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无机发光材料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薛昊龙[1](2021)在《纤维用发光材料的助熔法制备及红色发光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夜光纤维是一种能够在黑暗条件下持续发光的功能纤维,由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和成纤聚合物纺制而成,其发光性能主要取决于稀土离子激活的长余辉发光材料,由于稀土掺杂的硅酸盐发光材料和铝酸盐发光材料分别具有良好的蓝色和绿色长余辉性能,蓝色光和绿色光的夜光纤维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受限于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余辉性能不佳,红色夜光纤维的研究遇到瓶颈。本文采用复合发光的方法将余辉性能良好的发光材料作为二次光源,以红色有机荧光材料罗丹明B为光转换剂,吸收短波长的二次光源并将其转化为红色荧光,以实现夜光纤维的红色长余辉效果。本文首先对Eu2+/Eu3+激活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和离子掺杂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具有良好长余辉发光性能的发光材料主要有SrAl2O4、Sr2Mg Si2O7和Y2O2S;为了使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和粒径满足夜光纤维的需要,本文对其助熔工艺和助熔机理进行了研究;然后将助熔法制备的具有高比表面积的SrAl2O4发光材料与罗丹明B通过偶联剂结合,并对其结合工艺和复合结构进行了研究;将SrAl2O4/罗丹明B复合发光材料进行纺丝试验,对熔融纺丝和湿法纺丝制备的夜光纤维进行发光性能的研究;为了弥补纤维红色光纯度低的缺点,本文采用了同轴湿法纺丝的方式将长余辉发光材料和罗丹明B分别分布于纤维的内外层结构中,然后对其发光性能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总结如下:(1)本文从激活离子和共掺杂剂发光机理、基质对发光材料性能的影响、掺杂浓度对发光性能影响这三个方面开展实验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发光材料的光谱和余辉性能,探究铕离子激活发光材料的长余辉机理,以及激活离子和共掺杂离子的掺杂规律。结果发现Eu2+/Eu3+在晶体结构中不仅作为发光中心进行电子跃迁,同时也具有本征的电子陷阱能级,而共掺杂离子能够为发光中心的电子跃迁提供更丰富的电子跃迁陷阱能级;基质的变化影响Eu2+/Eu3+的发光光谱和余辉性能,当基质中的宿主离子与其价态和离子半径接近时,才能获得更高的余辉性能;在SrAl2O4、Sr2Mg Si2O7和Y2O2S发光材料中,共掺杂离子的浓度要大于激活离子浓度时才能获得更好的余辉性能。(2)为了解决高温固相反应不均匀、晶粒团聚、产物研磨困难等问题,本文采用多种助熔剂对SrAl2O4、Sr2Mg Si2O7和Y2O2S这三种适用于夜光纤维的长余辉发光材料进行了助熔法制备及性能研究;研究发现Li2B4O7和Li F的助熔组合对SrAl2O4的制备具有良好的助熔效果,Li2B4O7和Li F能够降低反应物熔点并提高熔体流动性,从而使反应更加充分,而且适量的F-可以阻断晶粒之间的团聚从而降低产物的密度,使研磨得到的发光材料同时具有较高的余辉亮度和比表面积,而且发现Li Cl可以替代Li F发挥助熔效果;Sr2Mg Si2O7发光材料制备时由于原料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H3BO3对其制备具有明显的助熔效果,H3BO3的添加可以提高反应时熔体的流动性,加入Li Cl可以通过降低熔体表面张力来提高助熔效果;研究发现Li3PO4、Li2CO3和Li Cl共同添加时对Y2O2S的制备具有良好的助熔效果,由于反应物主要成分为过渡金属氧化物,因此反应活性低,需要添加的助熔剂含量相对较高。(3)为制备复合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采用助熔法制备的余辉亮度高且比表面积大的SrAl2O4发光材料作为二次光源,使用硅烷偶联剂结合SrAl2O4发光材料和罗丹明B,随着罗丹明B浓度的增加,复合发光材料的荧光颜色产生红移,同时余辉亮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采用了lammps模拟软件对材料的界面结构进行分子动力学的研究,首先构建SrAl2O4-偶联剂-罗丹明B的界面结构,然后通过分子动力学的手段对其进行力学的测试与分析,发现复合发光材料的界面结构在受到外界拉伸或剪切力时发生化学键断裂,发生断裂的化学键与受力的界面区域有关,其中硅烷偶联剂分子中的Si-C键结合力较弱容易发生断裂。(4)将SrAl2O4/罗丹明B复合发光材料进行熔融纺丝和湿法纺丝试验,制备出PP夜光纤维和PAN夜光纤维,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力学测试结果分析,由于熔融纺丝过程中高温和螺杆挤压作用,会导致SrAl2O4表面包覆的罗丹明B与之发生脱离,而湿法纺丝过程中复合结构较为稳定,两者不易发生脱离,因此湿法纺丝制备的夜光纤维红色荧光效果更好;为提高红色光纯度,采用了同轴湿法纺丝的方式制备了PAN红色夜光纤维,将长余辉发光材料和罗丹明B分别分布于纤维的内外层结构中,避免因SrAl2O4和罗丹明B脱离而导致的色纯度下降,与共混纺丝成纤的方式相比,同轴夜光纤维发出的荧光具有更高的红色光纯度。
依文[2](2021)在《稀土掺杂钙钛矿型ABO3发光粉的合成与发光性能》文中研究指明钙钛矿结构氧化物由于其晶体种类繁多,同时可被大量的离子取代,因此,钙钛矿结构发光基质材料在固态照明、电子显示、检测等领域表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稀土掺杂钙钛矿型氧化物的光学性质也受到了众多研究人员的青睐。本文分别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与水热法,制备了系列稀土掺杂钙钛矿型ABO3(A=Ca,Gd,La,B=Ti,Al,RE=Eu3+,Er3+,Yb3+)发光粉。通过XRD、SEM、荧光光谱和上转换发光光谱等表征手段对所制备发光粉的晶体结构、粉体形貌和发光性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与分析结果如下:一、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LaAlO3:Eu3+、GdAlO3:RE3+(RE=Eu/Er-Yb)发光粉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了系列LaAlO3:Eu3+,GdAlO3:RE3+(RE=Eu/Er-Yb)发光粉。研究了柠檬酸与稀土离子摩尔比例(CMMR)、热处理温度、掺杂离子等对其结构、晶相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柠檬酸用量、较高的热处理温度有利于合成正交结构的GdAlO3:RE3+(RE=Eu/Er-Yb)发光粉和六方结构的LaAlO3:Eu3+发光粉。CMMR为1:1时,GdAlO3:Eu3+发射较强的红光,Eu3+离子所处的格位对称较高。LaAlO3:Eu3+,GdAlO3:Eu3+发光粉的最强发射峰属于Eu3+的5D0→7F2跃迁,但它们的发光模式有所不同。与GdAlO3:Eu3+发光粉相比,LaAlO3:Eu3+发光粉的电荷迁移带向红光波长方向移动,Eu3+离子具有较高的局域对称格位。CMMR为1:1时合成的GdAlO3:Er3+,Yb3+发光粉,在980 nm激发下显示出红、绿两个发射峰,而绿光表现较强的发射。样品计算的色坐标显示:GdAlO3:Eu3+,LaAlO3:Eu3+和GdAlO3:Er3+,Yb3+呈现红,橙红及绿光。二、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Ca1-xGdxTiO3:Eu3+和CaTiO3:Er3+,Yb3+发光粉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了Ca1-xGdxTiO3:Eu3+、CaTiO3:Er3+,Yb3+发光粉。研究了柠檬酸与稀土离子摩尔比例(CMMR)、热处理温度、Gd3+离子掺杂对其结构、晶相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柠檬酸用量、较高的热处理温度有利于合成结晶度较好的正交结构的Ca1-xGdxTiO3:Eu3+和CaTiO3:Er3+,Yb3+发光粉。随着Gd3+离子掺杂比例的增加,晶格发生畸变,CaTiO3:Eu3+样品的结晶度降低,并且由CaTiO3结构转变为Gd2Ti2O7结构。800℃热处理制备CaTiO3:Eu3+发光粉主峰的发光强度最高,热处理温度的增加提高样品中Eu3+的格位对称性。随着Gd3+离子掺杂比例的提高,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15%的Gd3+离子掺杂比例所测得样品的发光强度最强,而Eu3+处于较低的局域对称格位。在980 nm的激发下,CaTiO3:Er3+,Yb3+发光粉的光谱由510~585 nm的绿光发射和630~710 nm的红光发射组成,发光模式基本相同。发光强度随热处理温度提高而增大,样品红光和绿光的相对强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样品的色坐标移向绿光区。700℃和800℃合成的样品随Gd3+离子掺杂比例增加,发光强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样品红光和绿光的相对强度呈现增强的趋势,样品的色坐标移向红光区。三、水热法制备CaTiO3:Eu3+发光粉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aTiO3:Eu3+发光粉。研究了不同的醇水比例、反应的温度和反应的时间对发光粉晶体结构、发光粉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高温度和较长时间的水热反应,有利于合成正交结构的CaTiO3:Eu3+发光粉。适当的醇水比例促进晶体结构的完整发育,样品形貌趋向于正四棱柱状。随着醇水比例的增加,样品的激发强度和发射强度均逐渐提高。较高的醇水比例条件下,样品晶体发育完整,晶体缺陷降低,为Eu3+离子提供较好的晶体场,使得Eu3+的局域环境利于能量传递,有利于激发光的吸收,从而提高样品发光强度。根据发射光谱计算的5D0→7F2与5D0→7F1的相对发射强度比值说明:样品的Eu3+离子的局域环境与醇水比例有关。
张金明[3](2021)在《基于纳米多孔有机硅盐酸的稀土发光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孔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可归功于其独特的多孔结构,它提供了更多的活性界面来负载可能的协同元件。多孔结构可以将客体材料封装到孔隙中,这得益于其表面的化学修饰能力。它使多孔材料在催化、吸附、分离、储能和转化、药物输送和光学等各种应用中得到了应用。纳米结构的发光材料和纳米尺度的发光器件因其独特的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稀土掺杂纳米发光材料是近年来发现并积极研究的一类具有高效可见光发射的新型发光纳米材料其活性日益增强。基于此,本文致力于研究新型稀土掺杂基质材料的性能,使用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0)作为模板剂来合成多孔有机硅盐酸玻璃(OSG)薄膜,通过掺入稀土Eu3+得到红色发光材料,并探索经过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院(APTES)作为辅助结构导向剂来增强材料发光性能的可行性。本文对所合成的多孔有机硅盐酸进行光致发光性能、孔结构以及表面形态的测试表征,并探究稀土掺杂前后薄膜光致发光的机理与发光特性。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溶胶-凝胶(sol-gel)与自旋沉积(spin-on)工艺方法,选取不同比例的有机前驱体溶剂,以Brij30为模板,制备出了分别具有微孔与介孔且孔隙率为0%-50%的多孔OSG薄膜。对薄膜的不同参数进行了详细表征,其中OSG薄膜在紫外光(295nm、370nm)与可见光(430nm)有较强发光峰。发光峰与薄膜中的缺陷有关,通过ICP刻蚀实验,进一步对OSG薄膜的光致发光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表明薄膜光致发光现象是与薄膜中-CH3、-CH2缺陷有关,氧缺陷的存在也参与了光致发光过程。2.对OSG薄膜进行了拓展应用研究。研究了OSG薄膜对磺胺嘧啶药物的光-化学检测。通过光致发光特性测试表明,该薄膜实现了对磺胺嘧啶药物的实时、快速检测。3采用sol-gel法成功将Eu3+掺杂到OSG基质中,得到了稀土掺杂OSG(Eu-OSG)材料,并研究其发光特性。实验表明,薄膜具有明显位于615nm处的红色发光峰,并且Eu3+的掺杂会改变薄膜的孔隙率,进一步研究了不同Eu3+掺杂浓度的Eu-OSG的光致发光特性,所有薄膜在615nm处均表现出较强的Eu3+特征发射。根据辐射最强的样品确定了Eu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12.1wt%。最后通过天线效应无辐射跃迁敏化了Eu-OSG薄膜615nm处的特征发射。
张晓梅[4](2021)在《稀土掺杂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形貌及发光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制备了不同形貌的ZnO,TiO2/ZnO和ZnO/SnO2复合材料,并以其为基体进行Eu3+离子掺杂,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制备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和最佳掺杂比例。在MOF-5(Zn-MOF)的合成过程中掺杂Eu3+制备了MOF-5:xEu发光材料,讨论了Eu3+离子浓度对材料微观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采用模板法合成了康乃馨花状,多肉状和转经筒状ZnO材料,并以其为基体采用水热法进行Eu3+离子掺杂,以康乃馨花状和多肉状ZnO为基体制备的ZnO:xEu复合材料基本保持了基体的形貌,而以转经筒状ZnO为基体制备的ZnO:xEu复合材料,其形貌转变为由棒状颗粒堆积的水晶花状形貌。考察了ZnO:xEu复合材料的发光性能,制备材料呈现出优良的黄光发射,水晶花状ZnO:xEu复合材料表现出最好的发光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ZnO:xEu复合发光材料,通过TiO2和ZnO两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复合,使TiO2/ZnO复合材料的带隙窄化,提高对激发光能量的吸收能力,其吸收光谱与Eu3+离子自身的激发光谱重叠,可以实现有效的能量传递。制备材料呈现由小的凝胶颗粒堆积的凝胶块状结构,其晶体结构主要是基于TiO2的无定型非晶结构。当Eu3+离子掺杂比例为0.04时,制备的TiO2/ZnO:xEu复合材料表现出最强的发光特性,在396 nm光激发下,样品呈现非常强的橙光发射。采用共沉淀法在室温下制备了Eu3+掺杂的MOF-5发光材料,制备材料拥有长方体形貌。Eu3+离子不仅仅存在于MOF-5的孔道中,还有一部分Eu3+离子取代Zn2+离子处于MOF-5骨架结构中。考察了制备材料的发光特性,在288 nm光激发下,该材料表现出很强的红光发射。以CTAB为模板合成了具有松针状形貌的多孔ZnO/SnO2复合材料,并以其为基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nO/SnO2:xEu发光材料,考察了Eu3+离子掺杂量对制备的ZnO/SnO2:xEu复合材料形貌的影响,当Eu3+离子掺杂量为0.05时,制备材料呈现完美的松针状形貌。考察了制备材料的发光性能,在397 nm光激发下,材料表现出红光发射。
王群思[5](2021)在《稀土离子掺杂碱土硅酸盐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文中指出本论文合成了一系列关于稀土离子掺杂的发光材料。在硅酸盐基体中引入稀土离子,改变晶格中阳离子的类型。利用XRD、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材料的物相组成及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几种适合于近紫外光源激发的多色发光硅酸盐基质荧光粉。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高温固相法在1400℃下成功制备了一系列M2SiO4:Ce3+(M=Mg2+,Ca2+,Sr2+,Ba2+)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光致发光光谱(PL)研究了它们的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能。根据晶体场强及其基质晶体结构,对掺杂的Ce3+的发射峰进行了详细讨论,分析了在M2SiO4:Ce3+荧光粉中可能的发光机理。(2)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掺有不同稀土阳离子(La3+,Ce3+,Pr3+,Nd3+,Sm3+,Eu3+,Tb3+,Dy3+)的Mg2SiO4:Mn2+发光材料,并研究了它们的发光性能。揭示了稀土阳离子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可能的增强其发光的机理模型。揭示了 4f轨道电子对Mg2SiO4:Mn2+材料的影响,并对红色荧光材料中稀土离子对其发光中心敏化的作用进行了讨论。(3)通过高温固相法,在1400℃和N2气氛下成功制备了适合近紫外辐射激发的 M2SiO4:Tb3+,Mn2+,Nd3+(M=Mg2+,Ca2+,Sr2+,Ba2+)荧光粉。通过 X 射线衍射(XRD),光致发光光谱研究了其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它们的发射强度按 Ca2SiO4>Mg2SiO4>Sr2SiO4>Ba2SiO4 基体荧光粉的顺序增加。Ca1.94SiO4:0.02Tb3+,0.02Mn2+,0.02Nd3+荧光粉表现出最佳的发光性能。
孙冬雪[6](2021)在《铕离子掺杂钛酸盐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光发光二极管(白光LED)作为新一代固体照明器件,具有安全环保无污染、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耗电量小等优点,可适用于多个领域。钛酸盐作为基质物理化学性质好,合成温度较低,晶型易于掺杂,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Eu3+为激活剂,制备了Eu3+掺杂钛酸盐红色发光材料,通过DTA-TGA,XRD,PL等手段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Eu3+掺杂BaTiO3荧光材料,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为650-800℃时,均可得到四方相的BaTiO3:Eu3+,其中700℃为最佳焙烧温度。Eu3+最适宜掺杂浓度为9%(mo1),猝灭机理为电四极-电四极相互作用。荧光测试结果表明:该系列荧光粉可以在紫外394nm及蓝光464nm处激发,其主要发射峰位于618nm处,为Eu3+的5D0→7F2的电偶极跃迁,BaTiO3:Eu3+荧光粉发红光。相比于BaTiO3:Eu3+荧光粉,Sr2+离子的掺杂改变了BaTiO3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当Ba:Sr=0.6:0.4时荧光粉的色坐标为(0.6529,0.3468),与标准红光色坐标NTSC(0.6700,0.3300)接近,是一种优良的红色荧光粉。(2)以乙二醇为稳定剂,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Eu3+掺杂NaLaTi2O6红色荧光粉。结果表明NaLaTi2O6:Eu3+荧光粉最佳焙烧温度为900℃,以394nm紫外光作为最佳激发波长,得到以Eu3+的5D0→7F2电偶级跃迁为主的红色发光材料。NaLaTi2O6:Eu3+,Tb3+荧光粉中Tb3+掺杂增强了NaLaTi2O6:Eu3+的发光强度。当Eu3+浓度为3%(mo1)时Tb3+最佳掺杂量为9%(mo1),猝灭机理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3)以硼酸为助溶剂,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BaTiNb9O42:Eu3+荧光粉。结果表明最佳焙烧温度为1200℃。该荧光粉可被394nm紫外光激发,主要发射峰为598nm的橙红色光。随着Eu3+浓度的增加荧光粉的寿命减小,在Eu3+离子掺杂浓度为9%(mo1)时荧光粉的发光强度达到最大。Eu3+与Tb3+间通过电偶极-电四极相互作用把能量从Tb3+离子传递给Eu3+,Tb3+掺杂BaTiNb9O42:Eu3+荧光粉可以提高荧光粉的发光性能。Tb3+最佳掺杂浓度为11%(mo1)时样品发光性能最佳。
谢鑫[7](2021)在《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铝基粉体及其发光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氧化铝作为世界上生产量最大、应用面最广的材料之一,以氧化铝为基体制备的氧化铝陶瓷具有耐磨、耐腐蚀、抗氧化、机械性能好等特点,常被应用于结构材料;同时以氧化铝为基质所制备材料还可应用于发光或激光等领域。研究人员通过掺杂稀土离子或过渡金属离子来制备氧化铝基发光粉体,但其粉体粒径很大,影响发光性能。近年来,完全分散的纳米发光粉体的制备也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但氧化铝基纳米发光粉体的研究鲜有报道。在制备完全分散的α-Al2O3纳米颗粒的过程中,时常选择机械球磨或在氧化铝中引入Fe源抑制氧化铝晶粒长大,不可避免会引入Fe3+;Fe作为工业中最常见的金属元素之一,在常规氧化铝粉体的制备过程中也很容易混入Fe3+;但Fe3+对氧化铝基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本课题以氧化铝为基质材料,研究了完全分散的Fe3+掺杂α-Al2O3纳米颗粒的结构及发光性能,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了发光性能较好的Eu3+/Cr3+掺杂氧化铝基发光粉体,分析了 Fe3+对Eu3+/Cr3+发光粉体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和尺寸α-Al2O3:Fe3+纳米颗粒的结构和发光性能。α-Al2O3:Fe3+纳米颗粒分散性好、尺寸分布窄,在超纯水中可形成稳定胶体。在纳米尺度下随着平均颗粒尺寸增大,禁带宽度减小,引入Fe3+后,禁带宽度显着降低。在305 nm激发下,α-Al2O3:Fe3+纳米颗粒可观察到位于495 nm附近的蓝光发光带,源于Fe3+3 d5→3d3 4s2跃迁。(2)通过化学沉淀法分别合成不同掺杂含量的y-Al2O3:Eu3+、α-Al2O3:Eu3+和α-Al2O3:Cr3+发光粉体,对其结构及发光性能进行分析。γ-Al2O3:Eu3+粉末在近紫外区域具有强度较高的宽吸收带,可以很好的吸收近紫外光,在396 nm激发下,Eu3+的最强发射峰位于618 nm,源于Eu3+5D0→7F2电偶极跃迁,此时多数Eu3+占据γ-Al2O3晶格内非中心对称格位,最佳Eu3+掺杂浓度为4mol%,当Eu3+浓度继续增大会出现浓度淬灭现象,导致粉末发光强度降低。α-Al2O3:Eu3+粉末在398 nm激发下,除观察到Eu3+特征峰外,在695 nm还出现一针状窄带强度较高的发射峰,此时基质材料为六方晶系具有八面体格位的α-Al2O3相,Cr3+离子杂质会占据八面体格位而产生位于695 nm的R线发射。α-Al2O3:Cr3+粉末分散性较好,吸收光谱在可见光区由一系列驼峰状宽带吸收峰组成。在411 nm激发下,α-Al2O3:Cr3+粉末主发射峰位于695 nm处,属于Cr3+R线发射。Cr3+最佳掺杂浓度为0.5mol%,经过计算此时晶格内Cr3+之间距离大约为20 A,α-Al2O3为强晶体场环境。Cr3+掺杂浓度继续增大后,晶格内Cr3+浓度增大、离子间距离减小、无辐射跃迁增多,出现浓度淬灭现象,导致发光强度降低。(3)分别选择Eu3+和Cr3+发光性能较好的掺杂含量,在此基础上掺杂不同浓度Fe3+制备Fe3+-Eu3+共掺杂氧化铝基粉体和Fe3+-Cr3+共掺杂α-Al2O3粉末,研究Fe3+对样品结构、禁带宽度、近紫外区域吸收率、发射光谱的影响。γ-Al2O3:Eu3+粉末引入Fe3+后,会显着降低其发光强度,0.5mol%的Fe3+掺杂能使发光强度降低92%,源于Fe3+的电荷转移跃迁在3d轨道,Eu3+的电荷转移跃迁发生在被外层电子所屏蔽的4f轨道,在近紫外光区域,Eu3+和Fe3+对激发光源的吸收呈现竞争关系,且Eu3+的摩尔吸收系数远小于Fe3+,使得Eu3+很难吸收激发光源能量发生f-f跃迁,导致发光强度骤降。引入Fe3+后,α-Al2O3:Cr3+末多个吸收带强度不断增大,源于Fe3+电荷迁移。
黄建华[8](2020)在《Eu3+掺杂YVO4、LaF3和NaYF4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稀土掺杂和碱土掺杂的YVO4纳米材料化学性质稳定、性能优异,已成为发光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稀土掺杂YVO4、La F3、Na YF4纳米晶体制备方法简单、形貌规整可控,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热稳定性好,是一种良好的发光材料。但稀土掺杂的YVO4、La F3与Na YF4激发光谱范围较窄,难以满足发光材料对性能的要求。因此,研究YVO4、La F3与Na YF4基体材料的制备、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论文以稀土离子和碱土离子Eu3+、Ba2+、Bi3+掺杂和苯甲酸(BA)、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有机杂化的YVO4、La F3、α-Na YF4发光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YVO4:Eu3+,Ba2+,Bi3+粉体和薄膜,采用溶剂热/水热法、离子交换法制备YVO4:Eu3+/La F3:Eu3+/α-Na YF4: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将各种发光材料添加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中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材料。采用XRD、SEM、TEM、EDS、FTIR、PL、UV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晶体尺寸、透过率、发光性能等进行分析和表征。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YVO4:Eu3+,Ba2+,Bi3+粉体和薄膜,探讨退火温度及三元掺杂浓度、薄膜厚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a2+掺杂能够增强发光强度、Bi3+掺杂能够拓宽激发宽度,YVO4:5%Eu3+,5%Ba2+,0.5%Bi3+在1100℃退火处理后的宽谱激发效果尤为明显,激发宽度是YVO4:5%Eu3+的1.39倍,发光强度是YVO4:5%Eu3+的1.97倍;3层膜厚YVO4:5%Eu3+,5%Ba2+,0.5%Bi3+的发光强度最大,是1层、5层的2.52倍、3.02倍。采用水热法、离子交换法制备YVO4:Eu3+,并采用有机配体BA/TTA/BA+TTA对YVO4:Eu3+进行杂化,探讨Eu3+浓度、有机配体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VO4:15%Eu3+-BA/TTA/BA+TTA的激发宽度和发光强度均有显着提升,YVO4:15%Eu3+-TTA宽谱激发效果尤为明显,能够覆盖整个紫外区域,激发宽度是YVO4:15%Eu3+的1.55倍,发光强度是YVO4:15%Eu3+的2.21倍。采用水热法制备La F3:Eu3+纳米晶体,并采用有机配体BA/TTA/BA+TTA对La F3:Eu3+进行杂化,探讨Eu3+浓度、有机配体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 F3:5%Eu3+-BA/TTA/BA+TTA的激发宽度和发光强度均有显着提升,La F3:5%Eu3+-BA+TTA宽谱激发效果尤为明显,能够覆盖整个紫外区域,激发宽度是La F3:5%Eu3+的13.91倍;La F3:5%Eu3+-BA发光强度是La F3:5%Eu3+的1.52倍。采用溶剂热法、离子交换法制备α-Na YF4:Eu3+纳米晶体,并采用有机配体BA/TTA/BA+TTA对α-Na YF4:Eu3+进行杂化,探讨Eu3+浓度、有机配体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α-Na YF415%Eu3+-TTA/BA+TTA的激发宽度和发光强度均有显着提升,激发宽度分别是α-Na YF4:15%Eu3+的1.30倍、1.20倍,发光强度分别是α-Na YF4:15%Eu3+的4.55倍、5.13倍。各类发光材料都能在MMA中均匀分散开来,制备出的PMMA复合材料在紫外光区域表现出强烈的吸收性能。结果表明,PMMA-La F3:5%Eu3+/α-Na YF4:15%Eu3+在240~300nm之间的透过率均不足10%,PMMA-La F3:55%Eu3+/α-Na YF4:15%Eu3+在可见光区域的透过率均高于60%,为拓宽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提供了参考。
赵天翔[9](2020)在《钡与铕共掺杂钒酸钇的发光性能及第一性原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钒酸钇(YVO4)拥有良好的光学性质和化学稳定性,是一种优异的荧光粉基质材料。因稀土掺杂钒酸钇(YV04:Ln3+)在光源显示、光电子器件、医学成像等领域的适用性,引起了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随着YV04:Ln3+发光材料的普遍应用,改善其发光性能也成为了现在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以YVO4:Eu3+荧光材料为研究对象,探究掺杂改性、制备工艺对YVO4:Eu3+发光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第一性原理对掺杂提高发光性能的机理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制备YV04:Eu3+和YV04:Eu3+,Ba2+荧光粉。探究Ba2+离子掺杂对YV04:Eu3+荧光粉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合Rietveld结构精修分析Ba2+离子掺入YVO4晶格后对晶格参数产生的影响。Ba2+离子掺入YVO4:Eu3+会导致Y配位体发生畸变进而扩大晶胞体积,对微观形貌无明显影响。当Eu3+离子与Ba2+离子共掺杂浓度均为3%时,样品的发光强度最高。2.通过水热法制备YV04:Eu3+(3%),Ba2+(3%)荧光粉,探究反应溶剂的PH值和热处理温度对YVO4:Eu3+(3%),Ba2+(3%)发光性能的影响。发现在碱性条件可以促进形成结晶性更好的样品,且发光性能良好,而酸性条件不利于样品的制备。经热处理后发现,YV04:Eu3+(3%),Ba2+(3%)的激发峰发生蓝移,最强激发峰在280nm处,这来自于热处理对样品的晶体对称性造成了影响。3.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探究Ba2+离子掺杂增强YV04:Eu3+发光性能的机理。结合Ba2+离子掺杂对YVO4:Eu3+的能带、电子结构、弹性稳定性及声子色散的影响,发现Ba2+掺杂会提高V043-离子向Eu3+离子的能量传递效率;Ba2+离子掺杂降低了样品的弹性模量和稳定性,同时也降低了 YV04体系的声子能量。以上结果揭示了 Ba2+离子掺杂提高YV04:Eu3+发光性能的机理。
任晓哲[10](2020)在《稀土离子掺杂BaO-B2O3基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白光LED因具有发光效率高、体积小、能耗低、原料绿色环保等优点,被誉为继荧光灯和白炽灯后的新一代照明光源。其中,荧光粉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白光LED的工作性能。文中以Ba O-B2O3(Ba2B2O5和Ba2B10O17)为基质,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稀土离子Eu3+、Tb3+掺杂的荧光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红色荧光粉Ba2B2O5:Eu3+最适宜的制备条件为:焙烧温度900℃,Eu3+离子的最适宜掺杂量为8%(mol)。荧光光谱测试表明:在波长为394nm的近紫外光激发下,其主要发射峰位于596nm和618nm处,分别为Eu3+的5D0→7F1的磁偶极跃迁和5D0→7F2的电偶极跃迁。(2)Ba2B2O5:Tb3+荧光粉最适宜的制备条件为:焙烧温度850℃,Tb3+离子的最适宜掺杂量为8%(mol)。在波长为236nm的紫外光激发下,最强发射峰位于547nm处,来自于Tb3+的5D4→7F5的跃迁发射,呈现较好的绿色发射。(3)Ba2B2O5:5%Eu3+,x Tb3+荧光粉最适宜的制备条件为:焙烧温度850℃,Tb3+离子的最适宜掺杂量为8%(mol)。在激发波长为236nm的激发下,分别在547nm,596nm,617nm处有强发射峰,分别是Tb3+和Eu3+的特征发射峰。通过改变Tb3+在Ba2B2O5体系中掺杂浓度,可使Ba2B2O5:Eu3+,Tb3+荧光粉的发光颜色发生从绿色到黄绿色再到蓝绿色的转变。(4)Ba2B10O17:Eu3+荧光粉最适宜的制备条件为:焙烧温度850℃,Eu3+离子的最适宜掺杂量为8%(mol)。在波长为394nm的近紫外光激发下,其主要发射峰位于596nm和618nm处,分别为Eu3+的5D0→7F1的磁偶极跃迁和5D0→7F2的电偶极跃迁。(5)Ba2B10O17:Tb3+荧光粉最适宜的制备条件为:焙烧温度850℃,Tb3+离子的最适宜掺杂量为5%(mol)。在激发波长为222nm的紫外光激发下,最强发射峰位于547nm处,来自于Tb3+的5D4→7F5的跃迁发射,样品呈现较好的绿色发射。(6)Ba2B10O17:5%Eu3+,x Tb3+荧光粉最适宜的制备条件为:焙烧温度850℃,Tb3+离子的最适宜掺杂量为8(mol)%。在激发波长为208nm的紫外光激发下,分别在547nm,596nm,617nm处有强发射峰,分别是Tb3+和Eu3+的特征发射峰。通过改变Tb3+在Ba2B10O17体系中掺杂浓度,可使Ba2B10O17:Eu3+,Tb3+荧光粉的发光颜色发生从绿色到浅黄色的转变。文中制备的稀土Eu3+和Tb3+单掺及双掺Ba O-B2O3基荧光粉的研究内容和实验数据可以为LED用荧光粉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无机发光材料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无机发光材料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纤维用发光材料的助熔法制备及红色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 |
1.1.1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展 |
1.1.2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分类 |
1.1.3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 |
1.1.4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助熔法制备 |
1.2 红色光夜光纤维的研究现状 |
1.2.1 红色光夜光纤维的发展 |
1.2.2 Eu激活的发光材料在红色夜光纤维中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Eu激活长余辉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 |
2.2.2 样品的制备 |
2.2.3 样品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Eu~(2+)激活的发光材料长余辉发光机理研究 |
2.3.1.1 物相分析 |
2.3.1.2 激发和发射光谱分析 |
2.3.1.3 余辉性能分析 |
2.3.2 基质材料对铕激活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影响 |
2.3.2.1 基质中碱土金属离子对发光性能影响 |
2.3.2.2 不同基质材料对Eu~(2+)和Eu~(3+)发光性能的影响 |
2.3.3 激活剂和共掺剂的浓度对余辉性能的影响 |
2.3.3.1 在Sr_2Mg Si_2O_7基质中掺杂浓度对余辉性能的影响 |
2.3.3.2 在SrAl_2O_4基质中掺杂浓度对余辉性能的影响 |
2.3.3.3 在Y_2O_2S基质中掺杂浓度对余辉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纤维用Eu激活发光材料的助熔法制备及助熔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 |
3.2.2 样品的制备 |
3.2.3 样品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rAl_2O_4:Eu~(2+),Dy~(3+)的助熔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
3.3.1.1 物相分析 |
3.3.1.2 元素组成及价态分析 |
3.3.1.3 发光性能分析 |
3.3.1.4 形貌与密度分析 |
3.3.1.5 粒径分析 |
3.3.1.6 助熔机理分析 |
3.3.1.7 制备工艺研究 |
3.3.2 Sr_2Mg Si_2O_7:Eu~(2+),Dy~(3+)的助熔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
3.3.2.1 物相分析 |
3.3.2.2 元素组成及价态分析 |
3.3.2.3 发光性能分析 |
3.3.2.4 形貌与密度分析 |
3.3.2.5 粒径分析 |
3.3.2.6 助熔机理分析 |
3.3.2.7 制备工艺研究 |
3.3.3 Y_2O_2S:Eu~(3+),Ti~(4+),Mg~(2+)的助熔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
3.3.3.1 物相分析 |
3.3.3.2 元素组成及价态分析 |
3.3.3.3 发光性能分析 |
3.3.3.4 形貌与粒径分析 |
3.3.3.5 助熔机理分析 |
3.3.3.6 制备工艺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rAl_2O_4/罗丹明B复合红色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 |
4.2.2 复合红色发光材料的制备 |
4.2.3 复合红色发光材料的的表征 |
4.2.4 复合红色发光材料界面模型的构建 |
4.2.5 复合红色发光材料界面模型的拉伸和剪切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rAl_2O_4/罗丹明B复合发光材料的性能研究 |
4.3.1.1 形貌分析 |
4.3.1.2 罗丹明B浓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
4.3.1.3 偶联剂浓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
4.3.2 SrAl_2O_4@Si O_2/罗丹明B复合发光材料的性能研究 |
4.3.2.1 形貌分析 |
4.3.2.2 化学键分析 |
4.3.2.3 发光性能分析 |
4.3.2.4 耐水解性能 |
4.3.3 复合发光材料界面结构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
4.3.3.1 拉伸性能分析 |
4.3.3.2 剪切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Eu激活的发光材料在复合红色夜光纤维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 |
5.2.2 复合红色发光材料基夜光纤维的制备 |
5.2.3 SrAl_2O_4/罗丹明B同轴夜光纤维的制备 |
5.2.4 Sr_2Mg Si_2O_7/Y_2O_2S-罗丹明B同轴夜光纤维的制备 |
5.2.5 样品的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复合红色发光材料基夜光纤维的性能研究 |
5.3.1.1 PP夜光纤维的性能分析 |
5.3.1.2 PAN夜光纤维的性能分析 |
5.3.2 SrAl_2O_4/罗丹明B同轴夜光纤维的性能研究 |
5.3.2.1 物相分析 |
5.3.2.2 形貌分析 |
5.3.2.3 发光性能分析 |
5.3.2.4 拉伸性能分析 |
5.3.3 Sr_2Mg Si_2O_7/Y_2O_2S-罗丹明B同轴夜光纤维的性能研究 |
5.3.3.1 物相和形貌分析 |
5.3.3.2 发光性能分析 |
5.3.3.3 拉伸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稀土掺杂钙钛矿型ABO3发光粉的合成与发光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发光材料 |
1.1.1 发光材料的分类 |
1.1.2 发光材料的发光过程 |
1.2 稀土发光材料 |
1.2.1 稀土元素的组成 |
1.2.2 稀土离子La~(3+)、Gd~(3+)、Eu~(3+)、Yb~(3+)和Er~(3+)介绍 |
1.2.3 稀土发光材料机理 |
1.2.4 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机理 |
1.2.5 稀土发光材料基质 |
1.2.6 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 |
1.3 稀土发光材料的合成方法 |
1.3.1 高温固相法 |
1.3.2 沉淀法 |
1.3.3 溶胶-凝胶法 |
1.3.4 水热法 |
1.3.5 燃烧法 |
1.4 钙钛矿型发光材料 |
1.4.1 钙钛矿结构材料简介 |
1.4.2 钙钛矿结构的特点 |
1.4.3 钙钛矿结构的发光材料 |
1.4.4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发光粉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药品 |
2.3 样品表征 |
第三章 钙钛矿型GdAlO_3:RE~(3+)(RE= Eu/Er-Yb)和LaAlO_3:Eu~(3+)发光粉的制备与表征 |
3.1 前言 |
3.2 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GdAlO_3:RE~(3+)(RE= Eu/Er-Yb)和LaAlO_3:Eu~(3+)发光粉与表征 |
3.2.1 GdAlO_3:Eu~(3+)、GdAlO_3:Er~(3+),Yb~(3+)和LaAlO_3:Eu~(3+)发光粉的制备 |
3.2.2 GdAlO_3:Eu~(3+)、GdAlO_3:Er~(3+),Yb~(3+)和LaAlO_3:Eu~(3+)发光粉的制备 |
3.2.3 GdAlO_3:Eu~(3+)发光粉的形貌 |
3.2.4 GdAlO_3:Eu~(3+)、GdAlO_3:Er~(3+),Yb~(3+)和LaAlO_3:Eu~(3+)发光粉的发光性能 |
3.3 小结 |
第四章 (Ca_(1-x)Gd_x)TiO_3:Eu~(3+)和CaTiO_3:Er~(3+),Yb~(3+)发光粉的制备与表征 |
4.1 前言 |
4.2 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CaTiO_3:Eu~(3+)发光粉与表征 |
4.2.1 CaTiO_3:Eu~(3+)发光粉的制备 |
4.2.2 CaTiO_3:Eu~(3+)发光粉的结构 |
4.2.3 CaTiO_3:Eu~(3+)发光粉的形貌 |
4.2.4 CaTiO_3:Eu~(3+)发光粉的发光性能 |
4.3 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CaTiO_3:Er~(3+),Yb~(3+)发光粉与表征 |
4.3.1 CaTiO_3:Er~(3+),Yb~(3+)发光粉的制备 |
4.3.2 CaTiO_3:Er~(3+),Yb~(3+)发光粉的结构 |
4.3.3 CaTiO_3:Er~(3+),Yb~(3+)发光粉的形貌 |
4.3.4 CaTiO_3:Er~(3+),Yb~(3+)发光粉的发光性能 |
4.4 小结 |
第五章 CaTiO_3:Eu~(3+)发光粉的水热法制备与表征 |
5.1 前言 |
5.2 水热法制备CaTiO_3:Eu~(3+)发光粉与表征 |
5.2.1 CaTiO_3:Eu~(3+)发光粉的制备 |
5.2.2 CaTiO_3:Eu~(3+)发光粉的结构 |
5.2.3 CaTiO_3:Eu~(3+)发光粉的形貌 |
5.2.4 CaTiO_3:Eu~(3+)发光粉的发光性能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3)基于纳米多孔有机硅盐酸的稀土发光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孔有机硅盐酸简介 |
1.2 多孔有机硅盐酸的发光特性 |
1.3 稀土掺杂多孔有机硅盐酸 |
1.3.1 稀土元素的发光性质 |
1.3.2 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的应用 |
1.4 稀土掺杂OSG的研究现状 |
1.5 稀土掺杂OSG面临的挑战难题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纳米多孔OSG发光材料的制备工艺 |
2.1 制备工艺 |
2.1.1 自组装 |
2.1.2 溶剂热法 |
2.1.3 溶胶-凝胶(sol-gel) |
2.1.4 自旋沉积(spin-on) |
2.2 多孔OSG材料的合成 |
2.3 主要表征与测试手段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纳米多孔OSG的发光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 |
3.1.2 Sol-gel法制备多孔OSG |
3.2 多孔OSG薄膜结构表征 |
3.2.1 OSG薄膜成分分析 |
3.2.2 椭圆偏光孔隙测定 |
3.2.3 发光性能分析 |
3.3 发光特性机理分析 |
3.4 基于OSG薄膜的磺胺嘧啶检测应用 |
3.4.1 多孔OSG薄膜硅烷化处理 |
3.4.2 检测分析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稀土掺杂纳米多孔OSG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
4.1 稀土掺杂多孔OSG薄膜的制备 |
4.2 荧光性质与形貌分析 |
4.2.1 荧光性质分析 |
4.2.2 Eu-OSG薄膜成分分析 |
4.2.3 椭圆偏光孔隙测定 |
4.2.4 材料形貌分析 |
4.3 天线效应增强EU~(3+)特征发射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稀土掺杂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形貌及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 |
1.2.1 氧化锌纳米材料 |
1.2.2 二氧化锡纳米材料 |
1.2.3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 |
1.3 稀土发光材料概述 |
1.3.1 稀土离子 |
1.3.2 稀土离子发光机理 |
1.4 稀土发光材料的性能研究方法 |
1.4.1 发光性能参数 |
1.4.2 增强发光材料发光性能的方法 |
1.4.3 发光材料颜色的调控 |
1.5 稀土掺杂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
1.5.1 共沉淀法 |
1.5.2 水(溶剂)热法 |
1.5.3 溶胶-凝胶法 |
1.5.4 高温固相法 |
1.5.5 燃烧法 |
1.5.6 热分解法 |
1.6 多孔材料 |
1.6.1 多孔材料概述 |
1.6.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实验试剂与仪器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测试仪器及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能量色散谱(EDS)分析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2.3.4 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分析 |
2.3.5 热重分析 (TGA)分析 |
2.3.6 氮气吸附-解吸附测试 |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2.3.8 荧光光谱(FL)分析 |
第3章 Eu~(3+)掺杂多孔ZnO复合材料的形貌控制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不同形貌多孔ZnO基体的制备 |
3.2.2 ZnO:xEu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3 制备样品的命名规则 |
3.3 多孔ZnO基体的形貌分析 |
3.3.1 不同n(Zn~(2+)):n(CTAB)的多孔ZnO基体的形貌分析 |
3.3.2 不同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多孔ZnO基体的形貌分析 |
3.3.3 采用不同锌源制备的多孔ZnO基体的形貌分析 |
3.3.4 不同n(Zn~(2+)):n(CTAB)制备的多孔ZnO基体的粒径分析 |
3.3.5 不同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制备的多孔ZnO基体的粒径分析 |
3.3.6 采用不同锌源制备的多孔ZnO基体的粒径分析 |
3.4 多孔ZnO基体的结构表征 |
3.5 多孔ZnO基体的生长机理 |
3.6 ZnO:xEu材料的形貌分析和发光性能研究 |
3.6.1 康乃馨状ZnO掺Eu~(3+)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和发光性能研究 |
3.6.2 多肉状ZnO掺Eu~(3+)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和发光性能研究 |
3.6.3 转经筒状ZnO掺Eu~(3+)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和发光性能研究 |
3.7 发光机理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Eu~(3+)掺杂TiO_2/Zn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TiO_2/ZnO:xEu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 TiO_2/ZnO:xEu复合材料的发光性能和发光机理 |
4.4 TiO_2/ZnO和TiO_2/ZnO:xEu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4.5 TiO_2/ZnO:xEu复合材料的形貌和元素分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Eu~(3+)掺杂MOF-5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MOF-5和MOF-5:xEu复合材料的制备 |
5.3 MOF-5和MOF-5:xEu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5.4 MOF-5:xEu复合材料的发光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Eu~(3+)掺杂ZnO/Sn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多孔ZnO/SnO_2基体的制备 |
6.2.2 多孔ZnO/SnO_2:xEu~(3+)复合材料的制备 |
6.2.3 多孔ZnO/SnO_2基体的命名规则说明 |
6.3 多孔ZnO/SnO_2基体的形貌和元素分布分析 |
6.3.1 不同CTAB用量制备的多孔ZnO/SnO_2基体的形貌分析 |
6.3.2 不同锡锌摩尔比制备的多孔ZnO/SnO_2 基体的形貌分析 |
6.3.3 在不同水热温度和时间下制备的多孔ZnO/SnO_2基体的形貌分析 |
6.3.4 多孔ZnO/SnO_2基体的形貌总结和元素分布分析 |
6.4 多孔ZnO/SnO_2基体的结构分析 |
6.5 ZnO/SnO_2:xEu复合材料的发光性能、形貌和结构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稀土离子掺杂碱土硅酸盐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发光材料的概述 |
1.2 发光材料的种类 |
1.2.1 碱土金属硫化物系发光材料 |
1.2.2 氮化物系发光材料 |
1.2.3 硅酸盐系发光材料 |
1.3 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1 固相法 |
1.3.2 溶胶-凝胶法 |
1.3.3 燃烧法 |
1.3.4 沉淀法 |
1.3.5 微波法 |
1.3.6 水热合成法 |
1.4 无机荧光材料的发光原理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M_2SiO_4:Ce~(3+)荧光粉(M=Mg~(2+),Ca~(2+),Sr~(2+),Ba~(2+))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M_2SiO_4(M=Mg~(2+),Ca~(2+),Sr~(2+),Ba~(2+))荧光粉的制备 |
2.5 M_2SiO_4(M=Mg~(2+),Ca~(2+),Sr~(2+),Ba~(2+))荧光粉的物相组成及其发光性能 |
2.6 结果与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镧系元素掺杂对Mg_2SiO_4: Mn~(2+)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 |
3.3 实验仪器 |
3.4 镧系元素掺杂的Mg_2SiO_4: Mn~(2+)荧光粉的制备 |
3.5 镧系元素掺杂的Mg_2SiO_4:Mn~(2+)荧光粉的物相组成及其发光性能 |
3.6 结果与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_2SiO_4:Tb~(3+)Mn~(2+)Nd~(3+)白光荧光粉(M=Mg~(2+),Ca~(2+),Sr~(2+),Ba~(2+))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 |
4.3 实验仪器 |
4.4 M_2SiO_4:Tb~(3+)Mn~(2+)Nd~(3+)荧光粉(M=Mg~(2+),Ca~(2+),Sr~(2+),Ba~(2+))的制备 |
4.5 M_2SiO_4:Tb~(3+)Mn~(2+)Nd~(3+)荧光粉(M=Mg~(2+),Ca~(2+),Sr~(2+),Ba~(2+))的物相组成及其发光性能 |
4.6 结果与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铕离子掺杂钛酸盐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白光LED概述 |
1.1.1 白光LED简介 |
1.1.2 白光LED发光机理 |
1.1.3 白光LED的实现方案 |
1.2 稀土发光材料与稀土离子 |
1.2.1 稀土发光材料的定义 |
1.2.2 稀土发光材料的组成及发光机理 |
1.2.3 稀土Eu~(3+)光谱特性 |
1.3 钛酸盐基质荧光粉简介 |
1.4 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2.1 主要药品与仪器 |
2.2 表征方式 |
2.2.1 X射线衍射测试(XRD)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3 光谱分析(PL) |
2.2.4 差热-热重分析仪(DTA-TGA) |
2.2.5 荧光衰减曲线测定 |
第3章 Eu~(3+)掺杂BaTiO_3荧光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样品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BaTiO_3:Eu~(3+)荧光粉前驱体的DTA-TGA分析 |
3.3.2 BaTiO_3:Eu~(3+)荧光粉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分析 |
3.3.3 焙烧温度对BaTiO_3:Eu~(3+)荧光粉结构及性能影响 |
3.3.4 不同Eu~(3+)掺杂BaTiO_3荧光粉的性能研究 |
3.3.5 Sr_xBa_(1-x)TiO_3:Eu~(3+)荧光粉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Eu~(3+)掺杂NaLaTi_2O_6荧光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NaLaTi_2O_6:Eu~(3+),Tb~(3+)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aLaTi_2O_6:Eu~(3+)荧光粉前驱体的DTA-TGA分析 |
4.3.2 NaLaTi_2O_6:Eu~(3+)荧光粉的激发和发射光谱 |
4.3.3 焙烧温度对NaLaTi_2O_6:Eu~(3+)对荧光粉结构及性能影响 |
4.3.4 不同浓度Eu~(3+)掺杂NaLaTi_2O_6荧光粉的性能研究 |
4.3.5 Tb~(3+)掺杂对NaLaTi_2O_6:Eu~(3+)荧光粉结构及性能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Eu~(3+)掺杂BaTiNb_9O_(42)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
5.1 引言 |
5.2 BaTiNb_9O_(42):Eu~(3+)荧光粉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焙烧温度对BaTiNb_9O_(42):Eu~(3+)荧光粉的结构及性能分析 |
5.3.2 Eu~(3+)掺杂BaTiNb_9O_(42)荧光粉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5.3.3 Tb~(3+)掺杂对BaTiNb_9O_(42):Eu~(3+)荧光粉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铝基粉体及其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发光材料的分类 |
1.3 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1 化学沉淀法 |
1.3.2 溶胶-凝胶法 |
1.3.3 水热合成法 |
1.3.4 燃烧合成法 |
1.3.5 高温固相法 |
1.3.6 微波法 |
1.4 稀土发光材料 |
1.4.1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展历程 |
1.4.2 稀土离子发光机理 |
1.4.3 稀土元素和离子的电子组态 |
1.4.4 稀土离子的f-f跃迁和f-d跃迁 |
1.4.5 稀土离子发光材料光谱的劈裂 |
1.4.6 稀土离子的电荷迁移带 |
1.4.7 稀土离子的浓度淬灭 |
1.5 氧化铝基发光材料 |
1.5.1 氧化铝介绍 |
1.5.2 氧化铝的应用 |
1.5.3 氧化铝基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
1.6.1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实验部分 |
2.1 样品的合成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1.3 样品制备流程图 |
2.2 样品测试及表征 |
2.2.1 X射线粉末衍射仪 |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
2.2.4 荧光光谱仪 |
2.2.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2.3 计算分析软件 |
2.3.1 Rietveld精修 |
2.3.2 估算禁带宽度Eg |
2.3.3 CIE色坐标 |
3 Fe~(3+)掺杂α-Al_2O_3纳米颗粒发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Fe~(3+)掺杂α-Al_2O_3纳米颗粒的制备 |
3.3 不同温度对Fe~(3+)掺杂α-Al_2O_3纳米颗粒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 |
3.3.1 物相分析 |
3.3.2 微观形貌分析 |
3.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3.3.4 荧光光谱分析 |
3.3.5 小结 |
3.4 不同尺寸对Fe~(3+)掺杂α-Al_2O_3纳米颗粒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 |
3.4.1 物相分析 |
3.4.2 微观形貌分析 |
3.4.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3.4.4 荧光光谱分析 |
3.4.5 小结 |
4 Eu~(3+)/Cr~(3+)掺杂Al_2O_3粉末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Eu~(3+)/Cr~(3+)掺杂氧化铝粉末制备 |
4.3 Eu~(3+)掺杂γ-Al_2O_3粉末结构及发光性能研究 |
4.3.1 物相分析 |
4.3.2 微观形貌分析 |
4.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4.3.4 荧光光谱分析 |
4.3.5 小结 |
4.4 Eu~(3+)掺杂α-Al_2O_3粉末结构及发光性能研究 |
4.4.1 物相分析 |
4.4.2 微观形貌分析 |
4.4.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4.4.4 荧光光谱 |
4.4.5 小结 |
4.5 Cr~(3+)掺杂α-Al_2O_3粉末结构及发光性能研究 |
4.5.1 物相分析 |
4.5.2 微观形貌分析 |
4.5.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4.5.4 荧光光谱分析 |
4.5.5 小结 |
5 Fe~(3+)对Eu~(3+)/Cr~(3+)掺杂氧化铝粉末结构及发光性能影响 |
5.1 引言 |
5.2 Fe~(3+)-Eu~(3+)/Cr~(3+)共掺杂氧化铝粉末的制备 |
5.3 Fe~(3+)对Eu~(3+)掺杂γ-Al_2O_3粉末结构及发光性能影响 |
5.3.1 物相分析 |
5.3.2 微观形貌分析 |
5.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5.3.4 荧光光谱分析 |
5.3.5 小结 |
5.4 Fe~(3+)对Eu~(3+)掺杂α-Al_2O_3粉末结构及发光性能影响 |
5.4.1 物相分析 |
5.4.2 微观形貌分析 |
5.4.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5.4.4 荧光光谱分析 |
5.4.5 小结 |
5.5 Fe~(3+)对Cr~(3+)掺杂α-Al_2O_3粉末结构及发光性能影响 |
5.5.1 物相分析 |
5.5.2 微观形貌分析 |
5.5.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5.5.4 荧光光谱分析 |
5.5.5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Eu3+掺杂YVO4、LaF3和NaYF4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稀土元素简介 |
1.1.1 稀土元素的结构 |
1.1.2 稀土元素的发光特性 |
1.1.3 提升稀土元素发光特性的途径 |
1.2 稀土发光材料 |
1.2.1 YVO_4纳米发光材料 |
1.2.2 LaF_3纳米发光材料 |
1.2.3 NaYF_4纳米发光材料 |
1.3 PMMA稀土发光复合材料 |
1.3.1 PMMA材料 |
1.3.2 PMMA/YVO_4 复合材料 |
1.3.3 PMMA/LaF_3 复合材料 |
1.3.4 PMMA/NaYF_4 复合材料 |
1.4 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1.4.1 高温固相法 |
1.4.2 溶胶-凝胶法 |
1.4.3 水热法与溶剂热法 |
1.4.4 燃烧合成法 |
1.4.5 微波合成法 |
1.4.6 共沉淀法 |
1.4.7 其他方法 |
1.5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6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测试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性能测试及表征 |
2.2.1 X射线衍射(XRD)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3 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 |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2.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2.6 光致发光光谱(PL) |
2.2.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 |
第3章 Eu~(3+),Ba~(2+),Bi~(3+)三元共掺YVO_4 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YVO_4:Eu~(3+),Ba~(2+),Bi~(3+)晶体的制备 |
3.2.2 YVO_4:Eu~(3+),Ba~(2+),Bi~(3+)薄膜的制备 |
3.2.3 PMMA/YVO_4:Eu~(3+),Ba~(2+),Bi~(3+)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1 YVO_4:Eu~(3+),Ba~(2+),Bi~(3+)晶体结构分析 |
3.3.2 YVO_4:Eu~(3+),Ba~(2+),Bi~(3+)晶体、薄膜及PMMA复合材料形貌分析 |
3.3.3 YVO_4:Eu~(3+),Ba~(2+),Bi~(3+)晶体、薄膜的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分析 |
3.3.4 YVO_4:Eu~(3+),Ba~(2+),Bi~(3+)薄膜及PMMA复合材料的透射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YVO_4:Eu~(3+)-BA/TTA/BA+TTA杂化纳米晶体制备及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YVO_4纳米晶体的制备 |
4.2.2 YVO_4:Eu~(3+)纳米晶体的制备 |
4.2.3 YVO_4: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的制备 |
4.2.4 PMMA/YVO_4:Eu~(3+)-BA/TTA/BA+TTA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3.1 YVO_4: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结构分析 |
4.3.2 YVO_4: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形貌分析 |
4.3.3 YVO_4: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的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分析 |
4.3.4 PMMA/YVO_4:Eu~(3+)-BA/TTA/BA+TTA复合材料的透射性能分析 |
4.3.5 YVO_4: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的发光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LaF_3:Eu~(3+)-BA/TTA/BA+TTA杂化纳米晶体制备及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LaF_3:Eu~(3+)纳米晶体的制备 |
5.2.2 LaF_3: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的制备 |
5.2.3 PMMA/LaF_3:Eu~(3+)-BA/TTA/BA+TTA复合材料的制备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LaF_3: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结构分析 |
5.3.2 LaF_3: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形貌分析 |
5.3.3 LaF_3:Eu~(3+)-BA+TTA纳米晶体EDS分析 |
5.3.4 LaF_3: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红外分析 |
5.3.5 LaF_3: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的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分析 |
5.3.6 PMMA/LaF_3:Eu~(3+)-BA/TTA/BA+TTA复合材料透射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α-NaYF_4:Eu~(3+)-BA/TTA/BA+TTA杂化纳米晶体制备及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α-NaYF_4纳米晶体的制备 |
6.2.2 α-NaYF_4:Eu~(3+)纳米晶体的制备 |
6.2.3 α-NaYF_4: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的制备 |
6.2.4 PMMA/α-NaYF_4:Eu~(3+)-BA/TTA/BA+TTA复合材料的制备 |
6.3 实验结果分析 |
6.3.1 α-NaYF_4:Eu~(3+)-BA/TTA/BA+TTA杂化纳米晶体结构分析 |
6.3.2 α-NaYF_4:Eu~(3+)-BA/TTA/BA+TTA杂化纳米晶体形貌分析 |
6.3.3 α-NaYF_4:Eu~(3+)纳米晶体EDS分析 |
6.3.4 α-NaYF_4:Eu~(3+)-BA/TTA/BA+TTA纳米晶体红外分析 |
6.3.5 α-NaYF_4:Eu~(3+)-BA/TTA/BA+TTA晶体的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分析 |
6.3.6 PMMA/α-NaYF_4:Eu~(3+)-BA/TTA/BA+TTA复合材料透射性能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钡与铕共掺杂钒酸钇的发光性能及第一性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稀土元素简介 |
1.1.1 稀土离子的光谱特性与电子组态 |
1.1.2 稀土离子的轨道跃迁 |
1.1.3 稀土离子的电荷迁移 |
1.1.4 稀土发光材料及制备方式 |
1.2 稀土钒酸盐发光材料 |
1.2.1 YVO_4的研究现状 |
1.2.2 提高YVO_4:Ln~(3+)发光性能的方法 |
1.3 YVO_4:Eu(~3+)的发光机理与能量传输 |
1.3.1 发光机理 |
1.3.2 能量传输 |
1.4 本课题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表征手段 |
2.1 实验所需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性能及表征测试 |
2.3.1 光致发光光谱及衰减曲线 |
2.3.2 X射线衍射(XRD)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章 理论计算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Bohn-Oppenheimer与Hartree-Fock近似 |
3.2.1 Bohn-Oppenheimer近似 |
3.2.2 Hartree-Fock近似 |
3.3 密度泛函理论(DFT) |
3.4 交换相关能量泛函 |
3.4.1 局域密度近似(LDA) |
3.4.2 广义梯度近似(GGA) |
3.4.3 DFT+U |
3.5 Materials studio和Vasp软件包 |
第4章 Ba~(2+)离子掺杂对YVO_4:Eu~(3+)荧光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过程 |
4.2.1 实验步骤 |
4.2.2 性能测试及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物相结构与显微形貌 |
4.3.2 发光性能 |
4.3.3 发光寿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热法制备Ba~(2+),Eu~(3+)共掺杂YVO_4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过程 |
5.2.1 实验步骤 |
5.2.2 性能测试及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物相结构与显微形貌 |
5.3.2 发光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Ba~(2+)掺杂YVO_4:Eu~(3+)荧光粉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计算参数与结构模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能带结构 |
6.3.2 电子结构 |
6.3.3 YVO_4的状态方程 |
6.3.4 声子色散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稀土离子掺杂BaO-B2O3基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LED概述 |
1.3 硼酸盐基质简介 |
1.3.1 正硼酸盐基质 |
1.3.2 三硼酸盐基质 |
1.3.3 多硼酸盐基质 |
1.4 稀土发光简述 |
1.4.1 稀土元素的电子层结构 |
1.4.2 稀土离子的能级跃迁与光谱特性 |
1.4.3 Eu~(3+)离子的发光特性 |
1.4.4 Tb~(3+)离子的发光特性 |
1.5 稀土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
1.5.1 高温固相反应法 |
1.5.2 溶胶-凝胶(Sol-Gel)法 |
1.5.3 水热法 |
1.5.4 燃烧法 |
1.5.5 化学沉淀法 |
1.5.6 喷雾热解法 |
1.6 色度学基本概念 |
1.7 研究目标与创新点论述 |
第2章 实验与检测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 表征方式 |
2.2.1 X射线衍射仪(XRD) |
2.2.2 扫描电镜分析(SEM) |
2.2.3 光谱分析(PL) |
第3章 Ba_2B_2O_5:Re~(3+)(Re=Eu,Tb)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
3.1 引言 |
3.2 样品的制备 |
3.3 Ba_2B_2O_5:Eu~(3+)荧光粉的制备与研究 |
3.3.1 焙烧温度对Ba_2B_2O_5:Eu~(3+)荧光粉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3.3.2 掺杂量对Ba_2B_2O_5:Eu~(3+)荧光粉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3.4 Ba_2B_2O_5:Tb~(3+)荧光粉的制备与研究 |
3.4.1 焙烧温度对Ba_2B_2O_5:Tb~(3+)荧光粉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3.4.2 掺杂量对Ba_2B_2O_5:Tb~(3+)荧光粉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3.5 Ba_2B_2O_5:Eu~(3+),Tb~(3+)荧光粉的制备与研究 |
3.5.1 焙烧温度对Ba_2B_2O_5:Eu~(3+),Tb~(3+)荧光粉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3.5.2 掺杂量对Ba_2B_2O_5:Eu~(3+),Tb~(3+)荧光粉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Ba_2B_(10)O_(17):Re~(3+)(Re=Eu,Tb)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
4.1 引言 |
4.2 样品的制备 |
4.3 Ba_2B_(10)O_(17):Eu~(3+)荧光粉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3.1 焙烧温度对Ba_2B_(10)O_(17):Eu~(3+)荧光粉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4.3.2 掺杂量对Ba_2B_(10)O_(17):Eu~(3+)荧光粉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4.4 Ba_2B_(10)O_(17):Tb~(3+)荧光粉的制备与研究 |
4.4.1 焙烧温度对Ba_2B_(10)O_(17):Tb~(3+)荧光粉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4.4.2 掺杂量对Ba_2B_(10)O_(17):Tb~(3+)荧光粉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4.5 Ba_2B_(10)O_(17):Eu~(3+),Tb~(3+)荧光粉的制备与研究 |
4.5.1 焙烧温度对Ba_2B_(10)O_(17):Eu~(3+),Tb~(3+)荧光粉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4.5.2 掺杂量对Ba_2B_(10)O_(17):Eu~(3+),Tb~(3+)荧光粉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无机发光材料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纤维用发光材料的助熔法制备及红色发光性能研究[D]. 薛昊龙. 江南大学, 2021(01)
- [2]稀土掺杂钙钛矿型ABO3发光粉的合成与发光性能[D]. 依文. 沈阳化工大学, 2021(02)
- [3]基于纳米多孔有机硅盐酸的稀土发光特性的研究[D]. 张金明.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9)
- [4]稀土掺杂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形貌及发光性能研究[D]. 张晓梅.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2)
- [5]稀土离子掺杂碱土硅酸盐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D]. 王群思.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6]铕离子掺杂钛酸盐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孙冬雪.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7]化学沉淀法制备氧化铝基粉体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 谢鑫.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8]Eu3+掺杂YVO4、LaF3和NaYF4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宽谱激发和发光性能的研究[D]. 黄建华. 南昌大学, 2020(02)
- [9]钡与铕共掺杂钒酸钇的发光性能及第一性原理研究[D]. 赵天翔. 南昌大学, 2020(01)
- [10]稀土离子掺杂BaO-B2O3基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 任晓哲.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