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省矿山城市固体矿产资源利用的环境负效应及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胡盾[1](2020)在《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且,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矿产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生态建设,对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关键引领、示范作用。本论文以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基础,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对矿产资源富集区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做了总结,实事求是地剖析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路径、措施和对策。本论文的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思路、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等内容。研究的重点是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同时探讨了其整体原则与实施路径。本论文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方面有所创新,在研究视角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与西方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宏观审视。在研究思路方面,本论文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目标相一致原则及“五化协同”推进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和谐性。本论文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和资源借鉴。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概括了做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建设的作用、重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方法等经验;指出了生态承载力脆弱、产业结构失衡、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被遮蔽、生态文明意识缺失等方面问题。造成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生态保护法律不完善、急功近利的追赶发展模式、环境责任意识薄弱淡化、利益主体多元的生态矛盾等方面进行阐发。矿产资源的生态利益是一种间接利益和公共利益,在追求经济和物质利益过程中,生态利益被放到了次要的地位,生态利益与其他诸利益产生了冲突,这是利益分化产生的深层生态矛盾。基于以上原因,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要遵守以下原则与路径。首先,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要处理好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化”协同发展的关系。其次,要以绿色发展保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完整性,以科技创新维护其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制度完善保障其生态系统稳定性,以观念更新保持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以利益整合守护其生态体系的和谐性。从而构建资源节约、清洁低碳的和谐生态系统,打造同生共兴、环境友好的和谐天人关系,推进素质提升、身心康健的和谐主体发展。应当指出的是,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和经验,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目标,推动疫情后绿色复苏,构建“尊崇自然、清洁美丽”的“生态文明共同体”。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追求崇尚自然、天人和谐、健康科学、丰富自我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王丹丹[2](2020)在《矿山固废堆积体生态修复与耕植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国家经济和矿产行业相互推动的作用下,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变大,利用率提高,矿山开采量提升,然而矿产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极其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尾矿排放造成大面积山体被破坏或者被占用,影响山体的稳定性,更会发生岩体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问题,加上尾矿库的高势能会在暴雨天气下引起人造泥石流的危害,尾矿本身就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元素,会破坏土壤和地表水质量,给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环境治理的基本理念,将经济和文明建设结合是推进绿色发展的前提,即本文主要针对河南地区闭库多年的尾矿库生态修复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与结论:(1)通过查阅文献与调查统计总结出了适宜在固废堆积体上生长的植被种类,以及植被生长所需的条件,最终筛选出草本植物有狼尾草、远古草、紫花苜蓿以及芦苇四种,乔灌木主要有槐树、荆条、沙棘三种,这七种植被抗热性好、耐旱、耐湿,且较耐得住寒冷季节,固土性较强不易倒,可作为固堤防沙植物。(2)通过实地考察现已闭库的尾矿工程生态修复现状,从尾矿本身所含的微量有毒元素、植被与作物种类、生长环境、人工助长技术、成活率、作物生长所含有毒物质多角度考虑分析总结出适宜生长的作物种类有大豆、玉米、高粱,其生长特性为抗干旱性、抗寒性强以及抗贫瘠性强,并且三种农作物的环境适应性,营养价值性较高。(3)通过筛选出来的植被种类以及农作物种类,在同一条件下生长所需覆土厚度的不同,利用Sketshup软件建模,Lumion软件渲染,建立立体模型,分区域间作套种,可以缓解人地和植被与作物相互争地的矛盾,根据植被种类合理分配种植区域,让整个矿区的绿化井然有序,整齐划一。本次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植被筛选、模型建立、案例分析对比四个大方面探究尾矿库的生态修复,最大程度完成废弃尾矿库的整改修复和可持续发展,对比并结合贾沟尾矿库修复的成功案例,为本文提供了更多的理论证实依据。
陈淑英[3](2020)在《铜陵市杨山冲尾矿土壤-植物典型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污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对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不断增加,堆放时不仅占用了土地资源,而且对周围环境产生危害。在雨水淋滤下,废弃物中重金属溶出,随雨水进入周围农田,造成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该地区种植的作物也会由富集作用吸收土壤中重金属,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对铜陵杨山冲尾矿重金属污染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通过野外勘查,采集土壤、植物样品,探讨尾矿库周围农田土壤-植物重金属的迁移规律及食用植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尾矿库农田污染评价提供理论支持,因此研究该区域尾矿库中重金属在土壤-植物迁移规律具有重要意义。(1)尾矿库农田土壤水平重金属含量以Cu、Cr、Cd污染为主,以Cd在土壤中超标最为显着,分别是背景值的4.54、3.16、2.91倍;从重金属的纵向迁移变化来看,Mn、Ni和Cr表现为表层较低而底层较高的特点,其中Mn在40 cm的含量高于表层,有向底土层迁移的趋势,Ni在80~100 cm出现富集现象;Cr的变化较为明显,出现0~20 cm和40~60 cm两个富集区;Cu、Cd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从表层至底层含量逐渐降低的分布趋势,且表层含量高于背景值,Cu、Cd受人为活动较为明显。(2)尾矿库农田作物重金属含量分布,总体上根部重金属的含量大于地上部分,而Cr的地上部分普遍大于根部含量,所有植物样品含量均超过一般值,植物对Cr表现出较强吸收性;Ni、Cd、Cu部分超标,所有植物样品中Mn的含量均在一般范围之内。(3)研究土壤-植物体系中重金属迁移特征,发现5种重金属的富集程度总体表现为:Cd>Cr>Ni>Mn>Cu,其中,Cd在豆角中表现出较强的富集能力;Mn富集能力较强(BCF>1)主要表现在青瓜、茄子、香瓜、辣椒的根部;而Cu、Ni、Cr的富集能力较弱,6种植物对重金属的迁移能力也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表现为:Cd>Ni>Cr>Cu>Mn。其中,Cd对豆角、茄子、香瓜表现出很强的迁移能力,TF大于1或接近1。(4)对水平方向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研究,采用单因子指数和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发现,Cd、Cu、Cr污染率分别达83%、77%、8.3%,且污染程度在非根际土显着大于根际土,地积累指数评价得出同样的结论,水平方向土壤以Cu、Cd污染为主,而Mn、Cr、Ni处于无污染;用相同的方法对垂直方向土壤进行评价发现,该土壤以Cd、Cu污染为主,表层土壤污染最为严重,且随着采样深度的增加污染程度逐渐降低;对农作物进行评价发现,农作物以Cd污染为主,其中豆角、辣椒果实中为重度污染,豆角果实3.3-3.58,根部2.22-5.74。潜在生态指数法评价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发现Mn、Cr、Ni在土壤中处于低风险,而Cd、Cu生态风险指数较高分别在21.13-316.90、3.48-16.77之间。(5)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食用各区农作物的居民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无论成人还是儿童HI(风险系数)均大于10,其中Cd、Cu元素HQ(风险系数)均大于1,食用植物时仅由单元素Cd、Cu也会带来一定健康风险。
刘宏磊[4](2020)在《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矿产开发工程活动在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扰动了矿山和矿区环境与生态系统,这种扰动有些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负效应,但也有一些扰动对其具有正效应。为了系统地修复治理矿山环境的负效应和开发利用矿山环境的正效应,运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基础理论,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提出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理论和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为我国实现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与开发利用的双赢目标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明确了与论文研究紧密相关的基本概念,如矿山环境、矿山环境问题、矿山环境效应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依据采掘扰动不同环境的后果的矿山环境问题分类;依据矿山环境问题分布的地理格局、地貌特点分析了我国矿山环境问题的分布区域及特征;根据矿业开发活动扰动环境的不同影响,明确矿山环境正、负效应的定义,将矿山环境正效应分为矿山能源正效应、矿山空间正效应和矿山综合正效应,将矿山环境负效应分为矿山岩土体环境负效应、矿山水环境负效应、矿山大气环境负效应和矿山生态环境负效应。为了全面分析矿山环境问题对环境的影响,本文提出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方法和多问题综合评价方法。矿山环境单问题评价旨在分析和预测单个矿山环境问题对矿山环境现状以及未来状态的影响,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矿山环境多问题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利用互信息熵和信息时域分割方法确定指标评分和权重,以分析多个矿山环境问题叠加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并以四道柳煤矿为例,选择该区域环境影响最为典型的多个问题综合评价了煤炭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了修复治理矿山环境负效应,论文提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理论体系,补充和完善了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并有效指导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与以往矿山环境修复治理研究不同,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是在系统地研究修复治理对象的基础上,以消灾治理、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为目标,以工程治理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为支撑,突破了使用单项技术指导矿山环境治理的传统理念,形成从工程治理到生态修复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系统完整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方法体系。通过对象分析、目标控制、厘定技术,优化组合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方法,构建了适用于开采沉陷问题、固体废弃物问题和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的三套修复治理模式。其中,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10例,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14例,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8例。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实践研究中,阐述了模式的适用范围与技术构成,剖析了模式应用工程示例的工程背景、矿山环境负效应和工程修复治理措施,并讨论模式的实践效果。以邢东煤矿、大雁二矿、风水沟煤矿等矿山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工程示例4例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以元宝山露天矿排土场、准格尔露天矿排土场等修复治理工程示例4例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以抚顺西露天矿露天采坑南、北帮边坡稳定性问题示例3例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通过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的实践研究,分析并验证了修复治理模式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有效应对了复杂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难题。为了开发利用矿山环境正效应资源,论文提出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且将之应用于实践。梳理了开发利用模式理论研究中的对象、目标、技术以及模式构建方法,提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矿山土地与空间(地下)开发利用、原位地下科学研究场地开发利用、矿山文化科普以及旅游观光等开发利用目标,梳理了8项服务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的技术方法,并围绕对象分析、目标控制、技术厘定的系统方法,构建了11例煤炭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以露天矿山为例,将模式实践于西露天矿正效应开发利用规划,提出“光伏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浅层低温地热能、多类型仓储空间、深坑酒店与地下商业中心、矿山科普教育基地、矿山地质博物馆和采掘遗址、健身休闲基地等综合开发利用内容。为了开发利用矿山复杂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背景下的矿山浅层低温地热资源,研发了矿区浅层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现场原位测试技术和矿区含水层排泄区域识别方法两项技术,并检验了技术方法的有效性。
王玉军[5](2017)在《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地质环境主要是地球表层岩石、土、地下水共同构成的环境系统,是自然环境的本底和自然资源的赋存系统,也是人类生存的栖息场所、活动空间及生产生活所需物质来源的载体,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所有的土地利用活动均发生在地质环境系统中。伴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的土地利用激烈变化,地质环境急剧恶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频发,暴露出长期以来未根据地质环境约束开展土地利用活动、土地利用规划中地质环境因素缺位等不足。因此,系统地考虑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将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融入土地利用规划中,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为探索“矿地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在土地利用上体现出城镇用地、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未利用地不断减少,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U”型增长。在各类用地增减变化表象的背后,其驱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三类因素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和制约的:①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变化均是双向影响关系;②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都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底,两者的内涵在地形、水土等方面存在重叠与互动;③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短期的、主动的,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长期的、被动的、决定性的;④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的本质关系是地球自然本底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互相作用、互为制约,地形、岩土、地下水、地质灾害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地质环境因素,城镇开发、矿产开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耕作是影响地质环境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从地质环境方面看,岩土、地下水和地质灾害对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均存在制约影响;从土地利用方面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各种地质环境要素均有较大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是明显的,每一种互动关系中的影响机理也是明确的。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存在两面性,其正、负面影响可归纳为地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问题两方面。一方面,地质资源作为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所提供的物质支持,包括了矿产、地下水、地热、地质遗迹等资源,其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较强。另一方面,地质环境问题作为危害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冲突的不良地质作用或现象,包括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水土地质环境问题、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矿山、城市、河湖水库、海岸带等其他地质环境问题,大部分对土地利用都有强约束作用,会阻碍土地用途的主动转变,抑或造成土地用途的被动调整。地质环境对某类土地用途的满足程度即为该土地用途的地质环境适宜性。由于地质环境因素繁杂,土地用途类型多样,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同。根据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及其与各类地质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分别建立了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①耕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等5类16项评价指标;②城镇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环境资源等6类22项评价指标;③采矿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安全、环保3类9项评价指标。针对各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了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4个适宜性级别的评价标准。运用物元法构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使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值与适宜性级别直接关联;采用AHP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不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相对影响程度。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①研究区耕地适宜性总体较高,铜山区利国镇和贾汪区大洞山极差;②研究区城镇用地适宜性总体较高,泉山区西部和东南部、铜山区局部区域极差;③研究区采矿用地适宜性两极分化,适宜和不适宜的范围均较大,鼓楼区东南部、云龙区南部、铜山区北部和东南部、贾汪区南部等区域极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环境数据资料完备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准确地从地质环境的角度评价区域不同土地用途的适宜程度。基于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在遵循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管制规则,突出地质环境约束、落实约束性指标、保护耕地和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对现行规划的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进行布局调整优化。针对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允许建设用地区,探讨具有普适意义的土地利用规划布局调整优化方法:①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为非耕地,较不适宜的调整为一般农地区;②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一般农地区调整为非耕地,适宜的优先调整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变;③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将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根据其耕地适宜性调整为一般农地区中的耕地、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将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采矿用地区,根据其耕地和城镇用地适宜性及区位,调整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④对于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中调出的耕地,优先从调出的允许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一般农地区中的非耕地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耕地面积不变;⑤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调出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优先从有条件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现状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周边、城镇用地适宜性较高的一般农地区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允许建设用地区面积不变。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调整优化结果为:①研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2431.69公顷,面积保持不变;一般农地区调出2691.38公项,调入2623.64公顷,面积减少67.74公项;允许建设用地区调整248.03公顷,面积保持不变;允许建设用地区内部,采矿用地区减少215.81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增加215.81公顷;林业用地区增加67.34公顷,水域等其他用地区增加0.40公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能够在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的基础上,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对主要的几类土地用途分区进行空间布局调整,使现行规划布局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安全、可行,弥补了现行规划对地质环境因素考虑不足的缺陷,是“矿地融合”理论实践的有益探索。
常冬寅[6](2014)在《安徽省矿山废弃地分布及矿山重金属处理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矿产资源开采,尤其是金属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废石、尾矿、冶炼渣、矿坑排水、选冶废水、废气、烟尘中的重金属元素都是矿区环境的重要污染源。矿山固体废物通过风化、氧化、淋滤等作用导致固体中重金属元素逐渐释放,使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水体和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只能被富集和累积,所以,当重金属污染物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不但会影响生态物种,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污染农作物、水产品等;另外,矿山废弃地中以各种化学状态或化学形态存在的重金属,在进入环境或生态系统后就会存留、积累和迁移,通过直接接触或食物链,从环境、粮食或蔬菜中富集到人体内,直接或间接的威胁人类健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安徽省查明储量的金属矿山共960余处,累计查明储量129.9亿吨,其中基建和开采矿区500余处,停采和关闭矿区250处,未利用矿区210余处,对于金属矿山的修复治理尤其是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治理工作,也就变得尤为重要。在金属矿产资源分布较多的六安、马鞍山、合肥、铜陵、池州等地,矿山废弃地中的重金属污染及酸性矿山废水相对来说也比较严重,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为Cu、Cd、Hg、Pb、Zn、Cr等,尤其是Cd元素,其毒性最大,多年来一直是专家学者及政府关注的焦点。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表明,沉积型凹凸棒石粘土对部分重金属离子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氢气还原针铁矿制备铁粉对降解硝态氮、亚硝态氮和除磷具有很好的性能,也表现出优越的还原活性;蒙脱石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也广为研究,并表现出很好的吸附效果。所以,为了研究矿物吸附法对去除重金属离子的作用效果,拓展凹凸棒石粘土、天然针铁矿和蒙脱石的应用领域,充分挖掘矿物的材料属性,为环境保护开发新的功能材料,进而更有效的防治矿山重金属污染,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本文分析了安徽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安徽省金属矿产资源及矿山废弃地的分布特征,根据可能产生的重金属污染,研究了三种铁粉、两种凹凸棒石粘土和两种蒙脱石对八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及可能的去除机理。首先对安徽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尤其是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数据进行了整理,利用Arcgis软件分析,研究了安徽省矿产资源及矿山废弃地的分布特征,确定了不同类型矿山废弃地修复治理的重点区域。重点结合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和开采后可能产生的重金属污染,研究了天然针铁矿氢还原铁粉、合成针铁矿氢还原铁粉和商用铁粉、沉积型凹凸棒石粘土、热液型凹凸棒石粘土、钠基蒙脱石和钙基蒙脱石对模拟矿山重金属污染(Pb2+、Zn2+Cu2+、Co2+、Cd2+、Hg+、Ag+、Cr6+)的去除效果。实验中运用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拟合、吸附热力学分析考察了吸附时间、重金属初始浓度、温度等因素对七种材料去除八种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EDS)、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ATR、FT-IES)、热分析(TG/DTG)、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等分析表征手段,对反应前后材料进行表征,探究了各种材料的晶体结构、成分、形貌特征及其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可能机制。主要成果总结如下:1.通过对安徽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从累计查明储量分布情况来看,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六安、马鞍山、合肥、铜陵、池州等,大部分为长江沿岸区域,这也是安徽省矿山废弃地分布较广以及重金属污染及酸性矿山排水的重点防治区域。2.通过XRD、TEM、SEM、TG/DTG等技术表征了天然针铁矿氢还原铁粉、合成针铁矿氢还原铁粉和商用铁粉。结果显示,氢还原天然针铁矿可制备纳米级铁粉,氢还原合成针铁矿可制备百纳米级铁粉,商用铁粉为微米级铁粉。3.研究了三种铁粉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效果,考察了时间、初始浓度、温度的影响。对八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来说,HG-ZVI>NG-ZVI≈CIP。HG-ZVI在去除各种重金属离子上都优于NG-ZVI和CIP,NG-ZVI在去除Cr6+上优于CIP,但去除Cu2+差于CIP,分析认为比表面积是制约CIP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天然针铁矿中含有的杂质、铁的类质同相替代以及颗粒团聚是制约NG-ZVI的主要因素。4.研究了三种铁粉去除八种重金属离子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三种铁粉对Cu2+均具有很好的还原作用,CIP可将Cu2+迅速还原为Cu单质,NG-ZVI、HG-ZVI先将Cu2+还原为Cu+,再进一步还原为Cu0;NG-ZVI和HG-ZVI可迅速将Ag+还原为Ag单质。HG-ZVI可降解Cr6+为Cr3+,从而降低毒性。三种铁粉对Pb2+、Zn2+、Co2+、Cd2+四种离子的去除主要通过吸附或沉淀作用实现。5.通过XRD、FE-SEM/EDS、FT-ATR及FT-IES等技术手段表征了沉积型凹凸棒石粘土和热液型凹凸棒石粘土。结果表明,沉积型凹凸棒石粘土含有少量的石英和白云石杂质,且为富Fe凹凸棒石粘土,具有高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热液型凹凸棒石粘土纯度高,基本不含杂质,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远低于沉积型凹凸棒石粘土。6.研究了沉积型凹凸棒石粘土和热液型凹凸棒石粘土去除八种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型凹凸棒石粘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远优于热液型凹凸棒石粘土,但两者对Cr6+的去除效果很差。分析认为,沉积型凹凸棒石粘土的富铁特性、高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及短棒形貌为其去除重金属离子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吸附位、断面质子化诱导金属离子沉淀。吸附机理研究表明,沉积型凹凸棒石粘土主要通过诱导金属离子沉淀和吸附作用去除重金属离子。7.通过XRD、TG/DTG、BET等技术表征了钠基蒙脱石和钙基蒙脱石。结果表明,钙基蒙脱石纯度高于钠基蒙脱石,钠基蒙脱石中含有少量的长石和石英;钙基蒙脱石层间水多于钠基蒙脱石,层间距大于钠基蒙脱石;钙基蒙脱石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均比钠基蒙脱石大。8.研究了钠基蒙脱石和钙基蒙脱石去除八种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钠基蒙脱石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优于钙基蒙脱石,但两者对Cr6+的去除效果很差。分析认为,效果差异性与两种蒙脱石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机理有关。通过吸附前后溶液pH动态检测、溶液Na+或Ca2+浓度变化及吸附后固体XRD表征,结果表明,钙基蒙脱石主要通过交换作用实现去除重金属离子,钠基蒙脱石主要通过交换作用和诱导沉淀作用去除重金属离子。9.三种材料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研究可知,铁粉主要通过吸附、共沉淀作用去除Pb2+、Zn2+、 Co2+、Cd2+、还原作用参与HG-ZVI去除Cu2+、Ag+和Cr6+的过程,从而去除或降低其毒性,其作用机理与蒙脱石和凹凸棒石粘土不尽相同。凹凸棒石粘土以诱导沉淀和吸附作用、蒙脱石主要以诱导沉淀和交换作用去除重金属离子,蒙脱石去除效果优于凹凸棒石粘土。
毛正君[7](2013)在《脆弱生态区隧道群施工期地下水运移特征及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程建设的安全、经济与对工程设施周围环境的保护是工程建设工作面对的三大问题。“安全”、“经济”和“环保”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如何使它们相互协调,是摆在每位工程师面前的难题。乌鞘岭隧道群区域处于多种脆弱生态区的过渡地带。然而,隧道却修建于地下水最为活跃的地壳表层。隧道施工将使其成为地表水、地下水汇集场所或新的排泄通道,进而影响隧道施工安全和破坏隧道所在区域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区域地下水环境现场观测与区域三维渗流场数值模拟,分析了乌鞘岭隧道群区域地下水运移特征,从而就隧道群施工引起地下水运移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化评价,并提出了基于乌鞘岭隧道群施工引起的地下水运移特征的长效防排水措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野外调研及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归纳出乌鞘岭隧道群区域环境地质特征,从自然地理、区域地质、区域水文地质及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该区域地形与地貌类型复杂,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2.通过对乌鞘岭隧道群区域地下水环境现场观测,即土壤水分动态观测和地下水位动态观测,确定了乌鞘岭隧道群区域植物与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关系:植被生长与潜水关系不大,而主要受大气降水以及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各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的变异系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递减的变化趋势,即埋深越深,其土壤含水量变化剧烈程度越小;时间特征上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可将其划分为失水期、聚水期、退水期和稳水期;土壤水分可以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土壤地表直接蒸发和土壤水分汇流后的蒸发作用散失,而土壤水分恢复,只有大气降水一种途径。3.建立了乌鞘岭隧道群区域三维渗流场数值模拟概念模型及数学模型,采用MODFLOW软件,进行了隧道群区域三维渗流场数值模拟。根据多年平均降水量资料,通过建立隧道开挖前计算区多年平均条件下非稳定流模型,计算得到乌鞘岭隧道群区域地下水初始流场。隧道施工对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主要受各地层渗透性和隧道排水高差控制。根据计算结果,随着隧道施工进度的推进,地下水位下降幅度逐渐增大,降落漏斗除沿隧道走向逐渐发展外,向隧道两侧也逐渐扩展。预测乌鞘岭隧道群竣工十年时,各隧道潜水位均有所恢复。4.通过工程类比法及考虑乌鞘岭隧道群区域具体情况,建立了乌鞘岭隧道群施工引起地下水运移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自然地理、区域地质、生态环境和隧道施工四个子系统组成。自然地理子系统包括坡度、坡向、绝对高程、多年平均降雨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区域地质子系统包括断层破碎带发育程度、褶皱发育情况。生态环境子系统包括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度。隧道施工子系统包括隧道长度、隧道建筑限界净宽、隧道施工方法、隧道最大埋深、隧道防排水设计。采用简单关联函数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综合评价了乌鞘岭隧道群施工期引起地下水运移的生态环境效应,判定乌鞘岭隧道群施工期生态环境效应属于等级2,即较弱,但偏向于等级3,即中等(严格来说,应属于等级2.581)。5.针对位于高寒脆弱生态区的乌鞘岭隧道群,依据对乌鞘岭隧道群区域地下水运移特征的研究成果,提出相应的隧道围岩注浆堵水措施、结构防水措施和排水系统设置及其具体技术参数。
万伦来,胡志华,李勤[8](2009)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是指当一次矿产资源开发行动与过去、现在以及可合理预见的将来行动结合在一起时,所产生的对环境的累加影响。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研究的思想渊源、中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了关于该领域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何显祥,唐裕民[9](2008)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地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土壤、水质的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开发矿产资源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灾害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总结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造成的主要地质灾害,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刘敬勇,赵永久[10](2007)在《矿山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污染效应及其控制对策》文中认为矿山固体废物和酸性废水已成为矿山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两大环境公害。通过对矿山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可以揭示污染元素的迁移循环规律,对于矿山的污染治理、环境评价和生态修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外矿山资源开发中的固体废物和酸性废水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治理对策。
二、安徽省矿山城市固体矿产资源利用的环境负效应及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省矿山城市固体矿产资源利用的环境负效应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动态评析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主要内容 |
(二)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1.1 生态文明的概念 |
1.1.1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
1.1.2 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
1.1.3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 |
1.2 生态文明的特征 |
1.2.1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1.2.2 人与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
1.2.3 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1.3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 |
1.3.1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 |
1.3.2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 |
1.3.3 西方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
2.1 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概述 |
2.1.1 矿产资源富集区内涵 |
2.1.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的概况 |
2.1.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
2.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
2.2.1 做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 |
2.2.2 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
2.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
2.2.4 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建设的作用 |
2.2.5 重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方法 |
2.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
2.3.1 生态承载力脆弱 |
2.3.2 产业结构失衡 |
2.3.3 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被遮蔽 |
2.3.4 生态文明意识缺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
3.1 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 |
3.1.1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不健全 |
3.1.2 环境保护法律覆盖领域存在漏洞 |
3.1.3 保护生态环境的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 |
3.2 急功近利的赶超发展模式 |
3.2.1 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存在矛盾 |
3.2.2 经济结构不合理 |
3.3 环境责任意识薄弱淡化 |
3.3.1 环境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
3.3.2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健全 |
3.3.3 对“自然”的认知存在偏差 |
3.4 利益主体多元的生态矛盾 |
3.4.1 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
3.4.2 环境保护与利益分化之间的矛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
4.1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原则 |
4.1.1 保持与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目标相一致 |
4.1.2 “五化协同”推进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 |
4.2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路径 |
4.2.1 以绿色发展保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完整性 |
4.2.2 以科技创新维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多样性 |
4.2.3 以制度完善保障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稳定性 |
4.2.4 以观念更新保持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
4.2.5 以利益整合守护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系统和谐性 |
4.3 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 |
4.3.1 构建资源节约、清洁低碳的和谐生态系统 |
4.3.2 打造同生共兴、环境友好的和谐天人关系 |
4.3.3 推进素质提升、身心康健的和谐主体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矿山固废堆积体生态修复与耕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对尾矿库固废堆积体生态修复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对尾矿库固废堆积体生态修复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内容和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矿山尾矿库生态修复的理论分析 |
2.1 生态修复的内涵 |
2.2 生态修复原则 |
2.2.1 种群密度制约 |
2.2.2 演替的阶段性 |
2.2.3 因地制宜 |
2.2.4 保护及防治 |
2.2.5 功能恢复 |
2.2.6 风险与效益 |
2.3 生态环境破坏的类型 |
2.3.1 破坏类型 |
2.3.2 破坏特征 |
2.3.3 修复度 |
2.4 尾矿的性能分析 |
2.4.1 物理性能 |
2.4.2 化学性能 |
2.4.3 微生物性能 |
2.5 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 |
2.5.1 政策保障 |
2.5.2 组织保障 |
2.5.3 资金保障 |
2.5.4 技术保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固废堆积体生态修复技术 |
3.1 修复技术规范 |
3.1.1 环境空气质量规范 |
3.1.2 地下水环境质量规范 |
3.1.3 土壤环境质量规范 |
3.2 土壤改良修复技术 |
3.2.1 有机改良剂法 |
3.2.2 无机改良剂法 |
3.2.3 微生物改良法 |
3.3 植被复垦研究 |
3.3.1 植被品种筛选 |
3.3.2 有土植被修复技术 |
3.4 农作物复垦研究 |
3.4.1 作物品种筛选 |
3.4.2 作物含重金属安全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山固废堆积体的耕植技术研究 |
4.1 软件介绍 |
4.1.1 Sketshup软件简介 |
4.1.2 Lumion软件简介 |
4.2 方案设计 |
4.2.1 尾矿场土地平整方案 |
4.2.2 覆土厚度设计 |
4.2.3 植被及农作物耕植技术及要求 |
4.3 修复效果展示 |
4.4 效益评价 |
4.4.1 经济价值体现 |
4.4.2 社会价值体现 |
4.4.3 环境价值体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汝阳贾沟钼尾矿库生态修复案例分析 |
5.1 矿区地理位置 |
5.2 污染程度 |
5.2.1 土壤检测结果及治理方案 |
5.2.2 水资源检测结果及治理方案 |
5.3 种植土壤修复措施 |
5.4 植被种类筛选 |
5.4.1 典型乔木类 |
5.4.2 典型灌木类 |
5.4.3 典型草本植物类 |
5.4.4 典型农作物类 |
5.5 农作物重金属含量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铜陵市杨山冲尾矿土壤-植物典型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污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金属矿山开采与利用现状 |
1.1.2 金属矿山开采的主要污染物 |
1.1.3 重金属对环境与生物体造成的危害 |
1.1.4 重金属污染评价 |
1.1.5 铜陵矿区重金属污染现状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图 |
1.3 本研究的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条件 |
2.3 植被类型 |
2.4 水资源状况 |
2.5 土地利用状况 |
第三章 杨山冲尾矿库周围农田土壤-植物重金属的分布及相关性研究 |
3.1 尾矿库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 |
3.1.1 水平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分布 |
3.1.2 剖面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 |
3.2 尾矿库农田作物重金属含量分布 |
3.3 土壤-植物体系中重金属迁移特征 |
3.4 植物-植物间重金属含量相关性研究 |
3.4.1 植物果实重金属含量与根部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
3.4.2 土壤与土壤重金属之间相关性 |
3.4.3 土壤与植物重金属间相关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杨山冲尾矿库周围农田重金属元素环境评价 |
4.1 环境评价中使用的数学模型 |
4.1.1 单因子指数 |
4.1.2 内梅罗指数法 |
4.1.3 地积累指数 |
4.1.4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
4.1.5 健康风险模型 |
4.2 尾矿库周围农田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 |
4.2.1 尾矿库周围农田土壤水平方向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 |
4.2.2 尾矿库周围农田土壤垂直方向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 |
4.2.3 尾矿库周围农田作物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 |
4.3 尾矿库周围农田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与健康风险评价 |
4.3.1 尾矿库周围农田土壤水平方向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
4.3.2 尾矿库周围农田土壤垂直方向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
4.3.3 尾矿库周围农田作物重金属元素健康风险评价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 )发表的学术论文(含专利和软件着作权) |
2 )获得的学术奖励 |
(4)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矿山环境问题与矿山环境正负效应 |
2.1 基本概念 |
2.2 矿山环境问题分类研究 |
2.3 矿山环境问题分布区域 |
2.4 矿山环境正负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3 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与多问题综合评价研究 |
3.1 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 |
3.2 矿山环境多问题综合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4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理论研究 |
4.1 修复治理模式的科学内涵 |
4.2 修复治理模式的对象 |
4.3 修复治理模式的目标 |
4.4 修复治理模式的技术方法体系 |
4.5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5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1 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2 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3 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4 本章小结 |
6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与关键技术方法 |
6.1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研究 |
6.2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实践——以露天矿山为例 |
6.3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数据来源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 |
2.1.1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2.1.2 土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2.1.3 小结 |
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 |
2.2.1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必要性 |
2.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研究内容 |
2.2.3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方法 |
2.2.4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应用研究 |
2.2.5 小结 |
2.3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
2.3.1 土地利用布局的影响因素 |
2.3.2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 |
2.3.3 小结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3.1 基本概念 |
3.1.1 地质环境 |
3.1.2 地质环境评价 |
3.1.3 地质资源 |
3.1.4 土地利用 |
3.1.5 土地利用布局 |
3.1.6 土地利用分区 |
3.2 基础理论 |
3.2.1 系统论 |
3.2.2 灰色论 |
3.2.3 区位理论 |
3.2.4 人地协调理论 |
3.2.5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第4章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影响 |
4.1 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4.1.1 社会经济因素 |
4.1.2 生态环境因素 |
4.1.3 地质环境因素 |
4.1.4 各类影响因素的关系 |
4.2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4.2.1 地质环境对城镇土地开发的影响 |
4.2.2 地质环境对采矿活动的影响 |
4.2.3 地质环境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
4.2.4 地质环境对耕地利用的影响 |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1 城镇土地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2 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3 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4 耕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影响土地利用的地质资源利用方式与地质环境问题 |
5.1 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问题 |
5.1.1 地质资源及类型 |
5.1.2 地质环境问题及类型 |
5.2 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5.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
5.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
5.2.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
5.2.4 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 |
5.3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5.3.1 地震 |
5.3.2 滑坡崩塌、泥石流 |
5.3.3 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
5.3.4 水土地质环境问题 |
5.3.5 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 |
5.3.6 其它地质环境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不同地类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1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6.1.1 耕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
6.1.2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
6.1.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
6.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6.2.1 城镇用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
6.2.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
6.2.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
6.3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6.3.1 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 |
6.3.2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
6.3.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
6.4 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
6.4.1 评价方法确定 |
6.4.2 地质环境物元评价模型构建 |
6.5 实证研究 |
6.5.1 研究区概况 |
6.5.2 研究区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5.3 研究区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5.4 研究区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
7.1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布局管控及其问题 |
7.1.1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体系 |
7.1.2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依据 |
7.1.3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问题 |
7.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和分区调整思路 |
7.2.1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 |
7.2.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整思路 |
7.3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出方法 |
7.3.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出 |
7.3.2 一般农地区调出 |
7.3.3 允许建设区调出 |
7.4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入方法 |
7.4.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入 |
7.4.2 一般农地区调入 |
7.4.3 允许建设区调入 |
7.5 实证研究 |
7.5.1 研究区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方案 |
7.5.2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出 |
7.5.3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入 |
7.5.4 优化方案与现行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安徽省矿山废弃地分布及矿山重金属处理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目录 |
插图清单 |
列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矿山废弃地的特征及影响 |
1.1.1 矿山废弃地的特征 |
1.1.2 矿山废弃地的影响 |
1.2 矿山废弃地修复治理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矿山重金属污染治理研究现状 |
1.2.4 铁粉去除重金属离子研究现状 |
1.2.5 凹凸棒石去除重金属离子研究现状 |
1.2.6 蒙脱石去除重金属离子研究现状 |
1.3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安徽省矿产资源及矿山废弃地分布 |
2.1 安徽省矿产资源类型及开发利用现状 |
2.1.1 安徽省地理及矿产特征 |
2.1.2 安徽省矿产资源类型 |
2.1.3 安徽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2 安徽省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
2.2.1 安徽省已查明储量矿产资源分布 |
2.2.2 安徽省已查明储量金属矿产资源分布 |
2.3 安徽省矿山废弃地分布 |
2.3.1 安徽省矿山废弃地分布 |
2.3.2 安徽省矿山废弃地防治重点区域 |
2.4 安徽省矿山废弃地修复及重金属污染治理 |
第三章 铁粉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研究 |
3.1 实验准备 |
3.1.1 实验药剂 |
3.1.2 实验器材 |
3.1.3 时间的影响 |
3.1.4 初始浓度的影响 |
3.1.5 温度的影响 |
3.1.6 机理探索 |
3.2 铁粉制备及表征 |
3.2.1 铁粉制备 |
3.2.2 XRD分析 |
3.2.3 FE-SEM和TEM分析 |
3.2.4 BET分析 |
3.3 铁粉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
3.3.1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3.2 初始浓度的影响 |
3.3.3 温度的影响及吸附热力学分析 |
3.3.4 吸附动力学分析 |
3.3.5 吸附等温式分析 |
3.4 机理探讨 |
3.4.1 吸附后固体产物的XRD和XPS分析 |
3.4.2 吸附前后pH值动态监测 |
3.4.3 吸附后固体产物的FE-SEM/EDS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凹凸棒石粘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研究 |
4.1 材料表征 |
4.1.1 凹凸棒石粘土的XRD和XRF分析 |
4.1.2 凹凸棒石粘土的BET分析 |
4.1.3 凹凸棒石粘土的TG/DTG分析 |
4.1.4 凹凸棒石粘土的FT-ATR和FT-IES分析 |
4.1.5 凹凸棒石粘土的FE-SEM/EDS分析 |
4.2 凹凸棒石粘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
4.2.1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2.2 初始浓度的影响 |
4.2.3 温度的影响及吸附热力学分析 |
4.2.4 动力学分析 |
4.2.5 吸附等温式分析 |
4.3 机理探讨 |
4.4 小结 |
第五章 蒙脱石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研究 |
5.1 蒙脱石表征 |
5.1.1 XRD分析 |
5.1.2 BET分析 |
5.1.3 TG/DTG分析 |
5.1.4 FT-ATR分析 |
5.1.5 FE-SEM/EDS分析 |
5.2 蒙脱石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
5.2.1 吸附时间的影响 |
5.2.2 初始浓度的影响 |
5.2.3 温度的影响及吸附热力学分析 |
5.2.4 动力学分析 |
5.2.5 吸附等温式分析 |
5.3 机理探讨 |
5.3.1 吸附前后pH的动态变化 |
5.3.2 吸附前后溶液中Na~+和Ca~(2+)离子浓度变化 |
5.3.3 吸附后蒙脱石XRD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几种材料去除重金属离子效果对比 |
6.1 反应时间影响效果对比 |
6.2 初始浓度影响效果对比 |
6.3 温度影响效果对比 |
6.4 机理对比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脆弱生态区隧道群施工期地下水运移特征及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地下水运移特征研究现状 |
1.2.2 隧道施工引起地下水运移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寒区隧道防排水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路线 |
第二章 乌鞘岭隧道群区域环境地质特征 |
2.1 工程概况 |
2.2 自然地理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象 |
2.2.3 水文 |
2.3 区域地质 |
2.3.1 地层岩性 |
2.3.2 地质构造 |
2.4 区域水文地质 |
2.4.1 地下水类型及赋存特征 |
2.4.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 |
2.5 生态环境 |
2.5.1 土壤 |
2.5.2 植被 |
2.5.3 生态环境分区 |
2.6 小结 |
第三章 乌鞘岭隧道群区域地下水环境现场观测 |
3.1 概述 |
3.2 现场观测方案设计 |
3.2.1 观测点布点原则与布点方案 |
3.2.2 观测项目及观测方法 |
3.3 土壤水分观测结果及分析 |
3.3.1 土壤水分观测结果 |
3.3.2 土壤水分观测结果分析 |
3.4 地下水位观测结果及分析 |
3.4.1 地下水位观测结果 |
3.4.2 地下水位观测结果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乌鞘岭隧道群区域三维渗流场数值模拟 |
4.1 模型的建立 |
4.1.1 概念模型 |
4.1.2 数学模型 |
4.2 三维渗流场数值模拟 |
4.2.1 坐标系的选择 |
4.2.2 渗流区的剖分 |
4.2.3 参数的选择 |
4.2.4 地表水体 |
4.2.5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 |
4.2.6 模型求解方法 |
4.3 初始流场 |
4.4 隧道施工期地下水渗流场 |
4.4.1 隧道施工方案与进度安排 |
4.4.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4.3 隧道涌水量计算 |
4.4.4 隧道施工期地下水渗流场 |
4.4.5 隧道施工期地下水渗流场影响分析 |
4.4.6 数值模拟值与实际观测值对比分析 |
4.5 隧道竣工十年地下水渗流场预测 |
4.5.1 隧道竣工十年地下水渗流场 |
4.5.2 隧道竣工十年地下水渗流场影响分析 |
4.5.3 隧道竣工十年潜水位动态变化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乌鞘岭隧道群施工期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
5.1 概述 |
5.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指标的筛选 |
5.2.3 指标体系 |
5.2.4 指标内涵及划分标准 |
5.2.5 指标的获取及量化 |
5.2.6 指标的无量纲化 |
5.3 物元可拓模型 |
5.3.1 物元理论 |
5.3.2 确定经典域 |
5.3.3 确定节域 |
5.3.4 确定待评物元 |
5.3.5 定权系数 |
5.3.6 各评价指标关于各等级的关联度 |
5.3.7 综合关联度 |
5.3.8 确定评定等级 |
5.4 隧道群施工期生态环境效应综合评价 |
5.4.1 评价指标量值的确定 |
5.4.2 确定经典域及节域 |
5.4.3 确定待评物元 |
5.4.4 定权系数 |
5.4.5 关联度计算 |
5.4.6 综合关联度计算 |
5.4.7 确定评定等级 |
5.5 小结 |
第六章 乌鞘岭隧道群防排水措施 |
6.1 概述 |
6.2 围岩注浆堵水措施 |
6.2.1 注浆材料及其浆液的配制 |
6.2.2 注浆参数的确定 |
6.2.3 注浆方式与顺序 |
6.2.4 注浆结束标准与合格标准 |
6.2.5 注浆施工工艺 |
6.3 结构防水措施 |
6.3.1 抗渗喷射混凝土 |
6.3.2 耐低温防水材料 |
6.3.3 二次衬砌防渗混凝土 |
6.3.4 耐低温止水条 |
6.4 排水系统设置 |
6.5 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研究现状 |
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的主要表现 |
2.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综合评价 |
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效应间的相互关系 |
2.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发生机制 |
2.5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问题 |
2.6 调整矿产资源型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
3 结论与展望 |
(9)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地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产开发的地质灾害问题 |
1.1 矿井涌(突)水 |
1.2 采空区塌陷及地面沉降 |
1.3 采矿诱发地震 |
1.4 滑坡、塌陷、泥石流和岩崩 |
2 矿产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
2.1 瓦斯爆炸和矿体自燃 |
2.2 矿业荒漠化问题 |
2.3 水环境的污染 |
2.4 矿业废渣污染 |
2.5 元素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
3 环境负效应的主要成因 |
3.1 自然地质和地球化学过程 |
3.2 地质环境与气候条件诱因 |
3.3 工程技术与经济技术因素 |
3.4 地方企业的盲目开采 |
4 环境负效应的防治措施 |
4.1 调整矿产资源勘查政策 |
4.2 加强矿业勘查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
4.3 加强科学研究,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4.4 进行技术革新,减轻和防止环境问题的产生 |
4.5 开展地质环境评价和管理 |
(10)矿山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污染效应及其控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山固体废物 |
1.1 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污染 |
1.2 固体废物环境污染的预防对策 |
2 矿山酸性废水 |
2.1 矿山酸性废水的环境污染 |
2.2 矿山酸性废水的环境污染预防对策 |
3 结 语 |
四、安徽省矿山城市固体矿产资源利用的环境负效应及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胡盾. 山西大学, 2020(02)
- [2]矿山固废堆积体生态修复与耕植技术研究[D]. 王丹丹. 西京学院, 2020(05)
- [3]铜陵市杨山冲尾矿土壤-植物典型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污染研究[D]. 陈淑英.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4]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宏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5]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D]. 王玉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6]安徽省矿山废弃地分布及矿山重金属处理实验研究[D]. 常冬寅.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8)
- [7]脆弱生态区隧道群施工期地下水运移特征及环境效应研究[D]. 毛正君. 长安大学, 2013(05)
- [8]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万伦来,胡志华,李勤.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9(11)
- [9]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地质的影响[J]. 何显祥,唐裕民. 工程与建设, 2008(05)
- [10]矿山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污染效应及其控制对策[J]. 刘敬勇,赵永久.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