊表面同样的进行非共价修饰,也成功地发展其成为高效的靶向药物载体;这种靶向修饰的含双硒柱[5]芳烃胶囊能够高效的载送抗癌药物,并且与抗癌药物联合杀死癌症细胞,做到潜在的抗癌联合治疗效果。4)框架诱导共价自组装构筑双层薄壁胶囊模拟过氧化物酶多层囊泡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科学界对设计合成了各种新型的多层囊泡或胶囊具有很大的热忱,并利用这种高级结构来积极探索构建生物模拟体系、药物输送体系、纳米反应器和荧光成像等。在本部分工作中,我们结合框架诱导自组装策略与共价自组装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框架诱导共价自组装方法。以这种新的方法为指导,成功构建了一种双层超薄共价自组装高分子胶囊。我们利用基于柱[5]芳烃的共价自组装胶囊作为框架模板,通过主客体的方法在外表面不连续地修饰上另一端有吡啶的功能客体分子,从而使其外表面含有吡啶基团,向溶液中再加入四烯丙基烯丙基的铁卟啉,通过吡啶与铁卟啉的结合使其不连续的附着在模板胶囊外表面,再通过选用二巯基的直链分子为交联剂,通过紫外光照下光化学反应,诱导模板胶囊表面和溶液中自由铁卟啉在模板胶囊外表面共价自组装形成一层新的胶囊,从而构筑出一种新的双层高分子胶囊。由于双层胶囊外层是由单层横向交联的铁卟啉组成,而铁卟啉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所以,这种新构建的双层胶囊是一种新的过氧化物纳米酶。将这种双层胶囊与葡萄糖氧化酶联合使用还可以构建出一种新的葡萄糖检测体系。
黄伯世[3](2017)在《基于靶标结构及作用机制的新型抗HIV-1先导物的发现》文中认为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主要由 1 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感染引起。由于HIV-1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临床上将作用于HIV-1复制周期不同靶点的药物联合使用,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但临床治疗中频繁出现耐药毒株,大大降低了该疗法的疗效。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RT)在HIV-1的复制周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其成为抗艾滋病药物研发的优选靶点之一。根据作用机制不同,RT抑制剂主要可分为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t)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t)RTIs)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NRTIs)两类,均为 HAART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新一代NNRTIs具有高活低毒、选择性强等优点,但临床治疗中出现的毒副作用、耐药毒株以及药代动力学性质不佳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因此,研发作用于新结合位点和具有新结构类型的HIV-1 NNRTIs,以提高抗耐药性并优化药代动力学性质,依然是目前抗艾滋病药物研究领域的重要任务。由于RT结构的柔韧性、NNRTI结合口袋需要诱导产生、结合位点氨基酸极易发生突变等因素,使完全依赖RT结构发现全新骨架的NNRTI十分困难。但是不同结构类型的NNRTI具有类似的三维结构模型,其药效团元素具有特定空间排布,体现了活性分子的抽象特征。与此同时,随着结构生物学、X-晶体衍射技术的发展,一些具有抗耐药性NNRTI的作用模式得以阐明,它们的结构特征以及与靶点的作用模式为设计新一代NNRTI提供了极为有益的信息。在此背景下,根据NNRTI的结合模式及先导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结论,综合运用结构生物学信息、药物化学基本原理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手段,并考虑影响NNRTI药效学的诸因素,进行基于结构(机制)的合理药物设计,是发现新一代非核苷类抗艾滋病药物的有效途径。本论文第二章以二芳基嘧啶(DAPY)类新一代HIV-1 NNRTI为先导化合物,在DAPY类经典的"三点药效团"模型指导下,进行了以下结构修饰:1)在DAPY类先导化合物位于可容纳区域I的右翼取代基结构部分,分别引入多种对水溶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有利的优势结构片段如吗啉和取代哌嗪等,以使抑制剂与NNIBP形成附加作用力,增强抑制剂与RT亲和力以提高其活性和抗耐药性,同时提高水溶性,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Series IA);2)将吲哚芳砜(IAS)类化合物中优势的苯磺酰基片段引入到DAPY类化合物疏水性作用区,深入探讨DAPY类衍生物在此作用区域的构效关系(Series IB)。Series IA所有目标化合物表现出亚微摩尔到纳摩尔的抗病毒活性(ⅢB),介于0.20μM-0.0035 μM之间,优于上市药物3TC(EC50=6.41 μM)和NVP(EC50= 0.24 μ)。活性最好的是化合物IA-II3,其抗HIV-1 ⅢB活性(EC50= 0.0035 μM)远好于3TC和NVP,是AZT(EC50=0.011μM)的3倍,与先导ETR相同。IA-II3细胞毒性较低(CC50 ≥ 173μM),选择性指数SI超过48774。并且,IA-II3还对临床最常见的双突变株(K103N/Y181C)表现出亚微摩尔的抑制活性(EC50=0.79μM),优于NVP(>15.0μM),与EFV处于相同数量级(EC50=0.24μM)。此外,IA-I6(IC50=0.042 μM)酶抑制活性最佳,比NVP(IC50= 0.595μM)高一个数量级,与先导物RPV处于相同数量级(IC50=0.022 μM)。IA-II3酶抑制活性也较好(IC50= 0.067 μM)。Series IB有9个目标化合物表现出中等抗HIV-1活性,EC50范围在1.48-48.9μM之间(SI = 2 to 80)。其中,IB-Ⅰ1和IB-II1的抗HIV-1 ⅢB活性最好(EC50=1.48μM 和EC50=1.61μM),远高于对照药 ddI(EC50 = 76.0 μM),与3TC相当(EC50= 2.54 μM),但弱于先导RS-80(EC50= 0.0026 μM)和RPV(EC50= 0.0013 μM)。水溶性测试表明,化合物IA-I6和IA-II3水溶性较先导物依曲韦林(ETR)大大提高,有望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本章所合成的DAPY类衍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基于DAPY类先导物"三点药效团"模型,进一步探讨NNIBP中可容纳区域I的化学空间,增强抑制剂与RT作用力以保持和提高活性和抗耐药性,思路初步验证可行。引入优势水溶性结构片段使抑制剂溶解度大大提高,有望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但对疏水性作用区的修饰则使活性大幅下降。本论文第三章以上述"三点药效团"模型为基础,在ETR中心环5,6位引入第四个药效团元素作用于可容纳区域Ⅱ,新构建DAPY类化合物"四点药效团"模型。该"四点药效团"模型具有"多位点结合"的作用特征,通过最大程度地占据结合口袋,可以有效增强DAPY类NNRTIs与RT的结合力,从而提高DAPY类化合物的活性和抗耐药性。基于新构建的"四点药效团"模型,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多位点结合"特征的以五元或六元并六元稠环为母核的DAPY类衍生物(Series IC)和N-取代的哌啶胺结构修饰的[1,2,4]三唑并[1,5-a]嘧啶类DAPY衍生物(Series ID)。体外抑酶活性结果显示,Series IC中有17个衍生物的抑酶活性在几十个纳摩尔级,在0.014μM-0.080μM之间,比NVP高出一个数量级(IC50 = 0.595 μM)。活性尤为突出的含桥头氮原子的吡咯并[2,1-f][1,2,4]三嗪类化合物IC-VI2(IC50 =0.014μM),是NVP的42.5倍,比先导物RPV略好(IC50=0.022μM),与先导物RDEA427相当(IC50=0.016μM)。细胞水平的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Series ID化合物中,有12个衍生物的抗HIV-1野生毒株活性在8.1 nM-42nM之间,多个衍生物的选择性指数高于1000。其中,活性最为突出的ID-I4和ID-I9(EC50=8.1nM、8.7nM)的抗HIV-1野生毒株的活性远远好于上市药物ddI、3TC、NVP和DLV(EC50分别为23198 nM、2239 nM、312 nM 和540 nM),与AZT和EFV活性相当(EC50分别为7.1 nM和6.3 nM),与ETR处于相同数量级(EC50= 1.8nM)。并且,有3个化合物ID-I2、ID-I4和ID-I5对临床最常见的双突变毒株RES056(K103N/Y181C)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EC50 分别为6.4μM、13μM和22μM),好于药物DLV(EC50>36μM)。水溶性测试表明,化合物ID-I4水溶性较ETR大大提高,有望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以上活性结果表明,基于新构建的DAPY类先导物"四点药效团"模型,通过"多位点结合",可以有效增强DAPY类NNRTIs与RT的结合力,从而提高DAPY类化合物的活性和抗耐药性,设计思路验证合理。此外,在可容纳区域I引入取代哌啶胺结构使化合物溶解度大大提高,有望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IC-VI2和ID-I4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优化。本论文第四章选取临床候选药物二苯酮类NNRTI GW678248和对K103N/Y181C RT具有很好抑制活性的吡唑类NNRTI GA-40为先导化合物,运用分子杂合和生物电子等排原理,提取两个先导物中的优势片段进行组合,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吡啶氧乙酰胺类HIV-1 NNRTIs。细胞水平的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该类衍生物中仅有三个化合物IIA-I1、IIA-I8和IIA-I10表现出微摩尔级的HIV-1ⅢB抑制活性(EC50=41.5μM、10.8μM和8.18μM)。尽管活性与我们预期相差较大,但是初步的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的修饰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本论文第五章分别基于前药和孪药药物设计原理,设计合成了 DAPY类HIV-1 NNRTI候选药物RDEA427的磷酸酯前药RDEA427-PB和碳酸酯前药RDEA427-CIC 以及 HIV-1 NRTI 上市药物 AZT 与 HIVNCp7 抑制剂(SAMT-1b)通过二硫键连接的孪药分子Ⅲ-7。体外抑酶活性结果表明,RDEA427-PB和RDEA427-CIC对HIV-1 RT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且活性相近(IC50= 0.239 μM,0.264 μM),均弱于原药 RDEA427(IC50=0.016μM)。RDEA427-PB 和RDEA427-CIC体外活性比原药RDEA427差一个数量级,初步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RDEA427-CIC在人血浆中的半衰期大于2h,其在2h之内可以裂解释放出少量原药RDEA427。我们推测RDEA427-CIC可能在释放出羟甲基中间体后未继续裂解,或者可能存在其他代谢位点和途径。AZT-NCp7抑制剂孪药分子Ⅲ-7对HIV-1 RT有较微弱的抑制活性,IC50为128 μM。虽然Ⅲ-7对RT抑制活性较弱,但若进入感染细胞内,将在谷胱甘肽(GSH)介导下释放出两个原药,协同发挥抗HIV作用。Ⅲ-7酶抑制活性较弱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通过二硫键形成的孪药分子设计的合理性。目前,本部分研究涉及的三个目标化合物细胞水平的抗HIV活性和RDEA427-PB血浆代谢稳定性以及孪药裂解机制的测试正在进行之中。本论文针对现有HIV-1NNRTIs的不足,根据靶点结构生物学新进展,综合运用药物化学原理及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合理药物设计,共合成120余个全新结构目标化合物,经细胞水平和酶水平活性测试,发现多个抗HIV-1(RT)活性达到纳摩尔级活性的抑制剂,部分抑制剂对HIV-1 K103N/Y181C双突变株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化合物IC-VI2对HIV-1 RT的抑制活性超过最新先导药物RPV,且母环结构新颖,具有重要开发价值。另有化合物IA-I6、IA-II3和ID-I4水溶性远远超过ETR,有望进一步改善生物利用度,且活性与先导相同或处于同一数量级,也具有深入修饰改造的潜力。
尚广云[4](2016)在《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检测一氧化碳(CO)、亚硫酸盐和硫化物》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共振散射光谱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一氧化碳、亚硫酸盐和硫化物的分析进展。简要讲述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及意义。1钯/银/金纳米粒子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测定痕量一氧化碳在0.04 mol/L pH 7.2 PBS缓冲液中(或pH 5.2 HAc-NaAc缓冲液中),一氧化碳(CO)分别与氯化钯(PdCl2)、硝酸银(AgN03)以及氯金酸(HAuCl4)反应生成纳米钯、纳米银以及纳米金微粒,CO的强还原性也可以还原钯(Ⅱ)-乙二胺络合物生成钯纳米微粒。生成的纳米微粒均在370 nm处产生共振瑞利散射(RRS)峰,纳米钯、纳米银及纳米金体系在370 nm处RRS峰强度的增加值ΔI370nm分别与CO的浓度在0.1-1.5μg/mL、0.05-5.0 μg/mL和0.1-1.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据此可建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简便快速检测空气中CO的RRS光谱分析新方法。在pH 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CO与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在体系中分别加入氧化石墨烯(GO)、银纳米棒(AgNR)、蓝色纳米银(AgNT)后,由于纳米银聚集体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与HbCO的吸收光谱有一定的重叠,当纳米银聚集体与HbCO分子接近时,纳米银聚集体的RRS能量转移给HbCO,导致体系420 nm处的RRS强度减小。其降低值ΔI420nm与CO浓度在0.05-0.5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也可建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简便快速检测CO的瑞利散射共振能量转移(RRS-ET)新方法。2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光谱法测定亚硫酸盐在pH7.0PBS缓冲溶液中,亚硫酸盐(SO32-)可将I3-还原为I-,导致溶液中I3-减少。当无S032-时,溶液中I3-浓度最高,氧化石墨烯(GO)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瑞利散射(RRS)能量转移给I3-最多,导致RRS信号猝灭最强。随着S032-浓度增大,溶液中I3-减少,GO的RRS能量转移减少,体系在370 nm处的共振强度增强。在选定条件下,S032-浓度在2.5-250μmol/L范围内与RRS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I370nm=6.9C+7.3,据此可建立一个检测SO32-的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光谱分析新方法。在pH 6.8 PBS缓冲溶液中,亚硫酸盐和碱性品红(RA)产生加成反应,即SO32-可以使RA褪色,随着SO32-浓度的增大,RA浓度减少。在体系中加入球形纳米金(AuNP)/金纳米花(AuNF)/AgNR后,纳米金/银聚集体的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给RA的就越少,体系在370 nm和500 nm处的RRS增强。据此建立一个检测SO32-的瑞利散射共振能量转移(RRS-ET)分析新方法。3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光谱法测定硫化物在乙酸锌-乙酸钠缓冲溶液中,纳米金/银呈聚集状态,在500 nm处产生较强的RRS峰。Na2S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DMPD)和硫酸铁铵发生反应生成亚甲基蓝,作为散射受体的亚甲基蓝与散射共振能量转移的给体纳米金银聚集体靠近时,发生瑞利散射共振能量转移,导致瑞利散射信号猝灭。随着Na2S浓度的增加,形成的亚甲基蓝增加,纳米金银聚集体转移给蓝色亚甲基蓝的散射光能量增大,导致体系500 nm处的瑞利散射强度线性降低。其降低值ΔI500nm与Na2S的浓度在0.1-5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个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简便快速检测Na2S的RRS-ET新方法。
李凤姣[5](2016)在《二氧化碳间接合成有机醇酯多相催化体系研究》文中指出C02清洁合成有机醇酯是C02化学利用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C02分子的热力学稳定性与动力学惰性,C02直接合成路线通常存在合成效率低、反应条件苛刻、产物收率低等缺点。值得注意的是,C02能与高能化合物环氧乙烷高效合成碳酸乙烯酯,还能与氨气、乙醇有效合成氨基甲酸乙酯,也能经生物固碳等途径大量制备脂肪酸甘油三酯。因此,以上述三种C02碳氧载体进一步转化制备有机醇酯,是实现C02间接合成高价值有机醇酯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上述三种C02碳氧载体的酯基转化过程,重点开展了碳酸乙烯酯加氢联产甲醇与乙二醇、氨基甲酸乙酯与乙醇醇解合成碳酸二乙酯以及脂肪酸甘油三酯与甲醇酯交换合成脂肪酸甲酯的高效多相催化体系研究,系统深入进行了反应热力学、催化剂表征、催化剂构效关系、催化剂稳定性、催化机理和反应条件影响等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针对碳酸乙烯酯加氢联产甲醇与乙二醇过程,首先通过热力学计算揭示了该反应为热力学有利的放热反应,然后以三种不同介孔硅分子筛KIT-6、MCM-41和SBA-15为载体,采用蒸氨法成功制备了Cu/KIT-6、Cu/MCM-41和Cu/SBA-15催化剂,研究了载体对负载铜基催化剂的织构性质和催化活性的影响。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Cu0和Cu+物种共同存在于上述三种催化剂中,其中Cu0由CuO还原得到,Cu+由层状硅酸铜还原得到。催化剂评价结果发现Cu/SBA-15表现出更优异的催化性能,主要归因于其具有较高的铜分散度和合适的Cu0/Cu+比例。以Cu/SBA-15为催化剂,在优化条件下,碳酸乙烯酯转化率达100%,甲醇收率和乙二醇收率分别达62.3%、94.7%。Cu/SBA-15的稳定性考察结果发现,其活性随着循环次数增加而逐渐下降,原因主要归结于Cu/SBA-15结构中Cu和Cu20颗粒的团聚长大。(2)针对碳酸乙烯酯加氢联产甲醇与乙二醇过程,进一步以硅溶胶为硅源经蒸氨法可控制备了不同铜负载量2%-30%Cu/SiO2-AE催化剂,系统研究了铜负载量对Cu/SiO2-AE催化剂的织构性质和催化活性的影响。催化剂系统表征分析结果证明了2%~30%Cu/SiO2-AE催化剂同时含有不同比例的Cu0和Cu+成分,两者分别来源于CuO的还原和层状硅酸铜的还原。催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铜负载量适中的10%Cu/SiO2-AE催化剂具有较优的催化活性,关键原因在于Cu0与Cu+物种的协同催化作用及其含有合适的Cu+/(Cu0+Cu+)比例。以10%Cu/SiO2-AE为催化剂,在优化条件下,碳酸乙烯酯转化率达100%,甲醇收率和乙二醇收率分别提高到70.8%、98.0%。提出了Cu0促进氢气解离、Cu+吸附在碳酸乙烯酯的羰基上的催化机理。10%Cu/SiO2-AE的稳定性考察结果发现,Cu和Cu20颗粒的团聚长大是10%Cu/SiO2-AE催化剂在循环过程中催化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3)针对氨基甲酸乙酯与乙醇醇解合成碳酸二乙酯过程,采用以碳酸钠为沉淀剂的沉淀法发展了高效固体碱催化剂MgO-SC-450。该催化剂具有245 m2g-1的高比表面积、纳米薄片状形貌和丰富的中等强度碱性位。MgO-SC-450表现出优异的活性与选择性,在200℃条件下的TOF值为3522 mgDEC gcat-1 h-1,在优化条件下,氨基甲酸乙酯转化率达62.9%,碳酸二乙酯收率和选择性分别高达58.0%和92.1%。催化剂构效关系研究表明,丰富的中等强度碱性位是MgO-SC-450起高效催化作用的关键因素。MgO-SC-450还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和结构稳定性。准原位红外实验结果表明氨基甲酸乙酯能被MgO活化,并且乙醇被解离成亲核性强的乙氧基。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证实了氨基甲酸乙酯与乙醇共吸附于MgO表面上的双分子共活化机理。(4)针对脂肪酸甘油三酯与甲醇酯交换合成脂肪酸甲酯过程,以来源广、成本低的电石渣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为钙基固体碱催化剂原料,采用简便易行的热活化法,发展了低成本高活性的电石渣钙基催化剂CS-650,实现了远优于商品CaO的催化活性。催化剂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CS-650活性优异的关键在于其具有丰富的强碱性位。以CS-650为催化剂,在优化条件下,脂肪酸甲酯收率达91.3%,相应的TOF值为182.6 gFAME gcat-1 h-1。对CS-650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反应前后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催化剂在循环过程中活性下降到80.1%,归因于循环过程中形成了活性低于CS-650的甘油钙新结构。
雷娟宁[6](2010)在《离子缔合物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药物分析学是药物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药品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对药品的质量进行全面控制,确保人们用药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光谱、色谱以及光谱-色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学科领域中是基本的研究手段和分析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因其简单方便,目前仍是药物分析中采用最多的方法之一。优化反应条件,简化操作步骤,提高方法的选择性和提高测定的灵敏度,仍是光度分析法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提高选择性和灵敏度为目的,建立简捷的缔合光度分析法,并讨论缔合反应机理。在pH值为4.1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吡哌酸与藻红B可以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导致藻红B发生明显的褪色,最大褪色波长位于525 nm处。据此,拟定了测定吡哌酸的褪色光度法。吡哌酸的浓度在1.0×10-64.0×10-5mol/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ε= 3.2×104 L/(mol·cm),检出限为3.2×10(-7) mol/L。此法用于片剂中吡哌酸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在弱酸性介质中,四环素(TC)和Cu (II)能形成配阳离子,它进一步与曙红Y(EY)大阴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和疏水作用形成TC:Cu (II):EY为3:3:2的离子缔合物。导致曙红Y发生明显的褪色作用,其最大褪色波长位于516 nm处。据此,拟定了测定四环素的褪色光度法,并详尽探讨了四环素、Cu (II)和曙红Y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3.0×10-63.0×10-5 mol/L,检出限为5.6×10(-7) mol/L。在弱酸性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藻红B和钼酸根中的Mo (VI)能形成配合物,使其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增加。此配合物与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导致配合物吸光度降低,最大褪色波长位于525 nm处。基于褪色现象,本文拟定了测定喹诺酮类药物的新方法。测定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1.0×10-63.1×10-5 mol/L和3.2×10(-7) mol/L;1.0×10-63.4×10-5 mol/L和5.6×10(-7) mol/L;1.0×10-63.2×10-5 mol/L和6.3×10(-7) mol/L。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李晓丽[7](2009)在《消减免疫法制备克伦特罗单克隆抗体及其性质鉴定》文中研究说明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是一种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常用作支气管扩张剂,用于支气管哮喘及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支气管痉挛。当其使用剂量达到治疗剂量的5~10倍时,CL可增强肌肉发育,降低脂肪沉积。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常被非法用做饲料添加剂,导致其在畜产品中大量残留。人类食用含有克伦特罗的肉制品后会出现头晕、心悸、手指震颤等中毒症状。近几年,由于食用残留CL肉制品后引起的中毒事件屡屡发生。因此建立简便、快速、灵敏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并用于肉制品中CL残留的现场快速检测,从而有效地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建立免疫学检测方法首先就要制备特异性抗体。CL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本身不具备免疫原性,不能直接用于免疫实验动物,必须将其与大分子载体蛋白偶联,才能刺激动物的免疫机制产生特异性抗体。只有用高纯度的目标抗原免疫动物才有机会得到针对目标抗原的高特异性抗体,但采取普通方法很难制备高纯度的CL与大分子蛋白的偶联物。为了消除或钝化非目标抗原的免疫原性,有效减少非目标抗体的产生,从而使丰度低的目标抗原刺激动物产生相应目标抗体的机率明显增大。本实验利用消减免疫法对小鼠进行免疫实验,通过改变实验用小鼠的免疫应答发生机制,排除或者钝化体液免疫系统对非目标抗原的应答,从而使小鼠免疫应答系统直接靶向目标抗原决定簇,制备出了高特异性的抗CL单克隆抗体。1 CL完全抗原的制备及对BALB/c小鼠的消减免疫利用重氮化法将C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完全抗原CL-BSA,采用紫外分析检测法验证CL-BSA偶联物的成功合成, BSA与CL的偶联比为1:15.8,符合产生较高效价抗体的要求。以免疫原中的干扰物BSA为耐受原, CL-BSA为目标抗原,用消减免疫法免疫BALB/c小鼠,经过免疫耐受阶段, ELISA法测得实验组小鼠获得对BSA的免疫耐受后,进行耐受后免疫。注射三次免疫原后,取鼠尾血,ELISA法测得免疫小鼠血清中的抗CL-BSA抗体效价均为106。消减免疫实验组的5只小鼠中的2号、5号小鼠对耐受原BSA的耐受效果较好。选取2号小鼠,无菌取脾,制备单细胞悬液,进行下一步的细胞融合。2细胞融合及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以PEG4000为融合剂,将SP2/0骨髓瘤细胞和免疫小鼠脾细胞融合,将融合后细胞加至前一天铺好小鼠腹腔饲养细胞的96孔细胞培养板孔内。用HAT细胞培养基和HT细胞培养基选择性培养,细胞融合后12-14d,用建立的ELIS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计算出细胞的融合率为97%,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的阳性率为8.2%。采用有限稀释法对阳性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每次克隆后均用ELISA法进行阳性克隆筛选。经过四次克隆,最终筛选出五株稳定分泌抗CL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为1A2、1B1、1B4、2B12、2C3。对杂交瘤细胞进行了染色体分析:将对数生长期的杂交瘤细胞用固定液固定后,经Giemsa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在99-107条之间,基本是小鼠脾细胞和SP2/0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之和。3 CL单克隆抗体生产及其性质鉴定选取抗体活性最高的1A2株杂交瘤细胞生产了腹水型单克隆抗体和杂交瘤细胞培养液上清型单克隆抗体。用建立的ELISA法测定杂交瘤细胞培养液上清及小鼠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104和106,用夹心ELISA法建立了小鼠IgG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杂交瘤细胞培养液上清及小鼠腹水中含有效抗体浓度分别为32.80ug/mL和4.48mg/mL。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出抗体与BSA及几种CL结构类似物均无交叉反应;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抗体与CL-BSA有明显的反应条带,而与BSA则没有明显的反应条带。进一步证明抗体是特异针对CL的。用ELISA法间接得出抗体亲和常数为2.90×1010 L/mol,说明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用不同浓度硫酸铵逐级沉淀腹水后,用SDS-PAGE电泳和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出CL的有效抗体存在于50%硫酸铵盐析后的沉淀中。将50%硫酸铵盐析后的沉淀再用免疫亲和层析技术对其进一步纯化,同样用SDS-PAGE和ELISA法检测纯化效果及抗体活性,表明得到了高纯度的抗CL单克隆抗体。用SDS-PAGE确定了抗体分子量为83kd;纯化后抗体效价达105。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建立了抗体检测标准曲线,得到IC50值为14.554ng/mL,最低检出限为1.0ng/mL。本实验用消减免疫法免疫小鼠制备抗CL单克隆抗体,钝化了免疫原中的干扰物BSA的免疫原性,提高了获得抗CL单克隆抗体分泌型杂交瘤细胞的机率,减少了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筛选的工作量,并获得了高特异性的抗CL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制CL免疫检测试剂盒打下了基础。
杨海琴[8](2009)在《新型有机非离子超强碱的合成和表征》文中研究表明有机非离子强碱由于其在有机溶剂中的可溶性及在现代有机催化反应高效性而倍受有机合成工作者的青睐。Proazaphosphatranes,又称Verkade Base,是一种由N-P作为桥头原子形成的具有双环结构的非离子超强膦碱,其结构特点是磷原子作为供电子中心形成其超强碱性。其促进的有机转化反应为均相反应,通常很少有使用离子碱常伴随的副反应发生。本文详细介绍了合成了各种不同结构的四胺、四胺衍生物方法:(1)用乙酰基来保护端位伯胺。在回流条件下,乙酸乙酯与二乙烯三胺(摩尔比为4:1)反应生成酰胺保护两端伯胺基,得到了N-乙酰基乙二胺、N1,N3-二乙酰基二乙烯三胺;(2)合成了三种氮川四胺;仲胺与丙烯腈在回流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含腈基的中间体,用Raney Ni催化水合肼还原腈基,水解去掉酰胺保护基,得到第一种不对称氮川四胺——二(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胺;第二种不对称氮川四胺——二(3-氨基丙基)-(2-氨基乙基)胺——的合成是以N-乙酰基乙二胺为原料,与丙烯腈加成,然后Raney Ni催化水合肼还原腈基,水解脱酰基得到;以氨水、丙烯腈为原料,通过加成反应,得到三(2-腈基乙基)胺,还原后得到第三种原料:三(3-氨基丙基)胺;(3)合成了三种取代四胺。直接还原腈基和两端的酰胺,即得到二乙基取代的二(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胺。过量的异丁醛与二(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胺、二(3-氨基丙基)-(2-氨基乙基)胺反应后经过硼氢化钠还原,经分离提纯后可以得到两种三异丁基取代的不对称四胺。以上合成的三(3-氨基丙基)胺(trpn)、二取代和三取代的四胺用三氯化磷和自制的六乙基亚磷酰胺(HEPT)关环,在乙腈中生成四种相应的超碱盐;选取其中一例用叔丁醇钾夺取超碱盐中的HCl,得到具有超强碱性的有机非离子碱。
徐洲[9](2009)在《N,O-手性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手性是自然界的普遍特性之一,许多手性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生理活性和药理活性。20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不对称合成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三位化学家William S. Knowles, Ryoji Noyori, K. Barry Sharpless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领域取得的突出贡献。他们的研究极大的推进了制药企业的发展,激发了各国化学工作者对不对称合成研究兴趣,不对称合成成为有机化学合成中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不对称催化作为不对称合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意义与价值不言而喻。在不对称催化领域,金属主导的不对称合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手性配体的设计与合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合适的配体结构是实现高对映选择性催化反应的关键,本论文重点研究了新型、实用的N,O-类手性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加成反应上的应用研究,分为三个大部分进行报道。第一部分分为三章,重点研究了水相体系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和新底物氨基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通过研究已报道的相关文献,我们发现研究水相中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的配体较少,对于一些新底物的不对称氢转移报道的也较少,因此有必要发展一些水相体系配体和拓展一些优秀配体(Noyori Ligand)在不对称加成反应上的应用范围。此外,对于配体结构和产物构型之间存在何种关系文献中很少有报道。我们以此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1)以(1R,2S)-茚氨醇及其衍生物为配体,与金属络合物[Ru(cymene)2]Cl2配位,以甲酸钠-水为氢源进行了水相体系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研究,产物ee可达78%,并研究了配体结构和产物构型的关系,提出了合理的机理解释。(2)以(1S,2S)-TsDPEN为配体,与金属络合物[RuCl2(p-cymene)]2配位,以HCOOH为氢源,对氨基酮类化合物,β-杂原子取代的苯乙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进行了研究,并合成了重要的手性配体和中间体——手性氨基醇和氮杂环丙烷化合物,通过单晶衍射确定了产物的绝对构型,产物的ee最高达100%。第二部分研究了N,O-类手性配体在末端炔烃对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研究,共分为四章进行报道。光学活性炔丙醇是不对称合成中非常有用的中间体,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合成此类光学活性化合物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对炔酮的不对称还原,另一种就是通过炔对醛的不对称加成。显然后一种方法具有更大的优势,手性中心和碳碳键的形成同时完成。文献上已经报道的配体基本上都是建立在麻黄碱或者联二萘酚骨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配体类型有限,因此很有必要发展一些其它骨架类型的配体,以促进不对称催化的发展。本部分我们发展了三类新的手性配体:一级氨基醇配体,恶唑烷类配体和L-proline衍生的三级氨基醇配体。将这三类配体应用于端基炔烃对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1)从(1R,2S)-茚氨醇衍生而来的恶唑烷类配体(20 mol%)在路易斯酸(40 mol%)存在的情况下,以四氢呋喃为溶剂,二甲基锌为锌源,获得了高达95% ee的炔丙醇产物。路易斯酸在这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不但能使产物对映选择性大幅提高,而且还使产物的绝对构型发生了翻转,没有路易斯酸的情况下,仅仅获得18% ee。对活性较低的脂肪族炔烃对芳香醛的加成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总之,我们所发展的此类配体对底物的适用范围很广,合成非常方便,并且是首次报道的Ti-Zn-恶唑烷类催化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重要的理论价值。(2)文献中还没有报道一级氨基醇催化端基炔对醛不对称加成反应的例子,并且通常认为手性伯氨基醇不能有效催化该类反应,我们通过仔细研究发现手性一级氨基醇在Ti(OiPr)4存在的情况下也能较好催化该不对称加成反应。以商业易得的光学活性伯氨基醇——(1R,2S)-1,2-二苯基氨基乙醇(30 mol%)为配体,二乙基锌用量为400 mol%,通过添加路易斯酸Ti(OiPr)4 (150 mol%)共同催化端基炔对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可以取得47%–78% ee。如果不添加路易斯酸,则产物的对映选择性只有17%,并且产物构型与添加路易斯酸时的产物相比发生了翻转。(3)从L-proline衍生的三级氨基醇类配体,在不需要路易斯酸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催化催化端基炔对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取得71–83% ee。我们的配体来源于天然氨基酸,价格便宜,制备也较为方便。并通过理论计算初步研究了配体结构和产物构型的关系,为新型手性配体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综上所述,我们发现配体和中心金属之间存在的某种搭配关系对催化端基炔对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成功与否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究竟什么样的配体和中心金属锌或者钛搭配才是好的催化组合呢?一般情况下,一级氨基醇、酰胺醇和磺酰氨醇与钛搭配,三级氨基醇与锌搭配,而二级氨基醇介于二者之间,这样的搭配组合体系才能较好的催化该类不对称加成反应。此外,我们通过初步理论计算,研究了配体中参与配位的氮原子电子云密度大小与产物构型关系,定量上找出其中的内在关联,这将对指导我们更好的设计配体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第三部分研究了Pd(OAc)2催化的芳硼酸自偶联反应。以丙酮/水(V/V = 1/1)为溶剂,在室温、空气氛下,Pd(OAc)2用量为3 mmol%,K2CO3用量为2.5 equiv.条件下,芳硼酸可发生自偶联反应,产率在25%–97%之间,并且氯代烃的存在不影响反应。该法为合成对称的联苯类化合物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方法。
曹柳燕[10](2008)在《均三嗪类除草剂原药中主要杂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药评价包括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有些农药杂质虽然含量较少,但具有很强的致畸、致癌活性,易产生环境污染及人体危害。因此,世界各国对农药原药中的杂质控制非常严格,大部分国家要求农药公司在进行农药登记的时候必须提供含量大于0.1%的杂质及微量对哺乳动物、环境等有明显危害的杂质的名称、结构式等。均三嗪类除草剂是目前全世界广泛使用的一类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用途。目前国内外对均三嗪类除草剂中的杂质的研究报道较少,基本上为用GC/MS进行推断性定性,未作进一步的确证分析。本文以西玛津、西草净、特丁净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这三个均三嗪类除草剂原药中的主要杂质(含量大于0.1%)进行了定性研究。通过对原药生产背景和结合原药的GC-MS谱图分析推断出这三个均三嗪类除草剂原药中的主要杂质的可能化合物结构。然后针对这些分子结构,进行化学制备。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方法进行化合物的结构表征,通过化合物的质谱图的对比,及保留时间的对照,证实了西玛津、西草诤、特丁净原药中的主要杂质。研究表明,西玛津原药中主要杂质为:2-氯-4-乙胺基-6-异丙胺基-1,3,5-三嗪;西草净原药中主要杂质为:2-氯-4,6-二(乙胺基)-1,3,5-三嗪和2,4,6-三(乙胺基)-1,3,5-三嗪;特丁净原药中主要杂质为:2-甲硫基-4,6-二(特丁胺基)-1,3,5-三嗪,2,4-二(甲硫基)-6-特丁胺基-1,3,5-三嗪,2-甲硫基-4-乙胺基-6-异丙胺基-1,3,5-三嗪和2-甲硫基-4,6-二(乙胺基)-1,3,5-三嗪。最后,通过对气相色谱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西草净原药及其主要杂质的定量分析方法。
二、乙醇存在下余氯与对氨基-N,N-二乙基苯胺颜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乙醇存在下余氯与对氨基-N,N-二乙基苯胺颜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藜芦醛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藜芦醛 |
1.1.1 藜芦醛的理化性质 |
1.1.2 藜芦醛的应用及制备方法 |
1.1.3 藜芦醛的衍生物 |
1.2 香兰素 |
1.2.1 香兰素的制备 |
1.2.2 香兰素的应用 |
1.3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藜芦醛的合成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藜芦醛的合成 |
2.3.1 合成藜芦醛反应 |
2.3.2 藜芦醛的结构表证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反应机理分析 |
2.4.2 最佳反应条件探究 |
第三章 硝化藜芦醛的合成 |
3.1 硝化藜芦醛的合成 |
3.2 硝化反应的反应机理 |
3.3 硝化藜芦醛的结构表征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氨基藜芦醛的合成 |
4.1 铁粉还原硝基藜芦醛 |
4.1.1 铁粉还原实验 |
4.1.2 铁粉反应机理 |
4.2 锌粉还原硝基藜芦醛 |
4.2.1 锌粉还原实验 |
4.2.2 锌粉还原机理 |
4.3 水合肼还原硝基藜芦醛 |
4.3.1 水合肼还原反应 |
4.3.2 还原反应最佳条件探究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2-氨基-6-溴-3,4,-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
5.1 藜芦醛的溴代 |
5.2 藜芦醛溴代产物的硝化 |
5.3 硝化产物的还原反应 |
5.4 产物的结构表征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附图 |
参考文献 |
(2)基于共价自组装方法构筑功能化高分子胶囊(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分子胶囊简介 |
1.2 传统的高分子胶囊制备方法现状 |
1.3 超分子自组装制备胶囊现状 |
1.4 共价自组装 |
1.4.1 共价自组装机理 |
1.4.2 共价自组装构筑单分子层高分子胶囊 |
1.4.3 共价自组装高分子胶囊的性质 |
1.4.4 共价自组装胶囊的应用 |
1.5 高分子胶囊载药体系 |
1.5.1 高分子胶囊载药方式 |
1.5.2 高分子胶囊靶向递送 |
1.5.3 高分子胶囊药物释放 |
1.6 柱芳烃 |
1.6.1 柱芳烃的结构 |
1.6.2 柱芳烃的合成 |
1.6.3 柱芳烃的主客体化学 |
1.6.4 柱芳烃的应用 |
1.7 过氧化物酶 |
1.7.1 过氧化物酶结构 |
1.7.2 过氧化物酶催化机制 |
1.7.3 过氧化物模拟酶 |
1.8 立论依据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横向交联柱[5]芳烃的共价自组装高分子胶囊的构筑 |
2.1 序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溴代柱[5]芳烃 |
2.3.2 以侧面溴取代的柱[5]芳烃为构筑基元通过共价自组装构筑二维高分子胶囊 |
2.3.3 胶囊形成机理 |
2.3.4 胶囊包覆药物以及外表面修饰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构筑还原刺激响应性共价自组装胶囊用于高效抗肿瘤药物输送 |
3.1 序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含二硫键的单层超薄二维高分子胶囊DiS-Cap的合成与表征 |
3.3.2 DiS-Cap的药物包覆效果以及还原刺激响应效果 |
3.3.3 靶向药物输送工具的制备 |
3.3.4 体外靶向抗癌药物输送效果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构筑含双硒共价自组装胶囊用于自抗肿瘤与高效抗肿瘤药物共输送载体 |
4.1 序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含双硒的横向交联的柱[5]芳烃高分子胶囊的合成 |
4.3.2 含双硒的横向交联的柱[5]芳烃高分子胶囊体外抗癌效果实验 |
4.3.3 含双硒的横向交联的柱[5]芳烃高分子胶囊的刺激响应性研究 |
4.3.4 体外靶向抗癌药物输送以及联合抗癌效果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框架诱导共价自组装构筑具有双层薄壁胶囊模拟过氧化物酶模型 |
5.1 序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框架诱导共价自组装构筑双层薄壁胶囊制备以及表征 |
5.3.2 过氧化物酶活力测试 |
5.3.3 葡萄糖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博士期间会议论文 |
致谢 |
(3)基于靶标结构及作用机制的新型抗HIV-1先导物的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HIV-1病毒及其抑制剂 |
1. HIV-1病毒结构 |
2. HIV-1复制周期 |
3. 抗HIV-1药物治疗 |
第二节 HIV-1逆转录酶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
1. HIV-1逆转录酶的结构和功能 |
2. 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分类及作用机制 |
3. NNRTIs结合口袋(NNIBP)的形成 |
4. NNIBP结构类型 |
5. HIV-1 NNRTIs上市药物和其他类高效抗耐药NNRTIs |
6. HIV-1 NNRTIs在NNIBP中呈现构象和药效团元素 |
7. HIV-1 NNRTIs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解决HIV-1 NNRTIs存在问题的策略 |
1. 增强HIV-1 NNRTIs抗耐药性策略 |
2. 改善HIV-1 NNRTIs水溶性的策略 |
第四节 HIV-1 NNRTIs结构优化策略 |
1. 生物电子等排原理(Bioisosterism principle) |
2. 分子杂合( Molecular hybridization,MH) |
3. 骨架跃迁(Scaffold Hopping)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三点药效团"模型的DAPY类HIV-1 NNRTIS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1. DAPY类先导化合物经典的结合模式特征 |
2. 本课题组近期对DAPY类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修饰 |
3. 基于经典"三点药效团"模型的DAPY类HIV-1 NNRTIs的设计 |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1. 仪器与试剂 |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抗HIV活性测试与溶解度和LOGP测定 |
1. 目标化合物抗HIV活性测试方法 |
2. 目标化合物溶解度和logP测定方法 |
3. 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第四节 分子对接研究 |
1. Series IA化合物的分子对接研究 |
2. Series IB化合物的分子对接研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四点药效团"模型的DAPY类HIV-1 NNRTIS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1. NNIBP可容纳区域Ⅱ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
2. 构建DAPY类先导化合物"四点药效团"模型 |
3. 基于"四点药效团"模型的DAPY类新型HIV-1 NNRTIs的设计 |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1. 仪器与试剂 |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抗HIV活性测试与溶解度和LOGP测定 |
1. 目标化合物抗HIV活性测试方法 |
2. 目标化合物溶解度和logP测定方法 |
3. 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第四节 分子对接研究 |
1. Series IC化合物的分子对接研究 |
2. Series ID化合物的分子对接研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吡啶氧乙酰胺类HIV-1 NNRTIS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1.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
2. 新型吡啶氧乙酰胺类HIV-1 NNRTIs的设计 |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1. 仪器与试剂 |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抗HIV活性测试 |
第四节 分子对接研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前药和孪药原理的抗HIV-1先导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第一节 前药和孪药原理 |
第二节 RDEA427前药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3. 目标化合物抗HIV活性测试 |
4. 目标化合物血浆代谢稳定性测试 |
第三节 AZT-NCP7抑制剂孪药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3. 目标化合物抗HIV活性测试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1. 基于"三点药效团"模型的DAPY类HIV-1 NNRTIs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2. 基于"四点药效团"模型的DAPY类HIV-1 NNRTIs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3. 吡啶氧乙酰胺类HIV-1 NNRTIs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4. 基于前药和孪药原理的抗HIV-1先导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5. 本论文创新性总结 |
6. 本论文不足之处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代表性化合物谱图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奖励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检测一氧化碳(CO)、亚硫酸盐和硫化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光散射理论及分类 |
1.2 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技术 |
1.2.1 共振散射光谱技术概述 |
1.2.2 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技术的分析进展 |
1.2.2.1 在核酸、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 |
1.2.2.2 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1.2.2.3 在大气分析中的应用 |
1.2.3 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 |
1.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技术研究进展 |
1.3.1 SERS光谱技术概述 |
1.3.2 SERS增强机理 |
1.3.3 SERS光谱技术的分析进展 |
1.4 大气污染物的环境分析进展 |
1.4.1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危害 |
1.4.1.1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 |
1.4.1.2 大气污染的危害 |
1.4.2 CO的环境分析进展 |
1.4.2.1 CO的污染来源及其危害 |
1.4.2.2 CO的分析方法 |
1.4.2.2.1 气相色谱法 |
1.4.2.2.2 传感器分析法 |
1.4.2.2.3 其他方法简介 |
1.4.3 亚硫酸盐和SO_2的环境分析进展 |
1.4.3.1 SO_2的污染来源及其危害 |
1.4.3.2 亚硫酸盐和SO_2的分析方法 |
1.4.3.2.1 比色分析法 |
1.4.3.2.2 色谱分析法 |
1.4.3.2.3 荧光分析法 |
1.4.3.2.4 其他方法简介 |
1.4.4 硫化物和H_2S的环境分析进展 |
1.4.4.1 H_2S的污染来源及其危害 |
1.4.4.2 硫化物和H_2S的分析方法 |
1.4.4.2.1 分光光度法 |
1.4.4.2.2 传感器分析法 |
1.4.4.2.3 荧光分析法 |
1.4.4.2.4 其他方法简介 |
1.5 本课题研究的工作内容 |
1.6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2 钯/银/金纳米粒子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测定痕量一氧化碳 |
2.1 引言 |
2.2 试剂与仪器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2.3 纳米银溶胶溶液的制备 |
2.2.3.1 红色银纳米棒的制备(AgNR) |
2.2.3.2 蓝色三角银纳米溶胶的制备(AgNT) |
2.2.3.3 黄色纳米银溶胶的制备(AgNP) |
2.2.4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方法原理 |
2.3.2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
2.3.3 紫外吸收光谱 |
2.3.4 CO-PdCl_2-钙黄绿素Rh6G/RhS体系的荧光和吸收光谱 |
2.3.5 CO-PdCl_2-Rh6G/RhS-AgNR体系的SERS光谱 |
2.3.6 扫描电镜图(SEM) |
2.3.7 能谱(EDS) |
2.3.8 实验条件的选择 |
2.3.8.1 PBS-CO-PdCl_2体系条件优化 |
2.3.8.2 HAc-NaAc-CO-PdCl_2体系条件优化 |
2.3.8.3 CO-Hb-GO体系条件优化 |
2.3.8.4 荧光探针浓度的选择 |
2.3.8.5 RhS/Rh6G SERS分子探针浓度的选择 |
2.3.9 工作曲线 |
2.3.10 共存物质的影响 |
2.3.11 分析应用 |
2.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3 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光谱法测定亚硫酸盐 |
3.1 引言 |
3.2 试剂与仪器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2.3 纳米金溶胶溶液的制备 |
3.2.3.1 球形纳米金溶胶的制备(AuNP) |
3.2.3.2 花状纳米金溶胶的制备(AuNF) |
3.2.4 纳米银溶胶溶液的制备 |
3.2.4.1 红色银纳米棒的制备(AgNR) |
3.2.5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方法原理 |
3.3.2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
3.3.3 紫外吸收光谱 |
3.3.4 SO_3~(2-)-RA-AuNP/AuNF体系的SERS光谱 |
3.3.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3.3.6 能谱(EDS) |
3.3.7 激光散射 |
3.3.8 条件优化 |
3.3.8.1 SO_3~(2-)-I_3~--GO/C_素体系条件优化 |
3.3.8.2 SO_3~(2-)-RA-AuNP/AuNF /AgNR体系条件优化 |
3.3.8.3 SO_3~(2-)-RA-AuNP/AuNF体系SERS光谱法条件优化 |
3.3.9 工作曲线 |
3.3.10 共存物质的影响 |
3.3.11 分析应用 |
3.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4 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法测定硫化物 |
4.1 前言 |
4.2 试剂与仪器 |
4.2.1 仪器 |
4.2.2 试剂 |
4.2.3 纳米银溶胶溶液的制备 |
4.2.3.1 蓝色三角银纳米溶胶的制备(AgNT) |
4.2.3.2 黄色纳米银溶胶的制备(AgNP) |
4.2.4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方法原理 |
4.3.2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
4.3.3 紫外吸收光谱 |
4.3.4 Na_2S-DMPD-硫酸铁铵体系的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 |
4.3.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4.3.6 能谱(EDS) |
4.3.7 激光散射 |
4.3.8 条件优化 |
4.3.8.1 Na_2S-DMPD-硫酸铁铵-AuNP/AuNF/C_素/AgNR/AgNT/AgNP体系条件优化 |
4.3.8.2 Na_2S-DMPD-硫酸铁铵体系荧光光谱条件优化 |
4.3.9 工作曲线 |
4.3.10 共存物质的影响 |
4.3.11 分析应用 |
4.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二氧化碳间接合成有机醇酯多相催化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CO_2化学利用的背景和意义 |
1.2 CO_2化学利用途径 |
1.3 重要的有机醇酯化学品 |
1.3.1 甲醇 |
1.3.2 乙二醇 |
1.3.3 碳酸乙烯酯 |
1.3.4 氨基甲酸酯 |
1.3.5 碳酸二甲酯 |
1.3.6 碳酸二乙酯 |
1.3.7 脂肪酸甲酯 |
1.4 利用CO_2碳氧资源合成有机醇酯进展 |
1.4.1 CO_2直接合成有机醇酯路线 |
1.4.2 CO_2间接合成有机醇酯路线 |
1.4.2.1 CO_2经碳酸乙烯酯载体间接合成路线 |
1.4.2.2 CO_2经氨基甲酸酯载体间接合成路线 |
1.4.2.3 CO_2经脂肪酸甘油三酯载体间接合成路线 |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1.5.1 本论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思路 |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碳酸乙烯酯加氢联产甲醇与乙二醇的载体效应研究 |
2.1 前言 |
2.2 反应热力学计算方法 |
2.3 实验部分 |
2.3.1 原料与试剂 |
2.3.2 实验仪器 |
2.3.3 催化剂制备 |
2.3.3.1 催化剂载体制备 |
2.3.3.2 负载催化剂的制备 |
2.3.4 催化剂表征 |
2.3.4.1 低温N_2吸脱附测试 |
2.3.4.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测试 |
2.3.4.3 X射线衍射光谱(XRD)测试 |
2.3.4.4 红外光谱分析(FT-IR)测试 |
2.3.4.5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 |
2.3.4.6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测试 |
2.3.4.7 N_2O滴定测定活性铜表面积 |
2.3.4.8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2.3.4.9 X射线俄歇能谱(XAES)测试 |
2.3.5 实验装置 |
2.3.6 实验步骤 |
2.3.7 产物分析 |
2.3.7.1 定性分析 |
2.3.7.2 定量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热力学计算结果 |
2.4.2 催化剂表征分析 |
2.4.2.1 低温N_2吸脱附、ICP-AES及N_2O滴定分析 |
2.4.2.2 FT-IR表征 |
2.4.2.3 XRD表征 |
2.4.2.4 TEM表征 |
2.4.2.5 H_2-TPR表征 |
2.4.2.6 XPS与XAES表征 |
2.4.3 不同介孔硅分子筛负载铜基催化剂的加氢反应性能评价 |
2.4.4 反应条件的影响 |
2.4.5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考察 |
2.5 本章小结 |
3 碳酸乙烯酯加氢联产甲醇与乙二醇的Cu/SiO_2催化剂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催化剂制备 |
3.2.4 催化剂表征 |
3.2.4.1 N_2吸脱附 |
3.2.4.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 |
3.2.4.3 X射线衍射光谱(XRD) |
3.2.4.4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2.4.5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3.2.4.6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3.2.4.7 N_2O滴定测定活性铜表面积 |
3.2.4.8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3.2.4.9 X射线俄歇电子能谱(XAES) |
3.2.5 实验装置 |
3.2.6 实验步骤 |
3.2.7 产物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表征 |
3.3.1.1 N_2吸脱附、ICP-AES及N_2O滴定分析 |
3.3.1.2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3.1.3 X射线衍射光谱(XRD) |
3.3.1.4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3.3.1.5 H_2程序升温脱附(H_2-TPR) |
3.3.1.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3.3.2 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 |
3.3.3 反应条件考察 |
3.3.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3.3.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3.3.3.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3.4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考察 |
3.4 本章小结 |
4 氨基甲酸乙酯与乙醇醇解合成碳酸二乙酯的催化剂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催化剂制备 |
4.2.4 催化剂表征 |
4.2.4.1 X射线衍射光谱(XRD) |
4.2.4.2 低温N_2吸脱附 |
4.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4.2.4.4 CO_2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 |
4.2.5 实验步骤 |
4.2.6 产物分析 |
4.2.6.1 定性分析 |
4.2.6.2 定量分析 |
4.2.7 催化机理研究 |
4.2.7.1 准原位红外光谱测试 |
4.2.7.2 理论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表征分析 |
4.3.1.1 XRD表征分析 |
4.3.1.2 N_2吸脱附表征分析 |
4.3.1.3 SEM表征分析 |
4.3.1.4 CO_2-TPD表征分析 |
4.3.2 催化剂性能评价 |
4.3.3 反应条件影响考察 |
4.3.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3.3.2 原料比n(EtOH)/n(EC)的影响 |
4.3.3.3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4.3.3.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3.4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考察 |
4.3.5 催化机理研究 |
4.3.5.1 准原位红外实验研究结果分析 |
4.3.5.2 理论计算研究 |
4.3.5.3 催化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5 脂肪酸甘油三酯与甲醇酯交换合成脂肪酸甲酯的催化剂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原料油的理化性质测定及平均摩尔质量计算 |
5.2.3.1 酸值测定 |
5.2.3.2 皂化值测定 |
5.2.3.3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 |
5.2.3.4 原料油的平均摩尔质量计算 |
5.2.4 催化剂制备 |
5.2.5 催化剂表征 |
5.2.5.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 |
5.2.5.2 热重-差热分析(TGA/DSC) |
5.2.5.3 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XRD) |
5.2.5.4 N_2吸脱附分析 |
5.2.5.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5.2.5.6 扫描电镜分析(SEM) |
5.2.5.7 CO_2程序升温分析(CO_2-TPD) |
5.2.6 实验装置 |
5.2.6.1 脂肪酸甲酯合成装置 |
5.2.6.2 醇回收装置 |
5.2.7 实验步骤 |
5.2.8 产物分析 |
5.2.8.1 定性分析 |
5.2.8.2 定量分析 |
5.2.8.3 脂肪酸甲酯(FAME)收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原料油的理化性质分析结果 |
5.3.1.1 原料油的酸值分析结果 |
5.3.1.2 原料油的皂化值分析结果 |
5.3.1.3 原料油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分析结果 |
5.3.1.4 原料油的平均摩尔质量 |
5.3.2 产物定性分析 |
5.3.3 催化剂表征 |
5.3.3.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 |
5.3.3.2 热重-差热分析(TGA/DSC) |
5.3.3.3 N_2吸脱附分析 |
5.3.3.4 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XRD) |
5.3.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5.3.3.6 扫描电镜分析(SEM) |
5.3.3.7 CO_2程序升温脱附分析(CO_2-TPD) |
5.3.4 酯交换影响因素考察 |
5.3.4.1 催化剂煅烧温度的影响 |
5.3.4.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5.3.4.3 醇油比的影响 |
5.3.4.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5.3.4.5 反应时间的影响 |
5.3.5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
5.3.5.1 催化剂的稳定性考察结果 |
5.3.5.2 催化剂稳定性下降原因考察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缩写词与符号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6)离子缔合物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立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立题意义 |
1.2 离子缔合物 |
1.2.1 离子缔合物的基本特征 |
1.2.2 离子缔合作用 |
1.2.3 离子缔合物的主要类型 |
1.2.4 离子缔合物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1.2.5 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1.2.6 离子缔合物在药物分析中的发展及应用 |
1.3 染料-金属离子结合法 |
1.3.1 染料-金属离子结合法的反应机理 |
1.3.2 染料-金属离子结合法的进展 |
1.4 药物的显色反应分类 |
1.4.1 配位显色反应 |
1.4.2 氧化还原显色反应 |
1.4.3 离子缔合显色反应 |
1.4.4 重氮化-偶合显色反应 |
1.4.5 亚硝化显色反应 |
1.4.6 缩合显色反应 |
1.4.7 碱处理显色反应 |
1.4.8 脱水显色反应 |
1.4.9 电荷转移显色反应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吡哌酸与藻红B二元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机理探讨 |
2.3.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3.3 标准曲线及检出限 |
2.3.4 干扰试验 |
2.3.5 分析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CU(II)-曙红Y分光光度法测定四环素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机理探讨 |
3.3.2 离子强度的影响 |
3.3.3 甲醇对体系的影响 |
3.3.4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3.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6 标准曲线及检出限 |
3.3.7 共存物质的影响 |
3.3.8 回收率的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4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藻红B-MoO_4~(2-)相互作用及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机理研究 |
4.3.2 结合推动力 |
4.3.3 反应的最佳条件 |
4.3.4 线性范围、灵敏度及精密度 |
4.3.5 方法的选择性及分析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消减免疫法制备克伦特罗单克隆抗体及其性质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CL 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半抗原的合成及与蛋白质的偶联 |
消减免疫 |
杂交瘤技术 |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的原理 |
第一章 CL 完全抗原合成及动物免疫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重氮化法合成CL 完全抗原 |
2.1.1 重氮化法合成CL 完全抗原步骤 |
2.1.2 CL 完全抗原合成鉴定 |
2.2 动物消减免疫 |
2.2.1 免疫方法 |
2.2.2 检测小鼠血清抗体获得情况 |
3 结果 |
3.1 抗原合成鉴定结果 |
3.2 动物免疫 |
3.2.1 小鼠耐受免疫阶段 |
3.2.2 耐受后免疫阶段 |
3.2.3 用消减免疫法免疫的小鼠与用常规免疫法免疫的小鼠获得抗体情况比较 |
4 讨论 |
4.1 抗原合成 |
4.1.1 偶联效果的初步判定 |
4.1.2 结合比 |
4.1.3 关于完全抗原构建中载体蛋白的偶联剂修饰残基问题 |
4.2 动物免疫 |
5 小结 |
第二章 细胞融合及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
1 材料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细胞及动物 |
1.4 细胞培养液及主要相关溶液配制 |
1.4.1 细胞培养液等的配制 |
1.4.2 ELISA 用液的配制 |
1.4.3 Giemsa 染液配方 |
2 方法 |
2.1 细胞融合 |
2.1.1 骨髓瘤细胞系的选择 |
2.1.2 骨髓瘤细胞的复苏 |
2.1.3 骨髓瘤细胞的培养 |
2.1.4 骨髓瘤细胞的传代 |
2.1.5 饲养细胞的制备 |
2.1.6 骨髓瘤细胞的制备 |
2.1.7 免疫脾细胞悬液的制备 |
2.1.8 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
2.1.9 融合细胞的培养 |
2.2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
2.2.1 最佳筛选条件的确立 |
2.2.1.1 山羊抗小鼠IgG-HRP 抗体工作浓度的确定 |
2.2.1.2 抗原和阳性对照血清最适稀释度的确定 |
2.2.2 间接竞争ELISA 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 |
2.2.3 细胞融合率、杂交瘤细胞阳性率计算 |
2.3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有限稀释法克隆 |
2.4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
2.5 细胞染色体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酶标二抗工作浓度的确定 |
3.2 抗原和阳性对照血清最适稀释度确定 |
3.3 细胞融合及杂交瘤细胞筛选及克隆 |
3.4 杂交瘤细胞染色体分析结果 |
3.5 杂交瘤细胞冻存与复苏 |
4 讨论 |
4.1 骨髓瘤细胞系的选择 |
4.2 关于细胞融合及融合细胞选择性培养 |
4.3 关于饲养细胞 |
4.4 杂交瘤细胞的克隆 |
4.5 关于细胞污染问题 |
5 小结 |
第三章 克伦特罗单克隆抗体生产、纯化及性质鉴定 |
1 材料 |
1.1 试剂 |
1.2 仪器 |
1.3 动物 |
2 方法 |
2.1 CL 单克隆抗体生产 |
2.1.1 腹水型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
2.1.2 杂交瘤上清生产单抗 |
2.2 杂交瘤上清和腹水单克隆抗体浓度的测定 |
2.3 腹水的纯化 |
2.3.1 盐析 |
2.3.1.1 硫酸铵沉淀步骤 |
2.3.1.2 SDS-PAGE 实验 |
2.3.1.3 间接竞争 ELISA 法测定抗体活性 |
2.3.2 免疫亲和层析柱纯化抗体 |
2.4 单克隆抗体的保存 |
2.5 CL 单克隆抗体的性质鉴定 |
2.5.1 间接 ELISA 测定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常数 |
2.5.2 单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 |
2.6 抗体特异性的测定 |
2.6.1 单克隆抗体与 BSA 的交叉反应 |
2.6.2 与几种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 |
2.7 Western-blot 实验 |
2.7.1 Western blot 所用缓冲液的配制 |
2.7.2 Western blot 实验流程 |
2.8 标准曲线确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交瘤上清和腹水单克隆抗体浓度的测定 |
3.2 抗 CL 单克隆抗体纯化结果 |
3.2.1 腹水盐析后SDS-PAGE 结果 |
3.2.2 腹水盐析后抗体活性(效价)测定结果 |
3.2.3 免疫亲和层析柱纯化抗体后SDS-PAGE 结果 |
3.2.4 免疫亲和层析柱纯化抗体后抗体活性鉴定 |
3.3 细胞上清及腹水纯化前后抗体效价 |
3.4 单克隆抗体亲和常数 |
3.5 抗体特异性 |
3.5.1 与BSA 的交叉反应 |
3.6 Western-blot 实验 |
3.7 标准曲线确定 |
4 讨论 |
4.1 抗体纯化后活性降低的原因 |
4.2 单克隆抗体的保存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综述 |
发表论文全文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新型有机非离子超强碱的合成和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有机非离子强碱 |
1.2.1 常见非离子碱简介 |
1.2.2 Verkade Base 简介 |
1.3 Verkade Base 的合成 |
1.3.1 tren 的合成 |
1.3.2 取代基tren 的合成 |
1.3.3 Verkade Base 的合成 |
1.3.4 小结 |
1.4 Verkade Base 作为催化剂的应用 |
1.4.1 催化异氰酸酯和腈类化合物的反应 |
1.4.2 消去反应 |
1.4.3 醛酮的其他反应 |
1.4.4 Verkade Base 作为配体的应用 |
1.5 不对称四胺的合成 |
1.5.1 三(2–腈基乙基)胺的合成 |
1.5.2 合成二(3-氨基丙基)-2-氨基乙基胺 |
1.5.3 合成二(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胺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合成各种氮川四胺 |
2.1 合成三(3-氨基丙基)胺 |
2.1.1 合成原理 |
2.1.2 实验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4 谱图解析 |
2.1.5 结论 |
2.2 合成二(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胺 |
2.2.1 合成原理 |
2.2.2 实验 |
2.2.3 讨论 |
2.2.4 谱图及元素分析 |
2.2.5 结论 |
2.3 合成二(3-氨基丙基)-(2-氨基乙基)胺 |
2.3.1 合成原理 |
2.3.2 实验部分 |
2.3.3 谱图和元素分析 |
2.3.4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取代四胺的合成 |
3.1 合成二乙基取代的二(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胺 |
3.1.1 合成原理 |
3.1.2 实验过程 |
3.1.3 谱图和元素分析 |
3.2 合成三异丁基二(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胺 |
3.2.1 合成原理 |
3.2.2 实验过程 |
3.2.3 谱图和元素分析 |
3.3 合成三异丁基二(3-氨基丙基)-(2-氨基乙基)胺 |
3.3.1 合成原理 |
3.3.2 实验过程 |
3.3.3 谱图与元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有机非离子超强碱的合成 |
4.1 前言 |
4.2 合成四种新型非离子超强碱盐 |
4.2.1 合成六乙基亚磷酰胺 |
4.2.2 合成二乙基取代的[2.2.3]型超碱盐 |
4.2.3 合成三异丁基取代的[2.2.3]型超碱盐 |
4.2.4 合成三异丁基取代的[2.3.3]型超碱盐 |
4.2.5 合成trpn 的超碱盐 |
4.3 合成三异丁基取代的[2.2.3]型超碱 |
4.4 谱图及元素分析 |
4.4.1 红外谱图 |
4.4.2 核磁共振谱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N,O-手性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不对称氢转移反应研究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一、芳酮类化合物在水相体系中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 |
二、氨基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研究 |
三、本章小结 |
四、参考文献 |
第二章 (1R,2S)-(+)-cis-1-氨基-2-茚醇及其衍生物为配体催化水相体系芳香酮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研究 |
一、前言 |
二、结果与讨论 |
三、实验部分 |
四、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氨基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研究 |
一、前言 |
二、结果与讨论 |
三、实验部分 |
四、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端基炔对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研究 |
第四章 研究背景 |
一、前言 |
二、文献综述 |
三、本章小结 |
四、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手性恶唑烷啉配体在端基炔对醛不对称加成反应中应用研究 |
一、前言 |
二、结果与讨论 |
三、实验部分 |
四、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手性伯氨醇-(1R,2S)-2-氨基-1,2-二苯乙醇配体在端基炔对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
一、前言 |
二、结果与讨论 |
三、实验部分 |
四、参考文献 |
第七章 L-proline 衍生的叔氨基醇配体在端基炔对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
一、前言 |
二、结果与讨论 |
三、实验部分 |
四、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Pd(OAc)_2催化的偶联反应研究 |
第八章 Pd(OAc)_2/K_2CO_3催化芳硼酸自偶联反应 |
一、前言 |
二、结果与讨论 |
三、实验部分 |
四、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一 相关化合物登记表 |
附录二 相关化合物谱图(~1H NMR, ~(13)C NMR, HRMS, IR, HPLC) |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均三嗪类除草剂原药中主要杂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杂草对农作物的危害 |
1.2 化学除草剂的发展 |
1.3 均三嗪类除草剂 |
1.3.1 分子结构 |
1.3.2 合成原理 |
1.3.3 生产方法 |
1.3.4 性质 |
1.3.5 在生物体内和环境中的代谢 |
1.4 现代分析技术在农药分析中的应用 |
1.4.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1.4.2 外光谱法 |
1.4.3 气相色谱法 |
1.4.4 液相色谱法 |
1.4.5 质谱法 |
1.4.6 核磁共振 |
1.5 论文目的及意义 |
1.6 论文研究目标及设计思路 |
第二章 西玛津原药中主要杂质的结构分析 |
2.1 引言 |
2.2 西玛津及其主要杂质的GC-MS测定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结果与讨论 |
2.3 西玛津及其主要杂质的HPLC-MS测定 |
2.3.1 实验部分 |
2.3.2 结果与讨论 |
2.4 西玛津原药中杂质Ⅰ的制备及表征 |
2.4.1 杂质Ⅰ(阿特拉津)的制备 |
2.4.2 杂质Ⅰ(阿特拉津)的结构表征 |
2.5 结论 |
第三章 西草净原药中主要杂质的结构分析 |
3.1 引言 |
3.2 西草净及其主要杂质的GC-MS测定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西草净原药中杂质Ⅰ(西玛津)的制备及表征 |
3.3.1 杂质Ⅰ(西玛津)的制备 |
3.3.2 杂质Ⅰ(西玛津)的结构表征 |
3.4 西草净原药中杂质Ⅱ的制备及表征 |
3.4.1 杂质Ⅱ的制备 |
3.4.2 杂质Ⅱ的结构表征 |
3.5 结论 |
第四章 特丁净原药中主要杂质的结构分析 |
4.1 引言 |
4.2 特丁净及其主要杂质的GC-MS测定 |
4.2.1 实验部分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特丁净原药中杂质Ⅰ的制备及表征 |
4.3.1 杂质Ⅰ的制备 |
4.3.2 杂质Ⅰ的结构表征 |
4.4 特丁净原药中杂质Ⅱ的制备及表征 |
4.4.1 杂质Ⅱ的制备 |
4.4.2 杂质Ⅱ的结构表征 |
4.5 特丁净原药中杂质Ⅳ(莠灭净)的制备及表征 |
4.5.1 杂质Ⅳ(莠灭净)的制备 |
4.5.2 杂质Ⅳ(莠灭净)的结构表征 |
4.6 特丁净原药中杂质Ⅴ(西草净)的制备及表征 |
4.6.1 杂质Ⅴ(西草净)的制备 |
4.6.2 杂质Ⅴ的结构表征 |
4.7 结论 |
第五章 西草净原药定量分析的方法学研究 |
5.1 方法概述 |
5.2 西草净原药中主成分含量分析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GC测定条件 |
5.2.3 定量校准曲线的测定 |
5.2.4 准确度的测定 |
5.2.5 精密度的测定 |
5.2.6 西草净原药中主成分的含量测定 |
5.3 西草净原药中杂质Ⅰ,Ⅱ的含量分析 |
5.3.1 仪器与试剂 |
5.3.2 GC测定条件 |
5.3.3 定量校准曲线的测定 |
5.3.4 准确度的测定 |
5.3.5 精密度的测定 |
5.3.6 西草净原药中杂质Ⅰ,Ⅱ的含量测定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乙醇存在下余氯与对氨基-N,N-二乙基苯胺颜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藜芦醛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 符成华. 安庆师范大学, 2020(12)
- [2]基于共价自组装方法构筑功能化高分子胶囊[D]. 付爽. 吉林大学, 2019(12)
- [3]基于靶标结构及作用机制的新型抗HIV-1先导物的发现[D]. 黄伯世. 山东大学, 2017(08)
- [4]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检测一氧化碳(CO)、亚硫酸盐和硫化物[D]. 尚广云. 广西师范大学, 2016
- [5]二氧化碳间接合成有机醇酯多相催化体系研究[D]. 李凤姣.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16(01)
- [6]离子缔合物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及应用[D]. 雷娟宁. 西安科技大学, 2010(05)
- [7]消减免疫法制备克伦特罗单克隆抗体及其性质鉴定[D]. 李晓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9(10)
- [8]新型有机非离子超强碱的合成和表征[D]. 杨海琴.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3)
- [9]N,O-手性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 徐洲. 苏州大学, 2009(02)
- [10]均三嗪类除草剂原药中主要杂质的研究[D]. 曹柳燕. 浙江工业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