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会在下个世纪称霸世界吗?

美国会在下个世纪称霸世界吗?

一、美国在下个世纪是否要称霸世界(论文文献综述)

刘爽[1](2021)在《“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文中指出城市的拓展亦是一个征服高地的过程,从罗马城的“七丘”到帝国境内的大量山地城市,“山地建城”的理念也成为多数罗马城市的一大共性,在中世纪的宗教狂热中催生出一座座“山巅之城”,那些在图像中高悬山巅的建筑,成为与神明最为接近的“圣地”,赋予了城市一顶形制特殊的“冠冕”。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理想在“七丘之城”罗马得到极大强化,通过一系列的城市改造、在罗马之劫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的圣城,不仅引起境内城市的竞相效仿,更在海权时代再度拓展到地中海的“边缘”,从而在曾经历罗马化的伊比利亚半岛获得了自由,发展出更具适应性的本土化山城格局。但与4世纪已将自身打造成“第二罗马”的君士坦丁堡不同,这些城市虽与罗马教廷的宗教运动息息相关,却同本国的海外事业有着更大的关联。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不仅通过系列“重建罗马”的计划向圣城靠拢,更将其改造成以“下城区”为核心的“滨海山城”,以此展现海权时代的核心推动力——跨洋贸易。在这一过程当中,经过葡萄牙“本土化”的山城理念被带往印度洋的各个海岸和岛屿,罗马教廷的强盛势力也通过里斯本王室渗透其中,最终以一座座群山环抱下的新城塑造了葡萄牙帝国的海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果阿凭借绝对的政治、宗教地位被打造成一个东方的罗马,它不仅与地中海的第一罗马遥相呼应,更使“高地建城”的理念进一步向远东传递,借助完备的山地建设和系列适应政策,将“真十字之地”澳门营建成一座特征鲜明的“妈港神名之城”。然而,在这种不断“移动”的圣城背后,是罗马人“从山地到海滨”的城市化进程,并在海权时代“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局势下,经历了建城“媒介”的一次次转变,从而在适应山区、平原、海滨与岛屿的过程中,由古典向近代社会迈进,最终在中西交汇的“十字路口”,将遥想中的“真十字之地”(澳门)化作了现实。

迂狄童[2](2021)在《约翰·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关于工艺美术运动主要理论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建筑理论思想中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部分的专题研究。拉斯金以其工艺美术运动主要理论贡献者的身份为大众所熟知,拉斯金对建筑的精准论断,既直观地指导了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建筑设计,也持续地影响了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并仍然为当今的地域性、建筑遗产保护等建筑思想提供养分,具有历久弥新的学习和研究价值。本文以拉斯金着作及相关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理论背景、文献内容和影响意义三方面入手,对拉斯金理论中的建筑理论板块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拉斯金的主要建筑理论由三方面构成:其一是自然主义的形式审美原则;其二是功能主义思想;其三是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在对理论分析和研究基础上,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在更加宽广的建筑史视野中,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具有更丰富的启发意义——首先,这两种思想共同成为了欧洲先锋派注重功能、强调理性的主要思想来源。其次,“功能主义思想”唤起了关注环境、注重文脉之设计方法的出现。最后,“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启发了后现代时期设计方法的创新。可以确定,尽管距离今天已有一百多年,但拉斯金的建筑思想在整部近现代建筑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在后现代时期的今天仍保有强烈的启发价值和研究意义。拉斯金建筑理论研究的内容是向前看的,但其意义却是向后看的,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对当今建筑界找寻建筑发展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潘润[3](2020)在《战国时期东方小国的兴衰及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以鲁、宋、郑、越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战国七雄等大国国力的强盛影响力较大,在战国史研究中战国七雄往往得到较多的关注,对同时期各个小国的研究则较少。中原泗上及周边邻近的小国,在战国早、中期频繁参与到诸侯征战中。且由于各自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地缘战略价值,其自身的兴衰也深刻影响了不同时期的历史进程。即使是在战国时期结束后的下一个历史阶段秦末汉初,曾经的诸东方小国故地通过地域性的整合,从而参与到区域一体化进程,也深刻影响了秦末汉初的历史进程。在战国时期的东方小国中,鲁、宋、郑、越作为影响较大的诸侯国,其兴衰过程对历史走向有着深刻的影响。第一章首先讨论鲁国三桓在全面掌握政权的大背景下,于战国初期通过驱逐鲁哀公实现“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从而权势达到顶峰的过程,并基于此比较了战国早期特定时代背景下鲁国的政治变迁与齐、晋等国的异同。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论文讨论了战国早中期之交三桓之所以衰微、鲁穆公又能恢复公室,鲁国自身原因在于周代礼制于鲁国的强大惯性,外部原因则是田齐对三桓根据地的攻击削弱了三桓的力量。鲁穆公恢复公室权力后参与到“三晋伐齐”之中,影响了战国早期晋齐争霸格局,并且在三晋列为诸侯的过程中又影响了战国早期剧烈的时代变革。第二章讨论战国早期宋、郑历史变局对历史进程的影响。通过清华简《系年》中的记载,考证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权更替事件“戴氏取宋”应该开始于战国早期,其原因是春秋时期戴氏在宋国的兴起。论文同时讨论了郑国在战国早中期之交发生的“太宰欣取郑”政权更替事件的过程、影响,认为“太宰欣取郑”发生的原因是春秋晚期七穆在郑国的兴起,以及三晋、楚国争霸过程中插手郑国内政。此外,论文由清华简《系年》中的相关记载,讨论了宋、郑四战之地的地理位置及其对战国早期三晋与楚国争霸特别是其中两场决战连堤之战、大梁榆关之战的巨大影响。论文认为“宋郑之间有隙地”和三晋、楚国集中力量对“隙地”的争夺是战国早期三晋与楚国争霸的战略新特点。第三章的研究,首先讨论了三家分晋后韩国对郑国的包围过程,指出这决定了战国中期郑国灭亡的历史必然性。当然,韩灭郑并迁都新郑又使郑国继承了“四战之地”位置,这也决定了后来韩国在战国历史中的发展走向。本章还把战国中期“戴氏取宋”的最终完成与“子南氏取卫”进行比较。论文认为“戴氏取宋”系新兴政权,此与“子南氏取卫”从而变成大国附庸有本质的不同。论文由“鲁酒薄而邯郸围”这样的古谚,指出这恰恰说明战国中期鲁国在齐、魏、楚争战中特别是齐魏桂陵之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论文讨论了越国在经历“越人三世弑其君”的内乱后,由大国向小国转变并向江东退却的历史进程。论文指出战国中期诸侯纵横中郑、宋、鲁、卫、越等东方小国的自身政治变革和外部地缘环境决定了它们不同的命运,而这又对战国中期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第四章讨论了宋王偃的强盛和走向灭亡关键在于战国晚期走向一统的历史大势。战国时期宋国作为小国能够强盛和重要的地理位置是乐毅五国合纵伐齐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论文也讨论了战国时期周王室内乱和二周的兴起对秦统一的影响。认为周天子对洛阳控制力的削弱使得秦国可以更便利地灭周并成为新的天下共主。论文认为春申君面对秦国的军事威胁,通过对鲁国以及江东的开发,在越、宋、鲁故地构建了楚国的抗秦大后方。战国晚期东方小国的灭亡和故地治理整合,特别是抗秦后方的建立对新的大一统局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五章由“东南有天子气”的讨论,指出楚国在越、宋、鲁故地的抗秦大后方的构建对秦朝统治的巨大威胁。认为战国时期越国的历史记忆是江东成为“亡秦必楚”基地的重要原因。论文认为战国时期宋国历史和楚、宋文化在楚国统治下的结合是刘邦灭亡秦朝、实现“秦亡汉兴”的重要原因,并进而指出秦汉时期宋国故地彭城一带开始成为楚地的中心。论文认为战国时期鲁国历史和楚、鲁文化在楚国统治下的结合,是促成秦始皇焚书与汉武帝“独尊儒术”两种对立政治倾向的重要原因。战国时期越、宋、鲁对秦末汉初历史进程的影响,既反映出楚文化东渐的背景下“秦亡汉兴”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也说明秦末汉初东方对西方胜利的历史偶然性。

稂建中[4](2019)在《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文中指出英语曾经是偏安于世界一隅的一个欧洲岛国的民族语言,它在短短几个世纪里从不列颠出发,遍布“日不落帝国”,进而发展成为如今的国际通用语。英语及其承载的文化留给人们一笔具有全球价值的财富,这笔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英语教育得以传承和发展。本文基于历史视角,在社会话语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系统地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具体地说,在回顾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确立这一背景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文化殖民”和“全球化视野”等主要特征,并探讨其教育价值和历史局限性。英国“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是在“古英语”(盎格鲁-撒克逊语)和“中世纪英语”的基础上,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发展而形成。“现代英语”始于16世纪,具体界定是:1500-1800年间为“早期现代英语”时期,1801年至今为“晚期现代英语”时期。本文聚焦16-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由六部分组成,除了绪论和结语外,还有五章。第二章是背景分析,探究“现代英语”教育如何在英国得以兴起。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不同专题角度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第六章是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总体评价。具体而言:第二章主要从英格兰民族国家的建立、民族文学的发展和民族语言的形成等方面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背景。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英语取代法语,由老百姓的语言提升为官方语言;民族文学的发展将英语由生活语言转变为文学和学术语言;英语自身的规范化发展,促进了“现代英语”的形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驱动以及语言学家的贡献综合地为“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第三章重点探析16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通过梳理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近代英语教育政策和不同层次的英语教育,以及外来移民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政策,发现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致力于提升民众识字能力的同时,试图通过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同化提升民族意识、重构少数族裔民族身份、培养民族和国家认同,从而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第四章重点探析17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特性。英国殖民地英语教育伴随着其海外贸易、传教和殖民统治的步伐,在殖民早期采取语言和文化同化政策,致使本地语教育和本地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在殖民晚期调整其语言教育政策,通过英语教育培植本地精英阶层(如印度),或构建英国化主流社会阶层(如北美、澳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殖民地社会结构和文化身份重构,使殖民地英语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文化殖民特征。第五章针对18世纪末及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基于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英国社会不同话语主体权力关系,阐释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期,英国的语言政策从民族同化逐渐走向文化宽容,语言教育政策从单语走向双语或多语教育并存;同时,由于英国文化多重特质的影响,“现代英语”教育在全球化过程中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从而呈现出文化转向的突出特征。第六章从语言文化教育、民族身份教育和国家发展战略等维度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性进行反思。在语言文化教育维度,“现代英语”教育体现出语言与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和偏重语言形式和工具性作用、过分倚重社会力量等特点;在民族身份教育方面,“现代英语”教育对英国本土民众的社会身份、文化身份和公民身份建构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体现民族身份的统一性,同时它对海外殖民地民众的英国化和本土化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体现了民族身份的多样性;在国家发展战略维度,在王国、大英帝国和英联邦不同历史时期,“现代英语”教育均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历史变迁研究对我国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以及语言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认为,国家语言规划应符合话语主体社会关系和国家战略,国家语言政策应尊重话语主体社会身份和民族身份认同,国家语言教育政策也应有利于知识与信仰体系重构和跨文化交流。

唐诗[5](2019)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走过70个年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历了国内国际形势的重重考验,已经成为地区性和世界性大国,并稳步向世界强国迈进。新时代的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继承、总结、发展、探索和创新后,形成了成熟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其精髓也不断发展完善,与中国外交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相配合,与中国外交同步迈向新阶段。自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就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定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继承和发展这一外交智慧,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环境做出不懈努力。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和国际格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国外交政策第一次被明确地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和平外交政策的支撑和依据,这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对外理念,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外交对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对外为实现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条件服务。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外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化解压力、抓住机遇也成为新时代中国和平外交必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重要政治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要论断开启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升华。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深化发展的进程中,维护国家利益是其基本出发点。从建国之初为维护新中国的政权安全和国家独立,到为扞卫中国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再到为努力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和助推经济建设发展,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立场。中国外交战略经历了最初的“一边倒”到“两个拳头打人”再到“一条线、一大片”上的变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在外交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外交规范。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始终顺应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国际局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注重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中国外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构建安全环境的同时,也为世界和平贡献了重要力量。基于上述背景,研究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演变和基本经验十分必要。本文的主要叙述脉络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及结语。引言部分主要对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重点与难点进行了论述,是对论文整体架构的把握,为论文的渐次展开提供了依据。正文部分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其基本内涵、基本属性、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相关因素和基本逻辑进行了分析,从整体上对和平外交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来源,其一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和平观、时代观和国际关系思想;其二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平观念;其三来源于近代中国以来晚清、民国、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三个阶段的和平观念,其中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为重点论述,此外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章主要阐释了建国初期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在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内外背景后,详细分析了中国外交原则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奠基作用,同时对这一阶段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进行评价。第四章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在国内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国际安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本文以对官方文本的分析得出和平外交政策在这一阶段徘徊发展的结论,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发生了重大转折,以“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和中美关系的突破为关键节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得以继续发展。第五章记述了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发展,其内涵不断深化并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引领中国外交走向全方位发展阶段。此后中国外交延续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走向,中国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这一阶段,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及多边外交全面开展。第六章以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主要叙述内容,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迈向新阶段。第七章主要是总结了和平外交政策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对和平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也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的主体部分按时间脉络进行阐述,但不单纯叙述历史事件,在分析不同阶段影响和平外交政策的多种因素,如时代背景、国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和平外交政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进行阐释,对其实践成果加以分析,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侧重点和阶段性特点进行总结和评价。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观点进行了总体概述,再次强调了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国外交未来走向进行简要说明,同时对中国外交工作满怀希望,其必将走向日益精进与成熟。

曹晓云[6](2019)在《冷战后欧美分歧及其影响》文中认为欧美关系是大国关系中最密切同时又正经历着剧烈变动的一对关系。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格局和欧洲安全局势均发生变化。由于“共同敌人”的消失,欧洲对美国的安全依赖下降,大西洋联盟的核心基础动摇,欧美外交政策和跨大西洋关系均受到巨大冲击。欧美关系在冷战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和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的上升,欧盟希望摆脱冷战时期一直受美国控制的状态,与美国发展平等的伙伴关系。而美国的反应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不得不重视欧盟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的新角色和新地位,并谋求在继续保持跨大西洋联盟和推进北约转型的同时,重视与欧盟发展关系,欧美先后通过《跨大西洋声明》、《跨大西洋新纲要》等文件和机制。与此同时,由于欧盟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影响力的增大,欧盟在后冷战时期跨大西洋关系的重构进程中的发言权也在增大,这使得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产生疑虑和担心。美国认为,冷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深化和扩大与美国对欧政策和战略利益相冲突。事实上,欧盟的发展给美国霸权和传统的跨大西洋关系带来新的挑战。由此,欧美特殊关系在冷战后调整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双方在各领域矛盾分歧日渐凸显。通过梳理和总结冷战后欧美关系的演变,本论文认为,冷战后欧美在保持合作的前提下,双方在地缘安全领域、经济领域以及全球治理等领域的竞争和分歧构成了冷战后欧美关系的重要内容,也将作为影响未来双方关系的主要因素延续存在下去。欧美地缘安全关系一直以来被视为欧美关系的晴雨表,也是欧美同盟一直得以保持的最主要原因。冷战后欧美地缘安全状态和战略目标出现分化,为了应对冷战后国际格局和欧洲安全秩序发生的变化,欧盟加强一体化和独立防务能力的建设,试图取得在欧洲安全领域更大的话语权,然而,美国仍将将北约继续作为维护美国欧洲霸权的工具,主导北约进行东扩和战略调整,欧美在欧洲安全主导权、俄罗斯的崛起和地区重大国际问题等方面摩擦和分歧不断。欧美在地缘安全领域的分歧也影响和牵动着欧美其他领域关系的发展。冷战后,欧盟通过东扩和统一货币,成员国增至28个,欧盟的经济实力也随之大增,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欧美在农产品、工业制成品以及围绕拓展国际市场等方面的竞争不断加剧,尤其是欧盟推出统一的货币欧元,欧元的正式诞生和运行对美元和美国金融霸权形成挑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诱使欧债危机发生以来,欧美也因应对危机的路径和举措方面发生分歧,合作受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冷战后全球性问题不断涌现。全球经济治理、全球气候治理,以及打击恐怖主义和维护全球网络空间安全,成为国际关系和欧美关系的新内容。欧盟试图通过全球治理来推广欧盟“善治”的理念和强化欧盟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但美国将全球治理作为自己的全球战略的一部分,欧美对全球治理存在认识上的“温差”,在应对全球事务的手段和措施也不同,导致欧美在应对全球性问题的过程中摩擦和分歧也不断。冷战后,欧美在地缘安全、经济领域和全球治理等领域分歧的增大,给欧美关系和国际格局均产生了重大影响。跨大西洋联盟日益走向松散化。欧美政治联盟裂痕扩大,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外交安全政策不同步性凸显,决定了后冷战时期跨大西洋关系的重构是一个艰难的博弈过程,欧美分歧的扩大也将推动国际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继续发展。欧盟和美国一直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对象。作为当今国际社会正在崛起中的大国,与欧美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国际战略环境。欧美分歧有利于中欧合作范围和共同利益扩大,也有利于中美欧三边关系的互动,因此我们既要客观理性认识欧美存在的分歧,利用欧美之间的分歧,充分认识到中美欧三边关系的重要性,运作和管理好中美欧三边关系,又要进一步提高战略定位,发展综合国力,在国际社会上发挥中国大国的作用和影响力,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常金涛[7](2019)在《冬奥会项目竞技实力格局演变与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23届平昌冬奥会在2018年2月25日在韩国平昌落下帷幕,北京市市长陈吉宁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手中郑重接过冬奥会会旗挥舞的时刻,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时间,全世界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在北京,聚焦在中国。中国北京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举办冬奥会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发展,提高冰雪运动的普及度,促进现有冰雪产业转型发展。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历届冬奥会获得奖牌的国家,依据平昌冬奥会官网上项目分类标准,将冬奥会项目分为三类:冰上运动、雪上运动、滑行运动。并进行分类讨论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冰上运动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1)1924—1952年挪威占据金牌榜首位,高纬度国家紧随其后;2)1956—1976年苏联崛起,赶超挪威成金牌榜首位;3)1980—1992年德国超过苏联成为第一霸主,各国家实力差距逐渐减少;4)1994—2018年逐渐形成多极化格局,但高纬度国家仍占据优势。(2)雪上运动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1)1924—1952年挪威称霸雪上运动,北欧国家占据前三;2)1956—1988年苏联崛起,项目实力差距缩小;3)1992—2018年,挪威重夺霸主地位,德美奥国家实力稳定。(3)滑行运动一共经历了两个阶段:1)1924—1948年瑞士与美国分庭抗礼,英法德紧随其后;2)1952—2018年德国称霸滑行运动。欧洲国家凭借其丰富的冰雪资源,发达的经济,和先进的训练理念与训练方式,将会继续引领着世界冬奥会的赛场,实力将会受到美、亚国家的挑战,其冰上运动表现明显,从近几届的冬奥会的奖牌获取总量来看,欧洲国家的得奖国家较多,且金牌占有量占总奖牌的半成以上,以挪威、德国、荷兰、瑞典、瑞士、法国、奥地利为主的冬奥会“第一集团”为主的国家实力强劲,凭借着先进的训练方法、战术水平及大赛经验将会在今后的冬奥会赛场上引领着世界群雄,美国和加拿大总体竞技实力较强,在冰上、雪上、滑行运动中都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对于欧洲的统治地位产生削弱的作用,随着亚洲整体实力的上升,将会进一步削弱欧洲对于冬奥会项目的统治地位,欧洲国家间的竞争将会是金牌更趋于分散化,控制“一家独大”的现象发生,朝着“多极化”格局发展。在讨论分析历届冬奥会竞技实力格局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分析了我国在参加冬奥会以来得奖情况,讨论我国未来冬季运动项目的发展趋势,探寻我国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与弱势项目,寻求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取得更大突破的途径。并通过国际奥委会网站对冬奥会项目的梳理、研究,对冬奥会进行项目分类,分析冬奥会雪上运动、冰上运动、滑行运动三大类运动项目的竞争格局的分布、演变进行历史性分析,了解我国冬季奥林匹克竞技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所处的位置,为我国在冰雪项目的的发展提供合理意见。在即将到来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实现我国优势项目取得好成绩,在非优势项目上经过奥运会周期的准备能有好的突破;更好的促进我国冰雪事业的发展,进一步调高我国体育事业水平,促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为我国成功举办2022北京冬奥会,夺取理想成绩提供理论基础及合理化建议。

冯继承[8](2016)在《大国崛起与国际体系转型 ——国际惯习、战略互动与秩序重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等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国际体系转型问题再次成为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是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的突出代表,自然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中国能否和平崛起?21世纪的中美关系是否必然走向冲突?中国与美国的战略互动将会对国际体系转型产生何种影响?这些问题是本文探讨新兴大国崛起与国际体系转型问题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把它们上升到一般意义上的研究问题,即什么因素影响新兴大国与主导大国的互动方式及其体系后果?关于这一问题,现有国际关系主流理论流派表现出明显的二元范式对立和结构决定论,要么强调物质因素、要么强调观念因素;要么完全接受、要么就意味着挑战与冲突,施动者的能动性和互动进程的意义往往被忽略,从而导致其理论解释的现状偏见、民主制度偏见和西方经验偏见。折衷主义试图弥合现有主流理论的范式间对立,但由于没有解决这些范式本身在本体论假定上的不可通约性,因此也不过是对这些对立范式所各自强调的因素进行简单的综合。施动者视角和进程建构理论分别论证了施动者的施动性和互动进程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强结构决定论的缺陷,而实践视角更是直指本体论,强调社会实践本体的优先性,但均未直接涉及大国崛起与国际体系转型问题。本文受社会理论和国际关系领域新近出现的“实践转向”的启发,在批判性继承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法国杰出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实践理论,采用大历史视角,从实践本体出发,运用关系主义方法论,提出一个解释大国崛起与国际体系转型问题的跨范式分析框架,即特定时空域下以国际场域、国际惯习和实力位置为支柱的三维实践分析框架,认为国际体系转型是一个实践问题,遵行特定的实践逻辑。从实践视角来看,国际体系是一个国际实践场域,包括国家施动者、国际权力格局、国际秩序和国际实践四大要素;国家施动者是兼具国际惯习和位置性特征的实践者。国际体系是国家施动者国际实践的产物。国际秩序总是与国际权力格局密切关联并相互影响。新兴大国的崛起不仅在客观上会带来国际权力格局的变迁,而且会影响国际秩序的演变,而后者属于国际体系的深层次变革,理应成为国际体系转型研究的重点内容。新兴大国对国际秩序的塑造力受其秉持的国际惯习和在国际场域中占据的实力位置的共同影响。这种塑造力通过新兴大国的对外战略与政策实践得以实现。国际惯习主要体现为国家施动者秉持的国际秩序观,它是国家施动者进行国际实践的前实践模式。国家施动者拥有的综合实力资本是其进行国际实践的工具,这些资本包括物质性资本、社会性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新兴大国的国际实践总是在特定的国际场域中进行的。国际场域是一个具有等级位置结构的权力关系空间和国际秩序原则的社会实践空间。现有主导大国不仅在国际场域的权力关系中占有支配性地位,而且也是国际秩序的主要缔造者和维护者。主导大国为了维护现有的优势地位和主导权往往倾向于采取维护现有秩序的对外战略与政策实践。新兴大国的国际秩序观及其外在化的国际实践则倾向于再造或者重塑国际场域的秩序。因此,本文认为,在特定的国际秩序条件下,新兴大国的国际秩序观及其外在化的对外战略与政策实践是影响国际秩序变革途径和发展方向的关键性因素。新兴大国的崛起虽然在客观上会引发国际权力格局的变迁,但并不必然造成国际秩序的暴力变革。在特定的国际秩序条件下,若新兴大国秉持的秩序观与主导大国奉行的秩序观之间的竞争性越强、互补性越弱,大国冲突甚至体系战争的可能性就越大,尤其是在以权力政治为主导的国际场域中,爆发大国战争的可能性会更大。相反,若二者秩序观的竞争性越弱、互补性越强,大国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小,并且有利于现行国际秩序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演进。对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早期英国主导的均势霸权秩序下德国和美国的崛起及其产生的不同秩序后果的历史追踪和比较分析,为本文提出的关于国际体系转型的跨范式实践分析框架提供了有力佐证。俾斯麦执政时期的德国,深谙欧洲权力均势之道,奉行具有自我约束性的大陆均势战略与结盟政策,再生产了欧陆均势秩序,既维护了新获得的优势地位,也避免了与英国的战略冲突。德皇威廉二世执政时期,德国转向扩张性的世界政策,不仅要称霸欧陆,还大力发展海军,积极参与重新瓜分世界,直接挑战英国致力于维系的欧陆均势和制海权,最终导致英德争霸的体系战争。威廉二世德国追求以德国占支配地位的权力霸权秩序取代英国主导的权力霸权秩序,这必将遭到英国的积极应对,导致英国在实力下降的情况下只好放弃传统的离岸平衡战略而走向大国结盟,这是由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维持欧陆均势的国际惯习决定的。同时崛起的美国曾深受欧洲均势政治之苦,自独立后对外奉行孤立主义扩张战略与政策实践,远离欧洲权力政治游戏,维持小海军,利用欧洲大国间的权力争夺,实现了在北美的领土扩张,并在后来随着英国在美洲的战略收缩而实现在美洲称霸。相对于同时期的德国,美国的对外战略与政策实践对英国以欧陆均势为核心的世界霸权秩序构成的挑战明显较小。一战爆发后,美国参战并成为战胜国,提出用美国的原则改造世界,建立自由国际主义秩序。美国在一战后迅速增强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使其具备将其国际秩序理念付诸实践的工具。20世纪美国重塑国际秩序的理念与实践对国际秩序转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同时巩固并加强了其霸权。在上述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当代美国主导的混合性霸权秩序下中国和平崛起及其对国际体系转型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初步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将会对国际秩序的重塑带来重要而深远的积极影响。在深度相互依赖的后核时代,武力与战争已经不再是行之有效的政策工具。相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的主导潮流。中国倡导并积极实践与美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主张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主导的新型大国关系模式来取代以“冲突对抗、零和竞争”为主导的传统大国关系模式,这将开启21世纪国际关系的新范式,重构国际秩序的新规范,具有划时代意义和深远影响。

刘胜湘,邬超[9](2015)在《从霸权稳定论看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兼论中国的应对之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霸权国的能力、意愿、合法性和霸权周期性是分析霸权国战略的四大基本要素。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美国进入霸权周期的尾期,并处于实力相对衰落之中,但美国的称霸意愿依然强烈,出现实力和意愿的背离,美国霸权的合法性出现危机,美国因此表现出担忧失去霸权的焦虑,并采取相应措施。亚太地区是美国维持其全球霸权整体战略的关键一环。2011年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其目的是通过在战略上限制中国和防范中国,谋求以低成本维持美国主导的亚太新秩序。中国可通过实施"五心"战略化解美国的再平衡战略,避免中美走向大国政治对抗的历史悲剧的重演。

曾艳梅[10](2014)在《后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视域下的布什主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布什主义”是美国21世纪第一位总统乔治·w·布什在其第一个任期内对美国大战略的探索和实践,具有浓厚的帝国主义色彩。本文尝试以美国大战略为研究视角,主要研究了布什主义的形成因素、核心内涵、全面实践以及历史影响等内容。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缘起与意义;国内外学界的研究状况;文章的框架、写作方法、重难点和力图创新之处等内容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从美国大战略相关概念入手,介绍了美国大战略的历史演进过程,剖析了其与布什主义之间的关系。布什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国家安全战略,是美国大战略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组成部分,是在对后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进行探索基础上的一种实践。第二章阐述了布什主义的形成因素。布什主义的物质基础是美国雄厚的国家综合实力和强大无比的军事实力;思想基础是国家安全战略理论和新保守主义思潮;它还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布什总统个人因素的烙印;“9·11”事件是“催化剂”,最终促使布什主义成型并出台。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布什主义的核心内涵。作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布什主义包含反恐(近期)和称霸(中长期)两大战略,由反恐、先发制人及单边主义三个核心要素组成。这三个核心要素的内在联系如下:“9·11”事件后美国国家安全的重点是反恐、遏制“无赖国家”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了实现这种目的,就必须采用先发制人或预防性战争的军事手段;这个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连接途径就是单边主义对外政策行为。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布什主义的实践情况。本章分两个阶段探讨了布什在其两届执政期内对美国大战略的思考和实践。第一阶段从“9·11事件”发生到布什政府第一任期结束,关键词是“反恐”、“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代表性事件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其中伊拉克战争是对布什主义的全面实践。第二阶段主要介绍布什政府在第二任期内,针对前一阶段实施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问题进行调整、修补和“善后”,被学界称为“新布什主义”。第五章主要从美国大战略视角出发审视、剖评析布什主义,并对其历史遗产和历史影响作出评价。布什主义是一种野心勃勃、充满冒险因素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纲领,它的实质是后冷战时期新时代背景下的帝国战略,对国际秩序和世界格局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它自身存在的若干缺陷及其面临的种种限制决定了它有限的生命力。结语部分,对正文的观点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美国在下个世纪是否要称霸世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在下个世纪是否要称霸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1)“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主要视角与方法
    第三节 论文结构
    第四节 15-18世纪欧亚大陆“罗马城市”图像的研究语境
        一、葡萄牙“罗马城市”景观研究
        二、葡萄牙殖民地城市景观研究
        三、澳门城市图像的跨文化研究
    第五节 问题的提出:罗马圣城景观在里斯本、果阿与澳门?
第一章 、七丘:罗马“圣城”景观的形成
    第一节 罗马早期的山地景观及其演变
        一、“七丘”的建立
        二、城市形象的早期传播
    第二节 七丘之城: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理想形象
        一、尼古拉五世的“理想城市”图形式规划
        二、利奥十世时期的“重建罗马”建筑计划
        三、耶稣会与保罗三世时期的高地建设
        四、世界的形象:新时期的“七丘之城”
    第三节 又见罗马?——圣城景观的转移
    小结
第二章 、里斯本的山城建设与“水上罗马”的形象
    第一节 背景:葡萄牙的“山城”传统与大航海时期的形象改造
        一、山城传统与基督教的空间理念
        二、高地与内城建筑、道路体系
        三、高地防御的新发展
    第二节 里斯本山城的早期“罗马化”
    第三节 曼努埃尔一世的理想城市与高地重心转移
    第四节 若昂三世的“重建罗马”与“七丘之城”形象
        一、罗马教廷与罗马城市图像的影响力
        二、奥朗达的“重建罗马”城市改造
    第五节 水上的罗马:若昂五世时期的“形象转变”
        一、耶稣会的高地争夺战
        二、菲利波·尤瓦拉的里斯本“新罗马”计划
    第六节 结束与开始:震后的里斯本
    小结
第三章 、果阿与葡萄牙海外殖民地的“滨海山城”理想
    第一节 山城理想初探:七城岛与真十字
    第二节 葡萄牙亚洲殖民地中的山城与理想的图形式规划
    第三节 前殖民时期的山城果阿
    第四节 殖民时期果阿的高地景观演变
        一、城市高地与圣城格局的形成(1510-1604年)
        二、又见“水上的罗马”:滨水区的建筑景观建设(1605-1759年)
    第五节 里斯本还是罗马?——果阿的“七丘之城”形象
    小结
第四章 抵达远东:澳门半岛上的“东方圣城”景观
    第一节 濠镜澳——被遗忘的“真十字”之地
        一、东亚的“维拉科鲁兹地”
        二、“另一端的岛屿”:七洲山
        三、十字与王冠之盟——十字门
    第二节 开埠前的高地景观(1557年之前)
    第三节 开埠早期“中央高地”的建立(1558-1582年)
        一、“城市制高点”——圣保罗山
        二、澳城的另一面相:本土力量对高地景观的影响
    第四节 “山巅之城”格局的形成(1583-1700年)
        一、17世纪“高地建筑”的建立
        二、七个“堂区”,一种格局
    第五节 水上圣城的东方形象:妈港神名之城
        一、“复原”记忆:源自地中海的岛屿“理想”
        二、新旧理想的交替:山城形象的革新与没落小结
    小结
第五章 、从复制到改写:15-18世纪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转移”
    第一节 从山地、平原到海滨:罗马山城的“转移”
    第二节 “水上的圣城”及其形象的形成
    第三节 从地中海、大西洋到印度洋:岛屿山城的崛起
        一、贸易模式与滨海山城的形成
        二、新媒介中心的出现:“岛屿”上的帝国理想
        三、高地的竞争者——宗教团体
    第四节 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圣城景观的“改写”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葡萄牙东方殖民地所有要塞、城镇平面图之书》图像、部分文本列表
附录二、果阿、里斯本教区列表、示意图
附录三、从全景到街景——从里斯本东方艺术博物馆藏“十三行潘趣酒碗”看“长卷式”城市视野的形成
附录四、由“指针”导向的城市视野——一件东西城市瓷盘上的跨洋航路与家族版图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2)约翰·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缘起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拉斯金生平的传记类研究
        1.2.2 关于拉斯金艺术思想的研究
        1.2.3 关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以拉斯金思想与影响为主题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框架
2.约翰·拉斯金的工作生涯脉络剖析
    2.1 拉斯金的工作生涯划分
        2.1.1 拉斯金的工作生涯概述
        2.1.2 工作生涯的阶段划分
    2.2 拉斯金所处时代的背景综述
    2.3 工业时代背景下社会剧变对拉斯金工作的影响
        2.3.1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早期阶段(1819-1842 年)
        2.3.2 拉斯金工作的中期阶段(1842-1860 年)
        2.3.3 拉斯金工作的后期阶段(1860-1900 年)
    2.4 新旧时代交替背景下的艺术理论发展与拉斯金的艺术理论
        2.4.1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早期阶段(1819-1842 年)
        2.4.2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中期阶段(1842-1860 年)
        2.4.3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后期阶段(1860-1900 年)
    2.5 19 世纪前后的建筑潮流及建筑理论发展
        2.5.1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早期阶段(1819-1842 年)
        2.5.2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中期与后期阶段(1842-1860 年与1860-1900 年)
    2.6 本章小结
3.约翰·拉斯金的建筑思想
    3.1 拉斯金建筑思想体系认知
        3.1.1 拉斯金与普金建筑思想中对待宗教因素的异同
        3.1.2 类比人之品德的道德说教建筑评价方式
        3.1.3 自然主义的装饰方法与装饰主题
        3.1.4 强调建筑中手工艺因素的价值
        3.1.5 拉斯金“反修复”式的建筑遗产保护思想
    3.2 对拉斯金功能主义思想的考察
        3.2.1 对“功能主义”概念的界定
        3.2.2 对建筑“功能”概念的肯定和拉斯金的建筑分类
        3.2.3 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
        3.2.4 好的建筑是健康社会关系的反映
        3.2.5 辩证观点下的功能主义思想
    3.3 对拉斯金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的考察
        3.3.1 对“材料理性主义”的概念界定
        3.3.2 建筑的两种美德:力与美
        3.3.3 建筑结构中的三种欺诈
        3.3.4 以材料和真实性为评判标准的建筑评判方式
        3.3.5 基于材料理性主义的哥特复兴建筑思想
    3.4 本章小结
4. “功能主义思想”与“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4.1 拉斯金建筑思想在现代建筑理论发展中的影响
        4.1.1 现代建筑理论发展中的代表思想举例
        4.1.2 对“功能主义”和“材料理性主义”的再认识
        4.1.3 对单纯的“功能主义”或“理性主义”的批判
        4.1.4 拉斯金建筑理论对“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融合
        4.1.5 拉斯金“材料理性主义”之于巴黎美术学院建筑理性精神的“承上”关系
        4.1.6 拉斯金“功能主义”之于新艺术、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启下”关系
    4.2 拉斯金建筑思想在现代建筑实践发展中的影响
        4.2.1 指导与启发
        4.2.2 萃取与整合
        4.2.3 批判与延伸
5.结论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图表目录及出处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3)战国时期东方小国的兴衰及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以鲁、宋、郑、越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文献考古材料与学术史回顾
        (一)相关史料与考古材料
        (二)学术史综述
        1、学者对战国鲁国历史的研究
        2、学者对战国宋国历史的研究
        3、学者对战国郑国历史的研究
        4、学者对战国越国历史的研究
        5、学者对“东南有天子气”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与时空范围
        (一)研究内容
        (二)时空范围
第一章 战国早期鲁国三桓的兴衰及对历史格局的影响
    第一节 、“吾三臣者之不能居公室”——春秋战国之交鲁国国内政权的更替
        一、春秋晚期鲁国的内外形势
        二、鲁哀公之死和三桓对鲁国政权全面掌控的历史意义
        三、鲁国的国内政权更替与齐、晋的比较
    第二节 、三桓的衰微与鲁穆公复兴公室权力
        一、田齐对鲁国的攻击与三桓的衰微
        二、鲁穆公复兴鲁国公室权力与新时代的鲁国政治、学术
    第三节 、鲁穆公的外交、军事政策与对齐晋争霸的影响
        一、战国早中期之交田齐的政治内乱及对鲁国的侵略
        二、从清华简《系年》看“三晋伐齐”之战及鲁国的作用
        三、鲁穆公对三晋列为诸侯历史进程的影响
        四、鲁穆公在“三晋伐齐”中的历史作用与春秋时期的比较
    小结
第二章 战国早期宋郑政治变局及其对三晋与楚国争战的影响
    第一节 、“子罕徒用刑而宋君劫”——战国早期“戴氏取宋”的发生
        一、春秋晚期宋国公室的衰微与戴氏的兴起
        二、“戴氏取宋”的前奏:宋景公之死与乐氏掌握宋国政权
        三、从传世史料和清华简《系年》看“戴氏取宋”发生的时间
    第二节 、“郑人三世杀其父”——战国早期郑国的内乱
        一、郑国七穆崛起与战国初年郑国的乱局
        二、郑相子阳的兴起与“太宰欣取郑”
    第三节 、战国早期的宋、郑外交与连堤及大梁、榆关之战
        一、春秋晚期的晋楚争霸对中原小国的冲击
        二、莫敖阳为的晋楚连堤之战与宋国的作用
        三、大梁、榆关之战的背景:三家分晋后郑国在三晋与楚之间的周旋
        四、“王子定奔晋”对楚悼王伐郑的影响
        五、大梁、榆关之战过程及郑国的作用
    第四节 、战国早期宋、郑历史对新时代三晋与楚国争战的影响
        一、宋、郑等战国早期新兴政权的过渡期特点对三晋与楚国争战的影响
        二、战国早期东方小国在大国争战中作用的时代特点
        三、“宋郑之间有隙地”与战国早期三晋与楚国争战的战略新特点
    小结
第三章 战国中期郑、宋、鲁、越的历史及其影响
    第一节 、四战之地中的包围——郑国灭亡的过程和影响
        一、三家分晋后韩国对郑国的包围与迁都
        二、郑国灭亡与韩哀侯迁都新郑
        三、韩国对郑国中原“四战之地”战略位置的继承
    第二节 、四战之地中的突围——战国中期“戴氏取宋”的最终完成及与“子南氏取卫”的比较
        一、宋桓侯被废与宋剔成君的登位
        二、战国时期卫国的历史背景与子南氏的兴起
        三、魏惠王时期“子南氏取卫”的影响
        四、戴氏强宋与大国附庸——“戴氏取宋”与“子南氏取卫”不同的历史走向
    第三节、“鲁酒薄而邯郸围”——战国中期齐、魏、楚争战中的鲁国外交与内政
        一、齐魏桂陵之战和齐楚徐州之战中的鲁国外交
        二、鲁平公时期的鲁国内政外交及与周边附庸小国的关系
    第四节 、“越人三世弑其君”——越王翳迁都姑苏及被弑
        一、战国早期越国的强盛
        二、越王翳迁都姑苏与“越人三世弑其君”的发生
    小结
第四章 宋国、二周灭亡对秦国统一的影响和春申君对鲁国、江东的开发
    第一节 、“齐能并宋而不能凝”——宋王偃的小霸和灭亡对战国历史走势的影响
        一、宋王偃的称王与宋国的强大
        二、齐闵王灭宋与戴宋灭亡的时代背景
        三、魏、楚对宋地的夺取及其时代背景
    第二节 、“利”与“义”的有机统一——宋国强盛与灭亡对乐毅伐齐“义战”实现的影响
        一、宋国在苏秦谋齐与对合纵的策划中的地缘战略地位
        二、宋国灭亡引发的大国战争对齐、秦东西帝并立局面的结束的影响
    第三节 、战国时期二周的兴衰及对秦灭周的影响
        一、春秋晚期周王室内乱和成周的建立
        二、战国早中期二周的分立
        三、二周对秦灭周的影响
    第四节 、春申君北伐与鲁国的灭亡
        一、田单复齐后的历史态势与鲁国灭亡
        二、楚国治理下鲁地的文化融合
    第五节 、越国故地战国晚期前段的混乱局面与春申君时期楚国的统治
        一、楚灭越夺取江东与江东郡的设立
        二、战国晚期前段“政乱兵弱”的江东越国故地
        三、春申君封于江东与对越国贵族的征服
        四、春申君对越国故地的开发和“长三角荆楚化”
        五、从传世文献和考古发现再说“楚未灭越”问题
    小结
第五章 战国时期的越、宋、鲁故地对秦末汉初历史进程的影响
    一、楚国统治下对越、宋、鲁故地的区域整合的最终完成
    二、战国秦汉之交东方小国故地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
    第一节 、“东南有天子气”的江东视角解读
        一、秦朝在江东的统治与“东南有天子气”
        二、秦始皇东巡会稽与“泄江东王气”的过程
    第二节 、楚国对越地的整合对秦亡汉兴的影响
        一、江东成为“亡秦必楚”基地
        二、闽越、瓯越兴起下项羽的“过江东”问题
        三、江东子弟对项羽阵营影响的时代背景
        四、刘濞与“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者”
    第三节 、楚国对宋地的整合对秦亡汉兴的影响
        一、楚国对丰沛的整合与刘邦帝业的成就
        二、“四面楚歌”与秦汉时期彭城一带成为楚地的中心
    第四节 、楚国对鲁地的整合对秦亡汉兴的影响
        一、从孔壁书的传抄古文字体看楚、鲁文化结合的完成
        二、儒法矛盾背景下的秦始皇焚书
        三、鲁国文化对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影响
    小结
结论
附一:战国前后郑、宋、鲁、越大事年表
附二:战国时期的宋公世系及其在位时间
附三:战国时期的鲁公世系及其在位时间
附四:战国时期的越王世系及其在位时间
参考文献
    一、古典文献
    二、考古报告
    三、相关着作
    四、研究论文
    五、学位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英语史和英国英语教育研究
        二、影响英国语言教育的要素研究
        三、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及语言教育政策研究
        四、国内外研究评析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古英语、中世纪英语与现代英语
        二、语言与语言教育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六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
        一、话语理论
        二、英国语言教育话语分析
第二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民族国家的建立
        一、从族群到民族王国
        二、从民族王国到民族国家
    第二节 民族文学的发展
        一、民族文学的发端
        二、民族文学的奠基
    第三节 民族语言的形成
        一、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古英语
        二、中世纪英语
        三、现代英语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
        一、文艺复兴的影响
        二、宗教改革的驱动
        三、语言学家的贡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
    第一节 作为英格兰民族语言的英语教育
        一、英格兰的英语教育政策
        二、英格兰的英语教育
    第二节 作为威尔士和苏格兰通用语的英语教育
        一、威尔士的英语教育
        二、苏格兰的英语教育
    第三节 作为英国移民第二语言的英语教育
        一、英国移民的主要来源
        二、英国移民的语言规划
        三、英国移民的语言教育政策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民族特性的体现
        一、英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
        二、威尔士和苏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同化
        三、英国移民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身份重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
    第一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本族语教育的冲击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第二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
    第一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社会语境
        一、基于话语理论的英语教育要素分析
        二、影响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主体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秩序
    第二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政策调整
        一、民族同化的语言教育政策
        二、文化融合的语言宽容政策
        三、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多语政策
    第三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文化转向
        一、文化概念与英国文化的特质
        二、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使命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
    第一节 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重与轻
        一、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社会文化特性
        二、“现代英语”教育的社会文化特征与功能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反思
    第二节 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得与失
        一、语言文化与身份建构的关系
        二、英国本土“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建构
        三、英国殖民地“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重构
        四、“现代英语”教育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反思
    第三节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成与败
        一、语言教育作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
        二、“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英国的发展战略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5)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阐释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与内容
        (一)外交与外交政策的概念
        (二)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的内容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和平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与本质属性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本质属性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
        (一)外交政策演进的一般逻辑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理论逻辑
        (三)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
        (四)基于二元维度变化的演进逻辑
第二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有关和平外交思想的考察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和平观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时代观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国际关系思想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和平观念的承继
        (一)“和合”思想
        (二)“和而不同”思想
        (三)“义利双行”思想
    三、近代以来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一)晚清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二)民国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
        (一)国家主权原则的法理依据
        (二)外交原则和惯例的基本规定
第三章 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确立初期的背景
        (一)为巩固政权、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必然选择
        (二)“一边倒”的战略选择
        (三)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及当前国际任务的判断
        (四)国际环境的重要影响
        (五)革命惯性的限制
    二、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确立
        (一)新中国外交原则与框架的建构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石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评价
        (一)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取得重要进展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启中国外交崭新局面
第四章 和平外交政策在特殊阶段的曲折发展
    一、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国内政策出现转向
        (二)动荡的国际形势
        (三)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
    二、和平外交政策在曲折中发展
        (一)和平外交政策的曲折发展
        (二)从“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到“三个世界”理论的发展
    三、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阶段的实践依据
        (一)中国共产党为扭转“左”倾思想对外交事务冲击的实际行动
        (二)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中国外交发生转向
        (三)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开展友好关系为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推动中国重新融入国际体系
第五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一、推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发展的多重因素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新阶段
        (二)改革开放的新任务促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进行调整
        (三)对国际局势的精准判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四)国家定位与国家利益观的调整
        (五)国际局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改革开放背景下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内涵
        (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的提出
        (三)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四)“和而不同”的新理念
        (五)“和谐世界”的新构想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实施
        (一)应用和平外交政策处理大国关系
        (二)积极推动国际军控与裁军,以切实行动维护世界和平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四)实现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
        (五)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升华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背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二)新时代下中国对时代的定位与判断
        (三)新时代面临的国际形势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与创新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创新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升华
    三、全方位、立体化外交的推进
        (一)构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二)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三)秉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四)以结伴不结盟政策带动多边外交发展
        (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
        (六)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七)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第七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根本保障
    二、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相结合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必要方法
    三、内政外交的互动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内生动力
    四、坚决扞卫国家利益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出发点
    五、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依据
    六、国家角色定位的变化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发展诉求
    七、意识形态因素是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重要变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6)冷战后欧美分歧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二战后欧美关系的演变
    第一节 冷战期间欧美关系的发展
        一、美苏两极国际格局和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二、欧洲推进联合运动与大西洋联盟出现裂痕
        三、冷战后期欧美关系的复杂调整
    第二节 冷战后欧美关系的变化
        一、冷战后欧美关系的调整与再定位
        二、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关系的变化
        三、特朗普执政以来对欧美关系的冲击
第二章 冷战后欧美在地缘战略安全方面的分歧
    第一节 欧洲安全防务主导权之争
        一、欧盟东扩与推进独立防务建设
        二、北约东扩与战略转型
        三、特朗普时期的防务责任分担及军费分摊
    第二节 欧美对俄罗斯战略考虑不同
        一、俄罗斯在亚欧大陆地缘政治中的地位
        二、美国阻止欧俄靠近
        三、欧盟担心美俄“越顶外交”
    第三节 欧美在重大地区安全问题上的分歧
        一、伊拉克战争
        二、利比亚战争
        三、乌克兰危机
        四、伊朗核问题
    第四节 欧美分歧的原因
        一、欧美地缘安全态势存在差异
        二、欧美地缘战略目标不同
        三、欧美战略力量异同
第三章 欧美在经济领域的分歧
    第一节 冷战后欧美在经贸领域的分歧
        一、在农产品领域的竞争
        二、在工业制成品方面的竞争
        三、围绕国际市场的博弈
        四、特朗普时期欧美贸易纷争新发展
    第二节 欧元对美元霸权地位挑战
        一、欧元的诞生
        二、欧元对美元及美国金融霸权的冲击
    第三节 欧美应对债务危机的分歧
        一、美国金融危机诱发欧债危机
        二、欧美应对债务危机路径不同
        三、欧美在构建 TTIP 谈判问题上的矛盾
    第四节 欧美存在较大分歧的原因
        一、欧美经济结构的同质性
        二、美国经济霸权地位的排他性
        三、欧盟经济一体化的对外竞争性
第四章 欧美在全球治理领域的分歧
    第一节 欧美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分歧
        一、欧美全球经济治理的理念存在差异
        二、欧美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分歧
        三、欧美处理国际贸易争端手段不同
        四、欧美在对待新型国际力量问题上的差异
    第二节 欧美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分歧
        一、欧美全球气候治理理念不同
        二、欧美全球气候治理的认识和政策存在差异
        三、欧美减排目标难以达成一致
    第三节 欧美打击恐怖主义的分歧
        一、认知分歧
        二、战略和政策不同
        三、措施差异
    第四节 欧美在全球网络空间安全治理领域的分歧
        一、网络空间安全:全球治理的新领域
        二、治理理念存异
        三、治理政策分歧
        四、治理措施不同
    第五节 欧美在全球治理领域分歧的原因
        一、欧美对全球治理认知的“温差”
        二、欧美政治体制结构的迥异
        三、欧美影响国际事务手段不同
第五章 对冷战后欧美分歧影响的总体评估
    第一节 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第二节 对欧美双边关系的影响
        一、政治联盟裂痕扩大
        二、经济竞争更趋激烈
        三、外交安全政策不同步性凸显
    第三节 欧美分歧对中欧关系的影响
        一、促进中欧合作范围和共同利益扩大
        二、有利于推动中美欧三边关系的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冬奥会项目竞技实力格局演变与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总体量化趋势(2000-2018)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世界冬奥会格局研究
        2.2.2 中国实力布局分析与备战策略
        2.2.3 我国冬季项目的竞技体育与竞争格局的发展与演变
        2.2.4 发展冰雪运动对我国体育发展的深层次思考
        2.2.5 研究评述
    2.3 相关概念界定
        2.3.1 竞技实力的概念
        2.3.2 竞技实力格局的区域界定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数理统计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个案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冬奥会整体概述
        4.1.1 参赛国家规模演变
        4.1.2 运动员参与规模演变
        4.1.3 冬奥会项目分类演变
    4.2 冰上运动竞技实力格局演变及历史分期
        4.2.1 1924 —1952 年挪威占据金牌榜首位,高纬度国家紧随其后
        4.2.2 1956 —1976 年苏联赶超崛起,赶超挪威成金牌榜首位
        4.2.3 1980 —1992 年德国超过苏联成为第一霸主,各国家实力差距逐渐减少
        4.2.4 1994 —2018 年逐渐形成多极化格局,但高纬度国家仍占据较大优势
        4.2.5 以平昌冬奥会为例,冰上运动竞技实力格局分布
    4.3 雪上运动竞技实力格局演变及历史分期
        4.3.1 1924 —1952 年挪威称霸雪上运动,北欧国家占据前三
        4.3.2 1956 —1988 年苏联崛起,项目实力差距缩小
        4.3.3 1992 —2018 年,挪威重夺霸主地位,德美奥国家实力稳定
        4.3.4 以平昌冬奥会为例,雪上运动竞技实力格局分布
    4.4 滑行运动竞技实力格局演变及历史分期
        4.4.1 1924 —1948 年瑞士与美国分庭抗礼,英法德紧随其后
        4.4.2 1952 —2018 年德国称霸滑行运动
        4.4.3 以平昌冬奥会为例,滑行运动竞技实力格局分布
5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5.1.1 冰上运动发展演变
        5.1.2 雪上运动发展演变
        5.1.3 滑行运动发展演变
        5.1.4 规律形成原因概述
    5.2 中国冬奥会竞技实力现状
        5.2.1 我国冰上运动现状
        5.2.2 我国雪上运动现状
        5.2.3 我国滑行运动现状
        5.2.4 我国冬奥会现状概述
    5.3 对中国备战2022 冬奥会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8)大国崛起与国际体系转型 ——国际惯习、战略互动与秩序重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文献的综述
    三、基本概念和变量关系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案例选择
        (三)研究设计
    本章小结
第一章 国际体系转型理论述评
    一、新现实主义:物质实力分布、国家类型与意图
    二、新自由主义:制度性约束、安全共同体与稳定和平
    三、英国学派:国际社会的生成、维系与扩展
    四、建构主义:身份认同、规范社会化及实践共同体
    五、折中主义:理论融合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关于国际体系转型的实践解释框架
    一、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实践转向
    二、布迪厄结构的建构主义
        (一)惯习
        (二)场域
        (三)资本
    三、关于大国崛起与国际体系转型的实践分析框架
        (一)作为国际场域和实践产物的国际体系
        (二)兼具国际惯习与实力资本的国家行为体
        (三)国际惯习、战略互动与国际体系转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国主导的均势霸权秩序及其国际战略实践
    一、英国实力资本的兴盛与衰退
        (一)英国实力资本的兴盛
        (二)英国实力资本的相对衰落
    二、海洋战略实践与英帝国殖民秩序
        (一)英国的海洋战略实践
        (二)英帝国殖民秩序
        (三)英国的海洋战略与殖民帝国秩序面临挑战
    三、大陆均势战略实践与欧洲均势秩序
        (一)海洋战略与大陆战略相辅相成
        (二)英国的均势外交传统与欧洲均势秩序
        (三)从“光辉孤立”走向“大国结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德国对外战略实践与国际权力秩序再造
    一、英德两国在欧洲权力格局中的地位变迁
    二、俾斯麦时期的大陆结盟战略与均势秩序的再造
        (一)俾斯麦大陆结盟战略的形成
        (二)俾斯麦大陆结盟战略与欧陆新均势
        (三)俾斯麦大陆结盟战略与均势秩序的再造
    三、威廉二世时期的世界战略与德英争霸
        (一)威廉二世世界战略的形成
        (二)威廉二世的世界战略实践
        (三)威廉二世的世界战略与德英争霸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孤立主义扩张战略实践与国际秩序变革
    一、英美两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变迁
    二、美国孤立主义扩张战略与美英美洲霸权和平易手
        (一)美国孤立主义扩张思想的形成
        (二)美国孤立主义扩张战略实践:西半球防御
        (三)美国约束性战略实践与美洲霸权和平易手
    三、美国崛起与国际秩序变革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和平崛起与国际秩序重塑
    一、美国主导的现行国际秩序
        (一)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创立与演变
        (二)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主要特征
    二、中国的国际秩序观:“天下”观与西方秩序观的融合与创新
        (一)近代之前的中国“天下”观
        (二)“天下”观与西方国际秩序观的碰撞与融合
    三、中国和平发展与共塑和谐共生国际新秩序
        (一)中国奉行和平发展与互利共赢的对外战略
        (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三)共塑和谐共生的国际新秩序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从实践视角考察大国崛起与国际体系转型问题
    二、历史案例比较与分析
    三、中国和平崛起与国际秩序重塑
    四、研究意义及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9)从霸权稳定论看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兼论中国的应对之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霸权稳定论及其理论分析框架
    (一)霸权国的能力与意愿因素
    (二)合法性:非霸权国对霸权国的认同
    (三)霸权衰落与霸权国的政策
二、美国实力与意愿的背离
    (一)美国实力的相对衰落
    (二)美国强烈的称霸意愿
三、美国霸权的合法性危机
    (一)美国与日本
    (二)美国与朝韩两国
    (三)美国与东盟
    (四)美国与中国
四、美国霸权尾期的焦虑
    (一)美国霸权尾期的焦虑
    (二)中国成为美国的假想敌
    (三)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具体措施
五、中国的应对思路与“五心”战略
    (一)中国的战略意志和战略决心
    (二)中国的战略克制与战略耐心
    (三)中国的战略信任与战略疑心
    (四)中国的战略目标与战略重心
    (五)中国的战略支点与战略轴心

(10)后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视域下的布什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四、本文的重难点和力求创新之处
第一章 美国大战略演进视角下的布什主义
    第一节 美国大战略及其历史演变
        一、美国大战略等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美国大战略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后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的争鸣与思考
        一、罗伯特·阿特的八种战略模式
        二、克里斯托弗·莱恩的四种战略模式
        三、巴里·波森和安德鲁·罗斯的四种战略模式
        四、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的地缘战略构想
    第三节 美国大战略与布什主义
        一、布什与布什主义
        二、美国大战略与布什主义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布什主义形成的四大因素
    第一节 布什主义的物质基础
        一、雄厚的国家综合实力
        二、强大无比的军事力量
    第二节 布什主义的思想基础
        一、国家安全战略理论
        二、新保守主义思潮
    第三节 布什主义的个人因素
        一、布什总统的个人特点
        二、布什总统的执政风格
    第四节 “9·11事件”与布什主义的产生
        一、“9·11事件”对美国社会的冲击
        二、“9·11事件”对布什总统的影响
        三、布什主义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布什主义的核心内涵
    第一节 布什主义的战略目标:反恐称霸
        一、布什主义的两大战略目标
        二、国际恐怖主义与“9·11”以前美国反恐政策的演变
        三、布什政府的反恐观
    第二节 布什主义的主要手段:先发制人
        一、先发制人的历史溯源与合法性考察
        二、“9·11”事件后先发制人政策的提出
    第三节 布什主义的行为方式:单边主义
        一、单边主义的历史渊源
        二、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
        三、布什政府单边主义的根源探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布什主义实践的两个阶段
    第一节 布什主义在反恐战争中全面展开
        一、初步反应阶段
        二、战略谋划阶段
        三、全面实践阶段
        四、挑战初见端倪
    第二节 布什主义的调整、修补和“善后”(“新布什主义”)
        一、胜选初期的强势调整
        二、反恐共识的消解与修补
        三、布什主义的终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布什主义的历史评析
    第一节 布什主义的实质
        一、关于帝国、帝国主义和新帝国论的论述
        二、布什主义是21世纪的军事帝国主义
        三、布什主义本质上是美国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主义
    第二节 布什主义的得失
        一、布什主义的短期成效
        二、布什主义的内在矛盾
        三、布什主义的后果与影响
    第三节 布什主义的遗产
        一、布什主义的遗产与奥巴马外交
        二、布什主义的遗产与中美关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致谢

四、美国在下个世纪是否要称霸世界(论文参考文献)

  • [1]“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D]. 刘爽.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2]约翰·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研究[D]. 迂狄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战国时期东方小国的兴衰及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以鲁、宋、郑、越为中心[D]. 潘润. 上海大学, 2020(03)
  • [4]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D]. 稂建中.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5]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D]. 唐诗.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冷战后欧美分歧及其影响[D]. 曹晓云.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冬奥会项目竞技实力格局演变与分布研究[D]. 常金涛.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大国崛起与国际体系转型 ——国际惯习、战略互动与秩序重塑[D]. 冯继承. 外交学院, 2016(07)
  • [9]从霸权稳定论看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兼论中国的应对之策[J]. 刘胜湘,邬超. 东北亚论坛, 2015(05)
  • [10]后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视域下的布什主义研究[D]. 曾艳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美国会在下个世纪称霸世界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