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基丙烯酸甲酯在环烷酸钕-三异丁基铝α,α'-联吡啶催化体系中聚合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崔静[1](2017)在《基于开环易位聚合的离子自修复材料和高性能透明材料》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满足某一特定应用后,还应具有优异的多方面性能。开环易位聚合(ROMP)已成为一种常规的聚合方法,其中Grubbs催化剂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极性耐受性,大大扩宽了聚合单体的范围。本文设计了功能性降冰片烯衍生物单体,利用Grubbs催化剂催化ROMP制备了具有良好修复和力学性能的离子自修复材料和耐热性的透明环烯烃聚合物。所制备的材料均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潜力。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ROMP聚合得到一系列不同反离子的聚离子液体。聚合物中动态离子聚集作为物理交联点,限制链段的运动,提高了材料的力学强度。同时,动态的离子聚集赋予了材料自修复功能。通过简单的共混一个高Tg和一个低Tg的聚离子液体来调节共混物的Tg,平衡了材料的力学和修复性能。适中的离子聚集有利于修复。2.ROMP共聚合成了一类新颖的离子梯度共聚物,所得共聚物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杨氏模量达286 MPa,屈服应力达16.2 MPa,代表了超分子自修复材料的最高值。调节组份比例可实现室温修复。加热、微波辐射、近红外激光照射均能加速修复。此外,材料的修复性能不受分离时间和水的影响,能够保持持久修复的功能。3.ROMP共聚得到梯度、两嵌段和三嵌段共聚物。调节共聚物中两种组份的分布和单体中烷基链长度,实现了共聚物力学和修复性能的精准控制。聚合物中存在着“离子跳跃”,展示了良好的修复性能。4.ROMP共聚得到了一系列新型的含有酯基的COPs材料,该材料展现了良好的热稳定性、一定的极性、改善的力学性能、优良的透明性和成膜能力。改变共聚单体的插入率调节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极性。5.利用ROMP制备了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COPs材料。所得聚合物中,H-PM3的Tg值为277oC,这是目前我们所知的具有最高Tg值的COP材料。此外,该类聚合物具有优异的透明性。综上所述,本文成功构建了一系列新型离子自修复材料和高性能透明环烯烃材料用于满足社会需求和特殊场合需要。
李正辉,徐卫红,胡敏杰,谢晨光,高浩其,房江华[2](2016)在《甲基丙烯酸甲酯第三单体对于稀土催化降冰片烯与苯乙烯共聚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甲基丙烯酸甲酯第三单体的加入,可以大大地提高Nd(naph)3-Al(i-Bu)3(naph=环烷酸)稀土系催化剂催化降冰片烯与苯乙烯共聚产物的分子量,并使分子量分布变窄.文中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方法证明了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并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对于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催化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并且共聚物分子量分布较小.
陈斌,邵丹凤,胡敏杰,杨建平,房江华,高浩其[3](2010)在《稀土催化降冰片烯与甲基丙烯酸特丁酯共聚研究》文中提出研究了Nd(naph)3-Al(i-Bu)3(naph=环烷酸)催化降冰片烯(NB)与甲基丙烯酸特丁酯(TBMA)共聚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及钕铝比影响.并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共聚物的组成.结果表明:稀土催化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胡敏杰,杨建平,高浩其,陈斌,房江华[4](2009)在《稀土催化NB与BMA共聚条件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了Nd(naph)3-Al(i-Bu)3(naph为环烷酸)催化降冰片烯(NB)与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共聚反应的条件及其催化剂钕铝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催化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共聚反应可以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温度的增加使共聚物收率略减;共聚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随NB/MA摩尔比的增加而变小,共聚物分子量分布较小,Mw/Mn=1.65~2.22;共聚物收率随Al/Nd摩尔比而变化,较合适的Al/Nd摩尔比为5.5.
房江华,杨科芳,胡富陶,王永红,任元龙,何旦旦[5](2004)在《FeCl3/PPh3/PhCH2Br催化体系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PhCH2 Br为引发剂 ,FeCl3/PPh3为催化剂催化了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的聚合 ,探讨了温度、时间、催化剂与引发剂比及催化剂与单体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用红外光谱测定了聚合物的结构 ,GPC测定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PDI =1.12~ 1.6 9.
胡富陶,房江华,徐伟民,杨科芳,石全云[6](2002)在《Fe(acac)3-Al(i-Bu)3催化甲基丙烯酸丁酯聚合》文中提出研究了Fe(acac) 3 Al(i Bu) 3催化体系催化甲基丙烯酸丁酯 (BMA)的聚合反应 ,考察了温度、时间、催化剂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动力学研究表明 ,BMA的聚合速率与单体浓度呈一级关系 ,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 31.9kJ/mol.
房江华,罗云杰[7](2001)在《甲基丙烯酸丁酯在Nd-Al-α,α’-联吡啶催化体系中的聚合反应》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了Nd(naph) 3 Al(i Bu) 3 α,α’ 联吡啶 (naph =环烷酸 )催化体系中甲基丙烯酸丁酯的聚合反应 .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 .用凝胶色谱测定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的分布 .结果表明 ,聚合物的结构以全同和无规为主 ,反应机理为配位聚合 ,聚合反应对单体浓度呈一级关系 ,表观活化能为 30 2kJ/mol.
房江华,黄峥峥,章哲彦[8](2000)在《Nd-Al-α,α′-联吡啶催化体系催化丙烯酸甲酯聚合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Nd(naph) 3 Al(i Bu) 3 α ,α′ 联吡啶 (naph =环烷酸 )催化体系催化丙烯酸甲酯的聚合 ,用凝胶色谱研究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聚合反应对单体浓度呈一级关系 ,表观活化能为 49 34kJ·mol- 1 。
房江华,黄士力,浦炳寅,王永红,沈之荃[9](2000)在《甲基丙烯酸甲酯在环烷酸钕-三异丁基铝α,α’-联吡啶催化体系中聚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二、甲基丙烯酸甲酯在环烷酸钕-三异丁基铝α,α'-联吡啶催化体系中聚合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基丙烯酸甲酯在环烷酸钕-三异丁基铝α,α'-联吡啶催化体系中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开环易位聚合的离子自修复材料和高性能透明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开环易位聚合 |
1.2.1 开环易位聚合(ROMP)简介 |
1.2.2 ROMP的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发展 |
1.2.3 ROMP应用研究 |
1.3 自修复材料 |
1.4 外援型自修复材料 |
1.4.1 微胶囊自修复材料 |
1.4.2 微血管自修复材料 |
1.5 本征型自修复材料 |
1.5.1 可逆共价键自修复材料 |
1.5.2 超分子化学作用 |
1.6 环烯烃共聚物(COC)和环烯烃聚合物(COP)材料的研究进展 |
1.7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不同反离子的聚咪唑盐自修复材料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分析与测试 |
2.2.2 原料及其精制方法 |
2.2.3 Grubbs催化剂(G1、G2、G3)的合成 |
2.2.4 单体的合成 |
2.2.5 均(共)聚合过程 |
2.2.6 聚合物共混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Grubbs催化剂(G1,G2,G3)的合成与表征 |
2.3.2 单体的合成 |
2.3.3 聚离子液体(Poly(IL)s)的合成 |
2.3.4 聚离子液体的共混 |
2.3.5 聚合物样品的力学性能 |
2.3.6 聚合物样品的自修复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咪唑盐的高强高韧自修复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分析与测试 |
3.2.2 原料及其精制方法 |
3.2.3 外型-1,4,4a,9,9a,10-六氢-9,10(1′,2′)-桥苯亚基-1,4-桥亚甲基蒽(HBM) |
3.2.4 梯度共聚物的合成 |
3.2.5 两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单体及聚合物的制备 |
3.3.2 共聚物的热学性能分析 |
3.3.3 共聚物的微观结构表征 |
3.3.4 共聚物的力学性能表征 |
3.3.5 共聚物的修复性能表征 |
3.3.6 共聚物修复机理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理性设计的咪唑盐共聚物:可调的机械和修复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分析与测试 |
4.2.2 原料及其精制方法 |
4.2.3 二联苯降冰片烯(PNB)的合成 |
4.2.4 3-双环[2.2.1]-5-烯-2-亚甲基-1-癸基-3氢-咪唑盐Tf2N(BHI) |
4.2.5 咪唑盐自修复共聚物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4.3.2 共聚物的热学性能分析 |
4.3.3 共聚物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3.4 共聚物的力学性能 |
4.3.5 共聚物的修复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开环易位聚合制备高性能的极性环烯烃聚合物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分析与测试 |
5.2.2 原料及其精制方法 |
5.2.3 单体的合成 |
5.2.4 开环易位聚合及氢化过程 |
5.2.5 聚合物薄膜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HBM与共聚物单体的共聚合 |
5.3.2 COPs的热性能分析 |
5.3.3 COPs材料的透明性 |
5.3.4 COPs材料的疏水性测试 |
5.3.5 COPs材料的力学性能 |
5.4 总结 |
第6章 开环易位聚合制备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环烯烃聚合物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分析与测试 |
6.2.2 原料及精制方法 |
6.2.3 二苯基降冰片烯(M1)的合成 |
6.2.4 单体M3的合成 |
6.2.5 典型的开环易位聚合过程 |
6.2.6 不饱和聚合物的氢化过程 |
6.2.7 聚合物薄膜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6.3.2 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6.3.3 聚合物的氢化 |
6.3.4 聚合物的热性能分析 |
6.3.5 COPs材料的透明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稀土催化降冰片烯与甲基丙烯酸特丁酯共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原料及试剂 |
1.2 聚合 |
1.3 聚合物分析设备 |
1.4 聚合物结构分析及性质 |
2 结果与讨论 |
(4)稀土催化NB与BMA共聚条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料及试剂 |
2 聚合及聚合物分析 |
3 结语 |
(5)FeCl3/PPh3/PhCH2Br催化体系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原料及试剂 |
1.2 聚合及聚合物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时间的影响 |
2.2 温度的影响 |
2.3 无水氯化铁与三苯基膦之比及催化剂与引发剂之比的影响 |
2.4 催化剂与单体比的影响 |
2.5 聚合物的红外谱图 |
(6)Fe(acac)3-Al(i-Bu)3催化甲基丙烯酸丁酯聚合(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料及试剂 |
2 聚合反应和聚合物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共聚物的红外光谱 |
3.2 Fe (acac) 3-Al (i-Bu) 3催化BMA聚合的特征 |
3.3 反应动力学讨论 |
(7)甲基丙烯酸丁酯在Nd-Al-α,α’-联吡啶催化体系中的聚合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原料及试剂 |
1.2 聚合反应及聚合物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聚合物的结构和分子量的分布 |
2.2 Nd-Al-α,α'-联吡啶体系催化BMA聚合的特征 |
2.3 聚合反应动力学 |
2.4 反应机理的讨论 |
(9)甲基丙烯酸甲酯在环烷酸钕-三异丁基铝α,α’-联吡啶催化体系中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料及试剂 |
2 聚合及聚合物分析 |
3 聚合物结构和分子量分布 |
4 环烷酸钕-三异丁基铝-α,α'-联吡啶体系催化MMA聚合特征 |
5 聚合反应动力学 |
6 反应机理的讨论 |
四、甲基丙烯酸甲酯在环烷酸钕-三异丁基铝α,α'-联吡啶催化体系中聚合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开环易位聚合的离子自修复材料和高性能透明材料[D]. 崔静. 天津大学, 2017(01)
- [2]甲基丙烯酸甲酯第三单体对于稀土催化降冰片烯与苯乙烯共聚的影响[J]. 李正辉,徐卫红,胡敏杰,谢晨光,高浩其,房江华.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6(04)
- [3]稀土催化降冰片烯与甲基丙烯酸特丁酯共聚研究[J]. 陈斌,邵丹凤,胡敏杰,杨建平,房江华,高浩其.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0(04)
- [4]稀土催化NB与BMA共聚条件的研究[J]. 胡敏杰,杨建平,高浩其,陈斌,房江华.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9(02)
- [5]FeCl3/PPh3/PhCH2Br催化体系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J]. 房江华,杨科芳,胡富陶,王永红,任元龙,何旦旦.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4(02)
- [6]Fe(acac)3-Al(i-Bu)3催化甲基丙烯酸丁酯聚合[J]. 胡富陶,房江华,徐伟民,杨科芳,石全云.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2(02)
- [7]甲基丙烯酸丁酯在Nd-Al-α,α’-联吡啶催化体系中的聚合反应[J]. 房江华,罗云杰. 催化学报, 2001(01)
- [8]Nd-Al-α,α′-联吡啶催化体系催化丙烯酸甲酯聚合的研究[J]. 房江华,黄峥峥,章哲彦. 中国稀土学报, 2000(04)
- [9]甲基丙烯酸甲酯在环烷酸钕-三异丁基铝α,α’-联吡啶催化体系中聚合研究[J]. 房江华,黄士力,浦炳寅,王永红,沈之荃. 高分子学报,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