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颈前路带锁钢板治疗创伤性颈椎骨折脱位(论文文献综述)
许汉权[1](2016)在《中药熏蒸配合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采用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中药熏蒸配合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随访12月,观察2组患者术后神经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情况、有无内置物并发症以及患者的轴性症状。结果:全部患者术中及术后未发生椎动脉或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或脊髓损伤加重等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期死亡。术后复查X光片见病理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植骨块位置满意,钢板螺钉位置正确可靠、无松动。观察组植骨融合率达100%(35/35),对照组植骨融合率达96.97%(32/33),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轴性症状情况较对照组轻,VAS评分较对照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可以保证术后颈椎即刻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改善神经功能和轴性症状。
李瑛[2](2013)在《颈前路钢板固定与颈后路侧块螺钉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观察颈前路钢板固定与颈后路侧块螺钉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6月间行颈前路钢板固定(17例)与颈后路侧块螺钉固定(12例)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共29例,其中颈3损伤5例,颈4损伤9例,颈5损伤6例,颈6损伤3例,颈7损伤1例,两个节段以上损伤5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神经损伤恢复(ASIA分级)、术前后改良JOA评分、术后症状改善率、重建生理曲度等指标的差异,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显着性意义。结果:29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为28.5个月(16~49个月)。两组术后复查提示所有颈椎脱位均获得满意复位,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1、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2.6min(76~168min),术中失血量平均为123.2ml(60~410ml),植骨融合时间平均为12.47周(9~17周),均未见钢板、螺钉松动、脱落或者断裂,术后脊髓损伤按ASIA(见附录一)功能分级均有不同程度恢复,颈椎曲度满意,根据改良JOA评分术前(7.53±2.71)分,术后12个月随访时平均(13.03±2.86)分,术后颈部疼痛1例。颈后路侧块螺钉固定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146.7min(88~196min),术中失血量平均为316.2ml(120~1000ml),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23周(9~18周),均未见钢板螺钉松动、脱落或者断裂,术后脊髓损伤按ASIA功能分级均有不同程度恢复,颈椎曲度满意,根据改良JOA评分术前(7.26±2.66)分,术后12个月随访时平均(12.89±2.35)分,术后颈部疼痛1例,术后感染1例。两治疗组间上述指标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指标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段的组间神经损伤恢复(ASIA分级)、术前后改良JOA评分、术后改善率、骨折愈合时间、重建生理曲度等指标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2、颈后路侧块螺钉固定组术后发生1例伤口浅表感染,未达深部,局部敞开伤口换药,抗生素治疗后,延迟愈合;两组各发生1例术后颈部疼痛,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感染率及颈部疼痛率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1、下颈椎骨折脱位,术前充分评估受伤机制,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类型,慎重选择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物。2、应用正确的原则和技巧,前路钢板固定与后路侧块螺钉固定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长期临床疗效相似,均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柳志泽[3](2013)在《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前后路手术的选择及疗效评价》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下颈椎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的术后临床疗效的比较、评价,探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收集了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下颈椎骨折80例患者。根据纳入标准:术前X线、CT或MRI证实有椎体或附件骨折或脱位,伴有间盘韧带复合体的断裂,脊髓及神经根等受压,出现神经症状者及SLIC(脊髓损伤分类系统)≥5分者;排除标准:轻微的下颈椎稳定性骨折,下颈椎骨折脱位不伴有脊髓损伤及无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筛选。回顾性分析了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当时选择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其中前路组35例患者,特点包括:前中柱的损伤,即椎体的骨折或脱位突入椎管内、椎间盘或后纵韧带的破裂突入椎管内,骨折或脱位的同时伴有椎间盘的不稳定,共同从前方对脊髓组织进行压迫。后路组21例患者,特点包括:脊柱的后柱损伤即附件的骨折、脱位,黄韧带的破裂突向椎管,致压物从后方对脊髓进行压迫;部分患者伴有后方关节的脱位、交锁及骨折脱位合并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钙化。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推荐的AISA损伤分级及日本骨科协会推荐的JOA脊髓功能恢复评分标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脊髓功能进行评定,评估脊髓功能改善情况和恢复率。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解剖复位满意度,并运用SUK法对术后植骨融合情况进行评估。应用SPA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5.8个月。通过两种不同的手术入路方式治疗的结果为:前路组手术时间为:70±20min;后路组的手术时间为:120±30min;两组间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前路组术中出血量:150±80ml;后路组术中出血量:500±180ml;两组间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大血管、气管、食管及脊髓的意外损伤等术中并发症。术后随访复查颈椎X线提示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满意的解剖复位,颈椎椎体序列、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也均得到较好的恢复。随访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发生术后骨不连及假关节形成的现象及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其中前路组于术后12±2周得到植骨融合;后路组于术后14±2周得到植骨融合,两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时的随访:前路组骨性融合率94.2%,后路组骨性融合率92.3%,两组间没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评估脊髓完全性损伤和部分脊髓损伤严重的患者(术前AISA分级:A级8例,前路组5例,后路组3例;B级3例,前路组2例,后路组1例)术后随访过程中脊髓神经功能无明显改善,但上肢麻木、放射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两组中的其余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AISA损伤分级较术前平均提高1-2级,其中前路组平均提高1.5级,后路组平均提高1.3级,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JOA脊髓功能恢复评分:前路组35例患者术前均分:6.5±3.5分,后路组21例患者术前均分:6.5±3.2分,术前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时随访前路组均分:12.8±3.6分,后路组均分:12.8±3.4分,两组术后12个月时均较术前均分有明显提高(P<0.05)。术后12个月时术前组改善率:70.5±15.6%,术后组改善率:68.4±13.2%,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前路或后路手术方式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均可使损伤节段获得稳定及满意的解剖复位,使脊髓神经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但需要根据患者的损伤类型、损伤部位及脊髓受压的位置,个体化的选择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刘湘林[4](2013)在《颈前路带锁钢板联合自体植骨治疗颈椎骨折78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颈前路带锁钢板联合自体植骨在颈椎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颈前路带锁钢板联合自体植骨治疗的78例颈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植骨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Frankle评分除2例A级患者术后症状无改善外,其余均提高1级以上。结论颈前路带锁钢板联合自体植骨治疗颈椎骨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王永利,王永胜[5](2009)在《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颈前路AO带锁型钢板在颈椎骨折脱位手术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21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施行前路减压、自体骼骨植骨及AO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神经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情况以及有无内置物并发症。结果21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术后6个月脊椎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症状缓解,植骨融合率达100%,无钢板和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结论颈前路带锁型钢板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具有使用安全、简便的特点,对于术后早期病人的护理与康复以及后期植骨融合和神经功能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术后颈椎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能显着提高植骨融合率,并且是由钛金属材料制成,术后行MRI检查,仍可获得清晰成像,对于术后判断颈脊髓的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李宏伟,鲍达,马远征,陈兴[6](2009)在《前路钢板加钛网融合金属置入物治疗颈椎骨折脱位23例:X射线及1年随访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回顾性分析2005-01/2008-01解放军第309医院骨科收治的采用前路带锁钢板系统加钛质网笼内植骨融合置入治疗的23例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男16例,女7例;年龄25~65岁,平均41.9岁。评价前路带锁钢板系统加钛质网笼内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以JOA评分系统分别评价患者置入前、置入后即刻、置入后随访情况,以评判手术减压效果;并分别摄置入前、置入后即刻、置入后随访X射线平片,以Cobb角测量融合节段的前凸(或后凸),以D值(齿状突到C7后下缘连线与C4后下缘垂直距离)评价颈椎的前凸(或后凸),评判重建和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的疗效。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0.5个月。所有病例均获临床稳定,置入前JOA评分、Cobb角及D值与置入后即刻,置入后随访相比,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置入后即刻与置入后随访之Cobb角及D值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但置入后随访之JOA评分较置入后即刻仍有改善(P<0.05)。随访1年以上平均改善率为63%。提示应用前路带锁钢板系统加钛质网笼内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在恢复和维持颈椎生理曲度方面疗效满意。
蒋清,魏利成,刘丹平,张轶群,扈应轩,尹建文[7](2009)在《前路钢板复合BMP2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无脊髓损伤型外伤性颈椎滑脱》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支撑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无脊髓损伤型外伤性颈椎滑脱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50例无脊髓损伤型外伤性颈椎滑脱,采取复合BMP2同种异体骨移植支撑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术后全部病例经随访观察,症状获得改善,40例完全恢复。植骨在3个月内牢固融合,术后6个月47例重返工作,3例残留手指麻木。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折断、滑脱等并发症。结论颈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颈椎滑脱,临床疗效满意。植骨融合手术操作简单,钢板内固定术后颈椎即刻稳定,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外固定时间,防止植骨块塌陷,保持椎间高度及颈椎的生理前曲,有利于提高手术远期效果。
陈小青[8](2009)在《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下颈椎损伤类型、手术入路、手术时机与疗效关系。方法:2003年1月~2008年1月,对6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根据不同的损伤类型及脊髓受压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治疗方式:对椎体、椎间盘等受损,脊髓前方受压者行前路手术内固定(A组),共38例;对椎板骨折、后方韧带损伤、血肿等自后方压迫脊髓者行后路手术内固定(B组),共17例;对脊髓前后方均受压者行一期前后路手术内固定(C组),共13例,其中包括关节突交锁未能牵引复位者。受伤至手术时间≤3 d接受手术治疗者31例;>3 d接受手术治疗者37例。采用JOA (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标准及ASIA(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评级标准进行术前与术后12个月随访时的脊髓功能评定,通过计算恢复率评价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状况。结果: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1.4个月。颈椎摄片复查提示所有患者颈椎骨折脱位获得复位,颈椎椎体序列及生理曲度得到恢复;术后6个月内植骨融合;无钛板和螺钉松动、移位或断裂。颈部疼痛和上肢放射痛症状消失或基本缓解。颈髓损伤按ASIA分级有不同程度恢复。JOA评分:A、B、C三组病例术前评分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10);术后12个月随访时各组均较术前有显着提高(P<0.01),改善率各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0)。受伤至手术时间≤3 d和>3 d者,术前评分无统计学差异(7.6±3.2,7.8±3.6,P>0.10),术后12个月复查,受伤至手术时间≤3 d者其改善率优于>3 d者(78.6±23.9, 61.5±27.8, P<0.01)。结论:①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根据不同的损伤类型及脊髓受压部位选择相应的前路、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均能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②手术治疗时间越早越有利于损伤脊髓的功能恢复。
郭群峰[9](2008)在《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内固定治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价值,以及手术时机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02年10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3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全部病例均在全麻下行颈前路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及颈椎前路带锁钛板固定。按照手术时间分为72小时内和72小时后两组,通过两组术后疗效的比较,分析手术时机对疗效的影响。结果:完全复位27例,复位90%以上5例。平均随访14.6875±3.2273个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并发症。24例脊髓不完全损伤及4例完全损伤患者神经功能获改善。术后疗效显着,两组之间术后疗效无显着性差异。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选择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获得满意的复位和即刻稳定性的重建。延期手术与早期手术疗效无显着性差异。
李辉,王春[10](2008)在《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颈前路带锁钢板治疗创伤性颈椎骨折脱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颈前路带锁钢板治疗创伤性颈椎骨折脱位(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熏蒸配合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
1.1一般资料 |
2治疗方法 |
2.1对照组 |
2.2观察组 |
3观察项目与统计学方法 |
3.1观察项目 |
3.2统计学方法 |
4治疗结果 |
4.1 2组术后颈椎情况 |
4.2 2组术后神经功能情况 |
4.3 2组术后轴性症状情况 |
5讨论 |
(2)颈前路钢板固定与颈后路侧块螺钉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病例汇报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3)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前后路手术的选择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材料 |
2.方法 |
2.1 术前处理及治疗 |
2.2 手术治疗及方法 |
2.3 术后处理及随访 |
2.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2.5 统计学数据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典型病例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颈前路带锁钢板联合自体植骨治疗颈椎骨折7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6)前路钢板加钛网融合金属置入物治疗颈椎骨折脱位23例:X射线及1年随访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对象和方法 |
2 结果 |
2.1 手术时间 |
2.2 随访情况 |
2.3 功能评估 |
2.4 影像学指标检测结果 |
2.5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3.1 钛网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 |
3.2 钛网在重建和维持颈椎生理曲度中的应用体会Breig[12] |
3.3 钛网临床应用的问题与展望 |
(7)前路钢板复合BMP2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无脊髓损伤型外伤性颈椎滑脱(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
1.1一般资料 |
1.2临床表现 |
1.3影像学表现 |
1.4手术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3.1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选择 |
3.2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缺点本组所用异体骨均购自山西奥瑞骨库, 在笔者临床应用中没有发现严重的相关免疫反应。 |
3.3颈前路钢板内固定的应用及意义 |
(8)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正文 |
引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四、结论 |
五、参考文献 |
六、致谢 |
七、综述 |
八、参考文献 |
(9)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内固定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正文 |
一、临床资料 |
(一) 一般资料 |
(二) 影像学检查 |
(三) 手术方法 |
(四) 随访 |
(五) 统计学处理 |
二、结果 |
讨论 |
一、下颈椎的解剖特点及损伤机制 |
二、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原则 |
三、急救与早期处理 |
四、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 |
五、手术时机 |
六、手术途径的选择 |
七、关于植骨和内固定的问题 |
八、前路手术注意事项 |
九、前路手术并发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 |
致谢 |
四、颈前路带锁钢板治疗创伤性颈椎骨折脱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熏蒸配合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疗效观察[J]. 许汉权. 新中医, 2016(02)
- [2]颈前路钢板固定与颈后路侧块螺钉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比较[D]. 李瑛. 福建医科大学, 2013(01)
- [3]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前后路手术的选择及疗效评价[D]. 柳志泽. 大连医科大学, 2013(05)
- [4]颈前路带锁钢板联合自体植骨治疗颈椎骨折78例临床分析[J]. 刘湘林. 中国当代医药, 2013(01)
- [5]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疗效分析[J]. 王永利,王永胜. 海南医学, 2009(S6)
- [6]前路钢板加钛网融合金属置入物治疗颈椎骨折脱位23例:X射线及1年随访评价[J]. 李宏伟,鲍达,马远征,陈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39)
- [7]前路钢板复合BMP2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无脊髓损伤型外伤性颈椎滑脱[J]. 蒋清,魏利成,刘丹平,张轶群,扈应轩,尹建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9(08)
- [8]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分析[D]. 陈小青. 福建医科大学, 2009(10)
- [9]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内固定治疗研究[D]. 郭群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8(11)
- [10]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进展[J]. 李辉,王春.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02)