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届《中国工商》编采经营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 杂志社·商会·企业家沟通从心开始(论文文献综述)
陈若萱[1](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陈明辉[2](2017)在《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与近代社会体育事业(1924-1949)》文中研究指明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社会的救国思潮相结合,形成了影响广泛的体育救国思潮,极大地促进了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发展。然而,重要的国内外赛事和全国性体育组织几乎都掌握在以基督教青年会为代表的外国人手中。随着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发展,收回体育权的呼声日益高涨。在热心体育事业的社会名流及一批受过体育专业教育的体育专业人才的共同努力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于1924年正式成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停滞、复会、恢复重建,直至改组的曲折历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后,先后采用董事制和理监事制,不断完善组织的内部结构,同时制定了较为规范的议事制度和内控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组织的有序运行。以张伯苓、王正廷、沈嗣良、董守义等为核心的领导群体成员热心会务,并通过邀请社会各界名流担任职务等方式,形成了较为广泛的社会网络,对中华体协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通过编译、发行体育书刊,举办体育讲习会、体育讨论会和体育培训班,组织体育表演团,派遣体育指导员,联络社会各界名流、放映体育电影及举办体育展览等方式积极传播体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观,而且还通过组建各种社会体育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使得体育空间不断拓展,逐渐由学校推及社会,由东部地区扩散至西部地区,推动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社会化和普及化进程,促进了西方现代文明在中国的传播和扩散。在此过程中,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通过与政府开展广泛的合作,使得南京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得以扩展、国家渗透能力和政治控制能力得以增强,推动了现代民族国家建构。随着各种体育赛事的发展,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逐渐建立起一个包括统一的赛事规范、多层次的赛事格局、多元化的赛事目标、中西合璧的赛事内容及现代化的体育设施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体育赛事制度,推动了民国时期体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进程。此外,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还以体育为载体开展体育慈善活动,扩展了社会体育事业的范畴和体育文化的内涵,而且还在一定程度起到了补助政府行政之作用。作为民国时期社会体育事实上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不仅积极发展国内社会体育事业,而且代表中国开展国际体育交往。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不仅致力于加入国际体育组织,主办、参与国际体育赛事以及开展国际体育间的交流与考察,而且积极向世界传播中华传统体育,极大地推动了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在推动中国体育国际化进程的同时,还借助国际体育舞台,开展体育公共外交,在展示和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敦睦邦交及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推动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脚步和中国的国际化进程。
杨海军[3](2011)在《广告舆论传播研究 ——基于广告传播及舆论导向的双重视角》文中指出广告舆论是指由广告传播引发的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一致性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由广告传播引发的舆论可统称为广告舆论。广告舆论在现实生活中以多种形态呈现,其中包括广告舆论传播主体以传播思想观念、主张价值立场、弘扬时代文化、培养消费意识为目的、具有一定单位时间密度和空间强度的导向性意见;使用广告产品、接受广告宣传、反馈广告信息时形成较为集中的认知性意见;在特定的时间和语境下观察广告现象、辨析广告问题,讨论广告事件时产生的具有广泛针对性的评论性意见。广告舆论是舆论的一大类别,遵循舆论传播的一般规律,具有舆论传播的共性。舆论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广告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广告舆论又是一种特殊的舆论传播现象,其舆论的生成、发展、传播及作用于传播对象,都与广告传播的动因、目的、通道以及广告的创意表现有关。中外自古就存在着广告舆论活动和广告舆论现象,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态呈现。从广告舆论的性质来看,中外广告舆论发展史上存在着政治广告舆论、商业广告舆论和公益广告舆论三种基本形态;从广告舆论发起的主体来看,则存在着群意广告舆论、众意广告舆论和民意广告舆论等基本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转型和新时期国家对外战略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一种新型的广告舆论形态悄然出现,这就是国家广告舆论。国家广告舆论的出现,丰富了媒介融合背景下广告舆论呈现的形式和存在的内容;从广告舆论本体自身结构变化来看,广告舆论则表现为显性广告舆论、潜性广告舆论和行为广告舆论等类型;按照广告舆论客体的变化,即广告舆论信息的流动形式来看,可以划分为讯息形态的广告舆论、观念形态的广告舆论、艺术形态的广告舆论。因此,广告舆论的传播具有舆论主体成分复杂,舆论客体内容丰富,舆论本体结构多元,舆论载体形态多变等特征。广告舆论有着独特的运行机制。广告舆论是有规律的运动,影响这种运动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作用机理共同制约着广告舆论发展态势和发展进程,使广告舆论呈现出独特的现实面貌。这里涉及到广告舆论运行的社会环境,广告舆论实现的方式,广告舆论实现的途径及广告舆论运行的模式等相关内容。整合营销传播与广告生产方式转变,绿色广告传播与广告观念变革,新广告运动与广告终极目标追求,社会化媒介营销与广告功能扩张使广告舆论运行的社会环境得以优化,广告舆论传播过程中信息单向流动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广告舆论沿着追随国家舆论,利用团体舆论,聚焦公众集合舆论的方式来实现广告舆论信息的多元流动。同时,借助广告主意见倡导,广告人创意造势,媒介时评与两次传播,广告受众意见集中表达来达到广告舆论传播目的。广告舆论传播的规律和特点由舆论传播的规定性和广告传播的特殊性所共同造就。广告舆论的传播机制是指广告舆论传播中的传播层次、传播结构、传播规律和传播特点的总体概括。对不同时期不同特征媒介平台的依赖和利用,使广告舆论传播呈现出不同的层次;而广告舆论传播中不同要素如“议程设置”与广告主媒介控制,“名人立言”与舆论领袖的影响,“拟态环境”的构建与舆论呈现,“沉默螺旋”的存在与受众舆论生成等相互作用而造成的结构性压力,促使广告舆论按照特定的方向和一定的轨迹流动;与广告运动的过程相适应,广告舆论传播存在着三种行为模式,即广告舆论传播自然渐进模式,广告舆论传播突发变异模式,广告舆论传播的人为操纵模式。广告传播是广告发布者能动为之的主观行为,其首要目的即是唤起受众对其所发布信息的反应。但广告舆论却超出广告发布者能动为之的主观行为的范畴,具有了舆论传播的社会意义。随着媒介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新媒体层出不穷,广告舆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已经突破了微观上的经济层面,波及到了宏观上的文化和政治层面。广告舆论的社会影响力不再是单一的利益圈,而是已经逐渐渗透到了社会的诸多领域,并且表现出越来越引人瞩目的作用和效果。广告舆论在消费社会里表现出巨大的影响力。从广告舆论作用的对象来看,广告舆论影响力要波及到广告利益相关者、广告管理者、广告批评者和广告受众。从广告舆论自身的结构性功能看,广告舆论是消费观念的双刃剑,广告主张的传声筒,政治宣传的辅渠道;从广告舆论在社会变革中的创新性功能来看,广告舆论则是社会冲突的减压阀,民主政治的新元素和社会生活的新景观。对广告舆论的控制与引导一直是广告舆论研究的重要话题,尤其在媒介融合新背景下,广告舆论的呈现方式和流动方式都在不断变化。流行广告语多样本呈现、网络口碑营销盛行、病毒式传播大行其道、公益广告成为全民运动都预示广告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从宏观视角看,广告舆论的发展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与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相吻合,同广告运动的发展趋势相一致;从微观视角看,广告舆论传播则同舆论传播主体之间的阶段性利益冲突,广告问题和广告事件的突发性呈现,广告主张和广告意见多元争鸣、多元流动有关。现代广告舆论的发展趋势是:广告舆论主题表达越来越多样化,广告舆论传播路径不断拓宽,广告舆论生成语境多场域呈现,广告舆论倡导主体也呈多元化态势。在这样的情形下,广告舆论的引导与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广告舆论的监管与控制可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广告舆论源头的监管与调控是舆论控制的起点,广告舆论传播中应对机制建立可以实时把握广告舆论的流量与流向,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是对广告舆论实行强有力引导与控制的保障,而舆情调查与舆情分析的跟进则可以有效预测广告舆论的走势和发展态势。广告舆论的引导与控制的最终目的是优化广告传播功能并对广告传播效果进行追踪。
姚德权[4](2005)在《基于执政安全视野的新闻出版规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执政党政治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出版安全在新的历史时期,日益凸现其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重要战略地位。因此,开展对新闻出版产业及其规制的研究,无疑拓宽了执政安全研究的领域,对于加强党的重要思想宣传阵地,发展先进文化,积极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以及防范中国共产党执政风险,维护执政安全,巩固执政地位至关重要。 本文试图从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联系、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历史分析与逻辑归纳共同推进方法入手,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出版规制与执政安全的观点为“内核”,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球化视野的新的时代环境和条件为背景,观察和研究中国新闻出版业规制与执政安全问题。 站在一个全球的视角考察新闻出版规制,不难发现新闻出版规制带有普遍性。不论东西方国家,也不论何种社会制度,对新闻出版进行规制都是维护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国外的学者提出的“集权主义传播理论”、“自由主义传播理论”、“社会责任传播理论”等,反映了西方国家新闻出版规制演变历史;我国学者提出的“喉舌论”、“舆论导向论”,也突出反映了我国新闻出版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党和政府对新闻出版业实行规制,是基于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外部效应理论是新闻出版规制的重要理论依据,通过规制,可以充分发挥新闻出版的正外部效应,最大限度减少负外部效应;另一方面,正确导向是加强新闻出版规制的现实动因。在现代社会,新闻出版已成为影响、左右社会思想和社会情绪的重要工具。利用和驾驭好新闻出版,是衡量执政力量执政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确保正确出版导向才能科学规制新闻出版,保持社会稳定,维持长治久安。 市场准入是一种重要的防范新闻出版导向安全隐患的制度设计。对可能的新闻出版导向风险,防范先于治理。在新的新闻出版机构的市场准入上把好关,是保证整个新闻出版导向正确安全的前提。要变革完善市场准入规制,加强机构准入、业务准入、人员准
二、首届《中国工商》编采经营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 杂志社·商会·企业家沟通从心开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首届《中国工商》编采经营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 杂志社·商会·企业家沟通从心开始(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2)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与近代社会体育事业(1924-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一) 近代体育社团研究概况 |
(二) 中华体协研究概况 |
(三) 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四、概念说明 |
第一章 中华体协的成立及其演变 |
一、中华体协成立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 西方近代体育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
(二) 民族危机笼罩下体育救国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
(三) 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与体育主权意识的觉醒 |
(四) 中国体育人才的成长和推动 |
二、中华体协的发展演变 |
(一) 萌芽期(1910-1924) |
(二) 发展期(1924-1937) |
(三) 停滞期(1937-1941) |
(四) 复会期(1941-1945) |
(五) 恢复重建期(1946-1949) |
第二章 中华体协的治理结构 |
一、中华体协的组织结构 |
(一) 会员制度 |
(二) 组织形态的演变:从董事制到理监事制 |
(三) 领导群体分析 |
二、中华体协的运行机制 |
(一) 议事制度 |
(二) 内控机制 |
第三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的国内传播 |
一、中华体协与体育的大众传播 |
(一) 编辑、出版体育刊物 |
(二) 编译、撰写体育着作 |
(三) 放映体育电影 |
二、中华体协与体育的群体传播 |
(一) 开展体育巡回表演 |
(二) 举办体育讨论会和体育演讲 |
(三) 举办体育讲习会和培训班 |
三、中华体协与体育的人际传播 |
(一) 联络社会各界名流 |
(二) 派遣体育指导员 |
四、中华体协的体育观 |
(一) 对体育内涵的理解 |
(二) 对体育精神的阐扬 |
(三) 对体育功能的解读 |
第四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空间的拓展 |
一、体育空间扩散:由学校推及社会 |
(一) 成立各种体育联合会 |
(二) 组建各地分支会 |
二、体育空间迁移:由东部走向西部 |
(一) 西部地区分支会陆续建立 |
(二) 西部地区体育赛事兴起 |
第五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赛事制度的确立与规范 |
一、制定统一的赛事规范 |
(一) 制定运动竞赛规则 |
(二) 制定业余运动原则 |
(三) 审订各项运动记录 |
二、推动体育设施建设 |
(一) 建设体育场地 |
(二) 推动国产体育器材的创制和发展 |
三、构建多样化的赛事类型 |
(一) 多层次的赛事格局 |
(二) 多元化的赛事目的 |
(三) 中西合璧的赛事内容 |
第六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慈善活动的开展 |
一、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 |
(一) 社会救济 |
(二) 同业救济 |
(三) 抗战募捐 |
(四) 赞助卫生、教育事业 |
(五) 赞助体育事业 |
二、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的方式 |
(一) 举办体育慈善比赛 |
(二) 举办体育慈善拍卖 |
(三) 设立体育基金 |
三、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的特征与影响 |
(一) 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的特征 |
(二) 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的影响 |
第七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的国际交往 |
一、加入国际体育组织 |
(一) 参加远东业余体育协会 |
(二) 融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
(三) 加入国际单项体育组织 |
二、主办及参与国际体育赛事 |
(一) 主办及参与综合性国际运动会 |
(二) 主办及参与国际单项锦标赛 |
三、开展国际体育间的交流与考察 |
(一) 走出去:派遣体育专家、运动队出国考察与交流 |
(二) 引进来:邀请外国优秀运动员、体育专家指导体育 |
四、中华体协国际交往之透视 |
(一) 推动体育进步,融入国际体坛 |
(二) 展示和重构国家形象,提高国际地位,寻求国际化 |
(三) 开展体育公共外交,敦睦邦交,促进世界和平 |
(四) 反对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3)广告舆论传播研究 ——基于广告传播及舆论导向的双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广告舆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析 |
一、选题的由来及其意义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三、广告舆论研究成果综述 |
四、广告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评析 |
五、存在的问题和基本研究思路 |
注释 |
第一章 中外舆论及广告舆论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不同时期的舆论和广告舆论 |
一、远古时期的"民意"舆论 |
二、奴隶社会的"舆人"和"舆论" |
三、封建社会的城镇舆论 |
四、现代舆论和广告舆论 |
第二节 西方社会不同形态的舆论和广告舆论 |
一、远古时期的舆论形态 |
二、阶级社会的舆论和广告舆论形态 |
三、现代公众舆论及广告舆论 |
注释 |
第二章 广告舆论概念的界定与解析 |
第一节 广告、舆论和广告舆论概念之演变 |
一、广告舆论概念使用的语境 |
二、舆论概念的衍化与广告舆论概念的现实延伸 |
三、广告概念的嬗变和广告舆论概念的新解读 |
第二节 广告舆论概念的界定与内涵外延剖析 |
一、广告概念中的"公众"及"民意"要素 |
二、广告舆论概念的界定和层次分析 |
注释 |
第三章 广告舆论的结构要素及其类别 |
第一节 广告舆论主体及其结构 |
一、政府、工商广告管理及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导向主体 |
二、广告主、广告创意人、媒介联盟的意见倡导主体 |
三、广告公众广告意见表达主体 |
第二节 广告舆论客体与广告舆论关注对象 |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重大广告问题 |
二、引起社会和公众广泛关注的广告现象 |
三、重大的广告事件和广告活动 |
第三节 广告舆论本体与广告舆论存在形式 |
一、公开表达的广告主张、观点和态度 |
二、流行广告语和经典广告故事 |
三、网络广告创意作品赏析、评价与再阐释 |
四、国家形象广告兴起和国家广告舆论的海外传播 |
第四节 广告舆论的类型及划分原则 |
一、民意广告舆论、众意广告舆论、群意广告舆论 |
二、讯息广告舆论、观念广告舆论、艺术广告舆论 |
三、潜性广告舆论、显性广告舆论、行为广告舆论 |
注释 |
第四章 广告舆论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广告舆论运行的社会环境 |
一、整合营销传播与广告生产方式转变 |
二、绿色广告传播与广告观念变革 |
三、新广告运动与广告终极目标追求 |
四、社会化媒体营销与广告功能扩张 |
第二节 广告舆论的实现方式 |
一、追随国家意识形态和主流话语 |
二、反映和代表社会团体和利益团体主张 |
三、聚合社会公众集合意识 |
第三节 广告舆论实现的路径 |
一、广告主意见强势倡导 |
二、广告人创意发想与创意造势 |
三、媒介评论与媒介导向下的广告主张两次传播 |
四、广告受众意见集中表达 |
第四节 广告舆论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呈现 |
一、"瀑布倾泻式"广告舆论的形成 |
二、"飘雪花式"广告舆论生成 |
三、"风吹浪起式"广告舆论生成 |
四、"爆米花式"广告舆论生成 |
注释 |
第五章 广告舆论的传播模式 |
第一节 广告舆论的传播层次 |
一、传统媒体组合中广告舆论的强势传播 |
二、新媒体运用中的广告舆论蔓延式传播 |
三、多媒体混用中的广告舆论场 |
第二节 广告舆论的传播结构 |
一、议程设置与广告主的媒介控制 |
二、"沉默的螺旋"与受众意见的生成 |
三、舆论领袖与广告传播的名人立言 |
四、拟态环境与广告舆论呈现 |
第三节 广告舆论的传播规律和特点 |
一、政治广告舆论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 |
二、消费广告舆论信息互动的双向传播 |
三、文化娱乐广告舆论的多向传播 |
第四节 广告舆论的传播模式 |
一、广告舆论传播自然渐进模式 |
二、广告舆论传播的突发变异模式 |
三、广告舆论传播的人为操纵模式 |
注释 |
第六章 广告舆论与新闻舆论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广告与新闻的比较 |
一、传播目的:信息增殖与信息延伸 |
二、传播对象:消费行为与社会行为 |
三、传播文本:意见为主与事实为主 |
四、传播媒介:复合媒介与单体媒介 |
五、传播频次:重复投放与首次播报 |
六、传播效果:强势改变与潜移默化 |
第二节 广告舆论与新闻舆论的比较 |
一、舆论主体:消费关系与社会关系 |
二、舆论客体:广告事件与新闻事实 |
三、舆论本体:消费认同与价值认同 |
第三节 媒介融合与媒介内容变革 |
一、技术主导下的产业链条融合 |
二、产业主导下的媒介形态融合 |
三、文化范畴下的社会产业融合 |
第四节 广告舆论与新闻舆论的融合 |
一、风险社会的产生及特征 |
二、风险社会与媒介功能 |
三、互补的广告舆论与新闻舆论 |
注释 |
第七章 广告舆论生成与网络口碑营销传播 |
第一节 广告舆论生成与口碑传播的新模式 |
一、传媒生态与消费者行为模式变化 |
二、口碑营销与舆论生成 |
三、口碑营销与"群体舆论"制造 |
第二节 广告舆论生成与网络口碑传播的"三驾马车"形态 |
一、虚拟社区与群体舆论生成 |
二、博客与舆论领袖舆论引导 |
三、播客及视频分享网站中的舆论蔓延 |
四、"三驾马车"新形态 |
第三节 广告舆论生成与网络口碑传播的管理建议 |
一、线上(online)口碑与线下(offline)口碑 |
二、网络口碑营销传播与舆论引导建议 |
注释 |
第八章 流行广告语与广告舆论的流变 |
第一节 不同时期流行广告语所呈现的舆论态势 |
一、流行广告语与广告舆论之间的关系 |
二、不同时期流行广告语呈现的舆论特色 |
第二节 从流行广告语的内容分析看广告舆论走向 |
一、流行广告语关键词分析 |
二、流行广告语中广告主类别分析 |
三、流行广告语的文本分析 |
第三节 从流行广告语的传播看广告舆论的流变 |
一、流行广告语中广告主的舆论操纵 |
二、流行广告语中的舆论导向 |
三、流行广告语中的舆论多元流动 |
注释 |
第九章 公益广告舆论主题与社会影响力 |
第一节 公益广告舆论的传播特性 |
一、公益广告舆论产生和发挥作用的机制 |
二、公益广告的舆论塑造与舆论表达 |
第二节 公益广告舆论的传播主体 |
一、公益广告舆论传播主体的结构 |
二、公益广告舆论传播主体形成的动因 |
第三节 公益广告舆论的主题建构 |
一、公益广告舆论构建的主题 |
二、公益广告营造的广告舆论环境 |
第四节 公益广告舆论的社会影响力 |
一、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 |
二、引导社会舆论 |
三、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
四、优化舆论环境 |
附件 |
注释 |
第十章 广告舆论的社会功能扩张 |
第一节 广告舆论的作用对象 |
一、广告利益密切相关者 |
二、广告批评者 |
三、舆论风口浪尖上的社会精英阶层 |
四、广告舆论漩涡中的社会公众 |
第二节 广告舆论的结构性功能 |
一、消费观念的双刃剑 |
二、广告主张的传声筒 |
三、政治宣传的辅渠道 |
第三节 广告舆论的创新性功能 |
一、社会矛盾冲突的减压阀 |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元素 |
三、社会生活场域的新景观 |
注释 |
第十一章 广告舆论的引导与控制 |
第一节 广告舆论的发展趋势 |
一、广告舆论引导与控制面临的问题 |
二、新媒体环境中广告舆论的走向 |
三、广告舆论主体以多元化形式呈现 |
四、广告舆论传播路径进一步拓展 |
五、广告舆论表达主题面临更多选择 |
第二节 广告舆论的监管与控制 |
一、广告舆论源头的监管与调控 |
二、广告舆论传播中应对机制建立 |
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
四、舆情调查与舆情分析的跟进 |
第三节 广告舆论传播中利益冲突与权力制衡博弈 |
一、广告舆论传播主体互动制衡明显加强 |
二、广告舆论工具性功能的日益凸显 |
三、广告舆论引导与控制的层次及面临的问题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基于执政安全视野的新闻出版规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新闻出版规制:执政安全研究的新领域 |
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2 范畴界定与简要阐述 |
一、新闻出版规制 |
二、执政党执政安全 |
3 理论创新与内容框架 |
一、研究难点及理论贡献 |
二、框架安排 |
4 研究方法与几点说明 |
一、研究方法 |
二、几点说明 |
第一章 新闻出版规制与执政安全:共时考量与观点述评 |
1 国外新闻出版规制基本特征 |
一、准入规制:登记制 |
二、内容规制:追惩制 |
三、产业组织规制:扶持性保护为主 |
四、规制主体:行业协会为主 |
五、规制手段:依法规制 |
2 国外新闻出版规制观点述评 |
一、集权主义传播规制理论 |
二、自由主义传播规制理论 |
三、社会责任传播规制理论 |
四、前苏联的共产主义传播规制理论 |
3 我国新闻出版规制的现状与特征 |
一、我国现行新闻出版规制概况 |
二、我国现行新闻出版管理体制 |
三、我国现行新闻出版管理机制 |
四、我国新闻出版规制简评 |
4 我国新闻出版规制观点述评 |
一、“喉舌论” |
二、“舆论导向论” |
第二章 新闻出版规制:维护执政安全的制度保障 |
1 新闻出版规制:维护执政安全的坚实盾牌 |
一、新闻出版与执政安全的内在逻辑联系 |
二、新闻出版规制:维护执政安全的坚实盾牌 |
2 外部效应:新闻出版规制的理论依据 |
一、外部效应理论 |
二、新闻出版的正外部效应 |
三、新闻出版的负外部效应 |
四、以规制消减外部负效应,维护执政安全 |
3 正确导向:新闻出版规制的现实动因 |
一、出版导向与执政安全息息相关 |
二、强化新闻出版规制,确保正确导向,维护执政安全 |
第三章 市场准入规制:维护执政安全的重要屏障 |
1 新闻出版市场准入规制与执政安全 |
一、市场准入范畴的基本界定 |
二、新闻出版市场准入规制的基本内涵 |
三、把好市场准入关,维护执政安全 |
2 新闻出版市场准入规制的现状与评析 |
一、机构准入:审批登记制 |
二、业务准入:审批指定制 |
三、人员准入:持证上岗制 |
四、评析:“洗澡水和婴儿”一并倒掉,不利于巩固党的思想文化基础 |
3 放松市场准入规制,掌握思想文化阵地控制权 |
一、新闻出版市场准入放松的基本前提 |
二、新闻出版市场准入放松基本原则 |
三、新闻出版市场准入放松的基本思路 |
第四章 传播内容规制:维护执政安全的基本内核 |
1 新闻出版传播内容规制与执政安全 |
一、传播内容规制:新闻出版规制的着眼点 |
二、传播内容规制:不给错误言论传播渠道 |
2 新闻出版传播内容规制现状与经验 |
一、有害内容:禁载制 |
二、重大选题:送审备案制 |
三、违规出版:追惩制 |
四、规制新闻出版内容,维护执政安全的经验 |
3 强化传播内容规制,把握新闻出版导向领导权 |
一、规制手段:由宣传纪律、宣传口径规制向依法规制转化 |
二、规制方式:由追惩制向预防制与追惩制并重的全过程监控转化 |
三、规制保障:由单一行政监管向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转化 |
四、党的领导:保障新闻出版导向正确的舵手 |
第五章 科学分类 强化效能 维护执政安全 |
1 科学界定属性 推进分类发展 |
一、新闻出版业属性界定 |
二、新闻出版业分类发展 |
2 综合多种手段,强化规制效能 |
一、新闻出版规制效能缺陷考察 |
二、新闻出版规制效能缺陷成因 |
三、综合多种手段,强化规制效能 |
3 强化能力建设,维护执政安全 |
一、提高规制能力是巩固思想文化基础、增强执政能力的迫切要求 |
二、加强新闻出版规制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党的执政安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原创性声明 |
四、首届《中国工商》编采经营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 杂志社·商会·企业家沟通从心开始(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2]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与近代社会体育事业(1924-1949)[D]. 陈明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3]广告舆论传播研究 ——基于广告传播及舆论导向的双重视角[D]. 杨海军. 复旦大学, 2011(12)
- [4]基于执政安全视野的新闻出版规制问题研究[D]. 姚德权. 湖南师范大学, 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