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女教师参政意识提高的双重效力(论文文献综述)
何婉[1](2021)在《新时代我国妇女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雪飞[2](2021)在《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衣之于人,自人类文明伊始就如影随形、相伴相生。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倾向于遮蔽人身形体,不太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和个体特性;彰显等秩阶次,关注人的文化表征和社会意蕴。晚清民国是服饰传统、规制、风格和文化剧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形态、社会认识、女性社会角色转轨的关键阶段。人衣关系经历了抗争与冲突、困顿与反思,在张力和矛盾中蜕变和进化。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变革,对于社会制度变迁、服饰文化转型、妇女解放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论文包括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站在人衣关系的视角,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发掘和梳理女性服饰变革的历史脉络;第二章从纺织原料、分析并阐述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从纺织原料、面料的技术革新、成衣制造方式和产业更新,以及纺织贸易市场变化三个方面,讨论服饰变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分析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联,也即从“衣”的层面对人衣关系的变革动力进行历史透视;第三章从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文化现象、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和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这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变革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剖析伴随其间的人衣关系的变化特征;第四章从夷夏之防、道器之辨、礼俗之隔和荣耻之变四大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联系,厘清服饰变革的深层机理。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服饰潮流是一种能够同时揭示服饰变革现象和本质所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本文试图打破以往以主流历史分期、社会变革为纲的近代服饰史叙事,以及服饰品类、服饰流派、服饰空间扩散的服饰专题分类,由人衣关系的生理要求、观念思想、社会生活、审美文化、技术支持等不同侧面考察服饰潮流的变革趋势,抽象概括出“衣以容身”“衣以立身”“衣以适人”“衣以彰人”四大服饰潮流。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展现服饰变革的全貌,既符合服饰本身的历史脉络和嬗变轨迹,尊重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呈现服饰变革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往复性与多样性,揭示种种复杂多栖的规律和特性,为研究服饰变迁的技术、社会和文化因素提供线索和链接。2.产业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为供给带动需求、需求拉动供给给出历史的有力借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特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的进步,根本地改变了服饰面料性能、服用加工技艺,为服饰结构的改良和变革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和工艺基础,形塑了纺织服装贸易和消费的全新格局,为晚清民国女性服饰时尚的兴起和潮流的延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绘制出服饰潮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机制分析框图,展示说明了产业技术变革如何对服饰变革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影响方式、路径和机理方面的系统阐释。技术变革是对“衣”的物理特性、生产方式、市场供给和美学价值的创新,为“人”提供可消用、选择和适配的服用方案。作为服饰消费主体的“人”根据自身的穿用需求、经济基础和消费偏好以及文化审美,影响纺织、服装的贸易市场格局,对服装原料面料、剪裁结构方式提出需求。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实质上通过改变“衣”的供给进而影响“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又进而促进“衣”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革。3.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服饰时而领着、时而跟着,既能动于社会变革,又从动于社会变革。一方面,社会变革是服饰变革的引领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妇女解放思潮启蒙、引导着近代女性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运动之中,推动着服饰潮流的发生和传播。以珠江三角洲的“自梳”和长江三角洲的“摩登”为代表的服饰社会现象为女性服饰潮流蓄能积力;另一方面,服饰变革是社会变革的能动者。代表性女性和女性群体以或拟男化、中性化的服饰行为,或个性化、大众化的穿衣方式,推动着妇女解放,成为社会变革不容小觑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服饰既作为被社会生活、时代思潮改良和引导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充任着女性参与社会变革的道具、工具和面具。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互动,本质上是服饰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从被“衣”掩饰的“人”到以“衣”修饰的“人”,再到借“衣”立身的“人”,透过近代女性的服饰行为,抑或是社会舆论对女性服饰的评价和反应,“衣”之功能得到重新辨析,服饰下的人性得到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得以进化。4.文化变革既是阻碍服饰变革的重要防线,反过来又是催化服饰变革的深层动因。长久以来,华夏服饰是区辨夷夏族群、承载文野观念的文化载体。无论是葆有华夷文化优势的历史时期还是闭关自守被强力冲击的晚清之际,拥护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的“庙堂”及士大夫们反对服饰变革。而随着近代西方传教士的“诱导”,本来象征文明的缠足成为野蛮文明的标记,夷夏之别破防、文野之位互换,趋新大势和尊西倾向成为服饰变革的新动向。在西学东渐、西器东传的时代背景下,服制是扞卫“中体”的“重器”,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常名教、制度文物以及体统规矩,不可“轻言”变革。而在改良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时期,服制改革成为复兴民族、更易“人心”的方略,由器而道的“天演”进化论提倡优胜劣汰、强权竞争,成为推动服饰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礼俗社会中,服饰是“礼治”的重要媒介,以礼化俗,以礼节俗。礼乐制度的高度发展是服饰文化长期保持稳定、难以遽变的根本。晚清宗法秩序遭遇挑战,作为民众生活“风俗”的服饰改良提出变革要求,女性服饰潮流甚或走在了服制法规之前,由俗入礼。文化是慢变量,近代服饰变革的不易和反复,皆出自于文化内核“面子”、服饰面子即文化里子,能小变则不大变,能形变则不质变。而服饰变革的发端和剧变,仍需归因于文化内核“面子”。在敏感于外人观感、维护文化“面子”的同时,服饰悄然生变,服饰由宗族和伦理走向民族和国家,再走向个体和自我,“人衣关系”不再等同于纲常伦理的“人人关系”。5.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的路径并完全不遵循“器物-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三阶段,而是多个范畴兼而有之,各个阶段均有参与。服饰变革属于物质器技,亦成为寄托人伦关系的社会制度,甚至还是文化思想的重要表征,事实上是“器物”“制度”和“精神”的“三位一体”,难以区分先后甚至彼此。整体来看,女性服饰变革是在制度层变革时生发的。反缠足运动发端于呼吁制度改革的戊戌维新,辛亥以后服饰等级制度改弦更张,服饰听取民便。新文化时期反思文化,女性服饰在更大范围、更大波次、更大程度上发生变革,服饰潮流渐趋成型,人衣关系也随之转换、调整。但局部而言,在学习西器的洋务时期,洋纱、洋布大量进驻开埠城市,上海等地的年轻、时尚、社交女性已开始穿用洋布衣。在民风开放、趋新入时的地区,原料面料、穿衣方式等物质层面的变化来的较早,相对顺利地被一部分女性所接纳,但并未涉及到服饰文化层面的对抗与哲思。对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劳动女性,质地厚实、自产自销的土布更便于劳作,物质层面的服饰变化来得更为迟滞、缓慢,或许到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发生变化之后,服饰才相随而变。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呈现出多轨道、多征候、多阶段并行不悖的复杂格局。6.服饰变革本质而言是“人衣关系”的更新与重构。服饰不是纯粹单一的自然物,而是典型的文化产物。变革时期人衣关系变化的意义在于,“人”既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群体的、社会化的和历史性的人。“衣”既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衣,同时更是代表民族风俗、承载社会功能、表征时代特征的“衣”。服饰变革之前,衣的礼治、标示、文化功能更为显着;服饰变革之中,衣的工具、道具、面具功能更加显露;服饰变革之后,衣服重归保暖和装饰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衣关系的复杂多元性,“人的穿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适身、得体、体面和得当/适境。初级层面的“适身”强调作为生物体的人和作为自然物的衣。更高级层面的“得当/适境”更看重中国文化下具有多种属性之“人”的穿衣要领和不同穿着场合下“衣”的服饰文化要素。广而言之,人衣关系甚至可能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互动交融、和谐共彰应该是人类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李青[3](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张世第[4](2021)在《乡村女教师教学投入研究 ——基于工作家庭冲突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由此对教师的教学投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教学需要教师情感、精力、时间的全面投入,教师在教学上投入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和课堂效果的好坏。难以平衡的工作家庭冲突是困扰乡村女教师教学投入的主要问题。当代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门走上工作岗位,参与社会劳动,扮演各种社会角色,与此同时她们还担负着照顾家庭、养育孩子的重担。乡村女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学生基础薄弱、家长配合度低。完成日常教学工作需要付出双倍的教学投入,导致工作家庭之间的冲突在乡村女教师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乡村女教师不得不在工作和家庭之间艰难的寻找平衡点。展现乡村女教师教学投入的现状,能加深对乡村女教师的理解和认识,从而采取积极措施帮助乡村女教师提高教学投入的积极性。本研究运用了质的研究方法,前后七次深入调研地点,历时21天进行访谈。采用“目的性抽样”原则,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年龄、家庭背景、教学成绩进行考量,选取了七名研究对象进行访谈。研究者对近18万字访谈文本进行分析,划分出教学投入的现状、教学投入的转折、教学投入的愿景三种类属。在社会互动论、角色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基于家庭视角的乡村女教师教学投入的基本情况。从乡村女教师教学投入的现实矛盾这一维度出发,分别从教学时间投入、教学精力投入、教学情感投入三个方面揭示乡村女教师工作家庭之间的现实矛盾。乡村女教师所面临的这些冲突对教学投入感具有消极影响而工作家庭之间的同化和顺应是乡村女教师教学投入的转折点,经过思想和行为上一系列同化和顺应,乡村女教师在时间、精力、情感上的教学投入度提升。教学投入历经工作和家庭的消极影响后,又通过同化顺应调整过程,最后会达到一种理想状态。工作家庭只有彼此之间相互适应,力求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才能实现互利共赢。研究发现乡村女教师教学经验和技能欠缺是造成教学时间投入过长的深层原因;自我提升的内在动机是乡村女教师教学精力投入的动力源泉;对学生和故乡的情感是乡村女教师扎根乡村的情感支撑。由于质的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本研究不奢求能进行大范围推广,只求尽量还原七位乡村女教师的现实状态,使人们怀着新观念、新思维去重新认识乡村女教师。
崔丹[5](2020)在《“孤岛”妇女期刊文艺创作的女性主体意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中,期刊在女性言说自我、传达女性诉求,争取女性应得权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女性期刊在发轫时期虽在精英男性知识分子的引导下萌芽成长,加之中国近代特殊的国情,使得女性解放不可避免地融入国家解放潮流之中,但这并不能完全遮蔽女性的自我主体性。本文以“孤岛”妇女期刊为主要参考材料,运用社会性别理论、话语理论、西方主体理论、女性主义等相关知识,分析女性如何依靠自身建构女性言说主体,改变男性话语霸权;又是如何策略地运用国家主义,将女性主体意识在国家层面中凸显出来。本文内容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从期刊创办的外部环境和期刊栏目内容两个方面探讨了“孤岛”妇女期刊在“孤岛”背景下女性话语空间的主体彰显。孤岛”背景下的报界日渐萎靡,舆论空间愈发狭窄,妇女期刊正是在艰难的现实夹缝中勇敢“发声”,确立女性话语主体身份。同时这些期刊创办者跨越了党派之间的政治分歧,在反映女性现实问题,争取女性主体身份上实现了“不同阵营、同一战线”的特殊局面,期刊栏目以女性为言说主体,传达女性自身的经验感觉与生命体验,并关注边缘群体的悲惨生活,创造女性自身话语权威。第二章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女性家庭空间中的自我体认。“孤岛”妇女期刊鼓励女性反抗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强制性塑造和命名。在人与女人的关系中强调女性应基于人的觉醒而改变;在女性与男性的关系中,表达了女性由他者身份到争取作为人的主体性诉求;在女性与女性的关系中对女性自我进行了审视、肯定与反思。第三章主要分析女性在公共空间领域中的主体建构。妇女期刊通过关注女性的职场困境反思时代问题,通过强调“女国民”身份争取女性的政治权利,将女性主体意识依托国家主义表现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此时期女性的思维观念和心路历程,展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第四章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从共时性角度选择了解放区的《中国妇女》以及国统区的《妇女共鸣》两种期刊与“孤岛”妇女期刊相比较,突出“孤岛”妇女期刊的创刊主旨及刊发内容在特殊时代中具有的独特性。
张思思[6](2020)在《战争、政治与女性:《现代妇女》社会动员研究(1943-1949)》文中指出《现代妇女》是20世纪40年代在国统区影响较大的综合性妇女刊物,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动员妇女的优秀刊物的代表。它诞生于国统区妇女刊物最为匮乏之际,承载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对国统区妇女进行社会动员的伟大使命。该刊前后坚持长达六年,见证了中国社会从传统转向近代的众多重要时刻。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密围绕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运动的方针与政策,不断宣传妇女解放与民族解放,不仅宣传带领妇女争取了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而且以自己有力的舆论多次领导妇女参与到争取民主、反对内战及专制统治等运动中,为实现妇女自我解放以及民族解放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对妇女实行广泛的社会动员是取得抗战胜利以及妇女解放的重要因素,而报刊作为重要的动员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对妇女的动员之中,研究报刊视野下的动员内容成为解开中国共产党对妇女动员全貌的关键。本文以《现代妇女》为考察中心,综合运用历史学、文献学、统计学等方法,着重阐述抗日战争后期以及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现代妇女》对国统区妇女进行动员的内容、方式和特点,并系统总结动员效果以及客观评价整个动员工作中存在的局限性。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该刊的整体介绍,包括创刊背景、宗旨、发行情况、编作者群以及主要栏目内容。第二部分是考察该刊进行妇女社会动员内容的侧重点。笔者提炼了该刊进行妇女动员的三个关键点,分别是破旧、立新与博爱。破旧意味着动员妇女摆脱封建束缚,争取更多权利,偏向于妇女自我解放;立新则是一改妇女很少过问政治与国家大事的传统,动员妇女参与到国家救亡与政治斗争中,激发妇女的民族意识与主人翁意识;博爱是动员妇女在战乱年代,发扬女性博爱温柔的特质,积极致力于对难童、抗属、妓女群体的救济。第三部分论述该刊动员的方式及策略,通过多种灵活且科学的动员策略,向世人展示了舆论引导下动员的魅力,为开展妇女社会动员奠定了重要基础。第四部分是对该刊妇女社会动员的评价,不仅有力打击了社会对妇女就业的歧视、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做出贡献,而且提高了女性政治参与度。然而,梳理该刊取得的妇女动员成绩时,也不难看出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舆论更多偏向国家层面、对中下层妇女及少数民族妇女动员广度与深度不够等。但无论如何,该刊都是妇女社会动员的优秀刊物,对妇女解放、民族解放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扬结梅[7](2020)在《1945-1975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高等教育达到了普及化。与此同时,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二战后的三十年被称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接受女子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学校运转的资金大幅度增加,建立的学校数量急剧增加,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迅速,这段时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论述了1945-1975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第一是社会的需求:美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全面型人才,而接受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第二是联邦政府的重视:从法律和经济方面支持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第三是教育界的改革: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和社会需求下,教育界对课程中的不平等进行了改革;第四是女权运动的推动:女权运动要求并保护女性在教育、经济、政治、社会活动等方面平等的权利,同时促使女性自身觉醒。从女子学院式微和男女合校大发展分析1945-1975年女子高等教育发展情况;从女性本科生和女性研究生入学情况,获得学位情况、在各类高校中的分布及课程学习情况来分析1945-1975年女子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文章最后一部分对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论述。女性通过一系列的斗争,获得了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自身获得解放,。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性,提高了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提高了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向社会人士证明了女性和男性一样优秀。1945-1975年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越来越多,提供教育的机构规模越来越大,接受教育后的成效越来越好。不仅使很多女性因为接受高等教育而受益,同时也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
吕明洁[8](2020)在《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派别,它是西方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将女权主义理论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妇女解放思想中,形成了自己流派独特的理论和主张。[1]该流派一直追问的是:在男女两性关系中,女人处于怎样的位置?她们是客体性的存在,还是主体性的存在?可以说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存在由来己久,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女性一直以“他者”的身份存在着。由于女性长久处于被压迫的状态,因此她们一直在为争取自身权利的平等与自由而奔走疾呼,这也是一直以来世界范围内女性解放运动的初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因为它关乎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乃至全人类的解放。200多年前,德国的马克思、恩格斯曾以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观点,系统性的分析和阐述了女性地位、权益以及如何实现妇女解放等基本问题。而其后近一百年,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马克思主义对于女性问题分析研讨的基础上,立足于女性“他者”这一第二性的处境,探讨女性如何突破本体性困境,超越绝对“他者”的地位,实现自身的解放和独立。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相比,波伏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女性受压迫的复杂成因的分析,指出女性从他者走向主体,需要进行行为和观念上的升级。也就是说,她认为女性不仅要走出家庭参与社会生产活动,还要形成女性主体意识。可以说,时隔一百年,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了空间对话。波伏娃的《第二性》可谓是其一生最久负盛名的代表作,曾被誉为西方女性的“圣经”,奠定了波伏娃在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该着作从生物、心理、历史乃至文学等多重视角,通过对女性生活和境况的详察,揭示出“女人是他者”的悲天悯人的命运,指出女性从古至今无法摆脱被凝视、被规范、被束缚的生活状态;深刻阐发了女性他者处境及女性气质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成因,指出其背后的驱动力乃是男权制的压制;唤醒了女性为争取自身解放的权利意识。正是《第二性》在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激发了笔者对于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兴趣,并由此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和写作。本文的撰写是笔者在掌握大量国内外研究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资料的基础上,从阐述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发,以《第二性》为突破口,以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系为重点,来研究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来看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文章创新和不足之处,使读者了解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处的时代及理论背景以及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架构。第二章主要讨论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及思想来源。受波伏娃所处时代背景及文化思潮的影响,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汲取了传统西方哲学和现代法国哲学的精华。具体主要受到以下四个哲人理论学说的影响:首先,来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其次,取自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再次结合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最后借鉴了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第三章重点介绍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旨趣,主要围绕其“他者”理论及“女性气质”详述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其一阐发了其“他者”理论的主要内容、形成原因以及摆脱方式;其二将其他者思想与后现代哲人的“他者”观进行比较研究;其三从基本含义、形成机制及道德束缚三个层面论述男权视角下的“女性气质”。第四章阐述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干特质,主要以《第二性》为例解读其女权观,继而介绍了其代表作《女宾》、《他人的血》及《名士风流》等,使读者了解到波伏娃不同时期的女权观的微妙变化。最后将波伏娃与其他女权主义思想进行比较评析,以从另一个角度深入阐述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五章主要论述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藕合联姻,从其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基础、理性结合及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未来面向等几方面内容,论述了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借鉴和吸收、发掘和阐发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丰富。第六章是本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境遇及评价,首先陈述了我国妇女解放的历史溯源及现实建构,进而论述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贡献,最后记叙了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和困境。可以说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吸收了西方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妇女解放思想,其全方位、多领域、跨学科、先进的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其后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流派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冯轶凡[9](2020)在《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分析视角》文中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屈辱。随着西方列强一步步的瓜分和蚕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更是将中国推向了“亡国灭种”的崖边。在民族矛盾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情况下,先进的中国人摆脱了传统“夜郎自大,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良、改革和革命,试图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复兴。在自我反省与向西方国家学习的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于是将救国的希望寄托在发展教育之上,提倡“兴女学”,试图通过女子教育,培养出社会发展、国家进步所需要的女性人才,这一救国思路贯穿于整个中国近代,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在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女子高等教育被视为挽救民族危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则有效途径。五四时期的中国是一个有声音的中国。新思想、新文化的广泛传播,引起了社会众多新变革,女子教育的变革便是其中的一项。五四时期女学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女子高等教育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的伟大转变,诞生了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所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而且在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带领下,国立大学纷纷破除女禁,招收女子,国立大学实现了男女同校。此外,北洋政府还颁布了“壬戌学制”,从制度上保障了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女子高等教育取得了空前的成绩。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对女性个人的发展、妇女解放运动的推进,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还对中国近代社会挽救民族危机、推动民族复兴事业的前进,产生着深远持久的作用。在五四爱国运动过去百年之久的当下,世界又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又有了新的时代命题,回顾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与广大爱国女性人才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作出的独特贡献,以史为鉴,吸取智慧,有助于当下中国更好的开展女子高等教育,开发女性智慧,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女性人才,早日迎来民族的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文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视角看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分别从民族解放事业的推动、近代以来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的推动、五四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激发以及女性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增强四方面来进行分析。通过对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进行分析,得出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是中国近代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复兴事业前进的应有之义以及女性自我解放运动中的重要一环。第二部分: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状况。对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进行归类分析,分别从教学理念、人才的培养目标、学科设置、教学内容、学生管理以及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六方面进行了大量地史实分析(包含一些相关数据整理和归纳),剖析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与民族复兴事业之间的相关联系,展现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所蕴含的助力民族复兴事业前进的内容。第三部分: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成就及局限性。五四时期女性高等教育在肩负思想启蒙与民族复兴的双重使命下,蓬勃的发展了起来。五四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不仅实现了量的增加和质的提升,还在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知识、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女性以及搭建女子高等教育爱国与革命传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此外,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集中表现在女子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有待提高和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被高估这两点上。第四部分: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特点。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近代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其独有的特点:民族复兴的主题贯穿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始终、女子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形成了良性的互动以及女子高等教育展露出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国际视野与传统思想相碰撞等新的亮点。第五部分: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分析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对女性个人、对社会、乃至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对当下中国开展高等教育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以及利用高等教育培育出民族复兴进程中所需要的女性人才提供现实指导。
马金萍[10](2020)在《战争与性别 ——抗战时期山东女性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中国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经历一个性别解放的过程,其中既有国人自身的权利诉求,又有西方女权思想的熏陶。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战争视野下女性解放与民族解放的联系更加密切,女性要求挣脱传统枷锁、获得平等自由,但同时必须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整个抗战时期,山东处于敌后,存在着中共、国民党以及日伪三种势力及其所控制的区域,同时三者之间又互相斗争与纠葛,正是在此环境下山东建成了抗战时期唯一一块以省命名的抗日根据地,这一切都包含了约占人口半数的女性。各种政权和势力,本着不同目的,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妇女政策,从而影响了她们方方面面的生活。近代以来,女性对于参政议政的呼声虽高,但山东女性却因礼法森严,相对沉寂。抗战全面爆发后,时代赋予女性拥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国共两党都加紧培训女性,建立妇女组织,帮助女性投入到山东抗日救亡的社会事业中。日伪当局也加紧把妇女纳入战时统治的轨道之中,建立伪妇女组织,维护其殖民统治。抗战全面爆发后,山东女性在中共、国民党的政策引导下进一步打破“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参与社会生产,既取得了经济效益,又提高了自身的地位。但国统区的女性就业,随着国民党中央提倡“妇女回家”兼之山东国统区不断萎缩逐渐走向低潮。日伪政权虽然发动女性参与农业、工业生产,但其目的是将沦陷区女性纳入其殖民劳动力体系,进行剥削和压迫。近代以来,山东的女子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山东农村地区女性的文化素质依然低下,情况不容乐观,难以适应对敌斗争的需求。为此,中共针对妇女干部以及普通妇女群众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国统区虽然处在战时恶劣的环境中,却也对女性教育极为重视,竭力恢复学校教育,培训女生家政能力等。日伪政权对山东本土妇女以及集中营的学生推行不同程度的奴化教育,以达到为日本培养“第二顺民”的目的。全面抗战初期,为使山东女性走出家庭,山东中共以及国民党都进行了婚姻自主改革以及新家庭建设,根据地、国统区的女性在婚姻、身体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解放,但是山东中共强推婚姻等政策,导致性别与革命的冲突不断,国民党受敌打击,国统区不管萎靡,妇女婚姻家庭政策也未得到很好地贯彻。日伪政权因惧怕沦陷区的女性外出参与社会活动发展成革命势力,故在女性婚姻、家庭方面大肆提倡封建道德礼教,宣扬将日本妇女作为榜样,抨击进步的婚恋观。通过考察全面抗战时期山东根据地、国统区以及日伪沦陷区的女性生活的变化,可知女性生活状态在各个地区虽有差别,但都困苦,女性在沦陷区还要受日伪以及日寇的迫害。另外亦可得知女性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女性单向对国家尽责,国家也应该正视女性的诉求,赋予女性权利,如此才能实现真正的女性解放。
二、高校女教师参政意识提高的双重效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女教师参政意识提高的双重效力(论文提纲范文)
(2)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0.2 服饰变革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
0.4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
0.5 创新点 |
第1章 人衣关系表里之辨——女性服饰潮流 |
1.1 衣以容身:松绑解放,开禁易俗 |
1.2 衣以立身:性别反叛,异中求变 |
1.3 衣以适人:简便合体,文明质朴 |
1.4 衣以彰人:流曲赋形,纳西慧中 |
1.5 思考与讨论:人衣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文化嬗变 |
第2章 经纬不辍纺新织异——产业进步、技术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
2.1 有里有面:面料及其生产 |
2.1.1 纺、缫技术与原料更新 |
2.1.2 机织技术与质料革新 |
2.1.3 印染技术与纹样、色彩嬗变 |
2.2 有型有样:成衣及其制造 |
2.2.1 家庭生产 |
2.2.2 拎包客与前店后场 |
2.2.3 半标准化与标准化生产 |
2.3 有价有市:纺织贸易以及市场 |
2.3.1 纺织原料、纺织品贸易和市场 |
2.3.2 成衣市场及贸易 |
2.4 思考与讨论:纺织和制衣产业技术变革下的人衣关系 |
第3章 觉与不觉咸与维新——社会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
3.1 局隅生变: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现象 |
3.1.1 广府地区缫丝女工与“自梳”现象 |
3.1.2 上海城市女性和“摩登”现象 |
3.2 起而求变: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 |
3.2.1 戊戌维新和不缠足会 |
3.2.2 辛亥前后的民权革命和女子参政运动 |
3.2.3 新文化和女学生爱国平权运动 |
3.2.4 新生活的反摩登实践与国货运动 |
3.2.5 社会运动中的女性角色和服饰角色 |
3.3 论而思变: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 |
3.3.1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 |
3.3.2 妇女解放思潮 |
3.4 思考和讨论:社会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
第4章 易服不易表里乾坤——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 |
4.1 防与不防:“夷”“夏”文野观念转变 |
4.2 尊与不尊:“道”“器”体用概念解体 |
4.3 禁与不禁:“礼”“俗”治理秩序重构 |
4.4 变与不变:“荣”“耻”面子文化演进 |
4.5 思考与讨论:文化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
余论 |
5.1 余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3)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4)乡村女教师教学投入研究 ——基于工作家庭冲突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由 |
(一)教师教学投入状况对学校教学水平产生着直接影响 |
(二)乡村工作场域使乡村女教师的教学投入和其它群体相比具有独特性 |
(三)基于家庭视角关注乡村女教师教学投入有助于平衡工作家庭关系 |
(四)个人研究的兴趣点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贡献 |
(二)实践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一)个案研究法 |
(二)访谈法 |
(三)实物分析法 |
五、核心概念 |
(一)乡村女教师 |
(二)教学投入 |
(三)工作家庭冲突 |
六、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教学投入的现状研究 |
(二)关于教学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三)关于提高教学投入的策略研究 |
(四)关于工作家庭关系的研究 |
第一章 选题依据与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一)社会互动论 |
(二)角色冲突理论 |
(三)性别角色预期理论 |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对象 |
三、质性研究的相关问题 |
(一)选择质的研究方法的原因 |
(二)研究的信度、效度、推广度问题 |
(三)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
第二章 寻梦蓝陵镇 |
一、儿时的“大都市” |
二、蓝陵镇的速写画 |
(一)自然条件 |
(二)地理位置 |
(三)经济发展状况 |
(四)婚育文化 |
(五)教育基本情况 |
三、蓝陵小学的七位教师 |
(一)TLN老师:“求偶难”的青年教师 |
(二)DGH老师:和未婚夫两地分居的文艺女青年 |
(三)MQQ老师:知足常乐平淡就好 |
(四)LMC老师:一个因离婚而备受争议的老师 |
(五)SDY老师:不服输的女强人 |
(六)CQ老师:谁说女子不如男 |
(七)LLH老师:爱子心无尽 |
第三章 教学投入的现实矛盾:工作和家庭之间的竞争和冲突 |
一、教学时间投入:完成基本教学工作和家庭事务之间的矛盾 |
(一)备课时间的紧促与单身妈妈的倔强 |
(二)教学时间冗长与养育子女的艰辛 |
(三)课后辅导答疑抢占时间与婆媳关系紧张 |
二、教学精力投入:职业长期发展与家庭之间的矛盾 |
(一)工作不专注与青年女教师择偶难 |
(二)培训进修与中年女教师的婚育变化 |
(三)教学精力投入不足与老年教师的家庭重担 |
三、教学情感投入:工作家庭双重压力导致精神压力大 |
(一)成绩出来后我差点“自闭”了 |
(二)做噩梦老梦见孩子出事 |
(三)蹲在考场门口嚎啕大哭 |
第四章 教学投入的转折:工作和家庭的同化顺应 |
一、同化:为教学投入得到有效保障扫清障碍 |
(一)找回女性工作重心,打破“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 |
(二)打破“职业天花板”的顶层束缚 |
(三)赋权增能,为家庭生活争取时间 |
二、顺应:工作和家庭的相互妥协与适应 |
(一)工作和家庭既有明晰边界又适当跨界增益 |
(二)提升乡村女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家庭幸福感 |
(三)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争取家庭成员的支持 |
第五章 教学投入的愿景:合作共生互利共赢 |
一、教学时间的有效投入的保障: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
(一)家务活合理分工是教学专注的前提 |
(二)家庭幸福美满,工作更有干劲 |
二、教学精力投入的持续动力:工作和家庭各美其美 |
(一)婚姻:教师身份护航有底气去选择好的伴侣 |
(二)生育二胎:领导的包容理解更心甘情愿投入工作 |
(三)子女教育:学校新建幼儿园,教师子女免费入园 |
三、教学情感投入的根脉:融入乡村 |
(一)教的值:学生变亲人 |
(二)教学相长:教育学生和教育孩子道理是相通的 |
(三)要对的起学生:热土难离,贡献绵薄之力 |
结语 |
一、分析与讨论 |
(一)乡村女教师教学经验和技能欠缺是造成教学时间投入过长的深层原因 |
(二)自我提升的内在动机是乡村女教师教学精力投入的动力源泉 |
(三)对学生和故乡的情感是乡村女教师扎根乡村的情感支撑 |
二、研究展望 |
(一)延长田野调查实地调研的时长 |
(二)控制研究者个人因素对研究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孤岛”妇女期刊文艺创作的女性主体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妇女期刊 |
(二)女性主体意识 |
三、研究范围 |
四、“孤岛”时期妇女期刊研究现状 |
(一)论着类 |
(二)论文类 |
第一章 战争中拓荒:“孤岛”背景下女性话语空间的主体彰显 |
第一节 女性话语的彰显 |
一、现实“夹缝”中的发声 |
二、不同阵营,同一战线 |
第二节 女性话语的建构 |
一、女性特质的栏目设置 |
二、特殊群体的关注 |
第二章 人本意识的觉醒:女性家庭空间中的自我体认 |
第一节 人/女人:生命自由的追寻 |
一、生理:自然性别的认同 |
二、婚姻:自主婚姻与自由恋爱 |
第二节 女性/男性:反“父权制”下的女性成长 |
一、仇父情结:父女关系的破裂 |
二、娜拉效应:女性出走叙事 |
第三节 女性/女性:同性建构的女性世界 |
一、伦理之母:婆媳关系中的女性悲剧 |
二、私有领域:“姐妹情谊”的书写 |
第三章 走向社会的人:女性在公共空间中的主体建构 |
第一节 女性与社会:职业女性形象的塑造 |
一、底层职业女性的苦难书写 |
二、知识女性的职业困顿 |
第二节 女性与政治:边缘到中心——女性政治身份的认同 |
一、政治意识自觉性的召唤 |
二、义务:女性参军与后援责任 |
三、旧话新说:历史女性的翻案 |
四、时代女性群像 |
第四章 “孤岛”妇女期刊与其他地区妇女期刊的比较 |
第一节 与陕甘宁边区《中国妇女》的比较 |
一、女性立场的差异 |
二、妇女问题根源的挖掘 |
三、“劳工神圣”论 |
第二节 与《妇女共鸣》的比较 |
一、女性想象“民族共同体”的建构 |
二、男性形象的塑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战争、政治与女性:《现代妇女》社会动员研究(1943-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2 研究现状 |
2.1 近代女性报刊研究 |
2.2 关于抗战时期妇女社会动员问题的研究 |
2.3 关于《现代妇女》的研究 |
3 相关概念界定 |
4 资料使用情况 |
5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6 研究方法 |
7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现代妇女》概述 |
1.1 《现代妇女》的创刊背景 |
1.2 《现代妇女》的创刊宗旨与发行情况 |
1.2.1 创刊宗旨 |
1.2.2 发行情况 |
1.3 《现代妇女》的编辑与作者群体 |
1.3.1 主编曹孟君与《现代妇女》 |
1.3.2 《现代妇女》编委及作者群体 |
1.4 《现代妇女》的栏目内容 |
第二章 破旧、立新与博爱:《现代妇女》社会动员的重点 |
2.1 破旧:做自身解放的先行者 |
2.1.1 摆脱封建束缚,争取更多权利 |
2.1.2 打破传统,做“新贤妻良母” |
2.2 立新:做国家兴亡的践行者 |
2.2.1 妇女与战争,妇女何去何从? |
2.2.2 身处政治旋窝,斗争中心的转变 |
2.3 博爱:呼吁女性对受难群体的关注与救济 |
2.3.1 难童与保育 |
2.3.2 关注与救济抗属 |
2.3.3 关注与拯救妓女 |
第三章 多元与国际化:《现代妇女》社会动员方式分析 |
3.1 积极提供诉苦平台 |
3.1.1 积极解决读者来信及困难 |
3.1.2 举办妇女座谈会 |
3.1.3 广泛征求妇女生活的稿件 |
3.2 巧用艺术作品推动女性觉醒 |
3.2.1 生动犀利的木刻与漫画 |
3.2.2 催人心弦的诗歌 |
3.2.3 饶有意义的小说 |
3.3 树立国内外妇女先进榜样 |
3.3.1 介绍及访问国内先进妇女 |
3.3.2 介绍国外妇女生活和斗争 |
3.4 采用“双向”宣传策略 |
3.4.1 正面报道解放区妇女民主生活 |
3.4.2 反向披露国统区妇女悲惨生活 |
第四章 《现代妇女》社会动员效果评价 |
4.1 《现代妇女》社会动员的特点 |
4.1.1 动员方式灵活多样 |
4.1.2 将知识妇女作为动员的桥梁 |
4.1.3 妇女解放从属于民族解放 |
4.2 《现代妇女》社会动员的意义 |
4.2.1 有力打击了社会对女性就业的歧视 |
4.2.2 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做出贡献 |
4.2.3 提高了女性政治参与度 |
4.3 《现代妇女》社会动员的局限性 |
4.3.1 舆论更多倾向于国家层面 |
4.3.2 对中下层及少数民族妇女动员程度不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1945-1975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重难点及创新 |
第一章 1945-1975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 |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联邦政府的重视 |
第三节 教育界的改革 |
第四节 女权运动的推动 |
第二章 女子学院和男女合校的发展 |
第一节 二战前女子学院、男女合校发展的回顾 |
第二节 1945-1975年美国女子学院的发展 |
第三节 1945-1975年男女合校的发展 |
第三章 女性本科生教育和女性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
第一节 二战前女性本科生教育、女性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回顾 |
第二节 1945-1975年女性本科生教育发展 |
第三节 1945-1975年女性研究生教育发展 |
第四章 1945-1975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评价 |
第一节 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进步 |
第二节 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存在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及思想来源 |
2.1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 |
2.1.1 女权主义理论的概念界定及其主要特征 |
2.1.2 男权制的压迫和统治 |
2.1.3 女权主义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主张 |
2.2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 |
2.2.1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
2.2.2 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 |
2.2.3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
2.2.4 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 |
第3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旨趣 |
3.1 丧失主体地位的“他者” |
3.1.1 “他者”理论的主要内容 |
3.1.2 “他者”地位的形成原因 |
3.1.3 “他者”困境的摆脱方式 |
3.2 与后现代“他者”理论的比较研究 |
3.2.1 与列维纳斯他者观的比较 |
3.2.2 与德里达他者观的比较 |
3.2.3 与拉康他者观的比较 |
3.3 男权视角下的“女性气质” |
3.3.1 “女性气质”的基本含义 |
3.3.2 “女性气质”的生成机制 |
3.3.3 “女性气质”的道德束缚 |
第4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干特质 |
4.1 从《第二性》看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
4.1.1 对精神分析学的批判 |
4.1.2 对“女人神话”的批判 |
4.1.3 对女性处境的分析 |
4.1.4 对性关系的解读 |
4.2 从文学作品看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
4.2.1 “三人之恋”—《女宾》 |
4.2.2 实现我的存在—《他人的血》 |
4.2.3 上流社会的爱情—《名士风流》 |
4.3 波伏娃与其他女权主义思想的比较评析 |
4.3.1 与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权主义思想的异同 |
4.3.2 与露西·伊利格瑞女权主义思想的比较 |
4.3.3 与朱迪斯·巴特勒女权主义思想的比较 |
第5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藕合联姻 |
5.1 波伏娃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基础 |
5.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女性问题成因 |
5.1.2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女性解放思想 |
5.1.3 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前提基础 |
5.2 波伏娃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性结合 |
5.2.1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借鉴和吸收 |
5.2.2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掘和阐发 |
5.2.3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丰富 |
5.3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未来面向 |
5.3.1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5.3.2 新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第6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境遇及评价 |
6.1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妇女解放 |
6.1.1 中国妇女解放的历史溯源 |
6.1.2 中国妇女解放的现实建构 |
6.1.3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构建妇女解放的维度 |
6.2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贡献 |
6.2.1 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推动作用 |
6.2.2 对补充和拓展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指引作用 |
6.2.3 对深化和完善中国特色妇女解放理论的启思 |
6.3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和困境 |
6.3.1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 |
6.3.2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1.研究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五四时期 |
2.女子高等教育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历史研究法 |
3.个案研究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 |
(一)民族解放的事业推动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 |
1.中国近代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客观需要的推动 |
2.中国近代民族复兴事业前进需要的推动 |
(二)近代以来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的推动 |
1.近代以来“教育救国”思想的推动 |
2.近代以来教育制度的推动 |
(三)五四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激发 |
1.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 |
2.五四运动的刺激 |
(四)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增强 |
1.女子解放意识的觉醒和增强 |
2.女子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增强 |
二、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状况 |
(一)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主要的机构 |
1.以培养“新女性”为目标的女子大学 |
2.体现教育平等的男女同校的大学 |
(二)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理念和目标 |
1.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统一的教学理念 |
2.培养“独立人格、全面发展、爱国爱群”的新女性 |
(三)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和教学内容 |
1.丰富多样、规范科学的学科设置 |
2.与时俱进、贴切生活的教学内容 |
(四)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学生管理 |
1.明确细致的学生管理体制 |
2.民主严格的学生管理 |
(五)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 |
1.关注女性问题与文学语言的演说活动 |
2.扫除社会中关于女子腐朽观念的话剧活动 |
(六)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活动 |
1.组织爱国主义运动 |
2.发展社会服务活动 |
3.刊行《北京女学界联合会汇刊》 |
三、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就及局限性 |
(一)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就 |
1.女子高等教育学校量的增加和质的提升 |
2.培养了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女性 |
3.形成了女子高等教育爱国与革命的光荣传统 |
(二)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局限性 |
1.女子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有待提高 |
2.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被高估 |
四、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 |
(一)民族复兴的主题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
1.民族复兴的主题引导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 |
2.民族复兴的主题体现在女子高等教育之中 |
(二)与社会的发展形成了良性的互动 |
1.女子高等教育与社会紧密相关 |
2.社会给予女子高等教育重要保障 |
(三)女子高等教育展露新亮点 |
1.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
2.国际视野与传统思想相碰撞 |
五、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 |
(一)促进了近代妇女的解放 |
1.宣传了妇女解放思想 |
2.改造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关于女子的腐朽观念 |
3.提高了近代女子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
(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
1.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启蒙了民众的思想 |
2.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
3.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女性人才 |
(三)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
1.对当下中国开展高等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
2.对推行和落实国家教育战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3.有利于发扬和继承教育先辈的民族责任意识和爱国精神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战争与性别 ——抗战时期山东女性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选题简介 |
三、选题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二)学术价值 |
(三)现实意义 |
四、学术史综述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六、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性别历程:近代以来的山东女性 |
一、性别视野下的女性解放 |
(一)女性与放足 |
(二)女学之兴起 |
二、性别与就业:妇女就业状况 |
(一)山东乡村新兴家庭手工业 |
(二)战前山东城市职业妇女 |
三、性别与婚姻:家庭革命 |
第二章 性别与政治:战时山东女子政治活动 |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妇女的政治实践 |
(一)妇女组织的普及 |
(二)根据地妇女参政意识 |
二、山东国统区妇女政治实践 |
三、日伪沦陷区的妇女团体 |
(一)山东沦陷区新民会系统的妇女组织 |
(二)山东沦陷区其他妇女组织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性别与生产:战时山东女子经济活动 |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女子经济参与 |
(一)动员妇女参与田野生产 |
(二)动员妇女参加合作社 |
(三)动员妇女发展家庭副业 |
二、山东国统区女子经济活动 |
三、日伪沦陷区妇女就业状况 |
(一)沦陷区妇女参与工农生产 |
(二)沦陷区女子特殊职业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性别与教育:战时山东女子教育 |
一、山东根据地女子教育 |
(一)根据地高级妇女干部的培育 |
(二)基层妇女干部教育 |
(三)根据地妇女群众教育 |
二、山东国统区女子教育 |
(一)国统区教育特殊概况 |
(二)山东国统区女子教育实况 |
三、山东日伪沦陷区女子教育 |
(一)沦陷区的女子教育概况 |
(二)沦陷区女性奴化教育内容 |
(三)潍县集中营中西方女性的“高水平”教育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性别与家庭:战时山东女子家庭生活 |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女子家庭生活 |
(一)制定条例,深入放足 |
(三)山东抗日根据地女性婚姻生活 |
二、山东国统区女性婚姻家庭生活 |
三、山东沦陷区的女性家庭生活 |
(一)日伪报刊批判自由婚恋 |
(二)山东沦陷区报刊宣传“贤妻良母”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高校女教师参政意识提高的双重效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我国妇女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路径研究[D]. 何婉. 兰州财经大学, 2021
- [2]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D]. 张雪飞. 东华大学, 2021(01)
- [3]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4]乡村女教师教学投入研究 ——基于工作家庭冲突视角[D]. 张世第.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5]“孤岛”妇女期刊文艺创作的女性主体意识研究[D]. 崔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6]战争、政治与女性:《现代妇女》社会动员研究(1943-1949)[D]. 张思思. 河北大学, 2020(08)
- [7]1945-1975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 扬结梅.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8]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D]. 吕明洁. 吉林大学, 2020(08)
- [9]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分析视角[D]. 冯轶凡.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10]战争与性别 ——抗战时期山东女性研究(1937-1945)[D]. 马金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