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奥地利中小城镇遍地开花(论文文献综述)
马程[1](2019)在《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2016年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特色小城镇”的相关政策以来,“特色小城镇”的发展一直是政治家、学者和公众讨论的话题。它被寄予期望成为一种新的城镇化路径和城市病的解决方案。从那时起,全国许多“特色小城镇”被提名和认证,然而在特色塑造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不足和误区。当然,影响小城镇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关注了由近代知名企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打造的“中国近代第一城”——江苏南通的特色小城镇的空间特征和城市形态,意在探索南通特色小城镇的空间形态类型、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并运用形态类型学的研究成果对未来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提供引导。除第一章绪论以外,文章分为六个章节第二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小城镇、特色小城镇及形态类型学的研究成果,提出综合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空间伙伴(space mate)和建筑类型学(architectural typology)的小城镇空间形态量化研究分析方法,并建立起南通地区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体系。第三章,运用历史分析法,对张謇的“一城三镇”城镇体系和中国近代第一座棉纺织工业特色小城镇——唐闸的空间形态演变进行历时性分析。进而通过两组对比研究:○1唐闸与南通城镇体系中的其他功能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天生港镇和狼山镇的对比分析,探求不同特色发展驱动因素于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2唐闸与国际上同时期诞生的第一座花园城市莱切沃斯的对比研究,分析了霍华德和张謇的小城镇建设理念的异同以及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小城镇空间形态的作用。第四章,全面分析了南通地区小城镇的分布、规模、整体形态等,总结出历史上南通小城镇发展的不同特色发展驱动阶段以及目前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类型,根据这些因素选取有一定人口、经济基础的小城镇作为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分析的样本,并根据其主要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的不同分为交通区位、产业市场、历史文旅三类。第五章,运用前文总结出的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量化研究分析方法对样本小城镇中的各类空间形态要素进行整理、分析及类型学统计。第六章,借鉴生物基因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梳理出形态要素、形态类型与形态类型组合模式之间的深层结构关系,提出“形态键”、“形态链”等概念,建立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编码系统,并绘制南通特色小城镇形态类型地图,总结出南通不同类型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基本特征及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第七章,阐述城市设计对于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塑造的重要性,提出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法,根据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特征和城市设计的设计要素,针对不同类型的特色小城镇,提出协调特色发展驱动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南通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思路。一百多年前的南通,是中外闻名的“模范县”,是近代中国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楷模,各地竞相学习的榜样。随着特色小城镇概念的提出,拥有着悠久特色小城镇发展史、良好经济环境和得天独厚区位优势的南通必将再次通过特色小城镇的建设获得广泛的关注。本文立足于实际,针对特色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在空间特色塑造上面临的困难和困惑,提出科学的、有效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法和策略。虽然讨论的是南通地区的小城镇,但是其研究方法和路径可以适用于更多案例。
杜淑文[2](2019)在《“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城镇作为连接都市与乡村的中间地带,为作家带来写作灵感,提供精神园地。新世纪以来,“70后”作家的小城镇题材创作愈加多元,在记录小城镇变迁的同时也丰富了小城镇世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70后”作家的小城镇书写切入,通过溯源与比较探讨二十一世纪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小城镇中“城”的发展与“人”的真实生存样态,深入剖析“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意象书写和叙事艺术。除去绪论本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探讨“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生成语境和主体特征。外在环境方面,政治上,政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为小城镇发展保驾护航;经济上,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快速发展开始了现代化建设的急剧转型,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上,改革开放以后描写小城镇改革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随后过渡到上世纪末文化界刮起怀旧之风,人们面对周遭环境的改头换面又开始怀念往日的小镇生活,以上背景都影响着“70后”作家的小城镇写作。主体特征着重从作家身份、作家创作的精神指向和文学追求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以便更好地突出“70后”作家的小城镇书写特质。第二部分探讨了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中的“城”与“人”。具体从“70后”作家笔下变革中的城镇书写和人物形象塑造两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城”的挖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小城镇生活节奏的变化,由过去的安稳与日复一日的停滞到如今的快速变动。二、小城镇道德伦理的变迁,世风变化使小城镇人的观念接受由保守走向开放,小城镇伦理秩序也从一开始的暧昧游移逐步走向混乱失范。三、小城镇人际关系的变革,由曾经聚居环境下的熟人社会体系向重视业缘关系的倾向过渡。四、小城镇消费模式的转换,展示了小城镇人消费观念的转型、消费欲望的膨胀与小城镇发展的不平衡矛盾的显现。在“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人物分析中,围绕三类代表形象展开:一是小城镇中流动的城镇青年形象。“流动”是在转型时代背景下城镇青年所具有的的共性特征,一类青年在小城镇中流动,一类在小城镇与都市之间流动,形成了迥然不同的人物特征和成长路线。他们都有着远大的志向与成功的雄心,却总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中遭遇重重阻力。二是固守的小城镇中坚。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小城镇人,长期的小城镇生活经验使这类人物熟悉小城镇的生存法则,是最具有小城镇人格特征的一类人物形象,外在看似碌碌无为,但在他们的平淡生活下总掩藏着秘密的波涛汹涌。三是无助的乡村外来者形象。他们是小城镇流动人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城镇稳定秩序中的异质分子,他们对于不公平待遇的反抗,也加速了小城镇秩序的失序。第三部分从意象研究出发,对“70后”作家笔下的小城镇样态一分为二,一方面用田园牧歌式的小城镇的书写,来探究街道、河流、杂货铺等意象在古朴婉约的小城镇乌托邦建构下的特殊意义;另一方面则从都市挤压下的现实城镇创作,细化镇口公路、地图、厂区、玻璃屋等意象在小城镇现实书写中所承担的重要作用。通过意象的挖掘,探讨不同样态下作家创作的意蕴指向,加深对于小城镇的过去与当下的理解。第四部分着重剖析“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叙事艺术。将“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所展现的突出特质概括为以下方面:一、“离去-归来”叙事模式的继承与创新,“70”后作家擅长利用这种模式以全球化的视野审视小城镇的发展,建立城与人的牵系。二、用死亡窥视城镇的叙事策略,“70后”作家的小城镇书写频繁地用死亡叙事加深读者对于小城镇人精神困顿的思考,用死亡结局印证小城镇阶级伦理环境长期以来对人的禁锢。三、灵活交错的叙事视角,作家通过小说中不定式内聚焦视角的频繁运用和内聚焦、外聚焦视角的灵活转换来塑造多元化的小镇人物,深入小城镇生活的细部,打造多样化的叙事效果。本章从三个叙事层面的角度,分析“70后”作家对于小城镇社会环境和内部人性的塑造,形成了立体化的小城镇图景建构,阐释了作家对于小城镇世界的多维思考。第五部分围绕“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价值意义与反思展开论述。在价值意义上,小城镇创作领域的开掘一方面是“70后”作家为了摆脱身体写作的喧嚣的自省与反拨;另一方面也迎合了当下“人的城镇化”的发展策略,为大众重新关注当下小城镇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多元的窗口。同时,值得反思的是,部分“70后”作家在创作中缺乏历史意识的介入、政治层面上的阐释,沉溺于“小叙事”的日常描写,造成文本存在感性情绪的泛滥,容易流于自我精神园地的圈禁,这些不足都需要“70后”作家在日后的创作中不断强化自我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增强作品的社会深度与穿透力。
许伟[3](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文中提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将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启动内需、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并指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然而,如何实现传统城镇化道路向新型城镇化道路转型升级,却成为近年来困扰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鉴于此,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学、地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等学科视野出发,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视角的研究则比较少见。事实上,无论是传统城镇化道路还是新型城镇化道路,都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实现方式。由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指导下,在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实践中,依据不同时期的国际背景和国情实际,以世界城市化道路为借鉴,历经前赴后继的接力探索而成。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认识、主张及其推进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该道路的发展路径和未来走向。基于此,本论文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为题,力求通过系统梳理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历程,提炼其探索成果并总结其基本经验,为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选题依据、选题价值,国内外有关城镇化的研究现状、研究趋势,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现实基础,主要从世界图景和中国实际出发,探讨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从世界图景来看,全球化、新科技革命以及城市在推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显着优势,促使城市化成为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中国迫切需要顺势发展城市化。从中国实际来看,城镇化是解决中国人地矛盾紧张、发展不平衡、城镇化严重滞后之必然,是推动中国实现现代化发展之必需。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拉美发展中国家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化道路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这不仅成为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经验,也成为党探索该道路的客观必要。第三章为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论缘起,主要从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思想、现代西方城市化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出发,梳理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思想来源。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思想主要包括:城镇发展要尊重自然、城乡产业发展要“以农为本”、强调城乡互为统一整体;现代西方城市化思想主要包括:芝加哥学派的城市化理论、城市政治经济学及世界体系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及聚集经济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列宁、斯大林的城乡结合思想以及毛泽东的城乡兼顾思想。并再此基础上,分析了此三股思想对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所起的不同作用和地位。第四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历程,主要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在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实践中,通过“摸着石头过河”,历经开创、深化、拓展、创新四个时期,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其一,开创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准确把握,以世界城市化道路经验教训为启示,提出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为此,党中央先后在农村和城市引入市场机制,大力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开创了一条市场与政府双重推动,以小城镇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之路。在此基础上,党中央通过推进农、轻、重结构性纠偏,实现了城镇化由建国初的生产型向生活型转变;通过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小城镇,推动了小城镇迅速发展;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实现了东南沿海城市率先发展。其二,深化期:十四大到十六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制度遭遇危机,国内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小城镇发展出现瓶颈、市场化改革受到质疑等挑战,通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并巩固了市场与政府双重推动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并提出工、农、城相结合,大城市与小城镇并举,重视城镇外向型发展的新主张。在此基础上,党中央依托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推动了城乡劳动力自由转移;依托工业园区建设和综合治理,推进了大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发展;依托西部大开发,推进了城镇化向中西部地区覆盖,进而从动力机制、规模形态、产业支撑、国际合作等方面,深化并发展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其三,拓展期:十六大到十八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全球资源环境恶化、能源危机加剧,国内总体小康已经实现、三大差距持续拉大、生态资源约束不断严峻等问题,将城镇化作为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将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认识,由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方式层面,拓展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价值层面。为此,党中央通过各种惠农补农政策,推动了“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发展;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了城乡资源更加充分流动;通过培育城市群,推动了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建设;通过发展主体功能区,推动城镇化向老少边穷地区覆盖。其四,创新期: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后危机和国内经济“新常态”,结合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化质量低下、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发展理念由“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进一步发展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使其内涵更加具体、外延更加丰富,进而使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有了更清晰、更精准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此,党中央通过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资源及人口更充分地自由流动;通过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镇化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依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通过“四大板块”、“三大支撑带”建设,推动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各规模城市连片协同发展;依托美丽乡村和美丽城镇建设,推进有文化传承的城镇化发展;以扶贫攻坚为手段,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的中国特色传统城镇化道路的扬弃,是辩证的否定,是发展,更是创新。第五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成果,主要探讨历经30多年的接力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从科学内涵来看,该道路是指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实现由生产力落后、小农经济占主导、人多地少、资源分布不均的传统农业国,向生产力发达、工业和服务业经济占主导的现代工业国转变,最终实现城市现代文明与农村农耕文明和谐一体,现代化成果人民共享的途径和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下的一条子道路,归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基本特征来看,该道路是中央政府、市场、地方政府三重推动,土地与人口要素驱动,城市规模多样化发展,内生与外生结合推进的城镇化之路。从精神品质来看,该道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中的人民利益观和实事求是、开放包容、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并在体制制度依托、城乡互动路径、城镇空间策略、区域发展战略上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的中国化成果——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第六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经验,主要依据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所取得的成果,针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各种困境和问题,归纳并提炼出有助于应对当前困境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依据人民新需要调整城镇化建设思路,立足国情实际调整城镇化发展策略,坚持城乡一体化全面改革二元体制,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国土资源空间,坚持绿色发展应对城镇化资源能耗困境,坚持城乡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相得益彰。
李彦博[4](2017)在《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为特定区域,以县级财政的独立为标志,以县级区域内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并以特定县之下的镇、乡、村各层次的经济元素间的互动为基本结构,通过人力资源、资金、物资、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互换,从而具有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作为基础性的经济,也构成了县域发展的中心环节,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成绩,但是当下的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创新力不足、发展不协调、资源能耗大、市场封闭等等一系列迫切的问题,严重阻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观在现实中的运用,使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在此背景下,开展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这一命题切入,运用理论分析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阐明中国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功能和主要特征,分析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突出问题,并立足于现实、把握好理论,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以期全面认识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有效模式,进而为决策者制定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参考。首先,对县域经济的理论进行概述。界定了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从不同角度划分了县域经济的类型;明确了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展现出了县域经济产业构成多样、经济体系开放、地域特色鲜明、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特征。在阐明基本概念、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发现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认识县域经济的作用、准确把握其特点是我们进一步了解我国县域经济的基础。其次,阐明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现代西方发展理论,包括主体功能区理论、增长极理论、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清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进程与脉络,从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的先后提出,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根本性的指导理论。再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新开始阶段(1978—1982年)、探究摸索阶段(1983—1991年)、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2年)、科学发展阶段(2003—2012年)、新发展阶段(十八大以来至今)。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进行了介绍,对整体状态、分布状况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展示。对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晋江模式”进行了实例分析;挖掘各个模式背后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继而得出我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的经验启示。然后,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现状进行分析。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要素结构不断完善,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我国先后又出现了“江阴模式”、“神木模式”、“双流模式”、“新晋江模式”等新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这些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意义其实并不仅仅在于促进了自身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在于它为中西部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某种借鉴。基于对新型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丰富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宝库,为县域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文章基于理论、现状和问题的分析,通过对典型模式的总结,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分别是: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以期在刚性的原则下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县域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每一个维度,实现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张引[5](2015)在《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4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8%。然而过去的城镇化发展速度过快,城市规模无序扩张,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导致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依然显着,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动力。《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指出,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土地城镇化过快,资源利用粗放低效,城镇空间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和生态承载力较弱,城市管理水平不高等等。可见,城镇化发展速度快,但发展质量不高。城镇化是我国未来拉动内需的最大动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内在要求而言,必须改变过去城镇化发展方式走新型城镇化道路。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随后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了新型城镇化是未来1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原有城镇化发展方式而言的,是经济增长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区域发展关系从不协调向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人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城市发展与乡村繁荣和谐的发展道路,是以人为本、兼顾公平、和谐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由于目前对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尚未形成成熟的指标体系和测度框架,也鲜有系统地研究各影响要素与城镇化质量之间和内在关系相关成果。因此,有必要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体系,以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影响城镇化质量的要素及其与新型城镇化质量之间的耦合协同关系,揭示各影响要素对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内在作用机制。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新型城镇化质量的耦合关系,针对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问题,结合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基于对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发展经验的回顾,以及对既有研究成果的归纳比较,提出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着力解决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质量测度和影响因素耦合问题;采用定量分析方法(AHP层次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方法,提出以城镇化发展水平和效率为主要测度维度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在时间序列、空间截面上进行测量和比较;通过分析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与主要影响因素的耦合匹配关系,总结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制约因素,提出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构建。结合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主要观点,借鉴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以及国内东部沿海和苏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经验,归纳提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围绕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概念、内涵、本质特征,辨析评价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维度的构成依据、测度方法,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组成和耦合关系,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影响因素系统和质量测度系统,为进一步研究新型城镇化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相互关系提供理论支撑。(2)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基于对新型城镇化本质和发展质量的理解,建立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三角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和计算机数据拟合分析方法,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重庆市1996-2014年统计年鉴数据,对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纵向测评;基于重庆市区县数据进行区县城镇化质量测度,以分析城镇化质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并对城镇化质量的水平-效率比进行分析;采用面板统计数据,在国家五大中心城市层面对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横向比较。(3)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其影响因素的耦合关系分析。基于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影响因素六维系统的分析,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进一步剖析重庆市人口要素、土地资源、产业经济、生态承载力、城镇体系、区域发展关系等影响因素时间、空间特征,以及和城镇化质量的耦合关系,结合影响因素特征研判各影响因素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影响机制。(1)分析重庆市人口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供需状况、未来预测,人口的空间差异和聚类特征,以及和城镇化质量的耦合度;(2)分析重庆市土地城镇化在时间上与土地利用结构、供需趋势特征,在空间上的差异和聚类特征,以及与城镇化质量的耦合度,归纳土地利用、配置与城镇化质量的内在机制;(3)分析重庆市产业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发展状况、产业经济的空间分异,以及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特征,分析产业经济优化的可行性;(4)分析重庆市城镇体系结构、空间特征和空间优化策略;(5)构建城乡统筹测量指标体系并分析了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在县域层面的状况,以及与城镇化质量的耦合状况;(6)分析重庆市生态承载力现状和生态赤字发展趋势、生态适度人口和可持续能力,以及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承载力的耦合水平;(7)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人口、产业、土地、生态环境四要素之间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差异和格局,探索其与重庆市城镇化质量发展的空间协调性和区域发展差异性。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和主要观点:(1)新型城镇化质量是由内涵式城镇化模式要求下的资源利用效率、空间优化程度、发展要素匹配程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城乡发展协同性的总称;新型城镇化质量的主要特征有内涵式、集约式、和谐性、合理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新型城镇化质量是以内涵特征为核心,以人口要素、产业经济、土地资源、空间布局、城乡统筹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等影响因素为要素支撑的六维结构有机系统。系统功能包括:经济增长、资源配置、空间改造、社会发展、生态平衡和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质量由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共同构成,相互影响。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模型包括发展水平(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发展效率(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社会发展质量、城镇体系格局、区域发展关系、可持续发展能力)两部分内容。(2)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结果显示:在时间序列上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06年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增长速度加快,增幅较大;在空间截面上从西向东、从都市区到外围区域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高,都市区比城市发展新区高、比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高;从横向比较国家五大中心城市城镇化质量的结果看,重庆市和其它4个中心城市比较起来依然差距明显,个别指标值重庆市要高于其它中心城市,显示出重庆市发展新型城镇化具有一定优势和潜力;从发展水平效率比来看存在明显反差,1996-2009年之比超过50%,其中2005-2006年高达100%以上,2010-2014年之比平均35.5%,显示2009年之前重庆市城镇化水平增长超过效率提高,该时期城镇化质量提升动力主要依靠发展水平增长拉动,2009年以来主要依靠发展效率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升城镇化质量,并将成为重庆市城镇化发展的长期趋势。(3)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与各影响因素耦合分析结果显示:(1)重庆市人口城镇化总体发展较快,发展速度和城镇化率提升较显着,但人口城镇化结构存在老龄化严重、受教育程度较低、城乡分布不合理的特征,在空间上也有明显差异,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人口城镇化率更高,都市区比城市发展新区高,城市发展新区比渝东北、渝东南地区高;人口主要向西部地区、都市区流动,东部地区区域中西城市和中小城镇人口聚集能力弱,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的耦合度范围>0.650,处于人口与城镇化质量的磨合阶段和高耦合时期。(2)重庆市土地供应总量以新增城镇建设用地为主,占新增用地的52%以上,土地城镇化发展较快,城镇建设用地供给潜力大于需求总量,结余占需求总量超过40%,都市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土地需求量最多,二者总计超过全市城镇建设用地需求总量的3/4,远高于东部两翼地区;从空间上看,重庆市土地城镇化和城镇化发展质量具有层级空间落差特征,耦合分析显示,重庆市县域城镇化质量与土地要素耦合度呈“外围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规律,耦合度范围>0.640,处于土地要素与城镇化质量的磨合阶段和高耦合时期。(3)重庆市gdp总量一直保持较高增速,预计2020年将超过23000亿元,2030年将达到50000亿元;重庆市工业化率在2012年已达45.2%,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工业化是重庆市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第三产业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但不太显着;从空间上看,区县经济发展不均衡,城镇化质量和产业经济发展各有差异,大体上分为4个聚类;从耦合分析来看,县域城镇化质量与产业经济耦合度分布呈“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规律,耦合度范围在0.450<c≤1.000,分别处于产业经济与城镇化质量的拮抗时期、磨合阶段和高耦合阶段。(4)重庆城镇体系城市金字塔结构不典型,缺少100万-300万人的特大城市,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呈现突出的首位分布;中等城市数量、比例上升,小城市数量、比例下降;城市经济效益存在着由高级向低级逐级下降的趋势;城镇体系与新型城镇化质量存在不匹配,如:部分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存在偏差,渝东北地区尚缺乏更为强大的增长极,都市区极化速度过快,城镇体系建设与主体功能区划不完全协调等。(5)重庆市区县城乡统筹进程2006-2008年呈上升趋势,2009年后有所回缓,小幅上升;城乡统筹进程存在显着的h-h、l-l的空间集聚特征,即相邻区县的城乡统筹水平之间存在正的空间效应,其效应值为0.2978;政府的政策及各区县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对城乡统筹进程也产生较大的影响(影响值分别为:1.1398、0.5625);城乡统筹水平整体是上升的,但仅仅是一种“低水平均衡”。(6)重庆市2000-2012年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由于可耕地面积的变动导致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下降态势,最近12年间生态赤字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生态适度人口在不断下降,实际人口和过剩人口却在不断增加,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数总体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重庆在这十年间主要处于“中等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正逐渐向不可持续程度加剧的方向发生演变;全市从2000-2012年,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一直在0.48-0.50之间,区县耦合度范围在0.414-0.50之间,说明二者耦合性一直处在拮抗与磨合之间。(7)重庆市的pile要素在时间序列上存在明显阶段性特征和空间差异,不同时间受内外因素影响,城镇化质量受不同要素驱动的特征比较显着;不同区域受资源禀赋影响、制度安排和历史发展积累等形成差异化发展方式,都市区人口、产业、土地要素驱动作用明显,但与生态环境匹配度较差,城市发展新区和区域中心城市受一到两种要素驱动,要素间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承载力存有一定空间,而渝东北、渝东南大部分地区受条件限制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城镇化,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走小城镇化道路。(4)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优化策略包括:一是优化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知识经济为核心和导向,加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通过优化人口结构,加强人才培养和劳动力素质提升;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转化率,增加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制定知识经济发展战略,形成新型城镇化质量优化的主动力。二是优化新型城镇化要素配置模式,以市场配置为主导方式,加速要素流动和政府职能转变。三是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优化模式,通过非均衡发展战略,加速城镇群发展和城镇体系优化。四是制定新型城镇化区域协同发展策略,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以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和落脚点,加速城乡统筹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1)基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新型城镇化在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进行了论证,剖析了城镇化发展水平、质量的逻辑关系,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运用到城镇化质量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这一领域,提出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效率”模型,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新型城镇化基础研究理论。(2)基于对新型城镇化质量内涵和本质特征分析,结合以往对城镇化发展水平、质量测度的研究成果,提出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三角模型,并以其为基础构建包含城镇化水平、效率指标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测度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在时间序列和空间截面上的表现。评价指标体系对以往测度城镇化的方法和工具进行了修正和补充,丰富了新型城镇化质量定量研究分析的工具系统。(3)结合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对增长方式的论述,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发展方式的观点,运用系统理论的逻辑和方法构建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六维系统,将新型城镇化质量和影响要素作为整体结构,分析二者的逻辑关系,关注构成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空间配置方式、生态承载能力、城乡协同程度等关键子系统的功能及其耦合关系,将新型城镇化质量优化作为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和宏观战略,理清了新型城镇化质量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柳思维,徐志耀,熊曦[6](2014)在《农村城镇化研究——以洞庭湖区域为例 02农村城镇化概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城市化的基本内涵及"中国特色城镇化"解读2.1.1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是指在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促进下,农村人口和社会职能向城市或城市聚集地集中,城市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全社会扩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的过程。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一般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描述城市化的水平(即城市化率),其实质是反映人口在城乡之间的空间分布规律。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①简单地说,城市
王俊梅[7](2014)在《基于增长极的小城镇发展规划研究 ——以重庆开县长沙镇为例》文中提出小城镇不仅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强劲的动力表现之一。在空间地位上,它一头联系城市,充当大中城市城镇化辐射功能的“接收器”;另一头又联系农村,作为农村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协调各产业发展、传导城镇化影响,担当了带动周边乡村发展的辐射“发射器”。小城镇的发展规划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提出的“小城镇大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小城镇大战略”的高度。对比重庆小城镇的发展和全国小城镇发展的普遍情况,重庆小城镇的发展状况俨然是中国小城镇发展状况的“缩影”。随着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推行,重庆小城镇的发展更是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小城镇的发展趋势与策略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从增长极理论的缘起开始,梳理了相关理论的演进发展过程,总结了增长极理论的本质内涵与作用机制。同时,通过研究增长极的形式表现与实践评介,得出了增长极理论的作用规律即由非均衡发展到相对均衡循环往复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建小城镇增长极的“五个基础条件”:区域背景、产业基础、关联动力、渐进发展以及政府干预。然后,本文契合增长极理论的研究思路从不同区域层次分析了小城镇的发展背景,结合重庆市城镇体系的发展得出:特大城市孤悬,小城市数量较少,小城镇点多面广、且地域差异分布明显的宏观“非均衡”发展背景。又结合中观发展背景开县县域的层次,分析了小城镇的空间特征,认为非均衡发展背景下需要从最基本的单元——小城镇增长极的发展规划着手,强调了小城镇增长极的功能特征并提出了“四个发展控制原则”——统筹性、可持续性、市场导向与比较优势。并从微观层次长沙镇作为小城镇增长极做出了具体的SWOT分析,得出小城镇增长极的培育思路和发展目标。最后,本文以开县长沙镇的发展规划为参考,结合成长目标提出了培育其成长为小城镇增长极的具体路径。以增长极理论中“点——线——面”的层级思路,强调先推进“点”的极化发展,达到优化镇区功能结构的目标,借鉴“旧区更新”、“新区建设”、“工业园区”等“点极化”的塑造;由点及线,指出强化交通干线和信息网络等主要媒介的建设,引导扩散效应与点轴之间极化带的连动式发展,以此达到优化空间内的网络关联的目标;最后,经由“点极化”、“点轴共振”,小城镇发展得到自我提升,将小城镇增长极的影响扩展到“面”,通过自上而下的区域统筹以及自下而上农村腹地呼应,共同达到推进整个城镇体系内的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实现提高空间组织、缩小城乡差异和繁荣空间经济的综合效益。
刘军[8](2013)在《中小城镇污水处理模式与工艺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中小城镇的经济进入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时期。中小城镇的建设,能够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意义重大。但是,快步的经济也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因素,其中一方面的不利就是水体污染严重,由于要发展经济,工矿企业在快步的建设与改造中所产生的水体污染也随之而增加。目前,我国中小城镇水污染特别严重,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欠缺,即使有的地方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但因为工艺选择不当等原因,污水仍达不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其次,许多地方一味的追求传统意义上污水处理模式,建设资金投入大或者运行费用过高,使得污水处理设备设施成为天价梦想,或者成为形象工程。本文针对中小城镇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对于污水的处理模式,不能墨守陈规,而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实用的污水处理模式。本文分别介绍了集中式污水处理和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的基本概念、回用方式、基本特点、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得出适合我国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模式。其次,本文阐述了对于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较为适用的工艺:UNITANK工艺、奥贝尔氧化沟工艺、CASS工艺、曝气生物滤池、接触氧化法、人工湿地技术及氧化塘处理工艺。并分别列举了工程实例,并对不同规模的污水处理工艺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比较得出不同工艺的优缺点、适用范围等。对适合于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模式及工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得出,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选择最适应于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模式,选择最有力的污水处理工艺,为建设中小城镇污水处理事业提供有力的指导作用。
李存贵[9](2011)在《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合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我国在处理城乡关系上,采取了“工业优先、城市偏向”的政策取向。在产业政策上,强调城市工业优先发展;在资金流向上,国家通过税收、工农产品“剪刀差”、金融机构等途径,把农业剩余源源不断地由农村转入城市;在人口流动上,通过户籍制度以及对农民的歧视性的就业、福利制度安排,使得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仍存在较多障碍和限制。这种城市偏向的产业发展政策,致使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滞后,农村经济增长乏力,城乡产业发展差距日益拉大,形成了非良性互动的城乡产业关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城乡产业合作成为现阶段构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是促进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途径,也是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举措。因此,对城乡产业合作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意蕴。首先,分析了城乡产业关系演进的一般规律。综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城乡产业关系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乡村产业孕育城市产业阶段、城乡产业对立阶段、城市产业反哺乡村产业的阶段和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阶段。从2004年起,我国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城乡统筹发展时期。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路径依赖影响下,我国城乡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如城乡产业发展差距明显、城乡产业关联效应不强、城乡产业结构高度同构等问题,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制约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其次,设计了城乡产业合作的实现机制。第一,合理的产业分工布局是城乡产业合作的基础。本文认为,知识密集型产业、高关联度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应优先布局于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应主要布局于小城镇,乡村以发展农业及乡村旅游业为重点。第二,城乡产业的相互依赖性与互利性是城乡产业合作的动力。城乡产业的相互依赖性,即城乡产业之间以各种产品、服务和要素为纽带形成的技术经济依赖以及城市产业对乡村的空间依赖和乡村农业对城市的空间依赖,是城乡产业合作的必要条件;互利性是城乡合作的主要动力、双赢是合作成功的前提。第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自由流动是城乡产业合作的纽带。第四,城乡产业合作的载体是壮大小城镇的经济实力。小城镇是城市产业链向乡村延伸的载体、是乡村工业集聚的载体、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载体。再次,构建了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静态评价结果显示,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总体来看,东部地区的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研究结果也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提高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动态评价结果显示,从2004年开始,我国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证实了我国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效果是显着的。最后,提出了城乡产业合作的战略举措。第一,城乡一二三产业合作,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运用博弈论对传统订单农业的违约行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机制完善的思路,即在博弈中引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引入农产品期货市场或者变非合作博弈为合作博弈(即纵向一体化模式)。第二,城乡第二产业合作的模式主要有两种:①总部经济模式,即企业将总部布局在发达的中心城市,将生产基地布局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由此企业可以同时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中心城市的战略性资源(人才、信息、资本等资源)和农村的常规性资源(劳动力、土地、矿产等其他要素资源),使得企业内部不同组织结构与城乡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②产业转移模式,即随着城市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上升,城市中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逐步向农村地区转移。第三,城乡第三产业合作的模式主要包括农村“沃尔玛”模式、引导城市现代服务业向农村延伸以及城乡合作开发乡村旅游业模式。综上,本文以城乡产业互动为研究视角,以系统论、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区位理论、产业聚集和扩散理论为理论指导,遵循城乡产业关系演进的一般规律,借鉴国内外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坚持城乡地位平等的基础上,根据城乡各自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以及产业自身的活动规律,对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构建了城乡产业合作的实现机制与战略构想,旨在形成城乡产业合理分工、科学布局、相互协作、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理论研究体系,对各地区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金国[10](2010)在《我国村镇建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村镇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我国目前村镇建设的总体工作水平,与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当前在改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思想下村镇建设管理体系的整合与重塑策略,从我国村镇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管理、行政管理机构、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等方面来具体展开研究,并通过长沙市芙蓉区东屯村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管理实践来进行实证分析,以此折射出中部省份村镇建设管理的实际状况。本论文从村镇建设管理体制的视角来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为中国的村镇建设管理指明前进的方向,对探索一种适合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协调发展、传承乡土文化的新村镇建设管理模式,意义重大。我国的村镇必须按照城乡空间差异化协调发展的思路进行规划建设。符合生态文明观的村镇规划建设原则包括:保护生态和农村特色;坚持功能和空间的有机混合;保持乡村生态循环;传承乡土文化;坚持适用技术推广;尊重自然;分类指导;强化县城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强化小城镇规划,带动周边农村发展。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在我国村镇建设工作中起到了重点骨干作用,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指导下,各省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村镇建设管理取得了良好的工作实效。国家高度重视村镇建设规划的立法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及相关法规,为农村地区的规划建设依法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整体来说,我国村镇规划工作比较落后,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地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我国村镇建设规划的管理与协调应该从选取适宜模式、明确功能定位、完善村庄布局、把握规划进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住宅集中建设、实行新建与改造并举、规范和集约利用土地、改善和美化居住环境、规划角色的转变、补充和完善《村镇规划标准》等方面着手完善。当前,我国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各地的状况不平衡。为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应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严格行政执法监管;大力开展技术服务活动;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创新监督管理方式;加强村镇建设的抗灾、防灾工作;统筹城乡建设发展构建科学规范的村镇建设标准体系等方面着手改进完善。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一些城市已经立足自己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了切实有效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例如成都、诸城、武汉、长沙和岳阳等。本文以长沙市芙蓉区东屯村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与管理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现实样板。
二、奥地利中小城镇遍地开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奥地利中小城镇遍地开花(论文提纲范文)
(1)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小城镇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
1.1.2 小城镇的“特色”需求 |
1.1.3 小城镇对南通发展的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价值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价值 |
1.3 相关概念的定义与边界 |
1.3.1 小城镇 |
1.3.2 特色小城镇 |
1.3.3 空间形态 |
1.3.4 形态类型学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相关概念研究综述及空间形态测度方法 |
2.1 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
2.1.1 国外小城镇的定义 |
2.1.2 国外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3 国内小城镇的定义 |
2.1.4 国内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5 特色小城镇的定义 |
2.1.6 特色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 形态类型学研究 |
2.2.1 建筑类型学(Architecture Typology) |
2.2.2 城市形态学(Urban Morphology) |
2.2.3 形态类型学(Typomorphology) |
2.2.4 国外形态类型学研究综述 |
2.2.5 国内形态类型学研究综述 |
2.3 本文的理论基础和概念 |
2.3.1 特色小城镇形态要素 |
2.3.2 形态类型组合模式 |
2.3.3 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
2.4 空间形态类型要素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 |
2.4.1 街道层面 |
2.4.2 群组层面 |
2.4.3 建筑层面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
3.1 背景介绍 |
3.1.1 张謇 |
3.1.2 “中国近代第一城” |
3.2 中国近代第一座特色小城镇——唐闸镇 |
3.2.1 唐闸基本情况 |
3.2.2 特色小城镇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
3.2.3 唐闸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
3.2.4 特色小城镇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
3.3 唐闸与南通“一城三镇”城镇体系及空间形态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研究 |
3.3.1 “一城三镇”体系的空间格局 |
3.3.2 “一城三镇”体系中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对比分析 |
3.3.3 特色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
3.4 唐闸与国外特色小城镇对比及空间形态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
3.4.1 霍华德与张謇城建思想的比较 |
3.4.2 莱奇沃斯与唐闸的对比 |
3.4.3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比 |
3.5 南通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意义与启示 |
3.5.1 符合特色小城镇核心概念的尝试 |
3.5.2 产业兴镇(实业) |
3.5.3 建设完整产业链和特色小城镇群 |
3.5.4 紧密联系农村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通小城镇空间特色发展驱动力的转变和发展 |
4.1 南通地区小城镇总体特征 |
4.1.1 地理区位 |
4.1.2 分布规律 |
4.1.3 集聚程度 |
4.1.4 镇域形态 |
4.1.5 镇区规模 |
4.1.6 形状指数 |
4.2 南通小城镇形成与不同特色发展驱动阶段 |
4.2.1 盐业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
4.2.2 棉纱工业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
4.2.3 垦牧运动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
4.3 当前南通特色小城镇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
4.3.1 交通区位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
4.3.2 产业市场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
4.3.3 历史文旅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
4.4 南通特色小城镇样本的选择 |
4.3.1 特色小城镇选择和分类原则 |
4.3.2 交通区位型小城镇 |
4.3.3 产业市场型小城镇 |
4.3.4 历史文旅型小城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类型量化分析 |
5.1 形态要素量化分析统计 |
5.1.1 长江镇(沿长江港口) |
5.1.2 平潮镇(高铁新城) |
5.1.3 白蒲镇(高速公路通勤) |
5.1.4 三星镇(叠石桥家纺城——家纺小镇) |
5.1.5 吕四港镇(特色渔业——仙渔小镇) |
5.1.6 石港镇(特色农业——渔湾小镇) |
5.1.7 栟茶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六批) |
5.1.8 余东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四批) |
5.1.9 余西村(二甲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六批) |
5.2 特色小城镇形态要素类型整理 |
5.2.1 基础数据 |
5.2.2 街道结构类型 |
5.2.3 群组肌理类型 |
5.2.4 建筑界面类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研究 |
6.1 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类型组合模式与生物基因 |
6.1.1 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形态层级)——碱基 |
6.1.2 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类型编码)——脱氧核苷酸 |
6.1.3 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形态类型地图)——DNA |
6.1.4 形态类型与形态类型组合模式 |
6.2 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及结构统计分析 |
6.2.1 形态地图和形态链结构 |
6.2.2 南通特色小城镇主要形态类型空间占比统计 |
6.2.3 南通特色小城镇形态键统计 |
6.3 不同类型特色小城镇的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分析 |
6.3.1 交通区位型特色小城镇 |
6.3.2 产业市场型特色小城镇 |
6.3.3 历史文旅型特色小城镇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引导 |
7.1 基于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理论 |
7.1.1 城市设计对于特色小城镇的意义 |
7.1.2 特色小城镇的城市设计 |
7.1.3 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城市设计方法 |
7.2 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表征 |
7.2.1 尺度小 |
7.2.2 密度低 |
7.2.3 高度矮 |
7.2.4 功能混合 |
7.2.5 不稳定 |
7.2.6 生态宜居 |
7.3 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要素 |
7.3.1 街道系统 |
7.3.2 建筑群组 |
7.3.3 城镇界面 |
7.4 协调特色发展驱动因素与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城市设计 |
7.4.1 交通区位型 |
7.4.2 产业市场型 |
7.4.3 历史文旅型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后记 |
(2)“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70后”作家及小城镇书写的概念界定 |
0.2 小城镇书写的现代流变 |
0.3 选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0.4 研究价值与意义 |
1 “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生成语境与主体特征 |
1.1 急剧变化的小城镇世界 |
1.1.1 政府政策的推动:从“大问题”到“大战略” |
1.1.2 经济板块的突起:从“中间发展带”到“三元结构” |
1.1.3 文化症候的时移:从改革实验探索到怀旧文化倾向 |
1.2 集体书写的内在特质 |
1.2.1 作家身份:“生在红旗下,长在物欲中”的小镇青年 |
1.2.2 精神指向:立足小城镇人个体价值的文本表达 |
1.2.3 文学追求:重构都市“漂泊者”的精神返乡之所 |
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70后”小城镇书写中的“城”与“人” |
2.1 世纪之交变动中的小城镇 |
2.1.1 小城镇生活节奏的打破:从“日月缓慢”到日新月异 |
2.1.2 小城镇道德伦理的变迁:从暧昧到失范 |
2.1.3 小城镇人际网络的过渡:从熟人社会到业缘交际 |
2.1.4 小城镇消费模式的转换:从满足温饱到“仿都市而近乡村”的劣质效仿 |
2.2 人口大流动中的小城镇群像 |
2.2.1 “心如天鹅,命如土狗”——流动中的城镇青年 |
2.2.2 “有秘密的普通人”——平凡多面的城镇中坚 |
2.2.3 “摘不掉的土帽子”——无助的乡村外来者 |
3 “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两极样态下的意象生成 |
3.1 乌托邦勾勒下的小城镇意象 |
3.1.1 河流与石板街、青石巷:“此处心安是吾乡”的归属 |
3.1.2 “里居外店”的店铺:小城镇人的生活王国 |
3.2 都市挤压下的小城镇意象 |
3.2.1 镇口公路、地图:建立与外在世界的联系 |
3.2.2 “臭鸡蛋味儿”的厂区和“城不城,乡不乡”的高楼:粗放式发展的恶果 |
3.2.3 玻璃屋、“发光的云”:回归质朴的渴望 |
4 “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叙事艺术 |
4.1 “离去—归来”:以都市为参照视野的叙事模式 |
4.1.1 融不进的都市:全球化视野中的“离去” |
4.1.2 回不去的家乡:“归来”后的城镇审视 |
4.2 “另类的灰”——用死亡窥视小城镇的叙事策略 |
4.2.1 压抑致死:用死亡挖掘小城镇人物精神困顿 |
4.2.2 流言致死:用死亡讽刺小城镇社会阶级伦理 |
4.3 城镇“浮生散记”:灵活交错的叙事视角 |
4.3.1 “生活如结,无法打开”不定式内聚焦组合生活矛盾 |
4.3.2 “近山浓抹,远树轻描”外聚焦和内聚焦视角的转换 |
5 “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价值意义与创作反思 |
5.1 “70 后”作家“小城镇世界”文学建构的价值意义 |
5.1.1 代际群体内部的自省与反拨 |
5.1.2 观照小城镇问题,响应“人的城镇化” |
5.2 “70 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创作反思 |
5.2.1 历史意识的缺乏:自我精神园地的圈禁 |
5.2.2 “小叙事”的沉溺:小城镇书写深度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化与城镇化 |
1.2.2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 |
1.2.3 中国特色城镇化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
1.2.4 城镇化道路、类型与模式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主要观点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现实基础——世界图景与中国实际 |
2.1 城市化是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 |
2.1.1 城市化是全球化时代的基本图景 |
2.1.2 新科技革命加快了各国城市化的步伐 |
2.1.3 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
2.2 城镇化是中国实际的必然选择 |
2.2.1 化解中国人地矛盾、发展不平衡之必然 |
2.2.2 解决中国城镇化严重滞后的现实必需 |
2.2.3 实现中国现代化之必要 |
2.3 世界城市化道路的启示 |
2.3.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2.3.2 拉美发展中国家 |
2.3.3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 |
第三章 理论缘起——中西方城乡关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 |
3.1 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思想 |
3.1.1 城镇发展要尊重自然 |
3.1.2 城乡产业发展要“以农为本” |
3.1.3 强调城乡互为统一整体 |
3.2 现代西方城市化思想 |
3.2.1 芝加哥学派的城市化理论 |
3.2.2 城市政治经济学和世界体系理论 |
3.2.3 二元结构理论和聚集经济理论 |
3.2.4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 |
3.3 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 |
3.3.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 |
3.3.2 列宁、斯大林:城乡结合 |
3.3.3 毛泽东:城乡兼顾 |
第四章 探索历程——在实践中发展 |
4.1 开创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初步形成 |
4.1.1 改革开放要求调整传统的城乡发展模式 |
4.1.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思考 |
4.1.3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初步推进 |
4.2 深化期(十四大到十六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认识 |
4.2.1 经济社会新变化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挑战 |
4.2.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主张 |
4.2.3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深化发展 |
4.3 拓展期(十六大到十八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
4.3.1 新世纪对城镇化的新要求 |
4.3.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主张 |
4.3.3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拓展 |
4.4 创新期(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 |
4.4.1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面临的新挑战 |
4.4.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思考 |
4.4.3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
第五章 探索成果——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
5.1 科学内涵 |
5.1.1 定义 |
5.1.2 中国特色 |
5.1.3 坐标归属 |
5.2 基本特征 |
5.2.1 中央政府、市场与地方政府三重推动 |
5.2.2 土地与人口要素驱动 |
5.2.3 城市规模多样化发展 |
5.2.4 内生与外生结合推进 |
5.3 精神品质 |
5.3.1 人民利益的城镇化价值追求 |
5.3.2 实事求是的城镇化特色发展 |
5.3.3 开放包容的城镇化全面发展 |
5.3.4 积极进取的城镇化创新发展 |
5.4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5.4.1 体制制度依托 |
5.4.2 城乡互动路径 |
5.4.3 城镇空间策略 |
5.4.4 区域发展战略 |
第六章 基本经验——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
6.1 依据人民新需求调整城镇化建设思路 |
6.2 立足国情实际调整城镇化发展策略 |
6.3 坚持城乡一体化全面改革二元体制 |
6.4 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国土资源空间 |
6.5 坚持绿色发展应对城镇化资源能耗困境 |
6.6 坚持城乡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相得益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4)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县域经济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类型 |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
二、县域经济的基本类型 |
三、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
一、产业构成的多样性 |
二、经济体系的开放性 |
三、鲜明的地域特色性 |
四、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县域经济的作用 |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 |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路径 |
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
五、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现代西方发展理论 |
一、主体功能区理论 |
二、增长极理论 |
三、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
四、不平衡发展理论 |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
三、科学发展观 |
四、新发展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与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 |
一、1978—198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开始阶段 |
二、1983—1991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探究摸索阶段 |
三、1992—200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四、2003—201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步入科学发展阶段 |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中国县域经济迈入新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 |
一、中国县域整体状态及分布状况 |
二、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及其启示 |
一、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
二、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
一、东部地区发展成效显着,中、西部地区蓬勃发展 |
二、要素结构得到不断完善,部分县域经济发展迅速 |
三、充分利用地区中的资源,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 |
二、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 |
三、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 |
四、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 |
五、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 |
第三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及经验启示 |
一、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实例分析 |
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新型模式的经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
一、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二、完善土地经营制度 |
三、深化县域金融制度改革 |
四、落实“直管县”体制改革 |
五、深化市县行政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 |
二、建设农业科技园区 |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
四、农业产业合作化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
一、树立“新型”理念 |
二、转变政府职能 |
三、推动城乡一体化 |
第四节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 |
一、助推工业化发展 |
二、推动县域服务业 |
三、壮大民营经济 |
四、打造特色品牌 |
第五节 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 |
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
二、精准扶贫战略 |
三、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
第六节 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 |
一、人才强县战略 |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 |
三、注重宣传推广 |
四、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全国行政区划(2015年底) |
附表2 2014年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100强排名 |
附表3 2016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与经验借鉴 |
1.1 文献综述 |
1.1.1 城镇化发展类型与成因 |
1.1.2 城镇化发展阶段与趋势 |
1.1.3 新型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 |
1.1.4 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因素 |
1.1.5 研究述评 |
1.2 经验借鉴 |
1.2.1 理论借鉴 |
1.2.2 经验借鉴 |
1.3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2.1.1 选题背景 |
2.1.2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3.1 研究思路 |
2.3.2 研究方法 |
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5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6 理论分析框架 |
2.6.1 概念界定及内涵特征 |
2.6.2 新型城镇化质量影响因素六维系统 |
2.6.3 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模型 |
第3章 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测度 |
3.1 测度方法、思路与数据来源 |
3.1.1 测度方法 |
3.1.2 测度思路 |
3.1.3 数据来源 |
3.2 测度指标体系与权重 |
3.2.1 指标体系构建 |
3.2.2 指标体系权重 |
3.3 测度结果描述 |
3.3.1 测度结果综合描述 |
3.3.2 测度结果时间序列描述 |
3.3.3 测度结果空间截面描述 |
3.3.4 测度结果水平-效率比描述 |
3.3.5 测度结果成因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人口要素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分析 |
4.1 研究目的、方法及思路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方法 |
4.1.3 研究思路 |
4.2 人口要素时间序列分析 |
4.2.1 总体趋势 |
4.2.2 发展预测 |
4.3 人口要素空间截面分析 |
4.3.1 空间差异分析 |
4.3.2 空间聚类分析 |
4.4 人口要素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分析 |
4.4.1 耦合模型建构 |
4.4.2 耦合度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土地要素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分析 |
5.1 研究目的、方法及思路 |
5.1.1 研究目的 |
5.1.2 研究方法 |
5.1.3 研究思路 |
5.2 土地要素时间序列分析 |
5.2.1 城镇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分析 |
5.2.2 城镇建设用地供需分析 |
5.3 土地要素空间截面分析 |
5.3.1 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差异分析 |
5.3.2 土地城镇化城镇空间聚类分析 |
5.4 土地要素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分析 |
5.4.1 耦合模型建构 |
5.4.2 耦合度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产业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分析 |
6.1 研究目的、方法及思路 |
6.2 产业经济时间序列分析 |
6.2.1 经济总量与产业城镇化 |
6.2.2 人均GDP与城镇化水平 |
6.2.3 产业结构与城镇化水平 |
6.2.4 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阶段 |
6.3 产业经济空间截面分析 |
6.3.1 产业经济空间差异分析 |
6.3.2 产业经济空间聚类分析 |
6.4 产业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分析 |
6.4.1 耦合模型建构 |
6.4.2 耦合度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城镇体系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分析 |
7.1 研究目的、方法及思路 |
7.1.1 研究目的 |
7.1.2 研究方法 |
7.1.3 研究思路 |
7.2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分析 |
7.2.1 城市首位分布分析 |
7.2.2 城镇位序-规模分布分析 |
7.2.3 城镇规模-费用-效用分析 |
7.2.4 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评价 |
7.3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析 |
7.4 城镇体系与新型城镇化质量匹配分析 |
7.5 小结 |
第8章 城乡统筹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分析 |
8.1 研究目的、方法及思路 |
8.1.1 研究目的 |
8.1.2 研究方法 |
8.1.3 研究思路 |
8.2 城乡统筹测度模型建构与结果 |
8.2.1 评价体系设计依据 |
8.2.2 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
8.2.3 指标测算结果分析 |
8.3 城乡统筹空间差异分析 |
8.3.1 全局自相关分析 |
8.3.2 LISA集聚图分析 |
8.4 城乡统筹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分析 |
8.4.1 分析模型 |
8.4.2 模型估计结果 |
8.4.3 结果解释 |
8.5 小结 |
第9章 生态环境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分析 |
9.1 研究目的、方法及思路 |
9.2 生态环境承载力测度模型 |
9.2.1 生态足迹概念及模型 |
9.2.2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模型 |
9.2.3 对外生态依存度的计算模型 |
9.2.4 基于生态足迹的生态适度人口计算模型 |
9.2.5 生态可持续指数评价 |
9.3 生态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分析 |
9.3.1 重庆市生态足迹变化趋势分析 |
9.3.2 重庆市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赤字变化趋势分析 |
9.3.3 重庆市生态适宜度人口与生态可持续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
9.4 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差异分析 |
9.4.1 生态足迹与城镇化、经济发展的关系 |
9.4.2 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空间差异分析 |
9.5 生态环境承载力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分析 |
9.5.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类型 |
9.5.2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耦合作用的时序规律 |
9.5.3 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模型 |
9.5.4 重庆市生态环境与城镇化耦合分析 |
9.5.5 各区县生态环境与城镇化耦合分析 |
9.6 小结 |
第10章 PILE要素间耦合协调度分析 |
10.1 研究目的、方法及思路 |
10.1.1 研究目的 |
10.1.2 研究方法 |
10.1.3 研究思路 |
10.2 PILE时间序列耦合协调分析 |
10.3 PILE空间截面耦合协调分析 |
10.4 小结 |
第11章 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对策 |
11.1 提升策略 |
11.1.1 产业经济发展策略 |
11.1.2 资源要素配置策略 |
11.1.3 城镇空间优化策略 |
11.1.4 城乡区域协同策略 |
11.2 政策建议 |
11.2.1 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制定重庆知识经济发展战略 |
11.2.2 加快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档次和产出率 |
11.2.3 改革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快人口转移和市民化进程 |
11.2.4 探索城镇建设用地供给保障制度和住房供应体系 |
11.2.5 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
11.2.6 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模式,积极构建多元投融资平台 |
第12章 研究结论、创新及展望 |
12.1 研究结论 |
12.2 创新之处 |
12.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基于增长极的小城镇发展规划研究 ——以重庆开县长沙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战略:城乡统筹的现实问题 |
1.1.2 非均衡:重庆城镇体系发展现状 |
1.1.3 新机遇:城乡统筹机制创新 |
1.2 研究对象 |
1.2.1 小城镇的概念界定 |
1.2.2 中心镇的内涵理解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小城镇发展规划的现实意义 |
1.3.2 经济地理研究的理论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基于增长极的相关理论发展 |
2.1 增长极理论的缘起 |
2.1.1 理论背景 |
2.1.2 基本观点 |
2.1.3 评价 |
2.2 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初期发展 |
2.2.1 增长极意义上的地理空间 |
2.2.2 增长极引导下的空间组织 |
2.2.3 增长极效应中的动态演进 |
2.2.4 增长极演进中的生长路径 |
2.3 经济地理学中的相关更新 |
2.3.1 中心地理论 |
2.3.2 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
2.3.3 小结 |
2.4 国内研究 |
2.4.1 主要研究 |
2.4.2 着名论断 |
2.4.3 小结 |
3 增长极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评述 |
3.1 增长极的本质内涵 |
3.1.1 支配效应——核心内容 |
3.1.2 乘数效应——提升效能 |
3.2 增长极的作用机制 |
3.2.1 极化效应 |
3.2.2 扩散效应 |
3.2.3 溢出效应 |
3.3 增长极的形式体现 |
3.3.1 存在形式 |
3.3.2 表现形式 |
3.4 增长极的应用评述 |
3.4.1 国外区域建设中的应用 |
3.4.2 国外小城镇的极化建设 |
3.4.3 我国引入增长极的实践 |
3.4.4 增长极的实践评述 |
3.5 增长极的构建条件——以小城镇为基本单元 |
3.5.1 非均衡发展的区域背景 |
3.5.2 承载推进单元的产业基础 |
3.5.3 网络化的层级关联动力 |
3.5.4 政策扶持的宏观干预 |
3.5.5 渐进发展的作用时效 |
3.6 本章小结 |
4 小城镇增长极的背景研究——以长沙镇为例 |
4.1 重庆小城镇的发展现状 |
4.2 小城镇的空间特征——以开县城镇体系为例 |
4.2.1 基于空间特征的小城镇分类 |
4.2.2 开县小城镇的发展现状 |
4.3 小城镇增长极的功能特征 |
4.3.1 自下而上农村城镇化的“火车头” |
4.3.2 自上而下城镇化推进的动力单元 |
4.3.3 中小城市的有力“后备军” |
4.4 小城镇增长极的发展控制原则 |
4.4.1 统筹性原则 |
4.4.2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4.3 市场导向原则 |
4.4.4 比较优势原则 |
4.5 长沙镇增长极的 SWOT 分析 |
4.5.1 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 |
4.5.2 劣势因素(Weaknesses) |
4.5.3 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 |
4.5.4 外部威胁(Threats) |
5 小城镇增长极的培育思路——以长沙镇为例 |
5.1 小城镇增长极的培育思路 |
5.1.1 立足城镇主体,延伸辐射范围 |
5.1.2 完善基础设施,增强中心凝聚 |
5.1.3 打造产业集群,加快自主创新 |
5.1.4 把握特色优势,推进招商引资 |
5.1.5 增强管理理念,加强规划编制 |
5.2 小城镇增长极的成长目标 |
5.2.1 规模目标:具有良性互动、自我提升的规模集聚体 |
5.2.2 职能目标:功能完善的卫星城 |
5.2.3 产业目标:区域联动特色产业区 |
5.2.4 空间目标:因地制宜的宜居空间 |
5.3 小结 |
6 小城镇增长极的培育路径 |
6.1 点——优化功能结构——极化式发展 |
6.1.1 旧区更新是小城镇核心极化的前提 |
6.1.2 新区开发是小城镇新的极化增长点 |
6.1.3 工业园区是小城镇极化可持续的保障 |
6.2 线——优化网络关联——联动式发展 |
6.2.1 强化交通干线等基础设施建设 |
6.2.2 加强信息化网络的建设 |
6.3 面——优化空间结构——网络化发展 |
6.3.1 自下而上的增长 |
6.3.2 自上而下的统筹 |
7 结语 |
7.1 统筹视角下小城镇增长极的重要作用 |
7.1.1 提高空间组织 |
7.1.2 缩小城乡差异 |
7.1.3 繁荣空间经济 |
7.2 小城镇层级的增长极理论应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8)中小城镇污水处理模式与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现状 |
1.2.1 中小城镇污水特点 |
1.2.2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要求及面临的问题 |
1.2.3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 |
1.3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模式 |
2.1 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 |
2.2 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 |
2.2.1 基本概念 |
2.2.2 回用方式 |
2.2.3 基本特点 |
2.3 国外分散式污水处理再生回用研究进展 |
2.4 国内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2.5 经济性分析 |
2.6 适用于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模式 |
3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
3.1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要求 |
3.2 适于中小城镇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 |
3.2.1 UNITANK 工艺 |
3.2.2 奥贝尔氧化沟工艺 |
3.2.3 CASS 工艺 |
3.2.4 活性污泥法法适用性分析 |
3.3 适于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生物膜工艺 |
3.3.1 曝气生物滤池 |
3.3.2 接触氧化法 |
3.3.3 生物膜法工艺适用性分析 |
3.4 自然处理系统 |
3.4.1 人工湿地技术 |
3.4.2 氧化塘技术 |
3.4.3 自然处理系统适用性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9)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乡一体化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策略 |
1.1.2 产业合作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
1.1.3 我国已进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述评 |
1.3.2 国内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主要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综析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城市与乡村 |
2.1.2 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 |
2.1.3 合作、协调与融合 |
2.1.4 产业的概念及分类 |
2.2 城乡产业合作基础理论综析 |
2.2.1 系统论理论 |
2.2.2 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 |
2.2.3 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
2.2.4 产业聚集与扩散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城乡产业关系演变历程及现存问题 |
3.1 城乡产业关系演进的一般规律 |
3.1.1 研究假设及城乡产业关系的阶段划分 |
3.1.2 前工业时期的城乡产业关系:乡村产业孕育城市产业 |
3.1.3 工业化初期的城乡产业关系:城乡产业对立阶段 |
3.1.4 工业化中后期的城乡产业关系:城市产业反哺乡村产业 |
3.1.5 后工业化阶段的城乡产业关系: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
3.2 我国城乡产业关系的历史演变历程 |
3.2.1 古代中国城乡产业关系 |
3.2.2 近现代中国城乡产业关系 |
3.2.3 当代中国城乡产业关系 |
3.3 我国城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城乡产业发展差距明显 |
3.3.2 城乡产业关联效应不强 |
3.3.3 城乡产业结构高度同构 |
3.4 本章小结 |
4 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国内外经验与启示 |
4.1 国外城乡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4.1.1 美国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
4.1.2 日本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
4.1.3 韩国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
4.2 国内典型地区城乡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4.2.1 成都市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
4.2.2 苏州市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
4.2.3 嘉兴市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
4.3 本章小结 |
5 城乡产业合作的实现机制 |
5.1 城乡产业合作的基础:合理的产业分工布局 |
5.1.1 城市布局指向型产业 |
5.1.2 乡村布局指向型产业 |
5.2 城乡产业合作的动力:产业的互赖与互利性 |
5.2.1 城乡产业的相互依赖性 |
5.2.2 城乡产业合作的互利性 |
5.3 城乡产业合作的纽带: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 |
5.3.1 城乡产业间生产要素流动的规律 |
5.3.2 城乡产业间要素流动的不合理性 |
5.3.3 城乡产业合作与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
5.4 城乡产业合作的载体: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 |
5.4.1 小城镇对促进城乡产业合作的载体功能 |
5.4.2 小城镇主导产业的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综合评价 |
6.1 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1 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的目的 |
6.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4 指标数据来源与相关处理 |
6.2 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6.3 我国省域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静态评价 |
6.3.1 因子分析法的数学模型与分析步骤 |
6.3.2 实证分析 |
6.3.3 结果分析 |
6.4 我国近年来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动态评价 |
6.4.1 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与分析步骤 |
6.4.2 实证分析 |
6.4.3 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城乡产业合作的战略构思 |
7.1 城乡产业合作的SWOT分析 |
7.1.1 城乡产业合作的优势分析 |
7.1.2 城乡产业合作的劣势分析 |
7.1.3 城乡产业合作的机遇分析 |
7.1.4 城乡产业合作的威胁分析 |
7.2 城乡产业合作的战略原则 |
7.3 城乡产业合作的战略目标 |
7.3.1 近期目标:提升农村产业自组织能力(至2020年) |
7.3.2 远景目标:城乡产业融合发展(至2050年) |
7.4 城乡产业合作的战略举措 |
7.4.1 城乡一二三产业合作: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
7.4.2 城乡第二产业合作: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 |
7.4.3 城乡第三产业合作: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
7.5 本章小结 |
8 城乡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
8.1 城乡产业合作的调节方式 |
8.1.1 城乡产业合作中政府的边界作用 |
8.1.2 城乡产业合作中市场的边界作用 |
8.2 统筹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
8.3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
8.4 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
8.5 加快小城镇建设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我国村镇建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村镇建设与管理的经验与总结 |
2.1 国际村镇建设与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
2.1.1 国际上村镇建设的具体经验 |
2.1.2 国际村镇建设和管理的主要经验和启示 |
2.2 我国村镇建设与管理的经验与教训 |
2.2.1 我国村镇建设的成就 |
2.2.2 我国村镇建设的教训与原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村镇建设管理的行政支撑 |
3.1 我国村镇建设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3.1.1 我国村镇建设管理的指导思想 |
3.1.2 我国村镇建设管理的原则 |
3.2 我国村镇建设的行政管理机构、职能与工作实效 |
3.2.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村镇建设行政管理机构与职能 |
3.2.2 省级政府的村镇建设行政管理机构、职能与工作实效 |
3.2.3 市级政府的村镇建设行政管理机构、职能与工作实效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村镇建设的规划管理 |
4.1 我国村镇建设规划的法律法规 |
4.2 我国村镇建设的规划管理 |
4.2.1 我国村镇建设规划的历史与现实 |
4.2.2 我国村镇建设规划的现状 |
4.2.3 我国村镇建设规划的管理与协调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村镇建设的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 |
5.1 我国村镇建设中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工作成效 |
5.2 我国村镇建设的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现状 |
5.3 加强村镇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乡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证分析 |
6.1 城乡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启示 |
6.2 长沙市芙蓉区东屯村城乡一体化建设管理的实证分析 |
6.3 城乡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的建议与对策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奥地利中小城镇遍地开花(论文参考文献)
- [1]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D]. 马程. 东南大学, 2019(02)
- [2]“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研究[D]. 杜淑文. 辽宁大学, 2019(01)
- [3]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D]. 许伟. 西北大学, 2017(06)
- [4]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李彦博. 武汉大学, 2017(06)
- [5]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耦合研究[D]. 张引. 西南大学, 2015(12)
- [6]农村城镇化研究——以洞庭湖区域为例 02农村城镇化概论[A]. 柳思维,徐志耀,熊曦. 农村城镇化研究--以洞庭湖区域为例, 2014
- [7]基于增长极的小城镇发展规划研究 ——以重庆开县长沙镇为例[D]. 王俊梅. 重庆大学, 2014(01)
- [8]中小城镇污水处理模式与工艺研究[D]. 刘军. 西安工程大学, 2013(12)
- [9]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合作问题研究[D]. 李存贵. 东北林业大学, 2011(07)
- [10]我国村镇建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D]. 黄金国. 中南大学, 2010(02)
标签:小城镇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