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定量预测与评估系统开发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夏金梧[1](2020)在《三峡工程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概况》文中认为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库区地震研究一直受到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在选坝勘测工作同时,即开展了工程区及外围的地震地质研究工作。1958年建立三峡地震监测台网并监测至今,1972年起开展综合性地震研究,20世纪80年代开展水库诱发地震专题研究,运用多种先进理论和方法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潜在危险性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三峡水库可能诱发的最大地震震级不超过5.5级,低于该地区本底地震水平。施工期进一步开展了地震、地形变、地下流体、主要断层活动性等方面的强化观测工作。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地震活动的实际状况证明,水库诱发地震级别保持在前期预测的水平范围之内。
吕海敏[2](2019)在《城市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防灾对策》文中提出本研究针对城市地铁系统在地面沉降与洪涝灾害(后文中简称为沉涝灾害)联合作用下的风险问题,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法、地理信息系统(GIS)工具、暴雨内涝管理模型(SWMM)等手段展开研究。研究工作采用从整体到局部,从定性到定量的逐步细化的分析方法。研究过程中重点探索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科学与工程问题:地铁系统灾害风险源的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模糊层次分析法中的模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与评估指标模糊数的确定问题;地面沉降诱发的城市地铁系统易损性问题;不同暴雨强度与沉降环境下的地铁系统灾害风险评估问题;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营与防灾对策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工作取得如下的创新性成果:(1)提出了新的专家意见调查方法与模糊AHP中模糊数的确定方法针对传统专家调查法的不足,提出“19度标”专家调查与系统分析法;即各评估指标对于目标风险的影响程度通过19来量化的方法。通过统计各指标的得分情况和每个得分被选择的次数,用对应的模糊数来反映评估指标的重要程度。该方法分别用来确定区间模糊AHP、三角模糊AHP以及梯形模糊AHP中的对应模糊数。将提出的专家系统分析法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用来构造对应模糊判断矩阵,作为应用实例对地铁系统建设期风险以及影响安全风险的因素进行识别。(2)评估确定了地面沉降诱发的地铁系统沉降风险等级通过分析区域地面沉降风险来获取地铁系统沿线的沉降风险,从而反映地铁系统的沉降风险。在主观层面,基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将专家系统分析法运用到梯形模糊AHP中,来确定评估指标的梯形模糊权重;在客观层面,针对现有集对分析法的不足,提出区间中值集对分析法。采用区间中值集对分析法和现有集对分析法,分析评估指标实际值与等级标准值之间的差异对研究区地面沉降脆弱性等级进行评估。采用梯形模糊AHP和集对分析法,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海市区域地面沉降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基于区域地面沉降风险,运用GIS工具提取出地铁系统沿线的沉降风险等级。(3)评估确定了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等级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等级。主观上,将专家系统分析法应用到区间FAHP,评估指标的权重通过区间模糊数来反映,建立地铁系统洪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客观上,采用投影寻踪法确定评估指标的客观权重,即通过客观权重修正主管权重,从而确定评估样本的模糊聚类中心矩阵和模糊聚类隶属度矩阵,进而对样本进行分级。以上海市地铁系统的风险评估为例,在区域洪灾风险等级的基础上,确定地铁系统沿线的风险等级来反映地铁系统的洪灾风险,从而构建了洪灾对上海市地铁系统的风险评估体系。评估结果显示,中心城区的地铁系统处于洪灾高风险区。(4)进行了地铁系统沉涝灾害的情景模拟预测运用SWMM与GIS之间的数据转换技术,提出地表水流扩散算法,用来模拟不同暴雨情景和不同沉降环境下的地表积水深度。提出了地铁系统车站出入口是否进水的概化计算公式,用来判断不同暴雨情景下车站是否会发生雨水倒灌。以上述(2),(3)中获得的上海市中心城区地铁系统沉降高风险和洪灾高风险所在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暴雨情景和不同沉降条件下的定量计算的情景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极端暴雨情景下,内涝积水多发生在地面沉降严重的区域,中心城区沿黄浦江边区域以及长宁区和杨浦区部分区域容易发生积水现象;对车站进水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地铁系统11号线龙耀路站、杨树浦路站、10号线新江湾城站和殷高东路站有可能出现车站进水现象。(5)提出了上海市地铁系统等重大基础设施防灾对策的规划建议根据对上海市地面沉降诱发的城市基础设施风险评估分析结果,建议将嘉定汽车城、宝山钢铁厂和浦东机场等重要基础设施所在区域纳入现有地面沉降分区中更高一级的防治区。地铁系统的防灾措施按照沉涝灾害风险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防治I级、II级、III级、IV级和V级。中心城区地铁系统线路位于沉涝防治I级。进一步地,将中心城区地铁系统车站的防汛排涝措施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防洪排涝I-I级、I-II级、I-III级、I-IV级和I-V级。沿黄浦江边的龙耀路站、杨树浦路站等建议采用I-I级防汛排涝措施。
刘笑飞[3](2017)在《水库蓄水对断层活动习性的影响及其诱发地震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库作为重要的人工水利设施,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多发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但水库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周邻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水库诱发地震作为其中较严重的灾害问题之一,已经引起了国家、社会等多层面的重视与关注。通过对当前水库诱发地震在形成条件、成因机制、预测评价及防控治理等方面研究现状的分析与讨论,总结了水库诱发地震相关性研究中存在定量分析不足、成因机理研究中缺少物理机制支撑等突出问题与难点,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本文“数据-现象-机理-模型-方法”这样一套完整的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思路。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Copula的水库蓄水和组合环境条件与诱发地震相关性研究:以水库诱发地震、水库蓄水、地质条件等数据为基础,从水库诱发地震的现象出发,提出运用Copula函数理论分别从单因子和多因子角度构建相关性模型,并利用Copula函数模型在相关性分析上的优良特性来研究诱震因子与诱发地震之间的相关关系,从现象上揭示了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的基本时空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水库水位和蓄水过程与诱发地震频次具有紧密相关性,并且不同环境条件的组合模式产生的诱发地震危险性存在较大差别。(2)断层活动习性对水库蓄水作用的力学响应机制研究:以水库诱发地震的时空特征和规律为基础,从水库蓄水对断层活动习性影响的角度出发,以岩体力学、弹性力学、岩石破坏准则、有效应力定律、流体力学等为理论依据,通过构建水库蓄水渗流与岩体结构(流固)耦合作用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分别对水库蓄水前后断层的受力状态进行了仿真计算,并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了水库蓄水在断层上导致的应力改变,进而从内部物理机制角度揭示了水库诱发地震的成因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水库蓄水对断层活动习性的影响具有相应的不同特征。(3)水库区断层活动习性改变的诱发地震效应模型及应用研究:以断层活动习性对水库蓄水的力学响应机制为依据,进一步确定了影响水库蓄水导致断层活动习性改变的主控因素,建立了断层活动习性改变的触震与缓震作用模型,提出了断层活动习性改变诱发地震效应的基本模式,探讨了基于物理机制的水库诱发地震风险预测和灾害防控方法。本文从现象上揭示了水库蓄水和组合环境条件与诱发地震相关性的特征与规律,从力学机制上分析了水库蓄水影响断层活动习性的内在机理,从触震与缓震作用角度评价了断层活动习性改变诱发地震的效应,从物理机制上探讨了水库诱发地震风险预测和灾害防控方法,不仅对水库诱发地震成因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在水库诱发地震风险预测与灾害防控实践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周连庆[4](2016)在《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地震波衰减直接相关联的介质品质因子Q值描述了地球介质的非弹性和非均匀性,是了解地下裂隙的数量、孔隙密度与分布以及孔隙中存在的流体含量的重要参数。测定衰减的横向变化不仅能为了解地下热结构、粘性和流变特性提供额外约束,更重要的是对于解释三维速度结构有重要意义,是理解地震波速度和地球介质密度横向不均匀分布的重要参数。本论文基于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形数据,采用层析成像的方法进行了不同尺度介质衰减结构的研究。首先基于地方震数据在3个典型水库库区进行了小区域三维精细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通过衰减结构的分布评估了地下流体的渗透和扩散状态。其中在紫坪埔水库库区,本论文通过汶川Ms8.0地震前后的三维衰减结构推断了紫坪埔水库库水渗透和扩散在Ms8.0地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然后利用Lg波在新疆地区开展了区域尺度的衰减结构成像,得到了新疆地区高分辨率的Lg波衰减结构图像。最后分别基于中短周期地震面波和背景噪声面波,开展了中国大陆大尺度的衰减结构层析成像,通过改进振幅提取技术,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效率。其中,利用背景噪声面波进行衰减结构成像的研究系首次基于完整的理论体系将背景噪声互相关技术应用于衰减结构成像中,并系统形成了背景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的完整数据处理和计算程序,进而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大陆地区得到了研究区高分辨率的背景噪声面波衰减图像。地方震层析成像是研究小区域典型构造区介质结构的主要方法,广泛应用于断层带、俯冲带、火山区和水库库区。尤其在水库库区,地方震成像技术是研究地下流体分布和状态的重要方法,是推断地震活动与地壳结构的精细关系以及地震发生机理的重要依据。水库库区地壳介质中孔隙流体的渗透和扩散是水库诱发地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水库诱发地震的成因机理和进一步判定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参数。将速度(VP)、波速比(VP/Vs)和衰减(Q值)结构成像相结合是分辨由于结构不连续或流体渗透导致的地下结构变化的最重要方法。本论文利用地方震成像技术在龙滩、三峡、紫坪铺三座大型水库库区开展了三维速度、波速比与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三个库区高分辨率的三维速度、波速比与衰减图像均揭示了水库库区周围介质的复杂性以及流体渗透对介质结构存在的影响,其中流体在库区下方断裂带中的渗透和扩散可能是地震发生的重要起点。龙滩和三峡库区的介质结构显示,库区下方浅层存在明显的低VP,高VP/VS,低QP和低Qs分布特征,表明浅层介质发生了明显的流体渗透现象。龙滩水库库首区和主要河流下方的低VP,高VP/Vs,低QP和低Qs的异常深度达到了4-7km左右,表明龙滩水库的库水渗透深度可能达到了4-7km。三峡水库库区的仙女山断裂周围流体的渗透可能达到6km左右,其他主要河流下方的库水渗透可能只有2km左右。紫坪铺水库库区的三维Vp,Vp/Vs,Qp和Qs图像表明紫坪铺水库的库水渗透深度可能达到了10km以上,可能与水库周围存在深大断裂有关。我们推断紫坪铺水库的库水渗透有可能是汶川Ms8.0地震发生的触发因素,进一步的证据需要结合水库蓄水前的三维介质结构进行更深入研究。汶川地震后,紫坪埔水库下方的高衰减区进一步扩大,表明该地震使得震源区周围的介质发生了明显破裂,流体沿断层和裂隙进一步渗透和扩散,导致高衰减区的范围比震前更大,深度更深。Lg波是区域范围内地震波中能量最强、振幅最大、在地震图上表现最为突出的震相,因此Lg波Q值成像是了解区域构造特征并寻找介质异常区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基于Lg波,对新疆及邻近地区开展了区域尺度的衰减结构成像。Lg波衰减图像显示,QLg的分布形态与研究区地质构造紧密相关。帕米尔高原东北缘、青藏高原西北缘、南天山西段、北天山及其北缘的准噶尔盆地内部区域属于低Q0区,塔里木盆地西部、塔里木盆地东部、包括吐鲁番-哈密盆地的东天山、南天山东段以及北天山都属于高Q0区。根据研究区QLg值分布图像与地形的明显相关性,我们认为Lg波具有明显的通道波特征。并由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QLg分布图像的分区性推断这两个大型刚性盆地内部可能存在隐伏断裂。由于面波的优势周期比体波大,因此面波主要对较大尺度的构造特征有较好的采样。在地震图中超过一定的震中距范围,面波的能量往往很大,且在地球表面衰减较慢,对台站覆盖较差的区域也可能得到较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因此,面波层析成像是了解大尺度构造特征的重要数据,在少震区和台站密度相对较低的地区也同样适用。本论文基于中国大陆国家地震台网和区域台网的188个宽频带台站的10s和20s周期的地震瑞利面波,在相匹配滤波的基础上,提取了瑞利面波振幅比,并基于双台谱比的方法反演了中国大陆10s和20s面波的衰减结构图像。我们开发了自动测定地震振幅谱的方法,并与手动测定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实现了使用双台法基于大量地震数据反演得到了中国大陆高分辨率的二维衰减结构模型。在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模型的分辨率达到了3°左右,在西部和中国大陆边缘地区,模型的分辨率在5°左右。本论文的成像结果与已有的中国大陆衰减结构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似性,与地质构造特征也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近年来,噪声面波成像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摆脱了地震面波成像对地震定位和震源机制的影响,并不受地震发生无规律的限制。噪声面波成像已广泛应用于速度结构反演。由于背景噪声源的强度和分布随时间、位置和方向变化的复杂性,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振幅进而进行衰减结构的研究要远远落后于速度结构的研究。本论文首先基于数值模拟数据开展了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面波振幅并反演介质衰减系数的测试,表明可以从temporal flattening后的数据中正确提取瑞利波衰减。此后详细阐述了从背景噪声中提取瑞利波振幅的整个过程,并介绍了一种改进的temporal flattening方法。通过与实际地震面波中提取的衰减系数对比,我们认为从背景噪声中提取振幅计算一维衰减结构的方法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开展了二维衰减结构模型层析成像的研究。基于各向异性的噪声源分布和不均匀衰减结构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产生了100个台站长时间的背景噪声记录。采用180kmm和60km两种尺度的网格节点间距对研究区进行网格化,在两种尺度下进行了二维衰减结构层析成像。反演得到的衰减模型与设定的初始模型基本一致。检测板测试的结果也显示,本论文中提出的噪声面波振幅的提取方法和参数设置可以成功的反演二维衰减结构模型。最后,我们使用国家台网和区域台网146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真实的背景噪声数据,开展了中国大陆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的研究。首先利用窄带滤波和异步temporal flattening等方法对背景噪声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噪声互相关,得到了10s和20s周期的1万多条台站对间的瑞利波经验格林函数,利用相匹配滤波技术和双台成像方法反演了10s和20s周期的瑞利波衰减图像。其中新疆西南部、青藏高原西部、东部地区和研究区其他的边缘地区的图像分辨率在2.5°-5°之间,其他地区衰减图像的分辨率达到了2.5°左右。衰减图像与地质构造特征具有较好的对应性,与中国大陆已有的地震面波衰减结构图像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利用真实的地震背景噪声记录,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瑞利波振幅,并进行二维瑞利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是可行的,为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提供了另一条途径,摆脱了对地震发生的依赖且可以提高衰减图像的分辨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卢颖[5](2015)在《海西区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地质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以及从事各类活动的场所和资源的提供者,它是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地域系统作为人类活动最为密集的区域,是对地质环境产生影响极为强烈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据专家预测,2050年中国将有75%的城市居住人口,城市化率将达50%以上。在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突显。一方面,任何城市均建立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之中,地质环境问题直接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有45%的城市位于地震烈度为Ⅶ度和Ⅶ度以上地震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险象环生,地面沉降、塌陷、地裂缝灾害分布广泛,地下水污染层出不穷。各类地质环境问题单一或耦合的发生,造成城市居民伤亡或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城市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发展不断“扰动”地质环境。城市化进程中工程建设、地下空间开发、道路建设、矿山开采等,在给人类社会创造辉煌文明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在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突显的形势下,开展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与对策研究极为迫切和重要。然而,由于地质环境问题种类繁多,城市发展涵盖的内容亦极广,使得对二者相互作用与对策的研究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其涉及地质学、地理学、灾害学、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内容,是典型的交叉学科课题。当前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系统完成此问题的研究。研究者们更多的是某一学科视角,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地质学家侧重分析地质灾害的机理和地质环境评价;地理学家从区域尺度的地质资源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入手,协调人地关系;灾害学家将地质灾害作为灾害系统的一部分加以研究:规划学家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提出针对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规划建议。这种多学科视角的研究恰恰反映了该课题的多学科交叉性、广泛关注性、前沿性和综合性。安全科学是以系统理论为基础,以人类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为看问题的角度,以实现安全保障条件为着眼点的一个独立的综合学科。它涉及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具有高度综合和跨学科的性质。这与此课题多学科交叉性、综合性相契合。此外,对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与对策进行研究,探究其深层次哲学背景,则归结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系统大安全观。基于此,论文立足于安全科学,既不孤立研究城市发展也不孤立研究地质环境问题,而是以安全科学视角,对二者交叉和结合的领域开展综合研究。以一个具体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安全科学视角,开展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与对策研究,还没有案例可以借鉴。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对此课题进行综合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1)如何进行城市地质环境问题的多灾种综合研究。当前针对某一研究区的地质环境问题,往往分灾种进行,单灾种评估结果为各自不同的目的服务,成果资料零散,缺乏对区域范围内地质环境问题的综合考虑,更未对各灾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考量,无法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综合充分的地质工作建议:(2)如何进行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的系统性研究。当前对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的探讨以零散的定性分析为主。从哪些方面系统分析地质环境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没有统一的学术定论,同理,从哪些方面梳理城市发展对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的诱因亦缺乏系统分析。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可将与此相关的研究分为三个层次:宏观、中观、微观。宏观层次主要是区域人地关系的研究,该层次往往选取流域、省域为研究范围,以人口、资源、经济等宏观指标进行量化,对城市范围而言,此层次的研究尺度过广;微观层次的研究则是针对具体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详细的专业研究,如滑坡机理研究等,此层次的研究尺度过细而无法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结合;中观层次的研究则主要是城市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研究,该层次的研究与城市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然而由于当前缺乏专业间的相互沟通,城市决策者和规划者难以理解地质工作者所提供的各种地质信息,而地质工作者对城市发展和规划工作不了解,不能把地质信息有效地转化为规划所用。因此,从中观层次研究二者“交叉领域”,系统分析地质环境问题对城市发展各要素的影响;系统分析城市发展对地质环境问题的诱导;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二者相互作用指标体系及模型,是综合研究的发展趋势。(3)如何开展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城市功能区划。当前对城市范围内地质环境问题的减避,往往在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或建设用地工程地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功能布局层面的城市规划建议。如何在城市功能布局已定的情况下,将多种地质环境问题与多种城市用地类型有效结合,实现以城市用地单元为基础的地质环境问题风险评估,使规划者和决策者快速识别规划用地的综合风险,是中观层次的研究所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论文以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区)的典型沿海城市泉州市为例,首次从安全科学视角,开展此课题的研究。在充分收集和整理研究区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区内多种地质环境问题的综合危险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研究,提出地质环境问题减避对策。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结论:(1)通过总结国内外地质学、地理学、灾害学、城市规划学中涉及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与对策的研究内容,对不同学科研究的侧重点、研究尺度、优缺点进行了总结,阐述了安全科学的研究角度和着眼点,为此课题安全科学视角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进行了研究区城市发展情况、地质环境问题的调查,查明了区内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种类和分布特征。实地调研并搜集整理了大量基础资料,分为研究区城市发展资料(包括城市各类用地情况;公共服务设施、生命线工程、大型公共交通设施等城市建设情况;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和地质环境资料(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资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通过文献分析、地面调查、样品采集分析等,查明了研究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有地震、崩塌、滑坡、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海岸侵蚀、水土流失,分析了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的分布特征,并运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属性编辑和成图。(3)开展了基于多灾种耦合的地质环境问题综合危险性区划研究。对沿海城市多灾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梳理和分类,在单灾种分级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触发关系的多灾种耦合危险性评估模型。将此模型应用于研究区地震、崩塌、滑坡、暴雨、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海岸侵蚀等多灾种危险性区划中,首先采用指标权重法进行单灾种危险性分级,确定各灾种的初始危险性指数,绘制初始图件;然后依据建立的耦合模型对存在相互作用灾种的初始危险指数进行修正,得到耦合后的危险性图件;最后采用“最大值”法得到多种地质环境问题的综合危险性图。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处理多灾种耦合上具有可行性和可拓性,且便于结合GIS技术进行实现,评估结果能够反映不同地质环境问题受不同灾种耦合的危险性,符合泉州市实际情况。(4)开展了区内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的定性研究,厘清了区内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情况,并为定量研究奠定基础。针对各类地质环境问题的特点,采用GIS空间叠加、统计分析、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手段,从地质环境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发展对地质环境问题的诱导二方面,对二者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梳理。将区内地质环境问题分为地震、崩滑流、地面沉塌裂、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和海岸侵蚀共5大类,对此5大类地质环境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反之,从城市工程建设、矿山开采、工农业生产、围海养殖及建设等4方面对地质环境问题的诱导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这种从安全科学角度,以一个具体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区内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进行定性梳理的方法,改善了传统的定性分析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的不足,有利于决策者综合掌握区内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的实际。(5)开展了区内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的定量研究。阐明了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建模所需解决的问题,构建了概念模型示意图;尝试采用典型性相关性分析进行定量建模,分析了此方法的适用性及缺陷性;针对研究区地质环境问题、城市发展等多重信息不确定性,提出了应用盲数理论进行二者相互作用建模的半定量方法,即借助专家经验将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程度转化为盲信息,构建盲数矩阵,确定各指标的影响系数,计算未确知测度,求解相互作用程度。通过泉州实例研究,验证了盲数方法的可行性,确定了研究区各类地质环境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程度,以及城市发展对各类地质环境问题的诱导程度。(6)开展了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城市功能区划研究,提出了规划层面的减避对策。在宏观层次,以地质环境问题的调查和评价为依据,编制了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城市功能区划图,提出了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功能布局建议;在中观层次,为充分考虑不同地质环境问题对不同城市用地类型的影响,以城市用地类型表征易损性,通过风险矩阵法将多灾种耦合危险性与城市用地类型易损性有效结合,进行了研究区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城市用地风险评估,获取的风险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决策者和城市规划者快速识别规划用地的综合风险,提出的用地规划策略和风险管理对策更具针对性。(7)开展了区内重大地质环境事故条件下的应急避难场所选址、应急物资调配等关键问题研究。针对重大地质环境事故应急避难场选址问题,从有效性、可达性、安全性方面选取可容纳避难人口数、开放空间比、与医院最近距离、与消防点最近距离、与断层最近距离5个指标构建了应急避难场所选址评价的指标体系,结合GIS技术,应用多目标加权灰靶决策模型,对13个待选避难场所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得到了各待选场所的综合测度,并据此提出了选址建议。针对区内重大地质环境事故应急物资调配问题,结合GIS技术,选取主要应急避难场所和医院为需求点,将供应点分为固定和流动两类,对固定物资供应点和流动物资供应点到需求点的全局分配方案、各需求点最优及次佳分配方案、各供应点分配方案进行了求解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应急物资调配建议。
刘先锋,李碧雄,邓建辉,曹进[6](2014)在《水库诱发地震预测方法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在系统整理和分析已有的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预测方法的特点将其归为定性预测、定量预测和基于监测的预测法三大类。详细介绍了震级上限法、经验类比法、高震级b值与低震级b值之比预测法、加卸载响应比法、概率预测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综合影响参数法,并对其优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认为由于目前对水库诱发地震机理认识的不足,水库诱发地震问题的复杂多样性及震例的有限性,当前的预测方法均未能较好地对水库诱发地震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应加强从水库诱震机理的角度对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水库的实际情况,结合多种预测方法,并基于水库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进行预测。
张秋文,章永志,钟鸣[7](2014)在《基于云模型的水库诱发地震风险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水库诱发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将水库诱发地震总体组合环境条件作为一个模糊系统,构建了包括评语层、指标层、因子层和状态层等多个层次的水库诱发地震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其风险从下往上逐层进行权重计算和模糊映射时,考虑到重要性标度和隶属度确定容易受个人经验和主观因素影响,提出了基于云模型改进的水库诱发地震风险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建立水库诱发地震风险评语集云模型、诱震因子权重云模型和隶属度云模型以及综合评价结果云模型,利用云模型的期望、熵和超熵3个数字特征,将模糊性、随机性和离散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不确定性语言与定量数值之间的自然转换。最后,应用云模型改进的方法,对长江三峡水库的诱发地震风险进行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实验,极大地提高了评价结果的鲁棒性和可视化。
马文涛,蔺永,苑京立,李海鸥,徐长朋,罗佳宏[8](2013)在《水库诱发地震的震例比较与分析》文中指出以水库诱发地震震例数据库为基础,借鉴统计学原理,分析了全球已发震水库的150个震例在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构造地质和水文地质等方面的主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库诱发地震发生在水库周围并在蓄水过程中,多数在距库岸10km范围之内、震源深度<10km,少数沿着断裂带、溶洞、(温)泉等渗水通道向外延伸至十多km,甚至更远;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的频次和震级与库水水位变化呈现相关关系,大部分最大震级地震发生在首次达到最高水位之前或者之后的23个蓄水周期内,之后发生最高震级的水库诱发地震概率较少;水库诱发地震序列完整,一般多为"前震-主震-余震"或"前震-震群-余震"型,以13级微震居多,因此b值多在1左右;水库诱发地震具有较高的震中烈度、地震动频率和地面峰值加速度,但随距离增加烈度衰减很快;水库地震应力降明显小于同一级别的天然地震应力降,震源尺度大于同一级别的天然地震;水库诱发地震的发震地段具有良好的库水渗透的岩性条件和构造条件,张性断裂带、未胶结的断裂面、岩溶、(温)泉等成为库水的渗透通道。
马文涛,徐锡伟,于贵华,苑京立,徐长朋,蔺永[9](2012)在《使用灰色聚类方法评估长江三峡水库湖北不同库段水库诱发地震的震级上限》文中指出利用150例水库诱发地震震例和532个国内大型水库资料,使用灰色聚类方法,按库深、库容、区域应力状态、断层活动性、岩性介质条件和地震活动背景等6个诱震因素,统计出相应的发震比例数,以此作为水库地震预测指标。再根据长江三峡水库坝址区、香溪河口及仙女山断裂带过江段、泄滩西和巴东及神龙溪两岸的6个独立的诱震因素,评估各段的水库诱发地震震级上限。计算结果表明长江三峡水库坝址区震级上限<3级,香溪河口及仙女山断裂带过江段4~5级,泄滩西<3级,巴东北岸及神龙溪两岸震级3~4级。并得到了长江三峡水库蓄水后实际地震情况的验证。
刘素彦[10](2011)在《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水利工程的不断建设,在给人类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水库的建成,有时会改变库区荷载,产生地应力改变,从而引发水库诱发地震。尽管水库诱发地震的概率不大,但是已发水库地震对人类造成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却是沉重的。为了能减少这种损失国内外学者很早就开始了对水库诱发地震特点、机理和诱震条件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以后水库诱发地震的预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一开始的地质类比法、成因分析法等到后来的概率统计法、模式识别法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水库诱发地震的成因条件之间的关系及其成因条件与诱发震级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仅用上面的方法并不能形象描述它们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基于现在对诱震条件研究的知识有限,只能在预测方法上力求改进,考虑到近些年飞速发展的神经网络算法,尤其是BP神经网络,它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处理能力,体现了人工神经网络最精华的部分,用它来预测水库诱发地震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但又由于BP神经网络本身具有易陷入局部最小点的缺点,本文再结合具有很强的全局搜索能力的遗传算法来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最后在MATLAB平台上建立水库诱发地震遗传算法/神经网络危险性评价模型。通过三峡库区及其周缘地区诱震资料的实例应用之后表明,水库诱发地震诱震条件不同的编码方案应用到已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时,预测性能大有差别,通过比选可知,编码为二进制且各因子之间有一定间隔的顺序增加编码方案的预测性能最佳。但由于BP神经网络随机性强因而导致预测结果稳定性不够,在此基础上用遗传算法对其权阈值进行优化后再预测,结果表明无论从精度上,稳定性上还是效率上都比单纯的BP神经网络模型好。
二、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定量预测与评估系统开发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定量预测与评估系统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工程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三峡工程水库诱发地震研究历史 |
2.1 建立三峡工程地震监测台网 |
2.2 综合性地震监测研究 |
2.3 水库诱发地震专题研究 |
2.4 水库诱发地震的深化研究 |
2.5 施工期地震强化观测和水库诱发地震专题研究 |
3 三峡水库蓄水初期的地震活动 |
3.1 地震活动与水库蓄水位的关系 |
3.2 地震活动频度分析 |
3.3 地震活动空间分析 |
3.4 地震活动强度分析 |
4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震级较大地震活动 |
5 结论 |
(2)城市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防灾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沿海城市沉涝灾害 |
1.1.2 地铁系统发展概况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数据来源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地铁系统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2.1 引言 |
2.2 地铁系统灾害及风险综述 |
2.2.1 建设期常见灾害 |
2.2.2 运营期常见灾害 |
2.2.3 地铁系统灾害特点 |
2.2.4 地铁系统风险分析 |
2.2.5 分析总结 |
2.3 地铁系统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2.3.1 定性评估方法 |
2.3.2 定量预测方法 |
2.3.3 综合评判法 |
2.3.4 分析总结 |
2.4 地面沉降对地铁系统沉降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2.4.1 地面沉降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2.4.2 地面沉降对地铁系统的影响 |
2.4.3 分析总结 |
2.5 地铁系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2.5.1 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
2.5.2 地铁系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 |
2.5.3 分析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铁系统灾害风险源识别与评估 |
3.1 引言 |
3.2 专家咨询系统 |
3.2.1 传统问卷调查法 |
3.2.2 “1~9 度标”专家系统分析法 |
3.3 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3.1 传统层次分析法(AHP) |
3.3.2 基于三角模糊AHP确定指标权重 |
3.4 案例分析 |
3.4.1 工程背景 |
3.4.2 风险因子识别 |
3.4.3 基于专家系统确定模糊判断矩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面沉降对地铁系统沉降风险评估 |
4.1 引言 |
4.2 基于梯形模糊AHP确定指标权重 |
4.2.1 梯形模糊数的概念 |
4.2.2 梯形模糊AHP |
4.3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地面沉降风险评估 |
4.3.1 集对分析法的原理 |
4.3.2 集对分析模型 |
4.3.3 区间中值集对分析模型 |
4.4 实例应用 |
4.4.1 风险因子识别 |
4.4.2 梯形模糊AHP确定指标权重 |
4.4.3 SPA确定脆弱性等级 |
4.4.4 综合风险 |
4.4.5 分析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评估 |
5.1 引言 |
5.2 基于区间FAHP确定主观权重 |
5.2.1 区间模糊数及区间模糊矩阵的定义 |
5.2.2 区间FAHP求权重 |
5.3 基于投影寻踪法确定客观权重 |
5.3.1 差分进化算法 |
5.3.2 投影寻踪模型 |
5.4 组合权重模糊聚类洪灾风险评估 |
5.4.1 组合权重计算方法 |
5.4.2 模糊聚类模型 |
5.5 实例分析 |
5.5.1 构建评估体系 |
5.5.2 确定评估指标权重 |
5.5.3 组合权重风险分析 |
5.5.4 沉涝灾害风险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情景模拟预测 |
6.1 引言 |
6.2 基于SWMM与 GIS沉涝灾害分析 |
6.2.1 SWMM模型原理 |
6.2.2 SWMM模型与GIS集成 |
6.2.3 SWMM与 GIS沉涝模拟 |
6.3 积水扩散模型 |
6.3.1 积水扩散算法 |
6.3.2 算法的优点 |
6.4 实例研究 |
6.4.1 划分汇水子面积 |
6.4.2 SWMM计算地表径流 |
6.4.3 不同暴雨情景积水分析 |
6.4.4 不同沉降环境积水分析 |
6.4.5 分析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上海地铁系统安全运营防灾规划对策 |
7.1 引言 |
7.2 地铁系统沉降防治对策建议 |
7.2.1 区域地面沉降防治区划 |
7.2.2 地铁系统沿线沉降防治建议 |
7.3 地面沉降对防汛工程的影响 |
7.3.1 防汛工程沉降特征 |
7.3.2 地面沉降对防汛墙的影响 |
7.4 地铁系统洪灾防控对策建议 |
7.4.1 上海市防洪排涝对策规划 |
7.4.2 地铁系统防洪建议 |
7.4.3 地铁系统站点防洪排涝对策建议 |
7.4.4 地铁系统车站排水措施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1 地铁系统风险源识别与方法研究 |
8.1.2 地面沉降对地铁系统沉降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8.1.3 地铁系统洪灾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8.1.4 地铁系统沉涝灾害情景模拟预测研究 |
8.1.5 上海地铁系统安全运营防灾对策建议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附录A 济南地铁建设综合风险调查问卷 |
附录B 集对分析法计算指标联系度 |
附录C 地面沉降风险调查问卷 |
附录D 高风险区地铁系统沉降量 |
附录E 地铁系统洪灾风险调查问卷 |
附录F 区间模糊AHP判断矩阵 |
附录G 积水扩散伪代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3)水库蓄水对断层活动习性的影响及其诱发地震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
1.4 研究思路及章节安排 |
2 基于二元Copula的水库蓄水与地震频次相关性研究 |
2.1 水库蓄水与地震频次相关性建模分析理论基础 |
2.2 基于二元Copula的水库蓄水与地震频次相关性模型构建方法 |
2.3 实例应用与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多元Copula的水库诱发地震组合环境条件相关性研究 |
3.1 水库诱发地震组合环境条件多因子选择及量化 |
3.2 基于多元Copula的水库诱发地震组合环境条件相关性模型 |
3.3 实例应用与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断层活动习性对水库蓄水作用的力学响应机制研究 |
4.1 水库蓄水渗流与岩体结构(流固)耦合模型理论基础 |
4.2 水库蓄水渗流与岩体结构(流固)耦合模型的有限差分解算 |
4.3 水库蓄水渗流与岩体结构(流固)耦合实验模型构建 |
4.4 模型计算结果比较与力学响应机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水库区断层活动习性改变的诱发地震效应研究 |
5.1 影响水库区断层活动习性改变的主控因素 |
5.2 水库区断层活动习性改变的触震与缓震作用模型 |
5.3 水库蓄水触震与缓震效应的基本模式 |
5.4 水库蓄水触震与缓震效应灾害预测及防控方法 |
5.5 实例应用与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本文特色与创新 |
6.3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获得的论文及专利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及完成的科研项目 |
(4)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意义 |
1.1.1 介质速度与波速比结构的研究意义 |
1.1.2 介质衰减结构的研究意义 |
1.1.3 速度与衰减结构综合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动态 |
1.2.1 地方震体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
1.2.2 Lg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
1.2.3 地震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
1.2.4 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3.1 基于地方震体波的速度与衰减成像研究 |
1.3.2 基于Lg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
1.3.3 基于地震面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
1.3.4 基于背景噪声面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
1.4 章节安排 第一部分 地方震体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
第二章 龙滩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
2.1 水库库区三维衰减结构的研究意义 |
2.2 构造背景 |
2.3 方法与原理 |
2.3.1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 |
2.3.2 三维Q_P和Q_S层析成像 |
2.3.3 分辨率分析 |
2.4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研究 |
2.4.1 数据 |
2.4.2 一维速度模型的建立 |
2.4.3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
2.4.4 棋盘测试 |
2.4.5 分辨率分析 |
2.4.6 三维V_P和V_P/V_S分布结果 |
2.4.7 研究区地震重新定位 |
2.5 三维Q_P和Q_P/Q_S层析成像研究 |
2.5.1 数据处理与t~*估计 |
2.5.2 检测板测试 |
2.5.3 分辨率分析 |
2.5.4 三维Q_P与Q_S分布结果 |
2.5.5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三峡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
3.1 研究意义 |
3.2 构造背景 |
3.3 数据处理 |
3.4 三维V_P,V_P/V_S,Q_P和Q_S层析成像 |
3.4.1 一维V_P结构反演 |
3.4.2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 |
3.4.3 t~*估计 |
3.4.4 Q_P和Q_S层析成像 |
3.4.5 分辨率分析 |
3.5 结果 |
3.5.1 V_P和V_P/V_S层析成像结果 |
3.5.2 Q_P和Q_S层析成像结果 |
3.6 讨论 |
3.7 结论 |
第四章 紫坪铺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
4.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4.1.1 汶川M_s8.0地震震源区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现状及动态 |
4.1.2 紫坪铺水库与汶川M_s8.0地震的关系研究现状及动态 |
4.2 构造背景 |
4.3 数据 |
4.4 汶川M_s8.0地震前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研究 |
4.4.1 一维速度模型的反演 |
4.4.2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
4.4.3 棋盘测试 |
4.4.4 分辨率分析 |
4.4.5 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结果 |
4.5 汶川M_s8.0地震前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Q_P和Q_S成像研究 |
4.5.1 t~*测定 |
4.5.2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
4.5.3 分辨率分析 |
4.5.4 三维Q_P和Q_S成像结果 |
4.6 汶川M_s8.0地震后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研究 |
4.7 汶川M_s8.0地震后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Q_P和Q_S成像研究 |
4.8 讨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第二部分 区域Lg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
第五章 新疆地区Lg波衰减成像 |
5.1 引言 |
5.2 区域构造背景与地震活动性 |
5.3 方法与原理 |
5.4 Q_(Lg)层析成像 |
5.4.1 数据处理 |
5.4.2 Q_(Lg)平均值反演 |
5.4.3 棋盘测试与分辨率测试 |
5.4.4 研究结果 |
5.5 讨论 |
5.6 结论 第三部分 大尺度地震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
第六章 中国大陆地震面波衰减成像 |
6.1 引言 |
6.2 方法原理 |
6.3 数据处理 |
6.4 结果 |
6.5 讨论 |
6.6 结论 第四部分 背景噪声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
第七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噪声面波衰减成像 |
7.1 引言 |
7.2 方法 |
7.3 从理论数据中提取一维面波振幅 |
7.4 从真实数据中提一维面波振幅 |
7.5 基于模拟数据的二维衰减结构成像 |
7.5.1 参数设置 |
7.5.2 模型反演 |
7.5.3 检测板测试 |
7.6 讨论和结论 |
第八章 中国大陆背景噪声强度时空分布图像 |
8.1 引言 |
8.2 数据处理 |
8.3 结果 |
8.4 讨论与结论 |
第九章 中国大陆噪声面波衰减成像 |
9.1 引言 |
9.2 方法与数据处理 |
9.3 结果 |
9.4 讨论与结论 |
第十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计划 |
10.1 结论 |
10.2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
(5)海西区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角度和着眼点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城市发展概况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区域格局与地理位置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区城市用地现状 |
2.2.1 城市用地现状概述 |
2.2.2 城市各类用地情况 |
§2.3 研究区城市公共设施 |
2.3.1 公共服务设施 |
2.3.2 生命线工程 |
2.3.3 大型公共交通设施 |
§2.4 研究区城市规划 |
2.4.1 泉州市历次总体规划回顾 |
2.4.2 泉州2008-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 |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问题分析 |
§3.1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 |
3.1.1 地形地貌 |
3.1.2 地层岩性 |
3.1.3 地质构造 |
3.1.4 工程地质 |
3.1.5 水文地质 |
§3.2 研究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种类 |
3.2.1 地质环境问题的界定 |
3.2.2 地质环境问题的分类 |
3.2.3 研究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
§3.3 研究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分布特征 |
3.3.1 地震 |
3.3.2 崩塌、滑坡 |
3.3.3 地下水污染及土壤污染 |
3.3.4 海水入侵和海岸侵蚀 |
第四章 基于多灾种耦合的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区划 |
§4.1 危险性区划的基础理论 |
4.1.1 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的内涵 |
4.1.2 危险性区划的原理和原则 |
4.1.3 危险性区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
§4.2 基于多灾种耦合的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区划方法 |
4.2.1 多灾种综合研究的兴起与挑战 |
4.2.2 多灾种耦合在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区划中的必要性 |
4.2.3 多灾种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
4.2.4 多灾种耦合危险性评估方法 |
§4.3 研究区多灾种耦合危险性区划 |
4.3.1 单灾种危险性分区 |
4.3.2 多灾种耦合分析 |
4.3.3 综合危险性分区 |
第五章 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 |
§5.1 概述 |
§5.2 地质环境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
5.2.1 地震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2.2 崩塌、滑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2.3 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2.4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2.5 海水入侵和海岸侵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3 城市发展对地质环境问题的诱导分析 |
5.3.1 城市工程建设诱发的地质灾害 |
5.3.2 矿山开采诱发的链生地质环境问题 |
5.3.3 工农业生产导致的水土污染 |
5.3.4 围海养殖及建设等引发的海岸带环境问题 |
§5.4 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模型 |
5.4.1 建模需求与模型示意图 |
5.4.2 典型相关性分析 |
5.4.3 盲数分析 |
第六章 地质环境问题减避与应急 |
§6.1 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城市功能区划 |
6.1.1 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城市功能区划基本思想 |
6.1.2 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城市功能区划层次及方法 |
6.1.3 研究区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城市功能区划 |
§6.2 研究区地质环境问题减避对策 |
6.2.1 地震减避 |
6.2.2 地质灾害减避 |
6.2.3 水土污染减避 |
6.2.4 海岸带地质环境问题减避 |
§6.3 研究区应急避难场所选址 |
6.3.1 重大地质环境事故应急避难场所选址需求 |
6.3.2 应急避难场所选址模型 |
6.3.3 研究区应急避难场所选址研究 |
§6.4 研究区应急物资调配 |
6.4.1 应急物资需求点分析 |
6.4.2 应急物资供应点分析 |
6.4.3 应急物资调配方案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水库诱发地震预测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定性预测法 |
1.1 震级上限法 |
1.2 经验类比法 |
2 定量预测法 |
2.1 概率预测法 |
2.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2.3 综合影响参数法 |
3 基于监测的预测法 |
3.1 高震级b值与低震级b值之比预测法 |
3.2 加卸载响应比法 |
3.3 其它方法 |
4 讨论与展望 |
(7)基于云模型的水库诱发地震风险多级模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水库诱发地震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 水库诱发地震风险评价模型 |
4 应用实例及结果分析 |
5 结论 |
(8)水库诱发地震的震例比较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简述 |
2 水库诱发地震数据统计与分析 |
2.1 水库地震空间分布 |
2.2 地震活动与水位变化关系 |
2.3 水库诱发地震序列特征 |
2.4 水库诱发地震震级与震中烈度 |
2.5 震源特征 |
2.6 岩性、构造的库水渗透条件 |
3 结论 |
(9)使用灰色聚类方法评估长江三峡水库湖北不同库段水库诱发地震的震级上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方法简述 |
1.1 灰色聚类方法 |
1.2 水库资料情况 |
1.3 水库地震预测指标的计算 |
1.3.1 发震水库规模 |
1.3.2 构造应力背景 |
1.3.3 岩性条件 |
2 长江三峡水库的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分析 |
2.1 长江三峡水库坝址区 |
2.2 长江三峡水库九湾溪—香溪河口段 |
2.3 长江三峡水库泄滩段 |
2.4 长江三峡水库巴东神龙溪河段 |
3 讨论 |
4 小结 |
(10)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
2 基于BP 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水库诱发地震模型构建 |
2.1 水库诱发地震的基本特点和成因机理 |
2.2 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2.3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
2.4 水库诱发地震的BPANN 模型构建. |
2.5 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2.6 本章小结 |
3 应用实例及结果分析 |
3.1 水库诱发地震预测模型 |
3.2 水库诱发地震BPANN 算法实现 |
3.3 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算法实现 |
3.4 BPANN 和GA-BPANN 结果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总结与展望 |
4.1 主要内容和结论 |
4.2 论文的特色 |
4.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定量预测与评估系统开发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峡工程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概况[J]. 夏金梧. 水利水电快报, 2020(01)
- [2]城市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防灾对策[D]. 吕海敏.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3]水库蓄水对断层活动习性的影响及其诱发地震效应研究[D]. 刘笑飞.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7)
- [4]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D]. 周连庆.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6(11)
- [5]海西区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与对策研究[D]. 卢颖. 中国地质大学, 2015(01)
- [6]水库诱发地震预测方法探讨[J]. 刘先锋,李碧雄,邓建辉,曹进. 地震工程学报, 2014(01)
- [7]基于云模型的水库诱发地震风险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 张秋文,章永志,钟鸣. 水利学报, 2014(01)
- [8]水库诱发地震的震例比较与分析[J]. 马文涛,蔺永,苑京立,李海鸥,徐长朋,罗佳宏. 地震地质, 2013(04)
- [9]使用灰色聚类方法评估长江三峡水库湖北不同库段水库诱发地震的震级上限[J]. 马文涛,徐锡伟,于贵华,苑京立,徐长朋,蔺永. 地震地质, 2012(04)
- [10]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研究[D]. 刘素彦.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