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高炉煤气流分布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璐[1](2019)在《包钢4150m3高炉风口曲损的分析研究与治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炉炼铁是钢铁生产的重要环节,风口是保证高炉正常生产的关键设备,位于高炉炉缸上方,由于风口所处环境十分恶劣,导致风口极易破损。包钢两座4150m3高炉自开炉6个月后就开始出现风口曲损的问题,最严重的时候,38个风口仅有20个风口可以喷煤。风口曲损后严重影响高炉的稳定顺行,制约了高炉进一步强化冶炼。同时,休风更换风口带来的直接产量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都非常大。因此,找出导致风口曲损的原因,制定解决措施刻不容缓。本文从异常炉况、装料制度、气流分布、入炉碱负荷、炉前出铁等方面进行研究,剖析原因,通过优化装料制度、维护合理炉型、探索适宜的送风制度、控制有害元素负荷、优化风口参数、加强炉前出铁管理方面制定了合理的解决措施,逐步消除了风口曲损现象,延长了风口使用寿命,实现高炉稳定顺行。在风口曲损与炉况顺行关系的研究中,发现悬料、崩料等异常炉况容易使炉料直接进入炉缸,其重力作用到风口上导致风口曲损,因此保持炉况稳定顺行是高炉风口曲损大幅减少的基础。摸索到了重要参数的合理控制范围:中心气流指数Z值范围8-12、边缘气流指数W值范围0.8-1.2;理论燃烧温度Tf值在2150℃-2300℃;鼓风动能范围850011000kg·m·s-1;热负荷范围(9000-10500)×10MJ·h-1、理论燃烧温度范围(2150±100)℃。在风口曲损与装料制度关系的研究中,通过对炉料的批重,布料方式的探索,制订了合理的布料矩阵,采用了疏松边缘气流、稳定中心气流的制度,异常炉况大幅减少,操作炉型逐渐趋于合理。在风口曲损与炉渣碱度关系的研究中,分析了提高自产矿入炉比例后,对炉内整体透气透液性及风口曲损情况的影响,提出了优化配料结构,降低有害元素含量高的矿种的配比,适当降低炉渣碱度至1.08左右等措施,从而减轻入炉有害元素对炉况造成的影响。在风口曲损与出铁管理关系的研究中,认为确保铁口深度在合理范围内(3.7m4.2m),可以为良好的炉前作业创造条件。
王维兴[2](2018)在《频繁休风条件下的高炉操作》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一些高炉生产遇到因某种情况下,政府要求高炉临时限产,或环保检查高炉临时停产,致使高炉频繁休风,出现燃料比、工序能耗升高,生产成本升高,生产稳定顺行遇到不利因素等。要坚持炼铁学基本原理,用科学发展观去处理好高炉操作的种种问题,实现降低不利因素的影响,争取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一.高炉操作理念1.高炉炼铁的操作方针是:高效、优质、低耗、长寿、环保,实现低成本生产。2.稳定顺行是组织炼铁生产的灵魂。
王筱留,祁成林[3](2017)在《科学对标,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炼铁生产技能实现低碳低成本炼铁》文中认为
杨天钧,张建良,刘征建,焦克新[4](2017)在《近年来炼铁生产的回顾及新时期持续发展的路径》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在高炉大型化、淘汰落后产能、钢铁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指导高炉生产的观念正在转变。但是,高炉炼铁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精料方针尚未深入贯彻,高炉长寿问题依然严峻,热风温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燃料比偏高等。为此,高炉炼铁技术在发展路径上,一要深入贯彻精料方针;二要努力改善高炉操作,提高煤气利用率;三要重视高炉安全长寿与环境保护;四要提高风温,富氧喷吹,大幅度降低燃料比;五要探索智能炼铁技术;六要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不断研发新工艺和新技术。
杨天钧[5](2017)在《近年来炼铁生产的回顾兼论新时期持续发展的路径》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介绍了一年来中国高炉炼铁概况;阐明了近年来在高炉大型化、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结构性改革尤其指导高炉生产的观念正在转变。着重对中国高炉炼铁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明确指出:精料方针尚未深入贯彻,高炉长寿问题依然严峻,热风温度连年下降,燃料比偏高而严重影响效益等等。作者进而对今后高炉炼铁技术持续发展的路径提出了一些建议:全面实现精料:稳定高炉操作,努力提高煤气利用率,提高风温,富氧喷吹,大幅度降低燃料比;重视高炉安全长寿与环境保护;探索高炉智能技术;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不断研发新工艺和新技术。
张未栋,粱晓丽[6](2017)在《优化钒钛磁铁矿大型高炉上下部操作制度实践》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外钢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降低成本已成为各大钢铁企业追求的目标和立足的根本,提高高炉冶强,实现高炉长期高效稳定运行,是高炉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进入2016年以来高炉作业区通过细化高炉管理,挖掘高炉潜力,以高炉长周期稳定为基础,不断的优化高炉操作,高炉炉内以控制合理炉型为主要核心任务,炉外严格进行现场管理,同时优化高炉出铁组织等措施,逐步减弱高炉倒场期间对炉况的异常影响燃料质量变化等种种不利的条件影响,2016年全年总产量224万吨,年日均产6121.44t/d,创高炉年产历史最好指标实现了全年操作炉型的基本稳定。
张明星,杜屏[7](2016)在《小高炉顶温偏低问题的分析》文中认为沙钢9号500m3级小高炉2014年顶温平均为130℃,低时只有102℃。干法布袋除尘高炉顶温的合理区间为120250℃,因此9号炉顶温偏下限。经分析,目前操作条件下风温、燃料比对顶温影响明显。高炉热负荷对顶温影响较大,适当发展中心气流、减弱边缘气流有利于降低冷却强度、提高顶温。但是9号炉常用布料矩阵的粒度偏析较严重,不利于发展中心气流。通过适当增大40mm以上大粒度焦炭所占比例,降低焦炭反应性,以及适当增加焦丁用量等可以发展中心气流,提高顶温。
王筱留[8](2015)在《高炉炉况失常的分析与处理》文中指出1.前言高炉炼铁工作者在自己工作高炉的冶炼条件下(原燃料性能和供应水平;设备技术装备和检测手段;炼铁后续工序的生产状况及对铁水的需求等),应用自身的技能使高炉稳定顺行是对自己的起码要求,也是高炉工作者的责任,在当今的形势下,只有高炉顺行才能实现低碳,低成本,高效益的生产。
邓勇[9](2014)在《云南省某钢厂高炉最佳煤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炉喷煤是现代高炉进行下部调剂的主要方法之一。所谓高炉喷煤,就是将煤粉颗粒磨细后从风口直接喷吹进入高炉。研究高炉喷煤对于降低炼铁成本、强化冶炼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高炉生产中,常用单位生铁的喷煤量,即煤比这一指标来衡量喷煤情况。虽然喷煤能给高炉带来经济效益,但煤比提高到一定程度后,煤气利用率变差、煤焦置换比下降,甚至会产生悬料、难行等事故,严重影响高炉冶炼过程。因此,煤比并非越大越好,每个高炉都存在一个煤比平衡点,把平衡点的煤比定义为最佳煤比,在最佳煤比冶炼下的高炉经济效益最大。本文首先建立了高炉喷煤的物理模型,利用物理模型结合高炉中复杂的化学反应,通过公式推导建立了高炉喷煤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云南省某钢厂1号高炉的现场数据和操作记录,通过计算分析了目前1号高炉喷煤后对各个指标的影响以及各指标对煤比的限制关系。过程及结果如下:结合煤比增加情况,通过计算理论燃烧温度,得到理论燃烧温度随着煤比增加而降低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鼓风动能的数值,得到煤比增加后,鼓风动能增大的结果;利用建立的风口回旋区和死料柱的数学模型,计算了风口回旋区的形状和死料柱的高度;利用喷煤后需要风温进行热量补偿的公式,计算出风温了提高后可以增加的煤比;计算了富氧与煤比的关系;利用1号高炉全焦冶炼时作为基准期,计算了煤比增加后的置换比,并分析了焦比和燃料比的变化情况;通过对炉顶煤气成分的检测,计算出了1号高炉的煤气利用率;分析了未燃煤粉在1号高炉内的行为。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效益指数的概念,建立了综合效益指数的计算公式,利用公式计算出了综合效益指数的数值,并结合煤比的变化得到了综合效益指数的变化规律。结合喷煤后各个因素对高炉的影响,综合分析得到结论:在目前工艺条件下,1号高炉的最佳煤比为150kg/t左右。通过系统计算1号高炉的最佳煤比,建立了一个计算高炉最佳煤比的系统方法。结合1号高炉的原料情况,提出了1号高炉提高最佳煤比的具体改进措施。最后,通过建立的煤气流数学模型,利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喷煤后的高炉煤气流分布进行了模拟与分析,模拟结果与结论吻合。
李鲜明,钟树周,韦政[10](2014)在《韶钢小型高炉高锌冶炼及低燃料比生产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韶钢小型高炉高锌冶炼的特点及其对高炉危害进行分析,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合理发展两道煤气流,稳定各操作参数,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在高锌冶炼条件下防范结瘤的风险,从而减少锌对高炉冶炼的危害,维持了高炉较长时间稳定顺行,达到较低燃料比冶炼效果,燃料比可以降到540 kg/t,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二、小高炉煤气流分布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高炉煤气流分布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包钢4150m3高炉风口曲损的分析研究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高炉风口的发展情况 |
1.2.1 国内发展情况 |
1.2.2 国外发展状况 |
1.3 影响风口使用寿命的原因 |
1.3.1 风口破损机理 |
1.3.2 客观因素 |
1.3.3 高炉操作 |
1.4 提高风口使用寿命的举措 |
1.4.1 优化风口结构 |
1.4.2 改善冷却水条件 |
1.4.3 提高风口材质和制造质量 |
1.4.4 对风口表面进行强化处理 |
1.4.5 提高操作水平 |
1.4.6 提高喷吹煤粉装置的合理性 |
1.5 选题目的和意义 |
2 包钢两座4150m~3 高炉风口曲损原因分析 |
2.1 基本情况 |
2.1.1 风口结构 |
2.1.2 风口材质 |
2.1.3 曲损情况 |
2.1.4 风口曲损的危害 |
2.1.5 风口曲损的判断方法 |
2.2 风口曲损与异常炉况的关系 |
2.3 风口曲损与装料制度的关系 |
2.3.1 布料矩阵 |
2.3.2 矿焦比(O/C) |
2.4 风口曲损与气流的关系 |
2.4.1 风口曲损与初始气流分布的关系 |
2.4.2 风口曲损与热负荷的关系 |
2.5 风口曲损与碱金属的关系 |
2.5.1 风口曲损与碱负荷的关系 |
2.5.2 风口曲损与锌负荷的关系 |
2.6 风口曲损与出铁及风口尺寸的关系 |
2.6.1 风口曲损与风口尺寸的关系 |
2.6.2 风口曲损与出铁管理的关系 |
2.7 本章小结 |
3 高炉风口曲损的解决措施 |
3.1 优化装料制度,稳定中心气流 |
3.2 维持合理送风制度 |
3.2.1 维持合理的鼓风动能,活跃炉缸 |
3.2.2 送风比的控制 |
3.3 维护合理的操作炉型 |
3.3.1 制定合理的炉体热负荷控制范围 |
3.3.2 热负荷的控制 |
3.4 控制入炉有害元素负荷 |
3.4.1 减少碱金属入炉量 |
3.4.2 降低炉渣碱度 |
3.5 保持炉况稳定顺行 |
3.5.1 炉况顺行的特征 |
3.5.2 保持炉况顺行的重要参数范围 |
3.6 优化风口参数,强化出铁管理 |
3.6.1 优化风口参数 |
3.6.2 加强炉前出铁管理 |
3.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小高炉顶温偏低问题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水当量对顶温的影响 |
2煤气流分布对顶温的影响 |
2.1焦炭粒度对中心煤气流的影响 |
2.2焦炭强度对中心煤气流的影响 |
2.3焦丁比对中心煤气流的影响 |
3结论 |
(9)云南省某钢厂高炉最佳煤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炉炼铁过程 |
1.2 高炉喷煤 |
1.3 高炉喷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喷煤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
1.3.2 喷煤冶炼特点的研究 |
1.3.3 合理煤比的研究 |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高炉喷煤数理模型 |
2.1 1号高炉本体 |
2.2 数学模型 |
2.2.1 高炉喷煤计算模型 |
2.2.2 高炉风口回旋区的数学模型 |
2.2.3 高炉死料柱的数学模型 |
2.2.4 高炉煤气流的数学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某钢厂1号高炉喷煤现状及最佳煤比的确定 |
3.1 1号高炉的生产现状和喷煤水平 |
3.1.1 高炉的装备特点 |
3.1.2 高炉的生产现状 |
3.1.3 高炉的喷煤水平 |
3.2 1号高炉最佳煤比的确定 |
3.2.1 喷煤对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 |
3.2.2 喷煤对鼓风动能的影响 |
3.2.3 喷煤后风口回旋区及料柱压力的变化 |
3.2.4 风温与煤比的关系 |
3.2.5 富氧率与煤比的关系 |
3.2.6 煤比与焦比燃料比的关系 |
3.2.7 煤气利用率与煤比的关系 |
3.2.8 对未燃煤粉的研究 |
3.2.9 用综合效益分析法计算最佳煤比 |
3.2.10 综合分析最佳煤比 |
3.3 计算高炉最佳煤比的系统方法 |
3.4 达到最佳煤比的措施 |
3.4.1 磨煤系统和喷吹系统的能力 |
3.4.2 原料的质量 |
3.4.3 上下部调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喷煤后煤气流的数值模拟 |
4.1 喷煤后煤气流分布的重要性 |
4.2 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简介 |
4.3 计算模拟过程 |
4.4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4.1 云图和矢量图分析 |
4.4.2 沿着高炉高度方向点线图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韶钢小型高炉高锌冶炼及低燃料比生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锌在高炉内富集机理及分布 |
2 高锌冶炼特点 |
2.1 锌破坏炉衬, 影响高炉寿命 |
2.2 造成风口中套变形, 影响气流分布 |
2.3 容易使上升管堵塞 |
2.4 高炉容易结厚或结瘤 |
2.5 高温区形成的渣皮容易脱落 |
3 高锌冶炼的应对措施 |
3.1 保持高炉长期稳定顺行 |
3.2 高炉定期使用锌负荷低的烧矿, 以降低高炉内锌的循环富集量 |
3.3 加强对高炉炉身热电偶温度、冷却水温差、煤气流分布等各种工艺参数监控, 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
4 高锌冶炼效果 |
5 结语 |
四、小高炉煤气流分布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包钢4150m3高炉风口曲损的分析研究与治理[D]. 刘璐.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2]频繁休风条件下的高炉操作[A]. 王维兴. 2018年高炉限产季、错峰季生产组织经验分析研讨会论文集, 2018
- [3]科学对标,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炼铁生产技能实现低碳低成本炼铁[A]. 王筱留,祁成林. 2017第五届炼铁对标、节能降本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7
- [4]近年来炼铁生产的回顾及新时期持续发展的路径[J]. 杨天钧,张建良,刘征建,焦克新. 炼铁, 2017(04)
- [5]近年来炼铁生产的回顾兼论新时期持续发展的路径[A]. 杨天钧. 2017年全国高炉炼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 2017
- [6]优化钒钛磁铁矿大型高炉上下部操作制度实践[A]. 张未栋,粱晓丽. 2017年低成本炼铁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7
- [7]小高炉顶温偏低问题的分析[J]. 张明星,杜屏. 中国冶金, 2016(07)
- [8]高炉炉况失常的分析与处理[A]. 王筱留. 2015年炼铁共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5
- [9]云南省某钢厂高炉最佳煤比的研究[D]. 邓勇.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5)
- [10]韶钢小型高炉高锌冶炼及低燃料比生产实践[J]. 李鲜明,钟树周,韦政. 南方金属,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