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BM向电信服务提供商推出新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王慕雪[1](2020)在《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从物联网概念出现至今,我国一直十分注重物联网的发展,发展物联网已成为落实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实现智慧城市的重要举措。学习借鉴国外物联网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对我国物联网研究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The Internet of Things:Enabling Technologies,Platforms,and Use Cases)为翻译素材,重点对科技术语翻译进行分析总结。物联网英语术语作为科技英语术语的一种,具有专业性强、语义严谨等特点,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将原文中出现的术语分为已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和未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两类,继而开展调查分析工作。对已有规范译文的术语,重点是甄别行业领域,选取规范译文,并从缩略词、复合词和半技术词三个方面总结术语的翻译方法,为术语翻译提供指导;对尚未有规范译文的术语,基于术语特征和已有术语翻译方法,提出直译法、拆译组合法、不译法以及多种译法结合等翻译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希望本实践报告能够为从事科技类文献翻译工作的译者提供一定参考。
宋庆[2](2020)在《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信息技术正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在政策、产业、技术等因素的推动下,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通信网络使不同产业相互交叉和渗透,逐渐表现为产业链发生变革,原有的产业角色、商业模式、运营体系都将升级迭代。同时,4G时代即将结束,全球电信行业将迈入5G时代,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一直在跟随,在4G时代实现了并肩,在5G时代必须要引领。战略是企业生死存亡、持续发展的关键。在通信技术交替的窗口期,如何转型适应时代发展、产业发展是中国电信运营商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传统业务和新业务交杂范围甚广、内外部战略环境复杂,电信运营商在转型过程中面临战略焦点模糊、能力布局跟风、外界环境感知弱等一系列问题。论文以此作为研究的源头,逐步剖析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过程。论文采用“理论和经验-模型-实证-实践”的研究方法,对商业生态、组织生态、战略管理、战略转型等理论进行深入学习,同时辅以国际领先电信运营商转型跟踪,系统性汲取转型优质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影响战略转型的内外部因素,构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影响因素体系,并借助问卷调查对多类型企业、多业务线条、多层次组织的相关战略从业者进行问卷调查,依此进行实证研究,明确影响战略转型的内外部因素。根据实证结果,从多平台网络效应视角构建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战略转型模型,并以典型电信运营商和科技公司的转型实践为案例,论证该战略转型模型的可行性,最后以国内某运营商为例,结合其具体业务和市场发展情况,制定其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战略转型路径规划和组织保障,作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提供具体参考和建议。论文整个过程实现了源于理论和实践融合,终于理论和实践融合。在过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国际电信运营商具体转型实践的基础上,抽象构建论文的影响因素体系和转型模型,通过实践论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将理论模型落地于国内电信运营商具体转型实践,实现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闭环。论文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要结论:一是,从内部看,商业模式是影响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重要因素,而相对于产品形态和业务模式,平台体系发挥更为的重要作用。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过程是一个融合创新能力、资源能力、组织运营能力、商业模式、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商业模式是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微观基础,而平台则是商业模式倡议用户价值主张的承载体。二是,从外部看,环境变化和用户需求对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过程影响深远,是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外部机遇。相比规模效应、社会影响力,环境变化和用户需求更能左右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过程。政治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技术趋势、行业趋势都是环境影响战略转型的重要因素。三是,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转型战略是电信运营商行之有效的转型方向。平台体系建设是商业模式的关键子项。电信运营商的平台体系和研发模式、技术驱动创新、价值理念、数字化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影响。电信运营商的技术平台为战略转型提供技术底座,多边平台为转型提供更多市场的拓展可能性。论文开展的创新性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从内外部出发,构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影响因素体系,内部因素主要包含商业模式、资源能力、组织运营能力、文化、融合创新能力等五个维度,外部主要包含环境变化、用户需求、规模效应、社会影响力等四大维度。根据电信业技术和商业共同演进的特点以及过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国际电信运营商在战略、业务、营销、研发、网络、组织、运营等领域优质转型经验,论文提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影响因素体系,从商业模式、资源能力、组织运营能力、文化、融合创新能力等五大维度构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内部影响体系,从环境变化、用户需求、规模效应、社会影响力等四大维度构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外部影响体系。论文全方面、立体式深入剖析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过程。以往研究学者多从1-4个角度进行实践分析,较难全面窥探电信运营商转型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论文开展的系统化影响因素分析在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研究文献中尚无先例,理论模型具有较强的开拓性,凸显论文的理论价值。该战略转型影响因素体系形成充分体现了新理论源于以往理论成果和实践的抽象。第二,从多平台网络效应视角构建电信运营商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转型战略。根据论文开展的实证研究,平台体系对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影响重要性排名第一。平台体系之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对产业发挥了赋能和颠覆的重要作用,主要由于其背后的网络效应。技术平台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多边平台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多边积极互动的可能性,包括同质用户的互动和异质用户的互动。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的融合使得网络效应对电信运营商通过平台强化战略转型的力度更加强烈。基于此,论文构建的多平台融合转型战略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需求,同时,韩国电信运营商SKT的转型实践和科技公司微软的转型实践充分论证多平台融合转型战略的落地实施可能性。该多平台融合转型模型一方面从实践层面为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指明了大方向,另一方面详细阐明研发模式、技术驱动创新、价值理念、数字化人才培养、运营模式对战略转型的支撑作用。过往学者多提平台战略和重点开展单平台研究,在通信行业内,电信运营商转型研究鲜有学者开展多平台融合转型研究,论文构建的技术平台和多边融合转型模型具有较好的指引性。第三,以国内某运营商为例构建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转型路径规划,用具体研究案例落地具体化模型,凸显基于模型的差异化价值。战略转型模型的重要检验标准是能否结合电信运营商实际业务落地实施。论文依照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影响因素体系,系统分析国内某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根据论文构建的多平台融合转型模型,构建该运营商的转型路径规划以及平台治理和组织保障措施。该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实践层面,电信运营商在转型的过程中,涉及的因素和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论文结合该运营商具体情况制定的技术平台和多边平台融合转型路径不仅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而且演化的概念模型来源于国际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实践抽象,具有较好的实操性和落地性。
刘体斌[3](2011)在《服务转型与三网融合下家电企业运营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发创新能力,使得整个家电行业的外部不确定性风险持续增大。加之近年来受铜、钢及主要原材料大幅涨价的影响,家电行业利润持续下滑,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陷入了困境,家电业面临重要转折。与此同时,全球“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服务所创造的价值已经超过产品制造所创造的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讲,服务转型不仅聚合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规模化精益制造实力以及品牌营销力等各种资源和力量,而且成为集中体现和展示行业综合实力的最佳载体。而三网融合则承载着整个家电业实施制造优势战略升级的重任,成为提升家电品牌价值的利器。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服务转型下制造业运营管理问题。但以服务转型为背景的家电运营管理研究并未受到足够重视,考虑三网融合下家电企业市场策略研究成果非常零散且不系统。所以,通过分析家电企业服务增值机会与服务业务模式,研究服务转型与三网融合下家电运营管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围绕服务转型与三网融合这一背景,从收益管理与市场策略角度研究了服务转型与三网融合下家电运营管理问题。论文首先研究了服务转型下彩电产品价值递减规律和服务转型下家电产品易逝性特征。基于收益管理提出了微利时代家电市场营销策略,并基于收益管理考虑无形变质与订单式生产模式研究了家电产品最优生产决策问题;针对三网融合主体企业之间利益冲突,研究了三网融合下主体企业利益分配机制;基于双向进入非对称性成本研究了三网融合下主体企业双向进入策略。最后,基于古诺模型研究了三网融合下n个服务提供商之间内容资源最优配置方法,运用Stackelberg模型对三网融合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之间内容资源垂直配置进行了研究。引入松弛变量,应用库恩-塔克条件对三网融合多个服务提供商之间内容资源合理分配进行了研究。
李安民[4](2008)在《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及其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经济日趋迅速变革,产业链不断重新划分的浪潮中,运营模式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新的市场形势下,各行业产业链都在不断细分、拆解、重构、融合,这必然对企业原有运营模式提出了创新的要求。在这样的经济和市场背景下,只有那些有能力主动调整和设计全新运营模式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常立不败之地。全球范围来看,企业运营模式的创新已经取代了单纯的产品创新,成为促进众多企业竞争制胜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对于通信行业来说,尤其是对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的中国电信运营商,积极探索运营模式的创新则更有深刻意义。中国电信运营商是中国信息产业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信运营商作为国家的重要构成部分,更需要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状况,深层次思考企业未来的发展,其中,运营模式创新的思考就是中国电信运营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赢得优势所必须面对的一个核心问题。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发展必然随着市场化的运作而不断发展前进,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电信运营商在新的环境和形势下不断反思,以往的运营模式在新的市场化竞争环境中不再完全适用,在愈演愈烈的竞争环境中,电信运营商如何在产业中定位,如何创造新的运营模式,在产业价值链中如何谋求合理位置和相应的利润分成,寻求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涉及到中国电信运营商的生死存亡,这些思考是摆在电信运营商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我国新的经济环境下,运营模式创新是中国电信运营商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中国电信运营商的任何行为都必须是对自身运营模式的策略反应和优化。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获取不仅依托于企业既有的核心竞争力,更取决于企业通过某种创新获取的连续竞争能力,或者说是动态竞争能力,这种创新不完全是技术、产品方面的单一创新,而是基于能力增长的商业运作模式的创新。中国电信运营商要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发展其核心竞争力,使核心竞争力通过经营活动形成良性循环和动态的竞争优势。中国电信运营商成功的因素必须是关键的和难以模仿的,这个关键的、难以模仿的因素就是运营模式的创新。因此,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创新是更为重要、更为关键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电信运营商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运营模式必然关注中国电信运营商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包括对中国电信运营商企业自身及其产品和服务的定位、选择客户、获取和利用各种必要资源、进入市场获得企业收益等等,另外也需要充分关注中国电信运营商企业运营构成的各方面、各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逻辑关系。对于中国电信运营商来说,行业构成和企业运作过程十分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因此,运营模式的创新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是仅仅就企业运营的某一环节进行改良的企业改革。本文在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过程中,基于系统的观点,对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关键影响要素和环节作出分析后,进一步对中国电信运营商整体运营模式进行审视和评估,提出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发展策略,并按照系统功效最大的原则探索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相应改进和创新路径。本文基于国内外关于运营模式的理论和相关创新理论研究,给出了运营模式的一般属性和定义(第二章)。通过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商业运营过程分析(第三章)以及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内涵分析,对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内涵的予以说明,对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影响要素和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第四章)。通过上述研究赋予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理论概念新时期的新内涵,紧密结合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商业运营,进行了中国电信运营商市场竞争的均衡性分析,阐述了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实践途径和发展趋势(第五章)。结合行业特点,设计了中国电信运营商的运营模式评估体系(第六章),通过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过程性评估和关键性评估(第七章),对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评估体系的进行了应用与实施(第八章)。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技术研发部[5](2003)在《公众宽带网络整体方案研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蔡超[6](2001)在《IBM集成方案助电信提高服务能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IBM推出的集成方案包括NEBS兼容服务器和存储器,电信运营商级中间件,Tivoli服务管理工具和咨询,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等
陈小凌[7](2020)在《华为公司商业模式演变研究 ——基于商业模式画布模型》文中指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公司”)作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营通信企业,经过短短30余年的发展,已在全球通信设备制造业中取得领先地位。对华为公司发展至今商业模式的演变过程进行研究,探究其成功原因显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选取华为公司作为案例分析企业,以商业模式为研究对象,聚焦华为公司30余年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初创阶段、布局阶段和领先阶段3个阶段,采用Osterwalder商业模式画布模型为研究工具,对华为公司各阶段商业模式要素具体内容及阶段性演变展开研究。一方面使用杜邦分析法分析对比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明确华为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采用商业模式要素模型从价值主张、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合作、客户细分、客户关系、渠道通路、成本结构、收入来源9个商业模式要素,绘制出华为公司3阶段各自的商业模式画布模型并总结出每个阶段商业模式导向,从而总结出华为公司商业模式的演变结论。研究发现:(1)华为公司每个阶段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具体内容均在不断丰富和扩展,当一定数量(≥4)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具体内容发生变化后,会促进企业进入新阶段形成新的商业模式;(2)华为公司各阶段核心要素会发生演变,不同核心要素对企业商业模式起到支撑作用。初创阶段,华为公司核心要素为价值主张,促进企业产品创新;布局阶段,华为公司核心要素是重要合作与渠道通路,协助企业进行市场布局;领先阶段,核心要素演变成核心资源与关键业务,推动企业产业升级;(3)企业核心要素决定着该阶段商业模式的导向类型,随着华为公司核心要素逐步演变,其商业模式导向演变路径表现为:产品→市场→产业,最终形成难以被复制和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林珂[8](2016)在《基于智慧城市背景下的JPT设计院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JPT设计院成立于1963年,是致力于通信网络建设和信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历经50多年的发展,JPT设计院成为全国通信行业内领先的设计咨询企业和技术服务提供商,是中国通信服务设计板块的核心企业之一。在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领域兴起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各大电信运营商的转型,使得JPT设计院的业务类型有了很大的变化,从“通信设计服务商”向“城市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进行转变,服务领域也由传统的通信领域向更广阔的城市信息化服务领域延伸,企业战略也要随之发生变化,而公司业务的转型、企业战略的变化必然对企业的商业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正是基于该背景对JPT设计院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行研究,以期为类似于JPT设计院的传统服务型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提供一些思路,助力此类传统服务型企业找到深化改革与基业长青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简要描述了该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对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和思路、研究方法和框架进行了介绍。随之深入剖析了JPT设计院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信息行业发展环境、智慧城市发展环境,总结了环境变化带来的各项影响,并分析了JPT设计院商业模式的现状,包括企业的历史演进、商业模式现状、现有商业模式的问题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波特五力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等工具,分析了JPT设计院的转型战略。结合企业战略,对JPT设计院商业模式创新策略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总包模式、融资模式、运营模式、数据服务模式、独立平台运作模式等,最后,分析了JPT设计院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并给出了相应应对措施。
邵明星[9](2015)在《企业用户云服务采纳及融合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服务(Cloud Computing Service)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将服务以按需分配、灵活扩展以及服务租用的方式在线提供给用户的新型模式。从诞生至今,云服务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企业用户采纳云服务,对于企业控制成本,降低对IT人员的要求,缩短信息化建设周期,增强信息系统可扩展性,提升企业敏捷性以及企业创新能力,都具有巨大的潜力。同时,对于云服务提供商以及整个云服务行业而言,企业用户做为云服务的重要服务对象,可以创造比个人用户更多的利润和价值。另外,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云服务,可以进一步促进专业分工,避免IT重复建设,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IT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从而最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IT服务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因此,让企业用户积极采纳以及更好的使用云服务,对于企业本身、云服务提供商、云服务行业以及国家战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对于企业用户采纳和使用云服务的行为知之甚少。企业用户采纳和使用云服务技术的行为,远比个人用户行为要复杂,相关研究也为数不多。企业用户为什么会采纳云服务?哪些因素会促进或者制约企业采纳云服务?如若企业已经决定采纳云服务,当面临多种不同的云服务技术时,企业又应如何进行选择?当企业选择并实施了某项云服务之后,什么样的因素会影响企业业务和云服务的融合?而云服务的融合对企业价值的提升到底又有着怎样的影响作用?这些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TOE(技术-组织-环境)模型、模块化系统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和IT基础设施能力理论为基础,使用文献研究、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沿着“技术采纳→技术选择→云服务融合→企业价值提升”的思路展开研究。针对企业用户云服务采纳行为、企业用户云服务技术选择行为、业务与云服务融合的影响因素以及云服务融合对企业价值的提升四个重要问题展开研究,搭建研究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随后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验证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影响企业用户云服务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以TOE(技术-组织-环境)模型为框架,提出了企业用户云服务采纳模型,并将影响企业用户采纳的关键因素归纳为技术因素、组织因素、环境因素和风险因素。其中技术因素包括相对优势、技术复杂性、任务技术适配度和技术组织兼容度,组织因素包括高层主管态度和资源就绪度,环境因素包括模仿压力、强制压力和规范压力,风险因素则包括安全风险和隐私关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因素中的任务技术适配度和技术组织兼容度以及环境因素中的规范压力都对云服务的采纳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风险因素中的安全风险和隐私担忧则对云服务的采纳意愿有显着的负向影响。有趣的是,本研究表明,在云服务采纳的场景下,组织维度的两个因素(高层主管态度和资源就绪度)都不是重要因素。(2)研究了企业用户的云服务技术选择行为。以模块化系统理论为基础,从公司业务流程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一个研究流程模块化和it可拆解性如何影响云服务技术选择行为的理论模型。同时,我们还指出安全风险会调节流程模块化和it可拆解性对云服务技术选择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流程模块化和it可拆解性都对云服务选择的抽象程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同时还表明,安全风险会正向调节流程模块化和it可拆解性对云服务技术选择抽象程度的影响。(3)研究了企业业务和云服务融合的影响因素。本文以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同时区分了融合深度和融合广度的概念,搭建了一个研究企业动态能力和it柔性如何影响业务与云服务融合的理论模型。同时,我们还指出企业动态能力和it柔性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动态能力和it柔性都对业务与云服务的融合深度和融合广度有正向影响。此外,我们还发现企业动态能力和it柔性在促进业务与云服务的广度融合时,确是互补的关系。(4)研究了业务和云服务融合对企业价值提升的影响。本部分研究从it基础设施能力理论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一个研究融合深度和融合广度如何影响企业敏捷性和创新绩效的研究模型。同时,我们还指出环境动荡性在其中可能起到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融合深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融合广度对企业敏捷性有正向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环境动荡性可以正向调节融合深度对企业敏捷性的影响,并且负向调节融合广度对企业敏捷性的影响。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将toe(技术-组织-环境)研究框架拓展到云服务领域,将一般意义上的技术采纳和具体的云服务技术相结合,并着重研究了安全风险和隐私担忧这两个云服务特有的风险因素对企业用户采纳意愿的影响作用,在丰富和发展了toe框架的同时,也完善了云服务技术采纳研究体系。(2)创新性的将模块化系统理论引入云服务技术选择行为研究,从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信息技术两个维度出发,研究了流程模块化和it可拆解性如何影响企业用户选择云服务产品,这是对模块化系统理论应用场景的扩展和延伸,也是对云服务技术选择研究体系的丰富和补充。(3)从企业动态能力理论出发,分别从业务和技术两个维度刻画了影响云服务融合的关键因素,拓展了动态能力理论的使用范围,并且在深化信息系统融合这一概念的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云服务融合的研究成果。(4)从it基础设施理论的视角出发,选择企业敏捷性和企业创新绩效作为企业价值的体现,并结合动态能力理论,尝试加入环境影响因素,研究云服务融合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这是对企业价值的创新性衡量,也是对it价值和云服务价值研究的有效补充。
梁道森[10](2014)在《华为公司服务转型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不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对电信网络设备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被修复;在经过了一系列的瘦身减负、拓展新业务增长点等努力之后,全球主流电信设备厂商的财务状况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仍没有恢复到“入冬前”的水平。根据研究机构的统计数字,2011年前三个季度,虽然全球运营商在CAPEX方面的支出同比增长2%,但是从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运营商的CAPEX支出同比开始下降,全球诸多网络设备市场都受到了影响。分析认为运营商在设备投资上趋于谨慎将是这几年的总体趋势。一方面,运营商的总体投资规模不会大幅增长,甚至可能下降;另一方面,网络设备的利润空间也逐渐被挤压。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传统电信业与IT领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互联网企业踏足电信领域,侵蚀运营商利润空间的同时,电信运营商也从原来的通信网转向了更加广泛的ICT领域,投资重点发生了变化。透过客观存在,对设备商的发展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设备商已经意识到了这些变化,例如爱立信在保持原有的移动基础设施、核心IP、服务以及多媒体等业务外,宣布将重点转移至托管服务领域,诸多电信设备厂商正在实施战略转型,以适应并加快企业走出寒冬。伴随着电信运营商进行运维运营的转型,为运营商提供专业的管理服务成为厂商新的转型机遇及利润增长点;能否准确抓住机遇,将会一定程度决定在竞争中占据的有利地位;华为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设备厂商,在转型发展上进行着不断的探索,特别是在服务转型的价值和发展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本论文着重通过宏观以及行业环境分析,对电信设备商华为公司进行服务转型的价值研究,同时透过华为公司的转型实例,分析制造型企业在服务转型中所面临的问题、困难,以及积累的转型经验和方法进行探讨。本论文通过对华为公司服务转型价值梳理、转型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加以挖掘,以期通过对华为公司服务转型价值的研究,为我国制造型企业进一步深化发展和战略转型指明方向。
二、IBM向电信服务提供商推出新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BM向电信服务提供商推出新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与过程描述 |
1.1 翻译任务介绍 |
1.2 翻译文本描述 |
1.3 翻译工具介绍 |
1.4 翻译过程设计 |
第二章 术语与物联网英语术语 |
2.1 术语及术语翻译方法 |
2.2 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 |
2.3 物联网英语术语翻译方法 |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
3.1 已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 |
3.1.1 缩略词术语 |
3.1.2 术语中的复合词 |
3.1.3 术语中的半技术词 |
3.2 未规范的物联网英语术语 |
3.2.1 直译法 |
3.2.2 拆译组合法 |
3.2.3 不译法 |
3.2.4 多种译法结合法 |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 |
4.1 翻译总结 |
4.2 翻译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术语表 |
附录2 原文 |
附录3 译文 |
致谢 |
(2)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价值 |
1.2.3 实践价值 |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整体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整体框架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小结 |
第二章 战略转相关理论研究 |
2.1 商业生态相关理论 |
2.1.1 共生理论 |
2.1.2 合作竞争理论 |
2.1.3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
2.1.4 本节小结 |
2.2 组织生态相关理论 |
2.2.1 生态位理论 |
2.2.2 组织生态理论 |
2.2.3 市场化生态组织 |
2.2.4 人力资本理论 |
2.2.5 本节小结 |
2.3 战略转型相关理论 |
2.3.1 战略管理 |
2.3.2 企业战略转型理论 |
2.3.3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理论 |
2.3.4 本节小结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理论研究 |
3.1 基于运营商转型实践和扎根理论的因素分析 |
3.1.1 国际电信运营商总体战略转型思路 |
3.1.2 扎根理论运用 |
3.1.3 历史文献分析 |
3.2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商业模式 |
3.2.2 资源能力 |
3.2.3 组织运营能力 |
3.2.4 融合创新能力 |
3.2.5 文化 |
3.2.6 内部影响因素之间的协同关系 |
3.3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基于结构方程的假设模型 |
3.3.2 环境变化 |
3.3.3 用户需求 |
3.3.4 规模效应 |
3.3.5 社会影响力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 问卷设计和分析方法 |
4.1.1 问卷对象和样本 |
4.1.2 测量表设计 |
4.1.3 分析方法 |
4.2 影响因素测量 |
4.2.1 融合创新能力测量 |
4.2.2 资源能力测量 |
4.2.3 组织运营能力测量 |
4.2.4 商业模式测量 |
4.2.5 文化测量 |
4.2.6 环境变化测量 |
4.2.7 用户需求测量 |
4.2.8 规模效应测量 |
4.2.9 社会影响力测量 |
4.3 调查问卷回收基本情况 |
4.4 信度检验 |
4.5 效度检验 |
4.5.1 内部影响因素构面相关系数分析 |
4.5.2 要素、能力和影响因子拟合度分析 |
4.6 战略转型内部影响要素实证分析 |
4.6.1 因子分析 |
4.6.2 相关性分析 |
4.6.3 主要结论 |
4.7 战略转型外部影响要素实证分析 |
4.7.0 影响模型拟合度分析 |
4.7.1 路径效果分析 |
4.7.2 主要结论 |
4.8 小结 |
第五章 平台网络效应视角下运营商战略转型模型研究 |
5.1 技术平台的网络效应 |
5.1.1 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
5.1.2 作用于运营商的四大特征 |
5.1.3 技术网络效应作用机理 |
5.2 多边平台的网络效应 |
5.3 战略转型模型构建——多边平台和技术平台的融合 |
5.3.1 平台相关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5.3.2 基于多平台融合的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模型 |
5.4 典型运营商基于多平台融合转型模型的战略转型案例 |
5.4.1 SKT超5G生态战略 |
5.4.2 构建5G生态圈具体实践 |
5.4.3 SKT战略转型总结 |
5.5 典型科技公司基于多平台融合转型模型的转型案例 |
5.5.1 微软的技术驱动与多边平台的融合 |
5.5.2 微软转型总结 |
5.6 小结 |
第六章 以国内某电信运营商为例的战略转型路径分析 |
6.1 国内某电信运营商现状 |
6.1.1 外部环境 |
6.1.2 内部能力的优劣势 |
6.2 多平台融合战略转型路径规划 |
6.2.1 转型目标 |
6.2.2 转型路径规划及具体策略 |
6.3 多平台治理与组织保障 |
6.3.1 基础技术研究投入 |
6.3.2 研发模式转变 |
6.3.3 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 |
6.3.4 机制流程优化 |
6.4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和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局限与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服务转型与三网融合下家电企业运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2.1 对服务转型下制造业运营管理理论与实践价值的研究 |
1.2.2 对服务转型下家电企业市场渠道变革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
1.2.3 对易逝性产品收益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
1.2.4 有关三网融合业务和产业链以及商业模式的研究 |
1.3 论文研究关键问题和研究目标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服务转型下家电产品的易逝性特征及其收益管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服务转型下家电产品的易逝性特征研究 |
2.2.1 产品的易逝性特征及易逝性产品 |
2.2.2 服务转型下彩电价值递减分析 |
2.2.3 服务转型下家电产品的易逝性研究 |
2.3 服务转型下家电产品收益管理研究 |
2.3.1 确定性需求下家电产品收益管理研究 |
2.3.2 需求不确定条件下家电产品收益管理研究 |
2.4 基于收益管理的家电产品的生产决策研究 |
2.4.1 考虑订单式生产模式的家电产品生产决策研究 |
2.4.2 考虑无形变质与订单式生产模式的家电产品生产决策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收益管理的家电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
3.1 引言 |
3.2 家电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管理相关性分析 |
3.3 基于收益管理的家电市场价格决策研究 |
3.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网融合下主体企业市场策略研究 |
4.1 引言 |
4.2 三网融合下主体企业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
4.2.1 基于不完全合作博弈的三网融合主体企业经济分析 |
4.2.2 三网融合主体企业利益分配方法研究 |
4.3 三网融合主体企业双向进入策略研究 |
4.3.1 三网融合下双向阶段性进入策略研究 |
4.3.2 三网融合下n 个运营商双向进入策略研究 |
4.4 三网融合下内容资源合理配置策略研究 |
4.4.1 三网融合下服务提供商内容资源配置研究 |
4.4.2 三网融合下服务提供商内容资源配置的Stackelberg 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服务转型与三网融合下长虹运营管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服务转型下长虹发展机遇与面临挑战 |
5.3 从“三坐标”到“三转型”的长虹服务转型哲学 |
5.4 基于智能“生态树”的长虹三网融合一体化集成策略研究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 |
(4)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及其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国电信运营业的发展 |
1.1.2 中国电信市场和国际电信市场的比较分析 |
1.1.2.1 宏观环境及监管政策比较 |
1.1.2.2 行业市场背景比较 |
1.1.2.3 产业链运作比较 |
1.1.2.4 中国电信市场和国外成熟电信市场环境对比结论 |
1.1.3 运营模式创新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前提假设 |
1.5 研究框架结构 |
1.6 主要概念说明 |
1.6.1 电信运营商 |
1.6.2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价值链 |
1.6.3 运营模式 |
1.6.4 价值创造系统 |
1.7 研究主要创新 |
1.7.1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运营模式内涵分析 |
1.7.2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运营模式评估体系建立 |
1.8 本章小结 |
2 理论综述及运营模式的一般属性和定义 |
2.1 运营模式概念性研究 |
2.2 运营模式分类性研究 |
2.3 运营模式模型研究 |
2.3.1 运营模式模型概述 |
2.3.2 运营模式模型构成要素 |
2.3.3 运营模式模型特征 |
2.4 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相关理论及模型研究 |
2.4.1 eTOM |
2.4.2 标杆管理 |
2.4.3 价值链 |
2.5 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理论研究特点 |
2.6 运营模式的一般属性和定义 |
2.6.1 运营模式的影响要素和构成要素 |
2.6.2 运营模式的一般属性和定义 |
2.7 本章小结 |
3 中国电信运营商商业运营的特征及要素构成 |
3.1 中国电信业运营概况及运营商的网络属性 |
3.1.1 中国电信运营业的发展 |
3.1.2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产品特点及发展趋势 |
3.1.3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属性 |
3.2 中国电信运营商商业运营的内涵及构成 |
3.2.1 中国电信运营商商业运营的内涵 |
3.2.2 产品运营 |
3.2.2.1 目标市场定位 |
3.2.2.2 目标市场细分 |
3.2.2.3 品牌建设 |
3.2.2.4 业务划分与选择 |
3.2.3 渠道运营 |
3.2.3.1 零售终端 |
3.2.3.2 渠道整合 |
3.2.3.3 销售型向服务型转变 |
3.2.3.4 渠道策略 |
3.2.4 收入模式 |
3.2.4.1 电信业务价格模型 |
3.2.4.2 电信业务收入形式 |
3.2.5 价值链运营 |
3.2.5.1 电信业务价值链分析 |
3.2.5.2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价值链定位 |
3.2.5.3 电信业务的价值链模型 |
3.2.5.4 案例分析:中国电信运营商在IPTV价值链中的作用 |
3.2.5.5 基于价值链模型的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 |
3.3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运营特征分析 |
3.3.1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内部运营特征 |
3.3.2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价值链运营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影响要素及作用 |
4.1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影响范围 |
4.1.1 产品属性 |
4.1.2 市场特征 |
4.1.3 资源禀赋 |
4.1.4 竞争能力 |
4.1.5 利润获取 |
4.1.6 持续增长 |
4.2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影响要素 |
4.2.1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影响因素甄别 |
4.2.2 技术、市场、价值创造系统的相互作用 |
4.2.2.1 技术与市场的相互作用 |
4.2.2.2 价值创造系统与技术的相互作用 |
4.2.2.3 价值创造系统与市场的相互作用 |
4.3 技术、市场和价值创造系统对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作用 |
4.3.1 技术 |
4.3.2 市场 |
4.3.3 价值创造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竞争均衡性分析、实践途径和发展趋势 |
5.1 基于客户导向的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竞争均衡性分析 |
5.1.1 问题的提出 |
5.1.2 基础模型介绍 |
5.1.3 中国电信运营商商业盈利函数分析 |
5.1.4 中国电信运营商最优价值分析 |
5.1.5 中国电信运营商新兴业务竞争的最优博弈均衡 |
5.1.6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市场竞争盈利均衡性意义 |
5.2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实践途径及发展趋势 |
5.2.1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发展契机 |
5.2.2 国内外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案例分析 |
5.2.2.1 技术因素对运营商运营模式影响的案例分析 |
5.2.2.2 市场因素对运营商运营模式影响的案例分析 |
5.2.2.3 价值创造系统对运营商运营模式影响的案例分析 |
5.2.3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实践途径 |
5.2.4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发展趋势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评估体系构建 |
6.1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评估体系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6.1.1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 |
6.1.2 战略评估理论与方法 |
6.1.3 项目评估理论与方法 |
6.2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评估目的 |
6.3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评估原则 |
6.3.1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评估体系的构建原则 |
6.3.2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评估指标的选取原则 |
6.4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评估模型的基本架构 |
6.5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评估体系的主要内容 |
6.6 本章小结 |
7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关键性评估和过程性评估 |
7.1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关键性评估 |
7.1.1 关键性评估指标选取流程 |
7.1.2 关键性评估的备选指标 |
7.2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过程性评估 |
7.2.1 过程性评估指标构成 |
7.2.2 过程性评估框架 |
7.2.3 评估模型的技术维度 |
7.2.4 评估模型的市场维度 |
7.2.5 评估模型的价值创造系统维度 |
7.3 本章小结 |
8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评估体系的应用与实施 |
8.1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摸式评估摸型的应用 |
8.1.1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构建能力的信息收集阶段 |
8.1.2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构建能力的问题聚焦阶段 |
8.1.3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构建能力的重点改进阶段 |
8.2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评估体系的实证分析 |
8.2.1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关键性评估 |
8.2.2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过程性评估 |
8.3 本章小结 |
附录: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评估环节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华为公司商业模式演变研究 ——基于商业模式画布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 可能的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商业模式相关概念 |
2.2 商业模式画布模型理论 |
2.3 华为公司商业模式相关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3 华为公司发展综述 |
3.1 通信设备制造业概况 |
3.2 华为公司概况 |
3.3 华为公司发展现状 |
4 华为公司商业模式演变分析 |
4.1 商业模式演变背景 |
4.2 初创阶段及其商业模式分析 |
4.3 布局阶段及其商业模式分析 |
4.4 领先阶段及其商业模式分析 |
4.5 华为公司商业模式演变总结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智慧城市背景下的JPT设计院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思路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商业模式 |
1.5.2 商业模式创新 |
第二章 外部环境分析 |
2.1 信息行业发展分析 |
2.1.1 电信运营商 |
2.1.2 移动互联网 |
2.1.3 大数据 |
2.2 智慧城市发展分析 |
2.2.1 发展历程 |
2.2.2 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分析 |
2.3 外部环境变化对JPT设计院的影响 |
第三章 JPT设计院商业模式现状分析 |
3.1 商业模式要素与分类 |
3.1.1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
3.1.2 商业模式的分类 |
3.2 JPT设计院历史演进及现状 |
3.2.1 JPT设计院的历史演进 |
3.2.2 JPT设计院的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现状 |
3.2.3 JPT设计院的经营现状 |
3.2.4 JPT设计院的技术水平现状 |
3.2.5 JPT设计院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与诉求 |
3.3 JPT设计院商业模式现状 |
3.3.1 通信信息行业的产业链 |
3.3.2 JPT设计院的业务结构 |
3.3.3 JPT设计院的商业模式现状 |
3.4 JPT设计院商业模式诊断 |
第四章 基于智慧城市背景下的JPT设计院转型战略分析 |
4.1 竞争环境分析 |
4.1.1 竞争对手 |
4.1.2 购买者 |
4.1.3 潜在的新进入者 |
4.1.4 供应商 |
4.1.5 替代品 |
4.2 SWOT分析 |
4.2.1 优势与劣势分析 |
4.2.2 机会与威胁分析 |
4.3 JPT设计院的转型战略选择 |
第五章 JPT设计院商业模式创新策略探讨 |
5.1 商业模式创新基础分析 |
5.1.1 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
5.1.2 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 |
5.1.3 JPT设计院商业模式创新的共性分析 |
5.2 JPT设计院商业模式创新的几类具体模式 |
5.2.1 总包模式 |
5.2.2 融资模式 |
5.2.3 运营模式 |
5.2.4 数据服务模式 |
5.2.5 独立平台运作模式 |
第六章 风险分析 |
6.1 政策风险 |
6.2 市场风险 |
6.3 财务风险 |
第七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企业用户云服务采纳及融合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和规范研究 |
1.4.2 实证研究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云服务相关研究 |
2.1.1 云服务的应用及学术研究 |
2.1.2 本节小结 |
2.2 技术采纳相关研究 |
2.2.0 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的技术采纳研究 |
2.2.1 云服务用户采纳研究 |
2.2.2 本节小结 |
2.3 技术选择相关研究 |
2.3.1 技术选择相关研究 |
2.3.2 企业信息技术的技术选择 |
2.3.3 企业云服务的技术选择 |
2.3.4 本节小结 |
2.4 信息技术融合相关研究 |
2.4.1 信息技术融合研究 |
2.4.2 云服务融合研究 |
2.4.3 本节小结 |
2.5 企业价值相关研究 |
2.5.1 企业价值与信息技术 |
2.5.2 云服务与企业价值的研究 |
2.5.3 本节小结 |
2.6 对相关研究现状的讨论 |
第3章 企业用户云服务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
3.2.1 采纳意愿 |
3.2.2 技术因素 |
3.2.3 组织因素 |
3.2.4 环境因素 |
3.2.5 风险因素 |
3.2.6 控制变量 |
3.2.7 研究模型 |
3.3 研究方法 |
3.3.1 测量方法 |
3.3.2 问卷设计与调查 |
3.4 数据分析与结果 |
3.4.1 描述性统计 |
3.4.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3.4.3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
3.4.4 模型假设检验结果 |
3.5 讨论与分析 |
3.5.1 主要发现 |
3.5.2 理论贡献 |
3.5.3 实践意义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用户云服务技术选择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
4.2.1 流程模块化 |
4.2.2 IT可拆解性 |
4.2.3 安全风险 |
4.2.4 控制变量 |
4.2.5 研究模型 |
4.3 研究方法 |
4.3.1 测量方法 |
4.3.2 问卷设计与调查 |
4.4 数据分析与结果 |
4.4.1 描述性统计 |
4.4.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4.3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
4.4.4 模型假设检验结果 |
4.5 讨论 |
4.5.1 主要发现 |
4.5.2 理论贡献 |
4.5.3 实践意义 |
4.6 小结 |
第5章 业务与云服务融合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
5.2.1 企业动态能力 |
5.2.2 业务与云服务融合 |
5.2.3 IT柔性 |
5.2.4 控制变量 |
5.2.5 研究模型 |
5.3 研究方法 |
5.3.1 测量方法 |
5.3.2 问卷设计与调查 |
5.4 数据分析与结果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4.3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
5.4.4 模型假设检验结果 |
5.5 讨论 |
5.5.1 主要发现 |
5.5.2 理论贡献 |
5.5.3 实践意义 |
5.6 小结 |
第6章 云服务融合对企业价值提升的影响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
6.2.1 企业敏捷性 |
6.2.2 企业创新绩效 |
6.2.3 环境动荡性 |
6.2.4 控制变量 |
6.2.5 研究模型 |
6.3 研究方法 |
6.3.1 测量方法 |
6.3.2 问卷设计与调查 |
6.4 数据分析与结果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6.4.3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
6.4.4 模型假设检验结果 |
6.5 讨论 |
6.5.1 主要发现 |
6.5.2 理论贡献 |
6.5.3 实践意义 |
6.6 小结 |
第7章 总结 |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7.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7.3 未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1 |
附录2 调查问卷 2 |
附录3 调查问卷 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10)华为公司服务转型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理论基础 |
1.4 文献综述 |
1.5 论文框架 |
2 华为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
2.1 外部环境分析 |
2.2 内部环境分析 |
3 华为公司服务转型的价值体现 |
3.1 华为公司转型的必要性 |
3.2 服务在华为公司战略转型中的价值体现 |
3.3 服务转型对运营商的价值影响 |
3.4 大数据、互联网对服务价值未来的影响与牵引 |
4 华为公司服务转型面临的挑战 |
4.1 传统战略对服务转型带来的影响 |
4.2 华为公司服务转型所面临的挑战 |
5 如何走向服务转型之路 |
5.1 华为公司战略转型的方向及选择 |
5.2 从售后服务到服务营销的观念转变 |
5.3 界先进企业的经验借鉴 |
5.3.1 戴尔的转型之路 |
5.3.2 IBM的领航转型之旅 |
6 华为公司服务转型的措施 |
6.1 明确的方向和战略目标 |
6.2 营造包容的企业文化 |
6.3 组建具有执行力和领导力的团队 |
6.4 逐步让服务产品化、规范化 |
6.4.1 从基础服务到服务产品化 |
6.4.2 把握服务产品化的发展阶段 |
6.4.3 理解服务产品化的特点及构成 |
6.4.4 正视服务产品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6.5 开发生产具有特性优势的服务产品 |
6.6 形成组织智慧,推广系统化的方法模型 |
7 华为公司服务转型保障体系建设 |
7.1 培育具备服务转型核心能力的人才 |
7.2 服务产品的开发与管理流程化 |
7.3 把科学的质量改进方法运用在服务转型中 |
7.4 提升效率,服务工作集中化、工具化、标准化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IBM向电信服务提供商推出新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D]. 王慕雪. 青岛大学, 2020(02)
- [2]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模型研究[D]. 宋庆.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3]服务转型与三网融合下家电企业运营管理研究[D]. 刘体斌.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7)
- [4]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及其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D]. 李安民. 复旦大学, 2008(03)
- [5]公众宽带网络整体方案研究报告[J].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技术研发部. 通讯世界, 2003(S1)
- [6]IBM集成方案助电信提高服务能力[J]. 蔡超. 互联网周刊, 2001(31)
- [7]华为公司商业模式演变研究 ——基于商业模式画布模型[D]. 陈小凌. 暨南大学, 2020(04)
- [8]基于智慧城市背景下的JPT设计院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 林珂. 东南大学, 2016(04)
- [9]企业用户云服务采纳及融合行为研究[D]. 邵明星.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7)
- [10]华为公司服务转型价值研究[D]. 梁道森.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