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典型城市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江苏典型城市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一、江苏典型的城市地质灾害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1](2021)在《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及其诱发地裂缝灾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平原区隐伏活动断层是我国许多发达城市潜在的致灾地质因素,在地震发生时往往沿活动断层的破坏最为严重,而且断层活动还会诱发地裂缝、坍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城市地质安全。因此,开展隐伏活动断层的几何位置、运动方式、活动性质及其控灾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际应用价值。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是北京平原区隐伏全新世活动断裂,查清其活动性,揭示其诱发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机理,可为首都北京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防灾减灾提供地质依据和科学指导。主要研究成果和认识如下:1、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走向NE45°,倾向SE,倾角75°。第四纪以来活动性存在明显时空差异:在时间上,全新世以来活动性最强;在空间上,全新世以来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南段的活动性较北段强,主要表现为南段孙河一带和北段北小营地带全新世以来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为1.90mm/a和0.51mm/a。依据Byerlee断层滑动失稳摩擦准则,定量计算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断层面上的剪应力与正应力比值(μ值)均大于0.5,且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反映断裂活动强度增大。2、顺义地区地裂缝方向主要沿顺义隐伏活动断裂走向展布,影响宽度30~100m不等。地裂缝主要呈拉张兼具顺时针扭动破坏形式,与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方式一致。2011年以来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变形破坏总体呈加剧趋势,和顺义隐伏活动断裂蠕滑活动性加强相关。2017~2018年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监测显示,水平拉伸位移总体上处于增加状态,剪切变形有缓慢增加趋势,地裂缝呈顺时针扭动变形破坏,地裂缝上盘(南东盘)处于下降趋势,地裂缝的月平均水平拉伸位移变化速率约为1.7mm,其中2018年8月变形量最大,达到15.52mm。3、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对顺义地区地裂缝具有控制作用,地裂缝多分布在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地表出露处或者其影响范围内,地裂缝的活动方式及活动秩序也和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性一致,全新世以来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南段比北段活动性强,可能是顺义地区地裂缝由北向南扩展的原因。当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较强或突变时,中国华北地区近地表东西向纵张作用较强,近地表为东西向拉张效应,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强度也随之增强,反之减弱。同时地下水抽取、飞机动荷载、第四系沉积压实等也可能诱发地裂缝活动加剧。4、地裂缝三维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表明:地裂缝影响带宽度40~70m,在断裂上盘形成凹坑、拉裂缝,在断裂下盘被挤压隆起;机场跑道竖向沉降位移整体呈现自下盘至上盘逐渐增大的趋势,当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在基岩正断错动1cm(原型50cm)时,可诱发地表产生0.6cm(原型30cm)正断效应的地裂缝;中跑道下穿道顶部下盘纵向拉应变随竖向位移的逐渐增大而增大,在竖向位移为4cm时达到最大。建议首都某机场地裂缝沿线构(建)筑物最小安全避让距离为距断层上盘50m,下盘20m,同时采用高强度柔性材料、减小盖板尺寸等措施防治地裂缝灾害;开展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变形监测,构建光纤、地应力等动态监测预警系统,为机场安全运营及防灾减灾提供支撑服务。

郭子豪[2](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黄土丘陵沟壑区大规模“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以及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质量耕地短缺与城市用地紧张导致的粮食安全与人居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当地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为开发当地土地潜力,黄土丘陵沟壑区开展了大规模沟道土地整治工程。针对沟道土地整治过程中出现的控制工程管涌、新造土地不均匀沉降及盐渍化等水系失衡灾害,本研究选取不同典型沟道土地整治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结合野外调查、室内物理与数学模型模拟的方法,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流域水系平衡对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的响应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应成果,对整治流域所出现的一系列水系失衡灾害进行安全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流域自响应理论”的完善。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工程是流域水系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自响应理论”认为:流域系统内各要素是相互联系与运动的,运动的目标是追求系统的平衡。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当系统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系统平衡受到破坏,流域系统会自动朝着建立新平衡的方向发展。本研究表明:流域水系多年平均也是平衡的,当水系要素受到干扰,如土地整治切削边坡、填埋沟道等人为活动,水系平衡被打破,流域水系将自动进行调整,以适应平衡。在新的调整过程中,如得不到合理的调控,将会出现一系列水系失衡引发的灾害,如切削高陡边坡截断流路出现的水流出露点高悬、沟道因填埋“造地”形成的控制工程管涌及盐渍化等。本研究通过构建室内物理与数学模拟模型,对水系平衡运动过程中的水动力要素进行模拟和调控,并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完善了“流域自响应理论”中水系变化与沟道土地整治的互馈机制。(2)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所构建的室内实体模型得出,在室内模拟沟道上层工程黄土填埋0.1m,下层填埋粗砂0.9m,地下水埋深0.6m,总降雨量为120mm的条件下,相对于裸坡未整治沟道,裸坡梯田沟道、植被梯田沟道、秸秆覆盖梯田沟道与60%裸坡沟道土地整治可以分别平均减少地表径流25.78%、45.51%、62.40%和42.1%,表明随着沟道整治措施比例的增大,沟道水系中地表径流转化减少,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比例增多;在相同模拟沟道与降雨量下,随着降雨强度从45mm/h以15mm/h等梯度增加到120mm/h,裸坡未整治沟道、裸坡梯田沟道、植被梯田沟道和秸秆覆盖梯田沟道,其地下水转化了分别减少27.2%-53.3%、3.9%-13.7%、27.9%-33.3%、3.2%-10.8%,而60%裸坡沟道土地整治沟道地下水补给量则变化不大,表明沟道土地整治可以显着拦截暴雨径流,并将其转化为沟道地下水。(3)室内试验难以实现的条件下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水系平衡影响。本研究基于室内实体模型模拟结果,构建、率定并验证了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水系平衡影响的HYDRUS-3D及Visual MODFLOW模型,模拟了室内试验难以进行的更大雨强和黄土填埋厚度下的沟道水系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在下层填埋粗砂0.9m,地下水埋深0.6m,总降雨量为120mm的条件下,当降雨强度从30mm/h增加到150mm/h,沟道土地整治措施下的平均地下水位降低了6.24%;工程黄土填埋厚度从0.1m增加到0.4m,地下水位平均降低了13.62%。表明工程黄土填埋厚度的增加对地下水转化的削弱作用要强于降雨强度的增加对地下水转化的削弱作用。因此,在土地整治沟道黄土填埋深厚区域,需要进行水系调控,增加地下水转化,避免地表径流长时间蓄积所带来的灾害。(4)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水文比拟、卫星监测影像以及构建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影响的Visual MODFLOW模型等方法,研究了延安新区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降雨量40-60mm条件下,延安新区所在桥儿沟流域出口最大洪峰流量为6.16-9.24m3/s,次降雨之后的平均地表径流总量是未整治前的3.04倍,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土地整治实施所带来的地表径流过多的风险。与此同时,由于持续的水土保持治理以及城市绿化、人为灌溉、沟道填埋等原因,延安新区表层土壤体积含水率由0.102增加到0.163。数值模型模拟表明,整治区域挖方区地下水较少,而填方区地下水分布则较为集中;整治流域周围存在100m高度左右的高陡边坡集中区域,此处地下水活动较为频繁,有较大几率发生水系失衡灾害;在高陡边坡集中区域布设地下水排泄盲沟可令地下水位最大降低26m左右,减小了地下水活动频繁带来的负面影响。(5)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调控与防治。针对流域水系失衡引起沟道侵蚀测量困难的问题,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利用卫星影像测算侵蚀沟道特征参数的方法,其对切沟的测算精度可达97.4%,对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溃坝土方量测算精度可达91.1%,满足沟道土地整治工程灾害的调查需求;室内试验及模拟结果表明,相同降雨强度下,60%比例的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可以提高沟道整治坝体设计洪水标准65.6%;优化地下水排泄盲沟防盐碱化和控制工程管涌设计,应用结果表明其减少土壤水分46.81%,降低最大土壤电导率15.41μs/cm,防盐渍化与管涌潜蚀效果良好;布设沟道整治防侵蚀固堤保坎工程的流域,在日降雨量为120mm暴雨条件下,土地整治工程完好率提高了80%以上,表明本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对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进行调控与防治。

李青[3](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勾书琪[4](2021)在《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文中指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地理实践力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地理学科的重要育人价值之一。同时,“课标”实施建议中提出加强地理实践和问题式教学。研究发现相对于一般性的验证原理类地理实验,问题式地理实验有待加强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开展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的内容研究;另一方面,探究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的策略研究。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细化本文的研究工作:首先,广泛收集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与案例,并结合中图版地理教材提出可开发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其次,在界定问题式地理实验概念的基础上,整理与分析问题式地理实验案例,依据相关理论指导和案例分析启示,设计了10个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再次,进一步提出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策略和实验方案的组成部分;最后,为检验研究得到的结论,本文从设计的方案中选取其中一个进行实施,通过实践反馈,修改完善本文的研究结论。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提出2019中图版教材中可开发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30个,设计了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10个。第二,提出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策略6条:(1)以地理实践力培养为导向,结合地理实验内容设计问题链;(2)从地理学科思想与方法视角,对问题式地理实验所揭示的地理问题进行分析;(3)依据地理原理、实验变量和客观条件选择实验器材;(4)运用对比、转换的方法设计问题式地理实验装置;(5)以地理问题为线索引领实验实施、转换空间尺度促进认知发展;(6)依据问题式地理实验活动目标,设计实验评价量表。第三,研究得到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的基本组成11部分,即实验名称、问题类型、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装置示意图、问题表征与猜想、问题分析与观察操作、问题解决与迁移、反思与评价。

苏刚[5](2021)在《长春市城区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影响的模拟研究》文中指出地面沉降是城市中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具有不可逆转、灾害发育周期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且一旦发生还会诱发一系列地裂缝等其它灾害,因此进行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防治研究是十分重要的。长春市是一个缺水的中型城市,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曾出现过因地下水的无限制开采而在市中心形成明显地面沉降的迹象。因此,确定目前长春市城区地下水水位现状,查明是否存在地面沉降现象,并研究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对未来地下水的合理开采和地面沉降灾害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所以本文依托2018年《长春市城区水源井调查》项目、2019年《长春市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及其他相关区划资料,对长春市城区地下水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进行了调查,根据研究区基础资料建立了水土耦合的地面沉降模型,利用GMS中MODFLOW和SUB软件包进行了求解,之后采用2006年至2018年地下水监测数据完成了模型的识别和验证,最后对不同地下水开采条件下未来十年内地下水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进行预测,为长春市城区地下水的规划、配置、管理和保护以及地面沉降的防治和规划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分析了长春市城区自然地理、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根据相关资料分析了长春市城区地下水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的历史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在上世纪80年代曾出现因地下水过度开采而引发区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并在市中心区域形成了明显的地面沉降迹象。2000年时,地下水降落漏斗变为规模较小的13处,水位呈现回升状态。本文根据2019年长春市城区地下水位的统测资料,绘制了地下水等水位线图,确定了目前长春市城区基本不存在地下水降落漏斗,根据地面沉降野外调查和主城区水准监测,确定了研究区目前不存在因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降现象。(2)在以上基础上,本文确定了计算域范围,对研究区含水层结构、地下水流场、补径排条件、边界条件和沉降机理等进行概化,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根据研究区地表和各个含水层顶底板高程数据,建立了三维几何模型。之后本文整理了研究区2006年至2018年中降雨、蒸发、地下水开采等源汇项数据,利用GMS中MODFLOW和SUB软件包对水土耦合的地面沉降模型进行了求解。(3)在模型建立完毕后,本文选取了2006年至2014年的实测水位数据用于识别,2015年至2018年的实测水位数据用于验证,确定了水文地质参数,根据既有资料确定了地面沉降参数,经过识别验证,发现绝大多数的观测孔水位误差都在水位变幅的5%以内,表明各观测孔水位拟合较好,也满足均衡要求,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模型达到了预测的要求。(4)为探究长春市城区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本文根据建立好的预测模型,预测了在现状开采、两倍开采、三倍开采和四倍开采条件下,十年后研究区的地下水漏斗和地面沉降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现状开采条件下,未来十年地下水水位呈缓慢上升状态,不会诱发地面沉降,说明目前地下水的开采量和开采布局较为合理。在两倍开采条件下,水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累计沉降最大值仅37.55mm,发生在长春工程学院集中开采区,可认为在两开采条件下,基本不会发生地面沉降现象,说明目前长春市地下水仍有一定的开采潜力。在三倍开采条件下,未来10年内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进而形成了局部沉降现象,累计沉降最大值仍位于长春工程学院集中开采区,达到115.38mm,其它大部分区域在10mm以下。在四倍开采条件下,未来10年内地下水位剧烈下降,市中心区域最大累计沉降量达到了195.25mm,可能会对市中心建筑物造成破坏。

王飞永[6](2021)在《地裂缝灾害的发育特征与成因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裂缝是一种内部和外部地质动力过程所引起的浅表部破裂,是多场多尺度耦合作用的结果,其形成因素包含构造性因素和非构造性因素,或者说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地裂缝灾害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区有汾渭盆地、华北平原和苏锡常地区,这些地区的构造和人类活动强烈,诱发了大规模地裂缝灾害的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系统地分析和总结地裂缝灾害的分类、分布、特征、结构和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选题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项目“汾渭地区地裂缝成因与灾害综合研究”和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华北平原典型地裂缝成因与监测预警研究”,选择国内的汾渭盆地、华北平原和苏锡常地区为研究区,以这些地区的地裂缝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测绘、槽探、钻探、物探及相关监测工作,从整体上总结了地裂缝的分类、分布规律、运动特征、破裂模式及灾变模式,从不同尺度研究了构造性地裂缝的内外动力多场耦合机理和非构造性地裂缝的水土耦合机理;从而为地裂缝的防灾减灾提供理论基础及指导性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和描述了地裂缝的分类与分析体系。按照不同要素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地裂缝的分类方式多样,比如地裂缝属性(构造性地裂缝与非构造性地裂缝)、纵深及营力因素(表部外营力控制型地裂缝、浅部人类活动控制型地裂缝和深部内营力控制型地裂缝)、其他因素(主次关系、力学性质、长度和宽度)。建立了广义地裂缝的概述性分析体系和典型地裂缝的详述性分析体系,分析了成生本质与表象特征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因素关联性。(2)总结了地裂缝的分布规律与立体破裂结构。地裂缝的分布规律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区域构造、断层活动、地下水开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强降雨等。立体破裂模式:平面多级分叉、走向差异分段、剖面变形分带、垂向结构分层、立体组合分形、非构形态单一。运动特征包括垂直位错、水平拉张、水平剪切、组合运动。活动特征包括渐进性、间歇性、跳跃性、差异性、渐灭性、滞后性和周期性,其中差异性包括分段差异性、季节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渐灭性和滞后性对于非构造性地裂缝表现较为明显。(3)总结了地裂缝的灾变模式及其效应。地裂缝对于田地道路的致灾模式包括垂直陡坎、串珠状陷坑、水平沟槽和带状破裂;对于房屋建筑的致灾模式包括竖向张裂、斜向陷裂、水平剪裂、镜像开裂、平面褶裂、三维扭裂和结构致裂。(4)提出了断裂蠕滑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断裂蠕滑地裂缝形成的内在动力来源于一系列深部地质过程,其深部孕裂育缝机制包括了拆沉伸展减薄作用、底侵熔融促展作用、重力均衡牵引作用和断裂蠕滑致裂作用;该机制促使沉积盖层上部的松散层破裂扩展,从而为地裂缝的形成和出露奠定构造原型和基础。浅部应力场多方位破裂成缝机制包括了断裂上盘应变模型、断裂下盘牵裂模型和应力应变传递模型。(5)提出了抽水差异沉降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地层不均匀压缩和差异形变是形成抽水差异沉降地裂缝破裂的前提和基础;在抽水作用下从三维空间上对含水层的应力、应变进行定量分析是研究该类型地裂缝破裂机制的突破口,这其中包含潜水层形变分析和承压水层形变分析。典型的抽水差异沉降地裂缝常常沿着漏斗边缘分布,这些地裂缝往往具有有限的深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拉张特性,这是由漏斗边缘较大的拉张应力造成的,比如区域沉降漏斗边缘、古河道肩部和基岩山脊处。(6)提出了降雨冲蚀型型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浅表部岩土体内部的隐伏裂隙可以作为水体下渗的优势通道,大量地表水沿着岩土体破裂裂隙向下渗流,这是一个由非饱和到饱和的渗流过程,其裂缝内部孔压的变化对于裂缝的扩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渗透过程的不断作用致使充填土内尤其是裂缝底部产生较为强烈的水蚀效应,这包括了水压致裂成穴机制、孔压激增成洞机制和溃决扩展成缝机制,并促使了地裂缝的快速出露。(7)提出了多因耦合型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断裂活动与超采地下水耦合形成的地裂缝常常发生大中型城市地区,造成的危害也较为严重,其耦合作用包括:差压增剪增弯作用、水平拖拽减抗作用、带内水压激增作用和剪切力偶偏移作用。区域构造活动与黄土湿陷耦合形成的地裂缝发生在黄土分布区,严重影响着农业灌溉和经济发展,其耦合过程包括了Green-Ampt水平入渗过程、黄土增湿变形过程和重力弯折成缝过程。

黄敬军,赵增玉,姜素,杨磊,高立,许书刚[7](2020)在《自然资源管理视角下江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新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地质调查是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基础工作。江苏在全国率先覆盖地级市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形成具江苏特色的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工作模式和工作成果,但尚不能满足自然资源管理的需要。本文在全面分析江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成效和不足的基础上,基于自然资源管理需求,构建了由多尺度三维地质调查、多要素自然资源调查、多系统生态地质调查、多维度地下空间评价、资源环境监测网建设和城市地质信息系统及服务平台建设组成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新体系,并提出精准服务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地质大数据开放共享平台、推广"地质+"成果转化创新和探索后工业化时代工作方向等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新思考。

陈志[8](2020)在《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文中指出云南大部分地区地质环境脆弱,是国家投入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最多的省份之一。香格里拉位于滇西北高原峡谷区生态脆弱区、现代地表活动试验区、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区。论文研究目的是基于环境生态学与地质学融合的视角探讨该区域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及危险性并对其进行分区,为国土空间规划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供数据支撑和建议。本研究利用RS和GIS技术,结合现场调研资料,定量揭示了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特征,初步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动态及静态控制因子;分析了4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并结合CA-Markov模型拟合了现有状况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未来情况下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采用遥感手段结合现有的气象数据探讨了市域尺度地表温度、湿度的空间分布;分析了过去50年(1961-2010年)及今后30年(2031-2060年)的气温及降水分布特征,获得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动态因子;最后利用模型对现状及未来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进行分区评价,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地质学为基础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建议,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遥感解译,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共解译滑坡416个,崩塌179个,泥石流沟262条;并结合既有资料记载,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灾害点规模、灾害特征、险情及诱发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具有区域聚集特征,且沿断层及碎屑岩区域展布,灾害点密度整体呈南部及西北高、东部及中部低、沿河谷及构造带分布的特点。(2)运用雷达比值指数法开展地质灾害的快速提取和灾害监测,与调查结果图相比,总体精度较好,满足快速提取精度要求;运用Sentinel-1 SAR方法在针对地质灾害体的信息提取与监测方面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应有前景宽广;采用该方法对地质灾害信息的识别和提取时效快、效果好,且不受天气因素限制,可为应急救灾和监测提供信息支持。(3)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获取与地质灾害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称之为评价因子。(1)地表温度数据用到了从NASA官网上下载的MODIS传感器的8天合成地表温度产品,经数据预处理、运用空间插值方法后,得到研究区的年平均地表温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2)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负相关关系,结合相关方程计算研究区的土壤湿度,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的气候条件整体上较干旱,其中湿润地区的分布范围约占6%,正常区域占13%,微旱和干旱区域占60%,重旱区域约占12%。植被覆盖度不同,其土壤湿度差异较大。(4)本研究利用1961—2010年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的逐日气象格点数据,通过编写程序,运用R软件运行程序,提取出研究区范围内的每个格点数据,利用STARDEX中的FORTRAN子程序计算出极端气候指数,并选取与研究相关的主要极端指数,分析香格里拉市过去(1961-2010年)及将来(2031-2060年)极端气温及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为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的易发性提供气象数据支撑。(5)人类工程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的重要影响因子,通过土地利用变化表征这一活动的强度及其趋势,利用遥感探讨了近30年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整体表现出西部、东部及西南部相对较高,中部、东南部及北部覆盖低的特点;运用CA-Mark模型对土地利用驱动力因子进行分析,经对过去及现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实际解译的结果进行检验,2019年土地利用模拟的全局Kappa系数为0.794,全局精度85.6%,说明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高度一致,CA-Markov模型模拟精度满足应用要求;模型依据过去3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式预测未来2030年土地利用状况,结果显示未来建筑用地和耕地地依旧在增加,但增速均有所放缓。1990-2019年香格里拉市建筑用地平均年增速为5.0%,2020-2030年下降到2.0%。草地地在过去30年的平均年增速为6.8%,未来将会下降到1.0%(2020-2030)。耕地、林地、其他用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年均减少速度分别为-1.2%、-0.8%和-0.2%。(6)基于过去(2014年)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根据相关模型评价现状(2019年)及未来(2030年)地质灾害危险性及易发性。2019年研究区地质灾害高、中、低易发区及不易发区面积分别为1860.83 km2,3008.12 km2,4023.63 km2,2367.47 km2,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南部区域金沙江沿岸阶地及其支流的河谷两岸;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高、中、低危险区及安全区面积面积分别为125.03 km2、3500.85 km2、6274.13 km2,1359.8 km2,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高、中等危险区域主要分布于南部区域及北部的东旺乡东旺河及西北部尼西乡汤满河的河谷地带。另外,本文根据相关模型预测了2030年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等级、面积及分布区域。基于对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及危险性进行分区的结果,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未来高易发区和危险区仍然存在增加的趋势,地质灾害诱发的静态因子是稳定的,变化的是其动态因子,动态因子主要体现在生态因子上,鉴于香格里拉特殊的生态定位,未来需要从生态系统及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对其进行预防。

王宏睿[9](2020)在《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构建》文中指出灾害犹如疾病,一直伴随着人类。反过来,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也与各种灾害做着顽强不屈的斗争,国内外的各级政府也都在尽其所能去实现有效的灾害应急管理,这其中就包括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本文先对国内外灾害一体化应急管理和基于大数据的灾害应急管理做出综述,然后陈述东乡县的地质状况与地质灾害,分析当前东乡县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现实情况,介绍了地质灾害监测大数据平台,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具体讲,建立三个子体系,即: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预防与保障子体系、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抢险与保障子体系、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恢复重建与保障子体系。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包括以下三点:(1)在充分分析国内外灾害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和依托大数据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提出构建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2)突出一体化应急管理框架建设,在整个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周期均使用1+1+1+N。突出大数据平台在构建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中的枢纽地位。(3)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对保持县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业务连续性、增强受灾区域的韧性(即增强政府与民众在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的“承灾能力”以及灾后快速恢复的能力)能发挥重要作用。总之,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对于整个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于庆博[10](2020)在《崇明东滩多期吹填区地面沉降与土体固结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压力的与日俱增,用疏浚废土进行填海造陆已经成为上海这一港口城市缓解土地资源紧张,拓展生存空间和减少海洋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上海先后在崇明东滩、浦东边滩以及横沙东滩等海岸带进行了多次吹填造陆活动,获得了大量土地资源。在合理规划与综合利用的前提下,这些吹填新陆地将为上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注入新的动力。然而,水力吹填形成的吹填土层在沉积过程中不仅自身会产生较大的变形量,还会进一步压缩下伏海陆交互相软土层,进而引起新一轮的固结变形。多层土压缩变形的累积即表现为地面沉降,这是一种在吹填区不可回避的环境地质现象,严重时可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工程地质问题,不仅威胁地基的安全使用,破坏建(构)筑物(尤其是线性工程)的结构稳定性和长期使用的安全性,还会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削弱沿海地区抵御洪水、风暴、海平面上升等海洋灾害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分析、研究、监测和预测吹填区的地面沉降特性,进而了解长时间尺度条件下地面沉降的演变与发展,同时从多层土工程地质性质的角度对地面沉降的分布做出机理上的解释。最终,为地面沉降的防治与工程建设的规划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本文选择城镇化推进较快的崇明东滩为研究区域,该区域是上海典型的多期吹填区。但是这里的地面沉降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前期工程地质资料与原位监测资料和主城区相比远远不足,对当前区域性地面沉降的分布与固结机理鲜有认知,难以有效规避地面沉降带来的环境危害与隐患。为丰富崇明东滩地面沉降的相关研究,本文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场地调查。在研究区布设10个沿东西长轴方向、跨越多期吹填区的勘探取样孔,取样孔深统一限定在55m,以查明崇明东滩自西向东扩张过程中典型剖面的地层结构;(2)室内试验。探究研究范围内吹填土层与天然沉积土层在不同尺度下的工程地质性质差异,阐明当前应力条件下的主要压缩层。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压汞(MIP)和扫描电镜(SEM)等先进手段探究各土层的细微观结构与孔隙特征;(3)地面沉降监测与分析。搜集2015年初到2019年末近5年时间内共70景Sentinel-1A雷达影像数据,选用短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 SAR)来获取区域性的地面变形信息并统计自西向东多期吹填区的地面沉降规律并选取感兴趣区域来估算多层土的平均固结度;(4)通过综合分析多期吹填区内土体地层结构、物理与成分特征、化学与压缩特性以及渗透与微细观结构特征的变化,揭示差异性沉降的形成机制;(5)利用BP神经网络探究代表性工程地质参数与区域性地面沉降速率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1)吹填土具结构性引起的超固结性质,反而是下伏的黏土与粉质黏土层为欠固结土层,对地面沉降贡献较大。研究深度内广泛分布的土层主要有由吹填土、砂质粉土组成的粉性土和由淤泥质黏性土、黏土以及粉质黏土组成的黏性土。崇明东滩的吹填土已自重固结20余年,期间受到地表蒸发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层有一定收缩,结构性增强,致使吹填土表现为反常的超固结,砂质粉土同理,淤泥质黏性土则接近正常固结,以上三层土在当前应力条件下对地面沉降贡献较小;相反,黏土与粉质黏土均为欠固结,且黏土层是代表性压缩层。(2)In SAR监测表明,长轴方向上,成陆时间短的吹填区,沉降速率反而慢。近海晚期吹填区成陆时间较晚,理应沉降较快,然而,本文通过在SBASIn SAR遥感监测得到的地面变形速率场中统计各吹填区平均变形速率却发现了相反规律;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曲线法和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法估算了选定的近海和内陆土层的平均固结度范围。结果表明,当前应力状态下,近海吹填区土层固结已基本完成而内陆吹填区土层固结速度相对较快。基于In SAR的固结度估算可促进对区域地面沉降的发展的理解,对缺乏原位监测信息条件下的固结度评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较强的时效性。(3)近海晚期吹填区渗透固结条件差是引起地面沉降缓慢的内在控制因素。通过对多期吹填区固结特征进行对比来探究引起差异性地面沉降的机制。结果表明,代表性压缩层(黏土层),随着成陆时间的缩短,土层厚度加大,黏粒含量升高,压缩性变大,结合水膜变厚,细观非均质性增强,微观孔隙复杂度升高,黏粒团聚性由强至弱,黏粒常分散在孔隙之中,形成絮凝状结构,造成排水通道淤堵,渗透系数降低,因而固结效率低,最终导致地面沉降速率缓慢。(4)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了地面沉降速率与土体多尺度工程地质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以取自黏土层的16组黏土试样为研究对象,选取10个代表性的工程地质参数,包括黏土层厚度、黏粒含量、渗透系数、阳离子交换量、含水率以及回弹指数;微观孔隙形态分形维数、结构单元体的平均等效孔径、定向频率的标准差以及平均形状系数等160组参数作为自变量,选取In SAR得到的各吹填区沉降速率作为因变量来构建模型。结果表明,当选用宏微观多尺度参数共同参与分析时,土体工程地质参数对地面沉降速率的预测精度更高,关联更加密切。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要更丰富的室内试验,更长时间、更高精度的沉降监测来拓展本文初步的研究成果。

二、江苏典型的城市地质灾害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典型的城市地质灾害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及其诱发地裂缝灾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外地裂缝及其成因研究现状
        1.2.2 国内地裂缝及其成因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与新构造活动特征
    2.1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
        2.1.1 北京地区地层概述
        2.1.2 北京地区岩浆活动特征
        2.1.3 北京地区构造单元及特征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背景
        2.2.1 区域地球物理场的基本特征
        2.2.2 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特征
    2.3 新构造活动特征
        2.3.1 北京地新构造基本特征
        2.3.2 北京平原区主要断裂活动性分析
    小结
第三章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特征与构造动力学分析
    3.1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特征
        3.1.1 地球物理勘探
        3.1.2 活动性分析
    3.2 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3.2.1 区域构造应力场背景
        3.2.2 区域构造应力场主应力方向
        3.2.3 北京地区地壳浅层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3.3 断裂活动危险性分析
    小结
第四章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工程地质特征
    4.1 北京地区工程地质特征
        4.1.1 工程地质分布特征
        4.1.2 北京地区不同地貌单元工程地质分布特征
    4.2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工程地质特征
        4.2.1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孙河乡深孔工程地质钻钻孔探联合剖面
        4.2.2 南彩镇深孔工程地质钻钻孔探联合剖面
        4.2.3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深孔土力学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小结
第五章 顺义地区地裂缝的分布发育特征
    5.1 顺义地区地裂缝分布特征
        5.1.1 顺义城区西南侧物流园区域地裂缝
        5.1.2 顺义首都某机场区域地裂缝
        5.1.3 顺义城区地裂缝
        5.1.4 顺义东北端南彩镇地裂缝
    5.2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发育特征
    5.3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监测分析
        5.3.1 地裂缝监测介绍
        5.3.2 地裂缝监测结果
        5.3.3 地裂缝监测结果分析
    小结
第六章 顺义地区地裂缝成因机制探讨
    6.1 顺义地区地裂缝与顺义隐伏活动断裂空间相关性分析
    6.2 顺义地区地裂缝与构造应力场相关性分析
    6.3 顺义地区地裂缝成因机制分析
    6.4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破坏模式
    小结
第七章 顺义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灾害机理数值模拟
    7.1 地质和数学模型构建
        7.1.1 三维地层模型构建
        7.1.2 模型参数选取及边界条件控制
        7.1.3 数值计算工况
    7.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7.2.1 机场跑道竖向变形特征分析
        7.2.2 机场跑道受力特征分析
        7.2.3 地裂缝活动对下穿道的影响
    7.3 地裂缝活动影响范围分析
    7.4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工程病害与防治措施分析
    小结
第八章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灾害机理物理模型试验
    8.1 试验概况与设计
        8.1.1 试验原型概况及试验目的
        8.1.2 试验原理与装置
        8.1.3 试验设计
    8.2 试验内容与过程
        8.2.1 实测测试内容
        8.2.2 模型试验数据采集与布设
    8.3 试验结果分析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参加的课题与学术成果

(2)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得到以下项目的资助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整治的内涵与国内外发展趋势
        1.2.2 国内外沟道流域水土保持技术发展与现状
        1.2.3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现状
        1.2.4 土地整治措施对沟道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
        1.2.5 土地整治对沟道水系影响研究与评价方法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2.2.1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室内试验模拟系统
        2.2.2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室内模拟试验设计与试验材料
        2.2.3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室内模拟试验试验监测项目与监测方法
        2.2.4 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研究区域
        2.2.5 沟道土地整治水系平衡数值模拟平台
第3章 沟道土地整治条件下“流域自响应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3.1 “流域自响应理论”简述
    3.2 沟道土地整治水系平衡研究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3.3 沟道土地整治下的“流域自响应理论”完善
    3.4 基于“流域自响应理论”的沟道整治条件下水系平衡新理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平衡的影响
    4.1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产汇流的影响
        4.1.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分析
        4.1.2 降雨强度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分析
    4.2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土壤水变化的影响
        4.2.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土壤水的影响分析
        4.2.2 降雨强度对土壤水的影响分析
    4.3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
        4.3.1 不同整治沟道下垫面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分析
        4.3.2 降雨强度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分析
    4.4 线性沟道土地整治对沟道降水分配各水系要素的影响
        4.4.1 不同整治沟道措施对沟道水系要素分配的影响分析
        4.4.2 降雨强度对沟道水系要素分配的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数值模型不同线性沟道土地整治条件下水系平衡模拟
    5.1 基于HYDRUS-3D不同条件下线性沟道土地整治水量转化模拟分析
        5.1.1 HYDRUS-3D模型的建立
        5.1.2 不同模拟沟道下垫面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
        5.1.3 基于室内模拟条件下不同沟道土地整治条件对水系要素转化影响
    5.2 基于Visual MODFLOW不同线性沟道整治下垫面对地下水位影响模拟
        5.2.1 Visual MODFLOW模型的建立
        5.2.2 不同模拟沟道下垫面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
        5.2.3 基于室内模拟不同沟道整治下垫面对地下水动态变化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水系的影响
    6.1 基于实地调查和水文模型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6.1.1 基于水文比拟法和SCS模型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6.1.2 基于水土保持监测资料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6.2 基于ESA CCI土壤含水量数据的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6.3 基于Visual MODFLOW盆地式沟道土地整治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
        6.3.1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与建模
        6.3.2 边界条件与初始水文地质参数设定
        6.3.3 模型率定及模拟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沟道土地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调控与防治技术
    7.1 基于Google Earth的沟道土地整治坝体冲毁量的测算技术
        7.1.1 Google Earth对地观测原理
        7.1.2 系统与随机误差及纠偏
        7.1.3 侵蚀量计算过程
        7.1.4 侵蚀量计算结果与精度分析
        7.1.5 沟道土地整治坝体冲毁侵蚀量测算验证
    7.2 沟道土地整治对沟道控制工程设计标准的影响
        7.2.1 对沟道控制骨干坝体设计标准的影响
        7.2.2 对坝地田坎防护的影响
    7.3 沟道整治流域水系失衡灾害防治及地下水排泄调控措施设计
        7.3.1 高边坡水流出露点处工程及植被修复技术
        7.3.2 整治沟道控制性工程的管涌防治技术
        7.3.3 整治沟道新造农田地下水排泄调控技术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4)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研究意义
        2.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四)概念界定
        1.问题式地理实验
        2.地理实验方案
        3.地理实践力
一、理论基础
    (一)具身认知理论
        1.具身认知理论主要观点
        2.具身认知理论对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的指导
    (二)地理学理论
        1.问题式地理实验关注问题的时空分布差异及其成因
        2.问题式地理实验关注问题背后的各要素关系
    (三)地理教学理论
        1.从地理实践力出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以问题为线索”设计问题式地理实验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内容分析
    (一)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类型分析
        1.地理实验类型分析
        2.问题式地理实验类型分析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分析
        1.地理实验项目统计分析
        2.中图版教材中可开展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分析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
        1.案例筛选与分析目的
        2.案例分析内容与方法
        3.案例分析呈现
    (二)案例分析启示
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
    (一)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依据
        1.依据课标、教材
        2.依据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
        3.依据问题式地理实验特点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组成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
        1.设计示例
        2.设计分析
    (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策略
        1.以地理实践力培养为导向,结合地理实验内容设计问题链
        2.从地理学科思想与方法视角,对问题式地理实验所揭示的地理问题进行分析
        3.依据地理原理、实验变量和客观条件选择实验器材
        4.运用对比、转换的方法设计问题式地理实验装置
        5.以地理问题为线索引领实验实施、转换空间尺度促进认知发展
        6.依据问题式地理实验活动目标,设计实验评价量表
五、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实施
    (一)案例实施过程
        1.准备过程
        2.实施过程
    (二)实施反思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地理实验项目统计
附录2 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统计
附录3 问题式地理实验案例分析
附录4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
附录5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实施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5)长春市城区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影响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开采诱发地面沉降发生现状
        1.2.2 地下水开采诱发地面沉降机理研究现状
        1.2.3 地下水开采诱发地面沉降的预测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条件
        2.1.4 社会经济
        2.1.5 水文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3 水文地质背景
        2.3.1 地下水赋存条件
        2.3.2 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
        2.3.3 地下水的循环条件
第3章 研究区地面沉降演变和机理探讨
    3.1 研究区地下水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演变
    3.2 研究区地面沉降现状调查
        3.2.1 人民广场地面沉降现状调查
        3.2.2 主城区地面沉降水准监测
    3.3 研究区地面沉降形成机理探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土耦合模型的构建
    4.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4.1.1 计算域范围
        4.1.2 含水层系统
        4.1.3 补径排条件
        4.1.4 边界条件
        4.1.5 土体变形模型的概化
    4.2 数学模型
        4.2.1 水流数学模型
        4.2.2 土层垂向一维变形模型
        4.2.3 水土耦合模型
    4.3 数值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4.3.1 模拟区剖分
        4.3.2 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4.3.3 源汇项
        4.3.4 初始条件
        4.3.5 模型识别
        4.3.6 模型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开采方案下地下水位和地面沉降预测
    5.1 现状开采条件下的模型预测
        5.1.1 现状开采情况水位预测
        5.1.2 现状开采情况沉降预测
    5.2 方案一:两倍开采条件下的模型预测
        5.2.1 两倍开采条件下的水位预测
        5.2.2 两倍开采条件下的沉降预测
    5.3 方案二:三倍开采条件下的模型预测
        5.3.1 三倍开采条件下的水位预测
        5.3.2 三倍开采条件下的沉降预测
    5.4 方案三:四倍开采条件下的模型预测
        5.4.1 四倍开采条件下的水位预测
        5.4.2 四倍开采条件下的沉降预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地裂缝灾害的发育特征与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裂缝研究的特性
        1.2.2 地裂缝成因机制研究
        1.2.3 存在的不足与瓶颈
    1.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1.3.1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地裂缝的定义分类及分析体系
    2.1 引言
    2.2 地裂缝的定义
    2.3 地裂缝的分类
        2.3.1 分类研究基础
        2.3.2 地裂缝分类的图表说明
    2.4 广义地裂缝的概述性分析体系
        2.4.1 表部外营力控制型地裂缝
        2.4.2 浅部人类活动控制型地裂缝
        2.4.3 深部内营力控制型地裂缝
    2.5 典型地裂缝的详述性分析体系
        2.5.1 分析体系的建立
        2.5.2 因果及关联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裂缝的表象发育特征
    3.1 引言
    3.2 地裂缝的平面分布规律
        3.2.1 与区域构造关系
        3.2.2 与断层活动关系
        3.2.3 与地下水开采关系
        3.2.4 与地形地貌关系
        3.2.5 与地层岩性关系
        3.2.6 与强降雨关系
    3.3 地裂缝的立体破裂模式
        3.3.1 平面多级分叉
        3.3.2 走向差异分段
        3.3.3 剖面变形分带
        3.3.4 垂向结构分层
        3.3.5 立体组合分形
        3.3.6 非构形态单一
        3.3.7 发育深度探讨
    3.4 地裂缝的运动活动特征
        3.4.1 运动特征
        3.4.2 活动特征
    3.5 地裂缝的灾变特征及模式
        3.5.1 农田道路
        3.5.2 房屋建筑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断裂蠕滑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
    4.1 引言
    4.2 深部构造场多尺度孕裂育缝机制
        4.2.1 拆沉伸展减薄作用
        4.2.2 底侵熔融促展作用
        4.2.3 重力均衡牵引作用
        4.2.4 断裂蠕滑致裂作用
        4.2.5 数值过程的再现与分析
    4.3 浅部应力场多方位破裂成缝机制
        4.3.1 断裂活动的弹性位移场模型
        4.3.2 断裂正断活动上盘应变模型
        4.3.3 断裂正断活动下盘牵裂模型
        4.3.4 隐伏断裂应力应变传递模型
        4.3.5 数值过程的再现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抽水差异沉降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
    5.1 引言
    5.2 抽水作用下的三维形变分析
        5.2.1 潜水层形变分析
        5.2.2 承压水层形变分析
    5.3 典型应力集中分析
        5.3.1 区域沉降漏斗边缘成缝力学模型
        5.3.2 古河道河肩部位成缝力学模型
        5.3.3 基岩山脊成缝力学模型
    5.4 数值过程的再现与分析
        5.4.1 古河道地裂缝模拟
        5.4.2 基岩起伏地裂缝模拟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降雨冲蚀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
    6.1 引言
    6.2 渗透变形机制
        6.2.1 非饱和裂隙渗流分析
        6.2.2 饱和裂隙渗流分析
    6.3 水蚀扩展机制
        6.3.1 水力致裂成穴过程
        6.3.2 孔压激增成洞过程
        6.3.3 溃决扩展成缝过程
    6.4 数值过程的再现与分析
        6.4.1 裂隙颗粒运动迁移的微观过程
        6.4.2 隐伏裂缝水压扩展的宏观过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多因耦合型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
    7.1 引言
    7.2 断裂活动与抽水形变耦合作用机制
        7.2.1 差压增剪增弯作用
        7.2.2 水平拖拽减抗作用
        7.2.3 带内水压激增作用
        7.2.4 剪切力偶偏移作用
        7.2.5 数值过程的再现与分析
    7.3 构造节理与黄土湿陷耦合作用机制
        7.3.1 Green-Ampt入渗过程
        7.3.2 黄土增湿变形过程
        7.3.3 重力弯折成缝过程
        7.3.4 数值过程的再现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自然资源管理视角下江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新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江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成效及特点
    1.1 江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成效
        1.1.1 形成联合实施分工参与的工作机制
        1.1.2 构建了多专业融合调查的工作方法
        1.1.3 首创需求侧全流程参与的工作模式
        1.1.4 提交层次分明按需定制的工作成果
    1.2 江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特点
        1.2.1 创新性
        1.2.2 针对性
        1.2.3 通俗性
2 江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不足
    2.1 工作区域与城市规划不匹配
    2.2 成果体系缺少科普文化读物
    2.3 城市地质信息未能动态管理
3 江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新思考
    3.1 构建自然资源管理下的城市地质调查新的体系
        3.1.1 多尺度三维地质调查
        3.1.2 多要素自然资源调查
        3.1.3 多系统生态地质调查
        3.1.4 多维度地下空间评价
        3.1.5 资源环境监测网建设
        3.1.6 城市地质信息系统及服务平台建设
    3.2 拓展城市地质调查内容精准服务国土空间规划
    3.3 建立动态更新的城市地质大数据开放共享平台
    3.4 延伸服务领域推广“地质+”成果转化创新
    3.5 探索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方向
4 结论

(8)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香格里拉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体系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研究工作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1.7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社会经济
    2.3 地形地貌
    2.4 地质与地震
    2.5 气象水文
    2.6 植被
    2.7 土壤及土地利用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3.1 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发育特征
    3.2 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与形成条件
    3.3 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与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entinel_1A技术对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监测研究
    4.1 Sentinel-1 SAR影像及预处理
    4.2 雷达遥感监测地质灾害方法
    4.3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体散射特征分析
    4.4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体监测精度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质灾害动态评价因子获取及分析研究
    5.1 香格里拉市地表温度的反演
    5.2 香格里拉市地表湿度的反演
    5.3 香格里拉市极端气温、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5.4 植被覆盖度因子获取与分析研究
    5.5 基于CA-Markov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变化与预测
    6.1 2014年香格里拉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6.2 2014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6.3 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6.4 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6.5 2030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评价
    6.6 2030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
    6.7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防治模式
    7.1 基于地质灾害分区的防治模式
    7.2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防灾模式
    7.3 基于生态定位的地质灾害防治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及创新
        1.3.2 研究方法与论文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地质灾害的危害性----以东乡县为例
    2.1 地质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2.2 突发地质灾害的特点
    2.3 东乡县地质环境条件与地质灾害简介
        2.3.1 东乡县地质环境条件简介
        2.3.2 东乡县地质灾害类型
        2.3.2.1 滑坡
        2.3.2.2 崩塌
        2.3.2.3 泥石流
        2.3.2.4 不稳定斜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乡县现有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介绍
    3.1 东乡县现有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取得的成就
        3.1.1 县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逐步推进
        3.1.2 地质灾害点排查工作到位
    3.2 东乡县现有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缺点
        3.2.1 县级政府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危机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3.2.2 应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反应速度,加强县内各部门的联动
        3.2.3 资金划拨速度有待提高,相关应急预案有待完善
        3.2.4 地质灾害应急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程度偏低
        3.2.5 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管理模式有待改进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构建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以东乡县为例
    4.1 地质灾害监测大数据平台简介
        4.1.1 系统组成
        4.1.2 使用大数据平台的案例
    4.2 大数据的概念、优点与功能
    4.3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
        4.3.1 构建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3.2 一体化的概念
        4.3.3 一体化管理的优点与实现办法
        4.3.4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
        4.3.4.1 建立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预防与保障子体系
        4.3.4.2 构建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抢险与保障子体系
        4.3.4.3 构建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恢复重建与保障子体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崇明东滩多期吹填区地面沉降与土体固结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吹填土的区域性研究
        1.2.2 地面沉降的发展与应对
        1.2.3 土体沉降计算理论
        1.2.4 InSAR技术及其在上海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调查
    2.1 上海的扩张及崇明岛形成背景
    2.2 区域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与构造
        2.2.3 气候水文
    2.3 场地调查
        2.3.1 崇明东滩简介
        2.3.2 取样与地层结构
    本章小结
第3章 土层工程地质特征
    3.1 基本物理性质
    3.2 基本水理性质
    3.3 粒度成分
    3.4 矿物组成
    3.5 化学性质
        3.5.1 易溶盐与酸碱度
        3.5.2 有机质
        3.5.3 阳离子交换量
    3.6 土层的压缩特性
    3.7 土层的渗透特性
        3.7.1 试验仪器与参数设置
        3.7.2 渗透系数获取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细观结构特征
    4.1 土的微观结构
    4.2 冻干法制备微观结构试样
    4.3 基于MIP试验的微观孔隙特征
        4.3.1 压汞实验原理
        4.3.2 微观孔隙分布
        4.3.3 基于分形理论的孔隙复杂程度分析
    4.4 基于SEM的微观结构单元体特征
        4.4.1 微观结构定性分析
        4.4.2 结构单元体等效直径与形态特征
        4.4.3 结构单元体排列特征分析
    4.5 基于CT扫描的细观结构特征
        4.5.1 CT扫描成像原理
        4.5.2 扫描参数设置与ROI确定
        4.5.3 CT值统计与参数计算
        4.5.4 基于CT值的土非均质性评价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SBAS-In SAR的地面变形监测
    5.1 SBAS-In SAR算法原理
    5.2 地面变形速率场的获取
        5.2.1 数据源
        5.2.2 流程与参数设置
        5.2.3 地面变形场与分区
    5.3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结果验证
    5.4 多期吹填区地面沉降特征
    5.5 差异性沉降成因探讨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期吹填区土体固结特征分析
    6.1 多层土的平均固结度估算
        6.1.1 双曲线和三点修正指数曲线法联合预测
        6.1.2 模型预测与结果分析
    6.2 多期吹填区土体工程特性差异
        6.2.1 多期吹填区地层结构变化
        6.2.2 多期吹填区土体物理与成分特征
        6.2.3 多期吹填区土体压缩与化学特性
    6.3 多期吹填区土体渗透特征与细微观机理
    6.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尺度参数与地面沉降速率关系模型
        6.4.1 BP神经网络学习过程与基本理论
        6.4.2 模型构建流程
        6.4.3 参数选取与模型实现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江苏典型的城市地质灾害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及其诱发地裂缝灾害研究[D]. 张鹏.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2]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系平衡影响研究[D]. 郭子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
  • [3]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4]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D]. 勾书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5]长春市城区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影响的模拟研究[D]. 苏刚. 吉林大学, 2021(01)
  • [6]地裂缝灾害的发育特征与成因机制研究[D]. 王飞永. 长安大学, 2021(02)
  • [7]自然资源管理视角下江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新思考[J]. 黄敬军,赵增玉,姜素,杨磊,高立,许书刚. 地质论评, 2020(06)
  • [8]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D]. 陈志.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9]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构建[D]. 王宏睿.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10]崇明东滩多期吹填区地面沉降与土体固结特征分析[D]. 于庆博. 吉林大学, 2020

标签:;  ;  ;  ;  ;  

江苏典型城市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