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秋季(9~11月)山东天气评述(论文文献综述)
刘向科,李海雷,商鹏,邓猛,李峰,姜鹏,宁波[1](2018)在《利用LIS分析山东及邻近海区雷电活动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利用1998年1月—2014年12月星载闪电成像传感器(LIS)探测原始资料,分析山东及邻近海区的雷电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东地区(含海洋)平均闪电密度为5.63 fl·km-2·a-1,陆地区域闪电密度是海洋的2.27倍,鲁西南和鲁西北西部地区闪电闪电密度高出陆地平均值1.4倍;年闪电频数呈现出在波动中下降的趋势,最多年份是最少年份的2.6倍;季节分布特征明显,6—8月占全年总数85%以上;全天闪电活动多出现在14—21时,海洋闪电密度的日变化相对陆地变化不大。
杨璐瑛,王文青,孟祥新,李娟[2](2016)在《2016年秋季(2016年9—11月)山东天气评述》文中认为利用2016年9—11月山东省气温、降水资料以及500h 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距平场等资料,结合逐日高空环流形势,分析了山东省2016年秋季的天气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对季内的主要天气及影响进行了评述。
周仙红,李刚,陈浩,曲树杰,张思聪,翟一凡,于毅,郑方强,张安盛[3](2016)在《苹果绵蚜蚜小蜂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苹果绵蚜为繁殖寄主,研究了苹果绵蚜蚜小蜂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显示:苹果绵蚜蚜小蜂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最适发育温度为21℃-27℃。山东地区越冬代苹果绵蚜蚜小蜂打破滞育的发育起点温度为雌蜂8.58℃,雄蜂8.22℃;有效积温为雌蜂148.72日度,雄蜂154.68日度。非越冬代苹果绵蚜蚜小蜂在卵-羽化阶段发育起点温度为雌蜂5.62℃,雄蜂5.55℃;有效积温为雌蜂284.40日度,雄蜂为295.61日度。并推测了2008年济南地区苹果绵蚜蚜小蜂发生代数和越冬代羽化时间,与实测情况基本相符。
宋嘉佳,王娜,伯忠凯,康桂红[4](2015)在《2015年秋季(9—11月)山东天气评述》文中认为利用2015年9—11月山东省气温、降水资料以及500h 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距平场等资料,结合逐日高空环流形势,分析了山东省2015年秋季的天气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对季内的主要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述。
万明波,孟祥新,王业宏,康桂红,韩永清[5](2014)在《2014年秋季(9—11月)山东天气评述》文中研究指明利用2014年9—11月山东省气温、降水资料以及500h 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距平场等资料,结合逐日高空环流形势,分析了山东省2014年秋季的天气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对季内的主要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述。
韩永清,刘畅,孟祥新,高理[6](2013)在《2013年秋季(2013年9—11月)山东天气评述》文中研究指明利用2013年9—11月山东省气温、降水资料以及5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距平场等资料,结合逐日高空环流形势,分析了山东省2013年秋季天气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对季内的主要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述。
段莹,王文,蔡晓军[7](2013)在《PDSI、SPEI及CI指数在2010/2011年冬、春季江淮流域干旱过程的应用分析》文中指出利用1951—2011年江淮流域70个测站的观测资料,计算了PDSI、SPEI及CI指数,又通过这三种干旱指数与降水异常和气象服务信息,综合分析了2010年10月至次年夏初江淮流域的旱涝情况及各指数的优缺点。结果表明,三种干旱指数都能够描述出江淮流域此次秋、冬及春季连旱过程,但对冬季干旱表现的都不够理想:PDSI指数对干旱的范围、发展及持续性的描述较好但敏感度不够,冬季中前期旱情未能反映;月尺度SPEI指数较为灵敏但过于依赖降水量的变化,干旱的持续性不够,冬季旱区有所偏差;季尺度SPEI指数表现出干旱开始时间有所滞后且偏旱;CI指数能够及时监测到干旱的发生、发展,但干旱发展过快、旱情偏重(尤其在冬季),在某些条件下干旱解除时间有所滞后。
段莹[8](2013)在《三种干旱指标在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适应性研究》文中指出江淮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我国东部,降水年际变化大,早、涝灾害频繁。灾害对农业生产社会发展影响甚大,因此准确地评估与检测该区干旱的发生发展趋势十分必要。由于干旱成因复杂,为了能客观地评估和研究干旱事件,制定或选取合适的干旱指标是必要的。目前,学者们制定的干旱指数种类繁多且各有优缺点,对不同地区的适应性也存在差异。故此,本文选取帕默尔干旱指数、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以及气象干旱综合指数,对三种气象干旱指数在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适应性、干旱期土壤湿度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为该区域干旱监测及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本文利用1961年-2011年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共116个测站的逐日降水、气温等观测资料,利用REOF分析方法进行分区,选取干旱个例计算了Palmer指数、SPEI指数及CI指数,对干旱指数与降水异常、灾情记载及气象服务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分别讨论三种干旱指数在不同区域的适应性。同时针对近年来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存在不能统一等问题,利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干旱监测联合科学试验基地的观测资料,以2011年冬春连旱为例,探讨干旱期不同土壤层中水分变化情况,计算了土壤相对湿润指数并将其与CI指数进行比对,讨论了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的区别与联系。上述研究表明:1、从1961~2011年,我国淮河流域及其北部地区、沿江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变化特征及早涝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淮河流域及其北部地区20世纪80年代前降水变化不明显之后缓慢下降并变旱;江淮沿江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变化趋势基本一致,60年代初-70年代降水减少并变旱,70年代中期至今持续增长变涝,其中江淮地区变化趋势较为明显。2、三种干旱指数都能够描述江淮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过程但是在不同区域各有优缺:SPEI指数对旱情较重的区域表现较好,季指数干旱开始时间有所滞后且偏早,月指数较为灵敏但过于依赖降水量的变化,干旱的持续性不够,两者对淮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干旱表现均不理想;PDSI指数对干旱的范围、干旱发展的持续性及干旱的累计效应表现较好但敏感度不够,对淮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西部区域冬季干旱表现受限;CI指数能够及时监测到干旱,但其对降水也较敏感,旱情表述过重(尤其是冬季),月平均CI指数常出现局地过重旱区分散的情况,逐日的CI指数干旱发展较快,某些条件下干旱解除时间有所滞后,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适应性不如长江以北地区。3、江淮及长江中下游2010年秋季至2011年春夏季降水量异常偏少,特别是冬春季节,长江一带及其以南地区降水尤其短缺,夏季时降水量呈现出南多北少的形势。南京地区2010年11月5日开始出现轻旱,11月12日达到中旱,28日达重旱,此后维持在中.特旱之间;土壤相对湿度在11月13日达到中旱,在2011年5月2日,气象连续特早15d后,土壤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变化趋势整体上一致,但气象干旱程度更严重,且农业干旱开始和缓解时间比气象上滞后1-3d,干旱发展滞后5d以上;气象及表层土壤对降水敏感性较高,而中层土壤干旱过程持续性较好;此外,干旱由表层向深层传递,当气象干旱持续时间达到50-60d时,土壤由深层向上补充水分。
王硕[9](2013)在《温度处理对黑线仓鼠生理、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黑线仓鼠(Cricetulusbarabensis)是我国主要的农田害鼠之一,黑线仓鼠种群具有较高的繁殖力和明显的繁殖节律,这是内因(基因调控)和外因(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开展黑线仓鼠种群繁殖机制和繁殖节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从黑线仓鼠繁殖的关键基因入手,结合其生存环境中的关键环境因子,以分子生物学方法为主,辅以生态学、生理学和行为学等手段,揭示害鼠种群繁殖节律和波动机制,为鼠害的综合防治提供新思路。本研究包括以下三个主要的实验研究:实验研究一: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黑线仓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GnRH)部分cDNA序列。GnRH是与繁殖相关的关键基因,在体内分布广泛、功能多样、调控系统复杂,但普遍认为其核心作用的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动物的生殖。本研究共得到黑线仓鼠GnRHcDNA序列355bp,包括291bp的编码区全序列,GeneBank登录号为KC608826。采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其核苷酸序列、蛋白序列进行分析,预测并分析其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本研究所得结果同时也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实验研究二:对GnRH的差异表达和功能多样性展开研究。首先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比较GnRH在雌雄黑线仓鼠亚成年期、成年期(♂)、成年发情间期(♀)、成年发情期(♀)以及老年期四个阶段的中枢(下丘脑)和外周器官(性腺)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GnRH的表达在不同组织间、不同性别间、不同生长阶段以及不同发情周期中均有明显差异,体现了GnRH在黑线仓鼠生殖调控中的功能多样性和调控的复杂性;然后通过对黑线仓鼠胃肠道GnRH表达的研究,证实了GnRH在黑线仓鼠胃肠道确有微量表达,且表达量存在差异,为GnRH功能多样性研究提供了补充。本研究结果同时也为后续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验研究三:在收集并统计山东省近20年气象资料基础上,从影响黑线仓鼠生殖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入手,给黑线仓鼠设置不同的环境温度,然后综合分析、讨论黑线仓鼠在不同温度下体重、摄食量、静止代谢率、开场行为和三种关键基因(GnRH、GH、OB)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黑线仓鼠在不同温度下,生理、行为和基因表达会发生相应变化,以适应环境和度过不利环境。通过以上三方面的相关实验,为研究GnRH在黑线仓鼠中的功能与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为探究黑线仓鼠种群繁殖动态的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保障,为农田鼠害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栾怀德,迟竹萍,杨明,郭俊健,王中英[10](2012)在《2012年秋季(9—11月)山东天气评述》文中研究说明利用2012年9—11月山东省气温、降水资料以及5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距平场等资料,结合逐日高空环流形势,分析了山东省2012年秋季天气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对季内的主要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述。
二、2000年秋季(9~11月)山东天气评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秋季(9~11月)山东天气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LIS分析山东及邻近海区雷电活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来源和处理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处理方法 |
2 闪电活动特征分析 |
2.1 空间分布特征 |
2.2 闪电次数年际变化特征 |
2.3 闪电密度季节变化特征 |
2.4 日变化特征 |
3结论和讨论 |
(3)苹果绵蚜蚜小蜂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越冬代苹果绵蚜蚜小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1.2.2 非越冬代苹果绵蚜蚜小蜂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以及有效积温 |
1.2.3 数据处理方法 |
1.2.4 苹果绵蚜蚜小峰发生代数实际调查与理论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越冬代苹果绵蚜蚜小蜂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2.2 非越冬代苹果绵蚜蚜小蜂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3 结论与讨论 |
(7)PDSI、SPEI及CI指数在2010/2011年冬、春季江淮流域干旱过程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选取和方法介绍 |
2.1 资料选取 |
2.2 方法介绍 |
2.2.1 PDSI指数 |
2.2.2 SPEI指数 |
2.2.3 CI指数 |
3 2010秋至2011年春、夏季江淮流域降水情况及旱情评估 |
3.1 旱情实况 |
3.2 降水实况 |
3.3 降水异常的区域性差异 |
3.4 逐月降水异常 |
3.5 干旱过程 |
4 三种干旱指数对旱情的描述及对比 |
4.1 三种干旱指数对旱情的描述 |
4.1.1 PDSI指数 |
4.1.2 SPEI指数 |
4.1.3 各区干旱情况分析 |
4.1.4 干旱的逐日变化 |
4.2 三种干旱指数的对比 |
5 结论与讨论 |
(8)三种干旱指标在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干旱概述 |
1.3 干旱指数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 |
2.2 方法 |
第3章 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年降水异常空间分型及干旱个例选取 |
3.1 EOF分析 |
3.2 REOF分析 |
3.3 代表站选取 |
3.4 干旱个例选取 |
第4章 三种干旱指数在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适应性 |
4.1 三个区域降水及旱涝趋势分析 |
4.2 三种指数在江淮淮北地区(Ⅰ区)干旱个例分析及干旱指数的适应性 |
4.3 三种指数在江淮及沿江一带(Ⅱ区)干旱个例分析及干旱指数的适应性 |
4.4 三种指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Ⅲ区)干旱个例分析及干旱指数的适应性 |
第5章 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2010-2011年冬春连旱过程分析及南京站土壤湿度变化 |
5.1 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2010-2011年冬春季干旱情况 |
5.2 三种干旱指数对旱情的描述 |
5.3 三种干旱指数对比 |
5.4 2011年冬春连旱期土壤湿度变化的研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介绍 |
致谢 |
(9)温度处理对黑线仓鼠生理、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1 黑线仓鼠研究概况 |
1.2 小型哺乳动物种群调节的气候因子假说 |
1.3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研究进展 |
1.3.1 GnRH的结构 |
1.3.2 GnRH的生物学功能 |
1.3.3 GnRH及其类似物的应用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实验研究一:黑线仓鼠GnRH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用动物的取材 |
3.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3.1.3 主要的仪器与器材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4 实验研究二:黑线仓鼠GnRH的功能及表达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用动物的取材 |
4.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GnRH及β-actin cDNA 荧光定量引物扩增结果 |
4.3.2 GnRH和β-actin实时荧光定量溶解曲线、扩增曲线及标准曲线 |
4.3.3 GnRH mRNA在黑线仓鼠中表达的相对定量结果 |
4.4 讨论 |
5 实验研究三:温度对黑线仓鼠生理、行为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采集、饲养及实验处理 |
5.1.2 实验器材及药品 |
5.1.3 行为学实验方法 |
5.1.4 代谢率的测定 |
5.1.5 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设计 |
5.1.6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GH及OB cDNA荧光定量引物扩增结果 |
5.2.2 GH和OB基因实时荧光定量溶解曲线、扩增曲线及标准曲线 |
5.2.3 不同温度下,黑线仓鼠生理、行为及基因表达变化 |
5.3 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10)2012年秋季(9—11月)山东天气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天气气候概况 |
1.1 降水 |
1.2 气温 |
2 环流形势与主要天气过程 |
2.1 9月环流形势与主要天气过程 |
2.2 10月环流形势与主要天气过程 |
2.3 11月环流形势与主要天气过程 |
3 秋季天气评述 |
四、2000年秋季(9~11月)山东天气评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LIS分析山东及邻近海区雷电活动特征[A]. 刘向科,李海雷,商鹏,邓猛,李峰,姜鹏,宁波. 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9 雷电物理和防雷新技术——第十六届防雷减灾论坛, 2018
- [2]2016年秋季(2016年9—11月)山东天气评述[J]. 杨璐瑛,王文青,孟祥新,李娟. 山东气象, 2016(04)
- [3]苹果绵蚜蚜小蜂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J]. 周仙红,李刚,陈浩,曲树杰,张思聪,翟一凡,于毅,郑方强,张安盛. 环境昆虫学报, 2016(03)
- [4]2015年秋季(9—11月)山东天气评述[J]. 宋嘉佳,王娜,伯忠凯,康桂红. 山东气象, 2015(04)
- [5]2014年秋季(9—11月)山东天气评述[J]. 万明波,孟祥新,王业宏,康桂红,韩永清. 山东气象, 2014(04)
- [6]2013年秋季(2013年9—11月)山东天气评述[J]. 韩永清,刘畅,孟祥新,高理. 山东气象, 2013(04)
- [7]PDSI、SPEI及CI指数在2010/2011年冬、春季江淮流域干旱过程的应用分析[J]. 段莹,王文,蔡晓军. 高原气象, 2013(04)
- [8]三种干旱指标在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适应性研究[D]. 段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3(02)
- [9]温度处理对黑线仓鼠生理、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 王硕. 曲阜师范大学, 2013(S1)
- [10]2012年秋季(9—11月)山东天气评述[J]. 栾怀德,迟竹萍,杨明,郭俊健,王中英. 山东气象,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