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的策略运用与二战初期苏州铁机丝织工人大罢工的胜利(论文文献综述)
蔡青辰[1](2021)在《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乌托邦是西方文学、美学、哲学的重要母题,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乌托邦”的真正提出者是16世纪英国着名学者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不仅仅是一种对终极完美社会的设想,更是对完美人性及人生幸福的理想追求,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理解东西方文学文化的发展、反思乌托邦冲动本身所具有的集权虚无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本课题从乌托邦理论的基本问题出发,以经典的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着作为对象,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展开深度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和分析的代表性作品包括前乌托邦时期的着作,文艺复兴背景下现代乌托邦肇始初期的着作,工业革命背景下深受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作品,20世纪以来反思乌托邦主义弊端的作品,具有鲜明后现代思想的乌托邦作品。本课题共分为五章。绪论主要讨论: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及创新之处,研究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及其理论着作,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卢梭的《爱弥儿》、詹姆逊的《未来考古学:乌托邦欲望及其他科幻小说》等,阐明乌托邦文学的范畴及其内涵,厘清乌托邦文学及研究发展的历程,指出乌托邦文学及理论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一章为乌托邦文学建构与经典化进程,主要讨论:乌托邦文学对象的流变,从古希腊作品关注完美的国家转向近代作品关注完美的人;分析乌托邦思想的萌芽,在《乌托邦》《基督城》《太阳城》《新大西岛》等近代乌托邦文学作品中展开比较研究,说明乌托邦文学经典化的进程,并阐述乌托邦文学美学体系政治维度的建构。第二章为乌托邦文学传统的意象建构及其文学意义的生成,主要讨论:生态乌托邦、技术乌托邦、审美乌托邦等新文学主题,阐释工业革命时期乌托邦文学的审美意象与意义;展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比较分析;揭示特定历史时期乌托邦小说对劳动异化、工业化、商业化、自然主义等问题的独到见解与态度。第三章为反乌托邦文学批评的主题及其文化意义,主要讨论:作为现代主义乌托邦文学体裁之一的反乌托邦文学,回顾其关注的新文学主题;阐释极权主义、工具理性、女性主义、空间问题等新文学批评主题与乌托邦文学的渊源;阐述反乌托邦文学的历史语境、意象隐喻、叙事空间、文化逻辑等理论问题。第四章为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后现代乌托邦文学的瓦解与重建,主要讨论:传统乌托邦模式在后现代社会状态中的转迁;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原因;概述新美学共同体的形成,及科幻小说“逆托邦”模型的建构;分析新型与传统乌托邦文学的共同体差异,总结新乌托邦模型的特色。第五章为余论:关于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的再思考,主要讨论:反乌托邦文学与乌托邦文学的关联性,阐明反乌托邦对乌托邦思想的承继及其乌托邦冲动;探究乌托邦共同体在后现代理论中遭遇的危机,指出新时代中乌托邦文学的出路等。
刘成强[2](2020)在《抗战时期上海地区“伪工会”与劳资关系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指明“八一三”事变后,上海地区的众多工厂遭到战火的破坏,工人流离失所,或沦为难民。至1937年底,除“孤岛”外,日军几已占领上海。国共两党原有的工人组织被迫转入地下或被彻底摧毁,工人失去合法表达诉求的机关。随着上海局势的稳定,工厂逐步开工,日伪试图利用工会组织笼络工人,向租界渗透,以求完全控制上海。本文通过梳理抗战时期上海地区“伪工会”组织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劳资关系造成的影响,阐释在特殊背景下影响工人的民族意识与政治选择的多种因素,透视变动时局下上海社会发展的动向。1938年10月,由日本军部驻沪特务机关直接操纵的“中华工人福益会”粉墨登场,该会是日伪控制的第一个全市性“伪工会”。但工人很快识破“福益会”的面目,拒绝加入该会。“福益会”创建失败后,日伪并没有放弃对上海地区工会组织的领导与控制,继而创办“上海工运协进会”、“上海市总工会”、“上海特别市总工会”、“上海市工会整理委员会”、“工人团体审查委员会”等“伪工会”组织。这些“伪工会”组织,不仅拉拢工人,还深入资方内部,妄图构建日伪操纵下的劳资关系,服务于伪政府的统治。抗战时期,上海百物腾贵,工人生存压力增大,时局环境的变化致使劳资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脆弱。在畸形繁荣之下,工人为求生存与资本家对抗,这为“伪工会”插手劳资事务提供了机会。抗战期间,上海地区爆发的几次较大规模的劳资冲突,“伪工会”都在其中作梗。面对“伪工会”的攻势,国共两党号召工人反对“伪工会”,保障自身利益。特别是中共在工人中积极宣传组织,或利用“伪工会”继续进行斗争,这不仅保障了工人的利益,更使工人加强对自身社会地位与作用的认知。抗战时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上海地区劳资之间关系本身较为脆弱。再加之“伪工会”的干扰、渗透,无疑给劳资双方之间增加沟通的难度。但动荡与机遇并存,抗战时期也是政治力量发挥空间较大的时期。中共在上海工人中因势利导,保障工人的利益需求,强化工人自身的阶级认同,也深刻影响着工人的政治选择。
于磊[3](2019)在《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区别于其他文化遗产的特殊之处,也是工业遗产重要的核心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绕不开对不同行业工业遗产的分类研究,不同工业行业的历史发展、工业科技与工业流程、与之对应的有价值的物证实物都不同。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的一项重要价值,但目前国内对其的分析和探讨不足,缺乏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关的技术史,尤其是系统的技术史与工业考古学研究匮乏,丧失了对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重要基础,导致了工业遗产保护的主次与依据不明晰,保护往往本末倒置,拆除了最具有价值的物证载体,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也同样不明晰。本文基于科技价值的视角,以近代十个行业为例,研究与探讨工业遗产的分行业评价与保护。文章首先系统深入研究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标准与体系,尤其是英国,其制定了目前世界上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保护最详细的文件,研究发现英国对工业遗产价值评定导则会细分深入到不同行业工业遗址与建筑物的探讨中,并十分重视各行业工业技术史与工业流程的研究。本文以国外为对比参照,重点研究国内自身的问题,以科技价值为切入点,基于科技价值与完整性的视角,以近代的采煤业、钢铁冶炼业、船舶修造业、棉纺织业、棉印染业、丝绸业、毛纺织业、麻纺织业、水泥业与硫酸工业十个行业为例,分门别类的研究了各工业行业的近代发展历程、有价值的遗存现状、近代工业技术与设备、近代工业流程与对应的物证实物、各门类工业遗产关键技术物证、各门类工业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等,基于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分行业具体阐释不同行业科技价值认知与评价的关注点,分行业分析不同行业工业遗产保护中的关键物证实物,包括了各行业在评价与保护中的核心实物物证、辅助生产的相关配套物证、以及与完整性相关的工业产业链等。这些结论与成果可为工业遗产的评价与保护、保护规划的制定,以及遗存的再利用等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
宋婧琳[4](2019)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是党巡视工作制度化发展的开端。同时,它也是党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特殊历史时期,初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形成的制度成果。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既需要保证自身的革命性与纯洁性,也需要保障党组织内部的有效协作。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国共产党不仅需要以科学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身,同时也必须在具体实践中探索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即是说,党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具体革命实际结合起来。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正是基于这一思路探索建立的。它虽然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古代传统监察制度的制衡监督思想,但却在主体、目标和本质上与中国古代巡视监察制度不同,即:它不是统治阶级维稳的产物,不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目标,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革命性。具体而言,它是由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在其政党体系内部建立的,旨在通过提升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先进性、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实现并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主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与政党监督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将之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具体革命实际相结合,历经了初步形成、波折发展、自我调整等三个探索阶段。其间,党依据不同阶段的具体革命实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党的中心任务变化,调整了巡视布局、任务安排、制度规范,推动党的巡视工作初步走上了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探究这一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整体建构与实践特点,应着眼于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的对比审视。一方面,土地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由于自身所处的特殊历史阶段,受到了来自本土政治文化和国民党腐败溃烂教训的双重影响,其建构与实践一定程度上带有历史的、现实的“烙印”。另一方面,它是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本土政治文化、具体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探索成果,其间受到了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指导,因此既带有“苏联色彩”,又具有鲜活的本土性。即:在制度建构与实践的探索过程中,党初步从主体、体系、任务、落实和规范等五个层面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党内巡视系统。客观上讲,彼时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建构并不完善、实践条件也不充分,以至于在制度落实过程中遇到诸多瓶颈,体现出许多问题与不足,例如被交通通讯条件限制、受党内左倾思想和“唯成分论”不良影响等。然而,由于历史阶段的特殊性,它必须承担起联系中央与地方、党与基层群众的重要革命和组织任务,也的确在党极其艰难的岁月中,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恢复和沟通央地党组织联系、协助党的方针政策落实、改组和重建地方党部、发展党的组织和群众基础、协助各地方开展革命与群团运动等历史作用。可以说,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波折探索和实践,既为党内巡视制度本身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初步推动作用,也为党逐步摆脱苏联控制、整顿党内不良风气和思想、走独立自主探索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革命发展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总体上看,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从土地革命时期的建立、探索、调整,到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后的不断完善、发展,都是党在探索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具体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形成的宝贵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决心带领中国人民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决心和勇气。这一系列的探索经验,对现今执政党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群关系改善和腐败治理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回顾和研究土地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确立基础、整体发展、建构与实践特点、历史作用、经验教训等问题,既有利于在还原历史原貌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规律与具体方法,也有利于以史为鉴反观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内巡视制度的建构与实践,反思其时代任务、探寻其发展方向、创新其实践方法,以便进一步在新的国内外情势中逐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
小田,杨文[5](2019)在《近代劳工阶级的身份表达:以1927年苏州铁机工潮为案例》文中认为劳工阶级的身份表达是关于近代社会冲突的重要主题。唯物史观指示的基本认识路径是,基于"日常生活中千千万万件事实所表现的"阶级冲突史实,进行理论的抽象。1927年下半年的苏州铁机丝织工潮,发生于现代民族国家迅速成长过程中,呈现了中国劳工进行阶级身份表达的具体而复杂的图景。进入劳工生活现场不难发现,民国时代此起彼伏的工潮是他们表达阶级身份的基本方式,"共同的利益集团"是他们表达阶级身份的基本单元,而与劳工阶级立场一致的政党则充任了他们的身份代言者。借各种理由以否认阶级存在事实的研究者,抽空了理论抽象的基础;也未能认识到近代中国阶级冲突的具体形式、特定时期国共两党的历史面目及其现实的地方表现。
朱东北[6](2018)在《民国合法工会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素来以农为本,工人及工会是“近代性”产生的重要底色。受近代社会转型进程影响,工人数量不断增加,权益意识与日俱增,逐渐成为规模庞大的新生力量。清末民初传统社会崩塌后,各业工会开始普遍发展,无可避免地成为20世纪国家与社会之间的重要环节。其中,1924-1949年,合法工会是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演变可分为发轫、重构、转型、复建四个时期。这个发展轨迹与城市社会的形成紧密联系,又与乡村社会的变迁不可分割,是传统中国社会内部变迁和接纳世界潮流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改造中国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也是呈现多种社会人群近代化互动关系的载体。从实际情形看,工人加入行帮,主要由寻求庇护”心理促成。对于工会发展来讲,自发需要党治的引导,党治也会与自发相契合,两种趋向呈现了排斥与融合的历史轨迹。在执政与革命并行的时期,虽各地应有多样性的组织样本,工会的纵向、横向架构已具雏形,工会组织形态既符合政党对工运动员需要,也是现实经济产业结构平衡的结果。针对劳资纠纷及衍生的治安问题,依照“全民党”定位及工会法规,国民党形成了由党部、政府主管官署以及工商团体共同参与的调解机制。与此同时,工会活动家群体处于工会运转的枢纽地位,对工会组织与运行的重要性日益显着。在工会及活动家的努力下,边际工人群体从传统的偏重于人情援助向组织援助演变,与旧式联合的区别在于,合法工会不仅致力于所属成员的“互利共济”,也注意从社会公益角度开展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处于新兴社会组织的萌芽的时期,民国工会扮演着十分丰富的角色。国民党按照党部指导,政府监督的二元管理模式构建基层社会。在中央以民众训练委员会、民训部指导全国组织治理,国民政府则组成工商部、实业部,对工会进行事务性管理,并先后对全国工会及会员人数进行了调查统计,各地党务指导委员会、民训会也对本地工会进行整理。在全国范围内,国民党前所未有地改变了工会缺乏法律依据的状况。当然,也有必要从“法制”进程与“法治”形态两个方面,考察合法工会面临的存在空间。通过工会化的数量考察,可以了解工会运行的全貌。这一进程中所限定的工会形态分析其合法角色、职能的阶段性变迁,工会管理程序确立,与工会变革形成互动,通过对不同时期工会,以及成员资格、属性、名额作为分析指标,以及职工会、总工会、厂工会个案,可以看出合法工会稳定中改革、改革为了更好的稳定特征。民国社会的转型,不仅意味着“人”的近代化,也意味着“群”的近代化。普通工会中工会领导人与会员有鲜明的分化特征。研究的问题有二:一是工会参与者群体的人格化回归;二是他们所从事的以“公共性”为特征的社会生活空间,揭示工人日常组织生活的会务及问题。就特别系统而言,全国性及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铁路、海员、矿务、邮务、电务五个国营企业准许组织特种工会。研究将揭示特种工会结构网络扩展化、以及工会成员资格划分取向。通过特种工会与普通工会的对比,形成趋于完整的结论支撑与提升。另外,以铁路基层事务所为个案,分析其组织形态及人员构成,检验特种工会运行机制的效度。劳动争议中工会形成了独特的运行机制。通过通则式与个案式的解释模式,阐述劳资争议事件的工会处境与活动,这种分析可为最后论断提供复证。按照劳资协调的原则,国民党希望在劳方与资方之间达成协调,而不偏向于任何一方,具体为有限罢工与工厂检查办法。劳资调解仲裁体制得以初建,但在实际的运行中逐渐被边缘化,这个假设将为劳资关系提供进一步研究的视野。在此之下,合法工会寻求多样的“斗争手法”,以建立政治互信与足够的合法空间,诸如撇清与“非法”的关联,寻求会员维持与社会援助、团体之间的联络接洽、制度参与、党政请愿,等。抗战爆发以后,为缔造健全的工会体系,国民党实施强制工会化办法。理监事的上层活动与会员心态在团结对外情境中日益脱节。即便在抗战特定情境下,工会同群感及活动具有差异性,工会与“工合”的配合并不顺畅,因对现实情形不同的认知及反思,工会参与者分为强制派与教育派,结果是强制派与中枢意图共同促进了工会发展进入了历史性误区。从互动关系看,中央社会部改隶行政院,地方党部则改为党团形式对工会发挥指导作用。危机环境的国家与工人的互动,体现在工训的进行,及国家策动技术的调适,这些考察趋向于证明抗战时期工会发展仍然偏离国家意志之外。在基层,工会组织的“逆化”日益外显,为求得私利,滥用工会的职业控制权,形成变相的摊派,名利之争下的工会权位,地方总工会,以私沽权,以权生利,已完全不在法度之内。工会不免沦为执行工具与“权斗”砝码,工人的自主性抵制选择以一种不被察觉的方式存在及延续。战后,工会数量及会员数量达到了新的高度,而国民党与工人却日渐疏远。出于对内整合,对外联络需要,国民政府着手重建“全国总工会”。与此同时,大力推动地方工会的组建,一方面限于战前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又由于战时体制遗留,促使工会发展处于一个前后“混淆”的畸形空间之中,工会虽名义上是国家治理的参与者,但作为工人的合法代表者,它的民主化基础不足、发展有限。从考察看,并非每个工人都具备参加工会活动需要相应的能力与意愿,这导致工会日常会务参与的不平衡。地方党部的工会参选更为实用主义,在此基础上构建的高级民主,难以名副其实。从国家与社会关系来看,合法工会的最终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发展过程,现代为表,传统为里,成为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缩影。民国时期,合法工会作为政府许可的“法人”,担负着主张和维护工人的正当权益的角色,也承接政府劳动施政,国民党训练民众的功能,不仅救济失业,调解工人纠纷,也承接工人教育,引导工人文娱生活。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兴建了各类工人福利设施。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作为工人群体专门性的近代社团,民国工会也开始向公共领域扩张,不仅参与从业者准入,维护行业秩序,也提倡现代意识,参与公共事务与社会公益。尽管如此,由于劳工诉求无不受到政策需求、经济波动、雇主策略、保障机制、工人分化的制约,以及近代工人群体主体地缘、心理、传统的特征,民国工会表现出突出的弱组织化现象。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合法工会对国民党策略的作用有限,反成为工人阶级形成的前提。民国合法工会的发展轨迹,证实了工人阶级形成与发展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对近代及其后历史样貌的塑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徐璐[7](2012)在《从美亚织绸厂的设计管理制度看民国时期上海丝织业的演进》文中提出民国时期是20世纪丰富而精彩的阶段,无论期间还是相比前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众生活都发生了剧烈的变革。举世闻名的中国丝绸也随之历经兴衰。上海美亚织绸厂的设计管理制度是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的萌芽,设计委员会的成立,是美亚设计管理体系建立的核心。本文以美亚设计委员会作为研究重点,研究设计委员会的部门职能及设计营销策略;通过与美亚创办前的工艺管理制度进行对比,剖析美亚设计管理制度的精髓。同时,研究设计管理制度下民国丝织品的变化,展现民国时期上海丝织业的演进情况,从而揭示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现代设计管理史、设计史、经济史以及社会文化领域的意义。
李锦峰[8](2011)在《国民党治下的国家与工人阶级,1924-1949》文中提出国民党治下的国家与工人阶级关系,其背后的决定力量是集团化国家的政治权力。这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一个是国民党治下的国家的本质;另一个是作为暗线的政治权力,如何将国家和工人阶级串联在一起。要完成上述两个方面的讨论,并将二者统一起来,就必须将之放在国民党政府、资本和劳动的三角结构中。本文所讲的国民党治下的国家,即国民党政府。它是以官僚资本为特征的,少数人的、集团化的政府。国民党及其政府,既不代表工人,也不代表资本家,甚至不代表全体官吏,而只代表少数人的利益。所谓的“四大家族”仅仅是个符号而已,它实际指的是这个“只代表少数人之利益”的国家集团。“官僚资本”一词,正是因为揭示了这一本质,虽然在本文中主要指国家资本,但是却不好用“国家资本”来替换它,对国民党政府来说,统治集团自身的官僚资本和之外的私人资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天地。官僚资本当中的劳资争议是受到严格控制的,任何的罢工、怠工都是对抗国家、对抗社会的行为。并且,即便在官僚资本中,国家也很少成为工人运动的对象,它较多表现为工人和工厂管理者之间的冲突和纠纷。由于私人资本、工人都是统治集团之外的群体,所以他们之间的冲突、纠纷并不影响集团本身的利益。在形式上,国家可以获得较大的活动空间,它可以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居间调停,也可以暗中支持某一方,打击另一方。在事实上,以国家面貌出现的官僚资本具有对私人资本的扩张性。它可以化解和吸收私人资本,将之转化为官僚资本,这是国民党政府的一个总体趋向;它之所以没有去化解和吸收另一些私人资本,只是它自身还没有能力把握这些私人资本,让其自行经营更有效率而已。国家的政治权力是上述关系背后看不见的手,正是政治权力支配着资本——官僚资本或私人资本——来剥削工人的劳动。只不过,前者更加直接和明显,而后者则是通过私人资本这个中介来完成的,更加的隐蔽。官僚资本之所以能够通过私人资本剥削劳动,是因为当时并不存在完整意义上的私人资本,这给政治权力留下了很大的自由。也就是说,政治权力只要需要,就可以随时直接支配私人资本。除了直接支配之外,一系列的税收等手段也是官僚资本通过私人资本剥削劳动的方式。所以说,国民党治下的国家与工人阶级关系是权力关系,国家是以集团化的官僚资本为特征的,官僚资本以国家的名义,通过政治权力以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对劳动进行剥夺。官僚资本在劳资之间表现出来的态度,无论是支持劳资合作,还是支持阶级斗争,都只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利用政治权力支配资本为统治集团服务。
何晓坚[9](2010)在《农民工待遇问题的历史考察 ——以近代苏南地区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苏南为中心,对近代农民工待遇问题进行较为系统考察,认为农民工待遇包括物质待遇、精神待遇和社会待遇三个方面。物质待遇主要包括工资、福利两部分。影响农民工工资的因素具有“多重性”,其中“技术”因子至关重要,技能等级越高获取较高工资的主动性越强;物价的波动起伏,造成农民工实际工资的不稳定;名目繁多的克扣及拖欠也让农民工的工资难以完全兑现,“折扣”工资使其生活质量难以提高。近代农民工福利状况不佳,衣食住行用等基本生活设施缺乏,不过消费合作社作为一项福利设施,对农民工应对物价上涨、改善物质待遇不无小补。近代农民工的精神待遇不能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农民工基本的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甚至被扭曲,在职业发展上所能获得的精神支持不力,而其人格自立状况也不容乐观。首先,农民工基本精神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恋家情结的消解存在诸多限制因素;闲暇需要没能引起资方和社会的足够重视,可资利用的休闲设施极为有限;心理问题缺乏疏导机制,农民工虽然通过“后台”、“前台”的举动来宣泄不满,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宣泄心理无法得到根本化解。其次,农民工获得职业发展的精神支持有限,“劳工教育”并不为多数农民工及其子女所享有,而面临着“供给上的”和“本身的”两难。再次,农民工人格自立状况堪忧,其自主性在生存压力下降低,对“物”的依赖性增强,甚至承受各种侮辱、苛责;农民工观念的开放性不足,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有限,但已经注意利用舆论发出声音;由农而工,农民工守时惜时观念内化困难,但通过惩罚和奖励,原有的散漫时间观逐渐在再社会化过程中被守时惜时观念取代。社会待遇包括国民待遇和社会地位两个方面。农民工国民待遇薄弱:低工资使其生存权受到侵蚀;职业卫生及医疗保障状况不佳使其健康权难以保障;缺乏政治参与意识及“代言人”,基本权益保障无法实现,而国家、资方国民待遇意识淡薄,不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即在社会关系空间中农民工所处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其中与资方的相对位置主要体现了其社会地位的实态。虽然农民工凭借团结的力量并在第三方的支持下开始向资方的“前台”地位发出挑战,但是资方并不会轻易让渡权利。农民工争取与资方平等的话语权、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中,政府显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民国时期出台了许多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法规,表明农民工社会地位的提高,但未能落到实处;内部纷争——学徒、非工会会员被会员排挤——使农民工社会地位提高具有局限性。此外,社会地位和国民待遇关系密切,国民待遇的获得制约社会地位,社会地位的提高有利于国民待遇的获得。
刘丽,胡槿,杜华[10](2008)在《2007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文中研究说明
二、正确的策略运用与二战初期苏州铁机丝织工人大罢工的胜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确的策略运用与二战初期苏州铁机丝织工人大罢工的胜利(论文提纲范文)
(1)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乌托邦文学建构与经典化进程 |
第一节 从完美的国家到完美的人——乌托邦文学对象的流变 |
第二节 前乌托邦时代的思想萌芽到近代乌托邦文学的经典化进程 |
第三节 乌托邦文学美学体系政治维度的建构 |
第二章 乌托邦文学传统的意象建构及其文学意义的生成 |
第一节 生态乌托邦 |
一 生态审美视角对“手工业复归”趋向的解读 |
二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细节描写的叙事功能 |
第二节 技术乌托邦 |
一 异化理论与机器文明的反思 |
二 去商业化的文学想象及其叙述 |
第三节 审美乌托邦 |
一 道德伦理与乌托邦审美 |
二 乌托邦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育观 |
第三章 反乌托邦文学批评的主题及其文化意义 |
第一节 极权主义 |
一 监视和规训——反乌托邦文学的叙事空间 |
二 为谎言狂欢——死亡意象的叙事隐喻 |
三 双重颠倒空间里的整体主义批判 |
第二节 工具理性 |
一 工具理性历史语境的文学叙事 |
二 官僚主义社会想象的文化逻辑 |
第三节 女性主义 |
一 自由劳动叙事中的女权主义理论 |
二 女性乌托邦写作实践中的平权诉求 |
第四节 空间隔离 |
一 乌托邦文学中“墙”的符号学解读 |
二 反乌托邦作品中“墙”的复归 |
三 后现代乌托邦文学中“墙”的崩塌 |
第四章 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后现代乌托邦文学的瓦解与重建 |
第一节 乌托邦美学共同体的社会学渊源及内涵变迁 |
一 传统乌托邦共同体的社会学理论渊源 |
二 后现代与乌托邦美学共同体的构建 |
第二节 传统乌托邦文学模式的转迁 |
一 全球化浪潮与失业、社会福利和歧视链 |
二 全社会确定性与自由主义向往的悖谬 |
第三节 怀旧的乌托邦——科幻小说“逆托邦”模型的构建 |
一 后现代视域中怀旧病的隐喻 |
二 生态诗学与共同体的危机 |
第四节 重建乌托邦——新乌托邦文学的特征 |
一 新身份认同共同体的建构 |
二 美学共同体的生成和分类 |
第五章 余论:关于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的再思考 |
第一节 反乌托邦文学对乌托邦文学的承继与反叛 |
第二节 乌托邦、反乌托邦与现代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语境中的新乌托邦共同体 |
第四节 永恒的乌托邦冲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抗战时期上海地区“伪工会”与劳资关系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方法 |
第一章 上海地区工会组织的重组与劳资关系 |
第一节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地区的工会组织 |
一、事变前后上海地区的工厂与工人 |
二、日军对原有工会组织的破坏 |
第二节 日伪对工会组织的重组 |
一、中华工人福益会的成立 |
二、塑造“福益会”:笼络工人与加强工会组织管理 |
三、中华工人福益会的穷途末路 |
第三节 中华工人福益会与劳资关系 |
一、事变后上海劳资关系的基本概况 |
二、中华工人福益会对劳资纠纷的调解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伪工会”组织的扩张与劳资关系 |
第一节 上海工运协进会与“和平运动” |
一、上海工运协进会的成立 |
二、工运促进“和运”的尝试 |
第二节 两个“总工会”的同时存在 |
一、从上海工运协进会到上海市总工会 |
二、上海特别市总工会的成立 |
第三节 经济的恢复与“伪工会”组织的劳资调解 |
一、畸形发展的上海经济与劳资纠纷的进发 |
二、上海工运协进会的劳资政策与调解 |
三、明争暗斗:上海地区“伪工会”组织的混乱与劳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伪工会”职能的调整与劳资关系 |
第一节 “伪工会”劳资调解职能的弱化 |
一、上海市工会整理委员会的成立 |
二、工会整理委员会的政策与劳资调解 |
第二节 “伪工会”职能调整后汪伪的劳资调解 |
一、工业生产的衰退与劳资争议的增多 |
二、“社运会”对上海工会组织的控制与领导 |
三、“社运会上海分会”的劳资政策与调解 |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后“伪工会”职能的转变与劳资关系 |
一、全面沦陷后上海地区的工业与劳资关系状况 |
二、社会福利局与工人团体审查委员会的建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伪工会”强力干预劳资关系的困局 |
第一节 国共对“伪工会”的打击与劳资政策宣传 |
一、中共对日伪的方略 |
二、国民党对日伪的被动策应 |
第二节 “伪工会”与1940年法商电车公司工潮 |
一、工人的生存压力与罢工传统 |
二、工潮的延续与“伪工会” |
三、国共基层工会与“伪工会” |
第三节 抗战胜利与上海工人 |
一、上海工人地下军 |
二、工人的政治选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视角 |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1 时间范畴的界定 |
1.2.1.1.1 时间的界定 |
1.2.1.1.2 范畴的界定 |
1.2.1.2 十个行业的选取 |
1.2.1.2.1 工业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
1.2.1.2.2 现存遗留所占比例的较高性 |
1.2.2 研究视角 |
1.2.2.1 科技价值的视角 |
1.2.2.2 完整性的视角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1.1 从文化遗产到工业遗产的保护 |
1.5.1.2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起源及发展 |
1.5.1.3 国外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1 英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2 美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3 加拿大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4 日本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2.1 近代中国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 |
1.5.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的起源及发展 |
1.5.2.3 国内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2.3.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与构成研究 |
1.5.2.3.2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 |
1.5.2.4《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的建立 |
1.5.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关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与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 |
1.6.1 对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 |
1.6.2 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历程 |
1.7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1.8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说明 |
1.9 未尽事宜 |
第2章 近代重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1 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1.1 近代采煤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2.1.1.1 近代采煤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2.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 |
2.1.1.3 小结 |
2.1.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2.1.2.1 近代采煤的完整工艺流程 |
2.1.2.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1.2.2.1 开拓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
2.1.2.2.2 采煤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
2.1.2.2.3 矿井提升与运输及其关键物证 |
2.1.2.2.4 矿井通风与排水及其关键物证 |
2.1.2.2.5 煤的洗选与炼焦及其关键物证 |
2.1.2.2.6 煤矿的动力系统及其关键物证 |
2.1.2.2.7 露天采矿与矿井照明 |
2.1.2.3 小结 |
2.1.3 采煤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2.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2.1.3.2 采煤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2.1.3.2.1 萍乡安源煤矿工业建筑群 |
2.1.3.2.2 本溪湖煤矿工业建筑群 |
2.2 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2.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2.2.1.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2.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 |
2.2.1.3 小结 |
2.2.2 近代钢铁冶炼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2.2.2.1 近代钢铁冶炼的完整工艺流程 |
2.2.2.2 近代炼铁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2.2.3 近代炼钢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2.2.4 近代钢铁加工工艺与关键技术物证 |
2.2.2.5 小结 |
2.2.3 钢铁冶炼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2.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2.2.3.2 钢铁冶炼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2.2.3.2.1 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工业建筑群 |
2.2.3.2.2 本溪湖钢铁工业建筑群 |
2.3 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3.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2.3.1.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2.3.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 |
2.3.1.3 小结 |
2.3.2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2.3.2.1 近代船舶修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
2.3.2.2 近代船舶修造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3.2.2.1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 |
2.3.2.2.2 船舶修造关键技术物证 |
2.3.2.3 小结 |
2.3.3 船舶修造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2.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2.3.3.2 船舶修造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2.3.3.2.1 福建马尾船政工业建筑群 |
2.3.3.2.2 天津市船厂(原大沽造船厂)工业建筑群 |
第3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一) |
3.1 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3.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3.1.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3.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 |
3.1.1.3 小结 |
3.1.2 近代棉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3.1.2.1 近代棉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
3.1.2.1.1 棉纺工艺 |
3.1.2.1.2 棉织工艺 |
3.1.2.2 近代棉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3.1.2.2.1 近代棉纺机具 |
3.1.2.2.2 近代棉织机具 |
3.1.2.2.3 近代纺织动力设备 |
3.1.2.2.4 近代棉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
3.1.2.3 小结 |
3.1.3 棉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3.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3.1.3.2 棉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3.1.3.2.1 中纺公司天津第一纺织分厂 |
3.1.3.2.2 石家庄大兴纺织染厂工业建筑群 |
3.1.3.2.3 西安大华纱厂工业建筑群 |
3.2 近代棉印染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3.2.1 近代棉印染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3.2.2 近代棉印染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3.2.2.1 近代棉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
3.2.2.2 近代棉印染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3.2.2.3 小结 |
3.2.3 棉印染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3.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3.2.3.2 棉印染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3.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印染厂 |
3.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四印染厂 |
第4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二) |
4.1 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4.1.1 近代丝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4.1.1.1 近代动力机器缫丝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1.1.2 近代动力机器丝织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1.1.3 近代动力机器丝绸印染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1.1.4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 |
4.1.1.5 小结 |
4.1.2 近代丝绸业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4.1.2.1 近代缫丝、丝织与丝绸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
4.1.2.1.1 近代缫丝工艺 |
4.1.2.1.2 近代丝织工艺 |
4.1.2.1.3 丝绸印染工艺 |
4.1.2.2 近代丝绸业的关键技术物证 |
4.1.2.2.1 近代缫丝机具 |
4.1.2.2.2 近代丝织机具 |
4.1.2.2.3 近代丝织物染整机具与动力设备 |
4.1.2.2.4 近代丝绸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
4.1.2.3 小结 |
4.1.3 丝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4.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4.1.3.2 丝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4.1.3.2.1 上海第一丝厂 |
4.2 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4.2.1 近代毛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4.2.1.1 近代毛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 |
4.2.1.3 小结 |
4.2.2 近代毛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4.2.2.1 近代毛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
4.2.2.1.1 毛纺工艺 |
4.2.2.1.2 毛织工艺 |
4.2.2.1.3 毛织物整理工艺 |
4.2.2.2 近代毛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4.2.2.2.1 近代毛纺、毛织机具 |
4.2.2.2.2 近代毛整理机具与动力设备 |
4.2.2.2.3 近代毛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
4.2.2.3 小结 |
4.2.3 毛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4.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4.2.3.2 毛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4.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毛纺织厂 |
4.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毛纺织厂 |
4.3 近代麻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4.3.1 近代麻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4.3.2 近代麻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4.3.2.1 近代麻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
4.3.2.2 近代麻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4.3.2.3 小结 |
4.3.3 麻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4.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4.3.3.2 麻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4.3.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制麻厂 |
第5章 近代化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5.1 近代水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5.1.1 近代水泥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5.1.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5.1.2.1 近代水泥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
5.1.2.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5.1.2.3 小结 |
5.1.3 水泥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5.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5.1.3.2 水泥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5.1.3.2.1 川沙水泥厂 |
5.2 近代硫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5.2.1 近代硫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5.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5.2.2.1 近代硫酸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
5.2.2.1.1 二氧化硫的制取 |
5.2.2.1.2 近代铅室法制酸工艺 |
5.2.2.1.3 近代接触法制酸工艺 |
5.2.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5.2.2.3 小结 |
5.2.3 硫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5.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5.2.3.2 硫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5.2.3.2.1 梧州硫酸厂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1.2 国内研究述评 |
1.2.1 整体研究概貌 |
1.2.2 历史维度的相关研究 |
1.2.3 理论维度的相关研究 |
1.2.4 实践维度的相关研究 |
1.3 国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基本思路与内容安排 |
1.4.2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辨析 |
1.5.1 时期界定:土地革命时期 |
1.5.2 基础概念:监督与监察、巡视与巡察 |
1.5.3 重点概念:执政党建设、党内监督、党内巡视、行政监察 |
1.5.4 身份概念:监察员、巡视员与特派员 |
1.5.5 制度界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 |
1.6 研究的创新点、难点与局限性 |
第二章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确立基础 |
2.1 思想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党建思想 |
2.1.2 列宁的党建思想 |
2.1.3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党建思想 |
2.2 传统文化根基 |
2.2.1 中国传统政治伦理 |
2.2.2 中国传统监察制度 |
2.2.3 中国传统社会心理 |
2.3 革命斗争需要 |
2.3.1 白色恐怖下中共各级党组织遭遇重创 |
2.3.2 部分党组织与党员出现思想与行动上的混乱 |
2.3.3 党内人才匮乏,基层干部选拔体制不够畅通 |
2.4 组织实践基础 |
2.4.1 党内巡视工作的早期实践经验累积 |
2.4.2 联共(布)对中共巡视工作的指导 |
2.4.3 土地革命前中共组织与群众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发展历程 |
3.1 初步形成:从八七会议到中共六大 |
3.1.1 历史背景:机遇与挑战并存 |
3.1.2 中心任务:重建、联络并改组党部 |
3.1.3 机构部署:建立三大中央派出机关 |
3.1.4 具体实践:央地巡视工作初步互动 |
3.2 波折发展:从中共六大到遵义会议 |
3.2.1 历史背景:波折忧患中前进 |
3.2.2 中心任务:服务党和苏维埃政权的建设 |
3.2.3 战略方针:初步建构央地巡视互动体系 |
3.2.4 具体实践:推进巡视探索并颁布巡视条例 |
3.3 自我调整:从遵义会议到洛川会议 |
3.3.1 历史背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党内纠偏 |
3.3.2 中心任务:服务反围剿和党的军队建设 |
3.3.3 系统优化:巡视渗透各领域并提升地方主动性 |
3.3.4 具体实践:扩大巡视力度并创新巡视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主要特点 |
4.1 大体上沿用中国传统监察制度的建构框架与原则 |
4.1.1 将自上而下的国家行政区划作为巡视布局与实践的基础 |
4.1.2 重视巡视机构及其人员的相对独立性与职能多样性 |
4.1.3 以法规、条例等方式来规范巡视工作 |
4.2 吸取了国民党党政腐败与监察失灵的惨痛教训 |
4.2.1 反对独裁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建党原则 |
4.2.2 警惕制度失灵,重视党内巡视的有效运行 |
4.2.3 整顿官僚腐化,强调革命队伍的纯洁性 |
4.3 受到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影响,带有“苏联监察制度色彩” |
4.3.1 重视监察工作的制度化发展及其地位提升 |
4.3.2 将党内外监督方式统一于巡视制度设计 |
4.3.3 受到斯大林时期苏联监察制度“左”的偏执影响 |
4.4 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初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党内巡视系统 |
4.4.1 主体层面:意识到必须坚持党对巡视制度的领导 |
4.4.2 体系层面:尝试由“自上而下”转向“上下联动” |
4.4.3 任务层面:依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调整巡视部署 |
4.4.4 落实层面:调研地方实际,开展“活泼的”巡视 |
4.4.5 规范层面:总结实践经验,颁布并修订《巡视条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历史作用 |
5.1 危急关头协助各级党组织的重建与恢复工作 |
5.1.1 恢复央地联系并传达上级指示与精神 |
5.1.2 协助改组地方党部并指导地方实际工作 |
5.1.3 选拔和培养党的优秀人才 |
5.1.4 筹备党的秘密组织和人民军队 |
5.2 提升了土地革命时期党内决策的科学性 |
5.2.1 通过巡视调研,综合考察各地党组织的工作环境 |
5.2.2 探索并推动了党内集中和党内民主的统一 |
5.2.3 总结反思巡视问题,逐步规范巡视工作 |
5.2.4 纠偏地方党组织错误思想并平反冤假错案 |
5.3 巩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协助建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5.3.1 推广革命军与当地农民结合的经验 |
5.3.2 争取广大群众,“打入党员群众的实际” |
5.3.3 发动群众组建工农学会,开展群团运动 |
5.3.4 领导群众开展革命、建设、起义,建构民族统一战线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历史局限 |
6.1 整体建构上,党内巡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建立” |
6.1.1 不同层级党部巡视体系建构与落实差异较大 |
6.1.2 党内领导方式没有完全转变,巡视规范落实程度较低 |
6.1.3 部分地区巡视人员短缺、能力欠缺、作风不良 |
6.2 实践过程中,受到党内左倾思想、“唯成分论”等不良影响 |
6.2.1 选人用人“唯成分”,削弱党员革命积极性 |
6.2.2 巡视工作犯“盲动”错误,党组织遭到破坏 |
6.2.3 错误批判党员干部,党内人才流失 |
6.3 制度体系内,党内巡视系统的联动和监管程度较弱 |
6.3.1 战争、交通、通讯、资金等因素限制了央地互动效果 |
6.3.2 将集中凌驾于民主之上,削弱了地方主动性 |
6.3.3 某些地方巡视态度不端正、工作不作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 |
7.1 找准定位:坚定党内巡视制度的三个“立场” |
7.1.1 鲜明政治立场:坚定党对巡视工作的领导 |
7.1.2 人民本位立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和现实诉求的实现 |
7.1.3 战略发展立场:服务不同历史阶段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
7.2 科学指导: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展开巡视工作 |
7.2.1 重视开展实事求是、全面深刻的调查研究 |
7.2.2 把握工作的“度”,警惕思想与行动上的偏执 |
7.2.3 总结巡视经验与教训,推进巡视工作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
7.3 制度优化:进一步提升其规范性、协作性和生命力 |
7.3.1 党内巡视制度与法制相结合,推进其规范化建设 |
7.3.2 促成两个“联动”,推进巡视巡察全覆盖 |
7.3.3 批判借鉴古今中外优秀巡视制度成果,提升制度生命力 |
7.4 实践推进:明确巡视重点与主体权责,创新巡视方法 |
7.4.1 明确当前阶段巡视任务与重心,加大政治巡视 |
7.4.2 明确巡视主体权责与激励,优化主体结构 |
7.4.3 创新巡视工作方法,拓展全媒体参与渠道 |
7.5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近代劳工阶级的身份表达:以1927年苏州铁机工潮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工潮:阶级身份的表达方式 |
二 劳工阶级身份的表达单元 |
三 劳工阶级的身份代言 |
结 语 |
(6)民国合法工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民国工会研究述评 |
1.2 史料、概念与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2章 发轫:合法工会的蜕变 |
2.1 民初工会崛起的背景 |
2.2 从行会到工会 |
2.3 自发与党治:工会形成的轨迹 |
2.4 国家与工会的沟通形式 |
第3章 组织活动与现代事业 |
3.1 工会的组织形态初建 |
3.2 工会活动家的产生 |
3.3 社会援助的开展 |
3.4 越界、混乱与新秩序 |
第4章 重构:制度塑造和组织实态 |
4.1 国民党工运的停顿与重整 |
4.2 党治与整理:过渡性的转换机制 |
4.3 表与里:制度话语与地方秩序 |
第5章 变革的张力、技术与向度 |
5.1 工会化测评(一) |
5.2 会结构的演变 |
5.3 职工会、总工会及厂工会 |
第6章 从“人”到“群”的互动空间 |
6.1 工会及会员 |
6.2 会务运行状况 |
6.3 有限的公共空间 |
6.4 文娱活动 |
第7章 特别系统:特种工会的组织形态 |
7.1 组织网络的合法扩展 |
7.2 会员划归:以海员工会为例 |
7.3 基层实态:以“分事务所”为例 |
第8章 劳资争议处理(上) |
8.1 日常处理形态 |
8.2 重大调处机制 |
8.3 合法工会的“强”、“弱”转移 |
第9章 劳资争议处理(下) |
9.1 工潮与政府因应 |
9.2 合法化行为:新新公司工潮案 |
第10章 转型:战时工会反思与调适 |
10.1 工会化测评(二) |
10.2 出会与入会:工会“同群感”的量度 |
10.3 “趋上”抑或“附下”:工会走向的论争 |
10.4 “工合”与工会:互通与问题 |
第11章 国家意志与工人意愿的折冲 |
11.1 从工人教育到工人训练 |
11.2 战时调适:示范、奖励与福利 |
11.3 法外空间:异化与抵制 |
第12章 复建:结构变革与角色困境 |
12.1 工会管理体制调适 |
12.2 工会化测评(三) |
12.3 地方工会的重组及运行 |
12.4 战后工会的权威关系 |
第13章 经济社会中的工会作为 |
13.1 劳工政策的进展 |
13.2 工会的政治参与:以选举为例 |
13.3 程序化的代理:从“规约”到“世俗” |
第1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从美亚织绸厂的设计管理制度看民国时期上海丝织业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中国丝织业“工艺管理”与“设计管理”的界定 |
2、 研究美亚织绸厂的学术价值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论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1、 从新视角研究中国近代设计史 |
2、 尝试从微观角度出发研究丝织业 |
(四) 文章的脉络及框架 |
二、 美亚织绸厂创办前上海丝织业的工艺管理 |
(一) 官督下的织造:清朝中后期官营织局的管理制度 |
1、 官营织局的衰落 |
2、 民间丝织业的繁荣发展 |
(二) 洋务派官僚与近代丝织业生产方式的转型 |
(三) 近代丝织洋行买办与丝织民族资本企业的形成 |
1、 丝织洋行买办 |
2、 买办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 |
三、 个案分析——上海美亚织绸厂 |
(一) 上海美亚织绸厂创办的原因 |
(二) 悲剧—辉煌—式微:美亚发展三阶段 |
1、 1920~1936:小丝厂到行业巨擘“质”的飞跃 |
2、 1937~1945:在抗日战争中保存实力 |
3、 1946 年:由内战引发的企业式微 |
四、民国时期美亚丝绸厂的设计管理制度 |
(一) 设计委员会的成立及其职能 |
(二) 设计委员会的设计营销战略 |
1、 改良生产工具,扩大生产规模 |
2、 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有效营销策略 |
(1)注重把握市场信息:“爱华葛”与“物华葛”的较量 |
(2)打响价格战:美亚人造丝织品与日本人造丝织品的较量 |
(3)借“反日”东风,推“爱国”品牌 |
(4)利用传媒宣传,开拓南洋市场 |
3、 资本运作 |
五、 民国时期设计管理制度下的丝织品 |
(一) 重“思想”至崇“形式”——纹样审美意象的转化 |
(二) 从“工匠”到“设计师”——纹样设计专业化 |
(三) 从“传统”至“现代”——丝织品种丰富化 |
1、 民国时期丝织品种类 |
2、 丝织品品号数目众多 |
3、 丝织品的命名 |
(四) 从“一元”至“二元”——纹样艺术风格多样化 |
1、 清末民初:因袭传统 |
2、 西方纹样的大量融入 |
(1)国外传统题材的纹样 |
(2)“新艺术”风格纹样 |
(3)“装饰艺术”风格纹样 |
3、 条格纹的盛行 |
4、 丝织纹样的主要艺术特征 |
(1)写实造型更为立体 |
(2)突破程式化特征,纹样母题分布逐渐自由化 |
(3)叶纹纹样母题大量出现 |
(4)纹样色彩由“浓艳之俗”逐渐转向“淡洁之雅”,高级灰色调的复色使用增多 |
(5)印花逐步取代提花、刺绣 |
六、 结论 |
参考、征引书目举要 |
致谢 |
(8)国民党治下的国家与工人阶级,192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导论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本文基本问题 |
第二节 本文基本理论与基本结构 |
第二章 工人阶级和国家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国家与工人阶级:从马克思出发 |
第二节 工人阶级:在告别和回归的争论中 |
第三节 国民党治下的国家、工人阶级问题研究 |
第二部分 工人阶级与国家问题的阶级向度 |
第三章 工人阶级的内部构成 |
第一节 传统工人、现代工人与国家工业化道路 |
第二节 工人的区域、行业分布与国家政权 |
第三节 籍贯、技术程度与党派动员 |
小结 |
第四章 工人的阶级意识 |
第一节 街道和生产中的民族主义 |
第二节 工人的政治意识 |
第三节 工人的生活态度及其自觉 |
小结 |
第五章 工人阶级的组织与行动 |
第一节 工会与国民党的组织渗透 |
第二节 行帮、会党与其在国家、工人阶级关系中的作用 |
第三节 工人运动的力量及其对国民党政权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部分 工人阶级与国家问题的国家向度 |
第六章 国家意识形态:从孙中山到蒋介石 |
第一节 三民主义与国家、工人阶级问题 |
第二节 蒋介石对工人阶级的看法与态度 |
第三节 共产主义对三民主义的影响:工人运动的反帝倾向 |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的目标:工人阶级和治乱交替中的国民党国家 |
第一节 北伐与工人阶级 |
第二节 十年建设与工人阶级 |
第三节 抗日救亡与工人阶级 |
第四节 "戡乱动员"与工人阶级 |
小结 |
第八章 国民党政府的劳工政策和劳工行政 |
第一节 国民党政府的劳工政策 |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的劳工行政及其组织 |
小结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九章 历史分析:重述国民党治下的国家与中国工人阶级 |
第一节 国民党政府与资本家 |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与工人阶级 |
小结 |
第十章 理论分析:工业化中国的官僚资本、私人资本与工人阶级 |
第一节 工业化、民生问题与节制资本 |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资本、与劳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中文着作 |
中文论文 |
民国报纸、期刊 |
英文着作 |
英文论文 |
致谢 |
(9)农民工待遇问题的历史考察 ——以近代苏南地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一) 农民工 |
(二) 待遇 |
(三) 苏南 |
三、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现状 |
(一) 相关文献资料 |
(二) 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结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 |
(二) 不足 |
第一章 近代农民工的产生 |
第一节 近代工业化的吸引 |
一、近代机器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 |
二、近代手工业的“蓄水”之效 |
三、苏南近代工业手工业发展及其对农民工的吸纳 |
第二节 近代城市化的“魔力” |
一、近代城市化进程及农民工的城市集中 |
二、城市化的“推”与“拉” |
三、苏南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农民工的吸纳 |
第三节 来自乡村社会的驱动 |
第二章 近代农民工的物质待遇 |
第一节 影响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因素 |
一、影响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技术”因子 |
二、物价影响农民工实际工资 |
三、名目繁多的“克扣”及拖欠 |
四、参照物的选择——被“加深”的贫困 |
第二节 近代农民工的福利待遇——以消费合作社为重点的考察 |
一、对“福利”的认知 |
二、消费合作社的苏南实践 |
三、个案分析:对丽新厂消费合作社《章程》的解读 |
第三章 近代农民工的精神待遇 |
第一节 基本精神需要的满足 |
一、恋家情结的消解 |
二、闲暇需要的满足 |
三、“不平则鸣”:农民工回应待遇不公的宣泄方式 |
第二节 职业发展上的精神支持 |
一、教育与职业发展:“精神食粮”的需要及满足 |
二、来自工厂及社会团体的精神支持 |
三、子女教育:农民工精神支持的柱石 |
四、“供给上的”和农民工“本身的”两难 |
第三节 人格自立的尴尬 |
一、自主性与依附性 |
二、开放性与封闭性 |
三、被“管制”的守时惜时观念 |
第四章 近代农民工的社会待遇 |
第一节 近代农民工的国民待遇 |
一、生存权:国民待遇基础薄弱难于保障 |
二、健康权:职业卫生及医疗保障堪忧 |
三、基本政治权利缺失 |
四、国民待遇意识的淡薄 |
第二节 近代农民工的社会地位 |
一、与资方的对话权趋向平等 |
二、资方解雇权逐渐松动 |
三、农民工社会地位提高的法律保障 |
四、内部纷争:农民工社会地位提高的局限性 |
第三节 社会地位和国民待遇之关系 |
一、国民待遇制约社会地位 |
二、社会地位提高有利于国民待遇获得 |
余论:改善农民工待遇的途径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正确的策略运用与二战初期苏州铁机丝织工人大罢工的胜利(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D]. 蔡青辰. 浙江大学, 2021(02)
- [2]抗战时期上海地区“伪工会”与劳资关系研究(1937-1945)[D]. 刘成强.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D]. 于磊. 天津大学, 2019(06)
- [4]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研究[D]. 宋婧琳.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5]近代劳工阶级的身份表达:以1927年苏州铁机工潮为案例[J]. 小田,杨文. 史林, 2019(01)
- [6]民国合法工会研究[D]. 朱东北. 吉林大学, 2018(12)
- [7]从美亚织绸厂的设计管理制度看民国时期上海丝织业的演进[D]. 徐璐. 中国美术学院, 2012(03)
- [8]国民党治下的国家与工人阶级,1924-1949[D]. 李锦峰. 复旦大学, 2011(12)
- [9]农民工待遇问题的历史考察 ——以近代苏南地区为中心[D]. 何晓坚. 苏州大学, 2010(10)
- [10]2007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J]. 刘丽,胡槿,杜华. 近代史研究,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