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带钢生产技术及装备国产化

热轧带钢生产技术及装备国产化

一、热轧带钢生产技术装备国产化(论文文献综述)

康永林[1](2021)在《“十三五”中国轧钢技术进步及展望》文中提出在国家"十三五"规划推动下,中国轧钢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进步、成就显着,呈现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大数据、互联网、数字化与智能化等现代科技为高质量、高性能钢材研发生产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先进高效的手段,钢材产量从2016年10.48亿t增加到2020年13.25亿t,高性能钢材自给率超过98.5%,为国家经济发展建设提供了关键基础材料支撑。仅就"十三五"期间中国轧钢技术的发展进步情况和代表性科技成果作简要介绍分析,重点介绍了中国轧钢产品生产总体情况和轧钢技术取得的代表性科技成果,并从轧制工艺基础与组织调控,绿色化轧制,数字化与智能化轧制,高强度、高性能热轧产品开发及先进热轧技术,高性能、高强度、高精度冷轧产品及先进冷轧技术等方面对代表性科技成果的关键技术点及应用情况做了简要介绍,最后,对未来轧钢技术的发展做了展望。

王国栋[2](2017)在《近年我国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轧钢行业处于调整结构、转型发展的阶段,轧钢企业在努力消化引进技术,提高管理与生产操作水平,同时在大力进行技术创新,着力开发绿色化、智能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本文介绍了近年我国轧钢技术的发展情况及钢材品种的开发现状,指出现阶段我国轧钢行业虽然有很大进步,但基本处于跟跑和模仿阶段,必须在工艺装备、技术的研发方面自主创新。提出了我国轧钢行业的发展方向:(1)轧制工序应与前后工序协调,实现原料-炼铁-炼钢-连铸-轧制-热处理的一体化发展;(2)应进一步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实现钢铁生产过程与产品的绿色化;(3)加强短流程技术与装备的开发;(4)建立钢铁生产的信息物理系统(CPS)、实现钢铁生产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以引领国际轧钢行业的发展。

王国栋,朱苗勇,王昭东,刘振宇,李建平,韩跃新[3](2016)在《2011协同创新结硕果——钢铁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进展》文中指出自2014年10月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批以来,东北大学工艺与装备研究平台的全体成员在近两年的协同创新工作中努力拼搏,勇攀高峰,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明确协同创新的目标,落实协同创新的任务,创新成果不断转化为生产力,为我国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国家的批复,协同创新中心的工艺与装备开发平台共有四个研究方向,即先进冶炼-连铸工艺与装备技术方向、先进常规流程热轧工艺技术与装备方向、先进短流程热轧工艺与装备技术方向、先进冷轧-热处理和涂镀工艺与装备技术方向。后来,根据需要,又增加了铁矿资源绿色开发利用方向。在这些重要的方向上,他们精心选择出10项重要的钢铁关键共性技术。

张清东,尹忠俊,秦勤,吴迪平,李洪波,张晓峰,曹建国,闫晓强,刘国勇,杨海波,阳建宏,黎敏[4](2014)在《冶金机械及自动化分学科发展——冶金机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引言冶金装备是工艺的实现手段和载体,也是产品的制造工具和质量保障条件。钢铁工业是典型的流程工业,在从原料到产品的整个制造过程中,不仅拥有数量众多的关键工艺装备,还存在巨量的承担工艺辅助、生产服务、工艺界面衔接的其他冶金装备。冶金装备研发能力既反映了冶金机械及自动化学科整体水平,也反映了全行业冶金装备及工艺的技术

康永林[5](2014)在《轧制分学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引言轧制学科为冶金工程学科的二级学科,是冶金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技术基础。轧制学科主要涉及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理论,板带材、管材、型材及棒线材轧制过程中的金属塑性变形与流动规律及轧材尺寸形状精度控制理论与方法,轧制与冷却过程中的形变、相变与析出规律及组织控制理论与方法,热轧与冷轧过程中的接触摩擦及其规律,新一代高强与超高强钢及极限尺寸轧材的尺寸形状与组织性能控制,柔性化轧制与智能化轧制理论与控制技术等。

康永林[6](2013)在《近年我国热轧及冷轧板带生产现状分析》文中指出总结了近年我国热轧板带、冷轧板带及涂镀层板带生产线建设、产能及板带产品生产的技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板带产品的质量性能水平和目前的市场状况。对板带产品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建议重点解决量大面广产品的低成本、稳定化生产的相关技术与管理问题,并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板带新产品系统技术开发机制,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康永林[7](2012)在《我国板带产品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简要总结了目前我国热轧板带、冷轧板带及涂镀层板带生产线建设、产能及板带产品生产的技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板带产品的质量性能水平和目前的市场状况。对板带产品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涉及的关键技术作了简要分析,并建议重点解决量大面广产品的低成本、稳定化生产的相关技术与管理问题以及建立积极灵活的应对市场需求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板带新产品系统技术开发能力与机制。

王国栋,吴迪,刘振宇,王昭东[8](2009)在《中国轧钢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轧制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消化引进技术、自主集成和自主创新,中国已经跻身于轧制技术发达国家之列。针对主要的钢材品种,即热轧带钢、中厚板、冷轧带钢、长材、管材等,分别从工艺、装备、产品等几方面总结了中国钢铁轧制技术的总体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有创新性的进展。同时指出,今后中国轧钢工作者要进一步加强的技术改造,突破制约钢铁轧制技术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大力开发节能减排、创新性和前沿性新技术、新装备,实现钢铁材料的减量化、节约型制造,推动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刘文仲[9](2009)在《我国轧钢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总结了我国轧钢自动化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发展轧钢自动化和计算机控制系统方面的对策。

殷瑞钰[10](2009)在《合理选择二次精炼技术,推进高效、低成本“洁净钢平台“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金融危机使国内外钢铁工业受到严峻的挑战。中国钢铁工业调整和振兴的重点之一是以科技进步调整、优化产品和工艺,加快推进高效率、低成本"洁净钢平台"建设已成为当前钢铁厂科技创新重要的任务之一。中国炉外精炼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起步、推广和优化三个重要阶段,已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积累了经验和掌握了许多关键技术;但精炼比低、合理选择和应用精炼功能等方面尚待改进。研究总结长材、热卷、中厚板、冷轧材等代表钢种炉外精炼高效、优化的工艺,可为各企业提供参考经验。深化对不同类型炉外精炼功能的理解并合理选择,有利于使不同类型产品的基本精炼工艺规范化,有利于加快我国高效率、低成本"洁净钢平台"的建设步伐。

二、热轧带钢生产技术装备国产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轧带钢生产技术装备国产化(论文提纲范文)

(1)“十三五”中国轧钢技术进步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十三五”期间中国轧钢产品生产总体情况
    1.1钢材总产量发展变化情况
    1.2板带材产量发展变化情况
    1.3长材产量发展变化情况
    1.4无缝钢管产量发展变化情况
2“十三五”期间中国轧钢技术取得的代表性科技成果情况
3 轧制工艺基础与组织调控技术
    3.1 轧制塑性变形理论与数值模拟分析
        3.1.1 全轧程三维热力耦合数值模拟分析优化,多场、多尺度模拟计算分析
        3.1.2 高强钢轧材中的残余应力预测分析
        3.1.3 热轧、冷轧板形分析与控制理论
    3.2 基于M3组织调控的钢铁材料基础理论与高性能钢技术
    3.3 新一代控轧控冷理论与技术
    3.4 薄板坯连铸连轧钢中纳米粒子析出强化与控制理论
    3.5 钢材组织性能精确预报、监测与控制理论技术
4 绿色化轧制生产工艺技术
    4.1 热带无头轧制及超薄带钢生产技术
    4.2 热轧板带材表面氧化铁皮控制技术
    4.3 长型材绿色化低能耗铸轧衔接技术
    4.4 薄带铸轧技术
    4.5 高鲜映性免中涂汽车外板制造技术
    4.6 铁素体轧制技术
    4.7 多线切分轧制技术
5 数字化、智能化轧制技术
    5.1 大型复杂断面型钢数字化高质量轧制理论与技术
    5.2 柔性化45m/s高速棒材关键技术与装备
    5.3 基于大数据全流程一体化管控的钢铁智能制造技术
    5.4 基于深度学习的热轧带钢表面在线检测与质量评级
    5.5 轧机颤振智能监控与抑制提速技术
    5.6 数字化、智能化轧制工厂建设
6 高强度、高性能热轧产品开发及先进热轧技术
    6.1 超细贝氏体钢制造技术
    6.2 热连轧超高强钢组织性能控制技术
    6.3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电工钢(取向及无取向)技术
    6.4 高寒地区结构用热轧H型钢工艺技术
    6.5 高品质系列低合金耐磨钢板工艺技术
    6.6 高速车轮制造技术
    6.7 高端装备用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系列工艺技术
7 高性能、高强度、高精度冷轧产品及先进冷轧技术
    7.1 宽幅超薄精密不锈钢带钢工艺技术及产品
    7.2 汽车轻量化吉帕级钢板稳定制造技术
    7.3 冷轧硅钢边部减薄控制技术
    7.4 高效环保变压器用高性能取向硅钢制备技术
    7.5 面向多品规高精度轧制的CSP过程控制系统及技术
    7.6 超薄宽幅高品质冷轧板带工业化生产技术
8 展望

(2)近年我国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轧钢工艺、装备、产品开发现状
    1.1“μ-TMCP”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1.2 薄带连铸技术取得发展
    1.3 高强钢热处理—涂镀生产线的开发
    1.4 调质生产线、不锈钢固溶处理生产线的开发
    1.5 板形控制系统及边部减薄技术的开发
    1.6 高质量取向硅钢渗氮法低温生产技术的开发
    1.7 热轧带钢质量精准控制核心技术的开发
    1.8 CSP短流程优质中高碳钢的开发及应用
    1.9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连轧技术
    1.1 0 热轧带钢免酸洗还原退火热镀锌生产线的开发
    1.1 1 氧化铁皮控制技术
    1.1 2 大型材的数字化设计
    1.1 3 棒线材直接轧制技术
    1.1 4 板坯复合轧制复合板、厚板技术
    1.1 5 平面形状控制技术
    1.16带肋钢筋六线切分轧制技术
    1.17中厚板厂全流程靶向式技术改造
    1.18 ESP生产线的引进
2 钢材品种开发现状
    2.1 产品开发步伐加快,质量提高,满足了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国防急需和民生需要
    2.2产品研发能力和手段加强,企业成为创新主力
    2.3 以先进工艺、装备研发带动产品升级与创新
    2.4 需求导向式产品开发模式
    2.5 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减量化成为产品创新的主要目标
    2.6 原创性、引领型产品开发尚需加强
3 轧制行业的发展方向
    3.1 轧制工序与前、后工序协同,实现原料-炼铁-炼钢-连铸-轧制-热处理的一体化发展
    3.2 进一步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实现钢铁生产过程与产品的绿色化
    3.3 加强短流程技术与装备的开发
    3.4 建立钢铁生产的信息物理系统(CPS),实现钢铁生产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

(6)近年我国热轧及冷轧板带生产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热轧板带生产现状
    1.1 采用的先进技术
    1.2 品种开发
2 冷轧板带生产现状
    2.1 冷轧高强钢
    2.2 不锈钢
    2.3 硅钢
3 涂镀层板带生产现状
    3.1 热镀锌汽车板
    3.2 镀锡板
    3.3 彩涂板
4 板带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4.1 轧制产品
    4.2 涂层钢板
5 结语

(8)中国轧钢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轧钢技术的发展概况
2 热轧带钢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主要进展
    2.1 热轧带钢轧制技术发展概况
    2.2 创新性进展
        2.2.1 紧凑流程线热轧及冷却控制过程钢中形变、相变和析出行为
        2.2.2 新一代热轧带钢控制冷却系统
        2.2.3 VCL轧辊——板形控制技术
        2.2.4 氧化铁皮控制技术
        2.2.5 集约化生产技术
        2.2.6 热连轧生产高级别管线钢
        2.2.7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无取向电工钢
3 中厚板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主要进展
    3.1 发展概况
    3.2 创新性进展
        3.2.1 新型桥梁用钢
        3.2.2 大线能量焊接
        3.2.3 低碳贝氏体非调质高强钢板
        3.2.4 大厚度大单重钢板生产技术
        3.2.5 新一代中厚板控制冷却技术
        3.2.6 调质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4 冷轧带钢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主要进展
    4.1 发展概况
    4.2 创新性进展
        4.2.1 硅钢生产技术和装备
        4.2.2 汽车用钢板
        4.2.3 两片式易拉罐用镀锡板
        4.2.4 高强钢连续退火-热浸镀生产-实验两用线
        4.2.5 低硅、无铝相变诱发塑性钢
        4.2.6 冷轧板形控制系统
        4.2.7 无铬钝化技术及钝化液
5 长材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5.1 发展状况
    5.2 创新性进展
        5.2.1 棒材超快冷技术和热轧带肋钢筋超级钢
        5.2.2 中碳冷镦钢的在线软化和非调质冷镦钢
        5.2.3 钢轨在线热处理技术创新与发展
        5.2.4 F型钢
        5.2.5 H型钢
6 无缝钢管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主要进展
    6.1 发展概况
    6.2 创新性进展
        6.2.1 三辊限动芯棒连轧技术
        6.2.2 油井管开发, 自给率提高
        6.2.3 大口径连轧管机芯棒国产化
7 实验研究平台的发展现状和主要进展
    7.1 发展概况
    7.2 创新性进展
        7.2.1 热轧实验机组
        7.2.2 热力模拟实验机
        7.2.3 冷轧实验机组
        (1) 液压张力技术。
        (2) 二/四辊工作模式。
        7.2.4 连续退火模拟实验机
        (1) 大尺寸试样保护气氛退火。
        (2) 组合式宽速率冷却系统。
        (3) 冷却方式、冷却速率和冷却路径控制。
8 当前轧钢技术创新的重点问题和发展方向
    8.1 引进生产线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迅速发挥引进效益
    8.2 加强工艺、设备改造, 解决关键、共性问题, 建立特色技术
    8.3 自主创新, 研发前沿性的重大工艺技术, 开发引领性新产品
    8.4 开发减量化技术, 节能减排, 实现可持续发展
    8.5 突破自动化技术的瓶颈, 加强自动化检测仪表的自主开发
9 结语

四、热轧带钢生产技术装备国产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十三五”中国轧钢技术进步及展望[J]. 康永林. 钢铁, 2021(10)
  • [2]近年我国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J]. 王国栋. 轧钢, 2017(01)
  • [3]2011协同创新结硕果——钢铁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进展[A]. 王国栋,朱苗勇,王昭东,刘振宇,李建平,韩跃新. 2016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论文集, 2016
  • [4]冶金机械及自动化分学科发展——冶金机械[A]. 张清东,尹忠俊,秦勤,吴迪平,李洪波,张晓峰,曹建国,闫晓强,刘国勇,杨海波,阳建宏,黎敏. 2012—2013冶金工程技术学科发展报告, 2014
  • [5]轧制分学科发展研究[A]. 康永林. 2012—2013冶金工程技术学科发展报告, 2014
  • [6]近年我国热轧及冷轧板带生产现状分析[J]. 康永林. 鞍钢技术, 2013(01)
  • [7]我国板带产品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A]. 康永林. 2012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论文集(上), 2012
  • [8]中国轧钢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J]. 王国栋,吴迪,刘振宇,王昭东. 中国冶金, 2009(12)
  • [9]我国轧钢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A]. 刘文仲. 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 2009
  • [10]合理选择二次精炼技术,推进高效、低成本“洁净钢平台“建设[A]. 殷瑞钰. 2009全国炉外精炼生产技术交流研讨会文集, 2009

标签:;  ;  ;  ;  ;  

热轧带钢生产技术及装备国产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