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骨替代材料在口腔种植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典,黄鹂,王迎捷[1](2021)在《自体牙来源骨移植材料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自体牙来源骨移植材料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我院口腔科的60例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实施口腔种植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骨移植材料,观察组采用自体牙来源骨移植材料。比较两组的牙槽嵴高度、咀嚼功能指标、牙周状况指标、炎症因子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牙槽嵴高度、咀嚼效率、咀嚼测试吸光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菌斑指数、软垢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人工骨移植材料,自体牙来源骨移植材料用于牙列缺损患者口腔种植中的效果更好,可促进牙槽嵴重建,提高咀嚼效率,改善牙周状况,减轻口腔内炎症反应,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
刘鹏[2](2021)在《含稀土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于骨修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由口腔颌面部肿瘤、创伤、先天性疾病以及炎症导致的骨组织缺损是口腔诊疗中的常见问题,同时也是口腔医生修复骨缺损时所面临的难题之一。颌骨缺损严重影响咀嚼、吞咽、语言等重要生理功能,骨缺损治疗效果不佳或骨缺损修复失败都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口腔种植修复是目前牙列缺失和牙列缺损的主要治疗方式。充足的骨量是保证种植成功的关键之一,但在复杂的咬合关系及不同的口腔环境影响下,牙齿缺失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缺牙区牙槽骨萎缩,易引发种植失败的问题。自体骨虽被临床认为是骨移植的“金标准”,但第二术区的开辟造成的创伤较为严重,来源限制,无法随意塑形,且自体骨移植后会发生一定的并发症。异体骨也受限于原料需求和排异反应等造成价格昂贵,并且存在修复风险。“骨组织工程”概念的提出即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以种子细胞、细胞因子、支架为媒介代替传统的骨移植的治疗方法。利用骨修复材料与种子细胞及细胞因子的相互配合,实现骨缺损的高水平修复是针对较大骨缺损量的骨缺损治疗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随着细胞工程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和细胞因子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骨组织工程里可选用的支架体系种类繁多,但其各自存在的无法避免的问题使得其应用仍然非常受限。例如,金属支架的生物惰性、力学不匹配、高分子材料降解速率可控性差、引发排异反应、传统陶瓷支架的脆性、较差的骨传导性等问题。寻找合适的材料体系,设计并制备出符合不同成骨需求的个性化支架,是骨组织工程在口腔颌骨修复从理念走向临床应用的关键。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是骨骼和牙齿组织中天然存在的无机矿物成份,由HA制备成的支架一直被骨组织工程修复领域所推崇。然而,实验室中常用的HA主要是Ca10(PO4)6(OH)2及其它形式的磷酸钙材料,这与骨组织中的HA结晶性差、存在多种离子的梯度取代、在不同骨位置的成份差异等的实际需求相差较大。在文献里已报道的应用中,未掺杂的纯HA存在脆性大、降解效果差、与新生骨组织存在界面等问题,仍然是限制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瓶颈之一。如何设计并制备出具有与人体骨组织中的矿物相类似的仿生HA骨粉材料,并且根据不同部位的骨缺损需求,个性化订制骨修复材料,是推动骨组织工程在临床应用的关键。在骨骼和牙齿中的HA主要为存在金属离子梯度掺杂的碳酸根取代的HA,碳酸根的质量分数为3-8wt%,其中碳酸根主要取代磷酸根的晶体学位置,称为B-型羟基磷灰石。碳酸根取代可以使HA结晶度变差,结构更松散,从而有利于破骨和骨重建,其松散的结构更利于与胶原及其它蛋白的结合从而降低材料的脆性,使之具有更强的塑性。因此,开发出碳酸根取代的HA材料,实现碳酸根的浓度可控取代,对于从支架方面推动骨组织工程应用于口腔临床骨缺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稀土元素由于其特征的光谱性质,可作为生物材料的荧光标记物,尤其是其离子半径与Ca2+离子接近,有很多文献已将其应用于骨植入材料在体内演化情况的荧光标记。另外,也有文献报道低剂量的稀土离子掺杂不但可以调节HA的结晶度,而且还能通过缓释的稀土离子激活钙通道,从而促进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基于以上关于HA应用于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现状,我们提出以碳酸根的可控取代和稀土的可控掺杂为源头,制备出系列具有不通碳酸根和稀土离子含量的B-型羟基磷灰石仿生骨粉材料,采用3D打印的方式,将其制备成支架,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评价其促成骨效果,为骨组织工程研究提供更接近于骨组织的可个性化订制的支架体系,从而推动解决口腔颌骨修复所面临的的复杂的成骨环境和特异性成骨需求的问题。本论文主要分为(1)材料设计与可控制备,(2)细胞水平评价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的增殖、分化与关键蛋白表达,(3)动物水平评价新生骨组织形成、钙化及新骨在支架中的生长等三个部分,分别简述如下:(1)碳酸化及稀土掺杂的HA仿生骨粉的制备根据在生理环境下的钙离子、磷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的热力学平衡条件,利用Pourbaix计算并得到了B-型羟基磷灰石的矿化条件及调节参数,制备出了系列碳酸根取代的羟基磷灰石(carbonated hydroxyapatite,CHA)纳米材料,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初始碳酸根浓度,可调节产物HA中碳酸根的比例。在此基础上,将与Ca2+离子具有相近离子半径但是不同电荷的稀土离子掺杂进入HA及CHA晶格中,从而制备出系列稀土离子掺杂的HA及CHA材料。结构分析表明具有三角形构象的碳酸根阴离子在取代具有四面体构象的磷酸根离子时,以相对于c-轴呈30 o角的方式扭曲叠加在磷酸根四面体的一个较长P-O键参与的面上。随着碳酸化程度的增加,纳米棒的长径比从3.6降为2.9。稀土离子的种类可以影响B-型羟基磷灰石纳米棒的形貌,并且碳酸化并不会影响稀土在HA中的配位环境及发光性质。采用该方法得到的B-型羟基磷灰石材料与人体骨组织中的矿化成份接近,并且稀土元素可以均匀地掺杂在材料的晶格中,既可以利用其特征荧光光谱标记其在体内的变化过程,又可以作为潜在的成骨细胞分化促进剂来激活成骨过程,以实现更好的促成骨效果。(2)细胞实验检测稀土掺杂及碳酸根取代的HA材料的生物学性能选取HA、1mol%铕(europium,Eu)掺杂的HA(Eu-HA)、1mol%铽(terbium,Tb)掺杂的HA(Tb-HA)、碳酸根取代度为3.3wt%的羟基磷灰石(CHA)、1mol%Eu-掺杂的CHA(Eu-CHA)、1mol%Tb-掺杂的CHA(Tb-CHA)六组材料为代表,研究了它们对于MC3T3-E1细胞的形态、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采用三维打印机将以上材料打印成支架,通过系统的细胞增殖、分化及蛋白表达测试,评价其作为骨修复材料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潜力。六组材料都是潜在的骨修复材料,其中Tb的掺入可促进MC3T3-E1细胞的黏附增殖,尤其是Tb-CHA,在ALP染色和定量、茜素红染色、成骨相关蛋白表达实验结果中,表现出了最佳的促成骨效果,明显优于Tb-HA、HA和CHA;Eu的掺入减缓了MC3T3-E1细胞的增殖、黏附及成骨分化。(3)稀土掺杂及碳酸根取代的HA支架促大鼠颅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在体外促进成骨细胞增殖、黏附和成骨分化方面,掺杂Tb的材料优于掺杂Eu的材料,CHA优于HA,故我们采用大鼠颅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HA支架、Tb-HA支架、CHA支架和Tb-CHA支架材料,评价骨缺损的修复。经影像学及HE染色分析结果可知,术后4周,各组对骨缺损的修复均不明显。术后8周,空白对照组缺损处仅表现为少量的新骨形成,HA组未见明显愈合,Tb-HA可见缺损部位实现了一部分修复,HE染色切片可见新生骨;与HA组相比,CHA组对骨缺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复;Tb-CHA组显示出最强的成骨效果,且可降低局部炎症反应。综上所述,本论文从应用于骨组织工程修复骨缺损支架的源头出发,通过对HA材料矿化机制的深入分析,设计并制备出了系列与人体骨组织成份最为接近的CHA材料,并且将稀土离子选择性地标记在HA结构的Ca1晶体学位置;采用3D打印技术,将模型材料打印成支架,分别在细胞水平上和动物水平上,通过系列实验手段检测了材料对MC3T3-E1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蛋白表达水平和新骨生长情况的影响,发现了碳酸根取代和稀土Tb3+离子掺杂都可促进HA材料的骨缺损修复效果。本论文的研究将从源头上把以HA为主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引导为碳酸根取代的HA和异价金属离子掺杂HA,利用这种碳酸根和稀土离子调控的成骨性能差异,借助3D打印设备,根据不同位置的成骨需要个性化的设计支架,订制具有不同成骨需求的支架材料,从而为像口腔颌面部骨组织这种复杂的骨缺损疾病提供个性化的修复植入材料。
尹怡赫[3](2021)在《3D打印PCL人工骨支架表面复合nmZnO/CHA抗菌涂层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3D打印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制备纳米氧化锌珊瑚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nmZnO/CHA/PCL)抗菌人工骨支架材料的相关工艺,制备出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及持久抗菌性能的个性化骨修复材料,并通过体外实验研究3D打印PCL人工骨支架表面复合nmZnO/CHA抗菌涂层材料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增值黏附的影响,探讨其生物相容性。[方法]1.纳米氧化锌珊瑚羟基磷灰石(nmZnO/CHA)的制备:(1)以天然珊瑚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通过“水热交换反应”,得到珊瑚羟基磷灰石颗粒。(2)以硝酸锌和珊瑚羟基磷灰石为原料,以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分散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nmZnO/CHA复合材料。应用SEM检测分析nmZnO/CHA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特征。2.3D打印PCL人工骨支架表面复合nmZnO/CHA抗菌涂层材料的制备:(1)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多孔支架的制备:①3D打印nmZnO/CHA/PCL抗菌人工骨支架的模型设计:参考商品骨环的尺寸,利用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设计出外径为10mm,内径为3mm,高为3mm的圆环形仿人体松质骨骨小梁结构的人工骨支架;②将设计好的模型文件另存为3D打印机识别可打印的STL格式的文件,导入3D打印机,通过熔融沉积成型技术,打印出聚己内酯多孔支架。(2)聚己内酯多孔支架表面nmZnO/CHA涂层的制备:①将聚己内酯颗粒加入到丙酮溶液中,搅拌,使聚己内酯充分溶于丙酮中,然后加入nmZnO/CHA复合材料,搅拌混合均匀,制备出nmZnO/CHA/PCL浆液。②将聚己内酯多孔支架浸入到nmZnO/CHA/PCL浆液中,采用“浸涂法”,使nmZnO/CHA复合材料涂覆在聚己内酯支架表面,然后将复合材料支架置于40℃干燥箱内24h,制备出个性化的nmZnO/CHA/PCL抗菌人工骨支架。并用电子万能材料实验机及压汞仪对其力学性能、孔隙率和孔径分布进行检测和分析。3.3D打印PCL人工骨支架表面复合nmZnO/CHA抗菌涂层材料对MC3T3-E1成骨活性的研究:取第四代生长良好的MC3T3-E1细胞,以5×104/ml的浓度接种到nmZnO/CHA/PCL抗菌人工骨支架表面,培养3d后,利用钨灯丝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黏附情况。[结果]①利用溶胶-凝胶法对珊瑚羟基磷灰石(CHA)进行纳米氧化锌(nmZnO)改性,当CHA:硝酸锌:PEG-6000为8:2:1时,SEM检测结果显示nmZnO/CHA复合材料表面熔附的nmZnO颗粒粒径大小及分布最为理想,粒径均控制在100nm以下且未出现明显团聚现象。②利用电子万能材料实验机测试复合支架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计算得出其弹性模量为30.15±4.13MPa;利用压汞仪测得复合支架材料的孔隙率为48.05%,孔径分布为25-50μm和50-200μm。③扫描电镜显示,MC3T3-E1细胞在复合支架材料表面生长形态良好,紧密的黏附于支架表面。[结论]①采用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备出nmZnO/CHA复合材料。②nmZnO/CHA/PCL抗菌人工骨支架具有理想的孔隙率和孔径分布,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③nmZnO/CHA/PCL抗菌人工骨支架细胞相容性良好,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姜虹[4](2020)在《聚乳酸口腔隔离膜在Beagle犬牙槽骨缺损修复中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聚乳酸口腔隔离膜(PDLLA膜)在Beagle犬牙槽骨缺损修复中的引导组织再生作用,并与市售医用胶原膜进行比较,为国产自主品牌生物膜进一步临床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18只成年健康Beagle犬,随机分为2、4、8、12、16、24周6个时间节点,各时间节点各3只,雌雄不限。拔除下颌左侧第2、第4颗前臼齿,下颌右侧第3颗前臼齿,愈合3个月。在拔牙区切开翻瓣,用球钻于拔牙窝制备近远中向宽8 mm,垂直向宽6 mm,颊舌向宽4 mm的箱状骨缺损,完全随机填充三种填充材料,分别为:人工骨植入物(G)、人工骨植入物+医用胶原膜(GC)、人工骨植入物+聚乳酸口腔隔离膜(GP),自身对比观察诱导骨再生作用。分别于2、4、8、12、16、24周6个时间节点麻醉处死3只Beagle犬。取每只犬左右两侧下颌骨进行X线检查,定量分析影像密度。分离各时间节点含有骨粉、聚乳酸口腔隔离膜、医用胶原修复膜的下颌骨标本,固定、脱水、包埋、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通过对其所有时间节点的X光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从新骨再生情况、膜材料隔离作用、膜材料降解三个方面,探讨聚乳酸口腔隔离膜在引导组织再生修复中的作用,并与医用胶原修复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1.术后2、4、8、12周各实验组手术损伤部位影像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区域。术后16、24周各实验组缺损区可见新生骨小梁。骨缺损填充手术后各组积分密度均呈指数下降趋势。手术2、4、8、16、24周,G、GC、GP组两两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手术12周,GP组X光积分密度明显高于GC组,P=0.038,(P<0.05),GC、GP分别与G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充填材料2、4、8、12周,GP组各时点膜材料空间维持特性评分均高于GC组,(P>0.05),无显着性差异。GP组第24周膜材料空间维持特性评分高于同期GC组,P=0.017,(P<0.05)差异均具有显着性。实验期间,GP组膜材料空间维持特性累计评分高于GC组,P=0.009,(P<0.01)差异均具有显着性。3.填充材料2、4、8、16、24周,GP组各时点缺损区骨组织增殖评分略高于G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填充材料2、12、16、24周,GP组各时点缺损区骨组织增殖评分略高于G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组缺损区骨组织增殖评分累计评分高于GC组,P=0.321,(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P组缺损区骨组织增殖评分累计评分高于G组,P=0.044,(P<0.05),有显着性差异。GC组缺损区骨组织增殖评分累计评分高于G组,P=0.314,(P>0.05),没有显着性差异。结论:(1)聚乳酸口腔隔离膜在Beagle犬牙槽骨缺损修复中有较可靠的引导骨再生效果。(2)本实验研究可以为聚乳酸口腔隔离膜进一步临床使用提供依据。
胡爽[5](2020)在《口腔生物膜与骨替代材料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颌骨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在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中位居前列,其中牙源性颌骨囊肿最为常见。牙源性颌骨囊肿早期多无症状,但随病变发展可造成颌骨膨隆及病变区骨质的吸收,常常需要手术治疗。目前,牙源性颌骨囊肿的常用术式有囊肿刮治术和开窗减压术。开窗减压术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依从性紧密相关,依从性好的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对依从性较差或术后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患者应较为慎重。牙源性颌骨囊肿刮治术术后所遗留的骨腔,自然状态下成骨其成骨速度相对较慢,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几率;同时,牙槽嵴高度或强度短期内难以恢复至理想状态,使后期义齿修复的难度增加,降低了咀嚼效率,有时会造成相邻牙松动,甚至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而且也会影响颌骨的形态和质量,使得伴有牙缺失并有强烈种植修复意愿的患者难以获得良好的种植修复时机。因此,牙源性颌骨囊肿术后所遗留的骨缺损根据对其不同的处理方式,其患者的愈后和生活质量也不相同。为促进囊肿术后骨缺损区的快速修复,近年来,临床上逐渐出现应用了骨组织或骨替代材料来充填骨缺损区以提高新骨修复。目前,关于应用生物膜与骨替代材料来提高牙源性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修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将口腔生物膜和人工合成骨修复材料β-磷酸三钙(β-TCP)及异种骨修复材料Bio-OSS骨粉应用于牙源性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修复,应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价成骨效果,以评价该疗法的临床效果,有望找到促进牙源性颌骨囊肿骨缺损修复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方法。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为牙源性颌骨囊肿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针对牙源性颌骨囊肿刮除后的骨缺损采取的不同处理方式,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四组(每组27例):A组为对照组,不放置任何生物材料;B组简称盖膜组,即在骨缺损区只覆盖生物膜;C组简称β-TCP盖膜组,即在骨缺损区填塞β-磷酸三钙(β-TCP)并覆盖生物膜;D组简称Bio-OSS盖膜组,即在骨缺损区填塞Bio-OSS骨粉并覆盖生物膜。纳入标准:1)术前行完善的根管治疗;2)排除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骨代谢异常等);3)术中所有患者均行颌骨囊肿刮治术;4)病例资料完整。5)术后病理证实为牙源性颌骨囊肿。2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BCT检查,术后第3、6、12个月复查CBCT,测量并记录患者骨缺损区的骨密度,用HU值表示。采用SPSS21.0(IBM Corp,Armonk,NY,USA)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四组患者的成骨效果。术前、术后3m、6m之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术后12m四组之间采用非参数多组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纳入研究的108例患者中,男66例,女42例;年龄11~60岁,平均年龄36.2岁;上颌骨前牙区27例,下颌骨前牙区15例,下颌骨体部28例,下颌角及升支区38例,与上颌窦关系密切者2例。108例患者术后均无复发。1.四组患者术前CT值的比较:术前四组的平均CT值为:A组48.9±13.2,B组48.4±13.8,C组47.6±14.2,D组43.1±11.0。经统计学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之间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四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CT值的比较:术后3个月,四组的平均CT值分别为:A组97.3±10.1,B组125.8±9.5,C组397.8±14.8,D组622.8±216.2。各组相比,统计学均有显着性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p<0.001)。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无论单纯应用口腔生物膜还是联合应用口腔生物膜+骨替代材料均有较好成骨效果;而联合应用的成骨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联合应用口腔生物膜+Bio-Oss骨粉组的成骨效果优于β-TCP组。术后6个月四组的平均CT值为:A组122.0±1.8,B组195.3±15.1,C组602.6±13.5,D组625.0±14.0,各组相比,统计学均有显着性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p<0.001)。各组的成骨疗效比较同上述术后3个月的研究。术后12个月四组的平均CT值分别为:A组157.8±18.3,B组281.2±23.8,C组579.6±99.9,D组632.9±13.8。各组相比,统计学均有显着性差异(非参数多组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p<0.001)。结果依然显示:术后12个月,无论单纯应用口腔生物膜还是联合应用口腔生物膜+骨替代材料均有较好成骨效果;而联合应用的成骨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其中联合应用口腔生物膜+Bio-Oss骨粉组的成骨效果优于β-TCP组。结论:相对于传统的牙源性颌骨囊肿单纯刮治疗法,本研究采用了在牙源性颌骨囊肿刮治后的骨缺损区无论单纯应用口腔生物膜还是联合应用口腔生物膜+骨替代材料均有较好的成骨效果;而联合应用的成骨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其中联合应用口腔生物膜+Bio-Oss骨粉的成骨效果更佳。
凡亚强[6](2020)在《负载BMP-2的壳聚糖温敏水凝胶在种植体周围骨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目的是通过体内实验,探究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的壳聚糖温敏水凝胶对于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效果,以期为该类型骨修复材料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1.水凝胶的配制及成分配比的确定:通过物理交联法制备四种不同浓度配比的壳聚糖(Chitosan,CS)温敏水凝胶体系。利用倒置法测定37℃时各配比情况下的凝固时间,并确定适宜临床手术的水凝胶体系成分配比。2.负载BMP-2的壳聚糖温敏水凝胶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效果体内研究:随机选取新西兰大白兔6只,采取自身对照的方式,在兔子一侧股骨近心端制备两个标准种植窝洞,并在窝洞顶端的内缘制造直径约3mm的骨缺损区。先于种植窝内植入型号为4.1*10mm的Straumann种植体,然后在骨缺损区注射药品。根据缺损区注射的药品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种植体+单纯CS温敏水凝胶为对照组,种植体+负载BMP-2的CS温敏水凝胶为实验组;兔子另一侧股骨做相同处理,共用植体24颗。选取3周,6周,9周为观察时间点;每一时间点每组分别处死2只兔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并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亚甲基蓝-酸性品红染色观察成骨细胞分布情况,胶原纤维及骨组织成熟情况,新骨形成情况。通过观察HE切片镜下缺损区成骨情况,利用Image Pro Plus 6.0,SPSS 11.5及Prism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别进行新生骨面积百分比的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1.所配制凝胶体系为溶胶状,半透明,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7℃条件下,水凝胶的凝固时间随β-甘油磷酸钠(β-glycerophosphate,β-GP)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短。其中当CS/β-GP的混合浓度配比为2.5%/60%时,凝固时间为180±15s,并以此作为动物实验用浓度配比。2.动物大体观察:术后48小时内,实验兔活力稍差,食欲欠佳,饮水尚可,活动减少。3天后精神基本恢复,正常采食、饮水,活动逐渐增加。术后7天缝合线逐渐脱落,创口无红肿及渗出现象,创口愈合较好。3.HE染色结果: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骨缺损区均未见明显的炎细胞浸润现象。术后3周,对照组与实验组均可见少量新生骨,镜下可见胞核深染,细胞浆淡蓝色的成骨细胞沿稀疏骨小梁线性排列。术后6周时,对照组及实验组可见更多新生骨小梁,骨小梁周围有成骨细胞分布,其中实验组小梁状骨钙盐沉积较多,对照组钙盐沉积不明显。术后9周时,实验组可见大量粗大且成熟的骨小梁,淡蓝色钙盐沉积区面积较对照组大,大量成骨细胞围绕新生骨小梁排列;对照组新生骨小梁相对疏松。4.Masson染色结果:术后3周时,两组的新生骨组织成熟程度均较低。术后6周,实验组及对照组新生骨组织颜色由蓝向红转变,且可见实验组新生骨逐渐成熟。术后9周时,实验组新生骨小梁粗大,呈片状分布,视野内新生骨大量红染,成熟度也达到较高水平。对照组的新生骨较术后6周时略有增加,新生骨小梁成熟度也较高,但排列相对稀疏。5.甲苯胺蓝染色结果:术后3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可见少量新生骨组织,新生骨小梁疏松,新生骨周围有部分成骨细胞排列。术后6周,两组新生骨组织均有所增多。实验组新生骨小梁粗大,呈片状分布,成骨活动活跃。术后9周时,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新生骨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实验组小梁状骨呈网状分布。6.亚甲基蓝-酸性品红染色结果:术后第3周时,镜下见对照组与实验组均有部分新生小梁状骨,骨小梁稀疏。术后第6周时,两组可见更多新生骨小梁,骨小梁周围有部分成骨细胞排列,实验组新生骨小梁之间的间隙减小,小梁较粗大。术后9周时,实验组可见较成熟的粗大新生骨小梁,片状分布。对照组可见新生骨小梁较6周时有所增加,新生骨小梁排列疏松。7.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观察HE切片镜下缺损区成骨情况,术后3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分别是12.06±1.75%,10.23±1.00%,术后6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分别是26.92±2.75%,21.55±1.85%,术后9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分别是46.53±3.56%,34.54±2.41%。每一时间点,实验组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均比对照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以壳聚糖及β-甘油磷酸钠为原料制备壳聚糖温敏水凝胶体系,常温下为溶胶状,半透明,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37℃条件下,当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的混合浓度配比为2.5%/60%时,凝固时间适宜,可作为动物实验用配比浓度。2.负载BMP-2的壳聚糖温敏水凝胶注入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后,显示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诱导新骨的形成,促进新骨的成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达[7](2020)在《3D打印聚乳酸/丁—己二酸丁二醇酯/骨粉复合材料支架修复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背景:骨缺陷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在严重的情况下,它可能导致功能障碍和残疾,甚至致残。骨缺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自体骨移植以及生物材料填充。但是,自体骨来源有限,会引起新的缺陷。自体骨移植受限仍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挑战。在骨再生医学领域中,骨支架的制备促进骨组织工程的发展,在骨组织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3D打印与静电纺丝等技术已广泛应用在制备仿生支架中,以模拟天然骨组织,引导骨细胞生长,促进骨缺损修复。因此,制备出具有良好机械性能与生物相容性的骨组织支架,促进骨细胞生长来修复骨缺损仍然具有挑战。目的:本实验结合3D打印技术将聚乳酸(PLA)、丁-乙二酸丁二醇酯(PBSA)和猪骨粉(BM)材料混合,制作成3D打印线材,采用3D打印制备替代骨。本研究通过使用计算机帮助完成设计、快速成型沉积技术制造的PLA/PBSA/BM复合支架,进行组织相容性及成骨性实验研究。方法:1.使用蛋白质酶、脂肪酶等处理猪肱骨,接着通过纳米研磨的方式得到骨粉材料,再混入PLA以及PBSA,通过螺杆挤出机及其他高分子材料成型制备工艺得到最终的骨材料基体,检测不同比例的复合支架的力学性能,确定最佳改性方案。2.使用Live/Dead试剂盒,检测PLA/PBSA/BM复合支架表面上MC3T3-E1细胞的存活率,使用Alamar Blue试剂盒检测MC3T3-E1细胞的增殖情况,并使用荧光染色和扫描电镜方法分析MC3T3-E1细胞的形态结构。3.建立新西兰兔颅骨6mm临界骨缺损模型,分别为空白组,自体骨组,复合材料组。按照既定的术后4周,8周,12周,36周不同时间点将动物处死同时采集标本,进行影像学检查及组织学检测,并用Vitrea Core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并测定各组骨密度以及骨缺损体积,计算成骨体积与缺损体积的比值,评估PLA/PBSA/BM复合材料的成骨作用。结果:1.当PLA含量80%,PBSA含量10%,骨粉含量为10%时,PLA/PBSA/BM复合材料达到最佳力学性能,弯曲强度为80.1 MPa、缺口抗冲击强度为7.3kJ·m-2。2.将MC3T3-E1细胞接种在PLA/PBSA/BM复合支架上,扫描电镜与荧光染色的结果表明了支架表面细胞的生长情况,发现其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3.Micro-CT扫描与重建:空白组在4周时,边缘见少量成骨,在8周,12周,36周虽然均有新生骨组织生成但缺损处依旧未愈合,存在空洞。自体骨移植组,在4周时就已经愈合,8周,12周,36周时均无明显变化。PLA/PBSA/BM复合材料组,在4周时,仅在边缘少量成骨,在8周,12周,新生骨组织充填,新生骨小梁活跃,但缺损面积仍然较大。36周时,骨组织更加致密,PLA/PBSA/BM复合材料大量降解。4.HE染色结果:4周时,少量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结缔组织,在8周,12周时,大量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结缔组织以及骨组织,在36周时,骨组织更加致密。结论:结果表明,3D打印的PLA/PBSA/BM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有效修复新西兰兔的缺损的颅骨,为骨细胞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微环境,促进骨细胞的生长。这种复合支架在骨组织工程修复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丁翔[8](2020)在《根尖保留联合引导骨再生在颌骨囊肿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根尖保留联合引导骨再生在颌骨囊肿术中的应用疗效,旨在保留病灶区累及牙,促进颌骨囊肿术中骨缺损区的骨再生,加速缺损区骨改建,缩短术后愈合时间,为颌骨囊肿手术治疗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方法1、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06月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55例牙源性颌骨囊肿(O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545岁,随机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15例、对照组40例。2、所有病人术前拍摄口腔CBCT和(或)曲面体层摄影片(OPG)评估OC位置范围,统计因OC所致丧失正常生理功能的累及牙数量,采用牙髓活力测试仪测量OC累及牙牙髓活力,无活力累及牙在术前3天完成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所有病例于术前一周行全口超声波龈上洁治术;患者病灶处于炎症急性期予以控制后择期手术。3、实验组病例在术中行根尖周刮治术保留根尖,仅用Bio-oss骨粉覆盖囊肿累及牙根暴露于颌骨缺损的部分,并应用海奥人工可吸收生物膜覆盖于植骨材料表面;对照组行单纯囊肿摘除术+根尖切除术。4、术后分别于3、6、12个月对研究对象进行门诊随访,分次统计两组病例术后颌骨囊肿累及牙恢复正常功能数;采用口腔科CBCT或OPG评估分析实验组病例根尖保留+骨增量区和自体自发愈合区的骨再生及改建情况。结果1、术后除对照组4例患者伤口裂开延期愈合外,其余患者术后创面愈合良好,实验组未出现生物膜暴露,骨粉流失等症状。术后6月,两组病例均未出现复发症状,因囊肿所导致的移位膨隆软硬组织基本恢复至正常位置。2、术后随访检查OC累及牙恢复正常功能情况,其中实验组45颗、对照组144颗,经过两组受累牙数和囊肿所致丧失正常功能牙数的差异分析,得出P>0.05,说明两组受累牙数、囊肿所致丧失正常功能牙数无显着差异,即两组具有可比性。3、术后3、6、12个月复查囊肿所致丧失功能患牙恢复正常生理功能情况,根据统计学分析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组丧失功能患牙恢复正常功能情况优于B组,疗效更佳。4、实验组口腔CBCT及全景片检查结果术后3月,影像学检查发现实验组OC遗留骨腔内根尖骨增量区灰度值明显高于内自体血愈合区;骨增量区已形成部分新骨,灰度值略高于毗邻健康骨组织,而自发愈合区成骨不明显,与术前变化不大。术后6月,OC遗留骨腔已明显缩小至正常范围,根尖骨增量区骨纹理逐渐形成,骨整合有序进行,隐约可见骨腔边界,但骨密度尚不均匀;而自发愈合区成骨尚在缓慢进行,尚未见明显骨小梁结构,仍可见骨腔透射影像。术后12月可见根尖植骨材料大致吸收,骨纹理清晰可见,与周围骨密度接近,基本无明显界限;自发愈合区骨密度较6月时稍增高,但成骨质量明显差于根尖骨增量,部分病例骨腔中心仍可见局部低密度影像。结论1、在牙源性颌骨囊肿摘除术中采用保留根尖联合引导骨再生的方法,通过术后12月的随访,未见囊肿的复发。2、在牙源性颌骨囊肿术中采用根尖保留联合引导骨再生有利于囊肿累及牙齿的保留和加速松动患牙的稳固。3、根尖保留联合引导骨再生刺激了牙源性颌骨囊肿术中骨腔根尖部的骨再生,此术式是可行的,有利于术后修复重建工作的开展,为囊肿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李涛[9](2020)在《Osteoset XR骨替代材料对于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修复效果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颌骨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在临床上最主要的特点是缓慢破坏周边骨质,由于病变进展缓慢且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因此早期很难被患者察觉。随着疾病的进展,囊腔侵犯范围变大,患者面容发生改变,出现继发感染时才会引起患者的注意。如果囊肿破坏范围过大,囊肿摘除术后会遗留很大的骨空腔,增加术后义齿修复的难度,也会降低种植修复的成功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此种大范围骨缺损,如何安全有效地修复术后骨缺损是现如今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一直在探讨的问题,目前人工骨移植材料在临床应用中成为了较好的选择,本课题使用Osteoset XR医用硫酸钙填充颌骨囊肿术后的骨空腔,通过测量记录并比较患者各阶段的术后肿胀反应、新生骨的形成速度以及骨缺损区的成骨情况,评估Osteoset XR医用硫酸钙用于充填修复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颌骨囊肿患者150例。根据病例纳入标准筛选出合格病例40例,所有纳入病例在术前CBCT中显示的囊肿直径≥2cm,病例均详细记录了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专科检查结果)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囊肿大小、毗邻的解剖结构、平均骨密度值)。根据是否在骨缺损区内填充Osteoset XR医用硫酸钙而将所收集的病例分为A、B两组:A组为Osteoset XR医用硫酸钙组,共计20例;B组为颌骨囊肿摘除术后血块自行填充的对照组,共计20例。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一周内软组织的肿胀情况。术前和术后6个月、12个月时骨缺损区的平均骨密度值均由CBCT自带的e Xam Vision软件分别测量并记录。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两组平均骨密度值测量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各组骨缺损修复效果。并对两组肿胀情况进行两两秩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比较Osteoset XR人工骨替代材料植入体内和无充填材料病例的术区软组织的肿胀情况。结果:40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囊肿导致的骨质破坏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术前和术后6、12个月,充填Osteoset XR的A组患者骨缺损区平均骨密度值分别为-71.60±24.54、267.80±38.09、799.55±51.06,而对照组B组为-83.95±26.80、116.45±24.24、268.75±52.23,相比B组而言A组新骨形成速度更快。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将两组样本术前和术后6、12个月骨缺损区平均骨密度值进行两两比较,术前A、B两组颌骨囊肿处平均密度值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A、B两组平均骨密度值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A组平均值均高于B组。A、B组病例中均未出现病理性骨折、术区感染等术后并发症。A组患者术区软组织肿胀明显,一周后逐渐缓解,B组患者术区软组织无明显肿胀。仅A组有2例Osteoset XR充填材料排异的现象。结论:1、在成骨速度以及成骨质量上,充填Osteoset XR医用硫酸钙的病例要明显快于未充填任何材料的病例。2、Osteoset XR医用硫酸钙作为一种价格低廉且安全可靠的人工骨替代材料,能够促进新骨的形成并且大大缩短骨愈合的时间,对于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修复有一定的疗效。3、运用CBCT(Ka Vo)以及自带的e Xam Vision软件来测量和分析不同时期骨缺损区域的平均骨密度值是一种评价成骨效果简单且有效的方法。
何晶[10](2020)在《制备脱细胞异种骨膜用于引导骨再生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随着口腔种植技术日渐成熟,种植牙已成为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患者的首选修复方式。然而,由炎症、外伤、解剖因素、先天性因素、废用性萎缩等原因造成的种植区局部骨量不足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大程度限制了缺失牙患者对种植修复方式的选择。引导骨再生技术主要用于修复种植区局部骨缺损,引导骨再生屏障膜的选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近年来,组织衍生的细胞外基质材料逐渐成为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细胞外基质材料的优势在于最大限度地去除具有免疫炎性的细胞成分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组织内部的天然三维结构以及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外基质成分,有助于组织更好的修复与再生。本研究选取了羊骨膜组织作为引导骨再生屏障膜的组织来源,1、探索并优化适用于羊骨膜组织脱细胞的方法,评价其组织脱细胞的效果以及细胞外基质结构与成分的保存情况。2、通过体外实验将小鼠MC3T3-E1细胞与脱细胞羊骨膜材料共培养,评价脱细胞羊骨膜材料对细胞黏附、增殖与成骨分化的作用。3、通过大鼠皮下植入的体内实验,探索脱细胞异种骨膜材料可能对宿主全身与局部产生的免疫炎性反应情况。4、通过建立兔颅骨骨缺损模型,进一步体内评价脱细胞羊骨膜材料对引导骨再生的作用。研究方法:1、联合应用物理法(反复冻融)、化学法(Triton X-100、SDS)、生物法(DNA酶和RNA酶)等脱细胞方法对羊骨膜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后,应用组织学切片HE染色和DAPI染色的方法确认组织中细胞的残留情况,提取羊骨膜组织中的DNA后进行定量测定其含量,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检测脱细胞羊骨膜材料中残留DNA的片段大小。利用羊α-Gal酶联免疫反应试剂盒定量检测脱细胞羊骨膜材料中α-Gal抗原表位的残留情况。制取脱细胞羊骨膜材料的浸提液,并检测浸提液中SDS的残留浓度。分别应用组织学切片Masson染色和番红O染色的方法评价脱细胞羊骨膜材料中胶原蛋白和糖胺聚糖的存留情况,并应用羟脯氨酸定量检测试剂盒和糖胺聚糖定量检测试剂盒定量分析脱细胞羊骨膜材料中胶原蛋白和糖胺聚糖的含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评价新鲜羊骨膜和脱细胞羊骨膜正反面的超微表面结构。吸水性实验用于评价脱细胞羊骨膜与新鲜羊骨膜吸水性的差异。机械力学性能试验主要用于评价脱细胞羊骨膜的各项机械力学性能指标。2、将小鼠MC3T3-E1细胞培养于不同浓度的脱细胞羊骨膜材料浸提液中,利用CCK-8实验评价脱细胞羊骨膜的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将小鼠MC3T3-E1细胞直接接种于脱细胞羊骨膜上,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荧光显微镜评价小鼠MC3T3-E1细胞在脱细胞羊骨膜材料表面的黏附情况;采用碱性磷酸酶检测技术评价脱细胞羊骨膜材料对材料表面接种的成骨细胞早期分化的影响;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评价脱细胞羊骨膜材料对成骨细胞中ColI、Runx2、OCN表达情况的影响。分别将新鲜羊骨膜、脱细胞羊骨膜、Bio-gide商品膜材料随机植入SD大鼠的背部皮下,于术后3、7、14、28、56天时处死大鼠,采集大鼠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其中IL-2、IFN-γ、IL-4的浓度以评价系统免疫炎性反应程度;获取皮下植入处局部组织并制作石蜡切片,行HE染色和CD 11b阳性细胞免疫组化染色以评价各组局部免疫炎性反应程度。3、建立兔颅骨缺损模型,于兔颅骨顶部中央制备4个8mm直径大小的全层骨缺损,设为4组:(1)对照组:骨缺损处无任何植入物;(2)P组:骨缺损处单纯覆盖脱细胞羊骨膜材料;(3)B组:骨缺损处单纯植入用取出的自体骨块研磨而成的自体骨颗粒;(4)B+P组:骨缺损处植入自体骨颗粒后覆盖脱细胞羊骨膜材料。待术后4、8、12周时取材,拍摄X射线片确认各组内部有无感染发生,应用Micro-CT观察各组成骨情况并定量分析骨缺损处新生骨体积百分比、平均骨小梁数量、平均骨小梁间距,制作各组局部组织的硬组织切片,行甲苯胺蓝染色,评价脱细胞羊骨膜的引导骨再生作用。结果:1、脱细胞骨膜HE染色和DAPI染色切片图像中均未见肉眼可见的细胞核成分,新鲜羊骨膜中DNA的含量为580.37±33.92ng/mg,而脱细胞骨膜中的DNA含量仅为32.52±5.31ng/mg,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新鲜骨膜组呈现典型的全基因组条带形态,而脱细胞骨膜组未见明显DNA条带。α-Gal抗原表位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新鲜骨膜组的α-Gal抗原表位含量为35.80±5.07ng/mg,而脱细胞骨膜组的α-Gal抗原表位含量仅为7.08±1.64 ng/mg,两者之间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脱细胞骨膜所制备的浸提液中残留SDS的百分比为0.0025%,远远小于绝对安全剂量(0.005%)。Masson染色与番红O染色结果显示,脱细胞骨膜和新鲜骨膜细胞外基质中的主要成分——胶原纤维和糖胺聚糖的结构、排列分布与完整性方面无明显的差异,新鲜骨膜与脱细胞骨膜中的胶原蛋白含量(627.02±56.76μg/mg vs.609.91±38.15μg/mg)与糖胺聚糖含量(1.801±0.058μg/mg vs.1.748±0.038μg/mg)均无显着的统计学差异。相对比于新鲜骨膜,脱细胞骨膜的扫描电镜图像更为疏松多孔,但其中胶原纤维束的结构仍然完整地保留着。新鲜骨膜的吸水量为2.11±0.43mg/mg干重,而脱细胞骨膜的吸水量为3.41±0.34 mg/mg干重,两者之间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脱细胞骨膜的弹性模量值(E=38.22±5.71MPa)小于新鲜骨膜的弹性模量值(E=45.89±3.27MPa)(p<0.05),但脱细胞骨膜的最大屈服应力值(39.11±0.90MPa)与新鲜骨膜(40.79±1.22MPa)之间无显着统计学差异。2、扫描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脱细胞羊骨膜上小鼠MC3T3-E1细胞均伸展良好,细胞从圆球形逐渐转变为梭形或多边形,最终相互交织成网,蔓延覆盖在整个脱细胞骨膜表面。CCK-8实验结果显示,在细胞培养的第5d和第7d,100%浓度浸提液组的细胞活性显着优于50%浓度的浸提液组,然后是25%浓度的浸提液组,100%浓度组与50%浓度组的OD值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培养在脱细胞骨膜表面的小鼠MC3T3-E1细胞的ALP活性均高于对照组细胞的ALP活性,其显着性差异主要出现在第3、7、10天时(p<0.05)。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脱细胞骨膜材料可以通过不同程度地促进COLI、Runx2、OCN的表达而促进小鼠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作用。在背部皮下植入的大鼠模型中,新鲜骨膜组7、14、28d时的血清IL-2和IFN-γ的表达均分别显着高于脱细胞骨膜组和Bio-Gide组的表达量(p<0.05),而IL-4的表达量在三组之间未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皮下植入局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见新鲜骨膜周围出现大面积的血管扩张和充血现象,存在大量炎性细胞的浸润,出现时间早且持续时间长,而脱细胞骨膜组和Bio-Gide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浸润的炎性细胞数量少且持续时间短。免疫组化切片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新鲜骨膜组与其余两组在任意时间点均可见统计学差异。3、X线影像学观察四组在不同时间点均未发现感染迹象。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各组的新生骨量随时间的推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不同的时间点中,都存在P组的新生骨量多于对照组,B+P组的新生骨量比B组的更多更致密的现象。在第8W和第12W时,P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新生骨体积所占的百分比以及B+P组和B组之间骨缺损内部的骨体积所占的百分比出现了统计学的差异。第12W时P组的平均骨小梁数量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其平均骨小梁间距则显着小于对照组(p<0.05)。甲苯胺蓝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和B组均有不同程度纤维结缔组织长入的情况,而P组和B+P组的新生骨组织呈现出由脱细胞骨膜所引导的规则生长的形态,其表面光滑完整,且骨改建的速度优于另两组。结论:1、应用本研究改良后的脱细胞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脱细胞羊骨膜材料内的细胞成分,而且细胞外基质保留情况良好,脱细胞骨膜由于微观结构内部的孔隙较新鲜骨膜变大,使得脱细胞骨膜的吸水性增加,但其机械性能并没有受到显着影响。2、脱细胞羊骨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仅能促进小鼠MC3T3-E1细胞的黏附、增殖与成骨分化,在异种植入时,也并不会引发严重的免疫炎性反应。3、脱细胞羊骨膜可以很好地保护骨缺损空隙中骨组织的生长而免受纤维结缔组织的干扰,同时具有促进骨组织生长的能力,能够很好的发挥引导骨再生的作用。
二、人工骨替代材料在口腔种植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骨替代材料在口腔种植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自体牙来源骨移植材料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槽嵴高度及咀嚼功能指标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状况指标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3 讨论 |
(2)含稀土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于骨修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口腔颌面部骨的形成和缺损修复 |
1.1.1 口腔颌面部骨的形成与自修复过程 |
1.1.2 口腔颌面部骨缺损疾病的治疗方法 |
1.2 口腔颌面部骨组织工程概述 |
1.2.1 骨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 |
1.2.2 骨组织工程中常用的生长因子及其功能简介 |
1.2.3 骨组织工程中常用的支架体系 |
1.3 骨缺损修复材料简介 |
1.3.1 骨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性能要求 |
1.3.2 天然及人工合成的骨修复材料 |
1.3.3 骨组织中的羟基磷灰石 |
1.3.4 用于骨再生的支架材料 |
1.3.5 稀土在生物医学材料中的作用 |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设计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碳酸化及稀土掺杂的羟基磷灰石仿生骨粉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钙-磷-碳酸体系的热力学平衡相图计算 |
2.3.2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纳米骨粉的制备 |
2.3.3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纳米骨粉的结构表征 |
2.3.4 碳酸根取代度的确定 |
2.3.5 形貌与化学组成分析 |
2.3.6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纳米骨粉的稀土荧光标记检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模拟生物矿化环境下的钙-磷-碳酸根热力学平衡相图与矿化因素 |
2.4.2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材料的结构 |
2.4.3 碳酸化及矿化环境调控对羟基磷灰石形貌的影响 |
2.4.4 碳酸根取代度的确定 |
2.4.5 稀土离子标记的碳酸化羟基磷灰石可控制备及光谱性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实验检测稀土掺杂及碳酸根取代的羟基磷灰石材料的生物学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MC3T3-E1 细胞培养 |
3.3.2 使用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 |
3.3.3 使用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 |
3.3.4 使用活细胞/死细胞染色检测细胞的生长活性 |
3.3.5 使用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ALP活性 |
3.3.6 使用ALP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ALP活性 |
3.3.7 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形成的钙结节 |
3.3.8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材料对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
3.3.9 使用三维打印机打印支架 |
3.3.10 支架的形貌及成份表征 |
3.3.11 扫描电镜检测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 |
3.3.12 使用CCK-8 检测细胞在支架上的增殖 |
3.3.13 使用活细胞/死细胞染色检测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活性 |
3.3.14 使用ALP染色检测支架上细胞的ALP活性 |
3.3.15 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MC3T3-E1 细胞的培养 |
3.4.2 各组材料浸提液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
3.4.3 各组材料浸提液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3.4.4 各组材料浸提液对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 |
3.4.5 各组材料浸提液对细胞ALP染色的影响 |
3.4.6 各组材料浸提液对细胞ALP活性影响的定量分析 |
3.4.7 各组材料浸提液对细胞体外矿化的影响 |
3.4.8 各组材料浸提液对细胞分泌成骨特异性蛋白的影响 |
3.4.9 三维打印支架的宏观外形 |
3.4.10 三维打印支架的微观形貌、组分表征 |
3.4.11 细胞在各组三维打印支架上的黏附 |
3.4.12 细胞在各组三维打印支架上的增殖 |
3.4.13 细胞在各组三维打印支架上的生长活性 |
3.4.14 细胞在各组三维打印支架上的ALP活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稀土掺杂及碳酸根取代的羟基磷灰石支架促大鼠颅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大鼠颅骨缺损模型建立及分组 |
4.3.2 术后大体观察 |
4.3.3 术后影像学观察 |
4.3.4 组织学观察染色 |
4.3.5 Masson染色 |
4.3.6 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价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大鼠临界骨缺损模型的建立 |
4.4.2 动物处死后标本的获取 |
4.4.3 动态Micro-CT观察缺损颅骨的修复 |
4.4.4 术后组织学检测 |
4.4.5 Masson染色表征 |
4.4.6 支架促血管再生 |
4.4.7 支架的体内安全性结果分析 |
4.4.8 支架促成骨性能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5.2 全文结论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3D打印PCL人工骨支架表面复合nmZnO/CHA抗菌涂层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3D打印PCL人工骨支架表面复合nmZnO/CHA抗菌涂层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实验一 nmZnO/CHA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实验二 3D打印PCL人工骨支架表面复合nmZnO/CHA抗菌涂层材料的制备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3D打印PCL人工骨支架表面复合nmZnO/CHA抗菌涂层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骨修复材料在临床研究中的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聚乳酸口腔隔离膜在Beagle犬牙槽骨缺损修复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设备与材料 |
1.1.1 仪器设备 |
1.1.2 材料 |
1.1.3 药物 |
1.2 实验动物与分组 |
1.2.1 实验动物 |
1.2.2 实验分组 |
1.3 实验方法 |
1.4 资料收集及观察指标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肉眼观察 |
2.2 X线检查 |
2.3 病理镜下评分 |
2.3.1 膜材料的完整性 |
2.3.2 填充材料对缺损区修复的作用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5)口腔生物膜与骨替代材料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及骨缺损成骨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负载BMP-2的壳聚糖温敏水凝胶在种植体周围骨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壳聚糖温敏水凝胶的制备及凝固时间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 凝胶体系及其各成分的大体形态观察 |
2.2.2 凝胶体系倒置法试验所得凝固时间 |
2.3 讨论 |
第3章 BMP-2/壳聚糖温敏水凝胶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体内实验 |
3.1 实验材料与动物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动物 |
3.2 实验方法 |
3.2.1 动物模型的建立 |
3.2.2 带种植体组织块的获取,固定及脱钙 |
3.2.3 组织块的染色及图像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动物大体标本观察结果 |
3.3.2 切片染色结果 |
3.3.3 统计学分析结果 |
3.4 讨论 |
3.4.1 壳聚糖作为支架材料在促进骨修复中的作用 |
3.4.2 BMP及其缓释材料在促进骨修复中的应用 |
3.4.3 本研究中BMP-2/壳聚糖温敏水凝胶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组织形态学分析 |
3.4.4 骨修复材料的未来研究方向及难点展望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常见骨修复材料在骨修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3D打印聚乳酸/丁—己二酸丁二醇酯/骨粉复合材料支架修复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骨组织工程在骨组织修复领域中的应用 |
1.2 3D打印技术技术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
1.3 骨植入材料在骨修复领域中的应用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对象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骨粉的制备以及表征检测 |
2.2.2 PLA/PBSA/BM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 |
2.2.3 PLA/PBSA/BM复合材料的体外细胞培养 |
2.2.4 PLA/PBSA/BM复合材料的体内动物实验 |
2.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骨粉表征 |
3.1.1 骨粉红外光谱表征 |
3.1.2 骨粉X射线能谱分析表征 |
3.1.3 骨粉扫描电镜分析 |
3.2 PLA/PBSA/BM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3.3 PLA/PBSA/BM复合材料体外细胞实验 |
3.3.1 扫描电镜观察MC3T3-E1在材料表面的生长情况 |
3.3.2 MC3T3-E1的活死染色 |
3.3.3 MC3T3-E1的阿尔蓝染色 |
3.4 PLA/PBSA/BM复合材料体内动物实验 |
3.4.1 新西兰兔颅骨缺损模型 |
3.4.2 颅骨CT扫描 |
3.4.3 颅骨影像三维重建 |
3.4.4 骨密度分析 |
3.4.5 骨体积分析 |
3.4.6 骨组织HE染色 |
4 讨论 |
4.1 骨粉以及PLA/PBSA/BM复合支架的性能特征 |
4.2 PLA/PBSA/BM复合支架的体外细胞实验 |
4.3 PLA/PBSA/BM复合支架的体内动物实验 |
5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根尖保留联合引导骨再生在颌骨囊肿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中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B:病例报告 |
附录C: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情况 |
附录D:综述 |
参考文献 |
(9)Osteoset XR骨替代材料对于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修复效果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一般资料 |
1.1 病例纳入标准 |
1.2 病例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填充材料与实验仪器 |
2.2 实验分组 |
2.3 手术方法 |
2.4 研究方法 |
3.统计方法 |
结果 |
4.两组数据统计结果 |
4.1 Osteoset XR充填组(A组)结果 |
4.2 对照组(B组)结果 |
讨论 |
5.测量方法的不同 |
6.修复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材料的选择 |
7.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骨移植替代材料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制备脱细胞异种骨膜用于引导骨再生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脱细胞羊骨膜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能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新鲜羊骨膜的获取 |
2.1.2 脱细胞羊骨膜材料的制备 |
2.1.3 脱细胞羊骨膜材料的灭菌 |
2.1.4 实验仪器 |
2.1.5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脱细胞骨膜与新鲜骨膜的相关组织学检测 |
2.2.2 DNA定量分析 |
2.2.3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 |
2.2.4 α-Gal抗原表位定量分析 |
2.2.5 残留SDS定量检测 |
2.2.6 胶原蛋白的定量分析 |
2.2.7 糖胺聚糖的定量分析 |
2.2.8 扫描电镜观察新鲜骨膜与脱细胞骨膜表面形态 |
2.2.9 吸水性实验 |
2.2.10 机械力学性能分析 |
2.2.11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脱细胞效果评价 |
3.2 α-Gal抗原表位定量分析结果 |
3.3 残留SDS定量检测结果 |
3.4 胶原蛋白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 |
3.5 糖胺聚糖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 |
3.6 扫描电镜观察骨膜表面结构的结果 |
3.7 吸水性实验结果 |
3.8 机械力学性能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脱细胞羊骨膜体内外生物学能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的制备 |
2.1.2 小鼠MC3T3-E1细胞的培养 |
2.1.3 实验动物 |
2.1.4 实验仪器 |
2.1.5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小鼠MC3T3-E1细胞与脱细胞骨膜共培养 |
2.2.2 细胞黏附实验 |
2.2.3 细胞增殖检测 |
2.2.4 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 |
2.2.5 实时定量PCR实验对成骨相关基因的检测 |
2.2.6 大鼠皮下植入手术的实施 |
2.2.7 大鼠血清中IL-2、IFN-γ和IL-4 的表达情况 |
2.2.8 大鼠皮下植入部位的组织学检测 |
2.2.9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荧光显微镜观察小鼠MC3T3-E1细胞与脱细胞骨膜共培养的情况 |
3.2 SEM观察细胞黏附实验结果 |
3.3 脱细胞骨膜对小鼠MC3T3-E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3.4 ALP活性检测结果 |
3.5 脱细胞骨膜对小鼠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功能的影响 |
3.6 皮下植入实验中大鼠血清中相关炎性因子的变化 |
3.7 皮下植入局部HE染色结果分析 |
3.8 皮下植入局部CD11b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脱细胞羊骨膜引导骨再生作用的体内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的制备 |
2.1.2 实验动物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手术方法及实验分组 |
2.2.2 处死及取材 |
2.2.3 X线影像学观察 |
2.2.4 Micro-CT扫描 |
2.2.5 硬组织切磨片制备 |
2.2.6 甲苯胺蓝染 |
2.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X线影像学结果 |
3.2 Micro-CT扫描观察结果 |
3.3 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型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人工骨替代材料在口腔种植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自体牙来源骨移植材料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效果[J]. 徐典,黄鹂,王迎捷.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29)
- [2]含稀土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于骨修复的实验研究[D]. 刘鹏. 吉林大学, 2021(01)
- [3]3D打印PCL人工骨支架表面复合nmZnO/CHA抗菌涂层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尹怡赫.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4]聚乳酸口腔隔离膜在Beagle犬牙槽骨缺损修复中的实验研究[D]. 姜虹. 青岛大学, 2020(01)
- [5]口腔生物膜与骨替代材料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临床价值[D]. 胡爽. 郑州大学, 2020(02)
- [6]负载BMP-2的壳聚糖温敏水凝胶在种植体周围骨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 凡亚强. 吉林大学, 2020(08)
- [7]3D打印聚乳酸/丁—己二酸丁二醇酯/骨粉复合材料支架修复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 黄达.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8]根尖保留联合引导骨再生在颌骨囊肿术中的应用研究[D]. 丁翔.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9]Osteoset XR骨替代材料对于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修复效果的临床研究[D]. 李涛.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10]制备脱细胞异种骨膜用于引导骨再生的实验研究[D]. 何晶.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