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闪电日数时空变化的基本特征

武汉市闪电日数时空变化的基本特征

一、武汉市雷电日数的时间和地域变化的基本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杜海龙[1](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徐鹏[2](2020)在《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出山店水库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项目之一,淮干上游唯一一座大(I)型水库。水库运行后,可使淮河干流上游防洪标准由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消减洪峰流量4197m3/s,保护下游170万人口和220万亩耕地,每年可向信阳市供水超8000×104m3,灌溉两岸耕地50余万亩,年发电超750×104KW·h。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是水库建设和运行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两方面问题,以水土保持和景观生态为切入点,以弹性景观功能为核心目标,开展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研究,为区域生态保护和水库生态效益发挥提供理论支撑,对水土保持专业领域研究拓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运用水土保持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理论方法,充分利用出山店水库建设翔实的基础资料、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等成果资料,引入弹性景观概念,通过文献查问研究归纳建立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基本理论;基于3S技术、DEM等基础数据信息及现场调查,划分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解译景观要素数据信息;通过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动态演变分析、生态脆弱性评价、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计算、水土保持景观要素基本景观特征计算分析,构建弹性功能指标体系与因子筛选,运用景观生态学静态研究理论思想和中性模型原理,建立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模型,并对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进行计算分析,为水库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基础。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提出水土保持弹性景观概念并确定水土保持弹性景观要素主要由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组成;提出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概念并确定由水土保持功能、生态保护功能、生态生产功能组成;提出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基本理论,在受到干扰破坏时,水土保持景观功能随干扰破坏程度增大发挥到最大弹性阈值;在干扰破坏结束后,水土保持弹性景观能恢复到原有状态时的最小弹性阈值。(2)基于3S技术、利用DEM,共划分为33个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以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为基本景观要素,解译图斑总计16886个,图斑总面积95809.41hm2。(3)构建Markov转移矩阵、单一型动态度、综合型动态度模型。对2000年到2018年出山店水库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动态演变进行分析:2000年到2015年各土地利用类型总面积变化较小;2015年到2018年水域与建设用地土地R1较大;2000年到2005年各土地类型间的转化很小;2005年到2015年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转入与转出均较明显,空间动态度比较剧烈;2015年到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动态均比较剧烈;2000年到2005年LC值极小;在2005年到2010年LC为3.5788%,2010年到2015年LC为3.7099%,2015年到2018年LC为6.5755%。(4)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和生态压力度3个层面17个指标6个主成分对生态脆弱性指数(EVI)计算分析,将生态脆弱性划分为微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极度脆弱五个等级,结果表明:出山店水库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总体呈西北生态脆弱性高、东南生态脆弱性低的格局?(5)林地、草地、耕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28151.56万元,价值平均值0.355万元/hm2,林地、草地、耕地、水域价值分别为18749.26万元、545.40万元、3174.85万元、5682.05万元,价值平均值分别为0.540万元/hm2、0.308万元/hm2、0.082万元/hm2、1.310万元/hm2。(6)研究区33个景观单元景观斑块密度17个/km2,耕地斑块密度最小、水域最大。类斑平均面积5.74km2/个,耕地平均面积规模最大、水域最小。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景观要素类斑形状指数分别为106.14、81.73、37.78、59.18、75.10、34.29,斑块分维数分别为1.60、1.58、1.59、1.57、1.62、1.59,均大于1,景观要素斑块形状比较复杂。类斑香浓多样性指数平均0.12,多样性指数平均0.05,均匀度平均0.03,景观要素多样性和均匀度较低。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景观要素优势度分别为15.08、9.32、2.99、1.09、1.04、0.31,景观要素优势度明显,耕地最大15.08,未利用地最小0.31。(7)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E模型阈值0~5,⊿E值越大说明研究区域土壤侵蚀越轻微、生态环境越优良、生态生产功能越大;水土保持功能(防治土壤流失)以土壤侵蚀模数负值表征,土壤侵蚀模数越大,土壤流失越严重,水土保持防治土壤流失功能越小;⊿E值与生态保护功能、生态生产功能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侵蚀模数(防治土壤流失水土保持功能负值)呈负相关关系。出山店水库研究区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E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4.162、2.505,现状值3.994,均超过⊿E阈限平均值2.5,说明出山店水库研究区水土流失相对轻微、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生产功能较大;水土保持景观功能现状值还未达到最大值,表明研究区还有继续实施生态保护、防治水土流失的空间。研究区划分的33个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E最大值中的最大值为4.094、最小值为3.321,分别为第28号单元和第22号单元,最大值比最小值大23.28%;⊿E最小值中的最大值为2.320、最小值为1.126,分别为第22号单元和第13号单元,最大值比最小值大106.04%;33个景观单元中⊿E最大值为4.094、最小值1.126,最大值比最小值大263.59%,最小值小于⊿E阈值平均值2.5,表明出山店水库研究区仍存在局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区域,需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治理与保护。研究利用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E模型及附属方程计算水土保持功能SW、生态保护功能EP、生态生产功能NPP时,选择易于量化、计算数据有来源、代表性强、计算方法易操作的指标因子进行计算,并根据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分析结果确定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约束条件,利用Matlab软件程序求得最大值与最小值,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但土壤侵蚀、生态保护、生态生产均是复杂的系统,影响因素众多,因此构建⊿E模型及指标体系与因子进行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计算分析仍有更深研究空间。

朱双玲[3](2020)在《阿克苏市嵌入式社区居民日常行为时空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际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人本化,国内对微观视角下居民日常行为与空间互动的持续关注,基于城镇化对城市空间不断建构的事实,以微观居民的视角出发,对日常行为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探究,国内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居民日常行为与城市空间关系的研究体系。阿克苏市城镇化建设不仅带有中国城镇化的基调,还有显着的地方味道,阿克苏市互嵌式的社区结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嵌入式与非嵌入式社区,嵌入式社区的居民,不仅存在非嵌入式社区居民不同社会阶层的互嵌,还叠加了不同族群的嵌入,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日常行为时空特征,探究嵌入式社区居民日常行为的时空规律以及社区居民日常行为和城市空间的相互影响过程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嵌入式社区与居民日常行为的相互作用机制,以期为建设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和谐融洽的多族群嵌入式社区的阿克苏市空间结构奠定基础。文章基于人文地理学的行为转向,新型城镇化的动态发展,小城市的可研究性,在梳理了国内外嵌入式社区和居民时空间行为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法、实证研究方法、ArcGIS空间可视化和人类活动分析法等探究了阿克苏市嵌入式社区居民的日常通勤、购物和休闲行为的时空特征,其中城区居民日常行为的时空特征作为整体基调,非嵌入式社区居民日常行为的时空特征用以对比,重点阐明嵌入式社区中不同族群居民的日常通勤、购物和休闲行为的时空特征,最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嵌入式社区与居民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阿克苏市嵌入式社区居民在工作日与休息日的日常通勤行为时空间差异均较大,不同族群居民的通勤行为强度时间节点和通勤距离差异性较大;嵌入式社区各族群居民购物出行方式以步行为主,购物空间差异不大,购物时长存在差异,且都倾向实体店购物;嵌入式社区各族群休闲时长差异较小,但休闲时间节点、休闲空间和休闲类型存在差异。(2)嵌入式社区居民的日常通勤、购物和休闲行为与城区居民的差异不大,与非嵌入式社区差异较显着,而其内部不同族群居民间既有差异也有相似之处,但总的来看,通勤行为的差异性小于购物行为和休闲行为,充分说明居民之间的互动尚且需要进一步加强,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共同体。(3)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结论对比,国外研究城市不同空间的通勤增长变化以及通勤方式的增减,购物空间品质对居民的吸引力强弱,以及对绿色休闲空间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内侧重通勤方式对行为空间影响的解释,线上购物行为的多维度特征和休闲行为的理论发展,本研究以微观居民视角,日常通勤、购物和休闲行为的时空表达,得出其会影响阿克苏市城市社区空间的发展。(4)时间地理学的组合限制概念、行为地理学的行为决策理论和空间-行为互动理论适宜解释嵌入式社区与居民日常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阿克苏市嵌入式社区居民的日常通勤、购物、休闲等行为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发达城市居民的日常行为表现出显着的时空间差异性,尤其是通勤行为的时空间差异性,通勤时间较晚,并且不存在跨区域通勤,购物和休闲空间的等级与规模都远不及上述发达城市,因而活动时间较短,空间范围有限;再与先前学者对西部城市西宁市居民时空间研究的比较,本研究主要聚焦嵌入式社区的多族群性质以及城镇化过程的动态性。

张书铭[4](2020)在《武汉市黄陂区城市边缘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诸多由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引发的问题日益凸显,城市边缘区作为土地利用变化活跃且承担城乡间功能与要素过渡交流的区域因其不合理的发展模式在城市化进程中其内部的生态空间成为极为敏感的区域。本文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景观基因图谱的乡村景观演变机制与多维重构研究——以湿冷湿热地区武汉黄陂为例》,基于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运用景观格局分析相关技术与软件对2003年至2019年间武汉市黄陂区城市边缘区的景观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运用最小阻力模型构建潜在生态廊道分支网络,并基于相应指标评价网络结构中的节点与廊道的潜在生态效益进而提出相应网络结构优化策略,以期望为目前相对薄弱的城市边缘区景观格局研究提供案例参考并为该地区的景观格局优化政策制定和规划建设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域内景观要素构成随着武汉市黄陂区城市边缘区建设的深入发生显着变化,在研究区域内景观要素相互转化情况明显并且十分复杂,其中各类景观要素间普遍存在相互转出与转入的情况。建设用地与裸地分别增加115.36 km2与8.92 km2而农地、有林地与水域分别缩减62.76 km2、22.98 km2与38.55 km2。(2)研究区域的景观格局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景观中所有斑块整体上的空间形状复杂程度有小幅降低、斑块空间形状类型的丰富度有所降低但破碎程度有所提高、景观中斑块类型的团聚程度有所降低并呈现出延展趋势、景观中所有斑块间在整体上的聚集程度与连通性均有所降低以及景观系统中的景观异质性正在逐渐提高,但原本占据优势的斑块类型呈持续缩减趋势。(3)生态廊道分支网络的合理构建有利于强化武汉市黄陂区城市边缘区的景观格局空间结构与空间连通性。经过最小阻力模型构建潜在生态廊道分支网络、选取相应指标评价网络结构以及缓冲区分析,最终确定在生态源地与生态聚集点外分别设置600 m与300 m的生态缓冲区能够高效地优化两者的空间结构连通性和稳定性。

朱玉婷,卜清军,赵金艳[5](2020)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地域雷暴日数变化规律及特征分析》文中认为雷电放电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庞大的能量,其高电流和高电压具备极强的破坏性和致命性。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雷电灾害的风险水平愈来愈高,对国民经济造成的风险和社会影响也日趋严重。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地处渤海湾,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导致夏季常常遭到雷暴的影响。基于塘沽地域近50年(1964—2013年)雷暴日数的相关资料,采用35 a(1964—1998年)和近15a(1999—2013年)相应的雷暴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旨在通过分析总结它的发生规律,在该地域实施有效的雷电防护措施、雷暴监测预警以及防灾减灾工作。

张弘驰[6](2020)在《基于迎风面积的滨海山地城市风廊发掘及设计策略》文中认为我国城市正处于从高速城市化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进程中,未来数十年,还将面临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压力,尤其是寒冷地区人民应对高温的经验不足,受其不利影响可能更严重。如何采取有效的规划管控和设计对策来减缓、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的重视。城市通风廊道作为重要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手段,是一种科学定量、精细化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新策略,可将郊区或海面上的湿冷空气引向高温闷热的城市中心区域,从而有效缓解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对提高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人体健康有着积极作用。目前,通风廊道的研究及实践主要针对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和宏观层面,而对行人舒适度更加重要的街区尺度,城市设计阶段的研究较为缺乏,这会导致规划师和建筑师在进行城市空间形态、街道精细化设计时难以应用通风廊道的研究结果。本文选取的基于迎风面积(FAI,Frontal AreaIndex)的建筑形态研究方法具有计算简便、对行人层风环境评估效果好、有效对接城市规划和设计等优点。研究旨在利用迎风面积指数发掘城市街区尺度的通风廊道、评估其对风环境的改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缓解策略。此外,为使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应对策略具有代表性和可行性,选取大连一个7km×7km的典型城市街区——星海湾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该地区具有滨海、山地、高密度等特点,其风廊发掘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一是如何准确描述半岛城市条件下,大气环流和局地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对风环境的耦合影响;二是城市用地与山体犬牙交错,如何准确描述山体对城市风环境的影响;三是如何建立一套能够快速计算大量城市信息和建筑形态参数的工具。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对城市基础数据(海陆分布、地形、建筑、气象观测等)进行统一处理,对半岛城市背景气候条件、热力环流、地形特征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主要受南北向海风影响较大,山地主要起机械阻挡作用;全年主导风向为北,南向次之;春夏季主导风向为南,秋冬季主导风向为北;夏秋时节夜晚的风较弱(<3.3m/s),此时可能形成山谷风。其次提出一种山地城市迎风面积新模型,能充分准确体现山体和地形对城市风环境的阻挡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山体迎风面积的折减系数,以体现山体形态与建筑拖曳效应的差异。从两方面对迎风面积的计算方法加以改进,一是根据山海城市特点,将海平面作为参考面,山和建筑作为一个统一的阻碍物进行FAI计算;二是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模型(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拟计算山体与建筑代表模型风影区风速的比值,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一种山体FAI折减系数计算的新方法。再次,开发了一套基于Python-GIS的脚本工具,实现了海量城市信息处理的快速计算。在100m× 100m网格中,计算了研究区域南风、北风的FAI地图。利用最小成本路径法(LCP,Least Cost Path),计算了南风和北风的通风廊道,主要有四条南向通风道、四条北向通风道。考虑热力环流对主导风向及通风廊道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山谷风和海风等热力环流的风向,并计算了其通风廊道分布。第四,为了验证基于迎风面积的风道计算结果,利用CFD模型和现场实测两种方法对风道的改善效果进行了验证和对比。CFD模拟结果表明,风道比非风道的平均风速高43%(南)和18%(北)。并于南风和北风天气进行了现场测试,进一步验证了通风廊道的风速改善效果。现场实测结果表明,风道比非风道的平均风速高100%(南)和112%(北)。验证结果表明,利用FAI和LCP所发掘的风道与实际相比具有足够的可信度和一致性,有助于规划师、建筑师对通风廊道进行发掘和评估。最后为将风道发掘结果与城市设计相对接,提出了风廊布局、建筑形态、景观设计等缓解策略。通过通风廊道叠加对风廊控制范围、控制宽度、街道布局等各项建设活动进行控制指引,并利用实测城市温度场与通风廊道分布图相叠加,对风道及作用区的热环境进行定量评估,提出绿化缓解策略。从而整体上提升城市风环境质量,改善夏季高温和冬季雾霾,降低热岛效应,提高环境舒适度。本文通过对典型高密度城市街区的风环境研究,统计分析并计算其气候特征和建筑形态数据,发掘城市通风廊道,以此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定量依据。采用的山体FAI新模型、纳入山体FAI折减系数的新方法和针对滨海山地城市的气候地形特征分析,对主要受海陆风影响、地形复杂的地区进行风廊发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进一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供强有力的规划指导。

胡乔俣[7](2019)在《哈尔滨文化中心外部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城市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发展迅速这一阶段,不仅充满了机遇,也存在诸多困境和挑战。在传统的文化设施和现有大部分文化类公共建筑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公众新的文化和生活需求的背景下,城市文化中心将文化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城市绿色空间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复合功能外部空间的新兴文化建筑类型,是展现当地文化风貌的城市重要节点与标志物。寒地城市特殊的气候条件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同时城市文化中心外部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建成的文化中心外部空间进行使用后评价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为城市公众提供优质的社会生活休闲场所。因此,本研究以我国典型的寒地城市哈尔滨为目标城市,以哈尔滨国内外知名的哈尔滨文化中心为研究对象,从使用人群的环境行为特征和使用者的使用后评价两个角度,对寒地城市文化中心的使用后评价进行深入研究。研究通过环境行为特征的实地调研,对研究对象及其外部空间进行观察,并对使用人群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访谈记录的质性分析和相关文献分析,提取出文化中心外部空间影响较大的评价因子。通过使用后评价问卷的形式获取使用者的基本特征和主观满意度评分,针对5项一级评价因子和31项二级评价因子进行分析,深入探寻不满意原因的根本,之后依据强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确定优化因素。将分析结果归纳整理为空间构成、环境品质、交通空间、配套设施及交通空间5个方面的优化策略,解决哈尔滨文化中心外部空间现存问题。结合哈尔滨独特的气候及文化因素,设计切实可行并具有实际意义的哈尔滨文化中心外部空间优化方案,为寒地城市文化中心外部空间的品质提升和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本次研究在结合特有的气候因素下,通过引入环境行为学,得出的评价体系可以补充使用后评价的现有研究内容,优化使用后评价所反映出现存的不足,以此完善文化中心外部空间现有环境质量、激发城市公众生活。同时,希望得出的评价结果和运用的研究方法对于后期城市文化中心外部空间的规划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张媛媛[8](2019)在《导入绿色技术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应用探究 ——以深圳阿婆髻森林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日程,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各种响应“绿色发展”的活动浪潮层出不穷,“绿色”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代名词。深圳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发展先驱,对于未来城市绿色发展方向的大政方针正在坚定不移的实施建设中。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的阿婆髻森林公园承担着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和郊野公园建设发展规划的重担,与公园环境建设相配套的公共环境设施建设也以刻不容缓。城市公共环境设施是城市建设的有机构成部分,通过服务社会,影响城市整体风貌。公共环境设施的不断建设提高,是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们不断追求精神文化品质的提高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本文针对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选择城市未来“绿色发展”这一时代背景,进行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导入绿色技术的设计实践,通过对公共环境设施的发展概况、构成要素、类型分类与其主要特征进行理论研究,导入绿色技术后的公共环境设施技术性与景观性设计方法、设计原则等内容进行梳理,结合国内外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成功融入绿色技术的优秀设计案例的实践经验,为今后公共环境设施的绿色发展提供参考谋划。本文由四个部分、七大章节组成:第一部分(第1章):对设计创作内容的整体概述。包括课题研究的来源与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对象、内容与框架,相关概念界定,站在前人对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深入研究之下,剖析当前公共环境设施的发展背景,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第2—5章):对设计创作内容的理论研究。研究诠释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构成、类型与特征分析,剖析绿色技术与公共环境设施的关系,研究公共环境设施导入绿色技术的可行性,并通过国内外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导入绿色技术的实践案例剖析,归纳总结出导入绿色技术的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方法。第三部分(第6章):结合前文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成功融入绿色技术的优秀设计案例的剖析,完成深圳阿婆髻森林公园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实践研究。第四部分(第7章):通过前文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研究,总结实践成果,并对深圳阿婆髻森林公园公共环境设施的未来发展提出设想和建议。

王义琴,刘学春,金敏,徐磊[9](2013)在《2007-2012年武汉郊区雷暴日和雷电灾害分析》文中提出利用2007-2012年武汉市五个区域气象观测站的雷暴日资料和各区雷电灾害资料,对武汉市郊区雷暴日和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时间特征分析,6年中五个郊区年雷暴日和年雷灾次数均呈现来回波动现象,但年雷暴日与年雷灾次数波动方向相反。五个郊区年变化趋势相同,整体呈递减趋势。每年新洲都发生雷灾,东西湖发生次数相对较少。根据空间特征分析,五个郊区均属于中雷区。长江以南区域平均年雷暴日多于长江以北,江夏平均年雷暴日为五个郊区之首。雷暴活动相对最少的区域是东西湖和蔡甸。武汉郊区雷电灾害频度呈现明显区域性差异。新洲及江夏雷电灾害频度较高,东西湖雷电灾害频度最低。雷电灾害频度分布与平均年雷暴日分布情况大致相似。新洲和江夏平均年雷暴日高,且靠近长江水域致使土壤电阻率容易突变,因此易遭雷击。分析近几年武汉郊区雷灾事例,雷灾原因主要是无防雷装置、防雷措施不完善或户外防雷意识欠缺。雷暴日和雷电防护措施均对雷电灾害有影响,在不能控制雷暴日的情况下,应积极科普防雷知识并采取雷电防护措施。防护过程中需同时注重感应雷和直击雷的防护。

金晨路,肖稳安[10](2012)在《武汉雷暴气候特征及其ARIMA-NN预测模型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利用武汉市5个气象观测站1960-2010年雷暴日资料,对武汉地区雷暴日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ARIMA-NN模型预测2011年武汉雷暴日数。结果表明,过去的51a中,武汉市雷暴日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且存在29a,17-19a的长周期和8-9a,2-3a短周期。雷暴日月变化呈双峰型,主峰为7月,次峰为4月。武汉属多雷区,总体呈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分布。运用ARIMA-NN模型对武汉市雷暴日进行拟合,结果显示集成模型比单一模型拟合精度有很大的提高,用集成模型预测2011年武汉市雷暴日数为22天。

二、武汉市雷电日数的时间和地域变化的基本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汉市雷电日数的时间和地域变化的基本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名词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2.1 概念梳理
    2.2 内涵辨析
    2.3 特征论述
    2.4 理论基础
    2.5 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3.1 ESMF比较矩阵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3.4 德国DGNB UD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3.8 机制保障比较
    3.9 模式特征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3 钻石评价模型
    5.4 评价体系结构
    5.5 评价内容优化
    5.6 评价方法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后记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2)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库工程景观生态研究现状
        1.2.2 水库工程水土保持研究现状
        1.2.3 生态弹性景观研究现状
        1.2.4 水库水土保持景观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
    2.1 出山店水库工程概况
    2.2 自然概况
        2.2.1 自然条件
        2.2.2 矿产资源
    2.3 社会经济概况
        2.3.1 平桥区
        2.3.2 浉河区
        2.3.3 研究区
    2.4 生态环境现状
    2.5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2.5.1 水土流失
        2.5.2 水土保持
    2.6 小结
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方案
    3.2 研究方法
        3.2.1 数据处理
        3.2.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技术路线
    3.4 难点、可行性及创新点
        3.4.1 难点及解决办法
        3.4.2 可行性
        3.4.3 创新点
    3.5 小结
4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基本概念与理论
    4.1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
        4.1.1 水土保持
        4.1.2 景观与弹性
        4.1.3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
    4.2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
    4.3 小结
5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单元划分与景观要素
    5.1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划分
        5.1.1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划分原则
        5.1.2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划分步骤
        5.1.3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划分结果
    5.2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要素
    5.3 小结
6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分析
    6.1 出山店水库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分析
        6.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1.2 出山店水库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矩阵
        6.1.3 基于地形基础上的定量分析
        6.1.4 出山店水库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幅度分析
        6.1.5 出山店水库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速度分析
        6.1.6 出山店水库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分析结果
    6.2 出山店水库生态脆弱性评价
        6.2.1 评价指标体系
        6.2.2 指标数据标准化
        6.2.3 评价指标权重
        6.2.4 生态脆弱性评价
        6.2.5 出山店水库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分析
    6.3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6.3.1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体系及原则
        6.3.2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计算方法
        6.3.3 林地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B1)
        6.3.4 草地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B2)
        6.3.5 耕地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B3)
        6.3.6 水域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B4)
        6.3.7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
    6.4 出山店水库生态景观基本特征分析
        6.4.1 水土保持景观要素特征指标
        6.4.2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景观要素特征分析
    6.5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模型及指标体系
        6.5.1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模型
        6.5.2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指标体系
    6.6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分析评价
        6.6.1 模型指标计算
        6.6.2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计算结果
        6.6.3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结果分析
    6.7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3)阿克苏市嵌入式社区居民日常行为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文化转向
        1.1.2 城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中流砥柱的角色
        1.1.3 小城市尺度的嵌入式空间居民时空行为具有典型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提出研究问题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
        1.3.5 技术路线
2 嵌入式社区与居民行为空间研究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内外嵌入式社区研究
        2.1.2 国外城市居民行为空间研究
        2.1.3 国内城市居民行为空间研究
    2.2 文献述评
3 相关理论基础
    3.1 嵌入性理论
    3.2 时间地理学
    3.3 行为地理学
    3.4 空间-行为互动理论
4 研究设计与数据获取
    4.1 研究区概况
        4.1.1 阿克苏市行政区划演变
        4.1.2 阿克苏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4.1.3 阿克苏市城市空间现状
        4.1.4 嵌入式社区与非嵌入式社区
    4.2 数据来源与获取
    4.3 数据基本情况
5 阿克苏市居民通勤行为时空分析
    5.1 城区居民通勤行为
        5.1.1 城区居民工作日通勤行为
        5.1.2 城区居民休息日通勤行为
    5.2 嵌入式与非嵌入式社区居民通勤行为
        5.2.1 嵌入式与非嵌入式社区居民通勤时空特征
        5.2.2 嵌入式与非嵌入式社区居民工作日与休息日通勤行为
    5.3 嵌入式社区不同族群居民通勤行为
        5.3.1 嵌入式社区不同族群居民通勤时空特征
        5.3.2 嵌入式社区不同族群居民工作日与休息日通勤行为
    5.4 嵌入式社区与居民通勤行为相互作用机制
    5.5 本章小结
6 阿克苏市居民购物行为时空分析
    6.1 城区居民购物行为
        6.1.1 城区居民购物时段特征
        6.1.2 城区居民日常购物行为的时空特征
        6.1.3 城区居民购物出行方式特征
    6.2 嵌入式与非嵌入式社区居民购物行为
        6.2.1 嵌入式与非嵌入式社区居民购物出行与时长特征
        6.2.2 嵌入式与非嵌入式社区居民购物空间特征
        6.2.3 嵌入式与非嵌入式社区居民网络购物行为
    6.3 嵌入式社区不同族群居民购物行为
        6.3.1 嵌入式社区不同族群居民购物出行与时长特征
        6.3.2 嵌入式社区不同族群居民购物空间特征
        6.3.3 嵌入式社区不同族群居民网络购物行为
    6.4 嵌入式社区与居民购物行为相互作用机制
    6.5 本章小结
7 阿克苏市居民休闲行为时空分析
    7.1 城区居民休闲行为
        7.1.1 城区居民的休闲方式与时间特征
        7.1.2 城区居民休闲空间特征
    7.2 嵌入式与非嵌入式社区居民休闲行为
        7.2.1 嵌入式与非嵌入式社区居民休闲方式与时间特征
        7.2.2 嵌入式与非嵌入式社区居民工作日与休息日休闲时间的差异性
        7.2.3 嵌入式与非嵌入式社区居民的休闲空间特征
    7.3 嵌入式社区不同族群居民休闲行为
        7.3.1 嵌入式社区不同族群居民休闲方式与时间特征
        7.3.2 嵌入式社区不同族群居民工作日与休息日休闲时间的差异性
        7.3.3 嵌入式社区不同族群居民休闲空间特征
    7.4 嵌入式社区与居民休闲行为相互作用机制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讨论与不足
    8.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4)武汉市黄陂区城市边缘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综述
    2.1 城市边缘区的相关内容
    2.2 景观格局相关研究进展综述
    2.3 本章总结
3 武汉市黄陂区城市边缘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研究内容与方法
    3.3 数据生产与处理
    3.4 本章总结
4 武汉市黄陂区城市边缘区景观要素构成演变量化统计分析
    4.1 景观要素面积统计
    4.2 景观要素面积动态变化统计
    4.3 景观要素面积年均变化分析
    4.4 本章总结
5 武汉市黄陂区城市边缘区景观要素转移分析
    5.1 2003 年至 2009 年景观要素转移分析
    5.2 2009年至2014年景观要素转移分析
    5.3 2014年至2019年景观要素转移分析
    5.4 2003年至2019年景观要素转移分析
    5.5 本章总结
6 武汉市黄陂区城市边缘区景观指数分析
    6.1 关键技术与分析方式选取
    6.2 类型层面景观指数分析
    6.3 景观层面景观指数分析
    6.4 本章总结
7 武汉市黄陂区城市边缘区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
    7.1 景观格局优化方法与目标
    7.2 生态廊道分支网络构建
    7.3 生态廊道分支网络空间结构评价与分析
    7.4 生态廊道分支网络空间结构评价结果分级
    7.5 生态廊道分支网络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研究
    7.6 本章总结
8 研究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遥感影像数字产品参数信息

(5)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地域雷暴日数变化规律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分析
    1.1 年雷暴日数的距平变化
    1.2 雷暴日数季节变化
    1.3 雷暴日数的月变化
2 结论

(6)基于迎风面积的滨海山地城市风廊发掘及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
        1.1.2 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
        1.1.3 大连城市热环境
        1.1.4 本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发展
        1.3.1 国外研究与实践
        1.3.2 国内研究与实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通风廊道相关理论综述
    2.1 城市气候图与局部气候分区
        2.1.1 城市气候图
        2.1.2 局部气候分区
    2.2 通风廊道的空间系统与分类
        2.2.1 空间系统
        2.2.2 实现形式
        2.2.3 规划管控
    2.3 通风廊道发掘方法
        2.3.1 数值模拟
        2.3.2 遥感与地表温度反演
        2.3.3 实测与风洞试验
        2.3.4 基于GIS的建筑形态参数应用
    2.4 FAI与城市风环境的关联性
        2.4.1 FAI模型发展
        2.4.2 FAI对城市通风的影响
        2.4.3 LCP的原理与应用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FAI与LCP的通风廊道发掘研究
    3.1 大连风环境与地理特征研究
        3.1.1 城市基础数据来源
        3.1.2 城市背景风场特征
        3.1.3 城市地理地形特征
        3.1.4 星海湾区域基本特征
    3.2 山体FAI新模型
        3.2.1 山体FAI新模型与计算
        3.2.2 山体FAI的折减系数
        3.2.3 FAI地图叠加
        3.2.4 山体FAI新模型的改进效果
    3.3 基于LCP的风廊计算
        3.3.1 计算网格
        3.3.2 LCP计算
    3.4 星海湾地区风廊发掘
        3.4.1 主导风风廊发掘
        3.4.2 山体影响下的风廊发掘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CFD模拟和实测的通风廊道验证
    4.1 CFD湍流模型验证
        4.1.1 湍流模型
        4.1.2 新0方程模型验证
    4.2 CFD数值模拟验证
        4.2.1 CFD前处理设置
        4.2.2 CFD模拟结果
    4.3 风速实测验证
        4.3.1 测试方法
        4.3.2 测试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星海湾通风廊道设计策略
    5.1 通风廊道特征及设置原则
        5.1.1 基本特征
        5.1.2 设置原则
        5.1.3 风廊分级
    5.2 通风廊道布局及设计策略
        5.2.1 补偿空间与作用空间布局
        5.2.2 风廊总体布局与分级设置
    5.3 街区控制及建筑设计策略
        5.3.1 街区控制指引
        5.3.2 建筑设计策略
    5.4 针对热岛的景观设计策略
        5.4.1 热岛缓解方法
        5.4.2 空气温度实测
        5.4.3 温度场与风廊叠加分析
        5.4.4 热岛缓解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连站年均温度和风速统计(1951-2017)
附录B 大工站年均风频和风速统计(2014-2017)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7)哈尔滨文化中心外部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城市文化中心外部空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2.2 城市公众文化需求与户外活动需求的提升
        1.2.3 寒地城市对于城市文化中心的独特要求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寒地城市及其特征
        1.4.2 城市文化中心外部空间的定义
        1.4.3 城市文化中心外部空间的组成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5.1 国内外使用后评价(POE)相关研究进展
        1.5.2 国内外文化中心外部空间相关研究进展
        1.5.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2.1 城市文化中心外部空间的特点
        2.1.1 城市文化中心的发展过程
        2.1.2 城市文化中心外部空间的基本特征
        2.1.3 城市文化中心外部空间的分类
        2.1.4 城市文化中心外部空间与主体建筑的关系
        2.1.5 城市文化中心外部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
    2.2 寒地气候对城市文化中心外部空间的影响
        2.2.1 寒地气候背景
        2.2.2 寒地气候对城市文化中心的影响分析
    2.3 基于环境行为特征的使用后评价(POE)框架设计
        2.3.1 城市文化中心外部空间使用后评价(POE)的研究方法
        2.3.2 使用人群环境行为特征的引入
        2.3.3 城市文化中心外部空间的使用后评价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文化中心外部空间使用后评价体系构建
    3.1 研究前期准备
        3.1.1 研究对象选取
        3.1.2 研究对象概况
        3.1.3 调研阶段设计
    3.2 使用人群的环境行为特征分析
        3.2.1 使用人群的基本特征
        3.2.2 使用人群的时空行为特征
        3.2.3 使用人群环境行为特征的问题总结
    3.3 基于环境行为特征构建使用后评价体系
        3.3.1 使用后评价体系的基础数据分析
        3.3.2 构建使用后评价体系
        3.3.3 使用后评价问卷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文化中心外部空间使用后评价结果分析及优化策略
    4.1 使用后评价基础统计结果分析
        4.1.1 评价样本分析
        4.1.2 整体评价结果
        4.1.3 各项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
        4.1.4 评价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4.1.5 基于环境行为特征的不满意原因总结
    4.2 基于使用后评价的哈尔滨文化中心外部空间优化因素确定
        4.2.1 强相关性分析提取外部空间优化因素
        4.2.2 因子分析补充外部空间优化因素
        4.2.3 确定外部空间的优化因素
    4.3 基于使用后评价的哈尔滨文化中心外部空间优化策略
        4.3.1 空间构成方面的优化策略
        4.3.2 环境感知方面的优化策略
        4.3.3 配套设施方面的优化策略
        4.3.4 运营管理方面的优化策略
        4.3.5 交通空间方面的优化策略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8)导入绿色技术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应用探究 ——以深圳阿婆髻森林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
    1.3 课题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设计实践探索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7 课题研究创新点
    1.8 研究路径与研究框架
2 绿色技术及其在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的导入
    2.1 绿色理念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2.2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内涵及其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2.3 绿色技术与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契合性研究
    2.4 绿色技术在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导入的必然性
    2.5 本章小结
3 绿色技术及其在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的相关研究
    3.1 绿色技术的认知及其相关研究成果
    3.2 绿色技术的构成内容及其基本原理
    3.3 绿色技术在相关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推广
    3.4 绿色技术在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中的设计导入
    3.5 本章小结
4 绿色技术在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剖析
    4.1 国外应用案例剖析
    4.2 国内应用案例剖析
    4.3 案例剖析带来的启示
5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中导入绿色技术的设计要点与方法
    5.1 绿色技术导入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5.2 绿色技术导入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及环境的设计要则
    5.3 绿色技术导入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基本方法
    5.4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及环境的绿色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导入绿色技术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应用探究——以深圳阿婆髻森林公园为例
    6.1 深圳市绿色设计发展目标及其在环境中的建设
    6.2 阿婆髻森林公园项目认知及设计现状
    6.3 绿色技术在阿婆髻森林公园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的导入
    6.4 阿婆髻森林公园公共环境设施具体造型设计
    6.5 阿婆髻森林公园相关公共环境设施及环境设计
    6.6 绿色技术导入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推广应用
    6.7 设计创作感悟
    6.8 阿婆髻森林公园公共环境设施及环境设计成果展示
7 结论
    7.1 研究工作和成果
    7.2 研究结论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设计实践
附录2 论文插图来源
附件

四、武汉市雷电日数的时间和地域变化的基本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2]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研究[D]. 徐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3]阿克苏市嵌入式社区居民日常行为时空特征研究[D]. 朱双玲.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4]武汉市黄陂区城市边缘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D]. 张书铭.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地域雷暴日数变化规律及特征分析[J]. 朱玉婷,卜清军,赵金艳. 天津科技, 2020(02)
  • [6]基于迎风面积的滨海山地城市风廊发掘及设计策略[D]. 张弘驰.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7]哈尔滨文化中心外部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D]. 胡乔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导入绿色技术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应用探究 ——以深圳阿婆髻森林公园为例[D]. 张媛媛.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9]2007-2012年武汉郊区雷暴日和雷电灾害分析[A]. 王义琴,刘学春,金敏,徐磊. 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1第十一届防雷减灾论坛, 2013
  • [10]武汉雷暴气候特征及其ARIMA-NN预测模型的研究[A]. 金晨路,肖稳安. S13 第十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灾害与风险评估, 2012

标签:;  ;  ;  ;  ;  

武汉市闪电日数时空变化的基本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