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中学女生自我意识特点的调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支钟轩[1](2021)在《淮安市清江浦区农村初中女生体育锻炼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三所农村初中学生为例》文中认为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以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并将青少年和妇女作为首要重点人群。中学女生良好体育锻炼行为的促进是国家对全民健康提升的要求和对青少年女性体育锻炼提升的需要。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对清江浦区农村中学女生和体育教师进行体育锻炼行为相关调查分析,根据调查现状和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清江浦区农村中学女生体育锻炼行为提升策略和建议。结论如下:(1)清江浦区农村中学女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较高认知,80.2%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比较重要。大部分女生认为体育运动的价值是保持身体健康。(2)清江浦区农村中学女生为了健康与体型从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占大多数,50.6%的中学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的为了健康和保持体型。身体素质健康与体型的美观已经成为农村初中女生锻炼的主要动机,健康理念深入人心。(3)清江浦区农村中学女生运动的主要时间都集中在体育课和学校组织的大课间活动上,课余锻炼主要在周末。60.2%的中学女生一周参加3-4次体育锻炼。放学后的闲暇时间有将近二分之一的女生不参加任何锻炼,周末参加两次及以上的人数占59.0%。(4)清江浦区农村中学女生的锻炼项目较为传统,现阶段锻炼还是以跑步项目为主,中学女生对羽毛球、健美操等项目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清江浦区学校比家庭为中学女生体育锻炼提供了更多的场地和器材。(5)清江浦区农村中学女生在经期不参与体育锻炼现象普遍。84.1%的中学女生在生理期不参与任何锻炼,50.7%的女生对生理期适度运动有错误认知。(6)清江浦区农村中学女生体育锻炼行为多数处于准备阶段,行动水平低。学生经常会参与一些体育活动,但是没有长期的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迫切需要提升体育锻炼的行动力。(7)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影响清江浦区农村中学女生体育锻炼主要因素。心理因素是心理状态、锻炼效能、体育认知以及锻炼动机等;环境因素是锻炼机会、体育教师、学校条件和锻炼氛围;家庭因素是父母的日常体育锻炼行为、父母家人的支持以及家里拥有的锻炼器材;个人条件和需求因素主要是生理周期、空闲时间以及体育锻炼成效。各因素按照影响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并进行详细阐述。
王育娣[2](2021)在《农村初中生学校气氛感知、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教育已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义务教育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步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振兴乡村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探索教育新环境下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实现机制与影响变量,是提升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前提条件。伴随初中生生理及智力的巨大变化,自我意识也迅速发展,自尊作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在总体上和特定方面对自我的积极和消极的评价,其发展水平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与此同时,人无法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个体的心理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展开,社会环境也时刻塑造着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对心理健康的研究,必须置于社会大背景下进行。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在国家切实改进和加强义务教育工作,深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面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教育新环境下,农村初中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寄宿制学校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成为学生认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影响源。学校气氛是个人对学校环境的感受概括或总体的看法,它反映了个人和环境特征的相互作用,时刻发生在学生身边。个体对学校气氛的感知是学校气氛发挥作用的前提,因此,学校气氛感知是以个体的“认知变量”而存在的。学校气氛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学校气氛的状况,又受到初中生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是学生个体特征与学校特征相互作用的产物。农村初中生感知到的学校气氛对其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自尊是影响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内在因素,学生感知到的学校气氛是心理健康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的研究方法,以农村初中生为被试,从外部环境因素的学校气氛感知和个体内在因素的自尊出发,探究农村初中生学校气氛感知、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状况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初中生学校气氛感知、自尊与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是积极健康的,且均存在显着的年级、母亲文化程度差异,在独生子女与否、家庭属性建档立卡户与否和父亲文化程度上均无显着差异。性别上,学校气氛感知与心理健康的总体均无显着差异,自尊总体及其各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2)农村初中生学校气氛感知、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关联性。自尊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程度高于学校气氛感知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程度。自尊与学校气氛感知均对心理健康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学校气氛感知和自尊共同作用导致心理健康的变化。学校气氛感知程度越积极,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学生的自尊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具体而言,农村初中生自尊的自我悦纳和自我能力均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密切,学校气氛感知的同学关系和发展多样性与心理健康关系更为密切。(3)农村初中生学校气氛感知、自尊对心理健康水平有不同性质的重要影响作用。学生自尊状态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密切,并受学校气氛感知状况的影响,学校气氛感知在自尊与心理健康之间中介作用显着。即农村初中生自尊与学校气氛感知均可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且自尊会通过学校气氛感知间接实现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学校气氛感知在自尊与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掌握了农村初中生学校气氛感知、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状况特点,并结合社会新环境分析了农村初中生学校气氛感知、自尊对心理健康不同性质的重要作用的内在联系,挖掘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为后续提高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促进农村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构符合教育新环境区域下农村初中学校实际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杨方[3](2021)在《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性别歧视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性别平等至今仍然是世界性的美好愿景。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不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十个国家之一,而且无论是在消除义务教育性别差距方面,或者女性在全社会就业人员中的占比,还是最近的互联网领域中女性创业者数量,都有相当可观的成绩;这跟两百年多前的封建社会相比,跟一百多前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比,跟七十多年前的旧中国相比,都是翻天覆地的巨变。但“建设一个妇女免于被歧视的世界,打造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解放事业的伟大成就和重要经验是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及其早期实践是研究新中国妇女事业的逻辑起点。实现妇女解放的前提是妇女接受教育,成为自身解放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特别注重妇女教育事业。党和国家有关妇女教育的方针、政策如何落地重要、发挥作用,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的考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为指导,以局部区域为代表,以当事人为对象,运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口述史研究等多种方法,结合相关档案材料,既有利于挖掘、丰富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教育的史料,也有利于发现、梳理妇女解放、妇女教育事业发展的特色、经验、历史贡献和当代启示。泰兴地处苏北,解放初期的广大农村有三种不同类型,即老解放区、恢复区和新解放区,由于战争频繁,男子人口比例长期低于妇女,而且还有不少缺乏劳动力或者劳动力不足的烈军工属。以泰兴为样本,研究这一时期妇女教育问题,具有典型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妇女教育。国民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时期,基本确立了“人人平等,教育人人”、教育形式上不局限于学校、除了知识技能还要将革命思想融进教育并提高妇女政治参与能力的主要内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妇女人口中占绝大多数的农村妇女是决定中国革命胜败的重要力量,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苏区妇女教育模式,即妇女干部培养、妇女识字培训、女童学校教育、女工职业教育紧密结合;抗日战争时期,妇女解放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结合,在民主根据地,妇女支前、妇女生产、妇女参政,无不体现出妇女的力量;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主要围绕服务解放战争和解放区建设展开,重点是培养妇女干部和提高妇女觉悟。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全国女性教育重新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化、大众化改革,使女性教育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妇女教育问题,可以设立四个“观测点”,即:女童入学教育,识字扫盲教育,妇女社会教育,妇女干部教育。女童教育既是妇女解放和妇女教育的起点,也是从源头上阻隔农村文盲、半文盲妇女产生的重要途径。新中国初期泰兴当地政府加强女童入学教育的政策措施,满足了农村妇女的内在要求,切合了当地社会的具体实际,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中国初期泰兴女童入学教育的基本经验就是提升学龄女童入学率、降低辍学率,具体教育实践中主要把握好了四个关键点,即:整体设计,协同推进;统筹兼顾,循序渐进;深入基层,有的放矢;创新教法,确保质量。泰兴的农村识字扫盲工作开展比较早,早在1941年冬,当时的泰兴抗日民主根据地就开展大规模的冬学运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泰兴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积极动员农民继续参加冬学运动,并成立了专门的妇女识字班,开展识字扫盲;农村妇女在区乡妇联干部、村妇女干部和妇女代表的动员下,参与积极性远高于男性,不仅参加人数多,而且持续时间长,至1956年渐成高潮。泰兴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识字运动,宏观上讲为开展救灾备荒、实行土地改革、推进互助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具体而言,不仅使广大妇女能力素质得到了提高,而且切实增加了家庭收入,从而也为妇女地位的提升营造了氛围。通过社会教育活动促进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是促进妇女自身解放的重要路径。基于不同阶段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基于区域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新中国初期泰兴农村妇女社会教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2年,在苏北行署领导下,主要围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生产救灾、贯彻婚姻法等中心工作开展;1953-1956年,在江苏省委和扬州专区的领导下,主要结合基层普选、增产节约、农业合作化和统购统销运动等开展。但不管哪个阶段,形势政策、思想政治、生产劳动、卫生健康都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和主要内容。苏北妇女社会教育促进了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农村妇女自我意识越发觉醒和增强,主体作用日益显现,社会地位显着提升。但也暴露出教育对象的局限性、教育过程的间歇性、教育内容的抽象性和教育形式的有限性等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妇女干部本身的素质和能力,以及社会整体氛围都是显着的影响因素。培养妇女干部、重视妇女参政是中国共产党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最具特色的重要举措。泰兴属于革命老区,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许多妇女积极分子脱颖而出成长为妇女干部,为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发展和民主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成立妇女自己的组织动员机构,将妇女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机构,推举妇女干群模范,是这一时期泰兴妇女解放事业的三条战线。围绕这三条战绩,泰兴妇女干部规模迅速发展,培养路径更加多样,教育内容也日渐丰富;而通过开展文化教育,妇女干部的工作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通过学习时势政策,其业务水平也得到相当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妇女干部队伍的稳步发展,切实引导了社会舆论导向——她们不仅以其成功形象吸引着同辈人的效仿,而且影响、教育了守旧的父母及周遭“他者”,从而既在更大程度上获得社会认可,又反过来触动社会文化转型。但妇女干部教育同样也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现实社会环境甚至家庭方面的制约。新中国初期的泰兴农村妇女教育,不仅对农村社会秩序的重建、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妇女解放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留下了可供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借鉴的历史经验。女童教育构筑了男女性别平等的基础,扫盲教育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社会教育提高了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干部教育促进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其经验就在于,要以农村妇女素质的提升促进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在推进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促进妇女解放。新中国初期泰兴妇女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妇女解放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其经验对于加强与改善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对于实现《北京宣言》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郝圳宁[4](2021)在《心理健康课程之自我意识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这一阶段学生也将由此迈向独立生活,也将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在处理各类问题时,初中生极易面临各类不良心理,学生的自我意识也渐趋成熟倾向于做出自身处理各种冲突,但限于认知和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冲突的处置也就不尽恰当,如何正确处理就成了初中生们面临的一大困难。因此本文研究一对初中生自我意识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二对实验组进行了自我意识课程干预,对照组不实施其他人为干涉,通过前测、后测差异检验进行比较探讨设计有效的初中生自我意识课程提升。本研究结论如下:(1)初中生自我意识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和身体外貌与属性方面存在性别差异;(2)本研究中的自我意识课程设计辅导行之有效,能够显着提升学生自我意识水平,进而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个体可以正确认识自我,可以进行积极的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
王晓[5](2021)在《肥胖儿童运动态度、运动行为及生活质量的研究 ——以泰安市城市肥胖儿童为例》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儿童青少年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现象广泛存在,超重肥胖率进而表现出快速上升形式,已成为危害我国儿童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肥胖儿童运动态度消极,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日常生活中运动过少,已成为导致肥胖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致使肥胖儿童生活质量不高。为了给肥胖儿童的减肥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促使其运动态度发生良性转变,提高生活质量满意度。本论文使用先分层再分组的方法,抽取泰安市城区200名正常体重的儿童、600名肥胖儿童为调查对象并发放问卷,最后得到182份正常体重儿童的问卷,553份肥胖儿童的问卷。参考毛荣建编制的《态度锻炼量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QLSCA)以及自制问卷为测量工具,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泰安市肥胖儿童的运动态度、运动行为和生活质量的现状与对策进行探讨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泰安市正常体重的儿童与超重、肥胖儿童的运动态度呈现出非常显着性的差异,(P<0.01)。三组儿童运动认知得分最高,运动情感得分居于中间,运动意向得分则最低。2超重、肥胖儿童的运动时间主要是每天30分钟以下,运动频率集中在每周1-2次,运动强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3泰安市正常体重儿童生活质量主要集中在中上、中和中下,而超重和肥胖组的儿童,生活质量主要集中在中、中下和下。超重、肥胖的儿童与正常体重的儿童在生活质量总分以及4个因子方面有着非常显着性的差异(P<0.01)。4超重、肥胖的男生,其生活质量水平比女生高,随着年龄不断增大,生活质量逐渐降低。本文研究结论表明:1泰安市超重、肥胖儿童的运动态度不积极,男生的运动态度好于女生,随着年龄的增大,运动态度逐渐降低。2泰安市超重、肥胖儿童的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强度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3与正常体重的儿童相比,超重、肥胖儿童的生活质量水平较为低下。4泰安市超重、肥胖儿童运动态度与运动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运动态度与生活质量也存在正相关关系。
吴晓旋[6](2021)在《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高考背景下的“六选三”“多次考”“走班制”等教育改革打破了高中文理科的学科限制,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利。如何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更好地应对新高考改革,成为全社会和家长们关注的重点问题。构建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同时为学校建设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适应新高考改革需要的班级文化建设提供实践参考。采用自编问卷,对广东省7所普通高中的52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10名班主任和10名学生进行访谈,考察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成因,并提出对策建议和措施。调查分析发现性别、年级、家庭结构、职务和成绩不同的学生自主性水平存在着差异;物质文化建设不合理,缺乏个性和特色;精神文化建设目标不明确,班级内部缺少良好的舆论氛围;班级制度缺乏民主性,落实不到位;行为文化建设形式化,难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些都阻碍了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基于此,设计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教育行动研究方案,在一个高一班级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教育行动研究,每一轮教育行动研究都进行前测和后测,并与对照班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第一轮教育行动研究组建异质固定分组,建立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第二轮教育行动研究建设班级目标文化,明确学生自主参与的方向性;第三轮教育行动研究通过丰富班级文化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动性。教育行动研究结束后,通过分析教育行动研究数据、观察学生表现、对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实施策略后在学生认知自主性、情感自主性和行为自主性三个方面都有明显进步。根据现状调查和教育行动研究,提出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对策建议。在物质文化建设中,营建小组合作环境、独特的班级环境文化,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强化班级舆论、共同愿景,促进学生自尊自律;在制度文化建设中,实施民主制度,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在行为文化建设中,创设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公共参与素养。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引领学生更好寻梦、追梦、筑梦、圆梦。
李亚新[7](2021)在《农村寄宿制学校高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研究 ——以天津市某农村中学为例》文中认为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是表示个体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基于交往行为、经验积累等,形成的自我评价体系。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不仅会制约个人的睡眠质量乃至后续成就,而且能对个体的社交相关行为产生影响。农村寄宿制高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心理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心理机制,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水平,是保证其个人身心以及社交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农村寄宿制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以往文献对于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理论概括与总结。借鉴以往青少年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调查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1)整体来说,农村寄宿制学校高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水平良好,但其交往实践的能力有所缺失。(2)在性别、年龄、外貌和家庭教养方式方面,农村寄宿制高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有显着差异;而在特长和家庭环境方面,其差异不明显。根据研究结果并进行问题分析,本文为农村寄宿制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向积极健康方向发展提出改善策略:1.不断提升自我认知水平,增强学生人际交往内驱力;2.建设积极健康学校氛围,提升学生人际交往主动性;3.合理改善家庭氛围,促进学生人际交往科学性;4.重视社会发展渗透作用,保障学生人际交往活动规范性。
李益萍[8](2021)在《D市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提出自主学习贯穿人的一生,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从小抓起。如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是教育的关键所在。学生在初中阶段自我意识高度发展,从数学学科出发,研究初中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能加深教师对初中生学习情况的认识,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D市初中生自主学习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主要研究以下内容:通过改编的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量表和影响因素量表,对D市669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随后对2名初中数学教师和9名学生进行访谈,从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得到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最后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培养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从整体上看,D市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城镇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强于乡镇学生,且差异较大,不同生源地初中生在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7个维度均存在显着差异;不同民族初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及7个维度均不存在显着差异;女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显着强于男生,在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学习环境5个维度女生显着强于男生;城区学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7个维度显着强于乡镇学校学生;从年级的角度分析初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乡镇学校学生中八年级显着高于七年级和九年级,七年级与九年级不存在显着差异,城区学校学生七年级显着高于八年级;数学学优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于潜能生。(2)对自主学习与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目标设置、学习策略、学校环境、自我效能感、师生关系5个因素对数学自主学习具有显着预测力。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培养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4条建议:(1)培养学生主动意识;(2)指导学生学习方法;(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4)创设优质学习环境。
黄顺霞[9](2021)在《课外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以课外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安徽省颍上县半岗镇中心中学八年级140名农村留守初中生为实验对象,采用《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留守初中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前测和后测,通过实验组参与16周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实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差异、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的差异,以及课外体育活动对不同类型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16周的课外体育活动实验,农村留守初中生在社会适应能力六个维度方面得分都有提升,前后呈现显着性差异。由此得出结论:课外体育活动能够显着提高农村留守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2)经过16周实验,课外体育活动对不同性别的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各维度存在差异。其中女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优于男生,并且具有显着性意义。(3)经过16周实验,课外体育活动对不同留守时长、家庭不同孩子数量、不同看护类型的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在六个维度方面得分不同,但是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并根据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家长在满足孩子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情感交流与沟通陪伴的时间,同时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2)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广泛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增加体育教师专业培训、改善学校体育设施条件,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的育人功能。(3)政府应加快农村建设步伐、吸引当地农民工返乡创业,从根源上降低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均衡学校教育资源、加大农村专业体育师资,同时注重体育活动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作用。(4)留守初中生自身也需正确认识与接纳自我,善于交往乐于沟通,积极参与学校举行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以及课外体育活动,努力提升自身社会适应能力。(5)由于实验条件有限,建议在将来的实验中,应当充分备足资金,扩大样本量,延长实验的时间,并且可以采用不同活动方式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干预,以及在实验中期增加数据测量的次数,多次对比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赵自强[10](2021)在《汉中地区某所高中在校学生自我意识,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高中生既要承担相对比较重的学习任务、面临较快速的身心变化,也要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及早深化职业认知、培养职业态度、开展职业规划,以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满足个人发展需要。职业成熟度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体现了心理学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联系,对衡量个体职业生涯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职业成熟度相关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帮助高中生加强职业规划,提高职业准备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感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中的重要概念,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高中生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以职业成熟度为因变量,开展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既有利于进一步检验现有研究成果,完善相关知识理论,又有利于为高中生进一步提高职业规划水平提供参考指导。本研究选取陕西省汉中市一所普通高中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共计340余名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自我意识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作为问卷,并以访谈交流等作为补充,对该校高中生自我意识、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情况对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该校高中学生自我意识、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均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其中,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自我意识和职业成熟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自我意识对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明显,为完全中介效应。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开展在校男生自我意识专题辅导、开展高二年级在校学生自我效能感专题辅导、将自我效能感相关教学内容作为该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辅导纳入该校日常课程体系,以及充分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等具体建议,为该校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工作水平提供了参考。
二、农村中学女生自我意识特点的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中学女生自我意识特点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淮安市清江浦区农村初中女生体育锻炼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三所农村初中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调查法 |
1.4.4 观察法 |
1.4.5 数理统计法 |
2 文献综述 |
2.1 行为的概念研究 |
2.2 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 |
2.3 中学女生体育锻炼参与现状 |
2.3.1 中学女生体育锻炼行为差异性 |
2.3.2 中学女生体育锻炼的消极体育行为及影响因素 |
2.3.3 中学女生体育锻炼行为兴趣及内部动机培养 |
2.3.4 对体育锻炼行为培养对策的研究 |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3.1 清江浦区农村中学女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结果及分析 |
3.1.1 清江浦区农村中学女生体育锻炼行为认知 |
3.1.2 清江浦区农村中学女生体育锻炼行为动机 |
3.1.3 清江浦区农村中学女生体育锻炼时间和频率 |
3.1.4 清江浦区农村中学女生体育锻炼项目 |
3.1.5 清江浦区农村中学女生体育锻炼地点 |
3.1.6 清江浦区农村中学女生生理期参与体育锻炼情况 |
3.1.7 清江浦区农村中学女生体育锻炼行为阶段分布及差异特征 |
3.2 清江浦区农村中学女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
3.2.1 KMO值和球形检验 |
3.2.2 影响清江浦区农村中学女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因子阐述 |
4 清江浦区农村中学女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提升策略 |
4.1 提升中学女生的认知水平,助其树立体育锻炼的自信心 |
4.2 增强师资建设,优化锻炼活动设计 |
4.3 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
4.4 政府应加强监管与宣传,改进体育中考考核方式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关于清江浦区农村中学女生体育锻炼行为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
(2)农村初中生学校气氛感知、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 |
2.1.1 心理健康 |
2.1.2 心理健康的测量 |
2.1.3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
2.1.4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 |
2.2 学生自尊状态与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
2.2.1 自尊 |
2.2.2 自尊的测量 |
2.2.3 自尊的影响因素 |
2.2.4 自尊与初中生心理健康 |
2.3 学校气氛感知与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
2.3.1 学校气氛 |
2.3.2 学校气氛的测量 |
2.3.3 学校气氛的影响因素 |
2.3.4 学校气氛与初中生心理健康 |
3 问题提出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目的 |
3.3 研究意义 |
3.4 研究假设 |
4 研究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工具 |
4.2.1 心理健康的测量 |
4.2.2 自尊的测量 |
4.2.3 学校气氛感知的测量 |
4.3 施测过程与数据处理 |
4.4 共同方法偏差 |
5 研究结果 |
5.1 农村初中生学校气氛感知、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状况 |
5.1.1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状况 |
5.1.2 农村初中生自尊的状况 |
5.1.3 农村初中生学校气氛感知的状况 |
5.2 农村初中生学校气氛感知、自尊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
5.2.1 农村初中生学校气氛感知、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
5.2.2 农村初中生学校气氛感知、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
5.3 农村初中生学校气氛感知、自尊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中介效应检验 |
6 讨论 |
6.1 农村初中生学校气氛感知、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状况 |
6.1.1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状况 |
6.1.2 农村初中生自尊的状况 |
6.1.3 农村初中生学校气氛感知的状况 |
6.1.4 农村初中生学校气氛感知、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发展特点 |
6.2 影响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 |
6.2.1 农村初中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6.2.2 农村初中生学校气氛感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6.2.3 农村初中生学校气氛感知、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7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8 本研究对实践教育的启示 |
8.1 对提升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统性与整体性的启示 |
8.2 对提升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启示 |
8.3 对提升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性的启示 |
9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1.1 问卷一(PSCI-M) |
1.2 问卷二(SLCS-R) |
1.3 问卷三 |
附录2 访谈提纲 |
后记 |
(3)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妇女教育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的形成 |
一、传统中国妇女教育及其近代嬗变 |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
三、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问题的基本主张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妇女教育理论与实践 |
一、国民革命时期的妇女教育 |
二、土地革命时期的妇女教育 |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 |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女童教育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学制改革与女童入学教育 |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根据地学制与女童入学教育 |
二、新中国初期农村女童教育概述 |
三、新中国初期学制改革与小学教育 |
四、学校教育恢复中的女童入学教育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学龄女童学校教育 |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苏北农村小学教育 |
二、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小学教育 |
三、苏北农村学龄女童入学的基本状况 |
四、影响女童入学教育的多元因素 |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女童入学教育成就 |
一、苏北农村女童入学率的提升 |
二、苏北农村女童辍学率的降低 |
三、苏北农村女童教育环境的改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识字扫盲教育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识字扫盲教育政策与措施 |
一、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识字扫盲教育概述 |
二、全国农村识字扫盲的方针政策 |
三、江苏农村识字扫盲的具体措施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识字扫盲运动中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状况 |
一、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文盲率 |
二、“三区”并存下的妇女参与社会变革 |
三、政府主导的升级识字扫盲教育 |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的识字扫盲教育成就 |
一、苏北农村妇女能力素质的提高 |
二、苏北农村妇女家庭收入的增加 |
三、苏北农村妇女家庭地位的改善 |
四、苏北农村识字扫盲教育的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
一、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概述 |
二、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内容 |
一、形势政策教育 |
二、思想政治教育 |
三、生产劳动教育 |
四、卫生健康教育 |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主要成效 |
一、农村妇女主体作用的显现 |
二、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
三、农村妇女自我意识的增强 |
四、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
一、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
二、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成就 |
一、苏北农村妇女干部规模迅速发展 |
二、苏北农村妇女干部培养路径多样 |
三、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内容丰富 |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的意义 |
一、妇女干部教育与农村妇女解放 |
二、妇女干部教育与农村社会进步 |
三、妇女干部教育与妇女自身解放 |
四、妇女干部教育的制约因素探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贡献 |
一、女童教育构筑了男女性别平等的基础 |
二、扫盲教育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 |
三、社会教育提高了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 |
四、干部教育促进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当代启示 |
一、为新时代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
二、为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改革提供方法 |
三、为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口述材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心理健康课程之自我意识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心理健康 |
2.1.1 心理健康的概念内涵 |
2.1.2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研究 |
2.1.3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
2.1.4 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
2.2 心理健康课程 |
2.2.1 心理健康课程目标 |
2.2.2 心理健康课程内容 |
2.2.3 心理健康课程方法 |
2.3 自我意识 |
2.3.1 自我意识的概念内涵 |
2.3.2 初中生自我意识的现状研究 |
2.3.3 初中生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 |
2.3.4 影响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因素 |
2.3.5 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
2.4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
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研究意义 |
3.2.1 理论意义 |
3.2.2 实践意义 |
3.3 研究设计 |
3.3.1 研究目的 |
3.3.2 研究内容 |
3.3.3 研究假设 |
3.3.4 研究工具 |
3.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 研究一:初中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现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结果 |
4.3.1 初中生自我意识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
4.3.2 初中生心理健康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
4.4 讨论 |
4.4.1 初中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
4.4.2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
5 研究二:课程设计对初中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促进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案 |
5.2.1 研究对象 |
5.2.2 研究方案及设计 |
5.3 研究过程 |
5.3.1 准备阶段 |
5.3.2 干预阶段 |
5.3.3 后测阶段 |
5.4 研究结果 |
5.4.1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分析 |
5.4.2 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分析 |
5.5 讨论 |
6 思考建议 |
7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的创新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肥胖儿童运动态度、运动行为及生活质量的研究 ——以泰安市城市肥胖儿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儿童肥胖率居高不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 |
1.1.2 国家对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 |
1.1.3 运动态度是对儿童肥胖进行积极干预的重要前提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肥胖儿童概念界定 |
2.1.1 肥胖儿童诊断标准 |
2.1.1.1 身高标准体质量法 |
2.1.1.2 体质指数(BMI) |
2.1.1.3 腰围及腰围身高比 |
2.1.1.4 皮褶厚度 |
2.1.2 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 |
2.1.2.1 遗传因素 |
2.1.2.2 久坐因素 |
2.1.2.3 饮食行为 |
2.1.2.4 母亲的孕期增重及产前体重 |
2.1.2.5 出生体重 |
2.1.2.6 喂养因素 |
2.2 运动态度、运动行为概念界定 |
2.2.1 运动态度 |
2.2.2 运动行为 |
2.3 国内文献综述 |
2.3.1 肥胖儿童相关研究现状 |
2.3.1.1 运动与肥胖的实证研究 |
2.3.1.2 肥胖对儿童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 |
2.3.2 运动态度研究现状 |
2.3.2.1 运动态度现状及对策研究 |
2.3.2.2 运动态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
2.3.3 运动行为研究现状 |
2.3.4 运动态度与运动行为关系研究 |
2.3.5 生活质量与运动行为关系研究 |
2.3.6 生活质量研究 |
2.4 国外文献综述 |
2.5 相关文献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3.1 问卷的设计 |
3.2.3.2 儿童生活质量量表 |
3.2.3.3 问卷整体结构 |
3.2.3.4 问卷的效度检验 |
3.2.3.5 问卷的信度检验 |
3.2.3.6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2.4 对比分析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肥胖对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
4.1.1 肥胖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
4.1.1.1 自卑与攻击性 |
4.1.1.2 抑郁症 |
4.1.1.3 孤独感 |
4.1.1.4 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
4.1.2 肥胖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
4.1.2.1 非正常节食行为 |
4.1.2.2 抽烟饮酒行为 |
4.1.2.3 校园欺负行为 |
4.1.2.4 学习成绩 |
4.2 被调查553名肥胖儿童基本情况 |
4.2.1 家庭作业时间 |
4.2.2 使用手机时间 |
4.2.3 父母胖瘦程度 |
4.2.4 饮食情况 |
4.2.5 吃零食情况 |
4.3 超重、肥胖儿童运动态度现状分析 |
4.3.1 运动认知现状分析 |
4.3.2 运动情感现状分析 |
4.3.3 运动意向现状分析 |
4.4 三组儿童运动态度差异性分析 |
4.4.1 运动态度得分分析 |
4.4.1.1 运动认知得分分析 |
4.4.1.2 运动情感得分分析 |
4.4.1.3 运动意向得分分析 |
4.4.2 运动态度组间差异性分析 |
4.4.2.1 运动认知组间差异性分析 |
4.4.2.2 运动情感组间差异性分析 |
4.4.2.3 运动意向组间差异性分析 |
4.5 超重、肥胖儿童运动态度差异性分析 |
4.5.1 性别 |
4.5.2 年龄 |
4.6 运动行为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4.6.1 运动目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4.6.2 运动时间调查结果与分析 |
4.6.3 运动频率调查结果与分析 |
4.6.4 运动强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
4.6.5 运动场所调查结果与分析 |
4.6.6 运动形式调查结果与分析 |
4.6.7 运动消费调查结果与分析 |
4.6.8 运动项目调查结果与分析 |
4.7 三组儿童生活质量比较 |
4.7.1 三组儿童生活质量总分等级评价 |
4.7.2 三组儿童生活质量差异分析 |
4.7.2.1 社会心理功能方面的差异分析 |
4.7.2.2 生理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分析 |
4.7.2.3 生活环境方面的差异分析 |
4.7.2.4 生活质量满意度、其他和总分差异分析 |
4.7.3 超重、肥胖儿童生活质量单因素分析 |
4.7.3.1 性别 |
4.7.3.2 年龄 |
4.8 超重、肥胖儿童运动态度与运动行为、生活质量的关系 |
4.8.1 超重、肥胖儿童运动态度与运动行为的关系 |
4.8.1.1 超重、肥胖儿童运动态度与运动行为的相关关系 |
4.8.1.2 超重、肥胖儿童运动态度与运动行为的回归关系 |
4.8.2 超重、肥胖儿童运动态度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4.8.2.1 超重、肥胖儿童运动态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关系 |
4.8.2.2 超重、肥胖儿童运动态度与生活质量的回归关系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班级文化研究 |
二、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
三、学生自主性发展研究 |
四、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现状 |
五、文献研究小结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技术路线图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班级文化 |
二、高中班级文化 |
三、班级文化建设 |
四、自主性 |
第二节 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组织文化理论 |
二、人本主义理论 |
三、多元智力理论 |
第三章 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研究与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样本学校的选择 |
三、调查问卷的验证 |
四、高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学生自主性的现状调查 |
第二节 访谈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访谈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三节 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高中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二、高中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三、高中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四、高中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章 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教育行动研究 |
第一节 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教育行动研究整体思路 |
一、教育行动研究的对象选取 |
二、实施时间及进度安排 |
三、资料的收集 |
四、以小组合作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原则 |
第二节 第一轮教育行动研究 |
一、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问题 |
二、第一轮计划 |
三、第一轮行动 |
四、第一轮观察 |
五、第一轮反思 |
第三节 第二轮教育行动研究 |
一、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问题 |
二、第二轮计划 |
三、第二轮行动 |
四、第二轮观察 |
五、第二轮反思 |
第四节 第三轮教育行动研究 |
一、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问题 |
二、第三轮计划 |
三、第三轮行动 |
四、第三轮观察 |
五、第三轮反思 |
第五节 三轮教育行动研究的总结 |
第五章 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
第一节 营造好环境,促进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
一、以班级管理为基础,营建小组合作环境 |
二、以墙面文化为延伸,打造独特环境文化 |
三、以班训班徽为引领,增进环境育人魅力 |
第二节 塑造好班风,促进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
一、建立积极向上的发展理念 |
二、强化班级舆论的正确引导 |
三、确立班级发展的共同愿景 |
第三节 确立好规矩,促进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
一、民主制定班级制度,把制定权还给学生 |
二、建立干部轮换制度,把管理权还给学生 |
三、构建科学考评体系,把自主权还给学生 |
第四节 创设好活动,促进班级行为文化建设 |
一、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
二、开展学科兴趣活动 |
三、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实验前后学生自主性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3 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4 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7)农村寄宿制学校高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研究 ——以天津市某农村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1.有助于探索农村寄宿制高中生人际交往内在心理机制 |
2.有助于探究高中生人际交往教育的培养途径 |
3.有助于完善高中生人际交往心理研究实践经验 |
(三)研究内容 |
(四)文献综述 |
1.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
2.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 |
3.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
4.研究评析 |
(五)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一)社会认知理论 |
(二)人格发展理论 |
三、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设计 |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高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整体情况 |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高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分析 |
1.农村寄宿制学校高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 |
2.农村寄宿制学校高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年级差异 |
3.农村寄宿制学校高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特长差异 |
4.农村寄宿制学校高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外貌差异 |
5.农村寄宿制学校高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家庭经济差异 |
6.农村寄宿制学校高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家庭教养方式差异 |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高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 |
(三)农村寄宿制学校高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改善策略 |
1.不断提升自我认知水平,增强学生人际交往内驱力 |
2.协助家庭成长氛围的建立,促进学生人际交往科学性 |
3.建设积极健康学校氛围,提升学生人际交往主动性 |
4.重视社会发展渗透作用,保障学生人际交往活动规范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D市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发展需要自主学习 |
1.1.2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自主 |
1.1.3 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为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的思路 |
1.5.1 研究计划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收集的途径 |
2.2 自主学习的相关研究 |
2.2.1 自主学习的起源与发展 |
2.2.2 自主学习的内涵研究 |
2.2.3 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研究 |
2.2.4 自主学习的培养研究 |
2.2.5 针对数学自主学习的研究 |
2.3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
2.3.1 操作主义理论 |
2.3.2 社会认知理论 |
2.3.3 人本主义理论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2.1 预测对象 |
3.2.2 正式测试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研究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访谈法 |
3.4 研究工具 |
3.4.1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量表 |
3.4.2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影响因素量表 |
3.4.3 访谈研究设计 |
3.4.4 问卷的前测 |
3.5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3.5.1 数据的收集 |
3.5.2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
3.6 研究的伦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D市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量表结果分析 |
4.1 数学自主学习整体情况分析 |
4.2 数学自主学习各维度具体分析 |
4.2.1 学习动机维度 |
4.2.2 学习内容维度 |
4.2.3 学习时间维度 |
4.2.4 学习方法维度 |
4.2.5 学习过程维度 |
4.2.6 学习结果维度 |
4.2.7 学习环境维度 |
4.3 不同维度下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性分析 |
4.3.1 生源地维度 |
4.3.2 民族维度 |
4.3.3 性别维度 |
4.3.4 学校类型维度 |
4.3.5 年级维度 |
4.3.6 数学成绩维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D市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
5.1 数学自主学习影响因素量表结果分析 |
5.1.1 整体得分情况 |
5.1.2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5.1.3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与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5.2 访谈结果分析 |
5.2.1 访谈目的 |
5.2.2 访谈对象 |
5.2.3 访谈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培养建议 |
6.1 培养初中生主动意识 |
6.2 指导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 |
6.3 关注初中生个体差异 |
6.4 创设优质学校环境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反思和展望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问卷(预测) |
附录 B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问卷(正式问卷) |
附录 C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D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E 现状量表极端组比较结果 |
附录 F 现状量表题项与总分相关系数矩阵 |
附录 G 现状量表项目整体统计量 |
附录 H 影响因素量表极端组比较结果 |
附录 I 影响因素量表题项与总分相关系数矩阵 |
附录 J 影响因素量表项目整体统计量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课外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当今现实的困境 |
1.1.2 国家政策的引导 |
1.1.3 课外体育活动的优势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留守儿童的概念 |
2.1.2 农村留守初中生的概念 |
2.1.3 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 |
2.1.4 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农村留守初中生现状研究 |
2.2.2 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 |
2.2.3 国内外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关研究 |
2.2.4 体育活动对初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异的对比研究 |
4.2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异的对比研究 |
4.3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异的对比研究 |
4.4 课外体育活动对不同类型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异的研究比较 |
4.4.1 课外体育活动对不同性别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异的比较研究 |
4.4.2 课外体育活动对不同留守时长的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异的比较研究 |
4.4.3 课外体育活动对家庭不同孩子数量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异的比较研究 |
4.4.4 课外体育活动对不同看护类型的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异的比较研究 |
4.5 课外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各维度的影响研究 |
4.5.1 课外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学习适应维度的影响分析 |
4.5.2 课外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初中生自我意识维度的影响分析 |
4.5.3 课外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交往适应维度的影响分析 |
4.5.4 课外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家庭环境适应维度的影响分析 |
4.5.5 课外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初中生校内人际关系维度的影响分析 |
4.5.6 课外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初中生挫折耐受力维度的影响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 附件 |
(10)汉中地区某所高中在校学生自我意识,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越发受到重视 |
1.1.2 我国高中生具有提高职业成熟度的现实需要 |
1.1.3 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职业成熟度之间存在关联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自我意识 |
2.1.1 自我意识的概念 |
2.1.2 自我意识的测量 |
2.1.3 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 |
2.2 自我效能感 |
2.2.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
2.2.2 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
2.2.3 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2.3 职业成熟度 |
2.3.1 职业成熟度的概念 |
2.3.2 职业成熟度的测量 |
2.3.3 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研究 |
2.4 自我意识、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相关研究 |
2.4.1 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感相关研究 |
2.4.2 自我意识和职业成熟度相关研究 |
2.4.3 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相关研究 |
2.5 研究对象预调查情况 |
2.6 以往研究的不足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对象 |
3.2.1 问卷被试 |
3.2.2 访谈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自我意识量表 |
3.3.2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
3.3.3 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 |
3.3.4 数据统计分析工具 |
3.4 研究假设 |
3.5 理论基础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自我意识的总体状况及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
4.1.1 自我意识水平现状调查 |
4.1.2 自我意识的人口学差异分析 |
4.1.2.1 不同性别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差异分析 |
4.1.2.2 不同年级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差异分析 |
4.2 自我效能感的总体状况及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
4.2.1 自我效能感水平现状调查 |
4.2.2 自我效能感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
4.2.2.1 不同性别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差异分析 |
4.2.2.2 不同年级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差异分析 |
4.3 职业成熟度的总体状况及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
4.3.1 职业成熟度水平现状调查 |
4.3.2 职业成熟度水平及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
4.3.2.1 不同性别高中生的职业成熟度水平差异分析 |
4.3.2.2 不同年级高中生的职业成熟度水平差异分析 |
4.4 高中生自我意识、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相关性分析 |
4.4.1 高中生自我意识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分析 |
4.4.2 高中生自我意识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分析 |
4.4.3 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分析 |
4.5 高中生自我意识、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回归分析 |
4.5.1 自我意识、自我效能感回归分析 |
4.5.2 自我意识、职业成熟度回归分析 |
4.5.3 自我效能感、职业成熟度回归分析 |
4.5.4 自我意识、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回归分析 |
4.5.5 自我效能感在自我意识与职业成熟度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4.6 访谈结果 |
第5章 讨论 |
5.1 高中生自我意识、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分析 |
5.1.1 高中生自我意识分析 |
5.1.2 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分析 |
5.1.3 高中生职业成熟度分析 |
5.2 高中生自我意识、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相关分析 |
5.2.1 高中生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感相关分析 |
5.2.2 高中生自我意识和职业成熟度相关分析 |
5.2.3 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相关分析 |
5.3 高中生自我意识、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回归分析 |
5.4 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具体建议 |
6.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农村中学女生自我意识特点的调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淮安市清江浦区农村初中女生体育锻炼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三所农村初中学生为例[D]. 支钟轩. 南京体育学院, 2021
- [2]农村初中生学校气氛感知、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研究[D]. 王育娣.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D]. 杨方. 扬州大学, 2021(02)
- [4]心理健康课程之自我意识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研究[D]. 郝圳宁. 延安大学, 2021(11)
- [5]肥胖儿童运动态度、运动行为及生活质量的研究 ——以泰安市城市肥胖儿童为例[D]. 王晓.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基于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 吴晓旋.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7]农村寄宿制学校高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研究 ——以天津市某农村中学为例[D]. 李亚新.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8]D市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 李益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9]课外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D]. 黄顺霞.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10]汉中地区某所高中在校学生自我意识,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关系研究[D]. 赵自强.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