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美国大学教中国画(论文文献综述)
肖洒[1](2021)在《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标志性中国人物画家,杨之光(1930-2016)的历史题材人物画在中国画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针对中国人物画长期以来不擅长表现宏大场面、揭示深刻主题、深入塑造人物形象等现实问题,本文从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发展变迁入手,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作为背景引入,探讨历史题材创作的中国人物画家的审美意识、历史观以及表现手法等内容,并分析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首先,论文阐述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了解杨之光艺术创作的社会历史背景.其次,针对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艺术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就历史题材人物画主题的构思和提炼、笔墨与造型的兼容以及创作图样等具体性问题作出深入探讨.最后,重点对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影响和借鉴意义展开讨论.结语部分,结合对当代语境下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的思考,阐释在今天的文化语境下开展图像记录历史工作的重要性.客观而言,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在内容上表现出英雄人物于历史进程中的崇高意义.这种英雄主义的历史思想观,是毛泽东时代的主要特征,并为改革开放后文艺主旋律所积极倡导.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融合西方历史画、肖像画和风俗画三种不同的题材类型,既注重历史场景的再现来激发观者对历史事件的感受与情绪,又注意对历史人物的细节刻画,彰显了历史事件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引发观众思考画作所反映事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逻辑.在形式上,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在笔墨与造型的兼容、笔墨书写性与构图设计感的兼容等方面都做了大胆的尝试,丰富了笔墨造型语言,拓展了画面构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人物画风格的多元化发展.本文认为,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作为新中国画的代表,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民族气派、传统特色有机结合,打破传统中国画的“避世主义”的主题倾向和“逸笔草草”的笔墨技法特点,基于生活化情思来进行历史画创作,突破简单仿效西方的形式主义,体现了历史主题创作与国家、社会的命运相连,彰显出历史题材创作的重要现实价值.
张远[2](2020)在《隔岸之观 ——2000年以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认知与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考察了21世纪以来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新知,旨在探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在国际上的当代艺术生态格局中的新变化。研究主要聚焦在两方面:一、梳理研究近二十年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研究及其国际推介的状况;二、研究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在全球艺术互动与话语多样性中所践行的方案与创造。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持续受到关注与研究,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兴趣,国际上众多着名的博物馆美术馆与艺术机构举办了多样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览以及学术论坛、研讨会,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因此受到国际艺术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虽然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研究、感知方式与中国语境不同,但它们恰恰发现了当代中国水墨艺术的特别魅力与艺术意义。大量学术论文的发表和专着的出版,表明了当代中国水墨艺术已经成为西方学术界严谨的学术研究课题。本论文以全球化和中国发展为研究背景,采用当代诠释与评价的并行框架,结合文献分析和个案研究的综合方法,从国际艺术话语中扫描那些被展示、被研究的艺术家的含义,以横向观察西方如何分析与观看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之价值与意义。通过本案研究可知,在国际方面,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当代水墨艺术家呈现出与传统艺术的动态对话,将中国传统美学-哲学与新的国际话语融合在一起,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多样性并使之更加开放。今天,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不仅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至全球文化景观中的一部分,而且成为一种有效的艺术实践形式,其在国际上的学术认知与评价,亦将反馈于其自身的历史书写与解读。
刘冬[3](2020)在《地缘文化中的美学表达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的现代绘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藏自治区的现代绘画是中国民族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中国美术独特的艺术实践,这种民族区域的艺术实践根植于中国民族美术能动的生命力,产生于时代背景下的多元文化融合,是在西藏传统和社会条件下发展出的独特现代模式。它不仅密切联系着新中国的现代化历史进程,而且与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息息相关,是聚集于西藏的美术家们对时代巨变做出的“自觉”回应。如何创造性的揭示、建构这种中国民族美术的实践与模式,如何结合这种独特的历史经验,行之有效的探索出中国民族美术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这不仅是学术研究,也是我们在历史进程中不断面对的社会问题。西藏由于地理、历史原因致使本地区的美术家及其作品一直处于“偏安一隅”,美术界对此也少有关注,但这并没有阻碍其美术的发展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科技、交通运输和新媒体的传播让西藏的现代绘画及美术家群体逐渐揭开神秘面纱,使人们认识到诞生于西藏高原的西藏现代绘画,其鲜明的艺术棱角,以及在面对当今文化冲击所带来的困惑中所体现出的哲学思想与文化坚守,给中国美术从“高原”到“高峰”的迈进以启示。西藏因其特有的“地缘文化”优势,使得20世纪后半叶聚集于西藏的美术家建构出具有西藏美学特征的“地缘文化”场域,彰显着现代化进程中地域与文化的内在关系。美术家在此语境下创作的西藏现代绘画,所体现出的现代性与中国文化的自主性,给中国美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带来了鲜明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认同。正是“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文化的体现,在国际艺术交流中,更具民族性与国际性,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的立场与态度。从“地缘文化”出发,探索西藏“地缘美学”风格,是民族美术研究的新视野与新方法。以西藏自治区地理空间为范畴,在传统文脉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审美需求,拓展人文空间,从而形成人对地理空间的经验重塑和实践再造。以此所形成的西藏美学特质,能进一步深化民族美术的文化内涵和拓宽民族美术的视觉表现。西藏现代绘画的“地缘文化”是在西藏特有的地理、历史、宗教背景中孕育的,地理环境是民族文化艺术生成的土壤和客观基础,形成了西藏历史上的精神文化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西藏的宗教信仰深深的影响并指导着当地人们的艺术审美表现,从原始遗迹到唐卡及西藏的现代绘画,艺术的价值追求实现了从“神本”到“人本”的转变,艺术的审美追求体现出强烈地“西藏风格”。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的特征,是在西藏内、外因素的相互助推中生成的。西藏现代绘画的美术家与外部艺术世界之间保持着空间、时间和人群的接触、交叉、重叠和相互影响。外因主要是美术家有感于人与时代、艺术与社会,形成了以“他者”视角下关于西藏题材绘画和藏族绘画的“命题式”创作与解读。内因则是在历史经纬与个人坐标的定位中,聚集于西藏的不同身份背景的美术家在20世纪后半叶西藏社会的转型、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中产生的由内而外的文化自觉。20世纪后半叶的西藏现代绘画,经历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几个历史发展阶段,有清晰的发展脉络,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艺术家群体和艺术现象,并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地缘文化”特征。20世纪后半叶西藏的现代绘画,体现出特有的“地缘文化”内涵,即:“大美”的和谐内涵、“信仰”的世俗化内涵、“去标签”的真实内涵。聚集于西藏的三类不同身份背景的美术家,因绘画的题材内容与视觉表现,呈现出不同的“地缘美学”风格,即:“唯民”——本土培养美术家的题材选择与视觉表现;“唯藏”——外出学习归来的本土美术家的题材选择与视觉表现;“唯识”——外来长期入藏工作美术家的题材选择与视觉表现。他们从各自的视角出发,针对“宗教与文化”、“城市化与现代化”、“个性与认同”等问题,在绘画中呈现出关于“历史与记忆”、“全球与地域”、“体验与感知”的艺术表达,以寻求20世纪后半叶地域与文化的内在联系。20世纪后半叶西藏现代绘画的“地缘文化”特征为民族美术及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发展带来了应有的反思与启示。即,反思:现代化中的文化思考与艺术表达以及商业化中的创作场域及传播推广;启示:时代与地域情节中西藏现代绘画的拓展及“地缘文化”背景下的民族美术之路。以此来展望中国各区域民族美术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与蓬勃生命。
何柏俊[4](2020)在《论埃尔金斯的视觉文化批评》文中指出詹姆斯·埃尔金斯,曾在多所大学从事美术史论和艺术批评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是当代西方一位在视觉文化批评方面有较大影响的学者。其视觉文化批评的主要内容体现于中国画批评、绘画和艺术图像批评、一般视觉文化批评三个领域。由于特殊“机缘”,埃尔金斯对中国画发生了兴趣。在中国画批评方面,他谈了自己对中国山水画历史分期的见解,并指出中国山水画尤其是水墨画之重要特点在于“变形”“和谐”与“抽象”等方面。在这方面,他的批评方式、批评立场和很多具体见解具有合理深刻的一面,也在认知和观点上有肤浅片面的一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某些西方中心论的美国式误解。在绘画和艺术图像批评方面,首先他描述了由裂缝进入油画观看以及视觉品味和视觉素养等问题。其次区分了“艺术图像”与“非艺术图像”,并探讨了各自的内涵及关系,其中尤其有意思的是他对“非艺术图像”之缘起、发展和特性的分析。最后他对图片、文字和符号的复杂关系有所思考,认为图片的类型和涵义是多重的,不属于一般的符号,而是具有丰富意义世界的特殊表意系统。在一般视觉文化批评方面,他不仅区分了与“视觉文化批评”直接相关的诸多概念,还解释了视觉文化批评与文化研究、艺术史研究的关系。其视觉文化批评的基本主题是文化新变与艺术机遇问题、雅俗问题和图像霸权问题。他的研究论域不仅具有集中性,也具有前沿性,以美术评论和一般视觉文化为研究焦点,既继承又反思贡布里希以来的艺术批评史传统,能够给我们的社会文化分析和艺术思考带来不少方法论上的启示。
贾韬[5](2020)在《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历史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周期性与规律性,找到相似的时空场景与媒介轨迹,进行匹配与对照、筛选与分析,对当下的社会改革、教育创新与文化引领,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价值。研究民国时期的书法教育,从宏观角度看,它包含对整个近代时期书法教育史的脉络提炼,即如何从传统教育形态进入国民教育序列与学校教育体制;从中观角度看,它包含对各种教育改造思潮、艺术教育论说或重要人物思想的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的延伸分析,即书法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再生产”、“民族精神的再塑造”以及“美术育人的合法化”;从微观上看,它涵盖了对民国书法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写实与文本描述,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系列教学活动构成。中国古代书法教育始于文字书写、兴于读书明理、盛于以书取仕,在着书立说、立国化民、广育群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伦理教化作用与社会稳定功能,然而正是书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身依附性与制度嵌入性,使书法教育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遭遇了“价值观念”上的肢解与“社会行动”上的剥离。民国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体系开始确立并实施的时期,而在文化艺术领域,则是中国开启正规化艺术教育和美育的肇始时期。书法教育以其根深蒂固的“古典形态”,在二十世纪初的新兴学堂教育中,悄然兴起,潜滋暗长,“不仅完成了自身的‘革命’——从私塾师徒授受转向课堂教育,同时亦完成了社会意义上的‘革命’——从旧式教育体制走向新式教育体制”,书法教育则沿着实用书写教育和美术教育两条路线走进了学制框架体系内。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学校制度中主要有两种表现情形:一种是在初、中等教育中作为“国文科”中的习字课程,以追求实用性、普及性的书写技能而存在,“习字一科,虽为国语教学之一部门,但关系于修学及应用者甚大”;一种是以师范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制度形式,确立了书法向每个社会生活的扩张空间和渗透力量,以达致艺术性、专门性的书法美学而存在,“于艺术学校、大学校中,设书学一系,以培养一班高等书学人才”。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学制化的转型。“教育”和“文化”构成了民国书法教育的两大维度,作为勾勒民国书法教育“全景式”文本图像的前提,必须从“文化”角度阐释和反思民国社会大环境与书法教育之间的互动逻辑,提供书法教育在社会思想结构中的宏观视野。当时书法的“本体危机”主要体现在“汉字革命”对汉字的简化与注音,颠覆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书写内容、书写文本与书写方式,带来了书法哲学“本体论”上的危机与困惑。而“美术革命”对中国绘画摹古不化之风、石谷之流弊的批判——“革王画的命”,亦规约了书法创作的美学形式、艺术类型与个性趣味,解构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美学体格与道德功用,带来了书法哲学“价值论”上的冲击与失落。于是,在异域教育理论的审视与参照下,在其他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发展与比对下,书法教育需要学科逻辑的支撑与教育原理的基础,其核心与特征是“地道的逻辑思维——课程分布、课时分配、授课内容的环节安排、教学手段、教学思想、基本观念……,这一切都必须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才能获得确立”,书法教育活动过程被程序化、模式化与预设化,以舍弃各种异质性因素去构建具有普适性与标准性的学科教学体系。为了追求书写的标准化与效率化,围绕写字学习材料、写字教学方法、写字工具等,书法教育开展了各种心理化、科学化的实证研究,促进了书法教育在教学原理、学习原理上的设计与实践、探究与应用。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科学化的转型。在民国充满变革的浪潮中,“更新与改良是流行话语,同时,保存国粹更是国人关心的课题”,这就决定了书法艺术发展的社会规约力要比其“自律”大得多。书法教育“现代”的发展总是与危机意识和终极关怀紧密相扣,以中国文字之特有价值和民族精神,启发民众思想觉悟,塑造社会革新品格,通过平民教育、民众学校使书法从精英到大众,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借助艺术或者美术的身份加持,在“美育救国”、“艺术救国”等民族使命的话语体系中改变遭际、重获价值,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民国书法教育的成长及其背后折射出了知识范式的生产、文明观念的辐射、思想文化的变迁,书法教育的诸种知识通过出版的“崭新诞生”与思想的“人物引领”,在中西互动的格局下逐渐形成,并通过报章杂志、着作、教科书等各种形式传播,从而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公众知识与生活体验。同时,民国特殊的战乱背景使书家群体呈现出“聚集”和“流动”的时空特征,从雅集到社团构成了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中国书学会标志着传统书法艺术的复兴与书法普及教育的推广,各种学生书法社团则见证这个时代书法社团的繁荣和现代学制内的书法影响;从内陆到粤港形成了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在香港移民社会的国族想象和乡邦情结中,书法以保存国粹与发扬民族精神为重,书法教育则扮演了身份认同与民族抗争的重要功能。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近几十年来,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正在不断抽离日常书写的工具、文本与机会,中国汉字和书法的发展实际上又一次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然而,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书法教育无疑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书法教育的价值、前途等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讨论,我国书法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已在书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就目前来看,“应用化”与“艺术化”依然是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书法基础教育正在从写字转向审美,书法大众教育则面临着从功利走向情怀。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学科”建构之路,“科学化”与“专业化”仍然是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命题,既要解决“身份危机”,又要争取纳入现代学科的框架体系中。“本土化”与“国际化”则是书法教育时代复兴的责任担当,书法作为东方文化在国际艺术语境中的身份显现,既面临着以输出中国书法文化理念来重建东方书法形象的历史重任,又需要以中国元素与国际审美形式相融合而获得审美普世化。
田祝兰[6](2019)在《近代中国社会观念变迁视阈下的五四女作家研究 ——以凌叔华为例》文中研究表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结构调整,传统中国一步步向现代文明社会转型,在这场千年巨变中,社会变迁引起社会观念历经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观念的变迁深深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尤其是备受歧视和压迫的中国女性。笔者选取以凌叔华为代表的五四女作家为研究对象,探讨她们在社会剧烈变动时期,在社会观念不断推陈出新的历史时期的生存现状。五四女作家出生于19、20世纪之交,恰逢中国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观念变迁。她们大多出身于晚清贵族家庭,家境优渥,较之平民百姓而言更有机会接受先进的思想观念。她们是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时代产物,她们是五四时代的产儿,她们深受社会观念变迁的影响,成为与紧锁深闺的旧式贵族小姐全然不同的人。以凌叔华为代表的五四女作家既接受了传统闺塾教育,又受到了现代西化教育的洗礼;她们追求事业成功,以新视野考察周遭世界,成为独立自主的女国民;她们追求自由恋爱,自由婚姻,夫妻平等;她们公开与人交往,构建人际网络。简言之,她们已经具备了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她们代表两千多年始终蜷缩于历史地心的缄默女性冲出地表,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中心,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观。本文以晚清民国时期的报纸、期刊、传记、书信为依托,辅之以回忆录、文集等文献资料,运用文献分析法和逻辑归纳法,论述近代中国社会女子教育观念、女权观念、婚姻观念、女性公开社交观念等的社会变迁,对民国女性作家成长、成才的影响。本文以凌叔华为例,通过对凌叔华对待教育、事业、婚姻、社交的态度和行为的分析与考察,力求较为客观而准确地揭示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近代中国社会观念变迁对以凌叔华为代表的五四女作家的影响。
胡天银[7](2019)在《合作与冲突 ——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1931-1945)》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近现代大学发轫于民族内忧外患之际,民族救亡、文化重建与人才培养是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因此其与国家、社会、政府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中央大学作为国民党政府着力打造的“首都最高学府”,其深入地参与到国家建设与学术发展之中。本研究将中央大学置于十四年抗战背景之下,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进行考察和分析。通过历史考察与学理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表现为两种形态:合作与冲突。抗战时期政府需求与中央大学治校理念的契合是府学合作的基础。中央大学在工、农、医等实科发展中密切联系政府国防、经济、民生建设需求,《新民族》学人以学术探究的方式积极服务政府抗战建国策略的实施都是合作的体现,合作使府学关系更加紧密。然府学间虽有共识与合作,亦有矛盾与冲突。在人事上存在政治因素与学术标准的冲突;在经费上存在政府拨付不足与不能满足学校发展及师生需求的冲突;在管理上,存在政府控制学生运动与学生寻求自治之间的冲突。尽管府学间存在冲突,但合作大于冲突是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主旋律。第二,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层面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因素是基础因素。政府层面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其中政府意志是核心,经费拨发、教育政策、人事安排则为政府意志的具体体现。学校层面的因素则作用各不相同,在府学关系中校长多为平衡者,而师生多为抗争者。第三,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实质是学术与政治、知识与权力的合作与冲突。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府学关系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其二府学关系未形成制度化约束。第四,通过考察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历史可以得到以下启示:遵循大学逻辑行事,维持府学关系平衡;建立师生监督组织,保证府学关系透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明确府学关系边界。
钟凯月[8](2019)在《滕白也艺术及其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国门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并发生着史无前例的变革。西洋传教士入华,将西方艺术带入中国,而中国最早的一批留学艺术生,他们则是将中国艺术带出去,把西方艺术带回来,这些中西方贸易与经济、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往来对今后中国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滕白也作为20世纪上半叶最早一批赴美的艺术留学生,他在中西艺术的交流中扮演了一名使者的角色,而他优秀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想都对中、西方各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惜时至今日,这样一位学识与技艺俱佳的艺术家,在中国艺术界鲜有提及。像滕白也这样优秀的艺术家在20世纪中国画史中被后世遗忘并不是个例,但滕白也的艺术经历和其造诣是思考中、西现代艺术如何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发展的典型案例。笔者试图通过仅限的史料、文献记载和从社会学角度去重构滕白也的一生,包括他在海外留学的艺术经历和回国后发生的艺术事件等;并根据图像学、比较方法等对其指画、雕塑等艺术作品进行解读;在中、西艺术双向交互的教育培养下,滕白也对艺术的思考也凸显了不同于本土传统艺术家和其他留法、留学日本等艺术家的思考视角,且产生了与“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美术革命”论争,如“革王画的命”、“改良”、“调和”等理论皆不同的看法,同时他的艺术理论更是对20世纪初期美国架上绘画和前卫艺术产生影响。滕白也曾经为推动中国现代艺术发展和促进中西艺术交流方面做出的贡献是无法磨灭的,值得后人去深入了解和学习。滕白也的个案研究可以弥补民国艺术史缺失的内容章节,使中国艺术史更加完整。
周朝晖[9](2019)在《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百多年前,在上海美租界乍浦路成立了一个新型的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这便是中国第一个专业的美术院校,日后名闻遐迩的上海美专。多年以来,对于这所学校进行研究的学术专着和论文车载斗量,但是苦于文献方面的缺失,目前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有关这所学校西洋画教学方面的整体性的研究。近年以来,随着一些有价值的文献,尤其是散失在民间的资料不断被发现、收集、整理,相关研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能。《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一文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写成的。任何学术研究的结论必须建立在翔实、充分的数据的支撑下。由于文献资料动态化的特点,以及相关领域整体性研究的缺位,上海美专在西洋画教学方面的成就和历史地位虽已得到了比较高的程度上的认同,然而建立在最新文献资料基础上的系统性研究,仍然有其必要性。在这几年来的专业理论学习中,一个关于研究方向的核心问题点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成才率和创造力是如何形成的?围绕这个问题寻求答案,须从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的成就等信息梳理入手,深入分析达到这一高“产值”的内在逻辑。本文正论部分可以概括为“一纵三横再收官”的结构。第一章对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进行了纵向的、学术史方面的梳理。根据美专四十年办学历史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结合几次对教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将西洋画教学史分为“探索期”“酝酿期”和“成熟期”三个时期。文章的主体部分是第二、第三、第四三章,分别就教学中最为关键的课程设置、师资团队建设、学术研究三个并列的板块,结合第一章的历史分野,依据大量重要历史文献,对美专在这些关键教学环节上的做法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分析其举措的得失和对整个教学体系的影响。关键的第五章,经过前四章“一纵三横”的叙述和分析,对本文的核心问题点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将一个具有四十年办学历史,影响巨大的学校,进行完整的数据整理是不现实的,更何况还存在着严重的文献佚失情况。故本文采取了将覆盖面和典型案例结合的方法,就“人才培养”和“成果产出”两个层面,对学校的办学成绩进行了总结。至于取得这些成果的内在原因,则是文章研究的难点和要点,经过前文对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学术研究等重要环节的梳理,一条隐藏于办学过程中的,体现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特点的逻辑链条已隐约可见,那便是以“宽容”“开放”和“创新”为其主要特色的“海派”办学风格所带来的多元化的学科教学环境,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认为是办学者通过“体内循环”和“体外循环”有意营造的多种学术观点,多种艺术风格的碰撞和对抗,激活了学校思辨、创新的空气和土壤,并由此为西洋画教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推力。本章的最后还对西洋画教学及其所引申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本文的研究方法以文献研究法、形式分析法为主。这两种研究方法对文字和图像资料,在数量和质量上有较大和较高的需求。得益于导师数十年的积累,加上所在教学团队长期在本领域研究所形成的学术资源,使本人能够及时获得文献资料新发现的信息,让课题研究得到了充分的史料支撑。文献的收集和使用,正是本文最主要的创新点。在多年的艺术教育工作中,笔者有幸结识了上海美专的毕业生朱瑚教授,朱教授虽已年过九旬,但记忆力过人。他为本文做的口述历史,不仅提供了部分关键的信息,一定程度上也启发了本人对问题点的思考。文章最后对核心问题点所作出的结论,即海派宽容开放的思想,激活了创新的学术氛围,最终对学科发展形成了推力,是在前文所做的大量研究、推论的前提下自然形成的结果。
耿钧[10](2018)在《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行为自2000年前已经出现,后由于双方的战乱以及中亚国家势力的崛起而受到阻隔并日渐衰颓。双方的交往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开始恢复,并在17至18世纪达到高峰。19世纪由于中国的羸弱,西方对中国艺术持否定的态度,中国艺术在西方几乎不受重视。20世纪初开始,西方对中国艺术再一次予以重视,并将其纳入到艺术史学科之中。在此之后虽然受到二战或两极格局的影响,但双方的交流并没有受到致命性的打击。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与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一直在持续地进行,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再次大幅复兴。作为终端的艺术接受是艺术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艺术接受的方式以及最终的接受效果不仅可以检验艺术传播的质量,也可以体现在传播过程中作为终端部分的主体对待外来异质文化的态度,以及探索这种异质文化如何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并最终形成接受行为的机制。研究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不仅能够拓展、扩充跨文化的艺术接受理论,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即针对西方的接受行为、接受习惯以及接受品位制定符合西方需求的、行之有效的艺术对外传播策略,促进双方文化艺术的深层交流。文章从艺术学理论学科出发,以艺术品与艺术现象为关注的对象,主要运用艺术理论、结合社会学理论与传播学理论来研究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文章以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为研究内容,以中国艺术为媒介与中心,以中国艺术在西方的接受的历史与案例为素材支持,构建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机制。文章认为,在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主要由西方受众、社会语境、传播媒介、中国艺术四个大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合作互动,共同完成了西方对中国艺术三方面接受机制: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接受、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意义的接受以及中国艺术深度融入西方文化艺术的进程与范式。文章以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元素与机制类型为宏观章节划分逻辑,第一章通过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史引出接受机制的要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主要讨论作为接受机制要素的社会语境、西方受众、接受媒介的类型及其对接受机制过程的影响;文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分别讨论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接受机制、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意义的接受机制以及中国艺术融入西方文化艺术之中的类型与机制。其中最后一章既是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的类型之一,也是接受的结果。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是在宏观视角下考察的结论,因接受史时间悠长、接受国家广泛、接受内容多样、接受事件的细节格局等特征,故针对以上多样化的现象,该模型还有可改善与修正的空间,而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也仍然具有巨大的探索空间。
二、在美国大学教中国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美国大学教中国画(论文提纲范文)
(1)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术语阐释 |
一、选题缘起 |
二、术语阐释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杨之光研究情况 |
二、杨之光相关美术史研究情况 |
第三节 资料运用与研究方法 |
一、资料运用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总体构思 |
一、研究目的 |
二、总体构思 |
第一章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探索历程 |
第一节 接受与改造:杨之光五十年代的历史题材人物画 |
一、“人民的新文艺”创作理念的凸显 |
二、政治理论的影响与改造 |
第二节 转型与成熟:六七十年代杨之光的历史题材人物画 |
一、立足实践的笔墨转型 |
二、从生活到创作的程式定型 |
第三节 扩展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杨之光的历史题材人物画 |
第二章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若干艺术问题 |
第一节 主题与生活的相互关系 |
一、人民是历史的主人 |
二、主题的构思和提炼 |
三、感性生活和思想创见 |
第二节 造型与笔墨的兼容问题 |
一、摒弃“逸笔草草”的传统创作观念 |
二、中国人物画笔墨与素描的结合 |
三、笔墨与造型的反复锤炼 |
第三节 四平八稳与欹侧多变的构图特色 |
一、从《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到《红日照征途》的构图变化 |
二、《难忘的岁月》与《白求恩》构图比较分析 |
三、《九八英雄颂》从手稿到创作的构图阐释 |
第三章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影响 |
一、指导思想在历史题材创作中的重要性 |
二、在生活中发现历史 |
三、笔墨语言的突破 |
四、画面构图的拓展 |
第二节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
一、历史的真实?艺术的真实! |
二、杨之光的局限性 |
结语 |
图版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杨之光年表 |
附录2 杨之光代表作品创作年表 |
致谢 |
(2)隔岸之观 ——2000年以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认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研究范围及研究框架 |
第一章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水墨 |
第一节 危机与挑战 |
1.1 90年代的中国水墨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
1.2 博弈之路:实验水墨 |
1.3 水墨在他方:90年代的中国海外艺术家 |
第二节 西方学者与学术批评 |
第三节 世纪末的两个展览 |
3.1 “中华文明五千年艺术”大展 |
3.2 “锐变与突破:新中国华人艺术”大展 |
小结 |
第二章 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水墨 |
第一节 水墨的时刻 |
第二节 他山之石——西方学术批评 |
2.1 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水墨的研究 |
2.2 与美国学者的对话 |
第三节 西方策展人及其学术问题 |
3.1 谢伯轲的挑战 |
3.2 盛昊的策略小结 |
小结 |
第三章 21世纪重要展览个案研究 |
第一节 以水墨之名——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水墨艺术 |
第二节 汉字的魔力——雷特伯格博物馆的书法秀 |
第四章 重要的是艺术家 |
第一节 传统与身份——海外当代水墨艺术家 |
第二节 跨越与回归——中国本土当代水墨艺术家 |
第三节 融合与开拓——当代水墨女性艺术家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西方学者专访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3)地缘文化中的美学表达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的现代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相关概念说明 |
三、研究综述 |
四、选题意义 |
五、研究手段 |
第一章 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的孕育 |
第一节 西藏“地缘文化”中的地理、历史背景 |
一、地理环境之于“地缘文化”的影响 |
二、历史沿革之于“地缘文化”的影响 |
第二节 西藏“地缘文化”中的宗教审美建构 |
一、原始宗教的审美建构 |
二、本教的审美建构 |
三、藏传佛教的审美建构 |
小结 |
第二章 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的生成 |
第一节 助推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生成的因素 |
一、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生成的“内因”——历史经纬与个人坐标 |
二、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生成的“外因”——人与时代、艺术与社会 |
第二节 西藏现代绘画的“地缘文化”生态 |
一、交流融合的文脉传承 |
二、多元的现代绘画格局 |
第三节 “地缘文化”生态中20世纪后半叶西藏的现代绘画 |
一、西藏现代绘画的发展概述及“地缘文化”特征 |
二、西藏现代绘画的主要美术家群体及美术现象 |
小结 |
第三章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的美学表达 |
第一节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现代绘画的“地缘文化”内涵 |
一、“大美”的和谐内涵 |
二、“信仰”的世俗化内涵 |
三、“去标签”的真实内涵 |
第二节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现代绘画的“地缘美学”风格 |
一、“唯民”——西藏本土培养美术家的美学风格 |
二、“唯藏”——外出学习归来的本土美术家的美学风格 |
三、“唯识”——外来长期入藏美术家的美学风格 |
小结 |
第四章 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的反思与启示 |
第一节 反思:“地缘文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
一、现代化中的文化思考与艺术表达 |
二、商业化中的创作场域及传播推广 |
第二节 启示:“地缘文化”背景下的融合与转向 |
一、时代与地域情节中西藏现代绘画的拓展 |
二、“地缘文化”背景下的民族美术之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研资料(未发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4)论埃尔金斯的视觉文化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埃尔金斯的中国画批评 |
第一节 批评“机缘”与对山水画历史的看法 |
一、埃尔金斯评论中国画的机缘 |
二、埃尔金斯对中国山水画历史分期的看法 |
第二节 埃尔金斯对中国山水画特点的认识 |
一、变形与和谐 |
二、表面抽象 |
第三节 对埃尔金斯中国画批评的“再批评” |
一、合理性、深刻性、独特性方面 |
二、简单化、肤浅化或片面性方面 |
第二章 埃尔金斯论绘画与图像 |
第一节 绘画中的“眼泪”与视觉素养 |
一、绘画与“眼泪” |
二、观看与视觉素养 |
第二节 图像的概念及其“家族关系” |
一、图像、艺术图像与非艺术图像:“概念群落”辨析 |
二、非艺术图像的发生、特性及其与艺术图像的关系 |
第三节 图片的类型、结构与图像表意性 |
一、图片的七种类型 |
二、图片结构的“二元”与“三元” |
三、图像表意的“不能”与“可能” |
第三章 埃尔金斯的一般视觉文化批评 |
第一节 对视觉文化批评的基本认识 |
一、视觉文化批评相关概念 |
二、视觉文化批评与艺术史 |
三、视觉文化批评与跨学科、跨文化 |
第二节 视觉文化批评的基本主题 |
一、文化新变与艺术际遇 |
二、视觉文化中的雅俗之争 |
三、图像霸权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习字崇文——古代书法教育的学校形态 |
一、作为常识的小学书法教育 |
二、作为专业的书学专门教育 |
第二节 以书取仕——高等书法教育的政治依附 |
一、学以养士:书法教育的政治嵌入 |
二、书判取士:书法教育的权力依附 |
第三节 启蒙晨曦——晚清书法教育的形态转捩 |
一、普及识字:书法教育课程形态的初现 |
二、推广新知:书法教育艺术形态的萌芽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凄风苦雨——民国时期政治经济的秩序危机 |
一、民国时期政治的革命多样化诉求 |
二、民国时期经济的资本多元化干预 |
第二节 波澜横生——民国时期文化艺术的新旧递嬗 |
一、民国时期文化的意识形态革命 |
二、民国时期艺术的观念形态涤荡 |
第三节 多元竞进——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革故鼎新 |
一、民国时期教育近代化的多元探索 |
二、民国时期教育合法化的制度实践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学制序接 |
第一节 私塾与学堂之争——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学制化序曲 |
第二节 习字与国文之争——民国时期中小学书法教育定型 |
一、国文初定启新生:书法教育“国文化”的科目归属 |
二、乱世飘摇书低落:书法教育“习字化”的功能式微 |
第三节 师范与专科之争——民国时期专业化书法教育衍生 |
一、薄艺在身:书法技能训练在师范教育中的映射 |
二、敬惜字纸:书法文化素养在艺术教育中的嵌入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内核危机 |
第一节 尊今与疑古——汉字存废的娓娓道来 |
一、废除汉字: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
二、简化汉字:调和解决之折衷解决 |
第二节 标准与大众——书法危机的自我救赎 |
一、书虽小道,国魂所系 |
二、字字标准,笔笔皆活 |
第三节 争锋与迷思——书画革命的观念分化 |
一、“善”与“美”:“美术革命”翻转书写审美 |
二、“新”与“旧”:“艺术革命”重塑书法教育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科学逻辑 |
第一节 体系化与程式化——书法教育科学化肇始 |
一、书法教学体系的规范化建构 |
二、书法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设计 |
第二节 标准化与效率化——书法教育科学化实证 |
一、书法教育的学科知识“心理化” |
二、书法教育的教学实践“科学化” |
第三节 人本化与个性化——书法教育科学化改良 |
一、书法教育教学原理的设计与实践 |
二、书法教育学习原理的探究与应用 |
第六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功用 |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塑造民众——书法教育的政治现代性 |
一、从精英到大众: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 |
二、从守护到拓进: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 |
第二节 建造常识与大众传播——书法教育的知识现代性 |
一、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出版的“崭新诞生” |
二、民国时期书法教育思想的“人物引领” |
第三节 颠沛之路与精神存扬——书法教育的民族现代性 |
一、从雅集到社团: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 |
二、从内陆到粤港: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 |
第七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回眸展望 |
第一节 “应用化”与“艺术化”——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 |
一、书法基础教育:从写字转向审美 |
二、书法大众教育:从功利走向情怀 |
第二节 “科学化”与“专业化”——书法教育的学科审思 |
一、“书法学”的身份迷雾:历史交互与文化邂逅 |
二、“书法学”的学科建制:现实透视与理想期待 |
第三节 “本土化”与“国际化”——书法教育的时代复兴 |
一、书法教育的寻根弘道:从守正到创新 |
二、书法教育的西方传播:从输出到重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 |
(6)近代中国社会观念变迁视阈下的五四女作家研究 ——以凌叔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五四女作家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一)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研究 |
(二) 关于五四女作家的研究 |
(三) 关于凌叔华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及重难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重点及难点 |
五、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传统与现代:女子教育观念变迁与五四女作家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女子教育 |
一、中国传统女子教育目的和内容 |
二、中国传统女子教育受到冲击 |
第二节 近代女子教育观念变化 |
一、贤妻良母教育观念 |
二、女国民教育观念 |
三、男女平等教育观念 |
四、近代女子教育观念促使五四女作家接受良好的教育 |
第三节 近代女子教育观念变迁与凌叔华 |
一、凌叔华所受的中国传统教育 |
二、新式教育对凌叔华的影响 |
第二章 依附与独立:女权观念变迁与五四女作家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性别观对女性人生的定位 |
一、中国传统女性性别的特点 |
二、传统女性角色的定位 |
第二节 女性主体意识觉醒与女性追求独立 |
一、女权主义本土化与近代中国女性主体意识觉醒 |
二、社会转型期的女性独立 |
三、近代女权观念助推五四女作家的事业发展 |
第三节 凌叔华突破闺秀传统成为女性国民 |
一、职业画师,声名远播 |
二、“新闺秀派”作家,文惊四座 |
三、主编《现代文艺》,振兴华中文艺 |
第三章 包办与自由:婚姻观念变迁与五四女作家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婚姻观念 |
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二、婚姻论财,门当户对 |
三、地位不等,夫尊妻卑 |
第二节 近代中国婚姻观念 |
一、婚恋自由,反对包办婚姻 |
二、离婚自愿,反对片面贞操观 |
三、爱情和人品至上,轻视门第和财产 |
四、一夫一妻,夫妻平等 |
五、近代新婚姻观念对五四女作家的影响 |
第三节 陈西滢与凌叔华突破门第,追求精神契合 |
一、婚姻自主权的争取 |
二、陈西滢与凌叔华的新型婚姻关系 |
三、婚姻中的变故与宽爱 |
四、陈西滢和凌叔华相濡以沫,侨居海外 |
第四章 闺阁与社交:女性社交公开观念变迁与五四女作家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女子无社交 |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女性社交公开观念 |
一、女性社交公开观念的提倡 |
二、女性社交公开观念推动五四女作家建构人际网络 |
第三节 凌叔华的社交生活与人际网络 |
一、凌叔华与中国画坛名流 |
二、凌叔华与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群 |
三、凌叔华与英国布卢姆斯伯里团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合作与冲突 ——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探寻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历史图景 |
(二)为调整和构建新时代大学与政府关系提供借鉴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多视角下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 |
(二)我国近现代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 |
(三)国立中央大学相关研究 |
四、核心概念 |
(一)府学关系 |
(二)中央大学 |
(三)政府 |
(四)抗战时期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的共识与合作 |
第一节 合作基础:政府教育政策与中央大学办学理念的契合 |
一、民族复兴与抗战建国:中央大学与政府合作的背景 |
二、政府的教育政策及对中央大学的双重期待 |
三、抗战时期中央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 |
第二节 “切合国家的需要”:中央大学“实科”发展与政府的合作 |
一、政府教育政策的调整与中央大学的实科设置 |
二、中央大学工科发展与政府的合作 |
三、中央大学农科发展与政府的合作 |
四、中央大学医科发展与政府的合作 |
第三节 以学术服务国家:中央大学《新民族》学人与政府的合作 |
一、《新民族》的创办及其群体特征 |
二、“经国实际之谈”:《新民族》群体对抗战建国的讨论与分析 |
三、知识界与权力场的默契与融洽:《新民族》与政府的关系 |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的矛盾与冲突 |
第一节 在学术与政治之间:中央大学与政府在校长更迭中的冲突 |
一、学术标准与政治考量:中央大学与政府在校长选拔标准上的分歧 |
二、学术自由与派系政治:抗战后期中央大学校长的去职 |
第二节 从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中央大学与政府的经费冲突 |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困境及中央大学的经费状况 |
二、中央大学与江苏省地方政府在经费上的争执 |
三、中央大学为争取经费独立与中央政府的斗争 |
第三节 控制与自治:中央大学与政府在学生运动中的冲突 |
一、国民党对学生运动的控制及蒋介石的对日政策 |
二、“九·一八”事变后中央大学与政府的博弈 |
三、中央大学对“一二·九运动”的声援 |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社会层面 |
一、时代背景 |
二、历史因素 |
第二节 政府层面 |
一、政府意志 |
二、人事安排 |
三、经费问题 |
四、教育政策 |
第三节 学校层面 |
一、校长 |
二、教师 |
三、学生 |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实质、特征与启示 |
第一节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实质 |
一、学术与政治 |
二、知识与权力 |
第二节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特征 |
一、府学关系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
二、府学关系未形成制度化约束 |
第三节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启示 |
一、由政治到学术:遵循大学逻辑行事,维持府学关系平衡 |
二、由抗争到监督:建立师生监督机制,保证府学关系透明 |
三、由“人事”到制度: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明确府学关系边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滕白也艺术及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国内研究现状 |
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思路 |
4.研究方法 |
5.研究难点 |
6.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滕白也生平 |
1.1 少年时光 |
1.2 大学时光 |
1.3 留学生涯 |
1.3.1 攻读学位 |
1.3.2 兼任“东方艺术”讲师 |
1.3.3 设计匹兹堡大学中国教室 |
1.3.4 指画巡展 |
1.4 归国 |
1.4.1 于京沪各地任美术史教授 |
1.4.2 步入艺术高峰期 |
1.5 与国运共进退 |
1.5.1 实业救国 |
1.5.2 流亡生活中的艺术活动 |
1.6 晚年岁月 |
第二章 滕白也的指画 |
2.1 写意指画 |
2.1.1 指画定义与创始 |
2.1.2 指画成因 |
2.1.3 指画意趣 |
2.1.4 指画技法 |
2.1.5 指画家之代表 |
2.2 滕白也指画 |
2.2.1 留学时期的指画经历 |
2.2.2 滕白也的指画意趣特色 |
2.2.3 滕白也的指画作品 |
第三章 滕白也的雕塑 |
3.1 民国雕塑 |
3.1.1 “雕塑”的源由 |
3.1.2 中国现代雕塑的出现 |
3.2 滕白也的雕塑创作 |
3.2.1 与雕塑的结缘 |
3.2.2 为总理造像而声名鹊起 |
3.2.3 滕白也雕塑的写实手法 |
第四章 滕白也的艺术思想、美育实践及艺术活动 |
4.1 滕白也的艺术活动 |
4.2 滕白也论中国美术 |
4.2.1 对当时中国美术之概观 |
4.2.2 对当时中国艺术的评价 |
4.2.3 呼吁“新艺术”以实现自强救国 |
4.2.4 对中国传统绘画墨竹题材的分析 |
4.3 滕白也论中西艺术异同 |
4.3.1 关于人体美的见解 |
4.3.2 东西方绘画审美的矛盾问题 |
4.4 滕白也艺术创作反思 |
4.4.1 滕白也的《指画略说》 |
4.4.2 造总理像的前后工作记录 |
4.4.3 滕白也论美术的来源 |
4.5 滕白也的美育实践 |
第五章 余论 |
5.1 滕白也对美国艺术家马克·托比的启发与影响 |
5.2 滕白也在中西艺术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
5.3 滕白也在中国现代艺术中的地位与影响再认识 |
参考文献 |
图版目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附录A 《滕白也指画一集》 |
附录B 滕白也论艺 |
(9)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前期相关研究综述 |
四、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历史分野 |
第一节 筚路蓝缕——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探索阶段” |
第二节 初露峥嵘——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酝酿阶段” |
第三节 艺术策源——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成熟阶段” |
第二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课程体系 |
第一节 写生教学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特色课程在美专西洋画教学中的历史作用 |
第三节 美专西洋画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涵分析 |
第三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教师团队 |
第一节 核心人物对于教学理念形成的引领地位 |
第二节 中坚力量的构成和教学核心作用 |
第三节 从教师团队结构的变化看教学理念的成熟 |
第四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学术研究 |
第一节 技法理论方面的研究 |
第二节 艺术创作观念方面的研究 |
第三节 学术研究对实践教学的反哺作用 |
第五章 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分析与反思 |
第一节 对成才率和创造力之形成的分析 |
第二节 对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的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相关人名录 |
附录二: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年表 |
附录三: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名师统计表 |
附录四:上海美专西洋画优秀学生统计表 |
附录五: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方面的重要学术活动 |
附录六:上海美专师生入选教育部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西洋画作品统计 |
附录七:朱瑚教授口述历史(根据录音整理)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10)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 |
四、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史与接受机制概述 |
第一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史概述 |
一、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接受的发轫期 |
二、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接受的发展期 |
三、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的高峰期 |
四、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的错位期 |
五、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的回归与再发展期 |
第二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接受机制概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社会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第一节 宗教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一、作为中国与基督教历史联系佐证的中国艺术 |
二、作为中国文明包容性佐证的中国艺术 |
第二节 经济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一、西方各国经济实力差异对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二、中西经济实力对比与西方接受中国艺术的态度 |
第三节 政治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一、种族主义视角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二、战争关系对西方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三、和平关系对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 |
四、意识形态差异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第四节 信息流通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一、信息流通语境对西方认知瓷器艺术的影响 |
二、信息流通语境对西方受众认知中国园林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方受众及其主观偏向对中国艺术接受进程的影响 |
第一节 作为接受主体的西方受众的主要类型 |
一、商人 |
二、传教士 |
三、政客 |
四、文化名人 |
第二节 西方受众打造的中国艺术接受通道 |
一、艺术市场 |
二、文化交流 |
三、文化教育 |
四、文化迁移 |
第三节 西方受众的主观偏向对中国艺术接受进程的影响 |
一、话语权主体的偏向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二、“时代之眼”与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偏向 |
三、个人经历对西方受众认知及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传播媒介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第一节 手抄书媒介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一、手抄书的受众小众化现象 |
二、手抄书媒介的内容失真性 |
第二节 印刷媒介对西方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一、为寻找中国及中国艺术提供精神动力与智性支持 |
二、为西方受众提供中国艺术的图文本文与创作素材 |
三、识字率的提升与中国艺术的大众化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电力媒介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一、电力媒介克服空间距离的优势 |
二、电力媒介提供真实的中国艺术影像 |
第四节 网络媒介对西方受众认知中国艺术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接受 |
第一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直接引入 |
一、商业贸易方式 |
二、文化掠夺方式 |
第二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改造 |
一、功能配适的改造原则 |
二、审美配适的改造原则 |
第三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模仿 |
一、对中国艺术品制作工艺的模仿 |
二、对中国艺术品外形的模仿 |
第四节 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西方艺术作品中的运用 |
一、对中国元素符号化提炼与弹性复制 |
二、西方受众对中国元素的借用与糅合 |
三、图像的跨媒介流通 |
第五节 西方受众艺术接受过程中误读的三种范式 |
一、对中国艺术品去语境地使用 |
二、对艺术品中承载的中国图像信以为真 |
三、对东方下属各个区域文化符号的混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含义的接受 |
第一节 艺术含义及其建构机制理论基础 |
一、文化社会学的含义建构理论及其建构机制 |
二、西方世界的中国艺术含义及其建构机制 |
第二节 西方政治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一、古罗马皇室贵族对中国艺术的含义建构 |
二、地理大发现至18世纪末欧洲皇室贵族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三、19世纪袪魅时期西方政客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第三节 西方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一、古罗马时代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二、中世纪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三、地理大发现至18世纪末期西方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四、19世纪袪魅时期西方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五、20世纪理性认知时期建构中国艺术的艺术性含义 |
第四节 西方经济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一、19世纪袪魅期经济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二、20世纪经济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融合视角下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吸收与利用 |
第一节 中国艺术与西方文化融合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参与西方民族建构与认同进程的中国艺术 |
一、17至18 世纪欧洲世界观与民族认同建构中的中国艺术 |
二、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世界观建构与民族自觉中的中国艺术 |
第三节 佐证西方新生艺术合法性的中国艺术 |
一、为英国自然审美哲学合法性做辩护 |
二、为洛可可艺术合法性做辩护 |
三、为工艺美术运动合法性进行佐证 |
四、为后印象派的视觉合法性佐证与辩护 |
第四节 为西方艺术创作提供借鉴的中国艺术 |
一、为西方艺术表现材质提供借鉴 |
二、为西方艺术表现手法提供借鉴 |
三、为西方艺术创作与设计提供元素借鉴 |
第五节 作为流行文化表达窗口的中国艺术 |
一、作为政治诉求表达窗口 |
二、作为社会理想表达窗口 |
三、主观型关系建构下西方流行文化中的中国艺术 |
四、客观型关系中西方流行文化下的中国艺术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1.英文文献 |
2.中文文献(外文翻译版) |
3 中文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在美国大学教中国画(论文参考文献)
- [1]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研究[D]. 肖洒. 西安美术学院, 2021(12)
- [2]隔岸之观 ——2000年以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认知与研究[D]. 张远.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5)
- [3]地缘文化中的美学表达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的现代绘画研究[D]. 刘冬.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论埃尔金斯的视觉文化批评[D]. 何柏俊.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D]. 贾韬.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6]近代中国社会观念变迁视阈下的五四女作家研究 ——以凌叔华为例[D]. 田祝兰. 云南大学, 2019(04)
- [7]合作与冲突 ——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1931-1945)[D]. 胡天银.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滕白也艺术及其思想研究[D]. 钟凯月. 江苏大学, 2019(02)
- [9]上海美专的西洋画教学研究[D]. 周朝晖. 上海大学, 2019(02)
- [10]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D]. 耿钧. 东南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