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替代医学和替代医学课程在美国(论文文献综述)
颜芬[1](2020)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运动促进健康”是古今中外医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代表了中西方两种风格迥异的身体锻炼模式,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以往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某些认知偏差,为了更系统准确地揭示二者的异同,本文以“运动促进健康”为基础,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运动目标、运动方法和技术原理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二者在当代社会的沟通与结合进行思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运动促进健康”是人类共同的生存经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分别代表了中西方体育健身的两种典型形式。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发展各有其特征:(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直接奠基于中国传统医学之上,在历史发展中始终延续着传统的医学观念与锻炼方法。(2)西方体育健身的发展也直接奠基于西方医学之上,近代西方医学的巨大变革使得西方体育健身在价值观念上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但在方法上则表现出一种历史延续性。(3)从近代开始,西方体育健身开始承载相应的民族和社会责任,相较起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从现代开始才逐步承担起推动国民健康的社会责任。3.在运动目标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根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健康;二者基于对身体的不同医学认知,在操作目标上则呈现出“补益精气”与“消耗能量”、“疏通经络”与“强化体能”两组有所差异的价值认知。4.在运动方法上,基于不同的操作目标,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在具体运动方法上差异显着。(1)在方法构成上,二者各有其方法系统,呈现出“内聚性”和“开放性”、“民族性”和“普遍性”两组对比状态。(2)在运动负荷上,二者都强调负荷适度的重要性,但在负荷大小上存在差异;对负荷的描述也呈现出“模糊”与“精确”两种形态。(3)二者在运动时空上的认知存在一些差异,但都倾向于根据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某种规律性关系来安排运动时空。5.在技术原理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调身”、“调息”、“调心”锻炼的功能认知与实际运用差异显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肢体、呼吸、意念的运用方法较之西方现代体育健身更加丰富且独特。(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通过肢体、呼吸、意念的调节,对人体的经筋进行锻炼,对气息的出入和运行进行控制,以疏通经络、保养精气,并通过意念的自我引导寻求达到“三调合一”的稳态,从而实现身体功能的整体性自我修复。(2)西方现代体育健身通过一定的肢体活动对肌肉、呼吸形成某种机械性刺激,使机体的运动功能得到锻炼、身体成份得到平衡,最终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造成良性影响。6.在沟通方面,当前西方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放在替代与补充医学的范畴内进行考察,态度有所保留;中国则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全盘接受,并倾向于将中国传统导引术和武术放在体育的范畴内进行考察。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成为二者沟通的重要问题。“科学化”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沟通西方世界的一把钥匙,但当前单一的“科学化”研究也成为揭示其本质特征的一具枷锁。7.当前“整合医学”的流行和“自然医学”的发展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结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背景,也预示了其良好的前景。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多角度地开发人体的生命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现代人多方面的锻炼需求。
石康乐[2](2019)在《基于大数据的中医药科学计量学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明确中医药学科的研究主体、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学科重要问题,绘制学科发展的历史图景和当下风貌,建构基于科学文献的中医药学科知识体系。·研究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作为数据来源,以“求全”策略制定检索流程,收集自建库以来至2018年全部中医药研究相关文献,综合科学合作网络分析、全球期刊科学地图-文献引证关系网络双图叠加分析、文献共被引网络分析、主题词共现网络分析、概念树全文本挖掘等多种分析方法,构建二维空间的复杂网络,并结合时间轴推演变化,分析和绘制网络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化历程。·研究结果:1.WOS数据库中以主题检索方式可得中医药直接相关文献22196篇,文献数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且在2011以后出现了爆发式激增,不仅数量大幅增长,且此后历年的增长速度也在加快;2.共计143个国家/地区、635个研究机构的2270位学者开展或参与了中医药相关的科研工作,且科学合作较为普遍、集中,呈现出明显的全球化合作特点,就发文数量而言,以我国学者文献发表量为最,达55477篇,且与其他国家拉开较大差距,但就科学合作网络中的结构重要性和演化影响力而言则显不足,以综合指标判断,日本以18个数量级的差异与其他国家拉开极大距离,表明了其不可替代的综合重要性;3.中医药学科的领域应用主要集中于“医药学、分子生物及免疫学、物理化学及材料学、兽医学与动物学”四个主要方面,研究基础主要包括“医药卫生护理学、分子学生物学与基因学、环境科学毒理学与营养学、物理化学与材料学”四个领域,从引证路径来看,中医药学科的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均有朝向微观层次的趋向,在研究基础上均有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等学科的引入;4.中医药文献共被引网络包含840个节点、2343条连线和190个共被引聚类,其中9个主要聚类为#0伦理困境/替代医学、#1伦理困境/系统评价、#2质量控制、#4中药抗炎作用、#5蛋白结合多糖/柴胡、#7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8胃肠功能失调(消化系统疾病)/民族药学研究、#13靶向化疗、#22分子动力学,代表了中医药学科的九个主要研究领域;5.中医药文献共被引网络9个主要聚类所表征的研究领域时间变迁特征为:#4汉方中药研究领域(1976-1991)→#5中药药理学(1983-2000)、#8民族药学(1986-1993)、#13青蒿素研究领域(1988-1995)→#0中医药临床应用及其评价领域(1994-2010)、#7中药激酶抑制剂研究领域(1994-2005年)、#2中药化学(1999-2009)→#1中药新药发现领域(2000-2018)、#22计算机辅助的中药新药设计领域(2009-2011)。·研究结论:1.科学合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国际上半数以上的国家/地区开展或参与了中医药科学研究,且学者、机构、国家/地区间不同层次的科学合作日益增强,我国在文献发表数量上以较大优势领先,但在中医药国际科学合作中的影响力略显不足;2.全球科学期刊双图叠加分析结果表明:中医药学科的研究基础及成果广布众多医学与非医学学科期刊,研究主题涉及医学药学生物学文史学等众多学科,而微观化的朝向尤为显着;3.文献共被引网络分析结果表明:中医药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医药临床应用及其评价、中药新药发现、中药化学、汉方中药、中药药理学、中药激酶抑制剂研究、民族药学、青蒿素研究、计算机辅助的中药新药设计九个方面,学科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中医药作为补充与替代疗法重要组成部分的使用情况与循证评价、基于中药既有功效的新药研发,以及,中医药有效治疗方案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且重心逐渐转向新药研发。
秦倩[3](2018)在《传统医学在西方:政治、职业化与医疗行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学不仅仅与知识和实践、与治疗和护理有关,它还与权力紧密相连。本文旨在简述西方社会医疗服务行业规制的基本模式,该模式所依循的价值与观念基础,并检讨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作为后起之秀、作为外来者与该种模式所面临的扞格与角抵。
蒋继彪[4](2017)在《中医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国家距离视角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对生命及其与自然关系认知智慧的典型代表,已经成为我国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标志之一。纵观近代中西文化及科学交流史,中医是我国真正对西方社会和科技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领域,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积极推动中医走向世界,对彰显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推动中医国际化的发展。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的差异,中医在大多数国家仍处于补充和替代地位,面临的法律、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壁垒,影响了中医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传播,影响了中医国际化的进程。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医国际化,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案例分析法,以及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医国际化的发展概况分析、中医国际化的五大资源与国家距离的理论分析、中医国际化国家距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及中医国际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提出加快推进中医国际化的发展策略。相关主要内容如下:(1)中医国际化的发展概况分析从已开展的中国际化工作、已签署的政府间合作协议、已出台的中医国际化政策,以及已具备的中医国际化基础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内中医国际化的实践,从中医教育、中医从业人员、中医科研,以及中医立法管理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外中医发展概况;总结了目前中医国际化进程中具有的四大特点:①中医教育蓬勃发展,形成三种主要范式;②中医临床广泛开展,但以针灸临床为主;③中医科研逐步开展,呈现良好发展势头;④中医立法缓慢推进,但前景呈乐观趋势。(2)中医国际化的五大资源与国家距离的理论分析从供给侧分析中医国际化具备的卫生、经济、科技、文化以及生态资源优势,从需求侧分析中医国际化面临的文化、行政、地理和经济距离。基于意义建构理论,通过对中医药的卫生、科技、以及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减少或消除中医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文化距离、行政距离、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3)中医国际化国家距离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从文化距离、心理距离、制度距离、管理距离、经济距离,以及地理距离等六个方面,对中医国际化国家距离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东西方医学的文化差异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②中医的核心诊疗方法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③中医疗效的心理信任度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④东道国的卫生制度支持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⑤东道国的政策支持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⑥中医药规范化管理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⑦国际中医机构管理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⑧中医诊疗费用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而其他变量的影响则不显着。(4)中医国际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目前中医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内的问题主要涉及标准化问题、知识产权问题、翻译问题、自身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国际化人才问题等五个方面,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国外的问题则主要涉及中医学的科学内涵尚未被现代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中医蓬勃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待拓展、国外中医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国外中医从业者的临床诊疗能力有待提高、中医的话语权问题,以及针灸的西化问题等六个方面,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5)加快推动中医国际化的发展策略基于政府主管部门、中医行业组织和中医机构,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加快推动中医国际化发展的策略。政府需要加强与国外政府间以及国际组织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营造有利于中医发展的国际环境。中医行业组织需要发挥行业组织的独特作用,加强中医药标准化以及中医国际认证等方面的工作。中医机构则需要发挥其在中医国际化过程中的角色主体作用,通过充分发挥中医临床疗效优势、大力开展中医国际教育、深入开展高水平中医科研合作,以及推动中医跨文化传播等,加快推进中医国际化的进程。
杨渝[5](2017)在《针灸在美国发展的历程及对海外中医发展的影响》文中提出中医针灸在美国的发展已经近半个世纪,近年来在美国取得合法化,并获得独立的职业代码,在美国民众中获得的认可度也日益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医针灸在美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中医在海外发展的可行性。梳理针灸在美国发展的几个关键转折点,分析针灸在美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炼出其发展的关键步骤,为中医药事业在海外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景军,崔佳[6](2016)在《走出国门的中医:以针灸在美国近十年发展趋势为例》文中认为当下,对"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讨论十分热烈,与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海外发展战略紧密呼应。其实,作为中国文化一部分的中医针灸疗法早在这场讨论之前就已走出国门,在海外扎根于民间,以当地民众健康需求为本,为促进必要的医学多元化做出了相当的贡献。
陈德成[7](2016)在《美国针灸40年发展概要与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灸在美国的发展从零开始,40年来,她却已经成为盛开在大洋彼岸的东方奇花,香飘四溢。纽约陈德成先生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记述了针灸在美国的3次发展高潮,并全面深入地介绍了美国针灸的立法制度、保险支付、临床医疗、科研机构、教育考试5个方面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深入了解美国针灸的发展方式,必将给国内、国际针灸的发展带来新的启示,以进一步推动中医针灸全球化发展的进程。
潘元青[8](2015)在《非药物补充替代医学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不良反应的循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当前非药物补充替代医学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治疗的研究众多,目前还没有综合性的循证研究体系和结论。本研究对部分非药物补充替代治疗(瑜伽、按摩疗法、太极拳、针刺和正念疗法)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治疗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RCTs进行系统评价,评价部分非药物补充替代治疗辅助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治疗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在此基础上利用前瞻性性队列研究,利用现有证据基础,初步评价短期正念减压心理治疗和放松训练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综合疗效,提出非药物补充替代治疗辅助治疗乳腺癌的策略,为非药物补充替代医学辅助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①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994-2015.8)、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15.8)、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5.8)、万方数据期刊论文资源(1997-2015.8)、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1989-2015.8)、中国中医药数据库(1994-2015.8)、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XPANDED)(2000-2015.8)、EMBASE.com(1974-2015.8)、Web of Science、PubMed(1966-2015.8)、Cochrane Library(-2015.8)、PsycINFO(formerlyPsych Lit)(1887-2015.8)、Elsevier(-2015.8)、Springer(-2015.8)、会议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1994-2015.12)、万方数据会议论文资源(1990-2015.8)、中外文会议论文数据库(1985-2015.8)、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994-2015.8)、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994-2015.8)、万方数据学位论文资源(1990-2015.8)、ProQuest学位论文(-2015.8)。同时检索乳腺癌在研临床试验注册平台和相关学术组织网站,补充其他检索获取所有非药物补充替代治疗辅助治疗乳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按预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和纳入,比较非药物补充替代治疗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治疗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2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使用Stata software,version 10.0.软件进行Meta分析。②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客观评价和因素分析短期正念减压心理治疗和放松训练,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最终共计纳入68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按摩疗法能显着缓解乳腺癌术后治疗患者的疲劳和愤怒症状;瑜伽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术后治疗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抑郁、焦虑和生活质量;太极能显着提高乳腺癌术后治疗患者上肢握力强度、肘关节屈曲、肘关节伸直外展、上肢水平内收肌力能力;针灸能明显缓解乳腺癌术后治疗患者的上肢肌群僵硬症状以及正念减压疗法在减轻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知觉压力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常规康复对照。②前瞻性队列研究共纳入患者34例,短期正念减压心理治疗和放松训练16例,空白对照组17例,研究结果提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不良反应较为明显,整体生活质量中功能状况较差,焦虑、抑郁情绪症状较为严重,年龄、婚姻特征和不同临床分期是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是整体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年龄和不同临床分期是很大程度影响术后疲劳症状的产生;短期正念减压心理治疗和放松训练能有效缓解乳腺癌化疗患者的躯体疲乏、呼吸困难和情感效绩失调和焦虑、抑郁情绪症状的症状、部分提高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①系统评价研究显示,非药物补充替代缓解乳腺癌术后治疗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综合作用温和有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提升乳腺癌术后患者生理机能和改善情绪,在提高整体生活质量方面优于传统康复护理。相关RCTs设计不够严密,存在方法学缺陷和研究样本不足的问题;②前瞻性队列研究提示,短期正念减压心理治疗和放松训练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疲乏、呼吸困难、焦虑、抑郁症状的缓解可能具有一定效果,该疗法部分的提高了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
曾德荣,严亮亮,曾咏梅[9](2015)在《美国替代医学管理模式对我国中医药改革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然而近一百年来中医药的地位却每况愈下。中医药与西医在人才培养、医疗服务等方面界限不清,由此导致的管理混乱是其退化的重要原因。美国将西医以外的非主流医学都划入替代医学范围进行管理,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借鉴美国替代医学管理模式,改革我国现行中医药管理体制是改善当前中医药处境的有效对策。
陆聪[10](2013)在《美国针灸教育现状及特点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针灸教育的起步阶段。全国只有寥寥几所针灸学校,除此以外,还有散在的师带徒形式的针灸中医教育。80年代,针灸教育进入了发展期。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南岸的新墨西哥州和佛罗里达州等,纷纷建校。到了90年代前期,美国的针灸学校数量迅速增加,进入了发展高潮期。进入21世纪,传统的针灸中医学校数目的增长已回落。但学校向成熟、深化的方向发展。表现在:通过国家针灸和东方医学认证委员会(The Accreditation Commission for Acupuncture and Oriental Medicine, ACAOM)审查的学校,在针灸及东方医学院校理事会(Council of 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Oriental Medicine,CCAOM)的办学理念、方针指引下,向既定的目标发展。没能通过审查的学校,逐渐萎缩、消失。在美国针灸教育分为专业针灸教育与综合大学针灸教育。专业的针灸教育是都是从硕士水平开始的,一般包含硕士和博士教育,由于每个州对于针灸都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这就导致了每个州对于针灸实践和针灸教育的不同的态度。有的州既允许针灸实践也允许针灸学校教育或者有专门的针灸学校;有的州允许针灸实践但是不允许针灸办学或者没有针灸学校教育;有的州甚至不允许针灸师在该州进行针灸实践以及针灸学校教育。并且州与州之间的针灸从业者也因为每个州法律法规的不同,在进行州际针灸实践的时候受到限制。目前大多数州的法律法规都承认针灸和东方医学认证委员会(The Accreditation Commission for Acupuncture and Oriental Medicine, ACAOM)所认定的具有针灸教育资格的学校。因此,专业的针灸教育一般指具有ACAOM认证或预认证资格的学校或者机构。综合大学的针灸教育是指美国国内的一些着名大学的医学院所开设的专业针灸课程。包括选修课和必修课。哈佛大学医学院于1993年开始开设替代医学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向学生介绍有关正脊、针灸、按摩治疗和中草药等方面的理论及治疗方法,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及最新进展、传统医学行医执照和规范以及联邦和各州替代医学方面相关立法。哈佛医学院还要求参加课程学习的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能够独立设计出一种用于评估某种传统医疗方法或制剂的疗效的实验路线图。他们常常采取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主要有讲座、从业者现场示范演示及患者现场诊治等。西医医学院里中医课程的开设为中医在美国主流社会的普及和加深美国西医对中医的了解起了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西医对中医的误解和排斥,在美国中医的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美国的针灸中医教育的种类包括了硕士教育、博士教育、博士后教育、继续教育和师带徒教育。美国的针灸中医教育中的硕士是入门教学,没有本科教学。所以硕士是基础教育。这包括了针灸硕士和中医硕士。在大学预科两年的基础上,再学3-4年。但是实际上,在这些学生中,50%以上已获得学士学位,另外有些学生已有硕士、博士学位,或其它医学头衔如医师、护士、整脊治疗师等。临床博士刚起步,2005年ACAOM开始接受针灸院系临床博士教学的申请,2007年首次通过了第一所学校的博士教育项目。至今这个教学项目仍然是前瞻性的。目前,通过ACAOM审核的博士教学学校有5所,正在接受审核的有4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补充替代医学博士后项目始于1996年,申请资格须有博士、西医医生、药理学博士等头衔,研究的方法是生物医学的方法,教育的期限不定,一般是3年,教育目标是培养替代医学包括针灸中医的高级研究人才。现今美国社会竞争激烈,加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整天处于紧张的情绪之中,常常出现例如头痛、失眠、焦虑、烦躁等包括身心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与症状,长期服用西药治疗不但见效甚微,且引起依赖性与副作用,复发率也很高。针灸的出现则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在“回归自然”口号的影响下,人们放弃了化学合成的药物转而求助于针灸这个自然疗法。近年来,随着美国针灸的迅速发展,针灸的科研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NIH于1992年成立的AOM(替代医学办公厅)对包括针灸在内的替代医学每年拨款1000万美元(逐年增加)的研究经费,其中包括了不少针灸项目。美国哈佛、耶鲁等一些知名大学也承担针灸方面的科研,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1992年之前在美国针灸和其它的各种传统疗法一样,大多在私人诊所里进行。自1992年始,一些正规医院及州立大学医学院皆纷纷设立针灸诊疗室或中西医结合诊所。此外,还有一些中医、针灸院校设有门诊,如:美洲中医学院附属诊所,每年平均接待2000多名患者,其中90%是白人。据统计,全美约有执业针灸师将近30000名,其中西医针灸师5000多名。目前,针灸诊所可开展的项目有:①可将针刺入患者体内;②可使用电针仪刺激治疗:③可以拔火罐:④可以进行推拿和按摩;⑤可以艾灸治疗,但不可以进行火针、埋针、刮痧等治疗。其收费标准在规定的范围内由医师根据技术水平和患者自身情况而由医师自行决定。现在,在美国从事中医针灸行业,不再只是一个仅以此维持生计的职业,还可能拥有可观的收入。据2002年美国职业调查机关统计,在美国3万余种职业中,针灸师已进入“美国百大有望职业”行列。随着中医药事业在美国的不断深入发展,中美两国中医药学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也在不断的加强。除了互派学者进修讲学,参观考察之外,还联合举办了一些国际性的中医药学术会议。仅1993年的一年中,在美国举办较大型的中医、针灸方面的学术会议就有10多次。参加中国举办的国际性针灸学习培训班的参会人数在美国占首位。中美两国在美国旧金山和洛杉矶两地还合办有中国医药研究院从事学术方面交流。虽然,这些交流活动以民间的私人、团体为主体,缺少两国政府间直接的联系,但就目前学术交流开展情况看,这些活动对于中医药在美国的进一步发展,己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美国,目前有2000多家商业性健康保险公司,提供多种不同的健康保险计划供投保者选择。健康维护组织(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HMO)的健康保险计划是一项比较大的保险项目,病人须在其家庭医师(Primary Care Physician, PCP)的推荐下才能就诊于专科医师(specialist,针灸师也属于specialist中的一种)。而医师或针灸师需与健康保险公司签约而成为某一特定健康保险的特约医师或针灸师。近年来,一些比较大的健康保险公司,如Oxford Health Plan、 BlueCross、Health Net、PHCS、CIGNA、United Healthcare等陆续开始接受针灸师加入其健康保险网。相对于HMO的健康保险计划而言,优先提供者组织(Preferred Provide Organization, PPO)的健康保险计划则允许病人自行选择医师,病人不需经过其家庭医师的推荐便可直接就诊于专科医师,医师可根据自己认为合理的收费标准向健康保险公司收取病人的治疗费。成立于1982年的全美针灸与东方医学认证委员会(The National Certification commission for Acupuncture and Oriental Medicine, NCCAOM)是美国唯一的可凭借其所提供的考试或颁发的专科医师证书来确证持证人具备针灸和东方医学临床初级资格的机构。通过NCCAOM认证或者通过NCCAOM认证考试所要求的分数是能胜任43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针灸师的书面证明,即98%的州都以此来规范针灸实践。因为美国教育部对针灸中医院校没有直接管理,针灸的组织就承担起了这个责任。相关的组织有:(1)针灸及东方医学院校理事会(CCAOM)是由通过审核学校为成员所组成的理事会,在针灸中医教育领域中制定方针政策,并代表针灸中医教育界参与美国政府的医疗决策;(2)针灸和东方医学认证委员会(ACAOM)是从CCAOM中分支出来的组织并与其它组织合并而产生。后来得到美国教育部的承认。现为其下属的机构,负责对针灸及东方医学院校教育的标准进行监管、核准;(3)全美针灸与东方医学认证委员会(The National Certification commission for Acupuncture and Oriental Medicine, NCCAOM)负责监管和执行证书考试。这三者即是独立的,又是联系的。CCAOM制定出包括针灸中医教育方面的决策,其中包括教育标准。ACAOM根据法律和政策提出具体的教育标准和细则并审核。NCCAOM根据ACAOM的标准进行考核。三者各有所司,同一系列,形成美国针灸中医教育领域中监管和测试的三足鼎立机构。这体现了美国立法,执法,监督三权分离又相互制约的政策制度。
二、替代医学和替代医学课程在美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替代医学和替代医学课程在美国(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一)普遍的社会议题 |
(二)比较视野的确立 |
二、研究意义 |
(一)学科建设意义 |
(二)健康战略意义 |
(三)文化推广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二、关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四、思考与启示 |
(一)对以往研究的思考 |
(二)对当前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基础概念辨析 |
一、“中国”与“西方” |
(一)“中西比较”的基础 |
(二)“中西比较”的传统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相关概念 |
(一)“健身”与“体育健身” |
(二)“西方体育健身”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相关概念 |
(一)“养生”与“体育养生” |
(二)“气功”与“导引”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中国体育健身” |
四、概念种属关系分析 |
(一)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
(二)概念种属关系图 |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比较逻辑 |
一、理论基础 |
(一)跨文化研究范式 |
(二)相关问题的理论解析 |
二、比较逻辑 |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一)比较逻辑的建构 |
(二)比较对象的历史溯源 |
(三)比较的具体展开 |
(四)比较落脚点的思考 |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创新点 |
(一)拓展了关于西方体育健身的相关认知 |
(二)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比较逻辑框架 |
(三)形成了基于问题的系统化比较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专家访谈法 |
(三)历史分析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第二章 历史溯源 |
第一节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历史溯源 |
一、先秦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先民的生存经验 |
(二)普遍的养生关注 |
二、两汉至五代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系统化归纳与专门化发展 |
(二)理论的丰富与深化 |
(三)方法的丰富与成熟 |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医学对导引术的持续重视 |
(二)导引养生理论与方法的持续发展 |
(三)中国传统武术的养生归向 |
四、近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一)近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二)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第二节 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溯源 |
一、古希腊的体育健身 |
(一)古希腊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希波克拉底的体育健身观念 |
二、古罗马的体育健身 |
(一)古罗马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盖伦的体育健身观念 |
三、中世纪的西方体育健身 |
(一)中世纪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阿维森纳的体育健身观念 |
四、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
(一)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医学转向 |
五、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现代医学对体育健身的关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动目标比较 |
第一节 根本目标比较 |
一、中西方“健康观”的趋同性 |
(一)中国传统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
(二)西方现代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
二、中西方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
(一)生理目标的一致性 |
(二)心理目标的一致性 |
(三)社会目标的一致性 |
第二节 操作目标比较 |
一、“补精气”与“耗能量”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补益气血”的重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消耗能量”的重视 |
二、“通经络”与“强体能”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通”的重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强”的重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动方法比较 |
第一节 方法构成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方法 |
(一)导引 |
(二)武术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方法 |
(一)专门锻炼方法 |
(二)体育运动锻炼方法 |
三、中西方方法构成比较 |
(一)“内聚性”与“开放性”的对比 |
(二)“民族性”与“普遍性”的对比 |
第二节 运动负荷比较 |
一、中西方对“负荷适度”的共同重视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
二、中西方对“运动负荷”的差异认知 |
(一)“形劳不倦”与“超量恢复” |
(二)“模糊”与“精确” |
第三节 运动时空比较 |
一、中西方“运动时域”比较 |
(一)中西方对“自然节律”的共同遵守 |
(二)中西方对“运动时域”的差异认知 |
二、中西方“运动空间”比较 |
(一)中西方对“自然环境”的共同重视 |
(二)中西方对“运动空间”的差异认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原理比较 |
第一节 “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对“肢体”锻炼的不同认知 |
(一)传统中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
(二)现代西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构成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构成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
四、中西方“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身”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身”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第二节 “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构成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呼吸”形式 |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三、中西方“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息”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息”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第三节 “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心”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构成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心”活动 |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心”的认知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意识”活动 |
三、中西方“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心”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心”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沟通与结合 |
第一节 沟通现状及其反思 |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 |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历史 |
(二)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态度 |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 |
(一)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历史 |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态度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反思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研究共识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必要性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局限性 |
第二节 结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一、结合的可行性 |
(一)医学发展的方向——整合医学 |
(二)医学发展的出路——自然医学 |
二、结合的必要性 |
(一)对人体生命功能的多角度关注 |
(二)对现代人类需求的多方面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基于大数据的中医药科学计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大数据研究进展 |
1.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
2.大数据研究与精准医学 |
3.中医药大数据研究进展分析 |
4.中医药文献大数据研究现状 |
综述二 科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与应用进展 |
1.科学计量学的产生与发展 |
2.科学计量学领域当前研究进展与时代意义 |
3.科学计量学常用工具比较分析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国际中医药研究主体及合作的科学计量学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收集 |
1.2 研究方法:科学合作网络分析 |
2.研究结果 |
2.1 中医药国际科学合作历程与现状 |
2.2 中医药机构间科学合作历程与现状 |
2.3 中医药学者科学合作历程与现状 |
3.研究结论与讨论 |
3.1 中医药领域文献发表情况方面 |
3.2 世界各国在中医药领域的科研产出与科学合作方面: |
3.3 世界范围内各科研机构在中医药领域的科研产出与科学合作方面: |
3.4 世界范围内中医药研究学者的科研产出与科学合作方面: |
4.小结 |
第二章 中医药学科发展的科学计量学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收集 |
1.2 研究方法 |
2.研究结果 |
2.1 双图叠加:学科领域分析结果 |
2.2 文献共被引分析结果:中医药学科发展历程与现状 |
3.研究结论与讨论 |
4.小结 |
第三章 中医药临床应用及其评价领域发展与现状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收集 |
1.2 研究方法: |
2.研究结果 |
2.1 中医药临床应用及其评价领域研究主题分析:聚类 |
2.2 中医药临床应用及其评价领域发展演化分析:聚类 |
3.研究结论与讨论 |
4.小结 |
第四章 中药新药发现领域发展与现状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收集 |
1.2 研究方法 |
2.研究结果 |
2.1 中药新药发现领域主题分析:#1共词分析结果 |
2.2中药新药发现领域发展演化分析:聚类#1文献共被引网络鱼眼时间线视图结果 |
3.研究结论与讨论 |
4.小结 |
第五章 中药化学发展与现状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收集 |
1.2 研究方法 |
2.研究结果 |
2.1 中药化学研究主题分析:聚类#2共词分析结果 |
2.2 中药化学领域发展演化分析:聚类#2文献共被引网络鱼眼时间线视图结果 |
3.研究结论与讨论 |
4.小结 |
第六章 汉方中药研究领域发展与现状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收集 |
1.2 研究方法 |
2.研究结果 |
2.1汉方中药研究主题分析:M概念树分析结果 |
2.2汉方中药研究发展演化分析:聚类#4文献共被引网络鱼眼时间线视图结果 |
3.研究结论与讨论 |
4.小结 |
第七章 中药药理学发展与现状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收集 |
1.2 研究方法 |
2.研究结果 |
2.1中药药理学研宂主题分析:#5共词分析结果 |
2.2中药药理学发展演化分析:聚类#5文献共被引网络鱼眼时间线视图结果 |
3.研究结论与讨论 |
4.小结 |
第八章 中药激酶抑制剂研究领域发展与现状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收集 |
1.2 研究方法 |
2.研究结果 |
2.1 中药激酶抑制剂主题分析:#7共词分析结果 |
2.2 中药激酶抑制剂研究领域发展演化分析:聚类#7文献共被引网络鱼眼时间线视图结果 |
3.研究结论与讨论 |
4.小结 |
第九章 民族药学发展与现状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收集 |
1.2 研究方法 |
2.研究结果 |
2.1 民族药学研究主题分析:#8概念树分析结果 |
2.2 民族药学发展演化分析:聚类#8文献共被引网络鱼眼时间线视图结果 |
3.研究结论与讨论 |
4.小结 |
第十章 青蒿素研究领域发展与现状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收集 |
1.2 研究方法 |
2.研究结果 |
2.1 青蒿素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分析:#13概念树分析结果 |
2.2 青蒿素研宂领域发展演化分析:聚类#13文献共被引网络鱼眼时间线视图结果 |
3.研究结论与讨论 |
4.小结 |
第十一章 计算机辅助的中药新药设计领域发展与现状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收集 |
1.2 研究方法 |
2.研究结果 |
2.1 计算机辅助的中药新药设计领域研究主题分析:聚类 |
2.2 2.2计算机辅助的中药新药设计领域发展演化分析:聚类#22文献共被引网络鱼眼时间线视图结果 |
3.研究结论与讨论 |
4.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中医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国家距离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际化理论综述 |
2.2.2 中医国际化的文献综述与述评 |
2.3 理论基础 |
2.3.1 国家距离理论 |
2.3.2 软实力理论 |
2.3.3 跨文化传播理论 第三章 中医国际化的发展概况 |
3.1 国内中医国际化实践 |
3.1.1 已开展的中医国际化工作 |
3.1.2 已签署的政府间合作协议 |
3.1.3 已出台的中医国际化政策 |
3.1.4 已具备的中医国际化基础 |
3.2 国外中医国际化发展状况 |
3.2.1 中医教育 |
3.2.2 中医从业人员 |
3.2.3 中医立法管理 |
3.2.4 中医科研 |
3.3 中医国际化的发展特点 |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医国际化五大资源与国家距离理论分析 |
4.1 从供给侧分析中医国际化具备的五大资源 |
4.1.1 中医药是独特的卫生资源 |
4.1.2 中医药是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 |
4.1.3 中医药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 |
4.1.4 中医药是优秀的文化资源 |
4.1.5 中医药是重要的生态资源 |
4.2 从需求侧分析中医国际化面临的四大距离 |
4.2.1 文化距离 |
4.2.2 行政距离 |
4.2.3 经济距离 |
4.2.4 地理距离 |
4.3 意义建构理论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4.3.1 意义建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
4.3.2 意义建构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4.3.2.1 创造性转化的涵义 |
4.3.2.2 中医药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医国际化国家距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
5.1.1 理论基础 |
5.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2.1 调查问卷设计前的专家访谈 |
5.2.2 调查问卷的设计指导思想 |
5.2.3 调查问卷的变量的测量量表 |
5.3 调查问卷的收集与整理 |
5.3.1 调查问卷的收集 |
5.3.2 样本的基本特征分析 |
5.3.3 研究变量体系的说明 |
5.4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5.4.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4.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5 假设检验 |
5.5.1 潜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
5.5.2 回归分析 |
5.6 结果与讨论 |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医国际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6.1 国内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6.1.1 标准化问题 |
6.1.2 知识产权问题 |
6.1.3 翻译问题 |
6.1.4 自身发展中的问题 |
6.1.5 国际化人才问题 |
6.2 国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6.2.1 中医学的科学内涵尚未被现代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 |
6.2.2 中医蓬勃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待拓展 |
6.2.3 国外中医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
6.2.4 国外中医从业者的临床诊疗能力有待提升 |
6.2.5 中医的话语权问题 |
6.2.6 针灸的西化问题 |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加快推进中医国际化发展的策略 |
7.1 基于政府部门的宏观策略 |
7.1.1 加强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缩小不同国家之间的制度距离 |
7.1.2 加强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营造有利于中医发展的国际环境 |
7.2 基于中医行业组织的中观策略 |
7.2.1 夯实国内中医药标准化基础工作,加强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订 |
7.2.2 建立中医国际认证中心,加强对国外中医机构的标准化管理 |
7.2.3 发挥中医行业组织在中医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独特作用 |
7.3 基于中医机构的微观策略 |
7.3.1 发挥中医临床疗效优势,提高国外民众的心理认同 |
7.3.2 以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为抓手,建设好海外中医药中心 |
7.3.3 大力开展中医国际教育,不断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 |
7.3.4 深入开展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揭示中医科学内涵 |
7.3.5 推动中医跨文化传播,提高国外民众的文化认同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医国际化典型案例分析 附录2: 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
(5)针灸在美国发展的历程及对海外中医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针灸合法化 |
1. 内华达州针灸法案 |
2. 纽约州针灸法案 |
二、针灸学获得高等教育资质 |
1. 针灸学位课程要求 |
2. 执照颁发及一流大学中医学科建设 |
三、针灸进入“补充替代医学”体系 |
1. NIH与CAM认可针灸的临床运用 |
2. WHCCAMP成立及“中国传统医学”体系建成 |
四、针灸师获得独立职业代码 |
1. 获得独立职业代码 |
2.“后代码”时期的发展重点 |
(6)走出国门的中医:以针灸在美国近十年发展趋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数据材料分析 |
三、个案意义分析 |
个案1:针灸作为认知中国的途径。 |
个案2:中产阶级的针灸接受者。 |
个案3:熟人与医生推荐的针灸。 |
案例4:社区针灸的亲民路线。 |
案例5:作为辅助与替代医学一部分的针灸疗法。 |
四、结论 |
(7)美国针灸40年发展概要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针灸在美国发展的3次高潮 |
1.1第1次高潮 |
1.2第2次高潮 |
2 针灸在美国40年发展历程 |
2.1法律制度, 不断完善 |
2.2保险支付, 循序渐进 |
2.3临床医疗, 广泛接受 |
2.4科研项目, 更多更强 |
2.5教育考试, 更严更优 |
3 总结 |
(8)非药物补充替代医学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不良反应的循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背景 |
1.1.1 乳腺癌流行病学特征 |
1.1.2 乳腺癌治疗进展 |
1.1.3 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
1.1.3.1 生活质量的定义 |
1.1.3.2 乳腺癌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
1.1.4 补充替代医学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
1.1.4.1 补充替代医学概述 |
1.1.4.2 循证理念和方法在补充替代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
1.1.4.3 补充替代医学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
1.1.4.4 非药物补充替代医学辅助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按摩疗法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 |
2.1 背景 |
2.1.1 按摩疗法的起源与发展 |
2.1.2 按摩疗法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不良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纳入排除标准 |
2.2.2 数据检索 |
2.2.3 资料提取 |
2.2.4 质量评价 |
2.2.5 统计学处理 |
2.3 结果 |
2.3.1 文献检索结果 |
2.3.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2.3.3 质量评价 |
2.3.4 Meta分析结果 |
2.4 讨论 |
2.4.1 瑜伽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结局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 |
2.4.2 按摩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次要结局指标评价的干预效果 |
2.5 结论 |
第三章 瑜伽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 |
3.1 背景 |
3.1.1 瑜伽的起源与发展 |
3.1.2 瑜伽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不良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纳入排除标准 |
3.2.2 数据检索 |
3.2.3 资料提取 |
3.2.4 质量评价 |
3.2.5 统计学处理 |
3.3 结果 |
3.3.1 文献检索结果 |
3.3.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3.3.3 质量评价 |
3.3.4 Meta分析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太极拳辅助治疗乳腺癌主流治疗后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 |
4.1 背景 |
4.1.1 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
4.1.2 太极拳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不良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纳入排除标准 |
4.2.2 数据检索 |
4.2.3 资料提取 |
4.2.4 质量评价 |
4.2.5 统计学处理 |
4.3 结果 |
4.3.1 文献检索结果 |
4.3.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4.3.3 质量评价 |
4.3.4 Meta分析结果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五章 针刺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 |
5.1 背景 |
5.1.1 针刺的起源与发展 |
5.1.2 针刺辅助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纳入排除标准 |
5.2.2 数据检索 |
5.2.3 资料提取 |
5.2.4 质量评价 |
5.2.5 统计学处理 |
5.3 结果 |
5.3.1 文献检索结果 |
5.3.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5.3.3 质量评价 |
5.3.4 Meta分析结果 |
5.4 讨论 |
5.5 结论 |
第六章 正念心理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不良心理状况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 |
6.1 背景 |
6.1.1 正念心理疗法的起源与发展 |
6.1.2 正念心理疗法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干预治疗的研究进展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纳入排除标准 |
6.2.2 数据检索 |
6.2.3 资料提取 |
6.2.4 质量评价 |
6.2.5 统计学处理 |
6.3 结果 |
6.3.1 文献检索结果 |
6.3.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6.3.3 质量评价 |
6.3.4 Meta分析结果 |
6.4 讨论 |
6.5 结论 |
第七章 短期正念减压心理治疗和放松训练辅助干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队列研究 |
7.1 背景 |
7.1.1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现状 |
7.1.2 正念减压心理治疗和放松训练的研究与发展 |
7.1.3 正念减压心理和放松训练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研究设计 |
7.2.2 研究对象 |
7.2.3 样本量的确定 |
7.2.4 评估工具 |
7.2.5 干预方法 |
7.2.6 研究过程 |
7.2.7 质量控制 |
7.2.8 统计学处理 |
7.3 结果 |
7.4 讨论 |
7.5 结论 |
第八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本研究创新点 |
8.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8.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语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美国替代医学管理模式对我国中医药改革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我国中医药管理当前面临困难的原因分析 |
(一)中医与西医人才培养界限不清 |
(二)中医与西医医疗服务界限不清 |
(三)法律对中医药资格管理混乱 |
三、美国替代医学管理模式简介 |
(一)替代医学的科研 |
(二)替代医学的临床运用 |
(三)替代医学的教育 |
(四)替代医学的立法 |
(五)替代医学的资格获取与执业 |
四、我国中医药管理改革的具体途径 |
(一)人才培养方面 |
(二)医疗服务方面 |
(三)中医的立法和资格获取方面 |
(10)美国针灸教育现状及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前言 |
1 美国的针灸发展概况 |
1.1 针灸医疗现状 |
1.2 针灸科研现状 |
1.3 针灸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现状 |
1.4 针灸学术组织及学术交流 |
1.4.1 针灸学术组织 |
1.4.2 学术交流 |
1.5 健康保险对针灸治疗的给付现状 |
2 美国的针灸教育现状 |
2.1 专业针灸教育 |
2.1.1 专业针灸教育的学校数量 |
2.1.2 在校学生数量 |
2.1.3 学历教育 |
2.1.4 课程设置 |
2.1.5 师资与教材 |
2.1.6 入学资格 |
2.1.7 学生来源 |
2.2 综合大学的针灸教育 |
3 美国针灸教育的特点 |
3.1 针灸教育办学资格及项目的认证 |
3.2 称谓及涵盖领域 |
3.3 、针灸专业资格认证与考试 |
3.4 不同针灸流派背景的针灸教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替代医学和替代医学课程在美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D]. 颜芬.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8)
- [2]基于大数据的中医药科学计量学研究[D]. 石康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3]传统医学在西方:政治、职业化与医疗行业[J]. 秦倩.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 2018(02)
- [4]中医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国家距离视角的分析[D]. 蒋继彪.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5]针灸在美国发展的历程及对海外中医发展的影响[J]. 杨渝. 中医药文化, 2017(01)
- [6]走出国门的中医:以针灸在美国近十年发展趋势为例[J]. 景军,崔佳.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 [7]美国针灸40年发展概要与趋势[J]. 陈德成. 中医药导报, 2016(03)
- [8]非药物补充替代医学辅助治疗乳腺癌术后不良反应的循证研究[D]. 潘元青. 兰州大学, 2015(04)
- [9]美国替代医学管理模式对我国中医药改革的启示[J]. 曾德荣,严亮亮,曾咏梅. 中国卫生法制, 2015(01)
- [10]美国针灸教育现状及特点研究[D]. 陆聪.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